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

第1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5)19-0063-03

一、需求分析

为应对世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挑战,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熟悉图像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的窗口组成及操作界面,掌握在“光影魔术手”中打开、旋转、曝光、剪裁和保存图片的方法和技巧。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较为零散,但同时与生活联系很紧密,为此教师可多为学生准备素材,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重点:了解光影魔术手的窗口组成,掌握图片的打开、旋转、曝光、裁剪和保存。

难点:打开指定位置的图片并对图片进行设置。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特别是对多媒体世界的兴趣更加浓厚,利用多媒体素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光影魔术手”可以满足学生对图片设置的不同需求,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充当小老师角色,在熟能生巧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熟悉图像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的界面,并了解它的主要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掌握在“光影魔术手”中打开、旋转、曝光、剪裁和保存图片的方法和技巧。

(3)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光影魔术手”的神奇功能和艺术效果,并对学生渗透美的教育,同时,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愉悦和成功的喜悦。

五、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

重点:了解“光影魔术手”的主要功能,掌握在“光影魔术手”中打开、旋转、曝光、剪裁和保存图片。

难点:图片的剪裁、文字添加及图片的拼接。

六、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室演示课件,光影魔术手软件,学生自备照片。

七、教法与学法

教法:双主教学(教室主导,学生主体),任务驱动法。

学法:自主探究、组内互学、协作工学、展示互评。

教学策略:自主先学――组内互学――学生质疑――展学交流――互评释疑。

八、教学流程

第一环节:尝试发现(创情质疑 尝试解疑)。

第2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一、Scratch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Scratch是一种堆叠式的程序,使用这款软件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挑选学习资料让学生掌握Scratch的基本知识,从而为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创造打下基础。

运用Scratch软件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是利用这款软件进行模仿,而是在模仿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三年级上册第7课《初识画图》中,教师可以借助Scratch这个软件进行模仿画图,在学生按照系统给出的图形模仿画图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质疑,教师还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利用Scratch软件解决。因为这个软件可以使界面变得图像化,语言变得通俗易懂。学生可以通过移动鼠标看到丰富的画面。此外,该软件自带素材库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软件库中自带的教材自己画图,然后自己进行修改。在反复实践中,得到问题的答案,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创新能力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利用Scratch软件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按照教程按部就班。Scratch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完成课堂的教学任务后,Scratch上面就会有教材的拓展问题指导学生创新。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可以在Scratch上面进行修改和创新。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学生还可以在Scratch上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也是思维碰撞的过程,这样一来,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

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装饰个人博客》的教学中,学生可以参考教材来装饰自己的个人博客。在学生完成自己的作品以后,教师指导学生运用Scratch,学生可以运用软件内部的丰富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装饰。在操作完成以后,每个学生的作品都不一样。在完成作品后,学生还可以运用Scratch相互分享与交流,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会使其他同学产生新的灵感与创意,相互促进、提高,多样的结果会给学生的作品带来更多的惊喜。

3.提高合作能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但进行思想交流以后,就会产生不同的创意。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沟通知识、理清思路,编织新的知识网络。

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任务,有时候免不了需要小组合作。Scratch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合作的平台。例如,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三年级上册第30课《共享资源》中就需要小组合作,共享资源。利用Scratch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后,系统分配给每个学生的任务是不一样的,每个学生都有义务为小组做贡献,完成教学任务。Scratch可以根据学生特长分配任务。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收集任务,最后进行综合归纳。每个学生都必须对自己的任务做到最好。等学生收集资源进行共享资源以后,教师最后进行综合性评价,

4.开放思维,发展能力

Scratch更直观形象地将原有的代码指令用积木指令代替,学生通过简单的拖拽积木可以直观形象的看到展示的效果,Scratch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探究的平台。不同学龄的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各有差异,学生可以通过Scratch这个学习平台来展现自己创作和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更容易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按照思维模式循序渐进的创新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权衡利弊,不断提升自己。例如,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填充颜色》教学中,学生可以按照教学的颜色先进行填充,在运用Scratch进行创新中转变颜色填充。

