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产业发展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产业发展特征

第1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摘 要 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近两年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详细分析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发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 休闲体育产业 区域经济 消费

“休闲体育”一词,虽然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那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是来源已久。有人研究,休闲体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那时的人们在填饱肚子之余,创造出了一些祭祀、图腾之类的游戏来缓解焦虑,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这也成为了休闲体育的雏形。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经常在农忙或是闲暇时间举行一些仪式庆典,在仪式庆典中会包括游戏、舞蹈等。到了十八世纪,休闲体育才开始真正兴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们进入了大工厂生产时代,在规定的劳动时间之余,“休闲”成为了一种流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机会增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之外,人们更加渴求一种健康、放松的生活。而“休闲体育”就成为了人们的一项重要选择。

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特征。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下的休闲体育产业布局所带来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开创性的产业类型。下面我们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青岛、新疆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具体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从政策支持方面分析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奥运城市北京

北京市作为首都,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方面一直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挖掘、传承、创新奥运城市。奥运文化、奥运遗产,打造与奥运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竭尽所能。其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比赛场馆被打造成奥林匹克公园,与奥运相关的一些产品还被收录到奥林匹克博物馆,供国内外游客参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北京市还倡导围绕群众体育品牌,打造有特色、专业化休闲体育产业。借助体育博览会、文化创意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展,利用会展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围绕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形成的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开发相对应的休闲体育产业。

二、江苏南京的绿色体育旅游

南京市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在原有的偏向文化古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上进行再开发、再创新。顺应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环保潮流,南京市在举办亚运会和青奥会的契机上打造了新的旅游品牌:绿色体育旅游,并创新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绿色体育旅游项目的广泛宣传。打造了生态体育旅游、农闲体育旅游、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等产业。

三、内蒙古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

内蒙古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与内地和沿海城市相比,内蒙古地区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内蒙古可以结合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牧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休闲体育产业。其次,还可以发挥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影响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另外,围绕通辽赛马节、兴安马速度大赛、巴丹吉林沙漠汽车越野赛、鄂尔多斯汽车场地赛等发展特色休闲体育产业。

四、东北的冰雪、森林休闲体育产业

东北地区冰雪、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在冰雪运动项目,以及森林旅游、探险等项目的开发也是极尽所能。成为了我国冰雪休闲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同事,东北地区还积极借助内外重要赛事,发展与体育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

五、“魔都”上海的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业也比较发达,因此也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许多体育赛事的首选之地。因此,上海市休闲体育发展策略就是借助国际大都市优势,结合上海日、网球大师赛、斯诺克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举办相关休闲体育产业。同时,围绕国际大型体育博览会,发挥、壮大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的迪斯尼乐园也创造了国内第一。

六、旅游城市青岛

青岛市是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比赛场地,同时也是海滨城市、旅游城市。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上青岛省利用第二节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契机,大力推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同时,对奥运遗产也进行了开发利用,建立了奥运帆船赛博览会,对场地设施等进行再开发,借助青岛山海特色,以及莱西湖、姜山湿地等地理资源,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七、新疆特色

新疆省利用其独具特色的地理及民族风俗打造了休闲体育产业独特的名片。其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包括:1.发挥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岳普湖达瓦昆沙漠休闲旅游节、阿瓦提刀郎休闲文化旅游节、新源国际冰雪节、尉犁国际露营大会等资源优势,开展休闲体育产业运营。2.利用冰雪运动名片,发展冰雪休闲体育产业。3.借助环塔拉力赛、鄯善国际沙漠健身休闲大会、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环艾丁湖摩托车越野赛等赛事,发展赛事休闲体育产业。4.结合民族特色体育优势,发展马术、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休闲体育产业。

⒖嘉南祝

[1] 薛涛.休闲体育产业与假日体育消费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6(6):7-10.

[2] 王先亮,杨磊,任海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特征及布局[J].体育学刊.2015(3).

第2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关键词:辽宁;产业结构;第三产业

基金项目:该文系辽宁省科技厅2007年计划项目“辽宁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对策研究”(2007401009)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第三产业可分为流通和服务两大部分,具体又可划为四个层次: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和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同时还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军队和警察在内的为社会需要服务部门的四个层次。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中,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进一步完善辽宁的经济体制、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发展、解决劳动力就业、促进辽宁的腾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政策、资金和人力等方面的投入,近年来辽宁第三产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由1999年的1,649.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647.46亿元,增长了2.82倍。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第三产业近年来年增长幅度都超过10%,2004年后增长幅度加快尤其明显,如2007年的增长幅度达到了13.87%,2008年高达15.12%;从各产业的从业人员的分布上看,辽宁1999~2008年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从1999年的35%上升到2008年的41.2%;从就业结构变化趋势来看,辽宁的工业化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第二产业没有吸收劳动力,而是排斥劳动力,辽宁第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就业的主渠道。

二、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发达国家和我国比较发达省份的第三产业发展相比,现阶段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处于滞后阶段,这直接阻碍了辽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制约了辽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辽宁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凸现出来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偏低。过去10年,辽宁第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总体规模仍然不大且占GDP的比重偏低。2008年广东、江苏、山东三个省份第三产业增加值均超过万亿,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647.46亿元,仅为广东、江苏、山东的一半甚至更少。2008年全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0.1%,辽宁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34.5%,低于全国水平,排第20位。第三产业是考察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已经达到70%左右,如美国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4.5%,2008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3.25%,辽宁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市相比,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差距仍然很大,说明辽宁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状态。

2、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不均衡。大多数情况下,第三产业是在第二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发展的。作为全国重工业基地的辽宁省,总体城市化水平较高,但长期以来,由于辽宁各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劳动力分布不均,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因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仍有明显的差异。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其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主要集中于大连、沈阳两个市,沈阳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639.04亿元,大连为1,293.04亿元,而朝阳、阜新、葫芦岛、盘锦、铁岭都未超过百亿元,前后两者相差十几倍。丹东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51.43%,沈阳为48.41%,而本溪、盘锦不到30%。城市间差距拉大,不利于全省经济协调发展。

3、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需增强。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会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继而向第三产业转移。我国政府也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手段。据世界银行数据库的资料显示,2003年美国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人数比为2.5∶21.6∶74.7。辽宁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由于辽宁当前城市化进程和市场化程度都较低,以及第三产业中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技术研发等行业对从业人员都有较高的技能要求等原因,辽宁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发达省份,第三产业中真正能够有效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就业的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未被挖掘出来。

4、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低。尽管辽宁第三产业增长较快,但其结构层次未相应提高。按国家统计局对第三产业划分的四个层次进行统计,2000年四个层次的比重分别为53.9%、29.3%、10.2%和6.6%,2006年分别为48.3%、33.5%、11.1%和7.0%。可见,辽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很小,各层次增加值占第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动幅度不大。第一层次流通类部门下降了5.64%;第二层次生产和生活服务类部门增加了4.2%;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9%;第四层次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类部门上升了0.4%。与发达国家及地区第三产业以金融、信息、咨询、科技等为主的第二层次的部门明显不同,近年来辽宁仍然以常规性的传统商业、生活业为主,第一层次保持着第三产业中的主导部门的地位。且表现出劳动密集型行业(社会服务、房地产业)的发展快于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金融、保险业),市场赢利性行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发展快于非市场化行业(教育、卫生和科学研究等)的发展特征。这说明辽宁第三产业是在一种低水平上的扩张,结构层次比较低,这种内部结构不利于辽宁第三产业自身发展或国民经济发展。

