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组织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麦格雷戈指出组织的关键问题是“创造一种深厚的、得人心的、一视同仁的感情信念”。舍恩认为,“组织文化实际上在更深层次意义上应该是一个组织所坚持的基本假设和信条。”可见组织文化的内涵不仅包括价值、信念、规范、惯例、基本假设与行为形态等核心要素,也包括组织文化形成的当下内外因素整合与互动的自主性特点。学校组织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与各种环境要素的互动过程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和物质风貌体系。”高校作为一个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为职能的组织,其组织文化的内涵及要素呈现出更加的多样性、引领性和开放性特点。正如学者界定高校组织文化是“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大学文化,它以大学人为主体,以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为基本途径,是大学精神文化、大学物质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和大学环境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的整体”。高校组织文化对高校的管理模式、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实现职能以及提升大学人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都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它是创建一流大学或高水平大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更是一所大学能否形成持续发展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二、地方民族高校组织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民族高校与其他普通高校组织文化相比,既具有共性的一面,又具有特殊性和个性的一面。共性表现为:一方面,表现为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另一方面,表现为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高校组织文化都具有自己的个性,这也是每所大学特色发展的根基。尤其地方民族高校与其他高校组织文化相比更具有鲜明的个性,表现为组织文化的学术性、民族性、政治性及跨文化性的融通与整合。系统分析本校实际情况从而准确定位组织文化必然带有较大的难度和复杂性。同时,地方民族高校对地方与民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与变革应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其组织文化必然经常性地受到地方社会文化及多样性的影响,学校本身内部文化也带有丰富多样性,使得学校文化中时常存在着各种文化要素的冲突,包括内部文化与外部文化、主流文化与民族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教师文化与学生文化等各种文化的冲突,民族高校组织文化要对各种不同文化进行甄别、筛选、平衡和整合,形成一种优化的综合性的组织文化,并经过冲突与平衡的不断产生和转换,实现学校组织文化的不断提升和发展。
三、自我检视:地方民族高校组织文化定位的重要前提
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历史,处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受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的影响,师生文化背景和学校服务倾向各不相同,因此,构成了每所高校组织文化构建的不同前提条件。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地方民族高校相对于其他高校而言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所地方民族高校必须充分检视自身的过去和现在、优势和劣势、方向和目标以及与其他国际国内高校之间存在的差别,才能为构建独具特色的组织文化打下良好的定位基础。首先,优势和劣势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地处远离首府的地级市,地域方面不具优势,但又有自身地域文化、学科与专业特色的优势。劣势在于办学地域环境特殊,缺乏中心城市更为发达的现代经济保障,没有大学集群优势,缺乏发达地区现代科技与文化的有力支撑和辐射。优势在于拥有国家、自治区和驻地政府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在于学校抓住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机遇,同时,作为综合性民族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具有有效服务地方民族社会发展的区域经济、语言文化、动物科学、农业科学、民族医药等领域的特色学科优势。其次,民族院校是我国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多数地方民族高校都经历了一个合并重组及多文化冲突和整合的过程,管理模式由应激性行政管理模式逐步转向扁平化管理模式,组织文化要“从‘政治’文化转向学术文化,从民族文化走向多元文化,由此形成民族院校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多元文化高等教育是民族院校文化转型的现实选择。”内蒙古民族大学是2000年合并的一所颇具科尔沁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大学。起初几年的学校组织文化建设必然面临诸多困境和文化冲突,如各部门对共同愿景和目标缺乏理解和认同,教师队伍稳定性和凝聚力薄弱,组织文化转型缓慢。面临这种新局面、新问题、新矛盾时,为了尽快化解文化冲突,树立核心价值和理念,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采取应激性的集权化行政手段或科层制管理模式。这种做法至少能够缩减一个新建组织重建共同组织文化所需要的时间,同时,还有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组织文化效能,能够使组织尽快做到步调一致、稳定有序、各司其职。然而,一个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越高,维持时间越长,组织文化就越倾向于保守和墨守成规。因此,一个具有发展活力的学校,其组织文化不会长期停留于行政模式或制度化模式,而是随着组织的成熟会降低组织的制度化程度,而逐步定位和培育开放、自主、创新、活力的组织文化。民族大学经过几年的管理理念调整和组织变革,学校管理逐步实现了由科层制转向扁平化管理的转变,使民族大学呈现出开放管理、充满活力、追求卓越的发展趋势。
四、“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尊道敬学”:内蒙古民族大学组织文化定位
优秀的组织文化源于正确的组织文化定位。一所高校要培育和构建一种优秀的学校组织文化,首先必须在充分认识自身组织文化的内外因素及学校文化中的优势和个性基础上进行准确的组织文化定位。内蒙古民族大学根据组织文化本身具有的继承性和变革性以及民族大学自身不断寻求发展的理想和愿景,对合校前的组织文化进行了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整合,凝练成了集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动文化为一体的“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尊道敬学”的定位,并通过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组织文化构建使组织形象和学校活力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学校由原有的弱势逐步转向发展的优势,由原来的自卑走向自信,并使全体师生员工能感受到学校前进的步伐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性,体验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良好氛围。正如美国管理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H•沃尔曼在著作《寻求优势》中指出:“一个伟大组织能够长久生存下来,最主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以及这种信念对组织的全体成员所具有的感召力。”一个良好的制度和机制是学校各项工作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塑造领导新形象,改革过于行政性和强制性的传统制度文化,构建充满人本思想和服务理念的制度文化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管理者领导方式向学习型、批判性、人性化和交往型领导转变,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参与积极性,共同研究制定深得人心的制度文化。
为此,不仅要研究现有制度文化的各方面及其他们之间的关系,还要研究组织内制度文化与外部制度文化的关系,寻找改革的突破点,建设制度运行的创新机制。为持续推进制度和机制创新,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推进学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内蒙古民族大学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内,将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等用对、用好、用足,进一步强化制度文化,创造性地制定了相关机制和制度,为规范工作开展、推进事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持久的动力支持。近年来,废止65个制度,修订46个制度,新制定12个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提高了学校工作的执行力。高校的各项工作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人的活力代表着学校的活力,人的能动性意味着学校的创造性。为此,学校树立“大师”理念,尊重和期待每位教师向大师发展。傅永春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大学发展不仅要有一位、两位大师,更需要有全体教职员工向大师努力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把自己变成有可能达到的最好,这是学校活力的源泉。学校将通过机制创新,努力让所有教职员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对一所寻求发展的大学而言,“大师”不仅意味着治学严谨、造诣高深、享有盛誉的领军人物,也意味着大学的品质和吸引人才的凝聚力。“大师”不仅是公信度很高的卓越学者个体,更应该是每位教师努力践行的一种群体“理念”和“目标”,因此,向“大师”发展应该成为每位大学教师努力的过程。内蒙古民族大学是一所地方高校,缺少“大师”级学者和教师,但始终立足学校特色发展的宗旨,激励教师充满自信地向“大师”发展,引导教师追求卓越。为此,学校实施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如科尔沁学者、柔性引进、项目研究所和示范课教师等,使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学校服务教师成长的机制得到了契合,从而产生了激发活力的巨大正能量。尊道就是尊重每所大学的共性与个性,尊重大学发展的历史和规律,尊重学校的现实和理念及发展目标,尤其做到学校自尊、自信和自强;敬学就是尊重人才和学术精神,尊重教师的需求、学识、能力、成就、参与,尊重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独立精神。学校积极倡导和践行这一理念,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聚集智慧,不断增强事业发展的向心力、凝聚力和驱动力,使学校发展更加符合大学发展的规律,使各项机制和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有序、健康、持久地运行。
五、结语
论文摘要:在界定图书馆文化与组织文化的基础上,利用国际通用的组织文化模型与工具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进行一般性研究,并构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将图书馆管理文化和服务文化各划分为4种类型,指出现代图书馆应着力构建学习文化一创新文化和知识文化一智慧文化,以增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组织文化
图书馆本身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文化载体、形态和现象,它是人类文明集结、保存和传承的基地。同时,图书馆又是一种具备特定组织目标、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制度化的组织结构、普遍化的行为规范的开放的社会组织系统。因此,图书馆文化应涵盖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及其承载的人类思想精神和知识资产,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价值理念、思想认知、精神风貌、道德准则、服务与管理规范、组织结构、人际关系、行为方式,图书馆建筑风格、管理与服务设施等等。其内容可大致分为积存于图书馆中的社会文明、图书馆管理运营与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组织文化两个方面。前者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与进步的成果,后者是图书馆人自身努力创造、争取与奉献的结果。
