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大学读书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读书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读书计划

第1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一、读大师还是交朋友——周国平、李鸿谷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周国平从个人经历出发,提到他阅读取向中存在的三个特点。

第一是“不务正业、博览群书”。这指的是在读书过程中不受专业限制,什么书都看。周国平在大学期间读的是哲学系,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看文学书,哲学类的只占1/4。周国平强调,一个人来到世界上,最重要就是让自己完整。文史哲没有严格的界限,都是精神生活的一个部分。

“不走弯路、直奔大师”是周国平读书的第二个特点。“一个人一辈子能够用来读书的时间是很有限的,一辈子能够读的书也是有限的。既然如此,就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比较平庸的作品上面,应该直接去找那些大师。”“选择什么样的书非常重要”,周国平认为,一个人读什么样的书和其精神成长的关系非常大。精神上吸取什么样的营养,精神发育的状态就是什么样的。但是,有的人在选择上却很奇怪。他说:“古希腊有一个哲学家,他说自己喜欢哲学却不去读哲学家的著作,反而去看别人介绍的著作。这就像有一个人爱上女主人,可是他怕麻烦,就向女主人的女仆求婚,这很可笑。喜欢女主人,就应向女主人求婚,在书籍的世界里就更不该存在这样的情况。”“不走弯路、直奔大师”才是明智之举。

当然,大师经典但大师难读,这是读者的普遍看法。对此,周国平介绍了自己的第三条原则,即“不求甚解,为我所用”。阅读主要是一种精神生活,没有必要去死抠含义,在不求甚解的阅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积累对经典的理解。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周国平指出,“排除做学问的目的,读书是为了吸取营养,把自己丰富起来,读书最愉快的时候是在读的过程中找到共鸣,是被书中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唤醒。阅读的过程是自我发现的过程,也是今后成长的过程”。同时周国平也对现场的大学生们发出了建议:在四年的大学里培养阅读的爱好,并且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阅读的范围上不要听教师的,不要围着课程转,要做自己的主人。

相比周国平“以大师为中心”的阅读理念,担任过记者,现为《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的李鸿谷持有不同的观点。李鸿谷认为,读书如寻友,“每个人成长,从一年级开始,一定有一些书本之外的阅读物。你读什么,你亲近什么,然后你就会追踪什么。比如我儿子现在小学一年级,爱看《奥特曼》,他能把市面上所有的奥特曼买回来,我觉得奥特曼可能就是他的朋友。读书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寻找朋友的过程”。他对周国平的看法提出异议,“如果不求甚解,大师是最好的选择。但当你开始阅读的时候,你会发现大师是遥远的,大师是大家认为的最厉害的那一个人,但是那一个人未必一定是你要去寻找的朋友”。有两种“找朋友”的方式。一种是偶然相遇。李鸿谷举例,他上周去看《1942》,觉得电影很棒,就马上去找小说。他很偶然地遇到这个叫《1942》的“朋友”,朋友是有源头的,找它的源头,再找到作者,再找同类作者,这就是一个从偶然的相遇到一连串相遇的推进过程。这样,对某一个问题就会形成一个网络状的知识结构。

“找朋友”的另一个方式是从好奇心出发。读者首先要问自己好奇什么,好奇促使自己去寻找材料的根源。他透露了自己的小秘诀,如果要研究一个问题,他会首先去读相关的博士论文,因为博士论文的研究综述会告诉自己在这个领域已有的所有成果,这样就形成了体系化的理解。除了把书当成朋友这条经验外,李鸿谷的另外一条读书经验就是学会读无字的书。他说,要迅速了解一个城市,就要去博物馆,“因为博物馆是一个城市最精彩的,把时间变成空间的表达”。

二、哲学和说“不”的价值何在——李鸿谷质疑周国平和韩寒

李鸿谷在现场过了一把记者瘾,他率先提问,“发难”周国平。他笑言,自己在大学时代就视周老师为偶像,周国平为他提供了哲学上的启蒙。工作之后,却发现周国平的写作变得特别有意思,特别个人化,“为何周老师从印象中的哲学研究者变成了一个生命的感悟者或记录者”?

周国平坦率地称:“社科院哲学所的老师也批评过我,‘周国平,你搞哲学很有前途,为什么不好好搞下去?为什么去写散文?为什么不务正业?’我从来没想过要为中国哲学作什么贡献,我的生命体验、我生命发展过程中真正打动我,或者深入我内心的,才是我的宝贝,我要把它表达出来。别人可以写尼采,但写不出周国平的生命体验。生命体验对我来说最重要,学术是第二位的。”哲学在这个时代似已远去,哲学家这个字眼听起来不再崇高,反而陌生。在新的时代,在物质极大丰富的背后,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精神的贫困。李鸿谷的提问似乎代表了所有人对时代的质疑:这个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哲学?哲学还有价值吗?周国平表示,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没有实用价值。哲学系报考的学生特别少,哲学系的学生没有办法就业。他们或者是改行,或者是失业。本来意义上的哲学是对人基本问题的思考,这种哲学在这个时代反而更加重要。“在我们这个时代,对人生基本问题的思考是紊乱的,为什么经济发展了很多人还是觉得不幸福,就是因为基本问题搞乱了,很多人都在想这个问题。哲学在这个时代就处在一种困境当中,一方面成了人们的‘弃妇’,另一方面又是很多人的‘梦中情人’。”李鸿谷回忆起北大教授钱理群作演讲时谈鲁迅,有人问,讲这个东西能帮学生提高高考分数吗?教授惊呼:这个时代怎么了?李鸿谷慨叹:“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贫困的,真正贫瘠的,恰恰就是智慧,以及寻找智慧之道。”有趣的是,两位名人说出了读书建议,却都没有给大家推荐书目,一个称“看书单读书的人都是不爱读书的人”,另一个则打趣“我的‘朋友’不一定是你的‘朋友’”。

现场有观众提问:“这个时代我们听到了很多批判的声音,应该如何看待?”对此,李鸿谷评论:“现在说太多的‘不’,只是迎合我们发现这个社会有待解决或者正在解决的问题时不满的情绪。‘不’只是作为姿态存在,这种东西我建议大家放弃,因为它是垃圾。它不给你提供任何精神性的内容。比如韩寒的作品,它并没有提供任何对这个时代、对这个国家、对这代人共同命运的发现。它只是个性化地表达了这个社会既有的情绪,只是唤醒了大家的情绪,并没有任何新的发现。这种表达只不过在不同的情绪里面形成回荡,并没有其他价值。”

最后,有观众问到哲学与宗教的关系问题,周国平解释,哲学和宗教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同,都是世界和人生的根本问题,灵魂和肉体关系的问题、生和死的问题。但是哲学和宗教的解决方式不一样。哲学是想通过人的理性来求得答案。基督教就强调要有信仰,要听上帝的,上帝给了你答案。基督教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个问题靠理性解决不了。“实际上哲学是人类这么一个状态:被问的问题是灵魂类的问题,要用头脑来回答。灵魂是一个‘疯子’,头脑是一个‘呆子’,‘疯子’在那里问,‘呆子’在那里回答——哲学多么狼狈,多么尴尬。但不能因此说哲学没有价值,哲学让人的理性和人的灵魂之间、人的精神追求和人的思考之间存在一个紧张的关系。宗教已经到了信仰的终点,哲学走在同样是信仰的途中,但永远到不了终点——这是哲学的悲哀,也是哲学的光荣。”

第2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关键词:独立性 宋代书院 中世纪大学 儒学 基督教

宋代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与发展虽各有其鲜明的特点,但在各自发展中有不少共通之处:两者均是自主办学,促进教育的社会化;均是开放办学和自由讲学,为学校的兴盛奠定基础;均是学术流派与思潮的发源地。宋代书院几度沉浮,至清末已经腐败不堪,最终全部由政府改为学堂,从此基本退出历史舞台。欧洲中世纪大学却蓬勃发展,不仅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并且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运动。两者发展的分化在于独立性,研究其不同独立性的走向,对于更清楚地认识世界大学发展历程,探讨世界文明史上的文化教育与社会历史进步性的关系是极其重要的。

