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理概念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理概念是反映物理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的思维方式,是物理事实的抽象。它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物理概念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到学生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与拓展,可以说学好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关键。中学物理教学实践表明物理概念是物理中既不易“教”也不易“学”的内容,下面就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从物理概念的引入、建立、理解、深化、运用等方面加以阐述。
任何一个物理知识的学习几乎都遵循这样的环节:实验、事例、概念、规律、题目。传统的概念教学将获得知识结论教学作为主要目标,忽视了学生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行为更多的表现为机械记忆,而不是理性分析。物理概念是一类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共同性质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抽象化和概括化的思维形式。一方面,物理概念反映着人类对物理世界漫长而艰难的智力活动历程,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它又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物理世界中,把握了事物的本质特征,成为物理思维的基本单位和有力工具。每个物理概念都是人类知识的结晶,铭刻着人类思维发展的烙印。如果我们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同时,能把浓缩在其中的思维历程充分还原稀释,让学生沿着前人思维活动的足迹去重演知识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从中发现、体验、掌握形成概念的方法和学习科学思维的方法,那就等于教给学生一把打开思维宝库的金钥匙,从而把物理概念的教学作为帮助学生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这样,概念的引入既自然,又生动具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就能较充分的发挥。
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优化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具体有:
1、创设情景法
物理概念来源于感觉、知觉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本质的内在联系。创设情景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物理概念的正确表象。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直观教学。加强实验教学: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来创设物理环境,展现被研究的物理现象,这是物理教学的一大特色。通过让学生接触实验器材、观摩实验装置模型、动手操作等,能积累丰富的直接经验;教师的演示实验又提供丰富的间接经验,但在关键点一定要注意给学生留下实验过程中的深刻印象,决不能草草走过场,就给出概念和结论。如:自由落体运动、共振、自感等实验,对把握事物的本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要将现代化的电、气、声、光等技术引入到物理概念的教学中来。不仅要发挥好传统的投影、图片、电影、录像等,而且要利用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强大信息来展示或模拟有关物理现象或物理过程。重视教学语言艺术: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唤起学生对有关经验的回忆;可以激发学生的联系;可以将严密、干枯的物理概念与一幕幕充满生机的物理情景联系起来。教师还可以通过精心选择的类比,化抽象为想象,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如:原子核式结构与行星模型的合理比较、用“刘翔勇夺110米栏奥运金牌”的实例来引出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同时起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旧知导新法
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去提出新问题、联系新知识,也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乐于知道的兴趣,以顺利地完成概念的“同化”。复习旧知的实质,仍然是在给学生展示感性材料。当然对新问题的解决,既可以用观察与实验的方法,也可以用分析、推理的方法等。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功功率瞬时功率等概念教学。
3、引导发现法
新课程、新大纲倡导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实施这一举措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探究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对建立某些物理概念也十分有用。如:建立电场、电容、洛仑兹力等概念。其特点是针对新的情景或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思维特点和已有体验,创造设计解决方案,促使学生充分动脑、动眼、动口,通过独立研究或协作学习,来自行发现获取新知,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物理概念的巩固也需讲究一定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概念,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三种方法较为有效,这三种方法是分类、归纳、应用。
通过概念的分类,把握它的共性,能够较好巩固概念,物理概念按其定义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概念的定义式是个比值,如密度、比热、燃烧值、电阻等等。一般来说,这类概念是从某个侧面反映事物的特性,这类比值的大小是由事物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而与比式中的各量无关,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比值必然是一个恒量。二是概念的定义式是几个物量的积,如功、热量等。对于这些概念应从它所能够产生的物理效果去认识它的特性。三是还有概念没有物理公式,如力、熔点、温度、焦点等。这些概念有的是描述事物特征的,如熔点,有的是从物理效果去认识它的。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概念的类和属,进行类比教学。通过归纳组成逻辑性的概念体系,有利于记忆,巩固概念,概念的学习,是分散在每节课中,这样,难免出现彼此脱离、割裂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师必须抓好概念的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只有抓好概念的应用,才可能加深理解,形成自然记忆,并借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问题,使教学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
物理概念教学中无论采用何种教学策略,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都是不可缺的。只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才能暴露学生概念学习中的困难。在进行交流时教师不仅应关注已有共识的同质性回答,更应重视异质性反馈,异质性反馈往往是学生学习物理概念过程中观念的碰撞和思想交锋,能够帮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物理概念,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注重物理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总之,物理概念既是学生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关键,也是教师传授物理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物理概念教学中,究竟选择什么方法,或用几种方法结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探索,不断实践。此所谓“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只有优化物理概念教学过程,方能优化物理概念教学结果,让我们“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
参考文献:
[1]吴军.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OL],2008年.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M],2003.
