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创新教育理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教育理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教育理念

第1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创新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为主要内容的创新型教育,其最终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构筑起一个新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展示和强化了创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理念,能够有效引导高校体育教学以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而形成一个涵盖创新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目标和创新教学手段的综合型高校体育教学方法和理论体系。

二、基于创新教育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与理论创新策略

1.创新高校体育教学课程结构

高校体育教学结构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创新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可以将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和校外体育项目结合起来,实现高校体育和社会教育的有效整合。另外,体育课程内容的创新还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加社会实践活动、课外体育训练、校外集体运动项目等内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提升体育素质。第二,突破性地创新高校体育课程结构。要求高校体育教学部门有效发挥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内容、时间和任课教师等,深化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创新。第三,有选择性地创新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学生在体育素质方面有着差异和不平衡性,因此,体育教师在设置体育课程结构时必须兼顾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择,体现体育教学的灵活性。

2.创新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

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思想和加快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就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形成对体育教学、学生、教师的全方位评价体系。首先,高校要建立健全体育课程评价体系。创新和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有助于完善体育教学评价工作,也能为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条件。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评价体系的创新工作过程中要从整体出发,找到教学评价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有步骤、有目的地解决难题。其次,高校要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必须从全面着手,掌握学生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形成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以便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结合学生的表现和学习需要进行体育教学的创新。最后,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评价体系。在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时,需要结合教师的教学质量、工作态度、责任心、业务能力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教师评价体系。

3.提升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第2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理念;高校;教育管理

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的教育观念的引进,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改革的风险。如何在“创新教育”理念下促进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成为当前教育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1.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的高校教育管理理念有许多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管理层面上,缺乏教育管理改革的举动。其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惯性使然,高校教育管理者习惯了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而改进教育管理会对原有秩序造成混乱。另外就是有的学校缺乏经费支持,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管理的普及,增加了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费用投入。这样就使得高校的教育管理仍然停留在“管”的层面上,而无法真正做到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2.管理方式缺乏时效性。

当前有的高校虽然对高校教育管理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但改进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则是许多改革大都流于形式,改革没有触及到教育管理的实质问题。一些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往往停留在管理的表层,对于教师的约束力度和教学效果的检查及监督也仅仅停留在表面的规章制度上,而对于教学成果的动态监测和科学管理仍然没有具体的措施落实。这样不仅对教师的约束过紧,妨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还导致整个学校的教学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的景象,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管理结构缺乏科学合理性。

当前高校教育管理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高校行政部门因为对专业性要求不高,所以成为高校安排闲置人员最多的机构。有的高校教育管理机构重叠,人员设置冗杂,导致高校教育管理效率低下。而且教育管理者的水平和素质参差不齐,从而给教育管理的改进带来阻力。

二、高校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1.是高校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爆炸式增长。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在当前人才激烈竞争的大环境下,高校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尤其是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得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千变万化。在新形势的浪潮下,高校必须进行教育管理的改革。在高校扩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教育的管理,形成科学的、民主的、合理的管理模式,摆脱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对正常教育活动的阻碍作用。

2.是高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推行教育改革以来,高校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要求对高校教育进行改革,推进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大众化,另一方面要求高校教育管理业进行相应的改革,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尤其是随着高校的扩招,虽然增加了高校的学生人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但人数的扩招也给对教学质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毕业生的素质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搞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情况下,高校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就必须对教学管理进行改革。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策略

1.建立创新型教育管理模式。

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型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将人的因素作为教育管理模式的核心因素,从教育管理者、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出发,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以人为本模式的具体做法就是要求在教学目标、层次结构、办学模式、教育形式、社会环境等教育管理方面充分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个性特点,让这些制度更好的为学生和教师服务,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型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建立创新型教育管理制度。

高校的创新型教育管理制度具体包括高校创新型行政管理制度和创新型学术管理制度。在这方面高校应该在确保学校秩序有效运行的前提下充分建立人文性的激励机制。实现教师教师教师教学活动的自主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研究的深化和教育的发展。此外高校的行政管理系统要实现院系分层管理者负责制,使权职明确,分工合作,进而实现高校资源更加合理的分配和各项教育活动的有效展开。

