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鸿门宴知识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鸿门宴知识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鸿门宴知识点

第1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一、还“角色”

学生不是植物,而是有灵魂,有思想的人,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在过去,遇到文言文,通常都是老师大包大揽,学生只管记笔记,背课文。一堂课结束,老师汗流浃背,疲惫不堪,而学生的收获寥寥无几,且不少学生因会周公而一无所获。这一现象虽是众多老师苦恼的一个难题,但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我觉得第一步应该还“角色”。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相反,他们也可以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之间讲解问题更容易让同学领悟、参透。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语境,共同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答案,百分之百的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美·杜威)当学生把自己当作主体,注意力、兴趣自然产生了,学习更是事半功倍。

在教《鸿门宴》一课,我尝试把“教师”这一角色还给孩子们。我把学生分成宴会前、中、后三个小组,在他们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并形成文字,利用课堂这个平台实现自我。在上课的时候,请每一个小组的发言人当我们的小老师,到讲台上为我们讲解该部分的知识要点以及赏析人物形象。当学生一听到要让他们当老师,第一个反应时吃惊,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第二个反应时激动,下课小组讨论激烈,查资料也不能解决的问题,主动来问,一改我门可罗雀的凄凉景象。正如德·第斯多惠说,“要求学生必须用手、用舌、用头脑去工作,促使他去透彻了解教材,使它成为根深蒂固的习惯。”第一个小组的发言人有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最后的条分缕析,以及师生互动,进步非常快,也给后面几个小组的发言提供了参考。我知道学生的热情一旦被激发出来了,那他们的潜力将是无可限量的。

二、还“权”

如果仅仅是转变学生的身份不放权给他们,那只是一个“光杆司令”,久之,他们就无心“恋战”。于是,我注意在还“角色”的同时,赋予了同学们自我批评与相互批评的权利。即每个小组准备一个内容。在小组讲解的同时,小组成员要留心发言的同学是否表达准确,是否有遗漏得地方,要及时交流补充。因为在他们发言结束后,其他小组的成员可以就该小组发言中的疏漏处进行指正,如果确实有不足之处,发言小组是要被扣分的,问题越多扣分越多。此外,其他小组还可以就本部分不清楚的问题向发言小组提出1—3个挑战性问题,如果该小组成员无法回答,小组成绩也将受到相应的影响。

把发言权、评价权还给学生后,我发现当我们的小老师在讲课时,所有的同学都非常认真。每当自己小组的小老师上来发言时,该小组的其他成员都很紧张,不停地在下面打暗号,总是希望自己小组能发挥得更好。同时其他小组成员也在交头接耳地商量,希望能够精益求精,也为自己稍后的点评提供依据。上课再没有同学走神,甚至班上的“睡神”也神采奕奕,希望能找出较难的问题,难倒对方。那个平时自暴自弃、得过且过的体训生是他们小组推荐的小老师。他一站上讲台,一改平日吊儿郎当的作风,认认真真地请同学们看到书的第几页,详细地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展示出来。而且他还客观地点评了项羽,表达了他对其的仰慕之情,赢得了阵阵掌声。

如果一个人深入思考所读课文的内容,那么虽然他并没有努力去记住材料,但是材料却很容易地印入并牢固地保存在记忆里。看到学生们的表现,我在心里乐开了花,谁说孩子不爱学习,只是我们还未找到激励他们学习的方法而已。突然想起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

三、还“力”

这个力包含了两方面,即“压力”和“动力”。学生学习没有激情,非常懒散,一部分原因是没有找到自我,也没有找到奋斗的方向,没有压力当然就更不会有学习的动力了。

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我告诉同学们《鸿门宴》有较强的戏剧性,可用来表演。我们将请扣分最多的小组为我们表演课本剧《鸿门宴》。孩子们听到这儿,沸腾了,一个个跃跃欲试,不仅为自己的小组拼搏,也为个人荣誉拼搏。在这样的压力催促下,他们一刻也不懈怠,谁也不想在全班同学面前“丢份儿”,正是这样的压力存在,学生找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也更细致到位,听的同学也会更加专注。

第2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过秦论》

1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其中“序”一词教材的注释为“引、招致”,《辞海》《辞源》均无此意。据《广雅・释诂三》“序,次也”,《周礼・春官・肆师》“以岁时序其祭祀”,此处可活用作动词,“为……排列次序”,在文中引申为统治、控制。

