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社会实践评价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实践评价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实践评价总结

第1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字:应用型本科;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层次分析法

作者简介:郑庆秋(1979—),男,江苏南京人,金陵科技学院团委,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简介:金陵科技学院2012年度学生工作专项课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体系建设研究——基于金陵科技学院视角》(JIT-XSGL-201204)、《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IT-XSGL-201207)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核心环节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校共青团组织通过动员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实习的有机结合。建立健全社会实践的评价机制,对社会实践进行科学分析、考核、评价,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影响着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良性发展。因此,高校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应制定更为全面、公正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做到量化与评比相结合。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制定怎样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呢?这实质上是评估学生实践能力高低标准的本体论问题。对此,学者们进行了诸多理论探讨。有学者勾勒出大学生社会实践指导思想、实践内容、实施途径和成效评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学者从影响社会实践效果的因素出发,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有学者认为从前馈控制、过程控制、反馈控制及正确处理和利用考核结果四个方面来贯穿整个社会实践的考核过程。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体系,以期能够对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的提高及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第一阶段,运用比较分析法和访谈法,在相关文献分析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制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影响因素重要度》调查问卷。

(二)第二阶段,进行问卷调查法,请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学生三类人对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每个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打分,统计分析得出每个因素的重要度打分平均值。

(三)第三阶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因素的权重,从而建立递阶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研究结果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的确定

通过文献阅读及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近三年社会实践资料的查阅,就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和社会实践主要形式进行信息收集,制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见表1。

评价体系依据社会实践的开展规律,从前期准备、中期活动、后期总结等方面分别设立了三个阶段的评价指标,分阶段的评价指标沿着社会实践活动的行程安排,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构造判断矩阵,计算不同调研对象得出指标权重

本研究首先统计问卷调查的数据,计算其平均值,得到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和学生对于各个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意见;然后根据得分情况进行两两因素之间的比较,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指标权重。

带队教师、学生关于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各指标的权重确定方法与教育专家相似,此处省略,不再重复叙述。

(2) 由不同调查对象得出的指标权重汇总及层次总排序,我们把上面得到的各指标权重进行汇总,得到如下表格:

根据层次分析法的计算步骤,表中的总排序是由第一层的指标权重分别乘以其下层的各个分指标权重得来的。

那么该运算结果是否准确、科学?可以运用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分别进行验证,计算其一致性比率,公式为:

四、分析讨论

以什么样的标准评价大学生社会实践,既能够保证所确立的标准能反映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又能体现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办学特色?由于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分为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和学生三类群体,他们的身份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不同,在考虑问题时所关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影响因素,各类调查对象的意见有时比较一致,有时又大相径庭。因此,为了科学的得出评价体系的最后结果,本研究参考了各方面文献和资料,在综合考虑了各类调查对象意见和背景的基础上,确定教育专家、带队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比重。

(一)各类调查对象意见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三类调查对象都认为后期实践总结应该在社会实践评价体系中占最大比重,其次是前期实践准备,最后是中期实践活动。实践总结最能反映出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但其成效与前期准备和中期活动密不可分,是两者的最终体现。

前期实践准备,教育专家认为指导教师参与情况最为重要,带队老师和学生认为与实践基地(单位)联系情况最为重要;中期实践活动,教育专家认为与实践基地(单位)配合情况最为重要,带队老师认为与专业技能结合程度最为重要,学生认为活动报道情况最为重要;后期实践总结,教育专家和学生都认为服务地方发展情况最为重要,而带队老师认为实践报告的科学性最为重要。

(二)各类调查对象背景分析

教育专家是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进行研究的,他们对教育和应用型本科相关的理论和热点问题深入浅出地进行探讨。带队教师是亲身参与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指导中,对大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活动开展的优缺点等有着深切的体会与认识。学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策划者,对活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加清晰,对活动的效果有着切身的感受,其对于评价体系的意见更多地是从实践活动过程中体验得出的。

在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三类调查对象的意见代表三类群体的意见,都具有局限性和不可替代性。教育专家没有亲自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对于活动中的具体情况不够了解;带队教师和学生作为参与者,更多的从自身或实践团队当时的具体情况考虑,陷于繁琐事务之中,难以从长远、全面的角度看待整个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因而在评价意见具有片面性。

综合考虑以上情况,并参阅相关资料,本研究设计了一个评价体系加权方案,即教育专家的意见权重占50%,带队教师的意见权重占30%,学生的意见权重占20%。结合表3,通过教育专家意见总排序×50%+带队教师意见总排序×30%+学生意见总排序×20%的计算,得到最终的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见表4:

由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一级指标中,后期实践总结所占的比重最高,对社会实践评价的影响最大。在二级指标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社会实践服务地方发展的情况,排在第二位的是社会实践报告的科学性,排在第三位的是与实践基地(单位)联系情况,这几项是对整个社会实践评价影响最大的二级指标。

五、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涵盖了实践基地(单位)、学校、学生等多方面评价,因此必须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层面提高认识,制定相关制度和保障,从而完备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为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有效平台。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高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

[4]洪学银,李亚娟,李善艳.应用型本科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教育研究,2010(08).

[5]曹雪亚,葛雪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构建研究[J].科教文汇,2011(03).

第2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一、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构建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是在总结以往大学生社会活动的经验和不足基础上,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综合考虑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的各要素,运用管理学知识建立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完善。

1.以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析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突出问题有:1)老师和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把社会实践仅当作丰富大学生暑期生活的活动,学生大多是被动应付。2)学生、老师、学校(学院、班级)、实践地单位之间的配合协调不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较为混乱。3)实践活动内容单调。由于缺少必要的引导和监督,学生主要通过暑期返乡的机会,凭着学校的介绍信到当地政府抄写一些统计数据,然后写出调查报告来完成社会实践。4)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缺乏一套质量监控系统。学校仅凭实践单位证明和学生的体会来给学生打分,大有评价失真的可能。5)学生社会实践效果不好,特别是学生返乡分散实践效果较差。6)学生长才干与做贡献脱节。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调查为主,忽视了为社会服务,即使强调服务,也不知道群众需求什么或服务水平根本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2.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结构与运行机制

根据社会实践课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以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做法的辨析和扬弃,经深入研究,我校构建了由“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实践活动――考核评价――总结反馈”六个环节组成的教学模式。

方案设计是各学生班在学院团委和班主任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特长,自行设计暑期社会实践方案,要求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计划安排、目标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策划。校团委则结合地方实际需要,以项目化运作方式,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推出若干组团项目,在全校范围内公开招标,各学生组织或临时学生组合可根据项目进行方案策划和投标,经公平、公正、公开评审,中标者获得项目实施权和经费支持。

指导阅读就是利用学生从完成方案设计到实施方案这段较长的时间,组织学生在专业老师、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尽量使学生快速掌握参加实践活动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在遇到困难和困惑时,能坦然面对、泰然处之。在这方面,专业老师主要偏向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学习的指导,而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则偏向于组织动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教育。

