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技术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
全
技
术
措
施
编
制
人:
施工负责人: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副矿长:
工
程
师:
矿
长:
镇雄县振兴煤矿
2013年2月2日
矿领导
会审意见
参加会审人员签字:
机电副矿长:
机电科:
安全副矿长:
通风科:
生产矿长:
机电科:
工程师:
技术科:
矿
长:
安监科:
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表
贯彻人:
时间:2013年
月
日
姓名
岗位
姓名
岗位
备注
总回风巷维修说明
由于我矿总回风巷受原采空区及停产时间过长失修;巷道底鼓变形严重,支护失效。为保证回风巷能正常的运料、通风、畅通安全,需该段巷道(共计100米)进行维修扩大断面、更换工字钢支护。现编制该巷道的维修安全技术措施如下:
维修范围、工程质量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
范围:
从机电硐室往南100米。
二、工程质量及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1.
维修巷道前,由当班带班副矿长、安全员、瓦斯检查员人员以及其它矿有关人员,对所维修的巷道进行全面安全检查;
2.
对原有变形工字钢彻底更换,工字钢选用25#;
3.
该巷道原有断面(中净高×中净宽=2.0m×2.5m=5.0㎡),煤壁片帮、底板底鼓严重、巷道断面窄小,为保证能正常的运料、通风、行人畅通安全,按净高1.8m、上净宽1.9m、下净宽2.6m
的巷道断面要求进行拉底、扩帮、挑顶调直;避免突然出现凹凸现象。断面规格详见附后《支护断面图》。
支护断面图:
4.
全巷道使用工字钢棚支护棚距800mm,水沟统一挖设在巷道的右帮(净断面:300×300);
5.
每架工字钢棚严格按三帮四顶打设撑杆,并对相邻的两架工字钢使用8#铁丝捆紧;
6.
工字钢棚顶帮使用网片在用矸石、木背板刹紧背实,严禁空帮露顶,腿窝深度不得少于200并落在实底上;
7.
排水沟统一挖设在巷道的左边,浇灌后的净断面为(300mm×300mm)。
8.
巷道维修过程中,当班文明生产当班清理完毕。
9.
开工前矿材料部门必须准备好所需的材料,施工队组将施工所需的工器具准备到位。
10.
开工前施工队组必须学习该安全技术措施,并签字盖章。
巷修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过程中,安监科派跟班安全员、瓦斯检查员现场跟班,经常检查工作地点及附近20米地点瓦斯浓度情况,严禁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限作业。
一、
处理巷道脱层顶板和活矸的措施
1、
在处理巷道脱层顶板和活矸过程中,必须两人进行,一人随时观察顶帮及两帮情况,一人处理,防止掉矸石伤人,若出现不安全隐患时,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2、
处理顶板脱层和活矸时,禁止在施工的下方行走,确保施工地点的安全。
3、
处理顶板脱层和活矸时,因巷道高够不着施工时,必须提前焊梯子,但梯子必须架设牢固,保证施工安全。
4、
施工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敲帮问顶,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5、
对原失效的木支护先将工字钢棚架好后再拆除;
二、
卧底措施
1、
卧底顺序:由外往里逐米进行,不得分段进行。
2、
在卧底过程中,随时观察顶帮及支架情况,防止活矸掉落,若出现不安全隐患时,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
3、
进入巷道卧底前,必须先对整段巷道检查一遍,处理好危棚,找掉帮顶活煤(矸)后,方可进行卧底工作;
4、
卧底时,严格按要求进行;
5、
卧底时必须根据现场实际,采取可行措施,对巷道内的各种设备、设施和管线进行保护;
6、
卧底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敲帮问顶,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三、
开帮、刷顶措施
1、
开帮刷顶后的巷道断面标准:巷道轨道面以上净高保持2.0米,巷道上净宽保持2.0米,下净宽保持3.0米。
2、
开帮刷顶前,必须先设好临时支护,无安全隐患后,人员才能进行开帮刷顶工作;
3、
开帮刷顶时,必须设人观山,看好帮顶情况,若有安全隐患,必须立即撤出人员,待排除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4、
开帮刷顶时,施工点下严禁有人,有人需从施工点下通过时,必须与施工人员取得联系,经施工人员同意后,方可通行。
5、
刷帮顶时,必须先从顶往帮进行,防止顶部掉碴伤人,并必须由外往里逐架进行;
6、
刷帮顶时,必须进行敲帮问顶;
7、
刷帮顶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对巷道内的各种设备、设施和管路进行保护。
8、
在该地点施工人员,必须爱护电缆和电器设备。
