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韩寒我的祖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世神话;创世史诗;族群记忆
【作 者】覃乃昌,广西民族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B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7)04-0099-006
South China Creation Myth Creation Epic minority rich and Creati on Myth Han did not find the reasons for the Creation Epic
――Research on sources of Pangu myth 8
Qin Naich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South China especially the Pearl River Basin of the South China as early as the origin of man,but not because of war or natural disaster such as occurred smokeis out or integrity of the migration,its archaeological and cultural showing a holistic heritage before and after the sequence state,the corresponding,the aboriginal peoples in the region,especially the myth of the creation myth rich and has shown a whole series of features. Han is due to the multi-ethnic “snowball" method of forming integration,has diversified its ethnic memory,it is difficult to find the origin of memory,which is not a Han Nationality Creation Myth and the main reason for Creation Epic.
Key words:Creation Myths;Creation Epic;ethnic memory
神话是反映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的故事和传说。而反映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早期创造的神话就是创世神话。
史诗则是指古代叙事诗中的长篇作品。史诗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或以古代传说为内容,塑造著名英雄的形象,结构宏大,充满着幻想和神话色彩。史诗一般又分为原始性史诗和英雄史诗两种。原始性史诗主要表现天地形成、人类起源、早期创造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原始性史诗又可以称为创世史诗。这些史诗“大部分规模宏伟大,气势磅礴。由于在它们产生的时代,原始思维还占据统治地位,故人化的创世造人天神和神化的始祖英雄都被列入一个序列,神话、传说等各种原始叙事形态都被溶入一炉。它们以天神或始祖创世、创业活动为中心线索,串起了天地形成、人类起源(包括图腾生人、天神造人以及洪水泛滥、人类再生等)、早期生活(包括狩猎、采集、射日、取火、驯养家畜、学种庄稼、迁移、定居、各种古代习俗等)各部分内容”。①
一、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丰富性及其原因
正如著名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所指出的,汉族神话在文献资料中表现得十分的零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神话就不一样了,表现出丰富性的特点,但主要在民间流传。
袁珂先生还说,在我国少数民族中,还保存着大量的神话,这些神话绝大部分是在口头传述的,近年才由文艺工作者搜集整理出一小部分。从搜集整理的这一小部分看,已可见到它们的丰富多采,宏伟瑰丽。以前有些人以为中国没有神话,中国人缺乏神话幻想的能力,那是由于他们只看到汉民族中古文献里一点残缺零散的神话材料(有的可能连这一点也没有看到),没有注意到还有大量神话蕴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的缘故。②
关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族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丰富的原因,从考古学说,我国南方尤其是华南珠江流域古人类起源早,而且这一地区的古人类没有因战争和自然灾等原因发生整体性的迁移,生活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考古学文化呈现出整体性的前后承传的序列状态,相应地,其神话特别是创世神话的出现也呈现出整体性、系列性和丰富性的特征。关于这一点本系列论文之四已有论述,在此从略。
此外,与肥沃平坦的大江大河平原不同,与广阔的沙漠早原也不相同,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多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生存环境险恶,开辟耕作,攫取食物,必须依靠集体团结协作、共同奋斗,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锤炼出顽强的民族性格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种氛围中,最容易产生民族的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
二、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特点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是盛产史诗的地方。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类似神话传说比较起来,它们或许更能称为“创世”――“创造世界”。③
关于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创世性”特征,刘亚虎先生在他所著的《南方史诗论》中说: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性史诗创世部分所描述的大多是创世天神和巨人依靠创造性的劳动创造世界,肯定的是劳动群体的价值,歌颂的是劳动的崇高、力量的崇高。它们与刚刚出现的农业生产结合在一起,把农业生产的活动融化进开天辟地的壮举中,但又不是农业生产的简单复写,而是依照原始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把整个过程神圣化、集中化,描绘出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宏伟壮阔的天神或巨人创世图。④
例如,在《布依族古歌》中,描述“翁戛最聪明,用犀牛犁地,犀牛犁一铧,成一条大江,犀牛犁两铧,成两条大沟,犀牛犁三铧,成三个山谷。”傣族的《巴塔麻嘎捧尚罗》叙述:桑嘎西拿石块当犁,“石犁重亿斤,犁面宽万分”,桑嘎赛拉犁,“天神不知累,把大地犁遍。从此罗宗补,变成高低不平,被翻起的土,成了大山小山,一道道的犁沟,成了谷盆、山、箐。”《巴塔麻嘎捧尚罗》还叙述:远古世界是一片茫茫大海,英口八用自己身上的污垢、海里的泡沫渣滓捏拢做“污垢大果”固定在水面。他“伸开一双巨手,用力搓身上的污垢”,又“来回扫渣滓,来回刮泡沫”,然后“左手捧泡沫,右手捧渣滓,拿去糊在污垢原形体上,让它们粘结拢”,做成“污垢大果”。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中的布洛陀是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智慧祖公,他形象魁梧,力量巨大,能创造一切,指挥一切,天依布洛陀而升高,地依布洛陀而加厚,牛马猪狗依布洛陀而给人类做工……布洛陀带领大家造日、造月、找谷种、找火、造牛、造猪、造鱼、造鸡鸭。各民族先民在创世史诗中创造了一系列创世天神和巨人的形象,他们既是各民族先民尊崇、求同、求托的对象,又以各种方式集中表现了民族的气魄、民族的力量,显示了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这些形象在不同程度上带有原始先民的品格。
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第二大内容是人类的起源。突出人类起源的内容,也是南方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又一个重要特征。
这种创世神话源于原始采集、原始狩猎的早期,“这个时期的原始人类由于经常处于饥寒交迫、天灾兽祸的状态,各种本能的欲望和一些天赋的感情以及在这些基础产生的冲动、幻觉、梦境、迷狂等驱使和支配着他们的思维。原始思维所特有的现实与幻景交织的特点,又把他们各种追求幻化为种种想象中的‘真实’”。⑤原始人类往往把追求生存繁衍和发展壮大的欲望依附在动物、植物和果实上,并以它们为氏族的图腾和编织出许多关于动物、植物孕育人类的故事。其中关于动物孕育人类的内容的史诗如彝族的《勒俄特依》,它叙述宠女蒲莫列依“坐在屋檐下织布”,飞来几对神龙鹰,“蒲莫列依啊,要去看龙鹰,要去玩龙鹰,龙鹰下三滴血,滴在蒲莫列依身上。”于是蒲莫列依“早晨起白雾,午后生阿龙。”侗族的《嘎茫莽道时嘉》叙述,他们的始祖“萨天巴有四只手,一掰掰开万丈长;萨天巴有四只脚,横行直走无阻挡;萨天巴两眼安千珠,放眼能量百万方。住在荒凉的天宫中,八面张起银丝网”,带有明显的蜘蛛形象的特点。她先后两次从自己身上扯下四颗肉倍子,“四颗小小的肉倍哟,很快长成四个大圆蛋。”她托付给婆婆萨犹孵抱,第一次孵出人类男始祖松恩,第二次孵出人类女始祖松桑。
关于植物孕育人类的故事,最典型也最著名的是葫芦生人的故事及其变异洪水过后两兄妹从葫芦里出来结婚再造人类的故事。关于这方面的内容,本系列论文在其他地方已经展开论述,此不赘述。
以后随着原始人生产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出现了创世天神,孕育人类的功劳由动植物图腾让位给创世天神,人类起源神话与创世神话合而为一。葫芦生人的神话被放置到洪水以后人类再生时期,创世天神造人、生人的方式有用植物造人,用泥造人,用雪造人,用蜂蛹造人等等。例如壮族创世史诗《布洛陀》说:“洛陀吹阳风,六甲吹阴风气,阳风和阴气,一见就打绞,……凝结成黄泥。”布洛陀拿泥捏成人样,放在醋缸里,姆洛甲用身子去暖,黄泥化成人。
三、中原汉族地区迄今尚未发现创世神话,神话是三国以后由南方传入的
在汉族文化主要发源地的中原地区,民间至今仍然保留着大量神话,如女娲神话、伏羲神话、黄帝神话、夸父神话、商伯盗火神话、大禹治水神话、羿与嫦娥神话等。但是,严格说这些都不是创世神话。
例如女娲神话,女娲的功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补天,二是造人。《淮南子・览冥训》最早记录了这个神话,传说上古时候,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的灾害,忽然间天塌地陷,大火燃烧不止,洪水泛滥不息,“猛兽食颛民,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关于女娲造人神话,据《太平御览》卷七八引《风俗通义》说:“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为不暇供,乃引于泥中,举以为人。”这个说法见诸记载虽较晚,但查其起源当在战国之前,并引起当时人们的困惑。屈原在《天问》中便大胆地问道,人类由女娲创造,而女娲又是谁造成的?可见女娲神话并不是真正的创世神话。
传说中的伏羲为雷神之子,《山海经・海内东经》说:“雷泽中有雷神,龙身人头,鼓其腹。”《史记・补三皇本纪》描述其形象是“蛇身人首”。伏羲渐渐由人变神,并能缘着天梯“建木”自由地上下天地之间。秦汉之时,伏羲被崇为三皇之一,在五德帝系中占据“木德而王”的一环,由以狩猎、畜牧为主的行业变为占卜之神,在《淮南子・时则训》,他被称为“苍精之君”、“东方之帝”和“木皇”等。在《礼记・月令》中,他被当作司春之神。可见伏羲神话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世神话。
