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有关亲情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亲情的作文

第1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对我而言,亲情是一种特效催泪剂。

那天,妹妹放学回家,说她在学校哭拉。我以为是谁欺负她,一问才知道她是在给她的同学念他的作文时哭的。

我便拿作文来看,看之前我还在笑妹妹的“没出息“,但后来我发现我的笑是愚蠢的。

作文是写有关父亲的,妹妹写的是我父亲艰苦创业的历程。

她把父亲近三十年来的经历写成一分简历:16岁弃学开拖拉机,19岁开上拉那时少有的卡车,21岁建起第一家工厂,23岁添置一辆桑塔那轿车,29岁建起第二家工厂,30岁建起地三家工厂,36岁又添置一辆桑塔那2000,38岁购买一辆福特轿车。。。

突然间,我觉得父亲很了不起,近40岁的他竟有这样的经历。

接着读下去,妹妹这样写:偶尔,父亲会站在正在规划的新厂前,望着夕阳,在想着什么。这时,我会靠近父亲,数那些新增的白发。接着有写到:父亲的创业路是艰辛的。他付出拉,同样也得到拉回报。父亲成功拉,凭借自己的实力。父亲,我永远以您为荣。但我相信,我会比你更强。

第2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有一个作文题《倾听潮声》,同学一看就想到“江河的潮声”“大海的潮声”,可是自己没有亲自去江边和海边,怎么办呢?就想到间接听到过电台电视里播放的“潮声”,大致知道潮声是怎样的声音,浪潮有怎样的气势,这就也可以写一些内容了。但是这内容太少了。这位同学没有想到,“潮声”还有引申义和比喻义呢!“思想之潮”“文化之潮”“改革之潮”“时代之潮”,都有气势大、冲击力强的特点,都可以写到。这就说明看到作文题构思作文时,要想到这个题目之义有没有引申义和比喻义,联想得多,引申得广,就是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发散性思维能力还体现在,要把眼前的作文题和你已积累的作文素材联系起来,选择有用的素材。如有的同学准备了不少有关“历史人物”的素材,也有的积累的是“中华文化”方面的素材,也有的同学积累了不少“亲情”方面的素材,这些已有的材料是不是可以用到一个新的作文题下呢?怎样有机地联系起来呢?我们就要深入思索一下,巧妙变化一下。

有“历史人物”素材的同学可想想是不是也能写“历史的潮声”。历史仿佛一条长河,潮起潮落。潮起时,声震天地,风云人物站在潮头,引领历史,创造功业。由此,我们就可以写“历史风潮人物”,写他的行止,写他最辉煌或最悲剧的场景,这个场景要有意义有影响,能在历史上留下“回声”,能给后人以启迪。

有“中华文化”素材的同学可写“文化的潮声”。如可以写“回归传统文化”的潮流,感受传统的魅力。也可以写“新文化”的潮流,文化史上两次革新运动,两次巨大的潮水,一次是唐朝的古文运动,一次是五四时期的,写出两次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写出它们的意义影响,写出他们开创了怎样焕然一新的文化局面。也可以写“时尚文化”的潮流,写新文化的力量,写开放的文化之潮对国家的影响,从而把“文化的潮声”提到一定的高度。

有“亲情”方面素材的同学可写“爱如潮水”。写爱的潮声如何伴随我们成长,父母的付出有哪些感人的事件,自己如何在“爱”的包围中茁壮成长。

……

第3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由于中学生生活阅历简单,没有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加之缺乏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导致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陈旧,缺乏独到的见解,也对作文失去兴趣,产生厌烦。另一方面,教师不能及时批阅、讲评学生的作文,使学生作文水平得不到大幅度的提高。所以,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最大难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的现象非常普遍。

显然,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已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作文教学需要重新思考!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被广泛应用,这就为以往的写作教学模式输入了新鲜的血液。为了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我在教学中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巧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融于一体,以其图像直观,动态感强,信息量大的优势,调动学生的感官、激感的共鸣,从而使学生很快进入写作心理状态。

