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幼师个人研修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师个人研修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师个人研修总结

第1篇:幼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我们在做工作计划的时候,要明确这个一段时间所要完成什么任务,然后把任务进一步细化成周、日,就是这周要完成哪些事情,今天要完成什么事情,明天要完成什么事情。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新学期幼师个人工作计划”,欢迎阅读与借鉴!

幼师个人工作计划1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跟上幼教前进的步伐,我要不断地学习和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制定个人研修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自我研修

1、积极参加骨干教师培训,不断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2、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并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3、阅读一些幼儿教育方面的书籍并撰写读书笔记。

4、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纲要》。

5、大练基本功,利用空余时间练习弹唱、绘画、舞蹈等专业技能。

二、示范引领,传帮带

为了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本学期我与本班张老师结对,为尽快的共同成长,特制定如下计划:

1、在师德师风、业务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注重日常工作的引导,及时指出张老师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引导其及时改进。

3、听张老师的课,认真记录,按照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认真评课,及时指出张老师上课中的优缺点,对如何改进提出合理化建议。

4、指导张老师如何撰写教案、如何进行二次备课、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观察记录和活动实录等。

5、指导张老师主动与家长沟通,并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6、建议张老师多阅读一些幼教方面的书籍,在书籍中领略教育的真谛。

三、园本专题培训

1、对“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和“幼儿园体验式家长会”进行全员培训。

2、对“园本主题活动课程”进行专题研讨,其中包括主题的选择,主题内容的生成,主题活动设计等。

幼师个人工作计划2在这种充满多样性、变动性的课程环境下,不断发展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时代赋予每个英语教师的历史使命,是新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保证,也是新时代对每个英语教师的一次考验。“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促进学校自主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有效策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开放的制度框架,营造了一个学习型的文化氛围,为教师构建了一个专业发展的自我反思平台。为此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特制定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校本研修,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技能的不断精进,促进自身及我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研修目标

1、规范英语课堂教学,优化备课活动,使自己由学习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进而使自己成为新课程实施及推广的引领者,配合全区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活动,借助同伴和集体的力量,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完善自己,创建自己的教学风格,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我校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积极开展高效使用新课程教材的研究工作,树立新课程教材观,活用教材,挖掘教材的丰富内涵,使教材焕发新的活力。

通过研究,迅速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3、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树立符合新课程精神要求的课堂观和学生观,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研修要求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为重点,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以改革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及同伴们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合格的研究型教师。

四、研修途径

1、立足学校,解决自身及学校在新课程改革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学习并树立新课程教学观、教育科研观,创新研究,逐步发展教育科研能力。

2、审视并总结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自我。

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这就是说,如果一个教师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经验,也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只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

3、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坚持学习英语业务知识,造就研究型教师。

五、具体措施

1、注重日常教学常规的落实与提升。

从备课开始,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三维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注重学生活动的组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抓好学生课后的辅导和作业的批阅,从中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从而总结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认真书写教后记,对教学进行及时反思,以批判的眼光对待自己的教学,总结经验,扬长避短,在不断反思中进步。

3、认真参加学校教研活动,与同伴一起探讨教学过程遇到的难题,借助同伴的力量提高自己,使自己的教学水平逐步提高,寻找出一条适合本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争取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并在学校的日常教学中能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4、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新课程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创设平等、民主的师生氛围,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5、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像中国教师研修网这样的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6、对课堂教学进行实况录制,不断用批判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7、积极听课,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向他人学习,借鉴他人之长,弥补自己的不足,不断促进自己成长。

同时积极参与教研组的评课活动,在集体评课中不断学习,不断纠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借助集体的力量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8、积极承担教学公开课活动,通过教学公开课活动促进自己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不断完善。

9、积极参加大学区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充分利用大学区优质资源共享的有利时机,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学习新的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

10、积极参加各类短训班,网络远程教育,外出听课,参加各种研讨会,进行各种类型的在职进修,多媒体远程教育等,使自己的教学理念能紧跟时代的潮流,符合时代的要求。

幼师个人工作计划3新的学期刚刚开始,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素质,提高幼儿学习和游戏的积极性,做到一切以幼儿为主,具体计划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班级指导思想

自觉遵守园的规章制度,服从上级领导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政治学习,提高自己思想政治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和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保教工作

1、继续深入学习《纲要》,并根据〈纲要〉中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幼儿进行全面培养。

2、在教学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结合主题加强环境与教育的互动与结合。

3、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幼儿想说、敢说,发展幼儿的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按时完成本园的教学任务,及其他工作安排,努力尝试英语教学,让幼儿在愉快游戏中学习,培养幼儿学习兴趣。

5、抓好幼儿日常生活常规工作,在各项环节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立能力,让幼儿身心得到。

三、保健方面

1、充分利用自然因素,开展体育游戏、户外体能活动,锻炼幼儿身体,增强幼儿体质。

2、合理安排幼儿在园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时惯。

3、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四、家园教育方面

1、充分利用入园和离园的短暂时间,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使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在家长的配合下实现家园共育,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利用宣传栏、家园联系手册、电话以及家庭短信箱等途径,与家长沟通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3、家访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环境,耐心听取家长合理正确的意见和建议,互相配合共同教育幼儿,使幼儿的健康成长!

五、自身素质的提高

1、不断挑战自我。

一位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评价自己,从而树立自信。自信使人自强。只有自信,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才华发挥至极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教师要不断地挑战自我,不断地追求成功、设计成功,甚至要撞击。

2、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

我作为幼儿园的一分子,会努力地、真诚地与老师们融洽相处,做一个受欢迎的的老师。另外,我会承担中(2)班的教育教学工作。

3、充满爱心,受孩子尊敬。

“用爱心将孩子的心留下”。我爱孩子们,我将用我对孩子们的爱,将中(2)班的孩子的心留下。让他们爱老师、爱中(2)班、爱幼儿园,但不是溺爱。

4、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教师应当是教育家,而不是教师匠。他们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教师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有心就能成功。教师要创造与众不同的品牌,打出自己的旗帜,形成自己的风格。“风格即人”,只有形成风格,才能成为“大家”。

5、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布莱克)勤于学习,充实自我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教师跟其它专家不一样,需要多方面的知识,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给幼儿人格上的感召。孩子年龄越小,他们对教师的期望越高,他们越把教师当作百科全书。在他们眼里,教师是无所不知的,而如果教师是一问三不知,他们就非常失望。所以,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6、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

教师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因此,作为一位理想教师,应该非常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须知,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影响着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幼儿园的民主气氛、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于未来理想的追求。所以,我们的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要认真关注窗外的沸腾生活与精彩世界。

7、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对于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坚忍不拔,刚强不屈的意志是非常重要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语)行百里半九十的人,不可能取得成功;而真正的成功者是坚持走完最后的十里路的人,这就要靠毅力。我们的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只有不失败、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才会取得最后的成功。

