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制度创新范文

制度创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制度创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制度创新

第1篇:制度创新范文

目前,国际保险业保险制度创新,是在国际经济、金融出现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趋势背景下的一场保险制度的变革。金融和保险服务的一体化是指各自的产品及服务被相互采用,从而形成业务交叉与融合。近来年,“一站式”金融服务成为金融业的一种发展趋势。对客户来讲,通过一个金融服务机构获得所需的各种金融产品与服务,这的确是非常便捷。金融与保险一体化客观上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金融管制放松、客户寻求成本更为低、更便捷的金融服务等多种原因。随着国际金融和保险集团在不同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与保险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保险业在保险制度、产品开发和增值服务方面的完善与创新。

保险制度包括保险业运作的基本原则,如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损害赔偿原则、近因原则等;险种设计、保险合同的制定、产品定价、展业、承保、理赔、投资、准备金的提取等方面的共同做法。20世纪后期,国际保险业在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了保险制度的重大变革,完成了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整合,保险金融化、证券化成为基本发展趋势。目前,国际保险业在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高度融合的新的平台上运作,实现了保险经营的一次“质”的飞跃。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保险业在运作中存在很多缺陷,有很多不符合国际惯例的作法。特别是在保险投资问题上,与现代国际保险业发展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保险经营长期“一条腿”走路的制度安排,制约了我国保险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影响了我国保险业健康和持续发展。未来的国际竞争要求我们遵循同一个游戏规则。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只有及早地融入世界,熟悉国际游戏规则,才能在日益严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进行保险制度创新,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实现保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环境分析

国外成熟的市场经济经验表明,保险制度创新是建立在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基础上的。因此,进行保险制度的重大变革,需要逐步完善我国保险制度创新所需要的企业基础和市场环境。首先,要建立现代化的保险企业制度。要解决好保险企业组织形式、保险公司经营模式及其经营状况的基本评价指标、保险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竞争原则、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其次,要完善保险经营的市场环境,尤其是保险投资环境,重点是完善保险投资所必须的政策法规环境和资本市场环境。完善的资本市场环境,是实现我国保险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险创新的平台。

目前,我国《保险法》对保险投资的规定十分严格。从表面上来看,这些规定似乎可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但问题是,在中国这样一个体制模式和发展模式都处于转型期、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变量波动率相对都很高的国家中,这样一种规定有可能将保险公司置于巨大的负。债风险之中。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改变或放松保险投资的监管规定,在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很不成熟、投机性很强,保险公司投资人才匮乏的情况下,又有可能使保险公司面临重大的资产风险。因此,需要积极稳妥地改革和完善政策法规环境。

要解决保险投资的两难问题,满足保险业的资金运用需求,必须将保险投资问题提到战略高度来认识。具体讲,就是应当大力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同时推动保险投资的多元化。第一,政府要调整对资本市场的政策,从总体上看,要重点发展包括寿险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第二,逐步扩大寿险公司进入资本市场的业务范围,放开投资业务和允许其直接经营证券业,对产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应区别对待,逐步放宽寿险公司的投资业务范围。第三,逐步放宽投资政策,允许国内保险公司选择海外较为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这不仅有利于加强内资保险公司的竞争能力。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大其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程度。

目前,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受到严格的分业经营限制,保险企业的经营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的基础。鉴于此,对于全球金融业务一体化趋势,我门要从容面对,认真研究,既不可视而不见,又不可盲目追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金融一体化,为保险业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三、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

实现保险业与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是我国现阶段保险制度创新的基本目标。保险投资是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衔接的纽带,是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基础。国际保险业发展的趋势表明,现代保险越来越离不开保险投资,保险投资是保险业的重要利润来源,是保险业持续发展的基础。

首先,保险公司是金融市场上一个正在不断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它们承保各种不同的企业和家庭风险,从而推动其参与经济与金融活动。在盈利性的驱动下,它们也已成为全球广阔金融市场上日趋重要的投资者和金融媒介。它们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创新的保险方式,为金融风险提供保险保障,并在新金融工具的开发进程中搭起了银行与保险产品间的桥梁。保险与再保险公司拓宽了金融工具的范畴,提高了市场参与者的多样性,并为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和规避风险创造了新的机会。与此同时,它们还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流动性及其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保险业参与资本市场有着深厚的经济背景。回顾上世纪的90年代,我们可以看到,费率疲软与低债券收益的环境刺激着创新,从而促使保险与资本市场之间出现了某种对接。保险公司在这一时期致力于将其庞大的投资组合与融资渠道进行多元化。例如,在信贷衍生市场上它们正成为日益重要的参与者,帮助银行对其信贷风险暴露头寸进行套期与多元配置。在融资方面,美国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发行了融资安排(FAs)与担保投资契约(GICs),这一发行量很快上升到大约400-500亿美金的规模(J.PMorgan,2001)。对市场参与者的调查表明,这些基金一般都投向与FA/GIC有相近到期期限的高收益证券,以便得到正向的收益。在保险需求增加过程中,对新活动中风险的日益重视,对保险费率的稳定这些考虑导致许多保险公司开始重新评估他们的资本市场活动。

其次,金融市场为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市场环境,为保险资金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有效运作提供了空间,为保险业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共发展,最终达到利益共享创造了条件。保险业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一方面表现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保险资金介入货币市场,即保险资金存入银行可以商谈利率,允许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使保险资金进入消费信贷领域和房地产按揭业务,允许保险资金投向有长期稳定回报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允许保险资金涉足风险投资领域等;保险资金介入资本市场,即允许保险公司单独或者与基金管理公司合作组建独立的保险基金进入股市,或者支持保险资金从目前间接进入股市转为直接进入股市。另一方面,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对保险市场有三大拉动作用。一是保险产品更趋向投资型;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的业务范围发生变化;三是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由互助型向股份制转变。

四、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目标

随着国际金融保险服务一体化的推进,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的日益融合,成为当今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它为我国保险业摆脱困境提供了必要的宏观环境,同时也为资本市场的完善提供了契机。资产收益率低、“利差损”问题使中国保险业将面临偿付能力不足的困境;市场结构不完善、功能存在缺陷使资本市场发展陷入泥潭。为摆脱这一困境,需营造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整合的基础环境,制定符合国情的制度安排,使中国保险市场深度参与资本市场的运作,与资本市场共同发展,以达到利益共享,并在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最终摆脱各自的困境。

首先,中国保险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也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保险业的竞争使得保险经营利润空间日趋窄小,保险投资利润成为维持保险生存发展的基础。根据新修改的《保险法》,保险资金主要运用于资本市场中。现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规范,不完善,但是资本市场只有在发展中才能得到规范和完善。中国保险业不能坐等资本市场规范和完善以后再发展,必须与资本市场同步发展;觎范和完善。保险业急需的资金运用人才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不断吸收引进和培养提高。

其次,保险业是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本市场中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之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规范和发展需要一大批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需要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保险业就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主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中国金融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并不影响保险业在资本市场上发挥作用。随着保险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和地位会越来越大。

五、推动我国保险制度创新的措施

实现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高效的资金营运、高效的保险投资,因此,必须在完善资金运用管理体系上进行专业化资金营运管理。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险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构建全新的保险经营平台,探索并建立高效的保险投资运作管理体系,是当前重大的保险制度创新。保险资金运用渠道的拓宽并不一定等于资金投资收益的提高。积极探索合适的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允许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是保险业进入资本市场,提高投资收益率,防范风险的内部条件。

由于保险公司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所管理的都是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资金,而不像一般资产管理公司那样吸收社会各界的自由资金,这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被认定为保险相关企业。保险公司设立资产管理公司并不违反《保险法》的规定。可以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是现阶段我国保险投资的组织管理体系的新的制度安排。

当然,在现有体制下,要充分释放我国保险业所蕴涵的巨大创新能量,还应该注重处理好几个关系:创新与WTO规则的关系;创新与市场的关系;创新与运作条件的关系;创新与监管的关系。因为保险创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创新扩大市场来获取更多的新资源,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得到保险市场的认同,因此,研究和分析市场需求是保险创新的关键。

保险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相应的运行条件和制度条件;缺乏一定的客观条件或者监管制度的保证,是难以充分发挥创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特别是保险创新,一般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加大了监管难度。而以逃避监管为目的的保险创新与原有监管体制有着更为直接的冲突。因此,尽快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标准的监管体系,既是控制保险创新风险的需要,也是推动保险创新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篇:制度创新范文

关键词:企业制度创新 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74-02

一、什么是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就是变更和安排企业的产权结构,以便消除和减少市场运行机制的社会费用,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

对制度创新的含义比较准确的理解是创新理论与企业制度的有机结合,它是创新理论在企业制度范畴内发展、应用的体现。具体地说,所谓制度创新,就是要改变原有企业制度,塑造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要求的新的微观基础,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制度创新意味着对原有企业制度的否定,而不是在原有制度上的修修补补,制度创新必然经历一个破旧的过程。

但为什么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呢?首先从微观角度看,企业是创新活动的决策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利益享受主体;从中观层次看,从创新活动的开始到实现最终绩效的多环节复杂系统中,企业是创新成果与市场营销的结合点;从宏观创新体系看,企业的创新活动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活动,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前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是:⑴企业产权制度创新;⑵组织制度创新;⑶企业财务、会计制度创新;⑷企业领导制度创新;⑸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制度的创新;⑹政企关系创新;⑺经营者(人才)市场创新。

