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手抄报花边范文

手抄报花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抄报花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手抄报花边范文

这虽然是我们昨晚辛辛苦苦做的,可一到了老师的手里,只说了一句话:“除了尹杉、薛思雨、尹诗佳、马翔他们几个的手抄报稍微修改一下就行了,其他同学的一律‘枪毙!’”老师一声令下,我们哪敢违令,只好重做。

我想:昨晚我和妈妈奋斗了三个小时才搞定这份手抄报,中午哪能有时间重做一份呢?要说制作手抄报辛苦,你也许不相信,那就听我慢慢道来:下午我放学回家之后就赶快设计草图,然后裁纸;与此同时,妈妈帮我在网上查找资料,我手忙脚乱地连续工作了三个小时才制成了这张手抄报,你说我能不辛苦吗?想到这儿,我不禁难受起来,看周围的情况,大家的想法也和我相同。

老师也许是看透了我们的心思,就给我们讲了如何制作手抄报。她把大黑板比作白纸,告诉我们在白纸的周围要画上花边或者涂上颜色,花边不能太宽也不能太长,然后在白纸的中间画两条线,两条线中间可以写谜语、诗句等……再适当分配两边的空间,插图、写作都可以。老师给我们整整讲了一节课,我们心中对如何做手抄报也已经了如指掌。

第2篇:手抄报花边范文

广东省广州市 东风东路小学三(2) 班 张君曼

最近,学校开展了“我为校园添份绿”手抄报比赛的活动。我在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非常高兴,心想一定要为班级体争光,做一份漂亮的手抄报,同时,也让所有的同学从我的手抄报上学到知识。

首先我开始设计版面,为了做到图文并茂,不仅要有关于主题的内容,还要有相应的图片背景。于是我先从《网页制作素材》图库中选择了一个青蛙举着一片荷叶的图画,因为它刚好符合“我为校园添份绿”的主题,而且青蛙也是益虫,是我们的好朋友。关于绿色主题的文章我是在网上有关绿色环保的网站找到的,虽然费了很多时间,但是我不灰心,终于找到了我满意的文章。最后我把它们用不干胶纸打印出来,用花边剪刀把它们剪成不同的形状,这样大家看起来就不会太死板,再配上颜色不同的艺术字,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贴在卡纸上,一张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手抄报终于完成了,看看钟,已经十点半了,可我一点都不觉得累,因为明天我要把它带到学校,把“绿色”带给我的老师和同学们,那将是多么有意义呀!

手抄报带给我知识和快乐。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抄报,一起来享受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

第3篇:手抄报花边范文

古典诗词作为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和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毛诗・大序》载:“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普遍反映古代诗歌晦涩难懂,考试中诗歌鉴赏题得分不高,学习古诗兴趣不浓。然而高二第一学期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前三个单元都是诗歌,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会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呢?初中时期学生们学过以画解诗,吟诵解诗等等。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诗歌、了解诗歌相关知识中?笔者想到了一种既可以激发学诗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方式――手抄报。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手抄报是模仿报纸的,或用钢笔书写的,可传阅、也可张贴的小报。在学校,手抄报是第二课堂的一种很好的活动形式,具有相当强的可塑性和自由性。和黑板报一样,手抄报也是一种群众性的宣传工具,同时还为学生们提供展示文字、书写、美术才华的舞台,让他们从单一的课堂模式解脱出来,并投入到更广阔的自由发展天地。

一、小小手抄报,变“单一的课堂呈现”为“活跃的第二课堂”

传统的诗歌教学只是单一的课堂呈现,教师讲学生听,至于学生接受了多少,消化了多少,不得而知。采用结合手抄报的形式,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自由的时间,各尽其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各取所需,根据自己的兴趣从网络、书本典籍中查找合适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色彩、绘图、书法等艺术手段,呈现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弥补了文字的单调,给人以生动形象、优美和谐的美感和启迪,同时还变课堂的被动灌输为主动探究释疑。

以前的课堂教师反复讲述各类诗歌的基本特点和鉴赏要点,学生被动接受;现在以手抄报为载体,辅以教师的适时适当的引导,小组成员之间会自主活跃地交流沟通,主动去解决疑惑,获取诗歌的相关知识。以前教师讲学生问得少,现在学生自己问问题的就多起来了,不仅生生互动频繁,师生的互动也更融洽。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启发学生多思考、多质疑,学活知识,化难为易,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效果截然不同。

二、小小手抄报,变“一言堂”为“合作探究、百花齐放”

