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管理成果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成果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成果论文

第1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程承包模式

一、施工总承包

这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广的一种建筑工程承包模式。大多数施工单位甚至业主单位都已经熟悉。设计和施工由不同的单位完成。一般是业主委托一个设计单位,建筑师和工程师对项目进行设计。设计完成或接近完成时,业主找一个承建商,按照设计单位完成的设计进行施工。承建商一般将项目分包给不同的专业分包商。施工过程中,业主在设计单位协助下或者另请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督,确保承建商按图纸和技术条款施工。设计单位设计上要满足业主的预算和功能要求,也希望施工单位要严格按图纸和技术条款施工。但是,施工单位却不必对有疏漏和错误的图纸负责。此外承包商主要考虑是尽快完工,而不要超支。设计和施工两方面目标显然不同。设计图纸若有问题,施工单位照图施工,结果业主受损。在业主和承包商之间,业主要对技术条款的完整性和施工现场地质条件负责(其中分包商及供应商具体由谁指定,主要是依据承包合同确定)。

这种承包方式存在的主要缺点是:一、工期较长。如果对于大型工程项目来说,也要等项目全部设计结束后才进行施工招标,然后再进行施工,建设周期势必很长,对发挥投资效益不利。二、设计与施工相脱节。这也是这种承包方式最大的缺点。由于设计单位有时对施工过程的具体工艺缺乏足够的重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很难从设计方法及实际成本的角度来尽量选择降低造价又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方案。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业主对项目的投资控制既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深度。三、会引起较多的设计变更,增加建设成本。随着现代化建筑的构成日趋复杂化,如果设计和施工过程仍旧按顺序依次进行,设计在施工上是否可行一直要等到设计全部结束并招标后才比较明朗,则往往会引起较多的设计变更。四、合同总价难以确定。如果采用成本加酬金的方式,承包商会尽可能地浪费材料,以使计算酬金的基数变大。业主承担项目成本的全部风险。如果采用固定总价合同,承包商会尽可能降低建设成本,以增加可获利润。由于竞争激烈,承包商投标时为了中标已经将合同价降得非常低。为了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获取利润,承包商势必会偷工减料,造成“豆腐渣”工程。另一方面,施工过程通过一次招标即委托出去,而且招标时间不允许拖得太长,因此业主很难得到施工的最合理价格。五、业主工作量大。业主要同时和多个单位打交道:承包商,设计单位,勘察单位,监理单位,甚至包括分包商和供应商。业主周旋于多个单位之间,解决出现的矛盾,而业主可能并不精通建设工程管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费钱费力却帮了倒忙。

二、设计——施工总承包

这种承包模式在《建筑法》第24条已有所体现:“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其中的一项或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但是国内的总承包的具体含义是因时因地而异的。有时指业主签订施工承包合同,然后将工程某些部分分包出去的承包商;有时指同业主签订设计和施工都承包的合同的承包商。所以它与这里所说的设计——施工总承包还是有所不同的。

这种承包模式的基本特点是业主同一个单位打交道,便于合同各方之间的协调。当设计和施工人员为同一单位成员时,在做有关设计决策时,速度快、气氛更融洽,开工之后也会保持这种融洽的关系。有关施工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可以在设计阶段就挺出来,减少工期延误、成本超支的可能性。利用设计一一施工合同时,业主虽然有可能失去参与设计与施工过程的机会,但是仅同一方打交道却是非常便利的。

这种承包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成本低,利润高。对于业主而言,它只需要进行一次招标即可,而不需要对设计和施工分别招标,降低了招标费用。对于承包商而言,降低了投标费用。另外业主的建设成本与承包商的利润是紧密相连的,由于设计施工承包商一家取得了承包该项目的全部好处,故让它少利润也可以,所以业主的建设成本也相应降低了,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试”。二、业主的管理简单,协调工作量少。三、工期短。由于设计和施工是一家,所以当设计满足施工要求时,就可以进行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缩短工期。四、质量好。设计部门在设计时有施工部门的参与,所以在设计时,它就会在设计过程中从施工方法及实际成本的角度尽量选择能降低造价又不影响使用功能的方案。

不利之处在于:一、业主不能对工程全程控制。如果业主要审批设计的每个阶段,然后才能施工,就会使设计施工合同的优点部分丧失。另一方面也加大了业主的风险,比如,如果业主审批通过的设计方案是有缺陷的,那么业主就剥夺了自己以后将责任推到设计——施工承包公司身上的权利。二、风险承担过于集中。设计——施工承包商承担了工程的全部风险,也就是说一旦总承包商违约,并难以赔偿巨额赔偿金,那么将没有任何单位负连带责任。三、合同总价难以确定。因为在招标时,设计图纸尚未完成,所以难以定出合理的合同总价。如果使用成本加酬金方式,又会使承包商降低减少建设成本的积极性。

虽然这种模式优点颇多,但条件过于苛刻。就目前国内的承包商而言,只有很少几家同时具有它所要求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能力。所以若采取此种模式,设计——施工承包商由多家单位联合投标的可能性较大,但如果这样的话它就丧失了原先意义上的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的部分优势。

三、PM(ProjectManagement)

PM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逐步在美国、西德和法国国家广泛应用的一处国际通用的项目管理模式。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指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受业主的委托,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图纸、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投资、建设周期和项目质量三大目标实施控制,并向业主提供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组织协调等服务。项目管理咨询公司既不参与设计、也不参与施工活动,其基本属性是向业主提供咨询。它受业主的委托,在工作中代表业主的利益,是业主忠实的顾问。

这种模式特点是:一、PM为业主提供咨询,在工作中代表业主的利益。它与业主是合同关系,与分包商和设计单位只有指令关系,没有合同关系。二、PM是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因此PM应从项目一开始就介入,实现三大目标控制一一投资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比如:它在设计阶段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向设计单位提出建议,以缩短工期和避免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控制成本。三、PM单位可以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实施三大控制,但不实际参与设计活动和施工活动,所以PM工作一般都由咨询公司承担。

四、CM(ConstructionManagement)模式

CM模式是由业主委托CM单位,以一个承包商的身份,采取有条件的“边设计,边施工”,即Fast-Track的生产组织方式来进行施工管理,直接指挥施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计活动,而它与业主的合同通常采用“成本加利润”的方式。

这种承包模式的施工管理合同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CM/Agency(型CM)。CM单位纯粹是业主的人,不负责具体施工。这与PM有一些相似,但最大的区别是它仅对施工进行管理。二、CM/Non-Agency(非型Cm)。CM对工程包干承包,雇用分包商完成工程。

第2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投入大,管理工作繁琐复杂,城市管理革新的短期效果不明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管理意识淡薄化

当前我国学界及城市管理者已经普遍接受“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十分经营”这一城市发展黄金定律,在管理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但在实际的城市管理工作中,管理者还是“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由于管理意识淡薄,容易出现很多问题,如市政建设中盲目追求投资建设却疏于管理,出现交通堵塞、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社会治安混乱等一系列“城市病”;资金使用不合理,投入产出效率低下;管理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导致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等。

2.政府权力集中化

现今,国内城市管理逐步实现以政府为主导,公共事业组织、第三部门组织、营利性企业、社会公众等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和配合的政府与市场共同管理模式。但目前传统的“政府万能”观念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政府既要完成上级规定的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又要承担维持社会和谐、改善生态环境等大量社会公共管理职能,导致城市管理重点不突出。大多数城市市政服务企事业改革相对滞后,公用事业基本处于政府独家垄断的经营状态,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有效运行和管理。