图书馆组织文化是图书馆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本组织所特有的包括价值理念、使命愿景、思想认知、行为模式、管理风格、人际关系、建筑、服饰等在内的文化现象。它是图书馆自身的文化,既有民族、区域、行业文化的共性,又有图书馆各自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性。
根据美国著名组织文化专家Schein关于组织文化的定义,我们可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分为物理行为、显性价值和隐性认知三个层次。其中物理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表层文化,包括图书馆建筑、装饰、标志、设备、员工服饰、行为结构与流程等;显性价值是组织表述和崇尚的价值观念、愿景使命、战略目标、道德准则、行为规范、规章制度等;隐性认知是内化和潜藏在图书馆工作人员头脑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真理真实、人类本性、人类活动以及人际关系本质的基本假设、认知、思想、信仰等,由于它们大部分处于一种无意识的或者隐秘的状态,所以很难被观察和描述。隐性认知是图书馆组织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的部分,它与图书馆显性价值一起引导、激励、约束着图书馆人的各种行为。
2图书馆组织文化的类型
目前,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组织文化类型或特质的模型与工具,它们从多个角度对组织文化进行分析与分类。除了美国著名组织文化专家Schein关于组织文化层次的划分外,英国当代最知名的管理大师CharlesHandy提出了权力文化、角色文化、任务文化、个性文化四种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并用希腊神话中的诸神,来对应他所描绘的四种基本的组织文化模式:宙斯(Zeus)代表权力,阿波罗(Apollo)代表角色,雅典娜(Athena)代表任务,狄俄尼索斯(Dionysus)代表个性。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约翰·科特教授和詹母斯·核斯克特教授在前人研究基础总结出强力型、策略合理型和灵活适应型三种企业文化类型。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Denison教授提出文化特质模型,从一致性、适应性、参与度、使命等方面考察组织文化。美国密西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Quinn教授提出了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从外部一内部、灵活一控制两个维度将组织文化划分为支持导向、创新导向、目标导向和规则导向四种,等等。这些文化类型或模型都可以用于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的考察。
另外,基于图书馆组织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理论,可以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分为经济人文化、社会人文化、自我实现人(文化人)文化;根据图书馆所在国家、民族文化特征,可以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分为美国文化、日本文化、中国文化等;根据图书馆所在系统,可以将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分为公共文化、学校文化、科研文化、专业文化;根据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内容方面,可以将其分为图书馆管理文化、图书馆服务文化、图书馆技术文化、图书馆建筑文化。
3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
上述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的研究都是将一般性的组织文化理论应用于图书馆。为找到更能体现图书馆特色的组织文化工具,本文尝试构建一种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
3-l图书馆组织文化与知识管理和服务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它的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与共享,最终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知识服务是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知识创新的需要,以解决用户闯题方案为直接目标,通过对用户知识的需求和问题环境的分析,向用户提供经过智能化处理的符合用户需求的知识产品。由此定义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和服务与组织文化在内容和方式上有很多的相似与相关性,它们都坚持以人为本,通过优化人的思想认知来促进组织和个人问题的解决,相互之间存在着映衬、衔接与通融的关系。
现代图书馆从来就是提供文献、信息与知识管理和服务的社会事业单位,肩负着保管和提供社会公共知识,传播人类文化与文明的社会服务职责。同时,图书馆作为知识型社会组织,在自身人员与机构管理中也面临着贯彻实施知识管理理念,以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组织能力的课题。这些功能的实现和问题的解决都可以而且必要通过对图书馆组织文化特别是图书馆显性价值、隐性认知文化的管理来引导和支撑;同样,图书馆知识管理和服务的实施也直接意味着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由于社会信息化、知识经济及图书馆自身都处在持续变革发展过程中,当我们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的视角来考察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时,很容易发现不同的图书馆在履行公共知识管理与服务的职能及贯彻实施知识管理的方式和程度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别。这些都反映出图书馆组织文化类型与发展态势的不同。
3-2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为反映图书馆履行公共知识管理与服务职能及自身贯彻实施知识管理的水平和模式,本文试以馆员和客户(包括图书、信息、知识与咨询服务的用户)为横轴的两端,以图书文献和思想智慧为纵轴的两端,以知识和信息为同心圆的核心,构建一个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如图1所示。
3.3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管理文化在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中,纵轴的左边为图书馆管理文化。依据图书馆实施知识管理的手段、条件和水平,即根据图书馆实行信息公开、知识共享、人本管理、学习促进和知识刨新的情况,而将图书馆管理文化由下往上分为科层文化、人本文化、学习文化、创新文化四种。
其中,科层文化强调等级秩序,通过正式的规章制度、职位描述和垂直沟通,形成上下级的命令与服从、指挥和控制关系。它是一种传统和基础的图书馆管理文化,适应图书馆业务运行及资产、人事、行政计划等稳定、有序管理的需要。图书馆馆员的行为趋向和相互关系既遵循严格的等级与规章制度,又受到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图书馆管理信息主要是自上往下的流动,馆员对知识信息的占有和贡献与其职务和地位成正相关关系
人本文化视图书馆馆员为管理的第一要素素,重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人的自觉性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把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认识人、理解人、感化人、发展人、培养人、教育人、激励人的管理方法与管理艺术贯通于图书馆管理实践,作用于图书馆管理过程。按需设岗,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按岗取酬,劳酬挂钩;对奖金的发放、荣誉的授予、职称的评定都以业务水平和岗位实绩为依据。实行管理信息公开,使每个馆员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环境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聪明才智和潜能
学习文化通过鼓励图书馆馆员自我学习并提供岗位培训。建设学习型组织,不断提高馆员业务素质与工作技能。在图书馆内部建立知识积累与共享的机制、制度和平台,奖励和尊重那些专业技能突出、乐于分享知识和经验的专家型馆员。图书馆馆员广泛学习图书馆业务知识及其他各学科专业知识,成为具有渊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知识管理团队,从而为图书馆开展专业化知识服务提供良好人力资源和知识技能保障。
创新文化是在上述文化基础上的提升。图书馆依靠馆员的力量和各种社会资源,切实开展方法、技术、知识与思想体系的创新。根据时展推进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变革。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与社会地位。图书馆的管理制度较为宽松,民主气氛浓厚,知识技能更为卓越,具备开展知识创新的管理运营能力和面向客户需求提供高端咨询服务的谋略智慧。
3·4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服务文化在基于知识管理与服务的图书馆组织文化模型中,纵轴的右边为图书馆服务文化,依据图书馆提供知识服务的内容、方式、理念、条件,即根据图书馆集成性信息平台、集成知识平台建设以及开展文献、信息、知识、决策咨询服务的情况,而将图书馆服务文化由下往上分为图书文化、信息文化、知识文化、智慧文化四种。
其中,图书文化是图书馆基本的和传统的服务文化,图书馆主要提供图书、报刊等文献的收藏、整理、检索、阅览服务。客户(主要是读者)把图书馆当作查询、借阅图书文献进行自我学习和研究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场所。
信息文化是在录音、录像、数字、网络媒体发展起来以后,图书馆服务文化的新发展。信息载体和媒介的多元化特别是数字化网络化媒体的发展不断挤占印刷型图书文献的生存空间,网络数据库越来越成为图书馆资源与服务的重要甚至主要组成部分。图书馆通过网站、桌面工具等手段将自身的数字信息资源嵌入用户环境,满足用户宽泛或专业的信息需求。
知识文化是指图书馆主要提供面向知识内容的针对性集成性的知识服务,即“以信息知识的搜寻、组织、分析、重组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根据用户的问题和环境,融入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之中,提供能够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这里的知识服务主要还是显性公共知识与机构知识及其平台的服务。
智慧文化是指图书馆通过深入挖掘利用自身及社会的知识智力资源,直接为客户提供面向解决方案的决策咨询服务特别注重利用自身的专业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优势,发掘图书馆及社会专家团队隐性知识与思想智慧,为集团和个人用户提供面向课题与决策的客观的评估报告和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策略解决方案;通过不断开发和产出高附加值的知识与文化产品,使图书馆成为文化整理、文明传播与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
论文关键词:图书馆;组织文化;用户文化;阅读文化
以往人们将图书馆组织文化定义为由图书馆领导倡导的、图书馆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在图书馆内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信念理想、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管理制度、工作作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图书馆组织形象的总和,它贯穿于图书馆的各个领域[1];或者是图书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而成的,维系或推动图书馆生存或发展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及其他管理特征的集合[2];等等。虽然这些定义表述不同,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定义立场——图书馆立场。然而目前以图书馆立场为主流的图书馆学研究时代正在悄然逝去,而以用户立场为主流的图书馆学研究时代正在浩然到来,并成为不可改变的图书馆学研究大趋势[3]。所以在这种环境下有必要从用户立场重新审视图书馆组织文化。
文化、组织文化与图书馆组织文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生理与心理的、工艺与道德的、自律与律人的)的不断提高和完善。简而言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4]。将“大文化”概念用于组织内部,就可以形成组织文化的概念,即组织内部人员通过实践活动而实现组织自身价值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形成组织内部特有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它反映在组织本体上是一种文化,而反映在客体上就成为一种“形象”。用户是图书馆的客体,从用户立场审视图书馆组织文化其实就是思索图书馆给予用户何种“形象”,那么它的“形象”是什么呢?