集中培训就是由学校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学生队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专业技能、调查研究方法、论文写作、开展实践活动的技巧等。培训方式有公开授课和专门辅导两种。公开授课主要是讲解参加社会实践的常识和技巧,所有团队队员均需参加培训;专门辅导则是在专业技能培训中,针对某一经济作物,组织学生技术骨干进行培训,重点进行实用技术的强化培训。此环节主要是针对重点组队的实践队员设计的,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放暑假后的几天。

实践活动就是以分散实践和组队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开展理论宣讲、科技文化下乡、社会调查、劳动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其中分散实践方式是指在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组织暑期返乡的学生单独或以相近县(市)、地区为单位,组成实践小组,深入家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集中组队实践方式是指校团委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公开招标组织的重点团队,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考核评价就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效果进行有效控制的环节。由学生自我评价、实践单位评价、指导老师评价和学校评价组成。首先由学生本人和实践单位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计划实施、工作态度、活动成效、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是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自评进行审查后,结合实践单位评价和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评价;最后由各学院根据指导老师的评价和完成论文(调查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参加重点组队的学生,还要在指导老师评价前进行队员间互评。

总结反馈是为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扩大活动影响而设计的环节。主要内容有表彰先进、编印专辑、主题班会、成绩反馈等。其中表彰先进是学校根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集体和个人表现情况,评选一批先进团队、优秀指导老师、学生积极分子、优秀论文(调查报告);编印专辑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感受、收获;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或学生政治辅导员的指导下,以“实践回来话收获”为主题,开展讨论活动。

这种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有机统一,使大学生按“了解、学习、提高、实践、思考”的过程参加实践活动,符合由初级到高级的梯次发展规律;同时,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战胜困难,迎接挑战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还综合考虑了学校及有关部门、教师、学生、实践地单位等主体,实现了学生自愿参加与学校要求、学生服务和社会需求、组队实践与分散实践、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紧密结合,体现了学校、社会共同教育与学生自我成才“三位一体”的育人思想。为了便于此教学模式的应用实施,我校制定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目的要求、内容方法、计划安排、考核评价、评优评奖五部分组成。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该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方案的应用已七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教师、学生及实践地单位都较为满意。

1.整合了多方资源,促进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社会实践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参加的人数多,地点分散,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把社会实践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让校团委等部门和各学院共同实施,整合了有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的资源;学生实践活动前的方案设计、指导阅读、集中培训有班主任、学生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校内外专家等广泛参与;对返乡参加分散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远程指导,既保证了实践的效果,又能减轻学校经费投入的压力。

2.极大调动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学生自己设计活动方案可增加他们对该门课程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而自己实施方案还可增强他们勇于解决困难的决心;重点组团实行项目化运作,鼓励专业互补,学生自由组团,自主申报,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入竞争机制,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效果控制机制,营造了良好的争先创优氛围。这些措施激发了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兴趣,有效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增强了实践效果

针对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实践前指导大学生广泛阅读相关资料和对他们进行强化培训,提高了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农民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由于实践前思想引导到位,学生能真正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内涵的理解,并在实践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组织、管理、协调、沟通、团队合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实现了“做贡献”与“长才干”的结合。

4.对大学生进行了深刻的专业思想教育

在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强调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使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学生实践的过程就是他们了解本专业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过程,是他们感受农业人才大有用武之地,增强学农信心的过程,是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的过程,是学生检阅自己专业水平,增强钻研专业知识紧迫感的过程。因此,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是深刻的。

5.活跃大学生学术活动,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第3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应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评价等方面起到组织和协调作用,并采取各种方法以及动用有效的保障措施,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顺利实施。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角色有弱化倾向,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内部原因是辅导员自身

1、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认识不到位影响辅导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身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承担者,辅导员只重视校内教育,忽视校外教育。从学习理论来看,学得和习得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不仅校内学得重要,校外习得对于大学生而言也很重要。校内教育不是大学生成长的全部,因为将来他们都要走向社会去发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多利用假期进行,大多数辅导员不愿放弃休息时间去指导和参与学生社会实践。即便是参与了,也是带着学生看风景,敷衍了事,走过场。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如“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的意义,辅导员认识不到位,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指导作用不明显,基本靠学生自己策划、组织、实施,辅导员忽视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2、辅导员的个体素质欠缺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不力在本文中,“素质”可以理解为“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即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应具备的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涉及校内外的综合性活动,可以检验辅导员“双重身份”的角色内涵,是辅导员个体素质的整体反映。辅导员个体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通识素质、专业素质、创新素质等,都能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得到体现。由于辅导员的学缘结构不同,个体差异性很明显,加上从事本职岗位的时间不同,不是每一位辅导员的素质都适合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这样就为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带来了困难,某些方面素质的不足导致辅导员经常处于困境,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推进和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畏难情绪引发了避让行为,辅导员消极地应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淡化了自身的角色价值。

3、职业倦怠是辅导员落实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软肋职业倦怠是每一个行业都存在的问题,辅导员也不例外。大学生成人成才教育需要多方协作,辅导员岗位设置的本意就是要解决千头万绪不协作的问题。理想不等于现实,辅导员的疲态往往会从自身认为可做可不做的工作中显现出来,大学生社会实践也是如此。有研究表明,职业价值感、希望、职业无意义、岗位消极特征和社会支持是构成辅导员角色压力的重要影响因子,角色压力进而导致辅导员的职业倦怠。薪酬偏低、待遇差异、身份界限模糊与岗位重要性等问题,是辅导员不容回避的现实,制约着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外部原因包括大学生、高校和社会等方面

1、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取相应学分,不理会辅导员的存在

很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是由辅导员布置给大学生,由于辅导员疏于指导,很多学生只想获取社会实践学分,无视辅导员的存在,担心有指导监管的情况下,需要实地工作,因而社会实践走过场现象明显。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看重,大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之后总要就业,因而开始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但操作中,普遍存在重视与自身就业相关的实习,轻视参与观察、社会调查、深度访谈等基础性工作。一些高校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内容陈旧、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很多学生以实结代替调查报告,有些学生喜欢“百度”和“谷歌”,抄袭拼凑,敷衍搪塞。不少大学生宁愿做兼职赚钱或者报名资格证书考试辅导,也不愿花费精力认真从事社会实践,撰写调查报告。

2、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较少,学分获取容易,影响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由高校团委组织领导,协调各教学单位与教务、科研、宣传等部门,通过团总支与学生会落实。由于实践教学体系牵涉面广,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对于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投入少,经费短缺,只把社会实践当做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很少组织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资助立项的数目较少,学分认证过程缺乏支撑材料。大学生社会实践以分散返乡调查实践居多,或在暑假象征性地组织几支社会实践服务团队,用很少时间走走看看。寒假和平时极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由于缺乏专业性指导和严格的保障机制,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成为一种虚多实少,流于形式的活动。

