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芦花荡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自主探索
新课标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增强和强化探究活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既有助于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开展,也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完成有效教学。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其优势,创设一个愉悦、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来促进语文课堂自主探索能力的提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利用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可以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中,不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讲解教案上,而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初步了解知识要点,再从教师提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获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思考分析、结合实际、探究解决问题。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帮助学生理解原理,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从整个语文单元的高度来连结知识点,实现单元训练目标。与此同时,以多媒体信息技术拓展学生的语文探究学习空间,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做好探究活动准备,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语文学习资源。将语文教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整合语文学习资源,以画面影像的方式强化理解,发散语文思维。例如,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这堂课上所要关注的就是语文教学的探究性特点、学生学习特点以及课堂评价特点。《三国演义》具有浓厚的文学性和军事故事性,而《草船借箭》作为其中的经典故事,极具吸引力。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这段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前制作关于《草船借箭》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的影视片段,激起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欲望。让学生按照课前的预习来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如“诸葛亮神机妙算在哪里?”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根据课文来探究诸葛亮为什么能“识人心”“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等等。并以课文为中心,让学生交流讨论,并进行发言。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始终要注重学生的探究体验过程,让他们感受探究学习的魅力,并注意探究性学习中的评价方法的运用。
二、运用多媒体,锻练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自主探索交流。如教学《黄河象》一文,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都由学生自己主动探索主动发现。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有个学生提出《黄河象》到底是重点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还是黄河象的来历?是介绍黄河象,还是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通过观看录像,阅读课文,加上老师适时的步拨:介绍黄河象化石的样子容易,说明黄河象化石为什么保存得那样完整难,科学家为了说明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对黄河象的来历进行了严密的假想,故应着重来探讨作者怎么详写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以文章的重点内容为基点,可划分为几块?少顷,自主探索交流继续:“我认为文章按主要内容来划分,可分为三大块:先介绍黄河象化石高大完整的形象,再写科学家对黄河象来历的严密假想,最后写人们发现了发掘这具黄河象化石。”段落划分好,学生进入理解课文重点内容过程,他们发现问题:“假想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我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并利用计算机反复显示主要过程,通过探索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最重要的事实依据是黄河象失足落水陷进淤泥淹死河里,并引申出黄河象化石保存完整的原因。此时,却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象会失落水淹死在河里?有的说因为不小心急要喝水,有的说因为石头滑,有的说因为天气热……面对学生零碎、不全面、不系统的答案,我再次利用多媒体,通过看全过程再选词填空,使之变得有条理,引发科学家假想黄河象从(热)――(渴)――(喝)――(陷),最后淹死河里的结论,并指出这个结论是科学家从已知求未知,以结果推原因,运用逆向推理的方法推出来的。这样,学生一次又一次的主动探索、发现构成教学过程的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环节。学生发现就头号,懂的就讲,老师则因势利导,于学生疑惑处启发,于思维陈列阻塞处引导,于学习关键处点拨,起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多媒体那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把矛盾引入阅读过程,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内部动因的特殊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关键词:语文课堂;人文教育;良好品质;健全人格;教书育人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落实好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目标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等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认知的发展。