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专业音乐软件;多媒体技术;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从理论上来讲,多媒体技术与音乐软件的相互结合对音乐教学来说是再好不过的了,但由于在音乐教学中要求输入大量的五线谱,从而将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拒之门外,他们依然按照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法,在面对这种现状时,如何将多媒体技术与专业音乐软件同时引入音乐专业理论的课堂显得尤为重要。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在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中,尤其是与作曲技术理论相关的课程在教学方法的局限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听觉方面
在音乐欣赏和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大量的音程、和弦以及旋律音响效果,在教授过程中,特别是和弦、音程的快速转位在黑板上的多种演示以及丰富多彩的音响效果,传统的音乐教学需要由教师通过钢琴的演奏才能使学生获取各种各样的音响效果,这种教学方法对教师的钢琴演奏能力较高,因为教师的钢琴演奏水平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没有音响的音乐理论课程,使实践脱离了理论,很难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2.视觉方面
在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五线谱黑板,这种黑板在出厂前就把一排排标准的五线谱规范地印在黑板的表面,教师便可在上面进行理论讲解和谱例的演示,否则就得在课堂上当场绘制五线谱,不但耽误了有限的课堂时间,而且会因为绘制的五线谱缺乏相对的规范性,从而使学生在一些音乐理论概念上出现认识上的错误,达不到预期的教学质量。
3.感观方面
一些音乐符号和标记仅仅用说教的方法,很难使学生明确的理解其真正含义,比如琶音、颤音、渐强和减弱等音乐表情,只是依靠教师讲解,学生很难体会和感受到他们实际的演奏效果。当教师需要学生欣赏一首钢琴曲中的一段乐曲时,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去欣赏,因为他们不能很好的将听觉与视觉结合在一起,有的学生甚至将音乐欣赏课程作为睡觉休息的课程,这一现象的出现给教学方法的改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二、专业音乐软件走进课堂的必然性
目前国内针对于专业音乐软件走进课堂的说法,既有支持者,又有反对者。一方面,专业的音乐软件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音乐教学与时俱进,从而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同时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校实施这一教学方法,必定要提供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音乐教师对音乐软件操作的熟练程度,从现实的角度考虑,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够顺利地将音乐软件引入课堂。因此,从社会的需求来看,音乐软件走进课堂存在其一定的必然性。
1.运用音乐专业软件,例如Encore4.5、Finale等,可以把乐谱谱例书写的更加高效、美观和规范。在运用音乐专业软件的同时,不需要采用专业的五线谱黑板,在投影等成像设备上就可以向学生们展示各种复杂而又规范的音乐谱例。音乐专业软件中包含着各种美观而规范的音乐记号和五线谱,不会再出现以前手写过程中会有的各种书写错误。对于学生们来说,有利于他们正确树立五线谱的各种记号概念。
2.音乐软件还可以表现速度变化的不同效果。例如,针对于同一个谱例,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速度进行演示,由此可以看出速度在音乐中的突出作用。当同一段音乐谱例采用不同的速度被播放的时候,就会得到完全不一样的音响效果,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速度的提升往往会受到教师钢琴演奏水平的制约。
3.音乐软件中的多媒体视听功能也是其一大优势,这个功能摆脱了对专业视听设备的依赖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进行视听同步,因为在Finale和Encore4.5等制谱软件中,都包含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音序功能,可以一边展示谱例,一边播放谱例的音响效果,除此之外,它默认状态下的钢琴音响效果也比较好,在一般谱例的音效示范中,也完全可以达到真实钢琴的演奏效果。还可以播放多声部的音乐形式,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不同谱例的音效。
4.音乐软件可以实现谱例的快速转换。在传统的音乐理论教学中,要想实现谱例的快速转换是不可能的事情,教师需要在黑板上书写、讲解后才能完成谱例的转换,这个过程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利用音乐专业软件,我们就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提前输入需要讲解的谱例,在课堂上只需要直接打开就可以进行讲解,这样,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就可以节省出来,从而留出更多的时间给教师进行讲解和学生的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谱例之间的快速对比转换。
【摘要题】师范教育
【英文摘要】Itisofvitalsignificancethatthe&nb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二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三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同时,高师音乐专业的教学,应在坚持传统的专业教学特色的基础上,走出技术学习重于一切的误区,合理调整学科结构,更进一步地明确技能学习的目标与层面,增设相关的文艺理论课程,尤其必须尽快增设通俗性的中外戏剧比较、中外画论解读、审美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并通过中外音乐作品听赏、中外美术作品赏析等讲座或阶段性课程的实施,来提升学生的听觉审美和视觉审美的能力。因为,国家《艺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艺术课程的实施,是对中小学生实行人文关怀,意图通过艺术史和美学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接受世界各种文化是如何通过艺术而形成的,培养正确地价值观。艺术课程还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艺术批评和欣赏,使个人情感与人类情感源泉接通,艺术应视为人类的精神家园。艺术课程通过在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来充分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独创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有这些都将对高师艺术类专业教育产生深远地影响和彻底地革新。
可以预见,随着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基础教育母体的高师教育,必将更进一步地反思自身的专业结构,高师艺术类专业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高师艺术类专业的教改研究与发展方向,只有与基础教育的改革相适应,才能使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步入良性转道。
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国家义务教育新一轮改革中极具特色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亮点。随着高速发展的资讯时代的到来,艺术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博物馆、音乐厅、美术馆、戏院等,而是更大程度地借助于大众传媒,通过影视、网络进入现代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用相当便捷的方式与方法,在艺术中随时汲取灵感。同时又可以及时地将所获得的艺术思维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和研究中去。综合艺术素质成了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缺之不可的综合型知识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
艺术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必修课,明确指明艺术课程在建立学生的健全人格、陶冶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智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艺术课程全方位地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现代影视、传统书画、篆刻等艺术形式和展现手段,从而使学生学会体验与感悟艺术的魅力,掌握在生活和学习中获得享受艺术美的手段与思维方式。但它又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的叠加,而是使学生的艺术能力得到综合的发展。它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传输,而是在培养学生感知艺术能力的同时,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能力。从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等方面,建立学生在学科间转换、贯通、兼容、互置的多种能力,从而达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艺术课程明确提出要为中小学生营造一个音乐、美术、戏剧、舞蹈、影视等学科相互支持与互补的艺术学习环境。建立多门艺术学科的相互沟通与交互,形成综合艺术的能力。并将这种学习环境与学生个人的成长环境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兴趣,促进人际交流和情感表达,从了解艺术如何模仿生活、再现生活、如何表达情感等角度入手,自觉地把艺术学习与人类生活、人类情感、人类文化和科学发展联系在一起,加深对艺术的理解。
由于艺术课程不再是单一取向的技能学习,所以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机械训练和重复模仿,是让学生围绕以人文为主题的艺术学习,是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强调个性化的学习,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二
我国高师现有的音乐专业的教学模式,长期沿用的是专业艺术院校专业教育的结构模式。多年来,在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它在很大程序上重视的是专业技术与技能的建立与提高,早已形成了其自身突显学科专业的单极发展的结构模式。在这个结构模式中,贯穿始终的是对专业领域划分的过于细化。同时,也在学生的专业发展方向上,存在着定位过早或专业技能单极拔高的普遍现象。在建立学生专业学科知识与专业学养课程以及人文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方面,始终鲜有自身的特色,难以做到真正地素质综合与相互兼容。因此,某种意义上说,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科教学,有些可以说是对专业艺术院校相关专业的技术型“克隆”。尤其是近几年来,各地高师纷纷成立了自己的音乐学院。显而易见,其角色的定位,被人为地异化了。众所周知,一个正常走过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生,进入高师音乐专业学习之后,无论如何是很难被培养成一个合格的演奏家或演唱家的。高师音乐专业不仅承担不了如此重任,也不应当承担这样的任务。况且音乐家是不可能批量培养的,那毕竟是少数人的事业。高师音乐专业其首要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合格的、未来的艺术教育家。