如何使学生形成、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进而掌握规律,并使他们的认识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发展,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我认为概念教学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环节:
一、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不同物理概念常常采用不同的办法来创设学习环境,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压强、摩擦、力等概念的教学时,我利用许多典型、、为学生所熟悉的事例来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这样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但要注意,列举事例要恰当典型,语言要简练生动,并且是学生确已熟知的。又如学习“大气压”时,我先将一只水杯装满水,再将一张薄纸片压在杯口,然后将水杯倒过来,他们惊奇得看到这张薄纸片竟将这杯水托了起来。这种意想不到的现象,不但引起他们了浓厚的兴趣,而且激发起他们主动探索其中奥妙的积极性。再如在讲解原子结构时,我使用模拟的模型和挂图;讲解天平时(由于讲台上示范用的天平太小,整体结构也比较复杂)我运用天平的投影片,从底座开始,逐步复合再逐步分解。
这样,通过各种事例,进行必要的实验,图表、电视、参观等方法,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并建立起研究对象的正确清晰的表象,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二、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是形成概念的关键
概念的形成,并不是感性材料的堆积,而是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因此,在现实已有足够数量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就要引导他们进行科学的抽象,即引导他们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想象、归纳、概括等方法,逐步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以达到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所以在概念教学中,不能只提供形成的概念,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思维活动,也不能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演绎。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形成概念的抽象概括方法比较简单。如建立机械运动、电压、压力这类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概念,只要有足够典型的感性材料作为基础,又善于引导学生从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共同本质属性,这样就利于学生掌握。而密度、电阻、比热等这类既有质的规定性,又有量的规定性的物理概念(即物理量)的建立,是把被研究的事物的某一属性隔离出来加以研究,用另外两个(或几个)物理量的比值来定义。转贴于 学生对物理量的理解,往往偏重于其量值的大小,而忽视了它所反映的物理意义,即用量度公式代替它的物理意义。例如,学生由密度公式 ρ=m/V 把密度理解为单位体积所含的质量,而掩盖了密度是物质的本质特性这一物理意义。因此,对这类物理概念,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量度公式,而且应从物理意义方面来加深理解。在概念教学中,我还常常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清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如蒸发与沸腾、压力与重力、串联与并联等。
三、运用,是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
当学生初步形成概念后,必须及时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让他们将抽象的概念返回到具体的物理情境中去,使他们在运用概念联系实际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意逐步教给学生正确运用概念去分析、处理、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物理问题,勤于思考,逐步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是对物理世界的认识过程,是以知觉和表象为基础,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知识到应用,逐步把握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和事物的本质特征。要使揭示的事物本质特征深刻,建立的概念准确牢固,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的实验现象、经验事实等感性材料就应当科学、全面,防止建立概念时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例如,密度概念是比较抽象的,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能让学生掌握概念,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察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如水和酒精;相同量的不同物质,如水和水银,体积悬殊,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通过测量几组不同量的同一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以及几组不同物质的同量和同体积的比较,得到几组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用比例法或作图法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比不同,从而建立密度的概念。
