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企业环保部门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
深入开展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以下简称竣工环保验收)专项清查整治,督促相关单位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查处一批长期以试生产为名不进行验收的违法建设项目,提高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率,切实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总体目标:
(一)到年8月底前,现有电镀、造纸、印染、皮革、重金属、食品、涉铅、制药、化工、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等10个省重点整治行业,全部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二)到年底前,较大规模的畜禽养殖场(500头以上猪、3万羽以上鸡鸭、100头以上牛)、6个以上基准灶头的餐饮业和营业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的娱乐业项目,全部达到验收要求,通过竣工环保验收;60%现有工业企业达到验收要求,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三)到年6月底,现有工业企业全部达到验收要求,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年12月底,全部项目达到验收要求,通过竣工环保验收。
(四)到年底,现有工业企业未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全部补办环评审批手续。
二、实施步骤
(一)调查摸底,提出申请,制定计划(年月日~年月31日)
1、区环保局要成立竣工环保验收工作小组,组织调查摸底,对本辖区历年来所有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督促建设单位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计划申请表(见附表1),区环保局要及时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计划汇总表(见附表2)。
2、区环保局要制定竣工环保验收工作计划,明确各建设单位完成竣工环保验收的时限要求等。竣工验收计划和附表1、2于年月日前上报市环保局监督科。
(二)组织验收与处理阶段(年月日~年12月10日)
1、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加强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清理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整治工作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决定成立以副区长为组长,区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在环保局,负责日常协调、指导业务,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2、高度重视,严格验收
各乡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竣工环保验收专项清理检查工作,将其作为提升我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水平上新台阶的重要抓手,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明确责任,密切合作,共同做好此项工作。同时认真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程序严格验收工作,保证验收质量,对不符合验收条件的项目,一律不得通过环保验收,严禁为提高验收率而随意降低标准。
3、实事求是,区别对待
竣工环保验收小组应组织现场检查,全面掌握不同项目的实际情况,依据相关规定,采取不同的对策措施:
(1)对已按照环评批复要求落实各项污染防治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具备验收条件的,按照审批权限,由区验收小组及时进行验收。
(2)对建设项目未通过竣工验收,在规定时限内(即年3月31日)又不填报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计划申请表(即附表1)的,依照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从重处罚。
(3)没有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项目;或因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和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需重新报批而未重新报批环评审批手续;以及环评批准日超过三年方开工建设而环评未重新审核的项目,有存在以上三种情况的项目,但仍擅自开工建设、投入试生产或生产的,要责令停止建设、试生产或生产,限期补办环评审批手续。能补办环评的项目业主要在环保部门批准的时限内补办并严格执行环评及批复要求,及时补建相应的环保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对不能补办环评审批手续的,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区环保局提请区政府给予关闭,停止供电。
(4)对已经办理环评审批手续的项目,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在建项目,要检查环保设施建设和生态措施恢复情况,以及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建设单位在试生产之前,要书面向审批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报告,经书面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在试生产3个月内(最长不超过一年)要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第二,对已经投入生产或使用的项目,具备竣工环保验收条件的,建设单位要提出验收申请,环保部门要及时组织验收;第三,对试生产超过3个月且不具备竣工环保验收条件的项目,建设单位要提出验收延期申请,经审批环评文件的环保部门同意后,方可延期,但电镀、造纸、印染、皮革、重金属、食品、涉铅、制药、化工、主要污染物为氨氮等10个省定重点整治行业的延期截止日不能超过年8月31日,较大规模的畜禽养殖业、餐饮娱乐业延期截止日不能超过年12月31日,工业企业(除以上10个重点整治行业外)的延期截止日不能超过年6月30日,其他的建设项目延期截止日不能超过年12月10日;第四,对在年3月31日前没有提出申请延期(即没有填报附表1)、试生产超过3个月、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的项目,要依法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处罚款。
(5)对环评审批后因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等导致无法办理验收审批手续的,要先开展验收监测和调查工作,并组织进行现场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原环评审批单位要提出后续整改要求。
(6)对虽然已在规定时限内申请延期验收(即填报附表1),但不采取措施整改,逾期又不能完成竣工环保验收的项目,要依法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并处罚款,同时把处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
4、密切配合,协调联动
(1)各乡镇人民政府:对未办理环评或竣工环保验收的项目进行调查摸底,并填报附表1;经汇总后,于年月20日前把附表1和附表3送区环保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协助区环保局督促未办理环评或竣工环保验收的项目办理相应环保手续。
(2)监察部门:对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监督,加强对竣工环保验收清理整治工作进展情况的督查和考核。