1.制作精美课件,引导学生进入写作状态。

在指导学生写“雨”的作文时,我先用电脑课件创设情境,给学生呈现春雨绵绵、夏雨滂沱、秋雨萧瑟、冬雪飘逸等不同景象,展示雨中的山村、城市、动物、植物,各种人事活动的场景;然后展示课件中师生共同收集的有关描写雨的诗词佳句,让学生诵读赏析。如“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观看着唯美的图画,品赏着经典的诗句,学生的创作激情很快被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笔下,我看到了雨中美丽的风景,听到了雨的诉说,感受到了雨中细腻的情思……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文教学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真正有物可写,达到“我要写”的写作心理状态。

2.利用网络提供的“新鲜”素材,营造写作氛围。

父爱是含蓄深沉、不易理解的,往往被我们忽略。去年春晚晚会上,王铮亮的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为最催人泪下的歌。筷子兄弟的《父亲》,引发我们思考现实生活中父亲对我们独特的爱。在作文课上,我播放MTV、视频图画,激发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对亲情的体会。于是,学生泛舟记忆的长河,追寻成长岁月里的那些感动的瞬间,将至爱至善的亲情展现了出来。在他们的笔下,我看到了骑在父亲肩头上放风筝的快乐、拐弯处含蓄的父爱、手术前父亲深情地拥抱等真挚而细腻的抒写。

二、巧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写作必须拥有与作文相关的感性表象,包括生活中所积累的材料以及在特定的活动中通过观察所获得的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在作文前必须对生活进行全面而仔细的观察,从而积累写作素材。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平时并未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在信息技术下,我们教研组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制作网页:信息技术下的作文教学。该网页共设置了六个板块:美文鉴赏、教苑天地、学生风采、互动论坛、写作点津、素材图库。

2.建立班级QQ群,让学生上传文章,关注群动态,参与各项活动。

3.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博客,粘贴自己读到的精华作品。

4.学会写博客,每周抽时间欣赏同学的博文,并认真的回复。

5.将积累的素材按类收藏:名言警句、生动事例、文学人物、精美语段、写法点拨、哲理反思等。

三、巧用信息技术,进行作文互动评价

叶圣陶当年对传统作文评改感叹道:“我当过语文教师,改过的学生作文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体会:徒劳无功。”在信息技术下,如何改变传统作文评价中诸多弊端,实现师生的互动?

首先,我改变以往细读精批的批改方法,采用浏览式大体了解全班习作情况。从是否切题、语句流畅程度、感情渗透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在初步阅读学生文章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写作情况及本次作文要求,制定出评改标准和具体方案。再次,选取习作中的典型案例,借助投影仪展示,根据评改标准和方法,师生参与互动评价。最后,四人一组共同完成小组成员习作的评改任务。每组选出优秀评改,电脑展示,师生共同欣赏点拨。

对于在电脑上的写作,我要求学生写完后将其设为共享文件,每个人随时都可以阅读,都可以跟帖评论。这既可以使每个学生参与互动评价,也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巧用信息技术,改过去老师埋头苦批为师生共同批改,这样,批改作文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四、巧用信息技术,传递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传播正能量,鼓励学生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消极情绪,保持健康心理,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每年九月份的《开学第一课》,其主题总是引人注目,从关注“安全”讲述“中国梦”,到注解“幸福”聚焦“身边之美”。围绕这些立意深刻的主题上好第一课,是我每年作文课的必修内容。通过观看影片,学生树立了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欣赏“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道德楷模”颁奖词。聆听模范们的感人事迹,感悟他们用自己言行诠释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自己的执着信念、无悔付出,为我们书写出中华民族美德的壮丽画卷。通过观看,学生被深深的感动了,进而反思了自己的言行,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第4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语文;情感教育

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由于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大多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均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心理失衡,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令人担忧。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项研究表明,语文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语文教育资源丰富,为学生了解人生提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空间,为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提供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凭借物。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处理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有效地发挥语文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留守儿童爱的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别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亲情失落、生活无助,道德失范、学业失教等问题突出。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这一系列问题,主要是缺乏正确有效的情感教育。