2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根而景从。

句中的“云集响应”,不少资料把“云”和“响”均视为名词作状语,解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如此翻译过来显得繁琐且背于“达”之准则。关于“响应”,《辞海》解为,比喻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笔者认为可否把该句中“响应”视为谓语动词,“云集”作状语修饰“响应”,而不作并列结构,这样较为简洁。试译为・天下百姓像云彩聚集一样支持(他),挑着粮食如影子般跟随(他)。

3 吞二周而亡诸侯

句中的“亡”,有些资料解释为:动词使动用法,译为“使…灭亡”。其实“亡”本身就可以作及物动词“灭亡”,何必多此一举?《史记・乐书》有“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4.却匈奴七百余里

句中的“却”,有资料解释为动词使动用法,译为“使……退却”。同样,“却”可以作及物动词,《汉书・郊祀志下》有:“(楚怀王)欲以获福,助却秦师。”

5.包举宇内

句中的“举”,有资料解释为:举起,拿走。笔者认为作“占有”讲似乎更合理。

6.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句中“因”与“践”对举,都应当是动词。《新唐书・王叔文传》“大抵叔文因企,因忠言,忠言因昭容,更相依仗”,句中的“因”作“依靠、凭借”讲,《汉语大字典》(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明确地把“因”的该义项排除在介词和连词之外。不少资料却注为介词。

《鸿门宴》

1.(张)良乃入,具告沛公。

句中的“具”通“俱”,作“完全、都”讲。《辞海》《辞源》皆引此句为例。既然如此,教材为什么没有在注释中明确呢?不少资料都在练习中考查这个词,致使学生困惑。

2.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句中“破”完全可以作为及物动词,而不必如不少资料之解:动词使动用法,译为“使……破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同理,“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中的“止”,也不必自找麻烦作使动用法。

3.劳苦而功高如此……此亡秦之续耳。

句中的“亡”应当是形容词,“已经灭亡的”,而非如不少资料解为动词。

4.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句中的“故”,不少资料解为“特意”,副词。但遍查《辞海》《辞源》《汉语大字典》(四川、湖北辞书出版社1,均无此义项,不知所据为何。笔者试提供三种思路:①副词,仍然;②连词,因此、所以;③助词,用在句首,相当于“夫”。

5.①妇女无所幸。②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①中的“幸”,教材的注释是“封建君主对妇女的宠爱”,笔者认为不妥。原因一:从表述上看似有名词之嫌,其实为动词;原因二:这种宠爱的对象恐不仅限于妇女。可以解释为“旧专指帝王宠爱”,动词。

第3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文言文教学确实收效甚微,老师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方式,一味采用填鸭式和复制式教学方式,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有效性极低。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包括诗词和文章所占比例已经提升到40%以上,并且高考题目中关于文言文的试题分值也非常高,这就要求对高中文言文,我们必须给予重视,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教学。

一、让学生多诵读文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对于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语言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学会正确朗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地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描绘的事件和人物有清晰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地诵读。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好奇心,自然提高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要义,从而提高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文的语言感知能力会越来越强,文言文阅读水平会越来越高,学习越来越有信心,自然有利于文言文教学。

二、与时俱进,使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文言文教学

随着科技进步和网路技术发展,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优势,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如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人物的关系,这样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教学。

三、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学习任何知识,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凡是对文言文有兴趣的同学一般成绩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态度端正,而学习兴趣较淡或者没有学习兴趣的同学,一般在课堂上都会消极怠工,提不起学习劲头。从这个角度分析,要想在新课标下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千方百计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做到兴趣盎然。对于文言文原著来说,读写起来很枯燥,并且难度系数较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影视作品,如《聊斋》、《西游记》、《三国演义》、《于丹论语讲座》等,先用这些影视作品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阅读原著和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兴趣激发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精心导入、巧妙设疑,让学生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美等。拿巧妙设疑来说,高中生好奇心较重,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观能动性。

