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竞争力范文

城市竞争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竞争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竞争力

第1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该报告使用人均GDP、地均GDP、经济增长率、就业率、GDP规模、劳动生产率、跨国公司分布数、专利申请数、价格优势等九项指标,对全球500个城市竞争力进行测度。

通过研究发现全球综合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依次为: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华盛顿、洛杉矶、斯德哥尔摩、新加坡、旧金山、芝加哥。中国的香港、上海、深圳、北京分别排在26、41、64、66位。北美、欧洲的综合中心和科技中心竞争力最强,亚洲尤其是中国的一些城市竞争力增长最快,经济增长前20名的城市主要为中国城市。

全球城市: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报告》研究发现:世界经济核心区一些顶级城市越来越强,与其他城市差距越来越大;世界核心区一些发达城市发展放缓甚至衰落;世界经济核心区的相对边缘地区一些城市迅速崛起实现赶超;世界经济边缘地区一些落后城市进一步衰退;边缘地区一些落后城市迅速崛起实现赶超。

这表明: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全球城市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确定,每一个城市区域,未来一切皆有可能;每一个城市区域只要也只有顺应规律,积极进取,才能避免退步,不断成功。

对全球500个城市的详细比较研究还发现:全球城市竞争的“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经济规模最大10个城市占500个城市GDP总量的27%;全球城市收入水平空间分布崎岖不平,欧美高、非洲低,沿海高、内陆低。

据了解,全球经济决策的中心正在发生新的变革。跨国公司分布指数前十名依次为:纽约、伦敦、香港、巴黎、东京、新加坡、北京、上海、莫斯科、悉尼。发达国家城市高度垄断,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个别城市异军突起。国际认可的专利申请数前十名分别是东京、大阪、巴黎、伦敦、纽约、首尔、斯图加特、圣迭戈、圣何塞、斯德哥尔摩。中国的深圳、上海、北京的专利申请数排名也较为靠前,分列第33、47、56位。

与此同时,报告使用103项指标对全球150个城市的竞争力的企业本体、产业结构、人力资源、硬件商务环境、软件商务环境、生活环境和全球联系等七个方面的构成要素进行比较发现:企业本体竞争力西雅图排名第一,东京、纽约、伦敦位列产业结构竞争力前三甲,北京在人力资源竞争力方面排名16,而在硬件环境竞争力和软件环境竞争力方面,除了中国香港以外,没有看到其他中国大陆城市的名字,上海也仅在全球联系竞争力排名中位列14。

报告指出,企业本体:企业管理最重要;产业体系:产业集群最关键;人力资源:教育水平最基础;硬件环境:科技创新最根本;软件环境:战略导向最显著;生活环境:环境质量最优先;全球联系:企业联系最直接。

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研究

2007年是中国城市迅猛发展、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关键之年。中国城市的发展与竞争呈现出新特征、新趋势、新经验、新机遇、新问题和新挑战。

《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分计量研究、案例研究、主题研究以及中国30年城市发展回顾等四部分展示其研究发现。

此报告对两岸四地的20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研究和分析并发现:综合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为:香港、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广州、高雄、苏州、杭州、天津。

从总体来看,规模大、人口多、行政级别高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明显;经济圈的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强;中小城市增长竞争力领先。从地域分组来看,进入前50名城市的个数从多到少依次为:东南、中部、环渤海、东北、西南及西北。从阶段分组来看,在增长指标上,工业化中期的城市表现突出,这些城市正处于转型阶段,发展速度较快。

另据统计,公共部门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深圳、威海、澳门、青岛、南通、宁波、杭州;生活环境竞争力前10名的城市:香港、深圳、北京、上海、广州、东莞、澳门、厦门、杭州、哈尔滨;商务环境竞争力前十名的城市:香港、上海、深圳、东莞、天津、澳门、珠海、威海、宁波、广州;创新环境竞争力前列的城市:上海、香港、北京、澳门、深圳、佛山、青岛、杭州、厦门;社会环境竞争力前列的城市:香港、沈阳、上海、珠海、威海、中山、澳门、厦门、大连。

报告对近年来一些城市提升竞争力的做法进行经验提炼,遴选出10个年度最佳案例城市:东莞:镇区制造带动,城乡一体发展;上海:比肩国际城市,担当区域龙头;柳州:坚守工业本位,革新确保转型;青岛:博采众山之石,开拓绩效管理;扬州:宜居与宜业共赢,生态同人文永续;呼和浩特:立足比较优势,带动整体发展;义乌:弘扬重商精神,培育多元文化;日照:市场运作提高效率,货币直补保证公平;合肥:坚持市场导向,引领科技创新;驻马店:聚焦“三项建设”,统筹“平安崛起”。

经综合研究,该报告预测了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将呈现加速化、集约式、 梯度化、 层级化、个性化、 网络化、 全球化、 非均衡、跨越式发展的趋势。

城市成功之道

《报告》根据创新性、可持续性、可借鉴性的原则选取全球10个最成功的城市进行案例研究,它们是:伦敦、首尔、新加坡、多伦多、维也纳、赫尔辛基、凤凰城、迪拜、深圳以及扬州。

扬州市常务副市长张京霞表示,城市竞争力既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也是该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竞争力评价既是对一个地区当前发展水平的总体评判,更是对该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潜力的全面衡量。

提升城市竞争力,必须以一个地区的自然禀赋、文化传统、产业基础等要素供给为依托,以与周边地区竞合发展的形势为背景,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要求为指向,综合考量各类因素,合理确定提升路径,自觉寻求差别化竞争的特色发展之路,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三新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大力打造“生态、人文、宜居”城市特色,彰显城市个性魅力;大力提升城市生活品位,推进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发展制高点,赢得发展新优势,开创发展新局面。

第2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模型

1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1.1城市人均GDP

城市GDP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平均富裕程度和居民的可参与程度。所以经济发展水平对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最为重要。因为任何会展旅游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和资金投入,而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到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展旅游的接待能力、发展方向等。

1.2星级酒店数量

星级酒店数量可以反映出一个城市的接待能力和服务业水平。一般而言,星级酒店数量越多,该城市的接待能力越强。星级酒店为会展旅游者提供生活和商务上的方便,以提高会展旅游者生活和商务上的方便,以提高会展旅游的满意度越容易,为会展参与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满足会展参与者的需求。

1.3会展展览设施

会展设施包括会展场馆以及相应交通设施。场馆面积作为基础设施,是会展旅游发展的基本载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要承办大型的国际会展,都需要50000平方米以上的场馆做支撑。世界上大的会展城市都有数个大型专业的会展场馆。同时,相应交通设施可以提供交通的便利性,为会展参与者提供便利。