其他如黄帝神话、夸父神话、商伯盗火神话、大禹治水神话、羿与嫦娥神话等,更不能当作是创世神话。正如著名学者何新先生说的:
在中国神话中,天地开辟神话出现较晚。黄帝、伏羲、女娲,是中国神话中神通最广大的神明。但是关于他们的各种故事表明,与其说他们是创造宇宙和自然的至上神,不如说他们只是创造人类和人类文明的宗祖神。在所有的传说中,都强调了他们的人性化身,强调他们有父母,有妻子,有世家和血缘谱系。因此,他们都不是西方神话中那种创造宇宙、开辟天地,无来源、无历史、无终结的原始神、全能神。⑥
而开天辟地造人伦的神话,根据本系列论文的论述,当不能算是中原汉族的神话了,它是较晚的时候才由南方传到北方的。一些学者特别是西方学者就是以我国中原地区早期没有创世神话的历史文献记载为由,干脆不承认中国存在过创世神话,其中以美国学者波德(Derk Bodde)的说法最具代表性:
特别应该强调的是(如果把神话除外),中国可能是主要的古代文明社会中,唯一没有真正的创世神话的国家。中国的哲学也有类似情况。中国哲学历来对人类的彼此关系以及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特别关注,而对于宇宙的起源却兴趣不大”。⑦
对此,一些国内学者也感到疑惑,他们说:研究中国神话的外国学者很早就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中国古代神话的“历史时期”往往与“文献记载时期”的顺序相反。产生时代越早的神话,在文本中出现的越晚。⑧例如关于汉民族祖先“”开天辟地的记忆,作为一个族群的创世神话,它产生的时代应当是在族群形成的初期,但是书写记忆中最早提到开天辟地的事迹则是在三国时期徐整所著的《三五历纪》……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代到三国时期,之间有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对均只字未提……⑨
还有学者同样以我国中原地区早期没有创世神话的历史文献记载为由,说神话不是中国的,是来自印度和其他国家。何新先生说:“……但是,除上述诸神(本文作者按:指伏羲、女娲、黄帝等)之外,中国神话系统中还是出现了一位开天辟地的大神,他就是。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位的名号和事迹,却不见于今日所见先秦的一切典籍著述,也不见于秦代、西汉以至东汉中叶的一切著述,甚至不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天问》、《帝王世纪》这种专门搜集‘古今上下非常可怪之事’的神话书。”⑩
为此,何新先生认为,神话源自印度。
四、中原汉族地区迄今尚未发现神话史诗、创世史诗
史诗是源自西方的一个概念,其传统定义及标准是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引伸而来的,指的是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
我国是一个有着巨大史诗蕴藏量的国度,除了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这三大杰出的英雄史诗之外,在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许多少数民族中,还流传着大量古朴神奇的“神话史诗”或“创世史诗”,构成一个庞大的“南方史诗群”。[11]例如壮族的《布洛陀》,布依族的《造万物》,瑶族的《密洛陀》,毛南族的《创世歌》,侗族的《族源歌》等等。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汉民族却一直没有发现属于该族群的史诗。[12]
五、《黑暗传》不是神话史诗,也不是创世史诗,而且不纯属汉族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湖北神农架地区发现民间流传的长诗《黑暗传》,有的学者认为该长诗可以被视作是广义上的汉民族的神话史诗,但是这种看法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认同。
《黑暗传》的主要情节是:灵山西弥洞[13],昊天圣母助黄龙打败黑龙。黄龙产蛋相谢,圣母吞蛋怀孕,生下定光、幽冥、娑婆三个儿子。长子定光做了太虚皇,斩灭洪水黑龙精,洪水化退,定光化为九重大青天。次子幽冥为东土地府的五阎君,度脱先天黑暗时期因三番洪水泡天而丧生的地府众鬼神去脱生。三子娑婆洞中苦读母亲化成的天书,西弥洞中修成古佛。古佛灵山收徒弟如来和枯莲道人鸿均[14]。自闭洞府。如来供奉古佛真容画,雷音寺中红光化作一棵檀香树,树枝修炼成老人形,名唤老聃[15]。如来差徒弟混沌到东土,太荒山斧劈混元石,分开天和地,又到昆仑山请日月二君上天照明。天皇出世纪甲子,地皇出世分山川,人皇出世传百姓。东土人皇时期,人从何来?鸿均洞中鸿均老祖,大海中捞起五龙捧着的葫芦,打破,里面跳出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在人皇和金龟的撮合下,结为夫妻,生下九人分管九州,人类得以再生。[16]
有研究者认为,《黑暗传》不是创世史诗或神话史诗,更不是汉民族创世史诗或神话史诗。一是它形成的时间太晚,原生态的创世之说难以成立,原始神话也只能见到它们依稀的影子,而且大多见诸《山海经》等古籍记载中;二是明清的社会和文化氛围已不适合产生史诗这一文学体裁,因为这两个时代几乎是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天下;三是“汉民族”之说不能成立,因为南方少数民族神话和汉民族神话已在这里交融互渗;四是儒释道三教共鸣,这一历史主题占据着主导地位,“汉民族神话或创世史诗”不可能体现这样的主题。假如换一个角度看问题,我们承认它是一部汉民族神话史诗或创世史诗,那么我们应该可以还其本来面貌。第一步工作便是正本清源,剥离后人给它穿上的一层外衣,如分离出儒释道巫的所有内容,去掉南方少数民族传入的神话,则剩下的还有什么?结果已不言而喻。[17]
六、族群记忆的多元化:汉民族没有产生创世神话和创世史诗的主要原因
族群记忆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集体记忆。族群的集体记忆就是该族群的全体成员在长时段内对于过去形成的集体的共同表象。由此可见,族群记忆与史诗的记忆之间存在着某种同构关系。[18]
一般来说,史诗是在远古神话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创世史诗则是在创世神话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创世神话,就不会有创世史诗;同样,创世史诗对创世神话有着重要的固化作用,没有形成创世史诗的创世神话很难长期保存和传播。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一般是通过史诗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壮族的《布洛陀》、瑶族的《密洛陀》、布依族的《造万物》等等,莫不如此。
史诗本身就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这种集体记忆是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的。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人们对本族群的身份认同保持一种持续的强度,祖先的事迹在一代又一代子孙的心灵深处激起波澜,遥远的族群历史在子孙后代之间的记忆流动中被建构,最终形成史诗。如果在族群形成过程中不断有新的族群融入,原有的族群记忆与新来的族群记忆相混合并发生涵化,原有的记忆会就会重新整合。在长期的记忆整合过程中,原有单一的族群记忆就很难保持持续的认同强度,因而也就难以形成指向族群最初历史的宏大而神圣的叙事。相对稳定的民族和族群结构,相对单一的族群记忆,是形成史诗的温床,许多拥有史诗的民族,都具备这类特征。而作为大规模民族融合的结果的汉民族,则不具备这种特征。[19]
根据汉族是通过融合周边许多民族而形成的历史事实,在《论十大关系》中说:“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汉族人口多,也是长时期内许多民族混血形成的”。[20]而先生则形象地比喻为“滚雪球”,提出了著名的“雪球”理论。先生说:“汉族的壮大并不是单纯靠人口的自然增长,更重要的是靠吸收进入农业地区的非汉人,所以说是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21]先生还说:
汉族形成之后就成为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核心,开始向四周的各族辐射,把他们吸收成汉族的一部分。紧接汉魏在西晋末年黄河流域及巴蜀盆地出现了“十六国”,实际上有二十多个地方政权,大多是非汉民族建立的。在这大约一个半世纪(304―439)里正是这个地区民族大杂居、大融合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时期,是汉族从多元形成一体的一幕台前表演,而这场表演的准备时期早在汉代开始,匈奴人的“归附”即是其中的一幕。……经过南北朝的分裂局面,更扩大了的中原地区重又在隋唐两代统一起来。唐代的统治阶级中就有不少是各族的混血。建国时,汉化鲜卑贵族的支持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之他们在统治集团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有人统计,唐朝宰相369人中,胡人出身的有36人,占1/10。……所以有唐一代名义上是汉族统治,实际上是各民族参与政权。从唐到宋的近五百年的时间里,中原地区实际上是一个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熔炉。许多非汉族被当地汉人所融合而成为汉人。[22]
接着,北宋以后,在北方还有契丹人建立的作为中国的一个王朝――辽,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他们虽然在中原北部政治上取得优势,但没有统一中国。公元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元朝,统治了96年,其后女真人的后裔满人建立了清朝。
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是北方游牧民族不断进入中原汉族地区;另一方面,原先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族为躲避战乱而大规模南迁,并形成多次南迁的。汉民族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与各民族不断地互动,在文化上不断地互相撞击,从而形成了汉民族多元一体的族群结构。这种多元一体的族群结构,决定了汉民族族群记忆的多元化。正如前面所论述的,在这种族群记忆多元化的条件下,是很难产生本民族的史诗的,更难产生本民族的创世史诗。有学者以汉族的龙图腾为例,认为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中的一种虚拟生物,实际上是由一种图腾动物为主,在融合了多种其他图腾动物特征基础上形成的图腾符号,它的形成是原始社会阶段崇拜不同图腾的部族在形成汉民族过程中不断整合的结果。
正是由于民族形成过程中的这些原因,汉民族的神话在文献资料中的表现也是零散的。关于这一点,著名的神话学家袁珂先生有一段论述:“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国神话的文献资料,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个叫做‘零’,零就是零星片断的意思;所有用文字记录的神话,完整的很少,都是比较零星片断的。还有一个叫做‘散’,散就是分散、散乱的意思;文字记录下的神话,除保存在《山海经》里的一部分比较集中外,其余则分散在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四大类经、史、子、集里,甚至连书注、类书、古籍佚文里也常有它们的踪影。就是保存在《山海经》里的那部分神话材料,虽然比较集中,却还是使人有散乱凌杂的感觉,尤其以未经整理的《荒经》以下五篇更甚。‘零散’两个字,可以概括从文献资料所见的中国神话的大体情况。”[23]
古代国人的聪慧勤奋,至今仍值得我们津津乐道。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无数文化瑰宝,发源出无数文化源头,成就了无尽文化的结晶,涉及天文地理,医学计算,编撰绘画,纺织制瓷,建筑交通……