抓住本质特征,加强思维训练。物理概念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物理概念既是实践的产物,也是抽象的结果。它在形式上是抽象、主观的,但在内容上却是具体的、客观的。从具体事例到抽象概念的发展过程中,要经过对比、分析、综合、推理、抽象概括等思维形式,这是形成概念的需要,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好材料,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例如,就质量概念的理解来看,一般来说,应当有这样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对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初学者较易掌握。第二层次,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这是在学习牛顿第二定律时提出的,反映了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质量。第三层次,质量是物体产生引力和受引力场作用能力大小的量度。这是由万有引力定律提出的,表明物体所受的这种能力大小是用质量来表征的——引力质量。第四层次,质量是作为物体所蕴藏的能量的量度。这是从相对论的质能方程提出的,物体的质量和能量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能量质量。因此在进行后三个层次的质量概念教学时,可以将前几个层次的概念作为切入点,层层引导,逐步深入,最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对比训练,深化理解。学生学习物理概念时,已经对客观世界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形成了一系列的观念,但这些观念有些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是前概念。正是由于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前概念及一些思维定式等,他们在正确理解、掌握概念时会有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容易对相近的、相似的概念产生混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进一步揭示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同时,可多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灵活性、概念性强的习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练习。
例如,力和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功和冲量、电场强度和电势等概念,就可以通过列表比较它们的意义、定义、定义式、单位、方向、决定因素等来深化理解。
1.之前接触错误的“表面概念”
学生在接触物理之前,已经接触了很多物理概念,在大脑中形成了相似或类似的物理现象.但是,因为这些概念只是根据大家的生活习惯并且没有科学依据,因此大多生活中接触的概念往往是错误的.而这种先入为主的思想导致了学生在接触新的、正确的概念的时候造成了困扰,有时甚至只是根据第一印象而去记住错误的物理知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都习惯说某个人或者某物体因为“受到”惯性而怎样.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而不能说受到.这是对惯性和物体的属性理解的错误.
2.对有一定联系的概念易混淆
有很多概念虽然含义意义不同,但是却是对同一问题或同一现象的不同理解.有的学生因为对概念掌握的不准确或者没有领略其真正的物理含义,容易将其在本质上归为一类,导致做题和分析时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例如重力和压力,温度和热量等.
3.名词相似的概念易混淆
初中物理有很多定律是对一种物理现象的概括.但在研究定律之前,要先理解这个物理名词.因其名词相似,所以很多学生在记忆概念的时候常常记混;甚至对于一些相似的名词概念也有着同样的问题.如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惯性的概念和惯性定律的概念等.
4.名词相近的概念易混淆
初中物理中,对同一个物理现象的分析,有时虽然看似相同的概念其实其本质完全不同.很多学生虽然会分析物理题,但是写分析过程时却因理解错了概念而出现了问题.这就是因为名词相近而导致的问题.如二力平衡和二力相等的区别,浮力和浮沉的区别等.
二、避免概念相同的有效教学策略
1.对概念的产生进行比较
物理学概念形成过程的比较涉及到建立概念的目的、有关的典型物理事物或物理现象、思维过程等.将这些形成的过程理解清楚,自然就理解了两个不同的物理概念,了解其本质,自然不会混淆任何两个物理概念.如光的反射和折射.折射和反射都是光在介质分界面上传播方向改变的光学现象.可以按照概念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对比.相同点,都是光在介质分界面处产生的现象,且光的传播方向因入射角的、大小变化而变化;都同时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和折射的光路都可逆;不同点.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但是折射角却要随着介质的改变而改变,就和我们在水里捉鱼一样,看到的现象属于折射,鱼在水中的位置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位置.
2.对概念的物理意义进行比较
物理概念是用简单准确的学术性语言来定义;物理意义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物理量或者引入该物理量.因此须将概念与物理意义的区别理解清楚,而不应再搞混.如,“电路并联”与“串联”不同.并联指几个元器件的一端相连,进行整体的控制.而串联指多个元器件的首尾相连,是一个回路,其只能整体控制.家里的电视和冰箱分别用不同的开关控制,这就是并联,在家中运用比较灵活.要是电视和冰箱串联到一起,那么只要电视断电那么冰箱也会断电.
3.对概念的数学表达式进行比较
物理学中很多概念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来诠释.这样学生通过对数学表达式的理解和分析,就能很好的区分两个相近名词的物理意义.例如,功率和机械效率.很多学生对这两个都带有“率”的名词总区分不好.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公式P=W/t,单位是瓦特;机械效率是描述机械性能的优劣程度,定义用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公式η=W有用/W总,是无单位的百分数.这样,通过对两个名词的数学表达式的分析和理解,从公式的不同到单位的不同,就能很好地区分两个名词了.