幼师个人工作计划4新的学期新的希望,新的学期新的挑战。在经过中班一年的共同学习和生活后本学期,我班幼儿升入学前班,继续新的学习和生活,为了使孩子们能安全、愉快的成长,我班三位教师将以爱事业、爱孩子当作自己的天职,工作中尽量做到一切以幼儿利益为出发点,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幼儿渡过快乐的一学期,作为班级的老师,我们深深的意识到,只有结合自身特点,不断的学习、反思、总结经验,才能更有效的开展工作。本学期,我们将认真领会,在深入学习贯彻《新纲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以便孩子能更好的学习知识和养成日常行为中的习惯,具体计划如下: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共有幼儿25名,大都是原大班直接升入大班的,新增幼儿一名。孩子们升入了学前班,成为了哥哥、姐姐,自豪感、责任感、荣誉感均较强,各方面的进步也特别快,三位老师观察到,我们班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性格开朗、活泼、自主,富有个性。从整体看人际交往能力较好,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好,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自我服务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帮助老师、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需加强:

1、倾听的习惯需要加强,孩子们之间相互学习、自主性、决策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培养。

2、个别幼儿饮食习惯差,挑食现象严重,进餐速度缓慢有待加强。

3、语言组织能力培养。

4、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

5、幼儿礼仪仍需进一步规范。

根据以上的具体情况,和我班进入学前班的年龄特点将针对幼儿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二、班务、教育教学工作重:

(一)本学期工作目标

1、认真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开放教育为指导思想,学习最新的幼教理论。

2、积极为幼儿创设与教育内容相符合的教育环境,为幼儿营造游戏氛围,合理地布置与安排活动区,为幼儿提供自选、自主活力的条件与机会,让幼儿井然有序地愉快学习

3、给幼儿提供真实体验的机会,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索活动,获取更多的信息,体验学习的快乐。

4、加强各方面的安全防范意识。

5、强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6、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开展阅读,计算,识字的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有计划地引导幼儿阅读,激发幼儿看书识字的愿望和兴趣,注意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继续将读、写、算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7、注重日常的音乐活动,精选优秀的音乐作品,注重音乐活动在一日生活中的运用,让音乐活动成为日常活动的一部分。

注重培养幼儿打击乐和大合唱的练习,加强军乐队的练习。

(二)工作内容与措施

1、生活方面

(1)开学初,提供机会让幼儿自领保洁任务,如:擦学具柜、操作架等,学习做保洁区的清洁工作,体会为班级做好事的乐趣。

(2)在生活区,手工区为幼儿准备剪刀、线等工具,学习剪刀、打结的方法;学习自制游戏用具,如:剪纸、打蝴蝶结等。

(3)天气转冷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添衣服,会耐心、独立地将衣裤穿戴整齐,保持服装洁;会将衣帽、手套、围巾等放在固定的地方并放整齐。

2、学习方面

(1)开展“读好书”活动,从各种途径收集好书,定期组织读好书的心得交流活动。

(2)以“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活动”、“整合”为主要课程建构形式,开展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主题活动。

(3)加大幼儿做数学练习的力度,开始学习20以内的进退位的练习,为上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卫生保健工作:

卫生工作是我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三位教师将全力配合保育员,分工不分家,认真完成卫生工作,根据卫生工作常规,认真做好每日的卫生消毒及清扫,并坚持做到每周一大扫每天一小扫,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在生活习惯上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用眼习惯、午睡习惯、个人卫生习惯等。并根据学前班的特点,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学会收拾、整理、保管自己的物品;学会在户外活动归来,自己增减衣服;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外,同时配合保健医生做好体检及预防各种传染病工作。

三、家长工作方面:

1、通过“家长园地”、“《家长作业》”等多种途径,促使家园教育协调一致。

2、组织好每月家长开放活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和本班工作的了解,取得家长对我班工作的支持。

3、继续组建“学前班家长委员会”,由家长相互推荐,委员会成员参与我班咨询或为班级决策提供依据等等。

新的班级新的合作。相信通过幼儿园、教师、家长和社区的有益互动,能够达到的沟通效果,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定会和孩子们一起愉快、顺利地度过学前班的第一个学期。

四、班级人员的配合:

本学期,我们将增强三位老师之间的配合,做到以班为家、爱园、爱班、分工不分家,严格遵守幼儿园的规章制度,尽职尽责完成好自己的工作,随时沟通,随时交流,团结协作,以的工作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顺利完成学前班的各项工作。

幼师个人工作计划5一、班级基本情况

新的一学期又要开始了,经过上学期的小三班生活,班中每个孩子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上学期做一个总结:孩子都喜欢游戏。但有很多孩子在游戏中,往往自我为中心,不会顾及别人,经常会为玩具争吵,我们小三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所以这学期我们在这方面要多多培养,让他们学会"协商、合作、交往、分享"。在学习活动中,大部分孩子能安静地学习,但有个别幼儿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也会影响到别的孩子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都较好动,所以走、跑、跳等动作发展都较好,但孩子随意性较大,比较自由,有点"放得开,收不拢"的感觉。另外,还有部分幼儿接受能力较好但不自信,在集体回答问题和单独回答时都做得较好,但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在这学期我们着重各方面的培养,特制定以下计划:

二、保育方面

由于小班都是刚入园的孩子,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老师身边,从熟悉的家庭来到陌生的环境,所以首先要稳定幼儿的情绪,改变他们的依赖思想。而且小班孩子年龄较小,在吃饭、小便等方面都是我们的重心。其次要用我的爱心、细心、耐心使幼儿能在短时间内融入新生活。最后注重孩子身心健康,对每个孩子都要关注,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严格执行班级卫生消毒工作,为孩子营造一个舒适卫生的生活环境。

三、教育教学方面

在做好保育的同时,我将一丝不苟的开展正常教学工作,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精心制作好教玩具,对幼儿好的行为和表现给予肯定,赞赏或鼓励,使幼儿能够更信心更积极的参与各项活动。对那些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们老师做到时时关注,适时帮助,以提高幼儿的自立能力,同时多向其她老师学习,碰到问题及时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在备课时有重点、难点,不清的要仔细定位,教学内容做到对教材内容了解,吃透,上好每一堂课。

在常规的培养上,让孩子慢慢形成一种较自觉的行为,对少部分幼儿出现的不良行为,采取及时分析原理,并给予适度的教育,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孩子的文明礼貌是教育,使孩子从小接受文明的熏陶。

四、发展目标

(一)健康领域

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学习正确洗手、洗脸的方法,学会独立入厕,养成喝水的习惯。

3、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并学习一些基本运动技能。

4、学习避开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危险因素。

(二)语言领域

1、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理解日常用语。

3、用普通话交流,能用简单的短句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

4、愿意用语言、动作、声音等表现所理解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角色。

(三)社会领域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同伴交往。

3、能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教师提出的基本规则,知道必须遵守共同生活中的基本常规,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处的快乐。

4、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入厕、脱衣服等)。

5、培养幼儿爱父母、老师、同伴的情感。

6、对与自己生活密切有关的人产生亲切感,接受成人的建议和指示。

(四)艺术领域

1、能初步感受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

3、喜欢做音乐游戏,初步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明显变化,并会随节奏变化变换动作。

4、尝试用多种颜色、材料和工具,运用画、折、搭、剪、贴等方法自由表现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

(五)科学领域

1、在计算活动中,要求幼儿多观察并尝试总结。

2、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幼儿活动,每星期按计划,定期组织幼儿进行科学实验、玩沙玩水,丰富幼儿的学习生活,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

3、个人活动、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相结合,个别辅导和随机教育相结合,本学期重点加强对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指导。

