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季羡林谈人生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季羡林谈人生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关键词:营林;管理措施;经济效益;可持续发展;生态效益;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营林是林业的基础,林业生产必须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营林上不去,山上增资源就是一句空话,必然制约山下增效益。实践还将表明,没有持续发展的营林,就没有持续发展的林业。营林的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这种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视营林,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营林,营林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消弱。为加强营林基础工作,使之落到实处,必须赋予“以营林为基础”更为实际的时代内容。

近年来随着国家“生态工程”的有力推进,造林更新已成为维持林业简单再生产的主要条件,提高造林质量,实现优质、高产、高效是林业扩大再生产的客观要求。林地是营林基础的基础,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林地被随意挪作他用,每年“蚕食”不少,因此加强林地的保护和管理,保证营林规划的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1、加大营林生产的投入

1.1 营林投资的风险

一般来说,林业可以承包给企业进行种植,但相关企业必须遵照当地政府部门和林业部门的管理规定。当然,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营林也可由政府投资进行。林业需要经营,无论是哪一方来抚育和经营林业,都期望获得高额的收益,显然,营林是存在风险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难以预测市场的波动。虽然近年来的实践表明,营林(天然林、速生丰产林、经济林等)的风险相对较小,但是其周期较长(一般为几年之久),不排除在培育周期下出现市场波动造成风险的可能性。营林通常有政府、企业、林农和购买方四方参与,一旦由于市场波动使得供需产生矛盾或是板材价格发生剧烈下滑,就会导致四方之间的利益链断裂,这种情况极易导致亏本。(2)政策风险。森林资源是国有重要的土地和环境资源,政府对于树木的采伐有着严格的限制,这种限制过于严格时就会降低投资方和林农的积极性。所以在提高生态环境和保持经济效益之间存在风险因素。(3)抚育和管理风险。不同的树木在种植时需要适合的管理方式,并且由于营林是一种长周期性的项目。一旦在抚育过程中发生自然灾害、火灾、盗伐、病虫害等,就会使营林利润大幅下降。

1.2 我县营林的现状

我县营林现状不容乐观,主要弊端有:1、集约经营水平低、林分质量低、经营形式粗放;2、营林机构不健全、营林团队素质欠缺、技术薄弱;3、在传统大木头经济影响下,现今营林的基础地位不稳定;4、树木种植的科技含量较低;5、林区大多集中在较为偏远的山区。

1.3 营林生产的抚育和管理措施

1.3.1 建设优质的种苗基地

现代营林是人工造林的一种。良种树苗带来的经济效益就是高产、高收入。相对于发达地方来说,我县良种树苗的培育尚欠规模,从长远的经济效益来看,科学育苗、建设种苗基地的建设是必要的。另外,还要加强对母树林的抚育管理,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母树林的结构组成,这便于达到林木的良种化。

1.3.2 做好成苗的管理工作

一般树苗最重要的生长周期是第一个周期,分为出苗、生长初期、快速生长期和生长后期。通过了解当地气候,选用适合品种,深入研究苗木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出生长期相应的抚育措施。

1.3.3 做好营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病虫害在苗木生长的过程中影响最大,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为得到优质的木材,就要保证树木生长的健康。因此,病虫害的防治任务艰巨,林农必须做到时刻观察监测,加强苗木的抚育管理,可以利用益虫、益鸟或是常见病虫的天敌来抵御,效果不明显或是病虫害严重时,就要施放一定的农药来治理。

1.3.4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造林

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使用解决了育林造林技术薄弱的弊端。育林、造林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遗传学思想、计算机技术和数字模拟技术,将具有优良经济性状的树种有效地遗传给后代,也可将提升树木的抗寒性、抗病虫害性、高保存率、高木材比重等性质。

2 营林投资的经济效益

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是营林投资的重要目标。首先,在选用树种时,要选用相对易于种植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利于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空间。

2.1 营林经济效益评价准则

由于营林周期较长的特殊性以及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购买力发生改变的性质,营林的经济效益的预测和评价要采用“动态经济分析法”,即是指把不同时间价值下的货币换算成相同时期的价值,加以计算和比较,这里的比较计算指的是用营林过程最终产出的木材价值减去营林过程中的木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之和(标准费用),得到的费用差。由于各地林地等级、蓄积量以及不同树种的培育周期都有差别,故在评定经济效益时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2.2 营林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

营林经济效益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且这些因素不是固定不变的,都是有波动的在变化,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等级林地培育的木材等级存在差异(2)市场经济条件下,木材的售价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3)营林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如自然灾害、病虫害等);(4)营林投资方还受贷款利率的影响;(5)管理费、营林设施费、维简费、育林费等都应算作营林成本。

2.3 对林区实行综合开发

这是今年来兴起的方式,为林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所谓营林过程中林区的综合开发,指的是依靠林区天然条件优势,开发森林旅游、花卉园艺以及特色加工业。这样能充分开发出林区的潜力,创造出额外的经济效益。

3 营林的生态效应

政府重视和支持营林的发展和扩张,主要看中的是营林所带来的巨大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效益。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空气质量、水质等要求的严格,营林的环境效益越发受到相关部门和企业的关注。

3.1 植树造林的生态意义

首先,植树造林有良好的防风固沙的作用,风沙席卷的地方,轻则空气质量大幅下降,重则会对水源造成污染、甚至淹没田地和城市。树林能够大大减小风沙的速度,一般来说,风沙遇到树林,其移动速度可降低8成,风沙中的沙尘和沙砾就会沉积在树林底部的草丛中,不易再被刮起。树木的根系较大,埋藏在泥土里的深度也较深,故能聚合泥土,且能牢牢抓住地面,树木植被可防止水土流失。当降水量相应减少时,树木的根系还能吸收土中的水分并且蓄积起来。