一、宋代书院独立自主的丧失

五代十国升元时期(937―942年),南唐政府在庐山白鹿洞办学,称“白鹿国库”,后宋灭南唐,白鹿洞还有学生近百人,宋朝政府没有接管,于是这所南唐官办学校就成了私学[1]。在北宋前期的80多年,书院还是新出现的教育机构,朝廷没有加以控制。著名的书院如: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这些书院多半由私人隐居之所发展而来,最初由“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其后“前规后随,皆务兴起”。私人书院提倡高风气节,不为功名利禄折腰,强调读书,自由讲学,研究学问,推崇修已至诚之道,与当时的官学形成鲜明的对比。

到仁宗朝中期,州县学大批涌现,各地的私人书院迅速衰落。在崇宁三年(1104)到宣和二年(1120),普通人士除非进入受政府严格控制的州县学和太学,否则就不能进入官员队伍,这种做法断绝了书院学生的上升之路,对书院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在孝宗朝和光宗朝(1162―1194年),朱熹等地方官为了传播理学,重建了一些著名的书院,宋代书院因而得到复兴。由于理学家的努力,它们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私立学院,公私书院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时期朝廷不赞成理学,各理学家的观点和教学方法也很不相同,朱熹等人重建书院虽属官办却多少带有私人讲学的色彩。书院实行自由讨论的教学方式,强调以自学为主,师生共同研究学问,办学风格比较开放,气氛活跃。书院不限于本院教师,凡当世名儒,诸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均可应邀开座讲学。

理学在理宗朝(1224―1264年)以后,被定为唯一的正统学说,受到统治者的极力推崇。从景定元年(1260)起,中央政府向每个州派出一名书院山长,规定担任这个职位的务必是正式通过科举考试或从太学毕业的官员。

在南宋后期,理学已经成为朝廷的正统学说,成了国子监、太学和州县学教育的中心内容,书院教育在这方面已经没有多少特色。虽然私立书院也有显著发展,但已不能与官办书院的强大势力抗衡。

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欧洲中世纪大学都是隶属于教会。11-13世纪教会处于鼎盛时期,形成庞大的国际神学中心,其势力渗透到包括教育在内的各个领域,文化教育为教会所垄断。中世纪大学的出现,有的是学者和热心市民所创办,不是教会所设,但大学一出现,教会便力图加以利用。又因为有了教会的保护,大学可以免受世俗政权的干预,享有很大的自由权力。

13-14世纪的学校重要经院哲学家均属于托钵僧团。如海尔兹的亚历山大、波纳文都那、托马斯阿奎那等。他们既是当时最具有权威性的神学家,也是精通“七艺”的博学之士,不仅占据了基督教神学的制高点,而且也占据了欧洲各著名大学的讲台[2]。他们在大学里向学生讲授经院哲学,经院哲学虽在本质上是神学,但强调哲学的理性认识,托马斯阿奎那认为:基督教的某些真理不必用启示的帮助,单靠理性就可以得到证明。而经院哲学唯名论和唯实论不断地批判抗争,其结果是“思想在自身之内发现和认识自身,由此产生了理性和教会学说或信仰之间的对立。”[3]当初罗马教廷和托钵僧团扶持大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相信推广教育是对抗异端的有力手段。但是到了13世纪以后,欧洲几乎所有的异端思想都是在大学中茁壮成长。譬如,反抗封建主和教会对教育的控制而进行罢课、迁移。通过斗争,大学形成了自己的体制,具有了独立性:许多大学有权设立特别法庭,有内部自治权力;大学教师有参政权,有颁发特许证的权力;大学有罢教和迁移的权力;大学师生享有免除赋税及兵役的特权;大学具有管理自。[4]

三、基督教和儒学――影响两者独立自主性走向差异的根源

西欧封建社会的一般民众和绝大多数骑士、贵族没有受过正统的宗教教育,基督教教会组织为了扩大宗教影响而广设修道院,建立主教学校大教堂学校等,在保护和封建统治的同时也保存和传递文化知识。尽管一切学问在中世纪都沦为神学的婢女,但基督教并没有绝对排斥文化知识,作为基督教最重要学术思潮的经院哲学,由于它相信的可论证性,相信上帝所创造的世界的规律性,从而不自觉地潜藏着理性复苏的因素。

在宋代,儒学主要是理学家继承,他们恪守传统儒学的伦理政治信条。如朱熹把“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作为“五教之目”列入《白鹿洞书院揭示》[5]。另外,理学也是受到了佛学、道学的影响而著称的。理学家大量吸收了佛教的修养方法,提倡涵养静坐,以观喜、怒、哀、乐未发气象,致力于天理人欲之辩,提出“存天理,去人欲”。《中庸》讲到“慎独”,意思是指个人在独处时能够谨慎地遵守道德原则,这与禅法要人安静地“面壁”沉思,无我无他,一心向神的境界是一致的。作为书院的精神核心,理学同时也吸收了乐道家的神学观念,把理学涂上了神学的色彩,同时把忠孝和五常提到“天理”的高度,给神权披上了理性的外衣。

基督教和儒家思想导致欧洲中世纪大学和宋代学院的独立性不同的走向分别体现在办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培养人才的思想倾向和行为上。

1. 办学理念

中世纪的基本目的是职业训练。中世纪经济发展需要一批经过很好训练的人,大学热心接受这个挑战。虽然最初的大学是教会控制民众的工具,但在教会大学中的理性的萌发,使人们有了入世的要求。如萨莱诺大学,即是一批有志学医的青年人联合起来,和医师订立合同,规定学生纳费和医师传艺的条件,进行知识交易,从而使萨莱诺医学校发展成为大学。

宋代书院的生员,“最初目的主要是‘避锋镝’,就是为了避免战乱的影响,其次是一些学者为了追求避世隐居的生活。”[6]所谓“有志于学,而不屑于课试之业者居之。”然而科举仕进的吸引力毕竟难以抗拒,一些人所谓寂寞山林,怡情养性,不过是谋取功名的一种终南捷径。不少书院,一有机会便向官学靠拢,如曹诚在复兴应天书院不久就表示愿以学入官,宋真宗“为之嘉叹,面可其奏。”

2. 教学内容

欧洲中世纪大学基础课程通常是七艺,虽然教学内容有浓厚的蒙昧色彩,但宗教为论证教义的合理性而主张广涉博览各学科的知识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知识,同时也陶冶了人们敬业钻研的情趣,锻炼了人们思维的严密性,为科学文化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智力资源。大学的专业科目,如法学、医学等,皆直接服务于现实需要,因而也容易获得进一步发展。以著名的法学研究中心波伦亚大学为例,波伦亚地处意大利北部商业要冲,商业纠纷时有发生,诉讼案件颇多。另外,为求得地方权力和城市的独立,也特别重视罗马法的研究,民法逐渐成为单独的学科。欧洲中世纪大学走向独立,是与其教学内容与社会要求相呼应的。

反观宋代的书院,教学内容以经史为主,而且多是理学的大本营,以不切世务的理学为重要修习科目。就算是严厉批评理学的陈亮等人,在书院讲习也很少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书院的衰落和为朝廷所控制也是难以避免的。并且它注重人伦纲常的教育,把理论道德当作人们生活决定性因素的价值取向,从而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主张自省,而不主张向外探索宇宙的奥秘,反映在教学内容上就是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疏离。这就使知识分子无法突破儒家思想的单一性,也没有反封建的武器。

3.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宋代书院实行自由讨论学术的方式,强调学生自学为主,师生共同讨论学问,学生可以自由择师。书院受禅林讲学的影响,实行行会制度,重视不同学术观点的辩论交流。但是,新颖的教学方法与以儒家学说为主的教学内容存在着矛盾。从内容决定形式的规律来看,在儒家思想的禁锢下,书院学术自由教学民主的形式,充其量不过是一种为儒学学说体系服务的顺向思辨的学术交流,它不可能冲破儒家思想的樊篱,一旦书院的自由化程度超过朝廷可以容忍的上限,等待书院的只能是被毁废或屈从权势。