(3)发改部门: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项目要及时予以淘汰,对新建项目未办理环评文件审批手续的、现有项目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而要进行项目扩建的不予办理审批或核准。
(4)经贸部门:对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的技改扩建项目不予办理审批、核准。指导和督促检查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研究解决企业发展与防治工业污染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提请政府关闭、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装备和产品,协助环保部门督促企业实现稳定达标排放。
(5)环保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工作的组织、日常督查和执法,组织开展调查摸底,填报相关报表,制定竣工环保验收计划。对逾期未办理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的建设项目,要根据违法情况,责令限期补办、限期验收、停止建设或生产(使用)、并处以罚款、吊销排污许可证等,同时要把处理情况通报区政府、经济主管、银行监督、电力监督等部门,按照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填写企业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信息表和企业竣工环保验收信息表报市环保局,由市环保局汇总后报省环保厅和抄送中国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对已经补办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的环境违法企业的整改信息应及时更新,在信息变化后的5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并报送更改信息。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能补办环评审批手续的项目和长期以试生产为名拒不进行竣工环保验收的项目以及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要及时提请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予以关闭。
(6)建设部门:协助把好新建项目环评审批和验收关。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手续的建设项目不予办理《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书》。
(7)国土部门:对未办理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手续的,不予办理矿山开采许可证;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监督落实无证开采矿山的关闭取缔。
(8)交通部门:对未办理环评审批的交通项目,不予通过工可批复,督促和检查交通项目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措施,对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的交通项目,不予办理工程竣工验收。
(9)工商部门:凡申请设立、变更登记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经营范围中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规定必须在设立和变更登记前经环保部门批准的项目,必须提交环保部门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明,否则不予办理注册登记手续;上述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办理《营业执照》年检、验照时应同时提交环保部门批准的《排污许可证》复印件;工商部门在接到环保部门作出的有关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因违反环保法律、法规被责令停业、关闭的通知后,依法责令其办理经营范围变更登记、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10)农业部门:负责制定畜禽养殖业发展和污染治理规划,协助区政府,依法划定禁养区、限养区、禁建区、可养区;监督落实畜禽养殖业的污染整治,协助环保部门督促养殖场主办理环评文件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手续,否则不予核发《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11)水利部门:对应办理而未办理环评审批的水利项目,不予通过行业审查,协助环保部门督促和检查水利项目落实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措施,对未办理竣工环保验收的水利项目,不予办理工程竣工验收。
(12)文化部门:根据《娱乐场所管理条例》规定,对不符合设定娱乐场所的地点和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的娱乐场所,不予颁发娱乐经营许可证,已经颁发的,要予以撤销;对擅自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的,要与工商部门依法予以取缔;监督娱乐场所营业时间,对超时营业行为依法进行查处。
(13)卫生部门:协助环保部门监督医疗卫生机构办理竣工环保验收,包括核与辐射的环保验收。
(14)电力部门:严格执行节能环保差别电价政策;对环境违法单位被处以限期整改或限产限排的应采取限电措施,被处以停产的,应采取停电措施,被处以关闭的应采取断电措施。
(15)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应将企业环境信息作为审办信贷业务的必备条件,向企业办理信贷业务时,应查询企业的环保守法情况,对未办理环评审批或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不得新增授信支持,并把相关情况抄送当地环保部门。在日常信贷工作中应加强绿色信贷政策、防范信贷风险相关案例等资料的收集工作,于每半年后15个工作日前将《银行业机构使用环保信息情况反馈表》以书面形式(加盖公章)汇总报送人民银行(同时提供电子版)。对已经补办环评审批和竣工环保验收的建设项目,金融机构应根据环保部门报送的信息情况进行信贷限制解除。
(16)人民法院:对环境违法单位不履行环保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停止生产或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的,法院部门要依法受理,强制环境违法单位履行环保部门行政处罚决定。
一、XX年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1月:欢天喜地过大年。
2月:耕种农作物、准备羊只饲草、母羊产出xx只羊羔、申请办理公司环保手续 (xx元) 。
3—4月:新建160㎡彩钢棚一个,支出xx元。承租xx亩土地,耕种饲草,支出xx元。
5—6月:硬化厂区(生活区)地面xx㎡,支出xx元。申请办理公司各项营业执照。
7月:收购饲草、田间管理、公司日常管理 、出售羊羔xx只,收入xx元。其他(房屋新建)
8—9月:其他(房屋新建),支出xx元。公司由之前“xx乡xx标准化养殖小区”正式更名注册为“xx市xx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领取其他相关手续。
10月:饲草丰收、母羊产羔xx只、成立公司党支部、环保项目敲定落户、诚招合作伙伴买进山羊xx只,支出xx元、收购50亩饲草,支出xx元。找门路跑贷款。
11月:新增商业贷款xx元、环保项目建成8个畜禽粪便收集池,2个饲草青贮池(环保部门投资)。
12月:出售xx只山羊,收入xx元。买进xx只高山细毛羊,支出xx元。环保项目验收通过、母羊产羔xx只。
二、XX年公司计划:
1月:活体出售羊羔xx只,上市屠宰xx只。
2月:张灯结彩,喜迎蛇年。
3月:考取驾照、找门路申请新增贷款。
4—5月:新建xx㎡库房兼屠宰车间一间、建立健全羊舍基础设施、新建管理房2间(党支部一间、值班室一间)、硬化大门周围道路、植树若干棵、雇佣员工2名。
6月:新增贷款xx元、养殖土鸡xx只、申请商标注册。
7—12月:扩大养殖规模,扩展销售市场(广东、新疆等)、年计划贩卖羊只xx只,公司年终实存栏xx只。
三、结语:
愿:家人健康、朋友安好、事业进步!