5.快乐学习,走向主动创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经常发现有学生在课堂上做与课堂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QQ聊天、浏览网页、玩游戏等。Scratch植入教学中以后,可以杜绝学生上课不认真这一现象,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一款游戏供同学挑战,将游戏使用者的角色转换为设计者。这样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从中体验到乐趣。在遇到问题时自主解决,不断地积累经验。

二、Scratch的教学策略

1.精选范例,理解程序,了解设计思路

在刚刚借助Scratch进行辅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运用内置丰富的教学案例库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虽然内置素材库很丰富,但是并不是每个案例都和教材相贴切。教师要仔细选择符合教材的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案例的创作需要的知识与技能;案例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案例和教材的联系严谨与否。

运用Scratch的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好信息技术教材,而是要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同时触类旁通,为以后的信息技术教学提供基础。例如,在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三年级下册第28课《设置动画效果》中,首先让学生感受设计的思想,然后指导学生在Scratch上进行案例学习。例如,Scratch上有一个名叫畅游的项目,游泳者如果碰到边缘,就会掉头往反方向游去,如此反复。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进行提问了:该动画中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有哪些动作?在教师的提问中,学生可以积极思考,说出自己的答案。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并不仅是让学生学会创作,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理解如何用命令来解决问题或实现自己的设想。

2.模仿设计,自由创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根据好的案例来模仿设计,可以个人创新完成,也可以团队合作完成。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模仿制作,变换不同方式。例如:从各个角度变换人物角色进行构思,增减人物角色和动作写实,给人物角色定位不同的环境和行为,从而创新思维模式来塑造全新的作品。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指导学生完成一系列的作品,在遇到学生不容易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在第一时间给学生提供技术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学生用活跃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并收获积累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和能力,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体验到这种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3.作品交流,共享智慧,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师要在学生完成创新作品之后,让学生交流彼此的创作心得,在学生的作品中选择一些比较优秀的点评、展示,结合学生突出的问题做一些辅导和补充说明。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知道自身的不足,在创作中有哪些需要改进,优化自己的创新思路,从而改进自己的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总结整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让自己对知识进行总结归纳,不停的创新,也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借助Scratch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为有效性教学提供了捷径。学生利用Scratch创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在不断实践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第3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现性教学;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影响着人类生活,信息技术同样在教育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回顾“80、90年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相对滞后,到如今渗透在教育环节的方方面面,对于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和教育对象——学生是最大的受益者。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发现性学习较传统发现性学习的优点

1.情境生动,激发兴趣

发现性学习开始于学习者探索的问题情境。在没有多媒体的帮助下,老师可能呈现的是一张挂图,依靠的是老师的语言魅力和表达功底,对于新上岗的教师来说难度和要求都较高。而即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语言、动作再生动也不及多媒体呈现的动画探索情境。多媒体可以让学生体验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对形象生动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学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小学数学三年级上“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一课中,老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呈现学生最喜欢的动画人物喜羊羊和灰太狼,它们在给“青青草原动物新年联欢会”布置会场,在布置会场的过程中遇到了剪彩带的问题。多媒体在依次呈现动画人物和场景的同时,引出问题灰太狼剪了一段蓝彩带,并告之喜羊羊剪的红彩带和蓝彩带之间的关系,请学生提出自己想要提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多媒体的呈现不仅给学生的视听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同时使问题和情境的出现相得益彰。

2.情境演示,揭示规律

模拟软件或工具型教学软件可以作为发现性教学的有力工具。软件可以向学习者展现某种情境或过程,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变量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对模拟情境的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而传统的教学只能依靠教师在黑板上的二维画,变量关系只能依靠一张一张不同的画来表现,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和时间,而且与动画相比,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同时会对形象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扰。因此,工具型教学软件在情境演示的过程中,揭示了问题规律,在数学教学上的表现尤其突出。