欧洲中世纪大学规定以拉丁语为通用语言,使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都能听懂讲课并进行思想、学术和情感的交流,由于欧洲中世纪印刷术落后,书籍缺乏,大学里最通行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通读教科书原文及注释,逐章阐明梗概并举例解释、论说评论,学生笔记,讲课速度很慢。中世纪大学另一重要教学方法是学生论述:通常由两名学生或两组学生进行对辩,或者由一名学生提出问题,并自觉从正反两面阐述论据进行自辩,这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欧洲中世界大学的教育虽然在形式上并不比宋代书院强,但内容具宽广性,使其以后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和独立空间。

4. 培养人才的区别

理性自由的精神,不仅使欧洲中世纪大学成为孕育近代科学的母体,让科学打开反对封建的缺口,而且使人民有了争取自由的砝码,例如法律被认为是一切人都必须遵守的凌驾于个人意志之上的诉讼程序。在基督教哲学引发的理性思维的指导下,人变得积极向上,敢于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欧洲中世纪大学享有的种种自由特权,不是一下子就获得的,而是经过长期斗争取得的。

儒家所遵循的“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教条;惟孔子是非为是非,不注重培养人的求知精神,扼杀个性的独立发展等基本精神随着封建统治制度的巩固渗透到社会人格,使人在精神上更“自觉”沦为统治阶级的奴仆,形成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拒绝变革的保守性格。另外,隐逸无为、功成身退、与世无争的道佛人生哲学遏制士人进取精神[7],当统治者严格控制书院的发展时,他们多数采取的是“顺其自然”的态度。

参考文献:

[1]袁征.宋代书院的兴衰――兼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J].学术研究,1995(6).

[2]赵林.基督教与欧洲中世纪文化教育[J].文化,2005(5).

[3]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第3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6页.

[4]侯耀先.欧洲中世纪大学的独立自主性及其借鉴意义[J].高教论坛,2003(3).

[5]彭岚.宗教对中国书院与欧洲中世纪大学影响之比较[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第3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关键词] 姜黄素;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7(c)-0008-05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工作节奏的增快,冠心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础,而平滑肌增生、迁移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整个过程。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1-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具有活化和趋化单核/巨噬细胞的作用,单核细胞在MCP-1的趋化作用下,聚集在血管内膜下,吞噬脂质、形成泡沫细胞[3-4]。姜黄素是一种从姜黄、莪术等植物中提取的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等作用[5]。本研究分析姜黄素对Ox-LDL诱导大鼠平滑肌细胞MCP-1的表达情况以及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材料

1.1.1 实验动物 清洁级SD雄性大鼠,体重250~300 g,周龄2~5周,购于常州卡文斯实验动物有限公司。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姜黄素(长沙华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鼠MCP-1 ELISA试剂盒(上海凯博生化试剂有限公司),Western-blot化学发光试剂盒(贝博生物),总DNA提取盒(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逆转录试剂盒(广州健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PCR扩增试剂盒(上海生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二氧化碳培养箱(无锡精创科技有限公司),凝胶成像分析系统(法国Vilber),低温冷冻高速离心机(德国Hettich),蛋白电泳仪(日本ATTO株式会社公司),基因扩增仪(上海西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多功能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

1.1.3 主要试剂配制 姜黄素溶液:姜黄素粉末溶于二甲基桠枫,配成的原液浓度为50 mmol/L,低温保存,需要时配制成需要的浓度。PBS平衡盐溶液配制:8 g氯化钠,0.2 g氯化钾,磷酸氢钠2.9 g,磷酸氢钾0.2 g加蒸馏水,陪成1 L,调整pH值7.3~7.5,分装,低温保存。培养基:DMEM干粉加去离子水溶解,定容1000 mL,加双抗,调节pH为7.0,过滤除菌后分装,4℃保存。MTT(噻唑蓝)工作液:MTT溶于PBS液中,配制浓度为5 mg/mL,过滤除菌,4℃保存。

1.2 研究方法

1.2.1 大鼠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传代 SD大鼠处死后分离大鼠主动脉,在青霉素无血清DMEM中漂洗3~4次,分离中膜层,DMEM培养基清洗3次,放入培养皿,加胎牛血清。剪碎中膜层,放入培养瓶中,加入含2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翻转培养瓶,使组织块贴壁,放入培养箱中,37℃,5%CO2,培养3h。翻转培养瓶,次日观察无污染,继续培养5~7天,见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当细胞覆盖率达到80%~90%,细胞单层融合,进行消化传代。每2天换1次液。传至2~3代冻存。

1.2.2 姜黄素对Ox-LDL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MCP-1分泌的影响研究方法 取出平滑肌细胞进行解冻、培养并传代,取传3~8代细胞,通过免疫组化法鉴定为血管平滑肌细胞用于实验。根据作用药物及浓度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Ox-LDL 100 μg/mL组,Ox-LDL 100 μg/mL+姜黄素5 μmol/L组,Ox-LDL 100 μg/mL+姜黄素10 μmol/L组,Ox-LDL 100μg/mL+姜黄素30 μmol/L组。采用ELISA和RT-PCR检测细胞上清中MCP-1的浓度以及细胞MCP-1 mRNA的表达情况。

1.2.3 姜黄素对Ox-LDL诱导大鼠VSMCs增殖的影响研究方法 冻存细胞解冻,培养,传代,鉴定为平滑肌细胞。根据作用药物浓度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Ox-LDL 100 μg/mL组,Ox-LDL 100 μg/mL+姜黄素20 μmol/L组,Ox-LDL 100 μg/mL+姜黄素40 μmol/L组,Ox-LDL 100 μg/mL+姜黄素80 μmol/L组。采用MTT法检测OD值测定细胞增殖程度。

1.2.4 姜黄素对VSMCs诱导凋亡作用的研究方法 取冻存细胞解冻,培养传代,鉴定为平滑肌细胞。按照加入药物浓度进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姜黄素50 μmol/L组,姜黄素100 μmol/L组,姜黄素120 μmol/L组,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细胞caspase-8p10表达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姜黄素对Ox-LDL诱导VSMCs 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达的影响

Ox-LDL 100 μg/mL组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Ox-LDL 100 μg/mL+姜黄素10 μmol/L组和Ox-LDL 100 μg/mL+姜黄素30 μmol/L组MCP-1分泌及MCP-1 mRNA表达水平较Ox-LDL 100 μg/mL组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Ox-LDL 100 μg/mL+姜黄素 30 μmol/L组MCP-1分泌水平又显著低于Ox-LDL 100 μg/mL+姜黄素5 μmol/L组和Ox-LDL 100μg/mL+姜黄素10 μmol/L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姜黄素对Ox-LDL诱导的VSMCs增殖影响

对照组OD值为(0.326±0.039),见图1。Ox-LDL 100 μg/mL组OD值为(0.548±0.074),Ox-LDL 100 μg/mL+姜黄素20 μmol/L组OD值为(0.522±0.072),Ox-LDL 100 μg/mL+姜黄素40 μmol/L组OD值为(0.442±0.061),Ox-LDL 100 μg/mL+姜黄素80 μmol/L组OD值为(0.379±0.066)。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F = 12.977,P < 0.01)。其中Ox-LDL 100 μg/mL组OD值显著高于对照组,而Ox-LDL 100 μg/mL+姜黄素40 μmol/L组OD值和Ox-LDL 100 μg/mL+姜黄素80 μmol/L组OD值较Ox-LDL 100 μg/mL组OD值显著下降,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A组:Ox-LDL 100 μg/mL组;B组:Ox-LDL 100 μg/mL+姜黄素20 μmol/L 组;C组为Ox-LDL 100 μg/mL+姜黄素 40 μmol/ L 组;D组:Ox-LDL 100 μg/mL+姜黄素 80 μmol/ L 组;与对照组比较,*P < 0.01;与A组比较,P < 0.01;Ox-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2.3 姜黄素对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及caspase-8p10表达的影响