3.创建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高校教育管理的主体之一就是教师,教师水平的高低,教师队伍的管理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要加强对高校的教育管理就必须建立一支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既要为教师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科研平台,又要通过优厚的待遇和政策留住人才。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应该建立合理的教师考评制度和奖惩机制,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其次要积极引进各行各业的专家、精英和学者等,加强教师与外界的学术经验交流。

结语

总而言之,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要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不断进行研究。在完善相关理论的知识的同时,结合高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探索高校教育管理新体制。在改革的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创新,提高教育管理质量,进而为社会发展不断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泽鹏.“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0,05:135-136.

第3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幼儿教育 创新教育 探索 方法 游戏

创新教育理念为幼儿和谐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幼儿时期是好奇心和好胜心强,拥有着成人所少见的创造素质――好奇、冒险、自信。充分地开发幼儿的创造素质,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提供更广阔的教育空间,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幼儿和谐发展需要创新型教师的引导

对于幼儿教育,和谐就是顺应幼儿的天性,把每个孩子引向自由发展的天地,而创新教育对幼儿和谐发展来说应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黄金时期,创新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创新型的幼儿教师。《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一种平等、友好、相互作用、共生共长的互动关系。所谓“创新型教师”就是指那些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将其积极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并且有独特见解,能够发现行之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他引导我们放下“师道尊严”,摒弃“权威者转变教育发展思维”等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形成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新型的教师角色观,从而发挥教师的作用。

二、为幼儿提供积极探索的空间

《爱弥儿》中写道,“我们来看一看一只猫第一次闯入一间屋子的时候是怎样做的:他东瞧西看,留心观察,用鼻子闻闻味道,一会儿也不停息,只有把各方面都探查清楚后,才放心去活动。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第一次进入世界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卢梭的这段话说明了幼儿对世界的探求是出于本能的,儿童对世界的探寻一刻也不会停止。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我们要最大限度地给幼儿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引导幼儿大胆尝试,并在活动的时候给予帮助,以保护幼儿的创新意识,促使他们充满自信,保持旺盛的创造欲望。科学家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有许多重大贡献,当别人问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创造时,他回答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不过喜欢寻根归底地探索问题罢了”。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

为此,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教给幼儿正确的观察方法,养成主动探索的学习习惯。采取让孩子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如:在散步时,引导儿童来亲身感受和观察早、中、晚太阳照射身体影子的不同。为了让幼儿在园内就能了解到感兴趣的自然知识,我们在园内栽种了多种花木。在电教室存放有动物标本近二十种。另外,开辟种植园地和自然角,幼儿通过对植物的播种、浇水、采摘;给动物喂食、换水的过程,不仅感知了植物、动物,激发了对动植物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劳动习惯,发展了观察力、口语表达力。我针对班上幼儿喜欢玩水,洗手时长时间冲洗,久久不愿离开的现象,组织幼儿讨论:“水有什么用?假如没有水会是什么样子?”幼儿说出了水的许多种用途,设想了没有水的种种后果。这样,既激励了他们的发散思维,丰富了想象力,又懂得了珍惜每一滴水的重要性。把《纲要》精神贯穿其中,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同时,教师应当精心设计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的提问,使幼儿既能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进行思考或操作,又满足幼儿的挑战欲望。

由此可见,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关键在于教师是否能把握住教育的契机。只要教师具备这些意识和素质,就能在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发展儿童的创新能力。

四、为幼儿提供游戏和操作的材料

幼儿在游戏中既愉悦了身心又发展了能力。幼儿在玩吹泡泡的游戏时,能够按照教师指令吹“大泡泡”和“小泡泡”;在创编儿歌时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创编出不同内容的儿歌;在韵律游戏中能跟随教师的节奏跳出和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舞蹈;他们在游戏中学习了如何处理各种关系,如何与人交往。如用橡皮泥制作馒头、包子、饼干等点心,教孩子包饺子等活动。这种“知行合一”、行中有知的游戏,在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时,不仅注重智力因素的开发,更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优秀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五、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的幼儿给与不同指导