四、创新教学模式,恢复学生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认为开展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和处理文言文相关试题的能力,往往忽略文言基础知识学习,这是教学误区。有效教学应该是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能触类旁通、学以致用,通过知识消化和吸收解决相关问题。由于学情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的选择要灵活丰富,依据教学内容和学情变化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由于已经有了一定知识储备和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开展相关问题探究,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与合作意识。至于“探究案”内容,学生可以带着疑问积极主动地请教老师,或者从课堂其他学习小组的展示成果中得到启发。如《鸿门宴》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可以分别让三个小组按照故事情节“宴会前”、“宴会中”、“宴会后”三部分整理,然后就文言句式或词类活用分别请优秀生点评和补充,最后评出优胜学习小组,然后由优胜小组针对文言基础知识,合理利用配套练习册,命一套30分值的检测题目,当堂检测或下一堂课检测。通过小组之间激烈的竞争,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同时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探究意识得到激发,寓教于乐,学习效率自然会有所提高。

五、重视积累,及时反思

文言文在高中阶段涉及的篇幅总量上算是不多的,在有限的文章中个个堪称经典,具有极强的代表性,无论是学习内容,文章中的词汇应用、思想表达、实虚词使用、作者代表,还是其他有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的用法都有所涉猎,这些知识如果学生掌握了就必然会促进对其他知识的学习。文言文学习重在积累,所以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整理笔记和梳理知识的习惯,对于一些重点文言文知识、处理方法、具有代表性的词汇用法、表达方式都要做好规整,并且在学习中能融会贯通、触类旁通,做到举一反三,这些都会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和文言文学习能力。能力提高还有赖于迁移训练。迁移时注意选择一些与课文难度相当的、内容联系紧密的、主题相近(相反)的文言文。

参考文献:

[1]董文汇.浅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考试与评价,2S012(05).

第4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一、读译结合,贯穿一条主线

“三分文章七分读”,诵读是培养语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文言作品的反复诵读,既能于字里行间品味作品含蓄隽永的意蕴旨趣,又能将古汉语语法以典型文句的形式逐步内化和积淀下来,从而形成举一反三的阅读理解能力。因此,诵读是贯穿文言文教学始终的一条主线,绝不能以过多的翻译讲解取代了学生的诵读。文言文的诵读一般有以下四个阶段:一是读准确,解决字音上的问题;二是读通顺,解决断句和停顿上的问题;三是读生动,在轻重缓急和抑扬顿挫中表达感情;四是读成诵,力争通过反复朗读背诵经典的篇章或段落。

二、虚实相生,兼顾两个层面

文言文教学包括“言”和“文”两个层面。所谓“言”,是指文章的语言载体,即通过翻译词句、疏通文义,以夯实文言基础知识,培养文言阅读能力,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所谓“文”,是指文章的内容形式,即通过对作品思想艺术的整体鉴赏,体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学习文章的艺术手法,这是语文人文性的体现。两个目标中,“言”是形式,“文”是内容;“言”为实,“文”为虚;“言”是基础,“文”是深化:两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文言文教学要由“言”入“文”,虚实相生,才是完整的教学。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或是只抠词句的意思而不谈作品的鉴赏,或是脱离词句的落实而空谈思想艺术。我们既要看到文言基础的重要性,扎扎实实落实词句的翻译;又要看到经典著作的典范性,对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多加揣摩,努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鉴赏水平。

三、“死去活来”,抓住三个关键

在知识积累上要牢牢掌握,强调“记死”;在能力训练和作品鉴赏上要灵活运用,强调“用活”:此所谓文言文教学的“死去活来”。具体说来,要在三个关键点上记牢用活。

1.知识积累。文言文教学要善总结、勤积累、多记忆。教师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指导学生科学记忆,既要记教材的重点,又要记自己的难点;既要记用法,又要记意义;既要记关键字词,又要记典型例句。只有积累了足够的文言基础知识,才能由量变到质变,实现文言阅读的厚积薄发与融会贯通。

2.联系语境。为增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推断词句意义的能力,教师要多提供典型句段,引导学生调动积累,通过对具体语言环境地分析比较,确定最佳答案。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夜缒而出”与《鸿门宴》中“(范增)拔剑撞而破之”都有一“而”字,但用法值得推敲。前者为突出出城之艰难、形势之危急和烛之武之义勇,强调烛之武是用绳子吊着出的城,“缒”是“出”的特殊方式,其间的连词“而”表修饰关系;后者为突出范增接过刘邦所赠玉斗后的愤怒,“撞”是动作,“破”是“撞”的结果,“撞”与“破”之间构成了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其间的“而”表顺承关系。