(二)架设U形棚的措施:
1、
架设U形棚时,必须严格按“质量标准化标准”和设计图纸(断面图)进行架设。
2、
倾斜巷道迎山角为3°---5°,偏差不得超过±1°,且不得向下坡方向倾斜。
3、
所架设的棚子,棚腿不得里出外进,梁子不得高低不平,必须使用好防滑垫板。
4、
架棚时,必须先量好棚距及高宽尺寸栽好腿子后再上梁,腿窝必须见实底。
5、
架棚上梁时人员必须互相配合好,且必须站在工作台上操作,工作台必须牢靠。
6、
架棚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观山,负责安全工作。
7、
架棚过程中必须随时进行敲邦问顶及找掉工作,确保施工安全。
8、
架设的棚子,棚腿不得里出外进,梁子不得高低不平,严禁出现滴水棚子。
关键词:狭窄地形、组塔施工、安全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宁东~山东±660kV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起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境内的银川东换流站,止于山东青岛换流站。路径长度为1335公里,包括山东黄河大跨越3.3公里。航空直线约1200公里,曲折系数1.11,线路途经宁夏、陕西、山西、河北、山东五省。
其中(山西段)线路总长度为306公里,途经吕梁、晋中两个地市,分别途经石楼县、柳林县、中阳县、孝义县、汾阳市、文水县、平遥县、太谷县、和顺县、祁县、榆社县、左权县等12个县。
工程采用±660kV直流输电方案,输电能力4000MW,直流电流按3000A设计。导线采用4×JL/G3A-1000/45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LBGJ-150-20AC铝包钢绞线,全线架设OPGW复合光缆一根。
山西段共分4个标段,我山西省供电工程承装公司承建的是本线路晋1标段,即晋陕交界~汾阳会沟。
本标段所经区域部分为高山大岭,有相当一部分塔位地形极为狭窄,无法按正常方法施工,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下列安全技术措施。
一、施工方案
采用“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塔身部分可采用零吊的施工方法。塔头的横担部分由于为整体结构,零吊作业困难,故采用分片起吊的施工方法。
二、施工技术措施
1 现场布置、施工措施、注意事项参考《铁塔组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六章相关内容。
2 由于地形所限,塔身部分组装塔片较为困难时,采用零吊的施工方法。拉线设置同内拉线悬浮抱杆分解组塔施工方法。注意起吊时必须绑扎牢固,也可加工钢筋钩子钩在塔材的螺栓眼中进行起吊,起吊时,在吊件上拴好控制大绳进行人力控制,防止吊件与已组塔身相碰。
3 铁塔的横担长度较大,且两端安装于塔身上,零吊作业较为困难,只能采取上下侧分片吊装。所以组装横担时,必须提前进行地面平整,其大小应满足:长度不小于12m,宽度不小于5m,能够进行横担的地面组装、组装人员有活动余地。地面平整应尽量在原状土的基础上进行平整,以保证地面的承载能力。当无地形过于陡峭时,可以采取石块、编织袋装土进行支垫,但应在下坡方向的地面打设铁橛进行加固,防止组装平面的下滑与坍塌。
4 对于铁塔横线路方向没地形、正面有地形的塔位,也可以先将塔片、横担组装于正面,然后先在正面起吊,当吊离地面时,利用控制钢丝绳将其转到侧面再进行起吊,注意操作过程中塔片移位要缓慢、平稳,不要与已组塔身、地面及其它障碍物相碰。
5 利用内拉线起吊横担时,必须在横线路方向铁塔左右侧分别打设1根补强临时拉线(φ13钢丝绳)。
6 在特殊地形组塔的情况下,如果起吊塔材的控制绳与水平线夹角超过45°,不得用棕绳作为控制绳,应用φ13钢丝绳作为控制绳,地面一端埋设3T地锚,采用滚杠进行控制。如果设置一条钢丝控制绳塔材不稳定,易发生摇摆,可增设棕绳作为辅助控制绳。
三、施工安全措施
1 铁塔组立应严格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中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2 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在狭窄地形中组塔时的安全注意事项,树立防范意识与安全施工意识。
3 施工现场设立安全监护人,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监护,对组塔地形、人员地面组装、起吊、高空作业等进行不间断的安全监护。
4 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票制度,在工作票上要补充特殊地形下的安全施工措施。
5 组塔前,应尽量将塔位周围平整出足够面积的场地,便于塔材摆放、排料、地面组装。
6 在特殊地形下,必须注意将塔位上方的危石、浮石等清理干净,将组装塔片、人员活动范围内地面上的不稳定石块清理干净,防止砸伤人员,防止脚下滑动。
7人员走动范围内的塔位地面必须平整,面积足够大,在垂直高差较大、斜坡的地形边缘设置防护围栏(埋桩、绷铁线制作),其强度应能够保证施工人员靠压而不发生倾倒。
8 下雨后,必须等地面发干,不再湿滑后再进行地面组装施工。
9 塔料的堆放处必须平整,不得顺斜坡堆放材料。严禁施工人员站在下坡方向抽拉塔材。
