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以趣入境 初中语文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134-01

我国文学的发展史以诗词歌赋为主,诗词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与传颂。诗词是一种极具凝练性、带有强烈抒彩的文学体裁。在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诗词的教育尤为重要,如何进行高效教学成为一大难题。

一 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都建立在兴趣之上。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学生没有形成理论性的概念体系。对于一些有深刻寓意或者内容含蓄的诗词来说,学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很难产生极大的研究兴趣。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利用深入浅出的道理将学生引入到诗词的故事情境中,讲述诗词中的深刻寓意,学生将会更容易接受。

如在讲解李清照的《一剪梅》时,首先要交代创作这首词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情况。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从小就接受琴棋书画的熏陶。十八岁的李清照嫁给了玉树临风的赵明诚,两人郎才女貌,正是天作之合。可是幸福的日子却极为短暂,仅仅过了两年,丈夫就被派往异地做官,两人开始了漫长的思念之旅。在深秋季节,思念越发浓烈,李清照独自一人在扁舟上仰望远方,正巧看到一排大雁排成“人”字形飞过,连大雁都南归了,丈夫什么时候会回来呢?看着落花流水,无端的生出诸多愁绪,离愁在紧锁的眉间久不散去,触景生情写下了《一剪梅》。了解了这些,学生定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这首词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学习的兴趣也就得到了激发。

二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初中语文的诗词教材在极大程度上受到版面或内容的约束,不能将更多的诗词歌赋罗列出来,所以语文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将一些著名的诗词连同教材一起呈现给学生,并做到主次分明。

如教学《清平乐·村居》时,教师要将作者辛弃疾的人生经历等讲解给学生听,以便于在学习中理解作者借这首词所表达的意图。辛弃疾在出生之时北方已经沦陷,从小便目睹了汉人在金国统治者的践踏之下艰难生存,所以他所受的教育是一种壮士扼腕般凛然的侠义之气。在成年之后便毅然投入了抗金的军旅生涯中,虽然在无数次抗争中失败,但是从没有放弃保家卫国的希望。这首《清平乐·村居》是描写了南宋当时农村生活的一个简单场景,他的抗金政治主张一直受到奸臣的打压和排斥,而立之年的他被贬农村,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贬斥生涯。作者在看似平静安逸的农村生活中得到了些许安慰,在连年征战的情况下对乡村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的期望。这段与作者背景相融合的诗词阐述能让学生充分了解辛弃疾,在今后学习到有关辛弃疾的其他诗篇时也能举一反三。这种扩展式的教学法需要教师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在上课之前做好完善的备课工作,对学生的提问绝对不能含糊其辞。

三 构建诗词教学的有效模式

在初中语文的教材编排中,在不同课本的不同单位中都会遇到不同篇章的同一个作者。因此,构建一个合理的诗词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系统化记忆能力,降低学习理解的困难。

如教师在讲解到苏轼和他的作品时,要将一册或者一个单位的某首诗词与其他单元中的诗词一起比较讲解,甚至有时也可以引用其他教材的苏轼诗词做比较分析,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进行讲解时,也可以按照每篇诗词创作的不同时间段来统一讲解。如苏轼的两首词《浣溪沙》和《水调歌头》分别在不同的单元,两者的顺序也被打乱了。老师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先讲解《水调歌头》,因为此时作者苏轼被贬官一个人到了密州,在政治上非常不得志,与家人和朋友的分离也让他感到离别的悲凉,但是生性乐观豁达的他是不会就此屈服的,故才会发出离别的“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的感慨,留下了千古名篇。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阐释中将会体会到作者的豁达胸怀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接下来再讲解《浣溪沙》时可以更好地展现作者的经历及心情的变化。这是在作者被贬斥之后的又一次贬谪,在经历了政途的失意和疾病的双重折磨后,他仍然能保持这份乐观的心态实属不易,对生活的美好期盼让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对磨难的大无畏精神。在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能按照这样的顺序来讲解,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记忆力也会被激发出来。

参考文献

[1]钱美玉.入境 悟情 察心——国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教学设计[J].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第2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我们一直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有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把时间还给学生”。然而遗憾的是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师永远扮演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绝对角色,授课方式单一;而学生则完全居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缺乏学习热情。再加上课堂上学习资源的有限性,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当代中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同时语文学习的还具有模糊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单纯的课堂讲解很难发挥语文学习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使语文学习产生了许多问题。

