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兄妹与父母范文

兄妹与父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兄妹与父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兄妹与父母

第1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原告朱老太与前夫闻某生二子一女,前夫因病去世后,朱老太于1968年改嫁给同组村民于某,并落户于某家中,后又与于某生二个女儿。朱老太改嫁后,闻氏三兄妹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集体的照顾、政府的救济相依为命。现闻氏三兄妹均已成家单独生活。朱老太一直与和于某所生的大女儿夫妇共同生活,现朱老太年老多病,无经济来源,五个子女就朱老太的赡养事宜未能形成一致意见。朱老太遂将其五个子女均告上法庭,要求子女尽赡养义务。

闻家大儿子辩称:前几年逢年过节我都给母亲送百十块钱。母亲1968年改嫁后,我们三兄妹单独生活,母亲没有贴给我们一分粮草钱。于家大女儿是招女婿上门,所以他们应当对母亲尽赡养义务。我可以赡养母亲,但她必须跟我一起生活。

闻家二儿子辩称:我动过手术,家庭困难,无赡养老人的能力。

闻家三女儿辩称:赡养母亲我没有意见。但是农村有习俗,招女婿就应当养老送终,我是出嫁的女儿,可以送送东西,要我贴钱给母亲我不同意。

于家大女儿辩称:母亲一直跟随我一起生活,生病也是我一人负担的,现在要求兄妹们一起分担赡养责任。

于家小女儿辩称:我现在生病,没有能力赡养老人。

海安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因朱老太年事已高,体弱多病,要求五子女尽赡养义务的请求,依法应予支持。赡养费数额应当参照权利人的诉讼请求、义务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当地农村人口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朱老太自愿放弃要求于家小女儿承担除善后事宜之外的费用和赡养责任,应予准许。朱老太明确表示其生活田继续由于家大女儿耕种,并仍愿随其生活,本着尊重老年人意愿的原则,法院照准。闻氏三兄妹辩称于家大女儿系招婿上门,就应当为母亲养老送终,是以农村旧俗规避自己应尽的赡养义务,其理由有违法律的规定,不予采信。朱老太生病产生医疗费后,可凭医院的正式发票由五被告平均分摊,因朱老太对于家小女儿应当承担的份额已表示放弃,故闻氏三兄妹、于家大女儿各承担上述医疗费的五分之一,住院期间亦由上述四人轮流护理。朱老太的善后事宜由于家大女儿牵头办理,所需费用由五个子女共同分摊。法院最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第1款、《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第1款、第12条、第13条第1款、第14条、第15条第2款、第45条第1款之规定,判决:

1、朱老太随于家大女儿生活,亦由其提供住房。朱老太的生活田继续由于家大女儿耕种,朱老太获取所得收益、承担所需费用。

2、从2005年起,闻氏三兄妹每月各给付朱老太生活费20元,全年费用均于每年12月30日前给付。

3、朱老太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或生病住院期间,由闻氏三兄妹及于家大女儿按前述顺序以每三日一轮的方式轮流护理。

4、从2005年起,朱老太的医药费用凭医院正式医药费发票由闻氏三兄妹及于家大女儿各负担五分之一,每半年结算一次。

5、朱老太的善后事宜由于家大女儿牵头办理,所需费用由五个子女共同负担。

[评析]

本案中朱老太与其子女之间赡养纠纷,在当今社会极具典型意义。再婚老人的赡养已成为社会争议较多的热点问题。我国《婚姻法》第15条指出:“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需要赡养的父母可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再婚老人为什么会出现“赡养难”?笔者认为,这存在经济环境、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一是社会经济问题。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养老体制,传统观念上仍以家庭养老送终为主,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很多农民年老后丧失劳动能力,没有收入和生活来源,不像城市单位退休的职工和干部一样,退休后国家仍给予一定的退休工资,生活有保障。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目前城市老人受子女供养的仅占30%,农村老人则占60%以上。老年人体弱多病,看病吃药是正常现象,其他开支也日增多,没有退休金,没有积蓄,这对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尤其是贫困家庭,自己的日子尚且过得紧巴巴的。还有的子女埋怨父母再婚,担心自己得不到父母的财产,于是在赡养问题上设置障碍。

二是传统思想在作祟。有的人受“下堂不为母”的封建思想影响,对再婚母亲不愿意履行赡养义务,并认为母亲改嫁到哪家就应该由哪家养老送终,亲生子女就不必再尽赡养义务了。有的人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认为女儿嫁出去了,没有了对父母财产的继承权,也就没有了赡养父母的义务。现实生活中,很多女儿只愿意“常常看望老人,给老人买些吃的、穿的”,如果要她们给付生活费,她们是不愿意的。还有的人认为父母再婚有悖传统伦理道德,觉得在人面前抬不起头来,脸上无光,所以不愿意赡养。《婚姻法》第15条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子女关系基于血缘关系而产生,并不会因父母离婚或者再婚而改变,父母对子女有扶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在赡养扶助的义务。因此,一切有经济能力的子女,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维持生活的父母,都应该予以赡养。对于不在一起生活的父母,应根据父母的实际生活需要和子女的负担能力,给付一定的赡养费,一般不应低于子女或者当地的普通生活水平。

