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职业的行业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园工作中体会到的快乐和幸福。我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北京有一位九十多岁的老太太为了给重孙子在好的幼儿园报上名,连续排了3天的队,如今好的幼儿园少,好的幼儿教师更少,幼儿园的老师为什么会跳槽?离开幼儿园,另寻工作?其中幼儿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就是其中原因之一。
本人在某幼儿园学习了个多月,闲暇之余听到最多的就是教师的牢骚和抱怨,很少有人提到工作中有幸福感。如果幼儿教师在工作中能够找到幸福感的话,那么离岗的老师就不会有那么多,要想让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得到幸福感,多一些快乐,少一点烦恼,找出幸福感的来源是解决问题的症结。
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来源于以下几方面:
一、源于幼儿
幼儿是幼儿教师服务的对象。幼儿教师每天的工作不外乎照顾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让幼儿学会自理,自己的事情自己处理,我们该怎样从孩子身上得到幸福感呢?
方法一:教师要有爱心。教师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理解、尊重幼儿。要学会接纳包容。包括接纳孩子们犯的小错误或小缺点,教师要完全地接纳幼儿,这就意味着教师所持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意味着教师对孩子们的宽容,尊重,理解,使孩子们感受到老师真正接纳自己所犯的小错误或是小缺点,而教师这种原本的尊重和理解就会使我们产生一种职业幸福感!
方法二:教师要有童心。教师要学会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孩子,呵护每一位幼儿,用一颗童心与每一位幼儿交往。如果在与孩子们交往的过程中多以命令的口吻与孩子们讲话,这就是一种不平等,没有感情的交往方式。长期以来,孩子们就会对老师产生一种畏惧,对老师而疏远,这就是等于老师剥夺了一个让自己感受童真童趣的机会,教师与幼儿缺乏心灵上的交流,教师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没有得到心里上的沟通,最终会变得干涸,你说,这样教师还有职业幸福感可言吗?所以,在与孩子们交往中,我们要放下老师的架子,以真实的自我与幼儿交往,和孩子们打成一片走进孩子的世界,这样我们才会发现幸福和快乐就在自己身边。我们会发现,以真诚、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们交往,得到孩子们的喜爱,同时你就会感到职业的幸福感和快乐。
方法三:教师要有接纳心。爱是心灵和心灵的碰撞。在给予孩子爱心的同时,我们要学会接纳孩子的爱心。偶尔孩子们会为你画一副画,或许孩子们的这幅画糟糕透了,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这是孩子的爱心。你一定要高兴地接受,并且让孩子们感受到你的快乐。孩子的爱是教师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孩子们的爱是真诚的,是纯洁的,孩子们的爱更能体现出爱的本质。但是得到孩子们的爱的前提是,教师要对孩子们付出爱,爱、被爱着,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二、源于家长
在幼儿教师的工作中,家长是代言人,是幼儿教师工作的直接批评者,家长的信任、尊重都意味着一位幼儿教师的教育能力,人格力量;家长的任何评价都体现着对老师辛勤劳动的的承认和回报。家长的认可,承认,都是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想要获得家长的认可,信任和尊重,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尊重家长,尊重幼儿,用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尊重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真诚地和家长沟通,建立良好友善的幼教关系。
具体做法如下:
方法一:做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在独生子女居多的我国,幼儿就是家长甚至一个家族的掌上明珠,宝贝疙瘩,家长几乎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幼儿身上,也寄托在幼儿的直接教育者――幼儿教师身上,因此,我们一定要认识到我们身上的使命和责任,以极大的责任心投入工作,以责任心赢得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尊重。虽然我们不能成为幼儿前途命运的主宰者,但是我们可以成为幼儿忠实的朋友,成为幼儿蹒跚学步的领路人,成为幼儿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当我们看到幼儿依赖的目光,看到家长满意的笑容,幸福感会油然而生。
方法二:做一个和家长交心的老师。幼儿是家长的宝贝,也是每一个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因此,幼儿教师一定要积极主动和家长交流,交心,共同完成培养幼儿的任务。如果你对幼儿家长期望、愿望、要求有所了解,你一定会更好地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你一定会赢得家长的真心相待,那么家长是快乐的你也是幸福的。
方法三:做一个能够给家长提出有益建议的老师。教育者不等同于家长,幼儿教师作为专业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们学到了更多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只有在和家长的沟通中你才能了解到家庭教育中的某些失误和错误,如果你能够及时和家长沟通,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在日常行为中出现的不良现象,那么你也会以一个“专家”的身份受到家长的尊重和好评,你会为你从事的职业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三、源于幼儿园
1、现在对幼儿园的教育很重视。设备不完,待遇低的幼儿园,教师在工作中就会缺乏稳定感和安全感,离开岗位成了他们的选择。实习不久的幼儿教师觉得留在幼儿园没意思,整天像一个高级保姆一样为孩子们服务,这就导致了幼儿教师的离职和离岗。
建议:国家应该扩大规模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大量资金注入,这样幼儿教师觉得到国家需要他们,工作稳定,工作环境好,心里得到了满足感,这样才会让他们觉得幸福而留下来。
2、得到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对老师来说自己的工作,自己获得发展的机会有多少,在组织中的位置,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和得到成功是否得到领导的认可而这些都会影响着教师的幸福感体验。
四、源于教师自身
幸福感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感觉。如果一个人不善于体会幸福,那么他永远不可能获得幸福感。无疑,幼儿教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是劳累的,是繁琐的。甚至有人说幼儿教师就是一个高级保姆。其实,各种职业,各项工作都有其辛苦和繁琐之处,为什么有些人很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感动光荣,感到幸福,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抱怨、总是叫苦,决定的因素还在于自己。正如辩证唯物主义所说:内因永远是事物的本质。
要找到职业幸福感,就必须从自身做起:
1、热爱你所从事的职业,找到从事这个职业的意义。
教育工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当我们把心放在这些孩子身上时,我们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是可爱的。当我们引领着他们渐渐长大时,我们会体会到像他们一样的新奇感和快乐感。像一棵小苗,每天都会有新变化,每天都会有新发展,每天都会有新的奇迹出现在我们面前,难道你还不以这样的生活而感到快乐和知足?