面对现今知识经济时代,国家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基础教育新一轮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育改革展开了。特别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得现今高师音乐专业日趋显露出它僵化扭曲的一面。尽管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高师音乐专业为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和输送了大批的专业教育人才。但面对《艺术课程标准》的实施,基础艺术教育需要的是在艺术上兼具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多方面技能与知识的,多专多能、各项素质互置兼容的复合型艺术教育人才。高师音乐专业的发展态势,面临着新一轮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在基础教育的新一轮课改不断推进的同时,也必将大步推进高师相关艺术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这是时代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呼唤。
三
高师音乐专业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思想与观念的更新,首要的是必须将现有各科传统的专业学科教学,实行真正有机地综合。切实地从艺术学的角度,全方位进行通识性的学科贯通。众所周知,除科学之外,艺术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主要方式之一。艺术既具有直觉、感性、整体的思维方式,又是人类表达情感、思考人生、观照现实、追求理想的重要方式。鉴于此,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尤应摆脱狭隘的审美经验和偏执的审美观念、审美情趣,必须主动自觉地用人类创造的各种文化来提升自身的修养,以便适应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比如,应将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与键盘的学习加以紧密地结合,在键盘普修课中,加大理论和声的含量。将初级和声理论有机地引入到键盘的技能教学中,造就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这样,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使本显枯燥的技能练习变得有趣和鲜活起来。如此,才能真正建立起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通过理论与技能的贯通;才能真正建立起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才能更进一步地造就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另外,作为艺术的传播者,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也是急需充实的一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就是实现人的艺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面对这样的目标,高师音乐专业传统的学养型课程,已经突显出其在人文学习上滞后与单极化的一面。所以,高师传统的中外音乐史应在原有基础上,从人类文化大背景出发,将音乐与民族、音乐与历史、音乐与风俗、音乐与本土文化、音乐与地理等等各方面,实行全方位的互通。此外,通过小论文撰写的形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把握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同时,在传统的中外音乐史课程的基础上,也急需拓展人文学科的其他领域,开设诸如人类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世界主要文明地区文化发展概述以及中外音乐文化比较等全新课程,从多极发展、多元建构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培养新课标需求的专业人才。
尤为重要的是,国家《艺术课程标准》将艺术设为单独一门课程,这在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它明确提出了走音乐、戏剧、舞蹈、美术四科综合之路,教学的内容皆以人类文化中优秀的、经典的艺术作品为核心。明确将艺术课程界定为涵盖美学、艺术史、艺术创作、艺术批评四个部分。针对这样的巨大变革,高师艺术类专业(音乐、美术)的专业学科教学,从理念更新到学科之间的合理结构,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的四科综合之路,必须由基础教育的母体——高师艺术类专业教学开始启动。
关键词:民族民间演唱资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08)02―0018-04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且多民族、多方言、多种习俗并存的一个大国,民族民间演唱资源极为丰厚。民间歌曲是我国众多民间演唱形式的一种,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音乐教育最宝贵的课程资源。如何开发与利用民间演唱课程资源,把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演唱资源――民歌加以延续传承,充分发挥民歌演唱资源的作用,使民歌演唱资源与学校的音乐专业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音乐教育发展服务,是学校和音乐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民间演唱方法,增强学生民族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本课题主要研究和探讨民族民间演唱资源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民歌演唱资源演唱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民歌演唱课程资源是指全国各地域、各民族流传在民间的传统的各种风格的民歌及其演唱方法中的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音乐课程或服务于学校音乐课程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它可以简单地分为地域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和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随着我国现代化和都市化的发展,民族民间演唱资源会不断地演变,这是一种必然趋势。但遗憾的是,在人们追求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一些古老的民歌被人们淡忘了、遗失了,这是非常可惜的,也是令人担忧的。民间民歌和民间演唱技法是我国无形的宝贵财富,它可以通过音乐课程传承下来,并且发扬光大,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这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二、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的挖掘
(一)挖掘各地域民间歌曲演唱资源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个地域都有自己丰富的文化遗产,各地域民间歌曲都具有鲜明的地区性特点和特色,如陕西民歌《三十里铺》、《信天游》、《赶牲灵》,东北民歌《对花》、《四季歌》,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山西民歌《走西口》、《五哥放羊》,青海民歌《四季歌》,江苏民歌《杨柳青》,浙江民歌《采茶舞曲》等等。而且各地域民间歌曲都有像《绣荷包》、《茉莉花》、《四季歌》等同样名称的民歌,但歌词、旋律、演唱风格、发声特点是有区别的。由于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中地理环境差异、生活习俗不同,各地方言差异、审美意识的差异等诸多因素,形成了不同的演唱风格和发声技法。如江南民歌委婉、细腻,声音柔和;陕北的信天游高亢、辽亮,声音具有穿透力;东北民歌粗犷、豪放,声音口腔共鸣较多;长江流域的号子,多用高腔唱法,回声唱法(假声)等等。民歌演唱有诸多演唱技法,如:滑音、颤音、水音、甩音、高腔、润腔、哭腔、柔腔、假声、真声、直声、抖喉等等。我国民间歌曲有着丰富的题材和多种的体裁形式,如: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放牧歌、狩猎歌、赶马调、婚嫁歌、丧葬歌、酒歌,不同的地区演唱技法和艺术风格无不是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的最直接的体现。
为了我国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这一资源能够保存、传承和发展,我们要有目的、合理的对各地域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进行开发,这是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在开发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的策略上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对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进行开发,成立各种类型的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研发点。采用文字记载、印刷出版、录音录像、制作光盘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保护,建立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文库,并把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文库中的珍品通过网络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播。
2、组织音乐研究人员和声乐专家实地考查,研究各种民间演唱发声方法、发声原理,形成声乐理论,创建多元化的中华民族声乐学派。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学术交流,及时发表专家的研究成果,让理论指导实践。
3、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级媒体的导向作用,为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提供生长园地,为民族民间歌曲传播创造良好的条件,提高民间民族音乐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宣传我们民族的音乐文化。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可以开设民间音乐频道或是栏目,把民间歌曲推介给广大观众,让民间歌手走进电视,走进千家万户。使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有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人们逐渐认识民歌、喜爱民歌,增强民族意识,以我们中华民族的音乐艺术为荣。
4、专业音乐团体、民间音乐团体共存,音乐团体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载体,通过各种演出活动,传播民族民间歌曲,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歌曲资源,并以此带动群众参加学歌、唱歌和赛歌活动。制定不同等级优秀歌手及著名教师奖励、命名政策,使优秀歌手和教师在群众性的演唱活动中不断涌现并受到尊重,推动民族民间歌曲的普及。
5、各级学校应将当地的民族民间歌曲演唱精品纳入学校音乐教育体系,并把民族民间歌曲的精品编写成教材,出版民族民间歌曲演唱音像,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组织民间歌手到学校演唱交流。让民间歌手有自豪感,增强演唱者唱好民族民间歌曲的愿望。师生听民间歌手的演唱是一种最直接的学习方式,让师生了解有许多民间歌曲演唱资源等待他们挖掘、开发、研究和总结。
