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文化物质三大层面构筑而成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的智慧结晶。在中国历史岁月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渗透其中的文化精神精华成为中国文化的主要象征之一。也为中国传统动画情感基调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从精神文化层面探讨动画情感的表达是最实质的出发点。动画艺术从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中国传统习俗文化等主流文化中吸取养分,形成情感表达。
1.儒家的“中和之美”
儒家思想是古典文化在昌盛时期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主干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其鲜明的特点,深奥的内涵,也使其成为众多动画创作所追求表现内在情感韵意的主要载体。“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传统文化精神最基本的观念,主张通过对人类普遍规律的自我感知,将其贯彻到人与自然、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与人生价值等方面。从而教化众人应心胸宽广,心态健康平和,举止优雅得体,才学渊博而灵动。“仁者爱人”是儒教伦理精神的体现,提倡以道德来规范伦理,促进了道德自我的建立、人性智慧的提升与开发。造就中国人重气节、重操守,正义爱国的民族性格,也正是动画情感表现的本源。此外“刚健有为”“贵和尚中”是儒家思想对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处理人际关系方法的高度集中概括,培养中华儿女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观。这些都为动画人物性格设计提供了鲜明丰富的情感表达,也是动画片中英雄气节的文化缩影。2.道家的“道法自然”天地万物自然循环的规律及其本质是道家所主张的“道”。处于运动变化中的天地万物以“道”为其基本的法则。《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就是要顺应自然,对待事物不要过于刻意。道家有着平和、宽容、淡然的处事态度。超脱自然,除去心中烦重心事就是快乐。心虚者,没有心事,才能体验生命的趣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超越自己。也教育世人虚心谦卑才是做人的美德。王强在他的著作《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提到“中国人在本性上是道家,文化上是儒家,然而其道家思想却更甚于儒家思想”①。道教对人生态度的情感表现也为中国传统乃至现代动画片在衣着、场景的设计方面提供了质朴、简约、淡雅、清新等风格的视觉元素。另外,道家思想中,“清静无为”“返璞归真”“顺应自然”“贵柔”等主张,对动画艺术创作有很大影响和促进。蕴含民间丰富创作力与想象力的道家文化为动画设计提供了创作借鉴的源泉。如道家吸收了各地宗教神话传说,形成的庞大的神仙世界体系,为我们创建动画人物关系、人物性格造型提供了合理依据。
3.佛教“含而不露”的意境之美
佛教文化具有强烈的世俗性精神,认为宇宙和人并不是由造物神主宰和创造的,而是因缘而起,世上的一切都存在于永不停息的“生命之流”中。王强还在他的书中提到“生命被分为过去、现在、将来三世的轮回之中,强调因果报应来奉劝世人要心存善念,多行善事”②。禅宗是印度佛学在中国创造发展的产物。在禅宗的影响下,中国的音乐、书法、绘画、园林都呈现一种幽远清静、别有一番意境之美的魅力。佛教文化精神对动画的情感影响更多地表现在“意境”二字,“意境”一词起源于佛教,动画设计中的意境更凸显它在美学上的应用。比如,一些经典的水墨动画,其灵动性,浑然天成,充满了诗情画意,已经超脱了动画单纯的娱乐功能性,更多地用来表达艺术家内心情感与思想的产物,也是自然流露的情感艺术瑰宝。
4.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习俗文化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宽广,民族的多样性也成为传统习俗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原因,传统习俗文化精神更是在动画创作过程中被作为传达民族情感的重要媒介。传统习俗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不同民族在历史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文化宝藏,也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精神支柱。传统习俗文化又包括节日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贯穿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的同时,也为中国动画的表现内容提供了丰富的参考价值。传统习俗文化在动画设计中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激励作用,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与凝聚力。不同的民俗节日表达着不同的民族情感,不同的民族服饰风格代表着不同民族的个性彰显,也蕴含了动画设计者想要表露的情感基调。
二、传统文化对中国动画设计情感表达的影响
1.对动画造型风格中情感表达的影响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文化,也造就了中国传统动画造型风格的多样性。可传承的文化风格有皮影、木偶、戏曲、建筑、剪纸、年画、水墨等。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表现形式使动画以不同的风貌和形态带给观众更多独出心裁的审美体验。剪纸动画是从皮影、木偶、年画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汲取发展创造而成的。艺术家运用象征寓意的手法,赋予了剪纸动画片独特的情趣美感,表达了民间百姓对生命的热爱,对喜庆事物和大地丰收的赞美。比如,在动画《渔童》中,渔童从汉白玉鱼盆的莲花中诞生,莲花在古代民间象征着神圣,纯洁与美好,有用来辟邪的说法。继而渔童也成了正义、勇敢、机智的化身,担负起了惩恶扬善、除暴安民、保护百姓的职责。这是人们对传统剪纸文化心灵的寄托与依靠,也是对生命延绵不息和对大地母亲养育之恩的崇敬。《渔童》中渔童的形象非常可爱,也具有浓郁的民间艺术情趣。以大量夸张的侧面表现形式来增加人物的艺术感染力。色彩明亮和鲜艳,乡土气息十足。剪纸动画具有形态上虚实相间的独特艺术美感、内容上朴实而热烈的精神内涵。
水墨动画是中国特有的动画创作形式,在强调诗情画意墨韵的同时更多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注重对意境的营造,虚实艺术的结合,画面景色淡雅柔和,人物生动传神,用细致的笔调传达了艺术家对传统美学精神的追求。水墨动画以其独特的造型风格设计成为中国传统动画艺术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是借鉴了齐白石的水墨画笔法,并给予它们生命。那活灵活现的小蝌蚪,毛茸茸活泼的小鸡,惟妙惟肖的大对虾爷爷还摆着长长的胡须,生动传神而又如影如幻的金鱼妈妈,这些绘声绘色的动画形象让整个画面都活了起来。水墨风格带给这部动画更多的温馨、宁静、祥和之美。其角色的情感表现也刻画得细致入微,例如,小蝌蚪把鲶鱼当成了妈妈,吵醒并惹怒了它,小蝌蚪们吓得四处逃散,拼命地摇着尾巴躲进水草中。青蛙妈妈来帮忙,鲶鱼赶快道歉逃跑了,最后还不忘再伸出小头来看一下。非常传神地描绘了动物的人性化情感,让人不自觉地会心一笑,同时又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传统动画造型风格的神奇力量。显示艺术气息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成为动画造型风格表现史上的一朵绚丽奇葩。偶类动画是我国最早期的三维立体动画创作方式。和其他国家的偶类动画不同,中国的偶类动画是借鉴民间传统特色的泥偶、布偶和木偶等形式,运用各种材料创作出立体的人物背景效果,直接进行逐格拍摄。给观众带来更加真实、亲切,立体感十足的视觉效果。
中国偶类动画的造型风格融入了自己民族特有的文化情感。常以古代神话、寓言、童话故事为脚本,描述的多半是不辞劳苦大众百姓的生活内容,彰显了中国民间艺术的朴实无华、粗犷豪放的个性。短片《神笔马良》就是运用了泥偶的造型风格,以内涵丰富的中国童话小说为剧本,生动地刻画了马良这个爱憎分明、勇敢机智并闪烁着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形象。小马良的外观造型简单朴实,脸型透露着善良与天真的个性。官老爷的形象是圆滚滚的肚皮、华丽的衣裳,脑满肥肠大腹便便的样子,揭示了官僚阶级肮脏丑陋的面孔。还有官老爷身边的师爷,脸型略尖而瘦长,一双狡猾的小眼睛,有点驼背,显示了其诡计多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丑恶内心。让观众在欣赏优秀泥偶动画作品的同时,又得到传统艺术审美的一种身心享受,更在无形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外柔内刚的民族气质与文化情感。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动画造型风格设计,中国传统动画所蕴含的艺术审美价值和人文精神,都是其走向成功的关键。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对生命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对正义与善良的赞美、对自由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动画艺术中最真切的情感表达。
2.对动画场景设计中情感表达的影响
