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关策划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化工;工艺管道;安装
中图分类号:TM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35-01
1 化工工艺管道的材质选择
1.1 钢衬聚四氟乙烯(PTFE)管的主要性能
钢衬聚四氟乙烯管的正压为2.5MPa,其在常温下可以承受的负压为70kPa,此类管道在工作温度在C100~250℃,其在应用中对各种机溶剂以及强碱与强酸等腐蚀性溶液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其在这些物质的影响下表现主要为惰性。
1.2 聚丙树脂的主要性能
因为在实践中聚丙树脂有着相对较强的机械性与耐热性,在正常状况下,聚丙树脂可以使用的温度在C30~140℃,其具有优质的化学稳定性,也就是说在普通状况下其与大部分化学物品不会产生反应,且其不易溶于水,同时此种材质具有一定的耐碱性。但是在低温状况下,聚丙树脂很容易受腐蚀,也容易被一些较强的酸性物质腐蚀。对此,可以在一些盐酸以及碱性装置上应用此种工艺管道,提升整体的使用寿命与时间。
1.3 不锈钢材质的主要性能
不锈钢在实践的应用中具有相对较强的耐腐蚀以及抗氧化性质,不锈钢在高温状况之下可以起到防锈耐热的作用,对此在对其进行焊接操作或者进行相关化工管道的安装过程中可以使用此种材质。值得注意的是,在应用过程中不锈钢材质自身的耐腐蚀性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着的,这与其介质的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对此在应用中要重视其此种特性。
2 管道布置
首先,管道的整体布置,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范标准,不能随意的表现出主观上的想法,一定要将《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的内容彻头彻尾执行,不能按照表面化的工作来开展。其次,管道布置的过程中,绝对不能按照单一的方案来实施,要结合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特点,设定至少2种管道布置方案,然后在推演的过程中,做出良好的对比分析,观察哪一种方案最优,按照择优原则来实施。第三,管道布置的过程当中,针对低温管道的布置,需要将管道的柔韧性充分的考虑,要将振动的断裂问题更好的控制,在低温管道的操作当中,还必须在保温工作上进行良好的执行。
3 组件安装
3.1 阀门安装
无论是何种管道均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寿命,且要定期进行维修并将损坏组件及时予以更换,为了尽可能的降低管道维修与更换的频次,促使管道的使用寿命尽可能的延长,便需要摒弃传统的安装方法转而采取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在和具有毒性介质设备所连接的管道上进行阀门安装,应当能够和设备管道直接相连,而并非是采用链轮进行控制;为了确保在出现危险事故之时能够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应在防水用阀门以及消防蒸汽阀门等消防处理阀门上采取分散布置方式。在以上几项工艺得以有效确保后,还应重点关注于阀门的角度,若阀门无法垂直向下,处在横向位置的阀门应尽可能接近于内侧,针对明装布设,应当将交通方面的问题也予以充分的考量,尽量避免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产生负面干扰。在对调节阀进行安装操作时,不仅要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充分的考量,同时还应顾及到工艺流程设计要求,总之所有的安装布设均应符合于便捷性的原则,尽可能的布设到平台亦或是地面;在并未做出特定要求时,调节阀门安装应保持平稳;调节阀温度通常以-50℃左右^为适宜。
3.2 泵安装
在布设泵时,应对物料特性、管道柔性以及防火要求等三方面的要求予以充分的考量。通常而言,泵出入口位置的中心线必须保持对齐,同时确保各泵之间的间隔距离与标准一致;进行双排布设时,应确保两排泵动力相对,从而便可确保其中间留有充足的间隔空隙以便于检修工作的开展。
3.3 压缩机安装
针对压缩机的安装,就必须要考虑到压缩机进出口管道应尽可能保持垂直;部分情况下在要应用到多台压缩机开展平排安装时,管道中的仪器均应安装于便于操作的位置;压缩机在运行时还会发生震动,因而,应尽量避免压缩机管道设置过高,为减小其震动程度,还应对压缩机采取支架支撑;在基础相对较高时,还应对压缩机安排布设操作平台。
4 化工工艺管道的防腐
所谓化工工艺管道防腐就是指采用合理的方法、措施使化工工艺管道免于遭受气体、液体以及固体的腐蚀。就以常见的化工原料石油来说,石油中具有非常多氧化性比较高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往往会破坏工艺管道内部的防腐层,所以,在化工工艺管道的安装过程中,做好工艺管道的防腐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能够有效地延长工艺管道的使用年限,在进行工艺管道的防腐工作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①加强工工艺管道防腐技术。现阶段,我国的工艺管道防腐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工艺管道内部的防腐材料成本高且防腐性能比较差,基于这一问题,我国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注重对工艺管道防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加大资金的投入与防腐技术科研力度,鼓励科研人员勇于创新,创造出价格实惠,但是防腐性能高的新型防腐材料。②工艺管道防腐后期的检查工作。化工工艺管道的防腐工作中存在着比较多的隐秘性比较高的工程,在进行工艺管道防腐工作时,施工人员很难发现存在的问题,更不能及时将这些潜在的隐患清除,很容易使化工工艺管道出现防腐事故,所以,施工单位不仅要在工艺管道防腐工作进行之前对工艺管道进行检查,在工艺管道防腐工作完成后也要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工艺管道防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化工工艺管道的顺利运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
5 质量控制
在化工工艺管道的安装工作中要采取新的合理安装方案,其最重要的目的便是为了保障管线安装的质量,此项工作即是为了确保管道运输的安全性所必须开展的一项工作。尽管在实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当中,所遭遇到的问题远没有实际施工的问题多,然而,若要确保在实际施工时能够尽可能的降低事故问题的发生率,就必定要做好对化工工艺管道的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要对整个施工流程要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能够从其中判定出在施工时所有可能会遭遇到的问题情况。在具体的管道安装时,采取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同样是确保良好安装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在此过程当中相关的监理人员必须要对安装工作的进度与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只有保障所有施工内容均符合标准要求,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签字盖章。同时,对于安装单位而言其也应当将设计图纸与布设方案送交监理部门进行审核。对此也就要求监理人员对于设计图纸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检查能力。
6 结语
为有效提高化工工艺管道安装,我们应该了解并研究化工工艺管道安装中的要点,面对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种种困难与考验,我们不要害怕,更不要胆怯,我们要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坚定的信心去钻研学习化工工艺管道安装,将实际经验与专业实施相融合,提出更加有效的解决措施,以实现提高我国化工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邵长亮.化工工艺管道的合理安装方法探讨[J].化工管理,2014,24:187-188.