4、三四月的时候还准备进行"找春天的活动",引导幼儿利用各种感官进行探索活动。

五、家长工作

1、新入园的家长工作,熟悉班级教师,了解幼儿的性格,生活习惯,饮食情况等。

2、家长会,在开学初的家长会上介绍班级情况的工作。

3、家长园地,让家长掌握一些教育信息,了解幼儿所学的知识及班级活动,做好配合工作,共同携手做好教育工作。

六、班级协调

第2篇:幼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精美的培训师资——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

教师培训师队伍是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核心要素。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培训师队伍建设,坚持“本土化”、“专业化”和“学术化”的发展方向,经历了从“全部外请师资”,到“以外请师资为主、本土师资为辅”,再到“以本土师资为主、外请师资为辅”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该校创新本土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提高培训师能力,以合作凝聚团队心智力,培育了一支高素质的培训师队伍。

革新培训师队伍结构。专职培训师方面:学校共有专职培训师59名,中、小、幼学科教师配备齐全,全部经过教育教学一线的长期历练,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并经过专业的培训师培训。

兼职培训师方面:学校面向全区基层中小学(幼儿园)选聘了近100名优秀教师担任兼职培训师。为了加强对兼职培训师的管理,学校制定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对具体工作进行登记造册,兼职教师每年承担大量的教研与培训活动,学员满意度高。

创新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近年来,学校集中力量,加大培训师选拔、管理和培训力度,逐步形成了个性化的培训师队伍建设模式。

创立“海选式”培训师选拔模式。龙岗教师进修学校的培训师选拔每两年组织一次,在龙岗区教育系统各单位开展选拔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选拔标准,主要从工作业绩、分享意愿、课程开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性和责任感、个人形象等方面考察。首先由基层单位预选推荐,然后由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复审,选拔出优秀教师,入围区教师培训师候选人员库。根据龙岗区教师培训任务及需求,不定期在培训师候选人员库中挑选教师,经过系统的培训师专业培训后,聘为学校兼职培训师,并颁发聘书。

构建“晋级式”培训师管理体制。按照培训师的能力、资历与工作情况,我校把培训师分为储备培训师、初级培训师、中级培训师和高级培训师四个层级进行管理。培训师可提出晋级申请,参加晋级评聘。满足一定标准的,可申请晋级评聘。

精致的培训管理——以机制激励发展内驱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科学、健全的培训管理体系,是激励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的内驱力,是推进教师培训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信息化的培训系统管理。

教师培训的管理网络平台。2008年启用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继续教育管理系统”,具有培训课程管理、教师管理、系统统计等功能。管理系统教师注册人数达到11000人,实现了网上选课、报名、课时认证,为参加继续教育的学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

教师网络学习平台。开发了可供教师学习的“微学习网络系统”,遴选全区基层学校教师和我校教师的优质学习资源,经过系统优化后,上传至“微学习网络系统”。全区教师均可在此平台上学习,并加入讨论,将自己的学习、讨论成果(如微课程、微视频、微策略等)上传分享,在随时随地的交流互动中,教师的学习时间进一步灵活机动,学习空间进一步拓展延伸,同时可收集整合大量优质学习资源,使教师从单纯的教育资源消费者变成了创造者、生产者。

教师培训的网络交流平台。学校现有龙岗微课程群、高质量学习研究群、龙岗幼师家园群、龙岗课题群、龙岗科技教育群等QQ群,很多培训班也建立了班级QQ群。利用QQ群的互动,既提高了培训的效率,也增进了培训师与学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能及时了解教师的培训反馈和新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教”与“学”和“供”与“需”的良性循环。

规范化的培训过程管理。

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协助区教育局制定了《龙岗区教育人才建设五年规划》、《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等12份教师培训指导意见(方案),分类别、分层次指导全区普通教师、教育干部、新教师、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各类培训;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等3份校本研修指导意见(方案),指导学校校本研修。制定《龙岗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五年规划》,指导区内教师专业成长方向。

完善培训工作流程和工作机制。编印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管理制度汇编》、《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管理手册》,明确各项目主任、研修员及文员的工作职责。在培训过程中,严格执行培训管理制度,实施精细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培训组织严密、服务周全、严格考勤、考核并有记录。培训结束时,所有培训资料如培训课件、培训照片、学员反馈表、总结、反思、学时统计等,必须及时归档,必须由相关人员提出问题以及改进的措施。

精细化的培训细节管理。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工作实现了模板化、工具化的精细化管理,通过细节的完善追求整体的卓越。

培训管理的模板化。对培训的流程进行凝练固化,编制出相应的培训流程模版,如《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标准与模板》、《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外出培训流程模板》等8个模板化的工作流程,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细节和具体责任人。

培训管理的工具化。学校编制了《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管理执行工具》、《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等级标准评估表》、《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师现场表现评估表》等教师培训管理等方面的细节性管理工具,切实提高了教师培训管理的效率。

精进的专业引领——以和谐激发教育生长力

近年来,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培训实力和研究能力不断增强,对龙岗区教育事业的专业引领作用也逐步显现,充分体现在指导教师的教科研工作、指引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积极协助政府教育决策、主动服务社会等方面,营造了区域内教育和谐发展的氛围,因此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为当地教育的发展培育了旺盛的生长力。

引导教师教科研工作。加强对教师教学的指导。学校主管领导深入中小学校进行调研,并指导学校的教学工作。校长、各部门主任、各项目负责人必须亲自下校给学校教师做培训,上示范课,组织学校老师开展观课议课活动,平均每学年达50多节;各部门、各学科专职教师每学年按计划开展各类教学指导活动,如:下校视导、跟踪视导、校本培训调研、观课议课,教学专题研讨等活动,另外还针对性地送课下校,帮扶薄弱学校。

加大优秀教师经验推广力度。龙岗区目前有省名师、省市名校长、市科研专家主持人8人,市名师15人。学校充分利用这些优秀的本地教育专家资源,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推广活动,传播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经验。如名师工作室通过名师带教、名师讲学、名师论坛、名师辅导和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等方式,举办专题讲座,逐步形成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设讲座的制度;组织名师送课下校,推门听课、评课,执教观摩示范课,开展校本研修等。教研室的“跟踪视导”、名师项目组的“田园式培训”、民办教育研修室的“三级联动模式”更是把优秀教师的经验推广到了课堂。

引领学校开展校本研修和特色创建。龙岗教师进修学校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指导意见和校本培训管理办法校本培训指导方案等,统筹规划区域内中小学的校本研修,指导全区中小学制定校本研修制度,进一步规范校本研修手册资料。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提出了“联片校本教研”、“研修活动课程化”、“研修活动分层分类多元化”的策略,进一步规范了校本课程审批、修改、反馈的程序,加大了对课程申报者及师训专干定期培训的力度。在全区层面定期组织校本研修的专项检查,做到前期有计划,过程有检查,中期有调研,结束有考核,评估有反馈。

同时,学校还加强对学校特色发展的指导。设立“学校特色与文化研究指导中心”,聘请全国知名教授、有经验的校长等为顾问,深入到中小学,诊断学校发展状况,破解发展瓶颈,提炼学校特色。在2010年深圳市首届中小学素质教育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评审中,龙岗区共有12所学校14个项目获得市级特色学校创建资格,被深圳主流报纸誉为“最大的赢家”。