如:利用几何画板探索同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关系。“几何画板”能非常容易地实现对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中的形状、平分线、中垂线、高等进行动态模拟演示,可以定义各种参数,也可以随机动态改变,非常灵活、方便。利用该软件在同底的三角形上画出一定的高,在三角形的底上变化高的位置,形成不同的三角形。然后请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寻找、总结规律。不仅有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丰富资源,提供工具

单一的信息或条件很难发现规律,只有在充足的资源下,才能真正找到发现规律、验证规律。互联网、多媒体百科全书等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学生在多种信息的帮助下进行探索。同时为了支持学习者的发现活动,还可以提供必要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老师或学生可以利用电子表格或数据库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绘制统计图表。在三年级下研究“平均数”一课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找出三年级学生的身高数据,然后整理数据,将数据制作成统计表或者统计图,找出平均数和单项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规律。

4.实时追踪,科学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应在立足课堂的同时,放眼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学生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很多计算机软件都可以保留学习者的记录,这些资料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电子档案。传统的档案袋,主要是基于纸质材料来收集学生作品,虽然也包括照片,但作品的集成性和检索效率相对较低,对所收集的作品的归档整理和交流存在不便。电子档案能全面、方便地收集学生多媒体化的作品,能全面观察学生的表现,实现科学的评价。

比如,班级或学生个人的博客。在博客平台上教师或学生可以记录平时的表现、发表评论、书写日记,同时电子照片和视频短片能更形象、更长久地体现学生的成长过程。博客平台的共享功能使学生和周围的群体结合在一起,在评价和被评价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发展自己。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综合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有利于改进学习方法和态度。

二、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信息技术工具较传统的教学工具,其优势不言而喻,对教师的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

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使学习时间和空间都无障碍。教育的信息化为一次性学习向终身学习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由于信息的日益更新,知识也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想要跟上时代的变化,适应时代的变迁,就需要终身进行学习。教师要从小培养学生进行自我计划、自我管理、自主努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学习目标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有学者认为:“信息素养是人能够判断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能够对信息进行检索、评价、有效利用的能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但学生拥有良好的信息素养,才能把终身学习看成是自己努力的目标和自身的责任,也才能够理解信息所带来的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对信息价值的认识。

3.教会学生基本的信息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从教师的讲授慢慢向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过渡。学习者需要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技术支持。

信息时代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变革,教师应看清自己的职

责,不应局限于课堂,要让学生跳出课本,以可触可感的方式把多彩的知识呈现,并作为一种引领方式,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1]潘中淑.现代教育技术.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

第4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主线,加强学习,积极探索在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坚持以培训促应用,以应用促需求,以需求促发展的策略,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进一步促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队伍自身建设

1.明确人员分工,加强日常管理。明确“服务、指导、创新”的工作职责,在确实完成好常规的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增强协作意识、奉献意识、研究意识和成果意识。平时重视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结合学校制定的器材借还及其他相关业务考核制度,及时记载,积累数据。

2.要把信息中心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所有成员要在学习的氛围中,一起探索,共同成长。具体措施:加强制度要求,每两周有两节课的固定时间用来学习、研讨,地点设在机房。内容有flash制作、网络管理基础知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等。

(二) 极开展教学研讨

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与实践的重心要放在常规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同时我们必须注重在研讨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研讨的质量。在“备课-听课-口头评议-书面评议-再次集中交流-形成总结性的反思材料”这一系列实践和反思的环节中,促进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2. 组织学习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育理论,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配合教科室做好本校所承担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课题的结题工作。

3. 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级教学研讨展示活动,积极参与“整合”研究,做好相关的服务工作。

(三)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1.加强学校电脑的管理。为节约维修成本,对电脑和常见故障,我们将主要通过集中采购电脑配件备用的办法自行维修解决。