3.传统体制弊端化

行政管理体制虽然经历多次改革,但我国有些城市实践中仍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体制色彩,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大建委”模式,统管统揽,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缺位现象普遍存在;一些城市沿用行政的、非经济的手段为主导的“建管合一”的城市管理模式,缺乏强有力的统筹协调管理体制,社会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政府内部决策与执行职能不明确,致使一些部门忙于具体事务、疏于决策,重审批、轻监管,缺乏有效制约机制;地方或部门利益观念强,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感不强。

4.监督机制无效化

近年来,国内城市管理在建立支撑保障体系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如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和新的城市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多元化评估体系和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等,但仍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且现有的绩效评价指标内容不完善,导致对政府绩效评价不准确。另外,由于公众参与意识薄弱和参与机制不够完善等,公众参与普遍性不足,参与层次较低,参与范围和比例相对较小,没有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

5.管理手段单一化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城市管理逐渐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管理手段多元化不断发展,法律、经济及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对于确立城市管理的法律权威性、公平性、稳定性与长期有效性,提高城市管理效率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迄今为止,行政手段仍然是城市管理部门惯用的手段,其他管理手段的运用不够成熟,尤其是城市管理方面的法制建设相对滞后。近年来,国家有关城市管理的规划法、土地法、房地产法等相继出台,但有些亟需操作的法规和规定尚不配套,具体执行中找不到行政司法的依据,如对流动商贩的管理就缺乏明确的规定。另外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部门利益的制约,一些法规的实施也有较大难度,往往出现执法力度不够,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

6.管理形象负面化

目前我国城市管理形象往往被贴上“暴力执法”、“”等负面标签,关于城管负面新闻频发,城管形象已经被“妖魔化”。尽管近年来城管执法方式有一种“去野蛮化”的趋势,但与人民群众新的期盼和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的城管部门还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管理体制,严重缺乏明确的服务理念、统一规范的工作规则、高素质的人员队伍及完备齐全的工作设备,仍需进一步改革完善。

7.资金来源单一化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管理资金需求不断增加,政府财政压力巨大。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城市政府开始尝试在一些领域放宽管制,拓宽融资渠道,引入竞争机制。但是传统的融资渠道并未进行彻底的改革,仍然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城市管理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投资和银行贷款。资金短缺、经营效率低下、负债经营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管理的可持续发展,限制了城市化整体水平的提高。

8.管理标准空洞化

推动城市管理创新并提升管理精细化水平,离不开标准化管理。然而,我国多数城市的管理作业流程、规范和制度不够标准,缺乏科学的工作依据,存在城市管理标准空洞化、行政执法不规范的现象,致使城市管理人员工作随意、低效,阻碍了我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结语

第3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工作过程导向,是指为达到工作目标而采用的行为逻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工作过程导向”运用于教学中。“工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仓储管理教学探索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蒋沁燕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与原有的学科式教学有本质的区别,学科式教学强调的是理论的系统性而不重视企业实际,而“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强调实际的工作岗位要求,站在企业角度,以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本点,学习的内容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主,其目标是培养企业所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模拟企业的实践过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通过分析研究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实训中构建工作情境,教师设计典型工作任务,学生以实施工作任务为学习过程,学生在实施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使教育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工作过程导向在仓储管理课程的构建步骤

(一)进行市场调研,获取专业岗位群

在构建仓储管理课程之前,应该先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的途径以走访企业、毕业实习学生跟踪调查为主,兼有召开毕业生座谈会、借鉴同行院校等形式。在对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近几届的实习生、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后,结合企业访谈及与同行院校进行交流,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物流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物流管理岗位,其中有不少学生在从事仓储管理的相关岗位。

(二)分析企业岗位,找出典型工作任务

典型工作任务也称职业行动领域,它是用完整的、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描述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它是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的反映,具有结构完整和综合性等特点。典型工作任务来自企业实践,但不一定是在实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岗位工作任务,它是要求较高的综合性任务。在确定学生的就业岗位之后,针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从必要性、可行性、应用性、时效性等方面进行逐项分析,找出典型工作任务。

(三)归纳行动领域

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后,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排序,即归纳行动领域。归纳好行动领域后,我们对仓储管理的核心技能进行分析,确定仓储管理的核心技能。

(四)设计学习情境,构建工作环境

明确仓储管理的核心技能后,针对核心技能设计出对应的学习情境,构建工作环境。工作环境的构建包括两方面:一是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硬件设备、实训工具、相关资料等在内的硬件环境构建;二是包括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工作流程组织、教师的指导、师生遵循的规则、学生完成任务(学习)流程等软件环境构建。要在学校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构建工作环境,尽量让教学环境与实际的工作环境一致。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或是将企业引入到学校以构建一个相对真实的工作环境。

(五)典型工作任务实施及评价

典型工作任务实施是“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实施工作任务的过程。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要考虑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安全制度、团队合作,教师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典型工作任务的评价可以通过预设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指标体系包括工作任务准备、工作过程和工作成果三个主要方面,给每个指标一定权重,根据学生完成该任务的效果进行评判。评价的方式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等方式结合,这样就能基本保证给学生一个客观、公正、合理的评价。

三、工作过程导向在仓储管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创设学习情境

我们以某商业连锁企业的仓储业务外包为背景,将一个班30多位学生分为6个教学小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物流企业,教师作为商业企业,进行仓储业务的外包招标工作。6个物流企业分别制作投标书进行投标,教师与学生共同评审各组投标书,最终决定将选择1-2家合适的物流企业作为合作伙伴。6个小组是竞争与协作的关系,每个小组设置经理1名,是企业的负责人和管理者,每个学生对应一个工作岗位,负责投标书中该岗位工作方案的制定及具体实施。教师作为商业企业,提出仓储业务外包服务需求,外包的业务主要是为所处的城市及周边县区的超市提供仓储、分拣、流通加工、配送等方面的服务。主要货品是家电产品、袋装食品、日化用品、生鲜蔬菜。服务需求主要包括产品的仓储保管、分拣配货、流通加工、配送、货品的跟踪查询等服务。1.能力目标设计(1)能成立模拟的物流企业、具备仓库的选址及规划布局能力;(2)具备配置、管理及使用仓储设备的能力;(3)熟练掌握仓储业务流程的实施及管理能力;(4)能进行仓储商品的保管与养护工作;(5)具备库存控制能力;(6)能对仓储活动进行成本与绩效管理;(7)具备商务管理能力;(8)具备文字与口头表达能力,能进行方案的制作。2.知识目标设计(1)仓储管理的相关概念;(2)仓储业务内涵及流程描述,各流程环节的含义及注意事项;(3)商品保管养护的含义及商品知识;(4)库存控制的概念及方法;(5)仓储成本、绩效的含义及管理方法;(6)商务管理的含义及内容;(7)投标的概念、投标书的内容及制作要求。3.情境设计(1)仓储企业的组建;(2)仓库选址与布局规划;(3)仓库设备;(4)仓库作业流程;(5)库存控制;(6)仓储经营管理。