(一)在教学中以对每个留守儿童的爱、理解、尊重为基础,努力地体现教学的人文性。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前提下,注重教学的人文色彩。老师要关心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人格状况等,以鼓励、表扬、激励、帮助为主要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性化的语文学习氛围,感受师生间、同学间真挚的情感交流,感受学习生活的快乐与美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对象的形象结构、颜色等特征,并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例如在备课时有意照顾一下那些留守儿童,请他们谈谈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并在教学设计上作一些安排。在课堂上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当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后,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语言从单一的词发展成句。从而产生学习的冲动,激发表现的欲望。让他们用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进行创作,以提高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要充分挖掘并发挥教学内容每一个有利用于对每留守儿童情感升华、情操陶冶、人格完善的方面。比如:“爱”、“关心”、“自信”等,把它们与培养语文素养、创新能力等结合起来。儿童每时每刻都有需求,这是人类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共同特点。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需求家庭的温暖,需求成功的喜悦,需求别人的理解等。教师要适时抓住学生的需求点。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扰慰他们的心灵创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三)留守儿童亲情缺乏,家庭教育缺失,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要担负起“爱育”责任。语文教师要集母爱与师爱为一体,真正赢得留守儿童的信任。即使是最受苦和最被别人遗弃的孩子,只要语文教师付出爱心和时间,都能找到孩子们背后蕴藏着的才华和最珍贵的能力。裴斯泰洛齐认为:“只要给予学生无私的爱、平等的爱、公正的爱,学生就会处在和谐、友好、愉快的环境中,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爱的温暖和友谊的快乐,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觉到人生的价值”。③当留守儿童受到语文老师的感化,这种感化会像春天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迅速苏醒那样的速度来改变他们的状况,改变他们的面目。与留守儿童接触时间最多,交往最多的是学校,留守儿童从语文教师那里得到爱,间接弥补了从父母那里缺失的爱,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与探索性,注重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能力,增加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

(一)听。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重通过情感的声响化来表达情感,即把情感通过各种不同的声音表达出来,如声音的高低强弱、轻重缓急等等。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好的作品都有优美的艺术境界。境界就是作者描绘的,包含深意的艺术形象,它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不仅诗、词中有境界,小说、散文、戏剧中也有。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境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要随着作者的文笔去感受情感、体验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绘声绘色地描摹出作品的境界,引导留守儿童身临其境,让他们陶醉其间,使之通过亲身的情感体验,从而自然受到情感的熏染。

留守儿童的情感特别容易受老师的情感的影响,也容易被课文中具体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所感染、所支配。教师应该积极地去创设情景,影响、启发留守儿童,激发他们的感情,增强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牢牢抓住一个“情”字,以形感人,以声传情,以情动人,从而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必将对学生健全人格,人生价值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说。在课堂上让他们说,让他们把心里的东西畅快地说出来,相互交流。特别是一些关键处、动人处,一定要要求他们再说一遍,反复地追问,使他们把自己的心理话说出来,消除他们心理的抑郁,同时还能使他们能够深入挖掘内涵,激起情感的波浪,闪现出思想的火花。

语文教师要放下高高在上的权威,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的、安全的课堂交往模式,让学生敢于敞开心扉发表意见,争论问题,做到指导而不指责,鼓励而不泄气,说服而不压服,启发而不包办。留守儿童的心灵就如同美丽可爱而十分脆弱的露珠,需要教师的呵护。

(三)写。文章是写自己真实情感的载体。也就是要求把生活当作是写作的材料,写作时要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的流露,正是培养美好情感的契机。

