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第1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内容

1.反思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为的灵魂,指导着行为。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容器,只关注知识的掌握、技能的训练、成绩的提高,很少考虑如何通过数学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数学和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精神,领略数学的美感,感悟数学交流,尝试数学创造等。这使绝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不想问,也不知道要问什么的麻木习惯。在美国课堂里,学生可以随意打断教师的讲课,提出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的观点,而在我们的课堂里,除非教师主动提问否则是不允许学生这样做的,学生也不敢这样做。传统教学观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背多分”式的高分低能者。

新课程呼唤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要求教师以人为本,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做到眼中有人、心中有人。在行动中逐步把自己的教育观念统一到新课程方向上。

2.反思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要树立新意识,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传统教学法认为“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课堂上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思维活动完全受教师支配,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掘学生的潜能,阻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并获取知识的引导者。引导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还包括做人的价值,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一种激励,在学生迷路时,引导他们辨明方向,在遇到困难时,激励他们勇于战胜困难。教师在教学中认真分析教学对象,尽可能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个性特点,以及以往形成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结合教材内容及课标要求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切合实际、因材施教。

二、小学数学教学反思的策略

1.教学反思的步骤

第一步,发现问题。反思产生于问题,问题来源于日常行为。成功、失败都是问题的来源,我们要做反思的有心人,善于捕捉教学活动中的典型事件或灵感,提出问题。

第二步,分享与合作。发现问题后对照新课程理念及时反思,必要时借助别人的帮助,如集体备课、听课、评课、集体讨论都是很好的形式,也可请教行家,使自己少走弯路而解决问题。

第三步,教学行为的升华。通过反思、提升自己的观念后,教师应在“师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做得更好,教学行为更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2.教学反思的几种写作形式

(1)写课堂教学后的心得。

教师在教完一节课或进行完一个阶段教学后,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实践应回顾,将经验和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作为完善教案、改进教学、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的依据,即教学后记。数学教学后记主要包括:记精彩之处、记遗憾之处、记学生的高见、记自己的教学机智和写再教设计等。写教学后记,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下,长此以往,必有收获。

(2)写教学活动的观摩与交流的经验。

教学观摩是常见的,也是很有效的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单纯的自我反思通常比较模糊,难以深入,反思活动不仅是个体行为,还需要群体的支持。对话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会激起深入的思考。在工作中,我有深刻的感受,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而且由于所处教学环境相似,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更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交流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交流话题可以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常常提出许多棘手的问题,或新教材中存在的疑惑,大家随意漫谈,相互探讨,许多问题就在这类漫谈、探讨中得以解决。也可通过上分析课、研究课等让教师相互观摩,以探究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

(3)利用学生的反馈信息,拓宽反思渠道。

第2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反思

“反思性思维”,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威认为:“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我们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反思是一种较好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不断批判和总结以往经验,并使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方案的提出,我国教师面临了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却并不是以往经验所能解决的,所以培养教师反思性思维变得迫在眉睫. 反思性思维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使教师面临严峻挑战时而临危不乱. 本文将以小学数学为例,来谈谈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意义以及基本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师反思的重要性

作为一位数学教师要熟练掌握各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策略,并能将眼前的问题迅速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抓住问题的特征进行广泛的联想,作出直觉性理解和判断,从而正确、敏捷、简约地解决问题,而这些步骤都必须经过反思来实现. 国内外学者认为,教师职业是创造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职业,它迫使教师能够面对许多突发事件及时作出合理、科学的判断和选择.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研究新情境与新问题,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习,并对自己的实践加以思考.

反思首先可以有助于数学教师采取“有事实根据的”行为,或“知情的”行为,并形成一定的实践性知识. 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有明确的数学观念和教学目标,这些行为能够加深教师对数学观念和教学目标的认识,并通过自己教学活动来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反思可以让教师为自己的数学教学进行合理地辩护. 每个教师的教学方式都不一样,尤其是数学教学,因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本来就有多种方式,数学教师可以利用自己认为有效或者方便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教师这种教学方式,所以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反思来验证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为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合理地辩护. 再次,反思尤其是判断性的反思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刻和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在促进学生发展和学习方面的作用. 数学教育工作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一线数学老师,除进行教学之外,还要对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调查,以适应学生的思维需要. 反思能够让教师客观地评价和认识自己,从而使自己保持积极地情感体验和自我印象. 最后,反思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与教师之间产生激烈矛盾,这些矛盾大多来源于教师不正确的言行举止或者对学生采取的不恰当行为,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反思经常性地审视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从而加深教师对学生的更多关注和理解. 同时,教师的反思习惯以及与之相联系的自我修正过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通过反思来获得自我成长的榜样.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反思的重要性在于既能促使教师挖掘出自己擅长和有效的教学方式,还能发现自己教学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从而最快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更重的要是反思还能促进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 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反思“我教什么数学内容”,还要反思“我是怎么教数学”、“我为什么这么教”等.

