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计算机等级考试;理论基础知识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Examination,NCRE)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高校学生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多,计算机等级考试受重视的程度也在逐年增大,已经与英语四级一样成为学生的必参加的考试之一。并且计算机等级考试也对用人单位录用和考核毕业生有一个相对统一、公正和客观的标准。计算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围绕计算机二级考试应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
一、计算机等级考试促进计算机基础教学
1.规范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大纲应该贴近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涉及四大部分:数据库技术、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和软件工程。其中重要的知识点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当中也要划为重点,例如,数据库技术基础中的数据模型、关系代数,程序设计基础中三大基本结构的应用、过程和参数传递,数据结构基础中的栈和队列、树和二叉数,软件工程中的软件生命周期、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调试等。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过程当中要作为重点讲授,在讲解过程当中还要注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要充分理解,对知识点能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吃透知识点。
2.提高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水平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计算机概述、信息表示与计算基础、操作系统基础、办公自动化应用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基础和软件工程基础,其中数据库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基础和软件工程基础,每一部分对于专业的计算机系学生都要至少学习一学期的,而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中这些知识一共一个学期就结束了,可见其学时少、任务重。所以我们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重点要严格的按照教学大纲,比较重点的知识在分配学时的时候要侧重考试,可以适当增加学时,而这些重点的知识多数是贴近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并且课下还要布置一些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的习题,学生只有多做题,才能更加理解课上老师的教学内容,而且只有不断地加强训练,这样理论基础知识的水平会不断提高,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计算机等级考试过程中会得到更高的分数。
3.激发教师的改革教学的积极性
等级考试的通过率反映了教师在基础教学方面的质量和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所以任课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水平锻炼,高校老师光吃老本是不行的,社会在发展,知识在完善,尤其是计算机知识总是不断地在更新和发展,所以计算机教师要加强学习,掌握前沿的计算机知识。在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同时,还要把教学摆在首位,要关注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质量。
二、围绕计算机等级考试应加强计算机基础课教学
1.数据库技术基础教学
数据库技术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而且相对课时还比较少,因此应该对二级常考的知识有所侧重。(1)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类型有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2)E-R图:E-R图是E-R模型的图示法,应该让学生了解实体、属性、联系的表示法和三种联系即1:1、1:M、M:N。(3)关系运算:传统的集合运算和专门的关系运算,其中传统集合运算的交、差和专门的关系运算中的选择在二级考试中经常出现。(4)数据三级模式:数据三级模式包括概念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概念模式是对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一个数据库只能有一个概念模式;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一个概念模式可以有若干个外模式;内模式也称物理模式,它给出了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取方法。内模式处于最底层,逻辑模式处于中间层,外模式处于最外层。
2.程序设计基础教学
程序设计基础是比较难学的知识,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缺少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基础,学习过程中会比较吃力,很多学生在学程序的时候不知从哪入手,因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程序设计基础主要有两大知识点,一是算法,二是程序设计基础。在程序设计基础当中,结构化程序设计是重点和难点,要了解三大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对经典例题要掌握,还要学会用三大基本结构来解决实际问题。
3.数据结构基础教学
数据结构基础也是比较抽象和难学的知识,历年来二级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中所占分值也相对较高,对于专业的计算机学生来说数据结构也是必学课程,可见其重要性。在这一章节中,涉及的知识点有:算法的复杂度、数据结构、栈、队列、链表、二叉树、查找和排序。我们不但要了解相关的概念,也要掌握其操作。在这些知识点中栈、队列、链表、二叉树和查找是二级常考知识点,尤其是栈、队列和二叉树基本上是必考知识点。所以我们应该侧重栈、队列和二叉树的教学。
对于栈和队列我们要掌握它们的特点,栈和队列是操作受限的线性表,是特殊的线性表,栈是后进先出表(LIFO),队列是先进先出表(FIFO),给定入栈顺序要知道出栈顺序。对于二叉树,要掌握二叉树的四个性质和二叉树的三种遍历方式。
4.软件工程教学
软件工程这一章的知识点比较多,也相对抽象,在二级考试过程中是考生失分比较多的知识点。在这一章中,软件生命周期的6个阶段应该了解,在制定计划阶段确定要开发软件系统的总目标和完成该软件任务的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结构化分析的常用工具有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软件设计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的工具是结构图,详细设计的常见的图形工具有:程序流程图,N-S,PAD,HIPO。表格工具是判定表。语言工具是PDL(伪码)。软件测试要区分于软件调试,软件测试是为了发现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软件调试是改正错误。以上这些都是必须要掌握和理解的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
三、总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计算机应用已经进入了社会的各行各业,操作计算机已成一种基本技能。很多在校学生都报考了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围绕计算机等级考试应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公共基础知识(2008年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刘芳.计算机等级考试对实验教学改革的影响[J].科技信息,2007(20):302-303.
[3]庞松鹤.对面向高职类院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认识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7(19):290-291.