精彩的培训特色——以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

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从建校伊始,就把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几年来,通过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等方面的大胆创新,对内开创了本区教师培训的新局面,对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凸显了学校的发展优势,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培训机构发展理论之培训树模型。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龙岗教师进修学校提出了教师培训机构发展的理论——培训树模型。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光足土肥、根深干壮、枝强叶茂、果硕花香”成为引领学校发展的十六字方针。

“光足土肥”。“光足”,指积极主动寻求上级部门政策支持。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以突出的业绩赢得了市区两级主管部门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土肥”,指充足的资源。

“根深干壮”。只有根深干壮,大树才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作为进修学校,培训能力是发展的核心,“干壮”就是要提升学校的培训能力。“干壮”须“根深”,“根深”就是使培训师资更优秀,培训管理更有效,培训课程更卓越。师资、管理、课程是立校基石,也是拉动学校发展前进的三驾马车。

“枝强叶茂”。“枝强”,就是加强学校四部、八室的建设,实行项目负责制下的扁平化管理。通过赋予四部八室“树枝”级决策权,给予四部八室充分的自主空间,根据自身的功能定位谋求独立发展,以形成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又能在“树根”级决策的基础上整合功能、协调发展。

“果硕花香”。“果硕”就是促进全区教师的快速专业成长。“花香”就是要突出特色建设,彰显竞争优势和影响力。“枝强叶茂、果硕花香”,塑造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在“培训树”模型的指引下,全校教师各就其位、各司其责,使每个个体在拥有独立空间的前提下,同时追求团队的默契协作与优势互补,为学校提供了强劲而持续的发展动力。

特色课程之微课程。微课程是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主要包括策略方法类、故事类、现象类、影视类等,目前我校已开发约500门微课程。微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优点:快餐化——单次学习,四五分钟;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音画结合,视听享受。微课程自从推出以来,深受广大一线教师好评,目前,微课程培训团队已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留下了培训的足迹。

特色培训模式之新教师“田园式”培训。教师生活题材的“穿越”情景剧、小品表演、激情演讲、才艺比拼……从编剧、排练到演出,整整一天的节目全部由新入职的教师自己设计完成,这是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一次新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的情景。这些新教师在迈上工作岗位开始,龙岗区对他们开展了为期3年的课堂“田园”新模式培训。

第3篇:幼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日本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大阪;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48)

[摘 要] 针对当前日本教师缺乏“实践指导能力”的现状,以培养保育员、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为主的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其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一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每个学生“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与由专职教师每周指导实习学生一次、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用于交流讨论的专题研讨会。同时学校还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

[

关键词 ] 实践指导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教育课程

日本长期以来在教师培养课程中多注重理论,缺少与实践的融合,造成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弊端。大学毕业被录用的新任保育员和教师,在保育教育现场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缺乏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0年9月公开发表的题为《重新评估提高教师资质对策》的研究报告显示,新毕业就职的保育员和教师往往无法很好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学校校长的问卷调查也显示,在回答“是否必须提高教师的资质能力”时,认为新任教师能力“不足”或“非常不足”的综合评分为62.1%,其中与“实践指导能力”相关的不足事项高达50%以上,如认为教师“指导儿童/学生的能力”不足者占58.7%;认为教师“班级组织能力”不足者占58.6%;认为教师“学习指导/授课能力”不足者占54.8%;认为教师“解释教材的能力”不足者占53.7%;认为教师“理解孩子的能力”不足者占51.6%。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新目标,要求2010年所有的学校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信息通讯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在师资力量培养方面则提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20世纪80年代,日本把“实践指导能力”作为改革教师培养的

关键词 。1987年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的报告《有关提高教师资质能力的对策》就指出:对教师而言,应该深刻理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对人的成长、发展规律,对幼儿、儿童和学生的教育要充满热爱,同时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品行教养以及与本职工作相适应的能力。这种资质能力的培养要通过录取、培训、在职研修等各个阶段来完成。为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制定的各项对策也应综合考虑,使之能够贯穿于各个培训阶段的始终。

为提高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举措。对志愿选择教师职业的学生,除了重视作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重要场所”的教育实习外,还通过选修课、课外各项活动(福祉体验、义工体验、大自然体验)等,提供更多机会鼓励学生与孩子接触,了解观察孩子。为此,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与地方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校联合协作,保证志愿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每周可去实习一天,以此作为学校的辅助课程。中国的教师教育同样存在着教师“实践指导能力”弱的问题,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创办于2006年4月,是以培养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为目标的四年制专门大学。该大学在注重保育员、幼稚园教师以及小学教师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同时,还注重与保育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在“保育所、幼稚园和小学携手合作”(保幼小一体化)的呼声下,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了可以同时获取保育员、幼师以及小学教师三种资格的课程。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自创办以来发展顺利,根据2012年度的数据,学生由创办时的80名定员增加到现在的110名定员;能够取得的资格证除原来的保育员资格和幼稚园教师资格外,又增加了小学教师资格。该校根据障碍者权利条约的理念,构建了障碍儿童与健康儿童共同学习的“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体系。针对近年来患LD(学习障碍)、ADHD(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等障碍的儿童增多的趋势,考虑到担当特殊教育的老师明显不够,该校还设立了一种为特殊支援学校服务的教师资格证。当然,对当今的日本大学来说,课程安排是有“上限制”(CAP制)的。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学习时间,该校规定了一个学年选修课程数量的上限,因此也不是全部的学生都能获取这四种资格证。但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还同时享受“上限制”的例外规定,即该校可根据学生一、二年级的成绩,为其提供获取四种资格证的可能性。例如,对没能取得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证的学生,只要认识到“全纳教育”的重要性,就可以得到奖励,获得与特殊支援教育相关的学分。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是培养从事婴幼儿/儿童教育的人才的专门大学,原则上要求学生必须获得保育员、幼师或小学教师中任意一种国家资格证作为毕业条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资格证。在日本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是在大学或者文部省指定的培养机构修完规定的课程,获得相应学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后,即可向大学所在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提出申请,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审批同意后颁发教师资格证书。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要求毕业生必须修满124个学分以上,其中基础科目24个学分,学科科目100个学分。取得保育员资格的必须修满87个学分以上,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需修满64个学分以上,取得小学教师资格证需修满79个学分以上。学生取得规定的学分后,可向大阪府教育委员会提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申请,由大阪府教育委员会审批决定授予教师资格证。

二、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课程设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育课程主要分为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两大类。下面根据2012年度该大学的教育课程、儿童保育学部与儿童保育学科课程选修科目表对照讨论。

(一)以培养具有丰富人性的教育者为目的的基础科目

基础科目是学生的必修课,共设14个科目,24个学分(见表1)。通过学习教育学概论、社会学、日本国宪法、儿童文学、信息处理、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宽广丰富的常识与教养,提高学生的对话交流能力(其中包括外语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同时,还特别设有哲学科目,但不是纯哲学,而是作为实践哲学的伦理学、人间论。设置这些科目的目的是要把学生作为“人的教育者”来培养。

