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高一语文教学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一语文教学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一语文教学课程

第1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教学策略;教学思想;精心备课

一、调整作文教学策略,整体把握作文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使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都有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小学教师应着眼于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弄清各个学段的作文教学要求,注意各学段作文之间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作文教学,以便从宏观上调整作文教学策略。这样做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从事作文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在作文这块热土中自由洒脱地成长,展现自己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

教师应对整个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做到心中有数。第一学段只注重看图写话训练。第二学段让学生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把印象最深、感动最深的内容写具体。

第三学段的作文教学出现了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并重的局面,要求学生在写好纪实作文的同时,也要写好想象作文。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注意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激发其表达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恰如其分地想象出丰富的内容,达到提高学生的认知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作文水平也不可能千人一律,万人一致。教师只有站在高处,从整体上把握作文教学,注意作文教学的连贯性,学生作文水平的差异,适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才能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的写作水平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让每一个童稚的心灵不再有“作文难”的阴影。

二、扭转陈旧的作文教学思想,体现作文的个性化

在作文教学中,时常有“程式化”的现象,把固定不变的作文模式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写出的作文往往是“千人一面,万篇不变”。出现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莫过于过分强调共性,压抑个性,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教师应及时扭转“只注重共性,而忽视个性”的陈旧的作文教学思想,给学生一个自由化、个性化的作文发展空间。

个性化作文指学生在作文中能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小学作文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世界、表情达意的综合训练过程,是学生认知世界,并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见闻与感受的一种个性的学习活动。如果学生的作文不能如实地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那么,作文也就失去了它的本质意义。

俗话说“文如其为”,作文是一种发自内心、自由自在的“倾吐”,是学生心声的流露,是个性的张扬。《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体验生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习作兴趣,使他们产生表达的欲望,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三、转变“胸有成竹”的意识,倡导作文教学要精心备课

在小学语文教师队伍中,不乏长期从事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他们往往以为自己教学经验丰富,对作文教学了如指掌。在进行作文教学活动之前,没有必要再浪费时间去备课。在这种“胸有成竹”的意识支配下,教师很难让学生如实地抒发自己所想,倾吐自己所见。这样的作文教学,怎么能达到提高学生的感知力和想象力的目的呢?

俗话说:“学无定法,教无常法。”即使教材没有变动,教学经验异常丰富,也不能一成不变地用同一方法对不同对象实施相同的教学。试想,每年的劳动对象在不断地改变,他们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写作水平等因素都不可能相同,用同一模式对不同对象进行教学,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是不言而喻的。

要搞好作文教学,必须精心备课。在备课时,必须做到“两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在“备教材”时,要“吃透”作文要求,把握好作文的主题方向,理清学生写作的思路,明白在作文教学之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备学生”就是对全体学生的个性差异、写作水平的异同做全面了解,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教师要深入领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搞好作文教学,让学生放飞丰富的想象,倾诉童稚的心声,描绘五彩的童年。

参考文献:

第2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一、充分发挥、合理运用教育技术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只要充分发挥、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就能使教师的“教”深入浅出、学生的“学”轻松愉快、课堂的气氛热烈和谐。如何充分发挥、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呢?

1、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激发兴趣,寓教于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动力。”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便会自觉地、主动地去接触、探究。而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远程教育资源则显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在大屏幕上,我们适时展示出动静结合、声像俱佳的视频,把课文中精美的文字用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能够使学生如临其境。如教学《苏州园林》一课,老师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一边赏园林实景(视频: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一边听课文范读,耳濡目染,如同跟随导游游览了苏州园林。特别是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的地方,像“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等,老师只需对相关内容进行回放、定格,学生再学课文就一目了然了。因此,老师在教学《苏州园林》时,只需传授相关语文知识,无需赘述课文内容,难点不攻自破,课堂上老师教学轻松自如,学生学习兴趣盎然。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使课堂气氛热烈,而且使学生对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如数家珍,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创设情境,感染学生。如教学《出师表》一课,老师用“同步课堂”中的资料让学生观看“三顾茅庐”的flas和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情节,使学生对诸葛亮临行之前分析当前的形势,追述创业的艰辛,激励刘禅广开言路、亲贤远佞、赏罚分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使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臣形象深深地烙于学生的脑海之中。

3、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突破难点,训练思维。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才能缩短学生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发展,达到“启其所感,导其所难”的目的,达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根据课文开头的内容,我设计了一组反映四季季节特点的风景图,运用多媒体显示出来,学生一边欣赏图片,一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每个季节的景物特点。在此基础上,启发同学们:刚才看到的这些景象都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与我们人类一样,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那么,大自然究竟有哪些语言呢?这些语言到底有什么含义呢?我们又能从中读到哪些信息呢?了解这些信息有什么积极意义呢?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抽象思维得到了训练,有关物候学的知识难点得到了突破。

4、合理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在教学《森林》时,老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归纳整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文字资料、图片:世界各国的森林覆盖率、美丽的森林和珍禽异兽的图片、因环境破坏带来的自然灾害等等。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材料相互交流后,讨论“保护环境如何从自身做起”,呼唤人们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爱护生物,还地球一个美好的明天。这样,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搜集、理解、感悟、交流等实践活动,广泛浏览相关资料,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合作交流、多种表达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获取、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真正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运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远程教育技术资源,不可生搬硬套、削足适履,必须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选择地“借用”,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1、师生交流为主,“远教”资源为辅。再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资源,也只是一种教具,不可任其“主宰”课堂。学生在课堂上需要可亲可感的老师来适时引导,而不是需要呆板的课件来机械地写入。如果把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机交互,老师成了电脑的操作员,学生成了课件的阅览者,就会造成情感教育的缺失。因此,老师还是要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学生以舞台,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课件永远代替不了老师。

2、适应教学环节,注重教学实效。在应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热潮中,要根据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远程教育资源,不能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能讲清讲透的,就不用远程教育资源,不搞形式主义。我们应该“看清”语文教学中远程教育资源所能发挥的辅助作用,走出误区,不赶时髦,要以教学需要为准绳,适应教学环节,注重教学实效,恰到好处地选用远程教育资源。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介绍建筑物等内容,学生了解得不多,学起来困难较大,若利用相关远程教育资源就可以收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总之,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本着实效性原则,灵活选用。