计划人(签名):xx
关键词:节能减排授信;绿色信贷;环境责任;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关键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环境信息公开是继指令性控制与经济手段之后又一类型的新环境管理手段,被称为人类控制污染制度建设史上的第三次浪潮。它通过环境信息收集、整理和,使管理者、被管理对象、公众和市场共享环境信息,从而对环境破坏行为产生压力,对环境保护行为进行表彰,使经济社会朝着环境可持续方向发展。
1992年《里约宣言》原则的提出是环境信息公开作为一项环境管理措施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标志。根据该原则,环境信息公开不是作为一项孤立的内容得到提倡,它被要求与公众参与、司法或行政救济机制结合,形成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体系。《21世纪议程》在第四部分的第40章《决策过程中的信息》内确定了两个纲领性的领域,它们的实施可以保证决策程序给予更合理的信息基础:①解决数据缺乏的问题;②改善获取信息的途径。上述内容成为1998年签订的《奥胡斯公约》的基础。《奥胡斯公约》是国际上对于确立和发展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做出的最突出贡献。该公约主要基于一个共识,即公共参与决策过程,以改进最终决策的质量和实施。该公约保护了公民获取信息,参与决策和诉诸法律的权利,以及保证现代人和后代人生活在一个足够健康和舒适环境中的权利。
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作为环境管理的一种手段首先在美国得以运用。20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知情权法案的发展以及对监管上百种有毒物质排放程度的认识,联邦政府颁布实施了有毒物质排放条例,要求美国成千上万的污染源公开他们有毒物质排放和运输状况。这种环境信息公开条例被认为是有效的,条例颁布不久,许多污染源有毒物质的排放就开始下降。继美国有毒物质排放条例之后,出现了两种国际趋势:一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也颁布了类似的公开污染物排放量的法案。尽管在污染物质范围上有很大差异,但这些法案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公布排放量,把对健康和环境影响的解释权留给其他政府机构或非政府组织,而且并不对企业的环境行为优劣加以评论。第二个国际趋势是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他们建立了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和公开制度。
(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关键。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将环境信息公开分为政府信息公开和企业信息公开。其中,与企业污染排放和环境行为直接相关的环境信息公开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形式:1、企业单方面的自愿公开和环境承诺;2、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对话协商和环境协议;3、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4、其他一些形式的环境信息公开和自愿手段,如环境标志制度。
多样化的公开形式和逐步拓展的公开内容是我国节能减排授信中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关键,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公开是关键。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环保部门和银行在宏观经济领域第一次实现了对话与合作,使环境信息的公开与共享度日益加深。环境信息的公开制度越成熟,对建立两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制度就越有利。正是由于环保部门为银行征信系统提供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银行才有可能完善征信系统,在贷款审查时对风险的预防能够更加充分,对银行履行社会责任也更有益助。总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我国节能减排授信中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环境信息公开的逐步规范化,环境信息共享机制也将实现环保部门与银行业的密切合作。
二、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及其在节能减排授信中的作用
(一)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相关规定。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实践起点是1998年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试点研究。江苏省镇江市为首个试点,取得了显著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该省的实践成果,2005年11月,原国家环保总局发文,要求从2006年起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选择部分地区开展试点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到2010年前,全国所有城市全面推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
真正对企业环境公开进行明文要求的应该是2003~2005年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污染防治工作计划中提出的规范上市公司环境审查制度,2003年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以及《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等文件,这些都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形式等做了较具体的规定。同时,原国家环保总局还准备与中国证监会联合,研究有关新上市公司环境审核的办法及已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管理办法。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仍一直没有统一的规范。
2008年5月1日,《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生效并施行,该《办法》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和政府环境信息公开正式进行了规范。该《办法》从环保工作实际出发,明确了环保部门必须主动公开和不予公开的政府环境信息的范围,同时规定了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实行自愿公开与强制公开相结合的原则。
(二)环境信息公开对节能减排授信的作用。银行通过各种渠道获知的环境信息对授信的决策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因此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在节能减排授信中的作用是积极而重大的。2007年7月,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文《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该文件要求各级环保与金融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文件规定了环保部门要按照职责权限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需向金融部门提供环境信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银行作为贷款人审慎对待自身的贷款风险和履行企业环境信用的社会责任。
虽然我国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进行规制的起步较晚,但通过政府和企业的不懈探索与改进,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中使企业信息公开有了法律依据,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这些依据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公平、公正方面体现得不够。虽然其内容也包括强制执行和自愿执行,但在性质相同或相似的某一类具体行业中,体现企业对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平与公正方面的表述不清,这可能造成对规则的破坏,甚至还会让一些企业钻了漏洞。其次,对企业信息公开的程