(二)教学过程设计

以物资验收为例,物资验收是仓库作业流程情境中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1.第一阶段:任务描述仓库采购的一批物资已送到,首先需要对该批物资进行验收,以便入库。物资验收是入库作业中的一个基本流程,它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通过核对凭证、对物资数量和质量检验的一项仓储作业过程。物资验收的任务是保证入库物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满足储存保管要求。所有到库物资在入仓前必须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入仓。2.第二阶段:知识学习以物流实训室为教学平台,教师利用实训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将要验收物资的商品知识,验收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验收单证有哪些,如何核对,验收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适用情形,如何进行实物验收。3.第三阶段:布置工作任务首先了解将要验收物资的基本情况,包括物资名称、数量、重量、规格型号、供应商情况。掌握要入库物资的基本信息后,要进行验收的准备工作,包括货位、验收设备和工具及人员的准备。接着进行验收工作,包括核对验收单证、确定抽验比例、进行实物验收、填写验收表单。最后在验收中如果发现问题,还要进行问题的处理。4.第四阶段:学生操作与问题讨论根据给定工作任务,各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验收方法、验收效率与精确性的提高途径等问题,以便制定科学的验收方案。各小组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实施。5.第五阶段:分组展示成果及学生互评每小组派一名成员讲解验收方案的内容和合理性,展示验收结果——验收表单。其他各组对其成果进行相互评定。6.第六阶段:教师点评及小结对每个小组的成果做出评定,强调验收的注意事项,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三)课程改革效果

第4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1.1管理的模式有缺陷

城市建设工程管理的模式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现有的管理模式太过老套,没有针对性,又缺乏变通,负责监理的人员缺乏责任心,监理人员对城建工程管理的技术不够了解,没有足够高的专业水平,所测出的数据不够准确,缺少可信度。另外,由于负责监理的部门缺乏纪律性,职员的出勤率偏低,而且监理人员没有保证工程质量的意识,导致监管部门对城建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使监理部门形同虚设。

1.2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

监督管理部门要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才能更好地完成监督管理的工作,而目前的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没有对城市建设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管理的意识,对城市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重视,其工作态度也很消极。

2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对施工过程控制,能够提高城市建设工程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城市建设工程管理能够在城建工程的发展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也为城市建设工程的管理策略和管理制度的制定,提供更多有用的数据信息,并提升策略和制度的正确性。

3施工过程控制在城建工程管理中的措施

3.1全方位控制管理工程造价

根据目前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的情况,建立全面管理机制,对全部的的工作人员以及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首先,对城建工程的造价的控制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偏广,与其有牵连的人员也较多,所以,需要对工作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另外,工程的造价控制会影响到施工组的综合成本,同时也涉及到施工组内每个职员的利益,因此,对工程中的造价成本的控制,需要队伍中的每个成员互相协助才能够完成。从这两点可以发现,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需要全部的工作人员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工作的负责人要根据工程的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及工作人员的不同职位,再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工程的造价控制指标,再将指标进行划分,由个人来负责或协助完成各自的指标。同时,还要依据具体的情况,综合考虑工作人员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只有如此,“奖”对员工的激励才更有效果,使员工有工作的动力;“罚”才能对员工有威慑力,使员工更加努力地维护集体的利益。此外,将指标划分至个人,可以使工作人员产生集体意识,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使全体职员树立控制工程的成本的意识。

3.2对城建工程的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城建工程在开工之前,与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对该项目做出全方位的规划。其中有项目施工时需要的材料的选购,项目的施工图纸和实际施工的状况的核实和检查,施工中所需的人力,以及施工的人员和各项工作的分配等,这些工作都需要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划,对于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的监管,需要专门设立技术小组,还要为小组配备水平高、专业性强的工作人员。在工程进行施工时,应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其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协助施工的人员解决问题,对所需的物资及时进行补充,避免施工工人因陋就简。工程进行到尾端时,监督管理人员应对工程仔细进行检测,保证工程质量,并排除工程项目中的安全隐患,既要控制项目的成本,又要确保工程的质量。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出现困难,应当给予专业指导,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部位,要特别对其进行技术培训,以提升施工工人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意识。

3.3保证工程质量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施工安全进行管理的重点不是发生事故之后的处理,而是利用有效的措施、手段,加强对过程的控制和事前预控,将施工中的各种安全隐患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工程施工的事前预防和过程控制中,必须严格执行由国家及各级建筑的主管部门颁布的安全规程。施工单位要在项目的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和承包单位的共同配合下制定并安全管理制度及各岗位的责任制度,并将其完善。此外,建筑工程在施工时,还要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时的安全意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进行项目工程的过程控制的基础。施工人员要按照安全管理细则进行施工,并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工程施工时形成良好的事前预控和过程控制的氛围,为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稳定的内、外部环境。

4结语

第5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1.1影响的方面

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方案的规划与设计、工程资源的消耗、原材料的价格、项目的周期以及项目的质量等等。在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资源的消耗数量和价格方面的因素在计算方式上发生了根本性的改革,改变了原来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量按人为因素计价的方式。

1.2影响的阶段

所建项目的过程有多个阶段组合而成,主要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总设计图纸、工程总方案设计规划、初级设计、工程施工图纸、工程招标设计方案、招标的文案制作、合同的文案制作及确定以及最后的工程结算等等。其中,在工程招投标和工程实施阶段,清单计价模式给予的影响最大。招标阶段涉及到清单的报价、招标的分析以及合同的签订等非常重要的阶段;工程实施更加重要,主要在工程的变动调整及索赔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1.3风险的承担

过去的造价管理中,承包商要承担工程量的风险,但在清单计价模式下,这一风险因单价合同的签订而转移到发包者身上,同时承包商承担了价格变动的风险,所以说,这是在工程全过程阶段,对投资的控制提高了要求。

2清单计价模式的特点

2.1有利于与国际惯例接轨

在工程造价的实施控制方面,国际上通用的方法便是选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所以,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这一模式,有利于我国的工程造价控制即时向国际惯例接轨,以更加规范,且更具有竞争力。

2.2可使招投标工作节约时间,减少重复劳动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工作,大大地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极大地节省了成本。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是实现“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有效方式。这种方式包括了统一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这规则是由造价管理协会制定的,并且承包商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自主报价,有利于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的建筑市场的竞争机制,也有助于施工方管理水平的提高。

2.3可以减少投标单位的报价风险

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量清单以外的额外费用可按照一定的程序重新计价,而不用在报价之内。这给与了投标单位实施了一定的标准,可防止施工方的偷工减料行为,也防止了价格高估。同时有利于工程的具体工程量款项结算。通过先测量实际完成的工程量,后确定支付工程款;或者在工程的变更或索赔时,可根据单价来确定,有效的缩短结算的时间。

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涵义及作用

3.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涵义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涵义,指的是“由建设产品的买方和卖方在建设市场上根据供求情况、信息状况进行自由竞价,从而最终能够签订工程合同价格的一种市场定价方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其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工程计算方法,而且在于它提供了自由竞争的市场计价模式。

3.2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作用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不同于传统的计价管理方式,它能够充分发挥市场的自由竞争机制,使得对于工程的投资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得以优化,克服了传统计价模式下低效率、呆板的弊端,所以有效的提高了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2)有利于实现“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的改革目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区别于传统计价模式,能够把价格的决定权交给施工单位和建筑市场,通过市场来调配资源,最后决定工程的价格,所以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符合“逐步建立以市场形成价格为主的价格机制”的改革目标。3)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将工程的质与量紧密结合起来。工程质量、项目工期和工程造价三者在整个工程项目的确立与实施阶段,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因素。在进行工程报价中,必需充分考虑到项目工期及项目质量这两个因素,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有效的把这三者科学的联系起来。4)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施工企业被迫提高人工和机械的劳动生产率,并使用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4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各阶段的造价控制

4.1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项目投资决策是“选择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技术经济论证”。项目投资决策是具有重要的价值,直接关系到价格的高低以及投资效果的好坏。所以,必须重视项目的投资决策,以确保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缩短建设周期,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4.2施工阶段的计量与控制