3、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有限

社会是辅导员指导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场域。布迪厄把场域定义为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的网络与构型,这是针对关于人的本质的概括。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在马克思那里,研究主题不是只作为单一实体的社会,而是从“关系性”的角度理解的社会。辅导员在社会实践指导中的缺位,是因为迷信学校教育的绝对性,没有注意到社会这个富有关系性的场域。社会各行业本身不太喜欢生手,害怕大学生影响他们的常规秩序,接纳程度十分有限。大学生若是没有人协调和沟通,进入社会实践的具体场域时,只能做围观者。

二、作用发挥:辅导员角色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职能发挥

(一)辅导员引领大学生成为专门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辅导员是岗位决定了职责,其工作性质是被赋权的结果。马克思明确指出,生产劳动是为满足人的日常生活的需求服务的,社会实践是生产劳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现着育人的功能,既有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能促使辅导员在指导工作中主动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师生感情。人的思想意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在把自己的想法转化为实践活动时,受到已有思想意识的影响,认识的客观性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人的实践活动创造了人类历史,而这种人类活动体现了人所特有的精神力量———人的主观能动性。辅导员需要做的工作就是,促成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主动工作、协同工作、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我国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是个很好的抓手。一方面,可以将理论联系实际,濡化青年一代,促成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学会担当;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他们感染大众,对广大人民群众宣讲,实现对现实生活实践的直接影响乃至引导。

(二)社会作为活动场域拓展了培养空间,辅导员起协调作用

社会是检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佳场所,辅导员抓住时机,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和行为管理,在参与性观察中觉知工作的成效与缺憾,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时间的向度来看,保证对大学生的教育常态化,在寒暑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工作,总体上是利多弊少。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自觉,辅导员要从更为宽广的场域做起。经历高等教育的人要多融入实践,形成情境性认知、熏陶思想感情、充实精神生活、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辅导员可以将社会实践视作为大学生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在实践共同体中,新手和初学者往往最初从事边缘性的活动,在观察熟练从业者,并在他们的引导下参与活动,逐渐发展知识与技能,达到对社会文化实践的充分参与。辅导员就是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示范给大学生,促进他们学会在关系中成长。

(三)实践是创新的培养途径,辅导员起推动作用

辅导员要做好推手,促进大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实践能力的获得,是大学生将来参与实践的保证。学习实质上是一个文化适应与获得特定的实践共同体成员身份的过程。大学生要从学校走向就业岗位,先从边缘性参与开始,然后是充分参与。政策指导和实践需求的有机结合,促使辅导员要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付出情感和真心投入。教思政1号文件明确要求辅导员要参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工作中,辅导员主要进行的是情境学习指导,包括个别化学习指导和小组合作学习指导两种方式,推动团队建设和大学的自主管理。

三、角色定位:

辅导员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工作机制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的实际运作中往往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通常由学校团委组织实施,团委下达任务后,很少安排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全程参与和实地指导,而是将任务下放到学院以及系部。专任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无暇对社会实践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具体指导自然落在辅导员身上。辅导员由于上述多种原因,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化严重。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和配合,从辅导员的角度出发,其角色可定位为5个方面:

(一)组织策划者

辅导员始终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的排头兵。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策划、实施与评估,均离不开辅导员的有效指导。辅导员先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无论是暑期“三下乡”,还是“四进社区”,或者见习实习,要教育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锻炼自我,更好地融入社会,为职业发展和社会担当奠定基础。申报社会实践项目、确定团队人员、分组、安排时间和地点、协调联络实践场域,都可以作为辅导员组织策划的内容。对于从事社会实践的大学生来说,有了辅导员的组织策划,社会实践活动变得更有目的、有意义,更具有导向性,其成效更为突出。

(二)指导参与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辅导员的指导和参与。辅导员的“导”体现在正确的舆论方向上,要引导学生开展积极向上的、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防止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辅导员应积极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来,身体力行,辅导员的参与既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与信心,又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身修养,促进个体成长,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社会实践可以弥补当前“两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欠佳的弱点,辅导员应重视社会实践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践证明,有辅导员参与指导的社会实践,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中国大学生在线辅导员博客专栏中,厦门大学的一位辅导员对“三下乡”社会实践工作的总结是:“达到了团干得锻炼、地方得实惠、学生受教育的目的,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家长师生的高度评价。”可见,全身心投入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辅导员带领社会实践团队,必定取得优秀的成果。如果辅导员都能更多地投入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便会朝着服务性、专业化、长效化的方向发展。

(三)安全管理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大多是在校外进行的,他们的安全是辅导员的责任。辅导员对于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突发事件要有预案,在活动之前,要告诫学生注意交通安全、防盗防骗,学会分辨真伪,学会与基层群众交流,避免误会和口角,防止误入传销组织。辅导员往往带200名左右的学生,而社会实践虽不能一次要求所有学生都参加,即使分组分队,辅导员也只能参与其中一组的活动,其他的团队,可以采取学生负责,与学校签订安全协议、自愿参与的方式,避免辅导员承担过多的安全责任,而无心投入社会实践活动中来。辅导员可以采取联络各社会实践小组长或者核心成员的方式,通过他们了解自己的团队,动态掌握各组信息,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中,避免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大学生的安全。

(四)总结评价者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当将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好的提议和做法应当支持和鼓励,对于不妥的做法应及时制止和改正。社会实际有可能是“双刃剑”,在我们强调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产生积极作用时,还要正视社会实践中各种消极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社会实践范围广泛、社会生活复杂和人员多样,大学生除了接触到大量鲜活的先进典型、模范人物和各种可歌可泣的事迹以外,还会触及阴暗面,可能会与有着各种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人打交道。市场经济的负效应有可能污染大学生健康的心灵。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拒腐防变的工作,注意各种思想苗头的出现,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免疫力。实践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总结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清理思想的犄角旮旯,得出结论,肯定成绩,消除各种不良影响,激浊扬清。

(五)成果推广者

第4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 :社会实践活动;评价;层次分析法;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法

一、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我国当代大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成长途径

任何一所高校都深刻地认识到社会实践已然是高校整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国家、社会和学校对其投入的时间、资金、人员和其他各类资源都呈现出一种高速增长的趋势。而对于社会实践的各项研究工作,也是现今各类教育机构和社会部门较为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针对该内容的各类问题已有大量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机制等内容的研究工作仍尚显不足,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与缺陷: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自我管理的选择较为无序与随机,使学校难以对社会实践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学生对社会实践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即使学生、学校与社会实践基地在管理上进行协调调度,然而在没有较好的评价与管理机制规划下,众多的资源和受众之间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互动关系。