1.4会展企业数量和竞争力

企业是经济的基本组织单元,只有具备人才、资金、技术、管理和规模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这里的企业竞争力主要是会展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企业组展办展的水平和能力。企业竞争力能反映出该城市的会展举办水平。

1.5会展产业管理状况

产业管理状况主要指城市产业管理部门为产业发展所创造的商业环境。会展旅游业管理的内容包括政府部门对行业的管理、产业政策、地方旅游法律法规以及地方性行业协会的管理等。

会展旅游行业机构应具有国家性、全国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还应具有支配使用政府的展览预算,组织国家展,规划、投资和管理展览基础设施等功能。

1.6城市特色及其旅游资源

城市往往具有独特鲜明的形象魅力。如巴黎的浪漫、纽约的繁华、罗马的艺术气质、伦敦的传统等,有特色的城市往往会有形象定位口号,并形成旅游资源。正面的城市形象对吸引会展旅游者的作用很大,而负面的城市形象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会展旅游者的到来。因此树立或改变城市形象意义重大,特别是在那些原来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工业城市。

2评价模型的建立

2.1模型建立的假设前提

竞争力模型的建立是根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及产业而建立的,而且由于产业发展阶段的不同,竞争力模型也会有所变化。目前我国会展旅游发展相对落后,很少有学者对其产业地位进行研究。所以本研究为了研究需要,先做以下两点假设。

第一,会展旅游产业发展变化处于渐变状态,不研究特殊因素造成区域旅游产业发生突变的特例情况。会展旅游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综合性、主题性和竞争性,遵循特定的产业发展规律。

第二,各影响因素独立,互不影响。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是复杂的系统,其影响因素非常多,而且各影响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如果对其每个影响因素都加以研究,难度相当大。本文从理论的抽象性和模型的简化性考虑,假设会展旅游城市竞争力只受以上6种因素影响,且互不影响。2.2指标权重确定

分别就因素中其他因素对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根据以下公式进行打分,得到判断矩阵,其中:城市人均GDP为f1、城市星级酒店数量f2、展览设施f3、会展企业竞争力f4、会展产业管理现状f5、特色及其旅游资源f6.运用以下公式对其两两判断,结果见表1。

2.3计算方法

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上,对调查数据将所有数据无纲化处理。以得到各城市在各项指标上的相对得分,再用各项指标得分乘以各自权重,最后加总,就得到了城市各自最后的总体得分,然后按高低顺序排列,就可以得到各城市排名。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人均GDP和会展产业管理现状的权重比较大,而城市特色和旅游资源的重要性比较小。因此,我们在发展城市会展旅游时,应注意:

3.1加快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城市能否承接大型会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因此,经济发展是基础,只有在高经济水平下,才有能力办好一次会展。这就要求我们应该注重某一产业的发展,努力使该城市的某一产业成为该产业的重要基地或者集散地。

3.2实现政府管理和会展协会管理相结合

我国政府在会展旅游中应转变政府职能,实行市场化运作,并建立一个以旅游部门为主体,各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门会展管理机构。同时,建立单一的国家级会展管理机构和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应有的作用。另外,还要协调好政府和行业协会在行业管理中的关系,通过计划指导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来促进协会的发展。

3.3加快会展公司发展,提高会展相关服务水平

会展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需要其它各行业相互协调,会展服务是会展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会展服务包括参展人员的接待,展台搭建,展会现场服务(翻译等),展后服务等,涉及到会展公司,旅行社,饭店业,交通部门等。所以要加快会展公司发展,加强各方面的合作和渗透,提高会展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petitiveofNations[M].Thefreepress,1990.

[2]陈鸣.论我国会展旅游的发展[J].商业研究,2006,(15).

第3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一、城市竞争力指数计算

(一)假设条件

1、假定普通劳动力在所选定城市间可以自由流动,因而不构成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在以后的分析中,只考虑高素质劳动力(如高技术和管理人员、科研人员、在校大学生等)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2、假定在不同的时期,城市文化(价值观念、精神风貌)对特定城市竞争力的贡献率是相同的。城市文化只影响到同一时点不同城市竞争力的差异,对某单个城市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竞争力的变化不构成影响。

3、假定城市自然资源(不包括环境资源)的丰度不构成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城市自然资源的优势是短暂和不稳定的,交通和通讯技术的改善使资源运输成本大大降低,自然资源流动性强,因而有接近自然资源所产生的相对成本优势大大减少。并且,如果一个城市仅仅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相关产业,可能丧失发展其他更高附加值产业的机会。相反,一个缺乏自然资源的城市,也可能化害为利,在没有资源优势的背景下,不断发展技术或者资金密集型的高增值产业,从而形成有力的产业优势。

(二)选择相互比较的城市。选择江苏所有地级市作为比较城市。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扬州、南通、淮安、盐城、连云港、徐州等11个城市。

(三)选择评价指标。为了尽量准确客观地反映城市的竞争力,在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评价指标选择遵循以下原则:

1、指标的完整性。要保证最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所选择的评价指标应该涵盖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包括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资金实力、开放程度、人才及科技水平、管理水平、基础设施、住宅等方面。

2、指标的低相关性。能反映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指标很多,中科院倪鹏飞博士在其专著《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就选择了83项指标。如果指标太多,并且指标间的相关性强,就会造成评价数据冗余,增大评价难度。本文在选择评价指标后,首先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高相关指标,在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尽量减少计算量。

3、重视定性指标。在城市竞争力的决定方面,往往有些重要因素,如城市的文化、政府效率、管理等,难以量化表示,更没有直接可用统计数据,这就给城市竞争力的评价带来了困难。过去,一般的研究总是为了简便起见,略去这些重要因素。本文在指标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定性指标的重要作用,选取一些定性指标,并努力通过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用定量指标替代等方法来量化这些定性指标,确保最终评价结果科学合理。指标体系和权重确定:根据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9个一级评价指标,然后对一级指标进行分解,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剔除高度相关的指标后,得到29个二级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令所有指标权重之和等于100,具体数值大小用德尔菲法二次专家意见反馈汇总确定。(表1)

(四)城市竞争力指数计算。本文采用加权评价系数法计算城市竞争力指数。该方法是借助评价系数把不能直接比较的不同量纲的指标,转化成可以直接比较的无量纲的指标,然后对各个城市对应指标的评价系数加权求和得到总评价系数,依据总评价系数的大小比较各城市的竞争力。

评价系数的计算公式可写成:

Pj=∑PijWi

其中:Pij=Xij/XI(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XI=∑Xij/n。式中:Pj―第j城市的加权评价系数;Pij―第j城市第i项指标评价系数;Wi―第i项指标的权重;Xij―第j城市第i项指标数值;XI―各城市第i项指标的平均值;n―城市总数。