语文课堂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丰富了语文教育应有的内容,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魅力,回归到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可是,近些年不断出现的怪事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心灵的震动,如:2008年范美忠汶川地震中逃跑、药家鑫驾车撞人后杀人、留日学生汪某用刀捅母,件件触目惊心。如果我们培养出来学生都这么自私自利、冷漠无情、道德沦丧,甚至泯灭人性,将来他们如何能担当起国家重任,我们民族振兴的希望何在?作为教师,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感和审美体验,有效地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让语文课堂成为人文教育的主阵地。
一、人文教育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我认为,人文精神主要指以人为本,民为邦本,天人合一,贵和持中,舍生取义,正直道行,自强不息,遂好和平,反对分裂等。纵观新教材,体现这些人文精神精华的课文比比皆是,课文中给我们提供了众多的人格榜样。
二、在语文课堂上渗透思想教育,体现人文精神
我认为,新课程理念是以“敬畏自然,珍惜生命”为逻辑起点的,以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为要义,其核心是:教育要直面自然,直面生命。地震、山崩、雪崩、泥石流等这些自然灾害会随时吞噬掉成千上万的人,我们中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树立“保护环境,珍惜生命”的意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我们为地震中埋在废墟里长达176个小时的生命感动,我们也为日本的核泄漏担忧,学生明白了,人类可以凭着智慧战胜自然、改造自然,但在自然灾难面前,人类又显得如此渺小,进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生命多珍贵,自己身边的爱有多博大,自己身上的责任就有多重要。
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格形成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做出善行的内在品质,包括爱国情感、集体荣誉感、公共事物的义务感和是非善恶感,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1.培养学生善良、无畏、正义、平等等优良品质
如,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战争题材,通过学习可以很好地树立同学们对战争正确的价值观;对正义战争支持,对非正义战争抨击,明白侵略是错误的,树立和平意识。雨果作为法国作家,他能站在正义立场,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里》痛斥了侵略者的行径,值得称颂。再如,《蜡烛》里的“老妇人”、《芦花荡》里的“老头子”他们都是普通而平凡的人,但在战争中他们表现出来的勇敢、无畏、善良,让人赞叹。课堂上我向学生介绍中央电视台评选出来的年度正义人物事迹,让学生明白:正直、善良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要力争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2.培养学生的一颗“爱心”
这颗爱心,不光爱自己,爱亲人,理解、宽容别人,扶弱济困,还要有一个博大的胸襟。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忠厚宽容、慈悲为怀的传统,《弟子规》里就有“出则悌,入则孝,泛爱众”这些章节,教育我们如何和人相处,如何关心别人。当代中学生只要有宽广的胸怀,就会自觉关心理解别人,就不会漠视、歧视处于苦难不幸中的人。
总之,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完善人的精神世界,启发学生如何在这个世界上造就一个善良的自我、寻找和谐而又幸福的生活。在实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人文学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课内课外的资源很多。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利用这些资源:不光是课文及参考书,也可以是传统节日里风情习俗,大街上的广告招牌,旅途景地的建筑风景,还可以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名著,随时有灵感,随时记下来,并要日积月累。教师若关注一切,关注学生的一切,以学生为本,就能在教好书的同时也育好人。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关怀生命: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01.
关键词:重视教材;个性解读;活化教材
对于每一个走进课堂,直接面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教师来说,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困惑始终是围绕着语文课教什么、如何教而发生的。在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不断翻新的今天,我们似乎也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过于求新,追求轰轰烈烈的革新。一节课表面上是师生互动,喧哗热闹,但实际上留存在学生脑海中的精华并不多,甚至没有。纵观我们身边的一些例子,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舍弃课本,课外寻文
有些教师觉得课本内容尤其是一些经典课文陈旧了,就一味地从杂志、网络上选择一些时文给学生,却忽视了去思考这些文章究竟适不适合学生。
二、依赖课件,忽视文本
因为现在教学多媒体的普及,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会儿出图片,一会儿放视频,却忽视了引导学生去深入解读文本本身,甚至连朗读课文都没有很好地落实,以至于学生学完了还不记得课文内容、读起课文来结结巴巴。
三、依赖教参,照本宣科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参,缺乏自己的思考或者没有深入地解读文本,变成了教参复读机、留声机,这样学生充其量也就是混个教参答案,究竟能从课本中领悟多少,却是个未知数。
如今,“大语文观”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了,“革新教学模式,树立课程意识”也已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焦点。然而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始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反复思考的问题。细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要求:“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可见,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是从“本”出发,它是源自文本、立足文本、重视文本,这也就是我们课堂教学时总提的“教好教材”。如何“教好”在中学语文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与重要的意义。
