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材料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工程材料的供应管理
1.1工程材料的采购标准
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对沙石 、石材、混凝土、钢筋、胶合板等的质量要求,采购项目工程材料时以此为购买标准,按照《建设工程材料采购验收使用综合台账》的规范对每天进场的主要材料进行记录,交易数量一定要超过实际使用量,并且需要单位签字盖章才能有效。
1.2工程材料的市场调研
材料采购员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建筑工程项目材料使用情况,材料在市场的供应以及价格情况,采购员的主要任务有:第一,对建筑材料生产经营厂商的调研,核查经营主体的各类生产经营于续是否齐全,该企业的生产规模、售后服务情况等等,重要的是考察该企业的产品生产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行业质认证:第二,对建筑业界的调研,一般情况下,生产质量过硬的企业会得到建筑业界的好评,通过了解建筑业界也可以准确的判断该材料生产厂商的企业信誉、产品质量、价格情况、售后服务等等。
1.3工程材料的运输管理
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运费支出是材料采购费的一大笔开支,节约了运费,就可以降低材料的采购成本。若采购材料费中还有人工费和运输费,过多的运输也会增加采购成本,反之,若减少运输次数,就会降低采购成本。因此在采购中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就近取材,在质量同优,价格相当,售后服务同等,交通状况同样便利时,选择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商家购买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运输和装卸。
二、掌握采购市场材料信息、精选供货单位
掌握材料质量、价格、供货方能力的信息,选择好供货单位.就可获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从而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造价。这是企业获得良好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因素。根据设计文件、标准、规范、相关法规及承包合同要求及企
业或项目部另有附加的质量要求,明确所需材料质量标准。评价供方的原则应参考以下内容:(1) 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法规规定及核准的合格供方名单;(2)供方能否提供生产许可证、检验记录、生产合格证等;(3)企业获得的名优产品称号;(4)对重要、复杂的工程设备售后服务的评价;(5)新材料、新设备、加工配件等的特定采购准则等;(6)如供方为销售单位时,还要根据需要评价其生产单位。不属于上述情况的.可由采购人员参照上述评选供方的原则直接评选供货单位。材料订货时,要求厂方提供质量保证文件,用以表明提供的货物完全符合质量要求。质量保证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供货总说明: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检测与试验者的资质证明;不合格品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说明及证明:有关图纸及技术资料等。
三、严格按计划采购,控制采购价格
3.1材料价格实行动态报价法
企业要广泛搜集材料品种、价格信息,编制动态表,某一类材料、国内外出产厂家、产品质量、等级、出厂价格,可以从这些厂家中进行对比,选择质优价廉产品。
3.2计划价格控制法
材料的实际价格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厂家可能有千差万别。但这些差别是否合理。需要有一个参照物来对比。这个参照物就是计划价格。计划价一般年度内不发生变动,遇国家政策全面调整时可以调整,杜绝了人情材料、关系材料、回扣材料。
3.3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差异法
预算价格是工程项目投标时在标书中确定工程所消耗材料的价格,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差异的大小左右该工程项目利润的高低,以差异法来考核采购人员的业绩,并根据节约额的大小来决定采购人员的奖罚比例。
3.4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
一方面提高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避免采购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产品,实行质量价格追踪制,保证采购的产品满足质量和成本控制要求。另一方面要提高采购人员的思想素质,使采购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企业材料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3.5经济订购量控制法
为减少材料资金的占用,又能保证施工生产的需要,避免停工待料事件的发生,企业需要储存一部分材料,为了取得最佳的材料成本,需要确定合理的进货批量和进货时间。这个批量就是经济批量。
四、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强材料的管理
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加强材料管理,通过两个系统来实现.一个是材料价格系统另一个是现场材料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包括三大部分:材料价格采集、分析和查询。采集系统是根据建筑行业特点,公司制定多材料价格统计方法.通过市场调查,实地采购方式收集各种材料的信息,保存各种信息记录。分析系统是将收藏的材料价格按分公司制定的方法.将统计分析得出材料的加权平均价格(或市场价格),并可提供各种材料进行分类管理,为企业有关人员提供可靠、准确的价格信息。查询系统,实现材料数据的远程检索,并增加了一些辅助功能。其中包括材料价格查询、新材料、公共信息、搜索引擎和留言板等。
现场材料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查询、统计等功能。采集系统主要完成材料管理各项数据的录人工作。具体包括:录入每月的人库单、出库单、材料价值单,录人盘点数。查询系统主要完成全年各项数据的查询功能。具体包括:查询支出帐、收人帐、查材料余额(查
任一材料的余额数)、查价格表、查部门代码、查询供货单位(查任一材料的供货单位)。建筑工程公司的材料管理工作量大,数据源多而复杂,实现微机管理之后,平时需要几个人满负荷做一个月的工作,现在只需一人几天就可完成,从而大大减轻了材料管理人员的劳动。
五、合理控制材料消耗,达到项目节耗增效的目标
5.1施工前的材料消耗控制
在工程项目施工前或年、季、月施工任务下达前,相关成本控制、计划人员,应随同下达完成施工任务需用的材料数量表和计算单,并根据各分工号给各工班、材料室及相关部门,下达材料定(限)额数量通知单。使施工的各个部门、班组、人员。知道完成本次任务应当消耗的材料数量,明确控制目标,并充分分析执行中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在执行前,采取必要的措施,杜绝材料超额消耗的,生,防患于未然。基本程序:1)必须对材料定(限)额数量和控制做出充分详细的分析,寻找出影响材料定(限)额数量的重要输入变量。如:爆破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火工品超消耗、混凝土回填量加大;料场设计不合理,砂石浪费严重;管库人员不及时清理.不认真管理装卸,水泥包装损坏严重,散水泥过多造成的损耗。2)针对重要的可控的输入变量,设计控制系统。如:对不同的围岩级别给材料室、施工班组提供不同的爆破设计。3)定期检查评价控制系统、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为防止进场材料的不足,我们建立了门卫登记,办公室或工程部监督,用料分队人员、材料室人员二人收料,材料主管审核,分管领导抽查的控制制度。
5.2施工中的材料消耗控制
施工中的材料消耗控制也叫现场控制,是执行层采用的控制方法。由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材料员在现场对生产施工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纠正错误,及时实施控制。当领料数量超过成本控制量或预算量时,发料人应向施工班组、成本控制、计划人员和相关的项目负责人、材料管理部门发出预告,说明定额需用量已领完,如超定额部分需继续领用,或遇特殊情况需要增减定(限)额数量时,由工程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和材料部门的书面通知,填写“定(限)额材料数量调整通知单”,经单位负责人签字后,送施工班组和材料部门各
一份,据以调整定(限)额数量,来控制施工中的材料消耗。