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多目标评价问题,至今仍未提出较为科学而又系统的评价管理体系和数学模型。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管理机制。将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法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与管理中,通过社会活动的因素属性集和评判体系的评语集建立起模糊关系矩阵,并利用百分制记分模式对其进行改善,最后求得该活动的模糊综合评判。并以此为依据,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验收,建立起管理和评判依据。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管理体系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一项涉及到多方面因素的系统工程。而且,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特点出发,其中各项因素的指标通常都是一种较为模糊的概念。为了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活动,我们需要全面、客观且真实地评判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综合状况,并对各项不同的活动作出选择。但从系统学的角度出发,在活动的评价与选择过程中,对于各项子因素的考虑往往可能产生相互抵触的结果。基于此,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多目标评价和优化体系,并将其应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和管理机制当中,将是一项极具社会价值和意义的重要工作。

三、多目标优化评价管理策略

1.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⑴系统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工作是一项涉及到参与者、组织者和社会环境的系统性工程,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各要素的整体性和相关性。

⑵主体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核心意义在于提升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其主体地位决定了评价管理机制的最终目的。从本质出发,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评价与管理机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参与评价管理的权力。并且通过该过程,使学生作为选择、决策、行动和责任的主体,在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⑶客观性原则。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往往涉及广泛、形式多样。在考核过程中,每一个方面都应具有明确、具体的考核意义;通过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手段,避免产生标准模糊、难以操作和流于形式等情况,使结果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得到保障。

2.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模型建立

以此为依据,本文成功地以模糊层次分析法为手段,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评价与管理工作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四、评价策略实例验证

本文以上海电机学院高职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上海市闵行区某事业单位合作的某项公益志愿者活动为例进行案例验证,将该公益志愿者活动的四个涉及因素:活动意义、活动效果、活动经费和活动场所作为因素集合U,将参与者对于本次志愿者活动的主观感受:非常优秀、优秀、优良、中等、较差作为评语集合V;定义各因素的综合权重为X=(0.28,0.35,0.20,0.17)。下发涉及活动四项因素的调查问卷987份,回收有效问卷935份。采用德尔菲专家征询法采集整理数据,并以此为依据获得因素论域U和评语论域V之间的模糊关系矩阵。若采用传统极大隶属度原则,得此例中的最大隶属度为y5 =0.32 ,而其所对应的评语集合因素为v5(非常优秀)。

然而,由于评语集Y本身具有较大的模糊特性,将该结果公示后发现与活动参与主体的普遍感受具有一定差距。为此,本文采用改进的百分制记分式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计算,定义为50<<z1<60(较差)、60<<z2<70(中等)、70<<z3<80(优良)、80<<z4<90(优秀)、90<<z5<100(非常优秀),从而获得评语的分数向量Z计算可得:S?? =77.79 ,S?? =73.64 ,S?? =68.64 。本次活动的最高得分为77.79<80;中等得分为73.64<80;最低得分为68.64<70。故本次活动的综合评判等级只能定义为“优良”程度,与多数活动参与人员的普遍感受相接近。

第5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差异化理论;大学生;社会实践

一、差异化策略

差异化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性理论,它是指企业通过提供独特的产品特性,包括产品品质、产品创新、产品特性、配销渠道等方面,建立公司独特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它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发展策略,也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时采用最多的竞争策略之一。差异化的目标是自身在社会的竞争当中独树一帜,满足社会客体需求,取得社会竞争的优势。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引入差异化策略,为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丰富实践育人的理论视野,提高实践育人的效果。

二、当前大学生实践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活动组织者缺乏实践经验

在组织的主体上,高校组织大学生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一般都是教师或辅导员。我国高校的教师一般都以学术科研为主。学者和实践者在活动当中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学科差异。教师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授者,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讲授,对真正的教学问题的情景也只能是在教师或者是学校,而实践活动是一种真实性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从一个理论情境向真实的教学环境转变是缺乏有效的实践经验的,难以体现出学科的实践性。

辅导员在大学生实践活动中承担一个引导者角色。高校每年新晋的辅导员岗都呈现递进式趋势,使得辅导员岗位的更替也逐渐开始频繁。辅导员岗位的更替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新的辅导员岗位由于缺乏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在组织实践活动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不能很好地进行沟通和协调。

(二)活动的志愿者存在同质化现象

首先,志愿者专业的同质化。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志愿者实际上是专业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群体,在实践活动中主要是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进行调查,这样就会存在一个思维的定向,即大多数的志愿者都只是从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思维进行调查和研究,得出的调查结果往往是单方面的,没有能多视度、全方位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其次,志愿者的知识结构同质化。一定程度上讲,志愿者的综合素质相差不大,知识构成相对一致。他们对所学学科知识的把握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接近的。此外,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如管理学、政治学等知识也相对均衡的,在一般的情况下这个群体成员所拥有的这方面的知识构成是相差不大的,不利于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再次,志愿者的年龄层次存在同质化。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志愿者主要是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在这些学生当中,年龄的分布相差不大,他们的社会实践经验与其看问题的范围还相对狭窄,虽说经过两的大学学习和熏陶,但是还不能形成稳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处理问题往往单一化、简单化。

(三)实践对象与志愿者背景“重叠”

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是“以‘三下乡’、‘四进社区’、社会调查、形势政策宣讲等为标志的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得以确立和发展。”这些活动的地点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来源于基层或者条件相对艰苦的地方。实践活动过程是一个人能力提升的过程,作为实践志愿者的大学生,往往并不必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用二元分类来看,当前大学生一部分是来自城镇,另一部分来自乡镇或农村。他们在享受教育资源或者接受的文化环境熏陶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来自乡镇、农村的大学生迫切有着改变现状的心理需求,期望着能够去一些较发达的城市进行实践和锻炼,以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能力。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本应该利用其本身所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其在城市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知识为这些艰苦的地区进行一定的服务和意志磨练的。但目前的情况往往是,来自农村的志愿者还是回到农村和基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并不愿意到农村参与实践活动。志愿者的成长背景与实践对象存在“重叠”。

(四)不注重经验的总结与分享

实践目标是育人。当前的大学生实践活动不注重对实践经验分享的长期性,也即大学生实践活动只是任务式的执行,实践活动结果就是形式上的提交一份质量相对不高的调查报告敷衍了事,不讲求在实践活动与经验分享相结合,不考虑学生与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实际感受和能力的提升,忽视对实践经验的推广与应用。如此一来,就会导致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跟不上社会的要求,对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能有效及时的解决,也会导致学生和教师出现对实践活动实际效果的消极心理。

三、大学生实践活动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组织者缺乏系统的训练,生活阅历有限

实践活动的组织者主要是青年教师或者辅导员,大部分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到高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社会工作的阅历,而且在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方面也有限,在组织活动中很多新问题、实际问题都没有经历过,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都是通过在同学校之间的组织者之间的短暂交流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根本无法满足实践活动中的随机问题解决的需要。另一方面,辅导员和教师作为实践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其组织活动能力和方法直接影响着实践活动的效果。目前我国专门针对高校大学生实践活动组织者的培训还相对薄弱,甚至很多地方的高校都没有形成一个培训的机制,导致了大学生实践活动组织者没有一定的组织经验而盲目的地进行组织活动,使实践活动出现了走马观花的现象。