第3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1. 高效利用教材渗透文化意识

在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选用的英语教材更加重视文化因素,涉及到了西方国家丰富多样的文化内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文化内容,提升文化意识。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西方国家的文化,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进行英语教学的创新和尝试。首先教师要从英语教材着手,不断寻求教材中渗透的文化信息。新课程高中英语教材中充满了大量的文化信息,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知识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教材中包含了大量关于西方国家风俗习惯、民族宗教、饮食习惯等文化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学习和理解,教师就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培养自身良好的文化意识。例如,在许多国家,red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比如:a red letter day意思是“纪念日”或“喜庆的日子”;blue一般表示不快乐、忧郁的情绪,比如:in a blue mood情绪低沉;在英语中,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的意思,例如:a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其次,教师要在语法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师在对一些语法结构进行讲解时,也要向学生介绍该语法在西方国家的应用。例如,What a nice day, isn’t it?以及You need to wear a coat, don’t you?等在英美人眼中这句话只是引起话题常用的方式。最后,教师要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感知文化。在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应该选择文化内容丰富的材料,以便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

2. 重视第二课堂渗透文化意识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是不能够仅仅依靠课堂时间,应该重视第二课堂,从而使自身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和延伸。为了帮助学生拓展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饮食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第二课堂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融入到西方文化氛围中,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更加自主地培养自身的文化意识。为了更好地强化,英语第二课堂教学,讲师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第一,有效利用多媒体设备,加强文化意识渗透。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背景,提高学生主动提升文化传播意识的积极性。第二,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知识面,更大程度地增加学生的文化语言意识,鼓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积累。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要提高题材的多样性,广泛涉猎人文、风俗、生活、人生观、科技等内容,提高培养自身文化意识的自觉性。例如,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读读英文寓言,从中汲取营养,完善自己的人生观。Once there was a king. He likes to write stories, but his stories were not good. As people were afraid of him, they all said his stories were good. One day the king showed his stories to a famous writer. He waited the writer to praise these stories. But the writer said his stories were so bad that he should throw them into fire. The king got very angry with him and sent him to prison. After some time, the king set him free. Again he showed him some of his new stories and asked what he thought of them. After reading them, the writer at once turned to the soldiers and said: “ Take me back to prison, please.”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举办关于外国文化的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文化意识。

3. 应用拓展教材培养文化意识

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对现有的教材进行充分利用之外,还要重视拓展性教材,重视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这样就能够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文化素养。拓展性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日常用语。日常用语在教学中往往得不到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只是作为口头掌握要求。但是必须要意识到的是这些常用语,如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the way to the park? Could you please speak slowly?Good job, congratulations. 这些较为常用的礼貌和问候语可以作为提高学生文明素养,也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文化交流环境。第二,俗语、歇后语、谚语等,这些内容是一国通过日常的经验积累,而不断总结概括出的具有深刻寓意和感染力的语言,从中能够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作用。第三,英美作家及其作品的介绍。丰富的英美文学知识会让学生在文化层面对国外文化内涵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不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4. 总结

第4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必修课模块 选修课模块 整合意识

在课程设置上,根据高中语文教育的目标要求及语文学科的特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语文学习的内容,高中语文新课程采用了模块设计方式,设置了必修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构成了相对完整而又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较之以往的单元式设计,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相对独立性,使语文学科内部的结构有了重大突破,这就要求建立综合性的内容体系,通过模块的综合化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在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模块与模块之间,建立合理的逻辑关系,对现成的教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增减,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

一、对必修与选修教学的困惑

实施必修和选修教学,教师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教学究竟有什么不同。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区别在于必修是基础,要普及;选修是发展和提高。选修课的学习要求更高一些,课堂教学的容量应更大一些。然而由于高中必修课的教学时间太少,因此很多教学目标尚未落到实处,学生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而选修教材的课文事实上难度太大,数量太多,学生连基本的理解都未解决,何谈实现选修课鉴赏和探究的目标呢?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费时太多,所以在选修教学的实践中不少老师难以舍弃传统的必修课讲授式教学。

由于当前教学的实际困难,绝大部分学校都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选修,选择性已经打了折。不少选修课的内容学生不喜欢,然而却必须学。对此最有力的观点是,学生总是不成熟的,他说不喜欢不代表他真的不喜欢,而是需要老师的引导,因此限定选修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不成熟,需要老师为他们作出判断和选择,这是符合目前学生的学情的。

从理论上讲,选修课不能上成高三的复习训练课、语文知识专题课、语文学术研究课,也不能上成架空的人文课,它应该在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和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师既不能把课上得太传统、太死板,又不能片面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既不能以知识为本位,又不能抛开基础引申和发挥。总之,选修课的教学尤其需要在基础性与选择性,人文性与工具性,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种关系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

二、必修课教学中“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的整合使用

新教材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把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分解成不同模块,另一方面“聚零为整”,在教学及学生使用学习中,各个模块可以灵活组合。以下我结合课文实例就“阅读鉴赏”与“表达交流”部分的结合使用作论述。

1.“表达交流”对“阅读鉴赏”内容的拓展应用

“话题探讨”——以简括的语言归纳及总结出有关的写作规律。如1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的话题探讨,其中所点拨的“从生活中感受到那些令人心动的东西”,这是对本册第三单元中课文选材的规律性的简述。“写法借鉴”——这是“话题探讨”的延续,是对其知识的拓宽。如1册“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的“写法借鉴”中,对“话题探讨”中的“令人心动”的提法从几方面做了进一步阐述。“写作练习”——这是对前两个板块中论述的写作知识的延续,是对其的应用操作。这部分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形式,便于学生发挥。从以上不难看出,“表达交流”部分中的三个板块之间的联系密切,形成一条龙的写作训练模式,而且与“阅读鉴赏”部分吻合。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联系点。

2.注重阅读与写作的密切联系

把阅读作为写作的基础,引导学生从范文中探究写法,从中学习“应该怎样写”。这些范文,阅读教材文本也是写作的范本,如1册“表达交流”中的专题“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写人要凸显个性”“写事要有点波澜”可以与“阅读鉴赏”第三单元范文对应。