教好教材,在这里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要重视课本,让语文教学走出“看似热闹”的课堂怪圈,重新返璞归真;二是如何活化教材,引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提高素养。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语文教学新模式,它应该摒弃那种看似热闹的表演,回归朴素扎实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有所收获,让教师在坚实的课堂教学中获得真正提升。
针对一开始我提出的一些教学弊端现象,能做到从“本”出发,就可以避免和解决。
1.从“本”出发,是重视课本课文的教学,特别是经典课文的解读
从课外寻找文章好不好?有没有必要?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向课外拓展阅读必须以课本为依托,从课文入手,引导学生由课内逐渐走向课外。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是小说单元,教师教学中应该着力把单元里的课文讲深讲透,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掌握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从而活用它去解读一些新的小说。再如第五单元是古典文学单元,那么可以通过扎实的课文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同时也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古典小说的美,这样有立足点的课程教学才是有效的。
我们的课本里有许多经典名家的作品,如《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背影》《老王》《我的母亲》都是写人的典范,我们通过学习不仅能提高阅读鉴赏水平,还能从中学到写作知识,提高写作能力。
这里就以《藤野先生》和《我的母亲》为例。《藤野先生》一文关于“我”和藤野的相识、相处到相知,是写身边人和师长的很好模仿范例。初识藤野时,描绘了他的外貌,相处阶段精选了四件事情,从不同方面表现藤野的性格品质,描写注重对话与神态。这些正是中学生记叙文写作中所欠缺的,学生完全可以进行模仿写作。再如的《我的母亲》,它在选材上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启示。文中的母亲形象不是单一的,而是立体的、富有层次的。这关键就在选材,首先描绘的是母亲对我的关怀与爱护,这是慈母,是第一层。接着写母亲对我学习的督促和做人的管教,是我的严师,这是第二层。最后又写了母亲的为人――宽容善良和刚气的一面,这是对我无言的身教,是第三层,也是最高的境界。这样文章的选材就富有梯度了,其实我们在写作时描绘自己的父母,也可以选择不同层面的材料,把人物表现得丰满感人,而不是干瘪瘪地只能写出“妈妈关心我”“妈妈照顾我”等乏味陈旧的内容。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深入思考探究课文的基础上。
那么如何向课外延伸呢?我在教学中使用的是这样一种方法――以课本为依托,拓展阅读范围。
我们课本中的课文大多出自名家之手,在教授课文的同时,适当介绍课文的作者以及他的其他优秀作品,则不失为“趁热打铁”的好办法。这种渗透在平日教学过程中的读本延伸正是一个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毕淑敏的《提醒幸福》时,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她的《风不能把阳光打败》《我很重要》等名篇;学孙犁的小说《芦花荡》时,不妨读读他的《荷花淀》,品味一下两篇文章的不同之处;语文课本八年级(上)中有当代散文家余秋雨的《信客》,而不少学生都读过他的《文化苦旅》等散文集,我就抓住时机推荐了他的《坡突围》(配乐朗诵)。这样学生表现出了很浓厚的学习兴趣,把读后听后的感受写进平时的练笔里,我在批改时常能发现今天这位学生介绍某本书,下次另一位学生就在练笔中提到读该书后的感受。此接彼连,班级里形成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这样,学生通过教师的介绍,由学习课文入手,到了解作者,进而阅读相关的其他文章或作品,无形中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阅读的兴趣也浓厚了。
2.从“本”出发,就是要深入解读文本,教师对课文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我们更多的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一味地死守旧教学的条条框框。但我认为,“用教材教”的前提是“教好教材”,而“教好教材”的关键就是教师深入探究文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和感悟。比如对《老王》的上法,教师可以有自己的独特方式,从解读老王的不幸到解读杨绛的不幸,抓住“幸运与不幸”深入探讨,充满人文关注,学生获益良多。再如《端午的鸭蛋》一课,可以先告诉学生汪曾祺写作此文的年纪,然后抛出问题:“为什么他对家乡的鸭蛋如此念念不忘?”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再如人教版九年级教材中的《我的叔叔于勒》一课,传统上法是从开头理情节,然后分析人物形象,再到主题,但也可以大胆采用新的方法解读,首先把部分挑出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集中分析此刻亲人的相逢,菲利普夫妇心理大起大落的原因,进而探讨小说的主题。
3.从“本”出发,就是要重视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理解
深入解读课文,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模式“感知、理解、巩固、运用”:
(1)发现问题,设计问题。在预习课文时,弄清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做上标记并设计相关问题,它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发现。
(2)读中求悟,以悟促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提供意境画面,让学生边欣赏边朗读;配以优美的音乐,让学生声情并茂、投入地读;还可以提出问题,互相讨论,在读中求解。交流由读所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能力,并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
当然,从“本”出发,仅仅停留在课本教学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活学活用,把语文课程教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皆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