2、热爱你的生活,找到生活的乐趣。
对于生活充满好奇和热爱的人,他的生活就不会乏味。如果一个人不满足于自己的生活,不能发现生活中的乐趣,那他对待工作也会乏味的,缺乏热情的。学会生活,学会寻找快乐,这有助于你找到生活的幸福感。著名作家、心理学家毕淑敏在她的散文《提醒幸福》里说:“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它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你需要以平和之心,体验它的真谛。”
3、热爱生命,体会生命活动过程的每一份快乐。
论文摘要:“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由此可见,无论对何种类型的职业院校来说,其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师资力量。长期以来人们在职业院校师资建设问题上,对“双师型”这个概念提得比较多,也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文章首先将在“双师型”教师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理论内涵进行详尽的分析和研究,其次对职业院校目前“三师型”教师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最后对职业院校为何必须重视“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文章认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未来师资建设的重要方向,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注。
论文关键词:“三师型”教师;建设;现状;必要性
一、“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基本内涵
在明确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这个概念之前,首先需要指出的是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师的一般,必须符合教师的一般要求。即具备思品、文化、身心、专业、教育、管理六大模块的基本素养,而每个素质模块又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如反映教师本质特征的教育模块包括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专业模块包括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二者缺一不可。职业院校教师作为教师的特殊,必须符合职业院校教师的特殊要求,即满足“职业针对性”的特殊要求,理论上要针对职业岗位(岗位群)要求的专门理论知识,实践上要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的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活动。本文探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在明确了职业院校教师具有一般性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对“三师型”的基本内涵进行探讨的,也就是说“三师型”教师不但具有一般性教师的素质,更具有我们所强调内容的素质和能力。简单来说,“三师型”教师队伍应该是一种具有复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队伍。
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三师型”教师,它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三师型”教师是指具有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能力、具有专业技术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对职教师资严格按照“三师型”教师来要求的,除了强调具有教师和专业技师(律师、会计师、医师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以及职业指导能力外,尤其强调真正的“三师型”教师不是教师和工程师和就业指导师这三者的线性叠加,而是作为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生产实践以及就业指导能力的三维一体化的具体统一。在这个三维实践中以完成教学与培养学生的任务为切入点,不断渗透、开发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选择提供良好的服务。指明方向。因此说,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指导能力将是“三师型”教师队伍具体内涵不可缺少的三个方面。
“三师型”教师可以改变目前职业学校中专业知识由专业教师来任教,实践操作技能课程由实验教师来指导,就业指导课程由学工处或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人员来承担的现状,做到教学、实践、就业指导三位一体,实现1>1+1+1的效果。突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发展指导,就业心理测试,人才测评。个性化创业”的一体化、专业化、专家化、全程化。
由此可见“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研究不是简单地将“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和职业指导师进行组合,而是在“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深化,甚至可以说“三师型”教师是职业院校在师资建设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师资建设内容进行的一种必要的创新。这种创新是进一步深化职业院校在管理模式与制度建设方面的需要,也将为职业院校培养一支热爱本职工作、专业功底与职业技能扎实、能够从多角度指导学生成长的师资队伍与管理人员队伍,以优质的人才资源形成职业院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二、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
(一)“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薄弱
目前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目前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非常少,据对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2947名教师调查统计:30岁以下的“双师型”教师有811人,占32.34%;31-40岁的“双师型”教师有564人,占38.22%;41岁以上的“双师型”教师有306人。占21.12%。而具有“三师型”教师能力或者资格水平的仅仅有60多人,占到9.32%。由此不难发现,中青年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学和科研的中坚力量,中青年教师数量的增加,改善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增强了师资队伍的活力,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青年教师既缺乏专业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也缺乏职业指导能力,显然青年教师要想成为“三师型”教师还任重道远。
还有目前职业院校教师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本科学历多,研究生学历少,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据对江西省部分中职、高职院校2947名教师调查统计来看,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有9人,占0.66%,硕士学位(含在读硕士)的有219人,占16.09%,而学士学位的有1049人,占77.08%。中级职称多,高级职称少。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有5人,占0.37%,具有副高级职称的有589人,占43.27%,而具有中级职称的有767人,占56.36%。在职业院校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偏少,是目前职业院校面临的最为突出的问题。显然这样的师资队伍结构,并不具备培养“三师型”教师的基础和条件,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还十分薄弱。
(二)教师实践能力偏弱
实践课教师从事的主要是实践性教学,必须具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他们的教学既要善于示范、演示,又要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操作原理和过程讲解给学生听,学生要学会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与技能,因此,教学经验和专业实践能力对实践课教师是很重要的。但是,在调研中。很多实践课教师认为自己实践技能弱,且实践技能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造成教师实践能力偏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不断扩招,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的编制紧张,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处于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很难有机会长时间到生产一线参加培训和锻炼:二是社会提供给教师的实践场所和实践机会少,学校缺乏切实有力的激励机制,重数量轻质量,忽视加强双师教师的培养,造成双师教师实践能力提高较慢:三是随着工业结构调整的加快,高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原有的一些双师教师。由于未能及时地接受、消化和使用新的科技手段,或因年龄、知识结构等原因。在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表现为由强变弱。
(三)多数职业院校教师缺乏职业指导能力
很多职业院校教师都是高校毕业直接到职业院校任教。根据数据调查,江西省部分职业院校专任教师中从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的占63.05%,他们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到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专业实践水平有限,如果谈到他们是否能够引领他们教育的学生进入行业、职业领域,指导学生按照行业职业规章办事,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的职业规章,清楚其制定过程、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这些要求恐怕是勉为其难了。
三、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一)“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我国和谐社会与加速经济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高校与职业院校的规模发展,带来的结果是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就业问题解决不好,必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三师型”教师概念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就是基于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发展需要,“三师型”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就业前景以及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以后的发展和进步,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无疑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创新为标志的经济,是超越于工业经济的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其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知识因素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人的现代化素质成为最重要的国力。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社会化分工日益繁杂,每个劳动者都应该具备一定的理论思想水平,也应该具有更强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应该在社会分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这个角度来看,通过加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能有效地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以及职业规划三位一体的统一,从而让他们能够找到适合发挥自己特长和技能的最佳位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贡献他们的力量,从而推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二)“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办好学校、办好教育,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由于职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仅仅依靠职业院校的一般性教师是不行的,还必须具有高端人才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从而提高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显然如果一个职业院校仅仅有一个或者几个“三师型”教师也是不行的,因为这样不能满足职业院校发展的需要,对我国整体的职业教育来讲,必须大力培养“三师型”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各职业院校应十分重视在保证教师个体质量的基础上,不断加强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的群体效应,提高教育质量。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职业院校的根本,是提高其教育教学质量上一个新台阶的重要保障,是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基本建设,是职业院校工作的永恒主题,否则职业院校和职业教育就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加强骨干师资队伍建设:“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原则是充分信任、全面要求、选拔与培养相结合:“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是以学术梯队建设为中心,努力创造条件,强化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养工作:“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条件是改善、提高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优化社会和学校方面的精神环境及物质环境。总之,职业院校“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必将被人们视为提高教育质量,发展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工作和根本保证。