三、辽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经过多年的发展,辽宁第三产业从规模、数量以及质量上都较以前得到较大发展,但与发达省份相比较,仍处于劣势水平,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体现在:辽宁经济发展水平未达到足够带动第三产业的水平;银行、电信、保险、铁路和航空运输等服务业领域维持着较高的行政垄断地位;辽宁资源型城市的第二产业比重普遍明显偏高;省内各市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等。但我们也看到,辽宁在区位和人才方面有着发展第三产业的先天条件。未来应在大力发挥现有优势的同时,注重第三产业其他增长点的培育,变潜在优势为发展优势。全面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但事关辽宁在全国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也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后劲有着较大的影响。未来加快辽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产业结构,适当调高第三产业比重。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从本质上取决于总体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一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速度。因此,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一二三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的重要性,必须进一步合理调整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工业化,加快农业由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由速度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加快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长期以来,辽宁的二次产业在产业构成中所占比例最大,发展第二产业所需的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规模和数量也最大,尽管如此,大规模的要素投入所获得的经济增长空间却极其有限,其解决就业等问题的效率远不如一三产业。因此,从长期来看,应进一步调高辽宁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使辽宁经济的产业结构在比重上趋于合理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袭卷全球的情况下,更应该把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第三产业上,以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就业,以就业的增加、失业的减少来确保辽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当前辽宁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在国内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并开始迈向国际市场,尤其在第三产业方面存在发展优势。辽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渤海,东与朝鲜一江之隔,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是东北地区唯一的既沿海又沿边的省份,也是东北及东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交通便利。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为辽宁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区位条件,应通过沈阳-大连城市群的建设,在旅游、会展、金融等领域确立其高层次第三产业在东北的领军位置。另外,辽宁是我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沿海省份之一,贸易伙伴已经遍及世界217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110多家在辽宁投资。辽宁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较好,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人才,也为辽宁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目前,应努力实现现有优势第三产业在管理方式上与国际的接轨,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不断升级。同时,在人才机制方面的创新以吸引优秀毕业生留下来也是未来各级政府及企业需要长期不断总结的问题。辽宁应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战略机遇,实施科学有效的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充分发挥辽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科教和人才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集聚和产业结构布局,从而保证辽宁经济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3、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辽宁现有的第三产业结构不足以支持辽宁经济的持续高效发展,更难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辽宁需要建立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人员进行研究开发,以市场化为方向,解决第三产业长期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活力和动力问题。此外,政府应加大对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诊断服务体系、技术信息网络等公共品的投资,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行业规范和行业标准,创造高效有序的生产服务市场环境,在这些非盈利服务上加强财政投入,明确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为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秩序。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业务。电子商务的出现无疑给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无论是早期的B2B、B2C、网上商店,还是新兴的“威客”一族,都使服务业向便利化、快捷化迈进了一大步。网络打破了现实世界的物理限制,解决了时间、空间、成本等因素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局限。以“威客”为例,“威客”是一个在网上出售智力成果并获取报酬的群体,类似于日常所说的“点子公司”。不同之处在于,做一名威客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只要适时参与网上竞标就有可能获得收益,既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又无运营风险。同样,招标者也省去了大笔的中介、咨询费用,只要把待解决的问题和悬赏金额挂到网上,就会有天南地北的“威客”竞相为其解难。买卖双方在网上都实现了零成本交易,大大活跃了信息咨询服务行业。“威客”的兴起对第三产业中的其他行业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利用网络资源扩展业务,完善网上服务质量,以更加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实现第三产业繁荣的重要方式。

5、加快以软件业为代表的新型第三产业发展。软件服务业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新兴高科技产业,这一行业不仅利润可观,而且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提高地区的软实力,对区域经济有相当的关联带动作用。在沈阳,以东北大学为中心的信息软件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大连对日本的软件开发外包服务也已取得相当大的成绩。因此,辽宁应把用信息技术升级第三产业放在首要位置,千方百计突破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政府应着力为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构建平台,采取规划指导、资金扶持、高效服务等有力措施,出台相应的投融资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出口政策、创业政策、教育培训政策、采购政策等,加快辽宁软件产业发展速度,使软件业成为辽宁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沈阳建成国内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

(作者单位: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温蕾.浅论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8.21.

[2]张兵.辽宁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4.

第3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在社会发展下网络随之不断崛起,并在社会中对经济、文化、政治等实现了创新。从它的发展看,社会化的网络在发展中已经完全改变了信息与文化传播的形式,并成为传播的主体。

关键词:社会化 网络发展 文化产业 演进特征

将文化产业向网络化发展,并将其产业结构发展成为新型的结构与模式,它与网络的结合,涉及了许多的文化内容。通过与网络的融合,更能展现文化产业在演变与进化中的特征。在社会先进技术的带动下,使文化产业的信息更加丰富,并以极快的速度推动着文化产业在网络时代下的发展。

一、探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文化产业演变与发展

(一)向和谐、互动的方向演变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管理结构上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从出版方面看,不仅改变了印刷的方式,还改变其他方面。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在演变过程中具有较鲜明的特色;从电视方面看,利用电视的媒介传播了文化,提高了文化的互动性。为了防止在演变过程中产生不健康的信息,政府也颁布相应的法规,以此促进文化产业向和谐、互动的方向发展。

(二)向动态方向发展

文化产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它的演变方向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网络技术在社会化的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过程中也表现得比较活跃。在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文化产业将发展发挥到极致。由于与网络发展的结合,提升了其产业发展的速度。在社会与网络的熏陶下,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也伴随着不安全的问题。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发展,要求自身向动态的方向演进。

二、思考网络发展、文化产业在演变与发展中具有的特征

(一)具有个性化的特征

在现代化的社会发展中,网络在发展方向上也逐渐趋于开放化,使得社会在经济模式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网络快速发展的特征,不仅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节奏,而且还能与各行各业进行很好的结合。比如,和文化产业之间的结合,对客户的个体作出个性化的发展,不再以平均化的发展作为演进的方向。在网络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影响下,对产业自身的发展也开始彰显个性化发展的特征。通过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发展方式,使产业向多元化的方向演变。网络在发展方面,更注重客户对数据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行业中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经过实践证明,文化产业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与网络之间展开了有力的合作。利用网络发展的优势,在个性化方面提升文化产业运行的效率,充分发挥网络与文化的价值。

(二)具有游戏化的特征

网络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发展,以特殊的形式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从信息时展的角度分析,网络发展构建了以“个人”为核心的时代特征,并形成体验式的经济模式。网络时代的特征更能够满足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暴露的欲望,因此,也就在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网络环境下游戏的发展,体现了文化产业的演进特征,对其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改革。在产业的未来发展中,为了适应市场的消费状况,必然会构建具有娱乐性的环境。而游戏化的特征不再单一特指游戏,而是跟进消费者的实际生活。通过设计具有游戏化的消费过程,激发消费者为文化买单的心理。在先进的文化产业发展中,游戏化的演进也逐渐地受到了重视。它的产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绝杀技。例如,乐视网发行的APP以及乐视手机,已经在市场中完全沸腾。用户利用在APP的客户端注册会员实现互动,而乐视手机则具有独立的系统能够独享乐视网的最新产品。因此,这样的产业发展策略,都体现了与网络发展相结合为企业带来的效益。