三、选修教学中对单元整合教学的再思考

1.研读教材要有整体意识

选修教材的难度大,容量大,若以传统经验和传统方法教,则必然教不完教材。上选修首先要以整体意识研读教材,通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如可以由课后“导读”、“思考与探究”及单元总结得到对单元的深入认识,明确本单元教学重点。高考并不依据某一种版本的教材,只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他们才能举一反三地应对考试。教师应该思考用什么方式教完教材,通过教学,学生是否产生了解决问题的兴趣,是否懂得用什么方式思考问题,通过什么途径可以解决问题。在某个领域的学习中,学生只要有了一些涉猎,能突破一些重点内容即可。如果不顾学生语文基础的实际,不顾及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必修课的形式赶进度,以教完教材为目的,又或者好高骛远,就只会成倍地加重学生负担,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教学效果必然不佳。

2.科学有效地用好教参

“教参”即教师教学用书,它不仅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而且仔细读它会加深对教材的理解,从中明确教学的重点,也能得到探究的启发。但是教参的资料太多,教师在使用教参上的资料时,必须进行筛选和整合,将相似的观点归类,将精华之处凸显出来加以吸收。一些“相关资料”是值得细读的,也许能启示教师引导学生做相关的探究。另外,教参上的资料多半是摘自专业的学术研究书刊,其设定的读者对象是学术研究者,其中有许多专业术语,并且有些表述是云里雾里的。教师要将其重新措辞加以呈现,使之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使学生好读易记。

3.因材施教调动学生主体参与

选修课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该灵活采用不同的教法,总的来说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课文,不同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取舍,不要为了实现“探究”的目标,勉为其难。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这样读懂字词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读懂而读懂,这样比较不容易使学生厌学。对于难度较大的课文,教师不妨串讲文章大意,学生集中探讨重点的句段即可。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课题深入探究,如可以探究作者的生平经历和其创作风格的形成,可以结合本单元的课文探究写作方法等。探究的课题可以小些。

第5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作为一种教学模式,研究型教学是上世纪在西方兴起的。本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大力倡导研究型教学。2005 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高校积极推动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1]。对研究型教学的研究自然也成为高校教研的热点之一。学界对研究型教学的研究性内涵存在广义的、多向度的理解,如归纳为“研究领先的教学、研究取向的教学、研究为本的教学、研究支持的教学”等[2]。但不论侧重点何在,研究型教学都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深层次学习,转变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固有角色,在教师的“教与研”和学生的“学与研”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教学目的如何体认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属性,决定了其教学目的在于传道,既传天之道(真),亦传人之道(善、美),即将自然、社会、心灵的真、善、美展现和发扬出来,最终达成“立人”的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笔者力求践行以上理念。为了突出教学的研究性,教师不仅要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具备学术眼光,而且应着力培养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问题意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起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能锻炼人的创造能力。举例而言,笔者在讲授完唐五代的词之后,紧接着讲宋词,为了让学生对两者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笔者有意将唐五代和宋初几位重要词家的生卒年份排列出来。花间词的代表温庭筠卒于866 年,韦庄卒于910 年,南唐冯延巳卒于960 年,李煜被宋太宗赐死于978 年。而宋代最早的有成就的词人柳永、张先、晏殊和欧阳修四人,则分别生于公元984 年、990 年、991 年和1007 年。如此一排列,果然就有学生看出了问题。他们说,柳永等四人的创作活动显然都要在11 世纪20 年代之后,而此时距离宋代建国已有60 年时间,距李后主去世也将近半个世纪,也就是说,词在这一段时间内几乎是沉寂的。大家原来都以为有了五代词的积累铺垫,宋词马上就会踏上辉煌之旅,但没有想到宋词并未随着宋王朝的建立而立即发达,而是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低迷才迈上高峰。几位细心的同学发现了这一问题,便来请教笔者。笔者提示他们可以从宋初的政治、经济、社会状况以及词体本身的发展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并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文献资料。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和思考,几个学生得出了各自的答案,笔者又鼓励他们写出学习心得。其中一位同学据此写成了《试论宋初词坛沉寂的原因》一文,此文经过充实成为了他的本科毕业论文。

显然,如果只是满足于基本知识点的讲解而不具备研究性的目的和眼光,则我们就不会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也就不会具有主动性、探索性,所得也就很有限了。

如果说研究性的教学目的要求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那么人文性的教学目的则侧重于提高学生感受、领悟和处理人情的共情能力。前者的核心在于“理”,在于锻炼受教者求真求实的智商;后者的核心在于“情”,在于提升受教者求善求美的情商,二者不可偏废。对研究型教学而言,后者尤为重要,因为研究型教学主要培养有探索能力和全局性能力的人,因此人文素质和能力重于知识[3]。为此,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较丰富的历史、社会知识和人生阅历,具有较高的情感感受和传达能力,具有美善相兼的文化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先入乎其内地被作品所感动所牵引,然后再出乎其外地将学生感染、将学生诱发起来,在教师———作品———学生的三维关系中起到良好的介质作用。

二教学内容如何确定

教学内容即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一方面有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规定,一方面也受制于其他因素和条件,诸如学生基础之厚薄、授课时数之多寡、教师对内容之生疏与熟稔,等等。目前,研究型教学还不能也不必覆盖课程的全部内容,我们大致选取了30%的内容进行研究型教学尝试。这30%的教学内容之确定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研究价值的大小,二是教师和学生研究能力的高下。前者考虑的是客观必要性,后者照顾的是主观可行性。

以研究价值而言。中国古代文学经历了3000 余年的发展,积累了十分厚重的文化遗产,从理论上、从传承传统的角度来看,它们都具有研究的价值。研究型教学就是要从这些内容中选取适合学生自主研讨的部分来进行教学实践。

我们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兼顾了研究对象的纯粹学理价值和现实情理价值两个层面。比如,汉末五言诗《古诗十九首》的作者至今未有定论,如果通过考证能够确定其作者,当然是一个具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突破。但其意义主要是学理上的,对本科学子而言,这一命题并不切近于他们的思想和生活,难以引发参与热情。又如,元末明初南戏的代表作品《琵琶记》,曾被晚明思想家李贽批评为“画工”,虽也不乏生动形象之意,但终究不如《西厢记》《拜月亭》这样的“化工”之作自然天成,尤其是情节上“三不从”的构思,颇受后人诟病。但在教学中,我们考虑到这一情节很能凸显传统道德系统的裂痕,对当今道德文化建设也很具有参考意义,所以将之作为研究选题让学生自由探讨。大家果然各抒己见,形成了争论,深化了相关认识,教学效果很好。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研究论题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循此旁涉到其他知识点、思考点、情感点,由点及面,学生思考和体会的深度与广度因之拓展开来。