二、教师进行反思的内容

如果说反思最重要的是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理念,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反思“我做了什么”,还要反思“我是怎么做的”、“我为什么这么做”等,所以教师反思的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1. 学生的需要

学生是教育根本,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进行的,所以身为一线的教师,我们要经常性地思考“学生到底在想什么?”“怎么样的教学方式才对学生有效?”等问题.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重点考虑学生在某种教学条件下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征能够有效地促进教学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和学习的需要.

2. 学科教学活动特征

每个学科都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语文注重的是文化素养的熏陶,化学注重的是思维严谨性,而数学注重的则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进行反思时,应该从数学这一学科的角度,重点思考数学学科的教学活动特征是什么,我们应该教些什么以及如何教等问题.

3. 教师自身工作性质

数学教师工作有别于其他工作,数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有逻辑的数学理论,所以作为一名数学老师的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反思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条件以及由教育教学延伸出的社会制度建设等,才能获得更高的教学素养.

4. 教学实践的有效性

这点是教师反思内容中最常见的,每一次的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都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尤其是数学教师,因为数学不同于其他科目,不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教师应该时刻反思是否已经达到了自己遇见的目标.

数学教师需要将这四个反思内容结合起来,仅仅对某一方面进行反思是不足以让数学教师获得更高质量的数学教学的. 我们要通过反思努力完成各方面的需求,从而促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向完美趋近.

三、教师进行反思的方式

学术界很多学者都对教师反思的方式进行了总结,例如邹策在其论文《对教师反思习惯培养的几点看法》中将反思方式归为:讨论式、描述性反思、观摩式反思以及调查式反思;而郭青枝则根据教学活动将反思分为:写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育机制、写学生创新四类. 在此笔者也通过整理文献和教学实践将反思方法分为:同事或校际交流、反思日记、案例研究三种.

1. 同事或校际交流

同事是自己最好的教师,我们可以通过观摩同事教学或者请同事观摩自己教学的方式进行思考,随后与其他教员互换意见来达到反思的目的. 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主课,从事数学教学的同事很多,所以有助于学习到很多不同的数学教学方式. 校际交流是学校利用反思的方法支持、促进教师发展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不同学校的数学教师聚在一起,让他们上一节数学公开课,然后共同讨论解决办法,最终形成的解决办法为所有参加的教师及其所在学校教师所共享. 这种方法能够最快地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集合大家的思路和智慧一起解决问题.

2. 反思日记

相信很多数学教师都有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工作日志其实也是一种反思日记,我们在进行完一天的教学活动之后,都会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所评价,将这些评价记录在反思日记中,可以有效帮我们总结一天的工作,例如,上数学课时某一个教学内容的创造性发挥不足,教育学生中的问题,数学教法的认识等,只要是认为重要的数学教学经验都可以通过反思日记进行记录. 但反思日记不同于工作日志的是,它记录的方式比较自由,教师可以选择用口述或者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 反思日记一种让教师主动重新整理教学经验的方式,将有助于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与优势.

3. 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学校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反思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指教师通过对某一教学专题进行研究,或者是对某一教学现象进行研究,或者对某一节公开课进行研究分析等. 数学作为中小学必学科目,有很多有关于数学的公开课、数学专题等,这些公开课和专题都是值得数学教师研讨的很好的案例. 案例研究是一种有效改善教学实践的方式,并有助于在教师中间形成一种调查研究的气氛.

“吾日三省吾身”是我国的一句古话,它说明了反思的重要性. 同样,在数学教育实践中,反思也显示它独有的魅力,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助于改善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自身素养. 所以数学教师应该经常性地、科学地进行反思,让反思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的行为.