(三)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网络在问世初期就被誉为“第四媒介”,从它的优势看就已经享有了特殊且重要的权利。在社会化的发展中,网络一直和企业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企业能够为网络提供旗下的产品,网络能够为企业传播信息。网络发展至今,也就逐渐成为企业合作的最佳伙伴,并将二者合为一体,遵循共同发展的原则。在文化产业演进的过程中,将网络融进自己的产业结构中。文化产业在网络宣传的方式上,也实现了媒体化的特征。利用广告的方式,形成以媒体为中心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发展。例如,我们在浏览网页或者新闻信息时,广告存在每一个网页中,足以体现文化产业在发展中具有媒体化的特征。

三、结语

由于在社会化的网络发展作用下,网络与文化产业加快了演进的速度。通过对演变与发展的探讨,二者逐渐形成一体,并具有个性化、游戏化、媒体化、联动性的特征。它具有的特征正是二者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的特色,伴随社会网络的发展,文化产业在特征上也在不断演进与更新。这样的发展意味着,二者必须对演进进行全面性的审查,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与群众对文化与网络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媒介文化变迁[J].探索经纬,2015,5(03).

第4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关键词:羊绒产业;出口贸易;金融危机;发展特征;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3-0054-04

一、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历程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生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中国的羊绒产业是由绒山羊养殖、羊绒原料流通、羊绒加工、国际国内贸易、市场营销等环节组成的产业链条。早在150多年前,中国羊绒就源源不断地运往欧洲,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才开始发展自己的羊绒工业,在经历了40多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在羊绒产业的国际格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回顾和总结中国羊绒产品出口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把其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即初始发展阶段、震荡加速发展阶段和调整发展阶段,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原料出口、加工出口、产品出口、企业发展、创新品牌的过程(见图1)。

(一)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初始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1989年)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山羊绒只能以原料形式廉价出口国外,加工能力仅限于擀毡、拧毛绳、编织手工毛衣、修建蒙古包等。60年代,中国羊绒企业开始生产羊绒衫,而英国道森公司早在60年代以前,已经用中国廉价羊绒加工羊绒衫并行销世界市场150多年。从70年代开始,中国开始批量加工生产分梳山羊绒,以半成品无毛绒形式出口国外,但大量的羊绒还是以原料形式出口国外,出口量也很少(见表1)。

1964年初春,中国第一件羊绒衫在北京麻纺织厂(雪莲股份公司前身)诞生,1965年6月,生产出2.5万件雪莲牌羊绒衫出口中国香港、日本等地区和国家,拥有世界70%羊绒资源的中国不能生产羊绒衫的窘境随之彻底结束了。1980年伊盟羊绒衫厂(鄂尔多斯集团前身)以补偿贸易方式从日本引进设备建立羊绒衫厂,1981年正式投产①,逐步奠定了中国羊绒产业发展的基础。从此以后,中国结束了单一的无毛绒出口,羊绒加工业开始由初、粗加工向深、精加工发展,产量和出口明显增加。1983年中国无毛羊绒出口量为209吨,出口金额1 543万美元,1983年中国羊绒衫出口21.38万件,出口金额539万美元。1989年中国无毛羊绒出口量为601吨,出口金额8 449万美元,其中1988年出口量最高为840吨(见表2)。

这一时期,是中国羊绒产品出口初始发展阶段,也曾经发生过“羊绒大战”,使以外贸出口为主的国内羊绒企业损失惨重,造成中国羊绒及其制品的出口数量大幅下滑。

(二)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震荡加速发展阶段(1990-2004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羊绒产业进入迅猛发展期,尤其是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了中国羊绒产业的大力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羊绒产业的高速发展,但亚洲金融危机也使中国羊绒市场形成了跌宕起伏、竞争激烈的形势。这期间,中国羊绒及其制品在国际市场所占的份额进一步提高,行业分工更加精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羊绒产业在初加工份额下降的同时,深加工比重得到较大提高,全面创新羊绒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品牌意识,并将产业的集团化、集中化、集约化的发展确定为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目标。1990年中国羊绒产量为5 751吨,1999年羊绒产量达10 180吨,2001年羊绒产量为1980年2.74倍,年平均增长4.4%。1990年羊绒衫出口58万件,出口金额3194万美元,平均销售价格为55美元,2004年羊绒衫出口1 436.8万件,出口金额33 948万美元,平均销售价格仅为23.63美元。1990年山羊绒平均出口价格为11.65万美元/吨,1999年降为4.7万美元/吨,此后一直徘徊上升,2004年为5.69万美元/吨。这一时期中国羊绒企业从90年代初的300余家发展到2000年不同规模的羊绒加工企业达到2 000余家,仅知名的品牌就达120多个。总加工能力已超过2 000万件,羊绒加工企业呈现出“南北两派”,南派以“春竹”、“兔皇”、“珍贝”为代表,三足鼎立,北派以“鄂尔多斯”、“雪莲”、“鹿王”、“圣雪绒”、“清河”、“临河”为代表,六雄称王。1990年中国山羊绒出口量为749吨,出口金额8 726万美元,此后出口量波动大,呈震荡增长发展,2004年中国山羊绒出口产量为4 159吨,出口金额23 574万美元,这一时期出口量最高的是1999年为5 074吨,出口金额最高的是2000年为25 227万美元。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中国羊绒行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羊绒及其制品的出口金额第一次突破了10亿美元大关(见表3)。

(三)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调整发展阶段(2005-至今)

这是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的关键转折阶段,是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从稳定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从2005年起,中国羊绒的出口额并没有明显下降,但出口量开始明显下降。中国山羊绒出口产量从2005年的3 662吨降到2007年的3 075吨。自2007年以来,中国的羊绒市场呈现出生产和消费量不断增长,价格却不断下跌的趋势。

2005年5月1日欧、美等国家取消对中国纺织品配额限制,实现全球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对中国20种产品进行限制或设限调查。中国羊绒贸易受国际、国内政策影响较大,2005年中国无毛绒、羊绒衫创汇额分别仅为3亿美元和6亿美元,从2006年开始,羊绒产业的出口量和价格呈现稳步发展,上下浮动不是很大。

2008年下半年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8年由于羊绒价格较低,农牧民手中羊绒大量积压。2009年新旧羊绒叠加,羊绒货源充足,供大于求。

2009年受美欧等国家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国家出口退税减少,致使国内羊绒价格下跌。2009年1-6月中国无毛山羊绒出口量为754.8吨,同比下降33.93%,出口金额5 021.8万美元,同比下降45.4%,出口价格6.64万美元/吨,同比下降17.37%。资金的短缺、国际市场需求的减少、一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不断问世,给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带来严重的冲击,使羊绒业处于低谷期,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

二、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发展特征分析

中国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经过了初始发展、振荡快速发展和调整发展三个阶段,经历了从初级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过程,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长期平缓的出口增长速度,影响向羊绒强国发展的进程