(二)以培养实践指导能力为目的的学科科目

学科科目设置主要分为保育系科目、幼儿园/小学相关科目、实习相关科目和特别研究科目四种。

1.保育系科目。

保育系科目是在保育所以及一些保育设施开设的实习课目,从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开始。一年级的课程和二年级的前期课程多以《保育原理》《保育内容(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综合表现、造型表现)》《表现技术(音乐、基础造型、儿童体育)》《幼儿保健》《幼儿饮食和营养》等为主,还设有与实习相关的科目。在四年级开设《家庭支援论》和《保育内容总论(I.Ⅱ)》,这样可以使学生以更加综合的视角来全面审视在课堂或实习中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包括理论)。

2.幼儿园川、学相关科目。

与幼儿园/小学相关的科目,幼儿园及小学的教育实习都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有关各科实习的指导方法以及教育方法的研究,重点设置在二、三年级。学校对四年级的学生开设《保育指导法I - II》,作为实习后的指导;对2010年入学的学生,开设作为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教职实践专题研究讨论》。在此专题研讨会上,学生要回顾实习生活,查找自己成为一名教师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还有哪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弥补,通过对自身的反思,为拓展未来提供机会。当然,在幼儿园/小学的相关科目中,还设置了其他课程,如为培养学生对教育职业的热爱与自豪感、一体感的科目《保育者论》《教育者论》;为培养学生深入理解幼儿/儿童成长发展能力的科目《保育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为培养学生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能力的科目《学校咨询》(I.II);为培养学生具备所需的知识、技能以及态度的科目《保育指导法》《学生升学或就业的指导》等。

3.实习相关科目。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设置的实习相关科目,以培养具有高度专业化知识的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为目标,十分重视课程的设置。学校从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作为获取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和特殊支援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实习条件,分别设有二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和三年级(与保育相关设施/保育所)保育实习两种。教育实习安排在三、四年级(幼儿园或小学)。特殊支援学校的教育实习将于四年级实施。

4.特别研究科目。

特别研究科目是与实习相关科目有着紧密联系的项目。一年级设有“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二年级设有“综合专题研究讨论”,三年级设有“毕业论文I”,四年级设有“毕业论文Ⅱ”。这些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授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来达到两者的融合。同时,它还为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研究各种学习方法、培养不断钻研求索的学习态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三年级期末举行“毕业论文中期发表会”,四年级期末举行“毕业会”,学生发表各自一年来的研究成果,将此作为总结性的学习成绩。

三、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教育课程

如上所述,实习相关科目是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特色,一年级至四年级的系统实习指导体制是其教育课程编制的轴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孩子们的实际状态,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编制了理论与实践能够融合的教育课程。学生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往返于现场实习和学校理论学习之间,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此学校实施了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同时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个人学习档案卡”。

(一)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的体验实习计划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特色实习课程,是在一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二年级设置的《保育实践学习II》,并且每周组织一次相应年级的学生到保育所、幼儿园、小学,进行“现场实践实习”。该大学还将另一种“保育/教育实习”置于重要地位——职前体验,就是为学生毕业后选择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或特殊支援学校教师等职业进行的择业前培训。学校与附近都道府县的教育委员会(大阪市、京都市、堺市、池田市、门真市、寝屋川市等)以及私立保育所或幼儿园签订协议,积极指导学生选择在被指定的保育所、幼稚园或小学进行“体验实践学习”。学校还负责与相关的公立和私立机关、保育相关设施的接受部门,确认条件、委托接受、掌握实习活动状况,应对解决体验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与“职业生活支援室”和相关授课(包含讨论科目)的单位共同合作,将职前体验培训纳入到学校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总的来说,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体验实习”具有以下特点:自一年级起就安排学生去体验实习;体验实习固定时间,每周一次;在一年时间里,每周去同一场所实习;通过一年的体验实习,学生可以看到孩子的成长,学会组织现场教学活动,熟悉相应的工作流程;学校对一年级和二年级学生的体验实习,进行学分评定;每一学年有8位担当体验实习的教员,负责体验指导和实习体会的交流。

从一年级就开始的保育/现场教学的体验( Practice),是与各科理论课程的学习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体验实习计划被称为“与孩子共度1700个小时计划”。1700个小时包括获取毕业资格所需的740个小时以及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每周用时一天,总共960个小时(见表2)。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三、四年级的学生主动参加体验实习的时间在逐渐减少。这部分学生多采取在保育所、教育现场等做义工的方式,获取相应的学分和工作体验。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为保障体验实习取得更好的效果,作为相关的授课科目,在一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I》《综合基础专题研究讨论》;在二年级设置《保育实践学习Ⅱ》《综合专题研究讨论》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的小班教学(大概人数为14~15名),学生每周必须提交“体验实习日志”(日志以填写表格的形式提交,详细记载参加次数、学籍号码、实习生姓名;详细日期、当日天气、实习单位名、详细时间段;观察对象儿童、指导者/实习生的活动;考察与反省;指导担任者的指导意见等)。通过这样的总结和交流,加强学生对孩子、保育、教育的共同理解,从而使个人的体验能与他人共同分享。同时,通过体验实习,还能使学生对保育员、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的职务有基本的理解。主持研究讨论会的老师要对学生提交的“体验实习日志”给予点评和修改,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在下周的研究讨论会上反馈给学生,同时进行讲评,其评价基准为5分制,它将作为学生学分评定的依据之一。

(二)个人学习档案卡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充分发挥小规模学校的特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每位学生定制了“个人学习档案卡”,内容包括学生的高中毕业校、毕业年份、合格人试种别、毕业后的去向、体验实习场所(单位)、实习单位的评价、希望取得的资格证的种类以及就职内定去向等。通过这张“个人学习档案卡”,学校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梦想与目标,还可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学生通过体验实习和保育教育实习,与孩子面对面的相处,了解孩子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把握孩子的身心发展状况,理解不同孩子的要求,培养与孩子同喜同悲的情感,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指导和生活帮助。

四、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的特征

建立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大势所趋。虽然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的教师培养改革刚刚起步,还在探索阶段,但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上述讨论我们不难看出,该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除理论课程学习外,体验实践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四年的大学教育中。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互动,有助于达到融合两者的目的。

大阪综合保育大学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显著特征:其一,其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同时获取保育员、幼师以及小学教师三种资格,同时学校尽可能鼓励学生获取多种资格证;其二,体验实践的学习始终贯穿于四年的大学教育中。从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至四年级持续每周一次的体验实习和保育教育实习,为学生直接接触孩子提供了充足的机会;其三,为每位学生定制“个人学习档案卡”。从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资质能力,提供在校的学习指导以及毕业后的择业帮助;其四,设置与体验实习相关的专题讨论课程。该课程由专职教师以讨论课的形式进行小班教学。在体验实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及时在研究讨论会上,与教师、同学一起讨论、分享、交流,解决问题,提高“实践指导能力”。

第4篇:幼师个人研修总结范文

园本培训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我园坚持“科研先导,研训一体”的发展思路,立足本园实际,以教师的所需为本,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的园本培训工作,引领教师在教中研,在研中思,在思中得,实现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科研质量的同步提高。

二、培训对象

全体在岗教师。

三、培训目标

通过园本培训,促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升团队的学习力、执行力、创新能力和教职工的幸福指数,提升办园品质,建立一支素质良好、能适应现代化教育要求的反思型、学习型、科研型的教师队伍,让我园的每一位幼儿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更使我园的保教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四、组织机构