关键词: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41
1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的现状
1.1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农村供电所负责安全管理的员工不仅知识水平较低,而且专业知识也不牢固,因此他们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差。农网改革后,虽然供电所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但是电工综合能力不强的问题依然很严重。由于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他们仅凭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业务操作,因此安全风险很高。与此同时,供电所中的大多数员工忽视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依旧我行我素,不按规定进行工作。总之,在某些农村供电所中,其整体员工缺乏强烈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工作多持应付的态度。这也正是造成此项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原因。
1.2监督不力
如今,很多供电所中都存在管理实效差的问题。在供电所中由于没有落实好班组管理工作,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这不仅导致了每个员工的工作职责不清晰,也经常导致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发生。而且,由于缺少有力的监督,在管理检查中常常会出现很大的漏洞。这不仅使安全风险提高,还会导致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各种违章行为也在管理不严的情况下时有发生,这也增加了安全风险。
1.3安全员不能发挥出实际的作用
在很多农村供电所,安全员都扮演着兼职的角色,而且部分安全员有身兼数职的情况。由于身兼数职,他们往往无法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通常,他们都需要分出精力去做别的事情。由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这不仅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压力,还增加了工作失误的概率。此外,由于这种兼职的安全员的薪资待遇并不是很好,这也使他们对此项工作缺乏积极性。
1.4技术原因
由于很多供电所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因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并不按各种保护措施进行操作。例如,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戴安全手套能保护自身安全,但在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工作经验丰富,并不采取此项保护措施。这不但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风险,也使其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
2强化提升农村供电所的安全管理策略
2.1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规定,在农村供电所中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要落实各项规范要求。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安全管理现状,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各项要求进行作业。此外,为了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供电所还要从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定期的举办一些与安全管理工作息息相关的主题活动。而且,为了规范安全管理工作,农村供电所要做好各种记录工作,真正做到将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2.2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规范管理员工的工作
当前,绩效考核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制度广泛用于各个领域。因此,电力部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总体制度的指示下,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供电所在给员工发放福利、工资时,可凭借年终考核为标准。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制度。这样不仅使供电所员工的日常工作得已规范,而且也极大的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努力工作。
2.3做好每周的班组安全活动
笔者认为要想切实做好每周的班组安全活动,最好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要将学习的内容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在每周安全活动时间里,领导可对本周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总结,要把作业现场不规范以及不安全现象作为重点讲解内容。一旦发现员工进行违规操作,不仅要当场立即纠正,还要在总结会议中提出,讲明其危害性,以此来加强员工对此方面的重视;(2)要不定时的对近期事故案例进行通报,并提醒大家对下周工作的危险点进行有效防护;(3)虽然讲评工作能对员工起到震慑作用,但是在讲评时也要实事求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能夸大事实。此外,我们可以从典型事故中提炼出有警示作用的短语,以便大家容易记忆。
参考文献
[1]单铭,于佳鑫.农村供电所安全管理工作的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3):25462547.
