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活动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首先,协调组织的管理。协调组织的管理从范围上分类,可以分为单项管理和综合管理;从时间上分类,可以分为长期管理和临时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管理中协调组织的管理以群众文化群众办、群众文化群众管为原则,以协调各方力量,搞好大众文化工作为主要职责。其次,群众文化社团组织的管理。群众文化社团组织是群众自愿组合,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主要目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活动章程的,群众文化社团组织的管理任务是把好组织关、业务关、活动关。
二、熟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特点
1.管理内容的综合性。首先,管理项目的全方位性。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目的是全方位的,包括活动方向的管理、活动人员的管理、活动财务的管理。活动财务的管理主要包括管理国家拨款、单位投入、社会集资、产业开发等。其次,管理过程的整体性,即对任何项目的管理都应该有始有终,管理应贯穿活动项目的全过程。最后,管理效益的社会性。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效益具有社会性,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综合的和多层次效益。
2.管理范围的广泛性。由于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所以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范围是相当广泛的。首先,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包括建立联合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开展联谊活动,制定计划,鼓励联建设施,要使设施多元化、网络立体化、队伍优质化、工作规范化。其次,节日文化活动的管理。在组织管理方面,由本能式向主导式转化,建立节日文化系统工程。在业务管理方面,抓住业务特征,发挥业务特点优势,重视特定的观众群。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安全机构,采取安全措施,内容周到全面。再次,庙会文化活动的管理。要按照节日文化管理的内容,研究、引导、改造和完善庙会文化内容和形式,提倡健康有益的,打击和抵制一切不良的行为。最后,家庭文化活动的管理。要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入手,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文化活动,依靠社会进行综合管理,多提供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3.管理对象的多层次性。从年龄结构上看,管理对象包括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众。从文化水平上看,管理对象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从管理对象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上看,管理对象所在地区有的经济条件比较好,可以提供完善的群众文化活动设施,而有的地区经济条件有限甚至比较差,导致群众文化活动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
三、熟悉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原则
1.尊重大众的意愿。群众文化活动管理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避免开展违背群众意愿的文化活动,还要遵循群众自愿的原则,要将群众的需求与时代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2.按活动的自身规律进行管理。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业余自愿组织的,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是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健康有益的活动。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要按照活动自身的规律进行。
3.依靠群众自我管理。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要在管理部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培养骨干队伍,加强社会监督,充分依靠群众自我管理。
四、掌握群众文化活动管理的方法
1.综合管理的方法。综合管理包括活动计划的管理、活动内容的管理和活动效益的管理。首先,活动计划的管理包括活动内容、活动目的、活动程序、活动人员、活动规模、活动安全、活动经费、活动实效等。活动程序的管理包括制定活动方案;对方案进行论证和确立;制定实施计划,创造条件;部署计划;落实分工;具体实施计划;检查进度,及时协调和调整;总结评估;资料归档。其次,活动效益的管理,应遵循活动的自身规律;确保社会效益;尊重群众意愿,保证实效;健康有益,保证质量;勤俭节约;确保安全。
2.目标管理的方法。目标管理的方法包括制定目标、论证目标、确立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和检验目标。3.协同管理的方法。要明确目的性,坚持效益性,掌握灵活性,促进联谊性,保持整体性。
3.特殊的管理方法。首先,对民族群众文化活动的管理,要尊重民族习俗,学习、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加强文化交流;其次,对外来文化活动的管理,要批判地吸收,洋为中用,排无不排外。
1.注重宣传效应为活动的开展
奠定基础图书馆不管组织什么样的活动,都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支出人力、物力、财力,如果宣传不到位,活动的受众少,影响面窄,就失去了活动的本意,因此活动的宣传对活动开展的效率、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活动的宣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一是横幅,悬挂于校园较为醒目的地方,如主干道、校门、学生活动中心、图书馆、教学楼等学生来往较为密集的场所,利于学生了解活动的信息;二是展板,展板主要内容为活动的方案及通知等,一般放在图书馆专用宣传位置;三是网络宣传,网络宣传包括学校主页、图书馆网页、团委、学生处等网页,以及QQ群、社联微博等及时把活动的情况、进展告知学生,方便学生参与;四是广播站宣传,利用校园广播电台,早、中、晚广播时间及时播报所要开展的活动、时间、地点等,扩大宣传范围;五是海报,海报主要张贴于食堂等教学楼或活动中心前的公告栏内,注明活动的内容、主题、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等;六是出版物等媒体宣传,主要在校报、馆内刊物等地方,报道活动的开展;七是咨询点宣传,主要在图书馆各个咨询点放置活动宣传资料,解答读者对活动的询问及疑惑;八是问卷调查,在读者中开展广泛的问卷调查也是对活动的一项很好的宣传,通过填写问卷调查让学生了解活动的内容及其他事项;九是签名宣传,通过签名方式,使学生自觉参与活动、了解活动。
2.做好图书馆入馆教育