(二)挖掘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由于各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地理环境不尽相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少数民族民间歌曲直接反映了各自民族的生态环境、生产劳动、生活习俗、思维方式、民俗风情。民间歌曲是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少数民族世代流传的歌节、歌会有:壮族的三月三歌圩;回族、藏族、土族、东乡族、撒拉族的花儿会;哈萨克的阿肯弹唱会;苗族、瑶族、侗族、水族的芦笙节;苗族爬山节;白族的绕山林;布依族的歌节;京族的哈节;景颇族的木脑纵歌等等。民间歌曲是少数民族“族性”标志,形成了具有本民族鲜明特色的“族性腔调”。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是我国音乐百花园中的美丽之花,它开放在高原,流躺在大海,生长在辽阔的草原,绽开在山塞乡村。翻开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历史少数民族的民间民歌数不胜数,如蒙古族的《牧歌》、《辽阔的草原》、《小黄马》、《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新疆维吾尔族的《马车夫之歌》、《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哈萨克族的《玛依拉》、《我的花儿》,云南彝族的《跳月歌》,广西壮族的山歌《刘三姐》,延边朝鲜族的《道拉基》,宁夏回族的《上去高山望平川》等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绚丽多姿,旋律优美动听。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地域性、现实性和群众性等特点。而且各民族的民间歌曲都有自己民族的独特演唱风格、演唱形式和发声方法。单从一个蒙古族来说,其本民族的民歌数不胜数,演唱方法除长调唱法(乌日图音道)、短调唱法(宝古尼道)外,还有一种特殊发声方法一个人能发出和声的“潮尔”唱法等。可想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知多少。这些都可以作为音乐课程资源,有待我们去挖掘、去传承。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演唱资源要在保护的前提下积极的开发。
我国民族政策是有利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体现在政府文化遗产实施的有效的保护、整理与研究上。面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流失现状,音乐工作者本着“抢救第一”的原则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少数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挖掘、收集、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省、市成立了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机构,出版《中国民间歌集成》、《少数民族音乐史》等;各地区编了写当地的少数民族简史,少数民族民族风俗,少数民族民歌集等。随着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的进步,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发展现状不容乐观,笔者近日在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族采集民歌,会用达斡尔族语演唱民间歌曲的歌手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上。而新生代连本民族语言都讲不好,古老的民歌根本就不会唱也不想唱,喜欢唱流行歌曲。当我问到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唱自己民族歌曲。他们回答我是“不好听”、“没听过”、“现在不流行”,这样下去的结果可想而知,如果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少数民族的民间演唱资源就会随着社会的进步、都市化的进程而遗失。所以我们要积极开发和保护少数民族音乐资源。如何开发这一资源,在策略上除采取同民族民间民歌演唱资源相同的保护措施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把音乐研究工作者的成果纳入音乐教育体系,不让其陈列在图书馆、档案馆,让其成为我们音乐文化的一个亮点,成为音乐课程的一个资源。我国义务教育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自主管理的体制,除国家课程以外,地方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应占一定的比例。各民族所在的地方和学校音乐教育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2、建立少数民族民歌培训基地,以培训基地为主导,带动各民族群众积极参加演唱表演活动。培养少数民族民歌手、少数民族声乐教师,让他们来传承少数民族各自的演唱技法。
3、大力支持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活动,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办好歌节、歌会,使之成为少数民族的一道文化艺术景观,这也是一种较好的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的形式。民间歌曲本身就来自民间、扎根民间,与百姓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文化生活息息相关,少数民族民间歌曲与民间习俗、风情、信仰、相伴生存。我们要把民间歌曲资源回归于社会、回归于群众,让民族音乐之花在广大群众中绽放。
4、各级政府要制定相关的开发、利用、保护政策,对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进行收集和挖掘,并抢救那些快要流失的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成立少数民族音乐研究机构,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采用固定传承和发展传承的方式,对少数民族民间歌曲进行传承、保护和发展,对少数民族民间歌曲演唱珍品及时向国家文化部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有关部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民族民间歌曲演唱资源利用的构想
(一)在民歌课、欣赏课上利用这一资源。
流传在各地民间的原生态的民族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数不胜数。我国的民间歌曲浩如烟海,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像西北地区的花儿、江南小调、四川的号子、云南的山歌等。少数民族民间歌曲,如:民歌、侗族的大歌、新疆民歌、蒙古族民歌等等。而且,每一个地域、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民间歌曲,其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都有独到之处,都拥有它自己的听众群。如果说我国的民族民间唱法是百花园,那么每种民间演唱方法就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民间歌曲及唱法有待于我们音乐教学工作者去研究利用,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欣赏、学习、演唱。在音乐专业院校现在民歌课和欣赏课中,教师应让学生大量接触各地域、各民族的民间歌曲,了解我国民族民间歌曲及民间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的审美观,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调动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主动性。
(二) 在声乐课上利用这一资源。
目前,各地音乐专业学校声乐教学大都以西欧传统唱法为主及融入西洋唱法去唱民歌的声乐教学体系。真正的原生态的民歌和演唱方法是在民间口头传承的,没有上升为理论,没有进入声乐教学课堂,也没有好的传承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如果我们不培养专业民族声乐人才,我国现有的多种民间演唱资源将会减少,我认为有意识的去培养学生的民族性的演唱方法是我国声乐教学的一个特色,民族唱法应该是多元化的,声乐教师应该包容各种唱法。学生应在学习科学的发声方法的同时,结合自己声音的特点兼顾一种或几种民间演唱方法的学习。民间演唱方法比较自然,与地域、方言、讲话发音相关,学生能与自己生活的地区、语言相结合去选择某种民族性腔调的民间演唱方法练习是不难的。如江南的学生演唱一些江南民歌、云南的学生演唱一些云南民歌、蒙古族的学生演唱一些蒙古族民歌等等。我认为这是我国民族声乐多元化的一个渠道,既传承了民族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又弘扬民族文化艺术。
(三)社会实践、实践基地利用这一资源。
社会实践、实践基地是学校音乐课程的延续,是音乐教育质量、教育特色的保证。民族民间歌曲演唱社会实践基地比较薄弱,学生虽然学习声乐,但是对中国的民间歌曲及丰富的民间演唱方法了解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严重的影响了校外声乐演唱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为此,学校要加大社会实践活动和音乐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力度,来保证有效利用民族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因此,在开发策略上可从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从民歌的功能上开发,建立的民族民间演唱社会实践基地要充分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演唱的社会功能,提高民族民间演唱课程资源广泛的社会效应,为音乐课程教学服务。二是从演唱方法上去开发。定期组织学生到民间采风,田园工作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学生是非常喜爱这一实践活动,学习民间歌曲演唱方法还是要亲自到民间去体验去考查,让学生用自己的视野去了解民族民间歌曲及演唱方法,让学生感受自己民族的音乐,乐于演唱民族歌曲,充分发扬民间唱法的优点,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去发展民族唱法。三是从基地的地域上开发。建立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演唱实践基地,既要开发校外民族民间演唱社会实践基地,又要搞好校内民族民间演唱实践活动,实现校内、校外音乐教学、社会实践、实践基地有机结合,形成校内、校外连锁互动、资源互补、广泛开发、合理利用的良好环境。四是从基地的类型上开发。根据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特点,构建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社会实践基地。构建上挂型、横联型、辐射型和灵活型四类民族民间音乐社会实践基地体系。五是从基地层次上开发。创建校际之间、不同民族之间、地方文艺团体、社区文艺团体四层次民族民间音乐社会实践基地或实习培训点,让音乐专业的学生利用寒暑假去民歌培训基地学习、实习。让学生更多解我国的民族民间歌曲和演唱方法。多给学生创造实践演唱和与外界的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演唱活动,为我国的音乐教育服务。
四、结语
民族民间声乐演唱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对现有音乐课程的充实与改革,是我国民歌演唱教学的新课题,民族性腔调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不仅仅要开发保护,更重要的是利用这一资源,传承、发展我国的民族民间民歌及演唱方法。让我们从学校教育开始对学生进行民族感的培养。只有不断地完善、不断调整现有音乐课程,把必要的音乐课程资源加以开发利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进程的需求,让我国的民族民间演唱后继有人,让我们的民歌“百花齐放”。
参考文献:
[1]范蔚.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教育科研研究,2002(3).
[2]寥裴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中国音乐教育,2003(6).
[3]吴芸,王红主.基于资源的自主型学习模式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2(3).
[4]季永峥.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职教通讯,2002(2).
[5]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C]. 2003.
[6]管林.声乐艺术的民族风格[M].香港: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1984.