一、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
每个人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都与民生档案息息相关。民生档案是维护人民群众权益最原始的凭证,记录了社会管理的历史,体现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是落实党委、政府各项民生政策,维护人民群众的权益,更好的为民生服务,保障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高度分化,人员流动日益频繁,人民群众对民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需求。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当作工作的重点。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顺应形势,以人为本,遵循新思路,寻求新突破,不断开创新局面,关注民生、服务民生,在实现档案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及时、更为全面、更为有效的服务,是保持档案事业的健康有序、持续高速的发展的重要社会条件。民生档案信息涉及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范围较广且种类繁多,动态性较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仍存在着管理混乱、水平不一、资源分散、基础设施滞后等不足,具体表现为民生档案的种类较为繁杂,归属不清,保存不一,无法确定由哪一部门负责管理,管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有的民生档案是根据本身所在部门及相关行业标准进行管理,也有许多部门没有相关的行业管理标准及实际操作管理办法,也谈不上规范化的档案部门管理指导,致使部门民生档案管理力度不够,甚至出现无人整理的现象。民生档案接收进馆的范围没有明确界定,保存条件比较有限,民生档案的移交及接收工作开展困难。民生档案现代化建设程度不高,信息化及数字化有待提高,其检索功能难以满足越来越高的民生档案利用率的需求,民生档案管理工作亟待提高。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将民生档案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转型变革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存续与发展的基本策略,也是体现档案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二、强化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规范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规范各类民生档案管理工作是充分发挥民生档案价值的重要保障。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民生档案工作规范,根据不同形式、不同服务人群等制定相关的业务标准、管理标准及其需要遵循的行业标准,实现民生档案的实体进行分散保管,同时进行统一指导管理。完善民生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包括归档范围、分类标准、立卷要求、移交手续、工作职责及保管、借阅、记录、统计等各个方面,以规范化的民生档案工作及符合实际的业务标准对民生档案相关部门加以指导,制定本行业民生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整理办法、管理规范等标准文件,实现档案管理各个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完善民生档案归档制度,设置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完善档案整理、检索目录编制、档案鉴定销毁移交等业务标准。制定民生档案分类整理的方法及规定,保持档案整理方法的一致性与正确性,切勿将立卷与组件混用,采用定时制的标识方法划分保管期限。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运用双套制归档对电子文件或电子数据进行整理归档,做好数据的脱机备份,及电子档案的纸质化管理及异地备份。建立民生档案登记及年检制度,对各类民生档案进行排查和登记工作,详细记录当地民生档案的形成和管理单位、主要内容、数量、整理规范和标准、信息化建设、开放利用规定和利用情况、移交进馆规定等信息,利于有效掌握民生档案的形成规律、利用情况及管理现状,便于监督。强化对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力度,加大业务指导监督力度,从源头上抓起,明确相关部门责任,切实抓好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档案管理和利用的监督指导。将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考核范围,使考核的结果能成为评判单位档案管理成效的重要依据,同时严格开展执法检查,及时发现民生档案工作中存在的违法现象,严格加以查处,不断提高工作人员依法管理民生档案的意识,促进民生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逐步推动民生档案工作的法制化发展。
(二)加大民生档案的现代化建设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地利用,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应运而生,人民群众对信息有了更快、更全、量更多的需求,在这样的形式下,只有加大民生档案的现代化建设,改善民生档案工作场所的基础设施,为档案室配备各种专业设施设备,加速民生档案信息化进程,在接收新的档案进馆的同时,接收档案电子信息进馆,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为着眼点,全面部署民生档案数字化工作,实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安排专门人员深入挖掘现有的民生的档案资源,加强整理、编目,大力推进档案信息的深加工,并对馆藏利用较高、最频繁的档案优先进行数字化加工,实施档案的全文扫描,同时结合档案利用工作的实际情况,制作电子民生档案目录,加快馆藏档案的划控和数字化工作,逐步发展成可以提供网上在线查询服务,提高民生档案利用的效率。利用电子技术提供电子信息服务,拓宽利用渠道,充分发挥档案的参考和资政作用。加快实现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查档工作效率,通过计算机检索系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避免群众因无法确定所需档案保存地而到处奔波的现象,以满足日益增多的查档人员的需求。运用现代技术,制作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专题档案,并将其连接至接待窗口,以提高查档的工作效率。将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进行数字化扫描,并将著录条口与扫描全文进行挂接,最大限度地方便百姓对民生档案的利用,提升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及效率。
(三)增强民生档案的利用效能
积极适应群众和民生的需求,整合档案资源,拓宽利用渠道,丰富利用内容,增强民生档案的利用效能。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向社会公开服务形式和手段,为公民获取民生档案信息提供便利,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公开民生档案查阅流程和服务承诺,编制行之有效的民生档案公开指南,通过设立公开栏、网上公开等多种形式,为群众查询档案提供便利,以充分发挥民生档案的作用。例如具备专题档案展览、开展档案走进社区活动、开通便民服务“绿色通道”等活动,规范档案查阅利用的收费项目、标准,取消不合理收费,降低群众查阅利用档案的成本,使档案真正成为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活资料。整合各民生档案单位建立相应地档案册,诸如户籍档案、医院出生档案和病史档案、单位职工培训档案、劳动就业档案、农村农保档案等,必要时可以开展信息共享,创办人民的个人信息库,人民凭借有效身份证明,就能方便地查询到个人信息,促进民生档案的利用效能。充分发挥各民生档案的作用,为诸如优待抚恤、养老服务、婚姻登记等各项民生提供服务。将改善民生作为民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编研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及难点问题,使民生档案的利用更为深入。
[关键词]石油化工 安全生产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E687;TQ0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060-01
安全管理是各行各业都需要注意的问题。目前来说,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也是各国政府与民众越来越关注的问题。安全生产管理问题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领域,现代化企业无论从企业自身经济效益还是从对社会的影响力而言都是不容忽视的,如果安全问题没有解决,势必会给企业起来人力、财力的损失,甚至影响企业对外的信誉问题。
石油化工是由国家垄断的重点支柱行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年,石油化工企业为国家生产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该行业又属于高危企业,安全问题极为严峻,安全生产形势就显得极其重要。突然事件的发生,职业安全的危害不仅会让石油化工企业承受巨大经济损失,还会给受伤员工以及员工亲属带来心理和肉体上的创伤。由此可见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整个管理层有基本认识,明确安全问题与效益的关系,在生产过程中注重安全机制,完善管理手段,确保企业正常的生产运作,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1.石油化工企业面临的安全隐患
1.1 原材料、生产物质危险性大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加工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几乎都属于易燃易爆危险品,一旦在工作中处理不当发生了泄漏,泄漏出来的物质极易与氧气发生反应造成安全事故,再加上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多物质都具有极强的腐蚀性或毒性,如果这类物质发生泄漏,安全事故中极易出现伤亡。