以往三个单元的古代歌,我们往往会按内容来分类: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等,然后安排教学内容讲解,介绍代表作者、时代背景、风格特点、意象意境、思想情感等等。看上去很美,条理清晰,教学内容环环相扣,但学生并不一定能跟着你的步骤思路进入诗歌殿堂。然而,手抄报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组设计主题内容,查找相关背景知识,代表作品,答题步骤和方法,总结意象和寓意,甚至挖掘到各类诗歌的形式标志、特有的艺术手法、写作结构及鉴赏要点……经过一两周时间的协调和准备,全班六个小组,分别设计了六张精彩纷呈的手抄报:“魏晋南北朝诗”、“梦回边塞”、“咏诗怀古”、“羁旅思乡”、“山水田园”、“诗说古今之讽喻哲理诗”。内容丰富,不仅有遒劲有力的书法,还有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在准备的过程中,组与组之间暗自较量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和友谊。随后,各组的学习成果通过张贴的形式展览,组与组之间相互学习。最后是评比打分环节,班主任也参与进来,评出一、二、三等奖,并给予操行加分奖励,学生的成果得到老师的肯定,更进一步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这样把知识、能力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素质教育也能落到实处。实现了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互相研究,共同探讨,互帮互学,和谐民主的班级学习氛围就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

三、变“茫然无措”为“有迹可寻”

高中生读诗歌,不仅要能鉴赏,还要会做诗歌阅读题。以下以边塞诗为例,谈谈练习中手抄报活动实践的效果。如:一次周测中的诗歌题是宋词陆游的《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设题为:请概括诗中的人物形象和分析这首词中典型的艺术手法。学生在手抄报“梦回边塞”中有过这样的积累:边塞诗的常见意象,分类整理了自然意象(秋月、雪山、大漠、孤城、长云、雨雪、风沙等),战事意象(金鼓、旌旗、铁骑、烽火、羽书、角弓、胡马、征衣、铁衣、戍楼、戈矛剑戟、斧钺刀铩等),边塞地名(碛西、轮台、龟兹、夜郎、楼兰、玉门、凉州、天山、渔阳等),边塞民族及乐曲(胡、羌、羯、夷、羌笛、胡笳、琵琶、画角、梅花落、关山月、雨雪曲、杨柳曲、出(入)塞曲等)。那么学生初读诗歌就可以很快找出“匹马”、“梁州”、“关河”、“貂裘”、“胡”、“天山”、“沧州”这些极具特色的名词,并迅速定位此诗为边塞诗,再细读诗词,从“当年”、“梦断”及下阙“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字眼中可以明确诗歌描写了一个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的抗金英雄形象。作者想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另外,学生们在手抄报中有边塞诗表现手法的总结积累:融情入景、以景衬情;对比(揭示矛盾、突出强调内心的情感);虚实结合;善用典故,还有比喻、夸张、渲染、烘托等等。有了这样的积累,就不难看出这首词最大的特色是运用强烈的对比手法,以抒发作者心中的满腔的幽愤和无言的抗议。学生们有了手抄报的活动做铺垫,阅读诗歌时就不会再茫然不知所措,而是会在曾经有趣的活动中、合作自制的手抄报中寻找总结积累过的知识点,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库,进而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当然有机整合答案,准确表述语言这些步骤还需后期不断强化练习。

第4篇:手抄报花边范文

美术学习 校园文化 课程改革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到,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章中提到“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

新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一条全新的美术学习之路,也为美术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正如比尔・约翰逊所说,“教育改革就像任何新事物的出现一样,这是一个有点惊慌和兴奋的过程,你自己来决定。尝试一下,即使仅仅在这条路上走几步,也许会留下你自己的脚印”。要充分利用学生实际生活中接触的各类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

首先,组织喜爱美术的学生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比如,在学校领导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做了整体设计和规划之后,我们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就有机会参与对教学楼一到四层的走廊墙壁进行装饰布置的工作。同学们都非常激动,踊跃的参与到设计绘画的过程中,根据学校的整体设计理念,结合同学们的兴趣、喜好,经过集体的讨论,把四个楼层分成四个主题,进行设计创作。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四楼的主题,以科学幻想为主题进行创作。这是因为四楼的学生以五年级学生为主,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审美意识逐渐具有个性化,有很好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大多数男同学喜欢画充满想象的、以科幻题材为主的想象画,如怪兽、机器人、太空战舰等都是他们做善于表现的内容;而女同学则更喜欢表现如日本漫画《美少女战士》等作品中的美少女形象。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绘画创作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给学生自由的创作空间,他们能更好的进行创作。五年四班是李××同学最喜欢画机器人,我们就根据他的兴趣,让他创作了一系列以《太空机器人》为主题的黑白画作品。作品尺寸对开画纸大,用记号笔直接绘画。第一次画这么大的画,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兴趣,更因为能用自己喜欢的绘画特长,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是一件很值得骄傲是事情。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极大的创作热情,并很好的发挥了自己在绘画创作方面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创作任务,而且他的作品受到学校老师和同学、家长的好评。很多学生都像他一样,参与了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绘画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自信心,更增加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如爱因斯坦说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知识的进步,是知识的源泉。”通过这次活动,以点带面,影响了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美术学习的行列里。