[7]伍国栋.民族音乐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关键词] 数字化音乐 专业音乐教育
在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在教育思想、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上发生的多次演变和革新。在这发展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对音乐教育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更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们对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不仅带来物质技术层面的影响,而且从思想观念上对音乐教育的创新也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它使音乐教育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电脑音乐系统和高智能化的音乐软件的问世为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对先进教育理念的形成,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更新将带来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目前,全国绝大部分高等院校的音乐专业都设有数字化技术的专业课程,他们的主要目的是对数字化技术以及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潜能展开学术性的研究,探索数字音乐与传统音乐在构成方式上的差异以及这种音乐系统在现代专业音乐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各门学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数字化音乐在视唱练耳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视唱练耳这门基础课,是较早将数字化音乐技术应用到教学中的课程。在以往的听辨过程中,复杂对位的训练基本无法进行,其一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没有一个标准作为依据;其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举一反三。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训练,无论是针对实际作品还是单纯的节奏练习,都能够准确轻松地完成。传统的训练内容与技巧,缺乏与实际音乐作品的联系桥梁,学生会听和弦连接,但相应的钢琴小品却无法应付,会听钢琴弹奏或拍打出的节奏,却无法识别生活状态下的节奏声音;能够顺利地完成钢琴二声部记谱,却根本无法辨别实际作品中的二声部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数字化音乐教育手段与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具有逻辑性的听觉分析过程,弥补自身学习与实际音乐作品之间的距离。
二、数字化音乐教学在和声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在传统的和声教学课中,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和声谱例,在学生心中难以形成和声音响的听觉联想,而钢琴上弹出的和声音响,瞬间即逝,不易捕捉音响特征。采用这些方式进行和声学课程的教学,学生常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困惑。数字化音乐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很好的解决了和声教学中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的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难以沟通的问题,利用专业软件强大的乐谱编辑功能,对学生进行视、听一体化的和声教学。这样既可以通过乐谱显示功能进行课堂讲授,又可以利用乐谱编辑功能进行示范和改题。以这种方式进行和声教学,使学生既看得见,又听得着,而且还可以多次重复,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和声的审美判断能力,使学生能够认识和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数字化音乐教学在乐器法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过去因条件所限,乐器法的教学多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介绍,学生对各种乐器的了解主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和观看乐器图片,而无法即时听到各种乐器的实际音响。显然,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主的教学方法。计算机进入教学后,我们可采用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多媒体光盘软件Musical Instruments(乐器)来解决上述问题。该光盘存储了世界各地从古至今数百种乐器的声、图、文资料,分别按形制、地区、乐队编制和乐器名称分类,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时调用。
四、数字化音乐教学在配器法教学中的应用和作用
传统的配器课程多局限于书面习作及钢琴音响试听的旧模式当中。虽然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初步的配器理论与技巧,有些人还试写了许多配器作品,但由于学生没有试听自己配器作品实际乐队音响的条件,故配器教学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现在,我们可以将学生的配器习作输入计算机,通过MIDI系统来产生较为真实的乐队音响,教师结合实际音响进行分析讲评。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了配器法的教学质量。
五、数字化音乐教学在复调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复调这门课包含的写作技巧是繁复而严格的,仅就其中的纵横向可动对位来说,其可能性就十分多样,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双方常只选择其中基本的方法讲授和练习。但当教学转在计算机上进行时,探讨多种对位结合的可能性就变得十分简单易行,学生的写作(包括各声部的音色配置和乐谱打印在内)能瞬间完成,这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自然增大了练习量并强化了学习效果。
六、数字化音乐教学在作曲课中的应用和作用
与作曲课的传统教学相比,在数字化音乐环境下,作曲者有着无限的声音选择,也必须在实际聆听和校正的过程中完成作曲。音乐的直接制作过程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代了写总谱过程。既有音乐感情性很强的即兴性写作过程,又有对数字控制过程极为精密处理的理性成分,音乐创作的感性和理性范围双向扩大,作曲者面临的是以处理声音为主而不是处理乐谱为主。数字化音乐教学在本课程中给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更广泛的发挥空间。
一、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程的现状
器乐课程作为高校音乐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以及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在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程的教学中,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
高校音乐学专业是培养掌握音乐学科基础知识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在中、小学以及其他中等职业学校从事教学、教学研究的合格的音乐教师。换句话说,其专业培养目标在于为基础音乐教育而服务。而专业的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高级专门音乐艺术人才。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并不明确,导致器乐课程设置及其不合理,只片面强调提高学生的专业演奏水平,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只注重器乐演奏的技术难度,而忽视了学生所应具备包括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在内的音乐素养以及人文情怀的培养。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器乐教学的重要性认识存在偏颇。认为高校音乐专业应重点突出声乐、钢琴、舞蹈课程的教学,器乐课程的设置可有可无,而事实上,器乐课程在高校音乐学专业中只是选修课程,课时十分有限,器乐学习难度大,教师不重视,学生没兴趣是十分普遍的现象。高校音乐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器乐知识和技能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到器乐课程的设置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学生的器乐水平可以分为完全没有基础、有一定的基础、有着较高的水平等三种。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如果套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侧重点,教学效果不佳也就在情理之中。
(三)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程教学方法普遍单一,普遍采用音乐学院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缺乏对其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无法建立起符合高校学生发展的、具备自身高校特色的教学方法。
(四)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
正如前面所说的那样,高校器乐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很强的课程。要想使高校音乐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顺利从事音乐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实践训练,将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专业技能,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积累经验、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而现实情况恰恰相反,学生往往毕业了,在实践中还是无法灵活自如的演奏。
二、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程的多元化改革与实践探讨
高校音乐学专业器乐课程的改革是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性的,也是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内容也是多元化的。在新时期,高校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器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实践能力和音乐素养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
(一)明确课程目标
高校的器乐课程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即不是为了培养高级的艺术人才,而是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核心,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也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不仅要强调器乐的演奏,更要通过器乐课程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艺术审美和鉴赏能力,陶冶情操,丰富情感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音乐素养,更好的成为一名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础音乐教育或教育研究者。
(二)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在高校开展器乐课程教学,必须首先对器乐课程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器乐课程的艺术性、实践性特点本身就决定了其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器乐课程和声乐、钢琴课程并不矛盾,音乐课程之间是相通的,将器乐课程与其他音乐课程相结合,有助于让学生涉猎更多的范围,更多的理解多元音乐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造诣,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人才。因此,在高校音乐学专业中,器乐并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而是必须设置的一门课程。其次,高校器乐课程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比如,以笛子为例子:对于完全没有器乐基础的学生设置“笛子必修课程”,设置在本科一、二年级,以2-3人为单位,每周安排一次课程,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授,加强演奏、欣赏等教学内容。这最大程度的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材施教,让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经过一到两年的学习,初步掌握了器乐的相关知识和演奏技能。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文章主要针对当前专业音乐院校中国音乐史共同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侧重以教师角度,提出进行改良的教学思考。
中国音乐史作为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必修课程由来已久。作为音乐学科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它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存在和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间,经过几代音乐专家、学者的辛勤研究和探索,使这门课程持续深入和丰富。而近年来种种迹象表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为改善这一局面,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从学生角度分析,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学生的学习有两个主观条件:学生能力和学习动机。对大学生讲,学习动机十分重要。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动机、目的不明确,是造成对该门课程接受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认为这门课程理论性太强,在实践中又难以发挥作用,这其中也不乏存在“重技术轻理论”不良取向的部分学生,从而对该门课程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所以就抱着应付考试、拿学分的态度来学习中国音乐史,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明确研究中国音乐史的目的与意义。学习中国音乐史的目的就是为了继承中国丰富的历史遗产,从而进一步发展今天的音乐事业。翻开中国音乐的历史,曾经产生过无数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它们成为人类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要求发展,就必须要自觉地去继承历史上优秀的音乐文化,才谈得上进一步的创造。让学生深刻体会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又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呢?