古代图书馆时期,人们获得文献信息的途径单一,所以“以藏为主”的藏书楼虽然相对封闭,但是用户仍心驰神往,认为那是一个神圣之所;而现今信息的获取途经已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图书馆的贵族地位已降到平民阶层,其形象就仅是一个提供信息服务的普通场所。但现实是大部分图书馆仍不肯纡尊降贵,揭开神秘的面纱。我行我素可能是很多图书馆人的心态。唯我独尊的时代已经过去,神圣也早已变成平凡,而图书馆人为何就不能走出去拥抱读者呢?关键是图书馆虽然躯体披上现代的外衣,但灵魂仍笼罩在封闭的时代。这个灵魂就是图书馆的组织文化。图书馆如果想要扭转其尴尬的局面,就应该从用户立场出发重塑其组织文化。
图书馆组织文化重塑的内容
内部——用户文化
图书馆要塑造自身文化,首先要定位自己在现代社会中的角色。上文已提到图书馆现今在人们心中的形象,那么图书馆就应该定位在这一角色上,牢牢把握住用户。用户是图书馆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的立身之本。图书馆的组织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用户文化。而用户文化的塑造最重要的是图书馆内部人员的心态与行为。
心态也就是思想、价值观等,属于思维意识领域。它是无形的,无法有效地控制,但可以引导。谁来引导?当然是领导!图书馆领导必须具备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并以自身行动去证明。领导的表率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上行而下效,久而久之,就会蔚然成风。这“风”就是共同价值观,就是文化。以后新进人员只要踏入图书馆的门口,就会强烈地感受到这种风,并自觉不自觉地融入这种风之中,这可以用心理学上的从众效应来解释。它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臆想的群体压力下,在认知上或行动上以多数人或权威人物的行为为准则,进而在行为上努力与之趋向一致的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和受欢迎的,不从众不仅不受欢迎,还会引起灾祸[5]。如果有人与图书馆的这种“风”格格不入,那就代表他与图书馆中的大部分成员相抵触,那他就是个“异类”。试问哪一个正常人愿成为“异类”,受到大家的排斥?所以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创建,关键是领导的创始人作用,特别是文化的创建初期。
行为也就是图书馆的具体服务。服务的设置、开展都要以用户的角度去揣摩,以方便用户为出发点,要“利他”而不是“利己”。现今图书馆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以自身方便为主,如分类法,它需要用户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相当费神,结果还不一定懂。而其他服务与工作部门的设置也是条块分割,不能让读者体会到一站式服务的便利。与之相比,美国部分大学所开展的信息共享区(information commons)服务就打破传统的分割,将咨询、阅读、用户教育等整合到一起,受到用户的广泛欢迎。图书馆组织文化的建设就要以便利用户为出发点,重组工作流程,创新服务,将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行动上。
当心态与行为都具备了,并且经过一个过程的沉淀,就会成为约定俗成的观念与行动,既而上升为明文制度,这是文化的外显,是文化真正形成的标志。
外部——阅读文化
中国图书馆人总是以体制和经费为理由来解释图书馆的衰落。虽然这二者是阻碍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最大弊病,但在现有情况下,还是有很多图书馆做得很好。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许多图书馆不懂得利用优势,反将优势变劣势。图书馆的优势是什么?是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但很多图书馆却将资源束之高阁,闲置资源。图书馆要想真正发挥这一优势,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在处于图书馆外围的用户群中创建阅读文化,做到“书有其人,人有其书”,以阅读引领社会文化精神的前进。
阅读文化的创建需要图书馆人主动推广社会阅读活动,让图书馆所在区域的每一位具有阅读能力的人都加入阅读行列,让阅读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培养大众的图书馆意识,以促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6]。我国香港的公共图书馆在每年的“4·23世界读书日”都会举办各种读书活动,例如2006年的“走入书籍的世界——阅读报告比赛”及书签设计比赛,此外还有“阅读城建设工程”“一生一卡”等阅读推广计划。广州中山图书馆自2006年来在推广社会阅读方面进行诸多努力和积极探索,如在军营、乡镇、学校、企业、农村建立馆外流动服务点,定期开展“全民读书月”“图书馆服务宣传周”“藏书十佳家庭”评选、专题讲座、精品剧场,不定期举办报告会、展览、音乐会等活动[6]。想想看,当阅读深入人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还会离得开图书馆吗?人们不仅不会离开,还会更加支持图书馆建设。而人民大众的普遍意志最终会上升为国家意志,到那时图书馆的地位、体制、经费等问题自然迎刃而解。可回过头来看看身边的一些图书馆,仍持保守态度,没有积极地实行资源走出去战略。应努力改变这种状态,以主动的精神建设自己周围的阅读文化,先尽量做到“现有书有其人”,而后再尽量做到“人各有其书”,这样就能将图书馆的辐射作用发挥到最大限度。
当然,阅读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推广,还要提高质量。图书馆应积极关注、调查大众的阅读需求,把握大众的阅读心理。同时做好导读工作,将一本本好书推荐给大众,引导大众的阅读潮流,特别是要加强对儿童与青少年的阅读指导。此外,图书馆还应开辟用户以书会友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为用户交流搭建桥梁,并形成不同的阅读文化圈层。
结语
1.1管理
加强材料管理。施工中的材料可以通过对主要材料(如钢材、水泥、地材)和用量大的辅材(如土工布、土工格栅、柴油)进行甲供、甲控管理,对材料的采购方式、计划、订购、保管、使用进行一系列组织和管理活动。一方面应保证适时、适地、按质、按量、成套齐备地供应;另一方面应加速材料的周转、监督和促进材料的合理节约使用,以降低材料成本。施工过程也就是材料消耗的过程,材料价约占工程总造价的50-70%。因此加强材料管理对控制成本非常重要。
机械成本控制。土方工程施工时,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土方开挖方式、开挖机械的型号、吨位,直接套用定额可算出费用。在定额中,不同容量的挖掘机,配备不同的自卸汽车,单价不相同,这就要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提供的哪种方案经济合理,再结合施工企业机械设备装备情况,以提高机械的效率为目的选定最优的土方开挖施工方案。以本工程路基土方开挖为例,经分析,容量相同的挖掘机配不同吨位的自卸汽车运土,吨位大的自卸汽车土方单价高;吨位相同的自卸汽车配不同容量的挖掘机运土,容量大的挖掘机土方单价低。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期要求、施工现场条件来配备施工机械;工程成本的计算又为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可靠依据。随着工程机械化施工程度的不断提高,机械使用费在工程成本中的比重日益增长。因此,加强施工机械成本管理和核算,努力控制机械费用,对降低工程成本有着重要的意义。
采用“四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既可以提高生产力,又可以控制成本。比如:大体积混凝土通仓浇筑、碾压混凝土筑坝及用土工布代替土石坝反滤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即可加快施工进度,节省材料消耗,减少设备数量,又可降低工程造价。
1.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要点
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的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施工组织设计与成本控制同等重要,二者并非想互独立的,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确定的关系;工程成本的高低除了与预算知识有关外,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工组织、施工方案的先进与否,不同的施工组织、施工方案所反映的成本是不一样的。从本次研究的两个实例中就可以看出,对于施工组织设计来说,施工方案和人、材、机管理都对施工成本有足够的控制能力。施工组织编制质量是控制成本的关键;优化施工组织是控制成本的基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是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从这些方面考虑就必须对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方案、人工(费)、材料(费)(单价,采购材料形式)、机械(费)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控制。
2. 施工组织设计控制工程成本的策略
2.1合理选择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的选择是决定整个工程全局的关键,施工方案一经选定,整个施工的进程、现场状况、人员及机具的需要量及布置情况也就基本确定,施工方案的合理性,经济性,直接影响着概预算的高低和定额的查用,施工方案由与相应的设计阶段配套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提供,重点对施工方案进行认真分析,服从工期、质量、技术要求,降低成本,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施工顺序,进行流水施工的组织。预算编制人员要依据设计图纸准确地计算出与设计图纸相对应的工程量。当设计图纸深度有限时,还需要编制人员对设计进行延伸和细化,也就是说,不但要把图纸上的项目计算出来,还要计算出图纸中虽未做交待但实际会发生的项目。例如:采用脚手架类型,各种施工机械的性能与特性,以及建筑工程本身特点及施工中的特殊要求等。另外,对于材料成本的控制,鉴于建筑产品的特点和建筑工程概算的种类,施工设计这应该根据由大到小,由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对工程项目进行多层次的分解和划细,相反计算造价时先求出每一基本构成要素的工料机消耗量和价值,然后根据设计文件等,汇总计算出整个建设项目的造价。
2.2合理进行规划设计
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必须对细节的施工过程进行合理地规划,首先要规划施工的设备、人员。对于人员的控制首先要进行人员的动员和安排布署。组建项目经理部,与业主或监理取得联系,开展息息相关业务工作;前期施工人员10天内到达施工指定地点,着手临建和施工准备工作;首批投入施工的机械设备15日内到达施工地点,保养维修,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人员的准备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进行合理化的人工控制,避免出现高薪紧急聘任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人员成本的增长。而对于设备的控制则要以就近就便的方式进行材料设备的运输,然后对施工设备进行合理地控制保养,以此来降低施工成本。例如:人员就近采用汽车、火车运送至现场;设备就近由汽车、火车、船运送至现场。
2.3合理进行技术控制
一般来说,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实现利润最大化通常有优化技术方案、推动应用新材料、新工艺、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等途径。主要是由于在投标阶段由于时间仓促,技术方案的深入程度或合理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欠缺,在实施阶段,技术人员如能充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技术方案大有潜力可挖,只要肯钻研,一定能通过优化技术方案而获得数量可观的利润。例如:在本次的小区施工实例中,其实还采用了“木制定型模板”的先进工艺,柱截面最大尺寸600mm×600mm,配模时采取大面压小面,柱与梁接口处,采取柱模开槽,梁底及侧模与槽边相接,拼缝严密,并用木枋压紧,柱模加固采用钢管抱箍,对拉螺栓加固,每500mm一道。圆柱采用定型钢模板,40×4扁钢抱箍,间距500mm,抱箍采用螺栓调节。这种技术使得模板的拆卸更为方便,以此缩短工期;防水处理更为安全,避免了工程破坏;保证了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减少了施工材料费用。
【关键词】金花茶组植物总皂苷总多酚(鞣质)总黄酮
Abstract:ObjectiveTodetermine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totalsaponin,totalpolyphenol(tannin)andtotalflavonoidsinSectionChrysanthaChang.MethodsTheircontentsweredeterminedbyspectrophotometry.ResultsThecontentsoftotalsaponin,totalpolyphenol(tannin)andtotalflavonoidswere:①21.30%,6.56%(0.34%),21.76%;43.24%,3.95%(1.57%),0.93%;9.91%,6.69%(1.34%),5.19%;13.53%,5.88%(0.83%),6.85%;②43.49%,6.79%(1.65%),1.54%;③36.29%,13.19%(5.33%),1.12%;20.58%,5.29%(0.14%),0.33%;④35.90%,7.01%(0.47%),0.78%;⑤30.08%,7.57%(0.19%),0.82%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methodisconvenientandreliabletodeterminethethreesubstances,andthereproducibilityandtherecoveryarefairlygood.