度要求到位。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长中,出现了由于企业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而导致的区域环境质量下降、企业违法排污产生环境污染而导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等社会问题,这严重威胁着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保证企业商业秘密的基础上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要求应更严格。所以,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健全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一)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建立。2007年7月,《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明确要求各级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信息沟通机制。沟通机制是信息共享机制的基础,环保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逐步畅通之后,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为了进一步实施绿色信贷政策,建立环境信息共享机制势在必行。
2009年6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矢口》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为促进环保与金融部门建立信息共享制度,使金融部门及时掌握企业及企业法定代表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社会信用情况,发挥行业信用体系的作用,增强绿色信贷政策的可操作性,环保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了《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在继续依据《关于规范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工作的通知》中明确环保部门报送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的基础上,文件中增加了环保部门报送信息的内容,如在原来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的企业违法信息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企业违法情节和违法性质两项,将企业违法的类别划分为恶意违法和一般违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环保部门和各级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公开职责和具体工作要求。
至此,由沟通到共享,环境保护部已经与银监会签订两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首次建立国家环保部门与宏观经济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我国节能减排授信信息共享机制正式建立,环保部门与各级金融机构的职责和工作要求有了明确的依据。这表明我国对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高度重视,是环境经济政策领域的阶段性突破,同时也显示出我国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我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和管理方式的民主化与公开化。
(二)节能减排授信环境信息共享机制的完善。为了保{正“绿色信贷”的有效实施,环保部已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了3万多条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各商业银行以此为依据对部分违法企业采取了停贷或限贷措施。可以说,这种环境信息共享的模式在节能减排授信工作中的效果初显,使“绿色信贷”的实施更具可操作性。但是,环境信息共享机制还处在初建阶段,各项内容还有待于完善和实践检验,该机制越完善,节能减排授信工作的成果就越明显。我们要在立足现状,吸收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与组织,遵循统一标准,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合作共建,改进表征手段,更好地发挥环境信息为管理决策和公众服务的作用。
首先,《关于全面落实绿色信贷政策,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规定了环保部门报送信息的两种方式。其中,方式一:按照《关于规范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企业环境违法信息工作的通知》,通过“12369环保热线”网站中“环境监察专用信息管理系统”中设立的供各级环保部门填报的“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供企业环境违法信息明细表”,作为向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公开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的平台。处罚决定作出后20日内将已经下达的环境行政处罚信息填报至“12369环保热线”网站。各级环保部门分别填报,自行负责,及时更新。笔者认为,此方式虽可有效地为银行部门提供企业的环境违法信息,但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不仅要能反映企业的违法信息也应包括其积极遵守环境法律并履行环境责任的信息。根据2007年《关于落实环保政策法规防范信贷风险的意见》,环保部门要按照职责权限和《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的规定,向金融部门提供的环境信息也包括环境友好企业名单和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信息。这一点似乎并未在目前的信息共享系统中得到充分体现。如果企业很好地履行了环境责任,那么其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中一定会进行专门地说明,而由于这种环境信息公开的自愿性且由企业自己对外进行公布,那么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就应经环境部门认证核准后纳入信息共享系统(或是条件成熟后,将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认证和评级交由公信力强的第三方机构,再经环境部门审核)而作为节能减排授信的正式参考标准。这样,银行就可以省去对这类积极环境信息的收集与确认,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上。
其次,《通知》同时也规定了金融机构报送信息的职责和方式。文件规定的逐级上报和上报周期可以说很详细、周密。但是从整体上看,环保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体现得并不充分。这并非是否认两部门的积极态度,相反,二者之间环境信息的相互反馈恰恰表明了有效沟通的重要性。信息公开的双向性决定,只有双方有效地寻求与沟通才能起到最大的互动与双赢的效果。笔者认为,现阶段环保与金融机构的双向沟通在现有规定中不够顺畅,囿于其繁琐的程序,如果建立一个独立的节能减排授信信息共享电子平台,使双方掌握的和需要的环境信息都直接汇入一个信息载体,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双方依据职责对各类信息分类审核管理,这样就减少了信息往来的过程,使信息利用更便捷、有效。当然,这需要进一步论证建立该平台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再次,要研究建立跨区域、跨地区、跨部门、跨应用的信息资源共建与维护运行机制,加强区域间、相关行业与部门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抓住机遇以典型应用化解“孤岛”,通过典型应用项目的建设,大力拉动“纵横”整合,实现环境信息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网共享。而且要进一步完善环境信息制度,出台相匹配的法规解释,健全相关信息公开与共享利用的规章制度。环保不再是两个部门之间的事情,各部门的行业协会和监管机关也要发挥作用,节能减排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和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环境保护工作大局。