姜黄素50 μmol/L组、姜黄素100 μmol/L组、姜黄素120 μmol/L组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率、caspase-8 p10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姜黄素100 μmol/L组和姜黄素120 μmol/L组显著高于姜黄素50 μmol/L组,而姜黄素120 μmol/L组又显著高于姜黄素100 μmol/L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2。提示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升高,凋亡率及caspase-8p10表达升高越明显。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国首要的致死原因,由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板块破裂是导致冠心病的病理基础。大量研究显示血管平滑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动脉粥样硬化的板块中存在来自血液的炎性细胞、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还包括来自血管壁的内皮细胞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等[6]。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促进细胞和脂质的渗透,脂质蛋白氧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导致粥样硬化的启动。细胞因子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也发挥重要的作用,TF是凝血级联反应中重要的启动子,TF抗原、TFmRNA存在于多种细胞中,包括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等[7]。环氧化酶-2在动脉粥样硬化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升高,特别表达于炎性巨细胞以及中层VSMCs中[8]。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是血浆胆固醇主要的转运体。Ox-LDL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关键的启动因素[9]。LDL中不饱和脂肪酸中的脂质分子被氧化,产生大量的脂质氧化物,脂质氧化产物共价修饰apoB蛋白,产生乙醛类复合物,这些乙醛类的复合物进一步氧化修饰脂蛋白氨基酸残基,生成各种加合物,最终形成Ox-LDL[10-11]。Ox-LDL是一类经化学修饰的脂蛋白颗粒的混合物,而不是单一成分。LDL氧化修饰机制包括金属离子氧化法,髓过氧化物酶氧化作用,糖化LDL,一氧化氮及其氧化机制。在动脉粥样硬化剂血管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Ox-LDL必不可少。Ox-LDL可引起细胞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从而导致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导致血管内皮完整性遭到破坏[12]。单核细胞以及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内膜下,形成脂质条纹。Ox-LDL还能刺激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分泌大量的言行因子、黏附因子、趋化因子,促使单核细胞核内皮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遗传性高脂血症兔模型血浆Ox-LDL水平显著升高,抗氧化剂能够降低Ox-LDL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心绞痛患者血液中Ox-LDL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NF-κB活性升高,而在体外培养的单核细胞中加入Ox-LDL,能够显著增加NF-κB活性,这提示Ox-LDL能增加NF-κB活性,从而增加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13-14]。重组人IgG1抗体是针对Ox-LDL表位DNA修饰的apoB-100表位的抗体,研究证明其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Ox-LDL水平,说明Ox-LDL抗体在降低血液中Ox-LDL水平,从而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而发挥作用。

细胞趋化蛋白是一个蛋白质家族,由十余种结构有较大同源性、分子量多为8~10 kD的蛋白组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是β亚家族的代表,可趋化单核细胞。由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产生。MCP-1提高VSMC中MCPIP1 mRNA水平,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上调MCPIP1蛋白表达[15]。和MCP-1处理的VSMC相比,MCPIP1基因沉默后VSMC的细胞数量、细胞活力及细胞DNA合成率均明显降低,S期细胞数量下降;MCPIP1基因沉默可抑制MCP-1或PDGF对c-fos mRNA的上调作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通过介导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16]。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易感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17]。

姜黄素是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的根茎中提取的一种化学成分,具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利胆、抗氧化等作用。姜黄为常用中药,其主要生物活性成分为姜黄素类和挥发油。前者具有降血脂、抗凝、抗氧化、利胆、抗癌等作用;而后者主要起抗炎、抗菌以及止咳作用[18-20]。姜黄素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肿瘤细胞分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作用,从而发挥抗癌作用。姜黄素对心血管疾病、关节炎、关节肿大等也具有临床疗效[18-22]。姜黄素能够调节血脂水平,抑制细胞增殖,抗脂质过氧化,抑制脂质斑块的形成,抗炎、抗凝血,抑制心肌重构等。姜黄素能够抑制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膜表面血栓调节蛋白和内皮细胞活化蛋白的表达,还能够抑制TNF-α介导的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膜表面TM、EPCR mRNA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和减少血栓形成的作用。

既往研究显示Ox-LDL能够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的分泌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在本研究中,Ox-LDL作用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的分泌显著增加,并且MCP mRNA的表达也显著增加,这与既往的研究结果一致。而姜黄素具有抑制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的分泌以及MCP mRNA的表达,并且这种抑制作用随着姜黄素弄高度的升高,作用越强。Ox-LDL能够显著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迁徙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关系密切。在本次研究中,姜黄素对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姜黄素弄得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明显,说明这样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平滑肌细胞凋亡不足时动脉粥样硬化早期进展的主要因素,因此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可能会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方法之一。在本研究中,姜黄素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具有显著的诱导凋亡作用,并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这样的诱导作用也逐渐增强,说明姜黄素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具有浓度依赖性。Caspase-8是凋亡的启示因子,能够启动细胞凋亡的细胞外途径和细胞内途径。在本研究中,姜黄素能够显著上调Caspase-8的表达,这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机制。

综上所述,Ox-LDL能够上调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的表达以及MCP mRNA的表达,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姜黄素对Ox-LDL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MCP mRNA的表达,以及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且能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1] 周礼圆,蓝娇,李燕华,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单核细胞CD36、CD54表达的关系[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1):1368-1371.

[2] 冉小丽,吴芹,石京山,等.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3,27(5):865-871.

[3] 陈福生,罗莘,欧阳淑其.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单核细胞受体γ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18):42-46.

[4] 王美宁,何海宁,黄勇奇,等.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新诊断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减低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3,21(12):1057-1059.

[5] 林中民,焦立卓,郑怡,等.姜黄素衍生物B06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2014,30(1):38-42.

[6] Hansson GK. Inflammation,atherosclerosis,and coronary ar tery disease [J]. N Engl J Med,2005,352(16):1685-1695.

[7] 潘俊杰,罗心平.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2(TFPI-2)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中的作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3,40(5):606-609,624.

[8] Ziad AM,Suzanne KS. Cyclooxygenase-2 and atherosclerosis:friend or foe [J]. Neph Dial Tran,2001,16:2286-2288.

[9] Nagase M,Abe J,Takahashi K,et al. Genomic organ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expression of the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OX-1) gene [J]. J Biol Chem,1998,273(50):33702-33707.

[10] 高素玲,甄志刚,张江,等.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1):36-37.

[11] 付文波,李斌,龚志刚,等.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致损人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株源性巨噬细胞Notch信号的表达[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3,27(5):427-430.

[12] Shih HH,Zhang S,Cao W,et al. CRP is a novel ligand for the oxidized LDL receptor LOX-1 [J]. Am J Physiol Heart Circ Physiol,2009,296(5):1643-1650.

[13] 彭扬,白雪,张毅,等.辛伐他汀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葡萄糖诱导的LOX-1表达的不同作用[J].天津医药,2013,41(11):1059-1062.

[14] Chen XP,Du GH.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protein,ligands, expression and patho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J]. Chin Med J(Engl),2007,120(5):421-426.

[15] Watanabe T,Pakala R,Katagiri T,et al. 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 amplifies serotonin-induced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 proliferation [J]. J Vasc Res,2001,38(4):341-349.

[16] 杨一峻,吴柳松,束波,等.MCPIP1介导MCP-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J].生理学报,2013,65(6):616-622.

[17] 孙继红,陈博,佟明.MCP-1基因-2518A/G多态性与心肌梗死易感性关联的Meta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47):61-64.

[18] 李勇,肖雅玲,陈朝晖,等.姜黄素对人肝母细胞瘤细胞株HepG2增殖和转移的影响[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7-120.

[19] 罗苏明,韩振魁,斯坎德尔・努尔买买提,等.姜黄素体外抑制人结肠癌癌细胞Caco-2增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7):493-494,497.

[20] 熊二梦,龚爱华,金洁,等.姜黄素联合顺铂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自噬和凋亡的影响[J].江苏医药,2014,40(1):1-4.

[21] 屈云飞,罗淑娟,令狐华,等.姜黄素对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雌激素水平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2,24(5):836-840.