城市的竞争力指数Kj=Pj/(∑Pj/n)

根据上述公式对各城市的竞争力指数计算,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步骤:

(1)对各城市的指标赋值,并计算XI值。

(2)根据Xij、XI和Pij=Xij/XI计算评价系数,然后再根据Pj=∑PijWi计算每个城市的加权评价系数。

(3)根据Kj=Pj/(∑Pj/n)计算每个城市的竞争力指数。(Kj1,表示该j城市竞争力大于区域城市的平均竞争力。)

比较各个城市的竞争力指数,发现苏州、无锡、南京三城市的竞争力较强;常州、南通、镇江、扬州次之;盐城、徐州、连云港、淮安最弱。这样的结果与江苏苏南、苏中、苏北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实际基本相符。

二、徐州城市竞争力变化分析

以上分析得到2002年徐州市等城市的竞争力指数。同样的方法,根据历史统计资料,可以计算出2002年之前各年份徐州市的城市竞争力指数。这里只列出结果(表2),计算过程省略。

将上表中不同年份徐州市城市竞争力指数反映在坐标图上(图1),可以发现,从1990年至2002年,徐州市的城市竞争力在江苏省地级市中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一)徐州市城市竞争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徐州市的城市竞争力出现这种逐年下降的发展趋势,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决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我们考虑的时期,即1990年至2002年,整个江苏的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城市竞争力普遍提高。徐州市的发展速度低于全省城市的平均发展速度,这是引起徐州市城市竞争力指数不断下降的根本原因。在这个时期,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城市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加上上海的经济辐射作用,城市经济长足发展;南京、镇江、扬州、南通等苏中城市也紧抓改革开放的发展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航运、汽车、石化、制药等主导产业,并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在同一时期,徐州经济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由于产业结构老化和大量企业所依托的煤炭资源的逐渐开采殆尽所造成的企业发展困难,并且没有及时进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更替,城市发展速度受到限制。

2、市域经济落后,无法形成对城市经济强有力的支撑,是徐州市城市竞争力指数下降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徐州的丰县、沛县、濉宁等都是江苏最贫困的县域之一;相反,苏州的张家港、昆山、常熟,无锡的江阴,常州的武进等都排在全国百强县的前十名。虽然在城市竞争力指数计算时仅用的是市区指标,这些县或者县级市对评价城市不构成直接影响,但它们通过经济贸易、税收、旅游等方式把评价城市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徐州市在发展过程中从这方面的获益则很少。

3、没有抓住发展机遇来形成产业聚集,也是徐州市城市竞争力指数下降的一个原因。虽然决定一个城市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还是经济实力。经济要靠产业来体现。不少城市都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最具代表性。徐州市在这方面却做得不够。

2002年年产值500万以上的企业,南京有1947家,无锡3340家,苏州4112家,常州2474家,徐州仅有743家。

4、市民普遍缺乏竞争意识也制约了徐州市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徐州市周围是大面积的农村,城市中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农产品供应和低价位的房产等很容易使市民产生自足心理,从而限制了竞争意识。

(二)提高徐州市城市竞争力的对策

第4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城市定位;资源整合;漯河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一个城市在与国内外其他城市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综合实力,往往可以用“城市竞争力”来描述和概括[1]。在新一轮的城市竞争中,城市更需要什么?城市竞争需要城市定位,城市必须把自己的综合实力整合起来,通过对自身资源和所处环境的分析,确定自己最优的发展空间和功能定位,从而塑造自己的城市品牌,形成特色的竞争力,实现城市经济、文化的区域性发展突破[2]。

漯河作为中部地区一个相对欠发达的中等城市,随着近些年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呈现着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但是漯河怎样利用已有资源和未来资源因素,在激烈的城市竞争和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出一条富有漯河特色的城市竞争力提升道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漯河城市竞争力横向比较评价

根据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重点课题①成果对河南省17个地市2008年的城市分项竞争力排名结果如表1。

表 1漯河城市分项竞争力省内排名情况(2008)

从河南省全省来看,漯河市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1位,处于全省中下游水平。致使漯河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效率竞争力、生活质量竞争力、产业层次竞争力差,排名靠后,而这三项竞争力恰恰是漯河未来发展需要加强的方面。

经济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个总量的概念,但如果离开了结构分析,就难以正确解释经济总量增长的原因和途径。因而现代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应该是结构不断的优化,只有经济结构协调了,经济总量的扩大和经济质量的提高才能持续[3]。从漯河的产业结构分析结果看,二产的比重偏高,食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1年的25%增加到2008年的35%,食品工业增长对GDP增长率的贡献率②超过一半。但食品工业作为主导产业过于单一,会影响漯河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和城市抗风险能力。因此,漯河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要着重考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从第三产业中找到可以支撑其竞争优势持续的第二主导产业。

基于资源整合的漯河城市竞争力提升潜力分析

为什么要整合资源?

拥有资源和整合资源有着本质区别。传统观点认为,不同的自然条件对生产活动和生产力产生制约,使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出现差异,城市的等级与竞争能力有所不同。然而,在全球化、信息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不是谁拥有的资源越多,谁的竞争能力就越强,城市是否具备竞争力的关键取决于能否通过整合把资源优势(这种资源优势既指拥有本地资源的优势,又指将周边地区甚至更大区域范围的资源进行整合所产生的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从资源整合的角度来说,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市场经济竞争发展过程中的一种配置资源、利用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是可以在竞争过程中比其他城市更能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的能力,是可以创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以便在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可以说,城市竞争力就是城市整合资源的能力。

资源整合与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分析

农副产品资源整合与城市竞争力提升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正是因为漯河成功有效地整合了省内的农副产品资源,才培育出双汇集团、集团等一批知名食品企业,荣获“双汇”、“”两个“中国驰名商标”,早在2005年就被授予“中国食品名城”称号,并从2003年开始,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原食品节”,三届“中国(漯河)食品博览会”,2009年又被列入品牌城市行列,成为河南省首家“中国品牌城市”③。

通过农副产品资源整合,使漯河具有现阶段竞争优势,但是交易、研发、物流、中介服务等生产业滞后,制约了城市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漯河中国食品名城竞争优势的持续,要靠生产业的大力发展与制造业的不断升级,带来更大规模的集群效应。

人文环境资源整合与城市竞争力提升

在辽阔的中原大地,漯河是唯一有两条河穿城而过的城市。沙澧河在历史上一直是漯河发展的水源和交通要道,也是城市重要生态廊道,在城市结构和环境改善中起着重要作用。

漯河正在努力建设以沙澧河沿岸及周边地区为空间载体的中原滨水宜居城市,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的塑造将成为漯河下一阶段重点打造的竞争优势,目的在于通过宜居环境的建设吸引周边县区的人到漯河在居住、工作、生活,带动漯河的消费需求升级与城市化发展。但是,漯河中原滨水宜居城市竞争优势的持续,不仅要靠滨水环境的打造,更要有为居住在当地的居民提供教育、医疗、文化、卫生、体育等多方面的公共服务保障的能力。