(三)“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有效地促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完成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职业院校办学实力的强弱,取决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硬件”主要看所具备的实训、实习条件及各种设施;“软件”主要看师资队伍建设。从目前情况来看,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专业学习指导、专业技能指导、职业指导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专业性的指导不够,使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浮于表面。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动手操作能力的专门应用性人才,各职业院校正在积极探索与实践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目标在于有效地培养人才的职业素质,缩短上岗适应期,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产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和喜爱,并且对所学专业有科学和合理的认识。“三师型”教师应该对学生如何认识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如何选择专业及进行有效地专业学习、如何树立正确的职业心态、如何择业等方面进行全程、全面辅导,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习态度,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从而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师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专业学习与职业选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让学生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职业能力,完成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四)“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完善职业教育功能的现实需要
职业教育有两大功能,一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多层次的技能人才,这主要是生产、服务一线工作需要的技术型实用人才,此种需要暗含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技术型实用人才跨越在科学研究型人才和直接操作型人才之间,既需要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又需要面向生产和管理的一线,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其职能是将科学研究、技能提升贯穿、转化为现实产品和具体的应用:二是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可以增加青年学生的受教育年限,将就业时间延长,客观上减少了进入工作领域的劳动力,从而减轻社会就业的压力。与此同时,还可以为企业、为部门、为国家培养出一大批高级技术型人才,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竞争能力、适应能力、开拓能力,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职业教育的优势还在于,可以通过职业培训、技能培训,将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稳妥转移,缓解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而产生的劳动力富余问题,有利于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
现在需要说的是,如何完善这两个功能呢?让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既需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需要加强学生对职业前景的认识,而“三师型”教师这个概念就是为了完善职业教育这两个功能而提出的,“三师型”教师不但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学到良好的职业技能,而且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职业规划,从而延长学生的就业时间和空间,减少社会的矛盾与冲突。可见“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对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根本需要
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开发劳动力资源,直接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它的办学方向决定了其专业设置的灵活性。一方面,根据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比较灵活地调整专业结构:另一方面,瞄准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使之能够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三师型”教师具有职业性和综合性的特质,他们最了解职业院校的专业方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专业技能等教学环节: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专业:能及时洞察预测行业的发展变化,捕捉行业人才供求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国内外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他们能使教学改革和专业设置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做到有的放矢。因此说,“三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来自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如何进行职业规划的压力,各大高校也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越来越被提高重视起来,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通过研究发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倍受重视,教育内容、形式都得到了丰富,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也存在很多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生活缺乏明确目标、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不能很好地把自身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面对就业压力盲然无措等实效性底下的现象。针对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认为要发挥政府带头的作用和提高师资教育的力量,完善教育评价质量体系,为大学生就业搭建一个实践平台,努力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工作。文章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结合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
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日益受到重视。在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接来下笔者利用工作经验和体会,谈一谈解决方法,以达到共同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之目的。
1 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解不透彻
尽管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已经被人们所重视,但是还是比较肤浅,一般被认为是就业指导。由于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我国高校还是没几年的事,给同学们教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的教师在大学期间也没有科学、严谨地为自己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所以,他们认为只要把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讲清楚,再把自我认知理论、择业理论、生涯发展理论教给同学们就可以了,同学们就应该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设计了。但实际上大部分的同学在上完职业生涯规划课后仍不知道怎样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大部分同学在上了职业生涯规划课后,参加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时仍不知道怎样进行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基本上仍是从头再来。
我国长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缺乏社会大环境的支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日增的情况下,全社会对此的关注必定是就业指导而不是职业规划。不仅整个社会如此,高校对大学教育也是关注的就业率。大多情况是忽略了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特殊性,也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要关注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对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教育缺乏前瞻性。此外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需要有专业人员来从事的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这方面的师资力量还不是很完善,从负责学生工作的队伍结构来看,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辅导员扮演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角色,教师扮演的是学生导师。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层面也被简单的等同于就业指导。
2 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在职业选择中忽视了职业价值观
在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自我认知环节中,我们都会借助专业职业测评工具帮助、引导同学们客观科学地认识自己。全面、真实、客观地认知自己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基础,但很多同学都存在片面迷信“测评工具”结果而忽视了自己近20年的成才经历,从而导致自我认知结果的“失真”。那么按照这种“失真”的自我认知结果进行职业规划,结果可想而知。
自我认知的内容包括自己的兴趣方向、职业价值观、性格、气质、技能、智商、潜力、思维方式等。一般来说,性格、气质、兴趣、能力是影响每个人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人们选择职业,如果说有一个“网”的话,那么构成这个选择之“网”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职业价值观中,职业价值观是最重要的。现实中,不同的人之所以有不同的职业选择,关键在于职业价值观的取向不同。由于我们的大学生大多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于职业价值观的理解不够清晰和深刻。很容易与职业的表面特征,如丰厚的经济收入、光鲜的职业刻板印象相混淆。这样很容易导致选择职业时出现偏差。
3 从就业指导到职业规划的转变
3.1 职业规划教育应引导学生找适合的职业
目前大学生择业的误区主要表现为职业发展期望值过高,普遍追求大城市、大企业和大机关,高收入、高福利和高地位。这不仅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也不利于自己职业的将来发展。单纯追去高薪与高福利只能是短期目标,短期目标导致短期行为,尤其是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与自己的兴趣不符,往往会导致职业生涯失败。
针对大学生的择业误区,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要引导大学生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合的标准就是“人职”匹配。“人”的因素涉及对自身的性格、气质、职业理想等内在因素以及专业知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展现自己并客观的了解自己。“职”的需求涉及市场和劳动力的变化等因素。要达到“人职”匹配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职业认知的形成也是职业目标的确定过程。
3.2 职业生涯规划要培养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职业生涯发展的动态性要求我们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首先要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求职心态,根据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国家政策,一个人要做好转换几次工作的准备。其次,在学生中树立终身学习和继续教育的观念。使学生在离开正规学校教育系统后能通过各种途径去继续接受教育,为将来的职业转换做好充分的准备。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现在已经成为高校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我们的专业是相对稳定的,每年每个专业的同学们所进行的职业探索过程和内容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我们要做好同学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探索和引导等工作,建立职业生涯目标职业资料库。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同学们做低层次的重复劳动,还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料,加深我们对各专业相对应职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高桂娟.从就业指导向职业生涯转变[J].教育探索.2008,(1).