【关键词】工程;技术材料;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K206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目前,我国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工程技术材料和档案管理工作就成为了工作中的重点,必须要予以重点关注,这样才能够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二、工程项目材料与材料管理
工程项目材料是指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需的全部设备和全部所需材料的总和,人们通常所说的材料管理与控制主要是指对材料的数量和进度能否满足施工,安装需要所进行的管理和控制。因此,材料控制周期通常只包括从工程设计请购开始到材料运抵施工现场并在施工中交付使用这段时间。我认为这是狭义的材料管理,它对适时按量满足现场施工无疑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为了使得最终的工程产品投资少、质量优、效益好、操作维修方便,仅仅进行狭义材料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广泛意义上的材料管理与控制。广义材料管理是指在整个项目周期全过程中都必须对材料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事实上,工程项目的策划与实施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和资源等约束条件下,为实现特定的工程产品而进行的对材料的研究、设计、组合、选择、购置、施工直至生产调试的过程,材料管理与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周期的全过程。
三、工程档案管理的意义
1、工程档案是积累城市建设经验,进行城市建设技术储备的手段,是城市建设活动的产物。城市建设活动的成果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建筑物实体,一是工程档案。工程档案真实地记录了建设生产活动的全过程,记载了人们的工程思想、技术、经济。因此它是储备工程技术、工程经验的工具和手段。
2、工程档案是进行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或城市中各种要素,根据城市的现状、条件和基础、特色、各方面的动态变化因素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科学的、长远的预测和设想。通过论证、编制规划方案付诸实施。
3、工程档案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现代化城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的概念,它包括的内容很广泛、很复杂。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小城镇,几年、十几年后将建设成为初具规划的城市,甚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都市。人会变化,要调动、要衰老,记忆力要衰退、要死亡,而工程档案则是城市建设科学资源储备的宝库,是各种隐蔽工程的眼睛。只有以工程档案为依据,才能进行科学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才能克服盲目性,避免浪费和损失。
四、工程技术材料管理具体措施
1、工程技术材料的重要性及存在的管理问题
工程技术材料具有备查与追究事故责任的功能,它是记录并反映了整个工程的历史记录,其形式主要有文字、音频视频、图纸、图文文件等等,它是工程单位从工程的开工至工程结束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为工程技术材料具有的可备查性,所以管理好工程技术材料显得尤为重要。
现阶段,很多工程单位的工程技术材料的编制及审核中还存在很多不符合规范的地方,例如:用圆珠笔填写表单、技术负责签名并不真实等等问题。那么工程技术材料的可备查性就大打折扣,技术材料的价值更无从谈起,当然也就不能作为质量事故分析的佐证。
2、工程技术材料管理的突出问题及改进建议
(一)工程技术材料真实性存疑
随着电脑的普及发展,很多领域依赖电脑进行日常工作的单位企业越来越多,现在很多工程技术材料都是在电脑中进行编制并完成的(包括技术负责人签名、质量验收记录及实测偏差值)。利用电脑编制工程技术材料方便高效并兼顾美观,但是这样编制而成的技术材料若稍加改动就可以套用在其它的工程项目上,近而技术材料的真实性得不到有效的保证。因此,工程技术材料的编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行业规定由工程材料技术负责人进行手写。
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工程技术材料由工程材料整理员代签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一来,如果出现质量事故,那么相关责任人很难明确,这给事故的处理加大了难度。综上所述,工程技术材料的相关负责人必须认真负责,明确负责,该谁签名就得签,不得找人代签,工程技术材料的核对员要认真核对,发现若有代签、伪造签名的情况必须立即提出并纠正、批评。
(二)工程技术材料的质量存在问题
由于管理不严加上检查不力等等因素,很多时候工程单位不能把好技术材料的质量关。往往都是在迎接检查时,工程单位通知材料员到现场临时编制如原始数据、记录、验收表等等。因此,建设单位要加大对工程技术材料的监督和管理,不符合行业规范的坚决不能出具合格试验报告。
(三)人们对工程技术材料管理重视不足
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工程技术材料管理的认知停留在编写和归档上。如果工程当时遇到问题,人们往往惯性的找到参与设计建设的人员来了解回忆,然后根据建设人员的回忆推定相关技术问题,或是凭着“经验值”来推定技术问题。不出现重大质量问题都不会去查证技术材料。因此,要建立起对工程技术材料的重视,不要等出了事才调出材料用来分清责任,应有效的利用工程技术材料来为建设保驾护航。
五、工程档案管理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有关制度,是发展工程档案管理事业的前提。
为了加强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保证档案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在工程建设的开始阶段就应该按照国家的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再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切实可行的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还要明确工程建设中,各级单位部门以及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各自职责和任务,把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化、规范化。
2、严格把好各类验收文件的质量关,使工程档案充分发挥凭证的作用。
在工程开始的时候,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要了解与该工程有关的详细资料,依据这些资料编写工程档案,制定档案查阅制度。在工程验收的时候,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要和工程负责人员,按照国家有关建筑工程的验收规范的要求,对工程验收的各项文件资料认真审查,以防止不合格的文件被使用,务必保证工程验收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要逐步完善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从源头上保证文件资料的质量,为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3、强化工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档案材料的编写工作。
科技的快速发展,工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这就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该要努力学习,开拓视野,熟悉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新知识,新经验改进和加强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促进工程档案管理发展。企业要定期参加档案管理理论的学习,定期举办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集中性业务培训等,让他们深入到一线工作中去,详细的了解工程施工的进度,培养一大批既有技术又有理论的实干型复合人才。
4、实现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新时代对建筑企业基本管理提出的要求。