【参考文献】

[1]【美】杜威著, 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第3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设计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

创设生活实际情境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1.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又要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在一起,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在教《人民币的认识》这节课时,笔者放了一段录像:“一位小朋友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的场景,各种物品的价格历历在目,‘10元钱可以买什么东西?’这样的生活情景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学生的兴趣极高,这样为探索新课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达到了预先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动学生的活动意识。

3.在教学中提出质疑,让学生通过检验,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寻找问题,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4.整个课堂教师应始终保持着师生平等关系,不断鼓励与赞赏学生,形成师生互动。

二、交流让学生分享快乐和共享资源

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活动经验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克和千克的认识初步”这节课中,有一道题问什么大约重一千克。我想,如果直接给学生几种答案,他们不但不明白为什么,也想象不出来一千克到底有多重。于是我让学生从家带来两袋盐,让他们用手掂一掂,告诉他们这就是一千克,让学生从抽象的概念形成感观认识,然后拿称去称一称,实现了他们对重量单位的理解和认识,大家共同分享发现和成功的快乐,共享彼此的资源。

三、关于课堂练习的思考

从听课中笔者发现我校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检测反馈阶段存在“一多一少”的问题。

1.重视说理训练,但有点超过“度”。注重让学生去说理,使学生不仅能做,而且会说理,这是贯彻落实新理念,提高数学课堂实效的重要举措。笔者认为在练习中,教师要注意收集反馈信息,学生能掌握的就不要说,要有选择地找学困生去说,不容易掌握的要让学生去说,这样既能增加课堂容量,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2.重视练习的编排,钻研练习题有点“少”。笔者认为练习设计要有坡度、有层次、有针对性,注重分层要求、因材施教。在听课中,笔者明显感觉到教者对课本习题编排、训练的要求把握不准。

年级组长的指示给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方向:即要注重课堂补差,关注学困生;在处理练习方面要加强研究,做到高效合理。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学习了“体”的知识后,就让学生找找教室里的一些物体,回家后、外出时观察各种各样的物体,还可以动手做长方体、立方体、圆锥体,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理解这些“体”的特征。

如学习“利率”前,先调查活动,如向爸爸、妈妈或银行工作人员了解储蓄的有关知识,以汇报交流的形式使学生了解储蓄种类、年利率、本金及存款单、取款单等。学习了“利率”计算后,让学生去银行存钱、取钱(在大人允许或陪同下),填一填存款单或取款单,实践存取钱的操作程序。

又如学习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让学生调查学校各班人数,或班中同学家用电器的情况、班中同学吃水果的情况,再制成统计图表,用发展的眼光预测结果的可能性(大部分学生能交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表,有的小干部还给交作业不自觉的同学设计了“一周作业情况调查表”,督促他们完成作业)。这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空间突破了书本、课堂、学校的局限,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前段时间,笔者看了吴松弟先生著的《素质教育在英国》,书中谈到英国的数学,数学目的之一就是重视数学和实践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他谈到有的教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学生去车站、码头调查,获得有关数据才能完成计算。不仅数学课如此,其他课也是如此。如历史老师一堂“城堡”课,历时两个月;宗教老师上“伊斯兰教”,为时竟达一年。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收集有关资料等实践活动,完成关于“城堡”、关于“伊斯兰教”的论文。这样教学,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笔者认为这一做法值得借鉴。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4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多媒体 运用反思

一、引言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改变了小学生的学习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其中的音频资料及视频资料都能够很好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目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项必备技术和教学手段。但是还应该看到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就是有的小学数学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严重,不能很好地运用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手段。从这个角度上看,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完善日常的教学手段,做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协调运用,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进一步优化。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的情况

当前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往往是制作教学课件。教师将那些难以在黑板上进行表述的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能够更直接、形象地了解和认识小学数学课程的内涵,从而有效促进他们学习效果的增强。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正确观察和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还可以对那些在学习过程中不明了、不确定的内容进行有把握的认知。采取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同时还能够把一些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把复杂的过程进行演示,从而使那些以前教师要费尽口舌进行解释的知识变得一目了然,简单易懂。

特别是那些带有动画效果或者是带有音频和视频资料的教学内容,往往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增加了很多能够展示学生学习效果的动画或者音频视频资料。这些视频和音频资料的出现能够让学生处于相对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中,带着高涨、迫切的情绪从事思考和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能够得到有效增强,从而进一步改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往往就是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反思