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的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事件”。为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推动全省各级环保部门按照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的要求,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特提出意见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全局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务必充分认识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切实加强对辖区内环境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协调,落实责任,分工负责,全面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加快推进先进的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要积极为环境监测工作创造条件,在人、财、物各方面给予保障,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在人、财、物方面对监测工作的支持,从根本上解决目前部分环境监测站“以副养主”和工作“错位”的现象。
二、进一步明确各级环境监测机构的职责和定位
各级环保部门要按照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要求,对环境监测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明确各年度的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细化各级环境监测站的职责和义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必须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不断提高全省环境监测系统的综合协调和管理能力,提高环境监测服务环保中心工作的能力。上级环境监测机构要切实加强对下级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省环境监测中心要强化对全省环境监测机构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各设区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要加强对辖区内各三级站的业务指导,加快形成统一高效的全省监测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增强全省环境监测工作的合力。
全省环保系统要以“集中有限财力,坚持功能建站”为宗旨,以全省环境监测综合能力全国领先为目标,按照“做强省级站、配全市级站、配套县级站”的原则,切实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要根据国家和省环境监测站建设标准,合理确定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功能定位,实现监测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做强省中心,围绕建成国内一流环境监测机构的目标,着眼于做强做大,加快把省环境监测中心建设成为全省的环境监测网络中心、应急监测指挥中心、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要配全市级站,全面加强市级环境监测能力建设,重点抓好持久性有机污染、金属形态、生物毒性等复杂疑难污染物的监测能力建设。要配套县级站,将县级站作为市级站监测能力的补充和延伸,着重加强监测能力配套建设,使其能承担环境要素的常规监测、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运维,并在环境应急监测工作中发挥先头作用。
三、建立健全环境质量监测网络,拓展环境监测领域
要以及时说清全省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目标,加快建立功能完整、运转高效的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各级环境监测站应当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及环境管理需要设定、调整所辖区域内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进一步提高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和覆盖面。要立足监控环境安全,构建完善的空气、地表水、饮用水源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和自动监测网络;围绕推进污染减排,加大重点污染源废水和废气自动监控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构建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配合生态省建设,充分利用国内外现有的卫星遥感技术,建立生态遥感监测网络。
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拓展环境监测领域。要根据“811”新三年行动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提高饮用水源地生物监测能力。根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有关要求,积极向当地司法部门申请司法鉴定许可证,主动承担环境监测司法鉴定业务。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强对国控、省控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督性监测工作,扎实开展建设项目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要积极落实企业污染信息制度,充分发挥我省环境监测技术优势,大力开展污染源监测。要按照环保依法行政工作要求,全面实施环境监测证制度,提高监督性监测的时效性和突击性,有效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四、构建先进的环境应急预警和响应监测体系
各级环保部门要把加强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构建先进的环境监测应急预警和响应监测体系,作为我省环境监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充分发挥省环境应急监测中心的指挥协调作用,建立并完善以11个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应急监测分中心的环境应急监测网络。省环境监测中心要制定全省环境应急监测培训计划,对各级监测站应急监测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各市级监测站要制定辖区内的应急监测演练计划,并根据本市《应急监测预案》定期实施应急监测演练,努力在全省范围内形成多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环境应急监测队伍。
各级环保部门要加强对自动监测站的运行管理,充分发挥我省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的预警作用,尽快形成以自动监测监控为主要手段的自动监测体系,确保数据合格率、质控合格率均不低于80%。要加快推进饮用水源地等关系民生重点领域的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全面开展全省有毒有害化学品重点危险源调查,建立有毒有害化学品信息库、危险源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固体废物应急监测信息平台,及时、准确预测可能产生的危害影响程度、事态发展趋势,为及时妥善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五、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监测数据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线。各级环保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报告制度、数据质量评估制度和监测质量考核制度,将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贯穿于日常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着力加强对监测质量的监督与管理。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要进一步加强监测机构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相关要求,制定本站管理体系文件,并保证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全面提高环境监测质量。切实加强对环境监测质量的监督考核,严格按照《浙江省环境监测合格证考核制度》的要求开展各级监测站的合格证考核,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省环境监测中心要不定期对下级站进行质控考核,组织各站之间开展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交叉检查。设区市环境监测站要组织好对辖区内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控考核工作。