以研究能力的高下而言。首先是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眼光。笔者在教学中的体会是,一方面要结合自己的学术专长选择合适的研究论题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的学术性,此即以科研促进教学。另一方面也可以甚至应该拓展自己的学术领域,在教学中与学生一道探讨更广泛的学术问题,甚至可以将教学中的研究成果融入到自己的学术思考和写作中去,此即以教学促进科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触发思想的火花,彼此问难,教师就不仅仅是“教”,也是在“学”了。三教学过程与方式如何创新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局限于教书,教书局限于课程,课程局限于课堂,课堂局限于讲授,讲授局限于教材[4]。总之,传统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课堂之外的教学活动时间既少,效果亦微。研究型教学在方法上要实现对以上局限性的突破。

从纵向的教学过程来看。研究型教学要打破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充分尝试建立以课外研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保证研究性、人文性教学目的的实现。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试图将教学过程梳理为五个环节,特拟表1 以示。

很明显,五个环节按照:课外课堂课外课堂课外的顺序逐次开展教学活动。其中,课堂教学在整个教学时间上所占比重并不大,且其作用仅限于教师对课题的导入、必要的背景知识精讲以及最终研究成果的展示。事实上,研究型学习的主体即文献阅读、逻辑思考和成果写作等均需学生在课外进行。研究尤其是人文学科的基础性研究,其主要活动就是阅读文献、思考问题和写作文字,这些活动怎么可能在极为有限的课堂中完成?而且“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 发生在课堂外”。所以,我们认为课堂交流主要是一个成果展示的平台,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课外研讨才是研究型教学的主要部分,是水面下的冰山之根。

与此相应,教学主体也应由教师转换成为学生。在课前准备环节中,学生要根据学习范围精读相关作品和文献,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环节中,学生要泛览教师提供的

参考文献,搜集相关研究成果,思考论题,在师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报告。在课堂展示环节,小组代表以ppt 演示的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研讨的成果,教师和其他同学可以随时提出辩难。在课后拓展环节,有深入研究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继续探讨相关问题直至写出专业论文。

从横向的教学方式来看。课前准备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较好的文字感受能力。不同于一般的预习,它要求教师提出较为明确的研究范围,学生不仅需要熟悉教材,更重要的是要精读一定的文本,获得初步的感性体验,教师则以不定时交谈和翻看读书笔记的方式加以督促。

自主学习和小组研讨是研究型教学的关键,经过此前的阅读和导学,学生们对研讨内容有了基本了解,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具体的研究状态。如在一次教学实践中,笔者在系统讲述了唐五代及北宋词史的基础上,确定以“苏轼的词风”为题让学生研讨。先布置大家细读了苏轼的所有词作,然后将全班50 名同学自由组合为3 个小组,分别研讨“苏轼词风的表现”“苏词对前代词人的沿革”“对苏词的评价”等3 个分论题。同学们进行了小组分工,有的查找资料,有的负责筛选,有的拟定提纲,有的制作ppt,有的执笔撰写研究报告。大家有分有合,每组先后组织了两次集体讨论。最后写出的研究报告,笔者则逐一批改。经过一番钻研,多数同学的头脑都动了起来,对论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有一个小组谈苏轼词风的表现时,还能结合苏轼的生平经历来分析其词风的变化,比较难得。课堂展示也是研究型教学在方式上的一种创新。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在课堂上以ppt 演示文稿的形式汇报小组研讨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就相关问题提出看法,进行交流,教师则适时加以点评。这样的做法既能看到学生们集体研究的结晶,也能锻炼一定的师范技能如ppt 课件制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现场控制能力等。实际上,3 个小组的ppt 文稿制作得都很不错,陈述者能清晰流利地表达看法,其他同学也多能参与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探讨“对苏词的评价”问题时,班上同学还各执一词,形成了争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反映,经过成果的现场展示,对问题的认识更为清楚和深入了。

四教学效果如何体现

教学效果即教得如何的问题,是对本文第一个方面———教学目的的回应。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可从两个层面来看: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某个环节所取得的具体效果,二是整个教学所实现的整体效应。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也不应拘于一律,或是物化的文字成果,或是无形的心理跃迁。笔者从教学实践中总结了阅读、表达、思维等三个衡量指标。

1 阅读效果

当下的年轻人其实并不缺乏阅读,从各种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体上他们接触了大量信息,但那些文字、图像和声音多数缺乏深度,有些则完全是信息垃圾。阅读方式的碎片化不利于深入的思考,反而助长着浮躁的风气。一些本科学生除教材之外极少专业阅读,导致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捉襟见肘,让论文指导教师很是为难,相信有过毕业论文指导经历的高校教师对此都深有同感。

有鉴于此,在课前准备和自主学习阶段,我们要求学生对专业书籍进行深入阅读,旨在开阔其眼界,沉潜其心境,培养良好的感受力。人文学科的研究尤其是文学研究,首先即要求研究者对文字具备敏锐的感受能力。文字塑造形象,文字蕴含情感,文字传达道理,对文字的敏锐感受即是对形象、情感和道理的敏锐感悟,而论题的提出也需在大量的、精细的专业阅读中才能实现。如在进行“北宋婉约词”的研究型教学中,学生较全面地细读了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晏几道等几位北宋重要词家的作品,便对北宋词的基本风貌有了具体感知,对词体的特点获得一些体认,为更深入地研讨打下良好基础。当然,为保障阅读效果,教师需多花精力指导、督促,有条件的话最好定期开展读书会之类的活动。比之一般教学,教师的付出会更多,而学生之阅读实效也会更好。

2 表达效果

文学不外乎对事、情、理的书写,如果说文学的阅读是对这些要素入乎其内的感受,那么文学的研究则是对这些要素出乎其外的表达。因此,包括口头和文字两种形式的表达能力的培养,当然是研究型教学的要求和教学效果的体现。笔者的要求是,对事的表达要具体、完整,对情的表达要有感染力,对理的表达要有说服力。

在小组研讨中,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切磋有助于相互激发表达的欲望,理清表达的思路,选择表达的方式。为了检查小组研讨的实际情况,笔者有时会参加学生的集体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笔者一般不轻易发言,而将话语权充分交给学生。笔者发现,一些平素较为内向寡言的学生也慢慢开始想说话、有话说并且说得不错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鼓励大家将心得写成文字。一开始,也许并不熟练和规范,也较少创意,但总算是他们自己的想法,较之在网上复制抄袭而上交的那些“作业”要有价值得多。经过多次打磨,每个小组的研究报告基本上能够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有些甚至言之有文(采),文字表达能力大有提高。