三是亲生子女在父母再婚后与其沟通不够,造成隔阂。有的子女表面上对父母再婚不说什么,但心里感到别扭,在情感上难以接受,父母再婚后,与亲子女各居其家,不再共同生活,缺少沟通,疏于往来,时间长了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日益淡化,形成难以化解和消除的思想隔阂。尤其是农村居民再婚后,一方离开亲生子女到另一个陌生家庭生活,长达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与亲生子女在感情上更为疏远。当父母年老体衰时,子女正当壮年,此时父母回头再要求亲生子女尽赡养义务,亲生子女往往接受不了,这就影响到赡养义务的顺利履行。

第2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兄妹俩是一对龙凤胎,都是高中生。哥哥宇尘跟着爷爷奶奶在江苏读书,妹妹雨露跟着外公外婆在福建读书。兄妹俩虽然身居两地,但感情很好,每天晚上都会发几条短信。两个孩子都很阳光,成绩在班上也都名列前茅。

两个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离不开父亲那跨越海洋的关爱。兄妹俩刚5岁时,爸爸黄日新获得了一个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一边是好不容易争取到的留学机会,一边是刚上幼儿园的一双儿女,在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黄日新选择了出国留学。他想只要有心,即使远在他乡一样能尽到做父亲的责任,他要用行动告诉孩子们:他们有一个爱学习、肯上进的父亲!

刚到日本的那段时间,黄日新一边学习,一边打零工;学习之余他就到图书馆翻阅育儿书籍,写信告诉妻子教育孩子的注意事宜。从妻子寄来的照片上,他看到了兄妹俩一天天长大。周末通电话,每当听着两个孩子在电话那头抢着话筒“爸爸、爸爸”地叫,他都激动得热泪盈眶。在这个世界上,妻子和两个孩子的声音对他来说永远都是最动听的乐曲。只要手头宽裕些,他就会去玩具超市选购些玩具,待熟人回国时捎回来。他买的儿童专用厨具、动漫人物等,孩子们至今珍藏着。

两年后,兄妹俩即将上小学时,黄日新所在学院招收本科留学生,黄日新知道妻子一直对读书充满渴望。和双方父母商量之后,他们做了一个让所有亲戚朋友都觉得“无情”的决定:妻子也出国读书。

虽然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但双方父母很支持他们。夫妻俩也觉得自己的人生观一定能够影响到孩子!

一次,黄日新无意间读到英国诗人乔治・格贝尔的话“一个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这深深震撼了他。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他要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

黄日新读完博士开始工作,一边供妻子读书,一边供两个孩子上学,手头还略有节余。在孩子读二年级时,他让母亲把兄妹俩带到日本过暑假。除了带孩子们游览富士山感受异国风情外,他更多的是把孩子们往科技馆、图书馆领,他希望能够利用假期弥补自己对孩子教育上的欠缺。

几天的相处,黄日新感觉到儿子宇尘静不下来,女儿雨露却不够大方。带孩子参加留学朋友们的聚会,哥哥宇尘跟这个闹,逗那个玩,皮得过了头;妹妹雨露却一直一个人玩,从不主动与人交流。他发现了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但却无法在短短一个暑假让孩子性格产生变化,一个词汇从脑中闪过:远程教育!

第3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关键词:小鞋子;艺术特色;分析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5-0084-01

伊朗电影《小鞋子》曾获得200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提名,在香港、伦敦、纽约等18个国际电影节上,共获得11项国际大奖。

《小鞋子》导演马吉德・马吉迪以非常简单的“小鞋子”作为电影的引子,为人们呈现了一出感人至深、积极向上的亲情大戏。作为一部儿童影片,它不仅给人童真简单、清风拂面的感觉,更饱含人生的哲理和意义。

一、简单设计情节,揭示深刻人生哲理

阿里和莎拉两兄妹生活在伊朗一个贫穷家庭。一次,哥哥阿里不慎丢失了替妹妹拿去修补也是唯一的一双鞋子。兄妹俩怕给本来已身心俱疲的父母增加生活负担,一直不敢告诉他们。不得已,兄妹俩开始轮流穿一双旧球鞋上学。后来,阿里报名参加了一次马拉松比赛,因为他知道季军可以获得一双运动鞋。但“不幸”的是,他得了冠军。回家后,阿里情绪低落地脱下已磨烂的鞋子,把又肿又红并磨出水泡的双脚泡到水池里。阳光照在水中,池中的小金鱼纷纷游在阿里的脚踝边停留,似乎在静静地抚慰他……

情节看似简单,但是导演却通过一幕幕细腻却真诚的画面让我们一次次陷入感动。围绕那双兄妹共有的小鞋子,导演设置了每一个细节:每天放学后,妹妹快速飞奔回家,哥哥换了鞋子再飞奔的去上学;阿里跑得气喘吁吁,但依然经常在上课铃响后才无奈的踏进教室;妹妹追着不小心掉入河里随波游走的球鞋,一边跑一边哭;莎拉觉得穿着哥哥的球鞋很丢人,上课的时候一直缩着脚,直到体育老师表扬穿球鞋来上课的同学时,她的脸上才露出纯真的笑容;莎拉和阿里一起去找那个脚上穿着她丢掉的那双粉红色的鞋子的女孩,但是,当发现女孩的父亲是个盲人,他们又转身回去;为了给妹妹一双新鞋,阿里参加长跑比赛,脑中全是妹妹穿着旧鞋子的模样……当一幕幕画面在你面前流动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技巧都是多余的,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二、慎选人物和线索,强力突出至深亲情