随着档案事业的不断发展,档案的种类数量急剧增长,给保管和查阅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使用者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能及时的完整的提供其所需要工程资料,并且能够快速的放到可利用的地方。传统手工的档案管理就越来越落后,在无法解决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影响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所以革新已经落后的档案管理方法、实现工程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是实现档案管理事业的必然要求。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注重做好技术材料和档案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施工的技术资料和档案得到妥善的保管,确保工程能够顺利完工,后续的资料分析也有所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现场原材料;试验检测
水利工程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备水资源控制与调节、防洪、排水、灌溉、发电等功能,为了保障水利工程的顺利完成,工作人员应做好施工管理,把握好工作的重点及难点,建设完善的管理制度,保证高质量的项目工程。施工原材料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高低,为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做好原材料检测工作十分重要。
1.水利工程现场原材料检测概述
1.1水利工程现场原材料检测的必要性
建设规模较大、施工难度较高、工期较长是水利工程的典型特定,且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在工程管理中需对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原材料的管理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旦现场原材料的质量达不到建设要求的标准,就会影响工程质量,且不利于工程施工工序和进度的管理控制,因此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材料管理规定,在原材料检测的同时,利用科学有效的检测技术,不断精确检测结果,以便为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提供坚实保障。
1.2水利工程原材料性质和检测目的
水利工程原材料的选择是由原材料的性质决定的,包括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工艺性质等,其中物理性质所涵盖内容包括材料的密度、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包括材料的抗拉能力、抗弯能力、抗剪能力等,工艺性质是材料工艺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事项,原材料的把关是工程建设质量的奠基环节,避免不合理材料的应用是水利工程原材料检测的主要目的。
1.3检测标准
任何工程项目均具有检测的标准,水利工程的原材料也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技术规范,以现有的标准为参考,实现质量的检测监控,兼顾现实的使用情况,对调控不到位的地方进行调整,以避免不良影响的发生。工作人员在开展项目前需要对项目参数进行了解,充分了解产品的质量类型,根据新的模式及质量要求,确定项目要求指标,严格贯彻落实检测要求,以其他项目落实管理经验为参考,针对性应用于水利施工中,做好项目的规划后落实建设及管理要求。
2.主要材料质量检测要求
2.1水泥
水泥是水利工程主要的材料类型之一,为了保证水泥的质量需要做好质量调整工作,通过抽样检查的方式对同一品种、批号的水泥进行检测,参考管理要求及批号类型,检测水泥是否满足检测指标,能否到达理想的概率要求。袋装水泥的检测时,根据规范标准以200T为检测批次,200T的水泥批次单独检测,袋装水泥以以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时间等为组合指标,检测的步骤按照规范检测标准执行。散装的水泥检测以500T为检测批次,500T的水泥批次单独检测,袋装水泥以以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时间等为组合指标,检测的步骤按照规范检测标准执行。不同于袋装水泥的是,散装水泥的检测需要在有效日期内,有效期通常为3个月,硅酸盐的有效期为1个月,如果超过有效期,需要再次检测,以保证所有水泥质量达标。
2.2粉煤灰
对粉煤灰进行管理时,将相同类型的粉煤灰作为同批次,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完成,进行取样时,需要保证取样的科学性及综合对比,不定期进行检查,满足国家的检测标准。进行复检时不合格者需要降级处理。
2.3外加剂
水利工程项目中管理的另一重点项目为外加剂,进行外加剂的检测时,以参量指标为基准,在抽样的过程中,抽取适量样本检测,如果出现沉淀的状况,应该进行点样检测,保证质量合格后,再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应该完全了解外加剂的类型,落实分析工作,保证质量管理的高效性。
2.4钢筋原材料的检测
根据规范标准以60T为检测批次,60T的水泥批次单独检测,钢筋原材料以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生产时间等为组合指标,检测的步骤按照规范检测标准执行。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对样品进行抽检,通过物理及化学实验方法检测,如果出现质量不达标的情况,进行再次检测,如果结果仍然不合格,需要将其舍弃,不能投入使用。不合格的钢材需及时处理,防止与合格钢材混淆。
2.5碎石、砂等原材料的检测
选取原产地、规格、进场时间相同的碎石、砂归入同一个批次进行检测,一个批次的碎石、砂体积为400m3或600m3,不满足产地、规格、进场时间相同这一条件的单独送检。
2.6沥青的检测
对于品种、产地、标号相同的沥青以每220T为一个批次进行检测,不满20T的沥青则单独进行检测。
3.水利工程现场原材料检测方法
3.1书面检测
进行书面检测时,需要审核原材料的相关文本资料,进行原材料的检测时,要求工程施工方提供质量保证证书以及第三方的检测数据报告,在水利工程现场书面检测的过程中,对文件进行审核,判定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的指标,在取得监理、总包及施工方的许可后,生成检测报告。
3.2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是在原材料到达现场后,根据自觉观察及对原材料的表面分析,完成对原材料的外观及包装的检测观察,包括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外形等,判断其是否满足要求。如果存在腐蚀、损毁等及时上报处理,如果材料为钢制类型,需要对其焊接的情况进行判断,存在开焊的材料判定为不合格。
3.3物理化学检测
物理检测是通过物理手段对材料进行检查,常规应用的物理方法包括质量检测、光学检测、能量检测等方法,常规应用的仪器包括物理仪器、光学设备及各项实验器械等,通过一系列物理实验判定其是否满足检测标准。化学检测是通过化学实验的方式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应用化学实验,由专业的化学检测人员应用化学试剂进行分析,判定材料的化学成分,通过结果与化学数据的对比,判定材料的合格性。
3.4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主要是针对于材料的内部情况,通过物理方法对材料的内部进行检测,常规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射线等多种探测手法,判断材料内部的缺陷存在情况,从而完成对材料质量合格程度的判定。
3.5机械性能的检测
在进行机械性能的检测过程中,将相关的力学理论作为基础指导,应用必要的机械设备进行压力检测,根据仪表数据分析的结果,判定材料的合格规范程度,以及其是否满足指标参数要求。3.6常见的质量管理措施以施工管理的要求为参考,根据不同的质量管理方法对不同的材料进行质检。严格遵守材料的管理具体措施,选择合适的存放路径以及地点,根据要求进行平面堆放,做好必要的防水处理,通过科学系统的防水处理措施,在材料达到现场后,以相关的质量检测指标确保材料质量,材料的现场检测需要按时进行,对于一定检测周期的材料要按时检测,包括散装的水泥材料等。对于混凝土的构造物以及钢筋种类及型号的选择时,需要参考图纸施工的设计要求,确保位置型号固定对应。在进行钢筋的焊接时,注意做好焊接的强度检测。另外为进一步优化现场原材料的试验检测质量,在取样时,应注意不同批次材料在不同部分取不同数量的样品,取样的部位和数量应满足检测要求,对于混凝土的试验取样,需先进行外表面探测,在明确钢筋位置后再取样,以避免钻取时触碰钢筋,取样过程中不可含有与芯样轴线平行的钢筋材料,而单个构件取样时,芯样数量需在3个以上,直径需大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最小不能低于骨料粒径的2倍。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increased material price on project cost from the aspects of construction time, funds and so on, and proposes appropriate countermeasures.