从当前小学数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情况来看,总体情况是好的,都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优化小学数学学习效果。但是从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现状来看,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有待提升的空间。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就是教师在选择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时候,应该紧密结合小学数学课本知识,让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在课本知识掌握好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的内容,这样才能够有效增强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另外,对于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而言,还应该做的就是,要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的基础上,找到适合小学生学习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他们学习兴趣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完善学习内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找准时机,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定位,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主要是为了给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也是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时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成为研究者,成为研究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这样才能够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不断扩充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的提高。

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适度调控,这种调控主要就是提高学生正确观察和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尤其是对于那些先前知识不足或者是不能够有效进行学习的学生而言,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那些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更形象地展示在他们的面前,让相对复杂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技术操作时,应尽可能地对那些相对复杂的过程进行演示,教师要发挥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数学知识面前能够不担心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将这些知识变得一目了然,从而促进小学生数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五、结语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说,不仅需要小学数学教师能够从思想上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应用的广泛性,还要能够有效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进一步形象化和具体化展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面挑选那些适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材料,这样才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参考文献:

[1]尹廷容.试论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群文天地,2011(08).

[2]张国智.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艺术[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4).

第5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09)12-144-01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例行的而非自觉的。

这样从事教学活动,我们可称之为“经验型”的,认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传递的信息与学生领会的含义相同,而事实上这样往往是不准确的,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这会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使得这样的感觉通常是不可靠的,甚至是错误的。

二、理智型的教学需要反思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它是一种理性的以职业道德、职业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努力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从经验型教学走向理智型教学的关键步骤就是“教学反思”。

对一名数学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对学数学的反思、对教数学的反思。

1.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学会数学的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要学会数学的思考,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而对于教师来说,他还要从“教”的角度去看数学,他不仅要能“做”,还应当能够教会别人去“做”,因此教师对教学概念的反思应当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等方面去展开。

简言之,教师面对数学概念,应当学会数学的思考――为学生准备数学,即了解数学的产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在新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概念。

2.对学数学的反思

当学生走进数学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数学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数学”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要想多“制造”一些供课后反思的数学学习素材,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把学生头脑中问题“挤”出来,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暴露出来。

3.对教数学的反思

教得好本质上是为了促进学得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合乎我们的意愿呢?

我们在上课、评卷、答疑解难时,我们自以为讲清楚明白了,学生受到了一定的启发,但反思后发现,自己的讲解并没有很好的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只是一味的想要他们按照某个固定的程序去解决某一类问题,学生当时也许明白了,但并没有理解问题的本质性的东西。

三、第二节教学反思的四个视角

1.自我经历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把自己学习数学的经历作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参照,我们每一个人都做过学生,我们每一个人都学过数学,在学习过程中所品尝过的喜怒哀乐,紧张、痛苦和欢乐的经历对我们今天的学生仍有一定的启迪。

当然,我们已有的数学学习经历还不够给自己提供更多、更有价值、可用作反思的素材,那么我们可以“重新做一次学生”以学习者的身份从事一些探索性的活动,并有意识的对活动过程的有关行为做出反思。

2.学生角度

教学行为的本质在于使学生受益,教得好是为了促进学得好。在讲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了,表面上看天衣无缝,其实,任何人都会遭遇失败,教师把自己思维过程中失败的部分隐瞒了,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东西抽掉了,学生除了赞叹我们教师的高超的解题能力以外,又有什么收获呢?所以贝尔纳说“构成我们学习上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3.与同事交流

同事之间长期相处,彼此之间形成了可以讨论教学问题的共同语言、沟通方式和宽松氛围,便于展开有意义的讨论。

由于所处的教学环境相似、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知识和能力水平相近,因此容易找到共同关注的教学问题展开对彼此都有成效的交流。

交流的方式很多,比如:共同设计教学活动、相互听课、做课后分析等等。交流的话题包括:

我觉得这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是……,我觉得这堂课比较糟糕的地方是……

这个地方的处理不知道怎么样?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

我本想在这里“放一放”学生,但怕收不回来,你觉得该怎么做?

我最怕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但今天感觉处理得还可以,你觉得怎样?