论文摘要: 教师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职业地位、作用及其个人生活意义的看法。教师 职业的特殊性使相当数量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职业价值观是影响教师职业倦 怠的重要因素。只有建立合理的职业期待,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激发高度的职业热情,提 高发展的职业能力,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才能有效地预防教师职业倦怠。
职业价值观是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个体对职业的认识态 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对于教师职业的地 位 、作用及其对个人生活意义的看法,它包括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评价和对自身工作岗位的 看法。由于教师职业价值观是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自觉性、坚定性的职业选择态度和行为 的体现,对教师职业动机和目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教师职业往往被赋予强烈的社会情感和文化重任,似乎教师只有竭尽全力地做好 本职工作,才能担负起社会的厚望。现实中,教师虽然安于辛苦的现状,视忙碌的工作为获 取幸福的过程,却丝毫不能摆脱繁忙工作和社会压力带来的职业倦怠感。在追求目的性观念 的影响下,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逐渐更多地关注教育工作的结果而非其意义和价值。李超平博 士在调查统计中发现,造成中国教师生存状况不佳的主要因素可以划分为薪酬与回报、管理 制度与体系、绩效管理和社会环境[1]。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和竞争机制的实施, 使教师 这个职业不再是“铁饭碗”,教师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很多教师不得不为 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而紧张和担忧。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教师承受着超负荷的 心理压力,“高压”使相当数量的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据国外和国内研究表明,教师职业 倦怠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状况[2]。教师职业是需要个体身心有极大付出的行业, 职业倦怠 状态下的教师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对工作的意义、价值及自我效能的评价下降,工作 没有成效,对自己的消极评价增多,对职业价值产生怀疑。教师职业倦怠使得教师的教学水 平得不到正常发挥,同时对学生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费鲁顿伯格(Freudenberger) 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不是对某一特定事件的即时反应,而是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工作中 所遇到的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应过程”[3]。一些研究者认 为,教师 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付工作压力的一种反应,是教师伴随着长期高水平压力的体验而 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4]。近年来,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 关注。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教育发展中的一个难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巴利 A法伯教授将教师的职业倦怠称为“教育中的危机”[5]。
二、职业价值观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
我国正经历着社会转型期,教师职业价值观也必然出现变化,以往坚定的职业价值观受到强 烈冲击,并导致一系列的职业倦怠倾向。
1.教师职业价值的功利性和个体化
与以往相比,教师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贡献等社会性因素在职 业 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教师的个体价值目标已出现了多 样化 的发展趋势。当前,教师在职业评价标准上较为重视个人的经济收入、实际权力、人际交往 、 受人尊重和稳定性等因素,而对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则考虑较少。可以说教 师在对职业价值评价时,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因素,正因为这样,教师 很容易陷入社会评价与自我评价不相一致的情境中,对自身工作意义的审视也就出现了不可 避免的心理困惑。
2.教师职业价值的规范性和务实性
作为社会个体,教师要受到社会对其职业的期望和要求的约束。教师虽能认同社会有关教师 职业的基本价值规范,但又无法抗拒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他们开始认识到教师的价值目标 再也不是脱离物质利益空谈个人价值的实现了,而是实实在在的需要和利益的满足。“这样 在职 业价值认同上就出现了很多教师并没有把教师职业当成是促进社会与个体发展的神圣的社会 职业,而仅把教师职业当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因为热爱教师事业而选择教师职业的仅占1 8.4%,并且有48%的教师只关注学习好的学生”[6]。
这种矛盾处理不好,就会使部分教师在工作中出现态度消极与被动的现象。
3.教师职业角色期待趋于理想化
研究人员向祖强认为,职业倦怠的产生是教师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社会比较产生心理上的不 协调的 表现,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在倦怠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自己工作的过高期待也 容易引起消极的情感体验[7]。在我国,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教师“身为人师”的角 色,赋予 教师职业太多的道德伦理色彩,教师真实的自我、多样化的个性受到压抑甚至无法显现与张 扬,这样一种不真实的生活自然会引发教师的心理冲突与厌倦感。从个体而言,教师主观上 希 望其职业应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但事实上教师在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处境并不理 想。“教师和科研人员一样,在社会地位的排位上有所降低。教师职业与经贸、金融和企业 管理等有较好经济收入和较高社会地位的行业相比,越来越失去其对社会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使教师的尊严感和荣誉感大大降低,进而影响教师职业的稳定和发展”[8]。这 些都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师的职业积极性,弱化其职业的成就动机。
4.教师职业研究和创造意识的钝化
教师职业是一种创造性的职业,但就其劳动形式和内容而言,带有很大的重复性。在这样一 个循 环的过程中,教师的激情和期望在一点点减退甚至消磨殆尽。研究者王秋绒认为, 教师角色不明确、角色过度负荷及角色冲突是促使教师感到压力的主要原因[9 ]。为 提高教学效率,很多教师与学生纠缠于升学、考试、作业之间无法解脱;随着学校班级学生 人数的不断膨胀,过多的授课量和考试增添了教师工作的负荷;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单一重复 使得教师工作缺乏新意并逐渐钝化了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创造精神,从而引发职业倦怠;教师 本人的学历提高和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职称评定前的各种达标要求等也使教师身心疲惫,并 逐 渐表现出对职业的无奈和厌倦。信息社会背景下,教师随时可能面对没有学生知道得多 的尴尬,许多教师幸福感的获得进程逐渐被阻断,从而导致心理的高度紧张与焦虑。
三、提升职业价值观,有效预防教师职业倦怠
1.建立合理的职业期待
由于教育对象的独特性、主体性及教育背景的不断变化性,对教师很难实行严格的程式化、 制度化、技术化和数量化的管理。教师只有认识到自身职业对社会和学生健康发展的重大作 用,才能对工作持有果敢与刚毅的态度,才能从琐碎的工作中获得幸福的感觉。作为教师应 了解到自己事业的可能性与局限性,不要因为自己的现状与预期目标相差太远而产生消极情 绪;教师要热爱学生,多看其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这样不但有助于师生关系的改 善,也有益于师生的心理健康。
2.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是指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并能够从中找到乐趣的 心理过程。 职业认同既是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又是教师对 自己当前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教师职业倦怠的克服和幸福感的激活正依靠这种 坚实 的职业认同。而建构职业认同的基本前提就是教师的教学欲望,即教师能把教学视为自己的 内心渴望和自觉倾向,在这一过程中享受到教书育人的乐趣、自由创造的喜悦和自我价值的 升华。所以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要正确定位,积极评价,实现快乐从教。
3.激发高度的职业热情
研究表明,对待“奉献与索取应是平等的”这一观点,75%的人表示“同意”,15%的人 表示 “完全同意”,7.6%的人表示“极不同意”,2.4%的人表示“不同意”[10] 。从以上数字看,可以认为追求 奉献与索取的平衡和统一已成为现阶段教师主要的职业价值取向。国家要尽可能提高教师的 工资待遇,学校要建立科学、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从定性到定量对教师全面考核,实 行目标管理,严格奖惩兑现,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住房条件;政府也要采取切实措施,逐 渐 缩小教师职业与其他行业以及行业内教师之间在待遇上的差距,逐渐解除教师们因贡献与待 遇不匹配造成的心理失衡状态。
4.提高发展的职业能力
为了能使人们尤其是教师认识到教师职业对社会和个人的全面价值,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 力业者的幸福感,教师应以高涨的热情投入工作并善于发现工作的价值和快乐,努力提 高处理学生问题的能力,使教学得以在有组织、有纪律、有针对性的情境下进行,从而增强 自 我效能感;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倦怠往往源于自己所遇到的压力,而一个具有 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教师应以进取的态度不断学习,提高自己解决问题 和选择策略的能力,使自己通过学习、内省、立志和实践等方法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 修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生观;教师还可以通过写教学心得、观摩示范课、参加教研活动等 形式提高职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高‘自我’的教师,倾向于以积极的方式看待自己,能够准确地、现实地领悟他们自 己 和所处的世界,对他人有深切的认同感,具有自我满足感、自我信赖感、自我价值感” [ 11]。只有将教师的职业价值提升到与个体对生命价值追求相一致的高度,才能最大程 度地 激发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能使教师从职业倦怠的困境中走出并充满激情地投身 于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李超平.教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教师生存状况分析[EB/OL].edu. sina.com.cn,2005-09-09.