二、企业为什么要进行制度创新

1.有效的制度重于资源禀赋。制度管理落后,不仅导致大量资源处于闲置、浪费状态,或人不能尽其才、物不能尽其用、地不能尽其利,使资源效率低下。一些庞大的制度机构,不仅维持成本高,而且因制度的无序而造成浪费。因而,企业应通过自身的创新,建立高效的企业制度,通过制度的高效进而带动企业效益增长的高质量。

正因为制度约束了企业的发展,因而创新成为企业起飞的前提。如前所述,企业面临着多元的产业结构、企业文化,现代管理制度的建立,且“非经济因素”对企业的效益影响甚大,那么,要实现企业效益的飞跃,就必须有一些前提条件尤其要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变革,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把国企改革引导到制度创新的轨道上来。

低效率的制度安排使资源的边际生产力非常低,甚至接近于零,因此,资源的开发不仅未使效益攀升,而且因为开发的低效率与掠夺性,导致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使各种资源发挥其作用,只有人人都动,并且有严格的制度能保证劳动者所有,减少收入分配的数量与规模,这样,才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因此,制度创新是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的需要。

2.成本与收益分析。当制度的非均衡出现后,制度就可能被创新,产权会得到修,正因为它表现为个人或团体渴望承担这类变迁的成本,他们希望得到一些旧有的制度安排下不可能得到的利润收益。这从人性的假设中(不论是X理论还是Y理论)也能得到的结果。

3.“两个根本转变”要求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九五”和2010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二是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国有企业当中存在很多深层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采取系列措施在制度方面进行大胆创新。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制度的创新、实现生产关系的调整,重建政企关系解决产权即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题。通过建立配套系统让经营性的国有资产进入市场,成为一个个的独立法人。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完善不了,增长方式的转变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4.创新是根治投资膨胀,防止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的需要。在市场经济中,任何投资者必须在投资前对投资成本、收益和前景进行核算和预测,只有当预期收益至少高于银行利息时,投资者才愿意进行投资。而在国有企业中,投资者(中央部门、地方、企业)都没有实实在在的资产权利。因而不存在以自身财产损失来弥补资产失败的机制。因此,地方、企业在投资中往往只注重局部效益,在没有风险机制、约束机制情况下,且由于无主产权使我国数千亿国有资产不知去向,目前还以数百亿的规模在继续流失,形成了国有资产的一个巨大黑洞。

三、制度创新的核心问题――产权制度创新

1.产权制度的涵义。产权制度是以产权为依托,对财产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组合、调节的制度安排,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当社会资源的稀缺程度达到了必须有社会的强制力量来组织和规范其财产关系的时候,产权制度便有了产生的经济根源。从产权归属的对象看,产权制度可分为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从产权界定的角度看,产权所界定的财产所有权分为终极所有和法人所有。

历史上曾经经历了和出现过五种产权制度:(1)小生产者的产权制度;(2)以资本经营为特征的企业产权制度;(3)劳动合作制企业制度;(4)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制度和产权制度;(5)法人制度。

法人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法人产权制度以法人企业制度的形成为前提,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其典型形式,法人产权制度的典型特征是产生了原始产权(表现为投资人股权)与法人产权的双重产权结构,从而引起了企业制度的根本变化。

2.产权制度对物的协调功能和增进配置效益功能。社会正是借助这种实际占有关系的制度化,一方面实现所有权,另一方面维护经营权。这种占有关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乃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固有特征。这一特征要求人们对资产的实际占有权主体进行定位以及对占有权限进行界定以约束和规范各种财产占有人的行为。正是由于产权制度的建立,使各种占有主体的权、责、利规定得更加明确、划分得更清楚,使千差万别的经济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进而保证现代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离不开产权界定、产权流动(即产权转让),因为资源的转移实际上是资产营运权的转让,而产权界定又是产权转让的前提。因此,建立合理的产权制度,是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条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乃至提高整个社会经济效益必须进行生产有素的合理流动,使资源在动态中优化配置。

3.产权制度创新的原则。产权制度创新并不是国有资产变为私有资产,而是将一元的国有产权制度变为多元,使其资产经营步入高效率的轨道。⑴产权必须有商品性。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商品,产权也不例外。产权作为商品只有在交换中才能实现其价值,并且必须是等价交换。只有这样才能处理不同所有制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间的利益关系,使产权转让遵循等价规律。⑵企业必须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必须有独立性。每个企业都应有经营自和一定收益权,通过市场来决策问题,政府不应干涉。⑶企业必须拥有投资决策权并承担风险。承担风险同时是以产权界定为条件的。因为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利益驱动经济。⑷企业产权制度必须法律化,因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法律化,才有可能避免权利间的相互侵犯和权力过分集中,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⑸企业产权制度必须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竞争、演变的需要,加强横向、纵向、混合联合,形成规模效益。当今世界各国的企业产权制度,向着明晰化、法律化、股份化、证化等方向发展,在产权制度的创建过程中我们也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应创建和完善国际产权市场,促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优化组合,并借以增强国内企业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

四、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目标模式

1.产权关系“层次化”第一层,出资者所有权;第二层,法人财产权(即拥有出资者投资形成的全部法人财产权);第三层,企业经理阶层,拥有企业的经营权。这样就形成一个比较明晰的多层的产权关系体系。

2.企业财产“法人化”,出资者责任“有限化”,企业运行“市场化”。

3.完善的人力资本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监控制度以及人员培训与人才储备制度。“以事就人”以人为主,人使其所,人尽其才,使企业的制度创新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企业的目标与个人有机的统一,人力资本决定企业的前途。

4.建立企业和职工双向选择的劳动用工制度,真正打破企业内部干部与工人的身份界限,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创新企业制度,建立多种分配形式,按高效、精干、统一的原则设置企业内部人员结构。

5.企业经营者市场的建立与完善。构建企业家职业化工程,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形成对经营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保证经营者尽可能按委托人的利益和意愿行事。企业家的本质是创新,职业企业家阶层的形成和企业经营者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才能保证企业制度创新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李培煊主编.企业管理案例选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2.陈文安主编.创新工程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3.刘传济主编.劳动经济学词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4.倪海鹰主编.股份制公司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5.刘冀生.企业经营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第3篇:制度创新范文

一、深化思想认识,增强做好民主民主推荐制度创新的自觉性、坚定性

(一)坚持民主推荐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保证人民群众当家做主,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要坚持民主推荐制度,落实和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使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民主推荐的形式得到具体体现。通过坚持民主推荐制度,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依靠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二)坚持民主推荐制度,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在干部任用工作中走群众路线,是党的组织工作的一贯方针和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经验的科学总结。民主推荐作为选拔任用干部工作的首道关口,其主要特点就是让群众参与到干部选拔当中,谁该提拔,谁不能提拔,让群众有充分的发言权。坚持民主推荐制度,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原则,扩大干部群众中的民主,提高选人用人质量,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做好民主推荐制度工作,充分发挥党内民主和群众民主,广泛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坚持作到“在多数人中选人”、“有多数人选人”,从而把那些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使党的群众路线在新时期的干部工作中进一步得到体现。

(三)坚持民主推荐制度,是选准用好人的保证。千秋大业,重在用人。综观中国历史,在选任用人上存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方法,从而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社会后果。一种是能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集思广益,如此,就能准确的识人用人,事业就能得到发展;另一种是听不进不同的意见,个人说了算,结果造成用人失当给事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创新完善民主推荐制度是扩大民主、防止用人失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保障,进一步增强自觉性、责任感,切实把这项工作做好。

二、总结成功做法,奠定民主推荐制度创新的基础

(一)在集中提拔调整时,要注意搞好会议投票推荐与个别谈话的结合。会议投票推荐的特点是参与投票的范围比较固定,投票不记名,一是便于组织且保密性强,人们敢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二是参与人员相对固定,容易产生不同形式的拉票现象,导致推荐的准确度下降。个别推荐要谈推荐理由,一方面对推荐人也是一个考核,促使推荐人更加负责,另一方面,它工作量大,费时多,参加推荐的人数少和会议推荐相比代表性不强。在民主推荐时,对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可以优势互补,相互印证,便于综合分析,保证客观公正准确地了解被推荐对象的群众公认度。在会议投票推荐中,要恰当确定参加会议人员的范围,把民主推荐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并对不同层次人员的投票分别统计,综合分析,掌握干部在不同层次群众中的公认度。在个别谈话中,既要讲明具体要求,又要讲究座谈艺术。

(二)在平时调整干部时,搞好拉动推荐。在目前的干部调整中,由于职数的限制,更多的调整是平极调整。要想人尽其才,才得其位,必须让群众评判,尊重群众意愿,这就要用拉动式推荐。拉动式推荐就是根据空缺位置的要求,在同级干部中推荐人选,然后依次类推。实践证明,凡是采用拉动式推荐了解干部情况,并根据工作表现和群众推荐来平调使用干部的,一般干部适应岗位快,群众比较满意,实际效果比较好。