当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可以布置《感恩母亲节》这样的作文题。当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学习上遇到困难无人倾诉时,可以及时让他们写作《××,我想对你说》等等小作文训练。当春天悄悄来到校园时,可让学生写对生命、四季充满喜悦之情的《夏天来到我身边》。这些切合时令、切合情境的作文无疑是点燃留守儿童心灵火花的火石,使留守儿童在写作中逐步培养感恩社会、感恩亲情,正视困难,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总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倍受关注。语文教学的安全环境,有利于帮助具有特殊心理的留守儿童回复到良好的心理状念。因此,语文教师应善于将爱给予这些特殊的学生,使他们与全体孩子一样拥有一片蔚蓝、晴朗的天空。

参考文献

[1]王东宇.小学“留守孩”个性特征及教育对策初探[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

第5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法制教育;语文课堂;融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59-01

“法”是统治阶级用来约束人们行为的条例,但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法则成了规范公民责任和义务的条例,同时它还引导人向善。我们要想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就必须让每一个人知法、守法、懂法,那么如何让每一个人知法、守法、懂法呢?答案就是教育。小学生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正处在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加强小学生的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是国家法制建设,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

作为教育一线的语文教师,应凭借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一、立足教材,探寻法制教育的“点”

教材中编排的很多内容,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只要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总能捕捉到教材中法制教育渗透的点,对学生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法制教育,使语文教学与法制教育相融合。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法制意识,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如在教学《鲸》时把收集到鲸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等他们听完我的介绍后,我乘机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七条:国家对珍贵、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防止其灭绝。禁止捕杀、伤害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捞国家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第三十一条规定: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这样,同学们既了解鲸的相关知识,又学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又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中,它讲述了洛杉矶地震后,一位父亲跑到儿子上学的场所,学校已经变成了废墟。他在上面不停挖掘,经过38小时的寻找,父亲终于救出了儿子及其它孩子的感人故事。这篇文章使我们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会使人坚强和勇敢;亲情的力量,会使人产生信赖和强烈的欲望。这时,我们及时地渗透法制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四十四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组织,应当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地震应急救济演练,提高公民在地震灾害中自救互救的能力。

此外,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能够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如《泉水》、《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当我们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就可渗透《环境保护法》,引发学生对人类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从而导致环境恶化的思考,并结合《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电视节目,加深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这样一来,既可使课文涉及的知识面更广,也可以渗透《环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常识,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二、联系生活,习作渗透

写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也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我在让学生写作时首先会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进行展开。因为现实生活就是最好的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时事,讨论分析,明辨是非,做到遵纪守法。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就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同样可以融入相应的法律知识,既可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也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在让学生写《难忘的一件事》,有的学生就写了自己因做错了一件事而难忘,在作文讲评时我就把这类作文拿出来点评时穿插入相关的法律知识,尽管犯的错误没有违犯法律,但是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通过学生对事件的讨论和发言,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通过批阅,对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健康指导,针对性地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法制教育。以便给学生打打“预防针”。

此外,针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抄袭现象,我们还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让学生知道:作文本身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如果剽窃了他人的作品,既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也有可能受到的法律追究。

三、开展语文活动延伸法制教育

第6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亲情,夏日的凉风,是冬日的阳光,是黑暗中的光亮,是沙漠中的清泉,是无处不在的空气,亲情的力量,无限大。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亲情的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汇总,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亲情的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汇总一

人们常说债是可以还清的,但有一种是你和所有的人都无法还清的,那就是亲情之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亲人,是他们用血汗抚养着我们,是他们用双手培育着我们。而我们只是一味的向他们索取着,怎曾想过以后用什么去还我们欠他们的债呢?

我们每一个人,至从来到着个世界,来到父母的身旁,我们就是一个强盗,只知道向别人夺取,而不知道向别人归还。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强盗,没有人来逮捕你,也随和年龄的变化,我们也变为了一个大的强盗。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我们怎没想到,在你吃父母做的饭菜时,你想没想过,这有是一次债;当你得到父母的疼爱是,你何曾想过这有是一次欠债;当你做错事时,父母总是帮你解决,你还是不知道着是一笔债。我们总是想着自己,把父母的已抛向九霄云外,我们何时关心过父母为自己操过的劳心。