动画场景设计涉及片中材质、光影、色调的设计,是剧情发展与角色表达的衬托与辅助,同样能用自身独特的方式表现主题,传情达意。传统文化在场景设计上对情感的抒发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装饰性设计的表达十分强烈。如水墨动画《牧笛》一片中,牧童沉睡在梦中,寻找丢失的水牛。一路上翻山越岭,遇到了渔翁,渡过潺潺溪流,询问了正在斗蟋蟀的牛娃们和羊肠小径上挑柴下山的少女,终于向着山顶奔去。艺术家借牧童的视角带我们领略了重峦叠嶂的山峰、云烟的美景、壮丽的激流。用儒雅的水墨风呈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充满了诗情画意。唤醒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憧憬,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大自然与心灵的共鸣之音。又如《大闹天宫》这部取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的动画电影中,山、水、云及宫殿造型都是中国传统表现形式。山、树、楼阁的设计有棱有角,给画面增加了几分硬朗和坚韧感。云的形象加上其色彩背景,突出了朦胧仙境的意境之美,把整个环境烘托得逼真而又富有神话色彩。到处弥漫着中国传统文化浓厚的风情韵味,达到了“以形写神”的完美境界。
3.对动画剧情节奏中情感表达的影响
剧情的节奏,指的是影片情节进展的缓急,是影片内在的节奏与韵律。剧情节奏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变化。传统文化既有提倡“含而不露”之美的,也有积极健康向上的民族情操,决定了中国动画影片节奏的内在韵律。动画剧情的设计既要做到选材的趣味性,又要做到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性,才是其创作的最终目的。在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熏陶下,中华民族具有乐观的人生态度、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豁达开朗的民族性格。所以,中国传统动画的剧情都是健康向上、带有正面影响、具有教化功能的内容。比如,结尾都是正义最终战胜邪恶,或者结局向好的方向发展,带给观众一些人生哲理的启示。在中国传统动画人文精神的传达中,作为五千年历史积累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贡献的艺术价值是功不可没、绚烂而又夺目的。因为传统动画秉承“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所以更注重对剧情的塑造。因受众群体的定位多针对儿童,所以故事叙述相对简洁直白。中国传统动画深受绘画艺术的美学影响,强调了意境的创作和内在的情感表达。动画短片《三个和尚》汲取了中国戏曲的表现形式。选取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无水吃”和结尾所表达的“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样一个立意,作为影片的主题内容。叙事既直白简洁又具有强烈的煽情性和感染力。短片中出现许许多多重复内容,加强了叙事的节奏性。
寻求重复中有变化,变化中体现韵味的意境。例如,三个和尚的赶路情景,小和尚赶路时被乌龟绊倒,瘦和尚赶路时与蝴蝶做伴,胖和尚赶路时趟过河水和鱼儿玩乐。动画片中三个和尚之所以没水喝,是因为都抱着同样的想法,不想出力,为了小利益而锱铢必较。但影片却在后半部分出现了转折,寺庙因为老鼠吃断了蜡烛而引发了火灾,在危急时刻,三个和尚终于明白了要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解决困难。影片以小事见大道理,更抓住了作品内在的灵魂与情感,并陶冶了我们的艺术情操。中国传统动画在叙事上有着单线顺序式的模式,着重表现一个主要人物和一个贯穿整部动画的主要事件。人物的发展为情节做铺垫,从而更好地突出主角的性格特征。《骄傲的将军》这部动画片所表现的主角是将军,配角是师爷,还有一条“不刻苦,就要落后”的简单思想主线。所有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将军而存在的,师爷无时不在的奉承满足了将军的虚荣心,也为剧情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部动画短片虽然剧情简单,但蕴意却很深刻,故事对“临阵磨枪”这个成语进行了加工再造的延伸想象,使传统文化在动画的运用中得到更加丰满充裕的阐释。短片把将军这个打了一次胜仗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最终一败涂地的形象塑造得生动传神,夸张地再现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情感韵味。传统动画的剧情设计在对民族文化故事进行改编的同时,又对其包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与整合,使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优秀的传统动画剧情设计中发扬光大。虽然在剧情设计方面,关于矛盾情节制造的复杂性,中国传统动画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传统动画所注重“以形写神”的内在精神文化,才是艺术家对动画剧情设计更深层次的情感抒发与艺术追求。
4.传统艺术对动画人物刻画的影响
在动画中,关于角色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我们往往会对人物动作的脸部表情、外部形象以及动作的姿态进行夸张处理,再加上象征性、比喻性的动作细节处理,使这个动作更趋生动与完美。比如,刻画一个处于极度愤怒的角色,在文学中会用“怒发冲冠”来形容。如果绘制在纸面上,可以从他怒目而视的表情,高高竖起的头发将头上的帽子都顶起等细节体现。一个“火冒三丈”的人物,细节上可以表现为大发脾气,挥动双拳,甚至用升起一团火苗表现其极致的情绪变化。在动画动作设计中,透过几个关键帧将动作表现得自然流畅,并能充分体现角色的个性和当时的情绪,除了从角色的行、走、跑、跳等动作下工夫,还要配合脸部的表情。动作和表情的配合可以得到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假设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仅仅是打斗而面无表情,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会食而无味,味如嚼蜡。这可以通过借鉴戏曲艺术中,戏曲表演对人物情感表达的处理。分析戏曲人物表情和情绪配合的合理性与特定性,结合动画想象性和夸张性的特点,表现鲜明的人物个性。戏曲是通过动作来展现冲突以及人物的性格。戏曲的心理动作除了通过人物形体动作外,还配合表情动作传递人物的心理状态,表情与身体动作的配合,使人物更具有真实的情感。成功的动画设计就像一面折射人物内心世界的镜子———表演艺术家马金凤在表演“吃鱼”动作时,从剔刺到食肉,动作准确,表情满足,观众顿时闻到飘香四溢的鱼味;又如我国著名的京剧艺术家盖叫天在诠释“武松”饮酒这一情节时,神志清晰,但朦胧的醉意使得脚步踉跄,对人物微醉状态出演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三、动画艺术的情感表达与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
1.1中国传统色彩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色彩,并不是简单的进行渗透,而是将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与传统文化要素较好地融合起来形成新的艺术设计观念。因此,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设计者积极寻找中国传统色彩的内涵,并且将传统色彩灵活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促使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充满丰富的传统色彩。虽然艺术设计在色彩应用方面体现着各个时代的精神内涵,但是作为中国传统的色彩始终被人们尊崇。很多设计者将中国传统色彩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了众多杰出的作品。其中中国传统色彩应用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红,中国人们始终喜欢红色,甚至红色被作为中国人民的精神灵魂。中国红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象征着热情、奔放、团结的民族品格。如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在春节期间推出的广告。其在中国市场的宣传过程中,广告内容就将传统色彩与艺术设计较好的融合在一起。在这则广告中我们可以看到整幅画面红色的背景,同时也能够看到穿着红色衣服的福娃和身穿红色衣服的人们,同时手举可口可乐展现出一家人高兴、和谐的画面。
1.2中国传统书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文字的作用不仅仅是传递设计作品的信息,更发挥着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作用,这也就对现代艺术设计文字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观察这几年的艺术作品,我们便能够清晰的看到很多作品中的文字都是经过电脑合成,这样的字体与书法相比缺乏灵动性,呆板生硬,缺乏内涵。然而,将传统书法较好的融合到现代艺术设计中,能够较好的体现现代艺术作品的风格。不同的书法具有不同的文字特征,不同的文化特征对艺术设计作品产生的影响也就不一样。其中篆书代表着高雅;隶书代表着古朴的特征;草书代表着活泼和灵动。通过将中国传统书法较好的应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有利于将作者的思想情感更好地体现出来,为艺术作品增添精神内涵,从而引发人们的共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中国印”的设计,就是传统书法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设计者通过深入理解中国传统书法的内涵和含义,然后将其灵活的应用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中,从而创造出非常灵动的标志。这个标志通过自身蕴含的内涵有力的向世界传递了“新北京、新奥运”的全新理念。为了将传统书法灵活融入到现代艺术设计中,便需要设计者深入理解书法表达的意义和内涵,然后将书法内涵的经典之处进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艺术设计作品具有更强的魅力。