中国是世界羊绒出口大国,所生产的无毛绒、羊绒纱和羊绒衫等制品,60%以上出口到日本、美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有逐年增长之势。2008年出口羊绒2 385吨,金额为19 444万美元,比1983年提高了11.4倍;出口羊绒衫1 825.7万件,金额61 079.7万美元,是1990年的31.5倍。

但数据显示,中国羊绒出口量仍处于台阶式震荡增长阶段,总的增长幅度不大。1970-1975年是200吨的台阶,1976-1990年在100吨以内的台阶,1993年到2 000吨后,一直在震荡徘徊阶段,其中1999年达到了5 074吨,但到2008年又回到了2 385吨(见图1)。羊绒衫出口也同样表现为台阶式震荡增长,徘徊不前(见图2)。

(二)出口产品仍处于国际羊绒产业链的低端,缺乏品牌优势

中国羊绒产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从原料收购运输,到初、深加工,再到制成品,最后销售经营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但由于大多数企业依然是初加工产品,所以中国大量出口的是利润非常微薄的羊绒原料。尽管近年来一些企业提高了产品的科技含量,羊绒企业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不足10家发展到2 600余家,并培育了15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和180多个品牌,初步形成以“鄂尔多斯”为代表的内蒙板块、以“米皇”为代表的湖州板块、以“贝加尔”为代表的深圳板块及以“梦特娇”为代表的“品牌延伸”板块。但由于缺乏自主知名品牌,在中国每年出口的羊绒制品中,99%以上为贴牌出口,自主品牌营销不足1%。目前国际市场上羊绒衫3/4是中国产品,但真正挂中国品牌的不到20%。中国有资源优势、产品优势,却没有品牌优势,仅仅是国际市场的原料基地和加工车间。

(三)加工能力明显过剩,维持在低水平的数量型增长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由产绒大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羊绒加工大国和制品出口大国,羊绒年产量由2 800吨激增至9 800吨,占世界总产量的70%以上,国内羊绒加工企业多达2 600多家,无毛绒分梳能力突破2万吨,除加工国内全部原绒外,每年蒙古、俄罗斯等产绒国的3 000吨羊绒也进口中国进行加工,中国的羊绒实际分梳量达到了20 000吨原绒的水平,是资源总量的2倍以上。在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的同时,由于“大而全、小而全”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大部分企业设备技术落后,难以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初加工、低档次的重复建设,加剧了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最终损害羊绒产业的整体利益。

(四)价格长期缓慢增长,羊绒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价格优势

尽管中国羊绒收购价一直处于增长趋势,但羊绒和羊绒衫出口价格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却增长幅度不大。除1989年和1990年羊绒出口价格出现过14.06万美元/吨和11.65万美元/吨的历史最高价位,其余年份一直在6万美元/吨~8万美元/吨的价位上徘徊,直到2008年也只增长到8.01万美元/吨。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7月的出口价格甚至降为6.55万美元/吨(见图3)。中国羊绒制品在出口量增加的同时却价格逐年下跌,在国际市场的议价能力并没有随着中国羊绒产业的发展而提升(见图4)。

(五)区域资源尚未完成整合,未能发挥区域集群竞争优势

羊绒加工企业和品牌生产区域分布全国,各种经济成分、规模并存。东部地区在销售模式、营销手段等方面具有优势,西北地区在原料和专业经营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鄂尔多斯集团公司、鹿王集团公司、圣雪绒集团是中国实力强大的出口创汇企业。内蒙古鄂尔多斯高科技纺织工业园区、富兴羊绒工业园区和宁夏灵武市、同心县羊绒工业园是中国羊绒产业集群与羊绒工业开发园区有机结合的典范,是西北地区的特色羊绒产业集群。同时,中国还拥有众多羊绒产业基地,但由于羊绒产业缺乏优势资源的整合,在资源布局、信息共享、技术创新、市场营销、出口战略、品牌创新等方面各自为阵,尚未实现资金、产能、技术、人力、客户资源的互补共享,难以形成特色资源的整合优势、实现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生产,从而不能以完整的产业链整体参与市场竞争,发挥整体优势。

注释:

①王林祥,王钰华:《面对入世的中国羊绒产业》,载《研究与探索》,2002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田泓.中国羊绒产业现状[J].中国经贸,2007,(9).

[2]周占琴.中国绒山羊业发展现状、前景与对策[J].产业透视,2008,(4).

[3]刘新建.我国羊绒产业出口的现状与策略[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7,(2).

[4]李岳云,吴滢滢,赵明.入世5周年对我国羊绒产业贸易的回顾及国际竞争力变化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8).

[5]中国羊绒产业出口在严峻形势中重塑信心形象,[EB/OL].省略,2009-05-04.

[6]王军强.中国羊绒产业出口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2008,(8).

[7]张莹莹.湖北省羊绒产业出口贸易现状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2009,(1).

[8]薛凤蕊,乔光华.世界羊绒产业的发展趋势[J].世界农业,2008,(6).

The Development Phase and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Wool Industry's Export Trade

Xia Hequn

(School of Business, North Nationality University, Yinchuan 750021, China)

第5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关键词】贵州喀斯特山区 产业发展 生态环境路径

喀斯特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蕴涵着产业生态化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目前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典型的喀斯特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不相协调的难题。探索在国家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战略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整合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是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改善与全方位脱贫致富的关键所在。

一、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状况和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生态现状

首先,贵州喀斯特山区是典型脆弱生态区。西南地区喀斯特面积达54万km2,是世界上最大的型岩溶区,也是我国贫困面积最大的地区和生态最脆弱的地带之一。贵州省正处于西南喀斯特地区的腹地,其岩溶面积约为12.96万k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3%,是我国岩溶地貌发育最完整、分布面积最大的省份。受喀斯特环境的限制,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具有严重的脆弱性,整体上表现出环境生态容量低、稳定性差、自我恢复能力低等一系列本质特征,具体体现在:地表崎岖破碎,山高坡陡,基岩率高;地表水严重渗透,水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广泛分布的石漠化土地缺少土壤和肥力,土地产量低下,影响了农牧业发展;植物生长缓慢,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自然灾害、地质灾害频繁,给可持续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其次,环境容量有限的贵州喀斯特山区人地矛盾异常尖锐。以环境容量最主要构成要素的土地人口承载力看,目前在典型喀斯特山区,只有10%~5%的耕地,且其中78%的耕地是中、下等低产田土。这意味着土地单位面积供养人口力低,而且可供利用的选择性小。此外,持续增长的人口因迫于生计不断进行着毁林开荒、乱采滥挖、破坏植被等不合理的活动。这种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严重失衡的现状,不仅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对生态环境产生持续而巨大的压力。

但是,贵州喀斯特山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表现出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水资源、非耕地资源、旅游资源、气候资源的多样性,且具有开发利用上的互补性的重大优势。同时,在生态环境上的差异性,水热条件较好,具有能综合开发进行多种经营的潜在优势。