3.古为今用。文言文中所展现的社会风尚、思想观念、为人处世等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其中既有优良传统,又有陋习恶俗,教师要引导学生活学活用,将课文与生活打通,将历史与现实对接,以今天的观念去审视历史,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灵魂的洗礼。如读《烛之武退秦师》和《荆轲刺秦王》,我们感动于国难当头、匹夫有责的伟大使命感;读《鸿门宴》和《勾践灭吴》,我们看到了厄运面前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结局;读《石钟山记》和《游褒禅山记》,我们懂得了审慎做学问、尽力追梦想的深刻道理……学生可以通过辩论、写作等形式,思考整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

四、师生互动,落实四个步骤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通过逐词逐句地串讲灌输给学生的知识,远不如学生通过自学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而且这种机械呆板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使语文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兴趣日益丧失。因此,教师绝不能以过多的讲解取代学生的阅读、思考和练习,而是要充分调动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实现师生间双向互动。具体说来,包括四个步骤。

1.自学。鼓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积极探究,独立解决相当一部分词句的翻译问题。自学过程中,一要借助课下注释,做到有注必读;二要借助工具书,如《古汉语常用字词典》,解决难点词。学生要采用“勾画圈点”的办法,勾重点、写所得、标难点,为下一步有侧重地学习做好准备。

2.讨论。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公开发表意见,教师要发动学生合作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小组之间、同桌之间互问互译,培养学生倾听、表达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大家充分发言,彼此启发,取长补短,既能巩固一部分所得,解决一部分问题,又能使教学难点更为集中。

3.点拨。教师要通过参与讨论和听取发言这两个渠道,及时发现学生错误,准确把握学生难点,并加以有力地矫正和精当地点拨。教师的讲解要结合教材重点、学生难点和自身特点,普遍问题展开讲,个别问题单独讲;重要问题讲详点,次要问题讲略点;教师所长多讲点,教师所短少讲点。通过关键到位的点拨,发挥教师特长,落实教学重点,突破学生难点。

第5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很多老师都会有这种想法:第一轮复习时回归教材是最轻松了。其实他们从骨子里没有认识到教材回归的重要性,回归变成一种简单的“回放”:完全依赖课件,一堂课将上百张的PPT展示完了就算完成对本篇课本的复习。学生只是机械地看,机械地记,书本其实被打入了“冷宫”,教材的资源根本就没有挖掘出来。另外一些教师把教材的回归当做“鸡肋”。他们也清楚回归教材不仅仅是“重复昨天的故事”,但他们搜集试题、整理资料、归纳要点的工作明显做得不够,不能提高课本习题的复习价值,也不能拓宽教材的既有内涵,不能使教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还有一些教师过于强调教材的作用,把教材当做“教主”,总是以教材中的例题、习题与资料中的题型对照,强调回归教材的重要性。致使一学期中至少有三个月以上的时间用来回归课本,涉及文言文的时候还逐字逐句的翻译,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点都给学生讲解一遍,恨不得把所有的内容都塞给学生。结果学生只是成了一台储存知识的机器。多数学生不会活用教材,不能举一反三,翻开教材好像什么都懂,动手做题时却没了思路。

再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对回归教材都有轻视之感,他们认为花时间看教材根本就没有什么收获,纯粹是浪费时间。台上老师声嘶力竭,台下学生“不给力”。大部分学生认为回归课本复习还不如利用时间去做做“高考仿真题”类的东西。听课“不给力”,其实就是对教材的漠视。这势必造成学生基础不扎实,知识框架不完整,书本的知识体系不清晰,回答问题片面,整体能力缺乏,无法及时将知识点迁移到题目。

很多学生错误地认为在高考语文复习中花太多工夫在课本上不值得,因为语文高考很少直接将课本内容作为考题。因而他们除了死记硬背一些名篇名句外,根本不愿意用心去复习课本知识,课本所提供的很好的例习题完全被忽视,他们只是离开课本大谈解题技巧和方法。结果真的遇上难度较高的题目,就无法审题,无法合理分配做题时间,无法组织语言表述。

复习课都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复习形式单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枯燥乏味的课堂,走马观花式的教学,让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大减,甚至个别学生表现出消极的心理。机械的复习课堂,既不能巩固知识,又不能强化记忆,复习效率低,复习效果差。一堂课下来后,除了疲惫不堪,大家内心都是空落落的。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材是依据新课程编写的,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复习课堂,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要认识到回归教材的重要性,要和教材开展积极的对话,重力强调课文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优势,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教材是个例子,要回归语文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