关键词: 材料;资金;工程造价;影响
Key words: material;funds;project cost;influence
中图分类号:F25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077-02
0 引言
市场经济的直接影响是物价的时涨时落,近两年来,我们又面临着新的一轮物价上涨,特别是钢材、水泥、燃油料、当地料、火工品等主要材料的价格上涨对基建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许多施工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挑战,合理分析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对工程造价带来的影响势在必行。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来控制材料的价格,减少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带来不良的影响是现今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也是推动地区和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
1 材料涨价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1 工期延长、品质降低 由于建设单位在生产经营中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利益的最大化,使其从中获利,但是一些建设单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采用非常手段,例如避过涨价和暂时停工,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工程出现延期。除此之外,一些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问题,利用一些劣质材料来代替好的材料,这就使得工程建筑的品质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
1.2 资金短缺、流动困难 建设单位在施工中用料最大的就是钢筋和水泥,在材料使用上面,大多数建设单位都是先交钱再拿货,这就给建设单位的资金流动带来了相应的压力,特别是一些建设单位他们为了稳定的发展,基本都采用的高额回笼资金的方法,当资金链出现断裂的时候,就会出现建筑材料欠账或者赊账的情况,有些建设单位在这个时候不得不宣告破产,这样的情况不利于建设单位的健康发展。
1.3 支取困难、问题突出 在施工之前都需要签订相应的合同,这样才可以使整个建筑工程施工具备法律效力,也就是说合同签订以后即使建筑材料价格超过了所签署的价格,施工企业也不能做出相应的更改,只能接受这样的实施。特别是对于一些资金数额较大的项目来说,一般情况下都是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的方式就会使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较少。除此之外,政府部门的资金政策相对落后,在资金增加上的意愿不能够很好的达成,使得许多建设单位把矛盾转向材料供应上面,在价格上面无法达成一致。
2 控制材料涨价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对策
2.1 订立的合同条款要清晰、合理 由于工程承包合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约束效力,可以有效的减少由于建筑材料上涨所导致的纠纷,因此,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确保条款的清晰和合理,在订立合同条款的时候,要结合工程投资规模大小和工期长短来确定合同的计价方式。对于一些固定总价合同一般应该运用到工程规模较小和工期较短的工程当中,在合同条款变更上,应该做好责任的划分,施工进行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涨价所引发的风险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如果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出现上涨,导致施工工程的费用超过了投标的预算费用,就应该看主要责任人是谁,由责任人承担损失。
2.2 对主要材料实行发包人供货 由于发包人主要是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材料和设备的,所以,在主要材料上面应该实行发包人供货,发包人应按照专用条款的材料设备供应一览表,按时、按质、按量将采购的材料和设备运抵施工现场,与承包人共同进行到货清点。在充分保证材料的质量的同时,要杜绝一些不合格的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以此来确保整个工程的内在质量。除此之外,材料价格的风险控制应该掌握在业主的手上,要确保材料是真材实料的,由于市场上的材料品种较多,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选择优质的材料来进行施工。并且要加强采购人员的素质,完善相应的采购制度,以此来提高采购的质量,由此可见,避免材料价格风险的产生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
关键。
2.3 建材价格的风险管理 一些建筑时间长、造价较高的工程,如果出现材料涨价的问题,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承发包双方对施工合同的履行,给整个工程的施工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应该提高建筑材料的风险管理意识,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在项目实施中,要对材料涨价风险有一个动态的分析,划分职责,实现区别对待。对于工程项目未能按正常定额工期完成情况的,因发包人原因造成工期延误的,延误期间发生的材料价格上涨差额由发包人承担,期间发生的材料上涨差额将全部由造成工期延误的责任方来承担,同时这个期间发生的材料下浮差价将全部由造成工期延误的一方受益。但是基于市场的客观原因,材料涨价的风险应该是由承发包双方来合理承担的,这样才可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效的控制整个工程的造价。
2.4 不断优化管理材料签证和设计变更 因为建筑工程材料的价格波动是整个市场发展的常态,所以在材料价格出现波动的时候,应该有效的处理好承包商采购材料的价格管理,这样不但有利于更好的满足业主的需求,还可以提高材料的品质。要建立和完善材料质量和价格的认证制度,通过确认材料价格的方式来控制价格风险,并且作为施工单位应该尽量减少设计的变更,对于一些无法规避的设计变更,应该提前做好准备,从中找出最优的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避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造价失控的问题,使得设计被大幅度的修改。由此可见,对于施工单位来说,应该把重点放在优化管理材料签证和设计变更上面,这样才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2.5 做好套期保值工作 所谓套期保值主要是指交易者为了有效的防范市场风险,所采取的一种数量相同但是方向相反的方式,将科学的保值绩效评价方式告知投资人,使投资人对投资机构进行的保值业务有个正确的认识,并通过定期通报绩效评价报告,使投资人能够了解保值业务进展,起到支持机构投资者的作用,通过这样的套期保值工作可以有效的控制建筑工程材料价格涨价的风险。想要做好套期保值工作,首先就应该对成本进行合理的一个划分,可以利用合约来进行套期保值,也就是说可以进行材料价格的上涨分析,这样才可以对整个市场的发展行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根本上起到控制价格和成本的目的,实现企业的最优化配置。
2.6 加强对主要材料价格信息的动态调查 对于一些建设单位来说,在工程材料的管理上不应该只是局限在内部简单的整理上面,而应该开发一些项目造价信息管理系统来实现对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管理。现今,虽然我国一些国家开设了相应的材料价格信息网站,但是从整体上来看还相对落后,因此,我国应该参照国外的一些做法,让政府定期或者不定期的一些建筑工程造价的资料信息,政府要加大投入的力度,要建立相应的材料价格库,及时的对材料信息进行动态的更新,以此来方便工程项目来进行估算。除此之外,一些社会的咨询机构和中介机构,要一些材料的价格指标,来有效的指导工程项目的造价,只有这样做才可以给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便利,有效的控制工程的造价。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造价过程中,材料价格在其中具备较重的比例,作为建设单位应该首先明确材料管理的重要性,要确保订立的合同条款要明晰、合理,对主要材料实行发包人供货,做好建材价格的风险管理。并且,要不断优化管理材料签证和设计变更,做好套期保值工作,加强对主要材料价格信息的动态调查,只有这样才可以降低成本,做好材料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施文娥.试论建筑材料价格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及策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1(06).
[2]许建涛,张红斌,张琼.如何规避建筑材料价格波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08).
[3]黄建华,金滨,贾绍明.材料价格上涨对公路造价影响的预测和对策[J].中南公路工程,2005(03).