树林能起到消除污染的作用,一亩树林中的树木在一年中可以大约吸收70kg的二氧化碳、48kg二氧化硫(有毒物质)、约4万kg的尘土,并能释放出约50kg的氧气。有的树木还可分泌出杀死病虫害的杀毒素。另外,树林还可以减低噪音强度。总之,植树造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灾害的发生,并能美化环境,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3.2 采用可持续的经营方式提高生态效益

森林资源是国家宝贵的自然资源,益处多多,它是一种可维护、可创造且可更新的资源,从长远发展来看,采用可持续的营林模式是一种必然,它有利于不断创造出经济和生态效益,而且能持续给我们的子子孙孙带来益处。森林能够提供巨大的环境价值,现代林业应该是综合性、多方面发展、满足人类多种需求、

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长期有效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加大营林的投入,扩大国土森林的覆盖率,发展可持续生态林业已经成为现今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主题。

政府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不仅投入大量资金用作营林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而且修改了《森林法》,并制定出相关政策。如何做到营林的可持续发展,以下给出几点意见:(1)建立林业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即是向生态资源使用者收取一定费用,向对生态资源保护付出代价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经济

补偿;(2)完善林业保护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力度。各地区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机构应各尽职责,对违法征用领地、毁坏林地、开垦林地的现象予以监督和制止。将林地的监察落到实处;(3)完善有关林权的法律法规。林业可持续发展应当从整体上监督和完善各项保护和管理制度,以免它们出现冲突制约林业的可持续利用。

4 总结

现正处于营林发展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林业,是改变国民生产力、提高经济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冯宏武,关世印.论如何做好营林建设工作[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

第2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1、《季羡林谈人生》作者:季羡林,是季羡林先生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体味,感悟有关人生的总结。

2、《点滴在心的处世艺术》作者:刘墉,主要讲了人生的兴衰荣辱、用舍行茂,都是点滴在心的滋味,处世的尔虞我诈、欲擒故纵,都是妙不可言的艺术。

3、《王蒙说:人行天地》作者:王蒙,是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身份来写的,对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和广博世界的把握与表现,对生活可能性的探求。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这个问题,相信每个人都在心里问过自己,可是有多少人说得清,人究竟为什么而活?看周围的人,一生都为名缰利锁所累,可是你若问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他们绝不会说名利是生活的目的。

也许有人会说,人是为理想而活着。这话听起来很美,可经不起推敲。若理想实现或者破灭,人又为什么活着呢?窃以为,理想是人生的动力,但不是人生的目的。

季羡林先生在望九之年写下《季羡林谈人生》这部书,他用一辈子的人生经历得到的结论是,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定要给人生一个意义,那就是对人类发展承上启下的责任感,为了让人类繁衍得更好。

那么,意义是人赋予的。就像电视剧《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所说:“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当,你选择了有意义的人生,你就给了自己的人生一个意义。

人无法回答人生的意义在哪里,是因为人活着,实在就是活一个过程。人生就像一出独一无二的戏,不管情节是迭起还是平淡无奇,不管结局是悲还是喜,一旦粉墨登场了,就得全心全意地投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幕。

好好活,认真过好每一天,让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生动起来,给生命的过程涂满绚丽的色彩,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可是,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懂得珍惜人生的过程,一天到晚总是算计着自己的付出最后能得到个什么,值不值。殊不知,人生往往不是因为结果而精彩,人生的精彩都在过程之中。为什么爱情比婚姻更令人神往?也许就在于爱情是一个过程,而婚姻是一个结果。假如我们能把婚姻也当作一个过程来经营,大概就不会有“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的说法了。

第4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钱文忠

这个人研佛法、具佛心,职业却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三尺讲台让他很受用,与学生的交流让他很愉悦。但与别人不同的是,他还有可让他一生安心治学的财富,带着专职司机去上课,浑身上下都是各种奢侈品牌。更多时候,他是曝光率极高的“学术明星”,出书、上《百家讲坛》、讲《三字经》、释《弟子规》……他的书十分畅销,喜欢他的人尊其为“大师”,厌恶他的人称其书为“随地吐痰”,过于低幼。

按佛学的说法,一个人有72相,但他却说,他却只有一个本性,那就是:青灯古佛,寂寞学问。在他的人生终极点中,他一直留着这样一个自己:深藏书斋,研读古籍,手抄心经,按照很传统的师门路数做着寂寞的学问。

他就是“学者玩家”钱文忠。

一个备受宠爱的天之骄子

1966年,钱文忠出生在江苏无锡钱氏家族。“无锡钱氏”曾走出过钱穆、钱钟书、钱三强、钱伟长等众多人物,是有名的名门望族。钱文忠的父亲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其后从事对外贸易,是当时很少见的能经常出国的人之一。受家族传统及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钱文忠自小就接触了不少国内外的古籍画册。10岁那年,因为鹦鹉学舌地向父亲卖弄了一句洋泾浜英语口号,钱文忠被父亲责骂一通,怏怏地躲进一间昏暗的小房子里。也就是这么一躲,钱文忠找到了一本残破的线装书――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无人理睬、百无聊赖之下,10岁的钱文忠拿起书来就看。竖行、繁体,有太多不认识的字,读不出来也点不断句,困难不少,但这反而增加了钱文忠探险般的乐趣,他从下午一直读到黄昏日落,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

从此,倔强的钱文忠和这本破旧的线装书较上了劲,每天做完作业就一个字一个字往下看,一直看到父母下班回家,看到要上床睡觉。说也奇怪,翻来倒去看了一遍又一遍后,钱文忠无师自通,完成了他“独特的启蒙”。随后,以前长期被他视若无睹的家藏线装书,成了他打发闲暇的最爱,而他对国学的热爱,也在这种打发中一日胜过一日。