[2]刘晓明,王文增.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 心理学杂志,2004,(4).
[3]Farber.B.A.Crisis in oducation: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American t eacher[M].San Francisc0:Josscy-Bass,1991.59~61.
[4]梁云芳,王秀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2).[5]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6]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1).
[7]向祖强.论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克服[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 ).
[8]杜时忠.教师道德从何而来[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关键词] 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无私奉献;毫无保留
[中图分类号] G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4)02-0053-03
0 引言
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教师在教书育人活动中应遵循的品德与规范。它是保证教师履行社会职责的重要手段,是一定社会人们对教师职业的期待与要求。因此,可以说,教师职业道德是具体的,它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这种变化是客观的,也是必然的。而作为承载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关键词,自然也应该及时更替。
1 无私奉献: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的 历史解读
从古至今,由于教师从事的是培养人的工作,它事关一个民族、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工作的无限重要赋予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而从培养人的过程看,在下一代成长的同时,作为成人的教师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老;同时,人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容易受到各种不良行为的影响,所以,人的成长又具有无与伦比的复杂性,它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与爱心。因此,人们在给予教师工作高度评价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提出更高的社会要求。从“呕心沥血”、“诲人不倦”到后来被喻为“蜡烛”与“春蚕”,展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人们对教师工作的首肯,还有一种深藏其中的对教师职业的道德期待,尤其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无私奉献”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关键词。事实上,这种对教师职业的圣化行为,除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某一社会的道德需要与人们对教育的特有观念。
1.1 “无私奉献”是政治伦理在教育上的映射
注重伦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在古代中国,为了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历代统治者都特别强调伦理教化的功能,所以就有了“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而举办学校教育的直接原因又是因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成俗”即成为社会道德规范所悦纳的良民,中国古代长期处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社会总的物质财富有限,加上成功之道单一(即入仕为官),因此,克制个人私欲的伦理道德对维护社会的既定秩序就显得非常重要,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法宝。承担教化百姓重任的教师,要想提高效率,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责,就必须先从自己做起,树立践行伦理规范的社会榜样,即所谓“身正为范”。就这样,教师被捆绑成为道德家,“无私奉献、甘于清贫”逐渐深入人心。
到了20世纪中叶,尽管我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体上说仍属于封闭式的社会,政治伦理在国家事务的处理中仍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人们依然习惯于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道德模范来引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于是,整个教师群体也被贴上“无私奉献”的道德标签,其目的是藉此树立社会道德的标杆,一方面激发人们建设社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试图为人们处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时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使人们自觉克制个人欲望,自觉服从社会要求。
1.2 “无私奉献”是对教师待遇不到位的心理补偿
即使到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依然滞后,人们生活水平低,而教师的物质待遇更是处于整个社会的底层,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与教师工资的偏低严重不对称。至于其他的各种福利,如医疗、住房等更是无法得到应有的保障。因此,那个时代产生了不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在现今看来,那些整年不领工资、甚至自己“倒贴钱”坚持教育阵地的“壮举”,与其说是教师们心甘情愿的“奉献”,倒不如说是“无米下锅”后“出于良心”的无奈之举。
事实上,国家、政府一直都很清楚,多年来在教育上的投入严重不足,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4%的目标,也是经过了数十年的艰苦努力才得以实现。教育经费短缺,教师的物质待遇与工作付出不对等,为了保持教师教书育人的热情,除了实行一些政策照顾外,借用媒体制造舆论,大力宣传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在实现引导公众道德行为的同时,更起到了从精神层面对教师的心理补偿作用,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1.3 “无私奉献”是一种“单向度”教育观的体现
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付出无数的精力和心血。同时,受教育者大多为未成年人,而教师一般是成人,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生,而自己也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满头苍发的老者。古代中国教育大多以师徒制的方式进行,相对于其他行业,教师是最不保守的“师父”。教师往往以培养出的学生胜过自己为荣,在知识、技能上是最彻底的“无保留者”。因此,在很多人心目中,教师的工作就是一种“无私奉献”,教师代表国家、社会,他们的使命就是在履行职责中成就别人。
这种观念的影响深远,在教育日趋制度化的现代,很多人把教师当成纯粹的国家、社会的被委派者,认为教师应该扮演好工具角色,千方百计完成肩负的任务,而不应该计较个人得失,因为,合格的教师是为孩子着想,而不应该为自己着想。
2 毫无保留:社会转型期教师职业道德关 键词的更替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继持续巨变后,进入了承前启后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居世界第二,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多,教师行业的物质待遇得到了很大提高;另一方面,人本主义思想在中国产生了很大影响,“以人为本”成了当前国家社会发展的基本依据,个人的正当需求日渐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第三方面,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原来“圣人式”的道德标准遭遇了现实危机,成了弃之不甘、留之难以践行的空洞说教,使整个社会实质上处于一种“无德可依”的真空状态。在教育领域,以“无私奉献”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也面临着“口号上的高尚”与“行动上的平凡”不对应的尴尬,尤其是在教师物质待遇不断改善的今天,教师个人需求的复苏更是不断冲淡着刻印在人们观念之中的“神圣形象”,从而导致一方面民众对教师道德“失范”“义愤填膺”却又无法“旧梦重温”,在舆论上逐渐走向“一边批”;另一方面作为普通人的教师在追求有限的个人正当利益时却要背负巨大的道德包袱,在情绪上渐生对教师职业的“厌恶”与倦怠。这种“两头不得好”的局面使教师形象被贬与教师职业道德“沦陷”之间形成了一种难以遏制的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令人纠结的现状,寄希望于教师回归传统“圣化”形象,继而抚平大众的“心伤”与“愤懑”无疑是痴人说梦,而且,与其用高不可攀的道德境界“包装”教师虚幻的神圣形象,还不如勇敢面对现实,用一种更切实可行的职业规范来塑造顺应社会变化的教师新面孔。因此,最能反映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关键词必须及时更替。在结合当前我国社会现状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作为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关键词之一的“无私奉献”应该取代为“毫无保留”。
2.1 “毫无保留”不等于不计报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工作即用自身的知识、思想、人品等去影响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学生的成长是教师劳动的成果。对教师而言,学生取得的进步越大,成长得越好,他的工作成效就越高,成就感就越强。所以,自古以来,教师就是用自己的所学所得去成就学生的人,而要想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更需要教师竭尽所能,对个人的知识、技能毫无保留。
但是,教师“毫无保留”地付出不等于无偿劳动,“毫无保留”强调的是教师工作的态度,其直接依据是教师劳动的性质,只有在教师尽力而为的状态下,才能更好地实现育人目标;而不要报酬不仅关系到人的思想境界,更与个人生存对经济收入的依赖有密切联系。教师作为“人”中一员,必须有一定的物质收入才能正常生活与工作,而且生活质量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们工作的效果。因此,强调教师在传道、授业中“无所保留”,其前提是保证他们获得与工作付出相匹配的经济收入。
2.2 “毫无保留”对应一种“双向度”教育观