交通区位资源整合与城市竞争力提升

从交通资源来说,漯河兼具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几大交通运输方式。从区位资源来看,漯河位于中原城市群与豫东、豫南、豫西南等三个城镇发展区的结合部④,与周口、驻马店等中心城市直线距离都在50公里范围内。

由此可见,漯河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但是餐饮、娱乐、购物、康体、养生、房地产、旅游等休闲产业发展滞后,交通区位优势尚未能转化为竞争优势,漯河也没能承担起提高整体综合运输效率、带动周边服务经济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等重要功能。

表 2漯河城市竞争力提升的潜力分析汇总表

基于资源整合的漯河城市竞争力提升关键

随着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规划及实施,“高铁时代”来临,高铁将带来人流、物流及资金流加速发展。京广高铁率先开通为中部第一轮发展提供了绝佳机遇,沿线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局势,即资源整合的范围扩大了,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定位,那么被整合的可能和危险也增大了。因此,高铁的开通对漯河这样一个城市来说像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如何利用高铁优势,发展以高铁为主导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进一步扩大资源整合范围,并大力发展以商务休闲产业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强化漯河资源整合能力,则成为漯河城市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关键。

发展以高铁为主导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扩大资源整合范围

基于三大地理要素的视角分析

第5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PEST分析;SWOT分析;竞争战略

一、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PEST分析

(一)经济文化分析。中原城市群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基地。郑州的汽车、卷烟、电子信息制造业、铝工业和商贸流通等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洛阳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铝电、石化、建材等产业占有重要地位;平顶山、焦作是大型能源基地;开封是具有悠久文化底蕴和古都韵味的特色城市;新乡等城市轻纺、电器工业基础较好,经济基础雄厚为中原城市群的建设提供了经济保障。

(二)政治文化分析。中原城市群从政缘上看也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战略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加强各城市间分工合作,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

(三)社会文化分析。无论从古代还是到现代社会,中原城市群的社会文化要素均具备先进和相似性。“大河之南、文化之源”的中原只能用厚重来形容,伊河、洛河的交汇,更是孕育了中原文化的精髓河洛文化,汴河的穿城而过,使开封七朝文化古都显得更加的灵秀和生动。

(四)科学技术文化分析。中原城市群的科学技术文化要素不仅具备较为明显的区域优势,而且也是今后打造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的高校密集区,普通高等学校占全省的76.16%,在校生人数占全省的

81.18%;全省的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全在本区域;1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有15个在本区域;中央驻豫和省属科研院所占全省的97%:本区域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占全省的近70%,每万人拥有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为全省的11.7倍。

二、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SWOT分析

(一)中原城市群文化的优势分析。(1)区位优势。中原城市群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西部地区资源输出的战略通道。区域内多数城市已形成放射状高速公路网络;陇海、京广、焦柳等国铁干线,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均在此区域交汇;区域内拥有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集装箱站,拥有河南公路港、郑州铁路东站、郑州航空港等三个一类口岸和六个二类口岸。(2)市场空间优势。中原城市群所辖各市正处于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重要阶段,依托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区域内和区域问的商品流动逐步增强,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贸易辐射中心。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华中棉花交易市场和一批大型药材、服装、建材、花卉等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在全国均有较大影响,基本形成了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多门类的商品市场体系。(3)资源优势。该区域已发现矿产资源种类超过全省的60%,其中钼矿、铝土矿、水泥灰岩、玻璃灰岩、煤炭、盐矿、耐火粘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在全国占据明显优势,主要矿产资源埋藏集中、品位较高,具备大规模开发的价值。粮食、油料、棉花、畜产品、花木、烟叶,中药材等农产品资源,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二)中原城市群文化的劣势分析。(1)出口产品利用外资规模小。中原城市群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虽然较快,但外向型经济在GDP中所占比重小,出口依存度非常低,中原城市群的进出口贸易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现阶段中原城市群的外资依存度很低,吸引外资和利用外资的能力较弱,利用外资的潜力有待挖掘,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还比较少。(2)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现阶段中原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郑州与上海、广州、武汉等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相比,人口和经济规模偏小,要素集聚和辐射带动功能较弱,在城市群内的龙头地位不够突出。因此,大力提高郑州市在中原城市群发展中的首位度和辐射带动作用,将成为中原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3)产业竞争力不强。现阶段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以资源加工型产业为主,工业水平和产业层次比较低,特别是在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培育方面差距明显。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层面分析,区域科技贡献度低,研究和开发投入比率尚不足全国水平的一半;大企业集团少,名牌产品少,产品链条短,终端产品和高端产品比重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较少;中间产品较多,高新技术产品几乎是空白,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含量的、最终产品少的问题十分突出。

(三)中原城市群文化的机会分析。(1)经济全球化加快推进的机遇。近些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力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国家开放基础设旌、能源通讯等投资领域,国际资本投资开始把资金转向中西部,河南省是接受国际产业转移或迎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最佳承接地。(2)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机遇。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领域正在酝酿新的重大突破,这些都为我国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河南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有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可以利用自己的后发优势和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发挥洛阳区域副中心城市作用,支持郑汴新区加快发展,建设内陆开发开放高地,打造“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形成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推进教育、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实现电信、金融同城,加快郑汴一体化进程。加强郑州与洛阳、新乡、许昌、焦作等毗邻城市的高效联系,实现融合发展。推进城市群内多层次城际快速交通网络建设,促进城际功能对接、联动发展,建成沿陇海经济带的核心区域和全国重要的城镇密集区。(4)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开始出现新的问题,如土地、水和其他资源越来越稀缺,油电煤等能源越来越紧张,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总之东部的商务成本越来越高。因此,一些占地多、耗水多、能耗高、用工多的高成本低附加值的产业和企业在东部越来越难以生存。由于河南紧靠东部,有相当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条件优越,如果再多加营造吸引投资的软环境,有条件成为东部产业向外转移的首选地。

(四)中原城市群文化的威胁分析。(1)贸易壁垒逐步升级。随着“入世”过渡期结束,我国对外贸易将进入摩擦多发期,日益增多的针对中国的技术壁垒、反倾销等贸易保护主义将影响中原城市群扩大对外开放的步伐。(2)区域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前中原五省都提出了自己的城市群或类群发展战略,中原城市群要在区域经济竞相发展的格局中尽快异军突起,吸纳要素聚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构筑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产业转移、带动实现中原崛起进而促进中部堀起的增长极,无疑将受到周边城市群崛起的挑战。