(三)在选用一些特殊职位干部时,做好专项民主推荐工作。在班子建设中,由于优化结构的需要,常常需配备一些妇女、少数民族、非党员、35岁以下的干部,在常规的选拔使用干部时,在具备了基本的提拔使用条件的人选中,这些干部相对较少,优势不够明显。因此,想要选拔出某一特殊职位所需人选,用一般性的民主推荐常常难以选出优秀人才。这就需要专项民主推荐,即根据选用某一特殊类型干部的需要,向参加推荐的干部群众讲明推荐的特殊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并提供具备特殊岗位职务条件的人员名册和相关情况,让推荐人员在这类人员中平衡比较,优中选优推荐出合适的人选。

(四)在公开选拔中,内外结合,做好印证式民主推荐工作。首先,要在公选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推荐。这种推荐优点是单位人员比较了解情况,评价比较贴近实际,但同时也存在由于是与外单位、外系统人员竞争,为了本单位多出人才,容易出现推荐一边到的情况。因此,除了要在公选考察对象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推荐之外,还应该由考察对象所在单位的上一级党委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民主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人选为上级党委在组织民主推荐时应参加的人员。两项民主推荐相结合,有利于更准确地反映考察对象的情况。

在总结《干部任用条例》颁布以来民主推荐工作经验的同时,也应看到目前这项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其中群众反映多的是“公论不公”和“惟票取人”现象,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三、明确干部任用走向,搞好民主推荐制度创新

搞好民主推荐制度创新,离不开对干部工作大局的把握。目前,干部工作的走向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干部任用工作将更加公开透明,二是干部任用工作更坚持群众公认,三是干部任用工作更注重程序,四是干部任用工作更加注重政绩,五干部任用工作是更加强化责任。我们要把握好这五点,抓住六个关键环节,创新民主推荐制度。

一要扎实做好推荐的准备工作。在民主推荐之前,根据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推荐方案,确定推荐职务以及被推荐人选的年龄、学历、职务等标准。

二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在民主推荐动员会上在阐明民主推荐的意图,公布推荐的职位、职务条件、程序、参加人员范围等事项的基础上,力求提供符合条件人员的名单,印发有关人员的工作简历、主要实绩、年度考核情况,便于群众了解认识,评判选择推荐对象。此外,还要认真组织宣传,加强思想教育,使群众珍惜自己的民利,了解民主推荐的程序、条件和要求,出于公心、不受干扰慎重的对待自己投出的神圣的一票;要教育被推荐对象以高尚的道德品质、公道正派的处事方法、精明强干的优秀才能、勤政为民的工作态度、成效显著的工作业绩赢得群众的赞成和拥护。同时,还要严明纪律,发现有拉票行为的要严肃处理,取消其资格。

三要进一步扩大民主推荐干部的人员范围,尽可能让更多熟悉情况的群众参与民主推荐干部工作,自主推荐人选,自觉的对民主推荐干部工作进行监督,从而真正把民主推荐干部的权利交给群众,使干部推荐的过程和结果真正反映群众的意愿。当然,实践也证明,提高考察结果的准确程度,并不是单纯依靠群众的参与范围就能解决的,还要在考虑参加人员广泛性的同时,合理把握好参加人员的代表性。

四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推荐办法。积极探索根据不同职位的需要,改常规的职级推荐为职位推荐,对任职条件、任职资格提出特殊要求,体现人岗相适应的原则。也可根据职位特点和要求,变等额推荐为差额推荐,扩大群众和组织选择的余地。还可以尝试多轮推荐、突击推荐、署名推荐等多种方法,做到大会推荐与个别推荐相结合,无记名投票推荐与署名推荐相结合,组织推荐与领导干部个人推荐相结合,从而提高民主推荐的准确性、科学性。

第4篇:制度创新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制度学派的金融制度创新的主要观点,利用金融制度创新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在一体化进程中金融制度创新的步骤和内容安排。

一、金融制度创新的含义

20世纪初,奥裔美籍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首次提出了“创新理论”。他认为,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把这种组合归结为五种情况: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的质量;引进一种新技术或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应来源;实行新的企业组织形式。他提出,创新是一个经济概念而非技术概念。创新可以模仿和推广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出发,来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的含义:“金融创新是指那些便利获得信息、交易和支付方式的技术进步,以及新的金融工具、金融服务、金融组织和更发达更完善的金融市场的出现。”

不同的金融制度提供了不同的降低交易成本、处理信息不对称以及风险管理的功能,从而决定了金融发展的空间。适应经济增长要求的金融制度能够较好地实现储蓄动员和投资转化,从而决定了良好的金融发展态势。落后的金融制度必将导致金融发展的停滞或畸形状态,使经济增长受到来自金融因素的制约。如果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观察,从金融抑制走向金融深化,无疑是一个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改革就是一个制度的设计和运行的过程,转型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事实上就是金融制度的设计和运行问题。

金融制度与其他范围宽泛的制度体系一样,金融制度体现为一系列的经济、法律、政治乃至道德、习俗的约束。所有合法的金融活动都是在一定的金融制度框架下展开的。也可以说,一个金融体系的本质与特征完全取决于其制度架构。金融制度存在的目的就是对社会金融活动进行规范、支配和约束,以减少金融行为中的不可预见性与投机欺诈,协调和保障金融行为当事人的利益,金融交易过程,从而降低金融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效率,协调金融发展与经济社会进步的进程。显然,金融制度作为所有合法金融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具有十分复杂和广泛的内涵。如果我们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金融制度上来考察创新,则金融制度创新可被定义为:引入新的金融制度因素或对原金融制度进行重构。这包括:(1)金融组织变革或引进;(2)新金融商品被引入;(3)拓展新市场或增加原金融商品的销量或市场结构的变化;(4)金融管理的组织形式创新;(5)金融文化领域的创新。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发现金融制度创新的范畴是比较广泛的。

二、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

制度学派对金融创新的研究较多,以戴维斯、诺斯、沃利斯等为代表。这种金融创新理论认为,作为制度创新的一部分,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互为影响、互为因果的制度变革。基于这种观点,金融体系的任何因制度改革的变动都可视为金融创新。因此,政府行为的变化会引起金融制度的变迁,如政府要求金融稳定和防止收入分配不均等而采取的金融改革,虽然是以建立新的规章制度为明显特征,但这种制度变化本身并非“金融压制”,而是含有创新的成分。

1.制度学派关于金融制度创新的步骤安排的观点。戴维斯和诺斯指出: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即潜在利益的现成制度的变革。他们认为,制度创新存在一个时滞效应,需要由那些可以预见潜在利益,并首先发起制度创新者组成的“第一行动集团”以及那些可以帮助“第一行动集团”获得利益的单位和个人组成的“第二行动集团”共同完成。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把“第一行动集团”具体划分为个人、团体和政府三个层次,由此建立了三级水平的制度创新模式。并在分析研究后得出政府的制度创新较优的结论。制度创新理论的提出为金融制度的创新提供了基础。金融制度的创新是金融在制度层面上的创新,金融制度的创新也遵循制度创新的五个步骤,即:第一步,形成“第一行动集团”;第二步,由“第一行动集团”提出金融制度创新的方案;第三步,由“第一行动集团”根据最大利益原则对方案进行比较选择;第四步,形成“第二行动集团”;第五步,“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共同努力,实现金融制度的创新。金融制度创新可以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上层开,即在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企业两个层次上展开。因此,金融制度创新也就相应地分为由金融监管当局和金融业担任“第一行动集团”的制度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由微观组织担任“第一行动集团”是合理的,但在以下情况下,由金融监管当局(政府)担任创新主体的选择更可行:(1)金融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发展;(2)存在私人微观金融组织进入的障碍;(3)潜在收益不能量化带微观主体,即外部性强;(4)制度创新涉及到强制性分得收入再分配;(5)制度创新的预付成本过大。

2.金融制度创新面临的风险。金融制度创新必须克服对已经形成的金融发展路径的依赖性,这需要产生巨大的沉没成本。一般来说,已有的金融制度形成、运行的时间相对较短,在金融制度变更中形成的沉没成本相对较低,金融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就会小一些,其实施难度也不会太大。反之,金融制度创新的综合成本就会很高,难度也会相对更大。另外,大规模的金融制度创新还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制度创新风险问题,新的金融制度可能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替代原有的金融制度成熟、有效地运行,这样,在制度转换过程中总是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某种制度真空,如果这种制度真空不能迅速地填补,金融混乱必然会产生并形成巨大的转换性损失。金融制度创新的成本和风险越大,创新主体对其所持的态度就越谨慎、保守。

三、我国金融制度创新的内容

1.通过制度创新解决中长期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自2004年底以来银根的紧缩,贷款增幅有明显的下滑,但是中长期贷款却依然保持十分稳定的上升,压缩的贷款大多是短期贷款,使得部分企业的流动资金显著短缺,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有所加剧。这种状况表明中国的商业银行还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特别是风险定价的能力。

2.从融资结构人手解决目前严重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格局。过渡依赖银行贷款导致中国的M2/CDP持续上升,提高了金融结构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因为长期融资不发达,使得银行体系不仅承担了通常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承担的短期融资的功能,还不得不承担长期融资的功能,在有的领域实际上类似股本融资功能,例如在转轨时期银行对于一些无资本金企业的贷款,以及期望银行对本来希望进行股本融资的中小企业进行债务融资。无论是压缩中长期贷款,还是发展中小企业融资,可能更多地需要从银行系统之外找解决的办法,特别是要发展中介融资市场、股权融资市场。如果这些市场不发达,大量的银行贷款新增的部分用在长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可能使中长期贷款压缩的余地十分有限。