其次,将美术学习与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紧密联系。美术课内容要与学生的学校学习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就能领略到美术学习的独特价值。手抄报是校园里每个班级里进行学习宣传的常用方法。手抄报制作涉及文字编辑、版面设计、花边、插图等综合内容。这些都是美术知识的具体运用。作为美术老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应用学习到的美术知识进行图案设计、文字书写,运用多种多样的字体和颜色配置,将学生引导丰富多彩的美术世界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例如,组织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定期进行手抄报设计制作比赛,获奖的作品展示在露天的展示橱窗里,让所有来学校的学生、家长都能欣赏到他们作品。以班级为单位,采用不同的题材,定期更换班级的手抄报。通过不同展示平台,为每个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也使学生知道美术学习和生活的联系,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将美术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渗透到校园文化学习的每个角落。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文化教育,它不但作用于学生艺术素质的提高,而且还作用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确立学生实践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手段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具备主动学习积极的心态,产生执著的探索精神。学校和教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很好的实践舞台,他们的创新精神就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例如在学校的各类大型活动中,就能很好的将美术学习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如组织各类绘画展览、比赛,学校的运动会,可以在学生中征集会徽;节日里的联欢会等文艺活动,涉及海报设计、服装设计、舞台设计、舞台化装、面具头饰等的制作;学校的涂鸦墙,是最能体现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最好的舞台,可以完全由学生自主进行创作完成,定期更换内容;教室里的环境布置,图书角的装饰、课程表的设计、宣传板的设计、教师讲台、电灯开关的装饰和美化等,形成富有感染力的校园文化氛围。而这些活动都与美术知识息息相关,通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可以挖掘学生的创作灵感,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多姿多彩,让学生在自己创造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

美术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一种以视觉形象为主要媒介的教育,包含着技术但又绝不仅仅是技术,还应该涉及文化。这就是新的美术教学理念,也是美术教育新的进步与拓展。而如何认识我们所处环境中的文化氛围和特质,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这种认识,现代的美术教育非常关心校园的文化学习和建设,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尹少淳.走进文化的美术课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第5篇:手抄报花边范文

一、 创设生活化的语文课堂环境

课堂上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氛围,学生才能感到自己真正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一定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态度亲切、和蔼,从而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教学实践中,我在语文课堂努力创设一种生活的情境,尽量让学生随着季节的变化,和学生一起动手分别把教室布置成“春色明媚”、“星光灿烂 ”、“金秋丰收”、“冬日浪漫”等等不同的风格,让学生在绿绿的草地上,红红的花丛中识字学文;在蝉鸣的林间小溪旁,浩瀚的星空中开展研究性的学习;在稻浪滚滚、瓜果飘香的丰收园里吟诗作文;在千姿百态的窗花和圣诞老人的祝福中进行言语交际和语文实践活动,充满乐趣。

除此以外,教室里还根据本地的特产和本班学生的兴趣、特长开辟养植角,让美丽的鲜花、可爱的小动物伴随孩子的学习生活;开辟探索角,鼓励学生把自己想知道但目前靠自己的力量还无法找到答案的问题和研究内容公布出来,请有意者共同探讨、研究,培养孩子的探索与合作精神;设立知心信箱,让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和心理上遇到问题的孩子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二、 构建生活化的语文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因此应该从生活中来,与生活相结合。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相联系,拉近语文教学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学贴近学生生活,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人,让学生在充满童趣与乐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1.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 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在学习内容与学生体验间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这是优化学习过程的有效途径。如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8课《狐假虎威》,我在教学设计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狐狸吗?为什么?问题出来之后,有几个同学举手发言。

同学们说得头头是道,我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但我也不忘回归课本。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但我们书上说了“狐假虎威”是什么寓意啊?出示课文最后一小节: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最后出示成语应用:自读下面的话,同桌说说谁借着谁的威风?