古诗中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着就说明了,小草难以报达阳光他们的恩泽,我们人类也正是如此,孩儿怎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要知道,世界中的每一个父母都不是为了享受你的金钱,而生你、养你,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所以,我们要用最完美的实际行动来报达自己的父母,比如,当父母下班回家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当他们因疲劳而不知睡着时,我们为他们盖上被子……一切小小的行为都回打动父母。虽然我们无法回报父母给我们的那么多,但要他们知道,我们已经用尽所有能力做到了。

同学们让我们铭记,世界难以还清的债,就是——亲情的债务。

亲情的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汇总二

亲情,人间可有不可无的情感,有了亲情,能让冰冷的世界变得温暖;有了亲情,能让困乏的世界变得激昂;有了亲情,能让无趣的世界变得有趣……

人间常情,在我们身边是普遍存在的。

我们在很小的时候,是谁把我们养大,你们知道吗?是父母。我们小的时候,啥都不会,我们都是要靠父母来教会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爱,也就是亲情的所在。我们生病了父母背我们上医院,给我们看病,不惜花多少钱都得给我们把病治好,而我们却一直不认可父母的做法,还抱怨他们。他们与我们之间的亲情,我们全然不知,这种亲情是永远不会下岗的。

渐渐长大了,我们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了,现在才反过头来保护父母,爱护父母,这才是我们懂事了,我们终于可以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了,我们终于可以回报父母对我们的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孝顺父母了……

在人间我们不一定只有父母之间有亲情,在同学兄弟之间也有亲情呀!我们兄弟之间很和谐,总是同时决定干一件事,我们有时候,虽说意见不一,但是过不了多久,我们又会统一意见,说明我们还是好兄弟,我们的感情还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之间的亲情,我们之间最们的亲情。我们兄弟之间都是说一不二的,我们向往着和睦的生活,我们向往着那种我们都可以在快乐中生活的日子,我们一定会想着那种和谐社会靠近,我们为了和平相处,经常一起玩游戏、谈心、做作业……

很明显,朋友之间的亲情也是可以看见的,我们还有很多亲情是值得我们发觉的。

亲情的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汇总三

还记得很小的时候,读到萧伯纳这一句格言:“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起先并不理解,直到后来才明白萧伯纳从最深处到出亲情的真谛。

天下的第一种感情不仅指父母对儿女的呵护,更重要的是教育,使智慧之炬是传递。记得父母教导我的时候,常说:“我们吃的盐比你们吃的米还多,我们过的桥比你们走的路还长。”而我却总是那般少年轻狂,不以为然。我们忽略了当岁月无声溜走时在他们的面庞和头发留下了痕迹,自然也是会有许多无价的智慧留在他们心田,他们总愿意对我们倾之所有,而我们总固执认为已经不合时宜,十分的顽皮。

家长总是侃侃而谈,谈他们学生时代的学习方法,谈他们的工作经验,谈他们对我们前程的期望与信心,谈他们对我们的理解……他们将无价之宝授予我们,将燃烧得无比灿烂的火炬传给我们。我们怀着感激的心去接受,听他们的一初一作文席话,远胜于读十年书,受益非浅。我们怀着细腻的心去感受这一切,感受亲情的无私,在我们心中他们形象是如此的伟大。

也许亲情是慌寂沙漠中的绿洲,当你落寞软弱无力,干渴病痛时,看一眼已经是满目生辉,心灵就得到安慰,于是不会孤独,便会疾步上前,只需一滴初中抒情作文水。也许亲情是黑夜中的北极星,曾经我们向目标追逐而忽视它的存在,直至一天我们不辨方向,微微抬头,一束柔光指引我们迈出坚定的步伐……

亲情是伟大无私的,因此我们要感恩亲情。

亲情的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汇总四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情,与生俱来,不以贫富贵贱而改变,这就是亲情。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便是亲情。

亲情是一棵大树,每个人都是他的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亲情是一条河,每个人那都是它的一条支流,让它永不干枯澎湃向前;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亲情是珠穆朗玛峰顶上的积雪,纯洁却永恒;亲情是长江的流水,轻柔却又悠长;亲情是西西里岛的那轮落日,缠绵却又绚烂;亲情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碑文,模糊却又隽永。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最美丽的彩虹。