关键词:高职 软件技术专业;“以点带面”;学生社团
(一)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程序员和软件技术支持与服务岗位群,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紧跟世界前沿技术,熟悉软件开发流程,掌握国际主流的软件开发平台和程序设计语言,能熟练进行软件开发、测试与维护,具备软件设计、软件编程、软件测试和软件实施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胜任程序员、软件测试员和软件实施员等工作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学生的职业领域主要面向软件业、计算机服务业、其他商务服务等行业,主要在基础软件服务、其他软件服务 、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其他计算机服务、办公服务等领域从事工作。具体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如表1所示(含未来3-5年内学生经过努力可能从事的岗位)。
表1 职业领域及主要就业岗位(群)
序号职业领域就业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其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1软件业
Java程序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Java)
Net程序员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C)
2计算机服务业/其他商务服务业
软件测试员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
软件实施员计算机信息处理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考试
1.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二级Java、二级C)2.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证书(计算机程序工程师证书)3.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测试证书(程序员或测试师)4.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证书(办公软件应用模块、数据库应用模块
(二)人才培养规格
1.素质要求
(1)责任意识:有高度的责任感,有严谨、认真、细致和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协作精神: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具有协调工作的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改革创新精神:培养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精神;
(4)遵守职业道德:遵守行业规程,保守国家秘密和商业秘密。
2.知识要求
(1)具有大专文化基础知识,包括德育、数学、英语、体育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3)系统学习和掌握静态网页设计及制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4)掌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知识;
(5)掌握数据库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熟悉SQL命令,并能开发基于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
(6)掌握网络编程基础知识、开发规范和开发流程;
(7)掌握数据结构基础知识,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能使用编程语言设计算法;
(8)了解软件工程基本概念和软件项目文档的国家标准,能完成一般项目的文档编写,并能在系统分析员的指导下,参照详细设计文档进行规范编程;
(9)了解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及测试方法,掌握测试用例的编制方法。
3.能力要求
(1)具备计算机常用软件应用及程序设计能力;
(2)具备阅读分析软件代码的能力;
(3)具备熟练安装配置和维护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能力;
(4)具备熟练搭建与配置数据库服务器的能力;
(5)具备较熟练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硬件、软件环境的能力;
(6)具备对操作系统、管理软件、软件编程工具的熟练使用能力;
(7)具备查阅、翻译中英文专业资料和日常的语言交际能力;
(8)具备独立搜集、信息处理和公文处理能力;
(9)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再学习的能力;
(10)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11)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
(三)课程结构
在专业课程结构中,按照课程类别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专业课程包括理论课程、理实一体课程和实践课程;拓展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和开放式自主学习课程。其中,电子信息类计算机专业平台课程为:办公应用Ⅰ、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专业英语、办公应用Ⅱ。本专业分为软件编程(Java)、软件编程(.Net)、移动设备软件编程三个专业课程方向,第3学期开始选择,到5学期结束。学生可以选择其中课程方向即可。
软件技术专业课程结构如下图所示。
(四)毕业标准
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符合学校规定的德育和体育标准,同时必须通过本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教学环节,毕业总学分达146.5学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26.5学分,专业课程100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程26学分、专业核心课程31.5学分、单项技能训练课程5学分、综合实践项目课程6学分),拓展课程20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6学分、专业选修课程6学分、自主学习课程8学分)。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师技术水平证书(Java)、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二级Java、二级C)、信息技术水平考试证书(计算机程序工程师证书)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之一,方可毕业。(作者单位:长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论文摘要:Visual FoxPro 6.0简称VFP,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数据库开发软件,用它来开发数据库,既简单又方便。目前众多学校都开有这门数据库设计课程。本文论述了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最终使得学生既掌握了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又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
0 引言
多年来,众多高校在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同时,会开设一门语言课程。而Visual FoxPro是众多财经、经管类学科必修的语言课程。我校在汽车运用系的小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率先开设了《Visual foxpro数据库》课程。此门课程我们采用上机实践与课堂教学两方面的结合,使得学生迅速掌握数据库开发的相关知识,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与开发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从2009年我们在VFP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一系列的改革,最重要的改革就是引入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大纲的内容。重新编制了既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VFP这种数据库设计语言,又能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的教学大纲。通过大胆的实践与改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这个专业的考试情况来看2010年3月的考试报考人数45人,通过20人;2010年9月的考试报考人数为54人,通过47人;通过率逐年上升。从这一方面反映我校的《Visual foxpro数据库》课堂教学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结合还是比较成功的。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与大家探讨。
1 教学方法
1.1 紧扣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明确规定:二级考试由“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两大部分组成,主要测试考生对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过程的取舍
1.2.1 教材章节内容 VFP整本书有一定的连贯性,第一章主要讲述了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部分内容与公共基础数上的内容重合;二章讲述了程序设计语言基本的命令,语句;三章主要讲述了VFP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比如建数据库,建表,建索引等;四章是本书的重点与难点SQL语句;第五章讲述了查询与视图的基本操作;第六章上机的重点难点、表单;第七章菜单的设计;第八章报表的设计;第九章连编可执行程序文件。