小班幼儿年龄小,想象、创造水平低,他们在活动中还不能很好地对自己的想法用语言或肢体动作来表达,其想象创造都是在再造的基础上产生,而且带有较大灵活性,如,在建构中几块积木一拼一搭就是他们眼中的火车、楼房、大楼……为此教师应从幼儿的记忆表象积累入手,尝试进行参与,利用“找找小工具”“好玩的冰”等活动,来启发幼儿多看、多动、多摸,积累感性经验。

到了中班,幼儿活泼好动了,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各方面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为此,应该给幼儿提供更多的变式活动,启发幼儿发散思维,促进其创造想象的发展。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在幼儿绘画技巧方面提高要求,并多鼓励幼儿自我创造独立完成自己的作品。对于那些意想不到、极富创造性的作品,应多表扬、鼓励。

大班幼儿理解能力在提高,他们的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一个飞跃,教师在其想象的逻辑性、独立性、求异性方面都要加以引导,推动其创新能力向高层次水平发展。这时可要求幼儿对文学活动、音乐活动等进行创编。如,在舞蹈“大辫子的小姑娘”中,让幼儿大胆想象,在动作中编制动作及组合。这样的活动很受幼儿喜爱,其创造性也得到了延伸。

时代在召唤那些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人才,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让自己成为创新型教师,在孩子认识的初级阶段,牢牢抓住他们的好奇心,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创造性萌芽加以扶持,才能让这些幼苗茁壮成长为二十一世纪坚强有力的顶梁柱。

第4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方式 教学资源 教学改革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资源整合与措施优化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抓手,广大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寻找突破路径,紧扣关键节点开展语文教学。本文主要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体会进行简要分析。

一、发挥校本课程资源在促进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近年来,校本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促进功能,笔者在教学中将校本课程与读写专项训练探究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将读写活动融入进去,每天安排15分钟的读写训练专门时间,每周一的早读课作为读写专用时间,使课程设置满足读写训练要求。其次,笔者针对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现状制订了明确的计划,对学生每学期阅读的作品范围、作品数量及需要完成的摘录、读后感等均进行了明确规定,以保证整个读写活动按照既定方向有序地推进。另外,笔者还强化了读写方面的专项指导,如在读的方面指导学生如何快速阅读文学作品,以及将其中积累沉淀下来,掌握写作技巧方法等,在写的环节则侧重让学生进行拾遗补缺式训练。经过一段时期的实践,笔者惊喜地发现,校本课程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无论是表达能力还是阅读分析能力、理解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地提高。

二、以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师生互动模式有别于以往的传统教学方式,其最大特点是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获得积极思考、踊跃交流、善于表达的效果。为了提高互动模式的成效,笔者一方面,在教学设计中精心考虑师生互动的载体、内容,使整个互动过程与教学目标任务的推进完美融合。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要充分体现。如在《故宫博物院》教学中,笔者设置思考题,侧重于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和总分结合的方法,学习本文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抓住空间顺序与特点这两个重点,学生就能牢牢把握住这篇课文的学习要点,在分析探究中可以以这两个要点为抓手,向整篇文章的结构、特色、手法进行辐射,获得由点及面、全面把握、深刻理解的效果。教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给予必要指导,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这样的师生互动有效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而且增强了他们探究分析的能力。

三、发挥信息手段在打造生动形象课堂中的作用

信息手段可以让语文课堂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活泼,这一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中侧重于进行形象化信息演示,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如在《奇妙的克隆》教学中,笔者经过调研发现学生对克隆这一新科技缺乏足够了解,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困难。多媒体手段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一方面科技研究的内容,这样的信息补充打破了语文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学生接触到这些生动的知识,既为课文的深入学习奠定了基础,又增强了教学的生动效果。在信息化媒体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精炼高效原则,使用频率不能过多,要控制在一定范畴之内,既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又将对课堂时间的占用降到最低。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开展自主设计,使教学课件与教学方案的结合更为紧密,从而有利于教学活动灵活开展。