体验了现今写作,于是想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书籍写作,谈一谈自己的认识与看法。
现在的书刊多以小说的形式见闻,其中的阅读有六成都是我的同龄人,集中阅读与青春.惊悚.军事以及一些名着。
青春小说是最近刚出现的代名词,包括青春疼痛.言情两类,乍一看,内容空虚但语言可是运用到极致,烘托出许多空前的艺术情境,虽虚无缥缈,但语言的张力和极度不矫揉造作的想象力却能演绎出唯美情节。
创造这般文体的鼻祖,韩寒,郭敬明当之无愧,他们是青春小说的领军人物,创造出不可一世的经典文学体裁,韩寒的作品略显老气,郭敬明的作品深受追捧,许多文字,读过之后才会受触动,慢慢地习惯于他的文笔之后,会理解“撑起文字半边天”这个称号多么凝重。我们也便是泊在他的船上随他渡江的过路人罢了。
姚明(1980年出生)
代表词:楷模
他不是天才,刚开始训练时有人甚至怀疑他的身体条件是否适合篮球运动,但12年的勤奋和坚持铸就了他今天的成功,无论在哪个赛场,他都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他时刻以祖国利益为重,当国家队需要时总是义无返顾地归国效力,他还是公益慈善活动的常客。他获奖无数,却谦虚谨慎,以礼待人,从来没有出现过任何负面新闻。他的职业精神和爱国热情,他带给社会的精神财富,已经远远超过了体育本身。
郎朗(1982年出生)
代表词:梦想
在世界乐坛上,郎朗创造了许多“第一”,人们说――他改变了西方对中国的看法,中国人弹钢琴也可以弹得这么好;他改变了流行对古典的看法,古典的也可以成为另一种流行;他改变了艺术对于商业的看法,艺术上成功,在商业上也应当成功。从10岁开始每天练琴8小时的钢琴少年,到如今站在乐坛巅峰的钢琴巨星,郎朗用自己的故事证明: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韩寒(1982年出生)
代表词:叛逆
韩寒在自己的博客上声明:“不参加研讨会、交流会、笔会,不签售,不讲座,不剪彩,不出席时尚聚会,不参加颁奖典礼,不参加演出,接受少量专访,原则上不接受当面采访,不写约稿,不写剧本,不演电视剧,不给别人写序。”这个读书只到高中、玩赛车、出唱片的80后作家将叛逆演绎到了极致,但他说:“很多人都觉得我是叛逆的,其实不是。叛逆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当今中国是两回事情。叛逆其实是种幼稚行为。”在韩寒身上,按照自我认可的方式生活不再是只能埋在心底的愿望。
80后首批创业者
代表词:创新
以李想、戴志康、茅侃侃为代表的80后首批创业者,在IT这个新兴领域上淘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现在均已坐拥亿万身价。充满激情、不怕失败、努力钻研、敢于创新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善于接受新知、运用新技术,让他们搭上了新兴行业的快车,叩开了成功的大门。创业几多辛酸几多艰难,但这些创业者的努力、乐观、不服输,改变了人们对80后承受不了压力和挫折的感观。而这些创业者轻松、自然、平等的工作风格,在企业中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气氛,开创了80后一代特有的工作模式。
郭敬明(1983年出生)
代表词:财富
2003年,郭敬明因《幻城》一炮走红。但他说:“我希望不久的将来,别人提到郭敬明三个字,不仅仅联想到一个写东西的小孩,而且是一个在很多领域都游刃有余的人。”柯艾公司的创立、《最小说》强势发行、“TN-文学之星全国新人选拔赛”、包装青春作家,还有始终有办法让自己处于媒体的聚光灯下,郭敬明的商业天赋让人刮目相看――以1300万元的版税收入蝉联“2008年中国作家富豪榜”冠军。
“我要什么?”这个问题郭敬明从来都很明白。他的故事中,有80后的野心,也有屈从于这个世界的圆滑。
徐本禹(1982年出生)
代表词:责任
“……从繁华的城市,他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这是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徐本禹颁奖辞中的一句话。22岁的大学毕业生徐本禹放弃了读研,选择到贵州贫困山村支教;他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为当地的招商引资、脱贫致富发挥作用;作为十七大代表,徐本禹的声音代表了80后对社会的关注。在这位80后身上展现出的成熟与责任感感动了全中国,更带领了更多的志愿者积极投身于支教扶贫事业中。
周森锋(1980年出生)
代表词:成长
2009年6月21日下午,29岁的周森锋以全票当选湖北宜城市市长,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市长。80后中的佼佼者已经在文坛、乐坛、体坛、商界大展身手,而这一次,周森锋用了不到五年的时间从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成长为一市之长。“责任心强,作风民主,经常深入群众,深入实际”,是周围人对周森峰的一致评价。像周森锋这样晋升快速的80后还有共青团山东省委副书记张辉、共青团泰州市委副书记孙靓靓。周森锋在当选后婉拒了一切媒体的采访,他沉稳理性地应对各种质疑,他说“我必须专注我的本职工作”,那么一切就让政绩来评判吧。
韩晗(1985年出生)
代表词:钻研
23岁生日那天,韩晗将20万字的《西方文论简介》全文独立翻译工作完成,作为送给自己的礼物。以少年作家出道的他一边保持纯文学写作,一边将发展方向转向文学理论研究。他的学术领域为当代语境下的哲学、文学、伦理学与知识分子研究及其批评。笔耕不辍,潜心钻研,于是韩晗有了在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的三十余篇译著、学术理论著作,累计数百万字,并曾两夺中国戏剧文学最高奖中国戏剧文学奖理论一等奖。此外1984年出生、现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最年轻访问学者的龚哲轩,1980年出生、荣膺“华语传媒年度批评家奖”的复旦大学博士金理,1981年出生、湖北师范大学最年轻的文科教授胡鹏林等,都是在学术领域不断涌现出的80后优秀分子。
金晶(1980年出生)
代表词:勇敢
面对分子突如其来的冲击,她毫不畏惧,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住火炬,美丽的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她,就是金晶,被人们称为守护“祥云”的天使、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美的火炬手。面对恶性肿瘤的折磨、轮椅击剑运动员的艰苦和伤痛,面对抢夺火炬的暴徒,这个勇敢的女孩从来没有退缩,一句“你想从我手中抢走火炬,除非从我尸体上爬过去!”的誓言震动了全世界。
“选秀英雄”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课外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58-01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其宗旨实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新形势下,如何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迫在眉睫。充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话语方式,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
一 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结果
1.在空闲的时间里,你喜欢阅读书籍吗?
A.非常喜欢(0) B.喜欢(80%)
C.不太喜欢(15%) D.完全不喜欢(5%)
2.你通常什么时候阅读?
A.课余时间(56%) B.双休日(20%)
C.上课时间(4%) D.其他时间(20%)
3.你最喜欢哪类书籍?
A.人文社科(27%) B.专业相关(13%)
C.娱乐休闲(37%) D.其他书籍(23%)
4.下列作家中,你比较欣赏哪些?
A.郭敬明、韩寒(56%) B.易中天、于丹(4%)
C.鲁迅、老舍(23%) D.托尔斯泰、泰戈尔(2%)
E.其他(15%)
5.在信息时代,你喜欢采取哪种途径阅读?
A.书本(40%) B.手机(40%)
C.网上(20%) D.其他(0)
6.作为一名学生,你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A.顺利通过考试(6%) B.增长见识(78%)
C.打发时间(16%) D.其他(0)
从参与调查的100个学生数据样本中,可以看到他们阅读书籍的种类宽泛、阅读渠道多样、对阅读的渴求度比较高,思想政治老师如能利用好这些资源,必将事半功倍。
二 课外阅读与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研究
1.结合社团活动,占领学生课余时间的主阵地
频繁的社团生活占用大学生很多课余时间,如果能与学生社团联合,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活动,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会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如在我院护理系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推荐的书是《因为痛,所以青春》和《护士日记》;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会开展《苦难辉煌》读书报告会活动。把学生课余时间延伸为第二课堂,进行岗位引领、走近时代的教育。
2.充分发挥学院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功能
与图书馆合作,基于学院馆藏,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荐书目,增加图书馆开放时间,摆放热门书目,布置书评墙及读后感留言微信平台,使学生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同时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克服读书的功利性。社会对在校高职生的要求不仅是具有专业理论知识的人,更需要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综合能力的人,要使大学生阅读的范围更广,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开列的书单里既有先贤的哲学类型书目,还有《传》、《人性的弱点》等其他类型的书目。
3.完善考核制度,阅读成为成绩综合评定的指标之一
把学生写读后感、小组制作课件交流读后感、优秀作品制作成展板等方式都纳入考核评定,使学生有充分的动力和时间去阅读更好的书籍,不只是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有针对性、有思想性地去读书。
4.结合授课专题分学期开展读书月活动
结合大学生实际,开展“大学生活新手上路”“信仰的力量”“我爱我的祖国”“追寻职业道德榜样”“我的青春我做主”五个专题的读书月活动,贯穿整个高职学习生活,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思想、有理想、有道德、有观点,不断发展进步的合格职业人才。
大家好!
我叫***,来自**小学。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竞聘演讲,并期望能在教改的大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生在教育之家我出生在东江边上的一个小镇,父亲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教龄长达35年的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位受人尊敬、能干的妇女干部,后来也在学校工作。我的一位姐姐是教师,我的嫂子是教师,我的弟媳是教师,我的爱人和我都是教师,一句话:我的家是教师之家,我以教师之家为荣!