2.继续建设好教学资源库。通过培训,引导广大教师用好现有的教学资源(校本的和外挂的)。及时收集好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大量素材资源,并以教材体系进行编目。具体征集措施:各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在教研组长收集组内成员平时教学中制作的教案、课件等相关拓展性材料的基础上,由信息中心协助整理、上传,期末进行评比、考核。继续对现有的已购置和下载的部分资源进行整理编目,扩充校本资源库内容。

(四)严格师生培训与考核

1. 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

2. 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竞赛。

第5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综合实践教学三年级工作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打破教育与生活的隔离,孩子们在学校当中在与其他场合当中一样,需要享受一种完整的生活。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教改也好,课改也好,第一项任务就是把生活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学习的过程变成生活的过程,加强学校教育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的联系。它改变单一的课程结构,改变教学方式,为学生表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空间。

三年级小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社会阅历和人生体验还非常有限,所以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应该是“在体验中研究”,即以形成直接体验为主,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方面,强调养成初步的方向。实施综合实践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关注自己及同伴当中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问题,激发他们对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好奇心,扩大视野,积累经验。总之,就是要让他们更多地去看,去听,去想,去试。

考虑到三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年级“活动资料”的形式还是以有趣的游戏和制作为主,这些活动都渗透了激发学生探索和发明的内容,也就是要学生探索事物的内涵和本质,要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

二、课程总体目标:

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1、亲身参与实践,注重亲历、自主学习和实践,在开放的学习情景中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3、发展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认知、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4、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并恰当地利用信息的能力。

5、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大胆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激发他们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培养创新能力。

6、养成合作意识、民主意识、科学意识、环境意识、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善于交往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重点:

针对三年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在编写“活动资料”时,把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作为三年级的重点。

1.我们要在活动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发展儿童的观察力,使学生学会进行有目的、系统的观察,全面的观察。要求学生会看、会听、会嗅、会尝和会触摸,并且会把眼耳鼻舌身的感觉,综合起来进行思考。

2.在三年级深入的观察活动中,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概括、比较),要求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在深入地观察以后,要他们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无疑对他们素质的提高十分有利。

四、活动难点:

就是能够从直接经验抽象出问题的本质来,完成思维发展的飞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变化和表现。全面评价,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绪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努力程度、合作程度等等。尊重多元,教师、教师集体、学生个人、学生集体、家长与社区成员等,都是学生评价活动的主体,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引导反思,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增强他们对自己所进行的活动的信心,学会在与人相处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提高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水平。

综合实践教学三年级工作计划(二)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研究性活动,也是一种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产生情感体验、能力方法和知识经验的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经历每一个主题实践活动都生成了一些与学科课程相关的能力。于此,我们想以学科实践活动为基点,开展系统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让更多的老师参与进来,以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以及综合学习和实践研究的能力。 在本学期中,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面以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学生个性,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为总目标,而我们三年级教学的重点还在于培养学生关心生态环境,关心周围的人们,充分了解社区环境,体会感受自我的成长。

二、活动内容:

1、从问题开始;

2、我是这样长大的;

3、 牙齿与健康;

4、在蔬菜的王国里;

5、我们和动物朋友;

6、草地里的秘密;

7、书包的学问;

8、小小的“拍卖场”;

9、商品与品牌;

10、我的妙点子;

11、有趣的年画。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4、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的能力,关注社会的好品质。

5、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6、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

四、活动措施:

1、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

3、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5、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6、指导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综合实践教学三年级工作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社会人”。