导演在多种亲情关系中选择了兄妹情,用一双小鞋子将一对兄妹之间的感情诠释地淋漓尽致。

影片中的阿里和莎拉两兄妹虽然还都是孩子,却已经开始懂得为对方着想。阿里将老师奖励的自动铅笔送给妹妹,和父亲出去挣钱首先想到的是给妹妹买一双新鞋……莎拉知道哥哥把她的鞋子弄丢了没有告诉父母而是和哥哥换着穿同一双鞋子,每天下课都马上跑回家让哥哥换鞋,考试时不停看表就怕哥哥来不及上学……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发生在这两个纯真的孩子身上显得不再平淡,人小恰巧显出了精神的伟大,孩子之间的感情表达较之成年人更让人感觉震撼。

另外,导演选择一双小鞋子作为整部影片的线索,并且以“小鞋子”为名,想法独到,别具一格。表现兄妹亲情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导演偏偏选择了让兄妹同穿一双鞋来将主题呈现,小鞋子看似并不起眼,但是当它成为兄妹两个的惟一就显得异常珍贵了。这种孩子之间的无奈却又温暖的“分享”将亲情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巧妙运用镜头,达到完美叙事效果

影片一开始,导演就用一个固定镜头来完成一个长镜头的拍摄,摄像机镜头中的表现对象由一双粗糙的手、一双小的破旧了的鞋子和一些修鞋用的工具组成。镜头中导演用修鞋老人修鞋动作的麻利与整个镜头的冗长形成鲜明对比,引出本片的线索“小鞋子”,同时给人以心理上的压迫感。

妹妹穿着哥哥的旧球鞋站在队伍中间,低头扫视着周围人的鞋子。导演不厌其烦的用慢慢移动的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示了周围那些大大小小的或者玲珑或者华贵的漂亮的鞋子,最后,镜头回到了那双又大又旧的破球鞋。几乎不用再回到妹妹的表情,已经可以体会到她内心的羡慕和无奈失落了。

妹妹考试时,她一边答着题一边偷偷望着老师手腕上的手表,这时的镜头没有给出老师的全身,而只有那种让人略感不安和焦躁的在手腕上移回,让人刹那间触到了妹妹同样焦急的心情:哥哥在等着她回去送鞋子呢,现在还有时间吗?

第4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20年前,他因为贫穷,来到她的家中,做她的专业护理。她从小智障,生活无法自理,父母与兄妹忙于各自的事情,根本没有时间来照料她。她独自活在自己的天地里,被世界遗忘,也将整个世界疏远。

他的到来改变了一切。他将她看成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精心照看着。他带她出去认识花草,辨别飞鸟虫鱼;他教她与人问好,礼貌回复别人的问话;他甚至费尽了力气,教她写下自己的名字,并记住自家的地址。她在陌生人面前,躲闪、哭闹、用怪异的举止将别人吓跑;唯独在他的面前,如温顺的羔羊一样,安静地随他来去。

他对她的照看,持续了4年。她的兄妹纷纷结婚生子,有了自己的家庭,而她的父母,因为年迈,亦需要儿女们照顾。她,成了一家人不知该如何处理的难题。起初大家送她去智障中心,但只一天,她就从里面疯跑出来,还差一点走丢了。后来大家又说几个兄妹轮流来照料她,可是待过一轮后,几个兄妹,便保持了沉默。最后,大家说,再花重金,招一个肯长期照顾她的护理吧。

这一次招来的,还是他。他是因为难违父母的命令,回去相亲的。亲没有相完,他却一直挂念无人照顾的她。他想她是不是又在花园里,被人欺负,弄得满身的沙子?是不是她要吃苹果,家人却在她模糊难辨的手势里,错将橘子递给她?是不是一家人都去上班,将她一个人关在房间里,连鸟声也无法听到?他就这样在焦灼的忧虑中,冲破重重的阻碍,重新回到她的身边。

为他提亲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几乎所有人都劝他,说该是成家的时候了,她虽然可以让你挣到不少钱,但总不至于连自己的幸福,也耽误进去吧。他笑着摇头,说:她离不开我,我也不舍得丢掉这样一个其实心如明镜的妹妹啊。

这样又过了两年,她的父母,终于犹豫着开了口,说:你总不能这样照顾她一辈子吧,孩子,你是需要有一个家庭的。他们以为他会陷入沉思,但不曾想,他看着他们,没有任何犹疑地答道:我想如果可能,我会照顾她一辈子。

他就这样,在世人的议论声中,与她结了婚。有人说,他是为钱才娶了她。也有人说,或许他自己,在身体或心理上,也有什么障碍吧。但更多的人则说,等着吧,过不了几年,等他得到了所有想要的东西,诸如房子、城市户口和金钱,他自会与她离婚。