三、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战略的选择

在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战略的选择中,结合城市群内部区域布局和城市文化特色应该确定出以郑州为核心向外发散的环状经济文化圈格局,具体来说就是以省会城市打造“商都文化”、以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文化”、以一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洛许文化”和辐射区等几个部分。

(一)以省会城市打造“商都文化”。2011年9月《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32号)明确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发展。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提升郑州作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郑州是我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博物院做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院,是展示中原历史古文明的重要场所,黄河郑州段以“悬、浊、荡、阔”为特点构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河南豫剧在郑州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河南电视台的戏曲节目《梨园春》在全国范围内有较高的收视率。郑州市现是长江以北地区经济第四发达的省会城市,次于沈阳、西安、哈尔滨。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主要核心城市,打造“商都文化”成为提升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重中之重。打造以“商都文化”为特色的中原城市群核心,将会对今后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提升起到重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

(二)以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文化”。在郑汴一体化背景下以半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文化”是提升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开封具有极其丰富而又独特的文化资源,作为一个千年古都,尤其是在北宋时期,借助汴水漕运的有利条件,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有非常厚重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遗产,历史上素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给开封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郑汴融城不仅是经济的融合也是文化的融合。我认为只有文化的融合才是深层次的融合和实质性的融合。利用郑汴一体化带来的机遇实现郑州、开封两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使其规划更科学,布局更合理,这种模式对开封的文化复兴乃至整个中原城市群的文化复兴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建立起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文化发展一体化,在此基础之上加强规划、打造自己的品牌、构建郑汴文化产业带从而使郑汴相通的中原文化真正的复兴和崛起,必将为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以一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洛许文化”。在提升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战略选择中,以一小时经济圈打造“商汴洛许文化”将是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重点,也是中原城市群文化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郑州、开封、洛阳、许昌不仅属于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而且也是一小时可达范围,文化特色相近,呈现一脉相承的先天融合性。该区域长期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民勤劳、聪慧,富有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刚柔相济和兼容并蓄的优良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郑州、洛阳、开封名列中国古都行列。区域自然风光秀美,人文景观丰富,以少林武术、太极拳、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宋都古城、河南博物院、郑汴洛沿黄“三点一线”、焦作云台山水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精品旅游景区,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一无二的自然风光,不仅为文化旅游业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也将成为代表中原城市群对外开放形象的一张重要“名片”,同时城市功能和配套服务功能的不断完善,将为外来投资者的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成渝经济区各城市2008年的经济发展数据,以市为研究单元,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对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 城市群 综合竞争力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择

对于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基本上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其最主要的观点有两个:其一,1989年,世界经济论坛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提出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八个方面,包括企业管理、经济实力、科学技术、国民素质、政府作用、国际化、基础设施和金融环境,其核心是企业竞争力。其二,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战略家M•Porter教授于1990年发表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指出,区域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上,即其产业在大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影响产业竞争力的四大要素(企业战略、企业组织和企业群体内的竞争、该产业产品的国内市场要求所需生产要素的国内供应、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构成该产业的企业群体。

关于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测度比较困难,尽管国内部分学者已经开始对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但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价指标体系。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地域广阔,各城市由于生产力水平、人文社会经济条件、资源禀赋等原因,各城市之间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单一指标无法全面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因此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估成渝经济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

2009年,川渝两地在2007年协议的基础之上,重新划定了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四川省的成都、绵阳、内江、资阳、遂宁、自贡、泸州、宜宾、南充、广安、达州、眉山、乐山、雅安15市以及重庆的“1小时经济区”的23个区县加上渝东北和渝东南共31个区县。由于影响成渝经济区各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经济实力、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等方面有关,成渝经济区所涉及的面积较广,考虑到指标的科学性、全面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本文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2009》、《重庆市统计年鉴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9》采集各市的经济数据,共选取主要经济指标:GDP(x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x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3);工业总产值(x4);工业用电量(x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6);实际使用外资金额(x7);科学支出(x8);教育支出(x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x1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x1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x1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x13)。

计算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主成份分析方法,利用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考虑到指标量纲的统一性对数据进行了极差标准化处理。同时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法和KMO检验所选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见表1)。根据Kaiser给出的标准,KMO值大于0.7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采用巴特利特球形检验法检验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拒绝零假设,认为所选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本文所选数据经检测KMO值为0.744大于0.7,因此适合做因子分析。

按照特征根>1的主因子选择原则,选入特征根值分别为9.221、1.600、1.155的主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121%,均已涵盖了大部分信息,能解释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的综合竞争力水平(见表2)。由主成分载荷矩阵可看出,第一主成分与X1、X2、X3、X4、X5、X6、X7、X8、X9有较大的正相关,可将第一主成分命名为经济综合实力(F1);第二主成分在X10、X11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命名为城市综合环境(F2);第三主成分在X12、X13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命名为城市经济结构(F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成渝经济区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

F=0.71*F1+0.12*F2+0.09*F3

根据模型,本文计算出,成渝经济区内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分,得分越高,则说明竞争力越强。得分>1为经济发达型,0-1之间为中等型,

结果分析

(一)综合评价

从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上来看,重庆、成都综合竞争力最强,排在前2位,并且只有重庆、成都的综合竞争力得分大于0,其他各市差距明显。这说明了成渝经济区目前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双核心城市群。双核结构模式是指在某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及连线所组成的空间结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了成都、重庆是成渝经济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成渝经济区缺乏介于特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大城市。根据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分布,可以看出,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等级序列不完整,缺乏次增长极,不利用城市群协调、快速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空间格局分析

1.区域内呈现出塌陷的空间现象。成渝经济区存在着“中部塌陷”的现象。成都平原城市群综合竞争力平均得分为0.016915、川南城市群平均得分为-0.344982,川东北城市群平均得分为-0.136728。川南5市竞争力平均得分最低,且在整个区域内的竞争力排名也同样靠后,而川南城市群5个城市坐落于四川中部地区,这片区域是连接四川与重庆的重要区域。在1997年重庆直辖以前,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良好,重庆直辖后,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四川中部地带减少了与重庆的交流与合作,四川发展的重点区域由中部向东北部转移,中部地区有被边缘化的趋势,导致成渝经济区内“凹”字形空间结构非常显著。在成渝经济区内部,城镇分布密集,但两个核心城市呈现离心发展,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够,而连接成渝两大城市的四川中部地区一带,缺少大城市的过渡和支撑,中部地区塌陷,存在较大的经济低谷,川南5市竞争力下降严重。