图书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补充课程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全面的发展的主要学习场所,被称为“第二课堂”,学会利用图书馆的技能,是大学生掌握治学门径的必由之路。图书馆做好对学生的入馆培训是充分发挥图书馆丰富馆藏的重要手段,教会学生养成良好地信息获取能力,教会读者较好地检索知识的方法,培养他们文明的学习习惯,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一项内容,也是充分揭示馆藏,充分发挥图书馆为教学科研提供强有力保障的源泉。入馆教育的内容主要通过课程、网页、宣传、讲座等手段进行。教育的内容主要为:一图书馆概况,包括图书馆的面积、藏书数量、人员、特色等;二图书馆的藏书格局及平面分布,能帮助学生较快地了解藏书的地理分布,保证借阅快捷,减少时间浪费;三图书馆的分类排架,主要简介所采用的分类法及简单的分类说明,帮助读者了解排架的方法,能迅速地找到所需要的馆藏资料;四电子资源的状况,介绍电子资源的内容及检索方法,为他们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便利;五公共检索系统,介绍公共检索系统的使用、馆藏资源的检索及利用,帮助读者快速查找馆藏资源,节约读者宝贵时间;六是文明行为规范,告知读者入馆应注意的一些具体事项,让他们知道不应该做哪些事情,使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文明的读者、有素养的读者。
3.做好对大学生阅读的指导
读者类型的复杂给图书馆服务工作带来了挑战,如何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引导、梳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课题。一是要积极鼓励,树立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一个人的成长历史就是他的阅读历史,要因势利导,在同学们中倡导读书的重要性,通过讲座、阅读活动等方式,让年轻的读者意识到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感受到阅读对人生观的辅助作用、对人文素质的培养、对道德品格的健全、对学习习惯的确立、对以后的人生积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是要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阅读归根结底是学生来阅读,图书馆只有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习,增强大学生对阅读的情趣、兴趣,才能调动起阅读的积极性,可以利用专家讲座、读者心得交流会、书评会、阅读之星评选等,吸引读者阅读,开发他们的潜能。三是正确引导大学生的阅读取向,大学生读者大多在20岁左右,他们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有很强的好奇心,容易被五花八门的网络锁引诱,图书馆应该通过编制推荐书目、读者评选优秀书籍等活动,从促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正确成长的角度、从加深专业理解,利于就业、拓宽知识面等渠道,帮助大学生读者建立科学的阅读范围,影响他们的阅读取向。
4.扩大大学生读书俱乐部的影响
读书俱乐部虽然是校园十大优秀社团之一,但是,在问卷调查中,在学生的影响力还很不够,不了解的占到了调查对象的一半以上,说明读书俱乐部仍然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应该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一是在图书馆设立专门的宣传区域,宣传读书俱乐部的活动及学习计划;二是注重宣传,树立形象,尤其是组织的全校性活动,要有专人负责对外宣传,广泛利用校园各种媒体,扩大对外影响,增强读书俱乐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成为喜欢读书学子的大熔炉;三是要加强与校内其他社团的联系与沟通,特别是在举办活动的时候,联系其他社团参与,利用社团平台,宣传读书俱乐部,使大学生读书俱乐部真正成为深入人心的社团组织;四是图书馆要加强对读书俱乐部工作的指导,图书馆要有专人负责,对读书俱乐部的工作给予高度重视,指导他们如何开展活动,使读书俱乐部工作范围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深,成为优秀社团,让文化经典阅读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活动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生活内容。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参与性、大众性,在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性摄影活动随之蓬勃发展,许多题材广泛、内涵丰富、生活气息浓郁的佳作丝毫不逊色于专业摄影作品。群众文化活动摄影创作,与其他专业摄影门类和摄影流派不同,往往形成了独特的创作群体与受众群体,其作品也具有特殊的艺术规定性。创作群体的大众性与受众群体的普遍性是最大的特征,这种作品艺术应当具有明晰易读、群体认同、感染引导、审美教化等的基本特征。在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如何捕捉内容健康向上、形式灵活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摄影艺术题材、从中涌现出更多的优秀作品,这是研究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捕捉精彩画面的根本意义所在。每一项文化活动都有它的主题形式和风格。摄影时首要的一点是不能违背需要表现的主题,在必要时需要通过构图、光影和对比突出活动的主题和风格。这就涉及到摄影的真实性问题。每一门艺术都有它自身存在的特性、价值和功能,摄影艺术也不例外。与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摄影的价值突出的表现在它真实记录的功能上。由于摄影艺术的门类很多,其真实性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但真实性始终是其摄影创作最重要的评价尺度,只有真实才能保证对时代记录的客观性。但摄影艺术的创作又具有较强的主观因素,艺术家对原始影像可能会有自己的再创作,但发挥艺术创造力的空间,都必须是依靠真实基础上的再创作,而不是作为弄虚作假。因此在一场群众文化活动的摄影中,为了在忠实表现主题的同时创造出有艺术性的画面,在摄影时应考虑两重工作。一是负责把该项活动自始至终纪实性地拍摄一套资料归档;二是在工作中结合摄影艺术创作,努力从中攫取有光影、动态效果的理想画面,使其成为一幅好作品。
二、群众文化活动贴近生活、源于生活。对群文摄影而言,生活是创作的惟一源泉
只有通过深入生活,通过必要的艺术规律,才能创作出形式美、含蓄美、有新意、有激情、有感染力的、情景交融的意境。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情况、开展状况,是拍摄群众文化活动的基础。一般而言,想要拍一幅好照片,那么色彩赏心悦目、构图严谨和谐足矣;但想要创造出一件好作品,我们就要求有内涵、有张力、富于想象、能产生心灵碰撞,才能产生艺术感染力。群文摄影一般需要在拍摄前做充分的前期资料准备工作,要对即将拍摄的文化活动做充分的了解与调查,需要阅读和搜集详尽的资料。如到社区露天广场拍摄照片,要了解场地的大体情况,在正式拍摄之前,最好提前拿到节目单,了解节目的进程。或者多看看排练,尤其是彩排,尽可能掌握节目内容、舞台画面、灯光效果等。又如少数民族的火把节最有价值的还是抓住众人举着火把转圈的场面,民间艺术中的秧歌和腰鼓舞场面跳跃动作的高大形象等,这些都是需要贴近生活,事先搜集资料才能掌握,只有事先做好功课,在摄影时才能信手拈来,灵活使用各种摄影技巧。总之,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有很多摄影艺术题材可以捕捉。群文摄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只有贴近群众、贴近艺术,用“心”去摄影才能出好作品。
三、群文摄影作品都是反映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以纪实性场面居多,如果缺少明快光影效果及动态效果,则会缺乏视觉冲击力,不是上乘之作
因此,在摄影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现形式去进行摄影创作,善于从平淡中捕捉精彩的画面。因此,摄影师创作群众文化活动摄影时可以从光线、色彩、影调以及时间和空间等各个角度,根据其创作的内容充分发挥各个造型语言的特点和优势,以满足创作主题的需要。
(1)光线。