10 严禁使用岩石、树木作为地锚,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开挖,地锚坑的深度应符合7t地锚埋深2.2米,3t地锚埋深2米,地锚坑的回填不得使用松散的石块,应使用土进行回填,注意夯实,并留不小于300㎜的防沉层。雨后,必须对地锚坑进行检查,进一步回填夯实后再进行施工。
结束语:组塔方法的多样性是我国铁塔组立施工技术的发展成果,它为不同塔型不同地形条件下提供了组塔方法的选择空间。实现组塔工艺的标准化,但组塔无事故还是线路工作者们以后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
断层是一种地壳在剧烈运动产生地壳断裂形成的地质构造,它有两方面的危害,一是断层的存在影响了岩层的稳定性,破坏了整体性,改变了采煤时工作面顶板和底板的来压规律,增加了工作面支护难度;二是断层可能成为煤层附近岩层中水流、有害气体的仓库和通道,容易产生突发性瓦斯事故等严重后果。因此,探讨采煤工作面过断层安全技术有助于保障人员安全,保障煤矿企业经济效益。
一、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方法
为尽量减少断层的不利影响,需要全面考虑断层位置和落差等因素,尽量将断层留在采煤工作面煤柱中,保证采煤工作面布置科学、合理。在掘进时遇到新断层,需要及时调整采掘方向,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断层煤柱损失。在回采之前,需要甩掉导致工作面落差大的各个断层,尽量减少工作面需要穿过的断层。在回采过程中,如果断层落差较小,低于煤层厚度,且没有瓦斯和水的威胁,岩层较为完整时,可以选择硬过。应用最多的硬过方法是炮采工作面直接推过,要求断层处进行必要的支护,局部薄带处需要打上硬木柱,机采工作面硬过时,要求断层最小采高不低于机械的滚筒高度。如果断层顶板错到溜子下面时,可以选择挑顶方法对工作面底板进行找平,为降低生产影响应保证炮采工作面、机采工作面分别需要超前2刀、3刀循环进刀步距,并确保煤层底板处理平整。
二、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技术措施
针对断层存在的方式和可能产生的危害,需要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生产。主要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顶板、水、瓦斯管理等方面。在顶板管理方面,由于顶板事故的易发频发,需要重视顶板管理的有效性。可以选择支柱控顶,布置丌型钢梁支护。采煤工作面遇正断层可以选择下盘按底而上盘托顶的方法通过,棚距选择0.2、0.6米,是单排密集放顶,加强支护强度,并设置菱形金属网以防漏矸。采煤机通过后,需要及时移梁支护,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将支柱迎山支设,确保支柱初撑力达到规定标准、支架充分接顶,支设贴帮柱以免断层上下盘产生台阶性下沉。必须保证断层托顶煤移梁和支柱一次成功,避免反复支撑顶板使顶板完整性遭到破坏。过断层后,采煤工作面每推进一刀需要挑顶0.1米,并及时进行跟顶支护以避免资源浪费。两端头是安全通道,因此应加强支护,并随时进行拉底以确保两端头出口符合相关安全规定要求,其中高度为1.6米、宽度为0.7米。为避免工作面输送矸石时接触机头支架导致事故,输送机和工作面机头与顶板高度不能低于
-0.5米。其它方面安全技术措施与遇正断层时相同。在水管理方面,由于煤矿水文地质情况十分复杂,许多采煤工作面需要带压开采,水直接威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由此可见,在采煤工作面过断层时,需要准备排水管道及相关设备,并确保该套管路、设备随时可以正常使用。在瓦斯管理方面,每班组应配备专业的瓦检员,班长等管理人员也需要随身携带瓦检仪,以便随时检查瓦斯浓度。另外,断层处采高需要控制在2米到2.2米之间,不允许超高开采,严禁死柱现象;分层开采工作面需要及时钻探,准确掌握分层煤厚,以确保下分层开采的安全和顺利;采煤机过断层需要慢速割煤,速度保持在每分钟1.5~2米之间,司机应随时观察支架等部位的安全动态,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予以处理。
三、采煤工作面过断层的安全管理措施
【关键词】 煤矿井下 供电安全 技术措施
1 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方式的技术要求
《煤矿安全规程》中的第441和442条中明确规定,在供电系统中,两回路电源供电运行技术方式不仅在井上被采用,同时井下采区的变(配)电所中也被采用,这样保证了井下供电系统能够安全运行,而且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井下变(配)电所必须采用分列运行方式,这样才能保证井下通风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井下两回路电源供电运行系统提高了供电系统供电安全可靠性和井下作业面上机电设备预防突发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要结合井下采区供电机电设备的负荷等级和种类,定制合理的供电运行方式和方案,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进行。