施工阶段的造价工作最繁多、容易出现突况,因此,应该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提前确立的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提出变更。要确保设计图纸的完备,以防在工程施工时因设计图纸不完备而更改价格,造成额外的损耗。在施工时应准确计量,加强考核,确保手机完整的数据资料,有效控制整体施工进程。1)加强施工组织。施工组织设计对于保证工程的完整、顺利、确保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价值。其基本内容包括项目施工的方案、项目施工的进度规划以及对于各种资源的协调配合等等。2)加强工程的变更与索赔。在工程具体实施的阶段,会出现各种问题、突况,使得局部设计、工程材料、工艺方法甚至工程周期等都要更改,也同时引起了工程造价的变动。所以,应该健全工程的变更审批,使得变更款项能够使用的合理有效。工程变更的内容主要包括尺寸、规格、材料、周期等等,必须予以全方位的严格控制。常见的索赔有以下几种类型:自然条件改变引起的、人为因素引起的、工期改变引起的、设计图纸改变引起的等等多种方式。对于索赔加强管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规范合同的管理,维护正常的秩序,不至于出现意外情况时,变得局部混乱而带来损失。

4.3工程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工程竣工结算是指“施工企业按照合同规定的内容全部完成所承包的工程,经验收质量合格,并符合合同要求后,向发包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工程的竣工结算是整个项目工程的最后环节,也是工程造价最重要的环节。在以前,竣工结算一直超出工程造价的预算,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竣工结算工程款=预算或合同价款+预算或合同价款调整额-预付及已结算工程价款。工程竣工结算审查是核定工程造价的依据。

5结语

基于清单模式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行,改变了传统的工程造价计价制度,更好地利用了市场的调配作用,规范了建筑市场的资源配置,推动了建筑市场的市场化进程。在清单模式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确立了公平竞争的机制,与国际通行的惯例相接轨,能够极大地提高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能力,提高造价管理的国际水平,形成建筑市场有序竞争的新机制。

作者:白乐志 单位:甘肃方圆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工司

参考文献:

[1]何辉,吴瑛.工程建设定额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第6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1.1消防工程的定义

消防工程是指为保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建筑火灾预防能力、降低火灾危害程度的施工过程。消防工程建设最显著的特点是施工场合流动,分散、周期较长、交叉作业较多,总之,消防工程建设是一项相当复杂的工作。由于消防设计、施工、竣工及后期维护这一系列流程都会影响到消防工程的质量,所以为了确保消防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施工监管人员必须严格控制消防工程全过程质量。

1.2控制消防工程质量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提高,人们已经无法满足于传统的建筑工程了,他们对于建筑工程的样式、性能及质量等方面的要求也在随之提高。建筑工程满足人们其他要求的前提必须是保证施工质量,只有保证了施工质量,工程的设计和性能才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在其使用寿命、建筑成本方便仍处在相对较弱的地位,这些因素也对我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工程涉及面广、耗时长、流程复杂,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性能以及施工者的安全等问题,施工准备阶段就要建立完整且科学的管理规范。只有管理人员依据工程的实地情况,对施工进行全面监督控制,才能使施工过程规范化、减少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花费,促进建筑业的有效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和减少火灾危害程度是消防工程建筑最关注的两个方面。消防工程控制好这两个因素不仅会减少火灾带来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耗,还能加强和谐社会的建设。消防工程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甚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消防工程全过程的质量问题必须得到严格控制。

2消防工程现状及提高质量管理措施

2.1消防工程现状分析

虽然近几年来,我国消防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和验收这些环节已有了大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需要提高的地方,例如:

(1)施工过程不规范。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施工企业对消防工程的室外消防水管道内外部的防锈处理工作做得比较马虎,其中,有些室内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的是镀锌钢管,并且,除闸阀之外,总出水管和竖向管之间仅使用简单点焊进行焊接。而主管和支管连接时未使用三通接头;有些施工单位甚至直接将电线铺设到混凝土当中。

(2)控制消防设施不严格。一些只有生产厂商合格证与许可证却没有受压容器许可证的消防设施生产厂家为消防工程供给水设备气压罐。这些厂家的受压容器检测方式不专业,而且这些设备是很多厂家在临时需要时才开始进行制作的,一般所选用的材质为镇静钢板,并通过降低钢板厚度来提高市场竞争力[3]。

(3)隐蔽工程的质量难以保证。在消防工程中,其中一些环节很隐蔽,进入竣工验收阶段时难以检测,只能借助检查工程设施的质量来确定。同时,当消防建筑工程出现外露部分焊接不规范时,施工人员并没有进行及时的修改。

2.2提高消防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重视消防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对比传统消防工程质量,现代消防工程更加注重管理者的领导工作,尤其是制定质量管理表、体系等。消防质量管理中,管理者要将先进的理论知识与科学的实践方法相结合,同时为加强对消防工程质量的系统管理,必须要将对应的高科技产品引进到消防工程质量管理中来。

(2)提高参与人员的素质。消防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对他们素质需要有一定的要求:①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实行建筑业企业经营资质管理、市场准入制度、执业资格注册制度、作业及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同时相关作业人员必须通过消防专业考试。②消防工程涉及面广,施工企业应结合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职能部门并建立完善的用人制度,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在施工开始之前,相关人员要进行针对性的技术交流,了解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办理对应的签字手续并归档。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结合规范要求,各司其职,这样才能构成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3)规范作业流程。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会有一些特殊作业工种包括:电工作业,压力容器操作、起重机械操作、焊接作业等,它们的危险比较大。施工企业不仅要对特殊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育,让其取得操作证并定期培训复审,而且要制定相应的作业规范,避免不规范作业造成人员伤残。

(4)应用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的施工技术,不仅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消防工程的效率。在施工全过程质量管理中,如果仅仅依赖会议来控制施工质量,绝对不能彻底消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只有将先进技术、新型材料结合先进科学理论知识,才能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减少工程质量隐患,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在具体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必须坚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前提,在发展过程中,以新的施工技术与工程的施工结构相结合,并在原有的基础上实现施工理念的创新,加强培训施工人员对于新技术的使用,从而全面改善消防工程全过程质量。

3消防工程各阶段的质量管理

3.1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

消防工程的设计阶段,就是以建设项目的总体需求为主导,对工程内部结构和外型进行探讨,最终绘出图纸并完成设计说明书及其他相关文件的过程。在工程实体框架上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设计布局时要考虑到灭火救援工作需要的空间。由于工程实施是以设计阶段的文件作为依据,所以工程设计严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建筑的质量好坏。工程设计师设计的空间结构,使用哪种原材料、主配件和消防设备等等,都会影响到消防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完美的设计工作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指标。设计严密、合理才能保证从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才能保证消防工程的基础安全和消防等性能的实现。

3.2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工程施工就是将设计阶段的图纸付诸实施,逐渐形成最终产品。首先设计人员对施工方提出的设计改动进行理性的分析,而会对投资和工程进度带来影响的改动,则需要及时反馈并让建设方核实、签字。其次,在消防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必须采用符合质量要求的设备,并始终检验消防设备的安装规定、耐压性等,全方位检查产品及重要配件全方位检查并随时进行记录跟踪数据,形成完善的数据档案。对于消防水泵、报警控制器和防烟、排烟系统等对安全有影响的产品,必须要严格按照专业治疗验收标准进行检测,并须得到监理工程师的认可。最后,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每道工序,尤其是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工序,必须反复进行测试并准确记录数据,甚至借助仪器来进行监测。