在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中,文化活动的举办场地对光的影响至关重大。摄影艺术是用光来造型的艺术形式,对光线的依赖程度远远大于其他视觉艺术。无论是取景、布光、曝光,还是对被摄体的如实描绘、揭示或表现都离不开光线,光线的强弱、聚散、方向、距离等都会对画面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可以说,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它决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同样一个物体,在不同强度和不同颜色的光线下会呈现出不同的感觉。摄影艺术的光影语言在表现色彩、影调和空间,突出主体形象,增强环境气氛渲染和视觉造型表现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审美作用。此外,光线还能够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感受和联想,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情绪,增强作品中的人文色彩。
(2)色彩。
群文摄影中,可以用不同的色彩能够表达不同的主题和人物的情感。摄影艺术不仅能够描绘客观的色彩世界,还可以发挥色彩的性格表现不同的情调,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摄影艺术中的色彩和光线有着密切的关系。光线的明暗强弱、入射角度和方向都会影响画面的色彩基调。因为受客观事物本身色彩的制约,摄影师完全通过色彩还原来实现色彩展现,即选择事物本身的色彩,再现镜头前的色彩,这种视觉表现语言给人的色彩美感更直接、亲切、真实。为了使影像色彩更为丰富细腻,摄影师还可以通过选用不同的胶片、滤色镜以及后期制作等手段来控制画面的色彩趋向和基调,突出色彩的重音,增强画面的效果。
(3)影调。
摄影画面在光线作用下产生的由白到浅灰、由浅灰到深灰、由深灰到黑等多层次的调子。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中通常可以把摄影影调分为高调和低调、软调和硬调。影调的重要作用使摄影能对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自然景物的颜色进行高度概括,高层次反映、筛选和提炼,使之成为一种概括力和含蓄性都极强的艺术,使之更易于揭示事物的内在灵魂之处,表现摄影师的思想感情和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
(4)时间和空间。
摄影展示的是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时间的多层次拓展和空间的转移叠加作为摄影独特的可拓展性语言,一直是摄影的表现手法和造型手段。群众文化活动摄影虽然有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但往往精彩只在一瞬间。摄影是一种随时间而增加其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捕捉时间的艺术。群众文化活动也具有规模大、参与人数多的特点,因此摄影的纪实性、瞬间性、图像性决定了群文摄影艺术的形象往往是空间的定格。摄影的瞬间性特征决定了摄影艺术难于表现时间的流逝,难以表现事物变化的过程。为了能加大表现力度和幅度,摄影艺术着力于对艺术形象深层意蕴的发掘和意境的开拓,使作品更富有内涵和意义。
四、每个人不同,每个角度不同,每个层面不同,摄影作品也千差万别
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主体多,受众广,因此,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创作者和世界之间,创作者和创作者之间,世界和创作者之间,图像和创作者之间,观者和图像之间,观者和创作者之间,观者和世界之间等等的各种交流,摄影作品各种各样,每件作品的背后都渗透着种种的干扰和触动,或许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反应,或许是世界图像的反应,或许是抵抗内心世界的反应,或许是迎合世界的反应,摄影同绘画等其他艺术一样,在记录着多样的关系,带来了观看的缤纷。要创作出一幅优秀的群文摄影作品,摄影技巧也必不可少。群文摄影工作者自身文化、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群文摄影活动的质量和发展前景。一部顶好的相机不会操作,也拍不出好照片。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遇到精彩的场面,也不可能将最佳瞬间真实地记录在底片上。一名优秀的群文摄影师应该掌握的技巧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善于观察。
从某种意义上说,摄影,百分之九十是观察,百分之十才是拍摄,不善观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拍摄。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只机械地表现被摄对象的外观,而是要深刻地揭示出其内涵和神韵。虽然高明的观察并不能保证创作出上乘之作,但是,没有这种观察力,要获得优秀的摄影表现力是决不可能的。
(2)善于对比。
所谓对比,就是在画面中将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或两种存在巨大差异的表现形式并列,使之互为依存,互为映衬,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突出主体。对比是摄影创作中极为常用的表现方法,它的具体形式通常包括虚实对比、影调对比、色彩对比、大小对比和透视对比等。对比的运用,并不是一味地追求画面内容或形式上的对立,绝对的对立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和谐之中的对比,这样才符合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
(3)设计和运用线条。
虽然线条是最基本的视觉元素,却具有极大的表现力。它不仅能表现形状,确定边界,指示方向和暗示空间,而且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例如:水平线——暗示着宁静、镇定和安详,视觉上有平稳感。垂线——与坚定的信念相联系,有雄壮和抗争之意,视觉上有严正、直接之感等。线条不仅能通过粗细、曲折、长短、数量以及在画面中的位置,给人造成各种印象或引起各种感觉,而且还具有引导性,在画面中,它能够有效地引导受众目光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一地从主体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因此,在所有的视觉艺术创作中都非常重视线条的设计和运用。
(4)运用前景。
运用前景是摄影创作中常见的表现手法。由于前景是被摄体的一部分或被摄体周围环境的一部分,因而可以象征近的概念。前景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越大,近的感觉也就越明显。不仅如此,从构图和视觉感受角度来说,前景还有增强透视和空间感、平衡和美化画面或将受众的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作用;而从内容的表达上来说,前景还可以起着说明、解释主题或渲染气氛的作用。
(5)调节透视。
摄影的成像特性之一就是用一个二维空间表现出三维空间。与三维空间相比,二维空间没有前后(深度)这一维度空间,这使得从客观上说,许多再现的被摄对象有可能失去原有的立体感和空间感。因此,在摄影创作中,摄影师如何利用人对深度的知觉经验,尽可能突破平面视觉的局限,在二维的平面空间中表现出被摄对象的空间层次感和立体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创造性地对摄影中的透视表现加以调节和控制,摄影者除了掌握线形透视、空气透视和散点透视的基本规律外,还必须深谙线条、光照强度、光线的硬软、光线的方向、拍摄距离、拍摄方向、影像清晰度、镜头的焦距和视角、色调、画面布局等影响透视的要素。优秀的群众文化活动摄影作品,必然包涵丰富的情感。摄影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当客观对象满足于个人情感需要时,就能够引起其创作的冲动,促使其积极思考并进行创作。情感被认为是对客观事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映,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爱憎倾向,同人的要求、愿望、理想联系在一起,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人是一种感情动物,摄影师的情感比一般人还要丰富。摄影师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去观察现实,选择画面的,客观外物之所以能在摄影师的眼中成为被摄对象,其原因就在于客观外物的某些特征与摄影师的情感相契合,而成为摄影师抒感的载体,成为摄影拍摄的对象。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茂密的森林、坚韧的岩石会生发感情,听到一场动听的音乐会或者看到一场精彩的球赛会生发感情,看到奥运会运动健儿为国争光努力拼搏以及地震后人们失去家园和亲人痛苦的表情更能生发感情,可以说生活中的各种情形都是情感生发的源泉。当摄影师把自己的情感注入到被摄对象中去的时候,通过镜头,提炼加工,我们就可以从他的摄影作品中观照出摄影师的喜怒、爱憎、抑扬、褒贬的情感倾向性来。而摄影师在创作中所运用的各种表现手法,也是在情感的支配下,巧妙运用光线、线条、色彩、构图等摄影要素去表现现实的,并通过作品表达了摄影师本人的思想感情。