近年来,高考对课本的依托越来越明显。如默写6分均出自考纲中规定的必背篇目,来自课本,可以看出对课本的重视。再看文言文阅读考点的设置。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2012年语文福建高考第2小题)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其字词均出自课本。“杳”字:七年级下册《送灵澈上人》“杳杳钟声晚”;《阿房宫赋》“杳不知其所之也”;“干”字,《过小孤山大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延”字,八年级《语文》上册《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必修3《过秦论》“秦人开关延敌”;“履”字,八年级上册《观潮》“如履平地”,《论语·泰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可见文言文试题与教材联系是密切的。

二、革新教学方式

复习课是对所学知识的复现,同样的内容重复两次甚至多次,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失去学习兴趣。既然学习内容上的重复是不可避免的,那我们就应该尽量减少在教学方式上的重复。通过多种渠道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课本资源及多媒体资源,培养学生复习课本的兴趣。

1.开展适当的语文竞赛活动

高三的语文复习课堂,经常会出现“一潭死水”的现象。语文课“波澜不惊”,学生昏昏欲睡。如果我们将一种竞争机制偶尔引进我们的课堂,就会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让课堂魅力四射。

课堂竞赛活动有很多,我们可以开展古诗词的诵读比赛,高考规定篇目的背诵、默写比赛,文言文复习比赛。像文言文复习比赛,我们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去给某篇课文的文言实虚词,文言句式等进行整理归纳,归纳越系统,思维越严密的为胜者。在自己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的知识相对系统化,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

2.用故事激发兴趣

语文课应该是洋溢一种独特的迷人氛围和魅力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吃透教材。一个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收放自如,旁征博引,研究、了解很多和作品有关联的内容,使之成为学生理解复习课文的有机信息,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让学生能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比如复习《鸿门宴》,我们完全可以和《三国演义》的一些故事,知识点穿插在一起。“此吾之子房也!”“子真吾之樊哙也!”三国的谋士和勇士有很多的看点;刘邦赴鸿门宴,刘备也赴鸿门宴;项羽有四面楚歌,吕蒙用的也不赖;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而魏延舞剑意在刘璋……学生困倦时,不妨用一两个小故事来驱散他们的疲劳。如复习语言题谐音时,我就用网上时兴的“阅卷不悦”来给他们开心一笑:“考试给学生扣分是违法的,刑法规定:利用他人无知造成他人损失的行为就是欺诈罪!”“寒假作业,其实就是你写一个月,老师写一个‘阅’!阅读不悦!”讲到理解语义双关时,“我不敢娶”的故事更是让学生一扫第四节课的疲劳。相传李鸿章有个远方亲戚,不学无术,大比之年,去参加考试。试卷到手,一个字也答不出,急中生“智”,忙在考卷末尾写上自己是李鸿章的亲戚。无奈“戚”字不会写,写成了“我是中堂大人的亲妻”。主考大人阅后,提笔在旁批道:“所以我不敢娶”。

穿插小故事可以让专题复习课拥有情趣。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的疲惫,消除心理杂念的干扰,集中注意力,兴致盎然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

3.转变教师角色,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空间

许多语文教师上课有一种“惯习”,喜欢将一个问题讲透;喜欢直接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喜欢把一个词的意思讲得很明白;喜欢将答案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喜欢学生很听话的记住某些自认为的“标准答案”。认为自己这样就可以很好体现了教师的真实水平。其实,喜欢“讲透”的教师恰好限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释放和张扬,不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说:“教育者不宜将自己的意思压到学生身上。”“我们教书并不像注入水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教师应尊重学生,只扮演教练或导演角色。复习课堂,同样应该要有一种“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一点互动,多一点平等的对话,引导学生质疑,培育学生思维;多给学生探究、活动和体验的机会。如文言单元的复习,教师要立足于文本的拓展,可以先给学生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讲明获取这一知识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和文本作者进行对话,让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构建知识、发展能力。

第6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文言文 侧重 人文性 正能量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文言文作为交际工具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文言文对于传承传统文化,熏陶人文素养还是有着重要作用的。无论是现代文还是文言文,语法现象和知识都应该是学生看懂文字的手段,而读懂作者的“为什么”才应该是学生阅读文章的终极目的。在文言文成为“古文”之前,它们也曾是人们用来表情达意的手段之一,也是人们思想流传的主要载体,古代之时周敦颐就曾提倡过“文以载道”,而韩愈更是将“文以明道”作为自己发起的古文运动的核心理念,也就是说古文与“现代文”出现的原因别无二致,文章出现的最初公用就是为了传情达意,不忘初心,记住最初的衷心,才能真正读懂传统文化中的文言语段。文言文的工具性和文化性从来都不是矛盾对立的,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在高中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有这么几点需要我们注意:

