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布会流程范文

发布会流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布会流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布会流程

第1篇:发布会流程范文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探讨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挥发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蒸馏初期的赤桉叶油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随着蒸馏的进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主成分1,8-桉叶油素主要集中在蒸馏的30 min内,其相对百分含量大大高于在总挥发油中的含量。结论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控制蒸馏时间提高赤桉叶油的品质。

【关键词】 赤桉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蒸馏时段

赤桉Eucalyptus camaldulensis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具有速生、高产、优质、耐寒能力强的特点,在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浙江、云南、四川等地均有栽培。赤桉是广西中部地区的主要速生林品种之一,其木材被广泛应用于造船、枕木、人造板和造纸方面[1]。该树种枝叶繁茂,叶片富含挥发油,开发桉叶油资源是提高赤桉综合利用价值的有效手段。田玉红等[2]曾对赤桉叶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α-蒎烯、蓝桉醇、乙酸松油酯、α-松油醇等,鲜叶中主成分1,8-桉叶油素的含量为50.17%,在医药和香料工业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如何在生产中进一步提高1,8-桉叶油素的含量,从而提高桉叶油的品质,是赤桉叶油生产所要面临的问题。

目前桉叶油的生产都是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工艺,蒸馏时间是影响桉叶油的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3,4]。为了更好地指导生产,本文对赤桉叶油的化学成分与提取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QP5050A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日本岛津公司);挥发油提取器。

1.2 材料 赤桉叶采自广西黄冕林场波寨分场,经黄冕林场生产科陶明有工程师鉴定,样品经自然风干后备用。实验所用试剂皆为国产分析纯。

2

方法

2.1

赤桉叶挥发油的提取

2.1.1 总赤桉叶挥发油的提取将200 g阴干的赤桉叶切成1~2 cm2的碎片,于挥发油提取器中按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6 h,静置分层后读取挥发油的体积[5]。油被收集下来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进行成分分析。

2.1.2 不同蒸馏时段赤桉叶挥发油的提取称取200 g阴干的桉叶样品切成1~2 cm2的碎片,于挥发油提取器中按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控制水的回流速度为4~5 ml·min-1,分别收取0~10 min(馏分1)、10~30 min(馏分2)、30~60 min(馏分3)、60~180 min(馏分4)、180~360 min(馏分5)5个时间段的油相成分,各馏分挥发油充分静置至油水分层后读取挥发油体积[4]。馏分1得到挥发油3.48 ml,馏分2得到挥发油1.38 ml,馏分3得到挥发油0.56 ml,馏分4得到挥发油0.56 ml,馏分5得到挥发油0.30 ml。油被收集下来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进行成分分析。

2.2

气相色谱-质谱工作参数

2.2.1 气相色谱条件DB-1型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J&W Scientific, USA),规格为30 m×0.25 mm×0.25 μm;采用程序升温:60℃保持1 min,升至140℃(3℃/min),再升至170℃(2℃/min), 继续升至250℃(8℃/min),于250℃保持5 min;载气为高纯氦气;柱前压47 kPa,分流比1∶50,进样口温度250℃,接口温度230℃。

2.2.2 质谱条件EI电离源,电子能量70 eV,电子倍增器电压1.5 KV,质量扫描范围33~550 amu,全扫描方式。

3

结果

3.1

不同蒸馏时段赤桉叶油的提取率赤桉叶挥发油的相对提取率(体积分数)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在0~10 min时段相对提取率为55.41%,10~30 min时段为21.97%,30~60 min时段为8.92%,60~180 min时段为8.92%,180~360 min时段为4.78%。

3.2 不同蒸馏时段赤桉叶油的化学成分按上述GC-MS条件对总赤桉叶挥发油和不同蒸馏时段的挥发油馏分进行分析,得到总离子流色谱图。经分析鉴定,总赤桉叶油确认了53个组分的化学成分,占总离子流出峰面积的94.14%。0~10 min馏分鉴定了36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8.39%;10~30 min馏分鉴定了51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7.12%;30~60 min馏分鉴定了58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92.60%;60~180 min馏分鉴定了46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9.28%;180~360 min馏分鉴定了32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87.93%。采用计算机对各峰质谱图进行NIST标准谱库的检索,根据质谱裂解规律进行核对,参考标准图谱和相关文献确定其化学结构[5~7],利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蒸馏时段赤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略)

“-”为未检测出

由表1可见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挥发油成分相差很大,在0~10 min和10~30 min馏分中基本上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皆不足10%。随着蒸馏的进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含量和种类逐渐增加,单萜类化合物的含量相应减少。在180~360 min馏分中约70%的化合物为倍半萜类化合物。

4 讨论

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油中,主成分1,8-桉叶油素的含量也相差很大。在0~10 min馏分中1,8-桉叶油素的含量达到了76.86%,在10~30 min馏分中为53.67%,而在30~60 min,60~180 min,180~360 min的馏分中则分别只有19.49%,4.72%,1.64%。说明1,8-桉叶油素在蒸馏的前30 min内,大部分已蒸出,且相对含量大大高于在总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47.35%),这对提高赤桉叶油的品质和1,8-桉叶油素的分离提纯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 祁树雄. 中国桉树,第2版[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44.

[2] 田玉红,刘雄民,周永红,等. 赤桉和本泌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研究[J]. 精细化工,2005,22(12):920.

[3] 张燕君, 陈利芳. 蒸馏时间与互叶白千层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及出油率关系的研究[J].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2, 22(3): 33.

[4] 田玉红,刘雄民,周永红,等. 不同蒸馏时段的粗皮桉叶精油的化学成分[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641.

[5] H. Li, J. L. Madden, B. M. Potts. Variation in volatile leaf oils of the Tasmanian Eucalyptus Species II.Subgenus Symphyomyrtus[J]. 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1996, 24: 547.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