3.3消防工程后期质量管理

消防工程的后期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消防系统的验收和使用维修。施工单位完成消防施工工作后,应该联合相关单位对所有消防设备进行初步测试验收,然后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消防验收。然后由公安消防机关来完成消防工程的正式验收,主要包括:确定建筑的属性、各类消防设备是否复合标准、建筑物的空间结构图以及安全通道和消防车通道是否合格。在此阶段中,公安消防机关提出的验收建议,施工单位必须进行改进直到符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工程验收规定。而使用维修阶段服务的对象则是用户。消防工程验收成功,后期投入使用阶段,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完善的回访制度。回访就是施工单位在建筑物交付使用的限定时间内,主动对用户进行回访,了解其使用状况。施工单位应该对用户反馈做出反应,对无法正常使用或不能满足正常消防要求的消防设备进行修复直到使用户满意并符合规范要求。

4结束语

第7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伦理文化;应用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057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02

为了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伦理文化的推行十分必要,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推行伦理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前提。但是当前管理中,由于企业受到传统管理方式的制约,所以不能较好地融合伦理文化,对其应用的研究也不到位。本文主要以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为契机,详细探寻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

1 企业伦理文化概述

企业开展经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但是有些企业在追求经济收益的过程中忽略道德问题,面临这一现状,企业伦理文化建设有其发展的必要性。“企业伦理”概念起源是美国,在长期发展中,专家和学者对伦理文化有初步的定位,最终得出结论:企业伦理文化主要是规范企业道德的规则,也是企业员工遵循的道德准则之一。核心内涵包括以下方面,通过伦理文化能够束缚企业职工的日常行为,规范生产经营,协调企业与各个建设项目之间的关系,但是需要明确一点,企业伦理不同于法律,多数情况下依靠社会言论与企业内部认知树立企业内部规范性管理章程。

伦理文化在内涵方面主要涉及3个方面。第一,企业伦理文化一定程度上要有效地约束员工行为,对员工有潜在约束力。很多企业认为约束员工主要依靠制度就足以,其实这只是硬性约束,员工还需要更多软性约束,如果员工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问题,那么也会在客观上影响企业的行为,让企业也出现道德缺失行为,并且有时员工的行为更是企业文化的映射,如果员工出现问题,受到影响的必然是企业,所有从主观上约束员工行为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完善企业伦理文化。第二,企业伦理文化一方面对人有制约因素,在另外一方面也会对企业经营管理产生一定的制约,企业在经营管理中除了要获取最大利益以外,更好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这也是现代市场竞争体制下的客观要求,否则企业将无法在业内立足。第三,企业伦理文化可以协调好企业的各个项目,企业发展中建设项目涉及面较广,并且任何一个项目的发展对企业来说都有着切实影响。所以企业发展要求协调好企业中的方方面面因素,硬性的制度规范是一方面,企业伦理文化也是另外一个重要的约束条件。

2 企业管理中伦理道德的特征

2.1 责任性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但是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而经济利益的获取需要通过正当手段,所以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逐步加强伦理道德建设,重视知识的伦理道德意识,在获取收益的同时,更要看重企业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中国是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老祖宗给国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企业发展中更要结合中国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提升企业在行业发展中的信誉度,客户对产品放心才能增大产品销量,企业对社会负责,才能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

2.2 社会性

企业在日常管理中,不仅需要建立制度,更需要培养人,把握好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建设伦理道德不但需要从自身角度考虑,更要开拓视野从社会角度考虑问题。伦理道德作为遵守社会道德法制的重要保障性措施,可以给企业积累良好的声誉。另外,道德能够取得较高的价值地位,核心原因是道德可以维护好各方面力量,企业在发展中如若不考虑这些,可能在短期内有较好的收益,但是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在发展中,需要着眼于整体利益,维护好客户、供销商各方面关系以及利益,很多企业在发展将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客户上面,把供销商看成是自己的下属团队,没有与之建立良好互信合作,导致供销方面较弱,即使有良好的客户群体也不能维护住,最终得不偿失。因此,利用伦理道德兼顾各方利益,处理好各方关系,对企业长远发展来说有利无害。

2.3 价值导向性

经营管理中运用伦理道德参与管理有很强的价值导向性,由于企业的价值观与个人的价值观有很大的不同,不是单纯价值词汇的融合就能解决问题,需要企业中全体员工的团结和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因而运用伦理道德参与管理一方面符合管理的法制性,能帮助员工纠正工作中的错误思想和错误意识,使其明辨是非。当员工能够明辨是非后,才能重新梳理自己的价值理念,并且发扬自己优秀的一面,抛除不好的一面。当员工树立好崇高价值观以后,能够借助企业文化激励自己,将企业管理看成约束自己行为意识的准则,那么就能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企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3 企业管理中伦理文化的应用现状

3.1 对企业伦理文化认识不准确

我国的企业建设及管理中较少引入伦理文化,因而在管理中,有很多切实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是我国企业没有正确的认识企业伦理文化的重要性,所以,没有通过伦理文化丰富企业自身的文化,提升经济效益。企业中的管理者和员工都没有正确认知企业的伦理文化,很多员工有上好我的班,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伦理文化与我的关系不大的思想,因而员工也没有了解企业伦理文化的习惯,所以更没有通过学习伦理文化,规范自身行为。长期以往,员工在工作中从自身利益考虑,不从全局角度考虑,出现自私自利的现象,甚至出现为了个人利益违反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如果情节严重,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

3.2 企业伦理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年代,在此背景下,企业也开始快速发展,在生产和管理方面都有新的提升。我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步暴漏出以往未曾出现的问题。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传统理论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管理需求,因而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我国需要引入人伦化企业管理理念。但是管理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点是,人伦化管理来源于西方哲学,与我国传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有本质不同,因而在短时期内不能与我国企业管理有机融合,如果使用过程中没有注重方法的科学合理,那么会产生不良的负面影响。

4 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的融合策略

4.1 把握企业伦理文化的本质

企业能够生存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方面是获取经济效益,第二方面是发挥社会责任性。只有具备这两方面条件,企业才能得以长远生存和发展。最近几年,新型词汇“企业公民”开始受到更多人的认可,其核心观点是,企业的成功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现在企业建设的出发需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但很多企业为了谋求短期发展,不惜以牺牲当地的自然生态为代价,企业员工如果听之任之,终有一天和企业一起走向灭亡。此时,企业伦理文化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感也更为明显。因而企业发展的本质是使企业坚守道德规范,让企业中的各项责任和意识逐步落实。同时新形势下发展伦理文化,宣传工作应结合互联网时展特点,借助于现代科技工具,比如:经常用微信、微博、官网等,这些新型的宣传工具,让宣传实现“全覆盖”,也打破宣传中的条幅化,借助于视频和图片的多样宣传形式,让宣传更深入人心。

4.2 创造易于管理的企业伦理文化

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在时展中需要大幅度提升,但是提升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适度引入伦理文化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中的核心是要建立利于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那么率先创造利于企业管理的企业伦理文化非常必要。第一,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内涵和我国传统企业的管理模式,这是让二者结合的必要前提,两者的协调配合,可以带动企业的发展。第二,管理中逐步加强企业的执行能力,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如果凝聚力降低那么伦理文化的宣传和执行将没有任何力度,也就形成弱势文化,没有实质用处,所以不能影响企业的管理。第三,努力加强政工管理,以政工管理带动企业的伦理文化,约束每一个员工行为,提升企业管理效率,避免道德缺失。