3.从资产负债管理的角度人手解决中长期贷款居高不下导致的资产负债错配问题。为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可以采用资产的证券化、允许商业银行进行主动的负债(例如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资产运用的期限发行大额长期存单等主动的负债工具),使得商业银行可以自主管理资产负债的匹配,降低资产负债错配带来的风险。另外应提高金融决策效率,无论是宏观决策还是微观决策,都是建立在大量金融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基础之上的。

4.许多金融决策依赖的市场信息没有统计。最近中国的大豆期货投资者遭遇了一次因为统计信息缺乏导致的“大豆危机”,中国目前的期货投资者进行大豆期货的投资决策,依靠的是美国有关机构对于中国大豆的统计,美国的期货投资者就可能会利用这个缺陷,在对美国的期货投资者有利的时候调整自己对于中国大豆的统计数据,使得中国的大豆投资者遭受损失。类似的惨痛教训显示出,金融统计信息体系的改革和完善也应当是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中文版。

2.鲁志国:“制度变迁的绩效传导与绩效曲线”,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载《经济研究》1999年第1期。

第5篇:制度创新范文

中国经济最根本的问题是创新,而创新首先是思想观念的创新。所谓思想观念的创新,就要有一个自由的思想空间,让思想在思想的海洋里任意遨游,在思想的原野上任意驰骋。你得允许想,甚至可以说胡思乱想。奇思妙想都是经过千百个或者上万个胡思乱想以后产生的,千万个胡思乱想产生的必然是奇思妙想,所以要有一个自由的思想空间。

创新需要一整套的制度安排,是一个体系,创新的关键是机制运行。所以制度创新优于技术创新。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最为紧要的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比如知识产权保护,我想在知识产权保护里有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一般产权的保护。当前市场经济既要承认国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私人财产也同样神圣不可侵犯,一般的产权保护同样重要。一般的产权保护基础之上更强调无形资产的保护。

另外,创新需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因为基础理论研究是原创之源。我们现在真正的发明专利在全部专利中不到20%,大部分是外观、设计之类专利,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理论研究不行。所以我觉得应该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由国家投钱。我们现在把承担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相关大专、院、所都变成了企业实体,自己找食吃,所以研究的成效是有问题的。

硅谷中小企业如何成为创新主体

我们的媒体上经常说,中小企业是中国科技创新的主体,因为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对高新技术吸收运用主动快捷,决策迅速,反应灵活,激励机制充分,企业家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等等。我觉得这里面统计口径有问题,在全部发明专利中,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数量相比占了2/3,但是这些发明专利的这些中小企业放在全部4000万个体户、1352万私营企业里,不到10%,只占一成能作为主体吗?中小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本钱少、实力小、科技人才少、研究力量薄弱,科技创新的最大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本钱少怎么进行高投入?实力小,怎么抗得了高风险?科技人员少,怎么取得高回报?所以我认为中小企业是中国创新的主体是个伪命题。

我去硅谷考察,硅谷的中小企业确实是创新的主体。我去了就问,硅谷依靠什么聚集了大批的创新企业和大量科技人才。当时我带了一个市长代表团组成的学习班到斯坦福大学学习,每个市长都问你们这儿有什么优惠政策,土地政策、贷款政策、人才政策、税收政策等等。到哪里,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原来硅谷是一个没有固定边界的土地,不是一级行政区划,没设立政府,所以没有优惠政策。而且人家教授说,政府给部分企业优惠政策,实际上是制造不平等竞争。

硅谷怎么做的?他们将创办公司的意图、想法求教于大学教授,在大学教授的指导之下,把这些想法意愿变成了商业计划书,教授帮助指导、修改、完善。不同的教授从市场的角度、技术角度等等完善,通过完善后变成商业计划书,由教授推荐给风投。风投拿到商业计划书后,交给会计公司、律师公司、公关公司、技术公司等一系列为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会计公司从财务的角度降低风险,律师公司从法律的角度降低风险,技术公司从技术前沿、技术情报的角度降低风险,公关公司从利益相关的角度降低风险,这样风司通过付费得到了一个专业团队,由上述专业团队组合降低风险后形成的商业计划书再交风投决定投不投。

风投开投资座谈会,对于那些投资成功率达到90%以上的项目,他说对不起,我们推荐你到我左边的商业银行去贷款。成功率40%-60%的,他也不投,说你找我右边的投行。他只投那个风险占90%、投10个只有一个成功,但是回报10倍、20倍的项目,因为他是风险投资。所以硅谷那里,前面有一片为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左边有银行,右边有投行,身后有纳斯达克市场,核心是风投。这是一整套制度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下,中小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

支持青年人创业,不提倡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

在硅谷的大学教授,以终身大学教授为追求,他们自己不办公司,而是帮助指导他人创办公司。他怎么挣钱呢?他如果推荐成功,会有更多的社会组织企业研究机构的研究经费,投给他,科研就有充足的经费,而且他们规定科研经费的40%用于智力投入,由教授来决定分配。美国有两个法案:《拜度法案》《斯蒂文森-威尔德勒技术转让法案》,《拜度法案》规定政府投资给研究所和给大学所形成的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一律对外公开,任何人都可以去买;《斯蒂文森-威尔德勒技术转让法案》规定美国联邦政府投在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所形成的知识产权一律对外公开。当时美国大学和科技界反对这两个法案的人非常多,但是这两个法案推动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发展,使大学的科技力量得以应用。

我在中国科技院听几个所所长专门讲,特别是自动化所和电子所,说专利产生一年以后不及时卖出去,不成立公司用出去,就过期作废了,因为日新月异。

现在政府提倡万众创新,鼓励青年人创业。我是积极支持青年人创业,但是我不提倡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因为创业的成功率极低,撑死不过5%,95%都是垫底的。你有办企业的经验吗?你有上下客户关系吗?有政府资源吗?人脉资源吗?大学生毕业创业,钱肯定是爸爸妈妈给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对创业的期望也过高,到处碰壁以后,心理落差很大,带来对自己和社会的情绪。最受打击的还不是他们,是他们的爸爸妈妈,不敢说倾家荡产,还是得尽其所有在支持。家庭财产的损耗是国民财产的损耗。

按照世界投资银行、投资基金得出的经验,30-40岁创业的成功率,第三次创业成功率都是比较高的。所以我支持青年人创业,但是建议大学生在企业呆个三年五年,知道社会是怎么回事,企业是怎么回事,然后再去创业。

所以说,硅谷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创新安排,它是以斯坦福伯克利的一批优秀大学生为基础,上有允许自由思想的空间和允许失败的氛围,中有风投基金和风司做核心,前有为创新服务的中介机构,左有债权公司的商业银行,右有股权公司投资银行,后有社会投资的纳斯达克,这种制度安排既有教育科技制度,又有银行股市制度,既有社会中介制度,又有现代企业制度,而且制度之间衔接与协调配套总能发挥作用。

我们体制的症结是各方面都在深化改革,但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拧不成一股绳,形不成创新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我们制定制度的目的是在于机制的运行,制度可以定出来,写出来读出来,机制看不见,摸不着,但机制绝不是虚无缥缈,而是实实在在的。

合伙制和可转换债券制度

纳斯达克市场对于上市公司,只要进行充分披露就可以上市,不需要有利润。新的企业哪有利润,但是他要求你充分披露,你有多少资金,基础怎么样,前景怎么样,技术怎么样,你充分披露就可以。

硅谷的中介机构、会计师、律师、建筑师、土地测评师、资产评估师这些职业规定,必须是合伙制的企业。我们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大约75%是有限责任公司。合伙制是什么?合伙制是你做砸了以后,不是以出资额为限度的有限责任,是以家庭财产全部搁进去的无限责任。一个会计师出了事,把钱搁进去了还不够,其他的会计师合伙人都搁进去还不够,这叫会计师合伙制。马来西亚会计师法我看了以后最震惊了,马来西亚会计师法合伙人一人犯罪,其他人同罪。你是抢劫罪,他就是抢劫罪,你是通缉罪,全都是通缉罪,是这么判的,非常厉害。

所以我说合伙制形成的机制是什么?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小路,左边是峭壁,无限责任,右边是悬崖,连带责任,中间一条黄金小路,你规矩走路,就地捡黄金,就赚钱,但是你想走偏了,左边头破血流,右边粉身碎骨,这就是机制。所以说硅谷风司的机制是前有肉后有狼的机制。

风司有两种,一种叫有限合伙,一种叫普通合伙。有限合伙是出钱的人,你出1000万元,他出1000万元,一共10个人出了一个亿搁那儿了,然后我没钱,但是我要占25%,我来操作,我来运作,我懂行,所以我叫普通合伙人,少投资或者不出资,吃干股,管经营,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这种公司制度产生的机制,就是前边一块肉,要上市,对普通合伙人来讲,他要运作,他要把这公司运作好了,运作好,上市,这块肉,干股,吃到了,运作得不好,后边一堆狼,无限连带责任,你得倾家荡产。所以你看这风司,只要上了场就不下去了,拼命的往前推往前赶,就是这个原因。这个机制得运作起来。我们有几个是真正的有限合伙制度?