1.2.2 框架教学法 我们在教学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层次,对章节内容的把握进行调整。先让学生对VFP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知道他们要学习的数据库语言能做什么。比如可以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Word软件作为例子。让大家知道什么是菜单,什么表单。原来每个按钮下面都有代码。要学习这些代码我们又必须学习好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命令。这样学生在学习第二章枯燥的命令时,不会觉得是在背英语单词。或者认为自己英语比较差,而自行放弃学习。
1.2.3 重难点突出 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学习公共基础知识,让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比如算法、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操作系统等概念。其次要加大第四章SQL语言的理论学习,同时进行必要的题库练习。通过上机编写SQL语句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SQL语句。第五章查询与视图是上机考试的重点,学生也容易得分,所以这章的讲解必须要求全体学生都要掌握。第六章菜单设计在上机的考试中也经常出现,一般以两种形式出现,第一道基本操作和第三道综合应用。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分类整理出常考的三种菜单。第一种下拉菜单,第二中顶层表单,第三种快捷菜单。尤其是顶层表单,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设置常规选项,勾选顶层表单选项。并且在表单的属性中选择Showwindows属性为2设置为顶层表单,然后再分别设置表单的init和distory 事件代码。
2 考试技巧
2.1 分析真题 “真题就是一切”。要认真反复的做真题。将错误的知识点归纳整理,防止下次犯错误。不要练习过多的模拟题,因为模拟题通常都难于真题,并且知识点在试卷上分布不均匀,造成学生不必要的思想负担。
选择题为单选题,每道题的分值为2分。试题覆盖面广,这就需要考生学会放弃,即不确定的题目不要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应该在此题上做上标记,立即转移注意力,作答其他题目。最后有空余的时间再回过头来仔细考虑此题。
考生在作答选择题时可以使用一些答题方法,以提高答题准确率。
2.1.1 排除法 在二级的选择题中,有很多题是可以直接用排除法的。比如问以下哪个结果为逻辑针。当你看到题目选项中有AT()函数时,应该首先排除掉。因为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多次讲到AT()函数的结果为数值型。
2.1.2 猜蒙选取 如果对于SQL语句的题确实不知道答案,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选出一个,一般最长的语句80%为正确选项。但一定要结合排除法,排除掉明显错误的关键字,比如SELECT FROM,将FROM写成了FORM,或者WHERE写成了WHILE等等。
填空题每道题的分值也为2分。一般难度较大,特别是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考题。近年来不再是早期的死记宁背就可以答对的,现在要求对知识要真正理解。即便是有概念填空题,也是比较偏的。每年的填空题中SQL部分的试题还是较为简单的,主要考察DISTINCT、INSERT INTO…VALUES、INTOTABLE/DBF、TO FILE等。所以大家要记住这些常用的命令单词。对于偏的填空题可以果断的放弃掉,把时间留给选择题部分。
2.2 理论考试综合应试分析。注意审题,先分析,后下笔。不要被选择题的表面文字迷惑,不要急于作答,先在脑海里形成知识框架。比如如果考到SQL得增加字段,修改字段有效性规则等这方面的题。首先想到书本上所讲的三种格式,属于格式一:增加字段,还是格式二:修改字段有效性规则,还是格式三:删除字段或者修改字段名。只有分析对了,才能笔下生花。
2.3上机题库。全真模拟考试的是非常重要的,能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考试。
2.3.1 上机题型。基本操作(30分两小题):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数据库的建立、表的建立、索引、简单的SQL语句、简单的菜单设计等。
简单应用(40分两小题):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查询与视图、SQL语句的INSERT语句、UPDATE、ALTER TABLE语句以及常见的表单设计。
综合应用(30分一小题):考核重点一般集中在:菜单设计、表单设计、SQL语句综合以及程序设计。综合应用做起来的确比较有难度。
2.3.2 上机试题分析与经验:上机试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上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实际操作的能力,重点考察考生的程序编写能力和基本操作能力。总结以下两点供考生在复习和考试时借鉴:①在考前,一定要多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软件上面的题库。如果时间不允许,至少也应做完前30套题,并且认真分析考点、知识点。重复做,反复做。当你做的上机达到套题一定量时就会产生质的变化。你会感觉题库里的题基本上考点都一样。②对于上机考试的练习题库,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做。如果基础好,可以采用按顺序做套题总结的方式,一套一套过,并将考点总结成文字性的东西。如果基础较差,那么可以先做完每一套题的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这70分题,只要认真做完套题的这部分,你再次回到以前觉得很难的综合应用题时,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考生一定要在熟记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加强上机训练,从历年试题中寻找解题技巧,理清解题思路,将菜单设计、表单设计、数据库建立等反复练习。
3 结语
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这门数据库设计语言,还需要教师下功夫钻研教法,既要让学生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又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其他数据库软件打好基础。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民办高校 NCRE 大学计算机 教学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面向全体高校学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程度逐渐提高,“大学计算机”作为通识型(基础类)课程的观点逐步得到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的认可①。民办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大学计算机”课程不仅要兼顾“思维”和“技能”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别的资格证书,以提高就业竞争力。鉴于社会的客观需求,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原国家教委考试中心于1994年面向社会推出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ational 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简称NCRE),其目的在于以考促学,向社会推广和普及计算机知识,为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时提供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院校,以NCRE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1.民办高校大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高校中面向全体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普及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到目前为止,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经历了三个阶段“起步创始阶段――普及规范阶段――深化提高阶段”,其教学内容正在实现由“基于知识的技能传授”向“基于应用的思维能力培养”的转变。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办公自动化软件是当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软件之一,各高校根据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大学计算机通识型(基础类)课程的设置不尽相同,对于独立院校教学内容多以办公自动化软件高级应用为主。与此相对应,2013年NCRE考试体系中增加了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很多民办高校开始了以NCRE为指导的课程改革尝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有些高校提出“课证结合”的教学理念,授课内容以二级真考题库为主,要求学生必须通过全国计算机二级考试,获得合格证书。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大学计算机的教学任务包含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养,很多民办高校都加强了公共机房的建设,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上课,每人一台计算机。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师端可以通过广播的方式,让学生端实时接收教师桌面操作情况,方便教师向学生下发教学文件,收取学生电子版作业,也可以通过教师端实时关注学生端的操作情况。机房中每台电脑安装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模拟考试环境,有答案解析及自动评分功能,方便学生自学和课堂操作练习。