五、结语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体现的总和。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它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指的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2文体活动促进企业文化的养成意义
2.1文体活动能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任何企业都有它的责任和使命,企业使命感是全体员工努力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是企业不断发展或前进的动力之源。公司工会通过召开年度职工文体工作会议,坚持不懈地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并以文体活动为平台,凝心聚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让员工内心接受企业的优秀文化。文化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思想境界,企业文化就需要员工树立与优秀的企业文化相吻合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追求,来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而要让员工牢固树立起这样的思想境界与价值追求,必须要让员工真正认同企业文化。从企业文化内容来看,就需要企业文化以人为本,能尊重企业员工的正确要求;就需要组织的文体活动与时俱进,能鼓励员工积极向上;合力打造优秀的团队组织。
2.2文体活动能凝聚员工的归属感
开展文体活动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提升企业凝聚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丰富职工业余文体生活,企业建设职工体育活动设施,例如购买跑步机、健身自行车、乒乓球台、台球案等体育设施,开设职工书屋,购买各类书籍并由专人管理,方便职工阅读与活动,以文体活动搭建平台,让职工业余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凝聚力,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发展。
2.3文体活动能加强员工的责任感
文体活动能培养员工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企业来源于社会,也必然要回馈于社会,因此,企业必须树立起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正确妥善地处理好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方面企业要善于培养自身的责任文化,通过企业组织的文体活动来积极回馈社会,从而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企业要能培养起员工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能在自身的岗位上,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为企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
2.4企业文化能赋予员工的荣誉感与成就感
文体活动能实现员工的成就感与荣誉感,一个企业的繁荣昌盛关系到每个员工的生存,企业繁荣了,员工们的荣耀感越明显,成就感也就越大。企业通过组织文体活动要能激励员工爱岗敬业。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墙上文化”、“口头文化”,而是能在实际工作中推动企业发展的生产力。企业作为一个价值组织,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企业战略),如何凝聚起全体员工的智慧,形成同一方向的合力,服务于企业的战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明确了员工自身的岗位职责后,就需要通过组织文体活动来激励员工形成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尽心尽职地在工作岗位上履行自身职责,一方面,要能激发起员工对自身岗位的热爱,做好日常的工作,另一方面,要能激发起员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实现每一个岗位价值的最大化,进而获得企业发展合力的最大化。
3结语
本研究运用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分析学生活动设计。美国学者艾尔.巴比说,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多数社会研究都会探讨某个议题”。本文经过分析后认为学生活动设计是学生活动成败的重要环节。
二、主要概念
(一)学生文化
学生文化是指学生群体享有共同的价值观、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其核心是共同的价值观。
(二)维果茨基文化历史观点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学生活动设计
为引导学生群体形成普遍共识的积极的价值观、思维习惯和行为而进行的详尽、系统规划
三、学生活动的设计
有研究表明,学生文化建设的特点是多层次性,多系列性,多侧面性和多形态性。据此,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四个类型的学生活动设计:即仪式活动、美化校园活动、社团活动、校外活动。
(一)仪式活动
本文中的仪式活动是指学校常规的升旗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活动。仪式活动能够让学生在庄严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求,对美好人生的向往。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层次性,以理想信念、价值观的精神层次为核心设计学生活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主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的巨大变革和社会物质的丰富,人们的思想也经历了剧烈的冲击和变化,人们看待社会问题从教条单一向灵活多元发展。人们从活生生的现实中看到了科技和教育的巨大力量,越来越重视教育,对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开始关注,使得我国的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学者刘旭东认为“教育是以如何促进人类成长、个体发展和生命意义的建构为依归的”。这要求教育者要善用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引导学生学会从众多的社会现象中区别善恶,从纷繁复杂的思想中分出好坏。对于仪式活动的开展,各学校在形式上要通过共同点来体现仪式活动的严肃性,同时还要突出自己的特点。要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学生活动设计就要详细,从仪式中各项活动起讫时间的流程安排到场地物品的式样摆放规划,再到参加人员的着装与行为规范都应考虑到,力求达到仪式应有的最好的效果。
(二)美化校园活动