1.3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国民间艺术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关于吉祥的图案。这些吉祥图案大多数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和吉祥平安的美好期盼,并且在不断传承的过程中得到了完善。其中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包括“福禄双喜”、“龙凤呈祥”、“年年有余”、“如意纹”、“云纹”、“龙纹”等。这些吉祥图案包含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象征意义。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中国联通的标志。这个标志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佛教的“盘长”图案,从而让整个标志都充满了东方神韵。同时这个标志环环相连,蕴含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公司文化内涵。除此之外,还有中国华夏银行的玉龙标志、中国移动公司和中国邮政的回纹图像标志。这些现代艺术设计作品都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元素的延生和分解应用,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寓意,并且准确形象的将设计者的思想理念体现出来。但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应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时,不仅要注意对吉祥图案形的把握,还应该注意吉祥图案的“意”。只有深入领会了传统吉祥图案的意蕴,才能够灵活应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有效提高现代艺术设计作品的价值。
2结语
从“艺术特色”分析新疆艺术的图式与符号,主要包括:
(一)图式与符号元素的多元性新疆古时候称之为西域,地处亚欧大陆的腹地,地域辽阔约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中间被东西走向的天山山脉一分为二,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南疆和北疆。因南北疆的地域风貌和气候环境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世居于南疆的民族主要从事农耕生活,他们主要以土陶制品、棉纺织品、金属制品等为主要生产内容,世居于北疆的民族多数以畜牧业为生,所以毛革制品和毡类制品是这里居民的主要生产内容。新疆是中国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千百年来,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交汇。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即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交汇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西域。”所以丝绸之路上的古镇就是形成新疆多元文化的一个个据点,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各个古镇之间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所以它们之间既相互封闭又存在联系,这就使得各地域的乡土文化既相互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不乏一定的共性。长期以来,正是由于新疆的地域辽阔、特殊的文化氛围和地域环境以及物资盛产的不同,使得各民族在语言、生活习惯、民族风俗、审美标准、民族工艺等各个方面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性特征。俗话说:“十里换风俗”,无论是同一个民族,还是不同的民族之间,他们在漫长的生产、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各自地域性特色的乡土文化,这也就使得新疆各地域的艺术创作中的图式与符号元素的多元性。
(二)传统图符与现代艺术形式的创新性中国的艺术发展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象征性的图式与符号都贯穿其中。艺术创造与永不停息的美好追求是分不开的,使得自然界中许多的物象都成为象征人们情感与信仰的图符系统的本源物象。艺术创作的第一动机是表达,更是对生活方式的一种创造性的改造,是为了给人类提供一种新的生活的向往,加上中国人自古已有的思维方式以及对待事物的感受和情感,所以通常人们都会给予它们无尽的内涵,赋予它们更多的象征性,使其成为人们精神的物化标志以及一种特定的图符语言并世代相传。而这些通过世代相传的图符可以说是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如果没有文化的长期积累,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艺术文明,所以我们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每个特色的地域都会有自己本土的图式与符号特点。新疆特殊的多元文化背景、长期多民族聚居的生活状态自然形成了带有新疆乡土特色的图式与符号,它们在新疆艺术创作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对各民族的民族民间艺术有深远影响,更对新疆的其他艺术门类也有深远的影响,如国画、油画、版画以及艺术设计等。长久以来,新疆的乡土文化艺术坚持着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独特的艺术个性,在艺术创作时把艺术语境、乡土文化作为地方特有的“符号”贯穿于整个创作过程。如:服装、饮食、生活环境、人文情怀等,这些都是乡土文化艺术中不可缺少的观点内容。在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物欲横流的时代,新疆的众多艺术家们更是坚守他们心中的那片乐土,不仅没有随波逐流,反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更加偏向于传统图符内在价值的体现。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语义转换过程中的应用,还是在商业活动中信息传达时的应用,以及在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中的应用,无不体现了艺术家们把具有精神象征意义的传统图符与现代艺术创作形式进行融合、创新,进而完成具有独特的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应该考虑其内在价值水平,这样更能激发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思维进而创作出更加符合现当代人们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
二、从“艺术载体”分析新疆艺术的图式与符号
从“艺术载体”分析新疆艺术的图式与符号,主要包括:
(一)民族民间艺术图符(以维吾尔族为例)新疆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一员,在新特的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新疆民族民间艺术反映了新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特点和历史沿革。新疆维吾尔族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古老的民族之一,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民族风格独特,他们作为新疆主要世居民族之一,也是该地区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之一。由于受到的限制(不容许偶像崇拜),所以他们民族民间艺术中的图式与符号主要以植物、花卉、几何图形为主,从不使用动物或人物形象。我们平时常见的图符有桃花、杏花、石榴花、巴旦木、葡萄等。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维吾尔族人民最喜欢的图符是“巴旦木”,在维吾尔族中“巴旦木”有平安、顺利、成功等吉祥的象征意义。维吾尔族民族民间艺术表现形式众多,如地毯、艾德莱斯、土印花布、刺绣、花帽等。而其中艾德莱斯丝绸被维吾尔族视为本民族文化最重要的艺术载体,也深受世人所喜爱。其上所采用的图式与符号丰富而多彩,富有活力,把维吾尔族人民美好的生活向往、热情好客的民族特质、豪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都淋漓尽致地通过“艾德莱斯”丰富的图符与炫丽的色彩展现出来。由于近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不断变化,维吾尔族人民更加注重挖掘本民族图式与符号的精神实质,使得其民族民间艺术所包含的人文内涵也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维吾尔族众多民族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就是象征维吾尔族精神实质的图式与符号,纵观新疆民族民间艺术中的图式与符号无不带有新特的乡土文化气息,这些乡土文化语境下的图式与符号不仅源于民族文化、依存于民族文化,而且还是传统文化内涵的外延和形象表达。