1.2 生产安全隐患影响范围大
由于现代化的发展,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设备都是大型机械设备,完整的设备可以完成许多环节的生产与加工。大型的机械设备能够在生产中给企业带来便利,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危险。由于设备一体化之后,整个设备区内的关联性加强了,可以存放的危险性物质也增多,如果发生安全隐患,将会涉及一大片区域,牵连性太强,事故影响的范围大。
1.3 生产条件较为苛刻
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生产条件比较苛刻,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物理、化学、热传递等的反应过程,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比如石油裂解时温度必须高于摄氏1000℃,在进行深冷分离的时候温度要在-100℃ 以下。而且在很多反应过程中,物质的温度早已高于其燃点,在这样的条件下,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2.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纵观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复杂的发展史,至今依然带着浓烈的计划经济脚印。在安全生产方面,要求企业的生产必须结合中国国情,依据国际化企业的标准为蓝本进行改革,我们国家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目前我们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2.1 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短期无法凑效
目前国内的石油企业发展过程比较复杂,在早期的企业发展中,企业对安全管理重视度不高,所以管理层对安全生产方面的设施投入相对较少,如果在短时间内要求迅速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情况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说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
2.2 安全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虽然我国自从改革开放开始,工业化进程较快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工业化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在当今社会,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认识,虽然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问题已经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较之国际化的技术水平,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时间比我们长很多,在技术上更有优势,所以我国技术水平还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2.3 企业职工安全意识有待提高
安全意识不仅是要企业普通职工能够有清楚的认识,企业领导更需要在安全层面具有较高认识。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进行安全教育的时所教的实质性东西较少,很多情况下都只是敷衍了事的走过场,缺少实际行动,这样根本无法起到安全教育的本意。究其原因是企业领导与安全部门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员工不曾有安全生产的意识,他们仅仅认为安全生产只是上级部门或安全管理员的事情,几乎不把安全意识放在工作中的第一位。在国外,安全生产意识已经根植在每位职工的工作观念中,相较于国外企业,我国的企业领导与职工的安全意识急需提高。
2.4 管理不够科学
如今部分石油企业的安全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化,科学性与应用性不强,管理方法只是一个形式,制定的规则不易操作很难应用到现实中,无法取得预期想要的效果。另外,虽然还有另外一部分的企业严格制定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但是很多都是单一制度,并没有形成标准的科学系统,所以很难起到全面的、系统的作用。
2.5 缺乏完善的责任追究制度
有些石油企业尽管设立了安全管理的制度,但是由于制度存在漏洞,在责任追究制度这一部分还有待完善,比如出现了有违反安全制度的事情之后,无法及时找到真正的责任人,或者缺乏对责任人进行有效的惩罚,导致管理制度根本无法执行,一样导致安全生产无法保障。
3.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对策建议
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与形象。提高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系数,规避风险发生,减少人员伤亡是石油化工企业长期的并且需要持之以恒的任务,安全生产管理对企业发展意义非凡。
3.1 加强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
整个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程度决定着企业对未知风险的态度,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将意外事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对安全性的重视可以通过安全知识培训来实现。相关工作人员要求持有相应资格证,对员工进行相关知识再一次的考察才能入职。聘请具有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事故预防,并在单位内部定期实行演习,以便于员工在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能够采取急救措施。只有保证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才能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
3.2 把握企业生产设备质量
由于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大,企业的运转设备都是大型机械并且都是出于高负荷状态进行运作,老设备长时间的工作难免导致设备会出现运行问题损耗。而在采用新设备的时候,操作人员不太熟悉设备也容易引起失误,进而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所以企业应该重视生产设备的质量。首先,要对生产设备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其次,加强各种设备的维修与管理技术,安排专人负责专岗,定期对仪器进行检测与维修,最后,技术人员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就要及时进行处理,无法解决的需要及时上报。
3.3 贯彻落实安全事故责任制
企业应该按规定严格落实安全事故的责任制,对于日常工作中任何违反管理规定的行为必须给其一定的惩罚,企业应该认真执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安全生产重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 ( 试行) 》,企业的管理阶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对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均负有相应的管理责任,情节严重的,应主动辞职或者撤职。
4.结语
安全生产管理是保证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的生命线,企业始终要把安全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的思想中,在安全管理策略中需要采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的实行办法,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员工的专业培训,实施安全系统的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实现稳定安全的生产。
参考文献
[1] 刘寅生.安全评价在某化工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
[2] 苏哲.中油炼化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控制系统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
关键词: 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管理;特性;作用;对策
Abstract: in today's knowledge-based economy,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technical archives management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garden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archives in garden greening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greening project archives management i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and on this basis, analysis of the garden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be concret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archives management.