一、教师“读懂”文意要以适度为原则

“字字落实”是现在许多教师对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一个常规要求,这本是为了对文章内容做到准确到位的理解,然而在对分数的强烈渴望下,“字字落实”这一基本的能力要求却逐渐变了味,“正确率”、“得分率”仿佛才是翻译的结果,对文意的理解变成了退而求其次,而对文言字词含义的较真带来的后果往往是让学生觉得无所适从的同时老师的解说也很难服众。

例如,在解释《指南录后序》中的一句“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时,惯例讲法是把“当”解释为“应当”,整句翻译为“痛骂元军统帅应当死,辱骂叛国贼应当死”,但当时就有学生提出异议,学生通过查字典,找出“当”的其中两个不同意项:“应当”和“面临”,并认为“当”解释为“面对”也可以理解这句话:“痛骂元军统帅时面临死的情况,辱骂叛国贼面临死的情况”。这两种翻译对原文理解都很到位,就是在告诉读者,文天祥常常因为自己的激昂义气面临着被杀的状况。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对“当”的理解,因为“应当”和“面临”是两个不同的意项,如果考试是辨析实词、虚词的用法,那么学生的不同识记就有可能造成得分或不得分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其实就是真实教学过程中的无奈,你能够理解文意,知道它在讲什么,但有时候你就是不能得分,这也不是教与学的规范问题,因为学生提出的这个问题是合理的,他们给出的答案也是合理的。而这种矛盾的根本来源就在于,我们对文言文的教学和检测不是以是否“读懂”为标准,而是以是否能够说出“标准答案”为标准。但是同样的思想含义,表达方式却千变万化,何来唯一的标准答案呢,我们实在不应该让字词绑架文意。

所以我认为在设置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时候,讲清字词的意思和用法固然重要,但是应该以能够水到渠成地理清文意为前提,在不影响句式变化、文句理解的前提下,多几种译法又有何妨?在这种理念下,我们讲解文言文时其实可以两条路并行:

一是打好基础,注重阅读。学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应该进行透彻合理的讲解并严格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如果没有大量并准确的文言知识积累,那么希望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的思维想法就是空话,空中楼阁再高也需要平底而起,当然,这里的字词基础我还是比较倡导字词应为文意服务;除了课内文言文的讲解,还应该及时的运用好课外文言文及适量的习题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论付诸实践才更让人记忆深刻;同时老师也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经典例句,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并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总结和将所学知识系统内化的能力。

重视学生的课后阅读、自我阅读可以积累字词句的整体推断和整体感知能力。如《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名著很适合用来训练学生对古文作品的接受度,《史记》《资治通鉴》等作品既是文学经典也是高中常常会接触到的古文素材,这样的阅读可以解除学生学习古文时时刻伴随的识记、背诵压力,更有利于学生语感和古文素养的培养。

二要敢于放手,善于引导。都说名师出高徒,这讲的其实是教师自身对于学生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己就应该先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为主,只要我们的设置的问题、引导的思路科学合理,其实学生自己就能完成对文意的提炼把握。在讲解《季氏将伐颛臾》时,我就大胆地做了这样的尝试,放弃常规的串讲加分析,而是以文中的三对应答为主线贯穿全文:第一对冉有和季路对孔子说“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责备道“求!无乃尔是过与”;第二对冉有辩驳“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以“陈力就列,不能者止”驳斥;第三对冉有说出真实想法“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毫不留情的以“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揭穿冉有的借口。提出这三对冉有与孔子的对答后,再引导学生关注孔子说这三句话的依据分别是什么,而这些依据就是全文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所在,在关注过程中为了彻底明白文意,学生运用字典工具结合书下注释,很快就排清了阻碍理解的难点字词,更是找出了孔子说话的落脚点。如果是常规串讲,固然可以做到基础与思想面面俱到不偏不废,但真正在读书的变成了老师,学生变成了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教学也很容易淡化文中孔子师徒间的思想矛盾,而在争锋相对的矛盾中才最容易发现文章的精华之处,即孔子真正的政治主张。