第4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关键词 香港地区 读书会 少儿 高校 民间

分类号 G252.17

DOI

10.16603/j. issn 1002-1027.2015.06.009

读书会是阅读推广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香港的公共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青少年和儿童的读书会,香港的大学读书会大多从2000年之后开始举办。虽然香港地区读书会的历史不长,但卓有成效。下面从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高校读书会、民间读书会这三个方面考察香港地区的读书会。

1 香港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

在儿童及青少年阅读引导方面,香港的公共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倡导儿童及青少年阅读的主体主要是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教育城”和各种类型中小学校。

1.1 公共图书馆读书会

香港公共图书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举办了家庭读书会和青少年读书会,鼓励青少年持续阅读。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公共图书馆的读书会的参与者的年龄覆盖到了大部分的适龄儿童,活动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有定期的聚会活动,也有讲座、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还提供网上讨论区供家长和小读者们交流。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共有67个固定图书馆,举办青少年读书会的图书馆比例达到了接近50%,而举办家庭读书会的图书馆仅有7个,可能是因为参加家庭读书会的读者比较年幼,导致两种类型读书会的效果比较悬殊。

公共图书馆为鼓励读书会发展,对学校和读者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1)对学校的奖励。年度借阅总量最高的学校,可获得“最积极推动阅读学校”奖;年度内成功推荐最多新会员的学校,可获“最积极推动参与学校”奖。(2)对读者的奖励。会员阅读6本书以上,可颁发证书,标明年度阅书量。年度阅读不同题材书籍数量最多的少年可获得颁发“杰出表现奖”,能获此奖的小读者的年阅读量一般能达到几千本之多。小读者撰写“我的阅读分享”,由图书馆馆长推荐可参与评选“每月之星”,年度“每月之星”中最出色的三位,可获得“阅读超新星”奖状及奖牌。每年香港都会有100多位青少年儿童获得香港公共图书馆颁发的奖项。(3)作家见面会的优先参与权。香港公共图书馆每年都会邀请20位左右的作家到公共图书馆举办作家见面会,读书会的会员可比普通读者提前一个星期预约参加见面会,见面会名额有限,但优先照顾读书会成员的需要。

1.2 学校读书会

营造阅读风气浓厚的校园是推广阅读最基本、也最具成效的策略。香港官方教育平台――香港教育城是香港中小学读书会的最大推动者。从2004年开始,香港教育城与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携手在学校推进“阅读大使计划”,通过招募和培训阅读大使,使他们具备组织、带领校园读书会的才能。截止2011年,在全港650多所中小学及特殊学校内培训了超过1.7万名阅读大使,成功建立读书会文化。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香港官方教育平台“教育城”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品牌――“阅读城”。“阅读城”为推动校园读书会开设了以下服务。

(1)常年开设赠书奖励。参与读书会的学校可从香港阅读城的“计划书单”中自选1套或者10册图书,用来在本校开展读书会活动,在学年结束前,只需将读书会活动的设计方案及花絮照片,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到香港阅读城,该学校就可以拥有该套图书。

(2)网上交流平台。开展读书会的学校可以以学年为单位,申请到本校专属的网上讨论区,资讯、资源分享和交流讨论等活动都可以在讨论区进行。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网上读书会平台展示校内阅读活动的成果。自2007年网络读书会设立以来,全港已有超过160所学校使用阅读平台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并展示本校读书会的成果。

(3)阅读大使网络培训。教育城把培训内容录成视频放到网上,学校通过网络视频对各类型的阅读大使进行培训,视频也可以供阅读大使们自学。网络学习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又达到教育的效果。教育城还鼓励学校将积累的读书会经验拍成视频上传到阅读城平台,继续训练新一代的阅读大使,使读书会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

2 香港高校读书会

相对于公共馆的读书会,学校读书会的覆盖面更广,香港阅读城提供的培训资料也更加详实和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调查了香港6所大学的读书会的开展情况,其中有学院、系部或者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也有学生团体举办的读书会,见表2。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香港高校读书会具有以下特点:

2.1 英文普及程度高

英语基本上是香港高校读书会的通用语言,其普及程度大大高于内地高校。各读书会经常会邀请用英语主讲的专家来作讲座,更有读书会就是为提高英文阅读能力而设立,如香港理工大学读书会。香港理工大学读书会由英文中心举办,参加读书会的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除了常规的每学期5次的读书会活动外,还有形式多样的其他内容,例如:讨论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享有效的阅读策略、讨论阅读与人生的关系等。到一年终结,还会把一年中所有读书会成员读过的书列成书单发给每一个读书会的成员。读书会的活动过程都是用英语进行,列出的书单也可以作为下一年读书会要读的参考书目。

2.2 虚实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调查的香港高校中,几乎所有的读书会都设有网上讨论区或者博客,把每期读书会的主题和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少数读书会会把部分读书会拍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例如香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西城书话”,依靠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优势,在讨论某一本书的时候,往往可以邀请到作者本人,每次的读书会都有专人拍成视频,版权归图书馆所有,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可以找到以往的读书会视频,提供给更多的读者观看。这种方式使读书会的参与者摆脱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此外,视频资源也可以成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一部分。

2.3 内容形式多样,旨在建立知识交流性的社交圈

香港高校读书会的主办主体不同,内容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香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的内容比较庄重正式,一般是数十人集中在一起听资深人士分享。学生会主办的读书会不拘泥于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清水湾读书会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读书会都有这样的特点。香港科技大学读书会在本校内地生校友会平台上成立,其目的就是聚集一群喜欢读书的朋友一起分享好书、交流思想,形成一个知识交流的社交圈。读书会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和分享。

3 香港民间读书会

香港的民间读书会从主办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企业主办的读书会、书店主办的读书会和个人或集体发起的小型读书会。

3.1 企业主办的读书会是回馈社会的一种行为

在香港,企业可以是读书会的主办主体,如新鸿基地产的“新阅会”,该读书会并不是企业内部员工自我提升和培训的读书会,而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服务社会的组织。新鸿基地产于2013年成立的“新阅会”,将企业所办的与阅读相关的活动都呈现在这个平台。新鸿基地产一直致力于阅读推广,深信阅读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生阅历,推动社会进步,为下一代建设更美好的香港。“新阅会”的服务对象面向所有年龄层,除了常设读书会活动、名人讲座活动,还资助青少年进行阅读和出版,此外,还有独立的调查报告和出版物,其活动的多样性大大丰富了读书会的内容。如表3所示。

3.2 书店主办读书会为实体书店销售带来新的生机

网络书店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购买习惯的改变,使实体书店的运营面临困境,书店举办读书会是书店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书店服务,既为实体书店聚集了人气,又通过读书会增加了图书销量。香港商务印书馆的Blooming Club(盛放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是针对儿童的英文读书会,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来门市进行读书会活动,并给读书会的会员更优惠的购书折扣。在书店既可以买书、看书、还可以参加读书会活动,对于注重培养少儿阅读习惯的家长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服务。书店通过举办读书会,提高了书的销量,也提高了书店的服务品质。

3.3 民间个人或集体发起的读书会带有社会交往性质

个人或集体发起的小型读书会带有社会交往性质,香港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城市,很多外国人旅居在香港,很多读书会由外国人发起,不管长期还是短期居住在香港的人士,都可以通过读书会的活动来充实工作之外的生活。例如:The GirlyBook Club(女性读书会)只招募女性成员,一月一次,会员以外国人居多;Hong Kong Book Club(香港读书会)也是由在香港生活的外国人发起和经营,讨论欧美文学方面的主题较多。个人或集体组织的读书会最紧迫的是如何解决场地问题,有的缴纳年费的读书会,如野人读书会,可以选择在酒店租用会议厅。无需缴纳会费的读书会常常会把开会地点选择在餐厅,在餐厅进行AA制的聚餐,在餐桌上进行讨论。

5 香港读书会的启示

相对于香港地区的读书会,内地读书会尚未引起政府和民众的足够重视,读书会活动开展得普遍较少。内地读书会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阅读推广的专业人才,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欠佳,以及读书会举办主体缺少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等。香港地区读书会的一些经验可以给内地读书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5.1 官方机构在青少年儿童读书会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香港公共图书馆、教育局、香港阅读学会以及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等这些官方机构是香港青少年儿童读书会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