第6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反思能力;途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改变以往传授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思维和各项能力发展培养。更重要在于引导学生反思问题的来源和形成过程,同时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全方位洞察数学学习活动本质特征,使构建的知识体系更加牢固,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构建数学反思平台 培养反思技能

从日常课堂教学情况得知,大部分教师在讲解完毕后会第一时间翻开教材布置作业,而学生也只能周旋在作业习题之中。必要时教师还会单独指导部分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失去反思机会。事实上教师要花费相应的时间引导学生自问反思,如通过反问自己今天老师讲了什么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我掌握了哪些知识来确定后续补习方向,对教材知识还存有哪些疑问来提高质疑能力并培养创新精神。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单位1”,此时该教师就在课堂上摆了一堆为6根的小棒和4根的小棒,同时向学生提问:“两组小棒的二分之一相等吗”,学生给出了相等或不相等的答案,甚至讨论激烈还说:“4根小棒的一半是2,6根一半是3,两组怎么可能一样呢?”。最后教师总结,因为“单位1”从6变成4,自然而然它的二分之一也就相应发生变化了。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思路,也使问题多了不少解决途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让学生具备反思经验技能和实践技能,从情感方面激发学生反思积极性,同时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反思的学习环境,常常运用“你的想法和其他同学比有什么不同吗?”“还有解法好在哪里呢?”等提问诱导学生进行反思。

2布置合理反思任务 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知识之间都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但众所周知,中国学生普遍课业压力大,导致多数学生将教师布置的作业当做任务完成,解题后不会对其思考,长期以往学生思维方式墨守成规,解题思路僵化,逐渐成为习题机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回顾自己的学习方式。首先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该阶段思考主要是让学生思考自己看到题目后首先想到什么,途中又遇到哪些不解以及错误,为什么要犯这些错误,可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或自己的思考方式为什么和教师、其他学生不同,原因是什么。在思考中有没有对答案做过预测,而这些预测是否发挥作用?例如某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解《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就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学生A:3.6.9都能被3整除。学生B:那么在13.16.19的个位数上3.6.9,就无法被3整除。学生C:12.15.18.21都能被3整除,然而这些数和个位上的数字关联不大。学生一步步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除了能培养学习能力,一定程度还能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素质。其次还要引导学生反思涉及知识;如某数学教师就让学生在课后反思涉及到数学思想方法,挖掘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这些方法,在其他情况下是否运用过这些方法,现在运用和以往运用有没有什么不同。种种反思都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

3利用解题进行反思 活跃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数学和解题有着紧密联系,往往会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也借助解题提高数学能力。然而大部分学生在解答数学题中只单单凭借经验,以至于频频出现错误,甚至还会限制思维,无法更快更好解决问题,影响数学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解决小学数学实际问题的重点为分析数量关系,找到解题思路,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如题目中问题和哪些条件有关联?通过什么方法可以解决问题?由此一来学生才会深刻掌握知识,更会在解题后反问自身:“我为什么要出现这种错误”、“如何才能找到有效的解题规律”,逐渐提高反思意识。例如某教师在讲解《表内除法》一课时,题目为动物园里有24只白鸽子,8只黑鸽子,每个笼子里有4只,一共需要多少笼子?同时提出四种解法让学生选择,引导学生对比并反思4种解法,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4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是关键环节,也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下要求数学教师必须改变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而教师也应积极构建反思平台,布置合理反思任务及借助解题思路进行反思,增强学生反思能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吕金莲.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师版, 2015(2):106-106.

第7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引导反思旧知

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旧知、搜索存储经验,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内容、类似情境、类似方法,从而借助迁移展开对新知的有理猜想。在教学《认识长方体的认识》时,课始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的特征,学生自主搜索反思。当我了解学生这节课想了解长方体有关的哪些知识时,有学生回答想知道长方体的特征,有学生说他想知道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样学生不仅对旧知识的反思又勾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合理猜想。

二、引导反思所学新知

在探索过程中或结束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能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进行反思、回顾小结。笔者在教学《认识长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在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后,引导学生回顾长方体的面有什么特征?在结束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反思自己一堂课的学习结果。这个过程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学生可自我提问:我知道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这节课我哪些知识点学习得比较好?哪些知识点还掌握得不够好?还有什么疑问等等。教师要帮助学生解决反思中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就要指导他们采取相应的策略:看书、问老师、问同学等。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超出了当前的学习范围,则应鼓励学生去查课外资料和有关书籍,力求弄懂。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其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引导反思典型例题

数学教学中的典型例题的教学是学生掌握新知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的主要途径,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典型例题的解题过程,是学会解题的有效途径。正所谓“授之以渔养其终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纯粹地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方法,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引导反思算理