真正的转机是在7年后。那年,钱文忠上高二。在一次历史课上,历史老师郝陵生眉飞色舞地讲起了季羡林先生关于梵文的成就,说到精彩处,更是感叹连连。台下的钱文忠听了,分外感动,当即请教:“我可以和季老写信吗?又怎么和他联系?”“当然可以,季老可是个爱才、平和的大家。你直接写‘北京大学季羡林收’,应该就可以了。”郝老师大加鼓动,钱文忠的心动了。

就这样,在郝老师的鼓励下,钱文忠开始写信给季羡林先生,并得到了季羡林先生的鼓励和赞许。1年后,只开过一次梵文班的季羡林先生受钱文忠好学精神的感动,再次开班授课。于是,以高分考入北大的钱文忠,终于成为季羡林先生的弟子。随后,他被推举赴德留学,拜诸多东方语言学家为师,并提前拿下博士学位。

钱文忠也曾遭难。当年,从德国读完硕士课程后的钱文忠不得不离开北大,返回上海成了“待业青年”。这一“待业”就是6年。6年里钱文忠无学可上,也无课可授,只得投身经商大潮,成了一名商人。然而,在生意场上,钱文忠却是一帆风顺。他先是借用家族企业掘出第一桶金,接着,又用这笔钱投资其他企业,当起了吃红利的股东。钱文忠成了“中国富翁中最有学问的人、中国学者中最有钱的人”。

可是,在他心里,一直割舍不下那份对梵文的热爱。每天迎来送往结束后,钱文忠都会坐在书房,安静地读上4个小时的文史著作,6年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正当他为自己不能继续钟爱的东西而抑郁时,好运再次扑面而来:季羡林先生托其学生,时任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文艺理论家王元化先生找到钱文忠,帮他一把。不久,钱文忠进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成了一名授业解惑的老师。

人生处处皆机遇,这让很多人都认为,钱文忠的人生,皆得益于他的聪明及在语言上的天分。可真正熟悉他的人,却极力为他辩白。2007年,钱文忠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玄奘”红透半边天后,这种说法甚嚣尘上。面对这些言论,一位当年与他书信往来的《读书》编辑站出来,极力反驳:“钱文忠学语言决不止于聪明、天分以及背单字、背书,他还勤于抄书。那年,他给我投了篇文章,那纸8行笺上的清丽楷书,一见便永远刻在我的大脑。这样的抄书习惯,他从10多岁便有了。”

“其实我不聪明,但我自认很勤奋。2008年我出了5本书,写了69篇文章,每天忙得鸡飞狗跳,但每天阅读不少于4小时。以前有媒体报道我是凌晨3时前不睡,早上7时后不睡,前者有些夸张,但后者绝对没错。”这是在“天分说” “机遇说”面前,钱文忠唯一为自己做的辩解。

一个浑身名牌的时尚玩家

与人们印象中朴素的文人形象不同,钱文忠的形象是:血色琥珀手珠、蒂凡尼银手链、限量版欧米茄玫瑰金表、卡地亚戒指……请他签名,他打开皮包,用于签名的万宝龙笔就有五六支……他所有的衣服、鞋子都是专门订做,衣服的袖边上,都用金丝线镶着“钱文忠”3个字……出现在众人面前的钱文忠,随时随地从头到脚裹挟着时尚与贵气,丝毫看不出印象中学者的朴素与“穷酸样”。

2007年6月,钱文忠第一次以这身打扮出现在公众面前,当他精彩讲述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时,媒体和大众的眼睛也不约而同地盯上了他的装扮。很快,“就连去复旦上课,也有专门的司机接送”的奢侈生活在太阳底下曝光,各种质疑也蜂拥而至。钱文忠丝毫不以为意,反而理直气壮:“我对于‘好东西’的喜欢,是受到家族一些老人的旧式做派影响。对我来说,买几十万元的表、几万元的笔和买几百元一本的书没有区别。我只不过都需要,也都喜欢,恰巧,我也都负担得起。更何况,过去的读书人其实对于生活是很讲究的,收入也很高,‘作家中最没钱’的赵树理,也能花5000块大洋在王府井买上一个四合院。而教授的收入更高,鲁迅当年一个月有1000多块大洋,也有400多块。”

除了喜欢名牌和时尚,钱文忠还爱玩文物,还玩出了看家本领。他能用一根筷子,敲出瓷器年代和真假。一次,钱文忠参加一个聚会,一个从事玉器生意已经20年的商人引发了钱文忠谈玉器的兴致,古往今来、中国外国、玉的历史、目前的行情……钱文忠信手拈来,滔滔不绝,玉器商人听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二天,那人登门拿了几块价值上百万元的玉请钱文忠鉴定……“学有余力,则以学‘玩’,我能学有余力,又爱好这些,为何不玩玩呢?”对于收藏古玩、名表、雪茄、藏书、奢侈品,钱文忠都深感兴趣。

当然,支撑钱文忠的这种“奢侈”生活的当然并非教授的那份菲薄收入,进入复旦前的下海经历让他在经商赚钱方面得心应手,他是北大青鸟的独立董事,还料理着几个公司,所赚的钱足以供养他“玩”学术、玩品位。他的一位好友就曾调侃他:“你如果电话打到市中心‘钱公馆’,他可能刚回到浦东的‘行宫’。再说,手头总有几个公司要他理,有几个拍卖行要光顾,还得在复旦上几门课,在北京主持几个研究所。”

钱文忠从不否认自己对于“好东西”的热爱及对钱的追求。但是,他几乎不管他的企业,日常事务皆交给专业人士打理。因为长期不露面,公司的很多人不认识他,甚至有的员工都不知道他是谁。一次,钱文忠心血来潮,要去自己的公司转转,结果刚走进大门,保安就将他轰了出来。他再三解释,表明自己是公司的“董事”,可是,年轻的保安看看他,然后用力地挥挥拳头:“你要是再不走,我可就要将你打出去了!”