Keywords: landscape engineering;; archives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特性
1.1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园林绿化工程是通过人工构筑手段加以组合的具有树木、山水、建筑结构和多样功能的空间艺术实体。多涉及到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辅装工程、假山工程、绿化工程、建筑物工程等,需要多部门、多行业的共同协作。其形成的档案部门多、种类多;工程施工交叉复杂;各自材料既有重叠、又各自一体,最终形成庞大复杂的资料。
1.2 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多变性。园林绿化工程随意性强、可塑性大。园林绿化工程为做到自然、新奇与协调,突出园林景观艺术的观赏性,留给建筑者发挥的空间很大。建筑者常常即兴发挥,形成了园林绿化工程组合的千变万化。园林绿化工程档案常适应园林绿化工程需要,多以修改补充原有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方案图纸,工程的多变性,决定了档案的多变性。档案只有准确完整,才能避免造成建设和维修的失误和损失。
1.3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社会性与开放性。园林绿化工程是一项公共事业,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造福于人民的公共事业。园林绿化工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显现出大规模地高速增长态势。
2、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管理在园林建设企业中的作用
2.1 园林建设档案可以作为日常工作参考的资料
园林建设企业档案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真实反映。企业的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如经营决策、项目建设、劳动竞赛、劳动用功分配等等都能在档案中得到真实的反映。档案工作者通过企业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和提供, 从而应用到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之中, 不仅有利于保证企业在建项目的各项指标顺利完成, 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2 园林建设档案可作为开发新技术、新的施工工艺的依据
档案是信息资源。园林建设企业要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进而发展创新, 就需要不断从项目施工中收集各种数据和资料, 并进行研究开发。每个分项目工程的施工,一般现场临时变更等, 都有可能成为一项先进的施工工艺诞生的前身, 从而在园林建设上全面推广运用,使企业受益, 也使社会受益。因此,档案工作做得好坏, 档案资料的收集是否及时、齐全, 管理是否科学,对企业新技术的应用, 新工艺的开拓有直接影响。
2.3 档案是园林建设企业的无形资产
园林建设企业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还表现在它能够间接地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档案信息本身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但它一旦被利用,就能为企业解决各种纠纷,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如一份详细全面的用工合同,可减少许多因分配、调动而带来的劳动争议;一本认真的施工日志,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也为项目建成后的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由此可见, 档案不可能直接经济效益, 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它可以产生新的效益, 因此,档案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3、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管理与控制
综合分析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特点及现存问题,可以从适时跟踪、分工协作、加强法制三个方面,加强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管理与控制。
3.1适时跟踪。园林绿化工程开工之前,园林绿化工程主管部门要与建设单位签订工程档案责任书,各建设单位要指派专人负责档案工作。工程施工的每一步都涉及到档案工作,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开工前,园林绿化工程档案要记录现场踏勘测量,核对核实有可能产生的设计变更,收录施工许可证和开工报告。施工中,园林绿化工程档案要对土方登记单,标高复核记录,苗木出圃单,隐蔽工程验收单等一系列情况记录。对施工图分布、技术交底、施工组织设计、操作记录等都要随时收集。
这些记录既描述工程进度,又是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竣工后,园林绿化工程档案要记录竣工报告、工程决算、竣工图以及竣工验收所产生的会议记录等,变更文件所提出的修改内容要全部准确的反映在施工图上。尤其还要包括影像资料,反映开工前的地形地貌,施工中的隐蔽工作,竣工现状等。园林绿化工程档案人员要善于沟通、多赴现场、不耻下问,多方收集有关资料,争取在第一时间保证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完整准确。
3.2分工协作。园林绿化工程的主管部门和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责,
形成合力。园林绿化工程的主管部门负责对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收集、整理等,要制定出明确的工作程序,要及时将工程档案移交给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城建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与园林部门沟通协调,深入工程现场指导检查;举办培训班,帮助建设单位建立档案的工作流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为他们提供各项服务。而园林绿化工程档案人员要勤于思考,加强学习,增加知识储备,增加才干。只有三者通力合作,才能使园林绿化工程档案彻底改变其被动、薄弱的局面,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3.3依法管理。园林绿化工程的验收也要实施园林绿化工程档案验收备案制。由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和城建档案负责部门共同实施。建设单位在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预验收前,要提请有关部门为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合格后,取得两部门核发的工程档案预验收认可文件,方可组织工程验收。城建档案部门要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不定期对园林绿化工程档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增强建设单位的城建档案意识,依法对没有缴纳园林绿化工程档案的建设单位进行处理,使园林绿化工程档案得以顺利进馆。
4、总结
园林绿化工程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点,对于工程施工过程记录的档案资料, 我们必须要做好多方面的处理工作。这样不仅能长期保存档案, 还能让档案的潜在价值得到发挥,为后面的施工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陈小英.城建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及解决对策[J] . 城建档案, 2009, ( 09) .