“大学计算机”是多数民办高校为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根据各学校不同的课程培养目标不同分配的学时数不同,以长春光华学院为例,大学计算机开课学时为44学时,为了提高二级过级率,在第二学期初开设考前辅导课(24学时),均在公共机房上课。
2.民办高校大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课程教学内容以NCRE考试内容为指导,但为了使学生快速通过NCRE教学内容逐步演变为直接讲解真题题库习题,直接围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培训展开,教学内容局限于Word、Excel、PowerPoint三款软件的具体操作,对公共基础知识的讲授以基本概念和解题思路为主,在有限的课程学时内,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通过死记硬背,缺少思维的训练,不利于学生对计算的正确认知和计算思维的培养,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2.2教学资源缺乏
(1)缺少开放实验室。虽然教学基础设施设备能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大一学生计算机拥有率比较高但没有达到100%,民办高校学生的特点是思维活跃但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所以集中上机的操作环境和交流研讨的氛围是必不可少的。
(2)教材建设需要加强。多数高校大学计算机教材只采用纸本教材,授课时限制,丰富的教学内容被一再压缩,缺少综合案例,软件操作部分,罗列了详细的操作步骤,上机只需要几步就能完成的操作,用文字表述需要很繁琐,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将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纲融入教学内容建设中,需要完善现有的教材。2013年NCRE才增加了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其公共基础部分考查的内容与其他二级考试的公共基础部分不完全相同,而且没有完全符合这门考试的公共基础部分教材。需要对真考题库选择题进行深入分析,分类、提炼、总结,形成教学内容编入教材。
(3)教学方法陈旧。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工厂化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理论讲授、操作过程演示,然后学生完成课堂练习任务。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学生,因为随着我国计算机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普及发展,大学生对计算机已经不是“零起点”,而且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思维能立参差不齐,一刀切、统一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对操作技能部分统一讲解,基础好的学生有厌学心理,认为一学就不用那么大费周章,面对考试可以自学练习题库、死记硬背通过考试;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会感觉讲课内容难于理解,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吸收课堂讲授的内容,每节课上得很吃力,导致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普遍现象。
(4)考核方式单一。目前,课程考核方式大多是“出勤+实验+期末考试”,在“课证结合”的教学改革中,用NCRE考试成绩替代期末考试,虽然也是一种进步,但考核方式过于单一,这种终结性考核缺乏及时反馈、无法及时改进教学、教学效率低下,无法有效地约束学生学习,没有形成性考核,教师无法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态度越来越散漫,虽然第一学期学生的出勤率比较高,但第二学期的考前辅导课程的出勤率就难以控制。
3.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3.1兼顾“计算思维”与“操作技能”培养的教学内容建设
新版的《基本要求》中明确了大学计算机教学的三个知识领域,即系统平台与计算环境、算法基础与程序开发、数据管理与信息处理,并给出了对应的子领域、知识点、需要关注的计算思维培养重点等内容。根据“课证结合”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对《基本要求》给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知识体系及需关注的计算思维培养重点”内容进行裁剪和重新组织,设计适合民办高校大学计算机教学的三个知识领域对应的子领域,如图1所示。
根据子领域创建知识模块,对真考题库中的选择题和操作题做分类、去重,创建模块题库资源,并根据题库资源及知识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3.2完善教学资源建设
开发多媒体教材。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多媒体教材初露端倪,将抽象的内容、操作步骤等的讲解用多媒体的方式体现,这样不仅能减少纸本教材的厚度,还能增加教材中涵盖的内容,为学生自学带来方便。
建设网络学习资源。在“互联网+”时代,“移动学习”盛行之时,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学校可以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网络答疑和辅导。没有网络开课权限的教师还可以通过超星云舟平台创建课程专题,添加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富媒体教学资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跨校学习。
3.3采用现代化教学工具
将现代化工具应用到教学中,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个性化教学,使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成为可能。
操作视频的录制。专业的视频编辑软件很多,不易于短时间内学习,常用的视频软件有屏幕录制专家和Camtasia Studio。“Camatasia Studio软件(录制操作视频)+手机(录制音频)”组合是一个经济实惠的解决方案。视频编辑软件实现操作视频的录制及编辑,可以录制幻灯片画中画形式,也可以录制屏幕操作演示,对录制的视频进行编辑操作,可以添加字幕、标注、编辑声音、剪辑视频等。一般家用计算机和机房的计算机都采用集成声卡,录制的声音效果不好,在录制操作视频时,同时用手机录制声音,通过QQ软件将音频发送到电脑,再将声音与操作视频进行整合编辑。
根据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将常用的教学工具总结如下:
想要将这些现代化工具真正融于教学环节,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教师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③。
3.4“形成性考核+总结性考核”取代“总结性考核”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④,应该强化形成性考核,改变仅以NCRE考试定结果的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可以加强课程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质量,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使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增强学习的有效性。以NCRE考试是否通过为标准考核学生,通过率低,一次性通过率仅为30%左右,而且抽到的考题难易程度不同,不能客观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某高校新规定,期末考试成绩占50%以内,平时成绩占50%以上,为了提高学生NCRE二级过级率,将NCRE考试成绩取代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60%,以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具体考核标准如下:
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60%)+NCRE考试成绩(40%)
平时成绩=课堂考勤(5%)+随堂测验(至少3次,25%)+实验(25%)+课堂表现(5%)
使用蓝墨云班课APP完成课堂签到、随堂测试教学环节,既节省时间又能保存信息,期末可以导出学生签到情况统计表和测试成绩单。教师利用蓝墨云班课教师端APP发起签到或测试,然后学生利用蓝墨云班课学生端APP签到或作答,无法签到的学生,教师可以手动录入签到信息。
4.结语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民办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将NCRE二级MS Office高级应用考试大纲及要求融入“大学计算机”中,在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应用能力。以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NCRE考纲为指导的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还在不断探索中,“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会引发课程的进一步改革发展。
注释:
①参考《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5征求意见稿)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
②引自网址http:///web/ShowAction.a?about_ncre.
③《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④罗三桂.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3-7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姬朝阳.基于NCRE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公选课建设研究[J].许昌学院学报,2015,34,(2).
[3]罗三桂.我国高校课程考核改革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4(12):73-76.
[4]申俊瑛.以NCRE为指导改进VFP程序设计教学[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5).