1.成立园本培训领导小组

组 长:XX(园长)

副组长:XX

学时负责人:XX

成 员:XX

2.主要职责:了解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实际现状;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目标;制订园本培训整体方案;落实园本培训具体活动;评估教师参加园本培训的实际效果。

(1)组长是园本培训第一负责人,宏观调控和指导方案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领导小组成员汇报情况,研究改进措施。

(2)学时负责人是园本培训的具体负责人,负责方案的制定和修改工作并组织和协调培训方案的落实;组织考核工作,并做好培训记录,登记学分,整理存收档案资料,每学年做一次工作总结。

(3)教学园长负责组织实施本园的园本培训工作。

五、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

基本形式:园级培训、教研组培训、个人自学。

(一)园级培训形式:

1.幼儿园组织专家引领、教师专题半月谈、先进教师经验交流、暑期师德培训、讲座、集体备课等形式。

2.每周一次教研课活动。

3.组织各项教学评比: 优质课、半日活动设计、讲故事、好声音歌唱比赛、青年教师技能比赛等。

4.定期对全园教师的园本培训情况进行考评。

(二)教研组培训形式:

1.集体备课。

2.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园本课程开发的研究。

(三)个人自学主要包括:

1.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学习有关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及相关的教育法规,做好读书笔记。

2.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育心得、读书摘记、简笔画、读后感等若干。幼儿园将组织有关人员不定期进行检查完成情况。

六、培训时间

个人学习不集中统一时间,集中学习以幼儿园集中和教研组集中为主,从20XX年9月开始至20XX年1月。主要利用教师会和教研组活动这一段时间完成。

七、培训要求

1.集中培训:受训老师要按时到受训地点,无故不得缺席,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擅自离场。勤摘笔记,并做好分类整理、梳理。教研组集中学习应按主持人要求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按时完成作业,并参加考核。

2.个人学习:自学要有计划,个人学习过程要检查,勤摘笔记。学后有总结,按时上交学习体会。

3.职责:

(1)培训领导小组:要做好培训前的动员工作,部署有关园本培训内容,加强对每一位培训者的进程检查和终端考核。

(2)直接负责培训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组织落实各项培训内容,有书面材料,认真完成园本培训登记造册工作,做好阶段总结工作。

(3)教师要自觉接受园本培训,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有关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做到读书有笔记,学习有体会,教研有案例,研究有论文,课题有成果。新理念要与教学实践研究反思相结合,把新课程理念探索的新路子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整理个人业务档案,最后要参加考核。

八、培训检查和考核

1.认真组织。园本培训领导小组应履行职责,认真组织此项工作。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购置有关的图书资料、设备设施,为教师学习培训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确保园本培训工作顺利进行。

2.加强督查。教师会和教研组活动为统一安排的学习、活动时间,平时老师抽时间自学。凡属集中学习,均由登记员作好考勤记载,将记载作为核定继续教育学时的依据。

3.认真考核。幼儿园从教研组和教师本人两个方面进行定期评估考核,以学期为阶段评价,学年为总评。考核时,教师要把学习笔记、听课记录、课例或案例、学习体会、经验总结、研究论文、课件制作、获奖证书等材料及时上交保教处,教研组应将教师参加培训和教研活动的考勤记录情况整理、统计上交。

九、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校本培训计划制定

2.师德学习《做一名合格的老师》,陈建女老师主讲。

3.教研组长会议暨校本培训内容布置。

4.制定教师园本培训记载册。

5.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6.开展教研活动和半月谈活动。

7.主题环境创设评比。

8.专题研讨:教育科研讲座(教学)。

十月份:

1.幼儿园教师教育教学案例评比。

2.园本教研课活动和半月谈活动。

3.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园本教研课活动和园本教研半月谈活动。

2.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3.教师优质课评比。

4.县新教师课堂展示活动。

5.信息技术培训(讲座)。

6.教研组长对本组教师进行园本培训记载册阶段性检查。

十二月份:

1.园本教研—教师专题培训 (心理)。

2.园本教研课活动和半月谈活动。

3.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

4.第二次主题环境创设评比。

园本培训计划(二)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1.集体读书,培养师幼阅读习惯

由于搬到新幼儿园,图书室变大,创设了更好的阅读环境,本学期,本园继续开展幼儿每天阅读60分钟的活动:即餐前阅读20分钟,午睡前阅读20分钟,亲子阅读20分钟。每个班根据幼儿园的时间安排去图书室进行阅读系列活动,图书室的老师有计划地组织每次的阅读系列活动。

全园教师围绕《观察儿童——儿童行为观察记录指南》《关注儿童的生活》进行专题研读,利用周四的业务学习时间轮流分享读书心得,通过读书活动,不断丰富教师的文化内涵,提高开展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全面培训,增强教师业务能力

以各项竞赛和培训为载体,使教师的个人素质和职业能力得到提升和发展

(1)分层要求二次备课

在周备课的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每周备课安排集体活动、区域游戏活动(包括自主游戏、规则游戏(个别化学习)和亿童游戏)、体育游戏、餐前阅读(音乐律动)、常规工作(安全、家长工作等内容)五大部分。对于区域游戏的备课,要能够看到材料的调整。

在对全体教师手写二次备课的基础上,对新进编老师,要求集体备课时采用微课的形式展示、交流(一位老师一学期一个领域两次),年级组其余老师对每次的微课现场点评并形成文字反思。42周岁以上教师本学期上音乐示范引领课一节。

每位教师一学期有价值的集体活动教学反思(300字以上)十篇。

(2)游戏持续观察并跟踪记录

细化《指南》,读懂《指南》,以《指南》引领游戏观察,在每个月的观察中,侧重观察领域,对于幼儿的观察记录细化到《指南》中每个领域的具体目标,将《指南》各领域年龄段的目标分成两部分,分成上下两学期观察,根据达成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记录,对照《指南》进行幼儿的客观评价。

在每个领域观察中,每位教师跟踪2组幼儿进行持续观察(一名或几名幼儿),可以是对这组幼儿一种游戏几次的持续观察,也可以是这组幼儿在几种游戏中的观察,对这组幼儿的游戏观察多角度(照片、视频),每次的观察(不少于3次)都以文字记录并分析,对于观察的幼儿的评价,必须对照《指南》中的领域目标进行评价,根据教育建议等调整措施,让游戏观察记录可以记录到幼儿的成长过程。

对照省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评比主题“基于课程游戏化的幼儿园一日活动组织与环境优化”的要求,全园开展游戏持续观察记录,并轮流交流分享,全园教师根据游戏观察记录进行游戏诊断的讨论和分析,促进全园教师观察记录评价的水平提升。

对照《指南》,检验活动的有效性本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对照《指南》中的科学领域,以ppt的形式,汇报目标达成落实情况。

教师尝试探究材料多种玩法。由于亿童游戏的渗入,教室的区域游戏丰富,一种游戏材料可以有多种玩法,教师要和幼儿探究出材料的新玩法,并且尽可能地添加丰富的游戏材料。学期中期,每班在全园展示玩法介绍。