我在教育中长大我能当教师,除了家庭的影响外,我的启蒙老师对我的影响特别深刻。由于当时小镇上没有学前教育,我在写小写“3”的时候写成了像在飞的小鸟。是老师手把手地教我学会的,就像我妈妈那样,我不由自主地叫了一声:妈妈。从此,在我心中播下了当教师的种子。
我要在罗湖教育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以上的人生经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有百倍的信心当好校长的助手,协助他办好学校,让学校上档次,上水平,为罗湖教育强区增光添彩。
当前,教育战线正迎来了改革的春天,各项改革措施逐步推出,素质教育实施正方兴未艾。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面向全体”就是坚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帮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因材施教,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全面发展”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如果有幸当上副校长,我将协助校长做好分管的工作,并实行“一个转变,三个改革”。一个转变就是转变我们的人才观:我们小学的任务是把儿童培养成具备初级生存能力的少年,为初中输送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合格并有特长的生源。
一改教学法。我崇拜的教育家有很多:卡耐基、杜威、孔子、陶行知、支玉恒等,然而我最崇拜的是现代教育家魏书生。他成了我学习的偶像,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学到了不少教育教学的经验。我特别佩服他的教法,他身为中学校长,不但当班主任,还担任语文课,还要经常在外作报告。按道理,他所任教的班级一定是差班,不说差班也一定是后进班。但事实胜于雄辩,他所带的班级不但不是后进班,而是先进班,学生语文科成绩名列前茅。我左思右想,他与我们传统的教育方法不同,他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了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他把学生分成语音组、词语组、语句组、段落组、写作组等。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一方面的问题,就去找那个小组的成员解决。学生如此学习,他当然可以自由了。我也在小学生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我针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怕写作文、日记的问题,要求学生亲自种豆子,把劳动的经过和豆子发芽的情况如实地记录下来。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但喜欢写作,还写得好。到了六年级,不少学生在报刊上发表文章。我以此为素材写的论文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学法指导论文二等奖。
二改教材。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会真正地减轻,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目前,莲南小学围绕科普兴校这一特色,正在进行“三模”科普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开发。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把教材开发出来。届时,我们还要申请鉴定和专利。
三改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是方向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一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本身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对学生的评价。我认为,要评价一所小学办得怎么样,广东省督导评价体系是比较科学的、系统的。在评估标准里面,包括了学校办学条件和管理两大类别,一灿?9条指标,每一指标有相应的分值,总分值500分。对学校的每一环节,每一个角落都纳入评估体系。我将协助校长按督导评估的的标准建设和管理好莲南小学,力争早日实现五年规划的目标——把莲南办成省一级学校。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一直是校长们头痛的问题,因为教师的工作是良心工作,难以衡量。我认为可以制定相应的量化评比标准,实行量化考核,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三个有利于”和“三公”为原则:有利于学校整体工作;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作为学校领导绝对不能以班级平均分或合格率作为教师工作评价的唯一标准。要是这样,接到后进班的教师再认真、再负责,第一学年可能什么也评不上。教师工作的评价考核,在莲南小学做得很好,从来没有教师因年度考核、评先、评优闹意见,真正考出业绩、评出先进、鼓足了干劲。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相当重要。评价学综合生素质的标准就是你认为需要培养的目的。我们小学的培养目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个性有特长的初级人才。考核学生要以综合考核为主,兼顾特殊,要不然就会扼杀学生的创造能力,特长生受打击。当今世界级的钢琴王子——李运迪,他要是在普通的小学、中学学习,就可能没有今天。像韩寒这样的特长生,一定要他在数理化方面齐头并进,他可能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生。我举的两个例子,不是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要全面发展,而是想说明我们要让某一部分学生的某一方面优先发展,使我们的小学教育在普及的基础上实行优者更优,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真正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活到老学到老,更新知识,优化知识结构,特别是我们中青年一代,处在改革的潮头,国家已加入WTO,祖国申奥的成功,都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勇敢地迎上去,使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努力进取,将来成为深圳、全国的名师,同时愿自己的桃李芬芳。我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奉献青春热血,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幸福!
最后,我想说,不管能否当上副校长,但就我的人生旅程来说:我的过去属于罗湖教育,现在属于罗湖教育,将来仍然属于罗湖教育。
谢谢!
理想就是人生中的楼梯,人生中把握的一节楼梯,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抛弃理想,可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青春与理想演讲5分钟,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青春与理想演讲1放下老师的代数课本,放下最新一期《时尚》,整个晚上都沉浸在这样的书里—《我为歌狂》,不为什么,只是我闻到了初二这一年的香甜气息。
“在人生最灿烂的年华,经历过友情、亲情,还有淡淡初恋的考验。未来的一切就算波折重重,我们也有足够的自信和能力去迎接。”
“生活还要继续,音乐也会继续,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不是吗?这或许就是生活,就是我们拥有青春时的淡然的微笑。”
书里的那么多人是如此的熟悉,比如叶锋,我甚至看见他那颀长的身影,忧郁的眼神……哦,不,我突然意识到我现在的好朋友,像他,一样的有才华,是个书法天才。我想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男孩子:因为自己破碎的家庭而沉默不语,因为自己的才气而显得有些孤傲,他们在心里渴望友谊,却又不愿与人接近,他们会为了自己在乎的人而意气风发,却又在失去之后继续用书法、用音乐、用文字、用汗水来麻痹自己。
男孩子并不是只懂得生化危机的,虽然他们不像女孩子那般好热闹,好表现—笑靥如花或泪如雨下;这样的男孩子只会把自己的内心藏得很深,一个人承受,一个人咀嚼,一个人坚强的长大。
现在,我们正在经历青春的磨练,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拥抱青春吧!似乎是为某个好朋友动心,暗地里默默想着他,这样的心动是太纯洁太美好的东西,像晶莹的雪花,只怕放在手里就会融化,我们小心翼翼的珍藏着这天底下最重要的秘密,却在后来的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发现自己傻得可爱。
是的,我们都有自己的理想,这时我的一个朋友告诉我她最大的理想就是能顺利的当上一名明星。可是,慢慢的我发现很多人都遗忘了自己的理想,想学体育的去学了音乐,想学语文的去学了数学……太多太多人过着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理想就这样成为心头的一块朱砂痣。好像很久都没有听到我
青春与理想演讲2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带来的演讲叫做《青春·理想》。
我们,撇下无知迎来了属于我们的青春。青春,让我们肆无忌惮,畅然释怀,体味风那样的自由,感受云那般的自在,因为青春赋予我们的是生命的巅峰,我们无须成熟,我们不再无知,我们唯有执着。
人生是对理想的追求,理想是人生的指示灯,失去了这灯的作用,就会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只有坚持远大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生活的海洋中迷失方向。托尔斯泰将人生的理想分成一辈子的理想,一个阶段的理想,一年的理想,一个月的理想,甚至一天、一小时、一分钟的理想。当你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是否想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的花季是生命的春天,它美丽,却短暂。作为一名大学生就应该在这一时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每个人主宰着自己的明天。
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它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中生活。是的,人不仅要有理想,还要大胆幻想,但更要努力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如果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正在梦幻的理想中彷徨呢?
前人说得好,“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那些无志之人的“志”,就是美梦,就是所谓的“理想”,他们把自己的蓝图构画得再美好,再完善,也只是空中楼阁,海市蜃楼罢了。同学们,你是立长志之人,还是常立志之人呢?
最后我想用梁启超的话来结束今天的演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让我们洒一路汗水,饮一路风尘,嚼一跟艰辛,让青春在红旗下继续燃烧;愿每一位青年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在人生的航程上不断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青春与理想演讲3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内容是《青春与梦想》。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的时光,梦想是生命中最耀眼的阳光,梦想和奋斗是青春中最美的风景。它是千万颗在青春奋斗的心,也是千万对展翅翱翔的翅膀,装扮着人生最美丽最珍贵的季节,把青春变成人生最美丽的起点。
青春为梦想插上了最有力的翅膀,所以,拥有青春和梦想的你我不要犹豫,不要退缩,勇敢地面对未来和挑战,为了实现梦想和奋斗,让青春谱写一首无悔的歌。
不要说你没有梦想,因为年轻,我们拥有最辉煌的时光,拥有最锋利的武器,所以,你为什么要浪费青春?你为什么要放弃你的梦想?
有些人并不是没有梦想,相反,他们有着伟大的梦想,但是一直逃避现实,躲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犹豫不决,不敢踏出自己的第一步。他们担心未来路上的颠簸和梦想可能破灭的打击,让梦想在时间的流逝中生锈或腐蚀。
韩寒说:“让梦想成真的最好办法就是醒来。”所以,是同学们觉醒的时候了,是时候走出象牙塔为自己施展一次魔法了,是时候为青春负责了,是时候为自己的明天奋斗了!
以前,我不知道我想做什么,所以我没有说任何关于我梦想的话,除了一步一步地学习,对梦想抱着顺其自然的想法,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
现在,既然我已经选择了学习法律的道路,那么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走下去,不管我选择的道路有多难,即使是爬,我也会爬到底。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不是实现梦想的那一刻,而是坚持梦想的过程。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们就会成功。就像钱小样说的那样,“别人撞了南墙才回头,而我撞了也不回头,我要跨过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显示出一代伟人奋斗的青春,他们的青春充满了奋斗和激情,充满了美丽。
现在,青春在我们手中,梦想在我们心中,命运在我们脚下,我们不能容忍青春在我们手中白白浪费,我们不能在青春的叹息中颓废,我们不能在叹息中结束我们的生命,所以让我们在青春里努力拼搏吧!