这样的议论,在其后的20多年里,从没有停止过。但他与她,却像所有幸福的家庭,养育了一个健康的儿子,并供儿子读到了大学。她在35岁时,下肢开始麻木,直至无法站立行走。而他依然在黄昏的时候,与她定时地出现在小区的中心花园。那里,有许多孩子、老人和甜蜜的情侣。她坐在轮椅里,天真地望着他,而他,则像一个父亲,怜爱地帮她擦去额头的汗珠,又整整被风吹乱的衣服。他们和许多夫妻一样,组成这个小区里和谐美丽的音符。

第5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山脚下,国道上,一个13岁的小男孩背着一个2岁左右的小女孩,迈着坚毅的步伐,走在因为地震已变得坎坷的路上。沾满灰尘的衣裤,满是泥土有些磨损的胶鞋,向人们透露:他们是从遥远的灾区徒步而来。

通过记者的报道我知道了他们是灾难的幸存者。他们的家在一个比较偏远的山村,父母亲人在灾难中死亡,房屋全垮了。哥哥背着年幼的妹妹,走了三天的路才来到这国道上。

随着镜头的推移,给了这对兄妹一个特写。哥哥脸色如灰,眼神却出奇的坚毅,仿佛黑夜中闪烁的灯。妹妹自在地在哥哥背上喝着水,脸上一片宁静和好奇。

记者问:“你要把妹妹带到哪里?”

他回答:“我要把她带到安全的地方。”语气中有不可置疑的坚定。

也许,妹妹曾经问过哥哥:“我们要去哪里?”

三天的时间里,哥哥也不知多少次地安慰妹妹。余震不断,滑坡不断,塌方不断,灰尘漫天飞扬,从地底不时传来的奇怪的嗡嗡声中,不知哥哥是怎样煞费苦心,才抚平了妹妹心中的恐惧;也不知哥哥采取了什么办法,压住了妹妹心中对父母的思念。三天的山路行走,哥哥历经了多少艰辛才解决了平时看似简单的吃喝问题!

正是因为哥哥心中有“带妹妹到安全地方”的信念,才让他变得如此坚强;正是有了哥哥的坚强,才保证了妹妹至今无忧无虑。

看着这个镜头,我想起了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晶莹的泪水滑过我的脸庞,我觉得他犹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般坚毅。

一对平凡的兄妹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哥哥注定了要用稚嫩的肩膀,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地震兄妹的镜头不断在我脑海显现,哥哥的坚强会鼓励人们,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要坚强地挺过去。总理曾经说过,房子倒了可以重建,道路断了可以再修,只要人在就好。

第6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保姆变身继承人纠纷”频发的背后,你看到了什么?

新闻聚焦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全国老龄办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显示,我国空巢老年人口规模继续上升, 2013年突破了1亿人大关。在空巢家庭中,除了父母子女两地分离的情况之外,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也开始增多。

因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将有更多老人不是由儿女而是由保姆陪伴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对这些老人来说,能够陪伴自己度过生命最后一程的人就是亲人。因此,子女与保姆争财产的纠纷也随之频繁出现。

其中,有的老人被保姆骗走全部身家财产,有的老人是主动留下遗嘱,将身后财产悉数送给保姆。

尽管财产问题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或者法院判决等方式解决,但更深层次的家庭关系问题却无法用法律手段来衡量……

镜头1

亲情被利用 保姆变脸

骗房产

年过八旬的王秀玲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曾经乖巧可爱的小保姆,居然骗走了他们老两口惟一的一套房产。要知道,他们曾经把她当成亲孙女一般疼爱……

保姆成了“亲孙女”

1996年,王秀玲夫妇作为退休工人,用集资的方式买下一套七十多平米的房子。那时他们的两儿一女都已各自成家,两个老人独自生活。后来,老伴儿李良因病瘫痪在床,生活无法自理,子女们也都不愿回家照顾老人,王秀玲只好请了保姆。

2004年,前一个辞职的保姆把小玉介绍给了王秀玲。那年,小玉只是个16岁的丫头,而王秀玲已经年过七十。

“她身高有一米六左右,有点瘦,皮肤偏黑。”来自云南的小玉给王秀玲的第一印象是“很乖巧、很老实”。

按那时的收入水平,除了给小玉包吃包住外,王秀玲每月还支付她500元的工资。刚来到这个家庭时,小玉每天的任务就是做饭、打扫卫生和洗衣服。

为了让小玉有家的感觉,除了每顿饭在同一张桌子上吃以外,王秀玲还把一间卧室腾出来给小玉住。这个乖巧可爱的小保姆慢慢成了两位老人的精神寄托,王秀玲很快喜欢上了这个年轻的小保姆,把她当成孙女一般疼爱,甚至跟她谈心聊天。

5年时光荏苒而逝,很少得到儿女关爱的王秀玲夫妇慢慢把小玉当成了亲人。但让王秀玲夫妇无法预料到的是,他们夫妻唯一栖风避雨的一套房子,竟蹊跷地被小玉卖给了别人,闹得年逾古稀的老两口差点流落街头……

而为了房子一事,王秀玲夫妇和小保姆亲若一家的情意,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房子过户给了小保姆