2.圈层式分布明显。成渝经济区内各地市发展水平呈现明显的圈层分布。第一圈层主要是成都、重庆两大城市,成都市区、重庆市区土壤肥沃,气候宜人,自然条件优越,人口与经济活动集聚度较高,且交通、通讯呈网络状发展,是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第二圈层主要是距离两大核心城市较近的地方,如绵阳、南充、遂宁、眉山、资阳等地,这些地方区位与交通条件较好,工农业发展水平较高,能够较好的接受来自两大中心的辐射,第三圈层主要是距离成都、重庆距离较远的中部地区,这里是成渝两大城市辐射作用比较弱的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这种圈层式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中心―结构特征即:越靠近中心,接受辐射能力越强,经济发展越好,竞争力越高,反之,越弱,竞争力越低。这也表明空间距离存在着竞争力衰减规律。

结论与建议

从本文对成渝经济区内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发现,目前成渝经济区内存在着明显的“双子”现象即两头大、中间小。究其原因在于行政区划的调整,使得彼此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出现了弱化的趋势,无序竞争加剧,城市发展的空间方向偏离成渝主轴,出现成渝中部的塌陷现象。因此,为了克服这样的现象,谋求更大范围的合作,是成渝经济区未来的主要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区域良性发展。建立成渝两地一体化行政组织,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动力,克服体制、机制的消极影响,促进成渝一体化,是提高成渝经济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城市规模等级不完善,竞争力弱是成渝经济区目前又一大重要问题。其间没有一个大城市,出现断层现象,中小城市过多,使得特大城市的部分功能无法有效的进行辐射,人口、产业向特大城市集聚,极化效应明显,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承载能力成为特大城市发展的一大瓶颈。所以成渝经济区构建合理的城镇等级体系是当务之急,应着眼于发掘除成都、重庆外的新的增长极,大力推进城镇化,在未来5年内,发展2-5个大城市。

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分工协作的城市群产业分工体系,是提高成渝经济区城市群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一方面,成渝经济区应努力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强与沿海地区和周边省市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创新;另一方面,在区域内部,要充分依靠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避免出现内部的恶性竞争,核心城市要努力摆脱落后产能,合理有序地转移到周边地市,避免出现抢占地方资源的现象发生,周边地市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承接产业转移。

竞争力相对较强的区域一般都处于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轴线上,形成点―轴分布。因此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于提升区域竞争力有着极大的帮助。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建立方便、快捷、多向的对外交通运输通道,打造西部的综合交通枢纽。另一方面要加快区域内点对点的快速通道建设,构建密集的区域内城市交通网络,促进城市间人流、物流的快速通达。

参考文献:

1.IMD.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1997

第7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轨道交通;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一、城市竞争力的概念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能力。具体来说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和控制、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其本质特征是综合服务功能。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经济资源及其配置活动的集聚与扩散效应。集聚与扩散功能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本质特征。城市的集聚与扩散能力,主要取决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强弱。

城市竞争力不仅着眼于城市现实状态,更加强调城市的发展潜力及城市的增长后劲。城市竞争力的提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内部因素

(一)城市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城市交通设施与城市化发展的矛盾逐渐显现,从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实践来看,轨道交通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准点、舒适的技术优势,在日、美、欧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在大规模修建地铁,并且很受市民欢迎,因此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将成为我国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一些发达城市市内交通客运量结构的分析与研究表明,公共交通所占比例一般为60-80%,其中有轨交通的比例达30-45%。无论私人交通如何发展,公共交通作为主体的地位一直没变,轨道交通往往又占有较大优势,居主导地位。即使私人交通的承载工具数量超过公共交通工具的几十倍,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客运主要构成的地位仍不改变,真正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还是依靠地铁、高架、市郊铁路等轨道交通运输系统。

1、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人口。城市结构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口的疏解。但是我国城市传统的以步行、自行车为主的交通方式,限制了城市人口的有机疏解。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快捷、安全、大容量等特点,不仅能及时疏解大量密集人群,而且由于其对沿线区域的可达性的大大提高,对居民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可以诱导人们远离市中心居住,从而促进城市结构的改变。

2、轨道交通与城市环境。城市环境与交通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城市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汽车的尾气排放和城市道路的噪音。以汽车为主的城市交通对城市发展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它带来大气污染、交通事故增加和其他一系列社会问题。轨道交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安全等特点,它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环境容量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立空间相对分离的新型生态城市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轨道交通所产生的污染也是容易整治的。以噪声为例,城市道路所产生的噪声属于“分散型噪声”,包括汽车的内在质量、汽车与道路的接触、汽车内燃机发动机噪声、汽车轮胎磨损状态和充气压力、道路路面质量等,因此很难予以全面解决。而轨道交通的运行是间隔的,它所引起的噪声属于“集中型噪声”,其主要来源于车辆电动机系统及车辆与轨道组成的振动体系,相对而言整治比较容易。

3、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用地狭小、人口高度密集是我国许多城市的一个显著特点,如上海、重庆、沈阳等城市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仅为50m2左右,在如此狭小的空间要布置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必然导致人均道路用地和城市绿地的减少。而轨道交通不仅用地比城市道路要少得多,而且由于其强大的运输能力以及快速、安全等特点,更能促进城市人口密集在轨道两侧,促进城市用地集约化与居住环境改善的统一。

(二)城市轨道交通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

1、城市轨道交通是准公共产品。从经济学角度看,地铁项目兼具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特性,即地铁运输服务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有一定排他性的基本特征,属于准公共产品。理论上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提供,纯私人产品应由民间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在政府给予补助的条件下,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提供,即政府和民间合伙的方式。

2、城市轨道交通的经济效应。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能诱发沿线土地升值,促进沿线房地产、商业等行业的加速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城市轨道交通能增加城市的社会经济福利,带来巨大的正效应。

3、具有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城市轨道交通发挥作用以网络规模为前提,覆盖面越大,城市轨道交通效率越高。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外部性的存在,其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项目盈利差。但是,城市轨道交通权益具有放大性,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强。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增大、路网增加以及服务水平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将吸引更多的客流,票款收入从长期看具有一定的增长趋势。而且城市轨道交通的洞体使用年限长达百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轨道交通资产的升值潜力巨大。

4、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城市交通的主干线,低能高效的运输方式。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因素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及地面状况、噪声和震动、城市生态、城市景观以及隐性污染和二次污染。在城市现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以城市道路机动车辆的影响最为广泛和显著,城市水运、轻轨交通、航空和管道运输的影响则比较集中和专一;而城市地铁由于空间上的特殊性(地下为主、地面和高架配合),其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与其他交通方式相比,其能源消耗也较低。在城市公交系统中,轨道交通方式以快速、大运量、污染小、效率高等特点,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解决大城市,超大城市交通日益增长的供需矛盾的交通手段。