2 井下供电优化布设方案
向井下采区作业面进行供电的电源要经过地面的变电所的二台升压隔离装置。两台升压隔离装置一般采取一备一用运行方式,即一台带电备用,一台投入运行,通过双电源向井下作业区所有的电气设备、动力设备和照明设备等进行安全可靠的供电。通风系统和给排水系统由井下变(配)电所馈电盘柜提供双回路电源进行供电。井下动力电压等级按照机电设备功率容量380V、660V、6.3kV优化布设,照明设备、信号设备和煤电站电气设备均按照127V进行供电,交流控制回路按照36V进行供电。所有的井下供电系统都建立了完善的漏电保护系统,通过低压漏电保护器馈电开关来实现漏电的保护,避免漏电的发生。井下按照供电线路设置的要求规范设置接地极和接地网,通过接地扁钢、接地铜线等对电气进行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和系统接地,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井下地接网络系统,确保了井下供电的安全运行。井下的电动机控制均选用真空启动器或矿用低压磁力启动器进行控制,在电机控制箱内装置了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对电动机工作中出现的短路、漏电和过流等进行检测和保护。通过继电保护闭锁装置能够对风电和瓦斯电等进行闭锁工作,同时在回采工作面上构建完善防护系统实现瓦斯电闭锁。井下供电的电缆选用全部要按照国家的安全技术规章所规定的阻燃性电缆,确保井下供电系统能够安全的运行。
3 提高煤矿井下供电安全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1)提高井下供电可靠性。如果矿井下出现供电中断时,将可能会引起人员的伤亡,电气设备的损坏,从而给煤矿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保证井下供电的安全运行,矿井的供电系统必须采取两回电源进行供电的方式,对于排水系统、立井提升系统和通风系统等一类负荷必须从井下变电所中采用两路互为备用电源进行供电。井下供电双回电源回路系统必须引自不同的变电所电源,并要配置自动切换装置,当电源回路出现故障或停电时,可通过自动切换装置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保证电源的正常供电,确保井下作业的安全可靠性。
应单独设置井下供电的两回电源回路,不得与其它电路共用一个电源,这样可以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大型的煤矿,在井下进行两回供电时,为了避免两回路电源同时出现故障,应该具备菜油发电机作为备用回路电源。
(2)合理优化布设提高供电安全。通常煤矿井下的作业环境非常恶劣,而且影响安全的因素比较多,为了提高井下供电的安全性,合理的布设供电系统是提高供电安全运行的前提。井下供电系统一般采用的措施是提高井下供电电压等级、分列分段供电、增大供电电缆经济截面、装设相敏装置和合理调节供电方案等技术措施,也要加大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维护力度,确保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完善继电保护设备系统。定制科学合理的井下供电继电保护方案,改进继电保护系统装置,降低供电系统故障,提高发生事故状态下动作的速动性、可靠性和选择性。对井下的动力变压器和高压电动机等设备均按照要求设置过负荷、短路、欠压释放等保护设施。根据井下作业的用电负荷类型、分布位置、保护等级和使用频率等,针对地下的供电系统继电保护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减少供电系统出现的各类故障,确保井下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4)加大井下供电设施检修维护力度。要根据井下所使用的电气设备功率容量和性能来确定供电设备的功率,应该对供电设备及时的改装和升级,以满足井下电力的需求。井下供电设备的维修与检修要严格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确保其具有较高性能水平。在维修中,发现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时,必须要对其进行更换处理,严格禁止在作业区继续使用。对于陈旧的电气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减少因设备的故障而发生巨大的井下事故,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性。
(5)引入电气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系统。引入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对井下供电设备进行全程的动态管理。井下在线监测系统可以监测井下电网和电气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以及设备的性能,还可以通过监测到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系统的运行状况,能够快速判断井下供电系统故障发生的区域,可以快速准确的采取措施来切断事故区的电源,保证供电的安全性。