4.多角度分析物理概念
一、通过比较找到思维的支撑点,促进知识的迁移
“比较”,是物理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运用的一种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实质就是辨析物理现象、概念、规律的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以把握其本质属性。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假如一个人能看出显而易见的差异,例如,能区别一支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什么了不起的聪明。我们所要求的是要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
由于比较法适合于初中生学习物理知识,所以教材中很多概念,如速度、惯性、比热、密度、压强等,都是用比较法引出的。初中物理教材中为了研究物体的吸热多少跟物质种类的关系,就将不同的物质水和煤油的吸热现象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必需在同一标准下才能进行,就对实验的条件进行了控制,使水和煤油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收的热量也相等,以实现“单因子”实验。这样,排除了质量和温度升高等方面的干扰,突出了吸热和物质种类的关系,通过水和煤油在同等条件下吸热情况的比较,为“比热”的引出提供了思维的支撑点。
物理教材中有很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都是按比较法来编写的,如欧姆定律、电功、凸透镜成像等等。这既符合发现物理定律的规律,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二、选好切入点,为学生铺好学习的台阶
以物理观察、实验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物理现象的特征,恰当引入物理概念,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等基本技能,又有利于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变得具体化,进而从根本上掌握所学知识。
就“力”的概念来看.应该说每一个中学生都会有自己相应的生活体验,比如手提重物、人推车、压弹簧、拔河比赛,等等,可以经常感受力的大小、力的方向。但是究竟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力的大小、方向又是如何判断的等,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从而较快地切入到“力”的概念教学中去。
“拨乱反正”地进行物理概念教学,以学生易产生错觉的前概念为切入点,纠正错误的前概念,确立正确概念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例如,中学生早已知道浸在水中的物体要受到浮力的作用。但通常大都认为木块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木块浮力大,而铁块沉下水是由于不受浮力或受到的浮力小。这时,教师可以“将错就错”,顺着学生的思路,用实验来测一测是否果真如此。教师可以巧妙设计一个实验,使测得的漂浮木块所受的浮力小于沉在水中的铁块所受的浮力。这一情况当然与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概念产生矛盾与冲突,学生必然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其中的奥妙。这时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切入到“浮力”与“物体的浮沉条件”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教学中去,从而满足学生的探索欲。
三、用感知让学生身临其境,用梳理为学生去伪存真
物理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平时能自觉感知物理概念,是学好物理的开端。有些学生平时没有主动观察的习惯,这部分学生只有在指定的条件下才会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
例如把两只标有220V、40W和220V、100W字样的白炽电灯分别进行并联或串联后,接入220V的电路中,判断这两种情况哪个灯泡较亮?根据平时的经验都是100W的灯泡较亮一些,老师通过分析和讨论得出串联时40W较亮,并联时100W的较亮。但有一部分同学对分析仍感到不可靠,如果通过实验感知来进行,学生就会信服了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思考的就是对所教概念进行梳理。具体到概念教学中,就是概念如何引入,概念的要点是什么,学生记忆概念的易错点是什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点是什么,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时可能出现什么困惑,概念在整体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如何等一系列问题。概念梳理的原则是:抓住主线,注意分支,消除凝点,去伪存真。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的教学中,这一节的要点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概念形成的依据是光的反射定律。这一节突破重点的手法有两个:
物理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本质属性,它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基础上,获得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区别个别与一般、现象与本质,然后把这些物理现象的共同特征集中起来加以概括而建立的,是物理事实本质在人脑中的反映。任何一个物理概念的学习又会与其他概念相联系,概念之间的这种关联着的逻辑关系,是构成物理规律和公式的理论基础。物理概念不仅是物理基础理论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通过逻辑推理方法,构建知识体系的基本元素,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就是要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弄清物理规律。如果概念不清,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不可能有效构建物理模型,不可能形成清晰的思维过程。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常常表现出选择题选不全,计算题审题时,由于对某些概念理解不到位,导致挖掘不出有效信息、不能快速建立未知量与已知量之间的联系,解题效率低下。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概念教学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影响高中物理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1、教材因素