亲情是一盏明灯,给浪子回头照亮了道路;亲情,是一个避风港,给漂泊的游子一个平静的港湾;亲情,是一碗心灵鸡汤,给受伤的心灵一声呵护;亲情就是人类心灵最深处,无法磨灭的烙印,就是人类最纯洁,最真挚,最热情的感情的升华。

亲情是一道岸堤,在你心灵脆弱时,为你筑起坚强的信心;亲情是一道彩虹,在你经历风雨后,为你画上美丽的灿烂;亲情是一点云朵,在你落寞时,为你绣上一朵美丽的花朵。亲情是远方的守候,守候你的归来;亲情是永久的思念,思念你的.一切;亲情是离别后不尽的哀伤,哀伤你远去的背影;亲情是团聚时无限的快乐,快乐着你的平安归来。

……

一颗感动的心灵,让人在困境中获得力量。亲人的关怀,让我们感到一种春天般的温暖!

亲情的心得体会600字范文汇总五

“同学们,今天我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老师话一出,班上二十七双眼睛齐刷刷的望着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就是回家后对你们的爸爸或妈妈说句‘我爱您’。”大家一听便唧唧喳喳的议论起来,可老师只是站在那儿微笑。

回到家后,我放下书包,坐在课桌前想应该怎么出来更好。我曾几次冲出房门来到妈妈面前,准备直接说出“我爱您”这句话,但一站在那大脑就一片空白,害的妈妈以为我生病了呢,我失落的走回卧室。突然,我的脑海里“蹦”出了一幅画面。

那一次,我的语文考试考砸了,成绩直线下滑,我拿着那张有着无数的叉的试卷,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小心翼翼的递到妈妈面前,暗想:这次肯定逃不过一顿打骂。可现实总会出乎我的意料,我妈看了看试卷,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知道,你很难过,但你要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好的成绩是靠。”我低着头听着妈妈的教诲,我恨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贪玩,而辜负了妈妈的苦心。

想到这里,我再一次的鼓起了勇气,打开房门,来到客厅。妈妈见了我问:“馨馨,有什么事么?”“加油,记住你能行。”我小声的对自己打气,然后郑重的对妈妈说:“妈妈,我爱您!”妈妈听了先愣了一下但又很快的会过神来讲:“我的乖女儿终于长大了,妈妈真开心。”妈妈一把把我搂进她的怀里,我看见淘气的泪水在她的眼眶中打转,但此时,我们母女两却很幸福。

让我们记住,母爱是无私的`,它不需要多大的回报,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就能让妈妈刚到满足。“妈妈,我爱您,我永远都爱您!”

第7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题目:动力来自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并抄写在作文纸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从命题形式上看,采用半命题作文,有利于拓展考生思维,有利于体现考试与评卷的公正性;从命题内容看,考题关注自我生活与个性成长,极具时代感,不管是个人追求还是集体的力量,不管是美好道德还是细腻情感,均可入题。要写好这道考题,得注意三点:?

一、扣住“动力”准确审题。拓宽思路,考题的写作内容极为广泛,如父母兄弟等亲人,师生同窗与好友,历史上的伟人与英雄,精美的诗词与名著,获取的荣誉与遭遇的挫折,自信、坚强等品质,活跃在舞台上的超级男女生等等,只要是能够触及自己的情感与灵魂,能够激发自己进取,促使自己提高的对象,均可成为写作内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填入的这些写作对象并不是我们写作的终极目标,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这些写作对象,展示它们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动力。否则,文章容易进入偏离题旨的误区。如写作“动力来自诗歌”时,决不能简单地描绘诗歌给自己营造的美丽生活,而应该写出不同的诗歌给生活带来的影响,带来的鼓励。?