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效率问题,二是资源问题,三是个性化问题。效率问题主要是学生课堂精力流失率过高,而相关联的高效学习率过低;资源问题主要是课堂上可利用的资源有限,导致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个性化问题是无法顾及到个人,保证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而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灌输式教育中解放出来,转变学习方式,所以选择一种适合语文学习的教学模式非常重要。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正是在这种形势下应运而生的。

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即打破传统的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把预习和自主学习前置,上课前,学生首先要在教师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基于网络的充分预习,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随后教师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能及时地根据这些信息对课程内容和授课形式进行凋整;课堂上,学生直接展示预习和自主学习成果,在充分预习基础上以讨论、辩论等形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下课后,充足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可以自主借助于网络进一步与同学讨论或更深入的学习探究,并为下一节课做好预习。

在这样的课堂上,四十五分钟被向前和向后拉伸,实现不管是时间上还是知识上的“开放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极地探究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在身边,这无疑给我们教学方法的变革带来了极大的保障。因此,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打造开放性的高效语文课堂,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利用网络创设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的实施案例

下面以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学习为例,探讨信息技术在开放性语文课堂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教师课前预习内容

课前预习是成功实施开放性语文教学的关键,所以精心设计预习内容和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课前预习内容以网页形式,具体内容如下:

①学习资源。先让学生浏览古诗《水调歌头》的内容和相关图片,这些内容以丰富的资源性网页形式出现。

②思考题。根据教师提供的作者简介、古诗的社会背景和相关字词解释,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通晓作者情感;理解重点字词和诗句,分析文章的意象和意境;思考古诗运用了什么修辞和表现手法;思考古诗蕴含了什么人生哲理。

③练习题。完成下面两个练习题:

题一:本词中表达词人美好愿望的一句是——。

题二:“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2、学生预习和反馈

学生根据教师的预习内容认真预习,主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

① 认真阅读并理解相关的学习资源。

② 对已阅读过的学习资源的理解和体会整理成文,并按要求做思考题和练习题,要求独立完成,实事求是。将上述资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压缩。

③ 及时将压缩包通过电子邮件反馈给教师。

3、教师依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并实施

通过查看学生的材料,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该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存在的问题。然后适时调整授课内容及方法、进度等。再根据修正后的教学设计来实施切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水平与认知发展特点的教学。

4、课后开展“难题探究”,促进学生高级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将难度较大或有争议、能很好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典型题目放在网上,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提高高级和复杂认知能力的发展。

如:该诗的最后两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历来为世人所称道,谈谈你的看法,究竟是“千里共婵娟”好还是“常见面”好?

该题无固定答案,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找到充足的证据说服其他人的能力。

三、利用网络打造的开放性高效语文课堂的优势

第3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尊重;展示优化;开展

Wang Xu-feng

【Abstract】The language teacher promise to recognize a student character difference and independence personality, pass the variety path and method development student of study interest, really realization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 promote student of overall development.

【Key words】Respect;Demonstration;Excellent turn;Open an exhibition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语文教学的效果及学生语文素质得提高,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几点做法。

1.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当代学生独生子女多,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尊心。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平等的对待学生,让学生从教师那里得到感情上的安慰和思想上的启迪,才会产生一种亲近感。在这种融洽的感情基础上建立的师生关系,就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我班的学生黎明,不仅语文成绩差,而且上课不守纪律,经常欺负小同学。我想,要改变这个学生状况,首先必须改变师生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我发现他的表现欲特强,后来我就对他委以重任,安排他当班长,当然事先我曾找他多次谈话,让他明白如何在班级中树立威信,才能做一个合格班长。最后他发生了很大的转变,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还鼓励班上同学多为班级争光,他本人的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后来他在日记里写到:是老师感动了他,以前经常面对的是同学们的看不起,老师的批评,是老师对他的尊重改变了他。由此可见,尊重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之所在。