(三)城市轨道交通功能、层次与系统模式分析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国内部分大城市纷纷建设了自己的轨道交通网,这大大提高了市民出行的效率,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轨道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是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于实时监控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把握轨道交通各站点的物流、人流情况,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以及事后取证,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轨道交通功能。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客运交通体系中的骨干运输系统,从其具有的快速、准时、大运量,舒适性高的特点,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将主要承担中长距离的交通出行。在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促进城市合理布局方面轨道交通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可以支持边缘集团及卫星城镇的发展。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强有力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吸引大量乘客乘坐轨道交通出行。一方面,可以大大削减地面交通量,以弥补城区道路系统的不足与缺陷;另一方面,有利于历史街区和古都风貌的保护,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2、轨道交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服务于市区的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二是服务于卫星城与市区之间的市郊铁路运输系统。

3、轨道交通系统模式。市区轨道交通线路主要采用快速大容量的地铁运输系统,在较小的客流交通走廊上,少部分线路采用准快速中运量轻轨运输系统。

郊区市郊铁路采用车辆和系统制式有待于在发展建设市郊铁路的过程中加以确定。其原则是充分利用既有铁路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发展符合郊区客流运输要求的市郊铁路运输系统。地铁、轻轨、铁路是轨道系统的3个主要子系统。经过几十年实践,轨道系统已逐步形成特定的功能,是城市客运的主体运具。在日本东京与大阪的客运总量中,地铁占20%,铁路40%以上,轨道系统合计为总运量的60-70%。

三、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外部因素

现代城市需要有一个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交通体系,要形成一个与城市发展布局相协调的综合交通格局。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城市最大的公益性基础设施,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很强的系统工程。轨道交通的建设和实施是城市的百年大计,对城市的形成及发展模式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际互联网信息传播平台的广泛应用,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速和深化,使得世界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城市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对城市乃至其所在区域和国家吸引生产要素流入和经济发展均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经济主要载体的城市,在国际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轨道交通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增强城市竞争力。

从全球化的角度来看,轨道交通是现代大城市发展的必然产物。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是离不开全球化和技术信息的更新与进步的。轨道交通代表着新的交通模式,它更加高效、迅捷,更加符合现代人生活的要求。

四、结论

第8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摘 要: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能缩短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动空间和时间,方便他们的流动,提高城市效率;能合理地利用城市的土地和自然条件,建立合理、便捷的交通联系;能避免城市各物质实体或要素相互干扰。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提高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对城市竞争力有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空间;城市竞争力;结构

一、有关概念界定

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相同资源的能力。

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与其它城市相比在社会结构、经济格局、制度体系、文化传统、政策机制等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积极提升城市价值,使城市社会经济获得可持续增长,并创造和维持其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城市竞争力又可分为城市潜在竞争力、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未来竞争力等。城市竞争力的现实形成来源于城市综合开发和管理。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城市实力、城市能力、城市活力、城市潜力和城市魅力等若干方面的发展来实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空间结构,恩格斯说过:“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时间和空间”。空间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形式。其中城市的各种活动必须以空间的形式发生。城市是一个多样、复杂的巨型系统,它由许多子系统所组成,包括自然、经济、社会、等子系统,并且城市与其子系统之间又有许多层次结构和要素。因此,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结构最基础的一个结构。

空间的本质是区位,所谓的空间效应即是它的区位效应。它是城市各种功能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是城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相互组合的综合反映,对城市空间结构及其演变的研究即是对城市各种功能活动规律的探究,以期获得城市经济运行规律。因此空间效应其实说的就是区位效应。即如何把地区所具有的区位优势转化成城市竞争力。

二、城市竞争力与“空间结构”的关系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于加速转型期。在这一背景下,中国的城市要从以往的建设城市转向经营和管理城市。为此,首先必须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城市,认识城市的框架。通过城市竞争力理论可以得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城市竞争力理论框架提供了认识和把握城市的一般模式,城市竞争力评价提供了不同城市之间比较的可能,提供了研究城市问题的新方法,给出了解决城市问题的新思路。但一个具备高竞争力城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竞争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与周边环境。在信息时代城市全球化竞争阶段,产业结构调整、功能重组、规模扩展,及多元投资机制引入等变迁不断冲击着中国城市原来的空间结构,当原有的结构不能再适应甚至束缚发展时,势必产生城市结构的突变性要求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经济的快速成长、城市规模的扩展迫切需求对城市发展空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空间”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竞争资源,其发展格局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城市决策者需从空间结构的角度综合考虑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问题。

三、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1、城市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基本实现形式

城市当中最重要的活动是经济活动。城市经济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城市经济运行也是一个复杂的运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客观上存在着各种输入—转换—输出的运行过程。

城市经济活动占据一定空间,各空间联系的基本实现形式为:

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其中人流是指经济活动区域之间劳动力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人流具有方向性的特点,一般由位势高的经济活动区域向经济活动位势低的区域流动,其最直接的表现是劳动力工资,即劳动力有从劳动力工资水平低的地区向劳动力工资高的区域流动的趋势。人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生产用地与人口居住地的分离。

物流是指经济活动间存在物质要素的流动,它是经济活动间实现经济联系的直接外在表现形式。一般经济活动存在供求关系时,它们之间即存在物流。物流的发生一般需要借助交通网络进行,因此,经济活动区域间存在交通联系是物流发生的基本前提。物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生产地、原料地和市场之间的分离。

信息流是知识经济时代经济活动空间联系的重要实现途径。人类经济活动犹如一个直接的经济空间过程,而技术变化在空间过程中常常起到减低认为选择和安排的作用。信息流几乎发生在任何经济活动之间,任何经济活动都在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其他相关信息,同时也在自觉不自觉地向外界发送相关信息。

因此就它运行的内容本身的变动,可以归结为:人流、物流、信息流,即城市空间结构系统流态。

2、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集聚和扩散作用的直接影响

城市经济运行无时无刻不在城市内部进行着集中和扩散,在这聚散过程之中有一个单元空间的规模和结构问题,因此,从长期来看,通过城市经济运行,这些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聚集的总量、构成和分布都会发生变化,同时在空间上,各种要素在不同的空间区位上不断调整的过程,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城市空间结构的状况直接反映了城市空间要素的配置和利用状况。城市的人口、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通过市场竞争和空间流动等过程,逐步趋于稳定,使整个社会资源实现了空间配置的均衡,决定了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些城市空间系统流的群聚和分散效应,一方面进一步强化了城市中心的功能作用,同时使中心区以及中心区以外地区出现了层化和集中化趋势,促进了“郊区化”进程;另一方面,不同的空间系统流在城市区域内的分布将导致城市内不同的需要,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