3 思维效果

应该说,研究型教学对学生最根本的训练是思维的训练,这一训练及其效果也见之于教学的所有环节和细节当中。比如,阅读中的感受力,侧重于形象思维;表达中的说服力,侧重于抽象思维;对某些问题的较为深彻的领悟,则往往依赖于直觉思维的作用。但是要追问的是,通过整个教学活动,我们希望受教育者达到一种怎样的思想状态?对此问题的回答,当然因学科、课程之不同而有异。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这样的人文性基础课程而言,我们认为,应该让学习者对传统文学与文化养成一种情感认同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的文化心理。

笔者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有些同学对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非常热爱,但菁芜不择,茫无入处,可谓有心而无力;也有些同学虽然思聪意敏,资质尚佳,但盲目跟风,灵魂无根,可谓有力而无心。因此笔者认为,在古代文学的研究型教学中,要让青年学子对于所学内容产生“爱”和“懂”的心理效果。爱就是情感认同,即对于传统文化的崇敬心、自信心、担当心;懂就是理性思辨,即对于传统文化的辨别力、分析力、运用力。由爱而懂,因懂而爱,两者互为因果,共同建构起当代青年面对传统文化时的基本思维特质。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也包括一般教学)要达到的这一思维效果相当重要,因为现在95 后的一代大学生,将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他们的文化认同、文化姿态将决定中国梦的色彩。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路口何去何从?他们应该有心,也应该有力。

当然,从较现实的方面看,研究型教学的直接效益是对于学生学位论文写作和考研考学的积极推助。几轮教学实践下来,一些同学跟我反映,毕业论文的选题一下子明朗了,犹豫不决的考研方向一下子决定了。而作为他们的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便已有过不少交流,因而在论文指导过程中就感觉省力不少,论文写作质量也明显提高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R].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34/200507/8296.html.

[2]汪霞.大学研究型教学中的“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2007(11):43-46.

第6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教学模式 教学创新

民办高校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其教学大纲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英国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力及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英国文学课程,一方面学生可以深入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拓展知识面,加深对英国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智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1]。

一、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

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英国文学课程在各高校英语专业的高年级开设,旨在通过文学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为将来从事英国文学研究、英语教学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基础。文学课程教学大纲设定的目标很好,但是在具体教学中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很多高年级学生表示虽然学了一两年的文学课程,但是对英国文学仍然不是很了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方面。

1.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课堂上还是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而不进行独立思考,发散思维。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许多教师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导致学生对课程产生厌烦情绪,这样一来,不仅忽视了对学生智能的开发,同时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2]。

2.有的教师英国文学素养有所欠缺,对英国文学了解甚少,面对学校分配的教学任务,只好照本宣科,教学内容也仅限于课本知识,不能适当地向学生拓展课外知识,对文学背后的英国文化鲜有涉及,学生对于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产生反感情绪。

(二)教材方面。

1.英国文学历史悠长,内容繁多且错综复杂,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学习掌握的知识点太多,想要全面地掌握英国文学知识并非易事。此外,有些文学知识并不具有太强的趣味性,想要了解掌握此类知识,多数学生只得选择机械地死记硬背,这在很大程度上再度使得学生觉得文学知识枯燥乏味。

2.部分文学作品比较难懂,以莎士比亚作品为代表,作品大多采用中古英语,与现代英语有较大差别。部分学生本来就不具备较强的语言功底,阅读现代英文小说或剧本都还存在不小问题,如若再遇上中古英语,他们就会倍感头疼。

3.部分高校现在采用的教材只是单纯地介绍英国文学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英国著名作家及他们的主要作品。由于课时限制,虽然经过了一两年文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几部完整的英文名著,没能学会如何欣赏和分析文学原著。

(三)学生方面。

1.多数学生对文学课程重视不够,认为学习文学课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于提高英语水平没有多大实际帮助。现今面临就业难的局面,很多学生更倾向于学习语言“工具化”的课程,如外贸英语、英语口译等实用性很强的课程。

2.对于英语非第一语言的中国学生,一看到篇幅较长、生词较多的英国文学著作,难免心生畏惧产生抵抗情绪。虽然英国文学课程在英语专业高年级进行开设,学生也进行了两年的基础课程学习,但是英文名著本身还是比较有难度的,学生在阅读并理解英国文学作品上存在着较大的困难。

3.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处在网络发达、娱乐方式众多的时代,很多大学生经不住网络的诱惑,沉迷于电影、电视、网络游戏之中,过于注重感官享受而忽视了培养内在素养,文学对于他们来说无足轻重。

4.对文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文学背景知识要有一定的了解,背景知识在很大程度上与英国历史有很大联系。现今生源广泛,英语专业招生文理兼顾,理科背景的同学对于文科知识如世界历史、世界地理等科目的掌握十分欠缺。虽然在大一大二阶段学校有开设相应的课程帮助学生学习相关文科知识,但大多数同学仍然感到缺乏支撑学好文学课程的背景知识。

(四)传统考核方式。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一卷定成绩,即只要学生卷面作答得好,就可以在期末考试中取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很多学生学会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采用考前突击方式,短时间内快速地将整学期的文学知识记在头脑中。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在死记硬背的过程中并不能对文学知识较好地消化,也不能将有关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考场上凭借记忆将考卷答完之后很快就会将大部分知识抛于脑后。这样一来,学生虽然在考试中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但这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违背了考试的真正目的即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二、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根据对英国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出的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要提高教学效率,应从教师、教材、学生、考核方式四方面入手,针对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方案,提高教学建设质量,让学生通过文学课程的学习提高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方法改革。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导。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不再是老师满堂讲课,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老师应该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带动学生多参与小组讨论。课堂上老师只是作为引出知识点的引子,更多的知识要让学生通过课上讨论,课下分工合作,搜寻相关资料得出,最后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向大家分享展示。这样一来,老师既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又学到了知识,还会有更加深刻的印象,知识点更容易掌握牢固。