六、加快提升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
各级环保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全省监测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全省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加快实现环境监测信息的安全、可靠、及时传输。要在全省范围内建设以环境质量、污染源监测以及自动监测等为数据源的环境监测信息采集系统。以先进的数据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等技术为依托,建立健全全省环境监测数据库。要依托现有光纤传输网络,加强各级站的网络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高效畅通的环境监测信息传输网络。在各级环境监测站之间建立以全省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和GIS数据为基础,以语音、视频传输为途径的全省环境质量综合分析会商平台。加快建立环境监测信息平台,做好环境监测信息工作,为公众及时了解环境质量提供方便、快捷的途经。
七、扎实开展监测科研,大力培养监测人才
各级环境监测站,特别是省、市级环境监测机构要结合环境质量现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科研工作,通过科研促进监测机构技术水平的提高,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监测服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研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实施科研工作。要制定内部科研激励机制,鼓励技术人员积极勇跃地开展各种监测科研工作。
总理今年8月初在太湖实地考察治理情况时指出:“近几年,在国家支持下,江苏省加强领导,措施坚决有力,规划周密科学,治理效果比预期好。但太湖治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坚持不懈抓下去,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从根本上把太湖治理好。”
今年7月底,记者对江阴市酸洗行业废酸处理现状进行了专题走访,发现江阴地区的经济结构太“重”了。该地区在酸洗行业的环境监督、规范废酸、废乳化液等处置行为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存在落实不到位、处理不规范的情况,给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埋下了一定的隐患,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写入,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首次明确下来。生态文明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标志,是环保部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要着力推进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来抓,环保工作总体来看势头很好,特别是运用经济手段,倒逼企业重视环境治理的创新之举、“河长制”管理工作责任制的推行、《2009年度江阴市污染源普查工作计划》新鲜出炉等措施的推进,创造出具有全国意义的环保和治理经验。
但也必须看到,随着江阴市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江阴市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些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基本接近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容量非常有限,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进一步加剧。二是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难度很大,由于区域河道交错,各乡镇经济小区排污企业众多等原因,空气和水质量很不稳定。三是一些企业经营者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环境法律观念差。表现在有些企业新上项目不履行环保审批手续,擅自开工建设;不执行环保部门管理规定,不落实环保措施;有环保设施的,受经济利益驱动,擅自闲置处理设施,直接排放污染物;有的推诿或逃避环保部门执法检查,瞒报谎报排污量,逃避应尽的环保义务,以至造成环境,引起周围群众的不满。
以江阴市华士镇为例,在该镇庞大的工业体系中,冶金行业是一个占重要地位的主导产业,其中尤以带钢行业最为突出。全镇共有带钢生产企业约40家,主要生产热带、冷带、镀锡、涂锌、彩钢等。2007年,全镇带钢企业完成开票销售收入127.24亿元,比上一年83.62亿元增长52.16%,占全镇开票销售收入的22.36%;应征税金7347万元,比上一年9540万元下降22.98%,占全镇应征税金的9.19%。
带钢行业是一个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冲洗酸性废水和酸雾以及废酸和皂化液。另外,由于使用酸度22度左右的盐酸,对酸槽和管道、地面都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加上乡镇企业管理不到位,常常会造成酸液泄漏、渗漏等现象。带钢行业对水、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几年前华士镇域内河道及其下游乡镇河道水质经常阶段性、大面积发黄,就是华士镇部分带钢生产企业造成的。
在走访中,记者重点对华士镇废酸处理企业进行了调查,先后走访了华士镇红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双龙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宏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华士华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建业金属制品有限公司、鼎祥公司、天缘公司、鹏威公司和周庄镇的万事兴有限公司以及江阴市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
在鹏威公司下属的宇洁废酸处理场的日废酸处理登记表中发现,华士彩镀厂等几家企业的废酸供给数据不稳定,现象异常。该公司一线工人解释道,为了能持续供给生产单位原料酸,常有无资质的企业或个人招揽废酸回收业务,经他们回收的废酸不能得以正确处理,甚至有非法转移出省的现象存在,导致该公司有处理能力的两套处理装置只能一套生产,一套闲置。今年一月份以来,该公司月亏损达40万元之多。
一、 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
环境保护工作是关系到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一年来,我分场场认真贯彻农场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认识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尤其把全场的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环保设施正常运行,责任到人。
二、扎实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全面贯彻《环境保护法》
一是通过印标语、办板报、挂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保护环境、全民参与的浓烈氛围,让环保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生产,让大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环保部门的职责、环境质量的状况、环境保护工作的任重道远。。悬挂、张贴安全生产标语,大力营造环境保护宣传气氛。二是用宣传标语、微信等舆论载体多形式、多渠道的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以“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了环保宣传工作,将环境保护传递到全分场的职工心中,做到人人皆知。三是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场容场貌的整治,美化、亮化、硬化、绿化至分场部、大队场头及住宿区内的各个角落。通过广泛宣传,使干部职工重视支持环保工作、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三、环境管理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一、招商引资及技改完成情况。