二、教师要以传承传统文化正能量为己任

《秋水》语段中河伯对自我的诚恳反思,《季氏将伐颛臾》中孔子强调为人臣者应当承担的责任,定下“陈力就列”的结论,《谏太宗十思疏》里对于个人私欲、恶性的相应调整改变,《史记・刺客列传》荆轲知其不可而为之,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这些都不是简单的掌握几个字词句式就能把握的,脱离了文本的精神内涵,文本将不再是文本,而只是需要我们自己找答案的知识点罗列大全。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者,就是要把这些文章精华融化在课堂中,主题内涵呈现要有技巧,有重点,并有意识地用自己的热情和讲述感召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实实在在、真心实意的接纳作品的思想精华。

在学《鸿门宴》时,有学生在预习时对于项羽居然轻易放过刘邦表示不解,更有学生对项羽直接贴上了“傻瓜”的标签,认为刘邦只是运气很好。针对这种情况,我将文章分成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补充文章背景,《鸿门宴》开始前,项羽已经入关遭力拒而勃然大怒,并分析了大怒的原因。以此为铺垫过渡至正文中项羽得曹无伤密报再起怒火,并再次分析两次大怒不同的原因,将项刘两方进行对比,点明项羽集团在作出“击破沛公军”的英明决定时潜藏的失败危机;第二阶段,侧重分析刘邦活动,刘邦对张良信任与警惕兼具,第一次面对项伯就哄骗他成为了自己在鸿门宴中的救兵,面对项羽以低姿态道尽自己的“委屈”,宴后逃跑更是果断舍弃兵马,种种行为都表明了他心机之深沉,计划之周密;第三阶段,分析项羽在全文中说的六句话,并以他说出这六句话分别对应的原因结果,得出项羽的“傻”不在于他没有杀刘邦,而在于他没杀了刘邦的原因,不是心软,而是他始终没有意识到刘邦是秦朝灭亡之后与他争夺天下的真正对手,也一直没有对刘邦有警惕之心。

在随后的随笔中很多学生依然觉得项羽“傻”,但是这时候他们已经会以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表示对项羽的遗憾,我相信在这样的分析理解下写出的项羽“傻”要比预习时候仅仅因为全文结局而仓促下的结论要深刻得多。如果全文匆匆串讲而过,那么学生会在简陋匆忙的课堂上漏掉文中许多精彩的细节,也就很难体会司马迁行文的匠心妙笔,更难以在内心认同鲁迅对《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

三、结束语

古典名著由于题材、体裁、时代等原因渐渐在学生群体中式微,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看到作品的闪光点,也有义务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评价作品,只有学生逐渐学会自己发掘名著作品的精华,才能真正让古典文学巨著在学生的阅读经历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参考文献:

[1]曾凡香.高中文言文教学法浅谈[J].文理导航,2011,17:43.

第7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导学案;合作讨论

一、制定预习导学案,给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机会

导学案,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它最大的特点是“导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给学生制定预习导学案,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究的机会,对于学生自由表达和质疑探究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比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我就给学生制定了这样一份简单的导学案:(1)自主预习: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句式辨认、一词多义等等;(2)合作探究: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项羽是如何一步步由主动走向被动的?刘邦又是如何一步步由被动走向主动的?这两人各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然后让学生依据这些内容对本篇课文进行自主阅读和分析,得出问题的合理答案并在课堂上进行阐释。这样,我就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探究的机会,既实现了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质疑探究能力,也为我们接下来教学活动的进行奠定了基础。

二、设置合作讨论环节,调动学生学习思维的积极性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我们不要总是一节课都用来向学生讲解课文知识点,而是根据课文内容,设置合作讨论环节,让学生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从而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寻找方法和答案。

比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我组织班里学生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合作讨论: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故都的秋味?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几幅画面?它们是如何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的秋味的?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还是以空间为序记叙的?故都的秋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通过提出这些问题,使学生全身心地进入对课文细致阅读的状态中,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摒弃一言堂的教学方式,而是让学生在我们的启发诱导下,以独立自主和合作讨论的形式,对教材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对教材内容有深刻理解和掌握,打造出高效的语文教学课堂。

第8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文言文学习的难点在于其自身意思比较晦涩,语法现象的生僻,以及背靠的古代文化经济等较为繁杂,使人阅读理解起来障碍重重。不过就像庄子在养生主《庖丁解牛》里面写得一样,只要我们掌握了一个事物的“道”,那么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使你在应用他时,目无全牛,游刃有余。

那么竟就什么是学习文言文的道呢,或者更精准一点的说,什么是文言文翻译的道呢?