在有了足够的钱后,钱文忠对生意没有了兴趣。所以,他基本上过着传统读书人的生活。除了玩玩奢侈品,玩玩文物,更多的时候,他依然在印度古代佛教语言和西域古代语言研究这个极其冷僻的领域里坚持着。“我愿意用左手挣的钱养护我右手的学术,而我的左手不会对我的右手提出任何回报的要求,我很满足于这种生活。”

“一直到今天,无论是学术、古玩还是藏书等等,我都爱玩,也能玩得转。我确实喜欢‘寓于乐’,我认为这是一种不错的态度,也很符合‘游于艺’和‘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训,不是吗?我想,人活在世上是非常短暂的,不能什么都要。没有‘舍得’的心态,会很累的。”一说到“玩”,钱文忠的眉眼中难免地流露出自豪来。

一个被卷入口水战中的著名教授

如果说2007年7月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上讲述“玄奘”给钱文忠带来了名气,那么,2009年春节的《三字经》节目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争议与质疑。这年的大年初二,钱文忠再次出现在《百家讲坛》上,开讲中国传统的幼儿启蒙读物《三字经》。节目播出后,一方面收视率大涨,另一方面,反对声也像潮水般涌来:“《三字经》早已被列为启蒙读物,你这样一位著名教授,对着一群成年人讲这样一本蒙学之作,不仅贬低了观众的智商,也降低了你教授的身份。”面对这样的质疑,钱文忠不仅没有退缩,反而不留情面地辩驳:“《三字经》是启蒙书,但我们不熟悉,我做过调查,80%的中国人只知道开篇两句‘人之初,性本善’,而40%的人能背出四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再说到其他,就不甚了了了。就是我自己,在讲《三字经》前也曾经以为很容易,讲的当中也让我学到很多。就是因为很多传统文化离我们遥远了,弘扬文化就更要以踏实的心态,从基础做起,我不怕别人说我在降低身份。”

2个月后,钱文忠坚持将《三字经》讲述完了,随后他又接下了给中央电视台录制讲授《弟子规》的任务。为了录好这20讲,钱文忠推掉了不少讲座,甚至还包括一位好友的授课邀请。被拒绝后,这位朋友有点抱怨。钱文忠接连道歉,解释说:“我现在要讲《弟子规》,实在走不开啊。它和《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样都是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如果能把它们都讲完,我会很安心,觉得做了件扎扎实实的事情。”

2010年暑假,钱文忠带着他的《弟子规》第三次登上了《百家讲坛》的舞台。随后,他同步推出了《钱文忠解读〈弟子规〉》《传统的再生:钱文忠演讲集》《颤栗的道德底线》和《风化的传统基石》4本书。钱文忠为了推广传统文化,下足了猛劲。

然而,新一轮的批判接踵而来。这几本书的出版,又将这位名教授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先是两本语录遭到批评,并被网友逐条点评,接着又因大力践行《弟子规》教育被怀疑是商业炒作,还有不少学者抛出一系列尖锐问题:“《弟子规》能解决当代中国的问题吗?” “《弟子规》与公民社会精神相悖”“《弟子规》扼杀现代儿童及企业员工原创力”……一时间,由一本蒙学教材引起的国学争论不断蔓延。

第5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近年来有一个时髦的词汇叫“富贵病”,它包括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高尿酸血症)、脂肪肝等一系列慢性疾病。越来越多的消化道症状令人苦恼:食欲降低、口苦、嗳气、稍稍进食就感到上腹饱胀、反酸烧心等等。这些由各种功能性或器质性的胃肠道疾病导致的症状,正悄悄降低着人们的饮食能力、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面对高血压,很多人不知所措,认为只要吃了降压药就可以根治高血压,甚至有人只有感觉难受时才吃药。其实,科学地治疗高血压是需要从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精神因素、药物等多方面进行综合治疗,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会因为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影响整个治疗。

――《饮食决定健康》于 康 著

大多数的人缺乏生理时间观念。这个生理时钟的程式是深刻在脑中,将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地球运转的节奏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自动地随着外在环境的转换进行调整。任何人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荷尔蒙浓度、双手灵活度、疼痛敏感度……所有的生理功能,在24小时内都不同。这不是任意的变化,而是随着我们每日例行的作息一起规律变化。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足够的优质睡眠,对于心理与生理的健康非常重要。睡得太少,会产生许多的副作用。从婴儿时期到青少年时期,会经历快速生理与心智上的发育,生理节奏也同时呈现戏剧性的变化。透过所需的睡眠时数和就寝时间的差异,就可突显出这个变化的过程。

――《发现你的健康密码――生理时钟养生》迈克尔・斯莫伦斯基 / 琳恩・兰伯 著

摄取丰富的食物纤维有利于消除便秘,便秘最好自行解决,不要依赖药物。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稍加留意,就可以消除便秘。为防止便秘及大肠癌,应积极且有效地摄取食物纤维。胃为了消化而不断重复进行收缩和舒张,掌管此运动的是肌膜层。肌膜层由纵层、环层、斜层这三层不随意肌构成,以适应胃的复杂活动。很多贫血患者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浓度的稳定,依赖于骨髓制造红细胞的量与脾脏、肝脏中破坏红细胞的量的平衡,如果某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造成细胞总量减少,就会出现贫血。为保证体检结果的客观准确,受检者须在受检前3天内少吃或不吃高脂食品,不要饮酒,晚上应早休息,避免疲劳。若正在服用抗生素类药品或维生素C及减肥药物,待停药3天后再接受体检。