这里说的美化校园活动,是指在学校的支持下,以自愿为前提,让学生们自己制作装饰品美化校园。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系列性,设计学生活动时应包含学生行为和思考等多个维度。研究表明“学校文化影响和制约着学校群体成员并代代相传”。因此,设计好美化校园活动便尤为重要。美化校园活动能够很好的展示学生的才华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在学生作品被用于校园美化后,会不断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对作品的评价,从而丰富学生的想法,增加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并且因为自己的参与而喜爱校园。美化校园活动有助于展示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维果茨基十分明确地提出:“一切教育的艺术则应该归结为引导和调节这一活动”。因此学校应发挥引导和调节作用,设计一个积极的思想核心做导向,将其体现在整体的美化布局方案中,做到自由发挥却不散漫无序,张扬个性而不凌乱嘈杂,让每个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都能感受到处处都在散发自己喜爱的气息,在快乐愉悦中受到学校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三)社团活动
本文所说的社团活动是指拥有鲜明观点和风格的学术派别活动。学生的学派活动可以是现有各学派的传承和发扬,也可以是学生自发组织的针对某一问题的某一方面的观点和态度进行讨论的学术活动。根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侧面性,进行学生社团活动设计时要重视传统文化和学术素养的建设。鼓励学生用文章的形式开展论辩,使学生增强文化主体性,同时也能够使文化更有效地发挥其育人的功能。设计社团活动,要注意用各学派的不同观点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具有远大理想、爱国热情和世界眼光的新人。
(四)校外活动
本文所说的校外活动是体现爱国精神的扫墓踏青活动和体现中华民族互帮互助精神的社区公益活动。依据学生文化建设的多形态性,设计学生校外活动应采取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设计适合学生的校外活动可以驱动学生与社会环境对话。校外活动可以丰富并补充学生的生活,对培养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了解国家历史,了解社会现状,了解自己的由来,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符合社会现实的动态的发展观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积极的生命体验。设计学生课外活动还要关注师生交往。校外活动给教师提供了解学生的机会,了解整个社会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以便从更宽广的角度和深度去研究和教育自己的学生,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一、成功举办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
2012年7月26日,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在台北市圆山饭店举行。该次论坛由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广西桂台经济科技文化交流协会和广西社会科学院共同主办。
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有以下特点:
一是主题明确,紧扣两岸关系和经贸文化合作发展趋势。第七届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的主题是:“共同推进ECFA实施 深化两岸产业合作”,重点研讨在两岸和平发展新形势下,桂台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定机遇,创新合作机制,务实推进双方合作。论坛设立3个主要议题:推动ECFA落实,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两岸产业合作的路径与制度创新;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成和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签定机遇促进桂台产业合作。二是由于论坛主题和议题是台湾业界关注的重点,引发岛内企业界、学术界人士的积极响应参与。由于再次当选,两岸关系继续朝着良性互动方向发展,推动ECFA落实成为两岸互动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也是台湾业界关注的重点。在只有1个月准备时间,又值台湾学校放假的情况下,仍然邀请到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院长、中国台商投资经营协会理事长、海基会、亚洲台湾商会联合总会顾问陈明璋博士,淡江大学中国大陆所张五岳所长,中华经济研究院刘大年研究员,台湾大学国发所杜震华教授等台湾著名学者参会演讲,台湾企业界人士20多人参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蓝天立出席论坛并致辞,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董事长詹火生主持会议并致辞,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吕余生主持会议并做主题发言。广西社科分团全体专家学者以及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广西投资集团、广西旅游投资集团等单位的嘉宾参会,参会的桂台嘉宾共50多人。三是就利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ECFA进一步落实的机遇,广西有条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与台湾的经贸文化合作,共同促进资源整合,合作开拓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市场达成广泛共识。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署和实施,为两岸产业合作奠定制度基础。特别是2011年1月1日ECFA贸易、服务贸易早期收获全面实施后,到现在已经开始第二阶段降税,超过早期收获产品总数94%的货物均已实现零关税,两岸货物贸易规模持续扩大,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不断加快,充分发挥了两岸产业优势,为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桂台两地资源互补,产业合作基础良好,在ECFA背景下,双方加强和深化产业合作正逢其时。广西邻近东盟,具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前沿的独特优势,北部湾经济区有条件成为ECFA特殊补充与关税减让、市场开放、产业合作的主要试验区,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港等中心城市将在桂台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产业合作方面,桂台双方可以加大电子、石化、汽车、能源、钢铁、生物制药、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制造业领域合作;继续深化农业合作;全面拓展金融、港口物流、文化、旅游、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合作,促进产业全面升级,共同开发国际品牌,开拓包括东盟在内的国际市场。四是反响良好。广西电视台和中国新闻社等新闻媒体对论坛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香港文汇报、台湾和国内新闻媒体也对论坛进行采访报道。
二、与台湾学术界开展广泛交流
广西社科分团发挥自身特点,与台湾学术界开展了广泛交流,达成了加强合作、共同建设学术交流平台的共识。