二、活动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二)具体目标

1、研究性学习: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劳动与技术教育: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三、具体要求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第6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一、合理设置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组织游戏活动,提高课堂效率。在英语教学中加入适当的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课堂上运用英语教学游戏首要目的也就在于借助游戏的趣味性,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语言知识和掌握语言技能的各项训练活动中去。但是,不能将游戏置于一个可有可无的境地,那样就应该考虑它是否应该出现了。游戏是为接来的教学任务进行铺垫的。我们每设计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同时,我们在设计游戏活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形式的多样性。既要注意游戏本身的多样,也要注意到活动范围的多样。再有意思的游戏活动,玩得时间长了,学生也会厌烦。因此在教学中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创新,不断翻新游戏的做法,进行多种多样的游戏。还有,我们可以在师生之间展开游戏活动,也可以在生生之间,小组之间,男女生之间,等等,让学生时刻都能感觉到这个游戏能吸引他。总之,游戏有一个大的前提,就是为学生的兴趣服务,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

2.巧用体态语,建立和谐师生关系。众所周知,三年级的孩子还是很好动的,行为方面自制力不强,上课很容易走神。那么,我们怎样来把他们重新拉回我们的课堂呢?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通过一些体态语暗示的巧妙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受欢迎的,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是受学生喜欢的,学生才有兴趣可言。那么,什么是体态语呢?我们所说的体态语是指通过身体各部分能为人所见的活动来进行表达和交流,也可称之为体无声语言。它主要包括手势、眼神、动作及姿态等,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辅助手段和补充,通过体态语的运用及有声语言的有机结合,能达到“眉来眼去传情意,举手投足皆语言”的境地。比如说,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英语,这个时候培养他们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这是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如果不重视,就可能导致学生有厌烦学英语的情绪。在三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我喜欢让学生进行课文的表演。让他们带着自己的感情去表演。这样既复习了本节课的句型,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3AUnit5 Look at me!这课时,主要通过对衣着类单词的复现来学习句型“Look at my…”及其回答“How nice/ great! It’s nice/great.”我分别运用了一些手势进行男女生操练,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模仿能力很强,语音也都很完美,可以说都是表演的天才。后来在第二课时的复习环节,学生也都能一边跟着动画内容,一边顺其自然地做着手势。由此,我发现体态语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体态语可起到鼓励学生的作用。当学生回答问题的声音很小的时候,我会将手放于耳边作喇叭状,边笑眯眯地说“Sorry,I can’t hear you .Say it again,OK?”学生会对这个善意的动作欣然接受。同时会让他觉得学习英语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这就是我所期望的课堂效果。让每位学生都感觉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3.直观实物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3BUnit3《Is this your pencil?》第一课时时,我进行了一组对话练习。(教师手上拿一支铅笔问)T: What’s this? S: It’s a pencil. T:Yes, you’re right.再呈现和“pencil”一词相关的“pen, pencil―box/ case”和“pencil sharpener”这样让学生明白课后我应该怎样快速的记忆这些单词,并能做到拼写准确。我想这样不会让学生在这一方面烦恼。从而,提高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看来,运用直观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英语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为理解和记忆英语单词、语句创造条件,同时还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渗透信息技术,优化英语教学

第7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以省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发展为契机,学习、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电教中心以振奋精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全心服务于教育的工作姿态,以“扎实研究,实用培训,严格管理,优质服务”为载体,促进新课改的深入,促进教师信息素质的提高和专职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为秦淮教育做出贡献。

二、主要工作:

(一)课题引领,教科研并重,扎实推进教育技术工作

1、做好省级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十五”电教课题结题工作

根据省市、课题评估结题工作要求,“课题研究结题要总结一套经验,带出一支队伍,推广一批成果”的目的,本学期拟定对区电教中心(10月24日)、27中(10月26日),考棚小学(11月15日)进行结题工作。要求相关学校扎实研究,做好结题工作。

省级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示范学校要加强“窗口学校”的示范作用,加强研究成果的宣传与推广,并将有关教育技术活动上传到市教育技术研究网上。必须谋划“十一·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加强信息学科教学研究,强化学科管理

(1)积极参与学科教学视导,深入学校听课调研、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状况,教研组建设和管理等现状,特别组织好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学习,落实、计划组织全区高中研究课两次。