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自己并没有本事。

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不必作深奥的逻辑分析,已经意会,无需言传,学生运用生活中的知识确实比较轻松地达到真正理解。

2.在小组合作中学习。

一年级学生学前教育的差异较大,利用拼音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互动学习。学习拼音时,可以利用学生的差异资源,让学生说出本小组同学名字的发音,以此来认识自己和同学的名字,也使自己为同学提供服务时更为方便。小组间的竞赛活动非常有利于拼音教学。如教学“o ou iu”以后,可以设计出带有拼音及相应文字的彩图。如:“小河水,流流流,绕过九条沟,流到姥姥家的村东头。村东头,有九棵柳。啾啾啾,九棵柳上停着九只鸟。雄鸡叫,太阳照,九只鸟儿都飞了”等句子。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分别在发下的三张红旗形的纸上写上带有复韵母o ou iu的音节。比一比哪一小组合作得好,得到的红旗多。这项作业,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兴趣特点,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开展语文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3.在操作实践中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听、说、读、做等各项基本活动中,动手实践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在学生的大脑中留下的记忆最为深刻。根据这一规律,我在教学中要千方百计挖掘教育教学资源,创设活动情境,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各方面的素质。

《秋姑娘的信》这一课的教学可以设计实践性的作业。比如教师带着学生到校园里采集落叶(也可让学生自行组织采集),然后在小组或班上交流,说说它们的形状是怎样的,颜色是怎样的,联系前段时间的观察,说说树叶的颜色有什么变化。再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落叶制成标本,剪、贴画成书签进行展出,让学生在实践性活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体会到享受劳动成果的喜悦。

三、 引进生活化的作业方式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学生除了在语文课上学语文、用语文外,更多的时间则是在语文课外学、课外用。学生作业生活化,就是要让学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培养语文能力的好习惯。

1.环境识字

要求一、二年级学生通过看动画片、少儿节目,阅读“自读课本”和拼音读物,通过吃糖果、喝饮料、跑商店、看广告、外出探亲、旅游、观察四季气候等,

每天识一字,上不封顶,多多益善,鼓励多识字。然后要求学生将所识的字写在环境识字本上,注上音,组一个词,并写一个句子,还配上精美的插图,做到识字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与组词、谜语、儿歌、造句、绘图相结合。

2.谈天说地

每天下午20分钟,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报刊、杂志、听广播、看电视、参与街谈巷议等多种渠道获取天文地理、科学珍闻、自然和生活常识、名人趣事、伟人业绩、英模故事、新闻消息等作为演讲的材料。“谈天说地”课由学生轮流主持,每周一名学生主持,负责组织领导、指名发言和小结。“谈天说地”课要求学生全员参与,每次发言6-8人,兼顾上、中、下三种不同水平的对象。

3.办手抄报

手抄报就是学生自采、自编、自写,用钢笔书写的一种报纸。它由刊头、小标题、正文、插图、花边等组成。每张手抄报根据版面大小,安排相应材料,内容多版面紧,可节选、概括;内容少版面宽,可插图补充。操作时,学生先要根据总的要求确定好报名,然后开始搜集材料,这样学生要阅读大量的文章,通过众多的材料选出适合自己报纸的内容,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大提高了学生比较、选择、筛选材料的能力。同时,这些文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手抄报还可以由抄写别人的文章,而变成刊登自己习作的园地,成为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才能的快乐天地。

4.自由读写

把国家规定的语文授课时间一分为二,以五分之四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精讲多读,打好基础,以五分之一的时间开设大阅读课,大量阅读,着力于智力开发和自学能力的培养。每周辅导1次,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 a.激发阅读兴趣;b.推荐优秀图书;c.指导读书方法:精读、泛读、浏览、速读;d.读书笔记辅导;e.辅导读书活动;f.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5.生活作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要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从三年级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周记。

作为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写一些教材上的写人记事状物的文章,还应加强交际应用的作文训练。如尝试让学生给自己的照片、图画写文字说明;为自己的学校设计一句形象语;给班级创作歌词、班训;为班里开展文艺活动撰写小品、相声、短剧。此外,还让学生写寻物启事、招领启事、招聘启事、竞选报告、广播稿、主持词、建议书、介绍信等。

6.诗词诵读

第6篇:手抄报花边范文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情境

数学学科与人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然而,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忽略这一点,经常把学生的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分裂开来,因此,导致学生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也较为淡薄,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所以,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想方设法改变这一状况,增强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以此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领悟数学的魅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的经验基础上”。鉴于此种教学理念的提出,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在进行教学内容的教授时,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做到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事物出发,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进行探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时,若我们只是单纯地给学生讲解数学概念、规律、法则等,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知道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因而对数学的学习热情程度不高。所以,这就要求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创设一种生活化教学情境,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以满心愉悦的心态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