(二)活动组织时间短暂、组织过程过于仓促

实践活动的组织发起是在学期期末开始,整个组织发起到活动的开始也只是半个月或者更少,时间活动准备短暂性也很难形成对实践活动的时间安排、目标要求、形式内容、实践的方法、执行的路径等比较全面的、充分的、具体的、细致的计划,难以形成对实践活动的统筹安排与点面结合,难以保证整个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安全有序、持久有效的开展。

(三)实践基地资源选择有限

大学生每年的实践活动队伍庞大,人数众多,实践基地的数量却是寥寥无几,很多高校实践活动的地点几年、十几年甚至更久都是同一个地点或是几个地点之间来回的转换,造成这种原因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学校对自身实践基地建设不够重视,没有能够充分利用优势资源。

四、用差异化策略来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以客观需求为基础,以特色制胜为目的,是差异化策略的重要原则。用差异化策略来思考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突破创新,结合志愿者特点与需求,从实践基础的选择,到活动组织实践,再到总结与反馈,都需要组织者结合实际来理解和运用差异化策略。

(一)组建一支知识结构与文化背景多样、互补的志愿者

一是注重志愿者专业结构的多样性和互补性。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可以运用自身的专业发挥聪明才智。既要尊重和发挥志愿者所学专业的多样性,又要尊重科学专业的互补性。志愿者不能仅仅是单一学科专业的队伍,也应该存在交叉专业或吸收其他专业的志愿者,组成多学科参与、多专业协作的志愿者队伍。

二是注重志愿者学历层次上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志愿者主要是倾向于本科学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占的比例不高。由于缺少专门的学术训练和系统的理论学习,本科生志愿者对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理解不深、分析不透。因此,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考虑把研究生吸收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弥补本科生志愿者积极地做事但视野不广、分析不透的不足,充分发挥不同学历层次背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注重志愿者文化背景的多样性与互补性。来自不同地域的志愿者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这些志愿者走在一起讨论、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难得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小集体中,大到对实践主题的讨论,小到成员间的磨合,都会产生许多意想不到的效果。不同文化背景的志愿者,对实践活动中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也为问题的解决作出自己的贡献。志愿者的交流与认识,可能出现小小的摩擦,但这都是课堂中无法提供的真实教学情景。具有多文化或者说是跨文化背景的志愿者团队,一定会收获更多。

(二)注重实践基地的时空育人功能

除了重视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以外,还要考虑到实践基地在时间、空间上的反差效应。实践基地是大学生能否取得提升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践基地的选择,要考虑到志愿者的发展需要,事先评估实践基地所具有的育人资源,可能带来的育人效果。实践基地的发展程度、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地域文化差异等等,都是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提升实践活动内涵和效果的重要资源。因此,在组织和策划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原则:一是对于同一个实践基地,可以长期跟踪调查,定期回访,以时间为轴线,实践基地的变化和发展为比较要素,做深做实;二是注重反差原则。主要有文化背景与实践基础的反差原则:对于来自农村大学生志愿者,应安排到沿海开放城市开展社会实践;对于以来自城镇大学生志愿者,应安排到乡村等边远地区开展社会实践;有专业或行业的反差原则:来自文艺专业或家庭的志愿者,考虑安排到工厂、企业、社区中开展社会实践;来自理工科专业或家庭的志愿者,考虑安排到公益性事业单位中开展社会实践;农林牧专业的志愿者,安排到社区、学校、医院、化工等领域开展社会实践;等等。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要以培养人、教育人为出发点,以长才干、作贡献为落脚点,尽可能考虑到更多志愿者的成才、成长需要,充分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年龄特征、文化背景等因素,把他们带到让他们产生深刻印象的地方,开展一次使他们深受教育又让他们发挥作用的实践活动。

(三)注重实践结果的反馈

首先,各高校应该专门建立实践活动后期反馈的管理机构,负责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分享、评价等工作,通过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实践活动从开展到结束后反馈的各项流程,从制度上减少实践活动过于形式化和简单化的倾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阶段总结。

其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无论是学生还是组织的教师辅导员,要引导学生进行阶段总结,通过阶段性的总结既要对实践活动中,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成果做信息的记录和反馈,还要从实践基地或者单位的意见反馈中进行总结。在实践活动反馈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交流会、经验交流会、讨论会分析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发现问题和不足,并为以后的实践活动开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再次,建立和完善实践活动的评价机制。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可以采用“媒体报道、社会实践成果评比、当地产生的影响等显性产出进行客观评价”等方式,也可以采用写心得体会等方式使大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形成一个良性的隐性循环评价制度。对于评价方式的选择,不管是选择隐性评价方式还是显性的评价方式,有一条原则都应该是各大高校所应该共同遵循的,也即是“激励为主,考核为辅”。只有在众多反馈形式组合起来时,才能让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有实效。

参考文献

[1] 邢强.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优秀硕士论文,2007年5月.

[2] 刘云龙,汪元洋,田侃.构建暑假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月1期.

第6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一、调查问卷分析

(一)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的特色1.实践类型多样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2010—2012年,学院共组织12000余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践类型统计数据如图1所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都与当年的社会背景紧密结合,如2010年的主题为“服务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江苏”,2011年重点突出“实践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实践的类型除了传统的政策宣讲、创业创新、文化宣传、教育关爱、生态环保等外,还增加了如关爱留守儿童、寻找优秀校友、关爱聋哑儿童、送书下乡等活动。越来越多的学生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和自身条件,在前期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践形式。2.结合专业特色,育人功效显著社会实践一般按照“目标精准化、工作系统化、实施项目化、传播立体化”和“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原则进行,要结合专业特色,结合学生成长,增强实践育人的导向性。由于学院立足商贸、面向现代服务业办学,创业创新类型的社会实践一直占较高的比例,学生通过这类社会实践学习和掌握创业知识,了解创业流程,知晓创业政策,并且积极投身于创业实践。3.打造重点团队,引导效应突出学院团委每年开展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学生个人及调研报告的评优活动并集中表彰,充分调动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对重点社会实践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加强重点社会实践团队的示范引导效应。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期活跃在义务支教、环保宣传等社会服务活动中,广泛发动和引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形成了立足校园、辐射全省的活动阵地。