2009年,在王秀玲家中做了5年保姆的小玉哭着找到王秀玲,称自己家里出了事,急需一笔钱。听到小玉要向他们借十多万元时,王秀玲也无能为力。

经过一番商量,王秀玲答应用他们的这套房子作抵押到银行贷款。可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王秀玲,他们夫妻年纪太大,不能贷款。随后,小玉提出将房子过户到自己名下再去贷款。为了帮助小玉,王秀玲夫妇和小玉签了购房合同,答应以30万元的价格将房屋过户。但在没有拿到小玉一分钱的情况下,王秀玲夫妇就将房子过户给了小玉。

谁知才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套房子却被小玉转手卖给了朋友小青。小青支付了小玉10万元首款,并约定尾款以每年2万的方式归还。而从始至终,王秀玲夫妇也没有从小玉那里得到一分钱。

夫妻俩居住多年的房子莫名其妙地就成了他人的,这让只靠退休金过日子的老两口难以接受。原本身体不好瘫痪在床的李良听说后更是禁不住打击,身体每况愈下。

无奈,王秀玲夫妇联系了一名律师,希望能夺回房屋所有权。律师认为,小玉在取得房屋所有权时并没有向王秀玲夫妇支付房款,违反了合同法规定的等价有偿的原则。老人把房屋过户给小玉的本意是想让她拿去贷款,小玉却将房子私自转让他人,骗取了老人的信任。之后,老人将小玉和小青到法院,法院一审判决房屋所有权归王秀玲夫妇。

虽然房子最后归还了王秀玲夫妇,李良的身体也渐渐康复,但经历一场变故后,老两口的生活却再也回不到以前。

亲情淡薄成了祸根

王秀玲说,其实早在2008年初的时候,她就发现小玉有时候夜不归宿,白天也常常在外面玩,家里该做的家务也不做。

后来,小玉从朋友那里弄了一个服装铺面,白天在外面做生意,晚上又回来住在王秀玲家里。小玉没有再给王秀玲家里做任何事,王秀玲也没有再支付她工钱,但王秀玲心里仍然舍不得小玉,让她在家里吃住,也没有收钱。

王秀玲说,后来的一段时间小玉还时常来找他们两位老人借钱。王秀玲没有钱,只能向朋友借了再给小玉。王秀玲计算了一下,小玉至今仍有2万多元没能还清。如今,小玉留下的电话号码已是空号,王秀玲也不知道去哪儿寻回这笔欠款。

王秀玲说,后来小玉卖房子的事情败露后,她写了一份悔过书。悔过书里,小玉提到自己在小青的提议下,利用她和老人之间的亲情来骗取房子……

“如果孩子们对我们好点,我们也就不会被保姆骗了。”提到自己养育的两儿一女,王秀玲失声痛哭,一直坐在旁边默不出声的老伴儿也突然表情严肃,拿起拐棍敲着地板。

王秀玲说,丈夫患病后,不管是住院治疗还是买药,3个子女从没有给过一分钱。去年春节,两个儿子破天荒地每人给了王秀玲夫妇1000元钱,两位老人都感到无比惊讶,“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

渴望能儿孙绕膝的王秀玲夫妇,眼看着子女们都成家立业却无法承欢膝下。王秀玲说,因为两个儿子都曾提出让他们把房子过户给孙子、孙女,王秀玲没有答应,所以当初在小玉提出借钱和把房子过户给她时,王秀玲并没有向子女透露半句。

而对于母亲的说法,王秀玲的两个儿子听完之后都后悔莫及。“我们平时也惦念父母,不过确实回去的次数比较少。这起变故让我们都觉得意外,幸亏父母都还好好的,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关心父母,照顾父母,让他们宽心,不让这类的事情再发生……”

(故事中人物均为化名)

镜头2

同睡一张床 保姆主动

要房产

79岁的刘世昌在雇佣保姆罗小红十几天后就立下遗嘱,将所住房屋和所有钱财在其百年之后赠与保姆。对此,老人的儿女非常不满,他们认为老人活活地被罗小红给欺骗了……

新保姆不要工资要房子

20多年中,刘世昌先后换了近百名保姆,但几乎没有满意的。

“我身体不好,找到一个脾气性格既好又能好好照顾人的保姆挺难的。”刘世昌是一名退休工人,现在的退休工资是每月2200元。他说,自己三十多年前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如今不仅不能走路,而且吃饭、穿衣、大小便都需要人服侍。虽有一儿一女,但他们都已经成家很多年了,儿子一家在别的城市生活。女儿家虽然离得近,但她也是残疾人,生活不能自理,还得靠女婿照顾。

直到前年,47岁的贵州女子罗小红出现,刘世昌老人的生活突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2年春节前,罗小红经人介绍到我家当保姆,她刚来的时候工资说好2000元,十多天后,她跟我聊了一次天――她说她肯定会好好伺候我,但在我百年后得将房屋等遗产全部赠送给她。如果可以的话,她自己的保姆工资也不要了,我的退休工资全部交给她作为两个人的生活费……我觉得她人不错,就答应了。”