(二)传统绘画图符(以版画为例)新疆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成为历史文化积淀丰厚、艺术资源丰富多彩的大区而被世人所熟知。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伟大号角使得新疆的艺术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在空前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境地面前,新疆各画种趋于清醒和已经清醒的阶段,中国画的传统底蕴和时代精神已经从表面的结合向更深层次的交融发展,比如工笔人物找到了发挥自身优势的切入点、文人画也注入了全新的概念,油画也不再全盘否定俄罗斯巡回画派。至此新疆的国画、油画已经由逐渐适应新环境的探索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而版画相对于国画、油画来说,还是处于低迷阶段。但是新疆的版画有一点值得学习,在那个所有的艺术都在追风赶浪誓作新潮的时期,唯版画独善其身,仍然在默默地凭借新疆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多民族聚居的人文优势深刻挖掘新疆乡土文化的精神实质,在努力寻找新的材料和表现手法去更好地体现各民族乡土文化语境下的图式与符号的内在价值。图式与符号作为表现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艺术载体,每一个艺术家的艺术见解不一,艺术修养也各有所长,曾经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也不尽相同,所以构成了版画创作中视觉性图式与符号的百家争鸣。比如蒋振华先生避开能歌善舞和色彩丰富的传统观念,单纯地用黑白木刻表现各民族生活的时代气息和美好心境,关维晓先生以套色木刻表现了新疆的雄山大川,寄托了个人情怀,余文雅先生以吹塑版表现了新疆风光清新秀美的另一侧面,陈浩先生则是以石版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生活旋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版画中的图式与符号不仅仅局限于哪一个或某一个民族的图案,而是乡土文化中的风土人情以及新疆特殊的地貌。这就好比先生《天书》系列中的文字符号、方力均先生《光头系列》中的光头符号、张敏杰先生《平原上的舞蹈》系列中的农民符号等。正如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是抽象的,因为一件艺术品就是符号”。相对于传统版画的宗教性、叙事性、记录性,现当代版画更加注重创作语言的绘画性回归以及与其他画种的区别。因版画中图式与符号的表现具有很强的绘画性,所以图式与符号语言在现当代版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三)艺术设计图符:(以新疆“怪”包装设计为例)艺术设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新疆艺术设计在经历了西方文化的暴风雨般洗礼以及内地发达地区的文化侵袭之后,其发展开始由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化,而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对地域性的特色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各民族代表性的图形与符号的内在价值的挖掘成为新疆艺术设计的核心理念。从艺术的角度看,乡土文化艺术中的图式与符号是新疆艺术设计的无形资产,而新疆的艺术设计如果想要与其他地域不同或想要形成特有的设计风格就必须要在与其他地区沟通、融合的基础上,对新疆乡土文化艺术中的图式与符号进行再创造,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经济效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新疆怪食品有限公司的“怪”特色干果(和田的无花果、吐鲁番的葡萄干、库车的杏脯、阿克苏的鹰嘴豆、罗布泊的罗布麻茶、伊犁的奶酪、哈密的哈密瓜、喀什的巴旦木)的包装设计,设计师不仅巧妙地选择了用新疆特殊的地貌和风土人情去阐释了新疆“怪”的传说,而且还与干果所处产地的的特殊地域环境相同,这样不仅符合新疆怪食品有限公司致力于弘扬新疆民族文化的宗旨,而且很好地把乡土文化艺术中的图式与符号作为设计元素体现了大众消费群体的文化精神性消费,使得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更深入人心。从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新疆艺术创作中的图式与符号对乡土文化艺术元素的借鉴在一定程度上对新疆边缘化的乡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相反,乡土文化中的艺术元素也为新疆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选材以及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
三、从“艺术作用”分析新疆艺术的图式与符号
5.12大地震不仅使羌族的物质文化遭受严重损害,而且使许多艺术文化受到严重损害,如羌族歌、羌族舞、羌语、羌绣、羌俗、羌族音乐、等都因为传承人的逐渐消失和居住环境的变化面临消亡和异化。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党项人建立的西夏虽然创立了文字,但是随着西夏的灭亡也已经成为死文字),艺术文化都是以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承。地震前98%以上的羌族居住在四川,主要聚居在北川、茂县、汶川等县,这几个县都是地震的重灾区,约有3万羌族人遇难或失踪,其中有40多位羌族文化传承人和学者。北川羌族自治县文化馆、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研究所的民间老艺人80%都不幸遇难,其中包括民族舞蹈家、音乐家、民俗研究专家等。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说:“地震使羌民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如果不采取积极的措施,羌族艺术文化将有可能面临难以持续发展的危机。国家高度重视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总理及时做出批示“一定要抢救保护好羌族文化”。文化部在灾后立即启动羌族重灾区文化保护行动,并从语言、文化传承人、文化活动设施、文化搜集和展示等多角度进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立体式”保护。国家民族委员会在成都成立了“紧急保护羌文化遗产工作基地”。四川省文化厅提出《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2008年6月,羌族刺绣和羌年等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羌族文化读本》走进了学生的课堂。这些措施对于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政府可以支持,但不可能完全包办。著名的旅游学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大悟提出通过发展旅游,从挖掘、提炼、交流、传承中保护羌族艺术文化;蒋彬教授和张原老师提出要“形塑居民的价值取向,激发民众参与公共仪式的激情,最终在人们一种自觉自愿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马宁老师提出要通过摸底、全民参与、广泛宣传等方式来保护羌艺术文化。这些观点无疑是很有价值的,但也都不全面。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是一个全方位、立体的战略,政府的帮助、扶持无疑是重要的,羌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救也是重要的方面,同时羌族艺术文化也应该通过与学校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发挥现代高科技的作用,走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共同推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
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创办于2001年,2006年经教育部正式发文为本科独立学院,设有造型与设计艺术系、音乐舞蹈系、广播影视系、公共管理系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五个教学单位,开设有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音乐学、音乐表演、舞蹈学、公共事业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戏剧影视文学等二十余个本科专业和近十个专科专业。由于地处绵阳,早在地震之前,人文艺术系(公共管理系前身)、视觉传达设计系(造型与设计艺术系前身)和音乐系(音乐舞蹈系)依托公共事业管理、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结合羌族文化艺术开设相关专业方向,开设相关课程,进行相关课题调研,出现了一批成果。地震对羌族艺术文化造成的损失令学院上下无不痛心,除了利用校区作为受灾民众的聚居点之外,还充分利用艺术学院的优势,积极开展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宣传。2008年12月,学院成立了“羌(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由时任北川县县长的经大忠任中心主任,龚珍旭院长任副主任,汇集了一大批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致力于挖掘并保护羌文化资源,研究、开发羌族民族艺术文化。同时学校还开设了“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专业方向,专门致力于羌藏文化艺术的学习和研究。学院全体上下,都在积极努力,结合自身专业弘扬或传承羌族艺术文化。学院组建了羌族歌舞团,将羌族歌舞进行推广,先后赴德国柏林(参加亚太文化周)和香港等地进行演出,受到中国驻德大使吴红波和柏林市长等人的接见和高度评价;绘画和雕塑专业的学生深入到羌族地区采风,创作了一批有羌族文化艺术特色的作品;动画专业的师生正努力将羌族文化以动画或漫画的形式反应出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师生记录下了一个个在羌族地区考察采风的艺术文化踪迹;羌藏文化保护与开发方向的学生将羌族的实物不断地展现给社会;陶艺工作室已经初具规模,羌族风格的陶艺将能在这些艺术家或准艺术家的手里发扬光大……所有的这些都为进一步建立立体化的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有序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