广西社科分团作为以广西社会科学界专家学者为主的学界代表团,发挥自身优势,精心选择了台湾不同类型的学术机构和智库,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台湾智库开展了以“社科研究与智库建设”为主题的座谈交流活动,重点讨论了加强智库合作,共同促进桂台交流合作等议题。在与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的座谈中,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詹火生董事长指出,广西与台湾共同主办的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成功举办了七届,已经成为两岸稳定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之一,更是基金会推动的与海南博鳌论坛、福建两岸关系论坛并重的重点交流平台之一,今后仍要继续推动。对于广西社会科学院吕余生院长提出的就桂台合作具体议题开展研讨的建议,詹火生董事长表示支持。在与中华经济研究院的交流中,双方学者就人才培养合作,桂台农业、产业经济、文化合作,面向东盟的交流合作等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中华经济研究院东协(东盟)研究中心表达了与广西社会科学院建立稳定交流合作关系的愿望。在与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的座谈中,双方达成了加强人才培养合作,就共同感兴趣的两岸交流和桂台合作具体课题开展合作研究的共识。这三个不同类型的台湾智库均表示愿与包括广西社会科学院在内的广西智库合作,共同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开展桂台合作课题研讨。
现如今出现了许多以策划活动为主的展示设计,在一些中小型的展览展示设计公司中,一个项目的展示设计内容往往是在一项活动策划项目中进行的。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策划部分;(2)设计部分。前者主要是活动推广和现场活动、活动主题、活动内容、宣传物料、会员招募、礼品发放、会员优惠以及礼品专享,现场活动中即包括活动签到、活动舞台、艺术演出,等等。后者的体现主要是在具体活动中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文化背景确定整个展示活动的展示活动空间形态、平面的布局、参观流线、标识设计、展台及展墙的设计、整个空间的氛围设计、照明设计等。展示的设计的风格和内容是根据活动主题内容而定,整个活动的效果好坏不仅是策划的功劳更主要的是依靠展示设计的补充,所以这两项工作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二、策划活动下对展示设计的要求
以“董事长欢迎晚宴策划活动方案”为案例,地点在总统府内。此活动接待贵宾目的是让贵宾夜游总统府并鉴赏和学习民国文化。因此策划师定义这次活动是以“民国风文化氛围”为主题的晚宴招待活动。
(1)现场:
主题与甲方确定后,设计师要在甲方带领下进行现场勘察,包括尺寸量取,树池数量,道路宽度,人流量估算等。活动前现场现场的勘察起了重要的角色,直接为平面图的布局起了直观的一面,也为后期的施工带来了方便,让设计师做到心中有数。
(2)平面设计与人流动线:
接着上述案例分析其平面设计与人流,根据现场勘察与甲方要求,设计师明确此项活动的内容及程序,分别是01-引导路线图02-接待背景03礼仪接待04-洽谈休息区与存包区05-主餐区06-舞蹈区07-民国街景08-茶歇区09-夜游路线。功能分区明确有休息区,观景区,氛围区,主要人流在05、06、07、08、这些区域面积要适当考虑大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观看。流线设计中从停车场到油画展区到中山广场区(主要区)最后夜游总统府,整个流线连贯性强,做到了不交叉、不逆流、避免流向复杂现象。人流动线的设计还要把人流方向,人流速度、滞留空间、休息空间做统一考虑。同时,休息区,洽谈区主餐区与舞蹈区形成动静对比,最终敲定方案。
(3)展示空间设计:
基于一个策划活动下的展示设计,要想活动精彩离不开展示空间对主题的烘托渲染。前面已经说了,此活动意在民国风文化学习,所以设计师在设计时,从色彩、展台、展墙都要与主题相吻合,包括物料选择上,在一个活动下,展示空间设计要考虑到,道具与空间之间、道具之间、观众与空间、观众与道具、空间与照明等整个多维复杂的空间。例如本案例为了烘托民国氛围,利用动态的卖报卖烟童,礼仪人员,黄包车,这些物料的服饰搭配等等都是为了更能够为展示空间增加活力。
(4)展示道具设计:
道具在展示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能为活动服务,烘托整个氛围,还能给人一种舒适的环境。道具有大有小,大道具有分割空间,供观众观赏的效果。包括活动中经常用到的表演节目的舞台,展台、展柜、展架这些无论从造型上、色彩上、还是展品都是为活动服务的。小道具包括活动中餐桌上的席卡,可以起到方便宾客找到席位的温馨提示,花艺的摆放,可以净化空气,使人感到平静,还有一些特殊的展架起到宣传说明作用,一些活动宣传物料起到了指引作用,指示牌起到引导参观者的作用,灯箱、音响、麦克风是活动中常见的道具,沙盘和微模型在展厅中常用,在活动中则多用于相关房地产宣传活动中。例如本次晚宴活动所需的主要道具将活动需要的欢迎背景台设计成一种书卷的形式,同时也作为本次晚宴的醒目标志,采用这种造型主要是体现民国时期的书香气息和文韵精神。根据本案设计的需求,舞台放置于主餐区边上,将原有场地区域中的树与舞台相融合,舞台规模,舞台背景的设计都与民国文化息息相关,舞台灯光的设计是遵循舞台艺术表演的规律和特殊使用要求进行配置的,其目的是将各种表演艺术再现,使得活动顺利进行。对于活动下的茶歇区的设计,茶歇区是活动中必须要有的区域,除了可以供宾客休息之外,茶歇区还起到“留客”的作用,目前很多茶歇区在奇特的布局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茶座上可口的点心、茶水、温馨的提示、舒适的座椅,在喧哗的环境下打动人心。
(5)色彩设计:
色彩是策划活动中要传达主题的重要因素,也是观众认识、理解内容的条件,可以想象没有色彩的展示活动即环境将是何等的效果。很多试验足以证明,人们在观察物体时,首先引起视觉反映的是色彩,而后对形体的反映逐渐膨胀起来,进而形成完整的,有形有色的对所观察物体的反映。色彩不仅是展示形态的表情,更是整个活动的空间氛围的体现。因此,要了解色彩的特征,对观众心理的影响,研究并合理的运用色彩的变化规则及配色方法,实现色彩在展示空间环境中不可代替的重要功能,完成传播展示信息的目的。策划活动下色彩设计的原则:(1)完善展示空间,突出活动展览的主题。(2)色彩要统一和谐的原则。(3)丰富空间层次,突出活动中心的原则。(4)注重照明、材质等表现力的原则。
三、会展展示设计对策划活动的传播性
会展活动的核心就是使信息交流进而组织起来的传播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无非是使得企业形象得到传播最大化,获得最大的利益价值,即为了传播会展信息。成功的会展活动固然离不开活动策划者对整个活动过程的精心打造,所以,大家往往以为活动精彩的与否是策划师在起主导作用,这一观点至今为止,一直被商家及参观者所误导,真正起作用不光是策划者的活动过程策划,更主要的是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展示设计对此活动氛围的烘托,主题的打造,才使得会展活动对一个品牌有了传达力。那么会展展示设计是如何对活动进行传播的呢?首先我们知道一个活动往往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就是舞台上精彩的节目,活跃的节目可以使得活动达到吸引很多人观看,但往往匆匆的过客,看完后只记得节目内容,而却不知道商家的意图,更记不得是哪个品牌的推广。另外还有一些参观者,觉得节目有意思想留下的却因为环境不好,或者没有休息地方等各种原因离去,这些都会造成对本次活动的失败。每一个活动的商家都不愿花大钱为一个活动布置持续的精彩节目的。这也是很多商家头疼的问题,解决此问题最关键的是,商家把重点太看重“表”上内容而忽略了“里”的部分。比如,舞台的造型设计,舞台背景及文字的设计,灯光照明都是可以大做文章来为本次活动进行传播的。同样地点相近的两个节目,一个有音效和灯效而且与整个活动氛围完全吻合,另一个只是照搬过去的别的品牌的设计没有特色可言,观众会记得哪个呢?还有如果你的活动舞台周围合理的设置了休息区,可供宾客休息饮茶还可以看免费的节目,我想也不会导致一些人看一半就走了,因为你为宾客提供的不仅是一次活动的推广,更是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这样以用户为中心进行考虑的活动,最容易引起目标观众的注意、共鸣、并为目标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业也因此达到了品牌的传播目的。活动中展示设计的综合运用最终达到的不仅仅是观众的参观,更重要的是对观众提供一种文化的传播,一种审美的感受,一种对企业的文化的理解等等,现如今的活动,策划流程固然很重要,活动中起了喧宾夺主的地位还是离不开展示设计无形或有形的传播性。