――《自己是最好的医生》洪昭著

现代医学近十年的研究证明,60%~80%的现代疾病,都是由现代文明所带来的各种压力、烦恼等心灵问题造成的。虽然药物能够缓解人们身体上的病症,滋补品能够提高人们生理的抵抗力,但它们都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疾病对人们的困扰和侵袭。要想拥有真正的健康,我们必须具有身心合一的健康观,即不仅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灵,通过调养心灵的健康,来造就身体的健康。为此,作者为我们开出了五大心灵补剂:通过对记忆的重组,使自己从不愉快的往事中解脱出来;学会与低落的心情对抗,有效化解消极情绪;放飞感情的风筝,让关怀成为最好的滋补品……

健康并不是医生的恩赐,也不能单纯依靠运动和保健品来获得,而需要我们自己去创造,拥有一颗轻松愉快、远离烦恼的健康心灵,比任何灵丹妙药都更为有益。

――《健康从心开始》于东辉 著

生的对立面是死。对于死,我们也基本上是被动的。我们只有那么一点主动权,那就是自杀。但是,这点主动权却是不能随便使用的。除非万不得已,是决不能使用的。

――《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 著

趣味手机短信

四只老鼠吹牛。甲:我每天都拿鼠药当糖吃;乙:我一天不踩老鼠夹脚发痒;丙:我每天不过几次大街不踏实;丁:时间不早了,回家抱猫去咯。

天是蓝的,海是深的,男人的话没一句是真的;爱是永恒的,血是鲜红的,男人不打是不行的;男人如果是有钱的,和谁都是有缘的,男人靠得住,猪都会爬树。

一群蚂蚁爬上了大象的背,但被摇了下来,只有一只蚂蚁死死地抱着大象的脖子不放,下面的蚂蚁大叫:掐死他,掐死他,小样,还真反了!

漫漫人生路,谁不错几步!家庭要照顾,情人也得处!家里有个做饭的,外面养个心善的,对桌坐个好看的,远方有个思念的!保住二,守住一,发展三四五六七!

你走在路上,一母狗扑向你从你的脚上咬了一块肉,迅速吞下去,你伸脚正要踢它的时候,狗含着泪说:你打吧,反正我肚里已经有了你的骨肉!

老鼠没女朋友特别郁闷,终于一只蝙蝠答应嫁给他,老鼠十分高兴。别人笑他没眼光,老鼠:你们懂什么,她好歹是个空姐。

黄瓜失恋痛哭,茄子安慰她:爱情不单只是甜美、只是沉醉,还有心碎、还有流泪。唉!谁让你爱上洋葱的?

第6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岂止是孩子?身为父母的家长们又有多少能经常给不在身边的子女写封家书呢?用家书联系的人真的不多了。

为此,季羡林、、任继愈、文怀沙、苏叔阳等数十位文化名人,曾向海内外发出倡议:留住家书。

千百年来,家书始终为人们珍视。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维系着人间的亲情,也担当着家庭教育的重任。很多传世家书不仅蕴含亲情的温暖,而且闪耀着哲理的光辉。大家知道有一本《傅雷家书》,字里行间,盈满父爱,将高尚的道德情操、远大的人生追求和丰富的人生经验传递给家人。时至今日,依然能震撼征服读者的心灵。很多家书,不仅传承着家风,亦是千古流传的名篇,如欧阳修的《与十二侄》、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苏轼的《与侄千之书》。名相诸葛亮在家书中叮嘱外甥“志当存高远”;告诫儿子“君子之行,静以修身,_____________________,

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___”。黄炎培写给儿子的“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更是为人处世的真谛。

这些家书,读来,宛如聆听历经沧桑、洞察世事的长者之教诲。

家书是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谈家事,所言极为真切;又因面对自己的至亲,谈处世、做人,所言又极为慎重。不管身居何位,财富几何,不论在外如何言不由衷,意不能达,一旦给至亲骨肉写信,信为心声,常常思绪万千,手中的笔沉重万分,潇洒不起来,时时对照自己的人生观念,生怕产生误导。虽不如电话便捷,但更为深入详尽,也更动人,自有现代通讯代替不了的功能。

不仅如此,读家书,见字如晤,当身处哨卡的战士展开家书见平安,当远行的游子含泪用心读父母激励的话语,当在田地劳作的双亲欣喜地读着子女的进步,温情在信札尺牍之间荡漾开来,这样的喜悦,这样的激动,这样的亲情,不是从书信年代走来的人,难以体会。

遗憾的是,写家书的风气越来越淡了。不少青年写情书可达数万言,给父母总是惜墨如金,甚至远行数年不着一字,电话都少得可怜。何谈感恩?有的父母,对孩子一味娇宠,只管“后勤”,只想自己多给子女挣些钱财,不问其他,只养不教,孩子出了问题都不知道,成了名副其实的“衣食”父母。何谈家教?

少数青年少公德、缺责任、喜享乐、淡亲情,家教不力是一个原因。古人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是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每个家庭好的家风;明荣知耻,也离不开言传身教。所以,不妨多写写家书。在外的游子也多给不辞辛劳的父母写封家书,奉上亲情,让父母开怀,报上喜讯,让双亲自豪。家长多给不在身边的孩子写封家书,把人生得失、经验教训、为人处世多传给孩子。

(选自《人民日报》,何勇/文,略有改动)

1.在文中的横线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1~2段主要告诉我们什么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书除沟通信息外,它主要还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的和谐离不开每个家庭好的家风;明荣知耻,也离不开言传身教。”作者在文中写这句话的目的是什么?