立体化的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有序开发必然是以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为基础的。本课题的研究核心是为羌族艺术文化保护提供新的策略,在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之外,通过与艺术学院教学科研相结合,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与艺术传承和推广相结合,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思路,与灾后重建相结合,积极促进羌族艺术的复兴和发展。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基础是羌族艺术文化有一定的市场开发潜力,有成为文化产业的可能性。地震一方面破坏了羌族艺术文化,使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成为迫在眉睫的紧急事,另一方面也使更多的人开始关注羌族艺术文化。羌族艺术文化的传承者在地震之前只是局限于这个民族甚至是这个民族中的某一部分特殊人群,比如释比。地震之后,由于其传承的羌族艺术文化被更多人研究,更多研究成果以文字或影像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从而以另外一种方式扩大了羌族文化艺术的传播。当下的艺术文化保护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利用现代技术保护和开发羌族艺术文化是重要的手段。羌文化的发展一直珍藏于大山深沟之中,正是如此,才久久地保留着它独有的民族特色。而地震让这样一个犹如在桃花源中的独有艺术文化展现出来,但已遭受了重创。因此利用现代技术保存和开发是必然的事情,这样可以对一些几近灭绝的艺术文化进行抢救,保留下珍贵的资料。那么如何利用现代技术进行保护与开发,应当遵循怎样的原则,如何使原有的民族艺术仍保有原生态的特色?艺术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就是更多的人都知道它的价值,积极宣传,积极开发。因此,这就需要使羌族艺术文化走出大山,走进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里,走向国际的舞台,使羌艺术品成为富有价值的珍品。如何宣传、开发、包装,成为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具有广泛需求的民族艺术品?结合不同的艺术文化,其保存形式是不同的。
音乐和舞蹈的传承对人有特殊要求,通过影像记录和师徒相传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传承保护;刺绣和建筑技术等民间美术和民间技艺一方面可以通过师徒相传和影像记录,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经典实物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出有效的传承方式,在更为广阔的时空传播;羌年等民俗则是需要特殊的文化区域才能更好地传承,居住地和居住方式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必然异化这种民俗的传承,在影像记录的基础上分析如何活态传承,以人为本,既保留文化的脉络,又不拘泥于形式,才能在传承中与时俱进。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要走与灾后重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道路。这就需要进一步深挖羌艺术文化的价值,深刻理解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最终实现二者的衔接和发展,使羌艺术文化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走与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将能摆脱一味依赖政府的保护模式,在市场中寻得传承和发展的空间。这既需要吸取其他民族艺术文化开发的经验,同时也需要结合羌艺术文化的实际,做到民族特色与文化产业的有效结合。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羌族艺术文化都是适合推向市场,形成产业,那么,羌族哪些艺术文化才能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可以和哪些文化产业相结合呢?羌族聚居地区可以结合羌族民俗开展民俗旅游产业。目前,北川、茂县、汶川、理县等羌族聚居的区县都在开展旅游产业,但是都是点状旅游,有些结合四川九龙———黄龙大环线形成旅游带上的一个点,但是以羌族民俗为主题的旅游带并没有形成。既有地理区划和交通的问题,也有缺乏有效策划和推广的原因。旅游过程中穿插了一些羌族歌舞项目,但是目前羌族歌舞完整并有效推广的曲目并不多,没有一个较为稳定的受众群体。大众娱乐项目中零星有羌族歌手出现,但是并没有体现出羌族歌舞的特色。羌族刺绣在地震后是最有产业化趋势的项目,但是由于受众群体有限、设计新颖度不高、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并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开发。羌族艺术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的结合并不能笼统地开展,而应该是有设计、有策划、有步骤地开展。部分人、部分项目已经走在前列,但是如何把原有的各种资源整合起来,打破区域局限,开拓更大的产业市场,才是文化产业真正发展的前提条件。
三、依托地方艺术院校的资源
羌族艺术文化资源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梳理的。之前虽然有些专家学者已经进行研究梳理,但是地震过后,特殊时期面临特殊问题,如何把羌族艺术文化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方面存在原生态保护的反开发理论,另一方面在建议保护和开发并重的理论阵营中也存在不同的保护方法的质疑。艺术文化的范围非常广,作用于不同感官的艺术和传承方式不同的文化其保护形式不能一概而论,应该在充分分析不同艺术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其特性进行针对性保护,而不是一味地为保护而保护。羌族艺术文化范围广、种类多、具体内容零散而多变,如何保护?如何与文化产业结合?一方面艺术文化的传承人有着自己的观念,另一方面各级政府有着不同的任务,二者能不能很好地结合暂且不说,只是在人手和保护所需的时间上便有着诸多的困难。如何在紧迫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梳理,使羌族艺术文化被立体化保护,并且根据不同的特点切实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这就需要相关的院校特别是艺术院校参与其中。通过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师资优势,有针对性地积极培养人才,传承艺术文化;有针对性地开展保护项目和开发项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培养潜在生产者和消费人群。艺术院校参与到羌族艺术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必然要有其特殊的优势。
首先是地域优势,地理上的距离影响参与的人数和程度,也影响到参与的成本。其次,专业的侧重也非常重要,如果非艺术类专业居多,那么很难深入到羌族艺术文化的核心工作中来。此外,院校的管理模式和领导的主观倾向性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地处绵阳,不仅有北川这个羌族自治县的资源,和其他羌族聚居区县也距离不远。学院开设有二十几个专业,基本涵盖了音乐舞蹈类、造型与设计类、广播影视类和文化艺术管理类的大多数专业,管理模式灵活,侧重实践教学,有大量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选修课程。院领导在地震之前就关注羌族艺术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地震后更是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相关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作为艺术院校有独特的优势来保护和传承羌族艺术文化。诸多艺术文化相关专业,使学生能够从各个视角来审视和挖掘羌族艺术文化,对羌族艺术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各个专业可以共同协作,分工互补,形成一个整体的、有规划的机制,有效地开展羌族艺术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
四、结论
本文关键词:不悔产品文化意蕴设计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对于制造行业来说,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理的和心理的需求。
对次,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研究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丰富产品的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六、结论
论文摘要:艺术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随着科技的发展、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对外开放的深入以及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柔性化,画院、文化馆、美术馆、艺术研究所、博物馆、制片厂等艺术品创作部门的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对加入WTO后中国艺术行业的新情况,在信息时代我国艺术管理会有那些新趋势,本文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二又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加入世贸后,国外艺术经营公司对我国艺术管理的影响,分析提出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我国艺术管理的六大创新趋势,对我国艺术行业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扣果从原始艺术算起,人类的艺术活动已有数十万年的历史,人类的艺术史同人类的文化史一样r:老,然而艺术管理却是刚刚正式提出的一门新学科普通艺术的研究对象,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美术、文学、建筑等,国内学者彭吉相把艺术进行如下分类:实用艺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实用工艺、书法艺术)、造型艺术(绘画艺术、雕塑艺术、摄影艺术)、表情艺术(音乐艺术、舞蹈艺术)、综合艺术伐剧艺术、戏曲艺术、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艺术管理学就是借鉴相邻学科的成果,以揭示文艺规律的文艺学为基础,以研究一般管理和方法的现代管理学为指导建立起来的研究文化艺术产业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它兼有理论性和应用性,主要属于应用学科根据1989年东方国版社翻译出版的日本日下公人的专著《新文化产收论》,”文化艺术产业”概念,可分为三类:其一,是生六与销售图书、报刊、雕塑、影视、音像制品的行业等。其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艺术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其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艺术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满、装饰、形象设计、广告、文化旅游等)。