银行。硅谷的银行是可转换债券制度,是旱涝保收的制度,一个新公司还没有利润就要借钱,银行说好,给别人都是5息,给你3息,怎么样?那当然好了,我正没钱,给3息还不好吗?但我有个条件,一旦成功上市,我就转成股权,翻10倍、几十倍的利润。银行看重的是风险投资选择,对风险投资选定的项目,一是可转换债券的利息比普通的贷款息低,比普通息低企业愿意接受,对资金不足的初创企业尤为重要;二是债券转换成股权,企业不再偿还本金,减轻企业不少压力,它是旱涝保收的机制。

股票期权。硅谷的创新企业大多数实行了股票期权制度,创办者对后来加入的高管和技术骨干全部稀释自己的股权,让出一部分来给新加入的,而且对会计事务所、技术公司、管理公司、咨询公司,企业也没钱付,因为没利润,那么他把这个转成股权,我上市了,你就得了,我上不了市,你就不得,这是金手铐机制,大家只要同舟共济、艰苦奋斗把企业做好了,手铐打开,股权能兑现。

所以我说学习硅谷其本质所在,学习硅谷利用大学周边的区位优势设立创业创新企业,不能变成利用大学周边的土地优势建立新开发区,学习硅谷的大学教授帮助创业创新者办公司,而不是把大学教授请出来办公司,忽略了传道授业解惑失之根本,更不能让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荒废青春学业。学习硅谷的合伙制有限合伙制、股票期权制和转换债券制等,目的是让悬崖峭壁,前有肉,后有狼,旱涝保收,金手铐等市场机制,能够自发内在的运作起来。

第6篇:制度创新范文

政府审计对国民安定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SWOT分析模型对政府审计进行分析显示,治理导向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明显的数据融合性和高度的权威性优势。也有审计制度环境有待完善,复合型人员短缺劣势。伴随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政府审计正处在机遇期,但也面临着披露成本过高的挑战。我国应加快提高政府审计人员的水平,完善审计公告体制,协调审计法与法律间的矛盾冲突,实施多阶段综合审计,健全审计质量管理机制,强化审计问责机制。提升强化问责机制的效用,提高政府审计的绩效。

[关键词]

SWOT模型;政府审计制度;审计职能;经济新常态创新探讨

SWOT分析模型,又称为态势分析法,EMBA及MBA等主流商管教育均将SWOT分析法作为一种常用的战略规划工具包含在内。它是用来确定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竞争劣势、机会和威胁,从而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1]其中,S是strength,优势的意思,W是weakness,劣势的意思,O是opportunity,机会的意思,T是threat,威胁的意思。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受着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方面,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政府审计职能发挥作用的广度和力度也就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在影响一国监督制度运行的诸多环境因素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经济环境。一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决定了政府审计在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随着十的召开,我国经济体制中也提出了一个新的名词———经济新常态。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我国的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伴随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的审计体制也应随着有着一定的创新性变革,审计不仅局限于监督对财政资金预算分配,执行情况以及政府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而是应该延伸到以治理的过程,效果评价为核心,在实施审计调查,收集审计证据的同时,进一步提出建设性审计建议的治理导向审计。

一、在SWOT模式下分析政府审计

(一)S优势分析1.治理导向审计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治理导向的国家审计通过独立、公正地对国家治理各领域经济社会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有效性进行核查,揭示风险隐患,反映重点问题,并分析体制机制障碍和制度缺陷,进而提出改革体制、完善制度的建议,有效提升国家宏观治理绩效。[2]政府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部门,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个人的干涉与约束。同时,政府审计的经费直接列入财政预算,不受任何被审计组织影响,这就保证了政府审计执法上的独立性。这就保证了政府审计能够直接、有效地实施审计监督,及时发现、处理和纠正各种违法乱纪的行为,提出纠正性审计建议。2.治理导向审计具有明显的数据融合性。有我国政府审计机关作为行政执法的重要部门,其经济监督活动和其结果可以通过政治、经济措施得到落实与执行。[3]治理导向审计在审计的监督职能上传承了现有审计的模式与方法,但它更融合了治理评价中的大数据,云系统等概念。它提高了现有的计算机审计的认识,实现了技术和手段上的突破,更有利于国家治理的绩效进行评价。3.治理导向审计具有高度的权威性。相对于内部审计以及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是设立在于政府机构下的,政府审计的职能与政府机构的融合,突显了政府审计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有利于政府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促进政府高效的达成预期目标以及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有助于提出全局性的建设性意见。

(二)W劣势分析1.审计制度环境有待完善。外部环境中,我国社会的经济管理体制还不完善,财政预算的管理体制还不算完善,绩效管理的水平还处于自发、半自发的状态,没有一个标准的绩效评价体系。[4]内部环境中,被审单位有很大部分,仍旧认为审计只是账务的监督者,不把审计人员的建议当作能帮助企业增加价值的忠言。2.政府审计复合型人员稀少。虽然政府机关每年都会通过专项培训的方式来提高政府审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只单单弥补专业上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新常态下的经济会计问题。审计队伍人员的知识结构单一、信息化应用能力水平低、创新意识不足等诸多问题,审计复合型人才,尤其是既精通财务审计又熟悉数据式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尤为短缺。[5]

(三)O机会分析中国政府审计面临新的机遇和宏观环境。提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6]刘家义审计长强调“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和保障,是捍卫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促进政令畅通和廉洁高效、推动民主法治和公开透明、促进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7]这些新的思想为准确把握国家审计的发展规律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好的研究视角,这在宏观层面上为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和审计理论体系,更好地为推动审计事业科学发展服务提供了有利环境,为治理导向审计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四)T挑战分析披露的成本过高。当前经济形势的不断转变,要使目前的政府审计的核算内容更加复杂多样。政府审计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对社会的贡献程度,产品的质量责任等等都做出一个恰当的评价。由于这些事项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当收集这些内容的审计证据时,就大大的加大了政府审计的成本。

二、政府审计制度的新思考

(一)提高政府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对于政府审计人员,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政府审计可以以俱乐部方式组成小型学习团队,在俱乐部中分享审计经验,方法,知识等,促进政府审计之间的知识共享,建立起一个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同时,为了提高政府审计的职业水平,改进岗位管理制度。岗位轮换有助于预防腐败,但轮换过于频繁不利于专业化。因此,可以对于一些特殊的工作领域指派一个长期的岗位,岗位责任人针对所涉及的领域需要经过专门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并且安排第三方不定期进行审计检查。

(二)完善审计公告体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进入新常态,审计公告制度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重要的不是发现问题,而是发现问题之后怎么解决问题,以及防范问题的再度发生。充分完善审计公告制度能使国家政府审计的监督职能达到有效发挥。从整体上构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使被审计单位明确审计公告的具体法律内容,并且做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基层地方政府的基本组织建设,规范审计公告的内容,强化公告的及时性。同时,加强审计公告的渠道。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仅局限于只有在互联网上搜索到审计公告,还可以用微博,微信等等其他APP公开看到想看到的各种审计公告。同时,考虑审计公告的效果对社会稳定影响,在审计公告渠道上要做到合理选择。

(三)协调审计法与法律间的矛盾冲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会经济、技术以及价值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审计法律规则和其他法律规则的矛盾日益明晰。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政府审计的审查效果显得日益重要,但是当一个问题出现时,法律与审计法律规则的相互冲突与衔接问题就让我们变得无所适从。因而,需要遵照《立法》的相关规定,通过对审计法律规则的全面清理,既要解决审计法律规则体系与国际法及其相关惯例的冲突与衔接问题,又要解决审计法律规则体系与民法、刑法、程序法等部门法律规则体系之间的冲突与衔接问题,还要解决审计法律规则体系内部的冲突与衔接问题。[8]

(四)实施多阶段综合审计我国的政府审计还是更偏向于事后审计,缺少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环节,审计出问题时,大多数时候已经造成了实质性损失。因此,可以增加中期抽查审计环节,随机选取部分国有企业,对发现的审计问题及时以中期审计报告的形式报告给市委,市政府的主要领导,定期召开审计、纪委、组织、财政等多部门联合督查会议,对其重大问题进行整改,披露。同时,通过审计交流会,审计专题报告等形式,提升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人员的素质,促进被审计单位整体能力的增强。

(五)健全审计质量管理机制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治理功能的强弱取完全决于审计质量的高低。[9]在新常态下,企业财务审计数量减少,政府部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审计机关应更加关注有关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并有步骤地开始探索绩效审计,对于审计项目按照重点程度进行梯度审查,将审计工作做的更有实质性作用,而不是一种外在的走形式主义。编制科学的审计计划,增加中期审计步骤,运用抽查的方式,严格按照审计计划执行,遵守审计准则,保证审计质量。并且,增加审计复合的次数,以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得出适当的审计结论,提出有效的审计建议。

(六)强化审计问责机制审计是受托责任制的产物,而问责机制则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建立有效的问责机制框架,制定相关的标准对职责进行划分,提高问责机制的公开性,透明性,权威性。对于重大案件,重要项目以及重要人士的任免,都要进行评估,监督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并且,配合审计准则,提升强化问责机制的效用,提高政府审计的绩效。