4.3 树立自觉的社会责任意识

伦理道德的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要前提。社会责任感是道德准则的本质要求,可以加强人们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带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要求,就要学会明辨是非、分清善恶,掌握道德真理。另外,企业伦理道德的发展与企业管理者的思想也有着密切联系,其实管理者是企业前行的领头羊,如果企业的管理者在开展经营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导向作用,重视加强伦理道德意识,就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积极影响。反之,如果企业的管理者更重视自己的短期利益,不去构建企业文化,那么企业的未来发展也会受到阻碍。企业的管理者需要重视企业道德文化建设,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并且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在管理中需要做到以身作则,遵循相关的企业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约束员工的行为,让员工在良好企业氛围的影响下,完成企业伦理道德的建设工作。另外,企业发展中努力拓宽信息渠道,做好各项德育建设。现代通信和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渠道,通过信息渠道做好干部群众的选拔和绩效考核,以及道德建设评价,能够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5 结 语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出现的伦理道德缺失是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开始逐步完善和重视企业伦理文化建设。在进行企业伦理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提出易于员工接受的伦理文化要求,落实企业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提升企业的全面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杨建新.伦理文化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

[2]于秉汝.浅谈企业伦理文化与企业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

第8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在通货不断紧缩、财政赤字与国债发行量加速扩大的我国,作为经济宏观调控重要工具的国债,其筹资成本的优化越来越显得重要与迫切。当前,我国国债在流通市场管理与发行的利率期限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致使国债的筹资成本实在太高。我国国债发行成本优化的研究,将有助于大大降低国债的筹资成本,明显减轻我国政府的债务负担,减缓财政赤字的扩大速度,加强政府未来的偿债能力与控制金融风险的能力。

具体地看,我国的财政赤字,近几年膨胀的加速程度惊人:1997年为530亿元,1998年为960亿元(按IMF的统计口径,则为1711亿元),而1999年更迅速地膨胀为1803亿元,大大超过1503亿元的预算(1998年共增发3891亿元国债,不含用于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2700亿元国债,1999年又增发了600亿元国债,2000年还将增发1000亿元长期国债,共计划发行4380亿元国债,而且2000年财政增收将面临较大困难),2000年的中央财政预算赤字则进一步膨胀为2299亿元。当前我国名义上的债券余额是8000亿元,占GDP的10%。该比例与国外相比,似乎还不高,但如果考虑到未纳入财政预算却已经形成的政府债务,以及政府或有债务,我国政府总债务负担率已经与大部分国家相近。实际上,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全部债务存量已超过1.2万亿元(而且未纳入预算的政府债务约还有6000亿元)。

我国1990~1997年国债发行规模年增长26.65%,比同期全国财政总支出的年均增长幅度11.43%高出15.22个百分点,比全国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幅度11.43%高出15.25个百分点,占全国财政支出的份额也由1990年12.17%上升到了27.72%,翻了一番多。进入90年代后,财政的债务本息支付任务沉重,年度还本付息额占年度国债发行额的比率由1990年的50.71%,增长到1997年的78.81%,增加了28.1个百分点,即1997年后近4/5的债务收入是用于抵偿旧债本息。因此,我国国债正在步入借新债还旧债的高度债务时期,政府未来的偿债能力大大降低。国债如以目前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就很可能会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

我国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已相当高,用于偿债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例,1996年已达61%,而1998年则更达71.12%。财政的这一结构性赤字,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很容易引起政府债台高筑,陷入债务泥潭,引起通货膨胀和排挤效应,对经济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并加重今后的债务负担。

此外,我国的债务管理很不集中。目前我国实际发行的企业或金融债务,与国债并无本质区别,而且由于财政部门没有参与这些债券的发行,这更增加了财政风险。

国债发行利率过高,发行的利率期限结构极不合理,致使国债筹资成本实在太高,这是财政赤字如此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笔者在已出版专著中的估算方法,估计近几年的这一失策,每年的损失高达100亿元以上,占据财政赤字的很大比例。从实际看,近年来我国财政的还本付息支出,每年以500—600亿元的幅度递增,1996至1998年依次为1223、1820与2315亿元,而且利息支出占还本付息支出的比重已高达1/4—1/3.国债的利息支出,不仅占GDP的比重在逐年提高,而且占(在迅速膨胀的)财政赤字的比重竟然也在逐年提高。

国债市场是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基础,在金融发达的国家,它已成为政府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有机结合、协调运作的场所,是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有机融合点,而且是证券市场的主要支柱。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严重滞后,大大影响了金融系统的健康发育。

一般地说,由于债券有随时可兑现的灵活性,所以发达国家债券的利率一般都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但在我国,不但情况与此相反,而且反差大得惊人,国债发行利率常常高于银行存款利率2个百分点,大大抬高了我国债券的发行(筹资)成本。当前,我国国债发行余额共有8000亿元,若能降低2个百分点的年复利率发行,那末这几年每年就能为国家财政省下约为8000亿元×2%=160亿元的利率支付。这不是一个小数目。在1997年,国家财政部花了很大的力量,才使1997年国家计划的财政赤字压缩了40亿元,从1996年的610亿元实际财政赤字,压缩至1997年的570亿元计划财政赤字。可见,着力搞好国家的债券市场是多么重要。

二、我国国债发行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分析

1.在90年代,我国开始降息的1996—1997年间,我国发行的国债竟然大部分是7—10年期的中长期国债。例如,1996年6月14日发行了250亿元的10年期国债,年复利率还竟然高达11.83%(直到现在,还有不少人,包括一些高级研究人员与决策人员,不清楚每年付一次息的附息债券票面利率就是年复利率),如果当时一年期一年期地发行,到现在再发行中长期国债,现在的发行利率,最高也只有2%~3%的年复利率。该国债于1999年6月份的二级市场中,在1997年与1998年两次取息11.83元后,其最高价还曾达到167元。因此,单单这一国债的发行决策失误,就起码要损失100亿元以上。再加上紧接着于1996年11月1日发行、年复利率为8.56%的7年期附息国债201.1亿元,与1997年9月5日发行、年复利率为9.78%的10年期附息国债130亿元,1996—1997年间,国债发行的利率期限结构问题决策失误造成的总损失就至少在200亿元以上。而且,在我国市场利率处于低谷的当前,反而要发行短期债券与浮动利率的债券了。这一切都与正确的决策恰恰相反。

2.我国国债流通市场的管理失策,在于投入实在太少,导致国债流通市场的利率大大高于银行利率,以致于新国债不得不以高利率发行,进一步加重了国债筹资成本。实际上只要增加宣传力度、增设网点、方便投资者、降低佣金率等,就可大大降低国债筹资成本。

3.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特有的无风险高收益率,也是导致国债流通市场的利率大大高于银行利率的关键因素。粗略估计,我国股票一级市场的无风险期望IRR:1997年为50%左右,1998年为20%左右,1999年为30%左右。这么高的无风险平均年收益率,大大扭曲了我国的市场利率,致使几千亿元资金常年滞留于股票一级市场,无风险地坐享着高收益率。这就难怪其他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包括国债市场)的资金匮乏。这是国债流通市场利率过高(价格过低)的关键原因之一,也是国债回购市场利率过高的关键原因之一。

4.我国国债市场的研究论文已很多,大大小小的研讨会也接连不断,但研究中至少还存在着如下重要疏漏。

(1)我国几乎所有证券报刊公布的国债市场利率都是单利率,特别是附息国债的单利率,不仅不能指导投资,反而会制造混乱。由于上述原因,许多指导国债投资的“权威性”文章都严重误导了投资者与投资机构,使他们损失惨重。

(2)财政部国债司(现为国债金融司)原领导,不很清楚附息国债的到期收益率如何计算,而且还公开发表文章与讲话,企图人为地由政府来统一规定客观的到期收益率计算方法。决策者不很清楚何时该多发长期国债,何时该多发短期国债,何时该多发浮动利率债券。