【关键词】工程;材料;质量控制
由于材料质量造成工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那么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文章就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进行分析。
1.影响的工程材料质量因素
(1)由于工程材料供应没有计划、堆放不规范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因而是钢筋、水泥等工程材料锈蚀、受潮,降低了材料原有的性质,缩短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2)由于工程材料检测不及时,存在错检、漏检等情况,因而把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当作合格的工程材料来使用,遗留下了一定的质量隐患。
(3)调查不充分,未能因地制宜,判断失误,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保证工程材料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在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中,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负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等。
(2)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制定材料检测细则所谓的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制定材料检测细则,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检测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在材料检测细则中,要明确材料检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
(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1)原材料质量保证由提供者直接负责,凡达不到规定标准者一律不得采购与投入使用。
2)所有投入使用的材料或半成品、成品的构件必须有质量合格证明及准用证,按规定需进行质量检验的材料,送交质监站确认合格并将有关资料报监理签字认可后,方可投入施工,未经检查或复检不合格的材料不得投入工程使用。
3)所有应检查的材料均必须按甲方指定单位组织送检,不得弄虚作假。
4)严格执行材料有见证送检制度。
3.工程常用的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
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如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强度)和工艺性质。修建水利工程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就能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对水利工程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沥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下列出几种常用材料的必检项目:
(1)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缩性试验。
(2)钢筋焊接(搭接焊):抗拉试验。
(3)水泥(常规五大指标):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d) 砂: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
(4)碎石: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级配。
(5)回填土料:液塑限试验、击实、GBR试验。
(6)沥青(常规三大指标):针人度、软化点和延度。
4.工程材料检测要求
4.1钢筋原材料检测
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该验收钢筋则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钢筋不得再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其混入其他批量中。
4.2袋装水泥检测
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检测。
4.3散装水泥检测
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且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硅酸盐水泥为1个月),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
4.4砂、碎石或卵石检测
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
4.5石油沥青检测
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标号,2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t时也要按一验收批检测。
4.6路基填筑土压实度检测
路基填筑土压实度检测一般采用灌砂法,当压实层顶面不再有轮迹时,检测频率为2000m3检测8点,不足2000m3时,至少应检测2点。
5.工程材料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化学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机械性能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1)书面检验,就是通过随样提供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第三方检测试验报告、实验报告等进行审核,取得监理、总包、施工方共同认可方可使用。
(2)外观检验是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外形几何尺寸、标识、腐蚀情况、损坏及包装情况、焊接外观及保温情况、包装情况进行直观检查,看其有无质量问题。
(3)化学性能检验是借助化学%考/试大%试验和化学试剂及仪表仪器对材料样品的化学成份进行鉴定测试。
(4)物理性能检验是借助仪器、仪表、光学、试验机等对材料样品的物理特性进行鉴定测试。
(5)机械性能检验是借助力学机械及测试设备和仪表仪器对材料的样品的力学特性进行鉴定测试。
(6)无损检验是利用超声波、X射线、表面探伤(着色、磁粉、渗透)等检测器具和仪器仪表进行鉴定测试。
6.工程常用材料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1)按施工计划结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要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和钢筋锈蚀。
(2)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并对工程主要材料(水泥、钢材、沥青、碎石、砂)进行室内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3)对路基土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和土壤颗料分析,进行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际准,做好试验路段,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4)对各类混凝土构造物中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和直径,应坚持做到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技术标准符合部颁标准,焊条、预埋件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理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在现场要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发现和提出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6)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涵管、预制梁、盖板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采样试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7)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应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检制”执行,工作程序必须认真执行ISO 9000标准,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
7.结语
工程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在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加强工程材料检测工作,从源头抓起,明确材料质量管理的程序,制定材料质量管理细则,严格招待国家有关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国家试验标准和规程进行检验,确保工程材料的材料是工程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优良的重要环节。 [科]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绿色建筑材料;节能;绿色建筑
引言
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中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同时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在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任务现在也包括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项战略的提出同时也是在要求在建筑过程中应该注意节约资源。
现在在建筑工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浪费,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应该如何将绿色建筑材料合理的引入建筑设计中,建造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生态建筑”。