2.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文学著作,培养学生对原著的鉴赏能力。针对部分采用中古英语的英文名著,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细细品味作品,适当采用双语教学,结合优秀的中文译文,减轻学生对赏析难度较大的英文名著的抵触心理。课后老师应布置学生预习文学作品的任务,课堂上让学生提出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疑惑,老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此,课堂上老师在对名著进行分析的时候,学生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而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在经过自己的一番独立思考之后,接受老师的正确指点。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文学作品,掌握文学鉴赏的能力,又有助于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3.改变传统考核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学习习惯。针对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弊端,学校可以将考试分为几项测评方式,然后取其综合成绩对学生进行评判。例如评判标准可以分为学生平时表现、撰写论文与报告,以及期末考卷成绩等几方面。通过这种较为公正的评判方式,学生明白学习一项课程不只是期末苦下工就足够,考试的真正目的在于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应考能力。同时,通过这种方式改变学生以往考前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更注重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下工夫,从而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掌握文学知识。

(二)文学课程老师要注重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

针对部分文学课程老师自身文学修养不足的情况,要想有效地带领学生学习文学知识,老师应该在这方面加强自身文学素养的培养,多充电读书。另外,学校应该重视文学老师素质的提高,可以适当地派遣个别文学老师出国,感受英国文化,直观地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如此,文学老师对英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胜任文学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在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教材配套读本,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英文原著读本。

教材是课堂的核心部分,对学生学好英国文学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课堂上老师应该带领学生多阅读配套教材读本,欣赏原汁原味的文学作品,而不是仅仅讲述作者生平及重要著作。通过阅读文学原著让学生了解作者的作品精髓和核心思想,以及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同时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

三、结语

英国文学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作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英国文学课程,其重要性对英语专业学生不言而喻。因此,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完善英国文学课程教学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改革的道路漫漫长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不断完善改革模式,通过不断实践,深入调研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为培养具有阅读鉴赏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高度审美情趣和高素质的人才作贡献。

参考文献:

[1]门纪敏.多元智能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D].导师:魏晓红.河北师范大学,2014.

[2]鞠玉梅.修辞能力与外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外语界,2008,(6):47.

[3]张梦雪.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比重对学生学习效果影响的案例研究[D].导师:高晓清.湖南师范大学,2013.

第7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就业导向 高职院校 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81-02

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所有学科的基础性科目,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因此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理念、实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式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出德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推进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的重要性

1.1能够促进专业学科的技术技能、实际操作能力

在传统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工作中,课程形式与教材内容非常单一,过于注重学生的记忆能力、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写作实践中的母语文化特性与人文精神探讨,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这使得学科沦为了纯粹的考试工具。尤其理工科专业院校的教育内容中,往往偏重于专业学科的技术技能,而忽视基础写作实践教育,这导致不少大学生毕业就职后,虽然书本知识记忆跟多,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严重不足,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低下,对单位各类文件文书的写作运用缺乏基本的了解,使得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人进行二次培训教育。天长日久,不少用人单位便不愿意再招聘应届毕业的新人,宁可花较高薪资招聘已经有一定经验的“老手”,这样的现状最终造成了日益严峻的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而推进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能够促进学生专业学科的技术能力、实际操作能力。

1.2能够提高语文应用文写作基础

推进语文教学应用文写作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基础。从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传统应用文写作课程学习现状来看,很多学生尚不能正确掌握基础知识,学习偏重于死板知识记忆上。另外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侧重专业学科(例如计算机、英语、财会及其他各类可考证的专业等),容易想当然地以为中国人一定懂语文(专指中文语文),忽视应用文写作基础的学习。很多学生在学习时,更多地是从故事性去看待,而不是从章法、语法、词性、格式等专业性去理解。结果很多人对于理论内容记忆滚瓜烂熟,自己动笔写作时则一筹莫展,几乎写不出格式、语言逻辑、条理性合乎规范的应用文,甚至刚刚参加工作后都写不好类似请假条、公告这样简单的小应用文,更不用说提交规范的工作报告、制作程序书等正常工作。

2 高职院校应当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文性与职业性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理念

中国教育部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多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要求。

通过对教育部文件精神的学习可以看到,人才的标准主要有两点核心:一是实践能力要强,二是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中实践能力的培养,自然首先要具备应用文写作实践运用能力。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内容应当具备足够的人文性、专业性、实用性与针对性,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职业道德与素质方面的教育,注意加强针对学生社会实践与职业所需的实际应用培养,树立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应用实践、帮助学生胜任就业目标的教学理念。

3 高职院校应当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制度

3.1设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教材内容与职业应用能力培养

旧式教材注重理论知识记忆与范文阅读,教学内容类型单一,过度偏重于理论学习,而忽视了应用文的实践应用,且其教材内容几乎没有任何职业针对性,更谈不上能满足学生未来的就业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其实很多工作都与应用文、说明文有着紧密联系,例如公文公告、合同契约、往来信函、说明书、流程文件等等。高职院校实行教学改革后,课程内容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职业需求为方向,从工作应用分析着想,合理制定教学教材内容与教学计划,重视人格品德教育,注重职业应用能力培养,最终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课程。

3.2设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方法

道家老子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引申到教学中,便是指教给学生有限的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式方法。当今社会,知识资讯呈现爆炸式增长。一味填鸭式教育,在课堂上所能教授的内容是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需求的。教授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学会自己去获取足够的有针对性的知识,才能培养出学习型、创造型的优秀人才。此外孔子也曾经谈到,在教育时要注重启发式教育而不是填充式教育,要培养学生善于判断甄别、善于举一反三,培养作出自己见解的能力(《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时方式方法要丰富多样,注重教学双方交流互动,鼓励学生锻炼具有职业实用性的能力,采取各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提高写作应用水平。

3.3加强高职院校教师能力培养

要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当重视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方向与目标,不断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要。教师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技巧,培养自己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以及养成认真刻苦的教学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拓展思路,掌握社会工作岗位对写作实践应用的要求,并将这些内容纳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应用文写作的职业应用能力。

3.4设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科考核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教学,必定要对传统教学考试方式作出改变。像过去那样纯粹的答卷考试,显然已经不合时宜。新的考核方式,应当充分考虑学生未来就业的实践需要,改革考试内容,注重检验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课程与拓展活动中,对学生实行综合动态评价。理论答卷考试应当只占考核的其中一部分,学生的模拟表现、实习应用等都应当列入考核范围综合打分,才能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原则。

参考文献:

[1]李文娜.关于高职语文课程考核改革的若干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8)