初中物理教材与高中教材相比较,对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要求都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存在一个较大的台阶。高中物理教材所讲述的知识不仅要求采用观察、实验,更多的要求具备分析归纳和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能熟练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对于多个研究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的复杂的问题,从物理现象到构建物理模型,从物理模型到数学化的描述,建立一系列的方程,学生接受难度大。初中、高中物理教材对知识的表述也有很大差别。初中物理教材文字叙述比较浅显通俗,学生容易看懂和理解,而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不易读懂、阅读难度大。另外,高中教材与所需数学知识的衔接不当,也对学生的物理学习造成了困难。如学生尚未学到极限的概念,在学习瞬时速度时就难以理解;高一新生没有三角函数知识,就不能灵活处理力的合成与分解;没有函数图像的知识,用图像法研究各种问题就会比较困难。由于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的失调,也加大了高一物理学习难度,使高一学生成绩分化。
2、学生因素
高中物理概念有些是从直观的实验直接得出的,有些概念则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物理概念出发,或从建立的理想模型出发,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起来。虽然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但由于他们物理基础知识有限,物理思维方法不足,个别高中学生由于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形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较差,不善于将陌生、复杂、困难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简单、容易的问题,不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不善于根据具体问题灵活选择方法,学习物理概念时习惯于机械记忆,盲目练习,往往被个别表面现象所迷惑,形成一些片面的、肤浅的概念。主要表现在解决物理问题时对于隐含条件的分析,临界状的把握,多过程的衔接等分析不完整,顾此失彼,答案不全面,条理不清楚。如个别学生不理解加速度及电阻率的概念,造成“加速度大速度就大;电阻率大电阻一定大”的错误认识。
3、教师因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做题,缺乏分析研究学生的现有知识状况、接受知识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有时估计过高,自己常常觉得有些物理概念很简单,学生自己一看就懂,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探讨、挖掘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造成学生在最初就没有真正理解有些概念,致使学生不易建立各个物理概念之间的联系。为了更有效的搞好概念教学,需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三、引入物理概念的常用方法
(1)实验法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大多数物理概念是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透过现象剖析揭示其本质而引入的,学生通过直观观察形成深刻印象,强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在引入弹力的概念时,通过演示实验:小车受拉伸或压缩弹簧的作用而运动;再演示:弯曲的弹性钢片能将粉笔头推出去。引导学生观察在这些实验过程中,弹簧及弹性钢片发生了什么形变,弹簧在恢复原状时要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自己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及弹力的概念。
(2)类比法
类比法是在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在物理学中不少的概念是用类比推理方法得出的,让学生借类比事物为“桥”,从形象思维顺利过渡到抽象思维,有助于接受理解新概念。例如:与重力势能类比,引入电势能的概念;与电场强度概念的建立类比,建立磁感应强度;将电流类比水流,建立电流概念;将电压类比水压,建立电压概念;把电磁振荡类比于弹簧振子或单摆,把电谐振类比于机械振动中的共振,建立电磁振荡概念。
(3)逻辑推理法
物理概念大多数是在已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概念的建立主要依赖于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概念,要充分发挥已有的旧知识的作用,通过新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入新概念。例如引导学生复习初中学过的功的概念,指出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物体具有能量。在此基础上,讨论运动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则运动物体就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动能,进一步用做功的多少来确定动能与那些量有关系,使学生真正理解动能的表达式。
总之,物理概念引入的方法很多,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注意:使学生明确一个概念的物理意义,知道这个概念到底有什么作用;根据学生认知结构中相应知识状况和新概念的不同特点,选择的感性材料要典型全面,要突出与概念有关的本质特征,尽量减少非本质特征的干扰,避免先入为主和消极的思维定势的影响;能起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选择的旧知识一定要与新知识有实质性联系,否则容易形成模糊或错误的概念,或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不正确的联系,有碍于培养学生抽象与概括能力;引入概念时,要尽量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引导学生理解、深化物理概念的方法
1、细化物理概念对应的知识点
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点细化一个概念(1)名称:记住物理量的名称是了解一个物理量的第一步,就像了解一个人就要先记住这个人的名字一样,教材上物理概念的名称,是用黑体字印刷的,这正是要引起同学们注意和重视。(2)定义及物理意义 物理概念的定义是用科学严谨的叙述给出的,教材中常用加点字来表示,定义要熟练准确记忆,不能有半点差错。物理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于定义,如速度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定义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3)符号 物理量的符号大多采用英语的第一个字母,一般情况,每个物理量都有特定的字母,要求学生记准物理量的符号,这样,有利于规范运算过程。 (4)表达式 一个物理概念的定义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就写出了对应的定义式,因为任何一个物理量往往会和其他量建立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会写出不同的表达式,这时就要弄清哪个是决定式,哪个是定义式。(5)单位 物理量的定义式,既给出了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又决定了它们之间的单位关系,要分清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并记准其单位符号及不同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关系。在做题时要求同学们统一单位。(6)矢量和标量 每讲一个物理概念,要求弄清它是失量还是标量。只有明确其特性,才能按相关规则进行运算。 (7)状态量和过程量 每讲一个物理概念,要求弄清它是状态量还是过程量,如何通过状态量的变化把状态量和过程量建立起联系。(8)最后还要提醒学生弄清物理表达式的适用范围。