关键词:Visual Foxpro;课程;教学;教学进度
中图分类号:TP311.13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3
1 引言
Visual Foxpro是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的常用工具,是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我校对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计算机二级考试课程。开设该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交互环境下的数据库操作,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和开发面向实际应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的能力,也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提高《Visual Foxpro》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全新的教学进度安排,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这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切实提高了实际应用能力。
2 教学进度安排存在的问题
2.1 问题一
目前大部分教材[1]是按照数据库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及其操作、SQL语句、查询与视图、表单设计与应用、菜单、报表分章节分别讲授,如表1所示。这样就导致学生在学习前面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程序设计基础)的时候,不清楚知识点的应用,学习起来较为枯燥,不易记忆。特别是程序设计基础中循环语句的教学,此章节是重点,也是难点,学到此处往往由于所学内容不易理解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很差。此章节掌握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故可以将之放到全书的后面去讲。若教学中用到了程序设计基础里的内容,可以适当提及,这样,最后学生学起来就得心应手了。
2.2 问题二
关于SQL语句章节。首先,一般的讲解顺序是先介绍SELECT语句,再介绍INSERT、UPDATE、DELETE、CREATE TABLE、ALTER TABLE语句。但是这样与前面数据库及其操作章节的衔接性比较差,我们认为可以把INSERT、UPDATE、DELETE、CREATE TABLE、ALTER TABLE语句提前讲。其次,SELECT语句是个重点和难点,一般的讲解顺序是简单查询、简单的连接查询、嵌套查询、几个特殊的运算符、排序、简单的计算查询、分组和计算查询、利用空值查询、别名与自连接查询、内外层相关嵌套查询、使用量词和谓词的查询、超连接查询等等。这个顺序当讲到嵌套查询时学生已经因为不能理解而听不下去,后面简单的排序以及利用查询设计器建立查询和视图学生已经没有兴趣。我们将此顺序做适当调整,由易到难,在讲完SELECT语句的SELECT、FROM、WHERE、ORDER BY、GROUP BY语句后立即插入利用查询设计器建立查询并查看系统生成的SQL语句,紧密联系。
3 改进后的教学进度安排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具体讲授时不按原教材中的章节顺序,而是作适当调整,如表2所示。根据此进度教学,本校结合万维捷通考试系统软件[3],经过两学期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1 改进一
将程序设计基础延至后面再讲,数据库基础知识讲完后立即开始进入数据库及其操作的学习。若其间用到程序设计基础里面的数据类型及函数可以先提一下,直到表单设计及应用之前,才进入程序设计基础中常量变量表达式和程序文件的内容。这样后面的程序设计的学习便水到渠成了。
3.2 改进二
将SQL语句与查询和视图合并,一共分成4个部分讲解。第一部分介绍INSERT、UPDATE、DELETE、CREATE TABLE、ALTER TABLE语句与前面的数据库及其操作接轨。第二部分先引入简单的SELECT查询语句,包括简单查询、简单的连接查询、几个特殊的运算符、排序,再引入利用查询设计器创建查询、最后介绍超链接查询、简单的计算查询、分组和计算查询、查询去向。第三部分先介绍视图的定义和利用SQL语句创建视图,其次介绍利用视图设计器创建视图。第四部分引入复杂的查询,如嵌套查询、利用空值查询、别名与自连接查询、内外层相关嵌套查询、使用量词和谓词的查询、集合的并运算、以及SELECT的几个特殊选项。
4 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对《Visual Foxpro》课程教学进度安排的一些看法,也是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探索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教程—Visual FoxPro数据库程序设计(2011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单启成,李杰等.Visual FoxPro数据库实训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通识性的课程,在学院整个人才培养目标中处于基础地位。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人才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该课程的定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对于应届毕业生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和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因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应当跟随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需求发生改变,制定相关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既是公共通识课,又是一门基本技能培养与训练的课程。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大学初期阶段的必修课程,是全院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学科系列的第一门课,它的教学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具有重要影响。应当尽量淡化《计算机应用基础》与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界限,逐步加深信息技术对各专业的渗透,强化课程影响力。同时,该课程也是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二级)的必备课程。
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有三点。一是以《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S Office考试大纲》(2013年版)为指导,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根据本课程的需要,在全国等级考试对本课程的要求与企事业单位实际需求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项目。 二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工程化”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工作场景导入工作实训+知识链接知识评价为主线推进学习进程。以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方法设计开发课程。三是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乐趣,引导并促进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知识,整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教学资源“中粒度”构建,教学内容灵活组织。
课程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文Windows 7操作系统,这部分主要是利用Windows 7操作系统对计算机数据文件进行有序管理,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过程、掌握Windows 7的基本操作、Windows 7的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Windows 7控制面板的操作、Windows 7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今计算机上安装的主流操作系统已经由Windows XP转为Windows 7了,此外最新的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中对操作系统的操作也已更改为Windows 7。第二部分包括Office2010系列的三个软件:word2010、excel2010、Powerpoint2010。主要内容包括Word2010文档编辑、复杂表格制作、长文档排版,Excel2010数据的编辑与处理,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的创建与效果制作。Office系列的三个软件应用程度比较高,大部分的新生在以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但是对其中的知识和应用技巧并不能达到熟练和掌握。以word2010举例,在长文档编排中对文档内容进行分节,设置文档目录,设置奇偶页页眉页脚等在实际使用中都很重要的,但很多同学未必了解。另外在excel2010中,填充柄、函数的配合使用以及一些数据的处理功能,有很强烈的实际利用价值,也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第三部分内容为学习计算机的基础应用包括熟悉计算机发展史及应用领域,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其相互关系,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主要指标,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和防范等。第四部分内容包括利用Internet查询有关资料、收发邮件,利用Internet进行信息检索。这部分主要是学会使用一些网络工具的能力。
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主要有四种。一是企业调研法,深入学校合作企业一线,了解企事业单位所需计算机基本技能和知识。进而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实训任务。二是教做学一体化法,把教、做、学各个部分环节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结构和系统,具备新的功能。三是项目教学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操作计算机基础实训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计算机基础实践技能和经验。四是启发式教学法,根据教学目的、内容,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计算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培养乐趣。