论文摘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工作只有强调事前规划,通过规划,完善安全管理组织、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投入、制定合理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完善项目安全管理系统,通过规划,实现安全工作的有序健康发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投资,提高资金利用价值,降低了工程成本。
1.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规划的内容
工程项目管理规划是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的综合性、完整、全面的总体计划。分工程项目管理规划大纲和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安全规划,就是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计划、规范、控制的一系列方法。
项目安全管理系统涵盖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保施工、消防保卫等诸多方面,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把工程系统和环境系统及社会系统相结合,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考量,制定并积极落实组织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经济措施,确保安全工作目标的圆满实现。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规划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为基础,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考虑安全工作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预防性和技术经济性的特点,重点采取事前控制、事中控制措施,合理调配安全资源投入,协调安全与质量、进度、成本控制目标关系,它是为适应现阶段安全工作重要地位和面临的困境而提出的,以安全目标为主线,为项目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提供安全保障的实施性规划。
2.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危险源辨识及评估
目前安全规划工作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工程造价偏低、安全投入不足与日益提高的安全管理工作标准之间的矛盾。为低造价和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水平之间找到一个良好的契合点是每一个施工企业必须破解的难题。
在实践中,建设工程施工项目安全危险源,是指建设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中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及物质损坏、环境破坏等意外潜在的不安全因素,包括管理者和作业人员等的不安全意识、情绪和行为;机具、材料、施工设施及辅助设施等的不安全状态;环境、气候、季节及地质条件等的不安全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鉴于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危险源及影响因素诸多,危险源转变为破坏力的机理复杂,传统的经验控制型及过程控制型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及管理的需要。
(1)危险源分类
危险源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病症、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安全理论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危险源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量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为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物的故障、人的失误和环境因素等。
(2)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识别危险源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事故的能量载体,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显而易见第一类危险源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发生并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因此危险源辨识的首要任务是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在其基础上再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3.工程项目管理中安全对策
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管理的“三控二管一协调”体制中居于核心地位。现阶段,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多处于经验型管理阶段,安全工作水平波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的发展。 转贴于
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基于系统的理念,立足于事前、事中控制,综合防范,考量项目安全工作所面对的各种不同因素,制订切实可行的预控措施,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1)关注过程控制
过程安全监控的对象包括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和安全技术措施实施过程。安全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目标、指标、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相关文件控制等诸多方面。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安全工作能否得到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障,在项目管理规划中必须高度重视对于安全管理体系的监督检查、督促整改和持续改进。
(2)协调各方关系
项目安全管理规划在关注安全工作的同时,注重协调安全工作与进度、成本、质量之间的关系。质量、进度、成本控制与安全工作的关系相当密切。项目安全工作耗费的工时多在非关键线路上,一般情况下对于进度的影响不明显,但在工期紧、多单位同时开工、多工种穿插作业时,因安全防护、临水临电进度与关键线路上的工序冲突,将会对工期造成不良影响。。
(3)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
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应当编制详细的名录,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在施工现场显要位置予以公示,公示内容应当包括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名录、可能导致发生的事故类别。在每一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处醒目位置悬挂警示标志。
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应当分别建立工程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台帐,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度。施工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专项工程应当编制专项工程施工方案。
(4)抓好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施工单位在施工人员进入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前,应当对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以及安全防护方案和保证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内容。施工单位设在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在作业人员进行作业活动前对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应当明确工程作业特点和重大危险源,针对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具体预防措施,相应的安全标准,以及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土木工程项目;安全;施工管理;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规模上逐渐壮大,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安全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切身利益。究其原因,从根本上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施工管机制,没有对土木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采取有效的管理控制手段和方法,所以如何有效提高安全施工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工程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是需要一定的投资,但安全也可以带来客可观的效益。所以,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安全除了能带来符经济效益,更能够带来一些社会效益等非价值因素。通常来讲,安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功能:首先,安全可以直接避免或者减少危害及事故对社会、人、自然所造成的重大损伤,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尽可能减少利益损失;然后,安全可以保障个人的劳动条件,从而实现对自身经济保值和增值的作用,最终对社会实现间接性的增值功效。
二、土木工程在施工管理上的有效方法
1.树立现代的安全理念
当代社会认为伤亡事故都是由于人们自身不安全的行为以及事物不安全的状态导致的,而要想控制人们的不安全行为,就要在心理行为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培训,有效提高人们的安全能力和意识。而事物不安全的状态则需要依靠有效的技术手段,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工业系统,人与安全技术体系的可靠性依然无法真正消除安全隐患,因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与安全技术体系的可靠性管理等内容,因此这已经成为导致较复杂的系统发生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原因。
从布尔的代数原理来看,在人为因素、管理因素、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这些不安全因素中,管理因素具有最大的结构重要性,从而制约、影响其他相关因素的发展。