一、加入WTO后国外艺术经营公司对我国艺术管理的影响
加人世贸组织后,国外艺术机构对我国艺术管理的影响,可概括为“六个有利因素”和“四个挑战”。
1、六个有利因素
一是有利于我国艺术发挥自身优势,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我国优秀的艺术文化具有巨大的包容性,加人世贸使我国艺术管理更规范,信息灵通,人的观念更新,增强了艺术品消费能力。
二是有利于学习吸收国外艺术生产与制作的先进技术、艺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方式。开放我国文化艺术类零售和批发市场,我国艺术机构有了进人国际市场的机会,国外艺术机构也可以进来经营。这有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及时调整思想观念,部署新的营销策略,使我国艺术类产业在市场竟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三是有利于促进我国艺术管理科技信息化进程。当今世界,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加速艺术管理的科技信息化进程,已成为制胜的关键,“人世”有利于提高艺术管理的科技手段,及时掌握全球艺术的最新信息。
四是有利于深化艺术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形成全国统一的竞争有序的艺术市场。
五是有利于完善艺术品、古玩文物法规和政策,依法管好艺术市场。“人世”后有利于进行修改,促进加速地方性法规和措施细则完善补充、修订,有利于健全各级行政执法机构,依法管理,以适应“人世”后艺术产业发展的需要。
六是有利于艺术管理人才的竞争培养,提高行业员工队伍素质。重视艺术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懂技艺,善管理的员工队伍,这样才能在国际和国内文艺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四个挑战:
一是对人的思想特别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造成一定影响。外国艺术产品进人我国市场,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宣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伦理道德对群众尤其青少年会有消极作用,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乘机进行思想艺术文化渗透,我们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二是对我国传统艺术创作、发行体制冲击较大。我国艺术创作、发行长期沿用老体制,市场经济思想行为不够,加之艺术创作、发行市场分工不明确,法律法制意识不够强,要走出现有艺术品流通体制的局限,还须下一番功夫。
三是对我国艺术创作、发行市场影响较大。由于发达国家科技的发展,资本的积累,艺术创作、发行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他们有雄厚的资金和最新科技的支撑,电子艺术出版物价廉物美,已称雄于国际市场。我们的电子艺术出版物从数量到质量没有形成优势,“人世”后,我国电子艺术出版物市场面对的形势更加严峻。
四是对我国网上艺术品发行和电子商务形成一定制约。我国网上艺术品处于初建阶段,交易较少,电子商务应用还不广泛。国外网上艺术品发行运作较好,已有成功经验,电子商务早已应用,比较配套。“人世”后,国外艺术品经销商会想方设法以独资或合作方式建立网上艺术品发行和艺术品电子商务,这对我国网上艺术品发行和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既促进又制约。
二、知识经济信息社会我国艺术管理的创新趋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具体的竞争压力“赋予企业管理新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不仅体现在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完善上需要更新岗位设计和工作流程,更体现在对经营观念、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组织行为、管理规范、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以至在公司文化整合上进行系统性的调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普及,艺术管理应如何进行变革以适应这种现状,未来艺术管理将怎样发展创新来满足环境的要求,这里提出六个创新范畴:
1、艺术管理信息化
所谓管理信息化,就是利用艺术产业资源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等现代手段,提高经营管理素质,提高经济效益。在艺术管理方面,通过建立统一的文艺产品数据库并对信息进行收集和加工,为艺术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实现辅助决策;通过对财务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的整合,提高艺术企业管理水平,提高艺术部门核心竞争力。
“人世”以后,中国艺术企业将面临具有高信息化水平的国际企业的挑战,拼的就是获取信息的速度。谁先抢到有价值的艺术品定单,谁就抢到了市场;谁能有效、快捷地掌握、利用信息,谁就会取得各种竞争资源,在商战中取胜。其次,竞争的本质是创新的速度。而信息资料是艺术企业进行创新的依据,没有信息资料的迅速获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者,艺术企业如果不尽快加强信息化建设,没有一整套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资源管理、艺术生产管理、电子商务管理、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艺术企业就无法实行有效、快捷的管理,就不能降低成本,就会失去商机。因此,一些专家在分析“人世”以后我国企业的发展时,将信息化作为艺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并断言:只有大力推进信息化的企业,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改变我国企业管理的现状,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目标是,五年内我国大企业全部信息化。具体目标:到“十五”末期,大多数国家重点企业基本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数大中型企业至少实现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力争绝大多数企业在“十五”期间建立企业网站及主页,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开展网上营销。我国艺术部门在改进和做好传统方式艺术管理的同时,着力在网络艺术管理、电子商务艺术管理、信息流通、编印发大众电子艺术品管理等领域谋求新的发展,并争取与国外一流艺术集团合作,创办中外合资的大型艺术机构。
2、艺术宏观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管理机制是指各组成部分相互推动、协调、制约而形成的管理运行的具体形式,从功能看,可分为目标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和约束机制等。利用科学管理的目标原理、价值原理、人本原理、系统原理、实践原理,高效实现艺术管理的职能,包括从确定目标到制订计划、组织实施、协调控制,激励个人和组织、领导和指挥全体成员使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个过程总体目标最优,以提高效率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法制化运作有利于艺术行业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没有法律、法规的引导、规范和制约,市场机制难以有序运行。因此,艺术行业要实现法制化运作,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已出台的有关文化艺术管理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进行管理,只有实现依法管理,艺术行业才能得到健康的发展。据媒体披露:一些省市在艺术市场管理中既发生过将世界艺术珍品当作黄毒清扫,让无辜的大学生受辱的事件,又出现过将艺术骗子当神接待的闹剧,暴露出的就有识别手段、艺术管理法制不健全方面的问题。法制化运作有利于规范艺术经营行为,艺术管理要想得到健康的发展,必须靠法律、法规对艺术品生产经营进行引导、规范和调整,否则,艺术行业难以向深层次、高水平发展。
3、艺术原创人员的个性化创新管理