第7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难得的是,先生在近一个世纪的沉浮岁月中,屡经战乱、人祸,却始终不改其“仁义”的学理本源。不仅为中国伦理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同时他本人也将仁义作为自己做人处事,为学育人的原则,堪称当今士人的榜样。先生一生落寞,像一盏寒夜中的孤灯,忍受清寒,却为我学人和大众,破愚暗,示明道。是为“燃灯者”。

“爱智求真,立身以仁”

1975年的冬天,结束前夕,风雨如晦的岁月。一个周日的下午,当时被下放到北京“小三线”兵工厂开磨床的赵越胜敲开了北京大学朗润园十公寓204周辅成先生的家门。

往后的岁月,他将这里称为“开启他智性的港湾”。沉在未名湖上的夕阳常常斜射入这间小屋中,温暖而祥和。师徒二人在此谈哲学,聊读书,听音乐,论国事,相扶相持走过了如晦不安的岁月。

周先生极推崇莎士比亚,称莎翁的戏全谈的是人生哲学。赵越胜后来读到辅成先生一九三四年写的《莎士比亚的人格》,“才明白先生治学是以真、善、美的统一为人生与思想的最高境界。希腊哲学家中,最要紧的是苏格拉底,这点一定要记住。“先生说,张扬人的精神生活的神圣性始自苏格拉底。人的精神生活要以寻求‘善的知识’为目的。同样,教育的目的也在于使青年人学会探求善的方法。

在中成长起来的这代年轻人的求学星火,就这样,因着一本书,一位良师,得以点燃。赵越胜的好友朱正琳,后来感慨说:“周辅成先生给赵越胜讲解苏格拉底的年代,我们这一代人正被种种谬见与谎言笼罩着……”

1976年1月8日清晨,去世。政治环境变得更加诡谲而晦暗不明,人心迷茫不安。赵越胜担心先生忧心国事,特去探望。却见先生正伏案于桌前,修订曾于1966年出版的《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关于人性论人道主义言论集》,这部书当年仅限“内部发行”。因为“左”倾路线下,人道主义和人性论属于。周先生受命编书,阐述何为人道主义,令人“知道了世界上有人性和人道主义,免不了心生反思。”周先生在书的序言结尾处点明人性论、人道主义的诉求是20世纪的大趋势,同时提出“社会主义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在“”前黑云压城的氛围下,周先生敢于讲出这样的话,是何等的胆识。赵越胜回忆说,窗外风雨如晦,先生回到书桌,“重伴青灯古卷”。

先生虽研究西方哲学和人性论,却对中国哲学下很深的功夫,尤其以“仁”、“义”作为其伦理学研究系统的根基。他在《论中外道德观念的开端――古代“义”与“仁”观念的转化》一文中,开篇即定义“仁”为人类诸般道德行为之核心,称为“主德”。“当人类在自己的种种德行中分主次的时候,伦理学或道德学便开始了。”同时提出“孔子时代的‘仁’,不是来自君心或圣人之心,而是来自民心。”是人民的要求。将“义”置于“仁”前,“爱人以公,求仁以义……就是法制的真实意义,服务于义,为仁所必需。”赵越胜领悟说。

1981年的初春,在社科院哲学所读研究生的三年中,赵越胜每个月初,都会与周先生在北图见面。师徒各自查资料,再一同吃饭、散步。“我与先生缓行在早春的温馨里,虽迥异于一九七六年初踏雪深冬的凛冽,但先生教我‘爱智求真,立身以仁’的宗旨却一如既往,无丝毫改变。”赵越胜与周辅成先生相识相知三十余年,真正相伴的岁月不过十五年。这些伴先生求学的岁月,却给他的一生留下了重要的影响。

“求仁得仁,有何怨尤!”

翻阅《吴宓日记》,屡屡提到周辅成:“周辅成来,久谈”,“周辅成来,谈哲学至11时遂止”,“下课后访周辅成,留住其室”。吴宓是周辅成考入清华大学国学院时的老师,二人亦师亦友、私交甚笃。

周辅成曾直叹吴宓是“求仁得仁,有何怨尤”!并几次撰文谈吴宓的人生观和道德理想,称“吴宓先生是一位十分忠于自己的生活、著作和理想的诗人兼文学理论家”,其理想是“向上迎接理想,迎接至真、至善、至美”。

两位先生在追求和际遇上有惺惺相惜的契合。周辅成曾感叹吴宓“道之不行,一生蹉跎”,实则自己也是人生落寞。赵越胜回忆与先生初识时,先生的寂寞:“一九四九之后,紧追苏联,调整院系,改造大学,以致大雅无作。及至‘’,校园皆成战场,师生半为寇仇,荼毒心灵,夺人性命,一至斯文涂炭,为华夏千年所罕见。先生心中寂寞啊。碰到能谈及学理的机会,先生便不愿放弃。”他后来方明白,先生谈吴宓,其实也是谈自己,谈他们那一辈读书人,“他们浸于中国古典,又漫游于西方精义,从来就抱着打通两造、消泯畛域的雄心,也就是以求无分东西的普世价值为最高理想”。

周辅成先生长期游走于伦理学界的边缘。1987年,周先生“因故”办理了退休,他也顺势退隐在朗润园中,“写点文章,说点俏皮话”,命名为《老残留言》。家中的墙上,有一张他亲手写的条幅:“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009年5月22日,周辅成先生逝世,享年98岁。

丧礼现场北京大学校方无一人出席,讣告也只是在北大哲学系的网站上看到一则。周先生的关门弟子、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万俊人曾感叹:葬礼太简陋了。相较于与周先生同一年过世的北大的另两位教授季羡林和任继愈先生,周先生的丧礼则相差悬殊。当时许多文化评论家对此纷纷发表感言,王晓渔称此为一种“殊荣”。