2、突破难点
关键词:物理概念教学;联系实际;运用概念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掌握概念要有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具体化就是通过分析综合,将抽象、概括过程中获得的概念运用于实际,通过实例来说明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那么,物理概念教学中怎样做好“联系实际,运用概念”呢?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出的实际问题应当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学习物理的过程,其实是不断地建立物理概念的过程,要使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必须遵循感性到理性、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认识规律。当学生刚接受了某个物理概念时,对概念的理解还是比较肤浅的、片面的,如果这时马上向学生提出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学生就会被复杂问题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能把所学的概念与实际问题很好地联系起来,既不能运用概念认识实际问题的本质,又不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就会使概念教学陷入混乱的状态,因此概念教学中提出的实际问题应当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所表现出的认知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因此,我们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搞好物理概念教学。
二、在运用概念中,注重要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运用物理概念进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既是深化认识的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概念认识是否正确的主要标志。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必须注重要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在得出了动能、势能、机械能这些概念后,让学生通过荡秋千、蹦蹦床、撑竿跳高、跳板跳水、滚摆实验等实际例子,区分动能和势能,分析并解释它们如何相互转化。对一些类似的有关概念要进行同中求异,异中见同,反复深化概念。如:“速度”和“加速度”是力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要求学生必须有深刻的理解,在教学中就要对两个概念进行全面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通过比较,就可以使学生对“速度”和“加速度”这两个概念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三、注重激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中,学生形成物理概念,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就是指导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去理解概念的过程。严格来说,学生弄懂了某个物理概念不应该是由教师教懂的,而应是由教师引导学生想懂的,思考促进了概念掌握,而联系实际用概念又将发展思维能力。实际问题丰富多彩,各种物理概念交错其中,要弄清现象起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就要进行深刻的思考。
怎样才能在运用概念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悟”出道理,掌握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活动,要给学生留有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起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发展。
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基石,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的基础。学生只有在正确领会概念,抓住概念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才能学好物理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搞好物理概念的教学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要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要正确地理解概念,就必须引导学生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让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正确地掌握概念,切不可只进行文字说明,让学生死记硬背。例如:“电容”这一概念的教学,通常用公式C=Q/U来定义,倘若不讲清楚其本质意义,学生会受数学公式的影响,认为C与Q成正比,从而形成错误的认识。教师只有抓住“电容”概念的本质特征,讲清其只与自身的性质有关,学生才能真正地掌握“电容”这一概念。
二、从不同的角度阐述物理概念,可以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物理概念是可以从不同角度定义的,但教科书往往只从正面单一方式叙述,教师倘若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会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片面性,缺乏立体感。如果教师在讲概念时,能够从正面,反面,侧面等方面多角度地去剖析,阐述,定可深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加速度”这一概念时,除按教科书上叙述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快慢地物理量;是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其大小等于合外力与物体质量的比值;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标志。
三、通过比较、辨析概念,明确概念,理解概念
比较法是物理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对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概念进行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且能够加深他们对概念的理解。
例如,对“蒸发”和“沸腾”加以列表对比,一目了然、通俗易懂。
四、利用变式突出概念的关键特征
例如,“功”的概念。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在教学中,我是通过这样的变式来突出它的特征,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吊车吊货物:1、匀速吊起;2、静止;3、水平移动。
提出疑问:吊车是否做功?