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教育活动是一种双向影响的过程。“教育是人类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1],“教育是‘人’与‘人’的相互作用”[1],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对学生而言,漫长的学校生活贯穿于他们生命成长的关键时期,学校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场所,更是个体生活世界的重要部分。对教师来说,教书育人不仅仅意味着自己要履行国家者的职责:即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思想道德的教化,同时还是教师在特定场域下的一种生存方式,是其获取生命意义,不断完善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即在促成学生发展的同时使自己的情感、价值观等得到充分的释放,并油然而生出强烈的成就感与自由感。
只有完全敞开“自我”,交流才有可能,交流才有收获和价值。具体说来,学生在交流中吸取来自教师方面的“养分”,得到教师知识、思想等方面的启迪而不断生成“自我”;与此同时,教师也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使“自我”不断丰盈。师生间的影响是双向的,其过程不是教师单方面用“无私奉献”来成就学生,但需要教师在交流中倾其所有,方能产生最大影响。
2.3 “毫无保留”是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尽管国家明文禁止教师有偿家教,但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根除。如果单就有偿家教而言,简单的禁止既值得商榷,而其一刀切的方法也显示了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手段的单一。实际上,在课后给学生有偿补习的大多是那些优秀教师,只要他们不因为课后补习耽误正常的教学工作,这种补习行为就有存在的价值:一方面,让优秀师资适当流向市场,能使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通过“按劳索酬”,不仅能改善教师生存状态,更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真正价值。
真正让人担忧的不是教师课后补习所带来的教育不公平,而是一些教师在课堂上故意“留一手”,把一些重要知识点作为“额外”产品卖给个别学生。这种行为不仅严重践踏了教育的公平,更是对教书育人工作本质的颠覆。因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除了针对每一学科确定具体的知识范围及重难点,并加强对教师实际授课内容的监督外,还要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毫无保留”明确写进相关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保证学生获得没有“折扣”的知识教育。
3 结束语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是与时俱进的。因此,承载教师职业道德核心内涵的关键词也要顺应时代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有德可依,有德必依”,才能使职业道德真正起到监督与约束教师行为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注和研究,大量数据统计显示初中教育阶段的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这一现象较为严重。新浪网进行的一项教师生存状况调查,在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检出率一项中,初中教师的比例最大,居于榜首,为75.60%,即在被调查的初中教师中,有75.60%的教师反映压力较大。①2011年,在对山东济南655名教师进行幸福感调查,在不同学段的教师幸福感比较中,发现初中教师的幸福感最低。②
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主要表现:第一,初中教师工资收入低,仅能维持较低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农村乡镇的初中教师,他们的收入只能维持基本的日常开支。第二,初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备课、授课、批改作业、接受检查、公开课、讲课评比、家访等,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时间超过10小时。第三,初中教师在工作中还要承受各方面的压力。社会信息的丰富、复杂,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学校升学率的标杆,教师之间激烈的竞争,家长望子成龙的期望这些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使得初中教师身心俱疲。第四,难以充分实现自身价值。教师认为在自己工作的学校不能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因此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和归属感不高。
2 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原因分析
2.1 客观因素
(1)教师社会地位不高挫伤积极性。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具有特殊性的劳动,其劳动效果往往是滞后的、间接的、模糊的,无法用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来衡量其价值的大小。与社会其他行业相比,教师职业要求高,劳动强度大,收入却低于其他行业。这些表明了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整体不高的现状。据相关研究显示,初中教师与其它阶段教师相比处在了较低的位置。较低的社会地位严重挫伤了辛勤劳作的一线教师,使很多初中教师丧失了职业幸福感。
(2)社会对教师的过高期望带来沉重压力。教师的社会地位虽然不高,却承担着人才培养、家庭希望、学校评价、国家发展这些重大的社会责任,总是被赋予“红烛”、“春蚕”、“园丁”等甘于奉献、道德模范的职业形象。我们不断地对教师提出各种要求,却完全忽视教师本身作为一个平凡人的存在,忽视他们的生命价值和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初中教师长期压抑自我,不少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几近崩溃的底线。工作的压力过大也就直接导致了初中教师心理和生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影响其对于教师职业幸福的主观感受。
(3)初中教育阶段的独特性使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较复杂。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对初中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同等工作时间内,初中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心力。初中阶段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肩负着普及义务教育、为高中输送合格学生的重任。从学生方面讲,初中阶段是个人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个体成长过程中的“叛逆期”, 是问题行为多发、分化明显的时期。面对如此复杂的工作,需要有更高的教育技能和技巧,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自然很难以轻松、愉悦的心境去体会教育职业带来的幸福感。
2.2 主观因素
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也对其感知和体验职业幸福有着重要影响。首先,教师职业认同感不高。凯文・赖安认为,有四种主要的态度影响着教师的行为,其中首要和最重要的就是:对自己的认同。③如果不是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仅把教师职业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一旦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职称、荣誉等,职业幸福感便无从谈起。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教师的劳动与回报不等值,加之我国教师人事制度的稳定性,造成教师缺乏专业发展的动力。最后,教师自身心理素质较差。随着对初中教师的知识、技能要求的提高,初中教师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环境适应等心理问题却日益严重。教师没有较高心理适应和调控能力,就难以在“高期望、高要求、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寻找到幸福。
3 提高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几点思考
(1)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职业认同。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专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等各方面来提高初中教师的社会地位,促进教师职业认同是提升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政府和社会人士应认可教师对社会的重要贡献,保障教师应有的经济待遇,对教师的工作给予肯定、尊重和支持,同时也要为教师提供自我实现及专业发展的机遇,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尊敬和羡慕的职业。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增强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存在着巨大的促进作用。真正尊重和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才能体验到这一职业的幸福所在。
(2)赋予教师合理的角色期望,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教师首先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人,其次是职业人,再次才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的幸福包含了一般人的幸福和作为职业工作者的幸福。”④社会在赋予教师职业荣耀和光彩,要求教师奉献、付出的同时,更需要重视教师的生活、情感需求,充分尊重和认可教师职业。我们需要以客观、理性的眼光看待和认识教师这一职业,善于倾听教师的职业诉求,对教师抱有合理的角色期望,为教师的成长创建健康、和谐的外部环境,从而帮助教师更好地感受和体验职业带来的幸福。
关键词: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培育
高校的青年教师大多是刚毕业的学生,他们一般只有短暂的实习经验,随之就要独当一面,承担教学任务。这样的身份转变在教育被人格外重视的今天显得尤其沉重,让处于适应期的青年教师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一、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培育的现状
目前来说,大多数青年教师的适应过程主要靠自己,培养教师的学校以及接收青年教师的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于这一点都缺乏重视。少之又少的培训让青年教师在走上岗位时缺少对职业的清晰认识。另外,高校在接收青年教师后,直接分配给他们大量的教学任务,工作量之大让他们每天很难有时间去学习如何适应新的身份和环境。
二、影响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原因