要学好顾问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文言文翻译的而关键在于:多背记古文,建立语感。

每种语言,就其学习者而言,都对该种语言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复杂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对语言规律的一种熟知,掌握。语感无法名状,不可告知,但是它确确实实是存在的。而且这种感觉能帮助你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就其结果而言有惊人的正确性。

建立语感的关键在于,多读,多背记文言文。其实文言文背记的过程,也是理解它的意思,掌握其中各种语法现象的过程。

2、多总结各种词的用法以及语法现象。

总结归纳是学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关节,如果少了这个环节,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均会受到影响。在

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注意对一类语法现象,例如词性的变化(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通假;对句法,如省略,倒装,前置等知识点的归纳,对其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做到深度理解,精准掌握,再遇到问题时就不会模棱两可,是是而非。

3、精做练习。

练习不是目的,练习的目的是对知识的巩固,因此反对题海战术,不过不带着目的,或者研究性心理来做题,就是做再多的题也起不了大的作用,因为题的形式是变化的,但是其中包含的道理是恒一的。

4、增加文言文课外知识。

在上文中提到了,文言文之所以难,是以为文言文不但有语法现象的阻挠,而且有文化知识的阻挠。

比如古代的礼仪制度,仕官制度,如果不知道这些制度,对有些古文的理解上就有难度。因此建议可以读一些简明的文言文书籍,如《三国演义》《三言两拍》等。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文章作者的时代背景,作者本人的流派和主张。有些翻译,按照字面简单的翻译,出来的结果是与其主旨不相符合的。

例如史记鸿门宴里的一句:“大王来何操?”照字面的翻译,大概会是:大王您来的时候拿着什么东西。如果这样翻译,肯定得不了高分,因为这是不符合作者的意思的。对于此,如果分析下,这个故事的背景——刘邦到项羽那里去请罪,在最后献上了白玉等。那就很容易推理出,这句话的意思,即:大王您来的时候带着什么礼物?这样翻译就对了。

5、翻译坚持“信”和“达”这两个根本,注意通读译文,纠正错误。

第9篇:鸿门宴知识点范文

一、抓住一个“字”

这个“字”即通假字。在阅读文言文时,经常遇见通假现象,如能准确掌握这个知识点,及时扫除文言文的阅读障碍,对理解翻译文言文很有帮助。如《勾践灭吴》中,“令壮者无取老妇”的“取”通“娶”;《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蚤”通“早”;“距关,勿内诸侯”中,“距”通“拒”,“内”通“纳”。如果不能及时排除这些障碍,会给阅读带来很多困难。

二、遵从两个“原则”

两个原则即文言翻译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高考考查句子翻译的重点是考生的直译能力,因此“力求直译”,就是要求考生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使原文在译文中字字有落实,译文在原文中字字有根据。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以直译为主,加强对译训练。当原文内容不能对译时,那就只好采纳“意译”这一方法,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原文内容大意来翻译,不拘于原文的每个字词。

三、积累三类“词”

三类词即“多义词、活用词、古今词”。文言文翻译,重点考查这三类词的积累。因此积累掌握文言实词中的多义词,是首要任务。在考纲中规定应掌握的120个实词中,绝大多数是多义词。除此之外,区别掌握活用词和古今词的用法,也是当务之急。如《诗经》中的“乘彼垣”中的“乘”,即为多义词,有“登”的含义,另外还有“乘坐”“战胜”“压倒”的含义。

活用词主要有4种用法,即活用为动词、使动、意动、名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能及时分辨活用词的用法,会给阅读理解文意带来很多方便。如在《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履”即名词活用为动词“登上”;“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斗”是使动用法。另外,区分古今词也是一大重点,只有准确区分古今词的用法,才能避免将古今词汇混为一谈,避免曲意理解古文文意。

四、掌握四种“句式”

在翻译文言文时,要注意四种特殊句式,即判断句、省略句、倒置句、被动句。只有掌握这四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和用法,弄清它们同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才能翻译好句子。特殊句之所以特殊,就在于它们有与众不同的特征,只要准确掌握这些特征,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五、运用五个“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