一是加大招商力度,加快工业化发展。在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一把抓、一号工程的理念,狠抓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创新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落实招商措施,全乡招商引资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今年8月份从杭州临安引进了一个年产10000万吨磁记录原纸生产线项目,协议引资5800万元,占地35亩,落户在工业园区,截止10月底,实际已到位资金960万元,圆满完成了当年新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招商项目的任务。
二是发挥参谋作用,积极扶持企业提升。努力做好本乡企业的技改引导,扶持企业做强做大。以工业服务月活动为契机,深入企业开展调研,收集困难问题,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积极开展企业的税收、就业、社会贡献、能耗、电力、土地资源、科技含量等大调查,掌握企业的动态发展。建立和完善乡班子成员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进,到10月份止,技改投入已达4000万元,完成了县下达的考核任务。
二、加强安全工作力度,确保本乡经济社会稳定。
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坚持抓早、抓实、抓重点的工作思路,着重抓了以下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健全组织网络,解决有人办事问题。村两委换届结束后,我们及时对村级安监、消防、联防网络力量进行调整,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同时建立动态管理网络。在各村建立以民兵骨干为主体的应急小分队,一旦有重大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应急小分队立即出动,把事态控制在萌芽壮态。
(2)认真抓好安全生产督查活动。针对存在的隐患,及时与企业和各行政村签订了安全生产责任书;对相关的企业下发了书面限期整改通知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6月中旬,我们又对这些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企业进行上门督办整治情况。
(3)积极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是发现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乡在春节、五一、国庆期间,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查出大小事故隐患76起,并对五都桥砖瓦厂、天全砖瓦厂等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下达书面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及时予以督查,消除了安全隐患,无形之中减少了企业损失。
(4)制订应急预案,防范于未然。在编制好乡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帮助并督促企业编制好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
三、建章立制,消防工作取得实效。
为切实抓好消防工作,今年推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一是组建工作班子,成立了消防工作领导小组及消防队;二是成立了乡义务消防队伍;三是广泛宣传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四是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险隐患;五是落实责任,与全乡各行政村乡属各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消防责任书;六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配合上级相关部门着重抓好电气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七是制定清剿火患百日攻坚方案,在全乡开展了清剿火患百日攻坚行动。到目前止,全乡末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控制在县下达的指标内。
四、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严把环保关。在引进投资项目时,严把环保关,把污染企业拒之于外,对现有企业加大环保法规宣传,使企业自觉地按国家标准排放污染物,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效益与环境的双赢。
强化环境监管。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做好相关企业的环境监管工作。与县环保部门联合查处了3家无证无照企业,调解了3起环保纠纷。并全力配合做好生态县建设相关工作。
五、继续做好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乡村两级质监员队伍。
制定和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责任制。与各行政村、企业和部门签订责任书。将质监工作纳入“平安乡”建设体系。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研究制订工作方案、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全面开展排查督促、主动与县相关部门对接等措施,制定了我乡十小行业整规推进进度表,全面推进我乡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
六、认真做好其他工作。
抓好社会保障、创建和谐企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工作;在确保稳定的前提下做好原砖瓦厂土地的招租、士元茶场的合同纠纷等工作;配合做好乡政府各项中心工作,做到服从、服务于大局。
1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现状
规模化畜禽业的发展在解决了畜产品供给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规模化畜禽场大多分布于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畜禽业的这种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及畜禽养殖区的城市化,畜禽粪便不能及时为农业利用,也难以进行有效处理;加之农业上由传统的使用有机肥转向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畜禽粪便利用率低,成为严重的环境污染物,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有三个方面:粪便、污水和大气污染。
1.1粪便污染。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很大,据统计每年产生量约为17.3×1010t,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倍,而且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物质。畜禽粪便中含有的氮、磷分别为1597×106t和363×106t。畜禽粪便中又含有很多的有机污染物,远远超过工业排放量。由于以往我国畜禽养殖场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清粪水随意排放,极易造成畜禽粪便流失,进入水系。因此,可以认为,畜禽粪便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2水质污染。畜禽粪尿、畜禽场排出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高浓度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质不断恶化。据调查,重庆市两个家禽集中饲养区造成两条河流严重污染,需上亿资金治理,某开发区地处主城区,一些暂时尚未使用的空地被外来农民搭建简易猪舍,收集潲水大养其猪,粪尿、污物随意排放,污染极为严重。畜禽粪便污染物不仅污染了地表水,其有毒、有害成分还易进入到地下水中,严重污染地下水。
1.3大气污染。畜禽粪便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NH3、H2S、粪臭素、CH4、CO2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不但会导致动物应激,还影响人类健康。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对粪便没有进行有效处理,相当部分养殖场散发出非常难闻的气味,严重地污染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