[参考文献]

[1]马仁杰,王荣科,左雪梅.管理学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09

[2]晏维龙,韩峰,汤二子.新常态下的国家审计变革与发展[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6(2):4-13

[3]方贺,李玉红.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262):222-223

[4]梁小平.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国家审计问题研究[J].绿色财会,2012(7):40-43

[5]徐鹤田.基于SWOT模型下的政府审计体制创新思考[J].国家审计,2015(328):4-6

[6].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2014-01-01

[7]沈新.刘家义审计长就“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关系提出新观点[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4):3-11

[8]晏维龙.国家审计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基于多学科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1):3-16

第7篇:制度创新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知识经济;中小企业

一、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概念

1.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定义。企业制度的创新,指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创新,用人制度的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分配和激励制度创新,股份合作制企业进行创新,企业质量管理制度创新,企业营销管理制度创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基础,由领导治厂到科学决策、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依法治企”阶段等。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石。管理创新有三种互有联系的不同含义:管理的创新、对创新活动的管理、创新型管理。创新型管理不同于守旧型管理。它把创新体现在管理过程中,而且要求整个组织和成员是创新型的。当今的趋势是由单项创新到综合创新,个人创新转向群体创新。

2.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原则。(1)“经济人”假设是管理制度创新普遍而有效的人性前提。“经济人”假设既是管理制度建设的普遍前提,也是管理制度建设的最有效前提。而从其他人性前提出发构建的管理制度,都或多或少的为人类的机会主义行为留下了活动空间。而机会主义活动的结果,只能是对个体有利,而对整体不利,其最终结果是对所有人都不利。(2)惩治违规者的权力应直接来自利益损失者。惩治违规者的权力应直接来自利益损失者。在管理制度创新中,应充分重视这一点。在管理制度创新中,应充分调动利益损失者制约违规行为的积极性,应重点建立健全利益损失者对违规行为的有效制约机制。这样得到的管理制度,才有可能是最有效率的管理制度。(3)规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则时,应保持中性原则。制定规则的主体能不能摆脱自身利益的干扰而从中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就成了保证制定规则有效性的重要静提条件。规则制定者应当努力克服短见,放眼全局和长期,这样才能既利已又利人,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4)管理制度创新应不断的进行。明智的选择应是尽可能早的修订规则。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会影响到某一方的利益,但有效率的规则和制度最终会使社会各方都获益匪浅。

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内容。(1)决策制度。第一,管理者要在决策中把科学性和艺术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一方面在决策中要把科学决策作为企业管理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决策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在决策中注意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集思广益,加强决策的民主性、多元性。第二,应建立风险决策机制。风险决策机制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建立风险防范与预警机制,在组织的各种活动与决策中充分考虑到风险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二是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一旦风险发生,即可迅速启动,对风险做出反应和处理。(2)信息管理制度。首先,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使信息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特征,企业需要通过信息管理制度来在企业与环境之间建立信息交换通道,建立快速的信息反馈机制。其次,在新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各环节需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动态无缝联结,实现协同。在价值链的各环节中建立信息交流和共享机制是十分必要的。最后,信息与知识的关系十分密切。知识经济要求企业能实现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演进,使信息转化成知识,并用知识来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必要性

1.管理制度外部环境的变化。现实的环境是不确定和复杂的。但是建立在传统管理学范式上的管理制度安排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组织变革与创新的需要。这些制度忽略外部市场对于组织的压力,无法将外部市场的竞争信息有效地传送到组织内部并在员工间传递,结果造成组织员工对市场不敏感,组织的创新和应变能力较弱等等问题。因此,运用控制论、系统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前沿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来建立适应复杂环境发展的企业管理制度就成为一种迫切需要。

2.企业中小型化的到来。在以往,企业管理制度往往是大中型企业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的特点,其管理制度一般而言较为简单也较为固定。但在

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必须快速的揣摩新的经济走势,调整生产和销售渠道,学习新的管理经验等等。这对管理制度的创新有了更高的要求。

3.创业型经济的发展。创业型经济是与传统管理经济不同的新经济形态。首先,它要求人们转变思维方式,形成创业精神导向的观念和行为。其次,创业经济要求管理创新,建立创业管理范式。传统的管理范式以大工业为基础,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绩效目标,追求的是稳定和秩序。而创业管理范式则是以发现和识别机会为起点,以创新、超前行动和勇于承担风险为主要特征,强调机会导向,强调创业过程中组织与资源问的关联和耦合。创业经济中管理制度的重点不再是控制和稳定,而应以创新、机会为导向,鼓励个性的发展和团队的协作。

4.客户经济的出现。迈克尔·哈默(michael hammer)认为客户经济是客户占有优势地位的经济。客户经济对管理制度创新提出了新要求,要求以客户价值实现为主导进行资源配置,具体表现为:(1)在客户经济的主导下,处于价值链上的不同企业组合在一起,共同以顾客为中心,为顾客创造价值。企业的管理制度不仅要重视企业内部管理,还要重视价值链的协同管理,重视顾客价值网络中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管理。(2)随着企业的资源外取、虚拟化经营、网络化、战略联盟的普及,组织与组织的边界日益模糊,组织的所有权控制逐渐淡化,以虚拟、契约和经济控制的管理控制高于所有权控制。企业的管理制度也要适应这种要求,实现与外部资源和外部组织的连接。

三、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前提

1.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产权制度建设相结合。现在的产权制度最大的问题是一股独占或一股独大。名称换了,性质没有换。所以企业改成公司之后管理上不去,改成了上市公司,管理还是上不去,为什么?东家没有变,控制权没有变,当然管理制度也就变不了。所以产权要多元化。多元化最主要的方向是增加经营者持股和必要的职工持股,形成新的产权主体。我们现在的企业管理本身目标不明确,由于所有者虚位,不是一个主体,经营者不知道为谁而管。管理缺乏前提,就不可能产生动力,更不会带来效益。因此,产权制度要与管理制度紧密联系,而且管理制度要服务服从于产权制度。2.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市场相结合。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解决是面向市场还是面向政府的问题。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管理只是对政府负责,对主管部门负责。而企业生存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其管理要对市场负责。所以我们要建立面向市场的企业管理制度,包括销售管理、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科技开发管理等等,都要面向市场。这一问题涉及到政治体制问题,需要政府进行改革。

3.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企业形态相结合。企业形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中小企业;二是大企业;三是企业集团。企业形态的不同,管理的方式方法就不应该相同。中小企业的管理更多的要考虑到激烈的市场竞争性,而大企业特别是企业集团的管理处除了考虑竞争外还要考虑讲究合作,否则会遭到损失。因此我们不要把双赢、竞争、合作等都套到所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之中。

4.企业管理制度创新要与完善的组织制度相结合。组织和管理这两个概念是相互联系的。组织是管理的保证,企业的管理制度再好,如果没有组织保证,这个管理制度也是行不通的。组织制度现存问题需要解决两个,一是组织结构的合理化;一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组织结构随着公司制度的建立逐步得到完善,但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依然问题重重,主要是还没有解决好内外部四种人的关系。外部四种人有政府、客户、债权人、社会公众;内部四种人有股东、董事(独立董事)、经理、职工。管理的任务就是协调好这八种人的利益关系,保持一种利益的平衡,侵害任何一种人的利益,企业管理都是不成功的。

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措施

1.加强理念创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企业必须得有市场意识和预测意识,因此,企业要根据市场的变化来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企业理念和管理方法等。有了先进的理念做后盾,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创新的有效进行,加快企业发展速度,有利干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强企业人文体制建设,必须树立重视人才的观念,企业要加强员工

树立“企业为家”的人文思想,提高他们的价值观,做到尊重人、关心人,使企业员工具有身份感、地位感和归属感。同时,企业应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组建有凝聚力的员工团队。

2.完善管理体制创新。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当环境复杂变化的情况下,组织就要产生多种行为模式来应付不同的要求,以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积极做出合理调整,必须进行管理体制创新,把企业原来相对独立的管理职能组织成为联系紧密、协调一致的生产经营统一体系,最终使企业的综合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如何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是需要一个企业随时创新的问题。

3.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全业管理发展水平的高低,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这因为企业搞技术创新实质是企业把新的管理机理和方法融汇其中的过程。对于具有高投入、高风险特点的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才能为企业带来最大的产值和效益。现代企业自主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企业能够紧紧围绕技术创新开展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技术活动,有助于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科学规划,有助于技术创新资源的整合和充分利用。

4.完善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对中国许多企业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加强软实力,把创新意识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企业文化的创新,既要分析好组织环境,积极评价、补充、发展和完善,同时,企业的经营者要积极地号召大家共同学习的理念,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让组织成员感受到文化的力量,形成一种企业的感召力与亲和力。

第8篇:制度创新范文

企业发展管理制度创新

0引言

创新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管理制度同样如此。一个成功的企业,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必然重视企业管理制度的创新问题。