(3)决策者还不很清楚国债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密切关系,因此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与普及力度,以及降低交易费用等等)来降低国债二级市场利率。实际上,国债美国式招标发行的结果,必然是市场化的结果:国债发行利率接近于国债流通市场的利率。只有降低国债二级市场利率,才能把国债一级市场的发行利率降下来。

5.国内债券发行利率期限结构的决策失误,只是将利息多支付给了国内投资机构与老百姓,还可自我安慰。而国际债券发行利率期限结构的决策失误,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发行失误,则要将利息多支付给本已很富有的发达国家了。如1996年1月23日向美国发行的1亿美元100年期特长期扬基债券,年复利率竟高达9%,大大高于美国债券市场的利率。仅仅这一债券的发行失误,估计要损失好几千万美元。

三、降低国债发行成本的措施分析

在市场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或逐步上升时,应发行期限较长的债券,其期限最好长到市场利率回复到现有水平;在市场利率处于较高水平或逐步下降时,应发行期限短的债券或利率随市场利率浮动的债券。不过,每一期国债的持续期限不能太短,这里也有一个优化的计算问题。只要已知市场利率今后的变化趋势,与每一次发行与兑付的手续费支出,就能求解得优化的国债发行利率期限结构。

发行国债应尽可能安排在银行降息之后与银行加息之前,这样可大大降低筹资成本。例如:1996年6月14日发行了IRR=11.83%的000696十年期附息国债后,不到二个半月的8月23日就安排了银行降息至IRR≤7.71%;1997年9月5日发行了IRR=9.78%的009704十年期附息国债后,不到50天的10月23日就安排了银行降息至IRR≤5.917%,上述银行降息后的IRR,竟然都比刚发行国债的IRR低4个百分点左右,而且这些国债都是10年期的,所以大大提高了这些国债的筹资成本。

以上是国债发行利率期限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随着国债发行的日益市场化与电子化,各项手续费将会逐步降低,乃至取消,因此,国债发行利率期限结构优化将成为国债筹资成本优化的主要内容。此外,再提出如下一些切实可行的积极措施,活跃国债流通市场,使其中的利率不高于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国债筹资成本。

(1)我国证券报刊上各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应正确公布,即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应为年复利率而不应是年单利率,以避免引起政府决策者、广大投资者与投资机构的误解与决策失误。

(2)我国国债筹资成本优化的研究太薄弱,应引起有关方面的充分重视,必须大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投入,加大这方面研究课题的资助力度。政府有关部门应认识到,即使在这方面花费几十亿元,也是很值得的。因为这使债券一级市场筹资成本的降低量远不止于此。

(3)增加国债流通市场的网点,为广大投资者开设债券专用帐户,使债券二级市场的实时行情象股票二级市场实时行情一样迅速、显目与范围广泛,创造与采用一些促进国债流通性的措施,至少应使债券的买卖象股票买卖一样方便。

(4)研究出优化的债券流通市场佣金率。在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到期收益率这么低的情况下,债券流通市场的佣金率还是高达买卖双方都为2‰,这非常不利于债券市场的流通,从而非常不利于债券流通市场到期收益率的降低,进而非常不利于国债发行利率的降低。

(5)提高央行公开市场业务的水平,使国债流通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趋于合理。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从无到有,并将逐渐走向成熟。本来,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债券,完全可以使债券流通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大大合理化,从而大大降低国债筹资成本。但很遗憾的是,当前债券流通市场的期限利率结构还是很不合理。

(6)研究培育具有良好素质的做市商。

(7)研究与借鉴国际上,特别是美国在国债筹资中的成功经验,其中包括国债的美国式招标发行方法与相对固定的发行时间表(节省宣传与广告费用,且使投资者对国债发行有稳定的预期,有利于降低筹资成本)等。

(8)加大宣传与普及债券二级市场投资知识的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债券二级市场投资的优越性及其投资的方法与技巧。目前我国债券二级市场的优越性主要有:第一,利率常常高于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高出2个百分点以上;第二,债券二级市场中的债券随时可兑现,且兑现时的IRR不会有很大波动;第三,投资风险很小,因为国债投资不存在偿付风险。

(9)调控好周边市场,主要是调控好股票二级市场的过度投机性与股票一级市场的期望IRR.不把股票一级市场的期望IRR调控下来,债券二级市场就难以好转。只有降低股票一级市场过高的期望IRR,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债券二级市场居高不下的到期收益率。1997年11月11日的《中国证券报》报道,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组织召开了国债市场新闻界座谈会,呼吁投资者加大国债市场的投资力度。该总部专业研究人员指出,从国债市场当时各券平均8.7%上下的年收益率看,投资国债的年收益率已较一年期银行储蓄高出3个百分点。他们呼吁广大中小投资者要充分重视同时具有高流动性、高收益性与低风险性的国债市场的投入,在运用银行储蓄、股票投资等工具的同时,学会进行各种组合的理性投资。我们认为,该总部专业研究人员主要是没注意到当时期望IRR高出很多很多的股票一级市场,因此,他们呼吁广大中小投资者要去学会的那种组合的“理性”投资,恰恰是不理性的:要想使“投资者加大国债市场的投资力度”,就必须先将股票一级市场中那高得很多很多的期望IRR降下来。

(10)1997年初,上海财政证券公司总经理曾在《上海证券报》上表示,为了活跃上海债券二级市场,想要象股票上证指数那样,创立债券上证指数。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因为有了债券上证指数以后,人们就可以一目了然地了解到,投资于上海债券二级市场,在过去年月中的平均(Average)内部收益率(简记为AIRR):AIRR=[(报告期指数)/(基期指数)][1/n]-1,其中,n为基期至报告期的时间(单位:年)。此外,随时还可算得并上海债券二级市场中,各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加权平均,简称其为IRR指数。这里应注意的是,该“IRR指数”是指今后到期可获得的平均IRR,而“债券上证指数”是指此前在上海债券二级市场中已获得的平均收益率情况,依此可算得此前任何时段在上海债券二级市场中已获得的平均收益率。“IRR指数”指示的是“今后”至少可获得的平均收益率情况,而“债券上证指数”指示的是“此前”已获得的平均收益率情况。

(11)改善国债市场的其他措施,其中包括加大国债流通市场的可流通性,尽可能发行可流通的国债,国债的无纸化发行,进一步扩大证券投资基金的规模以及投资于国债的比例,试行推出国债投资基金。我国还应取消对商业银行购买国债的一些限制,允许国外投资者购买一定比例的国债等等。

「参考文献

[1]杨义群。数量经济学导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2]杨义群。我国债券二级市场利率与银行存款利率之间的巨大反差及其危害性、成因与对策[J]。浙江金融,1998,(2):17—18.

[3]周军民、赵旭、杨义群。国债规模与发行成本优化问题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0,(4):3—7.

[4]陈景耀。论中国通货紧缩形势下的财政赤字政策[J]。世界经济,1999,(11):54—60.

[5]财政部财政科研所课题组。我国财政赤字和债务政策取向[J]。财政研究,1999,(7):37—47.

[6]胡宇。我国财政风险现状探析[J]。财经科学,1999,(5):77—80.

[7]朱明熙。对我国公债的几点看法[J]。财政科学,1999,(5):81—84.

[8]陈景耀。政府债务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与影响[J]。经济科学,1999,(1):24—33.