Keywords:SectionChrysanthaChang;Totalsaponin;Totalpolyphenol(tannin);Totalflavonoids
20世纪60年代初,在我国广西首次发现黄色山茶属植物——金花茶Camelliachrysantha(Hu)Tuyama,震惊世界。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并命名的黄花山茶属植物已达32种5变种,1998年张宏光教授将其归类为金花茶组。其中除越南与广西接壤的北部有3种,云南、贵州、四川各有1种外,其余26种、5变种均产于我国广西南部和西南部的亚热带南缘和热带北缘地区。90%分布于中国,80%分布于广西,说明中国是金花茶组植物的特产国,而广西是金花茶组的特产区。
但因为金花茶组植物发现较晚,加之分类上争议时间较长,所以尽管在园林、花卉界轰动较大,亦被国家列为珍稀保护植物,但对它的现代研究甚少。本文以皂苷、多酚、黄酮类成分为指标,对其中产量大、资源较丰富的5种金花茶组植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测定。现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Unico7200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柯上海仪器有限公司);Laborata4000型旋转蒸发仪(Heidolph公司);BP210S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Jascov﹣256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JASCO日本分光株式会社)。
1.2试药5种金华茶组植物均采集于广西(由广西林科院梁盛业鉴定,标本现存于大连大学药物研究所);对照品由本实验室提供;芦丁(东京化成工业株式会社,纯度98%);齐墩果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092200304,纯度98%以上);没食子酸(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205632200412,纯度99.1%);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2方法与结果
2.1总皂苷的含量测定[1]
2.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齐墩果酸对照品25mg,置5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0.5mg·ml-1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A(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得B(mg·ml-1)的溶液,备用。
2.1.3测定波长的选择齐墩果酸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波长400~800nm区间扫描。均在551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551nm为测定波长,测得的结果以齐墩果酸为基准计算总皂苷的含量。
2.1.4线性关系考察精确吸取齐墩果酸标准溶液0.0,0.05,0.10,0.15,0.20和0.25ml分置于具塞试管中,挥去甲醇,精密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新鲜配制)0.2ml,高氯酸0.8ml,摇匀,于60℃水浴中加热15min后,置冰浴中冷却。加冰醋酸5ml,摇匀,立即在551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同时以试剂空白作参照。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体积V(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A=2.252V-0.0066(R2=0.9994)。
2.1.5重复性实验精确吸取C(ml)的供试品溶液,置于具塞试管中,挥去甲醇,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平行做5次实验,测定吸光度A,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皂苷的含量。A,B,C的数据见表1。结果见表2。表1金花茶总皂苷的实验数据表2总皂苷含量测定结果%
2.2多元酚及鞣质的含量测定[2,3]
2.2.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没食子酸对照品10mg,置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5ml,置100ml棕色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025mg·ml-1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2.2.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D(g),置25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过滤,弃去初滤液50ml,精密量取100ml,置500ml棕色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E(mg·ml-1)的供试品溶液Ⅰ;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Ⅰ100ml,加至已盛有2.4g干酪素的500ml具塞锥形瓶中,密塞,置30℃水浴中保温1h,时时振摇,取出,放冷,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Ⅱ,备用。
2.2.3测定波长的选择没食子酸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经磷钼钨酸-碳酸钠显色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波长400~1000nm区间扫描。均在754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754nm为测定波长,测得的结果以没食子酸为基准计算总酚和鞣质的含量。
2.2.4线性关系考察精确吸取没食子酸标准溶液0,0.5,1.0,1.5,2.0和2.5ml分别置10ml棕色容量瓶中,各加水至5ml,再分别加入磷钼钨酸试液1ml,用29%Na2CO3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30min后,在754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体积V(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A=0.3532V-0.0292(R2=0.9991)。
2.2.5重复性实验精确吸取F(ml)的供试品溶液Ⅰ和Ⅱ,分别置于10ml的棕色容量瓶中,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同法测定吸收值,各平行测定5次,在754nm处测定吸光度A,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酚和鞣质的含量。D,E,F的数据见表3。结果见表4。
2.3总黄酮的含量测定[4,5]
2.3.1方法一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经NaNO2-AlCl3显色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以400nm为测定波长进行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对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到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2mg/ml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G(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H(mg·ml-1)的溶液,备用。表3金花茶总酚和鞣质的实验数据表4总酚和鞣质含量测定结果测定波长的选择: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NaNO2-AlCl3显色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上,波长200~600nm区间扫描。均在400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400nm为测定波长。测得的结果以对照品为基准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00,0.30,0.60,0.90,1.20,1.50ml,各加甲醇至4.0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NaNO2溶液0.3ml,摇匀,室温放置6min,再加10%AlCl3溶液0.3ml,摇匀,室温放置10min,在4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同时以试剂空白做参比。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mg/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A=15.065C+0.0026,R2=0.9999线性范围:0.013~0.0652mg/ml。
重复性实验:精确吸取I(ml)的供试品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甲醇至4.0ml,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光度,平行做5次实验,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的含量。G、H、I的数据见表5。结果见表6。表5金花茶总黄酮的实验数据表6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2.3.2方法二芦丁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经NaNO2-Al(NO3)3-NaOH显色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以500nm为测定波长进行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20m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0.2mg·ml-1的对照品溶液,备用。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确称取金花茶组植物提取物的干浸膏J(g),置100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K(mg·ml-1)的溶液,备用。
测定波长的选择:芦丁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NaNO2-Al(NO3)3-NaOH显色后,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上,波长200~600nm区间扫描。均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选择500nm为测定波长。测得的结果以芦丁为基准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线性关系考察:精确吸取芦丁对照品溶液0,0.3,0.6,0.9,1.2和1.5ml分置于试管中,各加甲醇至2.0ml,再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NaNO2溶液0.25,摇匀,室温放置5min再加10%Al(NO3)3溶液0.25ml,摇匀,室温放置5min,再加质量分数为4%的NaOH2.0ml,摇匀,室温放置15min,在50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同时以试剂空白做参比。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体积V(ml)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A=0.5527V-0.0108(R2=0.9999)。
重复性实验:精确吸取1.0ml的供试品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甲醇至2.0ml,按照标准曲线项下的方法操作,测定吸光度,平行做5次实验,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总黄酮的含量。J,K,L的数据见表7。结果见表8。表7金花茶总黄酮的实验数据表8总黄酮含量测定结果%
3讨论
3.1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经大量的文献调研表明,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是比较成熟的方法,此方法稳定性好,准确度高,且简便快捷,易于操作,结果可靠,故选择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花茶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
3.2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皂苷的分析测定有多种方法,如沉淀法、溶血指数法、层析法等,沉淀法测定往往易带进杂质或导致皂苷变质;层析法一般可以分离出总皂苷,但对总含量测定不适,误差大,成本高,而分光光度法操作简便、灵敏,属于经典、成熟的方法,我们选择了与金花茶皂苷类成分基本母核结构接近的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皂苷的含量。
3.3鞣质测定方法的选择鞣质的经典含量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如重量法、容量法、比色法等。以前最常用的有皮粉法、高锰酸钾法、络合定量法。2005年版以前的《中国药典》Ⅰ部[2]鞣质含量测定法一直沿用皮粉法。但是其缺点是耗用样品多,测定时间长,且没有选择性,测定结果偏高,而且皮粉用量很大,而2005年版《中国药典》Ⅰ部鞣质测定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稳定性好,干酪素的吸附作用具有专属性,其方法操作简便,用时短,且重复性和回收率都较理想。
【参考文献】
[1]高声传,郭涛,夏维杰,等.比色法测定酸枣仁提取物中总皂苷的含量[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5,8(1):1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57,附录63.