人类把绿色理念加入到建筑工程的项目中就要实现两个目标:一个是使资源节约,另一个就是使环境得到保护,利用绿色资源来节约经济成本。绿色建筑就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同时使环境得到保护和减少环境污染。
1 绿色建筑材料与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材料的概念的提出是根据生态环境材料。它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不用或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农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达到使用周期后可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它的主要特点首先是节约资源和能源;其次是避免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的破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三是易回收和循环利用。
绿色建筑材料的涵义:
A、要消耗最低的资源和能源,同时还不能污染环境来生产的高性能建筑材料,如采用现代先进的工艺和技术生产的高质量水泥。
B、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建筑耗能(包括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耗能)的建材制品,如具有质轻、高强、防水、保温、隔热、隔声等功能的新型材料。
C、具有高性能的材料和材料具有很高的使用效率,从而使材料的消耗降低,如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轻质高强混凝土。
D、可以使居室的环境得到改善和对人体健康具有保健功能的建筑材料,如抗菌、除臭、调温、调湿、屏蔽有害射线的多功能玻璃、涂料、陶瓷。
E、可以利用大量的工业废弃物生产的建筑材料,如净化污水、固化有毒有害工业废渣的水泥材料,或经资源化和高性能化后的矿渣、粉煤灰、硅灰、沸石等水泥组分材料。
绿色建筑就是指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生活的空间,同时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达到高效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建筑物。它可以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来建造低环境负荷下健康、安全、高效、舒适的环境空间,使人、环境与建筑持续发展的。
在传统的观念上认为,绿色建筑属于超低耗建筑和高科技建筑范畴。其实这样的观点是存在一定误区的,斯坦福大学曾做过相关研究,研究认为绿色建筑采用的材料属于可循环利用材料,在成本上并不会过高的超过普通建筑。例如,在大多数的绿色建筑中,使用的遮阳板和结构风道等,都是来源于当地传统建筑节能的方法。此外,绿色建筑也并不完全等同于高科技建筑。绿色建筑在更多方面属于因地制宜,适应当地气候的一种建筑,其中所运用的技术也多是较为简单的建筑技术。如有些建筑就是利用温差为建筑取暖或者降温,其实这些技术是很简单的。
2 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
2.1 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门窗及玻璃中的应用
据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在建筑上面的能耗已经占全社会总能耗的约28%。“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承担的任务是我国节能总任务的41%,要想实现全国节能目标,只有大力推广绿色建筑。
目前我国建筑的门窗主要是木质门窗、钢质门窗、铝质门窗和塑料门窗。木门窗有两个缺点一是大量消耗木材资源,同时它的循环利用率很低,二是它具有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在这四种材料中钢和铝门窗的生产耗能是最高的,且它的保温隔热性能也比较差。因此比较用上面四种材制做的门窗,料塑料门窗相对来说是最适合被选做绿色材料。
在传统的建筑的窗户上都会装玻璃,现在我们生产了一种透明混合物,它有像玻璃一样的作用。但是和一般的玻璃比较,它的优点有:玻璃制造要烧出来,一般要1400-1600度,这就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这种材料需要煅烧,但是耗能比较少。另外,这种透明混合物可以过滤红外线,这样就更易于控制室内温度,减少我们对类似空调的电器的依赖。
2.2 绿色建筑材料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
当今社会中建筑材料举不胜数,用于建筑结构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但是材料的回收和循环利用是我们在选择建筑结构材料时我们应该考虑材料的前提。
砖石材料在建筑结构上通常被叫作砌体材料,是建筑工程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现在砖石材料是利用当地的材料和工业废渣,生产的轻量比较质、强度比较高、功能很多和尺寸比较大的新型墙体材料。此例材料虽然有就地取材、价格低廉的优点,但是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回收和可循环在利用率很低。
现在我国已经成功研发了轻质墙体材料。石膏建材的特性非常的好。例如它在加工的时候需要的工艺非常简单,生产时耗费的能源很少,它的重量也比较轻、凝结时非常快、可以防磁辐射、耐火性能非常好等。同时生产石膏产品的施工是非常的简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释放任何有害气体,没有放射性,同时还可以调节空气湿度,并且节省能源,是典型的绿色建材产品。
2.3 绿色建筑材料在住宅室内装修中的应用
近年来建筑装饰产业在迅速发展,这也导致装饰材料的消费也在飞速发展,但由于装饰材料的不合格等原因,时常会对室内的空气造成污染,甚至会对人身造成伤害。因此我国绿色环保装饰材料应大力开发研究和应用。使室内装饰材料具有驱虫、保湿、保健等功能,如我们在装潢室内常用到的纱绸墙布、麻墙纸、草墙纸等。铝塑复合管:它具有塑料与金属的优良性能,不生锈、无污染,它就可以代替金属装饰材料。我们现在生产的环保型漆料,它是用于室内外装饰装修的,如生物乳胶漆、水性氟碳漆等。现在我国在这方面也正采取相应措施,并且已经开始行动,同时“节能住宅的概念”也被提出。所谓“节能住宅”,就是除了让人们的居家环境是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不产生或少产生影响身体健康的污染之外,还具有最大程度节能的特点的住宅。因此,在住宅室内装修上需要注意:我们在装饰材料的选择时要选择绿色达标、最大程度节能的商品。例如保温隔热材料,这种材料可以使你的室内冬暖夏凉,减少你开空调的时间,从而节约电能。
3 结语
实施绿色施工,就是要求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对施工场地的影响,让资源和材料的利用效率提高,同时增加材料回收率等,但是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保证工程质量。在整个工程材料的选择中要始终坚持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进行绿色施工实施。“节能住宅”的标准还没有什么定式,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节能,而且还要从我们整个落实的具体措施上都有一个较好的理解,这才是关键。首先,我们怎样明白怎么可以使环境少受到污染。其次,我们要使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尽量减少对不可回收或者回收率低的建筑材料使用,充分利用日照等自然条件,最大程度降低对自然的伤害。
参考文献
[1] 编委会.最新建筑材料成分分析、应用技术、质量检测与常用数据及标准规范实物全书[S].北京:当代中国音像出版社,2004.8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1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加工制造行业发展迅速,为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在整个制造行业中,材料成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属于基础性项目。对于目前的工业产品而言,更加凸显精细化与微量化,质量不断提升,朝着标准的方向发展,而模具是推动标准化进程的重要前提。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在整个工业产品生产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要重视对这两种技术的完善与改进,这也是提升整个制造行业生产水平的关键,在根本上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2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的概述
当前,机械制造行业发展飞速,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取得长足发展,其中,模具属于基础性的工艺设备类型,作用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在传统的模具制造技术中,主要的材料是钢板,但是,在科技的推动下,塑料产业发展迅速,高性能的改性材料层出不穷,在模具制造中应用逐渐增多,其优势是成本不高、工艺较为简洁、效率较高,塑料模具的应用率不断提高,仍呈现上升的趋势。立足当前模具制造技术,模具类型主要包含塑料模、冲压模、铸造模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塑料模。针对塑料模,又分为很多,如注塑模、吸塑模等,在整个制造工艺中,主要类型为注塑制造工艺。在工业生产领域,模具制造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广,在诸多行业中发挥作用。
3详细介绍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
3.1对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的介绍