3、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城市竞争实质主要是城市发展所需的社会有限资源的竞争。城市发展所需资源从资源特征上主要分为土地、资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城市竞争力是如何集聚、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优化配置,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从而获得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能力。可以说,提升城市竞争力本质上就是提高城市效率,创造更多的财富能力。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竞争焦点在于经济竞争,而经济竞争必须建立在城市经济运行的基础之上、城市竞争力必然要追求经济运行高效率和高效益,而经济运行高效率和高效益不仅取决于产业结构的质量水平与数量结构,更取决于经济运行的秩序均衡状态如何。只有当城市土地、资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空间系统流,所运行的秩序保持均衡和高效,才能促使流入的生产要素与原有要素或流入生产要素之间的组合发生亲和作用,并形成质的交融,生产要素流入产业的实力才能得到提升。在此过程中,资源实现了配置、转化和升值的过程,保证了城市源源不断地创造出社会财富。因此,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着城市经济运行的状况,决定着城市的效率和城市的经济效益,最终,决定了城市竞争力水平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见,城市空间结构实质上是一种“空间秩序”(也可称为区位)图景,是城市经济要素通过城市经济运行过程在不同空间区位进行调整和配置,形成各种空间系统流,在不同城市区位分布,构成了城市空间结构图景的过程;而通过城市经济运行,形成的这种空间秩序使各种资源集聚、配置和整合效率如何,发挥的效能如何,则是关系到城市竞争力的问题。(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基地项目《贵州城市竞争力与城市生态环境研究》部分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9篇:城市竞争力范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城市竞争力;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236-03

城市竞争力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1]。国外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主要有彼得的城市竞争力理论,Douglas Webster的城市竞争力理论,Lain Begg的城市竞争力“迷宫”理论等。国内对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比较深入,保鹏飞提出了城市竞争力的“弓弦箭模型”,连玉明提出“城市价值链理论模型”,宁越敏、唐礼智的城市竞争力理论等[2]。对辽宁省城市竞争力进行研究,有助于客观地认识各个城市所处的地位、优势和不足,以便于制定适合各个城市发展的有效策略,发展辽宁产业经济,提升辽宁战略地位[3]。

一、研究区域和研究思路

(一)研究范围和指标体系的建立

研究范围是辽宁省的14个地级市:包括省会城市沈阳,沿海城市大连、丹东、营口、盘锦、锦州和葫芦岛市,以及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阜新、铁岭和朝阳市。

根据科学性、主体性、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借鉴和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取性,依据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结合辽宁省的实际情况选取了经济综合实力、基础设施、人才科技水平、政府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共五大类 17项指标,收集了辽宁省城市竞争力评价的样本数据(见表1)。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它在客观数据的基础上,根据数据之间的关系,即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来求出各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即权重。主成分分析法能很好地剔除待处理问题中的重复信息,并能保证综合后的变量互不相关,所以适用于城市竞争力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基本步骤[4]:(1)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间的量纲差异和数量级间的差异,使各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2)计算相关矩阵并求特征值。计算相关系数矩阵 R,并依此计算其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特征值λi(i=1,2,…,m)大小反映了各个主分量在描述被评价对象上所起的作用。(3)计算主成分和累计贡献率。当累计贡献率达85%~90%以上时,主成分一般取特征值λ1,λ2…λP所对应的第 1 项,第 2 项至第 p(p≤m)项。(4)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根据得分高低排名,进行竞争力评价[5](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辽宁省统计年鉴)。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通过用SPSS软件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矩阵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和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见表2)。

由表2可知,第1、第2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已高达 91.484%,这里取累积贡献率90%以上时特征值λ1,λ2,…,λt所对应的第1、第2,…,第t(t≤p)个主成分。本研究只需选择前2个主成分,其所代表的信息量已能较充分地描述原始数据所包涵的信息。由此计算出辽宁省14个城市的竞争力得分(见表3)。

由表3可知,大连、沈阳和鞍山综合得分均大于0,排名靠前,表明其城市竞争力最强,大连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港口、工业、商贸和旅游城市,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贸易口岸,海陆空交通便利,工业部门齐全,成为2011年辽宁省经济实力位居第一的城市。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同时也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从2003年开始实行的振兴计划,推动了沈阳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丹东、锦州和营口市的城市竞争力排名仅次于上述三个城市,特别是营口市,位于沿海经济带,又是沈阳经济区的重要城市,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使其城市竞争力排名全省第四,而盘锦和葫芦岛市因其地理位置、资源和港口条件的影响,城市竞争力排名则相对靠后,表明沿海区位优势、对外开放度及港口等因素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作用是强大的。沈阳经济区的本溪、抚顺依其经济较强的综合实力和邻近省会的区位优势,城市竞争力的排名居中,辽阳城市竞争力排名则相对靠后。而辽宁西北的朝阳、阜新和铁岭市总体经济实力较弱,综合得分最低,排名最后,其城市竞争力水平低。

三、辽宁省城市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一)增强城市经济实力,制定科学发展规划

经济实力是地区发展的重要衡量标准,其竞争力最根本的表现就在于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6]。辽宁省作为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在产业结构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而,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基础。

(二)提升政府管理职能,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城市竞争力的提升,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提升城市竞争力中政府的职能定位主要应体现在提供公共服务、加强协调和创新职能上[7]。政府应更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协调城市产业布局,以保证产业政策自身、产业政策与相关政策的协调和完善,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8]。

(三)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培养高素质人才

人力资本投资不仅是城市竞争力的直接推动力,同时它通过对资本、产业的作用、科技的创新来决定城市竞争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9]。因此,政府应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利用教育、培训、科技开发等形式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城市科技进步,提升城市竞争力[10]。

(四)推动外贸进出口业发展,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城市的发展不应是孤立地发展,而是要有效地借助外力。政府可以以市场为导向,制定优惠政策;以各行业专家和专业人才为基础,建立谋划招商引资项目[11]。辽宁南临渤海与黄海,沿海城市众多,可利用天然地理优势引进相关项目,培育产业集群[12],发展外贸行业,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参考文献:

[1] 倪鹏飞,卜鹏飞.城市引领中国崛起——中国城市竞争力十年(2002—2011)研究新发现[J].理论学刊,2012,(12):48-53.

[2] 李小江.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以成都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1.

[3] 郑阳.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辽宁省城市竞争力评价[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11.

[4] 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详细的异同和SPSS 软件[J].统计研究,2005,(3):65-69.

[5] 刘卿.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论文,2006.

[6] 郁玉兵,曹卫东.安徽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1):3-5.

[7] 王艳,杨静.政府在城市竞争力提升中的职能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10):151-152.

[8] 张晓兰,张一.沿海地区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以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为例[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5-109.

[9] 惠能.人力资本投资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分析——以乌鲁木齐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硕士论文,2012.

[10] 李光全.中国城市竞争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解[J].开发研究,2013,(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