4 结语
虽然电气设备技术在不断的向前发展,但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供电的过程中,时常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问题,而煤矿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影响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经济利益。因此,在煤矿井下供电时,要对供电的安全运行有个正确的认识,在供电系统维护中,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构建完善可行的井下供电系统安全网络系统,提高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性,确保井下煤炭开采安全可靠、节能经济的高效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吴秀文.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问题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3(3):34-35.
[2]路淑军,张伟.试析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J].科技与企业,2012(12):67-68.
[3]赵凯.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安全隐患及处理措施研究[J].科技资讯,2011(11):78-79.
关键词:井下作业 电焊 技术应用 安全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3(b)-0032-01
1 电焊安全施工的准备
1.1 施工现场和带班领导的准备工作
在井下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实现安全施工,其中电焊工作实施之前,为了确保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施工人员要按照施工的要求去准备好施工所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并把其运送到施工现场,现场的工作人员要配合施工人员的准备工作。同时带班领导应该及时的监督施工准备工作的进展,发现准备工作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时纠正。在井下电焊作业准备工作完成后,由跟班领导及时向调度室汇报井下电气焊工作准备就绪,调度室同意进行作业时,井下方可开始作业。作业中如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作业,同时向调度室汇报。作业后作业人员在作业地点要留守一小时左右,观察作业地点是否有埋藏的火芯,以便造成发生火灾事故,做到这三点才能保障安全施工。合理进行施工现场和带班领导的准备工作,可以为电焊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作好准备工作也可以使电焊施工人员及时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故障,所以带班领导一定要充分重视准备工作,领导、施工人员有序的开展准备工作,保障电焊工作的顺利进行。
1.2 电焊设备准备工作
工作人员在做好现场施工的准备工作之后,应该进行电焊设备的装车工作。电焊设备装车的过程中,要保障电焊设备的稳定性,避免其与可燃性材料的接触,同时不可以与大型金属物件及大型的石块混装,这样容易损坏电焊设备的内部结构,不能保障安全施工。工作人员要把电焊设备的输入线理顺并盘卷在设备上,避免输入线之间缠绕,造成输电线路的混乱,这些电焊设备输送的要求,都是为了保障设备可以正常安全的使用,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因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既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又会影响到井下作业的进度,所以工作人员要按照电焊设备输送的要求,合理的进行输送。在输送到施工现场之后,技术人员要对电焊设备进行检查,发现在输送过程中是否造成了设备的损坏,如果电焊设备没有问题,方才可以投入使用。
1.3 检查电焊作业点是否存在水分
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总会出现渗入的水分,所以在电焊作业之前,工作人员必须检查电焊作业点是否存在水分,并要在距离作业点10 m的距离内将煤尘和浮煤进行冲洗处理,保证电焊作业环境的干净。在确保了消防管道内没有水分之后,才能进行电焊作业,如果发现消防管道内存在积水,就需要利用盛水设备来消除管道内的水分,并按照工程施工的标准来对作业的地点进行喷洒,管道内的水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在电焊作业进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电路混电的情况,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在处理好水分之后,技术人员要满足入井作业的要求才能进行井下作业,在井上的工作人员要按照带班领导的安排,携带好便携仪和审批的电焊专项措施,对进入井下的施工人员进行姓名登记,然后才允许开展电焊工作。