[9]杨义群。国债规模与货币环境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7)。

第9篇:管理成果论文范文

关键词: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ASP;SQL数据库

随着院校科研实力日益增强,我院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迅速增长,科研管理部门针对论文及成果的管理难度加大,传统的科研项目管理思维、管理方法、管理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为适应自身发展的需求,以院校科研管理为应用背景,纷纷采购或者自主研发符合院校自身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科研项目和论文的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使科研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进一步对科研项目实施流程监控,已成为各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1目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科研信息收集管理人工操作,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以往科研管理人员对科研论文、申报文件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科研信息的处理是通过人工统计、查询来进行,工作量大,容易出错,运做的效率低下。若能通过科研管理软件,发挥计算机管理、网络共享的优势,将会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学院科研情况的处理,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

1.2管理部门重视不够,成果经常处于沉淀状态,成果利用难展示少

教师科研论著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献信息资源,学校管理部门忽略了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完整性、连续性的收集和管理,缺乏对科研成果的宣传和开发利用,广大师生不了解教师科研成果的作用和价值。只有在需要时,例如教师进行职称评比的时候,或者进行国家级和省级自然基金申请时,或者当学校向上级统计汇报科研成果时,才会对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集中的管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1.3科研项目流程管理资料不健全,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

在此次研究项目之前,我院教师科研成果管理还没有统一规范;在科研项目的管理中,项目申报、项目中期管理、项目结题、科研成果登记等流程管理资料部分缺失,而科研项目这些连贯又交错的业务流程都是密切关联的,致使所收集的信息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和连续性。为提高系统设计水平,我们在项目初期走访了兄弟院校后了解到,在具体管理中,大部分学校的科研成果由科研部门统计收集,有的由院系资料室负责统计收集,也有些学校是图书馆作为专题负责统计收集。各校数据库建设标准各异,用户检索语言、检索界面、数据的标引、分编、检索点不统一,缺乏统一的建设和质量控制规范。考虑到建设教师全文数据库的难度和工作量很大,可以先期实施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等到累积一定的经验后将全文数据库检索和展示作为以后的研究目标,所以我们拟建立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本系统对本校教师科研成果进行管理,为专任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教科研工作衡量标准和有效的考评依据,立足系统具体实施应用,进行系统实践的探索,为其他院校建设本校成果库提供借鉴和参考。

2系统分析及设计实施

2.1教师科研成果的范围

教师的科研成果类型主要有:专著、专利、论文集、学术论文、学术报告、精品课程与试点专业、教师获奖、指导学生竞赛、参展作品及其它成果等。

2.2系统功能设计及模块结构

2.2.1系统功能设计原则

在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以技术适用、系统实用、结构合理、运行可靠稳定、低成本、低维护量作为基本建设原则,遵循阶段开发原则,将整个工作划分为多个目标和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工作目的、步骤和要求;在实际开发中,注重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结合,充分考虑系统的容量及功能的扩充,具有与其他应用软件进行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的能力;后期运行中,充分考量服务器安全、数据的备份和安全访问机制,以确保数据信息的安全性,综合考虑系统的建设、升级和维护费用。

2.2.2系统功能模块

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工作模块:“系统管理员模块”“,科研管理工作模块”和“科研人员(教师)模块”三部分组成“。系统管理员模块”用于科研人员创建及用户权限分配“,科研管理工作模块”用于进行科研成果申报及审核、科研文档管理、科研成果跟踪、科研经费管理、信息查询统计“,科研人员(教师)模块”用于进行各类科研成果的登记、信息变更、统计查询。

2.2.3系统结构及功能

1)用户权限管理:为了保证管理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建立用户、角色和权限数据库表,按角色不同享有不同的权利,对于不同的用户可以分配不同的权限,根据系统设置的安全策略,用户可以访问而且只能访问自己被授权的资源。2).查询统计系统:应当建立不同的搜索机制,可以对不同信息项目进行搜索。科研成果信息项目包括项目名称、项目来源单位、项目审核状态、项目组成员、课题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备注信息等。可以按照多种条件进行搜索,例如科研项目状态为正在申报,还是通过审核后的状态。系统中进行查询时,可依据不同的用途加载查询项,多维度显示不同的检索结果:可以按成果题名,主题/关键词,著者,著者部门,所属学科,出版/发表/结题时间,成果出处,获奖时间,基金资助等检索点来查询。查询输出功能,还应根据查询项统计结果,具备输出各种报表的功能,以方便统计某一年或月的所有成果量或某学科、某专业及某课题的成果量,方便统计历年来本校全部科研人员或者某部门教师所发表的科研成果篇数、专著专利数据等。3)项目类别管理:将不同类的科研项目划分不同的项目种类。4)项目流程管理:项目申报管理、项目审批管理、项目结题管理5)系统管理: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密码管理。6)系统帮助

3数据库设计

通过分析,本系统需要输入的数据如下:1)学院:包括学院编号,学院名称。2)行政机关:单位名称,单位地址。3)系:系名称,学院编号,联系电话。4)教职员工:职工编号,姓名,系名称,单位名称,性别,出生年月,政治面貌,籍贯,毕业院校,联系电话。5)科研活动的信息:承担课题,发明专利,撰写论文,创作著作。6)科研项目的信息:课题(立项,鉴定,获奖),专利,论文,著作。7)课题:课题编号,课题名称,承担单位,合作单位。8)专利:专利号,专利名称,授予时间,主持人,人员,专利类型。9)论文:论文名称,主编,副主编,出版刊物名称,刊号,刊物级别。10)著作: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职工编号,姓名,著作类别。11)课题立项:立项编号,课题编号,课题来源,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2)课题鉴定:鉴定编号,课题编号,成果等级,参与人员,职工编号。13)课题获奖:获奖编号,课题编号,获奖级别,姓名,职工编号。我们在SQL数据库设计阶段,根据系统的需求情况设计了若干个数据库表,如项目信息表,个人信息表,学院信息表、项目申报管理表、项目申报批次管理表、表等,并设置了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力求满足实际使用中各种多变的需求。

4系统运行环境及开发工具

本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进行设计,由客户端(IE浏览器)、WEB服务器(Windows2003Server+IIS)和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组成。采用ASP(ActiveServerPage)、VBScript、Dreamweaver等软件作为开发工具。

5系统运行效果及存在问题

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服务于科研管理人员,实现了对科研项目的有效管理,及时地将教师所发表的论文、获得的奖项、科研项目流程信息等内容进行数据库存档管理,能够做到对科研活动从申报到结题的全程跟踪,为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提供界面美观一致的科研信息查询和统计平台,既能实现对科研活动的高效管理和控制,又能够为高校对院系的评价以及院系对教师的评价提供依据,避免职称评定中一些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满足学院的决策者对科研活动的宏观管理与决策的需要。系统采用ASP架构分层明确、便于扩展和复用,采用B/S架构,系统安装部署和后期维护简单,采用IE浏览器访问,界面相对统一,缩短了软件的学习培训时间,便于科研人员使用。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行,系统发生故障或者错误的概率在预定范围内。由于采用B/S模式开发,难免会出现一些兼容性或者服务组件的可用性等问题,这些通过我们的协调和努力基本能够得到解决。

目前,我院正在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教师科研管理系统为“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需要和教务管理系统、办公OA、人力资源系统、财务系统、资产管理、邮件服务器等系统整合为一体,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使各个子系统兼容,需要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平台,建立数据中心,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使业务数据同步兼容,将在随后继续努力解决。

作者:赵蕊荣 王文通 张 骞 马晓荣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鄢碧鹏,李志强,蒋洪.基于Web的科研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扬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

[2]聂慧慧,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