2012年2月16日,罗小红找来一位律师,帮刘世昌立下了遗嘱。在遗嘱中,刘世昌愿意将现居住的房屋及其它所有财产,在他百年之后全部赠与罗小红。

保姆和女儿各有遗嘱

刘世昌说,子女起初并不知道他立遗嘱将房产赠给保姆。过了没多久,听街坊邻居说起这事后,女儿女婿不乐意了,女婿时不时就到刘世昌家里,大吵大闹一番……

“我女儿女婿平时从来不来照料我,听说我把房子给了保姆,女婿经常上门来吵,要把罗小红赶走。”为此,刘世昌还报了警。

然而,在刘世昌的女儿刘玉静看来,父亲脑子真是老糊涂了,一个刚刚认识十多天的保姆,就把他给彻彻底底忽悠了。

刘玉静比保姆罗小红大一岁,她说:“我和父亲一样患类风湿性关节炎30年了,四肢干瘦,双手都已经变形了,病情比父亲还严重,平时都是坐在轮椅上,日常生活都要靠老公照料。对父亲现在的情况,我们做晚辈的真的是又无奈又气愤。以前我老公经常去照料他,给他送饭。但老爷子脾气很古怪,前段时间,我还让老公买了一些糕点给他送了过去,老爷子当时就把东西扔到门外……”

随后,刘玉静拿出一份遗嘱说,这份落款日期为2005年10月11日的遗嘱是父亲70岁时立的,老人说将本人名下的120平方的房产,包括家具都赠送给她。遗嘱由一名许姓律师代书,刘世昌作为遗嘱人签的名。“谁能想,这才几年的时间,父亲就另立遗嘱要把房子送给保姆。”说完,刘玉静深深地叹了口气。

保姆曾经就有“受赠史”

对于刘世昌的做法,他的小儿子也不支持。“我们想过送他去敬老院,但父亲的脾气很暴躁,要求又多,在那里也呆不下去。我因为没有时间在家照顾父亲,所以担心如果保姆走了没人照料父亲,所以也就没多说什么。”

不过,在街坊邻居的眼中,自从保姆罗小红来了以后,刘世昌老人确实像变了个人一样:精神焕发,原因就是老人和保姆每天晚上都睡在同一张双人床上。对此,刘世昌老人也毫不犹豫地表示承认,“我不能动,需要她照顾……”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保姆罗小红此前曾受赠一套房屋和30万现金。罗小红称:4年多以前,她给一位林姓独居老人当保姆,2011年年底,80岁的老人去世前,立遗嘱把自己的一套50平方的房产和30万现金全部赠给了她……

(故事中人物均为化名)

镜头3

保姆变继母 揣着遗嘱

争房产

在子女的眼中,她只是伺候父亲多年的保姆;在她眼里,自己已经是孩子们的继母。一份公证遗嘱,让逝去的老人将房子留给了保姆。老人永远离开了,留给儿女们的却是无尽的遗产纠纷……

突然冒出的结婚证

据常力建四兄妹讲,涉案的这套房子一直由母亲与父亲居住,直至1999年母亲离世。

母亲去世后的两年里,年过八旬的父亲身体每况愈下。老人脾气执拗,接连几个保姆都辞工而去,直到四兄妹找到胡梅。

干净利索、做事细心的胡梅很快让老常的脸上又有了笑容,四兄妹看在眼里,放心多了,保姆费也从每月的500元逐渐涨到了1500元。

2012年11月,老人去世。料理完后事,四兄妹坐下来商量如何处置父母遗留下来的房子。就在这时,胡梅将一本《结婚证》放在了他们面前,“我跟你们的父亲已于2001年12月30日登记结婚,老常的财产有我的份。”

保姆竟然变成继母,四兄妹惊呆了。他们无法接受这个现实,断然拒绝了胡梅的要求。2013年初,无奈的胡梅将四个子女一起告到了法院。

结婚证之外还有遗嘱

对于被胡梅告上法庭,四兄妹并不意外。意外的是,“直到收到法院送达的书时,我们才知道父亲生前还立有遗嘱。”

经过法院调查,原来2008年2月老常立了一份遗嘱,自愿将属于他的那部分房屋产权留给胡梅一人。此外,他还请公证员对遗嘱做了公证。

“父亲立遗嘱时是否清醒,是否自愿?” 常力建四兄妹做了“详细调查”。随后,他们向法院提出:公证遗嘱违法无效。

“胡梅是保姆,月月拿着保姆费。我父亲卧床多年,她不但没有好好照顾老人,还多次殴打他,虐待他。” 在常力建看来,所谓的公证遗嘱肯定是在老父意识不完全清醒、不自愿并在胡梅的胁迫下写的,而且子女们毫不知情,“胡梅的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房屋应由我们继承。”

而法院认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房屋。按照法律,应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予以继承,同一顺序继承人均等继承。有遗嘱或有遗赠的,按照遗嘱继承或遗嘱办理。本案中,胡梅及四兄妹均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对于四兄妹认为公证遗嘱违法无效,法院认为,其父亲有权对财产以遗嘱方式予以处理,且遗嘱经公证处公证,合法有效。

最终法院一审判决:对该房产,胡梅继承6/10份额,四兄妹各继承1/10份额。胡梅所占份额多,房屋由她全部继承,给付四兄妹相应的补偿款。

历经波折再次上诉

然而,对于法院做出的一审判决四兄妹“如鲠在喉”,经历多次波折,常力建四兄妹于2014年年初上诉至中级人民法院。

“这份遗嘱是在我父亲患脑梗、脑萎缩、痴呆多年,而且所有子女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立下的,我父亲完全被人利用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意见》之规定,“所立遗嘱如违反有关法律、政策的不予保护。”因此,四兄妹要求法院撤销一审判决。