1管理制度及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一切规章管理制度的科学、完备、规范与否是检验一个企业管理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企业的管理中存在着“重教育启发而轻管理制度约束”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实质就是在“精神力量如何转化为物质力量”这一决定性问题上,弱化了转化中介的作用,起这种中介作用的正是企业的管理制度文化。在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要实现生产经营目标或者某一活动目标,最能发挥固定、传递这种中介功能作用的是企业的管理制度。忽视或弱化这一中介环节的作用,更多的是可能出现知与行的脱节甚至是知与行都无法达到预期的要求,突出的是表现就是“形式主义”。做任何工作,“思想先行,管理制度保证”不失为一条成功的思路。当然,任何管理制度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管理制度环境随之而改变,因此,促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管理制度本身科学、规范、实用的客观要求。

2关于管理制度设计环节的创新问题

管理制度设计是体现管理者眼光和智慧的一项工作。任何管理制度,目的在于制约,制约的内容都是人应该或不应该做什么,这是设计管理制度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在实际工作中,设计一套好的管理制度应具备三部分,即“针对无赖之人”——防范管理制度;针对执行力或不执行的人——管理制度;针对管理制度落实不力或不落实——监督管理制度。要符合“做(不做)什么——怎么做(抓)——不做(抓)怎么处理”的公式,这才称得上完整。作为完整的管理制度,这三个环节实际上是环环相扣。按照以上对管理制度构成的新认识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才能称得上完整,才能更加有针对性,才能更加务实有效。

3推动管理制度创新的几点对策

管理制度创新是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大框架,落脚于现行管理制度的发展完善,要善于在现行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不能眼高手低。要学会运用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如联想、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性思维与集中思维等非逻辑性、非习惯性思维方式进行实际的管理制度创新工作。

3.1从定性到定量的转换

很多东西特别是一些管理制度往往都是从定性角度进行设置的,操作起来主观性强、衡量尺度比较难把握。在此情况下,我们不妨以定性思考为基础,转而从定量角度进行考核操作,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

3.2从上而下,从下而上的互动

管理制度作用的主体是人,因而要注意自上而下的督导和自下而上的民主。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只要求下面,不要求上面的管理制度是失败的。比如工作中,我们常讲“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它强调的是上级对下级的指令性,如果这里的“负责”解释为“上级对下级负责,下级对上级负责”,把思维“从下而下”转为“从下而上”,就可能涌现不少创新性的东西。

3.3从权到责到利的制衡

三角结构最稳定,人人熟知,在管理制度建设中要注意责权利三者的明确和制衡。有一些管理制度往往是只见责、不见权,更不见利。要让人看到前景,这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动力。与此相关的,还有决策权、经营权、监督权制衡问题,如果将三者各作为一极,在现行管理制度中,将决策、经营、监督处理成三权公立的稳固对称的正三角形治理结构,就是一个较大的创新改革课题。

3.4从外到内的嫁接

植物嫁接能产生新品种,管理制度“嫁接”当然也能产生更好的管理制度。这里有两个层面的创新:一是吸收国际国内先进智慧,洋为中用;二是借鉴其他系统的管理办法,横向位移,推阵出新。

3.5从无到有的健全

“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如果无章可循,哪里就需建立管理制度”。当然,这只是“亡羊补牢”式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未雨绸缪,我们要善于谋划预测,发挥管理制度“减少未来不确定性”的作用。现行不少管理制度是粗线条的,需要进一步细化。为什么有些人能钻管理制度的空子,就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周不细。我们制定的管理制度应该能覆盖到的一定要覆盖到,就象电讯不能出现“盲区”。

3.6从杂乱到有序的系统

要把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管理制度规范出来形成一个闭合的系统,就如循环,它之所以能够有效循环,首先因为其内在的系统构成。比如,讲成本全程控制,它不仅包括要随着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这样一个概念,它还包括成本控制本身工作的一个过程,包括要因分析、管理制度对策、对策实施、总结诊断、实施补救等环节构成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循环本身也要经营螺旋式上升这样一个过程。

3.7从虚到实的真实

尤其是监督管理制度,不但要健全,还要真订真做,不能当摆设。如要求各单位实行“政务公开”管理制度,很多单位通过适度开放,公开就扩大了职工的知情权,将职工的民主监督权利在一程度上落到了实处。这就减少了职工不明不白而导致的一些主观臆测的话题,也避免了不少情绪化行为。在做好稳定文章方面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

3.8从大到小的具体

管理制度不能是笼统的概念性东西,要尽量具体,具体到人只要识字,一看有知道做什么、不让做什么。也就是说不能仅停留在“要求”层面,要多在“如何做”层面去深入创新。

3.9从死到活的动态

管理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和载体,并对精神文明起反作用。二者要相互促进中不断向前发展、丰富和提高。管理制度也是随实践变化不断发展的。这些规律要求管理制度应该是一个活的不断创新的动态发展过程。流动的水才不会腐臭。现在挂上在墙上的某些管理制度就是“多年一成不变”的,应该常修订以适应生产经营变化,修订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对管理制度要不断修订”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管理制度。

第9篇:制度创新范文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无形资本将取代有形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要素,这意味着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为无形资本的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

一、传统资本理论的新拓展

无形资本就其本质而言,是在资本的发展过程中,从有形资本中独立出来的,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本。以技术、品牌、商誉为代表的企业无形资本具备了资本的一般属性,而且具有远比有形资本强大的价值增值能力。无形资本的特征和运动规律与有形资本有所不同,无形资本理论是对资本理论的新拓展。

1、无形资本的价值取决于个别劳动时间,一般具有较高的价值(或价格)。大多数无形资本是由劳动创造的,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高风险、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因而具有很高的价值。象特许经营权这样的无形资本,是“权利资本化”的结果,没有价值,但却有价格。从均衡价格理论来看,由于无形资本对企业有很高的效用强度,使其成为市场中一种稀缺的商品,因而有较高的市场价格。无形资本的创建,具有个别性生产的特点,不象一般商品那样可以成批重复生产,所以它的价值量应由个别生产者在个别生产中耗费的个别劳动来决定。实践中,企业在创建无形资本中的各种耗费,很难完整准确的计量,现在通行的做法,是用无形资本可能带来的收益,确定无形资本的价格。

2、无形资本使用的可重复性造成其产权容易被侵害。无形资本使用的可重复性表现为,它可以被一个主体反复使用和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这使得无形资本被侵害的机会大大增加。加之无形资本存在方式的非实物性,造成产权主体对无形资本的独占能力弱化,因而无形资本的安全对法律有绝对的依赖性。

3、无形资本具有强大的增值功能。无形资本的增值能力源于它的强大的竞争功能和垄断能力。新技术可以数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技术附加值,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品牌、商誉、特许经营权等经营用无形资本,可以使企业的产品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使同样质量的产品可以以更高的价格出售,使企业垄断某种产品的某个细分市场,从而使企业获得丰厚的利润。无形资本自身的增值过程,是一种典型的质量型而非数量型的资本增值方式,其价值可以在数量不扩张的情况不断地积累,这也是无形资本具有较高价值的一个重要原因。无形资本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并不发生有形磨损,有些无形资本反而可以自动增值。例如品牌资本,使用的次数越多,其知名度越大,价值越高。

4、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的良性互动,保证了企业的跳跃式发展。实现无形资本与有形资本的良性互动是无形资本经营的主要方式,即“有中生无,无中生有”。企业以有意识、有计划的有形资本的投入,催生和扩张无形资本,即所谓的“有中生无”。同时,企业应发挥无形资本的强大的增值功能,以无形资本带动有形资本增值,提高资本利润率,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即所谓的“无中生有”。无形资本作为一种价值存在,多数具有相对独立性,而且具有可重复使用的特点,企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用无形资本进行投资、出售、出租、特许经营,以实现其的价值或取得某种收益权。

二、无形资本理论呼唤企业制度的创新

1、无形资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工业化初期,以机器、设备、厂房为代表的有形资本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处于支配地位。此时,企业生产的技术含量较低,市场竞争的广度、深度和激烈程度有限,技术、品牌等无形资本在生产经营中处于辅助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竞争变得激烈而残酷,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开始由生产环节转向产品开发环节和销售环节,技术、品牌等决定企业产品开发能力和销售能力的无形资本,逐渐从有形资本中独立出来,进而取代有形资本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发展潜力,将取决于企业拥有无形资本的质和量,以及管理和经营无形资本的能力和水平。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好的想法和技术发明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它是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而且它不存在物质资源面临的有限性的约束,本身又能以低成本复制,因而资本收益递减的法则不再成立。对无形资本的开发和使用,大大缓解了企业发展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空前地拓展了企业发展的空间。

2、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求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当企业的发展主要靠有形资本的投入来实现时,企业的制度安排是以生产环节为重心的,企业的资本结构以有形资本为主体,企业的组织结构以生产组织为主体,企业的产权制度以无形资本产权制度为主要内容,企业的劳动力构成以工人为主体,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对有形资本的管理为核心。当无形资本超越有形资本成为企业发展的主导要素之后,企业的制度安排则要围绕无形资本的开发和经营这两个重心来进行,这给企业制度带来的变化是全方位的,涉及上面提及的所有方面,这种变化过程就是企业制度创新的过程。

3、企业的制度创新,同时又促进了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所谓制度创新,就是指能够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企业家的基本职能,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内容。创新活动使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从而使无形资本从幕后走到了台前。那些始终保持着旺盛生命力的企业,正是那些无形资本的富有者和高水平的经营者,也毫无例外的是始终进行制度创新的企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这些企业都经历了大幅度的改组,特别是近年来,大公司之间的兼并联合令人瞩目,企业无形资本的规模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突出。