文化艺术企业要把人力资源管理放在重要位置,企业文化建设更要在这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流动是客观法则,现在很多企业注意在分配上向人才倾斜,认为薪酬多了,人才就不走了。这当然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以动态的目光着眼于吸引、发现和发挥人才的作用,而不仅仅只以静止的目光着眼于留住人才,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对人才理解才是第一位的。不管是在国内的还是在国外的,我国知识分子、优秀人才都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和强烈的事业心,艺术企业应当唤起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尊重他们,理解他们,依靠他们,为他们搭建一个在祖国实现他们自我价值的平台,在艺术产业内部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使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艺术管理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既能充分发挥艺术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又能保证画院、文化馆、博物馆、制片厂等机构的有效运转。对于艺术原创人员,尊重他们的个性、创作习惯,在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本部门瞥理员工的规章制度、明了单位的发展规划与最基本的工作任务的前提下给他们自,最大程度地调动其能动性、创造性。对艺术原创人员不必要求每天打卡上班,而是充分尊重个人,相信他会管理好自己,同时让他知道信任不等于放任,要让他感觉是他自己在管理自己。
具体来讲,每年的艺术原创人员工作评价包括两部分:一、由艺术家自己完成的,包括:①一年中都做了什么?②拿到了什么创作奖项?③对所参加的创作的贡献是什么?④帮助别人做了什么?⑤参加了哪些社会活动?二、由管理者指出他的优点与不足,以及今后该做些什么。对于新加入人员的管理,建议他先了解别人都在做些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自己的创作方向;并且每一个新加入者,管理者都应使他尽快熟悉与适应单位的环境,并在他作选题的过程当中随时观察引导。
4、艺术管理民主化
赫塞尔本在其主编的关于管理趋势和变化的专著—《未来的领导》中对“扮演新领导角色所需的新技能”提出了新的假设:员工的利益可以和组织的利益结合起来、生产活动中人们能够完全支配自己的劳动。这样就能够使得劳动者和组织更密切合作,既增加了劳动者的效用又有助于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他指出:如果一个项目肯定会有益于自己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将会满怀热情地投人到这一项目之中。如此,领导角色的工作重点将会由指挥和命令转移到提供便利条件和授权上,培养人们的工作兴趣,以此作为领导的基础,实行民主。领导者必须能够熟练地扮演以下五种角色:促进者、评估者、预测者、指导者、最终帮助者。”艺术组织管理的作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划、控制、组织、人事等;同样,艺术组织管理人员的职能也超出了今天传统的领导范畴,而转向预测、协调和激励。今后艺术组织管理人员必须增加以下三项职责:其一,明确艺术组织地位,指明艺术组织前进的目标;其二,调动员工的能动性,使艺术组织充满创造力;其三,力争诚实正直,建立相互信任,并以此作为艺术组织管理的基础。
5、艺术管理柔性化
艺术人力资源管理要柔性化。所谓柔性化,就是在新时代,劳动者文化素质日益提高,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知识差距日益缩小,整个劳动市场上双向选择,劳资双方(组织与受聘者)的关系,从“契约关系’旧渐演变为“盟约关系”。原来金字塔式的逐级刚性管理柔性化,就是说,以原来的命令方法越来越难以奏效,权威的维系,越来越难以凭借权利。同时,信息的网络化,大家可以处于一个信息平台上,改变了过去一项信息逐级下达,上多下少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出现新的特征:内在重于外在,心理重于物理,身教重于言教,肯定重于否定,激励重于控制。
艺术机构往往实行宽容型管理,这样一个开放性系统,能营造出有利于艺术机构人员创造的环境、条件。艺术机构不把近期经济利益作为判断决策管理水平的标准,亦不以此作为对部门、员工考核评价的最高标准,而将创造性、能否发现危机、化解危机、抓住机遇、争取机构的长远经济利益作为最高标准。为达此目的,有时甚至牺牲近期利益也在所不惜。艺术机构的决策与管理结构不是高度集中统一的“垂直型”、“金字塔型”,而是充分发挥各层次各部门和授予员工、艺人创造性权力的分散结构的管理模式。
宽容型管理绝不是削弱机构的凝聚力,恰恰相反,强有力的凝聚力形成,必须在开放性基础上的宽容型管理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这样,艺术机构才能吸收新鲜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广纳人才和培养新人,才能设计创作出新的艺术品,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艺术机构的成分和提高艺术机构的品味。
6、艺术管理意识整体化、管理效果最优化
一个班级几十位学生,他们来自几十个不同的家庭,生活经历不同,个性、特长、兴趣爱好也不同,但他们有一个相同点:每位学生都需要老师、同学的关心、认可。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天真活泼的小学生也是如此,尤其是所谓的后进生更是如此。我班有一位人称“大头”,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都认识他,因为他爱打架,学习成绩也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开班队会时,我抓住学生都想给新班主任留下好印象的心理,我亲切地说:“同学们,现在你们是六年级学生了,也就是毕业班了,不管以前表现如何,从今天起能做到守纪律,勤学习,关心班级,就是好学生。在老师眼里,你们个个都是很可爱很聪明的孩子,我相信在咱们的共同努力下,你们一定会不断进步。”话音未落,学生们已使劲地鼓起掌来。我趁热打铁,又说:“我们班的阿峰同学,以前大家都叫他‘大头’,这样是不讲礼貌的,不尊重同学。从现在起大家都得改口叫他阿峰。阿峰同学个子比较高,力气大,组织能力强,我们选他当劳动委员,以后劳动由他负责,全班同学一起协助他把工作和学习搞好,你们说好不好呢?”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好,好极了!”第二天,我特地检查他的作业,作业中有一道是用部首查字法,写出一些字的部首和再查几画,意想不到,他竟然连字典也不会查。当时,我立即拿来字典,耐心细致地教他查字典,教到他会自己查为止。后来,我每天都检查他的作业,发现有错的地方,及时提醒他纠正过来。他慢慢地变了,学习认真多了,能与同学友好相处。有一次,我感冒了,他跑到办公室为我倒来一杯开水,同学们都说阿峰真的变了。
二、以身作则,榜样效应
作为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人格的魅力是无限的,这就要求班主任从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而不是用自己故意装出来的严肃来达到的,整天把脸绷起来,这不但不会在学生面前树立高大威严的形象,反而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心理重压。其实教师的威严是在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展现的。学生正是从一些小小事情上来观察班主任的。比如,当我发现贴在教室墙壁上的《小学生守则》快要掉下来时,下课了,我立即拿来透明胶纸和剪刀,把《小学生守则》重新贴好,好几个学生看见了,立即围过来帮忙。又如,我在板书时,偶尔粉笔断了掉下来,我立即弯下腰去把它捡起来,在这样一个简单的、细微的动作中,学生自然意识到保持教室整洁是每一个人的责任,也包括班主任。发现课桌椅歪了,我就用双手挪一挪。其他同学看见了,赶紧看看自己的桌椅有没有对齐,马上摆好。这种榜样教育效果胜过单一说教,讲道理。
三、互助协作,积极竞争
现代社会处处都有竞争,班主任应根据实际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各样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竞赛项目,比如,教师节之际,我在班级组织《尊敬老师》演讲比赛,比赛前,各小组忙得不亦乐乎,有的搜集资料,有的拟稿,而后请老师修改,最后各小组推荐一名选手参与班级演讲比赛,时间由班干部商讨决定,评委是全班同学及班主任,奖状以班级名誉发奖。因为比赛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里的每位学生不仅自己要努力准备,还必须密切配合协作、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发展小组意识、集体意识。平时有计划地开展毛笔字、钢笔字、绘画、听写、学雷锋小组等竞赛,尽量多地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班级文明储蓄本人人参与登记,可以写自己做的好事,也可以写其他同学做的好事。学生好的作品可以张贴在光荣榜上,让全班同学观摩学习和借鉴。
四、防患在先,杜绝萌芽
有的学生自制能力较差,时不时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有超前防患控制意识,不要老是在事情发生后再补救。比如:现在好多学生都有零花钱,在学生没有进入游戏机室之前就要进行超前控制,讲讲打游戏机的危害,让学生明白游戏机打不得。又如每年天气开始转暖时,我们就要明确地告诉学生严禁到溪河洗澡、游泳,讲讲过去发生的事故,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使同学们从中得到教训,从而杜绝下溪河洗澡、游泳。不管是课间活动,还是任何时候的活动,都要注意安全。强调老师不在场时,不得擅自樊爬单杠、双杠。楼梯扶手、走廊栏杆也不能樊爬。对于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行为习惯,我们从开学第一天就要讲明确、讲清楚,经常讲,事事做好防患于未然的控制。
五、授权留责,层级控制
在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长河中雕塑的艺术体系一度都趋向于西方在雕塑艺术创作中运用西方的艺术结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或是运用西方的技术来表现我们传统的题材。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基点对于争取世界的认同、文化的趋同有着重要的意义。
2.中国传统文化在雕塑艺术中的表现形式