2.展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 课前预习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一环。课前预习的方式很多,如读、划、圈、想、议、练、记、评等,教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做好预习指导,尤为重要的是应学会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由于学生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质量和价值较为关心,而一般的预习思考题往往会被学生视为负担,使预习成为被动的劳动,效果往往不理想,如果能使预习的成果展示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的成就感就会大大提高。如我在讲《核舟记》之前,让学生课下根据课文内容自制核舟,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都非常重视,为了达到理想,有些学生作了四五只,不但从手工制作中更深入地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1 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人入胜的导入,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语文课堂中。精辟、生动的导入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能促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语文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有诗词导入、悬念导入、情景导入、故事导入、幽默导入等,富有新意的导入,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古人西辞黄河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同学们,谁还记得这是谁写的一首什么诗?”因为这是学生所熟悉的,所以学生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好的导入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而且能激发他们的情感,创造与之相应的课堂气氛,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各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序的编排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对策,在教学中注重教法指导,力求学习形式多样化,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并学会自我评价,使学生具有探索性、思考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真正地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观,如在讲《背影》时,我在精心设疑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安排学生多次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探索、去评价、去感悟,并注重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让学生从生活中举出和本文相类似的事例,谈自己的认识,从而加深对本文主题的深入理解。实践证明,教学过程的优化,使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3 收束有度,余音绕梁。 结束是整个教学的落脚点。一堂课的成功结束,不仅体现教师的教学技能,而且能使主题鲜明,情趣横生,给学生留下思索、回味的空间,做到课虽终而意无穷。在讲《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结束时,我是这样说的:“既然诗人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了无限惆怅,那么我们就用苏轼《水调歌头》里的诗句安慰一下他吧!”刚说完,学生就饱含深情地背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佳句。好的结尾既注重了知识的连贯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4篇: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范文

我们一直在为这样的理想而努力。下面,就以我们学校三堂比较个性化的语文课来诠释我们的践行之路。

一、趣人、趣事、趣文――我这样上《葡萄月令》

第一次读到汪曾祺的《葡萄月令》时,就有说不出的喜欢,平淡简朴的语言之中,有着无法言说的意境之美、画面之美和情感之美:似乎一下子爱上了一棵葡萄树,想亲手在某个院子里栽下一棵,然后像作者一样细心侍弄,看它如何从一月长到十二月。但学生却反应平平,说文字太淡,读来毫无感觉。这并不奇怪,如此素淡的文字,需要阅读的静心,也需要一定的文字审美能力。文字的高妙之处,有时候也需要恰当的点醒。

基于这样的学情,这堂课我首先借用汪曾祺先生自己的文字,来展示一个丰满、生动、有趣的作者形象,让学生先对其人其文产生兴趣。我选用了《汪曾祺散文选》中的几则材料,如:

体力充沛,材料凑手,做几个菜,是很有意思的。到一个新地方,我不爱逛百货商场,却爱逛菜市……

曾画了一幅紫藤,满纸淋漓,水汽很足,几乎不辨花形。挂在家里,一个同乡来,问我画的是什么,我说:“骤雨初晴”。他端详了一会,说,“哎,经你一说,是有点那个意思!”……

我的孩子有时叫我“爸”,有时叫我“老头子”,连我的孙女也跟着叫。我的亲家母说这孩子“没大没小”。我觉得一个现代化的,充满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做到“没大没小”……

通过这些文字让学生评定汪曾祺是一个怎样的人。

汪曾祺说过:“探索一个作家的气质、他的思想、生活态度,必须由语言人手,并始终浸在作者的语言里,因为,作者的语言映照出作者的全部文化修养。”所以,语言不仅是技巧,它更是一个人思想、情感的外衣,或者说,语言就是你这个人。在明确了这个爱做菜、爱画画、有趣味、极富有童心的作家就是汪曾祺后,接下来是让学生从文中找依据,看是否符合以上各种身份,并对这些文字进行赏析,充分感受汪曾祺文字的魅力。举其中两个环节为例:

一个环节是对风趣可爱的业余画家身份的探讨。文中许多处有画面感的文字:二月,一系列的颜色(略);五月,除了色彩,还有颜色带来的质感,如“梨花的瓣子都是月亮做的”;八月,葡萄着色……

文字表达有很多画画的技巧:对一月的描写很好地运用了留白艺术,如“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自。听不到一点声音”;如疏密结合,密到满果园都是花,大片绚丽的色块,“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疏到“绿豆大的葡萄粒”,极细微的点睛之笔……