(1)香港公共图书馆联合学校实施“一生一卡”计划,以学校为单位为青少年儿童办理公共图书馆借书证;分别为儿童和青少年长期开展家庭读书会和青少年读书会。

(2)针对学校需要,阅读城推出了“阅读学校”一条龙服务,培养学生及家长成为阅读大使,引入校园读书会理念,全面支援学校在校园内的阅读推广。

(3)此外,香港公共图书馆与香港教育城的互动和合作也很频繁,共同举办过很多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相对于香港少儿的阅读环境,内地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比较薄弱,亟待建立引导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的专门机构。

5.2 注重读书会“阅读带领人”团队的培养

以香港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为例,香港阅读城有一套完整、成熟的“阅读大使”培养体系。分层次、系统化地培养读书会带领人,对读书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规范化管理阅读大使培养项目。

阅读城给阅读大使培养项目提供规范化的文件样本,如全年规划表、活动方案设计、阅读大使家族表、读书会成员出席记录、读书会成员问卷、读书会活动带领人评量表等,文件都可以在阅读城网站上直接下载,为读书会组织者提供参考,并节省了读书会组织者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阅读城还提供了学生大使培养流程,供组织者参考。学生阅读大使运作的流程如图1所示。

(2)邀请专业人士培训“阅读大使”。

香港教育城历年都邀请专业导师来培训“阅读大使”,讲授分享阅读和组织读书会活动的方法。所邀请的大多都是从事少儿阅读教育的专业人士,并与教育城合作多年,他们的授课还录制成视频,放在阅读城网站上供各校的“阅读大使”观看。2014 -2015年度的授课内容见表4。

(3)分层次的辅导教材,具有针对性。

香港阅读城针对小学生阅读大使、家长阅读大使、中学生阅读大使、中学生英语阅读大使,分别有不同的培训内容。既包括共性的培训内容:读书会基本知识普及、读书会建设及经营方法介绍、学校读书会成果分享等;也包括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不同年级学生适合读什么书、朗读与说话技巧等;“家长阅读大使”学习亲子共读及讲故事技巧,英文读书会的组织者学习英文阅读方法培训:伴读、故事地图(StoryMap)、阅读剧场(Reader's Theatre)等内容。此外,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城还列出了不同的推荐书单,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挑选。

5.3 读书会的内容与包装需要精耕细作

读书会如何选题、如何策划,文案如何包装,也是经营读书会需要关注的问题。香港高校读书会有着广阔的视角和多元化的形式。以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为例,该读书会有写作、视频、演讲、沙龙、讨论等各种不拘一格的形式。不仅学术专长,甚至连兴趣爱好、个人经历、所见所闻等都可以当作读书会的主题。表5列举了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所举办过的10种不同类别的读书会主题。

从表5可见,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的活动有以下特点:

(1)主题丰富,不拘一格。不仅科普、生物学、医学可以成为读书会的主题,如何讲笑话也可以成为读书会的主题。

(2)深入浅出,充满幽默。本来深奥和严肃的癌症病毒医学,主题却是研究背后的八卦故事,不仅令人忍俊不禁,而且完全抓住了人的好奇之心。

(3)贴近生活,引人注目。赌马在香港是如买彩票一般的活动,如何用数学知识来看待赛马的问题?参加了这次读书会,是否会中奖率更高呢?

(4)精彩文案,创意策划。在“冲上云霄:航空冷知识”主题中,首先文案撰写与当红香港电视剧联系起来,容易引起共鸣。其次,邀请资深的民航飞行员来讲解航空知识,理论与实践统一,策划充满创意。

5.4 读书会的发展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

为推动读书会的发展,除了官方机构之间的合作,家长组织、学校和社会服务团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香港读书会与这些组织合作的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1)中小学校与书店达成伙伴关系。书店为学校读书会提供便利,香港的三联书店有经验丰富的学校服务团队,有遍布全港的销售网络,积极为学校提供多种服务,如:筹备新学年书目、教师用书的采集与订购;提供多元化和优质的出版物,为学校举办不同形式的校园书展;组织学校师生参观三联书店门市,介绍图书分类,推介优质读书,并享有购书折扣;根据学校需要,出售不同面值的购书礼券;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包括:新书会、知名作家讲座、阅读座谈会、时事论坛等,还配合学校邀请知名作家到学校演讲。

(2)大学读书会利用大学出版社的丰富资源。大学出版社往往有一个庞大的作者群,邀请在大学出版社出过书的作者到大学读书会进行交流,读书会将会增色不少。例如:香港大学的读书会“西城书话”的嘉宾都是来源于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过著作的作者,由出版社对作者们发出邀请,嘉宾都是志愿参加读书会,并不收取报酬。读书会因为有源源不断的作者担任演讲嘉宾而延续下去,作者也把读书会当成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达到双赢的局面。

第5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经典阅读阅读推广经典是记录历代先贤有影响力的著作,是人类几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它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当代大学生是文化素质较高的社会群体,担负着国家命运和文化传承的重任,通过阅读经典有益于大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培养。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的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一、大学生经典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知识过剩的时代,各种阅读资料铺天盖地而来,让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怎样引导大学生在大量的文献资料中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来扩大阅读视野是高校图书馆工作者面临的问题。高校图书馆馆员应当为大学生学习经典提供多方面的指导,为他们创造各种方便条件并提供多种服务。

1.高校领导要重视推广经典阅读

“全媒体”环境下,我们所需的信息随处可得,但思考能力和精神境界并没有因此得到提升。我们需要信息的同时,应更新观念。现在,在校大学生的年阅读量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指的是纸质图书。另一方面,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巳成为潮流,而在高校图书馆随着大量电子文献资料的产生,教工在家和手机上都能获得信息资料,教工去图书馆借还图书的次数较以前更少了,怎样保证大学生经典阅读的推广工作进行,这就需要高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校团委、学生处、图书馆、学生会、教务处等部门的互相支持和配合。200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正式成立,高校也要成立专门机构推广经典阅读。

2.学科馆员要成为推广经典阅读的主力军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灵魂”。高校图书馆要倡导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同时,也要学习文学、哲学、法学、经济学、艺术等学科的经典著作,要逐步推广出经济学、法学、哲学等一系列的经典导读讲座。学科馆员应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组织各种学习各科经典的读书小组,使学生的学习经典内容更加丰富。这就要求图书馆馆员热爱阅读,热爱经典,而且善于用阅读美化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当然,这必须以馆员丰富的阅读经历以及广博的知识作基础。

3.高校要开展阅读经典活动

阅读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推广大学生经典阅读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高校要选择一些经典作为公共课程是我国大学生阅读文化节经典的最佳途经。

高校要开展素质教育课,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有所选择地给学生开设公开课,提高这些课程的影响力。如开设“诺贝尔文学奖-莫言作品”导读,“海岩作品”导读等讲座。古代经典学习要占一定的比重,如“论语”导读、“大学”“中庸”“孟子”等作品导读,让学生选课,这样对学生阅读有更加直接的推动作用。

4.高校图书馆在推广经典阅读中要多方合作

高校图书馆因为专业性、权威性和独有的丰富资源而成为大学生读书活动的主要阵地,因为他们本身就肩负着培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责任。图书馆要和教师列展多方面的合作,共同为经典著作的选择、编制经典推荐书目经典导读方面开展合作,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推广活动。

二、开展经典阅读解决方法

为研究和传播图书馆在经典阅读推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中国图书馆学会经典阅读推广委员会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在全国图书馆及学界范围内开展以"图书馆与经典阅读推广”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并于2011年8月举办该主题研讨会,这说明了国家高度重视推广经典阅读,现在高校学生常年处于流动的状态,推广经典的阅读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对人才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图书馆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全方位地开展推广工作。