比如,在学习一年级下册中《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时,我们就可问学生:“你们到超市去买过东西吗?还记得上次购物你都买了哪些物品吗?你带了多少钱?是怎么付钱的?”待学生对这些问题回答完毕之后,我们可举行一次名为“小小商店”的购物模拟活动,即让学生扮演顾客和售货员,让“顾客”拿着钱去购买物品,然后经历算钱、付钱、找钱的过程。这样,我们一方面能检验学生对人民币不同面值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发挥自己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本节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探索中。

二、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没错,长期将学生拘泥在封闭式的环境中进行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和作用,同时也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和抵抗情绪。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除了固定于课堂上的数学教学,还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加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如此,才能使小学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得到真正的落实。

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这节内容之后,我们就可将班里学生带到学校操场中,对学生说:“我们学校打算在操场南侧砌一堵长8米,宽0.2米,高3米的墙,若每立方米需要520块砖,那么砌这堵墙一共需要多少块砖?”然后,要求学生根据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出问题的答案。又如,在学习了《图形的旋转、平移与对称》的内容之后,我们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1)每个人制作一张手抄报,配上花边和文字;(2)家里有电脑的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制作一张带有花边的幻灯片。这样,我们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学实践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加深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变得乐于学数学、喜欢学数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身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挖掘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实现数学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此,学生才能深刻感知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才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真正喜欢上数学、爱上数学。

第7篇:手抄报花边范文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要实行民主管理,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多用鼓励和奖赏的办法,少用甚至不用指责惩罚的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给以赞赏:即使他们有些失误,也要热情帮助而不能横加斥责。我在班级工作中,常常鼓励同学们为班级管理出谋划策,凡是有创见的,我都要在全班大加赞扬,并和学生一起民主协商,共同制定班级制度。这样民主的管理方式,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他们创新能力的重要活动舞台。

1 提供创新的实践舞台

创新不仅是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且是一种需要创新技能的实践活动。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班主任还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的实践舞台。

我给学生提供的创新实践舞台之一就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民主选举常任班委会。选举要经过“自我推荐”、“竞选演说”、“群众投票”等程序,这是给学生提供的第一个实践舞台。在“竞选”活动中,不少同学表现了不凡的才能,提出了许多很有创见的“施政”措施。第二步是由常任班委会成员轮流主持一段时间班级工作,为大家做个榜样。第三步是以学号为序,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常任班委要帮助值日班长工作。值日班长根据班级的整体计划,提出一天的任务要求,督促检查全班的生活、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等,还要填写班级日志,总结一天的工作,提出明天工作的建议,并和第二天的值日班长作好交接工作。这样做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民主参与意识,提高了遵纪守规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创造了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

人人当“主编”,办好《班级日报》是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重要实践舞台。《班级日报》采用统一的纸张,用手抄报的形式“出版发行”,全班同学每个人轮流当主编。谁当主编,谁就负责组稿。谁当主编,谁就负责组搞、编辑、版面设计、抄写,让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班级日报》有“学校新闻”、“班级生活”、“社会大观”、“名言警句”、“学习专栏”、“一事一议”、“我来夸夸他”、“文体活动”等众多栏目,内容丰富多彩而又贴近学生生活;新闻采写、文字编辑、版面设计生动活泼而又各具特色;花边插图、工笔抄写色彩斑斓而又赏心悦目。每天一期,大家都争相传看,先睹为快;每月的合订本同学们更是爱不释手。实践证明,办好《班级日报》既对班级管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又为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除了人人当“班长”、人人当“主编”之外,还让学生主持主题班会、组织班级文体活动等等。总之,作为班主任,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创新能力。

2 进行创新的专门教育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了创新的氛围和创新的舞台还不够,还需要在教育内容中增加一些有关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和特点,进而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早在40年代,世界上有的国家就开设了“创新力开发”的课程。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国中小学还没有创造教育的专门课程。为了弥补这一不足,作为班主任,有必要学习“创新教育”的有关知识,并尽可能利用班会等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品格等方面的教育。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曾经在班会上向学生宣讲社会发展与创造发明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就是在创新和发明中发展的,从而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创新意识;我还通过专题讲座,向学生介绍创造发明的具体事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发明创新的信心。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收集整理了有关知识,分期刊登在《班级日报》上,较为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了创新思维的内涵、形式和特点,并分别列举了一些生动的例子加以说明,很受同学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