四、结语
一、群众文化的定位、含义及特点
(一)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定位
群众文化活动主要指的是人民群众在自身职业外所进行的自我娱乐和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活动。其以群众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以满足群众精神生活为主要目的,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作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其一,群众文化活动主体是群众,客体是各种文化活动;其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主要以各种文化娱乐活动为主;其三,群众文化活动是群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群众文化的含义
所谓群众文化,主要指的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根据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的客观需要,这种客观需求在满足社会化的过程中所逐渐形成的文化。群众文化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群众作为主体地位,在文化方面彻底解放的表现,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是一切积极向上的文艺娱乐活动,主要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群众文化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形式,它从人们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得以出生又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正是由于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群众才能通过各种文化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获得美的享受,在文化活动中获得心灵的陶冶和审美情趣的提升,这也是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所决定的。
(三)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
第一,群众文化以道德意识作为引导。群体性的文化活动或多或少都具有社会性的独特功能,与人民群众的共同道德意识相符合。民间的小型文化活动,大多都与具有当地特色的庆祝活动相关;第二,群众文化以经济作支撑。社区的作用让社区文化活动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加上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活动基地相继的建设起来,社区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人们的文化活动水平日益提升,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发展;第三,群众文化以活动作为基础。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群众日常生活的体现,正是因为与群众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群众文化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群众文化活动也失去了自身的功能性。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丰富多彩,都是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展开的,脱离群众的文化活动注定会随着文化发展所淘汰。
二、群众文化活动的要素分析
从群众文化的基本特点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活动是群众文化的载体,适时的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才能够更好的丰富大众的文化生活,为人民群众提供积极有益的精神粮食,从而提升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品位,真正做到将群众文化向社会化、群众化推进。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机关部门、民间组织,都应该积极的举办一些群众文化活动,深入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无论是谁组织开展的何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都应该有积极正确的目的,没有目的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无法开展的。而活动的主要内容通常都是由组织单位的意图体现、活动所需求的资源以及要达到的质量、群众的参与度和认可度这几个因素来制定的,活动的形式一般是由组织者的目的所制定的,一些比较新颖的文化活动形式也是组织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发展而来的。
三、如何有效的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分散活动与集中活动同步推进
新时期下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不同于以往,文化活动的主题开始凸显出个性,从以往的主要以文化馆、文化站、社区来组织开展文化活动到目前群众自发的依靠各种设施来开展文化活动。对于目前的情况,文化馆应该积极转变工作模式,通过实地调研分析,与群众经常进行文化活动经验交流,做好角色转变工作并对群众自发的分散活动进行科学引导,促进分散活动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在群众分散进行文化活动的同时,各级文化单位也要认真的履行自身职责,定期的组织一些质量较高的集中性活动,为群众的分散活动提供一个交流促进的平台和展示的机会。在群众文化的新形式暂未普及的情况下,文化单位应当积极的推广集中的文化活动,同时在普及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宣传,发挥推动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先进示范带动作用
作为群众文化管理的主要阵地,阵地活动起着群众文化活动示范带头的重要作用,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示范窗口。而目前来说,很多文化馆、文化站所举办的阵地活动比较单一,无法带动群众参与,也不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功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下,文化馆及其它文化单位必须要深刻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职责,而不是仅仅搞自我建设,要尽最大限度接纳更多的文化活动人员,尤其是要通过一切方法来将阵地活动搞好搞活,提升文化单位活动的档次和质量,提升文化单位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地位以及影响力。因此各级文化单位必须要将组织具有思想性、娱乐性,融入当地特色风俗的高质量、高档次的群众文化活动纳入日程,同时随着文化活动项目的不断创新,各种设备设施的不断升级来更新文化活动形式。积极发挥文化阵地活动的示范性、向导性以及带动性,将最新形式和最新内容的文化活动传递给人民群众。
(三)积极争取领导支持和群众参与