4、无形资本理论对企业制度创新的导向作用。创新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无形资本的发展为这种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无形资本理论为这种创新指明了方向。从前面的分析中,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企业开发和运用无形资本的能力,应该成为企业制度创新的一个基本目标。拥有世界第一品牌的可口可乐公司,其可口可乐品牌和配方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而且还在继续为可口可乐公司创造着丰厚的利润。比尔·盖茨创造的微软神话更为我们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无形资本创造价值的能力是有形资本无法比拟的,知识经济时代将是无形资本的时代,无形资本将把企业带进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国有企业的制度创新为国有无形资本的有效开发和经营提供了操作平台

1、制约国有企业无形资本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无形资本意识淡漠、认识落后,是导致无形资本理论和实践低水平的主观原因。认识上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无形资本存在意识淡漠。由于无形资本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不易被人的感官感觉和把握,而且企业对无形资本的管理和运营也不太熟悉,这些往往使企业忽视无形资本的存在,甚至对其流失也视而不见。第二,无形资本的生产要素意识淡漠。在传统的观念里,企业的生产要素仅包括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如土地和有形资本,而忽视了无形资本,更不能认识到无形资本是生产函数的内生变量,在企业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对无形资本的功能认识还不到位。虽然企业对技术开发、品牌培育等的重要性的认识已有明显的提高,但是大多数企业还认为,技术开发和广告等的投入是企业的费用而不是投资,说明企业对无形资本的认识还有差距。

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组织结构、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以及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中的不合理因素的存在,都在影响着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又强化了这种不利影响,使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面临重重障碍。第一,国有企业现有的组织结构,普遍仍带有明显的“生产型”特征,还没有质的改变,势必会限制企业无形资本的形成和发展。第二,收入分配中的平均化倾向,使从事无形资本开发和经营的企业人力资本,得不到应有的回报,结果导致人力资本供给的严重短缺。第三,国有企业人才的流动和使用,仍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离“市场化”的距离还很远。在人力资本的选用和开发上,用行政手段是代替市场选择的做法是低效率的。第四,我国《公司法》中规定,股份公司以无形资本方式的出资,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否则工商部门将不予注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无形资本的核算范围、入帐价值的确认方法以及费用摊销方法等,导致无形资本帐内无价或帐面价值与实际价值严重背离。类似这样的制度安排,无疑是企业无形资本形成和发展的障碍。第五,对国有无形资本监管不力。国有企业在与外商合资过程中,以及在兼并等资产重组过程中,存在不计算或低估国有无形资本价值的情况;国有企业的技术诀窍流失、专利技术被侵权、商业秘密泄露、名牌商标被假冒等现象的大量存在,造成国有无形资本大量流失。第六,国有企业无形资本的投资水平不高。一方面是不舍得投资,不敢冒风险。一方面是投资效率不高。比如,前几年中央电视台的广告标王之争,中标企业花费的巨额广告费用并没有给企业带来预期的收益,投资行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投机性,没有和企业有形资本的生产经营很好地结合,巨额投资开发出的是“泡沫”无形资本。

2、通过企业制度创新为国有无形资本的有效开发和经营提供操作平台。首先,要改革无形资本产权制度。明确产权主体、明晰权责边界,保证产权的可交易性是实现无形资本优化配置和使用的一般条件;反映无形资本特点,保证无形资本的安全,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特殊条件。国有企业中建立的“法人财产制度”,为明晰国有资本的产权找到了有效的办法。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逐步取消对包括无形资本在内的国有资本进入资本市场的限制,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具体来说:一,除了与企业无法分离的无形资本(如商誉)和企业无法完全控制的无形资本(如供销网络),应允许可交易的无形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二,对于产权可以自然人化的无形资本(如专利技术、专有技术),不应片面强调其国有化或法人化,应鼓励国有企业的无形资本的结构中存在自然人产权,并赋予其与国有产权和法人产权平等的权利,这样可以鼓励技术创新,同时可以避免非自然人产权带来的交易费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三,应在法律的层次上明确国有企业在国有无形资本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上的责任。通过产权制度的改革,解决国有企业中存在的无形资本产权模糊、产权主体错位和产权结构单一化的问题,将会改变国有企业中无形资本开发无动力、经营无活力、负责无能力的状况。

[NextPage]

其次,要建立企业人力资本制度。如果说有形资本的积累主要依赖于大自然的恩赐的话,那么无形资本的发展壮大则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就是企业中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家和技术人员,他们虽然是人,但是他们所具有的创新能力却具有资本的功能。建立人力资本制度就是要承认他们的资本所有者地位,他们进入企业就是以人力资本对企业投资,虽然他们没有投入货币资本,但是应该拥有产权。相应的,他们的收益应该是投资收益,而不是工资。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企业的股份构成中设立人力资本股,其产权属于企业中的人力资本,并适当限制其转让或上市交易,以此作为企业人才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的基础。湖南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在企业中建立人力资本股制度的代表,袁隆平院士拥有该公司的250万股份,占公司股本的5%,这250万股就是袁隆平院士人力资本投资,体现的是他所拥有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袁隆平”品牌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种人力资本股制度比经营者年薪制更科学、更规范、更到位,因为它把分配制度完全纳入到股份制度中去了。

同时,要建立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包括人力资本的引入制度和开发制度。就引入制度而言,一,国有企业应打破地区和部门的条条框框,打破户籍甚至国籍的限制,依托人才市场而不拘一格引入人力资本。国家作为国有企业的最大股东,当然有权力选择企业的经营者,但选择的对象应该是市场中形成的企业家,而不应该是政府的行政人员;二,以人力资本股制度的建立为龙头,确立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特殊地位和权利,创造吸引人力资本的企业制度环境;三,为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其功能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广阔的舞台;四,与引入制度相配合,建立相应有退出制度,保证人力资本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就开发制度而言,企业对人力资本开发要舍得投资,同时要建立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回避制度。企业要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意味着要企业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而得到的将是长远的利益。企业可以依托院校培训和市场实践为企业开发人力资本,并把人力资本的引入和开发结合起来。

第三,要加强企业的无形资本开发组织和经营组织。企业无形资本的开发组织和经营组织,好比是企业的“两翼”,缺少任何一个会失衡,只有“两翼”丰满,富有力量,协调一致,企业才能展翅高飞。就技术开发而言,第一种模式是设立企业的研究所或研究院。其优点是技术的可转化性强、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能掌握竞争的主动权。第二种模式是与国内的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进行联合,把技术开发交给他们去做,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精简机构,转移开发风险,缺点是开发周期长,技术的适用性差。第三种模式是完全通过技术市场购买企业所需技术。引进的技术不可能是最好的技术,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中,我们提倡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但是从长期来看,我们还是要立足于自己开发,特别是一些关键技术,以避免在技术上受制于人。从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我们主张企业设立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这样既有利于企业形成技术优势,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同时,又有利于提高技术的转化率。从宏观上讲,国有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技术和人才上的优势,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保证。

就企业营销用无形资本(如品牌、商誉、供销网络等)的开发和经营而言,应该是企业的整体行为,不是哪一个部门可以单独完成的,但应配备具备创新能力的专门人员负责。由于这些无形资本一般存在于企业同其他市场主体的关系中,所以协调企业同外部环境的关系是他们的基本职责。加强企业的开发组织和营销组织,并不是否认生产组织的重要性,而是我们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制造加工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不同企业之间不会有太大差异,因生产水平上的差异而形成企业在竞争中绝对优势的情况,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已。

第四,要调整无形资本的管理制度和经营制度。无形资本的管理是无形资本经营的基础,主要涉及无形资本的价值管理和安全管理。就价值管理而言,无形资本没有具体的实物形态,而且价值量难以准确计量,给无形资本的价值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价值评估和财务核算是无形资本价值管理的基本工作,其具体制度应以企业无形资本的完整、合理和及时地计量为原则。现行的无形资本核算制度和注册制度应予以调整,解除其对企业进行无形资本价值管理和引入无形资本投资的影响和限制。同时,应特别注意对无形资本的效益进行监控,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设立反映无形资本效益的指标体系,并把其纳入企业的效益指标体系中去,这是企业配置和使用无形资本的依据。无形资本的安全管理完全不同于有形资本的安全管理。有形资本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盗、防火等,是防止有形事故的发生,而无形资本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防侵权、防损害、防泄密等,其难度更大,对人才、制度的要求更高,对法律的依赖性更强。

无形资本经营是发挥其增值功能的关键。在国有无形资本可以进入市场进行交易的前提下,通过转让、租赁、特许经营等方式,充分发挥无形资本可以被多个主体同时使用的特点,实现无形资本本身的价值和价值增值。充分认识有形资本和无形资本之间相互促动的关系和无形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用企业无形资本带动有形资本的生产和经营,实现企业资本的迅速增值。以无形资本为纽带,进行企业间的兼并联合,迅速扩张企业规模,增强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旭亮等.资本一般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保健云.知识资本.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军旗.西方经济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东方出版社,2000

〔4〕卢宏定.现代企业无形资产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5〕霍宏.知识产权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导刊,1996(4)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