青春与理想演讲4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人们常说青春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那么,什么是青春?在我眼中,青春是一株油绿而坚硬的小草,青春是一棵茂盛挺拔的大树,青春是一朵正美丽盛开的花朵。由此可见,青春是充满活力和朝气、美丽芬芳的时刻,这不正是一生中最好的年华吗?
身为高中生的我们正处在青春这个时刻,但想拥有一个美好而不留遗憾的青春,往往是不易的。它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和实现。都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了,那我们为什么而奋斗?当然是为了理想。青春和理想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词,理想需要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去实现,青春因为有了理想才美丽。所以青春时刻的我们需要拥有一个理想。
理想是青春的代名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都有了自己的理想?你们的理想又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同学都应该有了理想。我觉得有了理想就应该结合实际从而行动起来,而不是空想,做白日梦,要脚踏实地地去奋斗,不辜负自己的青春。
有理想的青春是慷慨激昂的。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那么他的生活就没有目标,整天过得浑浑噩噩,无所事是,这样的生活有何意义?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往往是充实的,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在这个过程中他是充满着动力的,因为他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因为奋斗,生活才充满了乐趣,才会激励自己的内心。这样,青春才会变得慷慨激昂。
青春正充满活力和朝气,这正是奋斗的最好时刻。以奋斗去成就理想,实现理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通过高考。现在的我们应向着高考而奋斗,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认真努力地学习。老师们常说:“此时不搏何时搏?”不就印证着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吗?只有成就了理想,幸福才会随着敲门而来。
同学们!让我们为理想像军人一样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吧!让我们的青春变得有意又吧!激昂青春,成就理想,一起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青春与理想演讲5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青春是一种责任》
青春,多么美好的一个词语,多么美好的生命季节!古往今来,有多少人赞美它,讴歌它。的确,青春充满着理想与信念,充满着激情与希望,充满着憧憬与梦想。提到青春,很少会有人把它和责任联系在一起。青春是热情和张狂,而责任却冰冷坚硬;青春是神采飞扬,责任却让人眉宇紧锁;青春的你以挥霍光阴来显示做人的洒脱,而责任却让人感慨人生的厚重与疲累。青春和责任就这样纠缠、斗争,最后统一到了我们身上。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必须做,但你不一定喜欢做,这就是责任的含义。它是一个你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是灵魂与肉体上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人格的伟大。
20世纪初,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创业,他用所有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产了,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妻子和4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但他回答:“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偿还的代价是30年的艰苦生活。当寄出最后一笔“债务”时,他轻叹:“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自己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外国人不会到哪都说我为祖国骄傲
重要的不是旅美的经历,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到了一个时候,就是我们不要再老是中国中国,当然我也不喜欢老是世界世界。我的意思是说,中国目前已经是一个强国,然后也已经告别了一个完全孤立的隔离的状况,现代是一个传媒的时代,世界因为传媒已经变得区域和国家的这种隔阂已经不存在了。可以说,它的距离,不同价值观、制度这绝对还在,但是艺术就是做这个事情的,重要的是不管哪个国家在演戏,在画画,它里面表达的就是生存经验,就是大家都是人,喜怒哀乐,就这点事,然后找到各种方式来表达。
我想,中国终于开始有那么好几代人在国外。此前我们都有个民族情结,他最后对中国是什么态度,对祖国是什么态度,这个时代应该告别了,有点小气。不要老想着怎么中国中国,一个德国人,一个荷兰人,不会到哪儿都我是一个荷兰人,我为我的荷兰骄傲。这就是木心《文学回忆录》里讲的,就是童年的衣服穿不上了,你别老披在身上。
那天我跟黄磊谈话,我有点吃惊。他说我做所有的这些事情,就是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儿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中国人。他还是没过这个关,我客气一点说,这还太浪漫主义。没有人欺负我们国家了,中国人在洋人面前那种低三等九等,这个时代过去了,理所当然我应该出去玩,你们也过来玩。
我昨天晚上看到五个法国人就弄成高跷,弄成鬼样子,另外一个世界的像精灵这样子,在乌镇的深夜,就在街上走了一圈,我很感动。因为我相信他们比我们更高兴,你叫我扮演成一个高跷,忽然出现在西班牙一个小城里面,我会非常兴奋。人家没有这个概念,我是法国来的,我为法国骄傲。没有,他很高兴。我还看到一个男的在水巷当中,不知道是德国人还是哪国人,北欧人,跟个疯子一样,在那儿讲那种根本不通的中文,在演他一个人的戏,完全像个神经病。他很高兴,他在一个他根本不了解的国家,他可能第一次来,但只要在他面前是人,他就完全就疯掉了。人的天性都是这样的。
咱们有没有这个勇气,就是到世界任何国家,放声把我们自己唱惯的那个腔调唱出来,然后自己享受。没有,我们总是在想中国,外国,然后文化交流,没有这回事,大家都是人,都无聊,都想找刺激,度过一个比较不无聊的晚上。
中国有钱人核心的问题就是“无聊”
你要是认识很多有钱人,你会发现,他们核心的问题就是无聊,要不他老到会所去干嘛?真正不无聊的人是在任何热闹面前,他一个人在他家里面,做他自己要做的事情,非常享受。所有能够在公众场合看到的人,他其实一定无聊,他想办法告诉自己今天晚上我真高兴。这句话背后就是说我太无聊了。有钱有闲的人都是这样的,你年轻人也都是这样的。年轻人不知道这条命怎么办,低层次的就是活下去,高层次的就是他妈我都有了,然后我怎么办。每天要打发过去,每个钟头,然后你忽然发现自己老了,你要死了。
我跟你说,人的欲求永远在那儿的,不管什么欲求,求,物质欲求,然后虚荣,然后抵御无聊,抵御死亡恐惧,这个所有时代的人都是一样的。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办法就是这个社会提供大量的娱乐,让你生活显得不那么枯燥。再有一个就是更高层次,我不是说每一个人要去当艺术家,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是很多聪明的人,他会找一种方式,让自己活得更有意思,不一定是艺术,种花、养鱼,或者是做志愿者,或者是到医院里去,种种这些,其实他不完全是出于道德,出于所谓咱们叫。就是他想过得有意思一点。
太多无聊的生活,上班挣钱,吃饭睡觉,结婚生子,这都是太老一套的事情,一部分是责任,一部分是一个秘密,人类要延续下去,此外你怎么办,你如果不马上死掉,你总得活下去。每天你要过。我不会把它说成是文化需求或者是怎样怎样,这都说大了。
集权控制让中国人信奉“活下去就好”
“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就是活下去。”我这个话当然是有点偏激,不对,说得不好。但是我想指的是,其实是这个政权,这个意识形态,这样一种控制方式,后现代的控制,后极权的控制方式,它最后让你很低程度的一个感谢,就是我能活下去就好,然后不反抗,不怀疑,承受,然后忍着。
所以最后如果你脑子很清楚,你就发现,我他妈不就跟条狗一样,就只剩活下去这件事情,其他我都没有权利。他恢复了你一部分权利,你经商的权利,出国的权利,都可以,问题是你要让它做东,一天到晚他做东,你有想法你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也没用。所以最后你就发现,就像托克维尔那本书一样,就是为什么革命会发生在相对民众其实生活好起来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一点权利,最后发现不行,我这条命不能这么过,我还有其他东西,我要尊严、自由、自主。
反而在最糟糕的时候不会有革命,不会有革命,全国就是个集中营。所以现在这样是对的,就是各种欲求开始抬头,它有多强烈,它有没有效果,这是以后的事情。但是这个意识已经抬头了,种种方式表达出来。
中国富强了人却没有醒过来
高晓松曾经说过一句话,他说现在是一个粗鄙无文的时代,然后前两天有一本杂志,《中国周刊》它的封面标题也叫粗鄙时代。而且还有我一个观察。就是我们拍的电影里面,我还要提到中国人的概念,就是中国当代的电影,很难让人找到高贵的感觉。就是我可能发现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是我无法看到他拍得高贵。甚至某一个高贵的题材在我们这儿会拍得猥琐,更多电影则直接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猥琐。如果这种情况真实存在,谁该为这个所谓的粗鄙的时代去负责?