(3)环境创设评比

开学初期,班级教师创设新园新班级文化环境框架,所有教师观摩、打分,入学后,九月底各班教师与幼儿共同丰富区域游戏环境和主题墙面,再次进行观摩交流,最终评出环境创设奖次。

(4)成长档案评比

班级的幼儿成长档案,于十二月和一月分别进行全园观摩交流评比。

(5)好课评比

全园教师结合我园每班新购进的希沃一体机的强大功能,每位教师设计一节白板教学活动方案(领域不限),以微课的形式说课并演示白板运用功能,选拔出优秀活动进行现场教学,全园教师观摩研讨并进行优秀教育活动评比。

(6)基本功评比

日常教学中,年轻教师(40周岁以下)要注重基本功的练习,本学期进行画和弹的基本功。十月进行现场弹的基本功过关,随机选取南京版教材上的幼儿歌曲,即兴边弹边唱,不过关的老师放宽一个月的时间练习,十一月再次过关。十二月,现场四十分钟命题绘画评比。

过关。于十月进行

(7)邀请专家来园培训指导

邀请教师发展中心的吴亚群主任来园进行电教培训,提升教师的电教水平;邀请亿童的培训教师来园对亿童游戏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

(8)进行半日活动观摩

幼儿园新进编的教师,对全园全体教师开放半日活动观摩。全园的老师从户外活动、区域活动、集体活动等各环节观摩、研讨老师们的半日活动组织。

二、着手课程游戏建设,开展幼儿生活课程

要求所选择的课程内容和进行的课程设计突出三个中心:一是以儿童的实际需要和现实为中心,二是以展示幼儿园自身特色内容为中心,三是以幼儿园周边地方特色资源为中心。

1.课程内容来源于生活。

面对新园,教师和幼儿接触到的都是新的,所有的场馆、游戏设施都和以前不一样,都有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让孩子每天看到、摸到、玩到的就成为本学期课程的开始,班本课程就在新园的每个角落,从每一个发现、每一个探究开始。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课程,处处都有收获。不特意地另外多生出新的课程内容。

2.课程叙事加大审议力度。

教师利用暑期开始商议班级的课程叙事主题,要求教师根据《小小探索家》一书先画出自己预想进行的课程网络图,围绕课程内容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探究和拓展,先以年级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挂钩分管园长全程参与年级组讨论,在年级组讨论的基础上全园再进行二次讨论,园长室成员和每位老师都要针对幼儿园各班课程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集思广益,取长补短,然后教师再对本班课程进行修改整理,开学后和本班幼儿商讨课程内容,根据孩子的想法和兴趣再不断修改课程计划。

3.节日课程依然是我园的园本课程。结合班级的重点节日,每个班都开展节日微课程,真正地过孩子眼中的节日,孩子体验的节日。

4.切实做好课题开展的各项工作。幼儿园县级“十三五”科研课题已成功申报,各年级组围绕园本课题开展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子课题活动。要求教师围绕课题认真开展活动,及时总结撰写随笔。

三、园际研讨交流,均衡发展共同进步

教学研共同体活动形成特色,努力使得共同体中所有幼儿园树立共同的发展愿景,并在课程建设、区域活动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有自己较为独特的做法。每次现场公开课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留出相互研讨的时间,让老师们不仅知道怎么上课,还要知道这样上课背后的理念支撑是什么。继续发挥我园的示范、辐射与引领作用,借助教学研共同体、结对互助等形式,相互取长补短,促进共同提高。

园本培训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要求,结合全园工作计划的部署以及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发展现状,特制订我园培训方案如下:

二、情况分析

上学期“研学一体化”培训学习形式主题集中,效果显著、教师认可。培训中学习先进理念方法,教师理念共识化;教研中学习内容进行本土本园化研讨;实践中目标集中、以幼儿为主。这样的方式可以做常态化工作进行,因此本学期继续采用。另外,增加培训过程的资源开发,以加入微课程充实培训内容,丰富培训的形式。

三、工作目标

(一)开展教研、培训、自学(简称“研学”)一体的学习形式。

(二)培训内容课程化,深入微课程培训形式。

(三)做好常规培训工作,材料整理工作。

四、培训措施

(一)开展研学一体培训学习活动,在综合活动中提升教师队伍能力素质。

1.研学一体,提升教师队伍能力

研学主题化,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安排相结合,以主题式开展培训活动。避免培训碎片化,提升教师某方面的能力,并提升专研意识,研究能力。如关于区域:区域创设、培训、观摩交流、示范、检查、考核等,研学一体化队伍建设方式。

2.调动教师学习主动性

为调动教师学习的主动性,每周二设自学时间。设必读书、选读书,开阔教育视野,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或经典图书。设读书沙龙活动或结合社团活动并进行学习汇报。

(二)培训内容课程化,深入微课程培训形式。

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幼儿园培训学习、教师技能、家园工作、幼儿活动等资源课程开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现代化课程开发思维、技术学习使用等能力。具体内容详见方案。

培训流程:

1.确定主题。

2.团队成招募

3.技术学习

4.内容开发(按照模板进行内容撰写整理、录制、编辑等)

5.成果展示

6.成果运用

(三)做好常规培训工作,材料整理工作。

1.教学培训

幼儿园课题、主题培训活动,每月定期进行。继续引进网络学习课程,教师需求的培训。每个学期四个资源包,每个包四个课程,其中三个课程大约45分钟,计3个学时,一个1小时多,计2个学时,共计20个学时。按照课程安排,公布内容、安排以及学时,让教师有查阅参考资料。

2.二次培训

二次培训常规化,为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后的内化以及使用性,有针对性的进行二次培训。流程指导为:教师外出培训前安全协议,培训备案;根据培训内容全面,分工重点学习,分工合作传达内容;做好相关材料整理。

3.分层提升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不同岗位层级教师培训重点不同。如骨干教师自学和带动结合,幼儿园重点参与和外培结合。成熟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教研,参与地区高质量的培训。年轻教师认真学习《纲要》、《指南》等纲领性文件,幼儿园制度等。并积极学习,参与学习沙龙。

骨干教师

⑴骨干教师多方式的学习

骨干教师坚持自学活动,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荐、提供能够提高骨干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主的内容,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进行思考研究和运用。同时安排骨干参加外出、地区、幼儿园培训活动。

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活动中成长。

指导骨干教师一方面自我提升,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同时,另一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骨干教师参加或组织教科研活动,通过组织活动锻炼提升教科研能力。另外,鼓励教师示范和指导其他教师的意识,做好结对工作,在学习与交流、观摩中不断提升教育技能和教学水平。

成熟教师

⑴注重专业理念提升

多参与讲座培训,理念先行,在学习与借鉴中接受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开阔视野、获取经验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⑵积极交流,提升教育教学技能

多参与教研实践:积极参与教研活动,进行交流研讨,

参与听评课、教育问题交流研讨等活动,认真撰写反思。

年轻教师

⑴加强年轻教师的思想建设,把师德修养放在首位。

组织青年教师学习《纲要》、《指南》、《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德育纲领性文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等,培养调整教师积极的学习状态。