文字犹如线条。汪曾祺的语言风格简洁、干净、有味,他喜欢用短句,节奏感强,无字处皆有字,给人想象的空间。正如他自己谈创作时所说的:“能不说的话就不说,所以,短了,其实是长了,少了,其实是多了。”为了增加直观性,投影当代几位风格迥异的画家画作,如吴冠中、黄永玉、范曾等几位画家的画,让学生比较汪曾祺的文字和谁的风格最为契合。学生感受强烈,汪曾祺的文字正如吴冠中中晚期的水墨画:简约、清新、灵动,有诗的意境,注重点线色构图,带给人无限想象。通过文字和画作的比较,告诉学生,作文,其实就是以文字作画(朱自清语)。

另一个环节是对富有童心、人情味的老顽童身份的探讨。让学生寻找并诵读,在真切的诵读品味中,体会作者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心情是怎样的。明确作者是带着情意来平等地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的,是带着爱意去描写那些葡萄树的。

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一方面是想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汪曾祺语言之美,真正喜欢上好的文字;另一方面,更是想让学生明白,语言的好不只在于形式上的雕琢,更需要雕琢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因为,语言具有内容性,一半是事物的代名词,一半是精神和感情的代名词。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才可能在笔下流淌出好的语言。只有当自己逐渐成为一个有情、有趣、有好奇心、热爱生活的人时,文字才可能会越来越富有意味。

二、用文字留住似水华年――一堂“日思录”写作指导课

作为练笔,我们要求学生拥有一本“日思录”,记录下每天的精彩瞬间和瞬间的灵感。但学生常常感到无事可记,无情可抒,无理可论。为此,同事陈凤娟老师在新接手的班级开设了一堂日思录的写作指导课。听完这堂课,走出教室,一位从教二十余年的老师竟然由衷地说:从今天开始,我也要每天记录下一点什么,生活里有太多美好的瞬间,不能丢失了。

这堂课,最大的成功,就是唤起了听者强烈的“写作欲望”,唤起了对自身平凡生活的“好奇”。课堂设计看似很简单,借由学生、老师、他人的文字来告诉学生写好日思录的四个方法:观、感、选、思。观,即要拥有一双多情的眼睛,走向外界,就是走向自己的内心;感,即要拥有一颗善感的心,常常询问自己的真实感触。选,即学会删选,留下那些值得书写的生活素材;思,即我思故我在,个性的思考,会让文字和自己变得与众不同。

但这堂课的成功关键在于老师在材料选择上的用心,是它们引发了听课师生内心的强烈波澜和共鸣。

如“观”字。她先展示学生对于校园的“观”,针对学生观的粗略性,她同步展示了自己眼里的校园美景――一首小诗《我知道》:

我知道/燕子衔来的春日里/无数音符般的垂柳/有些是潇洒的离子烫/而你是迷人的卷毛头

我知道/酢浆草合睡时的娇柔/盛开时的美丽/海棠春睡/紫薇俏皮地打着口哨

我知道/秋风里路过的无数桂花树/有一棵总不开花/只用盛装的浓叶/装点沉默

我知道/光线是红叶最美丽的衣衫/而你是无数燃烧的眼神/也永远点不亮的/青枫

我知道/冬天的鸟儿/是枯树动人的花朵/四季的容颜/像我心田里的生长开落

每一个意象,都是学生身旁的一处风景,却都藏着一个不为人注意的细节或故事。兴致盎然中,学生逐渐明白,风景无处不在,少的只是认真体会的心。

又如“思”字。她借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了对日常所见、所做的思考。其中一则是“见一抹新月”。在和学生探讨完这个瞬间后,她一层层推出了她的思绪,展现了个人的思考为常见画面带来的理性之美:

一抬头。见一抹细弯的新月。(描写略)

按捺不住向远方的同学推荐,想才情细腻如她,也必然喜欢在千里之外遥望那枚月吧。谁知,等我动情地描述完,朋友冷静地说,我们这儿大雾。

我一下子蒙了。

原来,千里之外是难以共明月的。那一刻,又惊又痛,记忆中所有的水晶诗句,纷纷碎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原来,这些拔动心弦、百转低回的佳句都是多情诗人的一厢情愿,十里不同天,本是早就知道的常识啊。

是否,所有的情感一经理性分析都会黯然失色,生动渐成槁木,鲜活也会苍白,丰富化为虚无,繁华落尽成一梦,一切存在皆是空?