(2)针对新学期小学、初中、高中信息学科教材重新变动,每两周组织一次有效的教研活动,做到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和有反馈,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讲座,观摩研讨等活动,加强教师们之间的交流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安排全区小学研究课两次,初中研究课一次。

(3)组织小学信息学教研片,将以东片和西片(含城外)设立片级教研网,确定东、西片召集人,并开展片级活动。

(4)组织好高二信息技术省级“会考”工作(10月15日~16日)

(5)组织小学、中学信息学科优质课评比,推荐优秀选手参加市比赛。

3、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是课堂教学信息化的一种模式,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知识重建和探究性学习等作用。各校要充分发挥网络(机房)作用,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进行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本学期全区小学、幼儿园分别进行网络下的学科“整合”研讨活动。

(二)继续开展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应用教育技术的技能

1、举办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件(网件)制作培训班,要求,每校推荐一名教师,第三周报名,第四周开班,上课时间每周二下午2:00-5:00,培训,资料费150元/人。

2、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市、省级网络管理培训班,主要对象是专职计算机教师,并逐步实现网管教师“持证上岗”。

3、配合有关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包括提供技术指导及专题性讲座等。

(三)加强管理,优质服务,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

1、继续及时维护、更新秦淮教育网站(含进修学校的网站),继续推进网上“政务办公”和资料、信息的网上传递。宣传秦淮教育动态、信息、配合区教育局城域网站的筹建工作。

2、积极配合基层学校宽带接入工作和学校网站(网页)制作,进一步强化“教育一线通”的信息应用工作。

3、督促、检查学校“文明网络室”开放工作,提倡周六,周日让学生“进机房,用机房”。指导各校抓好信息技术的课外活动。

4、加强资源建设,做好“信息资源费”的收费工作。充分用好“一费制”中的“信息资料建设费”政策,为各学校征订有用、实用的电教教材软件。各学校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文字教材中配套磁带(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初中学生)的征订工作,要严格执行资源建设费,(原电教代办费中80%部分,即小学4.8元/人、中学(含高中)6.4元/人)的收缴工作,力求做到开学后一个月内上交区进修学校会计室。各学校的信息技术费,在帐目上要设独立科目,做到专款专用,年底对信息技术费的使用进行抽检,违规学校不予年审或取消收费资格。

(四)几项重要工作

1、组织全区教育技术(电教)论文的评比工作(9月25日截止),推荐优秀论文参加市级评比。

2、市中小学网络文明夏令营的活动总结表彰工作。

第8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5)03-0047-02

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发生形态变化形成水循环,使淡水自然不断地得到补充。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出现很大的危机,爱护环境、合理利用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通过让学生了解水的各种形态,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关心社会合理发展的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笔者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教学进行融合,讲授了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七节《水的三态变化》。这一课的讲授,主要完成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水在自然界中是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的,并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变化;(2)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之间变化的原因、条件、过程及规律;(3)尝试用水的三态循环这一现象对自然界水的相关问题做出解释,牢固树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在导入《水的三态变化》一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笔者首先用计算机出示图片:冰天雪地北国风光图,一片茫茫大海图,黄山、庐山云雾飘渺图。目的是提供外部刺激,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使其发现问题。

“请同学们看,这些都是自然界的美丽风光图,从中你发现了什么呢?”这样做,一方面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对课程内容的学习中来;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为下面课程的进一步讲授做好铺垫。

果然,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很多学生举手踊跃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也活跃起来。有的学生回答:“水没有形状,或方或长” ;“冰有一定的形状”;有的学生回答:“阳光照射下雾气会消散,变成水流入海洋”……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多种多样。通过一步步的对比、引导,学生最后终于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温度下,冰会变成水,水会变成雾气。

这样,就成功地引出了本次教学的主题。“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课将要学习的就是《水的三态变化》。”