⑵组织新教师参加基础教育教学培训。

除了新入职制度学习、流程了解外,进行幼儿园园本专题活动理念的学习,如我园区域主题学习、游戏等等。

⑶组织教师参加各项基本功验收及风采大赛。

基本功验收旨在提升教师各项技能技巧,也提升老师的参赛的心理素养和能力。

⑷师徒结对。定期、不定期安排师徒结对交流,鼓励教师从教育教学、日常管理等互相学习提升。

⑸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通过对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的观摩、学习、交流,开阔教师的视野,使教师在分享别人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反思能力。

队伍提升活动周安排,周一上午卫生。周二会议自学时间。周三周四教研培训、周五教师课堂社团活动

4.档案整理有序化

⑴精细化档案内容,在分类和细致上做调整。

保证档案内容齐全的基础上,进行清晰分类,并细致目录。

⑵做好培训工作、提升教师学习及思考能力的同时,边学习边留档,为教师减负。如为提高书写质量和资料收集质量,现场交流书写新得、整合培训心得感悟等。

园本培训计划(四)

按照上级培训要求,积极探索以幼儿园为主要培训基地,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努力营造教师终身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把更新师德观念、规范师德行为、提升师德水平作为重点;以《幼儿园纲要》、《指南》精神为主线,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突出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形成实、活、新为特征的教学氛围,通过学习、实践,加强教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理解,营造良好的研讨、学习氛围。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培训目标

1.以师德建设作为提升队伍教育合理的核心。

2.加强教研工作的引领性,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落实教师分层管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三、培训内容与措施

(一)以师德建设作为提升队伍教育合力的核心。

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做好师德承诺,切实把师德建设落实到保教日常工作中。

1.组织教师学习《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十五不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明确教师工作职责与行为规范。

2.认真落实《XX一幼师德师风考核细则》,继续将师德师风纳入教师月考核重点内容,要求教师以师德为先,严格遵守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3.继续组织开展“视频回放,自我反思活动”,让老师们通过“照镜子”来“正衣冠”。

4.组织教师开展“师德师风”分享活动。

(二)加强教研工作的引领性,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1.树立课程引领的思想。

(1)树立“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课程理念,重视环境育人的独特价值,合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有效发挥环境的作用,实现一日活动的整体教育功能。

(2)明确教师角色定位,合理做好各类教学活动中的角色转变,通过建立规范课程模板,例如:教案、观察记录、学习故事等,引导教师做好幼儿自主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

2以科研为先导,扎实做好常规教研,不断创新教研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

(1)开展高质量的集体备课,引导教师主动思考和分析教材的能力,提高教师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

(2)以教学观摩为契机,侧重领域,梳理三维目标,注重教学过程中幼儿自主性的发展。

(3)扎扎实实开展好一课三研活动。落实课堂三部曲“备课、上课和活动反思”。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各年级组自己选材,进行探索、着力创新,发挥群策群力的功效同时,促进教师间的互研互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要上好展示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帮、带的作用,年轻教师要大胆尝试、认真反思,做到以课堂促教学、以课堂锤炼教师。

(4)加强区域教研活动的开展,研究主题区域的材料投放以及材料如何体现材料的层次性、趣味性、一物多玩性等,就如何进行观察指导研究探讨,促进幼儿角色游戏和个别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落实教师分层管理,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1.采取自学和集体学习的方式,加强教师理论学习,组织教师认真研读《指南》、《纲要》,让教师在不断学习中探索职业的内涵,提高专业水平。

2.开展形式多样的园本培训活动,让教师在不同形式中获得专业化发展。例如:园内专题快乐教研、教学观摩、区域观摩、教师岗位层级划分评比等。

3.为教师提供外出观摩和理论学习的机会,有计划的组织教师参加本地区的教研、观摩活动,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经验,了解新的教育策略、方法,通过学习、交流,让教师在学习活动中进步和成长。

4.鼓励教师业余时间多阅读有关幼教专业方面的书籍,不断获取新的教育信息,把所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5.集体与分层培训相结合。加强骨干教师、成熟教师、年轻教师的分层培训,扩大各层级教师间的联动与帮扶。同时充分利用骨干教师资源,以“压担子”的方法挖掘骨干教师的才能开展各类园本培训,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园教师的整体发展。根据东胜区和我园对骨干教师的管理考核细则,加强对骨干教师的管理,充分发挥其骨干示范作用。定期承担观摩及业务培训的任务,同时,每学期上交两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设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6.继续开展“教师课堂”活动。

7.继续开展师徒结对活动。资源互补,努力营造有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团队互助作用。我们通过骨干教师对年轻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听课—评课—总结、或者家长工作等环节,推进年轻教师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8.邀请有关专家为我园课程建设、课题研究、教研做专题指导,并邀请幼教室教研员入园跟进式指导区域活动,共促教科研发展。

9.生活教师根据自己工作状况,每学期课申请一节指导课或全园教学观摩课。

10.每位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抓住论文参赛或发表的机会,提高写作能力。

园本培训计划(五)

一、情况分析

本学年我们将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并结合幼儿园实际,认真贯彻执行。本年度我园的园本培训规划如下:

二、培训的目标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师师德水平。通过教科研整合的园本研修机制的运行,促进整体教师专业化水平与能力的发展,使幼儿园的各项研究在科研的态度、手段、方法指导下,在教研的组织形式及其群体合作的团队优势支持下加以落实。

三、培训的内容及重点

1.师德方面

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不断提高教职工师德水平。倡导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的精神。

2.教育教学方面

(1)以“研”为导。继续以教研组为阵地,不断转变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理论素养,进一步缩短观念与行为之间的差距。使我园的每一位教师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一个显著的进步。

(2)以“人”为本,寻求教师队伍跨越式发展。 继续关注引进教师的培养,并进一步重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逐步形成我园教师梯队,使师资结构更趋合理,教师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

(3)以“合”为主,寻找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模式。继续依托幼儿园的课题,探索并逐渐形成本园特色的科研与教研相结合的模式,教师能将科研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完成“十三五”课题申报及开题工作。积极参加新一年的市级课题、市级青年教师课题的申报。逐步形成一支幼儿园科研骨干队伍。

四、培训的措施:

1.加强理论的学习

我们主要以幼儿园政治学习为主阵地,组织教师学习师德方面的规章制度、先进人物的事迹等,组织学习有关幼教的法规、文件、理论书籍等,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及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2.转变教育观念,提升理论素养

进一步关注教师对教材的学习与研讨。帮助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基本经验,确定教学内容,切忌多种教学参考书的随意拼凑和盲目照搬,以免造成对幼儿已有经验的重复或缺失。主要采用集体备课、师徒备课等方式,帮助教师更好的使用好教材。

以教研组为阵地,开展研讨活动。认真组织学习《指南》实施细则。为寻找教育理论支撑点,探讨教育策略,改进教育中的弊端,总结创造性的教育经验,让教师在"研"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各自的专业化能力。

3.完善教育方法,优化教育行为

新教师五课的观摩研讨。(每次观摩活动后当场进行评析,有效提高教师评价活动的能力。)

新教师的各类理论学习

新教师基本功比赛。

4.关注分层指导

依托新教师的“一年基本规范”,让每一位教师明确各自努力的方向,为新教师舞台,促各自不同程度的提高。

5.做好“青蓝工程”

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做好“青蓝工程”不断转变教师新课程的理念,提升专业化水平。确保了青蓝工程的针对性、有效性。

6.继续发挥科研骨干的带教、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