在金属材料加工成型技术中,主要涉及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技术。一次成型即为直接成型技术,在模具制造中被视为最理想状态,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在一次成型技术的支持下,能够促使产品一次完成,减少了材料之间连接点的数量,产品加工质量增强。其次,一次成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材料稳定性的增强,产品的抗压性、耐候性和耐寒耐温性都得到提高。在应用压铸法的时候,在热压影响下,内部分子排列更加趋于规整化,稳定性十分突出。再次,一次成型加工技术生产的产品更具可塑性,不会受制于材料的形成和外观。但是,一次性成型也有自身的不足,操作过程比较复杂,尤其是面对分散性较强的材料,更不能采用这种方式;对于金属材料的二次成型技术,涉及锻造、冲压以及焊接成型技术。在应用锻造技术进行金属材料模具制作的时候,产品生产中会出现较大的变形阻力,内部出现应力效应,比较适合于结构复杂的产品锻造,应用价值突出。对于冲压成型,借助外力的作用,促使金属材料在模具内部产生塑性变化,以满足需要。
3.2对非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技术的介绍
随着塑料行业的发展的加快,非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在整个工业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其中比较成熟的包含挤出成型、注射成型等。挤出成型技术主要发挥螺杆或者柱塞的作用,促使受热软化的塑料质量在压力作用下挤出成型,而后在冷却作用下完成全固化,完成产品生产过程。这种技术的优势是能够满足连续化工艺的需求,生产效率较高,保证实现较高的产品质量,同时,实现产品成本的降低。与此同时,加工设备较为简洁,避免材料的浪费。在当前的工业生产中,非金属材料挤出成型技术应用较为普遍。
4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发展趋势的介绍
在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增大的背景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更加趋向于精度和、高效化与自动化。
4.1精确成型加工工艺不断发展
在自动化水的支持下,机械设备自动化控制成为趋势,有助于劳动强度的降低,避免人为操作失误的发生,产品加工水平呈现高精度的趋势。同时,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产品质量备受关注,为精确成型的发展提供条件。在一些对精度和安全系统要求较高的领域,精确成型加工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在根本上推动材料成型与过程控制技术的飞跃。
4.2快速成型技术发展迅速
为了有效提升产品的竞争能力,在进行产品质量提升的同时,要关注生产效率。立足市场发展,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满足国家级行业标准方面都比较具有优势,达到社会需求,但是,要加大对生产效率的重视,这也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目前,产品开发和生产效率的提升备受关注,为快速成型的发展提供条件。在这种技术的应用下,材料经过加工之后,能在短时内完成成型,加快生产过程的完成。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十分突出,同时,满足连续生产的需要。
4.3对模拟及仿真成型工艺的介绍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既要依靠行业实验及理论解决材料加工中的问题,同时,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材料方法的核算中,强化对材料处理和加工中问题的解决。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处理,突破阶段性理论和实践无法实现的研究。为此,模仿与成型工艺得到推广和应用,成为未来机械制造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5结束语
综上,在科技的推动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得到不断改进与创新,成为制造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对工业发展意义重大。同时,在社会需求不断扩大的情况下,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面对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同时,需要重视生产效率的提升,在根本上提升自身行业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技术将更加趋于精确成型、快速成型与模拟成型,在不断开拓创新,促进这一行业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焦向东,邓双成,张沛,佟泽民.基于快速成型原理的模具制造技术[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2(01):42-46+54.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原材料;检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TU-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5-0214-01
近些年来,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大大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行业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中,城市中的各种高楼大厦、大型公用建筑设施以及新的城乡建筑住宅建设的飞速发展,使得钢筋混凝土结构成为当今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设结构形式。钢筋最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重中之重,因此,钢筋原材料的质量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所以本文对建筑所使用的钢筋原材料检测技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给建筑工程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一、钢筋原材料送检取样
钢筋原材料作为建筑工程的基础物资,在施工使用之前一定要进行检测,确保钢筋原材料的质量符合标准。
(1)在取样人员进行取样之前,取样人员首先要对成品钢筋的表面进行检查,看是否出现腐蚀和破损,再检查钢筋的尺寸是否和设计方案上的数据一致,确定两者是合格的,方可进行取样检测;
(2)取样过程,在取样时要先确定产品,制定出相应的检测项目和检测规定,然后按照制定的取样方法进行取样,取出相应的数量进行试验检测。
(3)在检验中,一定要严格的对原材料样本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其中有一样不符合标准,再接着从同一批原材料中抽取双倍的数量进行检测不合格的项目,如还有不合格的情况,则这批钢筋原材料不合格。
二、钢筋原材料的检测项目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我们一定要对建筑工程钢筋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其可以安全投入施工使用。因此必须保证钢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及相关标准,否则就会在后期的工程建设中出现安全隐患,甚至会出现工程安全事故。下面我们就介绍一下钢筋检测时需要检测的项目:
(1)检测钢筋原材料的强度是否达标。建筑结构的承载能力主要是依靠钢筋的强度,这是决定承载力的重要因素,而主要的钢筋强度分为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一般情况下,钢筋强度高的建筑工程结构比较安全,所以在建筑钢筋工程施工时采用高强度钢筋低配筋率,但是钢筋强度适中可以,也不可太高。因为钢筋的弹性在限制着钢筋的强度,在高应力下往往会因为构架过大的变形和裂缝。
(2)检测钢筋原材料的延性。和钢筋的强度有着一样的重要性,延性是钢筋在使用过程中变形和耗能的能力。在根据以往的建筑事故记录表明,很多的建筑事故并不是因为钢筋的强度不足,而是因为钢筋的延性不够,没有达到使用的标准,发生脆断而引起的。钢筋的延性一般是通过自身的延长率来表示的,就是在检测时使用量测拉断钢筋断口域的相对变形来计算。
(3)检测钢筋原材料的弯曲性能。钢筋在力学方面的稳定性非常的重要。钢筋在规模生产的情况下质量非常好,无论是钢筋的强度还是钢筋的延性等性能都非常稳定,质量上都有保证。但是经过钢筋的二次冷加工(冷拔、冷扭等)之后,钢筋的质量就不太稳定。特别是在一些小规模厂家生产出来的钢筋,由于我国原材料加工工艺普遍粗糙,缺乏有效的技术管理和严格的质量检验,质量波动大,不合格率非常高,严重影响到了结构的安全。
(4)检测钢筋原材料的重量偏差。钢筋在生产的时候有着重量上的要求,需要按照规定的重量进行生产。如果检测出钢筋重量和理论上的重量不相同时,有可能是因为钢筋直径没有达到要求,也可能是钢筋自身质量上有问题。因此,通过对钢筋重量上的偏差的检测,就可以对钢筋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初步的判定。
三、钢筋原材料的检测方法
既然上面我们已经说出了钢筋原材料需要检测的项目,那么我们就需要对这些项目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对钢筋原材料的检测方法:
(1)钢筋原材料强度检测方法。对于钢筋强度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对钢筋进行拉伸试验检测钢筋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a首先要调整试验机上面的相关指针,将所有的指针拨动到规定的位置。b将需要检测的钢筋固定在试验机夹头内,然后启动试验机进行拉伸。c在拉伸的过程中,测力度盘上的指针停止转动的恒定荷载,或不计初始瞬时效应时的最小荷载,即为钢筋屈服点荷载。d向试件连续加荷直至将试件拉断测出最大荷载,这就是抗拉极限荷载。
(2)钢筋原材料延性检测方法。钢筋原材料延性的检测也是通过拉伸来测量出钢筋的伸长率,以此来表示钢筋的延性:a将刚才拉断的试件钢筋的两端在断裂处对齐,尽量使其轴线位于一条直线上。将拉断后各种原因形成的裂缝计入试件拉断后的标距部分长度内。B拉断处到临近标距端点的距离大于三分之一时,可以用卡尺直接将已被拉长的标距长度测量出来。但断后伸长率大于或等于规定值,不管断裂位置处于何处测量均为有效。如果小于三分之一时,可采用位移法来测量断后的伸长率。C如果试件在标距端点上或标距外断裂,那么此次试验结果无效,需要按照步骤进行重新测验。
(3)钢筋原材料弯曲性能检测方法。钢筋的弯曲性就是通过弯曲试验来进行检测的。冷弯试验就是将钢筋样本放在规定直径的弯心上将钢筋弯到180度,查看弯曲处是否出现裂缝、鳞落、断裂等现象。钢筋弯曲试验也需要在弯曲试验机上进行检测,试验的时候对环境温度有着一定的要求,需要试验环境温度在10到35度之间。严格的温度要求是在18到28度之间进行。对钢筋原材料的反复试验是一种在专用的曲折试验机上,对钢丝进行冷弯试验的方法。