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提出问题以后,先让学生自己思考,也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寻找答案。几分钟以后,学生们就开始踊跃发言了。学生有的回答冰是固体,有的回答水是液体,等等。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展示相对应的实物,这样就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比较适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等到学生基本回答完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讲述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并同时把书上露、雾、霜、雪的图片,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观看水的各种不同形态。

然后继续提问:“水发生变化的条件及过程是怎样的?”在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把水的变化过程及发生变化的条件按固态、液态、气态的顺序投影到屏幕上,而后指名试答书上57页图表。等学生完成后,教师帮助学生总结出:促进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以0℃为分界,即温度的变化引起水的三态变化。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发现“霜、雪、露、雾”有共同的部分,都有“雨”字头,可能和“雨水”有关。那么地球上“水”的三态循环又是怎样的呢?讲授同时,将固态、液态、气态循环图投影到屏幕上,加深学生的记忆与理解。对相互联系的水体这一知识点讲述完成以后,自然过渡到水的形态转化的原因及怎样相互转化这一知识点。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这么有限,那么,随着人类对淡水的利用越来越多,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岂不是很快就枯竭了吗?淡水是不是越来越少了呢?”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接着讨论,有的学生担心有一天会,有的学生认为不会。大部分学生都得出了否定的结论。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以后,教师接着点题: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创设模拟实验,促进学生知识建构

“水在不同条件下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一方面,在重力的作用下,陆地上的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不断地注入海洋中。另一方面,海洋上大量蒸发的水汽也会克服重力的束缚,随大气的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在适当条件下形成降水,从而补充到陆地表面、下渗到地下、被植物吸收。这样,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大的循环。”当然,海洋上蒸发的水汽大部分还是降回到海洋中……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首先出示“水的循环图”,给学生一个总体的、直观的印象,而后结合利用Flash软件制作的水循环的动态图,根据其运动变化的过程,教师结合以上讲解,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掌握重要的知识点。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能通过挂图的方法来静态讲授水循环的过程。这样学生就没有一个动态的概念,无法观察水循环的具体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动画演示的方式,把水循环的过程动态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更清楚,可以更好地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

突破课堂教学局限,延伸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知识面

课程讲授完毕,传统的教学课程就应该到此结束,但在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融合的环境下,学生可以从更多方面获取信息。在学生复习巩固新学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人类对水循环和水平衡的影响的讨论,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讨论过程相当热烈,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致认为,人类在利用水资源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和适度,否则会给人类自身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深入,提出问题:那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呢?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摆脱了以往教学中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主要渠道接受知识的模式。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搜索网络,学到传统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课后,教师布置了让学生在网上、图书室或者利用其他资源进行信息检索的任务,进一步获得有关水的三态变化的资料。教师不但完成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以及信息素养。

第9篇:三年级信息技术总结范文

一、教学方面

1、备课

开学初,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写好教学计划,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学习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尤其本学科主要课程都要上机完成,因此每节课前都要认真做好上机备课,检查机器状态,有无“不可用机器”。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使学生能做出有创新、有创意的作品。通过一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技巧,使他们有成就感,学生上了每一节课都有收获。在学生完成上机任务时,在各台计算机前巡视,注意对后进生进行手把手的辅导,课后及时找出不足。

二、个人学习:

对于课程改革环境下的教师,光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教师必须拥有自来水。为此在工作中,我抓住一切机会认真学习,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虚心、主动地向其他信息技术教师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教学手段,抓住学校安排听课的机会,不耻下问,及时消化,吸取别人的好的教学方法,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提高。

三、其他方面:

本学期,我还分管电脑、图书、阅览室功能用室的管理工作。要保证各种活动的顺利开展,让教师、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我尽职尽责,保持各功能室有一个清新、卫生的环境,保证各功能室各种机器的正常使用,无故障产生。同时,还在主任的领导下,同事们的协作下,积极地进行图书的录入工作。

四、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

2、对希望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对计算机的认识上有更大进步。

3、加强机房纪律和机器使用道德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班级集中注意力学习,在机房上机时也要按规定严格约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