四、实施动态分层管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分层管理可以兼顾学生的发展差异,对语文整体教学成效的提升意义重大。广大教师在运用过程中要避免另一个境地,那就是一分到底、一成不变,学生从一开始分在哪一个层级,一直到最后都在哪一个层级,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激情的提升。较为科学的方式是在不同层级之间打通流通通道,形成动态竞争的氛围,以定期评估、动态管理等方式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笔者在教学中将班级层级分为四到六个,这样比较有利于动态管理,每月进行一次升降级评估,结合具体标准进行升降级。成绩进步显著、能力发展较快而获得升级的学生,笔者对他们进行鼓励,增强他们信心,向着更高目标前进。而对于降级的学生,笔者则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帮助他们寻找退步原因,确定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突破,从而争取在下一次动态评改中有突出表现。自实施动态评估以来,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被有效调动起来,同时学生面对的竞争对象是和自己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他们不再有过高的思想负担,浑身轻松地投入到语文学习竞赛活动之中,你追我赶,积极上进,形成语文动态管理模式的一大喜人局面。

五、组织开展各类专题活动,促进语文教学深入

第5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 培养学生 新时期 指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给我们的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那就是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把它作为中学数学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从课题引入、问题设计和解题方法研究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什么是创新教育

创新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想,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研究和解决。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在当前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变“传统教育”为“创新教育”,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二、为什么要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

教师把解题方法程序化。如某教师教给学生一套解题方法如下:第一步建系设点;第二步找出点所满足的运动规律;第三步规律方程化;这就是求曲线方程一般方法的基本步骤,教师要求学生遇到此类问题只需像套公式一样套用这个步骤就行了,根本不给学生自己思考、自我消化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只要遇到此类稍微灵活的题目就束手无策、一筹莫展。

分析原因:以上情况的出现,原因是诸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中国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缺陷,如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很严重。老师是绝对的权威,对教学方法不加选择,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把知识教给学生就行,要求学生解决问题只要依葫芦画瓢就行了,这极大地遏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遏止了新生事物的诞生。

三、怎样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用“创设设境、提问、探究”三步教学法。①创设情境:一个好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数学问题来自现实生活,也来自数学本身。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结合现实设计生动有趣的提问,把学生引入新的有趣的情境中,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贴近生活,数学有实际用途,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兴趣,进而又让学生动用所学数学知识主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②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手段,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由于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的限制,学习时往往提不出问题或问题质量不高。因此,教师可采用“设陷”“反问”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论。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③通过自我探究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

(二)借助非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不少教师比较重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却忽视了非逻辑思维的训练,以致造成学生的创新思维缺乏、创新能力薄弱。事实上非逻辑思维集中地反映了创造力,而逻辑思维仅属于一般的智能结构。一个完整的创新过程是以逻辑思维作为基础,通过非逻辑思维实现跳跃,再运用逻辑思维加以完成的。因此从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角度看,非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①启迪猜想,形成创新理念。如何启迪学生的心智,突破框架,训练其形象思维,发挥其科学的能动的想象力去猜想未知、猜想奥妙无穷的未来,形成创新理念,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大课题。近几年来,初中数学题也出现了猜想题,这是一个发展方向,也是教育的方向。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去设置一些可供学生猜想、想象的空间。②培养直觉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直觉是在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已有的知识,能直接观察出问题的本质结构,要有意识地刺激学生的直觉欲望,引起学生的直觉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找出奇巧解法,从而迅速、简捷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精思、巧思、捷思的良好习惯。

(三)在数学解题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①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逆向思维是培养思维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的“负迁移”作用,突破旧有思想框架,产生新思想,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客观世界中存在着许多差异现象,而相反现象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存在着大量的可逆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去分析数学中的可逆因素,认识这些因素间的可逆联系,可以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提高其应用知识的灵活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先给出定理或公式再证明或举例说明,这种演绎法教学只重视收敛思维的培养,而忽视了发散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意识。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沿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果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对于发展思维的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一题多解,并不是教师把多种解法演示给学生看,而是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敢想、敢做、认真、自信和求实的素质。③设计开放型命题,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充分,或没有确定的结论。也正因为如此,开放题的解题策略往往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放题有其特定功能。数学开放题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积极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真正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开放题的教学过程更是学生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开展创新教育,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人的创新精神,是中学数学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新观念,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平安;《初中数学教学》,中国教育学刊杂志2011年第2期.