2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
2.1畜牧业由分散经营转为集约经营。我国畜牧业原来的规模小,仅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经营,加之粪便得到充分利用,所以污染影响不大。近年来畜牧业逐渐转为集约化,规模较大,所产生的大量粪尿等排泄物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2.2饲养场地选择不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蛋、奶、肉等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了便于畜产品的产、供、销一条龙的配套,使集约化养殖业由农区、牧区逐渐向城镇郊区转移,造成农牧脱节,畜禽粪肥不能及时施用于农田而造成污染。
2.3畜禽粪便未能充分利用。农业上由使用有机肥逐渐转向大量使用化肥,结果使大量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积压浪费,造成公害。
2.4兽药、饲料添加剂使用不当。由于规模化、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在生产中使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金属微量元素,成为畜禽防病治病、保健促长的需要,经济利益驱动、监管不严和科学知识的不足,使滥用上述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造成畜产品的药物残留及环境污染。兽药的残留,通过人们摄食转移到人体内,影响人们的健康。另外有害物质通过畜禽的排泄,造成土壤和水源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威胁。
3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对策
一是适当实行集中、规模化养殖。建议养殖农户,以自然屯为单位建立牛羊托管所,养殖户将自家的牛羊集中在一个场所存放,轮流出工养殖管理,既节省了空间、劳力,更重要的是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对畜禽粪便、养殖污水的统一处理和利用。但是,如果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大量畜禽排泄物及养殖污水不能及时处理和综合利用。所以要适当实行集中、规模化养殖。二是积极推广畜禽粪便零排放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大型规模牧场。具体分为三步实施:第一步,实施粪污“减量化工程”,通过建筑设计、饲喂设备和饲养管理模式等的改变,减少污水排放量的70~80%。第二步,引进零排放设备,建造发酵棚舍、集污池等设施,通过污水喷淋和物料发酵,实现污水零排放。第三步,通过有机肥深加工和商品化生产,实现养殖业和种植业有机结合和可持续发展。三是“畜禽-沼气-种植(养殖)”模式。该模式是针对中小牧场,以建立沼气池为中心,对于养殖场周围有较大规模鱼塘、农田、果园和蔬菜地的中小牧场,建立“畜禽-沼-果(蔬、草等)”生态模式;对于周边没有上述有利条件的牧场,在建造集肥池、沼气池、净化池的基础上,增建生物塘,达到中小牧场粪污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
4畜禽养殖业污染污染治理的建议
4.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各乡镇、开发区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保全国生态区创建成功的高度,加强对村组干部、养殖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认真宣传贯彻《农业法》、《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强化生态农业建设,提高畜禽养殖场(户)环保意识,积极宣传、推广使用有机肥料,改变农户用肥习惯。
一、高度重视,把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摆上突出位置
(一)成立机构,加强领导。为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局长同志为组长,局党支部成员、副局长同志为副组长,科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工作职责,形成了从局机关到局属单位的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领导机构体系,使廉政文化建设工作在组织上得到切实保障。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制定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计划》,明确了廉政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方法步骤,提出了有本局特点的廉政理念。将廉政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规定局党支部书记每半年给党员干部上一次廉政党课。
(三)搞好结合,注重实效。结合环保工作实际,从全局工作考虑,科学安排时间,力求效果,把“廉政文化建设”同全局的重点工作,同建设法治型、学习型、服务型机关活动,同加强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推动工作。
二、打造平台,大力营造廉政文化氛围
(一)设置廉政文化宣传栏、警示牌。在局政务公开栏,悬挂了创意新颖、哲理深刻、通俗易懂,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廉政警句标牌,让全体干部职工随时观看,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二)汇编了《反腐倡廉教育读本》。搜集整理汇编了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渎职等案例,并附有部分案例的剖析和启示,发给干部职工阅读,在全局干部职工中产生了极大的心灵震动。
(三)设立了荣誉室。将环保局得到的各类荣誉奖牌摆放在室内,让干部职工经常观看,以激励其工作激情。
三、发挥廉政文化建设作用,创新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环保工作受重视的程度前所未有,环保部门的权力不断加大,地位也在不断提高,承担的责任相应也越来越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部门,也成为廉政高风险部门。因此,把廉政文化建设与创新监督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推动工作,是树立环保队伍良好形象的必要手段。
(一)创新了干部管理举措。全局所有中层干部一律竞争上岗。调整使用干部时邀请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市环保局对口处室负责人、局领导和职工代表组成考评组,对参加竞聘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察。
(二)创新了部门联动机制。积极主动地邀请县检察院在县环保局设立工作联系点,及时沟通信息,一旦发生导致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案件,将及时移交检察系统处理。
(三)创新了监督形式。监察室主任全程监督污染治理设备和环境监测设备购置招投标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评审工作,确保不发生违纪行为。
(四)创新了监督渠道。组织开展走访百家企业活动,主动倾听企业呼声,及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的薄弱环节,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风清气正,效果显著
(一)廉洁从政意识提高,无违法违纪案件发生。局领导班子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负责;对部属管理严格;局属单位负责人都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吃请现象明显减少。没有发生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没有出现一例违法违纪案件。
(二)接受监督意识逐步增强。从局领导到局属单位负责人都能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监督。
(三)单位风清气正。廉政文化建设使党风廉政建设得到了加强,保证了单位风清气正,政通人和。全局干部职工争先创新的多了,甘愿平庸的少了;谋事干事的多了,找事闹事的少了;遵纪守规的多了,违法乱纪的少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局向心力、凝聚力空前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