作为做好群众文化活动工作的两个关键因素,领导支持与群众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缺乏政府的支持,群众文化活动所需要的一切资源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也无法开展大型的高质量的文化活动;而领导支持后,群众的参与度低,文化活动脱离生活实际,也不能很好的来开展,因此此二者是缺一不可的。文化馆等文化单位要积极充当群众贴心人的角色,与民间活动团队和一些文艺积极分析多沟通,多交流。在吸收中青年文化活动人员的同时,也要着重吸收老年人,让老年人也能够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此,文化单位可以组织建立一些老年秧歌队、舞蹈队等,将老年人对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让他们也能够在群众活动中找到乐趣,让所有年龄段的群众都能够积极的关注群众文化活动并参与其中,为我国的群众文化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下开展和组织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利民工程,各级政府以及文化组织部门要提高群众文化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我国当前文化政策的正确引导下,把握好文化大繁荣的发展机遇,结合本地发展实际,积极举办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群众文化活动,走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道路,让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没有文化滋润的土地只会是一片贫瘠的沙漠;失去文化的城市也只称得上是钢筋铁骨的水泥;不懂文化乐趣的人注定只有一颗毫无生机的心灵。新时期下,文化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只有重视文化建设,才能够在当前日益竞争的国际形势下获得一席之地,占据主动地位;只有理解到群众文化的内涵,认识到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将文化的潜在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前进,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和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郑莉华.浅谈如何组织有效的群众文化活动[J].大众文艺.2012(09):P58.
关键词:品牌;活动;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263-01
一、快速扩展中的品牌概念
最早的“品牌”是从古代那威文字brand延伸而来的,翻译成中文为“烙印”的意思,从用来区别牲畜所有权,到各商品、服务以及广告等经济方面,随着“品牌”概念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品牌”理念已经被广大人民认可、熟悉。比如肯德基、百事可乐、李宁、美的、海尔、同济堂等品牌多不甚举,“品牌”内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域多,关注广。更是与“文化”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这种新的文化形式,使得商品的最核心的价值更加凸显,“品牌文化”将其情感和精神表露无遗,出现了很多观点,比如“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品牌的灵魂”等等,并且逐渐深入到新的理念的产生,其本身成为一种商品,并通过市场经济作用,挖掘出艺术产品的特殊性质,将其精神理念充分展示,满足需求,同时可以得到最大的利润空间,推动品牌文化活动的建设与经营,形成“品牌群众文化”新理念,具备了“品牌文化”的理念和精神,同时又结合了群众文化的特殊性质,更突出了其公益性、服务性、平民性和社会性。
二、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要素
(一)公益性
通常情况下,群众文化活动是由某些公共服务机构或者政府部门来组织、策划和实施的,其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公益性,所有的活动开展都是围绕群众的文化权利来进行的,其主要目标是满足文化需求,完全区别于利润为目标的商业活动,在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建设中公益性永远都是方向的指导,绝不能有所偏离,否则,则不属群众文化活动范畴。
(二)形象性
任何一个品牌都要有一个形象定位,那么同样,品牌群众文化活动要有自己的形象定位,如何做到一个准确的定位,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以及为了达到预期效果,活动本身应该具备怎样的创新性,因此,活动策划之前要做好调研,充分评估活动的可实施性,现实文化允许,将活动基调打好,才可以让更多的受众所接受,并能够乐于参与。可见,一个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的奠基石是其形象性。
(三)文化性
纵观“品牌”的发展,其终究一种理念的体现,这种理念是文化和精神的综合体现,作为时展的新产物“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更应该将最新的文化、精神和理念传递到社会的每一角落,将浓厚的文化性,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承载这一品牌,活动才更具有影响力、辐射力。我国的群众文化分为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在一个城市中,群众文化覆盖了每一个领域,有社区文化、企事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在农村方面,群众文化又以各种民间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形式存在着。任何一个活动一旦成为品牌,成为精品,那么它所具有生命力是强大的,其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每一个品牌群众文化活动都是某种文化背景下,某种特定时间内,某个角度上所具有的文化特点、地方特色的一种体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参与性
所谓“品牌群众文化活动”,必须是被广大受众认可,并且积极参与的活动,并且形成延续性。因此,每一个品牌都要打好群众基础,并具有一个顽强的生命力,只有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淀,一个品牌才能拥有更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让更多的各个层面的群众参与进来,并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和热情。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让群众的视野更广阔,审美更接近时代,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拒绝文化的群众化形式,深化群众文化活动的内涵。
(五)可持续性
一个品牌群众文化活动首先主题要有连贯性、一致性,上下届活动在主题的传承上有所体现,始终保持相同或者相似;活动的举办时间要具有规律性,或者说有一定的周期性,具有一定的节奏,不能随意的进行调整或修改,同时,活动的形式要稳定,这样一个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可持续性,才称得上品牌,没有经过岁月的验证,没有深入人心,没有号召力和影响力,就不能成为品牌。
综上所述,要打造一个品牌群众文化活动,符合时代步伐,体现群众需要,富含创新观念,文化内涵,形式多样,有独特的传播手段,可持续的从小做到大,不断提高影响力,吸引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其中,逐渐建立品牌。建设好品牌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所有的群众文化工作站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将先进的文化,广泛的贯穿到活动中,为群众提供更为广阔和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