面对跟自己争夺遗产的子女们,胡梅心里很难受,法庭上,她数度落泪,“虽说是继母,可我和他们的父亲生活了十多年。老伴一身病,是我一直悉心照顾着他。”

胡梅的说法遭到了四兄妹的反对,四兄妹的律师说:“胡梅常打骂老人,不让他吃饱饭。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尿到床上,她不给换床单,致使老人身上出现多处褥疮。自1997年老人患病后,四兄妹精心为其治病,尽孝道。尤其是老人住院期间,所有的护理和其它事务均由四兄妹承担,胡梅却以自己岁数大、身体不好、不是保姆工作范围为由,不到医院护理老人。”为了证明上诉理由,四兄妹手里握着16份证人证言。

听到此,胡梅坐不住了,“结婚后,我尽了一个妻子的义务,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你们的父亲,可作为子女,你们不尊重我,将我当保姆对待。我是如何照顾你们父亲的,邻居和医院医生、护士都能证明。”最终,双方约定,在下次开庭时各自带着证人当庭质询。

如今,这份公证遗嘱是否有效?胡梅和四兄妹的证人又是如何证明的?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的是,如果老爷子泉下有知,他肯定不愿意看到亲人为了一套房子而陷入如此混乱的境地……

(故事中人物均为化名)

专家观点

特邀专家 孙 凤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特邀专家 李 松

北京盛峰律师事务所房产法律事务部首席律师

银发族财产成了“唐僧肉”

孤独寂寞是“祸根”

“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得不到充分关怀是最根本的问题。”采访中,孙凤教授说,现实中,不少子女“凑份子”给独居老人请来住家保姆,认为老人生活有人照料就算完成任务。但对于大多数有退休工资的老人来说,他们更需要有儿女陪在身边说说话,有个感情寄托。

很多老人常感慨:有了电话,孩子回家都少了……而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的生活圈子往往变得狭小,这时的老年人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与寄托。这种状态下,老人便很容易对保姆产生情感依赖。

作为子女,应当摆正亲情与财产继承之间的关系,不论是从法律上还是道德上都应当对父母尽赡养义务。

老人容易为爱“昏头”

此外,生理退化、心理弱点等多种因素决定了老年人在生活中成了地道的弱势群体。尤其是一些单身的老年男性,因为自身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不会洗衣服,不会做饭,加上子女不在身边,会更加对他人产生依赖。而此时,他们手里那些“压箱底”的钱很可能会成为骗子们眼中的“唐僧肉”。

有些保姆就是抓住老人的这些弱点和心理,利诱老人,如有的保姆会对老人说,如果你跟我结婚或者把财产分给我多少,我就一辈子伺候你;如果不同意,我就不管你了……她们以“爱情”来哄骗老人的“童心”,用设计好的圈套一步步地将老人迷惑、俘虏,最终夺取老人的遗产。

当然也有很多老人在和保姆的相处中感到温暖,从而萌生“结婚”的念头。

有调查显示:丧偶男性老人再婚需求高达77.8%,其中,70岁左右的男性有再婚愿望的比例较大。对于他们来说,为了能找到伴侣,结婚不问年龄,只问满意度和幸福度。这种婚姻往往具有双重责任,既有妻子对丈夫的责任,又有年轻的妻子对年老丈夫的赡养责任。而两者的结合需要丈夫在物质上予以补偿,这是双方生存利益下的一种等价交换。

现实中,对于社交渠道有限的男性老人来说,保姆很容易就成为了日久生情的对象,这也是为何保姆变为老人伴侣的客观原因。

家政行业缺乏监管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国的家政服务行业一直缺乏监管,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一个高素质的家政人员,理论和经验都要有,然而现在大部分的保姆文化程度都不高,缺少理论,缺少技能,更缺乏职业道德。

对于这一点,不少国家都很重视,比如菲律宾,他们就有着号称“世界上最专业的保姆”――很多“菲佣”都有大学文凭,且在菲律宾本国受过至少 3个月的家政专业培训。

再如,美国有很多高校都开设家政系。因为美国人认为,人人都有家庭,帮助家庭提高生活质量和管理水平,就是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

而在我国,目前全国高校开设家政专业的大学寥寥无几,毕业生更是屈指可数。再加上家政行业缺乏监管,各类家政纠纷的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

特别提醒

“财产案”强调尊重遗嘱人

传统观念认为:财产不能给“外人”,子女继承父母的财产天经地义。因此,当遗嘱人把友情、爱情作为确定继承人的标准时,亲情在此时就表现得难以接受。

但在法律框架内,财产所有人可以以遗嘱、捐赠、赠与等多种形式处分自己的财产,只要是本人的真实意愿,就受到法律保护,他人无权干涉。

采访中,李松律师说,他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类似的案件,大多是主人立遗嘱将财产留给保姆,从而引发子女与保姆之间的“战争”――子女们往往会将保姆告上法庭,要求保姆返还老人财产。但在司法实践中,处理遗产案件时非常强调充分尊重遗嘱人的遗愿,按死者遗嘱来处理其财产。