1.职业价值取向不成熟。由于青年教师一般都缺乏实践经验,他们的选择可能来自于他人的劝导或者是在迷茫期的被迫选择,他们的职业价值取向还相当不成熟。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容易彷徨,对教师职业的选择以及未来的发展容易产生动摇,失去原有的激情。
2.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目前的青年教师大多是独生子女,在独立组建家庭后,会感受到强烈的生活压力。而教师的工资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下并不算高,外界的诱惑较多。在面对这些经济压力以及社会压力的时候,青年教师容易出现急功近利的想法,逐渐淡忘原有的教育信念。
3.实践与理论的差距带来的冲击。青年教师大多没怎么正式上过讲台,很难适应在讲台上的节奏,课本上的理论在这时候难以发挥作用。这就会让青年教师产生困惑、迷茫甚至会有对讲台的抗拒感,自信心逐渐丧失,将教学变成一种敷衍,形成不良的教学习惯及态度。
4.人际关系复杂,心理压力过大。青年教师在角色突然转变的同时,周围的人也都有了变化。师生间的关系、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处理,这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而目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心理差异较大,处理起来很复杂,再加上目前教师行业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论资排辈现象。这样,青年教师可能会产生一些挫败感。
三、培育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主要途径
1.健全入职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开启职业生涯。适应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对环境的提前认识,在青年教师入职前就进行培育,对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笔者认为,青年教师的毕业院校要带领毕业生提前感受实际教学环境,接收院校要积极配合,给予适当的帮助。
2.完善入职后的继续教育。由学生向教师角色的转变难度较大,因此这个转变过程较长,学校不能只进行入职培训,后续的教育仍然值得重视。角色转变中的不同阶段,青年教师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困惑。这时候学校要关心青年教师,老教师也要伸出援助之手,以自己的经验帮助青年教师适应环境,给予青年教师积极的影响。
3.帮助青年教师适应课堂教学,获得积极的实践体验。教师行业需要强烈的奉献精神,在青年教师奉献感还较为强烈的时期,学校要帮助他们在课堂上获得积极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老教师的帮助,只有这样青年教师才能在自己稳定发展的黄金时期更好地为教育行业作出贡献。
4.改善教师的职业环境,提升其归属感。归属感是留住人才最重要的方式。在教师为教育事业奉献的同时,我们也需要为教师改善他们的教育环境。首先从精神上,要给予青年教师信任与尊重,改变论资排辈的评价方式,按实际教学成果进行总结评价,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成果也要给予和老教师同等的重视,让他们在人生的黄金时间为教育和科学发展献计献策。在物质上,要站在青年教师的角度上考虑,及时发放工资,保障青年教师的基本生活,不能忽视青年教师背负的生活压力,要给青年教师创造继续奉献的物质基础。
四、结语
青年教师面对的是全新的职业领域,必然会经历一个从陌生到适应的过程,而其适应能力的强弱关系到他们职业的发展。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职业生涯,学校需要对他们的适应过程进行观察,从入职前的培训开始,完善继续教育,让他们迅速在这个新的领域获得归属感,积极地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吉春.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培育[J]. 教育探索,2012(12):108-110.
[关键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一、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素质公共英语教师决定高质量的高职英语教育。高职院校是旨在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人才。面对迅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和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的不断提升,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改革。然而,高职院校高职英语的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学习主要依赖教师的语言输入和指导。因此,公共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从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人手,分析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以期为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对策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研究对象为210位在职的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年龄结构:高职高专院校中高职公共英语师资队伍的主力军无疑是中青年教师,其中31岁至40岁年龄段教师占56.2%;教龄结构:绝大多数教师有长达6年以上,占90%;学历结构方面: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为主体,占57.14%;职称结构: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为主体,占57%;从教学工作量来看,年课时在400学时以上的教师为主体,占63.8%。本次研究对象来自于湖北省十所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高专院校,因此,本次研究结果可客观反映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
我国外语界学者吴一安认为:外语学科教学能力、外语教师职业观与职业道德、外语教学观、外语教师学习与发展观这四个维度构成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框架。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方法,以此四个维度模式为基础,编制问卷“高职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教学理念、专业素养、教师职业观和教师发展观5个大部分,对教师职业态度、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及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9月发放调查问卷210份,2016年1月回收有效问卷205份,回收率为97.6%。同时,笔者还对以上十所高职高专院校部分教师及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上述方法形成对湖北省高职高专院校公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客观、真实的描述。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学理念
高职公共英语教师职业态度端正,有较先进的教育理念,42.8%的教师本着以培养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为教学目的。37.6%的教师认为对自己教学的肯定主要是来自于学生的进步程度。而主要影响教学效果因素方面,40.3%的教师认为是自己教学能力问题。由此可见,高职高专教师“自判”态度之强,更重要的是有迫切提高教学能力的愿望。但是,与此同时教师认为制约学生学习的障碍主要来自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与学习目的和态度这两个方面(分别占比31.5%与25.5%)。并且值得关注的是,有35.7%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特点是尽力而为,28.3%的教师认为是提高教学效果,只有18.9%的教师是乐于教学的。同时访谈中,很多教师坦言所在学校对教师要求高、任务重,学生学习配合度低,使教师们自感压力大,同时没有感到教学的动力和乐趣。
(二)教师的专业素质
本次调研从教师知识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教师科研能力和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四个方面调查教师的专业素质。
1.教师知识能力。首先,98.2%的教师获得非英语专业四级或者六级证书,同时92.3%的教师还获得英语专业四级或者八级证书。在教学法方面,45.7%的教师学过一些教学法,而系统学过教学法的教师占比28.8%。可见,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法知识都是比较过硬的。然而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同时公共英语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专业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和技能。在教师认为最欠缺的知识方面,45.3%的教师认为最欠缺的是行业知识,而对行业知识学习的态度方面,有42.4%的教师应该了解一些行业知识,31.2%的教师认为应该深入了解行业知识。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由于缺乏跨学科知识倍感困惑与压力。
2.教师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能够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最长用的是任务型教学法和翻译教学法,各占比32.4%和35.7%。信息化手段教学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途径。调查数据显示60.7%的公共英语教师能够熟练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以及通过百度等网页获取网络教学资源。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老师使用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的还是PPT,视频等多媒体课件为主,仅少数人或少数情况下尝试使用慕课,微课等网络课程和翻转课堂。
3.教师科研能力。在科研方面,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对科研重要性有着明确的认识,意识到科研的必要性,48.3%的教师认为科研很必要,37.1%的教师认为必要。但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科研水平普遍偏低,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成果以和主持或参与课题为主。发表1-3篇论文的教师占比42.7%,发表4 6篇论文的教师占比34.4%;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占比44.6%,主持课题的教师占比24.3%。而影响教师科研能力的原因来自多方面,“教学任务重”、“科研气氛弱”、“科研环境差”这都是造成教师科研不足的影响因素。