2.保证是项目施工的质量安全
(1)施工质量
第一,项目开工之前,一定要做好施工的方案与组织设计,并充分结合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和要求,从而有效完成工程实际规定的项目工程的各项质量指标,保证施工质量上的安全性。第二,加强施工人员在图纸标准和技术规范方面地方教育培训工作,让他们对施工的方法、工序以及注意事项有全面的了解,这样可以有效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第三,在施工设备的使用上要做好协调工作,并对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保障日常的使用需求。第四,适当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提高现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第五,有效根据相关的政策规定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规范企业管理,加强安全性。第六,企业需要对现场的施工人员进行工程施工质量方面的教育培训,从而加强现场施工的质量监督,有效增强项目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施工质量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在项目施工正式开始之前,可以将之前制定的施工设计和组织计划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当审核通过后方可正式开工。第二,在引进新材料和新技术之前,必须要出示有相关的材料鉴定和技术检测数据加以证明,然后进行上报审批,通过后才能真正使用。第三,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就会严重影响整个工程的职工质量,会引发很多不安定的因素。因此,施工中一定要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化和施工质量的安全性。第四,对于施工中的关键部位,企业需要专门设立质量监督管理,并安排责任心情的工作人员来执行。第五,而对于施工过程中较为隐蔽的部位,也要严格依照有关的工程质量规范进行施工,并且要对每个施工阶段和步骤进行规范化的安全质量检查,最后还要进行复核抽查,切实保证施工的质量安全。
三、土木工程安全施工的对策
在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并加强安全的施工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土木工程的生产组织活动进行合理的具体性管理控制,从而有效消除或者减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影响因素,最终使土木工程项目建设能够顺利进行。针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管理,应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进行:第一,始终坚持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有效原则。大力倡导生产与安全同步,在项目施工中务必要加强安全管理,使安全贯穿在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并且安全的职工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项目的施工作业。第二,制定有效的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在项目施工当中,需要对生产过程中可能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并且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保障土木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总而言之,一定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施工特点,进而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安全的施工管理,真正将安全落实到施工的过程当中。
1.避免人为失误的有效技术方法
第一,失误设计。这主要是采用精心的设计使员工尽量不发生工作失误,哪怕发生了也不会造成严重性的后果。比如说,不同的尺寸、颜色或者形状都可以用有效避免实际操作中失误的发生几率,连锁装置可以实现强制性的操作终止,减少操作失误;第二,冗余技术。这种避免人为失误的技术具有明显的安全特征,它不是自身的所有措施装置都会发生故障,而是只具有一个或者几个,所以系统依旧能够保持正常运行。可见,冗余技术目的是要有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当部分系统发生故障时,还可以有备用设备使用。
2.避免安全事故的技术方法
第一,有效消除危险电源从而降低或减少其造成的危险。这是通过对原材料进行合理的工艺替代的手段,例如可以用无毒的材料对有毒材料进行替换,使用生物技术对工程技术进行有效提到等等,这都可以实现对危险消除的目的;第二,有效限制危险物质或能量。这可以通过限制技术的运用,将危险物质和能量有效控制着在规定范围之内,例如限压、限位及控温等等;第三,隔离。主要是在空间或者时间上对危险物质采取一定的物理屏蔽或者分割措施进行有效的约束。
3.避免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
要想有效避免项目施工中故障的发生就一定要有一定安全系数设定。安全系数是土木工程设计建设和施工过程中首先的考虑因素,可以有效保证施工机械以及建筑物自身所需要的强度,最终保证施工过程中工艺工序以及设备的安全运行。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的设计建设和现场施工技术计划中务必要严格依照可靠、节省并且安全的施工原则进行,并且要充分考虑施工的效益和安全因素,其实提升项目施工的安全系数,不断提升施工的可靠性。
控制好施工质量
总结:
总之,土木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施工管理可以说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所以安全施工管理会涉及到多个领域,并且有着紧密的关系。所以,在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有效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种安全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保证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最终保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电子化;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社会各行业的档案资料从原有单一的纸质档案发展为包括纸张、电子文件、声、像、视频等各种类型的多媒体档案。对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综合处理、电子文件网络化归档、文档密级管理、授权管理及网上安全查询利用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各级采供血机构的档案管理也伴随着当前新的形势发生着新的变化,档案管理的电子化趋势日益明显。如何适应新的发展形势,使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为采供血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服务,这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1 数字化综合处理
首先要建议统一的档案管理平台和网络系统,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的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其次,加强档案数据库建设和多媒体数据库建设,通过对各类型载体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使档案资料实现信息数字化、存储海量化,以便于档案资料更方便的服务于采供血事业的发展。第三,严格按照《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和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实现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的电子化发展。
2 电子文件网络化归档
局域网内每个用户的工作记录、声像文件等数据实现实时传输,实时归档。通过网络进行文件上传,档案管理人员可通过软件对电子文件进行鉴定和检查,对于符合要求的文件做归档处理,并通过网络向文件发出人员作出确认归档的通知。
3 电子档案的保密措施
电子档案的易复制和易改动性使得档案的原始性无法得到充分保障,这就要求要有充分的保障技术来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
(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电子文件档案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利用技术手段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匙,是的第三者很难解出原文,使得电子档案的原始性真实性得以保障(2)签署技术。签署人在电子文件上留下的“印记”, 证实该份文件确实出自于特定的作者,同时将文件内容加以“固化”,签署后对文件施加的任何改动都将被发现。(3)身份验证。给每个合法的用户一个通行字,代表给用户的身份。(4)风火墙。一种控制访问技术,防止非法用户进入,防止电脑黑客侵袭。
4 电子档案存储设备的保护技术。
采供血机构的电子档案存储设备通常为计算机信息中心,其计算机硬件、软件及系统中的数据要经受火灾、地震、工作环境恶劣等各方面考研。为保证信息中心的正常工作,是系统连续可靠正常的运行,需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场地安全。信息中心控制室要求专人专管,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空调和防静电设施齐全,室内温度控制在14-24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60%.铺设防静电地板。
(2)信息修复技术。是指电子档案一旦受到破坏和污染后的恢复和抢救措施。包括计算机病毒的查杀、数据库的修复技术以及光盘、移动硬盘的破损修复等。使电子信息保持长期可读性。
(3)电子档案的备份。电子档案具有易复制性的特点使电子档案的备份技术成为电子档案保护有效而又重要的手段。有条件的采供血机构,可使用双服务器的手段,两台服务器同时存储、互为备份,使电子档案保存的安全系数大为提高。
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电子化相对于传统的纸质档模式,电子档的优点在于便于储存,不占实物空间,而且方便查询等优势,值得坚持和发展。当然,电子化在带来优势的同事亦会有新的问题的出现,所以说,要取得采供血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更进一步发展亦需要相关领导长期的足够的重视,以及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柴辉;采供血机构应加强设备档案的管理[J];中国输血杂志;2010年S1期
[2]朱小青;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和建议[J];中外医疗;2008年14期
关键词: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s gradually common and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for the geology document management, in this paper, it will analyze the relative contents.