二、抓住“动力”巧妙构思。由于考题思想导向明确,不少考生容易步入内容空洞、简单抒情的误区,如写“动力来自亲情”,只会说父母是最伟大的人物、是最关心自己的人之类的话,却忽视了对一个个真实而细腻的生活情节的描写;如写作“动力来自课外书”,只知一味地赞美书本给自己营造的美丽世界,却对书本究竟是怎样营造这个世界的,与书交往的过程中是否有曲折动人的故事却避而不谈。怎样才能走出这些误区呢?首先应该找到适合抒情的载体,也就是要找到一个与故事情节相适应的故事或画面;接着要学会描写,做到细处展情、小中见大,充分展示写作对象给自己带来的无限动力与生机。?

第8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命题形式——以全命题作文为主

请看2012年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型一览表:

研究上表,我们自然得出如下结论:从数量上看,限制性较强的“全命题作文”所占比例较大,其次为既具有开放性又具有限制性的“半命题作文”。 “选题作文”依然存在,但比例较低,选题作文中的两道作文试题也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主。以“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为代表的开放性很强的作文试题所占比例非常低。

命题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2012年各地中考作文导向明确,思路开阔,稳中有变,同中有异,亮点频现,内容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且更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实际。主要的命题内容有以下几类:

一、指向自我成长。浏览各地中考作文命题,可以发现“我”、“自己”、“成长”这些字眼频繁出现,要求考生从特定的角度审视自我,回眸成长轨迹,形成生活感悟。如浙江台州题《我会记得》、甘肃兰州题《我是这样长大的》、江苏南通题《就这样慢慢长大》、湖北随州题《成长的记忆》、山东泰安题《成长的烦恼与快乐》等,都要求考生回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点滴往事,从中获得的心灵感悟;江苏宿迁题《我的 主张》、湖南长沙题《伸出我的手》、江西题《垒高自己》、湖北襄阳题《 自己》等,都要求考生围绕“自主”、“自立”、“自信”等关键词进行演绎,探索成长的奥秘,具有审美或理性的色彩。

二、指向交流倾诉。学会合作、交流、倾诉,是新课标的要求。指向交流倾诉,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理念。“你”、“他”等代词作为交流、倾诉的对象,与往年一样,也出现在今年的中考作文命题里。如山东烟台题《你是我最好的朋友》、浙江宁波题《你是我的一本书》、浙江湖州题《你最珍贵》、江苏扬州题《不能没有你》、江苏镇江题《让你与众不同》、四川宜宾题《一路有你》、四川眉山题《沿着你走过的路》、四川德阳题《一路上有你》、湖北十堰题《因为有你》等,为考生“说真话,抒真情”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三、指向现实生活。观察、熟悉并感悟生活是初中生写作的源头活水,考量考生感悟生活的水平是中考作文命题常有的事。如内蒙古呼和浩特题《我们家的星期天》、内蒙古鄂尔多斯题《这里也有风景》、山东济南题《咀嚼生活的真味》、山东济宁题《微笑面对生活》、江苏南京题《带一本书去旅行》、湖北武汉题《敬畏文字》、贵州贵阳题《我最喜欢 这个成语》、四川泸州题《 的风景》等,这些命题或泛指生活,或直指家庭生活,或聚焦学习生活,或关注道德生活,要求写出生活带给自己非同寻常的人生感悟。

四、指向品德修养。感受幸福、体验亲情、理想情操、传统美德、人生修养,这些方面的命题均指向品德修养,此类作文命题在2012年的中考作文中也比较多。如江苏无锡题《幸福就在现在》、四川巴中题《幸福在身边》、山东青岛题《良苦用心和魅力》、山东聊城题《面对缺陷》、山东日照题《昂起头来真美》、浙江杭州题《一份满意的答卷》、浙江绍兴题《花不一定要在春天开放》、江苏徐州题《又是一个新起点》、江苏连云港题《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四川内江题《帮助》、四川眉山题《宽容》、四川乐山题《谈责任》、广东广州题《改变一点点》、甘肃平凉题《心灵深处的歌》等,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体现了加强中学生品德修养这一中考作文命题的思路。