2.1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雕塑材料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
劳动人民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青铜器、冶炼技术的出现到陶瓷、火药的发明体现了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些材料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载体的身份屹立在国际文化舞台上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将这些材料运用到雕塑艺术中使得雕塑艺术作品也呈现出独特的中华传统文化属性。
2.2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在雕塑艺术中的表现
在当下社会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六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六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内心慢慢走向孤独和焦虑,生活的压力似乎把人塑造成了精神复制的工具使人变得麻木又疯狂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这些传统文化理念人性化的一面对于给人以心灵上的慰藉具有非常及时的作用。将这种人性化的传统文化理念运用到雕塑创作中,将会对雕塑艺术领域产生重要的影响推动雕塑艺术向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例如台湾的雕塑家朱铭创作的《太极系列》和《人间系列》就是从自己对生活的真挚感受出发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中出发在塑造中国风骨的同时才巴作品与自然融为一体,也把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真诚融入到了作品中去。
2.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雕塑艺术中的运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对于如何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雕塑艺术中是当代许多雕塑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它是在继承传统的文化要素的基础上与现代的雕塑作品进行有机结合是历史与当代的叠加既是对特定文化的解读汉是对真实生活的再现。例如J段山造型、阴阳八卦图、龙门石窟等。
3.在雕塑艺术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
3.1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在雕塑艺术创作时一定要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去糟粕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既不能一成不变池不能盲目模仿要用发展的眼光去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熠熠生辉。雕塑艺术创作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吸收西方的优秀文化胞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态度进行创作使得我国的雕塑艺术朝着国际舞台发展。
3.2加强传统本土文化推广战略
近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外交等都得到较大的发展综合实力逐步增强政治、经济的发展也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再次获得话语权传统文化日益向外输出作为我国文化艺术代表的雕塑艺术也必须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国际的舞台。所以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推广战略和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往重对本土文化的挖掘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
3.3突出艺术家的指导作用
艺术家对传统文化在雕塑艺术中渗透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成功艺术家通过雕塑作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加大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雕塑作品获得艺术品市场和当代国际展览的认可后更可以将传统的文化推向主流文化意识轨道进一步加深传统文化对雕塑艺术的影响。
4.结语
珍贵的文化艺术档案,不仅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历史见证,也是民族文化的根脉。近年来,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艺术档案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先后出台,文化艺术档案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声像、照片、实物等不同载体的文化艺术档案收集整理进展顺利,存留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文化艺术遗产;文化艺术档案馆(室)藏品的保管和展陈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文化艺术档案研究取得丰硕成果,艺术档案学科建设方兴未艾。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起步较晚,艺术档案馆事业发展不平衡,对做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由于设施和条件不足,馆藏文化艺术档案得不到有效管理和保护,现存文化艺术档案老化破损现象突出;管理和保护人才匮乏,人才队伍培养还需进一步加强;经费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全球信息化趋势和国家信息化建设为文化艺术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划时代的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的不断推进,相应会产生大量丰富的文化艺术档案资料,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充分认识促进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发展文化艺术档案事业,有利于将文化艺术活动各领域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不同载体的文化艺术档案得到有效的管理和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完整、准确、系统地收集、整理、保护好文化艺术档案资料,是提升文化单位整体管理水平、维护自身利益及文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和重要资源。这就需要我们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要更加自觉地认识文化艺术档案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文化艺术档案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的责任,认识文化艺术档案的发展规律,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艺术档案工作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发展。
三、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是文化事业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文化艺术档案的凭证和法律作用是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没有文化艺术档案,文化工作的基础就不牢靠,文化艺术活动的经营、管理和持续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抓好文化艺术档案建设与管理,是保存、传承和发展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和具体体现,是一项为子孙后代积累宝贵的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文化艺术档案作为文化单位在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各项文化艺术活动中形成的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是文化单位改革与发展的真实记录,是文化单位的重要资产和信息资源,是今后研究总结文化艺术改革发展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档案资料。所以,我们各级文化艺术档案工作者应进一步增强做好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文化建设“十二”规划》关于加强艺术档案工作有关要求,强化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抓好队伍建设,加强资源整合,改善服务,下大力气解决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全面、扎实地推进文化艺术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四、全力以赴做好艺术档案收集归档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