Key Words: geology; document management; informatization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个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新时代早已到来。在新的历史时期,地质资料档案事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务必迅速、有效地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地质资料档案信息,充分发挥地质资料档案在社会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在纸质地质资料档案与电子地质资料档案的变革中,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服务模式,是每一位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地质部门实施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1档案信息化是发展的趋势
档案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地质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地质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信息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也是同一种信息的存贮、检索、管理形式和载体变化的过程,它给地质部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和研究课题。《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本着统筹规划、统一标准、分级建设、安全保密的原则,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推动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和数字库建设,开展公众档案信息网上查询服务,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信息化建设。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地质部门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2可以拓展档案工作的服务领域
档案管理归根结底是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在于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的效果取决于开发的时效和利用的广泛程度。相比较而言,现代化管理手段储存的各种信息,更便于利用和开发,也就能产生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二、电子信息化对地质档案形成产生的影响
传统的地质档案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同时改变了地质报告传统的记录方式,从而为地质报告底稿的形成、收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使用计算机后,地质报告底稿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录入编写,在送审修改的基础上定稿,无需再另抄写一遍归档,假使抄写,也融入了送审修改的成份,不能体现编写人最为原始的真实记录。而打印的文字报告在内容和墨迹上已不符合原始档案归档要求。因此,目前档案室收进的原本地质档案,大多是野外钻探施工方面的原始资料,“底”字类原始资料相对较少。
随着电子技术在制图领域中的不断扩展,各种地质制图软件也应运而生,他们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手工制图工艺,电子技术的使用给制图领域带来了一次重要的变革。这不仅彻底改变了多年来手工成图过程,也改变了原本地质档案中图件部分的形成、收集和利用方式。电子化制图后,制图所需要的图件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可以直接扫描手工图在计算机中修改成图,大多数技术员可以将野外手工图直接按坐标定位输入计算机制作成果图,或者将图件扫描到计算机进行拼接,将多个单幅图件合成综合图(例如将地形地质图、构造图、矿区范围图、储量计算图等互相组合),但是组合后的图件已无作者原图相对应,而且制成后,可任意复制修改,制成新版图件。这样,一方面显示出了计算机制图的优越性,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原本地质档案的不完整性,不对应性。
三、地质档案管理的数字化
地质档案资料经地质部门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努力,地质成果是硕果累累,每个勘查单位档案室是与时俱进,与日俱增。档案柜在不断购进,档案房在不断增加,管理人员亦不断增多。然而,多数勘查部门的档案室连一台电脑都没有,更不要说进行数字化检索和管理了。这与当前电脑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不相适应的。现今地质报告包括测量、物探、化探、水文、工程、地质矿产等各专业地质报告,按上级规定均以数字化形式上交评审,否则不予受理。但评审备案证明获得后,地勘单位并未将有关报告的电子文档部分归档管理,有的甚至连一张光盘都未入档,只是将复制的数字化报告和原始地质资料存档。这是不正常和不应出现的脱节现象,也是当前档案管理的漏洞。笔者就此问题提出若干建议如下:
3.1硬件配制
勘查部门应给档案室配制电脑1―2台,并简单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操作电脑的基本技能。电脑由单位指定人员专业操作。
3.2建立检索系统
地质资料浩如烟海,以电脑检索即较为便捷。检索内容包括资料的专业门类、地质工作手段分类、工作方法分类、矿种不同分类、勘查时限分类、地区分类以及归档时间分类等。在检索时可迅即查到,方便拿取。
3.3建立电子资料库
无论老资料和现今新资料均需纳入总电子资料库,这是当今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这里包括所有专业报告的原始资料和报告审批文图表,以及备案证明等附件。原始资料可以扫描件形式一并存档,而不必数字化,以备查找。每一份资料必须刻制完整光盘随档案袋走,以防电脑病毒造成资料丢失和损毁。
3.4电子文档的保密
勘查单位的地质资料包括电子文档均是需要保密的。因而电子资料库的保密工作必须加强。配制电脑须由专人负责,其他人按指令存取档案,不得进入主电脑。主电脑资料库编制“双密钥码”,做到人到开机,人走关机,保密到位。
四、实现地质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保障
4.1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质
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决定了其创新精神的强弱。提高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地质资料档案科技进步,推动地质资料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信息时代,地质资料档案工作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要更新服务理念,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树立竞争意识,努力学习,拓宽视野,了解所涉及工作领域的现状及发展动态,提高自身素质,运用地质资料档案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来指导和改进地质资料档案工作,努力培养适合地质资料档案馆数字化和现代化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既掌握地学理论与档案知识,又能熟练地应用数字化技术、信息存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专业技能。
4.2创新工作方式
构建网络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建设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检索在手段、途径、范围和检索的效率上都发生着根本的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地质资料档案工作者树立为社会广大利用者服务的思想,加强服务宣传,强化网络设施建设,改善服务场所环境。建立地质资料档案馆内部局域网,并接入外部网或者互联网,这是信息化建设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
建立地质资料档案服务网站,开展网上服务。这将成为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地质资料档案管理服务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地质资料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用网络化。
4.3拓展服务领域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都越来越离不开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积极开展地质资料档案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由主要为地勘内部的服务转化为向社会全方位服务。
积极主动服务,严格规范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对拉动内需项目更加及时主动地提供服务。主动到有关项目主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上门调查研究、了解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主动与有关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沟通联系,积极为多项重要工程建设项目提供地质资料服务,包括:铁路改造重点工程、高速公路建设、地铁工程、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评估勘查治理、矿产资源核查,矿山潜力评价等项目。
总结
信息社会把地质部门档案管理推进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对信息技术的挑战,档案管理应真正实现信息化,总之,只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切实加强企业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才能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窦丽娟.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沈阳工程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