[3]王坤,鲁静.中药材中鞣质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药事,2004,18(6):361.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詹姆斯·穆尼在与艾伦·赖莱合著的《工业,前进!组织原理及其对现代工业的意义》一书中指出:“从形式的意义上讲,组织就意味着秩序”,“组织是每一种人群联合为了达到某种的目标的形式”。系统管理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人们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并且共同工作着的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巴塞尔在其所著的《产权的经济分析》一书中把组织界定为“对所有权被分割的实体的管理”。概而言之,组织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有序地结合起来的整体。
作为组织,必然具有目的性、系统性、有序性与有机性。目的性,是说任何组织都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设立的;系统性,是说组成组织的各个元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序性,是说组织内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顺序的;有机性,是说为了协调组织的活动,必然存在着担负不同职责的职能部门的分化,这就类似于人体的各个器官,既相互独立,各司其职,又彼此贯通,密切配合。知识经济组织作为组织无疑具有组织的一般规定性,作为一类特殊的经济组织,又必然具有区别于其他组织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特点。
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活动的矛盾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在以保密、专利权、特许权等方式对知识要素(仅限于应用性知识)作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的场合,产权人通过知识的使用通常能获得超额利润,这就是知识的内部经济性。这种内部经济性无疑与专利权等非公有产权制度安排相关。之所以要作此类产权制度安排,目的是为了形成对知识生产的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就知识的公共性消费可以拓展知识的作用范围,增加知识的使用价值,提高社会的总福利水平而言,知识又应该是共享的,不应该为私人、少数人所垄断的,这也就是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知识的直接外部经济性源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同时为众多人共同消费的性质。知识的内部结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内部经济性的增强,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减弱;内部经济性的减弱,意味着直接外部经济性的增强。非知识性资源(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除外)则不相同,其消费本质上是排他的、竞争的,不可能在为某人使用的同时,又供其他人所使用。非知识性资源的消费,除给产权人带来经济效益以外,尽管也可能会使非产权人获得相关效益,但这种相关效益只是间接的外部经济性,而不是直接的外部经济性。由于知识的内部经济性与直接外部经济性的矛盾源于非公有产权安排所赋予知识的消费排他性与知识本身所具有的消费非排他性的矛盾,因而,也可将其称之为知识消费的排他性与非排他性的矛盾。
第二,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因为通过知识的投入可以不断开拓出新的投资领域与不断提供出新的更有利的投资机会,进而提高劳动、土地、机器设备等实体性资源的产出效率,推动生产函数向坐标图象的右上方移动,因而知识投入具有边际报酬递增倾向。然而,这种由知识投入所引起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只能在不同的程度上抵消或抑制实体性经济资源投入所具有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却不可能消除这种倾向。也就是说,在与知识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增倾向存在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投入相关的边际报酬递减倾向仍然存在,由此便构成了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边际报酬递增性与递减性的矛盾。
第三,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严格的工艺流程与环环相扣的流水作业线,突出强调的是统一性、常规性、一致性、整体性,全部经济活动就类似于一部机器,劳动者个体则相当于这部机器上的一个部件或螺丝钉。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因开拓、创新成为主题与基调而必然强调差异性、独创性、非常规性与个体性;另一方面因知识的生产有赖于人类知识的积累与多种知识的交融、综合,又必然强调协作性、互补性、综合性与群体性。知识经济活动所内涵的这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矛盾,必然要求劳动者个体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在新的结合方式下,劳动者必须具有充分的独立性、机动性,与此同时,个体之间又必须能够彼此沟通,相互配合,表现出高度的整体协调性。
第四,有序性与无序性的矛盾。工业经济活动是严格有序的,甚至严格到操作者必须按事先设计好的规范与程序来动作。知识经济活动则不同,虽其整体活动表现出高度有序性,但其个体活动却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正是因为存在这种不确定性、非规范性与无序性,才使个体有可能去探索、去开拓、去创新。知识经济活动所包含的这一整体有序性与个体无序性的矛盾,也必然要求知识经济的组织形式发生不同于工业经济组织形式的变化。
第五,刚性与柔性的矛盾。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由于知识的含量较低,技术更新周期较长,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较慢,所以,某种经济组织一经形成,便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或刚性。而在知识经济中,知识的高投入必将导致技术更新周期缩短,活动的内容、方式、手段的变化节奏加快,并要求经济组织形式发生适应性的变化。如果说使经济组织形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刚性,是包括知识经济活动在内的任何经济活动得以进行的一般前提的话,那么,使经济组织形式同时又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柔性,则是推动知识经济持续发展的特殊的条件。
第六,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除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外,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均含有流动性与非流动性的矛盾。流动性,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所具有的空间位移性。非流动性,则是指作为动产的经济资源发生空间位移时因遇到阻力而导致流动性或部分流动性的丧失。知识作为动产的一类,尽管在流动过程中也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相比非知识性动产所遇到的阻力却要小得多,流动性也要强得多。知识性动产与非知识性动产在流动性方面所具有的显著差异,也会对知识经济组织形式产生重要影响。
第七,自主性与控制性的矛盾。在工业经济活动中,劳动者个体从属于机器体系,其活动处于完全的受控状态,不具有自主性。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劳动者个体的自主性大大增强,另一方面为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又需要对自主进行的个体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个体自主性与整体控制性这一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同样是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重视的。
二、知识经济组织代化原则
基于对经济组织优化一般要求的认识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殊矛盾的分析,笔者认为,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高运行效率原则。判断某一知识经济组织形式是否合理,首先应看其是否有利于知识经济活动高效率运行。知识经济活动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予以下因素:一是实现知识资源与其他资源在系统内外合理配置的机制是否健全;二是促使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其潜能的机制是否健全;三是管理体制、管理方式、曾理机构的设置是否合理;四是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否协调。
第二,低运行成本原则。某项经济活动的高效率如果是以高成本来支撑的话,那么这种高效率则可能是无利可图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不仅要坚持高运行效率原则,还要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知识经济运行成本,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一是各种经济资源在结合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耗;二是管理、协调费用;三是激励、监督成本。在上述3项成本中,第一与第二项通常是此消彼长的。坚持低运行成本原则,并不是说应使知识经济活动运行成本的各个组成部分均处于最低点,而是说在知识经济活动效率既定的前提下,应使其总运行成本最小,亦即使知识经济活动的净产出最大。
第三,主体性原则。在传统的工业经济活动中,人从属于机器,主体受制于客体。因而在进行工业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是机器体系与工艺流程的需要,而不是主体的需要,对物的组织被置于第一位,对人的组织则服从于对物的组织。从这种意义上说,工业经济的组织原则是客体性原则,而不是主体性原则。而在知识经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自主性、个性发挥着主导的、关键的作用,是主体支配客体,而不是客体役使主体。因而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首先考虑的应是如何才能满足主体进行自主性、创造性工作的需要,如何才能为主体充分展现其个性的魅力与进行多样化的工作提供广阔的空间。也就是说,知识经济组织设计遵循的原则应是主体性原则,而不是客体性原则。
第四,弹性原则。如前所述,知识经济包含着有序性与无序性、刚性与柔性的矛盾。为使这些矛盾得到妥善解决,必须使知识经济组织具有较强的弹性。具体说来,一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自由度与包容性;二是要使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三是要使其具有较强的可调整性;四是要使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第五,开放性原则。知识经济领域是高度开放的领域。与物质、能量通常是单向直线式流动不同,知识的流动通常是双向并呈辐射状的,知识经济网络由此交织而成。知识经济网络不存在固定的边界,随着认识的深化与新认知领域的开辟,其网线必然越来越密集,其边界必然越来越拓展。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知识经济组织设计时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应使所设计的组织具有不断拓展自身边界与最迅速、最充分地与外界进行知识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知识经济组织架构特点
知识经济活动是知识的生产活动、流通活动、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的总和。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对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与组织形式作—剖析。首先探讨—不知识生产的组织主体安排。
知识包括基础知识、应用基础知识与应用知识3大类。与其对应,知识生产也包括基础知识生产、应用基础知识生产与应用知识生产3大组成部分。因基础知识生产只具有外部经济性,不具有内部经济性,其产品是典型的公共产品,故只能由国家出资举办研究机构按非商品生产的形式来进行。
应用基础知识,一方面因其消费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故可被归入公共产品之列;另一方面因其应用范围与应用者集合可大体确定,从而可借助一定形式将其外部经济内部化,故又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应用基础知识的这一双重属性便决定了对其生产组织主体安排可作如下选择:或者由国家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公共产品来生产,或者由私人出资设立研究机构作为私人产品来生产,或者同部门、同行业的企业共同出资作为准公共产品来生产。
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应用基础研究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提供,难免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二是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的使用者一般是特定部门或特定行业,此类事业若由国家来举办,便可能因无法清楚地把握需求及其变动状况,使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难以吻合。