[2]赵旭艳.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改革[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02)

第8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现代陶艺;教学;k观念 ;课程改革;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 on Curriculum of Modern Ceramic Art in Chinese University

BAI Ya Li Ke

20世纪50年代开始,现代陶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以一种新的姿态展现于世人面前,而中国的现代陶艺则晚于欧美,起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90年代以来,现代陶艺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式纳入教学大纲,甚至有些大城市从小学幼儿园到高校都开设此课程,说明我国对现代陶艺教育十分重视,这些年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然而所面临的问题还很多,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是最典型的代表,其中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我国现代陶艺发展的因素。

一、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不足的地方也很多,虽然不是绝对但至少反应一些普遍现象,总结起来有以下4个方面。

1.缺乏系统的理论课教学

目前有许多高校缺少现、当代陶艺理论课程教学,同时也极少开设与陶瓷文化相关的美术史、艺术史、文化史等理论课程,视觉图像资料也极为匮乏。学生们得到的信息无非就是从代课老师的谈话和其他少量资料中获得。陶艺家陈光辉说:“我国陶艺专业基本没有当代艺术和当代陶艺课程的设置,比如在专业课上个人很少或几乎没有可选择的可能性,从艺术的角度我们有工艺美术史,但我们缺乏对当代艺术史的了解,而这在参与创作中是很重要的一环。”①其实,对于整个艺术门类而言,动手实践固然重要,但艺术创作更重要的是设计思想,这种设计思想来源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而这种丰富的想象力需要理论作为坚实后盾,才更有说服力,没有这些知识为后盾与支撑,学生如何创新出好的作品呢?更何从谈起更高的目标呢?

2.人才培养不合理

笔者这些年在很多开设陶艺课程的高校考察中发现一种普遍现象:老师按自己的审美观念和设计风格来衡量学生作品的好坏,反对学生设计方面的逆反心理,我想老师这样过多参与和影响学生多样性的创作风格和独立思考能力是不利于学生以后发展的。陶艺家白明说:“在艺术院校我们可以见到许多这样的现象,听话的学生不仅能获得好成绩而且还能留校任教。有时一个专业中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情趣和知识结构竟与其师一脉相承,我不知道这种单一“体系”下的教师在倡导个性表现的艺术教育中能教出什么样的好学生来。”②

这些现象其实反映我国培养陶艺人才方面普遍存在着单一的“体系”,那就是我国陶艺课程设置过于单一,教育上过多压制学生的多种创作风格与大胆尝试实践精神,也缺乏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

3.实践课程教学不合理

近几年以来,在很多高校中有些教师(不仅仅是艺术领域方面)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参与项目与工程,这其实就是以动手实践课的名义来充当工人与老板的角色。很搞笑的是人们把这种现象误认为是学习与挣钱双重收获。表面上看好像学生与老师都得到了专业的洗礼和财力的补充。其实不然,就从现代陶艺这门专业来说,客商的订单往往是批量生产传统陶艺或商业陶瓷很少需求现代陶艺原创作,甚至有些商家要求复制古董、半临半创陶艺品,这种实践学习与现代陶艺毫无联系,更谈不上创作学习了。如果夸张一点的话,这种艺术应该称呼为“复制艺术”或“拷贝艺术”。每天一次次的反复加工使他们很乏味,为了挣点钱或为了老师服务,他们成了挣钱的工具,变成了真正的机器人(有些学生是不自愿的)。然而就因为这一点是现代陶艺教学最忌讳的一点,笔者认为这种实践课程教学不合理,它不仅直接束缚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自由发展空间,同时极度影响了教学质量。

4.教学上不强调观念与技术的关系

现代许多研究陶艺的艺人们面临着一个错误的观点,那就是――技术。因为陶瓷艺术在技术美方面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几千年以来陶瓷制造工艺所隐含的美感已成为我们历史传统中的骄傲,陶瓷的美用工艺技术来衡量这种传统文化很容易进入我们的思想和脑海中,从而渐渐形成了错误的观点,那就是单一的技术之美胜过于观念,使作品与工匠之间很难产生本质的区别。可惜目前还很多艺术高校把基本的配釉―炼泥―制造―装饰―施釉―烧制等技术环节放在重点位置来教学,从而占领了大量时间而忽略了思想观念的教育。很遗憾的是,这种现象不仅仅是高校范畴。在我国,目前为止官方的界定还是把现代陶艺划归工艺品之列,或是工艺美术范畴,长期以来倡导的是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化要求。陶艺审美的评判标准是严格、规矩、精美,这其实就是导致陶艺的审美以技术为美为标准,这一标准继续影响或伤害固化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对于现代陶艺来说,观念与技术的关系。观念比技术更重要,技术知识只是保证其实施创作意图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所以说我们必须认清创作的真正意图。

二、如何解决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问题

1.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中应该增加关于陶艺有关的系统的理论课程,尤其是现代陶艺和当代艺术史的加强,同时鼓励学生多参加其他专业与人文学科来锻炼自我、提高文化修养,这样有助于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具体教学上理论与实践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在思想上全面的获得陶艺理论知识以外,还得掌握其他学科知识,鼓励学生选修例如:艺术、文学、历史、哲学、心理学、民族风俗学、法学等人文学科的课程。人文学科的修养不仅培养一个人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这也是艺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这也正是艺术家与工匠之间的区别之一。因此,笔者认为,综合素质的培养非常重要,在高校开设一系列系统的现代陶艺理论课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多方面知识的补充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情趣。再者还应加强师生之间的勾通、艺术交流和举办展览等各项陶艺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好和兴趣,这样才有助于解放创作思维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2.教师在教学中尊重现代艺术的发展大方向以及鼓励和接受新事物

在现实教学上一定要注意每位同学的特长和爱好,老师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让每位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思路任意创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多种创作风格的形成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他们个性上的发挥。除了自由发挥以外,平时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开拓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也很重要。在实际教学上多鼓励、尊重学生的创造性设计;在设计思想上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过程中大胆尝试,将平时人际交往中刻意压抑掩藏的个性在作品上加以展现和释放,把所有的情绪和个性在作品上体现。

3.教学机构和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监督管理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质量