(二)高职院校学生对社会实践的需求和期望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有较强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意愿,选择“非常希望参与”和“较希望参与”的学生达到7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动机,具体如图2所示。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提升综合能力特别是沟通协调能力的学生高达31%,希望通过实践活动结交朋友的学生占18%,为将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生占13%,为今后村官招考和出国做准备的学生占8%。多数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方面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社会实践有具体的要求,希望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深化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和理解,增加职业竞争力,将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从而达到“双受益”的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1.资源相对匮乏在社会实践的困难选项中,32%的学生选择了经费问题,大多数自主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由于没有经费支持,只能采取压缩实践内容、减少参与人数、选择离家近的地区等方法以减少开支。28%的学生认为缺乏稳定的实践基地,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寻找实践场所,难以提高效率,无法巩固已有的成果。41%的学生倾向于学校帮忙联系实践单位。2.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评价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对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和帮助,关键在于是否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1]。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考核依据是社会实践调查表和总结报告,对活动过程缺乏跟踪指导和监督,导致少数学生存在弄虚作假现象。调查显示:16%的学生表示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实践报告是编造的;24%的学生表示对社会实践不感兴趣,走过场即可。因此,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创新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和载体的对策

(一)加强组织,增强学生的认同感高职院校应做好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工作,针对不同年级、性别和专业的学生,细化实践内容和要求,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专业特长,使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开展“实践归来话感受”等活动,鼓励学生写体会、谈感想;举办社会实践表彰大会,展示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形成良好的激励氛围。78%的社会实践志愿者都会受到服务对象和服务地区的肯定和赞赏,由此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将社会实践从学校要求转化为内在动机。

(二)将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实现项目化运作高职院校应结合办学特色,将大学生志愿服务纳入高校教育管理体系,实行学分制,保证实践活动的制度化、常态化,由学院团委、学工处和二级院系负责考核和落实。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项目化运作,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对发展前景进行预测,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还要签订必要的合作合同,以保证社会实践项目的长远发展[2]。2012年学院印发了《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设置服务学习项目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获得8个服务学习项目学分,包括专业实践、创业实践、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专题活动等。实行学分制后,在学生社会实践方面形成了系统的、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学生的参与度和重视程度显著提高。调查显示:组织情况的满意度(包括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由38%上升到51%;参与指导的专业教师增加到36名;考核奖励措施的满意度由58%上升到71%。

(三)建立长效实践基地,提升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应按照“多方受益,平等互利”的原则,建立一批社会实践基地,并保持长期的互惠合作关系,利用社会实践基地的资源,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3]。截至2013年底,学院共建立包括180创业园、江宁东山敬老院、南京市婷婷聋童幼儿园、盱眙希望小学、“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等39个校外实践基地,打破了只能利用假期开展社会实践的局限性,将社会实践和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结合起来。例如:艺术专业学生在聋哑儿童幼儿园进行社会实践时,结合专业特长,教小朋友画蜡笔画、设计卡通形象和举办文艺演出等,受到了幼儿园师生的好评;180大学生创业园是学院投资建设、政府多渠道投入、企业多形式参与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三年来已有数千名学生依托创业园内入驻的各类企业,开展以创业创新为主的社会实践,其中,大学生创业孵化项目达42项。

三、结语

第7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社会实践;护生;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6-0123-02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抽样选取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学生500名作为研究对象,在选取研究对象时综合考虑了参与调研学生参加专业社会实践的频率、类别、年级等因素,以保证调查结果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在调查方法上,广泛查阅了相关资料,采用了自行设计的3组问卷:高职高专院校护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调查问卷、高职高专院校护生社会实践活动效果评价、高职高专院校护生职业素质培养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评价、存在的问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对护生职业态度、专业技能、沟通协调能力、人文关怀意识、责任感、爱心、个人意志品质、社交能力等方面提升的效果评价;护生对专业知识及运用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人文关怀意识、法律意识等职业素质的重要性评价。通过随机抽查的形式,共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有效回收率为97.8%。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搜集整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社会实践对高职高专院校护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效果评价

(一)社会实践对强化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意识的作用

职业意识即从业者在特定的职业环境影响和社会条件下,在专业岗位任职实践中形成的某种与从业有关的思想和观念。社会实践对强化高职高专护生职业意识有很明显的效果。我们通过对抽样整体及参与活动的频率和内容多少分成一般群体和密集群体进行横向对比分析。

1.职业的热爱和认可度

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对增进对职业的热爱和认可度情况调查表明,30.5%的同学选择很大,39.5%的同学认为较大,只有1%的学生认为无帮助。另通过t检验,活动密集群体与一般群体在社会实践对增进职业热爱和认可度方面有显著差异。护生在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职业的认识和了解及社会对护理职业的评价和认可。

2.个人意志品质及责任感和爱心

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对个人意志品质的正向引导情况,68.5%的学生认为很大和较大,30%的学生认为效果一般;对促进自身责任心和爱心方面,81%的学生认为很大和较大,只有0.5%的学生认为无帮助。同时,通过t检验,在个人意志品质方面从t检验得出P值为0.023

3.人文关怀意识及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

高职高专护生社会实践对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及沟通能力方面调查情况如下,近80%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自我人文关怀和照顾意识,约60%的学生认为对沟通能力的提升作用明显。通过对高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密集群体及低年级一般群体对比分析,在对沟通能力的提升一项上存在明显差异,密集群体高于一般群体。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在医疗服务及护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动作、对病情的解释等非技术性因素的影响也极为重要。虽然,通过临床实践,护生在人文关怀意识及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培养方面有一定效果,而且大多数学意识到其重要性,但在临床实践中还需进一步加强。

4.职业仪表仪容及社交能力

对护生职业仪表仪容及社交能力的提升情况如下,76.5%的同学认为有较大的提升,68.5%的同学认为对语言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的改善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高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密集群体及低年级一般群体对比分析,在对职业仪表仪容的改善和规范方面,高年级活动密集群体略高于低年级一般群体。

(二)社会实践对提升高职高专护生职业能力的作用

职业能力指从业者对职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对工作的驾驭能力,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力。一般是由从业者个性化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经过学习、训练等获得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实践经验等综合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决定,并与任职岗位融合后产生的,包括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两个重要方面。

1.对提升护生专业技能及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的作用

通过数据分析,近60%的护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专业技能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0.5%的学生认为无帮助;在提升护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方面,52%的护生认为作用明显,约46%的护生认为效果一般。由此,经常性的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护生能快速、理性地适应临床环境,并与病人直接、有效沟通,从而第一时间传达病人的需求,有效弥补了课堂教育偏重于技能操作和理论指导而与临床环境脱节的缺陷。

2.护患沟通技巧及卫生宣教能力

通过数据分析,68.5%的护生认为社会实践对护生护患沟通技巧有促进作用,只有0.5%的学生认为无帮助;而就卫生宣教能力这一项做调查时,69%的护生认为有明显的提升,30.5%的护生选择效果一般;同时,社会实践活动对护生法律意识的培养方面,61%的护生认为能在活动中增进自身法律意识。护生能提高法律风险意识,利用法律保护病人并自我保护,这对于护生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也是当前护理教育急需改善和强化的课题之一。