第二种形式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研究成果的需要者有可能因自身财力限制而无法取得研究成果的使用权;二是某些耗资巨大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有可能因举办者财力不足而无法进行。
第三种形式,既不存在第一种形式的不足,也不具有第二种形式的缺陷,它可以灵敏地适应应用基础研究的需要及其变化,可以在不加重国家财政负担的情况下保证应用基础研究有充足的资金来源,还可以使研究成果得到广泛的利用,因而,在笔者来看,不失为一种最适合于应用基础研究进行与发展的组织主体安排。
应用知识,可进一步被区分为常规知识与非常规知识。与此相应,应用知识的生产也可被分为常规知识生产与非常规知识生产。因常规知识是在某实践领域被普遍应用与反复应用的知识,故可通过数据化与编程将其转换为计算机语言,对象化为计算机功能,使其得到更为广泛、更为经济的利用。非常规知识生产包括非常规技术生产与非常规经验、技能生产两部分。其中的非常规技术生产,或可由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研究机构来进行,或可由企业成立研究机构或组织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作何选择为宜,则主要取决于企业的财力与其对非常规技术的需求状况。财力雄厚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大的企业,一般可自行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进行非常规技术研究;财力单薄且对非常规技术需求量小的企业,则直通过外购方式或吸收无形资产投资的方式来满足自身对非常规技术的需要。非常规性经验与技能,因只能通过劳动者干中学来获得,故其生产无法通过设置研究机构或安排专职研究人员来进行,而只能通过优化劳动组织形式,充分调动与激发劳动者于中学的热情来进行。
关于知识生产的组织形式或组织方式。按照雷蒙德·E·米尔斯与查尔斯·C·斯诺的观点,工业经济时代最具典型意义的经济组织形式是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功能型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的基本特征是等级制,通过专业分工系统逐层向上,从一种标准化工作过渡到另一种标准化工作,再通过自上而下的命令链,对整体活动逐级进行指挥、控制与协调。随着知识尤其是特殊性专业知识成为企业资源的核心,功能型组织经过部门型组织、矩阵型组织的短暂过渡,于20世纪80年代演变为网络型组织。笔者认为,网络型组织区别于功能型组织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现代知识经济活动是以团队为基本组织单位来进行的。这些团队相互关联,按照若干基本组织原则,通过灵活的、强大的交流网络彼此协调,不存在集权控制,其团队的组合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工作目标、工作任务的转换而变动的,故团队组合又被称为不规则型企业。在不规则型企业中,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是独立的,能够自主决策的,同时又在更大的范围背景条件下存在,并须遵守这种背景条件,以达到自治与协调的高度统一。这种以团队为基本单位的网络型组织显然能最有效地利用知识,最迅速地积累与创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最充分地展现个性的特点与最迅速地对外界变化作出反应。
第二,职位权威让位于知识权威。维娜·艾莉在其所著的《知识的进化》一书中谈到,在与功能型组织共生的官僚制度中,你拥有的职位决定了你的权力,存在的是职位权威。但在网络型组织中,权力来源于你所掌握的知识与所了解的人,存在的是知识权威。这种权力结构的变化,意味着知识开始在经济活动中占据支配性地位,成为主导性力量。
第三,组织边界可以无限拓展。在功能型组织中,由于权力体系是按照等级层次构造的,所以组织的规模或边界必然要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在网络型组织中,不存在集权控制,因而组织的规模或边界也就不会受到合理管理幅度的限制,随着新的知识供给单元或知识消费单元的出现,网络的边界必然向外拓展与获得不断递增的知识规模效益。
第四,联合成为主流。在采用功能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往往以获胜企业兼并失败企业而告终,被兼并者丧失了它的独立性。而在采用网络型组织形式的场合,竞争的结果则通常是竞争双方达成联合的协议。与兼并不同,联合意味着在继续保持双方独立性的前提下实现双方的相互配合与协同动作,这无疑是实现竞争双方知识资源交流与共享的一种最有利的组织形式。
第五,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在以等级制为特征的功能型组织中,为满足集权式管理的需要,信息主要是纵向流动或纵向传递的。而在网络型组织中,由于团队之间主要通过彼此的沟通对话来协同动作。所以信息主要是横向流动或横向传递的。以信息横向流动为主的网络型组织可以使信息知识资源得到更为迅速、更为充分、更为经济的利用。
【摘要】当今的企业正处在知识经济高速增长、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全球化趋势加快及市场深刻变化的环境中,企业间的竞争已从一般的成本和规模竞争转变为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为应对竞争,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大企业正在进行一场意义深远的组织变革。本文基于环境变化对企业产生的深刻影响,从企业外部组织结构重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重组和公司治理结构创新三个方面分析了当今企业组织变革的新态势,以期对我国的企业组织创新有所启迪。
【关键词】环境变化组织变革组织结构重组公司治理结构
一、环境变化——企业面临的新挑战
当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外部环境的剧变,必然导致企业内部原有的规则与程序也随之发生变化。应对迅速出现的变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1、知识经济特征日益突出
知识经济是基于知识的经济的简称,即知识是经济发展中的首要推动力量与决定力量,并且是主要的经济发展资源。知识经济较为明确的概念是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1996年度报告中提出的。OECD对知识经济的定义是: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的经济。OECD报告认为其成员国的经济50%以上都是由知识驱动的。
经济发展的现实也充分印证了上述结论,知识经济正使技术进步在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例如在发达国家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20世纪50到60年代为40%~50%,70到80年代为60%~70%,信息高速公路建立和广泛应用后,则达到90%。一个国家创造知识的速度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在新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已不能仅仅依靠低技能、低工资雇员和不断重复的工作来实现经济增长,企业的发展越来越依靠知识,而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企业必须进行组织的变革与创新,从而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制度与组织上的保障。
2、信息技术迅速发展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带来高速发展的信息产业,而且对传统的组织管理产生重大影响。以银行业为例,美国银行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现代银行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的时效性、防范金融风险、开发新的金融工具、延伸服务空间,利用网络银行、电子货币提供崭新的金融服务形式。
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运作方式,它使得通信速度加快,产品和服务价格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下降,企业边界扩大。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组合,实现资源的优货配置,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不仅如此,信息技术还提高了企业新产品研究开发的效率,使最终产品日趋“智能化”,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规模经济。
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催生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和新的管理方式,推动着企业的组织变革。就像从手工作坊的工场制到机器大工业的工厂制的转变一样,从工厂制到网络化的转变也正在带给人类社会一个崭新的世界。
3、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组织(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机构协调作用的加强,以及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国际互联网的迅速扩展,使企业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世界经济因而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国家间、企业间的经济关系,逐步走向互相渗透、横向联合、广泛合作、利益共享的新阶段,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统一整体。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国际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直接投资遍及全球;金融国际化趋势更为明显。
全球化使得每一个企业都面临着国际性的竞争。当代企业及其管理者正应付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相互依存及产品、服务、资本、人力资源的跨国界流动。面对这种不断增强的相互依存性,很多企业,如IBM公司和福特公司等,正在调整他们的组织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化的要求。
4、市场环境发生深刻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一,市场变化莫测。信息传递及技术更新的加快及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使得市场变化加快,市场需求更加难以预测。第二,市场竞争加剧。信息获取的便捷,技术创新过度的加快,垄断变得越来越困难。为求得生存与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竞争的变化,及时作出变革与调整。第三,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营中心必须从传统的低成本、高效益转向顾客需求的满足,从产品观念转向顾客观念,必须针对顾客的需求及时作出反应。
二、当代企业的组织变革
由于上述环境的变化,使得各国企业面临着全新的竞争形势:从一般的成本和规模竞争变为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从国内和区域竞争变为真正的全球竞争;从充满各种保护、限制的竞争变为自由竞争。正是在竞争升级的巨大压力下,近年来,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为战胜竞争对手和维持竞争优势,率先进行了一场意义深远的企业制度与组织改革,从企业制度安排、企业内外部组织形式、资本结构和企业规模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调整、重组和创新。这些调整和创新对处于相对后进地位的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也给予了启迪。
1、企业外部组织结构重组
战略联盟的迅速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的制度调整与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战略联盟本身不是什么新现象,它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70年代。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国际战略联盟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作为一种普遍性制度安排的建立,则是以前完全不能比较的。战略联盟是企业之间介于传统合约关系(市场买卖、许可证等)和紧密的股权关系(合资、购并等一体化关系)之间的形态。也就是说,企业间建立的既非一体化关系,也不是纯粹市场性商业合同关系,而是一种战略联盟关系。跨国公司和国际大企业之所以普遍建立战略联盟,是为了应对知识经济下知识的作用空前增长、技术竞争空前激化的挑战。
(1)这是为了获得技术和知识的互补效应。由于知识经济下技术更新日益迅速,没有哪家企业能够垄断其所在领域的所有技术优势。针对技术优势分散的特征,通过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可以形成技术互换和优势互补关系。通过这种互补和互换,大企业相互分享各自的成果,共同构成了对其他企业的技术优势地位,保证其在知识经济挑战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2)进行共同研究开发也是跨国公司间国际战略联盟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知识经济下研发成本的日益提高和技术更新的加快,使大型跨国企业不愿也不能单独承担研发的成本和风险。于是,国际大企业之间往往为某些重要技术项目的开发建立起契约性的研发战略联盟。联盟并不是一个法人实体,其成员各自独立,但紧密协调、合理分工,其成果在参加联盟的成员间具有共享性。可见,在技术和创新作用日益重要、研发规模空前巨大的知识经济下,各自为战的形式使企业力不从心,而市场关系又不能保证企业对技术和知识的拥有。准一体化的联盟形式则保证了入盟企业的技术所有地位,成本和风险又是可负担的,当然,联盟形式的代价是与别人共同拥有技术,而不能独家所有。不过,由于全球化和市场的扩大,几家共有仍能保证企业获得足够的营业规模和市场利益。因此,如IT产业的微软、IBM等巨无霸式的大企业90年代都建立了许多这样的联盟。当前,包括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在内的许多重要技术都在采用战略联盟的形式进行研究开发。