一、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不新鲜了。所谓多媒体,主要包括以电脑、数码技术、录像和胶片技术等相结合。多媒体艺术中的计算机艺术尤为关键,如利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图像绘制和整理,利用扫描仪拖动拷贝形象进行变形;音频、视频的课件制作等。有了多媒体的运用,知识理论不仅能通过文字形式呈现,利用flash等软件处理,依靠视觉画面、音效以及各种表现形式来加强其传播效果。在教学中强调的是,不仅仅在课程中简单地融入多媒体,更重要的是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教育观念上的改变。多媒体融入中国音乐史的教学会使整体课程变得更加立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更加生动。而近现代部分的音响占有量相对古代部分要多一些,而且有部分相关历史人物也离我们较近,这就使得与这部分史论相关问题的文字整理、录音采录、对一些重要人物的采访成为可能,使得利用多媒体艺术对近现代一些重要音乐史实的还原变得现实和便捷。此外,DV影像的制作本身就极富个性化,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DV影像来拍摄、记录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实物资料,并运用计算机进行整理、编排,插入多媒体课件中应用于教学。如:对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中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大量采用本学院音乐会的音像资料,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欣赏到熟悉的老师、同学,甚至自己对近现代音乐作品的阐释,学生会倍感亲切,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更高,记忆效果更佳。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决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而忽视自身讲课的感染力,而逐渐沦为多媒体课件的操作者,教师要使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协助教学而绝非取代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对象,适当调整教学重点
针对专业不同的本科学生,授课教师应该对其教学重点给予适当调整。中国音乐史蕴含着令人眩目的丰富音乐文明,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要受到课时的限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本科学生,可以把史论内容分成专题研究,教学过程中有所侧重,这样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部分有横向、纵向、全面、宏观的把握;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理论上又有比较细致的了解。如梁茂春先生的《中国当代音乐史》教材,对艺术歌曲、通俗歌曲、合唱创作、民族器乐独奏曲、民族器乐重奏曲、民族器乐合奏曲、室内乐、小型器乐创作、管弦乐创作、歌剧、舞剧等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分别给予梳理和总结。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教学过程中就可有所侧重、有所取舍。专题史的授课方式满足了“具体学习型”学生的“实用”心理,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有助于“理论”指导“实践”,从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的。
三、结合自身特点个性化教学
所谓“自身”有两层含义:1.本地区。中国音乐文化从内容到形式无不彰显出斑斓的地域色彩,但在以往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这项教学内容。因此学生普遍对本地已有的优秀音乐文化成果的价值认识不足,因此充分发掘地方资源,有目的、有选择地将其补充进课堂,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本地的音乐文化,既丰富了中国音乐史的教学内容,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课程设置的缺陷,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本土音乐文化的热情。2.本学院。如笔者就职的沈阳音乐学院从最早的延安鲁艺发展至今已有70年的发展历史,优秀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层出不穷,优秀的音乐作品经久不衰,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程度的偏重。笔者认为这也是无可厚非的,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学院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产生自豪感,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
四、关注学科发展,注意知识更新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素养;素质提高;实践体会
音乐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音乐可以净化心灵、美化情操,促使人们健康向上。音乐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音乐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音乐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感染人、教育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他认为,音乐教育除了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教育以外,还承担把人教育成美的人和善的人。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地重视高校的音乐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师院音乐教育的现状与制约因素
1.教育机制改革的滞后
随着时代的前进与发展,教育机制也逐步完善成熟,由传统的教育模式一步步地转向更加合理的,符合新型人才培养的现代化教育,这在高校教育机制中体现得最明显。不过,由于长期以来保守教育机制的深刻影响,我国的教育体制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弊端,在大学教育当中,教育意识还不够开放,普遍存在着过死、滞后的现象,根深蒂固的高考机制和传统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育的开放度,同时也制约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2.对大学音乐课堂的忽视
在我国,对大学生的音乐教育是个较薄弱的环节,音乐课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除了有音乐专业的院校设有专业的音乐课堂和教学设备,多数普通高校只开设了音乐选修课,课程较少,上课的质量也不高,使许多大学生在主观或客观上无意识地放弃了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受到的音乐熏陶和培养少得可怜。从初步调查的情况看,和其他专业相比,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主动性;音乐教学上课程设置很不理想,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授课条件十分有限,音乐教学设备和器材老化,不能及时更新,导致音乐课堂和教学难以达到现代化的教学标准;第二课堂的开设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也存在许许多多的现实困难。因此,师院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很难有突破性的提高。
3.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涌进,西方文化思想也日益强大地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使师院音乐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教学中保留自已的传统音乐并包容外族文化的音乐,达到一种健康的平衡是师院音乐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现阶段我国的音乐领域中,西方文化色彩浓厚的通俗乐、摇滚乐的冲击波一浪高过一浪,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对通俗乐的追随在大学生当中也是十分地狂热,而部份通俗乐的内容并不健康,某些歌曲歌词的内容低俗偏激,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心。在涉世不深,身心发展处在半朦胧阶段的学生身上,颓废、自由色彩浓厚的音乐,将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过多地接触低俗音乐,在音乐的学习和发展方向上容易迷失方向,心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可能会形成偏激、浮躁的性格,严重的甚至会误入歧途。凡此种种问题令人担忧。
二、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做法
1.拓展音乐教学的空间
在生活中,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教师要擅于拓展教学空间,寓教于平时的学习、生活、娱乐和活动中,不可放弃每一个契机和教学天空。教师要尽量利用课余时间和第二课堂多创造课堂教学授课的机会,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增强和培养学生的音乐知识和能力,在活动中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在和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引导,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喜好和需求,纠正不良的喜好和错误的理解,打开音乐教学更广阔的前景和天空。
2.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音乐教师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给音乐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生动立体的强大功能,情境、情趣、情感画面的展示,节奏鲜明富于动感的伴奏以及赏心悦目的视频画面,再加上微机练习的实践题的设计,使得音乐专业教学展示出强大的鲜活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形象生动,学生感知鲜明,印象深刻,有利于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大大提高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运用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注重音乐理论教学
理论是钥匙,是规律,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就需要把握它的规律。学习音乐也是同样的道理,音乐理论就是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现在大学音乐授课中,普遍忽视了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原因是理论授课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音乐教师认为这样可能会挫消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我个人认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老师有没有将这一内容能够生动,有趣地带到课堂上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理论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掌握好理论知识,有利于准确地把握事物。对事物的认知要从本质上理解学习,从而提高到一个较高的层次,要重视并要求学生学习好音乐理论知识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让学生更深意义地理解并学习音乐,这一神圣的职责义不容辞。如果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限于在日常生活中唱唱歌、跳跳舞,拔动拔动音符,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的基础上去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无穷魅力。
4.提倡高雅音乐的学习与欣赏
良好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音乐能启发人们产生美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好的音乐作品不仅有鲜明美好的音乐艺术形象,而且有悦耳动听的音响,充满生活的气息,表现出朝气蓬勃的乐观情绪,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发扬新的社会风尚。古时,把音乐分为正音和邪()音,正音可以移风易俗,净化人的心灵,邪音没有节制,会乱人心志。因此,有“正声”效应的音乐对融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团结(下转第124页)(上接第121页)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尽量让他们接触一些平静、广阔,有一定高雅情趣的音乐,使学生在接触音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个人修养也得到了提高。
5.提高音乐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音乐课堂中,教师的良好心态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自身素质高,在教学中有良好的心态,优美的教学风范将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活生生的范本直接进入学生的视野,美化他们的心灵。把握良好的教学心态,沉稳恬静的心灵,充分的爱心,宽阔的视野,优雅的举止,甜美的笑容,还有动听的嗓音。这一切,将会直接触动学生的心扉,培养他们高雅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本身要严格要求自已,学会创造生活中的美,音乐中的美,提高音乐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的发展,培养其良好的音乐素质和人格情操。
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素质与音乐修养。即不单要有音乐综合理论基础,同时还要有一定的音乐知识与实践能力,还要具有对音乐较高的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如何加强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教育,是新世纪新的教育机制对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因此,我们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培养出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从而开创我国音乐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克用.高校音乐教育的研究与探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一、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简介:
大家都很熟悉,流行音乐。就是PopularMus大范围的流行的能够让广泛的人们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流行音乐包括国外的包括国内的不再是简单的作词作曲就能完成一首歌。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者都是青年一代;多数的流行音乐的都是以青年们情感主体为主;多数的流行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大众流行的乐器,比如吉他多数的流行音乐的创作贴近大家心灵,不要求高雅的情操和精湛的技术。流行音乐作品就像他所说的只是流行”并不能长久的保管它经典。从《纤夫的爱》朋友》同桌的天黑黑》黄昏》一定很爱你无数的流行音乐雨后春笋似地呈现,隔一两天就有新专辑。从邓丽君、尹相杰、刘德华到张惠妹、周杰伦、阿杜,无数的歌星献给人们无数美丽的音乐。
起源很早,古典音乐。就是ClassicalMus从巴赫、海顿一直到李斯特、约翰?斯特劳斯,古典音乐的魅力让很多人记忆犹新。古典音乐为什么能够久胜不衰呢?那是因为古典音乐比流行音乐更能够震撼心灵、更能让人记住。多数的古典音乐的创作都是经典,没有很强的艺术天赋的人是发明不出经典的古典音乐的多数的古典音乐使用的乐器都是古老的民族/西洋乐器;多数的古典音乐都是权利和品位的象征;多数的古典音乐有着高雅的艺术情操和精湛的演奏技术本文来自027ART。古典音乐有很多作品家喻户晓,像《命运交响曲》梁祝》星星变奏曲》婚礼进行曲》蓝色多瑙河》爱之梦》等等。古典音乐里有着很多辉煌的创作家,像音乐巨人—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音乐神童—莫扎特,交响乐之父—海顿等。多数都有着平凡的一生,并不富裕,也并不渴望富裕,用自己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作品了既壮丽宏伟又极朴实鲜明,音乐内容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二、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对比:
统计出了以下数据:热衷于中国流行音乐的占65%热衷于国外流行音乐的占17%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的占8%热衷于国外古典音乐的占10%也就是说热衷于流行音乐的占82%而热衷于古典音乐的只占18%一次全国初中生音乐欣赏的调查中。
只是有时还认识得不很透彻,每一个人从内心都会肯定古典音乐的魅力。才没有表示进去而已。这个“认识”不但包括对音乐的领会力,还包括教育水平和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即使是肖邦,休闲的时候说不定也会乐意听听迈克儿的热血作品,因为当时他为能休息而兴奋不已,需要比钢琴曲更Ji烈的东西来表达。
三、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的探讨:
转变到现在兼容并包的局面呢?因为流行音乐的感情蕴涵非常浅显,为什么从过去的只听钢琴曲、交响乐。能够瞬间唤起听众的感情。因此,听众不需要特定的心情、特定的环境,就可以直接进入到主创人员创设的情景中,从而达到与演唱者一起Ji动、一起忧伤、本文来自027ART一起回味悠长的境界。流行音乐的流行就是因为它实在太大众化,根本不需要你有任何的条件,完全的大公无私的音乐。如今的社会节奏日趋快速,大量信息的广泛传达需要及时处置,商业谈判分秒必争,学习生活如同绷紧的弦。人们生活越来越紧张,需要以音乐来加以调剂。这种情况下古典音乐那种深深埋藏的韵味怎么会是享受呢?