1.4 检查电焊作业点10 m内的瓦斯含量
电焊作业需要技术人员长时间的停留在井下,所以技术人员一定要对电焊作业10 m内的瓦斯含量进行测量,从而明确自己作业的时间,并制定出详细的工作计划。同时也要保证10 m距离内不得有油脂和浮煤,以及易燃易爆物体,保障电焊作业可以在非常安全的环境下进行,进而实现相关部门对电焊技术安全操作的要求,提高井下工作的效率。在检测瓦斯含量和技术人员作业时,要携带专业的施工手套,配戴好施工的焊帽和专业电焊眼镜,并要检测这些配套设施的质量和性能,以便保证可以完成电焊的作业内容,并实现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2 井下电焊安全技术措施
2.1 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于矿井开采作业来说,在获得了丰厚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其开采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为了提高井下电焊工作的效率和创造安全施工的环境,矿井施工人员必须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技术应用的意识,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可以独立的处理安全事故,并熟悉各种消防器材的使用。同时企业也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严格对施工人员进行筛选,并且对于没有上岗证的员工不能给予工作的机会,通过这种严格的制度要求,来提高井下作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2 技术人员要及时检查作业的环境
技术人员在井下电焊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指挥和监督的作用,在施工人员进行电焊作业之前,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作业的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电焊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做出统一的施工指挥,在施工的现场将措施落实到实处。并通过安全员的检测和监督,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人员应该明确安全检测的重要性,实行不安全不施工的标准。施工人员要积极配合安全人员的检查,听从项目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实现有序的施工要求。
2.3 井下瓦监员要做好测风工作
井下电焊安全措施也包括测风的工作,经过瓦监员人员的检测,施工人员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施工方式,如果风过大,施工人员就要采取背风作业的方法来实现电焊作业,并设置挡风的设施来降低对施工人员的影响。在起风的情况下,避免在作业地点堆放易燃易爆物品。还需要在焊接点下风测10 m的范围内晒水降尘,确保作业地点的环境无干扰,使施工人员可以集中所有的精力在井下电焊作业中,从而提高安全施工的水平。风量对井下电焊工作可以产生严重的影响,同时也阻碍了施工人员的作业速度,所以瓦监员一定要做好测风工作,为施工人员创造安全施工的环境。
3 结语
在井下电焊工作进行之前和之后,要进行电焊机接线和拆线工作,这个过程需要专业的电工人员来完成,在接线和拆线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电焊机的外壳是否处于接地的状态,进而避免电量对人体的损害。要选择绝缘性优良的电焊手柄,焊接地线不可以连接在钢丝绳上,这些情况都又可能造成电路的混电和漏电,所以施工人员不可以自行的接线和拆线。施工人员一定要按照井下电焊安全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关键词]煤矿 一通三防 安全技术 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58-01
1、通风系统管理
(1)巷道掘进安设的局部通风机一定是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分风自动实现瓦斯电闭锁、风电闭锁。闭锁装置一定要可靠,每班试验一次,监测队定期进行抽查。
(2)局部通风机要设专人管理,现场交接班,不得脱岗和空岗。局部通风机管理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接班后一定要全面检查风机的运转情况,根据规定试,任何人不能随意停开局部通风机。