第6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体育学科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高中体育老师,怎样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路,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呢?这也是我们应认真思索和探讨的问题。

一、树立创新理念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每个体育教师都应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注重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爱好,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以使学生学会自己感兴趣的几项体育运动技能。切不能把体育只看作是“身体教育”“健康教育”,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体育丧失了那鲜活的生命力,而且还应教会学生体育运动的一些方法,教会学生维护和保养身体的知识、方法和技能,树立健康理念。

二、培养创新能力

在具体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着重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体育老师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转变教与学的方法,引入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1.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不但拓展了教学内容,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如花式篮球、街舞、武术等等。

2.激发学生的智力

体育教学的创新需要教师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讲解体育技能,不仅为学生讲解需要做什么,而且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例如,教师在对跑步、跳远、投掷等动作要领进行讲解的时候,能够教授学生人体机构与组织形式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人体运动的规律,从而进一步感受动作要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总之,需要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开发学生的智力,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

3.转变角色,尝试新的教学模式

其实,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在唱“主角戏”,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实施创新教学,可尝试着转变下老师的教学角色,采用一些其他的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等,把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注重学生探究的自主性,这里面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启发,需要将合作学习的情境进行设计和创造,还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我们的老师在这里的角色是什么?主导人员――可以有效地组织与启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合作人员――可以有效地跟学生合作……

另外,教师在正式讲解新课之前,可带领学生做一系列的热身练习,例如,放松运动与徒手操等。教师要尽量放手,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分组教学模式,可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由各个小组的组长指挥练习,以体现各个小组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仅仅需要进行相应的提示即可。又如,针对一些基本技能的练习,有的学生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个时候,教师如能够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练习中去,有利于消除这种负面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在互动和合作的气氛中学习基本的运动

技能。

三、转变评价手段

第7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论文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信息时代下进行教育理念的创新也势在必行,以便跟得上时代的步伐。在此主要针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以期为同行业工作者提供借鉴。

随着我国进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也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和素质,必须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在创新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的目标、计划和课程及模式的改革。

1.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近几年,计算机软件行业人才需求量高速增长。从2010年招聘网站前程无忧所做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该年度it人才需求占五大热门行业的首位。分析内在的原因不难发现,外资it企业入驻国内市场,而国内it企业也瞄准了海外市场,政府对于该产业也非常重视,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it业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大量it人才紧缺的局面。据统计,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每年增100万,可国内仅能提供5~6万的学历教育毕业生。由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普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软件人才随着软件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呈现结构性矛盾。其中不仅对于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和项目总设计师需求量巨大,同样,对于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和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工作人员也需求旺盛。wWw.133229.cOm

2.计算机专业中职生的特点

2.1凡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无论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每位学生都是以最后达到谋取职业这目标而进行学习活动的。这就要求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与当前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千万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而搞形式主义的教学。

2.2实践中职的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安排的,既要让中职生打好文化基础,更要让中职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性,从而达到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让学生尽快掌握好所需要的专业技能,从而走向社会之后,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

3.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

3.1注重抓好新课的导入,激发中职生对学习的兴趣。在中职生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采取多种方法加强新课的导入效果。例如,上第一节《flash基础与应用》的时候,先不介绍flash的基本知识,而是播放时下最流行的动画短片。当学生都被吸引的时候,教师趁机介绍本课程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这门课,就能做出让人羡慕的视频。好奇心加上好胜心,适当利用中职学生的这种普遍的心理特点,就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学习。现在的学生个性特点非常明显,并不喜欢任人摆布,因此,教师上课前要做好教学设计,多设想一些情景,善于使用引导教学。