家中的光碟数目绝对是瞠目结舌,一位音乐喜好者拜访了一位友人。但找不到任何音乐盛典、外文歌曲,哪怕是老一辈歌唱家的单集、合集。您认识李古一吗?听说过李双江吗?甚至,知道蔡琴和高胜美吗?摇头,自始至终。已经忘却了近似知识的音乐知识。这也是沉溺流行音乐,不听古典经典带来的后遗症。还好,像这些还未引退的老一辈歌手还有人认识,伟大巨人贝多芬一生的事迹未被遗忘。
试想他一旦迷恋流行音乐而完全排斥古典音乐。没有正确的引导,中学是性格喜好形成的时期。目前迷恋流行音乐而不能自拔的大多是十几岁的初中、高中生。青少年追星简直到不可思议的地步。这就更是流行音乐的喜剧了不过我供认,被追星追得不可思议的大多是实力超群的像刘德华、周杰伦等,确是优秀。但现在不但世界是多极化发展,音乐界也在还有这么多古典经典被抛弃,不知当人们都忘却了古典音乐的时候,音乐界是个什么样子。
觉得第二种可能性是极小的每一首古典音乐都是经典,不知是大家忘却了古典音乐的原因是什。没有接触?还是觉得太差劲?当然。怎么会差劲呢?所以只可能是广泛的青少年没有接触古典音乐。曾经给我一位热爱流行音乐的同学介绍了从未听过的肖邦的著作《幻想即兴曲》和《降E大调夜曲》听后的感觉非常不错,说:有一种流水般的感觉”确,这两首音乐都有着非常精湛的技巧;有着非常深奥的韵味;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这两首曲子并不是古典音乐中最经典的乐曲,还有像《田园交响曲》少女的祈祷》甚至《梦中的婚礼》水边的阿蒂丽娜》非常优美的乐曲让大家欣赏。百度每日金曲排行榜上只有一首可以算是古典乐曲的音乐进入了前50名,排在第38这就是梁祝》试问,难道能够打动人心的只有这一首乐曲么?只可惜的大家根本没有机会去细细品味这些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古典音乐了
这种知识构型使音乐成为一种以知识、技能为基础的“艺术”体系。于是,在“艺术”的名义下,音乐被建构成为了一种特别的知识体系与技术范畴,脱离开这个知识体系与技术范畴,所谓的“音乐艺术”将不复存在。由此,音乐教育必然是以这些知识和技术为其根基,学习这些知识“范型”和技术“程序”便是所谓的“音乐艺术”教育。③故“专业性”音乐教育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看重,其合理性当是不言自明的了。然古往今来,音乐教育现象复杂且多样,并不局限于上述情况。笔者尝试将我国古代与近代音乐教育与此作一对照性考察,其中所生风景,则引发出另一种的思考。
二、音乐教育:我国历史的考察
从历史角度看,我国当今音乐教育有三种主要资源:一种是西方意义的“艺术音乐”教育;另一种也是与西方有关的“美育”教育;再一种即是我国古代的“礼乐”教育。下面从历时角度,对古代和近代音乐教育资源从观念层面做一番考察。
(一)以“礼乐”为内核的先秦音乐教育观念
我国从周代开始“,乐”与“礼”联系到了一块儿。“礼乐”的相关性,使礼的内涵长期影响到乐的含义。众所周知,西周宫廷不仅有礼乐,也有音乐教育。音乐教育在学校进行,④并有计划与学程安排。《礼记•文王世子》说:“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钥,皆于东序。小乐正学干,大胥赞之;钥师学戈,钥师丞赞之。胥鼓南。春诵,夏弦,大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完整的教育科目包含“六艺”,其中“乐”一科即涉及诗歌、音乐和舞蹈。西周官学的音乐教育中大学有“乐德”、“乐语”和“乐舞”等内容⑤。所谓“乐德”包括:中(言出自心,皆有忠实)、和(不刚不柔,宽猛相济)、祗(见神示则敬)、庸(接事以礼而有常)、孝(善于父母)、友(善于兄弟)。所谓的乐语:兴(以善物喻善事,以恶物喻恶事)、道(引古以刺今)、讽(熟背文辞)、诵(吟诵有节韵)、言(直叙己意)、语(答人论难)。而所谓的乐舞则是与历史传统相关的内容:《云门》、《大卷》(黄帝乐)、《大咸》(尧乐)、《大罄》(舜乐)、《大夏》(禹乐)、《大濩》(汤乐)、《大武》(武王乐)。由此可知,周代的音乐教育,除有与音乐形式和表演相关的技艺内容外,也体现在涉及人的养成的价值方面。西周的音乐教育观念,也为后来儒家一系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所承袭、条理化,并加以推进与提升。春秋末孔子便如此。孔子特别强调礼乐与“仁”的联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音乐教育在“成人”方面价值重大。他进一步提出,音乐自身具有“美”、“善”两方面的内容,并倡导“尽善尽美”的批评准则。音乐在教育方面的功用:“兴”“、观”、“群”“、怨”(《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则体现了更广泛和多样化的社会功能。又如战国中期孟子。《孟子•尽心上》汉赵岐注:“仁言,政教、法度之言也,仁声,乐声《雅》、《颂》也。仁言之政虽明,不如《雅》、《颂》感人心之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孟轲承孔子“仁”学思想,并在音乐教育方面加以发挥“,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即是充分看到了音乐教育在强化人的道德属性和人格完成方面天然而独特的优势,他同时希望《雅》、《颂》之声能够在塑造他提出的“大丈夫”人格理想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再如战国末的荀子。《荀子•乐论》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他首次对音乐的“愉悦”性质予以确认,并认为音乐的感性性质为人所不能免,由此将音乐的教育价值定位在人的感性方面,并从理论上对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教育价值再次加以强调“:故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故乐者,审一以定和者也,比物以饰节者也,合奏以成文者也,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荀子•乐论》)由此可以看到,我国古代音乐教育,明确地把人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具有强烈的人的德性意识。我国音乐教育对于人的价值的强调,其实践与理论始于西周,于战国末完成,其后两千余年直至清末,该理念一直是被延续和遵从。
(二)以“美育”为内核的近现代音乐教育观念
进入近代,“”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改变,也使教育观念发生变化。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文化、思想和教育思潮开始在我国传播。至20世纪初,一批仁人志士也开始利用西方知识思考中国问题。“”和“戊戌维新”失败后,1902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并连载其《新民说》一文。梁氏以“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⑥的思想动机,深入剖析封建文化于中国人国民性建构之种种积弊,大胆提出“新民”概念,并疾呼“新民为今日中国之第一急务”⑦,并看到音乐教育在“国民”(“新民”)塑造中的重要作用。⑧这客观上为后来的“新学”发展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鼓吹。与此同时,留日音乐才俊把目光移到音乐领域。面对新的教育理想和传统音乐教育资源之窘况,匪石1903年发表《中国音乐改良说》,尖锐批评当时中国的“今乐古乐”而主张学习“西乐”,并开出音乐教育改弦更张之药方。⑨继而1904年,曾志忞发表《音乐教育论》。尤值得注意的是,曾志忞比较了中西“音乐”的相关“说法”,在总结西人的音乐“要义”之后,给出一个“音乐”定义:“音乐者,以器为本,以音为用,音器相和,是为神乐。”⑩这是国人首次从学科和知识体系角度对“音乐”含义的阐述。曾志忞对“音乐”的这一定位,最重要的是:明确将音乐的功能从音乐的性质中分离了出去,这对往后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方向都有很深影响。