关键词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4-0112-02
1 引言
21世纪成为世界公认的信息时代,各国均高度重视计算机教育,努力提升国民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定义: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是“功能性文盲”,是21世纪的“新文盲”[1]。由此可见计算机教育的重要性。高等学校教育是青年成长的重要环节,强化计算机知识教育是提升青年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国民计算机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高校计算机教育水平特别是基础知识教学水平,成为需要不断研究的重要课题。
2 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早在上个世纪,高校就引入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20世纪90年代初,各校普遍开始对计算机公共课程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开课,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2]。通过数十年的努力,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取得了丰硕成绩,但由于教学理念、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影响,目前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教材内容相对滞后 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新硬件、新软件、新应用等不断涌现。接受和理解新事物有个过程,编写教材教育学生又有一个过程。当前,高校计算机教材虽然在基础理论方面比较系统完善,但在应用方面往往落后于主流应用。如当前微软已推广Windows 8操作系统,但很多高校教材的内容仍是Windows XP操作系统。此外,我国未统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材,很多高校使用了本校组织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质量参差不齐,加之使用范围小,受人力物力财力限制,教材往往不能及时修编,影响了教学效果。
未能因材施教 大学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新的起跑线。然而,入校新生的构成复杂,在两个方面差异较大。
一方面是计算机基础差异大。一些新生在中小学就接受到计算机教育,应用水平较高,而一些新生未接受系统教育,应用水平相对较低。
另一方面是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大。一些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新生很早就接触到计算机,甚至拥有自己的电脑,而一些贫困家庭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计算机,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寥寥无几。
面对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理想的教学状态是因材施材,但多数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是“齐步走”模式,从计算机理论知识、基础应用教起,虽然可以补足计算机基础薄弱学生的“短板”,但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而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教学效果不明显。
教学手段较为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基本由传统的黑板加粉笔转向了计算机加屏幕[3],课堂演示效果较传统模式有了明确进步。但总体上看,还没有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手段,一些即时互动、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未能普遍应用。此外,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相对而言,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教学手段较为先进,吸引了不少在校大学生前往接受培训教育,值得高校学习。
应试教育倾向较为严重 相对于高中教育而言,大学教育相对宽松。但在计算机教育方面,不少学校制定了一些硬性约束标准。如文科生必须通过计算机一级、理科生必须通过计算机二级方可获得学位。制定这些标准,学生对相关课程特别是考试将更为重视,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不少学校将学生等级考试通过率与学院、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受此影响,教师往往将书本作为教学中心,教学始终围绕考试转,导致了教学手段的机械化和填压式,压制了教学的实用性、兴趣性和学生的自主性,影响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3 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举措
提高教材更新水平 计算机基础教育要适应计算机日新月异的发展,必须要从教材开始,让教材与发展合拍,与时代接轨,始终让大学生学习到最新的知识。着重要做好三篇文章。
一是做好资源整合。要学习高考改革的理念,整合优质资源组成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材编写组,统一编写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材,同步推进高校使用相对统一的、高质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材,避免各高校各自为政,砍掉众多水平参差不齐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材。
二是做好动态修编。在出版高质量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计算机应用的新发展、新应用,每年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教材修编工作,确保教材始终紧随时展步伐,保持内容新颖、质量一流,让学生始终学习到最新的知识及应用技术。
三是做好组织领导。优质资源的整合和教材的动态修编,仅凭一所或几所高校的水平可能不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成立专业组织,明确工作责任,同时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切实加强教材编写工作的组织领导,把这一好事办成办好。
提高因材施教水平 大学教育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为目标,因材施教必不可少。针对大学新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应积极探索分类教学方法,让不同基础的学生在不同起跑线上学习。
一是开展入学调查。在大学新生入学时,向每位学生发放计算机水平调查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如实填写。同时,组织开展一次计算机水平入学综合测试,结合学生调查表的填写情况及入学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A(一般)、B(良好)、C(优秀)类。
二是实施分类教学。对A类新生,可按部就班从基础知识学起;对B类新生,可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从薄弱环节学起;对C类新生,可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直接跳过计算机基础知识环节,结合专业要求和个人兴趣等,选修编程语言或应用软件,提前开展较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学习。
三是灵活管理手段。结合分类教学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的学分等进行灵活管理,如:A类学生,可按常规方式在通过专业课程考核后获得相应学分;B类学生,可在通过提升教学课程考核后获得学分;C类学生,可在入学测试后直接获得计算机基础知识课程的学分,选修学习在通过课程考核后另获得相应学分。分类教学的实施,可显著提升高校因材施材的水平,但较常规性教学的管理会更复杂、更繁琐,工作量也会相应增加,需要高校管理层增强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避免知难而退,为践行教书育人的宗旨,将分类教学坚持并传承下去。
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先进的教学管理需要围绕“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展开。
一是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结合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材的编写,积累并形成一整套多媒体教学的方案和手段,通过图文音并茂、教师传授等方式结合,增强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建立并充分应用基于网络的教学平台,通过网络教学丰富教学手段,通过网络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答疑解惑,通过网络建立课程论坛等载体,实现优秀教学信息的不断积累,真正把课堂从教室搬上互联网,巩固和增强教学的效果。
三是积极开展无纸化考试。计算机课程的考试应该有别于其他课程,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充分体现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在提交试卷后立即获知考试成绩,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计算机的强大功能,体现出计算机应用的快捷效率。
提高实践应用水平 实践应用是计算机教学的灵魂。只有注重实践应用,学生才有收获感,教师才有成就感。高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应在教授学生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始终突出实践应用这一核心,提高学生一专多能、熟能生巧的实际动手能力。具体可把握三种方法。
一是个人意愿法。适时开展调查摸底,让学生自主选择若干感兴趣的计算机应用课程。在此基础上,高校及时推出相应课程,让学生自主选修最有兴趣的课程进行系统化学习,最大程度地尊重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是倒推引导法。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调查,掌握相关就业岗位对计算机知识的具体要求,将信息第一时间向学生传递,引导学生结合择业需求选修相关计算机课程,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夯实基础。
三是考核导向法。对学生计算机知识的考核,应坚持基础理论知识为辅、实践应用为主的原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操作或任务,促进“应试教育”向“应用教育”转变,不断提高学生以实践应用为重点的计算机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金友.扫除“新文盲”[J].前线,2005(11):53.