3.2结合社会发展需要,注重实用技能的培养。随着电子设备在社会中广泛的应用,人民群众对视频处理和媒体编辑的需求不断增加,而网络的普及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更是让各大企业开始建立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等,让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由于中职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改革,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学习资源,采用“大专业”和“小专门化”来进行课程组织的改革,确定一套灵活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改革方式。从创新的角度来讲,可以先进行企业岗位调研,进行岗位技能分析,然后确定专业方向,再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最后再制订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实现创新教育理念下中职学生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钟柏昌.任务驱动教学的反思与重塑[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李振娥.在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

第8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示范引领

体育教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模仿的艺术,这样的模仿不仅表现在教学动作、技巧、技能的模仿上,同样体现在各个方面。小学生年龄尚小,在独立思维和评价能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深知这一点,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在穿着方面,严格按照体育教学着装要求,在技能动作教学中,自己力求做得更加规范标准,有时候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习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虽然自己累得腰酸背痛,但是能够为学生提供规范的标准动作,笔者认为是非常值得的。另外,在体育精神的表现方面,教师教育学生在学习与锻炼中要发扬顽强拼搏、不怕困难的精神,那么教师时刻要为学生体现与诠释这一理念,通过自身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

二、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生乐于和教师接近,更希望老师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和慈爱的长辈。笔者从情感因素入手,在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首先,笔者让每一位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感受到平等,可能学生在自身的体育技能或者身体基础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是,这并不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笔者向学生灌输人人平等的理念,帮助部分自卑的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提高学习积极性。其次,笔者的教学语气始终温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慈爱,不像有的教师那样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哪怕学生需要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也要注意语气、用词以及场合。另外,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这也是笔者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着力点。

三、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媒体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推广,其形象性、丰富性的特点在诸多学科中得到了有效体现。首先,多媒体手段能够为体育教学活动增加丰富的体育理论知识,涉及教学的体育项目,教师可以在上室内课的时候,运用多媒体向学生补充这一项目的起源发展、精彩片段以及体育明星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提高学习体育的兴趣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其次,在一些具有教学难度的动作教学中,多媒体手段还可以发挥辅助作用,室外课教学中的示范是瞬间动作,教师进行示范的过程很短,小学生观察能力相对有限,有时并不能完全掌握要点,此时,多媒体的模拟演示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事先在教室里运用多媒体手段中的真人演示慢动作镜头,或者动画模拟,将这一连贯性的瞬间动作分解为多个环节,让学生反复观看、揣摩,然后在室外课的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生对动作要点的掌握效果。另外,多媒体手段中的音乐烘托作用也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成效,对学生起到舒缓身心、增强节奏感等作用。

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增强形象效果

形象化的教学一直是小学体育教学成效提高的重要抓手,因为体育锻炼的体力消耗比较大,如果体育教学内容枯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难以持久。笔者在体育教学中注重形象化处理,对教学过程进行改革,例如,对于一些枯燥训练的体育动作,改变训练的模式,将学生的训练动作转变为竞赛活动,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组合成一个个竞赛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训练成效。除了将体育活动设计成竞赛形式,部分教学内容笔者还将其设计成游戏的形式,这样的形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比如在排球教学中,发球、垫球和传球动作训练比较枯燥,笔者将学生四人一组编成多个小组,在训练小组中开展传球游戏,这样的游戏方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学习热情得到了提升,笔者穿插开展技术指导,师生互动、游戏激趣,提高了教学目标的完成度。

五、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拓展活动空间

单纯的40分钟教学空间非常有限,优秀的体育教师一定会立足课堂,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的平台。笔者首先抓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掘、选拔和培养体育特长学生,为他们专门制订训练计划,进行目标性训练活动,让这些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其次,发挥各种体育兴趣活动的作用,例如建立各种兴趣小组以及组建学生体育俱乐部等,让学生在课外拥有更为广泛的活动空间。另外,笔者还通过引导学生创办体育知识小报、举办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讲座等活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第9篇:创新教育理念范文

关键词: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 教学改革

受高考指挥棒影响,高中语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素质化程度不高的实际现状,教师为了提高应试成效,习惯于采取“灌注式”教学模式,在教学手段运用、教学模式改革及教学空间拓展等方面创新不足,这些问题应该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予以整改。