在高校现代美术教学上,我们虽然提倡包豪斯作坊式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但具体教学上要防止教师乱用实践课,需有关机构监督管理教师教学质量,同时一定要讲人文情感。教师的项目或工程在实践课程中最好不使用,限于时间或假期在课外时可运行。同时注意的是,带领老师一定要先说明此项目与工程的一切前因后果,让他们学生自愿报名,这样下来可避免老师背上骂名,学生也不勉强,才真正意义上的两全齐美。

4.观念与技术的关系是:观念第一,技术第二。观念通过技术来实现自我,技术为观念而服务。对技术的要求是:知道并够用就足矣。科技的发展不断代替人力,但很难代替人们的创作思维。所以不能以技术的高低来衡量艺术水平的高低,而是更多地深入人的精神、抚慰人的心灵为标准。技术知识只是保证实施创作意图的一种手段而已,不是我们追求的唯一目的。更重要的是追求精神世界,所以说我们必须认清创作的真正意图。所以认清观念与技术的关系非常重要。

在高校现代陶艺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掌握基本的技术和操作过程。在观念上尊重老师和课堂纪律的前提下,鼓励同学思维上大胆开放、叛逆开拓、积极创新。这与吴冠中在美术教育方面所主张的“既要尊师重道,又要离经叛道”不谋而合。平时鼓励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维观念上交流、辩论、叛逆,通过这些教学手段让同学们摆脱传统陶艺教学的束缚,跳出传统技术之美的“误区”。现代陶艺教学上,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学生有思维方式呈现出多样性和独特性,其陶艺作品才会呈现有多样性和大胆创新的局面。笔者认为,对于高校陶艺课程来说,大胆叛逆的教育思想其实就是对思维的一种解放。

三、结语

目前我国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育中存在着有很多问题,虽然不是绝对但却是一种普遍现象。出现这些教学问题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原因是中国陶瓷艺术受过多传统观念的束缚,还没有完全脱离使用功能的思想观念。总而言之,对于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学来说,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才是最科学性、最合理的教学方针。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要求和爱好,实现达到设计思想与实践完全自由化是高校艺术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得以最大程度实现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相信在国家教育改革进度的加快和广大陶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肯定会探索出适应高校现代陶艺课程教育的新模式新路子,改善目前的困境,培养出具备综合适应能力与创新性能力极强的陶艺人才。也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中国的陶瓷艺术将会再次成为国人的骄傲,并走向世界前列。

第9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那如何让刚进高中学习的学生能顺当的度过这一磨合期,从而自信的进入高中学习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好初高中语文学习的衔接工作,对于怎样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在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语文教学

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其身体的发展还是心理的发展,都表现出一种稳定的顺序。这种顺序是固定不变的,先前的发展变化,又是其顺序序列中紧随其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基础,顺序性所具有的这一特点,使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成为一种连续的、不可逆转的过程。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表明,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的活动内容和教育要求不能超越学生生理技能发展水平的支持作用,更不能要求学生把那些看起来“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们像大人一样注意事与思考,拔苗助长是教育的大忌。

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作为一名刚任教高中语文的我,在乍一接触高中语文课程时,就发现其深度、广度都是初中语文课程不可媲比的。也听其他教师说,教了高中,再去教初中,那是省力的事情,因为初中教材实在是浅,只要看一遍教材就可以把教学思路理清,而高中则需要看多方面的资料,不把教材研究透,就不能把握的去上课。可见,教师自身都认为初高中语文教学存在跨度,而且这个跨度并不小,经历专业培训的语文教师尚且有此看法,那我们的学生呢?可以想象他们的无所适从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针对“进一步”,不让学生感觉高中语文是如此的难以把握,不让学生感觉自己的语文学习是从颠峰跌落到低谷,这就要我们语文教师做好初高中语文的“衔接”工作,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进行,特别是高一学生的起始教育。

二、依据教材的编排体例进行语文教学

苏教高一语文课程的阅读编排:

必修一

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

吟诵青春体悟人生设计未来

第二专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求学之道经典的力量

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  漂泊的旅人乡关何处

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感悟自然 湖山沉思

必修二

第一专题:珍爱生命强者之歌精神支点?生命的礼赞

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遭遇战争黑暗中的心迹历史画外音

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后人之鉴千古江山永志不忘

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一花一世界永远的新故事总借俊眼传出来

必修三

第一专题:祖国土江山多娇颂歌的变奏

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殉道者之歌烈士的抉择底层的光芒

第三专题:文明的对话审视传统认识和沟通拿来与接纳

第四专题:寻觅文言津梁因声求气仔细理会融会贯通

必修四

第一专题:我有一个梦想经世济民英名与事业

第二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人性在复苏

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

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在演讲厅问答之间交锋时刻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阅读教学分为互相连接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必修一、二),在初中的基础上,学习我国现当代文章、外国文章、中外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二阶段(必修三、四),学习我国现当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外国文学作品和我国古代散文,着重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阅读迁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文化内涵比较丰富的现代论文、科技说明文和文学名家名作,着重研讨、评价论文和文学作品的能力。这样,形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序列。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组织教学。比如在教高一起始年级的诗歌单元时,我们要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因为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节奏、韵律,体会诗中浓郁的感情;通过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进行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领悟诗的主旨和意味。而这一要求是建立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读过不少新诗的基础上的。而我们知道,在初中阶段的读诗其实就是学生自己背诗,为的是应付中考的古诗词填空。所以说,学生的诗歌的鉴赏还停留在只知其字而不知其意的阶段,可以说他们对诗歌的鉴赏是一片空白。因而我们的诗歌教学,不能像高三一样,直接进行理论分析,而应在培养学生的读诗兴趣的基础上稍微让学生接触一些术语:“炼字”、“意象”“象征”等,让学生对此有个整体感知就行,不一定非得让学生从意象、字词、手法等角度入手,对诗歌进行解剖,从而得出诗歌的主旨。我认为,在起始阶段,对诗歌的教学最好是以读带讲,让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领悟,在读中收获,不是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吗?我想,这样的诗歌教学,不会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继而厌学,反会使学生对诗歌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自行探究的欲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的、心情舒畅的去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乏味的事。学生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记的牢,不易忘却。巴浦洛夫认为:如果对某一件事情有了强烈的兴趣,就会产生力量和智慧。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就像奔驰的火车,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就像一节节车厢,如何使之能与火车头一块向前奔,这每一节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过积累、感悟、熏陶,只有注重各个环节的衔接,语文素养才会得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才会螺旋型的上升,因此我们要特别关注它们之间的衔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顺利向前飞驰!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