与此同时,西方美育理念悄然东来。“美育”推介始作俑者当王国维和莫属輯輥訛。1903年,王国维发表《论教育之宗旨》短文,从教育哲学高度指出教育目的之所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他明确提到,人的能力包括“身体”与“精神”两体,而精神又分“知力”“、感情”及“意志”三部分“,对此三者而有真美善之理想‘:真’者知力之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育)、美育(即情育)是也”。其中,特别点出美育的目的:使人的情感“以达完美之域”,“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只有当“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由此,完整而有效的教育———“使人为完全之人物”才能达到。清王朝覆灭后,历史又翻过一页。面对新的社会发展,于1912年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主张。受康德哲学两个世界“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划分的影响,认为教育要完成两项任务:面对现实世界,必须实施以“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等;而面对精神世界,则必须实施以“美育”和“世界观教育”。以“人体”为譬喻:“军国民主义者,筋骨也,用以自卫;实利主义者,胃肠也,用以营养;公民道德者,呼吸机循环机也,周贯全体;美育者,神经系也,所以传导;世界观者,心理作用也,附丽于神经系,而迹象之可求。此即五者不可偏废之理也。“”五育”百分比权重:军国民主义占其十,实利主义占其四十,德育占其二十,美育占其二十五,世界观则占其五。“美育”居其二,可见的推重。他与晚清“教育宗旨”相较后,特别指出其独特与重要:“惟世界观及美育,则为彼所不道,而鄙人尤所注重,故特疏通而证明之,以质于当代教育家。”1917年,发表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直指“观念世界”的教育。他再次认为“美育”就是发挥古往今来世界上各种艺术在教育上的功能,为全面养成的人服务。于此,“美育”再拾级而上,可见所寄予的更高期望。
三、“专业性”音乐教育与“教育”
我国的“专业性”音乐教育后起,以“艺术”教育的名义从西方引进,由此也与西方“艺术音乐”教育模式结下不解之缘。輰訛輥专业音乐学院定位于“艺术”,志在担负“艺术音乐”专门人才的培养,由此而具特别的教育目标和培养模式,这一理路延续至今。然当我们回首我国音乐教育发展历程时,发现无论是古代音乐教育,还是近代“美育”,其主旨多在强调“育人”功能,强调对人生的积极作用。两相对照,源于西方教育模式的“专业性”音乐教育则有些格格不入。一个显见的问题是:如何理解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和近代“美育”的教育观念?又如何看待当今“专业性”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教育”这一倾向?二者是否有契合的可能呢?这涉及对“音乐教育”内涵的理解,也是当今“专业性”音乐教育难以回避的问题。下面分两方面继续讨论。
(一)历史时代与“专业性”音乐教育
今天“,专业性”音乐教育强调“音乐的教育”,有自身理由,也留下时代的影子。当今“专业性”音乐教育,与古代和近代并不完全一样。西周“乐教”,是贵族子弟教育,目的在完成其政治和教养训练,而非今天意义上的“艺术”或为其谋生的演艺性训练。在近代,当“美育”传入我国之时,正值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浪潮高涨的关口及我国社会转型并呼唤“国民”教育之时。所谓“国民”,即梁启超所谓之“新民”,或王国维、所言之“完全人格”之“完全人物”輱輥訛,它既与有清之“臣民”相对,也同“西人”相对举,内含现代民族国家之国族构想之意涵,与梁任公“新民”之定义大致吻合:既含文化之旧根,又有时代之新貌。輲輥訛由此可见,近代作为基础教育之“美育”,它首先是从普遍性的时代之人的培养出发,而并不针对艺术自身,也不隶属艺术的专门教育。而今天的“专业性”音乐教育,当与我国古代教育和近代“美育”都不同,或许包含了一些新东西,需作具体分析。下面尝试从“工业化”和“专业化”角度来对“专业性”音乐教育特点做些分析与讨论。
1.工业化时代与“专业音乐”教育。20世纪以来,所谓的“专业性”音乐教育出现一些新情况,其中牵涉工业化背景的两个方面:社会分工和知识分类。在社会层面上,这两个方面有其内在一致性,即知识与职业的紧密关系。这意味着,社会分工的背后是职业及其知识属性。当今工业社会,是一种以机械为轴心的社会结构。该结构需满足于机械的运转,高速运转中需要大量的齿轮与螺丝钉,以及被拧在机械操作流程上的“操作者”。在工业社会的强大生产力中,“操作者”及操作能力即是其核心指标之一。音乐这类专门知识也因其相关的社会职业而与工业社会紧紧地勾连在一起。輳訛輥由此,音乐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纯粹艺术,同时也成为工业生产的一个部分。特别是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整个社会文化生态发生变化。工业社会成为了既生产“艺术品”,也生产艺术“产品”的社会,更多的“艺术品”通过“工业产品”形式而流行,其工业化气息日渐浓郁。过去“,产品”主体是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工农业生活必需品,艺术品则多属个体生产,且尚未列入社会化的工业品目录。而如今,随工业化进程的加深,精神类产品的工业化趋势愈益强烈,工业化方式的生产也愈益显著,同时,随着大众化审美需求的递增和艺术重回日常生活空间,艺术与创意越来越超出原来的纯粹精神范畴,而降落到生产与文化消费的行列之中。这一切不仅使艺术与生产的关系发生变化,而且也使艺术自身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机械性的“复制”,随之成为艺术生产的一大特点,导致艺术的形式与内涵之独特价值随之衰减,艺术之精神性因素更是明显弱化。也就是说,如今被生产出来的精神类艺术品已属“产品”,或称“文化产品”,归属在消费范畴而融入物流通道,其生产部门名正言顺成为“文化产业”。这里的变化有两点值得留意:一是“艺术品”也开始遵循“工业产品”的生产逻辑,要求符合生产的秩序并使其批量化,即“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产出”;二是这种产品尤重外在形式,产品价值与其精神含量不成比例反与生产成本紧密相关。作为工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它自然遵循“商品”推介方式在社会上推介与传播,并通过产品包装原则增加其经济效益。这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从职业和知识的相关性方面影响到了学校“专业性”音乐教育的模式。尤其是所谓“艺术品”的精神含量锐减,以及“技术”与“精神”评价上的不对称,使“专业性”音乐教育更倾向于看好学生的技术能力与制作能力,而并不看好作为人的精神性存在以及艺术品中的那些人文精神。由此“,专业性”音乐教育在“教育”的两大指标———“知识与技术学习”和“人的培养”上,其砝码偏向了前者。也就是说,那些“技艺与操作性”人才,因其工业文化的社会背景而更易受到社会的追捧,这无形中影响到“专业性”音乐教育对人才规格的认定和对人的完成的关注。