一、以和谐氛围为切入点,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高中生大多处于16~20岁年龄阶段,在这一发展时期,学生的自尊心和独立意识更加强烈,在语文学习中更加渴望得到尊重,体现自身价值。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方式简单粗暴,动辄训斥学生,不注意批评的场合与语气,导致学生不仅没有听进教育,反而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始终将营造和谐学习氛围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在接手一个班级伊始,先向学生灌输“人人平等”和“努力就是成功”这样的理念,让全班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在教师眼里是平等的,尤其是班级后进生,更要通过这种理念的贯彻落实,在班级营造浓厚的氛围,让他们挺起胸来投入到学习之中。除了尊重学生之外,笔者还关心每一位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各个方面。高中生内心情感更加丰富细腻,但是也更容易冲动,笔者在教学之余,多次深入到学生之中,和学生开展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及时帮助学生化解心中的纠结,调整心态,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二、以电教设备为兴奋点,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有些高中语文教师认为,在高中生这样年龄的学生教学中,不需要多媒体教学设备,甚至认为多媒体教学设备麻烦,多此一举,不愿意在教学活动中广泛运用。这种观念是错误的,无论是高中生还是小学生,都会对演示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信息量大、影音演示生动形象这样的显著优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发挥出积极的辅助作用,对教学过程有着明显的优化作用。首先,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情趣导入的作用,以往三言两语的导入方式会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的感受,失去了导入环节应该发挥的效用,此时多媒体手段的出现,可以为新课导入环节注入一股源头活水,提高教学过程的吸引力。比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内容时,首先,运用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介绍了一段有关海伦・凯勒生平的纪录片,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传奇式人物,多媒体形象的演示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非常明显。其次,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增添丰富的教学素材信息。教材中许多内容并不为学生所熟悉,教师如果能够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影音资料的补充演示,可以有效拉近学生感知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增强教学成效。例如,教学《长江三峡》时,为了增强学生对文中描绘景观的感知,笔者专门从网站上下载了三峡有关景观的专题片,在教学中结合教学进度穿插安排播放,增强了教学生动性。

三、以探究学习为着力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高中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更加迫切要求参与到教学双边活动之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针对学生的这一需求,笔者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将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学生探究为主,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独立获得知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通过探究学习活动全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探究学习模式实施中,笔者主要抓住了几个要点,首先,是学习载体的搭建,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中,笔者大胆创新,将学生重新组合,不再按照座位顺序,将学生编为6人一组,每一组2个优秀生、3个中等生、1个后进生,各个小组之间学习能力基本均衡,除了便于小组之间开展竞赛活动之外,组内成员的编配也较为科学,既有作为思维引领者的优秀生,也有作为结对帮扶对象的后进生。其次,精心组织探究活动。为了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笔者在语文教学中,与学习目标一同出示的还有一组探究思考题,这组探究思考题由浅入深,基本上全面反映了教学目标,使之成为整节课探究学习与启发引导的线索,学生分组研究探究思考题,教师开展巡回点拨活动,检查小组学习进度,对难点问题开展思维点拨,帮助学生提高思维的广度与深度,促进探究活动深入开展。除此之外,笔者还强化了对学生梳理归纳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表达自主学习成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四、以主题活动为拓展点,深化课堂教学成效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拓展形式,主题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教师要能够紧密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穿行语文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深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提升思想教育成效。例如,在教学《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时,笔者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在班级进行了“我的未来我做主”主题讨论活动,重点针对自己将来职业的选择与规划进行发言。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学生踊跃发言,在准确概括、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选择职业时应当遵循的原则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目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初步拟订自己的人生规划,激励自己积极向上,不仅深化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渗透了思想教育。再如《江南的冬景》一课,笔者认为,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开展点评活动,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逐一点评其闪光之处,帮助学生深入掌握了本文的写作结构和写作特色,并继续进行拓展延伸,依照课文写法,描绘一下自己家乡的冬景。这种主题活动的拓展,不仅深化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增强了写作能力,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