(3)缔结战略联盟还是跨国公司低成本进入市场的方式。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加剧,销售网络也成为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由于互联网等在新产品销售中的巨大作用,拥有销售系统就显得更为重要。而对于许多产品而言,建立销售网络是一项巨额的固定成本投入。然而,销售网络具有近似于公共产品的性质,网络一旦建立起来,新的产品进入销售网络并不妨碍原来产品的销售,而销售量越大,单位固定成本分摊越低。因此,互相提供进入对方销售网络权利的战略联盟,使每一个伙伴都避免了一大笔成本支出。总之,国际战略联盟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外部组织形式和制度的创新。通过这种联盟,企业建立了一种不同于纯粹市场关系或者纯粹一体化关系的新型关系形式,形成了一个互相交叉、互相融合的外部网络。
2、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重组
跨国公司的传统组织结构是典型的“公司帝国”结构。由于层级众多、半径过长,它必然具有反应迟钝、决策缓慢、脱离现实、压抑基层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问题。在竞争日益激烈、更新日益迅速、小规模多品种代替大规模标准化、企业的触角伸向全球并且呈现出多中心趋势的情况下,传统组织形式的问题就足以使企业被市场淘汰。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大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纷纷进行公司组织结构的改革与调整。为应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冲击,国际大企业还进行了普遍的内部组织结构重组。这种重组主要在两个方向展开,即管理结构的扁平化与多元化、组织形式的外部科层化与内部市场化。
(1)国际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重组的第一个方向,是管理结构扁平化与多元化。这种趋势首先表现在跨国公司母公司或大企业总部作用的变化上,即母公司和总部正在从传统的决策中心变为支持性机构。它把许多原来由自己作出的决策转给底层,自己转而主要负责规划整个企业系统的远景目标和战略,协调各成员的利益关系等重大决策。具体的生产经营决策、子公司的发展和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都交由子公司独立负责。同时,对于那些从总部剥离而又不适于分散行使的职能,为适应职能专业化的要求,跨国公司设立了一些职能性专业机构来掌握,如负责零部件采购的总部、研发总部、销售公司等等,这些原属于母公司的职能转出后更有利于总部对战略问题的协调。
与上述变化相适应的是子公司独立性的增强和自的扩大。为调动子公司的主动性,在国际大企业和跨国公司中也普遍出现了企业家职能从上层向下层转移的趋势,母公司(总部)与子公司等分支机构的关系从“命令—执行关系”演变为“协商—交易关系”。总部对于公司的管理除在重大战略与长期计划上的指导和决策权外,其他方面都比较灵活、宽松。作为上述制度和组织结构调整的结果和前提,跨国公司整个管理体系呈现出扁平化的趋势。随着下层组织权力和独立性的扩大,大公司纷纷大幅度削减其中间管理层级,以便信息流动和管理行为更有效率,使上述职能转变得以实现。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500家企业在20世纪90年代上半期平均减少管理环节3个。例如,IBM公司的管理环节从7个压缩为4个,而通用电器公司通过取消生产副董事长而由13个主要公司的主管直接向董事长汇报,使上层管理环节从3个减为2个。通过管理层级的大幅度缩减,大公司的管理组织结构上从金宇塔型结构变为扁平结构。
(2)国际企业内部组织结构重组的另一方向,则是组织结构的外部科层化与内部市场化。从组织结构的内部市场化看,子公司的独立利益日益明显,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指令服从关系正在被讨价还价关系和激励刺激关系所取代;跨国公司各子公司以及网络内各成员公司之间出现了竞争关系,这使得跨国公司系统内部的关系具有了市场关系的色彩。例如,著名的瑞典ABB集团公司,由5000多家小公司构成,每家公司都是一个法人主体,都独立编制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和损溢表,而每家公司的平均规模只有200人。
从组织结构的外部科层化看,大跨国公司除通过股权关系控制自己公司系统的企业外,还通过正式合同或者非正式合同控制着巨大的“合同性资产”,成为各种非股权关系的网络中心。通过这些以正式合同或非正式合同形成的网络,大跨国公司实际上已经建立起一个无形的“外部科层组织”。这一科层组织虽然不同于通过股权控制关系所建立的科层组织,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具有了与之相同或相近的功能,即同样具有紧密协调、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的性质。跨国公司虽然不拥有外部科层系统企业的所有权,但同样能控制其行为,让它们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和价值增值服务,同样可以成为公司价值链的一部分。以IBM的外部科层系统为例,IBM在个人电脑方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原因之一就在于管理着众多的外部供应商,形成一个巨大的外部网络。作为IBM外部科层组织成员的,包括网络公司、软件公司、零售商、远程网,还包括存储器公司、数据网络公司,甚至包括西门子这样的大企业。
3、公司治理结构的创新
传统企业理论下的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实践都强调货币资本在企业中的核心作用,依此构造出的企业治理结构也是以出资人(股东)为中心的结构,企业的经营目标理所当然地被确定为股东利益最大化。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和创新,而知识的发展和技术创新都离不开掌握技术和知识的主体——受过良好教育、掌握现代科技和管理知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正因为如此,这种制度到20世纪80代开始出现松动,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经被许多企业所抛弃,全球性的公司治理结构改造成为一种大趋势。国际大企业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造,突出人力资本的作用,构造出有利于人力资本发挥作用、激励创新的制度安排。
(1)趋势之一是放弃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企业惟一目标的教条,代之以兼顾股东(货币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及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均衡协调模式。这一趋势主要以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对《公司法》的修改潮流为标志。随着这一潮流,典型的美国式股东利益至上的公司治理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正在与欧洲大陆型的均衡结构发生趋同与融合。
(2)趋势之二是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所实行的人力资本治理结构。在知识经济潮流中发展起来的软件、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企业,由于企业的核心价值集中在一两项关键技术上,它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时,货币所有者在企业中的作用退居其次,大量货币追逐关键技术并愿意以多种形式与技术结合成为一般状态,人力资本所有者成为企业的控制者和所有者,如技术控股制、人力资本所有者持股制、股票期权制等都成为很通行的制度安排。高科技风险投资制度的发展更强化了这种人力资本治理的趋势。虽然风险投资持有公司相当一部分甚至大部分股权,但风险投资的持股期限是有限的,对经营管理的介入也是有限的,这使得风险资金具有某种“借贷资本”的性质,较多注重收益而较少注重管理。人力资本治理结构因而得到进一步强化,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最典型的企业治理结构形态。
(3)趋势之三是董事会作用的弱化和CEO体制的形成。在典型的现代公司制度下,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和激励构成该制度的基础,也是解决委托一问题的基本思路。然而,随着许多大公司普遍实行CEO制度,情况发生了变化。CEO拥有远远大于以往总经理的权力,不仅可以进行正常的经营管理,而且在公司战略、重大投资、财务安排等方面拥有很大权力。董事会的决策作用和监督作用都开始弱化,董事会的权力只局限于挑选一位合格的CEO,当公司战略出现重大失误或者业绩出现严重问题时选择新的CEO代替前任。与此相对应的是,为保证权力巨大的CEO不滥用权力,CEO常常以管理层收购或者购买期权的形式拥有相当数量的公司股权,不再是单纯的公司雇员。这也使得问题虽然依然存在,但已不似以往严重,道德风险得以降低。虽然这种CEO持股体制尚未改变现代公司制度的基础,但无疑已经使其发生了变化。
【参考文献】
[1]阎海峰、王端旭:现代组织理论与组织创新[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2]陈朝阳等:中国现代企业制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3]张道根:现代企业制度的国际比较[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4]王跃生:国际企业制度创新与企业理论发展[J].经济社会比较,2001(6).
[5]肖元真:全球现代企业发展大趋势[M].科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适当的行为 优点和缺点 责任感 习惯和风尚 权威与正义 组织强文化
组织弱文化 团体文化
1.适当的行为产生近似感情观,继而产生愿景,形成团队文化
亚当 斯密在适当的行为中提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是同情和激情,我们先来讨论同情
1.1同情
同情在这里理解为对于相同或近似的事物或情况,不同个体表现相似态度,或者说同情的人具有相似的感情观。当组织中的个体都具有同情时,组织容易产生一个共同目标,即愿景;而当组织不具有同情时,组织不会产生愿景。而上述两种情况,是组织同情的极端表现,而大多数组织趋于两者之间,愿景的统一程度,和同情个体的多少有相关性,相关性如图一,
1.2激情(passion)差异程度构成团体文化
激情由于身体的某种状态或欲望而产生的情绪【1】,而激情的控制程度可以改变组织文化背景,由于组织内个体的激情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会造成同情的偏移,激情差异越大,组织文化背景越复杂。因此,激情差异的个体表现是不同的,假设有10个个体,他们的激情程度不同,如图二,
从图中我们了解到,个体a、f、l具有相同的激情,在面对同一目标时,他们有同情的可能性,而拥有愿景,从而形成团体,如果他们的文化背景近似,可以形成团体内文化,即团体文化。团体文化往往受到其他个体的激情的影响,个体与团体激情差异越大,团体文化受该个体的影响越大;相反的,个体与团体激情差异越小,团体文化更容易为个体所接受。
我们在图中发现组织中h、m两个个体同样具有相同的激情,也同样可能形成团体文化,而且我们还可以发现hm团体的受众群体要比afl群体要多,两种团体文化在一个组织当中加大了组织文化背景的复杂性,而复杂性大部分来源于‘次生情感’和野心【1】。
2.团体文化的优点和缺点造成团体分化。
2.1团体文化的优点和缺点
团体文化的优点在于团体内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吸引具有近似激情的个体靠拢和加入团体文化,虽然这样增加了团体文化背景的复杂程度,但可以进一步形成团体愿景。
团体文化的缺点在于在一个组织中很可能不是只具有一种团体文化,而团体文化的种类和组织大小是相关的,组织越大,团体文化的种类就有可能越多;这个结论来源于个人的心理差异。
2.2组织文化的团体分化
由于团体文化的差异造成团体分化,这种分化表现为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团体文化的个体与其他的团体文化个体对立,继而产生思想碰撞,我们称之为团体文化冲突。这种冲突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两者出现的概率取决于冲突团体的激情指数,差异越大,隐性冲突的概率越大;反之,显性冲突的概率越大(图三)。而在一个组织中团体文化冲突越激烈,该组织文化越趋向于组织弱文化,反之,组织文化越趋向于组织强文化。
另一方面,相同或相似团体文化的个体尽量相互融合,形成团队,而为达到某一组织目标。在组织中往往有一种团体文化占主导地位,被称为决策团体文化。
而其他团体文化称为冲突团体文化。
在图二中,我们发现组织中除了两个文化团体之外还有5个个体是独立的,其中b、c分别贴近两个文化团体,极易被争取可以被称为团体文化跟随者;e贴近两个文化团体,是两个团体争取对象称为团体文化兼者;d、f由于差异大,与两个团体都有冲突,因此称为团体文化冲突者。
3.组织中的责任感团结冲突团体文化及独立个体文化,形成责任性同一愿景。
在组织中我们为了团结冲突团体文化及独立个体文化,我们往往建立一个涉及组织全体成员利益的长期目标,该目标的将建立每一个人对于实现目标的责任感,该目标就会称为所有个体的阶段性愿景,而该愿景的实现是每一个组织内个体责任感的体现而形成的责任性同一愿景。而该目标的建立首先要组织全体成员的参与;其次,目标具有长期性;最后,目标可实施【2】。这时,组织文化开始初具雏形,它是由决策团体文化为核心,其他文化对其进行微调的文化形式。关于组织责任感如何团结冲突团体文化及独立个体文化,如图四
责任性同一愿景的建立,有时也会受到冲突团体文化的负影响,冲突团体文化的负影响一般会降低决策团体文化对责任性同一愿景的期望值,而独立个体文化一般会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准确性,而造成责任性同一愿景的偏移。但在责任性同一愿景的作用下,三者形成相对固定的组织文化。
4. 团体文化习惯及个体文化风尚和习俗往往在管理方面造成极大地影响
4.1团体文化习惯对组织文化的形成造成影响
首先,团体文化习惯形成一种文化惯性,对事物拥有相对固定的想法,这种思维无法将新的愿景需求加入到团体文化之中,这里面愿景的实现就涉及到团体文化和愿景的契合程度。
其次,团体文化习惯扼杀新文化思维,当一个组织没有强烈的外力干扰下,它的内部的决策团体文化往往坚持原有的团体文化习惯,而冲突团体文化极易接受新文化思维,而当冲突团体文化吸收新文化思维,成为新文化的决策团体文化时,在同一组织内具有两种决策团体文化,他们的冲突的根源在于两种文化的冲突,最终导致组织文化的决裂。当然如果旧的决策团体文化能够在外部压力或内部自主调节的作用下接受新文化思维,有可能融合冲突团体文化,形成新的组织文化形式。