在教学计算时我让学生先自己学习试练,这样就会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暴露出计算中的诸多错误,然后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计算的过程,分析错误的原因,这样对算理的理解更有层次和警示作用,学生掌握起来就更加深刻。教师作为一名点拨者、合作者在重点处启发引导学生对算理的反思,这样让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充分展示学生的知识潜能及合作能力,并自主理解算理、获取计算方法。这样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五、引导反思解题过程

解题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在解题过程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反思审题过程,弄清楚题目的已知数量和问题;第二,引导学生反思练习题的目的是什么?第三,反思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反思解题思路,学生可以从正反两面吸取经验和教训,优化和批判解题思路而达到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反思解题的过程,引导学生弄清每一过程是解决的什么?最后反思结果,引导学生用验算、假设、比较、排除等方法对结果进行反思。

六、引导反思错题

学生在做题中,出现错题是难免的。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在不断尝试错误中,通过反思,排除错误,最终获得正确认识的过程,教出来的东西往往很快就忘,而悟出来的东西,由于经历了自己的主动尝试和反思,真正了解了问题的来龙去脉,则会终身难忘。所以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要努力为学生形成错题反思的氛围,每次课堂上的练习、或是作业本下发,教师不要急于发表观点,而应采用延迟评价、和学生一起找错误的原因,为学生提供一个反思的空间,这样学生往往能够自主洞察到观点的缺失之处。二要帮助每个学生逐步养成独立反思错题的良好习惯,有错必纠。要求学生对每一个错题必须写明错误原因;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你是认真的,反思习惯才能慢慢形成。三是教师在班上建立错题集。我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做好错题收集,我要求班上每一位学生都建立“我的数学错题集”。这样使学生错中悟理,在真正有效的反思中,促进了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反思。

七、引导反思课堂表现

每一次进行完教学活动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如出示几个自我评价的问题:

( 1)这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我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的? ( 2)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学会?是什么原因没有学会? ( 3)今天我从老师或同学那儿又学到了什么好的学习方法? ( 4)对自己进行评价以后我有什么感受?

很显然,课堂教学中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反思可以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要达到较好的效果还需要下一番功夫。教师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学生知识的构建,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和思维方式,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与情境,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全面考虑问题,让更多的学生投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让每个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得到充分发展。

八、引导反思作业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每次完成的作业进行反思,一是反思自己今天完成作业的态度,二是反思自己这次作业的书写和格式,三是自查这次作业,发现不足,查找出错原因,及时更正,把错误扼杀在萌芽状态的良好作业行为,四是反思自己完成过程中的感受。

九、引导学生反思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第8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技术 ;优势 ;反思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理选择现代教学媒体,且使之与传统的教学媒体及常规教学手段合理结合,就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迁移,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但实践也让我们看到,缺乏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和有效的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的课堂应用也存在诸多误区。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已得到相当的实践,并体现出诸多优势,归纳起来,主要有:①图、文、音、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②直观,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并能突出要点,有助于一些教学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③化静为动,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难点。④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现实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认知结构。⑤通过多媒体技术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⑥教学过程的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难点和克服遗忘。⑦针对性强,使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成为可能。⑧大信息、大容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⑨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的画面图,即化抽象为具体。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确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反思

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方面的效应,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不例外。我们在看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优势的一面,也应看到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走入误区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及时发现误区,分析误区,走出误区。

2.1多媒体教学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过程。合作学习指的是一种教学方法,指学生们在其成员能力各异的小组学习中从事学习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已经到来,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否概括和吸取他人的意见等,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团结、协调、合群共事的群体协作精神,在素质教育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故此多媒体程序要设计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设计学生的反思过程,设计学生表述过程。情景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对于交互式教学,应该设计一些过程和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合作解决,以提高教学效率。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学习情景,将学生分组,一起讨论问题,发现问题,辩论问题,这一切能确保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使缄默的知识变成清晰的表述知识”,从而促进学生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2.2有扬弃而不独重多媒体要画龙点睛。多媒体技术不是用的越多越好,而是要恰到好处,画龙点晴。还要多给孩子动手的机会,给孩子想象空间,想象的空间同时也是创造、探究的空间。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很多,但使用不当也会有副作用。欲善其事,先熟其器,了解工具的特点,扬长避短,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有的老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在一些课上从头到尾都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它常规媒体的作用。有些教师甚至干脆用多媒体代替黑板与挂图。现代教育心理学证明,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体现个性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可使教学生动活泼,富有特色。要防止教学思路被多媒体所左右,自己好的教学风格被计算机演示的程序所湮灭,最终失去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3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可忽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因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介入而被忽视。例如,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也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所决定的,在教学重量单位时,要注意让学生用的掂一掂实物;同学们不用手掂一千克物体有多重,怎么能感知道更重的物体有多重呢?教学长、正方体、角等几何图形时,要让学生动手触摸,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和物体的角,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再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这样教学,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2.4不能让多媒体技术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交流的障碍。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教学中,教师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确影响,是任何媒体所不能达到的。因此,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应随身携带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走动,不能像离不开讲台似的,尽量多地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与学生交流信息,活跃课堂气氛。优秀的课件可以说是教师教学经验,教学思想与多媒体技术之间无缝结合,适合教学实际的产物。不能仅考虑知识的表现和媒体能否运行,还要考虑学生的感受。