(3)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如果出现风筒有脱节、破损漏风、吊挂不平直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处理,并向相关单位汇报。升井后及时到通风调度室汇报风机本班运转状况。
(4) 在巷道掘进长度小于300m时,风筒末端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要小于7m;在巷道掘进长度大于300m时,风筒末端距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要小于5m。
(5)两道风门设连锁装置,不可同时打开。并风门前后5m.内不可堆放物料和各种杂物。不得用车辆顶撞风门。
(6)巷道内带式输送机机头处与风筒最突出部位一定要保持0.5m以上的距离,避免运输过程中挂破风筒。
2. 防瓦斯措施
(1)要根据高瓦斯工作面装备和管理,专职瓦斯检查技术人员要跟班上岗,经常性巡回检查瓦斯。
(2)班组长一定要佩戴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悬挂在工作面风筒口末端向外3m-5m的回风流中,并使之处在工作状态。
(3)施工中,然后瓦斯浓度达到0.6%时,一定停止施工,加强通风以避免瓦斯超限;如果瓦斯浓度持续达到0.6%时,一定补充瓦斯管理措施;如果瓦斯浓度达到1.5%时,一定要停止作业,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各种电器设备必须设专人管理,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定期进行防爆检查,杜绝失爆现象。
(5)严格执行矿井局部通风机停风停电管理规定,停风时一定及时撤人。停风时,一定要把风筒在掘进巷道回风口处断开,打上栅栏,写上"禁止入内" 字样。恢复通风时一定要先按规定排放瓦斯。送风时,一定要先检查风机及开关附近10m范围内的瓦斯,只有瓦斯浓度在0.5%以下时,才能人工启动通风机排放瓦斯。瓦斯排放结束后,只有在巷道内瓦斯浓度低于1%时,才能送电。
(6) 遇断层、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瓦斯涌出不正常时,一定要及时停止施工,并向有关部门汇报,采取措施处理后,才能继续施工。
(7) 巷道掘进过程中,如果发生瓦斯涌出异常,或有瓦斯突出征兆时,一定要马上停止作业,切断巷道内和回风流中的电源,撤出人员。
(8)井下工作人员一定要随身携带自救器并准确使用。熟悉瓦斯灾害时的应急措施、避灾方法和避灾路线。
3. 瓦斯积聚的排放措施
巷道由于意外原因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或巷道冒顶后高冒处形成瓦斯积聚时,一定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排放。局部瓦斯积聚与排放一定要满足以下要求。
(1) 确保巷道足够的风量,风速要大于0.5m/s,使瓦斯与风流充分混合带出防顶板附近出现层状瓦斯积聚。
(2) 加强巷道支护与维修,及时用不燃性材料充填冒顶空洞,或安设挡风板、风袖等引导风流,避免高冒处积聚瓦斯
(3) 要及时清除刮板输送机底槽残存煤炭,确保底槽畅通,确保输送机经常性运转,避免输送机底槽瓦斯积聚。
(4)严格执行《局部通风机管理规定》,要保持其经常性运转,禁止无计划停电停风筒到掘进工作面的距离,不可超过作业规程的规定,避免瓦斯积聚。
【关键词】人工挖孔;安全技术措施
Analysis on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Artificial Digging Pile
Xu Hua-qiao1,Li Hong1,Liu Xuan-hua1,Lu Ping2
(1.Chongqing Xinhua Shu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o., LtdChongqing400000;
2.Chongqing Huaxi Autopass Construction Co., LtdChongqing400000)
【Abstract】Artificial digging concrete pouring pile with artificial excavation into the hole, pouring concrete pouring into the pile, the construction is very convenient, do not need large-scale machinery and equipment, faster, cost than the impact cone punching, rotary drilling rig drilling, cost low. So in the highway, civil construction is widely used. However, due to the safety of artificial excavation pile accidents have occurred, so the artificial digging pile construction, the correct us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safety.