最后,良好的美德是解决团体文化冲突的最好的方法。
4.2个体文化风尚和习俗是不可逆的文化因素
风尚和习俗是组织内个体本身在固定的文化氛围下成长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生活方式,即使团体文化内部个体之间也不能互相影响的因素,苏格兰男子结婚时不穿kilt,一名虔诚的伊斯兰信徒不读《古兰经》是不可能存在的,是本体文化,不可打破,不可逆转。团体文化对本体文化的尊重程度,影响个体倾向性。
5.权威与正义决定组织文化的主流、方向及影响力
团体文化的权威的影响力的不同,使组织文化更倾向于决策团体文化的方向,而决策团体文化会进一步确定组织文化的主流。决策及决策团体文化的权威影响力,对冲突团体文化和独立个体文化产生不同的吸引,而权威的影响力和后两者的契合点在于同情的契合程度,契合程度越高,影响力越大;契合程度越小,影响力越小。(图五)
在图中我们发现我们利用权威的影响力,可以将三种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组织文化,而形成的文化是组织强文化还是组织弱文化取决于权威的影响力的强弱,权威影响力越强三种文化结合的越紧密,组织文化越接近组织强文化;权威影响力越弱三种文化结合的越松散,组织文化越接近组织弱文化。
那么我们如何提高决策团体文化的权威的影响力有以下三种方法:
一、 提高决策团体文化在三种文化的同情契合程度。使用的方法是 故事、仪式、有形信条、语言。【2】
二、 提高决策团体文化权威的包容心,容许不同的文化思维的存在,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样的自由度往往增加组织文化的背景的复杂程度,管理中有一定的难度。
三、 提高决策团体文化权威的正义,我们应该奖赏任何理应受到感谢的行为,同样应该惩罚任何理应得到怨恨的行为。[1]
6.结论
我利用亚当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适当的行为 优点和缺点 责任感 习惯和风尚 权威与正义等理论进行深层次分析,讨论建立组织文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式,及解决方法。在如何建立组织强文化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 中国城市出版社
关键词:学习型高校;学习型组织;组织文化
一、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概述
学习型高校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学校的组织,学习型高校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彼得・圣吉(Peter M.Senge)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构建了学习型组织体系,他的“五项修炼”(共同愿景、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都是从抽象的角度谈的,但不能脱离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而孤立存在,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且,每一个部分都有三个维度(演练、原理和精髓)来进行修炼。[1]实际上,我认为彼得・圣吉体系下的学习型组织就是以组织文化为根基而发展起来的,共同愿景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并且从体系整体上看,他所构建的组织结构就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文化建构。组织结构的运行模式以组织文化为指导,将理念融合在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促进组织的发展。可见,组织文化在一个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从组织文化角度看,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学习,是营造文化氛围,建构学习型文化:一是强调“全员学习”,即组织的全体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二是强调“全程学习”,即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强调学习的终身性;三是强调“团队学习”,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四是强调“创新性学习”,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更应该是知识的转化与创造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基础上,学习型高校的内涵应该是:具有浓厚的学习型文化,能够组织中迅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地进行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等方面的创新;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地进行组织性、研究型和创造性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变革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能够不断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而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诸多要素互动生成的一种独具特质的精神环境和氛围,是学校成员对待物质、制度、精神的态度及方式的总和。它的核心就是学校中大部分成员在学校表现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的“内隐规则”和“内隐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存在的生命和灵魂。组织文化能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使之适应组织正常实践活动的需要,学校组织文化也不例外。因此学校的改革着力点不仅是静态的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健全,更应是对学校组织文化的改建和重塑,最根本是文化建设理念的重建。[2]
二、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学习的构造类型的组织文化大学能促进中国的大学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精神文化的方向,为大学内部制度文化的每一个成员的共同愿景;民主平等和良好的行为文化,使按规定的管理核心,改为专注于动力,创造个人的自我实现积极的条件,激发教师内在的创造,自我潜力巨大超越,提升生活的意义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要立足自我管理的教师,提供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更生态的物质文化提供了高校的发展更加和谐,更健康的环境。
其次,创建学习型高校的组织文化能够提升高校内部的认同感,增强集体核心竞争力。组织成员在创建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过程中,共同参与,不断学习,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使高校像一个高精端的社团一样,逐渐生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进一步规范集体行动。
再次,高校本来就是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而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建设,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易被接受和强化。组织文化培育了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了成员间在行为、信念、习惯上的一致性,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因而凝聚成一股合力和整体趋向,这有助于在组织中整体性地树立和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3]
最后,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和团队学习,强调共享和交流经验、信息和知识,强调容忍分歧和异议,鼓励创新和失败,确保畅所欲言、群策群力。良好的组织文化为高校制定更高端的发展战略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
三、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一)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深层建构――精神理念层
哲学是深层组织的精神文化,指的是基本的信念,共同遵守该组织的领导和员工的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基础和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形成原因的组织文化,是一个衡量是否组织形成了他们的组织文化的主要象征和标准,[4]而学习型高校的精神层架构重点就在建设“共同愿景”。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要在学习型高校构建共同愿景,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个人愿景,即高校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对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的刻画;其次是团队愿景,即学术团队、管理团队以及各个学生组织都要达成清晰明确的共同目标;最后是高校愿景,其中每个成员都参与了讨论和研究,因而共同愿景得到了最广泛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而能够汇聚所有人的力量而得以实现。建立共同愿景对于高校整体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对于高校凝聚力的强化具有重大影响。
(二)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里层建构――行为层
行为层即组织行为文化,它是组织员工在组织经营活动、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组织经营活动、人际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体育文娱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组织行为文化是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的动态体现。[7]
学习型高校的行为文化建构,首先从学习行为上进行架构。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供了一套迄今为止最科学的学习技术。其核心方法是进行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那么整个学习机制的调整,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更加频繁的互动交流、开展活动;学生团队社团等更加积极地举办学校活动、参加社会活动;而领导更加注意模范带头作用。更加全面地建设了行为文化。
(三)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建构――制度层
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生成规范的一部分,该组织工作人员和组织行为的制约性影响,组织文化的物质层,集中精神和员工层和组织行为的要求,系统层主要的组织成员提供了行动的共同活动应遵循的指导方针[8]。制度建设是基础学习型高校的制度保障。一般来说,从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特殊制度建设,等高校,学习型组织文化,对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必须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在学校学习的每一个成员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通过教师培训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激励教师学习动力机制。同时要激发学校每一个成员强烈的学习意识,具有爱学、乐学精神。
(四)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表层建构――物质层
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外在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组织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9]对于学习型高校来说,它主要包括两方面方面:第一,高校的组织风貌。包括规模建设、教学楼和图书馆等建筑的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第二,高校标志。高校的名称(大学与学院)、高校的校徽、校歌、校旗、石头文化、雕塑、学校的纪念物等。
总之,从“学习型组织”概念出发,探讨和研究学习型高校的组织文化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学习型组织文化是学习型高校构建的核心内容,是现代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高校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动力、支持和方向。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各方面长期支持和努力,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07―313
[2] 李强华.高校学习型组织架构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