2.5要避免滥用“效果”分散学生注意力。多媒体技术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增强教学直观性和生动性,在课堂设计和使用时,一些老师在追求丰富多彩的视听和动画效果时,容易忽略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规律。在课件中过多采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音乐、动画,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添彩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而无法专心这些画面和音乐所蕴含的教学内容,效果往往适是其反。因此,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适当选用多媒体技术的效果。

第9篇:小学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讲求策略

策略运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一般而言,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直观到抽象的特点(如形、体教学)时,应采取“观察―操作―概括―应用”的策略;当教材的内容组织具有从已知到未知的特点(如数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应采取“自学―指导―理解―巩固”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假设到验证的特点(如寻找规律,模型推导)时,应采取“问题―讨论―建模―拓展”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体现探索性(开放性)的特点(如分类、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应采取“情境―探究―总结―反思”的策略。从数学活动的组织上说,其主要策略有教学过程的动态性策略、教学关系的主体性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策略、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策略,具体操作中教师要依据实际需要讲求策略的变化和优化。就数学教学的效益而言,“精导妙引、精讲精练”是重要的教学策略。精导妙引就是要“导”在问题处、关键处,“引”在转折处、生长处;精讲精练就是要“讲”在重难处、疑惑处,“练”在针对处、应用处。讲要清晰简练、符合逻辑,该重复强调的可作必要的重复或强调,但要注意语调的变化;练要瞄准目标,训练学生的思维,避免枯燥无味、机械重复。

二、积极互动

数学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建构过程。教与学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互动质量的好坏。从新课程赋予教师的角色意义上说,“引导与帮助”是教师课堂行为的主要表现,同样是促进有效互动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启发讲解、点拨指导与中肯评价应该是“帮助”的主导、互动的基础,教师的发问、追问、进一步探询应该是“引导”的核心、互动的主流,在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下所发生的合作交流、讨论质疑等多边活动是组织、互动的提升。帮助有力,引导有方,组织有序,学生就活络,互动就积极,师与生就会产生心理、思维、人格、情感等方面上的高效应。比如,在“探究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关系”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用一根长24厘米的细铁丝可以围成哪些长方形?请在纸上画一画。这些长方形的周长一样吗?面积呢?同桌或前后位可互相交流。你们发现了什么?还有没有什么其它的看法?周长是32厘米的长方形,面积可能是多少?最大是多少?整个过程围绕着“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与宽越接近,面积就越大;当长与宽相等时,面积最大”的认知目标展开对话、交流、质疑与评价的积极互动,学生就可获得体验数学、思考数学、应用数学的实际效果。应该说,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与帮助,学生就难以有积极思维、互动研讨、信息交流和有效获得,就不可能有精彩的课堂生成。

三、要优化练习

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数学练习在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中占据一定的比重,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与实践的重要环节。数学练习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样,教师要注重其基本的知识结构和相互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的经验基础、现实状态、水平差异进行优化设计,将教材提供的习题与自己创编的练习统一起来,将内容选择与呈现方式统一起来,将单项与综合、常式与变式、口头与书面、操作与应用统一起来,将质与量统一起来。教师要从基础性、层次性和综合性上进行筛选,以旧引新、以新带旧、新旧构建。在优化练习上,教师不仅要积极使用和改变教材所提供的习题,而且要善于从教材的背景中去挖掘信息,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空间上去收集信息。教师必须将一些新鲜的素材和宝贵的数字资料用到数学习题的设计上,做到“点”上突破,“质”上过关,“量”上控制,“面”上沟通;在“改变”中求趣,在“探究”中求法,在“变通”中求新,把优化练习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