[2]郑莉.关于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4(1):101.
摘 要:帮助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是目前的一个严峻课题,本文将从NCRE(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IC3(微软)学生考试成绩对比入手,分析目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NCRE;IC3;计算机基础教学;考试;证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目前,国内各种各样的计算机资格认证,是许多IT从业人员和计算机专业学生进入该行业的通行证。在入行之前或者还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许多IT精英们就已经获得了大量计算机方面的资格证书。在学校方面,全国各类高校对不同学历学生的计算机要求也有所不同。各类计算机资格认证是用来衡量学生通过计算机教学所达到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然而其侧重点却大有不同。笔者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多年,一直以来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取证进行不断的摸索。比如,今年笔者组织了40名学生分别参加了NCRE和IC3的考试,结果同一名学生参加两类考试的成绩却大相径庭,问题在哪里?值得反思和研究。
2 关于NCRE
Ø 什么是NCRE
NCRE即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一共分为4级:
一级分为3种,其中有一级MS-Office,一级WPS Office,一级B。
二级分为7种语言,C++,C语言,Java,VB,Visual FoxPro、Access、Delphi。
三级分为4种,分别为PC技术、信息管理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
四级分为3种,分别为网络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
Ø NCRE的考试目的
此项考试的目的是: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为正在形成的劳动力市场提供应试者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水平之证明,以便用人部门录用和考核工作人员有一个统一、客观、公正的标准,促进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普及和推广。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从一九九四年起开考一、二、三级,一九九六年起开考四级。四级考试与美国合作,考试合格者由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发证书,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认可。
3 关于IC3
Ø 什么是IC3
IC3是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简称,是全球第一张计算机基础综合技能认证。IC3包括了三项,分别为:
计算机概论: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使用操作系统。
关键应用:常见程序功能、文字处理功能、电子表格功能。
在线操作:局域网和广域网、使用电子邮件E-mail、因特网应用Internet、计算机和因特网对社会的影响。
Ø IC3的考试目的
IC3是计算机基础概论的实践运用、一套国际通用的计算机标准,被市场革新了的认证,得到国际知名行业大力支持的通行证。
世界的考试评鉴机构认为IC3是最完善的计算机基础教程,它触发了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使学生可以轻松地掌握和领悟其他高级的计算机知识。因此,该认证被评为世界上最功利的认证。
Ø IC3的优势根源
根据市场要求,不断变更的考试试题库。
试题的命题组是由来自20个国家,汇集270个题材的国际专家组成,每年试题都得到国际计算机行业的第三方专家鉴定,保证每道试题的质量。
获得IC3证书的好处包括:
获得世界60多个国家的认可(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等),有大量的国际性机构对该认证给予支持,确保通过IC3考试的人才可以通行世界。
美国1500多所大学对通过IC3认证考试的学生打开方便之门,通过该认证考试的学生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区来申请免修美国大学的部分学分。
4 考试成绩的分析
笔者学校的基础课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三轮并且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课程定位和改革。目前开设了一门新课“Office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不同系和不同专业可以根据本专业的需要对该课程大纲所涉及的案例进行选择。该课程的设置使计算机基础课在学院所有学生中得到最大程度的普及和提高。
今年年初学院与美国微软授权Office办公软件全球性专业认证研发权威机构――“思递波”公司合作,将软件测试点放在我校,计算机系组成一支精干的合作队伍于2008年上半年在部分学生中进行考试试点工作。选出的学生主要来自学校的泰尔弗商学院,由于泰尔弗商学院的部分学生将会在大学期间到国外进行学习,所以参加IC3考试后取得的认证可以和出国留学课程置换学分。通过第一学期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测试,从泰尔弗商学院挑选出前40名学生参加NCRE考试和IC3测试。结果是:40名学生参加2008年4月份的NCRE考试有1人未通过;5月22日40名参加IC3Office软件应用模块测试的学生中,通过人数30名;6月4日30名学生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测试,通过人数7名;6月19日有19名学生参加网络基础知识模块测试,通过人数3名。详细情况见表1及图1。
图1 IC3考试学生成绩统计图
从全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安排上,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前半部分均围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 Office)展开,因此从考试结果来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然而通过进行IC3考试的测试,我们也发现目前的教学还是有一定的漏洞。对于学生取证需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在网络基础知识方面很薄弱,需要进一步改进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
5 改进与提高
我院生源以北京为主,还有河南、江苏、山东等省市的一些学生,学生大多毕业于普通高中。因地区和计算机普及率的不同,北京的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高于其他省市。另外,学生来自不同的高中,在高中时期学习的计算机课程的内容不尽相同,导致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困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有两大特点,一是课程的内容更新快,二是课程的实践性强。针对这些特点,在课程的建设中,主要从四方面进行改进:实施分层教学、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学生参加IC3考试或“MOS世界大赛”、要求教师参加微软高级讲师认证培训。
5.1 实施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的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的方式。分层教学可以有多种划分形式,如按入学成绩分,按课程类别分,也可以根据个人爱好和意愿或其他因素分。分层教学不是降低教学目标要求,也不是与本层相脱离的教学,而是通过分层为改善教学效果,创设一种学生能够参与的良好学习氛围,以学科成绩和个性指标接近的学生来分层,使得分层后规划制定教学内容、作业布置等变得更容易、更科学,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兴趣,确保为各类学生提供最切合实际的优化服务;其目标就是通过分层达到整体推进,缩小差距,从而培养出社会满意,具有高职特点的合格人才。
5.2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的基本思路
提高课堂的信息量,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上机条件和最广泛的应用软件。引进思递波的教学软件,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操作计算机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提供有力的条件。
5.3 鼓励学生参加“MOS世界大赛”
“微软国际办公软件应用技能世界大赛”简称“MOS世界大赛”素有“Office奥林匹克”之称,是Microsoft及全球三大考试认证中心之一思递波国际认证机构(Certiport)在全球组织的一年一度的世界大赛。选手通过资格认证考试,即可获得国际权威职业化办公认证(Microsoft Office Specialist以下简称“MOS”)证书。该证书是128个国家和地区认同、具有国际公信力、面向所有计算机使用者、由思递波全球认证中心颁发的权威认证。微软MOS证书可以抵免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500所以上大学的学分;如同托福、雅思考试一样,MOS证书是信息技能的国际通行证,被世界无数企业作为人才招聘与晋升的标准之一,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科技善用者计划”。
5.4 要求教师参加微软高级讲师认证培训
今年上半年笔者学院选派计算机基础课的两名老师参加了微软的MOS全球认证培训,取得了高级讲师证书,为下一步教学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应要求讲授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所有教师参加微软的MOS全球认证培训,完善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有力条件。