备考启示——关注生活?针对训练

透过2012年中考作文的命题特点,可以看出未来作文命题的趋势,同学们可做如下针对性的备考,以取得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第9篇:有关亲情的作文范文

一、博览群书,开卷有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里面强调了多读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师首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除了多读课文外,还应放宽视野,广泛涉猎。如读一些精品散文、美文、小说等,从中撷取一些精彩的语句,认真体会其意味和情趣。其次,还应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只有带着问题读书,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才能取得较好的积累效果。语文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选读《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建议的经典作品,如《西游记》、《骆驼祥子》、《鲁兵逊漂流记》、《水浒传》等,可以尝试指导学生以周为单位,规定每周所读的页数和回数,或让学生利用好寒暑假,把阅读与假期作业相挂钩等多重引导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扩大知识面,增加积累。积累还要讲求质量,要保证质量还需引导学生多背,而背诵是行之有效的积累方法,可以说光读不背很难保证积累的质量。典范的语言材料,包括古今诗文名篇、名言警句等,必须做到熟练背诵。鼓励学生通过背诵大量古今中外名篇美文佳作来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语言素养提高了,作文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作文水平自然提高了。

二、利用教材,挖掘资源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就是写作中的素材,包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逸事、凡人琐事等。学生在课本中阅读到的内容,都可以直接地为作文服务。要求学生细细体会课文中优美、精彩文段中作者的感彩,并要求他们学以致用。然后给学生布置一些话题比较宽泛的作文,要求尽量用课文中的事例作为作文素材。例如:在《琵琶行》中有“同是无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等。有很多同学在课余时间加强诵读,不仅解决了作文素材贫乏的问题,也加强了高考卷中背诵默写题的训练。在《项脊轩志》这篇课文中,通过记物来记家庭琐事,字里行间都体现了怀念祖母、母亲、妻子的深情。这份深厚的亲情必能感染到学生。有个学生在作文《生活甜如蜜》中写道:高中学习不轻松的我到了周末就会疯狂补眠。一个阳光极其灿烂的周六,我从美梦中醒来,才惊觉已是下午三点。妈妈推门进来,你终于起床了!饿不?这里有饺子,赶紧过来吃!我闻到了饺子的香味。还真饿了。妈妈在旁含笑看着狼吞虎咽的我,一脸满足。我停下筷子,久违了,妈妈那含笑的面容,她那满足的幸福神态,让我不由得心痛。而我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忽略她的爱。对不起妈妈!晚风轻轻吹过,带来了花的香味,我深深地吸着,贪婪地吸着,吸到肺里。生活甜如蜜,只因为有她,妈妈……这位同学把妈妈对自己的爱通过一系列生活细节带入作文中,让我们更好地感受了《项脊轩志》中那份浓浓的亲情。

三、模仿造篇,增加积累

在学完教材的课文之后,可以让学生就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语言或写法特点谈谈自己的感受认识,这也是思想情感积累、写法积累的要求。这里自己的认识及感想应是由文中的人物形象、思想感情引发的,是课文内容的巩固与延伸。而在语言文字上,为了增加学生的积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要求学生运用本课或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生字、词语,引用并进而化用文中的佳句,不怕出错,也不怕多,只要敢于运用。例如:在李清照的《一剪梅》中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一句,学生开始可能会直接引用,慢慢地可能会这样用: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情感的深化。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有“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一句,就是化用《论语·微子》中的句子“凤兮凤兮,何德之哀!往亦不可谏,来之尚可追”。而读钱文忠教授写的有关屈原的文章时,我们常常被作者那渊博的知识、独到的见解深深地折服,然而细细品读其中的语言文字,无不折射出读书积累以及对积累的熟练运用。作家林庚在《说“木叶”》中,分析了“木叶”这个意象受诗人青睐的原因时就说过,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古代诗人尚能如此,而作为正处于学习阶段的中学生更应该谦虚地学习,积极主动地吸收所看到的学到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以逐渐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逐步丰富自己的写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