三、强化社会实践对护生职业素质培养作用的策略分析

(一)构建科学的护生社会实践内容体系

1.完善社会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

要使护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提升职业素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实践内容核心,学校可将教学计划内实践和教学计划外实践统一起来,纳入学校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动护生社会实践课程化建设的实施,按学生所在不同年级、专业有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根据护理专业课程进展而不断深入,服务内容也呈循序渐进方式,形成多层次立体化模式,促进社会实践课程间的系统组合和优化,发挥实践育人的整体效应。

2.加强专业资深教师对护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在专业性实践活动中,指导老师是决定活动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老师的点拨指导、评价反馈能推动活动向纵深发展,因此,应组织、鼓励资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对活动开展的专业性、实效性等方面给予指导。同时,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可组建由专业指导老师、有实践经验的学生共同组成的团队,是护生社会实践团队的最优构建模式。该模式将不同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结合在一起,全面考虑团队成员的知识水平、交际能力、时间因素等,使团队中各成员真正实现角色互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低年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让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社会。

3.进一步完善护生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建设

评价体系建设是护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社会实践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则是实现学校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建立客观、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不同方式、不同渠道采集护生社会实践信息,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护生社会实践的过程和效果及社会实践对护生职业素质的促进方面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改进与提高的方向和途径,发挥评价的诊断、反馈和指导功能,总结经验,完善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活动。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实践基地对护生实践活动的评价,可通过定期座谈、活动效果评价表等形式进行;二是学校设立学生社会实践获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制认定办公室,按参与活动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和学分认定;三是本人参与的专业社会实践心得或调研报告;四是校内外指导教师评价。

(二)坚持“三个结合”,积极探索护生社会实践的新形式和新思路

1.坚持社会实践活动与加强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

护生社会实践活动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只有坚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强化护生职业道德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活动才会有明显的效果,才会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护生可以运用知识去认知社会,将所学知识同社会现实进行验证,变理想为现实,变浮华为理性,培养其踏实的作风、严肃的学风,通过亲身的体验,对护理工作的性质、护理工作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学生坚定了学习信心,进一步稳固职业思想,从内心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同时,增强自身对基层国情、民情的了解,了解当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加深对职业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2.坚持护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特色相结合

社会实践必须照顾到实践主体和实践对象的要求,即社会实践的主体感不感兴趣和有没有收益,实践的对象有没有接受实践主体行为的需求和市场。因此,社会实践必须突显专业特色,使实践主体和实践对象在活动中实现双赢。护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结合专业特点,通过深入基层为广大群众进行医疗服务、卫生常识的宣传等等,使学生学以致用,实现了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从实效性上看,护生的每一次专业实践活动,如三下乡、志愿护理服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社区义诊等都有专业教师的指导,解决实践中的疑难问题,使护生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职业素质,同时服务了当地群众,达到了“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顺秋,吴殿源.现代实用护理管理[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27.

[2] 周作霞.护理实践的社会情境构建与实践探讨[J].护理研究,2010,24(1):76-77.

第8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近年来,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以“教学主管部门制定活动方案,学生具体实施”的模式[3],还存在诸多问题:

1.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参与学生受限。根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只有23.4%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7.5%的学生表示愿意参加社会实践;且55.3%的学生认为以往实践形式单一,主要由教学主管部门组织社会实践全过程。这种社会实践流于形式,学生只是被动参与,不能发挥所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很少,失去了社会实践应有的意义。

2.社会实践内容单调,无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其中35.3%的人认为以往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贫乏,不能满足临床医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其中32.9%的学生认为以前的社会实践活动不能调动医学生的积极性。

3.社会实践保障不到位,缺乏专业教师指导。长期以来,大学生社会实践经费不足;部分单位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缺乏有效的指导模式与技能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从2010年起,对临床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了项目化运作。即改变过去以教学主管部门来进行发动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的全新模式,以进一步丰富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医学生爱国爱党、奉献社会的情感,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

根据以往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出现问题的思考,我们提出了由“酝酿选题———自由组队———设计方案———申请答辩———实施实践———总结评优———宣传交流”七个环节组成的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管理运作模式。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每一个环节中,其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得到历练,培养医学生健康的情感,充实的精神世界,正确的医学道德,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我院在尝试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运动实践中,首先对项目选题进行了的精心的规划,根据当前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及临床医学热点问题,设计社会实践主题范围,申请实践的学生团队应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要求社会实践选题应该遵守医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要求,弥补医学生在临床工作和科研理论工作中接触较少或者缺少的范围和领域。

2.学生自愿参加,自由组队。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有序,各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团队的项目内容特点和需求,自行联系1至2名指导教师加入到实践队伍中,其中至少要有1名专业指导教师。各位指导教师对实践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为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3.提倡学生根据自己团队的特点自主发挥,自主设计实践的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方案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应适当介入,对一些专业问题、细节问题进行把关。

4.申报团队填写统一的社会实践团队立项申请表,同时提交申请草案、资金预算表等材料。我院医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管理委员会根据申报团队的立项申请进行可行性评审。通过初审的团队选派一名学生代表,以制作幻灯的形式进行答辩。答辩内容包括实践活动的内容、意义、预期成果、安全性以及资金预算和所需帮助等。对通过答辩的项目我院将从资金、专家建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5.社会实践团队成立后,以团队成员为主体和主导,严格按照既定计划,认真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引导和协助。我院高度重视实践团队成员的安全问题,要求每个团队出行前召开安全动员会,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各团队指导教师要作为团队安全联络员,积极应对突发或紧急事件,密切关怀实践团队成员安全和健康。各实践队员团结协作,共同保证实践安全开展。在实践过程中应对活动进行有效监控,保留证明信、宣传单、活动照片、影像资料等,以备评估时进行检查。

6.撰写实践报告是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实践成果的体现。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各团队根据实践情况填写社会实践总结表,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的实践报告。此外,实践团队的每位成员在充分运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和特长,通过实践深化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独立撰写一份有价值和意义的个人实践总结。每个团队上交社会实践团队总结材料、个人总结、照片、视频、宣传材料等,展示了每个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活动后期,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委员会根据各项目团队上交总结汇报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及量化考核,内容包括前期准备、实施过程、经费使用以及实践成果等。我院根据综合评定情况对优秀团队和个人予以鼓励表彰,表彰结果将作为我院医学生综合评定的一部分考核项目。

7.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更重视实践成果的宣传交流。我们将实践团队实践报告、个人实践总结编纂成册发给在院的医学生,让更多的学生体会社会实践项目化管理方式的优越性,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通过座谈会、报告会、交流会、成果展示等多种宣传方式请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讲感受、谈体会、说经验,还可以邀请兄弟院校社会实践团队来我院进行交流学习,从而扩大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管理的宣传范围和影响力。