6 思递波认证项目课程与计算机公共课的结合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强、发展很快的课程。在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是重点内容,但是多年来在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中一直围绕“计算机知识体系”做文章,习惯地套用计算机原理的知识结构,造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枯燥、难懂,无法达到使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的教学目的。
思递波是国际著名的从事计算机应用能力认证的专业机构,它与微软总部共同推出的MOS全球认证项目以及与全球数码学习咨询委员会共同推出的IC3(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考核认证)己被美国上千所大学认可为具有国际公信力的公共考试成绩,被视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权威证明。
MOS/IC3课程采用了“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如MOS教材的编著者先把微软办公软件的主要功能分解并归纳成为若干个“主题”,然后以若干个“主题”为核心,设计成相应的应用实例;再以一系列应用实例为主体,编制出成套的教学单元。学生学完了一种软件的所有教学单元之后,就可具备使用该软件的主要技能。再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操练,就可成为熟练的行家。IC3的教材系统全面又清晰地介绍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和网络知识。全书以IC3认证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为线索,将教学内容按主题展开,并且通过丰富的教学实验来使学生边学边用。通过这种“任务驱动”的模式,使学生既目标明确又比较轻松地逐个掌握计算机知识,并在教程的帮助下自己动手熟悉并牢记所学内容。同时在该教材中,MOS /IC3课程对操作步骤采用“步骤图示法”,明确地指示操作过程,增强了教材的可读、可操作性。通过这样针对任务的具体操作,切实落实“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以求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可以看出,MOS/IC3课程体系既是目前计算机公共课的技能训练的有效手段,也为目前职业学校计算机公共课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
7 结束语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和总结,结果发现在NCRE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却在MOS/IC3考试中屡屡挫败,原因就在于国内NCRE考试注重理论知识,同时NCRE考察的计算机知识升级换代速度比较慢,而MOS/IC3课程体系却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最新的计算机软件发展。所以,笔者认为在目前高校计算机注重理论知识的课程体系基础上,结合MOS/IC3项目的教学方法能够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我们将从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及考试改革方面下功夫,花大力气,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到大量的知识,取得全球第一张计算机基础综合技能认证。
参考文献
[1] 项慨.Java3D应用于现代远程教育的关键技术[J].教育信息化,2006,(10).
[2] 刘少华.虚拟仿真引擎及其在三维飞行再现中的应用[D].国防科技大学,2004,(12).
[3] 刘娜娜.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改革的研究[D].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
(1)当前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有关内容与实际脱节,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普遍较差。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般都还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学生即使当时听懂了,但是因为平时没有操练的机会,时间长了也自然会忘记。很多毕业的学生在就业之后都会认为,大学期间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根本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实际上这并不是教材中的内容没有用处,而是学生没有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实际的应用系统联系起来。计算机发展很快,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旧的教学教材,采用旧的教学方法,这是不可能培养出高技能的专业计算机人才的。
(2)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教学方面较为滞后。目前很多高校都将计算机二级证书作为学生毕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很多用人单位在聘用人才的时候也将计算机等级证书作为选拔的重要条件之一,将其与英语考级证书一样,计算机证书也成为了目前高校学生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使得很多高校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都陷入到了应试教育的怪圈内。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也非自愿和兴趣爱好,而是应付考试,学生仅仅关心考试的有关内容,或者进行大量的题海练习,对有关的基础知识死记硬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加以理解。
(3)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分专业、不分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模式。目前大部分的高校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时候,都会将这门学科作为选修课和公共课。无论什么专业、什么层次、什么水平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材、同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其实,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都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学生自身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有很大差距。如果对学生进行不分层次地教学,这会让那些基础好的学生认为教学的内容过于简单,学习就是浪费时间;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则认为学习太难,学习的内容没有应用价值。计算机基础教育和其他的选修课有着很大的不同,如果在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将广泛的适应性加以考虑,这会让计算机基础教育失去原有的意义。如果高校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没能够加以全面改革,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很难提高。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对策分析
(1)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首先,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合理设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由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它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有关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就是要求教师从实用性人才培养的总体模式出发,合理地实现和选择教学的内容。在实际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应该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出发,将教学的有关内容按照学生的专业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合理安排,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其次,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材体系上改变陈旧的教学内容,引用一些能够反映当前高技术新特色的教材,并缩短教材编写到出版的周期性。
(2)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水平进行分层次的教学。在实际的计算机学习应用过程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并且学生在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方面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目标的安排上,教师应该根据专业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比如,在高校中可以按照专业和学生的等级来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学习到与自己专业相关联,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用到的知识,这样能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教学效率。教师在实际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过程中的教学方法,也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进行调整,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