第8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笔者在拙文《食文化是个大文化圈》中曾议到:“中国食文化不仅是就吃论吃,而且是在于它的最高的哲学文化层次。同时,食文化又是横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精神科学三大门类的大学科。”这样的一个内容庞大而又在不断发展着的学科,当然不是可以用一两句话能够说清楚的。好在朋友们建议可以用讲座的形式,一次讲一个问题,而且要力争讲个明白,长此下去,也是件好事。

我们中国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民以食为天”了。人们每天一日三餐,习惯了吃什么,不吃什么,怎样吃,这些看起来非常平常的问题似乎没有什么可讲的。可是细究起来,“吃什么”不就是“道”么?怎样吃?不就是“请给我一个理由”的“理”么?所以研究食文化,首先要从食道谈起。

人类学家说,食与性是人类动物性本能的两大冲动。儒家说,“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都说出了人的本质。虽说“食色性也”乃人之常情,然而,食的问题远比性要急迫得多。性关乎着人类繁衍的大事,但“男女”之事暂时可以抑制,至少在人前还可以矫揉造作,讲讲面子。而中国人一谈起吃,好像很理直气壮,甚至还是一雅事。就连孔夫子也高谈“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而毫不脸红。

其实,不光是人类,凡是动物都有这么一个叫做肚子的无底洞。此洞曾经影响了我们整个的文明。中国食文化研究会会长杜子端先生所以说,“食文化乃是一切文化的源泉”。对于此洞,清代的美食家李笠翁颇有怨尤:“口腹具而生计繁矣,生计繁而诈伪奸险之事出矣……乃既生以口腹,又复多其嗜欲,使如豁壑之不可厌,多其嗜欲,又复洞其底里,使如江河之不可填,以致人之一生,竭五官百骸之力,供一物之所耗而不足者”(《闲情偶寄》)。李先生虽然有些愤青,但说的有些道理。可是我们又有什么办法呢?既然有了这个无底洞,自须要填满,那真是一件无可奈何又不得不为之事。

人类既然长了肚子,在历史进程中就尝过许多可吃不可吃的东西。我们从没听说过猴子会吃猴子,而人类学家却证明人有过吃人的习俗。食物与性情不能说完全有关系,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凡是素食动物如羊、马、牛、象等天性都是比较和平的,凡是肉食动物如狼、狮、虎、鹰等都是好斗嗜杀的。(当然也有例外,公鸡的搏斗不是为了食是为了臭美,为了性)。林语堂说:“蔬食的人终身以管自己的事为主,而肉食的人则专以管别人的事为生。”此言不无道理。

但是,人类毕竟冲出了动物界,修炼成为一种有文化的动物。随着历史的进程,文明人类的进食,不再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冲动。吃,不仅是生理需求,而且是一种嗜好需求、营养需求、社会交往需求与文化需求。这就是不同民族受着不同文化模塑与制约的结果。每个民族在饮食上都有着自己的风俗习惯,食礼食仪,换句话说,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饮食之道。

按照文化人类学的观点,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可分为可见文化、半显文化与不可见文化。而前二者要受到不可见文化包括哲世观、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的整合与制约。而中国食文化的哲学色彩相比西方而言又更为强烈。

众所周知,我们要了解西方人的饮食生活,就得用西方人的眼光,用他们的性情,他们自己的物质观念和他们自己的头脑去观察。印度人不吃牛肉,以色列人不吃猪肉,欧美人不吃昆虫,而西方人看中国人吃燕子的巢认为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便是不同文化受着不同哲学观支持的结果。

中华民族思想在种族性上和西方文化是那么不同,在历史上又和西方文化那么隔离着,当然它们所整合出的饮食观念是大相径庭的。季羡林先生说:“中餐与西餐是世界两大菜系。从表面上来看,完全不同。实际上,前者之所以异于后者几希。前者是把肉、鱼、鸡、鸭等与蔬菜合烹,而后者则泾渭分明地分开而已。大多数西方人都认为中国菜好吃,那么你为什么就不能把肉菜合烹呢?”(《季羡林人生漫笔》)实际上,中国饮食文化的这种“合”是出于中国人的哲世观――“道与和”。就连水与火这两种各不相容的东西,中国烹饪还可以叫它们“水火相憎,鼎鬲在其间,五味以和”。所以,中国人的蒸煮食文化有四五千年的历史甚至更长,而西方却只有两百多年。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背后支持的“道”。

柏拉图说,“人类似乎是欲望、情感和思想的混合物。”他认为,理想的人生便是在理论、智慧、真正理解的指导下,三方面和谐地在一起生活。这种观点和中国的儒家思想不谋而合。儒家认为,“人之大欲,食色性也。”人生在世当然须有一些热情的欲望和精神。林语堂说:“渴求知识和渴求清水,喜欢一个好的思想和喜爱一盆笋炒肉,吟哦一句美丽的诗词和向慕一个美丽的女人(还有帅哥),这些都是人之常情”。

林语堂还幽默地把人类历史的演进比喻为《西游记》。“人类历史的演进和那些半人类的动物到西天参圣的行程,真是多么相似啊――孙悟空好似代表人类的智能,猪八戒代表卑下的天性,沙和尚代表常识,玄奘法师则代表智慧和圣道。在这个由人类到神佛的参拜旅程中,人性脆弱的本能、愤怒、复仇、暴躁、、不宽恕,尤其是自大和不谦逊的本能不断地暴露出来。人类技巧增高时,破坏力也同时加高,(甚至要)……敲打天门,粗野无礼地把看门人推开,要求和天神同等并列”(林语堂《生活的艺术》)。这和我们暴殄天物、大吃大喝、破坏生态环境的嘴脸何等相似啊。