生活中一旦遇到此种情况,建议首先鉴别遗嘱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如果遇到不懂或不明白的地方,应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不要盲目应诉。

再者,作为子女,对于财产分配等事宜,亦可在老人身体及精神状态俱佳时早作安排,避免给一些有意图谋不轨、抢夺遗产的人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对于有些亲属怀疑遗嘱是在老人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所立,这种情况必须要举证――比如老人患了老年痴呆,病历中明确指出相关丧失行为能力的病症,或者可以举证立遗嘱时老人正在抢救中,非清醒状态等。

第7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1、《以家人之名》不是网剧。是由丁梓光执导,谭松韵、宋威龙领衔主演,张新成特别出演,涂松岩、孙铱、何瑞贤、安戈等主演,张晞临友情出演的青春成长治愈剧。

2、该剧讲述了3个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长中彼此扶持,逐渐治愈了内心的伤,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成为了更好的人。

3、剧情简介

三个没有血缘关系、在原生家庭遭遇过不同伤痛的孩子,机缘巧合下凑在一起成为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贺子秋、妹妹李尖尖在两个爸爸的抚养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长。高中毕业后,两个哥哥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一边是彼此认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一边是无法选择但关系淡漠的亲生父母,他们在两个家庭中迷茫徘徊。五年后,哥哥们回到了新家人身边,三人终于团聚,但由于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问题仍如影随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三个人选择齐心协力,在经历了一番磨难后,他们终于勇敢地走出了过去阴影,让父母直面了自己的问题,也让彼此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1、最终结局凌霄和李尖尖在一起了,贺子秋也收获了成长,这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2、《以家人之名》是由丁梓光执导,谭松韵、宋威龙领衔主演,张新成特别出演,涂松岩、孙铱、何瑞贤、安戈等主演,张晞临,杨童舒,友情出演的青春成长治愈剧,该剧讲述了3个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组成了一个非血缘关系的家庭,兄妹三人在成长中彼此扶持,逐渐治愈了内心的伤,与过去的自己和解,成为了更好的人。

3、剧情简介:三个没有血缘关系、在原生家庭遭遇过不同伤痛的孩子,机缘巧合下凑在一起成为了兄妹。大哥凌霄、二哥贺子秋、妹妹李尖尖在两个爸爸的抚养下相互扶持、共同成长。高中毕业后,两个哥哥回到了自己的原生家庭,一边是彼此认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一边是无法选择但关系淡漠的亲生父母,他们在两个家庭中迷茫徘徊。五年后,哥哥们回到了新家人身边,三人终于团聚,但由于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问题仍如影随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三个人选择齐心协力,在经历了一番磨难后,他们终于勇敢地走出了过去阴影,让父母直面了自己的问题,也让彼此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兄妹与父母范文

没有出现矛盾前的孩子,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遵从约定并尽量满足手足的期望。可是,一旦相意见不一致,要么是一方被迫接受另一方的观点,要么是双方拒绝对方要求,要么是爆发出强烈的对抗……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战争,他们都希望把这个圈子界定为内部矛盾,不愿意被任何来自父母的意见所干扰。如果父母执意充当公平的裁决者,强制他们改变自己的想法,除了让获益的孩子高兴外,最后的结果一般都是两败俱伤,起不到弥补裂缝的作用。

教子实录

玛莎和哥哥发生了矛盾,他们为了看哪个电视频道争吵不休。刚开始,他们商议一人看20分钟。可是因为妹妹的节目里出现了惊险连环场面,哥哥不愿意妹妹被血腥的场面吓到,就建议改变规则为一人看十分钟。玛莎不同意,哭闹着去抢夺遥控器。

爸爸很生气,严厉地斥责了儿子,将遥控器放到女儿的手里。

哥哥向爸爸解释完自己的原因,气呼呼地离开了客厅。本来他可以通过说服妹妹来控制局面,却没有想到爸爸会来做裁判,导致大家都不愉快。

有些小事情根本不需要父母出面解决。父母之所以会这么做,原因有两个:

一、不信任自己的孩子,觉得他们没有能力自己处理好问题;

二、过多地相信自己的权威,认为只有父母才能公平公正。

而事实上,如果父母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不多多给他们机会自己处理矛盾,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独立自主呢?

同样的,父母是否公正,并不是依靠父母自己的感觉来确定。

从表面来看,父母不让大孩子欺负小孩子,是对子女的保护。而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却发现,哥哥与妹妹争夺遥控器并非为了自己,纯属是保护妹妹不被视觉暴力侵犯。相互之间出现冲突,只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相信哥哥马上就可以用自己的方法令妹妹破涕为笑。而爸爸的突兀出现,不仅让兄妹都没有时间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无法再用轻松的心情继续享受电视节目,也影响了他们处理个人事务的方法。

手足之间,我们倡导更多的相互关心和互相体谅。兄妹之间形同路人,互不关心。这样的结果好吗?不用问他们的父亲,地球人都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和预期完全不同的结果呢,就是因为父母过度紧张,干预了孩子之间自行解决问题和矛盾,剥夺了他们自由思考的权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