(4)钢筋原材料重量偏差检测方法。钢筋原材料重量偏差的检测,需要在不同的钢筋上进行截取,而且截取的长度最少是50cm,而且测量的数量必须在五根以上。长度应该进行严格的测量,要以mm为单位,严格把关,精确数值,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5)检测报告。检测完毕后之后需要提交检测报告,检测试验报告的结论要符合下面的规定。报告上的各种数据和结论都要保证其准确性;检测试验出具的检测报告应该给出相关的文字报告和结论;检测报告上应该盖有试验室公章或者是检测专用章;在修改已经发出的试验报告时必须进行书面说明。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钢筋原材料是最为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钢筋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是否合格,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本文对钢筋的强度、延性等方面的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为建筑工程提供了一点参考资料。在检测上一定要严格的把关,重视每一个细节,确保每一个测量数据都精确,给大家建造一个安全的建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原材料;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当前我国建筑材料市场管理上较为混乱,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性能各异,在市场中各种材料鱼龙混杂。而建筑材料是构成建筑整体的基础,所以其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一旦材料质量不合格,则会导致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刚度及稳定性都受到较大的影响,甚至发生倒塌的危险。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确保各种材料都能满足施工的质量要求。
1、主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1.1、水泥
1.1.1、水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量较多的材料,所以在水泥进场时需要根据不同批次、不同等级的水泥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还要对其强度、稳定性等一些基本性能进行检测,使其质量符合国家的标准要求。
1.1.2、当发现需要进场的水泥出厂日期较长时,则要做好相应的复验工作,并根据复验结果来进行使用,而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所使用的水泥,则避免使用含有氯化物的水泥。
1.1.3、采购的水泥需要选择信誉好的大厂家,同时还要有产品合格证及权威部门的检验报告,而在进场时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复验,并出具检验报告,而且对于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和同一批次的水泥,每批次都不能少于一次的抽样。
1.1.4、取样方法: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批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试点至少在20点以上,经混合均匀用防潮容器包装,重量不少于12kg。
1.2、墙体材料
根据砖和砌块的生产方式主要原料以及外形特征,砖和砌块可分为蒸压灰砂砖烧结多孔砖等。
1.2.1、蒸压灰砂砖:每10万块为一批,不足10万块也为一批,但不得少于2万块。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外观合格的样品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3组共15块(每组块)其中2组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验,一组备用。
1.2.2、烧结多孔砖:每5万块为一批,不足该数量时仍按一批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共15块抗压强度抗折荷重检验各5块,备用5块。
1.3、钢筋
1.3.1、钢筋进场时的验收
钢筋进场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等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1.3.2、取样方法
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2、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更有利于现阶段建筑工作的开展,这需要积极展开材料的质量参数的控制,保证相关问题的控制,针对其必要的建筑材料,进行监督及其控制,保证专业人员的积极工作,进行生产现场的监督及其控制。建筑单位就必须要指派专门人员对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的监督,检查其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尤其是对其中的重要环节如配合比设计、砂石料质量、水泥质量等要进行全面认真的监督。
2.1、在我国现阶段建筑材料质量工作中,进行质量检测程序及其方法的协调是必要的,从而针对多元化的建筑材料展开分析,进行检测模块及其检验模块的优化,从而满足我国现阶段建筑工作的需要。在现阶段材料检测模块中,进行混凝土水泥的应用是必要的,这需要针对其应用强度、凝结时间等展开分析,积极做好相关的检测、检验实验。通过对建筑材料的取样模块的分析可以得知,建筑材料的取样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其需要针对不同批次的材料进行不同模块的取样,保证其取样的数量性及其随机性,这需要满足取样的数量工作需要,针对其取样部位及其方位进行试验的开展,从而保证取样数量的控制,保证检测结果的优化。这就需要避免过多的材料取样的应用,避免其试验结果的误差化。在当下工程取样过程中,进行取样数量及其方法的控制是必要的,这就需要避免随机性取样的出现,保证检测质量的优化。
2.2、在现阶段建筑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进行环境温度及其湿度的控制是必要的,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整体性检测模块的应用,以满足当下施工环境的要求。保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参考性。比如针对建筑材料的弹性及其防水性展开分析,从而保证防水卷材的质量及其性能的优化,保证其对周围环境温度的影响控制,保证检测模块的正常开展。
2.3、强化施工现场建筑材料质量控制,防止不合格材料用于工程,严格执行原材料“先检后用”制度,原材料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检测或检测不合格不得使用,防止“先用后检”。设计单位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除应满足有关设计规范外,还应满足其他强制性标准要求,并充分考虑材料市场供应情况及现场施工条件,做到切实可行,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要求。建设单位在进行充分市场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技术先进、实力强、讲诚信的企业作为材料供应商,并在施工合同中约定主要建筑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等,如:预拌商品混凝土、钢筋、水泥及砌块等。施工单位认真做好建筑材料进场验收工作,不管材料是甲供或是乙供,进场验收属于施工单位职责,要认真核对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与实物是否一致,核对型号规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建筑材料进行外观检查,并按照规范要求取样复验,当发现不合格材料时,进行有见证退场处理。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质量控制职责,监理实施细则要有原材料质量控制内容,落实具体监理工程师作为原材料质量控制责任人,必要时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平行检验,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2.4、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站设立门槛。从生产场地、生产设备、人员素质、原材料供应、试验室能力及管理制度等方面严格把关,切实提高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质量控制能力。对预拌商品混凝土实行统筹规划管理,综合考虑当地混凝土市场需求量、企业生产能力等因素,总量控制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数量及生产规模,并根据预拌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辐射距离、交通情况等因素对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合理布局,防止一窝蜂建站,逐步缓解产能过剩。打击预拌商品混凝土企业违规建新站、分站等行为,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对不符合总体规划要求的站点实施关停处理,维护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秩序。对还没有设立预拌商品混凝土站点的区域,加强宣传引导,实行政策鼓励,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来生产销售预拌商品混凝土,促进当地建筑业健康发展。
3、结束语
通过对各种建筑工程材料的审批,更有利于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并且要针对一些质量问题的材料展开优化,进行不同厂家的不同建筑材料的积极存放,要保证其有效的使用,避免出现错用的情况,从而针对其质量问题展开分析,保证相关问题的解决。对质量问题的分析和预防有着重要的作用。建筑材料是建筑物和构筑物这一特殊产品的原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优劣,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正常、安全使用,因此,必须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测与控制。
参考文献
[1]周光进.基于建筑工程领域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3.
[2]张燕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华南理工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