4.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方面,48.7%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偶尔有过反思,未记录,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也有22.9%的教师没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的内容多在教学手段方面,占比40.5%,其次是授课方法,占比28.7%。
(三)教师的职业观
教师职业观是教师对职业的整体看法,只有对自身本职工作的热爱,工作中才可能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教师缺乏对自身职业的感情,就不可能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有最大的努力和热情,。目前,45.6%的教师对职业的满意度是基本满意,但仍有14.5%和12.6%的教师的职业满意度是不太满意甚至于是不满意。对现今的职业状态而且也言,过半(54.8%)的教师认为需要提升职业状态,但是37.1%的教师认为缺乏进修机会,33.6%的教师认为缺乏各方面配合。
(四)教师专业发展态度与F状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有着积极的专业发展态度并对各种形式的行业知识培训持肯定态度。现阶段38.3%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在网络上接受培训,或者通过学术杂志和书籍(占比35%)来提升专业发展。培训内容主要诉求在科研素养的提升(占比25.8%)和行业实践水平提升(占比25%)这两块。在向专业发展途径需求这一方面,有82.5%的教师认为教师培训是能力发展的主要途径,其次是教材编写(占比70.4%)和专家指导(占比69.4%)。
四、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有其自身优势,也有不足之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队伍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平衡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队伍结构:一是职称结构发展不平衡,学科带头人极少,由于公共英语的特性,师资队伍中高级和副高级职称教师较少,中级职称的教师占59%,。二是学历结构发展不平衡,大多老师都是硕士研究生毕业,参加工作后没有时间继续进修导致博士学位的教师严重缺乏;这种不平衡的教师队伍结构严重阻碍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发展进程。
2.职业倦怠期初现。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的工作热情不高,自我肯定度低。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个人成就感来判断,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虽然喜欢教师职业,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职业幸福感”,在工作中已感觉压力大,以半消极态度对待工作,职业倦怠已初见端倪,处于教师的生涯挫折阶段。
3.科研能力单一。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普遍存在科研不足问题,从而导致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主要由于,一是教师备课量大,教学任务重,没有精力进行科学研究的深度思考。二是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师大多安于比较稳定的职业发展现状;另一方面,工作环境中普遍缺乏科研氛围,科研环境差也是导致科研能力薄弱的另一原因。
4.行业知识发展规划不明确。绝大多数教师都认识到了行业知识提升在其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并有强烈的意愿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并愿意下企业实践和调研,但由于缺乏各个方面为公共英语教师提供学习发展的机会,致使高职公共英语教师对各个行业知识发展的了解严重不足,同时缺乏明确的行业知识发展规划。
(一)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教师资格制度作为一种职业准入制度,它通过严格的考核与认定程序,严把教师进入的关口,只向那些具备教师资格条件者发放教师资格证书,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
(二)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的特点,提高教师的地位,促进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发展
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用立法的形式规定教师的任职资格,将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进一步确认教师职业的法定地位。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进全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也有利于各级政府制定有关保障教师待遇的法律法规,使教师待遇逐步得到改善,从而使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三)促进教师来源多元化,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
教师资格制度构筑了教师入门的关隘,既是严格的,也是开放的。使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和其他行业的优秀人员可以通过教师资格认定的途径来获得教师资格,加入到教师预备队伍的行列中来。这对于改变教师队伍专业结构或学科结构的单一性局面、丰富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类型、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的组成必将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准入制度不够完善
首先,师范类院校开设的教育类课程占总课程的25%左右,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行政管理、现代教育技术等理论知识和各种实践活动。而对于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却只考试教育学、心理学两门科目,而且据调查,这样的考试在一些地方从出题到组织和考试,情况并不令人满意,突出表现在态度不够端正,工作不够认真,而且从目前教师资格证书获得较为容易的现状也可以看出,我国对教师从业资格的实际要求还是比较低的,经过参加考试人员的仓促准备,绝大多数都能通过,教师资格认证变成了走过场,完全流于形式主义不足以保障教师质量。
(二)教师资格认定标准不够灵活
教师资格认定标准是有关职业必备条件的条例性文件,它是进行教师资格认定的依据。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我国教师资格认定的主要缺陷是认定过程建立在静态的标准基础之上,诸如申请人的学历,专业以及职业素质等,而忽视了对教师更新知识,更新技能等动态方面条件的要求,而这却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学校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
(三)教师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
我国《教师资格条例》规定在“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情况下,应取消教师资格。否则他们取得的教师资格证就终身有效。?2?教师资格的终身制严重影响教师培训或继续教育的质量。
三、政策建议
(一)提高教师资格标准,严把入口关
提高教师资格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学历上,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对于非师范类毕业生进入教师队伍,仍要严格其准入标准,应当尽快建立非师范类毕业生要获得教师资格必须到相应的教师教育机构接受一年的教育专业培训制度。当然,教师资格标准的提高,不仅表现在学历要求上,更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上。教师资格制度的严格执行,首先要强化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的要求,并在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因此,建议尽快制定一套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从而使得教师资格制度真正具有裁决教师资格的法律效力。
(二)健全准入制度,使其更具灵活性
教师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水准必须是一流的,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中,应该严格把好思想品德关。思想品德的把关不应该是通过考试答题的形式来衡量,而应该通过观察和调查的方式来解决,特别是通过对申请者毕业的学校、所在单位和所住的小区、街道等有关单位的调查来确定。
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中,原有的仅仅通过《心理学》课程的考试是远远达不到对教师心理健康审查的要求的。为了进一步加强心理健康方面的考核,在教师资格认证工作中可以将心理健康从身体健康检查的项目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项目单独列项。聘请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等有关方面的专家组成心理健康审查小组对申请人进行审核。
加大教育教学实际能力的考核力度。特别是在当前面向全社会的教师资格认证已全面展开,社会人员普遍缺乏教育教学实际经验的情况下,这一措施显得
尤其重要。
(三)取消资格制度的终身制
取消资格制度的终身制是目前发达国家教师资格制度改革的趋势。许多国家规定资格证要定期更换,有效期一过必须重新确认。而我国资格条例只规定“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和“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情况下才取消教师资格,也就是说不违反以上规定资格证就具有终身合法性。终身制对教师专业化发展和继续教育缺乏激励作用。因此,应进行定期更新制度,规定在有效期内获得一定的继续教育学分才能更换,但不能一刀切,对有特殊贡献的可以颁发终身资格证。
(四)完善现有的关于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规定
从目前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现状来看,我们对于教师资格的认定缺乏具体、严密、细致的规定,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缺乏可操作性和严密性。因此,我们有必要立足于中国国情,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尽快健全和完善现有的教师资格制度的法律规定,对于不同层次师资在专业学科与教育学科上应达到的水平、教学实践的能力、资格证书的有效期限等方面都做出严格的规定并确保其有效落实。
参考文献:
[1]高交运,李淑贞.我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的现状及相关思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2]王奇.关于中国教师资格制度的几点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6)
[3]范冰.我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政策分析:一种国际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