(二)产业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即高消耗资源、粗放型经营、低效益产出、污染环境的生产规模和技术工艺道路,很难与脆弱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一方面,产业宏观结构不合理。第一、二、三产业发展比例失当,第一产业比重过高,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严重滞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呈现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益的“两高两低”状态;大部分地区未形成特色明显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另一方面,产业微观结构不合理。在工业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比重大幅度上升,形成了与优势资源发展仍不相称的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体系。在轻工业中,农产品加工业占主体,重工业以采掘和原材料工业为主。山区工业因乡镇企业的发展而得到快速发展。贵州乡镇企业中,从事矿产资源采掘、冶炼的企业比重高,由于投入不足、技术落后,资源回收利用率低、能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在农业方面,现代化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十分脆弱,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目前仍是偏重于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的农业结构模式,林业比重过低,牧业和渔业相对薄弱,不能发挥贵州省适宜林、牧业和多种经营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

二、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

(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

1 生态环境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1)生态环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环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活动的基本条件,三大产业的经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生态环境为各种经济活动的进行提供必要的空间和物质条件。比如,环境中的矿藏、河流、森林等要素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的自然基础,可发展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特征的产业结构。

(2)脆弱的生态环境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果一个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水热失衡、土地贫瘠、山高路陡,将会严重制约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的脆弱性极易造成经济的脆弱性。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通过约束农业资源对农业经济的严重制约,进而制约工业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是贵州在产业发展道路上艰难跋涉、收效不显著的根本原因。

2 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产业发展促进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地处黔西南的晴隆县,山高、路陡、谷深,石漠化在贵州最为严重。在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的状态下,结合当地气候具有发展多元化畜牧业的优势,实施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开发项目,大力发展种草养羊,带动农民致富,创造了一种在喀斯特地区生态治理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晴隆模式”,成为南方喀斯特山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成功典范。

(2)不合理的产业发展阻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优化

贵州喀斯特山区农民有家庭放养牛羊的传统习惯,是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一大来源。但是,牛羊养殖业基本上是在对天然草地进行掠夺式的利用下开展的。无节制地放牧使草地缺乏恢复再生的时间和物质投入,退化严重,草地植被破坏后很快沙化,出现水土流失,使草地及周围变得既不能农又不能牧。

(二)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化整合

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优化整合是利用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发展生态产业、生态产业化等途径和手段达到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的和谐统一,实现两者之间协调发展。这可以简单地解释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双方互相促进,互相优化,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其实质是缓解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具体来说,可以理解为双方不互相抵触,即产业发展不能超出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不能造成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

三、贵州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整合的现实路径

(一)发展生态农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农业绿色化发展

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开发绿色农产品

首先应使农业类型由耕地型农业逐步转向非耕地型农业继而向非农业产业型农业演进。农业结构模式则由过去单一的粮一猪型结构因地制宜地向农果林、农林牧等多种模式发展。一要以基本农田建设为手段,建设粮食生产基地,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退耕还林创造条件。二要在确保粮食总量增长、粮食完全自给的前提下,调整种植结构,提高烟、油、茶、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比重和质量,还要多种植蔬菜、花卉苗木等经济价值高的作物,实现农业的优质高效。三是在退耕地上发展效益型林业,扩大经、药、果林比重,根据林地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发展药材及其他名、特优产品,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

其次,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产品作为支撑,表现在物质形态上就是绿色产品。因此,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要发挥贵州特有的生物资源优势,开发绿色农产品,为生态农业的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各地的实践,喀斯特山地尤其是退耕还林中已梯化的耕地,适宜种植核桃、板栗、油桐、花椒、杜仲、金银花、刺梨、黑梅、杨梅、竹类、棕类、生漆、乌桕、油茶、苦丁茶、观赏苗木、绿化苗木等,并努力形成种植-加工-销售-条龙生产,增加农民致富的门路。

2 转变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走农业生态化道路

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山区,目前已初步探索出猪、粮、果、沼(气)等不同类型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毕节高原岩溶山地开发扶贫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贵州晴隆岩溶山地人工种草养畜建设模式、荔波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等,并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出现了诸多典型。如喀斯特地貌约占82.65%的荔波县在生态示范区建设中,通过旅游扶贫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景区保护建设、生态移民、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农村能源改造、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龙里县依托生态农业科技成果,结合当地的社会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将生态村建设与喀斯特山区实际相结合,实现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双赢。毕节试验区在循环农业理念的指导下走出了一条“绿肥-畜禽-沼气-沼肥-种植”一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民种绿肥喂猪,猪粪制成沼气,沼气用来做饭、点灯,剩下的沼液、沼渣可以给橘树等各种农作物当肥料,既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又方便生活,节省了肥料,还提高了种植效益和养殖效益。

3 运用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贵州在发展生态农业的过程中应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运用。一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减轻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二要加大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的力度,利用好农作物秸秆等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将畜牧业、种植业等农业生产和生活科学地结合起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行畜禽粪便和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目的。三是充分利用农村新型能源。积极推广太阳能、秸秆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开展新型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系统产业化,加快对太阳能、风能、小水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4 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

从长远看,提高农民素质是发展生态农业的根本。喀斯特山区社会经济落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差。应通过报纸、广播、黑板报等宣传媒体,以及科技讲座、技术培训、农业教育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提高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广大农民进行各层次的技术培训,使各农户都能掌握一套生态种植、养殖及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技术,通过农户的自觉行为有效遏制有害物质对农业环境的污染,实现产业优化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和统一。

(二)发展生态工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工业低碳化发展

生态工业的理论基础是循环经济。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喀斯特山区的一些建设项目启动,工业污染明显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此,贵州要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大力发展生态工业。

1 加强对新建工业项目的调控,发展循环经济型企业

政府部门应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对新建项目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节约型社会以及清洁生产的要求,加强调控和引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项目核准,财政支持、优惠和信贷供应等政策杠杆,引进和鼓励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低消耗、轻污染、有利于贵州资源综合开发的行业,严格控制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行业,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对于污染严重、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企业,实行关停和转产,对可以通过技术改造达到生态建设目标的重点企业,实行限期整改。与此同时,国土、环保、财政、税收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紧密配合,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促使企业建设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

2 推进清洁生产,建立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低碳化要求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发展模式,建立“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和环境付出,达到最大的综合效益。为此,在喀斯特山区生态工业建设的过程中,企业要大力推进清洁生产。通过原料替代、工艺改进和产品设计,加强管理,扩大规模,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对原料、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处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污染控制指标,变末端治理保护为过程治理保护,实现资源、能源的最有效使用和“三废”减量最大化。作为贵州喀斯特最为集中的毕节地区是矿产资源大区,具有煤、铁、锌、磷等矿产资源优势。该区为发展生态工业,坚持升级改造、优化组合,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新、效益好的强势工业企业。同时,对煤及煤化工进行了专门的循环经济发展建设规划,实施煤电化一体化,提高资源利用率,节能减排,实现工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促进工业的低碳化发展。

3 加强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贵州省以贵阳市循环经济型生态试点城市和全省14个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试点基地为重点,对区域范围现有的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高耗能、高污染重点企业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一批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企业和基地。远期到2020年为重点建设、跨越发展阶段,将建成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基础、基础设施建设主体、生态保障体系基础、人力资源开发基础和制度创新建设基础,力争煤、磷、铝、铁合金等重点行业资源利用率有较大幅度提高,将贵州煤、磷、铝以及铁合金等资源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