1.开展系列推广经典导读活动

经典是读不完的,常读常新,它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延伸到历史生活中去,高校通过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活动举办大学生读书节,通过图书馆组织各种专题经典读书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参加各类读书会,使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并逐渐对经典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持久的热情,邀请社会名家担任主讲人,开展系列读书报告会。

2.采集经典名著推荐经典书目和相关文献

高校图书馆负责全校的文献资料采集工作,图书馆要注重采集古今中外经典著作,许多经典著作都有多种版本,究竟哪个版本更适合大学生阅读,这些都是学生在阅读经典过程中经常需要了解的问题,还应当收藏各种研究经典著作的工具书和相关文献。例如,《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而现在大学生对这些并不了解,通过图书馆推荐有关研究经典的著作及论文索引,给大学生更好地阅读提供必要的指引。

3.利用网络阅读和电子阅读推广经典工作

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自己的图书馆网站开办经典阅读网,通过组织阅读经典征文活动,设立“经典推荐”“经典读后感”使学生有一个获取信息、交流经验、促进经典的学习阵地,使大学生有一个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

4.成立读书小组制定推广经典计划

大学图书馆应组织各种专题的读书小组,如“论语”读书小组,“二十四史”读书小组,等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加不同的小组,也可以和各系部联合起来,使读书活动成为爱好相同的大学生交流平台,并邀请教师参与各小组的活动,并加以指导解决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更加全面、准确、深入、并对经典产生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他们的人生有指导作用。高校要建立长期计划,使学生在校期间都能够接触经典著作,在大学生入校时就要进行经典阅读教育,图书馆要组织经典阅读讲座,应当常年定期举办,并建立专门的“经典阅览室”或“经典书架”并和各部门联系,以多种方式方法开展推广活动。

经典是科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真实记录,承载着作者的智慧与个性,传承着前人的精神品格,是我们学习欣赏研究的重要资料,通过经典阅读带来丰富的感受。在丰富图书馆馆藏与提升阅读服务上,推广经典依然是影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

第6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阿根廷教育部部长丹尼尔•菲尔穆斯表示,阿根廷和中国在教育方面由于双方政府的积极推动,有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前景,目前中国有35万名留学生在海外读书,但在阿根廷大学就读的只有150名,这个数字有着及其广阔发展的空间,阿根廷各大学可以从中国大学吸取很多关于发展策略和科学技术方面的经验,而阿根廷大学以工程学、精密科学、生物、医学和社会科学见长,此外,阿根廷各大学还提供教授西班牙语的课程。

此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中国高校教育展”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举办,菲尔穆斯部长发表讲话时提到,自2002年阿根廷发生经济危机以来,阿根廷已经得到全面复苏,以前一向以原材料为主要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已经逐渐向科技型产品结构转化,阿根廷在各个领域都需要大量知识型的人才,因此发展教育和教育交流迫在眉睫。

阿根廷出口基金会主席马塞罗埃利桑多表示,阿根廷是一个传统的食品出口国,近年来,阿中贸易发展很快,互补产品品种也在逐渐拓宽。中国虽然拥有35万海外留学生,但大量农村居民城镇化也使中国需要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调整就业结构和提供更完善的服务,这给阿根廷提供了教育交流的机会。阿根廷不仅要和中国做生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学习中国的文化、习俗、法规和政策。

据了解,近2年来,以留学名义申请到阿根廷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目前虽然没有官方统计资料,但保守估计,中国到阿根廷求学的自费留学生已经达到千人以上。

这些学生到阿根廷求学的目主要有三种:第一,学习西语;第二,作为移民的一种手段;第三,寻找去第三国的机会。

就留学生的来源,分为三类:第一类,在校就读的中学和大学生或毕业不久的中学和大学生;第二类,等待与家人团聚却没有正规依亲手续的华侨家属;第三类有工作经验,希望寻找更多机会的中、青年人。

第7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所有任务表的制定与执行实行全部电子化。

一、寒假计划目标表

2012年寒假战略计划体系

总规划

学广培专德才兼修接轨社会全面提高

项目

大学规划总目标

寒假的项目规划

具体内容

学习方面

注意知识面的广泛性,并逐渐确立专修方向,将学习放在首位,尤其要保证数学与英语的投入与效果,加大计算机的投入力度。

一、专业课“充电计划”

二、英语专项

三、练字专项

a1.建立《会计》、《税法》、《财务管理》三大资料库,梗概知识体系建设

a2.阅读《财务管理》英文版,设立读书笔记

a3会计财报知识应用模拟,《财务、会计、审计一体化模拟教程》、《怎样解读公司财务报表》

a4 bec自学计划

a5英语阅读计划《英美概况》、《题源文章记六级词汇》

a6英语口语训练《音标训练》

a7创业管理资料搜集

a8 stata软件使用

生活方面

搞好时间的统筹规划,训练自己的独立性,学习基本的生活技能,并逐渐掌握理财能力。

日常消费管理

积分绩评系统

时间管理系统

理财训练计划

b1.日常消费管理:财务管理计划子项目,用于绩效评价与预算审核

b2.积分绩评系统:自我管理核心

b3.时间管理系统:自我管理子系统

b4.理财训练计划:解决计划所需资金问题,本寒假主要通过家教。

品德方面

树立诚信为本的理念,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培养扎扎实实的作风,进一步完善性格,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确立人格培养目标。

读书计划

c1读书计划:《成功要读心理学》

《中华处世绝学》

《出师》

《财报要向一本故事书》

《管理要像一部好电影》

健身方面

将充分利用大学四年时间,扩展健身项目范围,扭转体弱局面,增强机体适应力。

健身专项

健康计划

d1健身专项:以周为单位执行

通过专业训练、内容扩展方式

d2健康计划: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改善饮食等保证身体健康。

社交方面

搞好宿舍内团结,通过社团活动锻炼,在实践中提高,结交好友,训练口才与礼仪,为日后迈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形象塑造计划

其余事务管理

e1形象塑造计划:基于充满朝气、展现更加成熟、更加亲近的对外表现力设计。

e2其余事务管理:效率优先,量力而行。

寒假财务预算

项目

预计金额

备注

房租

-400

食品费用

-300

路费

-130

书费

-100

礼品及其他

-100

家教收入

1000

自有资金补足

第8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关键词:读书 大学生 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021-02

2013年6月,我们对河套学院在校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们在读书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如读书积极性不高;阅读时间短、数量少;缺少规划与指导;缺乏做笔记的习惯;读书质量不高等。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认为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校、教师、图书馆的引领作用,激发大学生读书积极性。

1 读书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总理在2009年世界读书日曾说:“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肩负着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大学生读书尤为重要。

1.1 读书有利于大学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文化修养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应试教育”的产物,中学阶段所积累的知识甚少且结构单一,不能适应社会“一精多能”通材的需要。在进入大学阶段以后,仅仅被动接受老师所传授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瑞士凯勒曾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驰向无限广阔的生活的海洋。”大学生只有通过读书,不断汲取浩瀚知识海洋中古今人类智慧精髓,才能开拓视野,丰富人生积淀,提高文化修养;只有有针对性地阅读大量相关书籍,才能不断夯实基础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成为社会所需之才,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

1.2 读书有利于大学生积极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

当下部分大学生思维方法片面、善恶判断标准缺失、自控能力低下、责任感不强且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高尔基曾说:“读书在于造成完全的人格”。通过读书,可以培养大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和具有真理性的科学批判精神,帮助大学生增强爱国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树立乐于奉献、开拓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增强抵制物质诱惑,坚持法律和道德底线的自控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1.3 读书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总书记在十八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柯勒律治也曾说:“如果一个民族的‘文明’不是扎根于教养和人类素质与能力的和谐发展,那么这个民族充其量只不过是‘虚有其表’,而不是‘文雅’的民族”。传承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创新文化是现代大学的崇高使命,开展读书活动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读书,大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激发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承担起传承文化创新文化的重要使命。