第9篇:社会实践评价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问题;对策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自身特长,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有组织地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理论宣传的教育活动。高校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越来越成为高校实践育人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有待改进。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1.社会实践使大学生了解社会,树立理想抱负。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深入到社会基层,观察社会现象,记录社会现实,展开社会调查研究,帮助大学生清晰地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在体悟社会现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使命感,鼓励大学生承担起推动社会发展的责任,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的发展服务。2.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将认识和实践相统一。大学生接受的教育以课堂学习为主,是间接地,对理论知识系统化的学习,这对于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和扩展有重要意义,而社会实践让大学生置身于社会中,通过更加感性的视角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并将实际情况与所学理论知识相对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检验和深化抽象的理论,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获得知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全面发展。3.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和个人品质的基石。通过实践改善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状况,锻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甚至挫折,帮助大学生健全身心承受能力,对90后独生子女的大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具有显著作用。4.社会实践能引导大学生端正自身位置,树立正确就业观。目前每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现实的影响,大学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观不端正也是原因之一。社会实践使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通过亲眼所见、亲身体悟,更加深刻的了解社会现实,从而端正自己的位置,放低自己的身段,在投身于社会实际的实践中寻找职业方向。5.社会实践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补充作用。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继承的过程中,切身体会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人民生活富足安定的丰硕成果,发自内心的更加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促使思想觉悟提高,从而进一步树立奋发有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年力量的责任意识。6.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国家和全社会倡导实践创新具有推动作用。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使大学生的眼界和思路得以开阔,创新创造能力得以提升,整个社会在大学生这一充满新鲜活力的群体的带动下,创新意识也得以激发,促进整个社会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加快国家和社会发展。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实践主体对社会实践存在认知局限,缺乏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展20多年以来,社会各个群体对社会实践的认知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局限。总体上看,社会实践主体对于实践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大学生是社会实践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最大受益者,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知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实践的效果,但是受到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往往重视学业多余重视参与社会实践,即使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很多学生也是以有助于升学、就业为目的,背离了社会实践的本质;一些认为学生的主业是学习,而社会实践在学习之外,会浪费学习的时间,没有认识到实践也是育人的重要手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途径,没有从家长的角度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充足支持;许多高校对社会实践的认识模糊,没有真正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实质,有的只是安排学生参观景区、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形式上开展了很多活动,实质变成了带学生旅游,一些高校确实安排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缺乏规划,社会实践没有持续性和连贯性,也没有固定的实践基地作为支撑。2.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不高、持久性差、结合专业层次较浅。部分学生是被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局限于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实践流于形式。更有甚者,为了评定奖学金,根本没有参与社会实践,而是找关系开证明,敷衍拼凑一份实践报告。有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是挂个名,开展活动前不积极参与到团队准备活动中,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只是走个过场,活动的参与度很低,活动结束后不做总结反思,没有对实践活动的持续性规划,导致实践活动成为“形象工程”,不能达到开展社会实践本身的目的,没有对社会实际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更达不到提出解决问题对策的效果。同时,社会实践在一些高校是与教学工作相分离的,往往是教学单位组织教学,团委等非教学单位组织社会实践,实践和专业教学结合度不高。3.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缺少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许多高校还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管理制度和成体系的组织机构,不能对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实现全方位的管理和监督,导致大学生社会实践在策划准备、组织实施、总结反馈等各个环节出现问题,影响了社会实践的效果。有的学生为了获得资金扶持、达到升学评奖等目的虚报项目,不开展实践活动,只在项目截止时间上交一份报告或论文,而高校对项目的准备、开展等情况不进行相应的监督,助长了这种现象。实践后期整理和实践成果运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有的学生参加完实践活动,不开展分析研究,也不总结归纳活动成果,没有达到社会实践的真正目的,高校回收上来的实践报告大部分直接归入档案资料,没有对实践成果进行进一步开发,也导致了一些有价值的社会实践成果的浪费。大多数高校社会实践考核评价体系不科学,在考核实践项目成果时,多是凭借成果申报表及撰写的社会实践论文,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4.社会实践缺少环境氛围,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和认可。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需要得到全社会协调联动的系统性工程。但是多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实践活动开展得群众对实践活动没有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开展社会实践地区的群众往往希望给他们带来具体的实惠,更关注能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行动,如资金支持、人员支持,而对于我们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则表现出较大程度的冷漠,这种现象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社会实践基地能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稳定的机会保障,部分高校仍没有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或者频繁更换,或者通过学生自己凭借关系寻找实践单位。而且,已有的实践基地相对不集中,不方便高校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利于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三、对策

1.对大学生社会实践加强关注和引导。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高校应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形式,也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论述,全面地认识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高校要引导学生重视社会实践在自身成长成才中的巨大作用,把社会实践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中,通过增加社会实践在成绩考核中的参考比重、将社会实践作为毕业考核标准等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社会实践意义的再认识。高校要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改变学生的固有观念,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来,打破以学生骨干参与为主的“精英实践”,逐步形成“大众实践”模式,满足广大学生的实践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来;引导大学生结合专业知识的学习,深入开展有专业特色和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项目,使得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他们身心成长、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校应该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以高校为主导,建立校企联合的社会实践协调与组织机构,通过宣传引导,使高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使大学生获得等多的实践平台,使企业和实践基地扩大社会影响、吸引高素质人才。3.建立完善的社会实践组织和管理体系。一是建立与教学活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常态化机制。把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到教育教学中来,能充分引起学生和教师的重视,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规定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丰富的活动,严格学时、学分等成绩考核标准。二是规范组织环节,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在实践前,严格审查实践团队的立项材料,剔除不合格项目团队,指出存在问题的立项团队,并敦促其及时完善材料;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要实时掌握实践团队在实践地的情况,监督各团队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社会实践项目;在实践活动结束后,要督促各团队做好总结、写好实践报告,做好实践成果的转化工作;三是完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指导教师和专业教师端正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4.发挥高校优势创新社会实践形式。一是要发挥高校的理论优势和科研优势。高校专家汇集,科研氛围浓郁,开展社会实践要利用好这一特点,敢于对社会实践的形式进行大胆创新,探索社会实践活动的发生规律,依托专家名师向学生开设社会实践方面的讲座、课程,不断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思路。二是要发挥好青年学生的优势,关注学生的实践需要,在思想、生活和学业上关心学生,保护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学校应借助“实践指导中心”对学生的优秀实践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同时,鼓励全体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丰富社会实践的参与面,提升社会实践的活力。三是运用好新媒体手段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引导和教育。对于社会实践这一参与度要求很高的活动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新媒体环境能给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开展和成果转化带来了便利。高校应利用好新媒体社会实践资源,利用实践网站、微信平台等资源生动、形象、容易接受的优势,对学生的社会实践项目进行指导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于贵书,韩晓雨.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和现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01):5-6.

[2]刘韧,易厚,贺宗彦.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问题与对策[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85-87.

[3]柯佳敏.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的新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01):116-118.

[4]邵朋来.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6):62-64.

[5]郑永廷.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若干思考——学习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思想理论教育,2017(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