《西游记》描写的是一个艰苦的求佛求道的过程。生活中本来就充满了“道”。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官有官道,商有商道,饮食自然也要讲究食道。

谈到“道”,人们可能认为那是玄而又玄的东西。其实往大里说,它是中国人哲世观的一种凝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确是很抽象的。“道”和“禅”一样,都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的,所以释祖说,“不立文字”。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然而,中国传统哲学注重研究的是存在的基本样式和人的存在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联系。既讲对立也讲统一,所以中庸没有“反中庸”,道没有“反道”之对立。只讲“道中之道,是人之常道”。这个“常道”就是我们生活中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规律。一位很有威望的长者在上海给自己的亲属买铅笔时说:“铅笔是让孩子学习的,橡皮是让他们知道错了就改”。很简短的两句话就说出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朴素道理。“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为体,德为用,大德之用就是“为道”。因而,“道”又是看得见的东西。

我们每天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是为一个“吃”字,所谓“做吃”就是“做了吃”。人活着除了理想的追求外,一生忙忙碌碌主要是为了“吃”,而人生又岂为一个“吃”字了得?

其实“吃”就是“为道”。婴儿出生后第一要务就是要吃,长大了还要忙于吃的饱,吃的好,吃出健康。到老了不行了,特别是患了不治之症,儿女们想到的也是尽力满足老人的吃――其时已经吃不下去了。在斯时,“吃”是生命对生命的互相安慰和依赖。至于其它杂念都“损”掉了,怎么“损”的,因为大家都在“为道”――“人之常道”。

从文字上讲,“道”的甲骨文为“微”,从行从首从手(又),表示用手指示跟着前面的首领走路的意思。有引导之义。“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在大地上人们新踩出来的路就像在白纸上画的线,石头上的纹理一样。因此,“道”与“理”联姻为“道理”。道理的产生,就使人类告别了蒙昧与野蛮,大步踏入文明之路,逐步探索出各种事物的科学规律。

《易经・随卦》说,“君子以身晦入宴息”。有人理解为“君子在晚上休息,小人在白天休息”,是不对的。这句话其实是讲,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哪一样都离不开寒来暑往,昼夜交替的自然规律。遵守者便为“君子”,违逆者便是“小人”。孙悟空把W・C称为“五谷轮回之所”,说的便是吃喝拉撒睡都不能违规。这便叫做“道在屎尿”。大圣的话虽是粗了一点,话糙理不粗,讲的却是大道理。

第9篇:季羡林谈人生范文

关键词:高中作文教学 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

语文教学中,如果说阅读教学是让学生产生想象的“母体”,那么写作则是让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创造性发展的“温床”。

长期以来,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思维训练非常忽视,造成学生仿写、套作现象严重。写出的文章往往千人一面,似曾相识。特别是内容上,过多地以“我”为核心,关注的只是自身内心世界。深究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学生缺乏思想材料的积累,而另一方面实则是学生缺乏作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要改变这一窘境,学生的思维能力要亟待提高。

教学中,我向学生传授一种理念:作文就是对话,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甚至与自己的对话。既然对话是两个生命体的交流,那么,首先必须开启封闭和狭隘的思维之门,去寻求与对方的交融和互动。

在阅读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把阅读学习的过程当成自己生命体验的过程,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进行生命的对话,并以读导写,让学生写下自己的阅读随想,为写作积累素材。

学习《合欢树》时,我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秋天里的怀念》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作者的人生经历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于那些对未来充满梦想与憧憬的高中生来说,很少真正思考过生与死的问题,也很难想象在二十岁刚过风华正茂的年龄,双腿瘫痪对一个曾经健全的人来说是怎样的打击,而史铁生以心灵之笔将自己最真实的灵魂抗争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是对生命价值的探求和认同的过程。有学生在阅读随想中这样写道:“通过阅读,我走近了史铁生,忽然发现我其实是个‘富翁’呀!拥有健康的身体,能享受每天升起的太阳。这是最大的财富了……当你享受阳光的温柔抚摸,当你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当你看到碧草蓝天,看到来去匆匆的人们,难道不为拥有这最大的财富而感谢上天的恩赐?”还有同学在阅读中感受到了史铁生母亲那艰难的命运和坚韧的意志,感受到了那种毫不张扬的母爱,也体味到了母爱的平凡和伟大。人们常批评说现在的学生在蜜罐里长大,自私,不懂得关爱他人。这往往也成为其写作时思维品质缺失的主要因素。其实爱是需要培养的,如果缺少合适的环境和契机,自然可能会导致学生爱心的弱化,不利于其思维品质的养成。

学习《老王》一课,学生最初能得到的情感体验只是人力车夫老王与杨绛一家之间有着一份难得的情谊。但当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末杨绛的那份“愧怍”之心进行探究分析后,学生开始意识到那份“愧”中沉甸甸的份量。课后有学生在阅读随想中直言上了这课后心中有些难受,为自己平日里存有的“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羞愧。我以为他的这种心理感受是非常可贵的,这是一种理智与情感碰撞之下的思维火花,也许它不足以照亮多远的路途,但它足以让那孩子正视一种曾被忽略的存在。

在常规的语文课文学习过程中,我还注重从语文课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并结合生活热点新闻或事件,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社会。

学习《谈白菜》时,我抓住课文主旨“淡薄才会浓厚,无味才会甘美”,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如《跨越百年的美丽》、《世间最美的坟墓》等让学生理解淡泊之美的意义,并引导学生由课本拓展开去,有学生关注到了一代大师季羡林老先生,季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在“”期间偷偷地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凝结了很多人性的思考。他的书,不仅是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今天,在大师的映衬下,“淡薄”这个词更为珍贵,也更为重要,我就这个话题要求学生以“淡之美”为主题来写作,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