五、通过解题训练强化物理概念,抓好概念的应用
只有抓好概念的应用,才可能加深理解,形成自然记忆,并借此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及时暴露概念学习中问题,使教学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设计一组选择题或判断题,通过解题训练,加深强化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磁感应强度”这一概念的教学,我们可以设计下列一组判断题供学生分析判断:(1)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2)某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磁场的方向;(3)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所受磁场力成正比,与通电导线的长度和通电电流的乘积成反比;(4)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单位面积上穿过的磁力线条数。
一、巧设实验,引发冲突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走进课堂之前,都不是一张白纸。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之前已经具有对物理事实的认识,即前概念,前概念往往是不正确的,而且也往往是根深蒂固的。如何让前概念成为物理概念的生长点呢?关键是剖析学生头脑中存在的前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前概念的不合理性。
为了让学生主动进行比较、建构,直到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设计一个好的实验是基础。通过实践,本人认为以下三种类型的实验最有效:
1. 直觉――实验型
高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是凭直觉经验,想当然地进行推理判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先作出判断,然后再用实验验证,当实验的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时,直觉的判断与实验事实之间的强烈对比,必然引发学生去积极思考。
2. 已知――实验型
随着学生的学习,知识的丰富,认识水平的提高,要求掌握的物理概念的抽象性、精确性也在不断提高。当面对新问题,学生往往习惯于用已知的旧概念进行分析。为了完善学生原有的概念结构,设计实验时必须设法突出与原来知识的不同之处,用明显的实验现象引发认知冲突。
3. 实验――实验型
这是前后两个现象互相矛盾的一组实验。教师首先做一个学生用以前的知识可以分析的实验,第二个实验与第一个实验类似,但实验现象与第一个实验截然不同。利用这样一组矛盾的实验打破学生原来的思维平衡态,激起学生反思自己的概念结构,引发认知冲突。
二、搭建平台,主动探究
我校生源基本是初中里的中等生,进入高中后,他们往往自信不足,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学过程中参与的欲望不强。但是,事实证明,只要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变灌输为探究,他们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
1. 创设问题,营造探究
人的思维活动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创设特定的学习情景,如观察、实验等,引导学生提出科学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学生探究的心理动力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的任务是:把教材中的物理知识转化为问题,借助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问题设计,促使学生思考,营造探究氛围。
2. 针对问题,自主探究
原先备课时,总有意无意地把自己怎样讲得明白、讲得清楚放在首位。但是,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就必须把学生探索、思考等活动放在首位。在备探究式的课时要思考:哪些是老师不讲不行的内容?如,促进学生新旧知识连接的内容、激发学生思维或进一步唤起学生求知欲望的内容、学生苦思而未解的疑问等等;可以由学生尝试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做。
3. 交流合作,评价结果
物理课的特点决定了大多数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合作完成。由于探究的结果是大家的,每个同学都会在尽量做好自己的任务的同时关心其他同事的任务。
在评价结果时,学生不仅要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对自己或他人的观点作出简单的评述。由于大家是平等的关系,都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相互取长补短,最终实现思维碰撞,发现物理概念的本质。
三、解决问题,巩固概念
学生往往以为自己能复述定义就算理解物理概念了,因此,在建立概念后应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通过在新的问题情境中使用概念,让学生在运用概念中发现对概念理解的偏差。
因此,为了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得到加深、巩固和发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设置问题:
1. 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问
概念的内涵既反映了物理对象某种属性的“质”,又反映了物理对象某种属性的“量”。概念的外延即概念的适用范围,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具有某一属性的一类现象或事物。根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设问有利于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2. 根据概念的特征设问
物理概念因它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各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可以根据不同物理概念的不同特点设置问题。
对于相似概念也可以从它们各自不同的特点出发,进行比较。
3. 在开放的情景中设问
在开放的情景中设问,就是在一个物理情景中,没有明确指出用什么物理概念进行分析,或没有“完备的条件”和“固定的答案”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物理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正确选择和分析。例如:某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过一个小圆孔,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现象?因为孔的大小未限定,随着孔的尺寸变小分别会出现:圆形光斑;光源的倒像;衍射条纹。通过分析学生对“光线”“光的衍射”等概念的理解就会更全面,更能抓住这些概念的本质属性。
四、提供成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