4 积极发展喀斯特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发展

一方面,推动喀斯特产业发展。喀斯特地区岩石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石材加工产业,有条件的县,如罗甸、兴义等,观赏石产业已崭露头角。在充分研究喀斯特石山生态资源的基础上,应开发利用好喀斯特石山的生态功能,包括利用喀斯特洞穴冬暖夏凉的特点,作鲜活产品储藏库,气调库,贮存水果、蔬菜延迟供应市场,用洞穴作酒窖,养殖食用菌等。喀斯特地区地下水丰富,矿泉、冷泉、热泉、深井地下水的水质优良,有利于发展瓶装水产业。

另一方面,促进建设工程性项目的生态产业化。在贵州喀斯特山区,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开发有机结合起来,把维护生态环境同开发利用资源结合起来,寓生态建设于产业发展之中。例如,纳雍县在防护林工程建设中,以防护林为主体,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科学布局,多林种,多树种合理配置,乔灌草并重,发展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防护林体系。10年累计完成“长防林”工程总面积73.7万亩,按林种分,营造防护林47.8万亩,占64.9%,用材林18.4万亩,占25%,经济林7.5万亩,占10.1%。

(三)发展喀斯特生态旅游业,促进贵州喀斯特山区旅游业生态化发展

1 切忌盲目开发,确保喀斯特生态旅游开发的可持续性

在贵州脆弱的喀斯特环境大背景下进行的旅游活动不同于普通环境下的旅游活动,其开发建设和发展都要受到喀斯特基本环境条件的影响。喀斯特环境存在的基本问题是制约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生态旅游开发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的经济活动,按照经济规律,并不是每个具有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地区都适宜开发生态旅游业。对于那些区位偏远,开发代价过大,收益不确定的地区应暂时不作开发考虑。在生态开发中,应充分考虑喀斯特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贵州人口、社会、经济、环境及资源状况,做好环境影响的评价,确定合理的生态容量,并设计合理的游览路线以确保贵州喀斯特资源、环境的持续利用。

2 坚持生态旅游开发与喀斯特山区扶贫相结合

发展生态旅游业是贵州喀斯特贫困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现实途径。喀斯特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山村野趣浓厚,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对外地游客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具有发展生态旅游农业的极大潜力。生态旅游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现代生态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农业。它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等融为一体,供游客领略在其他风景名胜地欣赏不到的大自然浓厚意趣,既可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又可达到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目的。在耕地稀缺、水资源利用难度大、农业发展滞后的喀斯特农村地区,农业依然是当地群众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尤其值得推广。

第6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关键词] 资源型 创意型 制造型

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趋势。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认同,成为学术界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要求“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正确认识广西文化产业现状,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及发展对策,确立广西文化产业在全国的有利地位,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是实现我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本文中采用冯子标教授的分类方法,即依照文化产业所包含的产业内容将其分为:资源型文化产业,即以文化资源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文化旅游业,文博业、民俗文化产业等;创意型文化产业,即以知识创造为基础的产业,包括演艺业、音像业、游戏业、广播电视业、报业、广告业等;制造型文化产业,即以生产技术和产品制造为基础的产业,包括各类文化产品的制造及经营部门。

一、资源性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资源型文化产业以文化资源为基础,包括文化旅游业、博览业、民俗文化产业等。这些文化资源的特点是地域性强,特色明显,具有很强的垄断性和不可模仿性,因而具有极明显的资源竞争优势。广西具有独特、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文化资源,具有发展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基础条件。我区近几年来在这一文化产业领域也取得了重大发展。对于广西资源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议构建如下的发展模式(见图1)。

广西资源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内涵:

1.以广西特有的区域文化资源为基础,辅之于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发,不断丰富广西特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形成文化旅游业、文博业、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业等3个文化行业。

2.以旅游业为基础,形成旅游(游览观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朝拜、健身疗养、生态田园、文化娱乐、休闲度假)带动文博业(民族生态博物馆类、自然科学博物馆类、历史文化博物馆类)和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业(壮族民俗、苗族民俗、侗族民俗)的产业化发展。

3.面向市场,以企业和文物博览馆、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利益联合,发展广西资源型文化产业,构造特色文化旅游内容和旅游线路,引导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倾向。

4.实施文化资源开发的品牌战略。以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为品牌,实施文化品牌战略,形成品牌链,提高文化资源开发效益。

5.政府和企业联动,共同打造广西资源型文化产业。政府以做好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为主导,企业以开发文化资源的价值为主体。

图1 广西资源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示意图

二、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创意型文化产业以知识创造为基础,包括动漫业、音像业、游戏业、广告业等。这一类型文化产业的典型特征是以知识创造为基础,这种特征决定了人才和人力资本在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创意型文化产业的特色化和产品差异化与文化资源有关,但它的消费有的具有地域消费特征,有的则不具有地域消费特征,这是发展创意型文化产业必须关注的方面。对于广西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广西的具体特征,建议构建如下的发展模式(见图2)。

本质上看,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不具有典型的地域特色特征,但其文化内容可以有地域文化特征。因而,这一模式不具有广西的典型特征,它具有一般性,相对于广西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模式要求结合广西浓厚的区域特性和知识型人才现状来理解其特色。

广西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内涵:

1.本发展模式要求广西的创意型文化产业要以知识创造为基础。结合广西特色文化资源和已有的文化知识型人才为背景,形成以文艺创作、文学研究、民俗民风研究、艺术创造和创意理念互动的知识基础,区内外人才资源互补,为广西技术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构建文化企业和文化营销公司为广西技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和中心,以文化企业和文化营销公司与创作人才的市场联系为手段,以市场导向为目标,一体化联合发展广西的创意文化产业。以文化企业和文化营销公司为发展广西创意型文化产业的中心,可以促进企业、公司之间的竞争,不仅可以直接面对市场,同时也可以市场机制打破广西文化单位的事业性倾向,为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发展塑造主力军。

3.文化营销公司是联系文化产品生产企业和市场的桥梁。一般来说,文化营销公司与市场联系广泛,市场目标明确,市场信息丰富,营销手段专业化,是文化企业走向市场的有力中介。

4.政府要为广西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为此,政府必须在建设文化广西的战略目标下,为创意型文化产业的知识型人才的成长和知识创造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图2 广西创意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示意图

三、制造型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制造型文化产业是以生产技术和产品制造为基础的产业,包括各类文化产品的制造与经营部门,如旅游纪念品制造、文化用品制造业、体育用品制造业、玩具制造业、娱乐用品制造业和工艺美术用品制造业等。

广西本身的文化产品制造业不发达,相关的企业多是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基础薄弱。另外,目前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也不在制造型文化产业上,因此,此类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应该是广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心所在。

广西文化产品制造业如果要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其发展模式上,应该采用产业开发的“产业循环式发展模式”或“雁行形态发展模式”。因为这一类文化产业属于制造业,不具有所谓的广西特色文化特征,因而遵循制造业发展的一般模式(见图3)。