我还是一个老的论点,就是五四完全是一个失败的运动,它启动了一个国家转型和一部分文化转型,但是文化转型原来的方向,就鲁迅早年说的立人,用现在比较通俗的话讲就是,就是集体性地进入一个现代人格,就是人权,人的自尊。但现在强国的目的达到了,然后国家转型也差不多可以算做到了。但是一个制度转型,然后价值层面的一个确立,反而更远了。
所以这个问题会变得很荒谬,一方面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崛起的一个大国,经济实力非常强,很有活力。但另一方面,人没有跟进,人的状况没有跟进。就是夸张一点讲,一个政策富强的一个国家,人应该跟这个富强是对应的,文艺复兴远远还没有像今天这种富强,在科技物质层面,可是人醒过来了已经,我们就是人没有醒过来,人的意识没有醒过来,可已经住在非常好的房间里面,太高级的会所,太豪华的消费,但你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他们内心到底怎么想,那你会很沮丧。
我去过这种会所,有钱人会请我去吃饭,有官员也有富商,我不好意思扫他们的兴,一点不好玩,一点不好玩。有酒有女人,然后有封闭起来的,车转好几个弯,全是门卫,要跑进去一大间。会所,所谓会所就是之地,附庸风雅,跟艺术家交交朋友,也挺诚心的。人那都是一时之选,都是人精,但是我不觉得他们真的很充实,然后我非常本应羡慕他们,这人说到这个份上真精彩,一点都没有。因为当然我接触有限了,我非常希望在官员或者富商里头,有很精彩的人在,我相信一定有,我可能没遇到。
我不知道对中国来说,理想的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应该是什么样的,我见过美国的欧洲的中产阶级,或者是若千真的是有钱的人,大腕儿真的是见过。他们第一给我的印象其实非常有礼貌,非常低调,他们其实很诚实,说的都是实在话,咱们叫不摆谱的,根本不摆谱的,人家都没有想到有什么谱。
第二就是你说的所谓高贵,就是你到他们的会所去,你进入他们的社交场合,你不自在是因为我英文不够好,交谈不太可能深入,但我旁观,旁观就觉得,当然他们也没落了,跟他们早先的文脉比,他们也没落了,尤其是欧洲。但跟咱们这儿比,就是一个教养,一个趣味,自然得多,真实得多。他们真的在一个有品质的生活里头。
我们可能现在崛起的这些阶层,还在极力享用这个。这太快了,我们没有准备好,没有真正好,另外我们的启蒙是失败的,比较正常的情况是经过五四、清末这些折腾,就是人的观念和价值观应该改变,事实上已经在民国时候,一部分人知识分子或者实业家,其实已经在改变。但是以后就给毁了,给玷污了,等到想回到一个良性的状态,回不去了。年轻人上来了,年轻人的教育又是一个失忆的教育,它不让你知道过去是怎么回事,连很近的过去都不让你知道。
可年轻人的欲求又特别旺盛,他太好奇了,然后又在一个相对他应该说开放的世界,至少他上网他能看到很多讯息。但问题就会出来,他是不对称的,不平衡的,他知道的时候,他正在过的生活,他将来可能的命运和这个国家许诺的一个前景都不对称的。
中国人太能干了反而该少做点事情
“革命的时代和反抗的时代都过去了,就是大家顾自己,把自己弄得有文化就好。”不,这个是说反话了,第一我真的不希望革命,因为我见到什么叫革命,革命就是一群最的人最后上来,然后继续来做革命者痛恨的事情,就奴役别人,利用这个国家,然后糟蹋这个社会,一定是这样的,所以我很同意韩寒的“三论”,他看得很清楚。至于反抗,我指的是用革命方式反抗,暴力方式反抗,这个时代真的不但过去了,而且应该过去。
事实上反抗,比方说把自己的意志说出来,哪怕很克制的,被控制地说出来,每天都在发生,老百姓为了自己的利益,所有权,地,然后你不要在这儿建化工厂,这些事情天天都在发生。还要时间,还要走很长的过程。
现在好像大家也不太谈左和右了,但是可能现在还是新左派跟自由主义还是在辩论当中,然后我们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的乱象。所谓的公知们的时而聒噪,时而中肯。就现在这个时代而言,做些实事是不是应该更紧迫,而不是去讨论这些主义或者是倾向?其实新左派,自由主义我不是很了解,我也不是很关心,我关心的有声音总比没声音好,然后有了声音以后,我关心他说的好不好,我嫌他说得不够好,说得不够迷人。那些新左派,如果你非常会说,你迷得进去的,自由主义也一样,就是他是个叙述策略,你要讲得好,也有人听。但目前总的倾向太学术,太学术一下子你读的人就少了,你能不能像五四那代人,都是大学者,大学问家,那深入浅出,非常平白的语言。
木心都是用家常话在讲宗教。讲哲学。至于公知也好,所谓代表社会良知,代表在思考的这代人,这群人,当然总是会有这个批评,就是你们空口说白话,你们做了什么,来一点什么可行的事,做事情,这个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问题是,很多事是不可以做的,你想做就做了,不可以的。连文章发表都不可以发表,都屏蔽,说话都是问题,说话也是在做事,说话这件事情本身就太多太多限制,而且越来越严,你教我怎么做事。
可是另一方面,事情又做得太多了,良性地来说,很多建设,比方中国的高速公路,现在全世界第一大国的高速公路,我在其他先进国家没见过这么好的公路,四通八达,有时候就空的,根本没有车,它已经造好了。再有一个就是做事的能量,中国太大了,你要知道里头许多是罪恶滔天的事情,都给它做成了,王八蛋工程太多了,整座空城造了好几座,多少钱,有什么用,一拍脑袋就做了。
我倒想少做点事情,中国人太能干了,想好了再做。乌镇就是想好了再做,看着情况一步一步做,你别以为西栅东栅这么小的地方,他都做满了,没有,向宏很有眼光,很多地还留着,很多项目想搀和进来,人多了,他都说慢慢来,慢慢来,留有余地。他很沉得住气。
我们这个时代就是太快了。这是难怪,因为落后,落后着急,这一路过来一百年,都是着急,现在已经江山初定,一个很现代工业国家,一个强国,差不多他们的说法打造成功了,慢慢来。
整理自凤凰网文化《年代访》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整整1年过去了,回首那脆弱的瞬间,我们却变得更加坚强。我们的子弟兵说:虽然是天灾,但在我们画前是足以战胜的;我们的医生说:相信我们,生命会在我们手中延续;我们的志愿者说:我们会以一腔热血和同胞们并肩战斗;我们的媒体说:我们来了,是为向世人昭示我们的希望。感动在这一年中不断呈现!
2008年6月
感动日记:天灾已至,化悲痛为力量,他们作为第一批进川、也是最英勇的战士,冲在了救死扶伤、寻找失散同胞、保护存活者等任务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本来他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回家,守护自己的父母;本来他们可以如愿以偿地回家,寻找自己的爱情;本来他们可以踌躇满志地远赴他乡,闯荡自己的天下;本来他们可以选择很多,得到很多……但是,他们放下了所有,第一时间来到汶川,在这里拯救生命,和死神抢时间!
所有的一切,只因为他们头上顶着军人二字,使命神圣,值得信任,义不容辞。一声令下,灾难面前,任凭谁都不会畏惧,他们冲在了最前面,流干最后一滴汗、一滴血!
不要以为他们只是凭借军人的身份,才会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更不要以为他们只是站站岗,就可以拥有被历史铭记的丰碑。5月,当鲜花开满祖国各地时,他们用鲜血染红了身躯,用坚韧扛起了救助的责任,用英勇唤醒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爱……
就在你阅读这段文字的同时,他们还在草原,还在戈壁,还在雪原,做远方忠诚的儿子。
是什么让他们穿上军装?
是什么让他们放下私己的生活?
是什么让他们克服了恐惧?
停不下来,也不能停下来的、冲上去的脚步――你以为是命令,其实是对生命的守护与承诺!
为了将一个孩子的泪水化成微笑,为了将一个家庭的离散化为团聚,为了将一个不可能的诺言变成奇迹,他们无数次地冲上战场,“身边每一个同胞的幸福,都是对我们的召唤!”大爱与责任,在那无数个日夜里和他们并肩作战。
2008年7月
感动日记:真正的医者,为救死扶伤而生。他们用勇气和精湛的医疗技术换回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最危急的时刻,他们用生命守护着生命。
医生就是天使,用他们的仁心仁术,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光明。是的,在等待救援的伤者眼里,他们就是天使,在余震不断中除了救治身体,还救助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在一条又一条生命被即时挽救的同时,万千医护人员也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感人的故事。来自成都363医院的一对夫妇,丈夫是神经外科主任高晋健,妻子是麻醉科主任盛凤莲,当地震发生后,作为第一批进川的医疗队,他们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在北川中学投入救治。连续4天,这对咫尺天涯的医生夫妻不眠不休,却没有见过一次面……
还有一支医疗队,他们来自珠江,他们在映秀镇的“死亡路”上救治伤者,周围的恶劣环境让他们深知此行凶险,但医生的天职与崇高的人道主义情怀使他们绝不胆怯,甚至有队员还给家人悄悄写下遗嘱。前路崎岖,他们勇往直前,在15天里救治了伤员4300多人次,成功进行手术16台,被誉为“广东铁军”。
时隔一年,医生们与灾区的人们一直保持着亲密的接触,在灾后帮助他们重建心理健康与信心。这一年来,许多医生自告奋勇再度来到灾区,他们用真诚的行动、专业的知识告诉灾民光明永远不会离他们而去,美好的生活属于每一个坚强的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许多灾区孩子在书写理想时,都郑重地写下“医生”二字。这一刻,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一定在微笑。因为,人间有爱,爱能相传。
2008年8月
感动日记:李承鹏――作家、足球评论员、足球记者。生于新疆,少时随家人迁至成都,现主要居住在成都、北京两地。曾出版《手起刀不落》、《你是我的敌人》、《左一刀右一刀》等书,在“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一本关于地震却无关英雄的小说即将出版。他说,“灾难令人太沉重了,今天我只写奇迹……”
“5・12”汶川大地震时,李承鹏正在成都家中写作。在切身感受天崩地裂般的恐惧之后,他带着勇敢的心赶至北川,参加救援……
于是,李承鹏开始写关于地震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混混,徘徊在善良和无聊之间,但正是这样一个小人物,在机缘巧合之下却建了一所在地震中唯一没有倒塌的希望学校,李承鹏说,写这部小说,就是为了“纪念那些在地震中的无名英雄”,因为正是他们真正创造了灾难中的奇迹。“面对这样的灾难,人恐惧是正常的。”在最危险的那几天,他亲历了北川的大灾难。所以,在这部小说中,除了纪念无名英雄,他要还原最真实的灾难。
对于这次灾难和灾区的人们,李承鹏能做的真的太少。这一年,李承鹏为灾区做的最主要的事情是筹建了3所“安心小学”,当然他一个人没有那么多钱。“安心小学”由成都置信房地产集团出资1700万和各出20万的黄健翔、韩寒、李承鹏共同建造,他们3个人在3所学校修建过程中参与设计和监工。
访谈最后,李承鹏说:我们以人格发誓――教学楼寿命将比我们的寿命更长。
Q 当时很巧,你正在成都家中的书房里写稿,也因为这个缘故。你成了第一批在现场的媒体人。
A 那天,我突然感觉到大地很剧烈地摇晃,当时的感觉是浑身乏力,很恐惧,没敢坐电梯,从楼梯跑到马路边,给母亲打电话。后来更新了博客,除了写博客,当时我没觉得自己还能做什么。
Q 现在灾区的情况大致如何?