1.4 读书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学风

调查显示大学生大部分时间用来上网聊天、看影视剧、打游戏、睡觉等,自主学习能力差。通过读书,可以提高大学生文化底蕴和人格修养,陶冶他们情操,活跃他们思维,在潜移默化中唤醒他们对知识和文化的强烈追求,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2 大学生读书现状及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3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02份,回收率为86%,调查对象为河套学院各个专业一、二年级在校生,其中本科学生占10%,专科学生占90%。男生占15%,女生占85%。

2.1 大学生普遍读书时间少,读书数量低

表1表明,平均每天读书时间在3小时以上,所占比例为10%,时间在1~3小时,比例为44%,时间在1小时以下,比例为36%,几乎不阅读所占比例为10%。大部分学生属于微量阅读(1小时以下),其中几乎不阅读占10%,总体来说读书时间较少。但本科生情况相对较好,适量阅读(1~3小时)所占比例达到63%。

表2显示,大学生平均每月阅读量5本以上,所占比例为5%,阅读量在3~5本,所占比例为11%,而阅读量在3本以下,比例高达84%,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读书数量非常低。

2.2 大学生读书目的基本明确,但读书积极性不高

调查表明,大学生读书目的选择“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比例为70%,选择“提高文化修养”比例为31%,选择“休闲娱乐”比例为36%,选择“精通专业”比例为13%,选择“通过考试”比例为11%。总体来说,大学生读书目的基本明确,主要是为了丰富自己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但从表3来看,67%大学生认为自己读书积极性一般,只有7%大学生认为自己读书积极性很高,不过,本科学生读书积极性要高于专科学生。

2.3 大学生读书缺少规划与指导

第9篇:大学读书计划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课外阅读 现状

导言

随着当代数字化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人们进行阅读的媒介、态度以及阅读品味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电子书的出现、快餐文化的普及以及社会的高负荷运转带来是巨大压力,使得现如今的人们很少有时间坐下来耐着性子慢慢看书。

阅读是大学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也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关系到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而且,更关系到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塑造。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大学教育就是对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是反映一个学校学风的标杆,因此,促进大学生课外阅读将对加强校园学风建设、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如今,90后大学生已是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人们拼命追名逐利的社会大环境下,90后大学生的校内生活是否会受到影响呢?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会不会因此而发生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呢?90后大学生是否重视课外阅读?阅读的动因是什么?阅读的内容又分别是什么呢?

一、90后大学生的课外安排

在大学里,以“教”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变成了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形成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问题的模式。学习的自主安排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学生的自主安排能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至关重要。

在大学里,属于大学生们的自由支配时间有很多。而对于课余时间如何利用这一问题,据调查统计:有近一半的人每天睡觉时间为7—8小时,花在完成老师布置内容上的时间一般为2—4时,自主学习的时间一般为2-3时甚至更少,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学习都在紧跟老师,而自主能力很差。由数据,仅有14%的人在课余时间参加一些辅导班,为自己的将来投资,大多数人很少把时间花在考试上。大部分人在课余时间会看一些书,集中在看小说和各类杂志。还有很少的人花时间做些兼职,不过一周一般很少超过7时,大部分人认为学业太忙,做不了。当然,作为大学生,与亲友交往花去了很多时间,以致时间没能很好的利用。据调查,笔者发现,90后大学生平均每天有多于2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笔者调查了解到,面对这么多的课外时间,大多数90后大学生主要是在课外时间进行上网、体育休闲和参加社团活动等,在课外时间喜欢读书看报的90后大学生所2如何占的比例较少。因为有超过1,3的学生安排课余时间的目的是调节放松,占了37.4%;锻炼自己的能力的为25.3%,还有17.2%是为了能更好的学习,其余的选择其他目的。

关于对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的问题上,笔者建议不盲从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规划,跟着别人,只能导致自己的规划完不成,别人的东西也学不到。还有就是少上网,他们认为上网会浪费很多时间,导致规划在心里被一遍一遍地更改,最后甚至面目全非。

二、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

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大学生是如何利用这些课外时间?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如何?阅读的主要内容如何?以及如何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等等,成为新时期学生工作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新课题。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以下特点:

(一)大学生课外阅读态度呈消遣性

在大学里,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在少数,但是,具有正确的阅读心态的人却不到一成。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把其当成是一种消遣,一种打发时间的方式,亦或是为了应付学业应付老师而临时抱佛脚的一种应付心态。这种错误的阅读心态之间导致了课外阅读结构的不合理性以及阅读目的的不明确。

(二)大学生课外阅读无计划性、结构不合理

据多数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阅读对象是小说等书籍以及具有娱乐性的文章;却很少浏览文史社科类等书籍,有时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其阅读结构极不合理,且缺乏计划性。只有少部分学生是想要通过课外阅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文化素养。虽然也有些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在不足,但是却无力改变。从此可看出,大学生课外阅读具有盲目性,缺乏正确的引导。对此,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阅读观。

(三)大学生课外阅读目的不明确

一些学生认为,课外阅读大多是为了放松、消遣。因此,大学生把大量时间花费在阅读小说类等图书上,就算是偶尔阅读中外名著类图书,也是看过就抛之脑后,没有自己的想法,这仅仅只能称之为“看书”,而不能称为阅读,这也与大学生的阅读心理有很大关系。

大学生阅读具有放松心理,放松心理能够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缓解学生的疲劳感。但是阅读目的不明确容易荒废专业知识的学习。自制力稍差的大学生往往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因此,我们要及时端正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目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课外阅读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的深刻影响力。

(四)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减少

近年来,大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在不断减少。调查显示,课外阅读时间的减少主要是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外阅读兴趣不高以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对于学校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学生往往只选择言情小说类而忽视了其他类别的书籍。且相当大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周末大多数学生选择出门游玩或呆在寝室上网睡觉,只有绝少数愿意进行课外阅读。

(五)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阅读习惯变化

在当今网络时代,进行课外阅读的载体不断多样化,这使大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方式上有了多种选择。而在当今网络时代,互联网和手机成为了阅读的重要载体,学校图书馆的图书资源发挥的作用愈加显得薄弱。互联网所蕴藏的知识量是极其丰富的,然而网络是把双刃剑,只有善加利用才能促进大学生的发展与成熟。

三、对90后阅读现状的思考

从调查结果看,90后大学生的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平均少于1小时,这是远远不够的。另外,据调查,即使有更多地课外时间,他们也表示不太愿意把这些时间花费在课外阅读方面,大多数的大学生课外时间花费在上网或者其他消造活动方面。大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进行课外阅读;在大学,也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提供。只要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时间,一定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从大量的书籍中获取有益的知识,从各位大师前辈身上学到我们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

笔者调查发现,90后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生方面

1.阅读从态度开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经过调查我们认为要改变同学们的阅读态度,提高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活动来提高阅读能力,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同学们的心理,使大家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而且在活动中应该互动、比如让同学们上台讲故事等等。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的关键之一。在组织课外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采用互读、分角色读等多种读的形式,提高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从而改变阅读态度,增强阅读的兴趣。

2.引导大学生提高阅读效果,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效果是大学生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文化素质的关键,指导大学生们把所读的书读好,提高阅读效果,对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直接影响阅读的效益和质量。可以通过等多种方式和手段,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在此我们小组推荐几种方法:①选读法。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同学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在同学去借阅相关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同学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②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要求同学们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四到”(即口到,眼到,心到,手到)、“三边”(边读,边想,边批注)、一养成(即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③速读法。这种方法要求同学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3.摘录批注法。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阅读法,就是说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诠释,写评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我们应该根据个人不同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运用。

(二)学校方面

1.完善管理制度,督促大学生多读书。从教学管理角度讲,应结合选修课,在尊重学生兴趣,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建议以“提交读书计划——教师推荐书目——学生阅读——提交读书笔记——教师评阅——取得学分“的模式,督促大学生读书,提高读书效果。

2.举行专题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像言情,武侠,动漫级消遣类快餐读物,文化含量相对较低,对构建完整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无实质帮助。通过举行专题读书活动,正面引导学生选择文化含量跟高的书籍阅读,无疑是帮助大学生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

3.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严重缺失,这种“缺失无疑会成为明天的社会症结”。大学课堂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而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课外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大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吸取人文教育的养分,进而提高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