第8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当前我国社区文化产业整体上处于“自发性、粗放性”发展状态。社区文化产业尚未进入各级政府决策部门与学术界的视野,政策规划及其配套措施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当前对社区文化产业的通俗理解仅仅是指借助于社区的物质区位平台,开展的文化产业经营活动。严格意义上说,社区文化产业尚未成为一个具备典型群体性特征与边界设置的文化产业门类,整体上处于自发孕育、发展阶段。社区文化产业总量少、层次低、门类单一。根据笔者在浙江经济相对发达的杭州、宁波、嘉兴、金华等地区的调研结果,平均2―3个社区才只有一家从事社区文化产业经营的企业,经营内容主要是集中在文艺培训与演出、文化产品服务与贸易等门类,与社区区位环境的内在逻辑关联性不强,发展特征与优势不明显。社区文化企业管理粗放,基本上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的简单管理模式下,运行绩效不佳,经营决策随意大,品牌意识缺乏,整体经营水平亟待提升。

二、社区文化产业的特征及优势

社区文化产业依附于社区独特的文化土壤、生态环境与市场空间,发展与社区群众日常生活、社区建设密切相关的文化产业门类与产业形态,形成与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互为补充、互为促进的良性发展局面,增强社区文化的自我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当前我国社区所承载的政治社会及文化职能,社区文化产业的首要特征是服务面向的“定向性”,它始终以开掘社区文化市场潜力、服务社区受众为指向,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水平为使命。特殊的服务面向决定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社区受众的文化构成与消费特征作为基本立足点,开发适销对路、具备本土附着性的文化产业形态,形成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门类;社区文化产业的第二个特征是经营模式的“灵活性”,文化产业在社区的“生根发芽”,“社区”概念的凸显,并不意味其经营一定是小规模、粗放自给型的。在发展“小而精、小而特”的社区特色文化企业的同时,可以积极尝试构建集约化的经营模式,提炼社区文化龙头产业,形成跨社区的产业布局与覆盖,塑造社区文化产业品牌。“灵活性”将有助于建构具有极强适应性、多层次、立体化的社区文化产业经营模式。三是发展动力的多点驱动性与发展效益的多元辐射性。社区文化产业借助于社区这个独特平台,吸纳、承接、转化与整合多种社会发展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比如它既可以承接大学生创业项目和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分担社会转型压力,同时也可以作为大型文化产业公司区域渗透布局的一部分,实现对新兴市场的开发与占领;它既可以实现文化产业触角的全新伸展,丰富文化产业门类,填补区域空白,又可以给予社区文化事业的运行与发展新的要素、新的动力与启示。

三、社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一是加强对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及其理论研究。一项新兴文化产业门类的成长有赖于在政策层面给予其良好的要素供给。当前,各级政府职能部门要把社区文化产业纳入文化产业发展整体布局统筹规划,根据区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地区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布局与定位、社区居民文化层次、审美爱好特征等,编制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明确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原则以及具体的举措等。在发展规划的编制中,要充分注重凝练社区特色与品牌,立足社区文化层次结构与潜在文化消费能力与消费热点的开发等,提炼和形成社区特色文化产业门类。比如在浙江的下沙高教园区社区,集中居住着几万名高校教师,他们相对文化层次较高、文化诉求丰富,对于生活品质有着较高的期待。在社区发展的文化具有一定层次、贴近式服务的养生与休闲的文化产业具备良好的基础。要注重与其他文化产业门类的错位布局。避免社区文化产业盲目延伸边界,发展与社区区位环境相脱离的文化产业门类,使其背离社区的特殊文化土壤与服务面向,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水土支持”。要科学设计发展规模、发展效益等指标,处理好短期目标与中长期目标之间的衔接性,允许“探索”与“试错”,留足空间余量。作为一项新兴产业门类,其发展的目标、定位及其路径都有待在实施过程中予以不断完善,规划编制中各项指标设计的相对保守性存在着一定的必要性。要注重发挥好规划的宏观调控功能,加强对项目立项审批的把关,避免“一激励就群起发展”等现象的出现。

将社区文化产业纳入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首要意义是,这种产业门类正式进入了政府决策部门的视野,使其能以适当的权重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布局考量中,带动配套政策的建立与完善,有效填补市场门类的空白,在为社区居民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的同时形成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应该鼓励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建立若干个“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试验区”,在实践中更好地积累经验,探索路径。高等院校与相关科研机构要加强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的研究,对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赢利机制、要素供给等开展对策性研究,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二是加强社区文化产业综合配套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建立社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构,负责社区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匹配性政策的设计、协调与处理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区别于其他文化产业门类,社区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区位依赖色彩。在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协调机构的组成单位中,除开文化产业发展主管部门、相关金融机构外,要更加注重街道、社区等属地单位作用的发挥,加强与所在区域高校及社会保障部门的联系,建立常态化的定期联络机制,更好地统筹协调大学生创业项目、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的遴选与落地事宜等。通过综合协调机构的建设,更好地引领方向、明确权责。要加强配套政策体系及中介服务平台的建设。完善高层次人才落户、人力资源转化与培育等各项优惠政策,在将高层次人才纳入区域人才培养规划兑现相关待遇的同时,根据社区工作实际,适当给予其一定的社区创业基金支持。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及智力因素的开发,努力建设若干个业态模式新颖、具备发展潜力的社区文化产业品牌。同时,通过人力资源培训等,提升社区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基础素质,建设一批主业经营清晰、管理科学、运行良好的社区文化企业。以人力资源建设为趋导,最终形成融合多种层次、多种经营模式的社区文化产业布局。建立多元资金投入机制,借鉴国家对中小企业发放小额贷款等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文化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整合政府及民营资本的力量,扩大创业启动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的规模,建立社区文化产业定向扶持机制。根据项目的内在质量,提供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更好地惠及社区文化企业。在文化相对发达与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可以尝试建立专门的“社区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对于社区文化产业的项目孵化、培育进行对口扶持。完善法律、会计、网络平台、交通设施等软硬件设施的建设,优化中介服务配套体系,为社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当前尤其是要根据社区文化企业经营项目、服务内容与社区受众贴近性、对口性明显、较易复制经营模式、形成同质化竞争的特点,做好特色社区文化品牌的保护工作,防止同类业态的简单克隆与扩张,建立起良好的行业运行规则。要结合城市改造,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区块调整统筹考虑,尤其是要关注城市化进程推进过程中,城乡结合部改建以及农村新社区建设带来的潜在机遇与市场,把握城市新居民的文化诉求与审美特点,开发新兴的社区文化产业门类。

三是创新社区文化产业的经营业态与经营模式。经营理念、经营业态与模式最终决定着社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在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中,我们首先强调治理结构的现代化,这是所有社区文化企业面临的共同课题。只有正视和改变当前绝大多数社区文化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粗放式经营、低水平松散式管理等现状,社区文化企业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机制条件。二是尊重和维护社区文化企业的多元复合性。基于社区的多层次服务面向定位,既鼓励高端、新型、附加值高的社区文化产业形态发展,比如社区高端文化休闲业、养生保健咨询业等,也积极倡导普及层次的社区文化表演娱乐、文化观赏业的发展;同时创造条件,发展社区特色手工产品、创意产品制作,特色文化内容资源整理与开发等产业。既鼓励建立规模适度、对市场反映灵敏、集约精悍型的社区文化企业,也尝试创造条件组建跨社区、跨地区的连锁文化企业;既鼓励以新创办企业的形式从事社区文化产业经营,也探索对符合条件的原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行改制,转化为经营性文化实体的可能性;既鼓励具有较高层次、智力密集的创新项目引领社区文化产业发展,也允许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下岗职工再就业项目投身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浪潮,满足社区建设与发展、社区受众多层次的文化物质与精神需求。三是萃取和提炼社区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不同类型企业而言,核心竞争力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解读。对于社区从事经营性活动的文化企业而言,其核心竞争力是与社区内在文化需求与市场结构紧密契合的产业形态。这种产业形态包括主业经营内容、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等与社区受众需求的匹配性,使得社区文化产业发展深深介入到社区受众的深层文化心理满足与社区发展与运行中,形成融合精神与物质层次的“紧密型、一体化”发展格局。这种产业形态具备较强的水土附着性,很难被复制,与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形成有效的互为补充、互为合作关系,改变传统的单一政府投入发展社区公益性文化企业的模式,增强社区文化企业的自我造血能力,进而构建具备自我发展性、良好成长性的新型社区文化发展机制,更好地满足社区受众的精神与物质文化需求。