A 现在满大街还是受损的破旧的房子,不是很多人想象的热火朝天的重建灾区的情形。但川人很乐观,他们很平静地接受这一切,认为命中有此一劫,生活还要继续。活着的一定更加珍惜眼前所有的一切。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事情都可以重来一次,唯独生命不可以,所以我们都要学会珍惜。
Q 除了出版这本关于地震的小说,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A 做点实事,比如为孩子们建“安心小学”,不是捐20万那么简单,我们会一路跟进,一定要确保学校的坚固。
2008年9月
感动日记:方玄昌――《中国新闻周刊》科技部主任,“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第三天,进入中心灾区北川,那一次,整整待了15天,参与救援并撰写了一系列关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他说:“灾难唤醒了人性的最光辉的一面,感动续写了这一整年……”
在广为流传的《穿越死亡谷6小时》(原名《与君同行――北川6小时》)中,方玄昌使用了第一人称。在这篇洋洋洒洒5000多字的长文中,他提出在灾难面前,记者首先应该作为一个“人”而存在,于是,当时,他选择了“先救人”。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多么的渺小,人类作为特殊物
种所持有的优越感,在这里全都被彻底粉碎。但是这场大灾难也使方玄昌发现了人在这一瞬间的成长与温暖。当他抱着的一个7岁的小女孩穿越死亡谷时,因为不小心踩空,重重地摔在了废墟上。“叔叔,我没痛……”抱在怀里的小女孩其实很痛,但她却首先想到去安慰抱着她的叔叔。
人类久违的一些光辉之处在灾难来临时被彻底唤醒了,互助、悲悯、善良,坚强……这是方玄昌所深切感受到的。
Q 《穿越死亡谷6小时》,你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A 灾难是如此惨烈,人性是如此光辉!
Q 大约是去年的这段时间里,你亲历了救援和灾难,最大的触动是什么?
A 灾难会改变一个人。每一个经历和目睹过这场灾难的人没有办法不沉浸进去,而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还能熟视无睹或完全置身事外的,无疑麻木到可悲。
Q 这一年,感动还在持续。你认为带给我们的最大改变是什么呢?
A 价值观的改变。生命才是人生最贵重的财富。
Q 这一年中,你在汶川都感受到了哪些温暖的光芒?
A 多得无法形容。灾难中,废墟里,一个8岁的孩子,一个11岁的孩子和一个10岁的小孩,其实还有更多的小孩,连续四五天,在只有一点点干粮,一点点水的地方等待救援的过程中,不停地鼓励周围的小伙伴,鼓励他们顽强地活下来。救助中,许多医生、军人、志愿者都是夫妇同行,在长达数日的救助过程中他们之间有的甚至都没有见面,他们在争分夺秒,每一秒钟都可能是一条人命!现在,经历过灾难的人们很珍惜生活,很懂得感恩与知足,而我们大多数人,并没有忘记他们,还在亲切地关怀着他们。还有更奇迹的温暖之光,在曲山镇的北川中学的废墟上,我发现两棵完全不一样的老树,根部已经明显的长在一起。这棵原本已经枯死的树象征北川,在与这棵象征安县的树结合在一起以后,竟然又发出了新芽。
2008年10月
感动日记:地震。目前为止仍是人类损伤最大,波及面最广,抵制力最弱的自然灾难之一。在“5・12”大地震之后,受地壳变化影响,余震不断。人们的恐慌情绪一度未能退去。然而。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我们能懂得并掌握一些技巧,就可以使伤害与损失降到最低。通常破坏性地震从人最初感觉到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我们应该至少做到冷静,根据所处环境迅速做出保障安全的抉择!
2008年11月
感动日记:2009年5月12日,每个城市和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安静下来。人们并未忘记发生在一年前的浩劫,曾经的每一滴眼泪都是带有温度的,这样的温度可以保持许久。我们在一年前制作“加油中国”的专题时就采访过翁虹,这一年中她用她独特的柔软。快乐地付出着。她爱上的是“付出”本身,而不是有目的。又要求回报的。当付出变成了她的一种状态时。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
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除了北京这座城市,在翁虹所到达的目的地中,四川成为了她最为频繁出现的地方。在“5・12”刚刚发生后的几天,作为“半个”四川籍的翁虹,便前往灾区,积极投身到赈灾的队伍中。人们以为这和她艺人的公众形象有关――毕竟是艺人,一天做艺人,就注定一辈子都要被人拿着放大镜去看。然而,就在普通人都熬过了那数月的悲痛期时,翁虹却始终没有将心里的温度降下来。
“去年的端午节我又一次去了灾区。之所以选择那个节日,是因为我知道,南方人对端午节还是蛮重视的。那次我带着5万只粽子过去,灾民们说那是爱心粽子,他们用两只手捧着一点点地吃,吃的时候还张罗着让我和他们一起吃。可你知道吗,身处那样的氛围里,我真的不舍得吃一口,5万只粽子听起来很多,可是比起受灾的灾民,这太微不足道了。”
一年来,翁虹将工作的重心定格在慈善上,为了能够更好地抚慰灾区的孩子和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她向先生主动提出学习心理学的想法。上学的时候,老师常和学生说,学习是需要动力的。这句话在彼时看来是一种说教,但在此时体会,却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有力度的体验。“在学习心理学这件事上,还是我先生更理智,他说这毕竟是一门系统的学科,需要我花长时间来研读,但以我的现状来看,时间就是闻不过的一关。如果学得不扎实,会误导太多人。”
Q 从去年地震发生到现在,你已经有多次进川的经历。这其中,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A 在我的意识里,是一次比一次深刻。还记得第一次去四川时的狼藉,那种场面如果不是身处其中,局外人一定无法想象。后来再去,我先要尽可能地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我很清楚我的职责是什么,所以就算我心里再难受,也会尽可能地抑制住。而最近的这两次,我真的看到了灾区人民的改变。这种改变让我特别激动和感激,人在经历过打击重创之后,再获得的那份激情,特别的有力量。
Q 这一年,你和他们共同经历了哪些,又共同得到了什么?
A 我觉得自己很渺小,只能在物质上给予他们支持,精神上给予他们鼓励。我每次到四川,当我和那些失去了孩子的母亲们聊天时,你是可以感受到她们内心需要的。可喜的是她们的内心已经渐渐地接受了丧子丧女的事实,同时她们需要知道,今后的路自己该怎么迈出去,生活才能变得更美好。最近,我在教她们怎么样让自己变得更漂亮、更时尚。其实,这些并不虚无缥缈。
2008年12月
感动日记:时间过得真快,曾经的苦难已经过去。永不忘却的是困难中我们彼此坚定的目光与信念,我们相互宣告:我们是折翅的天使,只有相互拥抱才可以取暖……
你知道在北川,第一批充当志愿者的人是谁吗?是那些从废墟里被挖出来的伤员,以及那些刚刚成为孤儿的孩子们。
其中一个受灾地区,十几个医生正在争分夺秒地救治在废墟里被挖出来的几千名伤者。一名医生发现她一时找不到打点滴的支架,正停顿的时候,一个孩子走上前说:“我可以举盐水瓶。”顾不上查看,医生将盐水瓶交给他,满怀信任地去做其他事情。后来,突然发现。这个孩子只有一条腿可以站立,他的身上有被这位医生包扎的绷带。毋庸置疑,他要救他的同学们,救那些以前一起嬉戏打闹的伙伴……
另一个受灾地区,一个羌族的孩子在临时安置点默默地说:“拉路西露。”这是羌语,意思是“万事如意”……这样的感人的故事太多太多。在大灾难面前,他们甚至来不及流泪,来不及哭泣,巨大的伤痛使他们在那一刻变得安静。他们开始守望相助,用善良的心彼此呵护,彼此温暖。
因为他们的坚强与乐观,感动的声音传遍祖国。我们看到了一张张挂满灿烂笑容的,美丽的脸庞。
2008年1月
感动日记:刚刚过去的奥运年,我们经历了太多,这也许既是上天的考验,也是上天的恩赐,我们因此学会了更多。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我们要学会回忆,也要学会忘却。永恒不变的是自己对自己的激励:勇气让笑容永不消失……
我们很亲切也很感动地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看到了
来自灾区的诸多面孔。他们为感恩而来,为重生而来,为祝福祖国而来。一个一个坚强地走来,用他们单纯的行动感动、鼓舞了许多人。
在重建的校园里,孩子们正在慢慢抚平伤痛。上课、培戏、追逐梦想……如今,一位叫安安的在“5・12”幸存下来的男孩,在网上给科比写信表达对科比和对篮球的爱;几个北川中学幸存下来的孩子写下“想见杰伦哥哥”的单纯愿望……我们庆幸的是,在灾难之后,这些孩子已经可以像以前一样,拥有自由的喜怒哀乐,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气和希望。
与往年不同,2009年的农历新年来得格外早。这也让重建家园的灾区人民在这个月里先后两次感受到了节日的戏乐与祥和气氛。除了祖国人民的亲切问候,居住在临时家园的灾民们也像从前那样相互拜大年,串亲戚,齐乐融融。
在灾难中,生命本来就如蝼蚁那样不堪一击,但大爱让重建后的学校变得坚固,让重圆的家园变得更加完整与幸福,让受伤的心灵逐渐抚慰与平静。但愿他们能够像今天这样,永远坚强、健康,无忧地生活下去!