2.艺术与“专业性”音乐教育。艺术除来自外部社会的影响外,内部情况又怎样呢?当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是以“艺术”名义为其定位的。所谓“艺术”,一般指一种价值,涉及无功利审美与精巧形式,“一致强调诸如无动机、无功能或形式高于功能、无利害等属性”輴訛輥。在“艺术”的价值中,“精良的操作”一直是一项最重要的指标。而音乐艺术,本又是一种演艺活动,具有很强操演性,其品质不可能与操演分开,甚至很大程度由操演“技艺”所决定,所以操演性价值在音乐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要。因此,“专业性”音乐教育注重“技艺与知识”即为该专业的一大特点。然而“,专业性”音乐教育更本质的一潜在目标却不幸被忽略:即为“艺术音乐”自身和为本专业发展培养“传人”。由此“,专业性”音乐教育最终便会围绕着艺术品的创造(而非学生目的)来制定专业学习目标。“艺术音乐”的生态链是:作品—表演—理论輵訛輥(其中并没有“人”)。音乐教育的主要资源和依据就来自“艺术音乐”自身及其历史。也就是说,在“艺术音乐”中,无论是作品、演奏(唱)还是理论,它产生于自身历史中传承下来的那些东西:作品、表演技艺和理论认识。它并不与被培养者有关,也不直接来源于民间传统,它是与自身相关的一个独立的知识体系!輶輥訛比如声乐艺术(美声唱法),从专业教育角度,它需要德、奥、法等国的艺术歌曲,需要意大利等国的歌剧,需要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等各样的声乐作品,需要欧洲的歌唱技术和音乐理论,也需要整个的欧洲音乐艺术的文化史。这是它真正的文化之根,而不是受教育者,不是中国的陕北民歌、昆曲和四川清音。钢琴艺术也一样,它需要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等众多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钢琴奏鸣曲、钢琴协奏曲、复调作品和钢琴小品及其相关音乐理论与音乐历史等。这样才能一方面为自己的专业技术定位,另一方面为自己的理论与文化定位,同时还为这种艺术自身的未来提供发展的机会与空间。面对“艺术音乐”的这样一个系统和传统,“专业性”音乐教育必须做出回应,其最好的回应方式即是继承与发展这个自身赖以存在的文化系统,具体说就是必须维护(西方)“艺术音乐”的这个独特“生态链”,其首要任务即是为“艺术”这一核心目标而培养各种生产者:作曲家、演奏(唱)家和理论家。这或许是以“音乐的教育”为目标和策略的“专业性”音乐教育“自身”和“时代”的深层理由。
(二)从教育角度看“专业性”音乐教育
但是,上述理由是否可以成为当今“专业性”音乐教育的充足理由呢?下面从教育角度出发,再予讨论。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是:从教育出发,“专业性”教育与非专业性教育在深层的“育人”问题上是否可以并论?就教育言,只要是教育,无论古今,它基础面是“育”,即内含“人”的教与养。“专业性”音乐教育亦为教育,自然亦有此基本面。既然如此,“专业性”音乐教育中亦当有“通过音乐的教育”便不言而喻了。尽管我们并不否认“专业性”音乐教育中独特的职业性倾向,但如果“专业”教育仅存狭隘的职业性那就有缺憾了。当然,因其特殊性“,专业性”音乐教育可以有两个目标:一、专业的目标,即以“艺术”为“专业”的自身建设与发展目标;二、教育的目标,即人的发展与完善目标。这里“物”(技艺与作品等)的指标与“人”(人格与精神)的指标,可以也应该在教育的终极目标上实现其一统。
1.教育:以“人”为目的。在“人”存在意义上,归根结底“,人”是目的,其他都是手段,教育也是手段。如果“人”是目的,那么教育本身就有一个如何使人成为“人”的具体目标,专业教育亦然。我国古代,古人将音乐视为人成长道路的必然路径。《论语》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德”和“艺”两个方面,教育强调“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礼记•乐记》)所以,周代的乐师对优秀人才的判定拥有发言权。(《礼记•王制》云:“大乐正论造士之秀者,以告于王。”)至于教育的目标,古代之经典《礼记》有明确规定,并以“三纲领”与“八条目”形式对“大学之道”作了精辟阐述,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同时亦谈及目标、手段与过程之关系。《礼记•大学》篇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第一段三条纲领讲教育目标,定位于价值层面,指向人文性质。“明明德”,郑玄注“谓显明其至徳也”“;在亲民”,朱熹以为“亲”应作“新”解,即“新民”,教育使人成为德性意义上的“新人”;而“在止于至善”,则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接着,《大学》篇又用一实例为此作了注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对古人来说,仁、敬、孝、慈、信,就是“人性”在人伦关系上的反映,也即教育终极目标“至善”的具体化。很明显,“至善”不是“工具性”,而是“人文性”的。“大学”,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此!第二段解释达到教育目标的手段、过程及其与目标的内在关系。教育过程共“八个”阶段(即所谓“八条目”),分三大过程。第一、第二阶段“格物”、“致知”,为教育之一程。“格”,古训“度也”、“量也”、“正也”等;“格物”,即达至外界,人与物交通,推究事物之理。“致知”“:致”,古训“至也”、“到也”。只有通过“格物”,即推究、认识外物,人才能感知外部世界并获得知识,即今天所谓的“学习”。第三、第四、第五阶段“诚意”“、正心”“、修身”,为教育之二程。至此,教育内转,指向学习者内心,亦即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经前一程学习而具有知识和判断力后,转而运用这些知识和判断力去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这里的重大提示是: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并非仅仅是认识和改造外部的自然世界,而必须去完成人对自身的剖析与把握。“诚意”是端正态度,“正心”是剔除杂念,“修身”是从“肉体”到“精神”的境界提升,即解决如何面对个人的意识、思想与欲望等问题。通过对内心的省察与拷问,使其对自己有更深的了解,有更高的觉悟与境界,并使其能与自己内心和谐相处。第六、第七、第八阶段“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教育之三程。将自己的学习、知识与境界推己及人,从家庭、到侯国、天下,逐步外推。此时,在上一程中解决了“人心”、个人内部世界的问题后,再来解决外部社会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教育价值与社会理想的融合与统一。由于此时已能“明理”,内心也已“澄明”,有了一颗“道德心”,即能进一步明了自己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故便可将个人的“至善”外推而用于从“齐家”到“平天下”的社会行为之中。此即所谓“内圣外王”之过程,这即教育的真正成功。其成功之处在于:人既有了“至善”的目标,同时亦有了觉悟与境界。有了它,教育与人生和社会就可以统一起来,从而使教育通过人最终影响社会。我国传统教育内涵甚为丰厚,至少给我们提供三点启示:其一,教育是一极为漫长的过程,各个阶段都有具体目标,并终其一生,可说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其二,教育具有多重内涵,有知识学习的目标,有端正自己情感和行为的目标,还有淬炼自己意志的目标,是知、情、意的一致。其三,教育是外在知识、内在修养和社会服务三者的统一。教育以“止于至善”为目标,充满责任,个人不仅有学习的道德责任,也有修身的道德责任,还有对待家庭的道德责任,往后还有社会实践中的道德责任,随着年龄增长,道德意志随之增长,并将“天下为己任”的道德目标贯穿于一生之中。輷訛輥《大学》清晰地表达了教育内涵的多样性目标,除知识性目标外,还有道德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反观今天我国的“教育”,重点只在知识性目标,即只是停留在古代教育“八阶段”中“格物”、“致知”的前教育阶段,还是一个尚未完成的教育。輮訛輦由此看“专业性”音乐教育中的“音乐的教育”目标,也可知它其实只是教育的初级目标(知识与技艺)。如果教育只针对“专业技能与知识”,而没有完成以“人”为目的的教育,在我国古人看来,就是不完整的、尚未完成的教育。由此可见“,专业性”音乐教育,同样需要有“人”的教育的内容,“至善”的终极目标。这是《大学》给我们讲明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