第9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

【关键词】中外;影视动漫产业;创新;发展

我国动漫产业起步较晚,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动漫产业作为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产业,各城市的动漫产业发展竞争进一步加剧,也必然产生分化,怎样在这种分化中充分发挥出城市的优势,发展出自己城市的特色,也是动漫产业创新发展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围绕影视动漫产业创新发展这一课题进行研究与探讨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国外影视动漫产业发展分析

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的经济、文化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世界经济强国亦同时发展成为文化强国。

动漫产业在各国文化战略和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和比重显现逐年提升之势,动画、漫画、游戏三大动漫产业板块的格局日益浮出水面。其中漫画(图书、报刊)创作是产业的基础,影视动漫(电影、电视、音像制品)是产业的主体,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是产业的前锋。

综合来看,世界各国尽管为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举措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相同特点:

一是把动漫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把动漫作品作为彰显本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三是把动漫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是把动漫作品作为建设大国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条件下,动漫发达国家在动漫产业发展过程中,正是采用了科学的产业发展模式,才使动漫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这其中文化的介入起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把该产业看成高科技产业的同时,国际上更多把它当成是文化产业。[1]目前,国际动漫产业发展模式,呈现出美国模式、日本模式和韩国模式三足鼎立的局面。

1、美国模式

(1)美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美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是全球垄断的旗舰动漫电影公司以及完整的动漫产业传播和营销链条。以迪斯尼、梦工厂、二十世纪福克斯、华纳公司为代表的美国旗舰动漫电影公司在全球的动画电影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美国的动漫电影长期居于全球霸主地位,动辄超十亿美元的票房,仅是电影创造出的价值的一小部分,通过电影与其衍生产品营销相互促进,其衍生产品的产值远超电影票房本身。例如: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投资的电影《阿凡达》在创造票房冠军的同时,其衍生产品甚至包括了3D液晶电视的营销。《阿凡达》的广告宣传几乎都是由麦当劳、松下、可口可乐等合作伙伴一手包揽,从影片上映之前就开始做足市场攻势。产业链条的上下游密切联系,共生共荣,造就了美国动画电影从票房再到全产业链的发展奇迹。

(2)美国文化产业政策与动漫产业发展。美国模式的成功显然不是政策作用的结果,美国的文化产业完全市场化,政府对文化基本采取不干预的政策,政府不设文化部,甚至也没有明确的文化政策。美国的动漫产业几乎完全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行,依靠美国成熟的市场机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动画电影在全球的出售和发行,带动其衍生产品的市场开发,大手笔投入,大规模产出,如此长期进行着庞大而清晰的产业化、市场化、全球化运作缔造了美国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不可动摇的垄断地位。

2、日本模式

(1)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是日本影视动漫产业链。日本的ACG(Anime、Comic、Game,即动画、漫画、游戏)产业链应当成为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学习和规划的教科书。日本ACG产业链盈利模式就在于以影视动画作品――动画片作为传统产品的媒体促销工具,凭借图书和音像制品的销售来收回成本,通过信息网络时代传播渠道“乘数效应”急速扩张,产业链得以拉长和延伸,衍生产品更加丰富,带动系列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演出-播出-销售”的营销过程,依托大量的衍生产品获取丰厚的利润。

(2)日本文化产业政策与动漫产业发展。日本动漫产业早期是市场化运作为主。但是日本经济大萧条之后,曾经盛极一时的金融、地产、制造业难以重振,而原先被政策轻视的动漫及其衍生物迅速成长,使得政府开始利用政策杠杆继续培育和推动动漫全产业链的发展。因此,日本模式可以说是市场化运作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3、韩国模式

(1)韩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通过动漫与网络技术相结合,ACG三位一体,尤其注重创造和发展网络游戏产业是韩国动漫产业发展模式与美国和日本相比较的核心特征。

全新产业链切入点的选择是韩国动漫走上高效发展道路的又一明智之举。以网络游戏等为产业链开端,避免与美日优势正面对决,另辟蹊径突出重围,使韩国的动漫产业得以与美国、日本呈三足鼎立之势。

(2)韩国文化产业政策与动漫产业发展。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是使得韩国在短期内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动画片制作和出口国的最为重要的原因。韩国颁布《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专门成立文化内容振兴院隶属于文化观光部,政府出资建立了富川漫画情报资料中心和首尔动画中心 , 这是韩国动漫产业的两个“重镇”。

二、我国动漫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已成为全世界最大动漫消费市场,消费群体和潜在消费群体超过5亿人。但是国产动漫起步虽早,由于国内长时间以来在思想意识和政策扶持方面都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致使这一新兴艺术门类未能一直保持优势,动画技术停滞不前,创新能力也大大下降,最终落后于国外的制作水平。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动漫产业的发展。纵观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大致呈现以下特点:

1、国家及地方政策大力扶植

从国家广电总局颁发了《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开始,国务院及各部委颁布旨在推动动漫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条例10余部,表明了国家复兴动漫产业的坚定决心。同时,我国也制定了大力发展影视动漫技术与产业的国家战略,并有可能将其提升到国家支柱性高新产业的高度。[2]除中央的政策之外全国至少有 13 个省(直辖市)和 20 个市(区)颁布了动漫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

2、影视动漫节目产量大幅提升

中国动画的产量1993年仅为195分钟,2005年动画产量超过4万分钟,2006年达到8万分钟,2011年中国动画的年产量达到200余部,将近20万分钟,达到历史高位。

3、动漫基地建设遍地开花,制作集群效应继续加速

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各自沿着自己的建设路线,在全国批准建立了40 多家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与研发基地。在动漫产业基地的建设进程中,根据国家广电总局的统计数据,动漫产业基地已成长为国产动画片制作的核心力量。制作影视动漫作品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八成以上。

4、动漫教育蓬勃发展

中国的动画教育就是在受到全球动漫热潮的广泛影响和推动下,逐渐迅速发展壮大起来的。截至到2008年底,其中有1230所高校纷纷设立了与动漫相关的专业,此外还有447所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动画专业。在校学生已经约有46.6万人。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吉林动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浙江大学等六所院校是经国家广电总局核准审批通过的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社会上各种动画的培训机构也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参考文献】

[1]杨齐英.发展成都动漫游戏产业[J].漫游e族,2011(2).

[2]章莉.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与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