2009年2月
感动日记:“5・12”,被全世界记住了,但是更让人不能忘怀的是这一年中发生了不计其数令人感动的事情。这份感动贯穿了始终,让人们学会了感恩和珍惜。佟大为坚信。未来的日子不会缺少爱!他会一直默默地去做,不需要细数,只要真的能帮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2008年5月21日,佟大为在完成了电影《赤壁》的宣传后,提前一天向剧组请假,和关悦从戛纳返回北京,原本是想补回一个“小蜜月”的夫妻,却在戛纳之行时,一直关注着四川的地震灾情。“出席《赤壁》宣传活动时的心情也非常复杂,出发之前,我看了一晚上的电视新闻,心里非常难过,都不想去戛纳了。我希望我们能为灾区实实在在地做点事,可在地震发生后的那段时间,我的整个状态是特别消极的,一方面我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特别渺小,于是我和关悦有了认养灾区孤儿的想法。那时关悦还怀有身孕,我们想将这个孩子和灾区的孩子一起抚养长大。但认养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所以这件事最终也没有成型。不过我们还是通过很多方式帮到了灾区的人们了。”
在戛纳之行前,佟大为每天都在看电视的直播救灾报道,通过互联网和手机新闻,他在第一时间获取了最新的救灾信息。“一年前看到的那些感人的故事和事迹,我至今还记得特别清晰,比如一个母亲用身体护着只有三四个月大的孩子,最后孩子生还了,母亲却离开了人世。还有一个新婚不久的战士,包括妻子在内的很多人都不希望他太快就赶去,火区救人,可是他说,从我当兵的那一天起,我就不再是我父母的儿子,我是人民的儿子,我也不再是我老婆的男人,我是国家的男人,就这么毅然赶赴地震灾区,就在救灾现场,他对着家乡新婚妻子的方向大喊了一声,老婆我对不起你……过了这以久,现在回忆起这些,还是让我特别感动,我和关悦总在想,我们还能为灾区做些什么呢?”
其实,佟大为夫妇在得知地震灾情后,在第一时间捐款15万元。但赈灾救灾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这一年来,他们一直关注并尽自己所能帮助灾区。他们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号召力,让更多人来帮助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从地震发生到如今,佟大为经历了情绪的低潮期,他被那种“无所适从”折磨着,他抑制不住内心对灾民们的同情,可渐渐的他发现,同情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他一下子清醒过来,“只有我们先把同情,怜悯收起来,这些活着的人才能很快把心态调整好,虽然活着的人比死去的人还痛苦,但最重要的是活着,这需要我们做更多的事情去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时期。”意识到这一点,佟大为参与着各种慈善赈灾活动,甚至他在操办完和关悦的婚礼后,号召所有新婚燕尔的幸福小夫妻一起救助受灾的家庭,以小家的名义帮助受灾的家庭。
2008年3月
感动日记:早在2007年4月,各大媒体就竞相报道着关于李连杰先生的新闻――由李连杰发起的立足于中国国际性公益组织壹基金成为了人们的关注焦点。汶川受难的第一时间,壹基金创建的“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的理念更是闯入了千万人的内心。2009年5月,离汶川地震已经有一年之久,但是这份感动仍在继续,这份坚持仍在继续,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信仰。
2008年5月,“5・12”大地震的浩劫吞噬了那么多脆弱又微小的生命,在灾难面前,各类慈善组织都在第一时间开展着救助工作。也就是在那时,壹基金“每1人+每1个月+每1元=1个大家庭”的理念闯入了千万人的内心。等式前面的3个“1”是那么容易操作,而后面的“1个大家庭”又是那么的暖意融融,它轻而易举地调动起了志愿者的积极性。换句话说,因为有了壹基金,我们都可以成为慈善事业的志愿者。
2009年5月,这注定是一个让人拿来纪念的月份。壹基金从成立至今,从没有停下过脚步。可有时候,我们还是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回头看一看。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年里,救灾是壹基金一直关注的领域之一,除了在第一时间联合壹基金的众多合作伙伴,进行紧急救助物资募集救助,并启动地震专项募款,在进行紧急救助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灾区调研,为后续的灾后重建工作做准备。壹基金从一开始就知道,灾后重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要说壹基金灾后重建的重点,就是项目的可持续性。环保、教育、医疗、扶贫这4个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壹基金始终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灾后重建的核心点。无论是乡村卫生站、环保垃圾站,环保学校,儿童之家等项目都充分考虑了这一点。羌绣帮扶计划是壹基金资助和扶持的重点项目之一,已经成为四川一个可圈可点的重建项目,其最大的特色,不是短期的资金救助,而是以长期发展为核心,帮助震后的四川妇女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重建家园。
成都工作站因地震的发生建成,自此壹基金在内地就有3个办公室。他们共同为传播壹基金的公益理念,帮助中国民间NGO的成长而工作。他们看到了灾区发生的变化,看到了震后的人们积极重建家园的乐观行动。壹基金・壹家人的理念,根植在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内心。作为一个民间的公益组织,他们为自己找到了长期受用的关键词――坚持!
Q:一年来。壹基金又增添了多少新成员?他们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A:壹基金才刚刚两岁,肩负着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国际化的公益交流平台,帮助中国的公益组织迅速成长的使命,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壹基金截至目前为止有20多个全职员工(包含成都办公室),主要的工作就是围绕以上的使命进行,自始至终的贯穿在所有与企业,与媒体,与公益组织等等社会各界的各类合作之中。
Q:在“5・12”事件上。壹基金与其他公益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A:区别谈不上,壹基金在地震赈灾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联合多方的资源共同行动。从第一时间联合淘宝,腾讯等发起网络募捐,联合众多的爱心企业发起紧急物资募集并通过均瑶集团吉祥航空捐赠的运能运送,
到长期灾后重建项目与爱心企业,当地政府、媒体以及优秀的公益组织合作,一直都是多方联动,各自发挥所长,共同协作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Q:未来的日子,壹基金还会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A:壹基金的使命是传播公益文化,搭建国际化的公益交流平台,帮助中国的公益组织。我们将在这个使命的指引下,共同营造和秉承壹基金的公益组织文化:正直、合作,管家、学习,坚持,更好地为中国的NGO事业而不懈地努力。
2009年4月
感动日记:去年,李静曾与一众明星在第一时间去当地赈灾募捐,并在镜头里一次次留下泪光斑点。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在汶川大地震的表现有目共睹。时隔一年,温暖的力量感在她身上犹然。5月底,李静要再一次前往北川,依旧是探望灾区儿童,依旧是她发起的“母亲行动”的一次慈善之旅,那里依旧是她最牵肠挂肚的惦念。
一年是个句号。也是个逗号。李静说这一年她最大的感受便是让自己更加懂得珍惜,珍惜以前所爱的,珍惜以后将爱的,更珍惜现在爱着的,所以,她还在“爱的路上”。
“一年之中,在我身上我发生的变化太多了。首先在我发起的‘母亲行动’里我看到了更多人的善意,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这让我受益匪浅,我变得比以往任何一次做慈善事业都投入尽责,不仅仅是使命感,更因为我可以成熟理智地去审视自己在做什么,是否值得我这样去做。”至于其他,李静说皆因“汶川事件”而来:她开始关注家人的满足度,更想知道家人需要什么;与此同时,她的事业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不仅节目更富人情味,而且杜绝了一切太过娱乐化而不真实化的元素。一次地震,让李静感触颇深,在她看来,任何人都要从这件事里汲取经验教训,然后更完整地去爱,因为爱有时竟然是那么的匆忙,很可能下一秒爱就荡然无存。
“女人的力量感是伟大的,这点我很骄傲,因为我是女人,也是个懂爱并且懂得把爱化作力量的女人。”李静笑言她并不追求完美,但是她身边的朋友却都羡慕她的家庭,觉得她非常完美。“很多未婚的朋友一来到我家,就有种想结婚的冲动,那是因为我的家庭真的很和谐幸福。我和我先生照顾着孩子,我的父母也和我们住在一起,家里还有狗儿跑老跑去……去年年底我们去日本旅行,在富士山下拍了很多照片,那次真的很开心,偶尔翻下当时拍摄的照片,一种温暖感立刻涌上心头。”李静现在很懂得分配时间,工作和家庭几乎两不误,她说她虽然不追求完美,但是她“贪心”,想要自己的生活填充很多种爱,这样她才时刻保持活跃的心态与富足感。
了解爱和拥有爱,在李静看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都需要找到起点与落点,去年的地震让她学到了关于爱的很多事情,而这之后,就是她一直致力和建构的时间了。
Q 你觉得去年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可以弥补。会在今年实现吗?
A 去年我很满足,过得很充实,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每当看到北川那些孩子天真的眼神。我就觉得我做的还不够,所以今年这次过去,我要带很多书,帮他们搭建一个图书馆,书能给他们力量,会让他们过得更好一些,这些我希望今年都可以顺利完成。
Q 作为母亲的你,发起并参与了“母亲行动”,你在其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A 我们更需要影响力和认同感。事实上,我和很多参与者都在积极扩大我们这个活动的覆盖面,想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不仅仅是明星,也包括那些有能力帮助灾区孩子的人们。能够认可我们和支持我们,目前是我最期望的。
Q 从去年到今年,你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A 你指心理上的吗?我更清楚地了解了自己的行为。爱的行为。爱该如何出发,怎样到达,这些我现在深有体会,我应该感谢过去的一年,因为这些来得是那么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