好在,“情”是可以“不讲理”的,诗歌中才会有“无理而妙”;好在,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是只需执着沉醉而无需清醒判断的,我们才有超越于现实的精神飞翔。

在这样的文字里,我们感觉到思想的魅力。写作,是为寻常的日子穿上一件花衣。世界丰富的美,其实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同一片风景,映照出的,是人不同的心灵。这堂课的展示里,有太多这样的示范。这种示范,必然会在听者心中化成一粒种子,引领他们也带着爱意注视这个世界,描绘这个世界。

三、生活,是语文最好的注释――首古诗的独特教法

高东生老师执教一节高三诗歌复习课,其中一首诗为唐代诗人钱的《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这首诗,质朴清新,大家领会起来比较容易。教师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赏析。“前两句是怎样刻画未展芭蕉形象的?试联系诗句简析之。”在学生的交流探讨之后,回答是这样的:“首句从形状和色泽上描摹未展芭蕉的形状,像一支没有点燃的绿色蜡烛。一个‘冷’字,写出了未展芭蕉外表的冷峻;‘无烟’二字,写出了其外表的平静端严。”

这是学生借助《唐诗鉴赏辞典》的帮助得出的答案。老师没有否定。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探究“绿蜡”固然形象,但为何是“冷烛”?为何要用“无烟”修饰?“冷峻”和“平静端庄”这样的评价,与整首诗的意境和情趣是否吻合?

学生继续讨论交流,没有定论。继续翻读《唐诗鉴赏辞典》,辞典中也是模糊地一笔带过,只对“绿蜡干”的“绿”字进行了特别的赏析,认为其新颖别致,但芭蕉叶本来就是翠绿色,这赏析并不令大家信服。

第三个环节是展示老师拍摄的芭蕉照片,并指导学生细致观察芭蕉的形态。可以说,照片展示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后,一位学生这样写道:

校园里长有几丛芭蕉树,其中一丛,很高大,枝繁叶茂的时候,有一层楼那么高。常常会隔着一扇大玻璃窗从它身旁走过,偶尔会停下来,欣赏它阔大而翠绿的叶。读过钱的诗,偶尔也会留意一下那尚未展开的新叶,它紧紧地包裹着自己,果真如烛,如卷起的书札。然而,就是这株我自以为很熟悉的芭蕉,在老师展示的未展芭蕉照片的特写镜头里,却让我大大地吃了一惊。原来,在每个芭蕉卷叶的顶部,都有一段极细极细的黑线一般的茎蔓,缠缠绕绕地,像极了燃烧过的黑色烛芯。再看,即使是完全舒展开的芭蕉叶,那根黑线也依旧存在。大概是因为芭蕉大都生长在某个角落,远远看去,它的叶又过于阔大招摇,抢去了观赏者太多的目光,那根极细小的黑色茎蔓便很少有人会留意到了。而唐代诗人钱,当初面对一株芭蕉沉思、吟哦、叹赏,一定是近距离的,也一定是看得极为细致投入的,所以才会有“无烟冷烛”之比。看清了未展芭蕉的真实容颜,诗中的困惑迎刃而解。“绿蜡”,用得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这首诗的无穷意趣和比喻的生动形象,在高老师的独特的镜头视角下,一览无余。这堂课的高妙之处,不在于形式,不在于技巧,而在于老师自身对这首诗有认真解读和深层思考,并通过对芭蕉细致的观察找到了令人信服的答案。

高东生老师喜欢用相机定格美的瞬间,用文字表达摄影心路,而那些美的瞬间,常常被同事们拿进课堂,成为语文学习最为别致的注释。我记得他拍摄深秋树木上的最后一片树叶,起名为“秋天遗落的T恤衫”,并配了如下说明:“鹅掌楸,俗名马褂木,冬来秋未远,秋风收走了所有御寒的衣服,唯独遗落了一件夏天的T恤衫,它让人相信,童话就在我们身边。”我也记得他拍摄的雾后的蜘蛛网,起名为“珍珠项链”,并说明道:“一场大雾过后,小树林里到处都缀着珍珠。无所不能的上帝在创作山脉河流这些大作品之余,偶尔也做做让人惊叹的女红。”还有一张是被砍伐掉枝干的树枝,他这样作旁白:“锯断我两只手臂,我就睁开一双愤怒的眼睛。”语文老师自身的眼界、爱好、言行、习惯,其实都在无形之中展现语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