【Key words】Manual digging;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1. 前言
2017年6月2日,惊闻重庆市大渡口区幸福华庭旁某小学项目,在基础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1名工人进入桩孔内进行抽水作业后无反应,2名工人见状先后进入钻孔内施救未果,经有关部门救出后全力抢救无效死亡。2015年6月14日,重庆市巴南区花溪半岛某工地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也是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的中毒较大事故。人工挖孔灌注桩由于施工方法简单,设备机具投入少,不需大型机具设备,特别适合狭小场地,无振动、无噪音,对环境污染小。这类桩由于其受力性能可靠,施工操作工艺简单,可直接检查桩底岩土层情况,单桩承载力高,便于检查孔壁及孔底土质情况和清除孔底渣土,施工质量可靠,经济效益好,从而在工业和民用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但是人工挖孔灌注桩是在地下作业,挖孔中劳动强度较大,作业环境恶劣、施工条件差、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风险较大,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稍有疏漏就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该起“6.2中毒和窒息事故”又给我们敲响了一次警钟,因此安全问题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显得尤为重要,现根据笔者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的经验教训,浅析一下挖孔桩施工安全问题及技术应对措施。
2. 人工挖孔桩的潜在危险源分析
(1)人工挖孔桩的常见安全事故有:孔口石块或杂物、提升物料溢出物等掉入孔内、提料桶坠落,提料桶与提升钢丝绳之间提升挂钩不闭合,存在开口脱钩现象,提升钢丝绳的绳卡只装一个,钢丝绳直径偏小或者磨损程度已达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也不更换,从而造成渣土提料桶脱落砸伤正在孔中的施工人员而发生的物体打击事故。人工挖孔桩内的施工操作人员,孔内有毒气体或含氧不足,在未进行气体检测及充分通风置换的情况下即下孔作业,被井底下的有害有害气体造成中毒昏迷甚至死亡,引起中毒或窒息的l生,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深孔突然涌水,流沙淹没操作人员,未按设计要求做护壁或孔壁支护不当而发生坍塌事故砸伤甚至活埋操作工人,造成坍塌事故。因施工现场未严格“一机一闸一漏一箱一锁”设置,接线不规范,孔底照明未使用低压电照明,孔内电缆、电线磨损受潮,潜水泵抽水时,电线漏电人员未及时离开,潜水泵未采用符合安全规定漏电保护器,边抽水边开挖等导致工人触电伤亡,造成触电事故。由于地下水压力大或深孔中突然涌水,以及施工措施不当引起孔桩内涌出大量水泥浆,孔内人员躲避不及,被水或泥浆淹溺,造成淹溺事故。孔桩口防护不到位、上下孔桩未按强制条款设置硬爬梯或软爬梯及其他可靠上下孔桩措施,或者施工作业人员违规踩踏护壁井圈进行人员上下,有关人员从高处坠落到桩底,造成高处坠落事故。作业人员在使用机具时不慎误操作或损坏机具而受到伤害,造成机械伤害事故。桩孔内采用电动葫芦吊运渣土,或者用塔吊等机械设备吊运钢筋笼等由于操作不当或者由于吊运机械发生故障从而造成人员伤亡,造成起重伤害事故。人工挖孔桩内由于照明线路短路或者在制作钢爬梯时采用电焊机等设备,由于防护不当或电焊作业无人监护等造成火灾事故。重庆地区夏季气温较高,属于全国四大火炉之一,如果在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不搞好防暑降温工作,极容易造成中暑事故。
(2)在重庆地区施工人工挖孔灌注桩,主要的危险源主要有以上十类,我们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以防范。
3. 人工挖孔灌注桩的安全防范措施
3.1孔口安全防护措施。
在进行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首先应做好孔口防护措施。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和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规定,井孔周边必须设置安全防护围栏,高度不低于1.2m,围栏须采用钢筋牢固焊制,正在开挖的桩孔停止作业或已挖好的成孔,必须设置牢固的盖孔板,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孔内作业时,孔口上面必须有人监护。挖出的土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堆放在孔口四周1m范围内,砼围圈上不得放置工具和站人。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头戴安全帽、身系安全带,特殊情况下还应戴上防毒防尘面具。利用吊桶运土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防落物伤人,电动葫芦运土应检验其安全起吊能力后方可投入运行。施工中应随时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完好情况和孔壁情况。
3.2防止桩孔内中毒和窒息的安全措施。
(1)地下特殊地层中往往含有CO、SO2、H2S或其它有毒气体,故每次下孔前,必须对桩孔内气体进行抽样检测,既可以采用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也可以采用小动物如鸽子、兔子等进行检测,发现有害气体含量超过允许值时,应将有害气体清除至化学毒物最低允许浓度的卫生标准,并采用足够的安全卫生防范措施,如设置专门设备向孔内通风换气,当人工挖孔灌注桩的深度开挖5米以上时,按照重庆市地方标准《建筑桩基础设计与施工验收规范》DBJ50-200-2014的规定,一定要向桩孔内连速送风,通风量不少于25L/S,以防止急性中毒事故的发生。
(2)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每隔2小时出孔休息并用鼓风机向孔内送风5min;孔底凿岩时应加大送风量。根据在工程实践中反馈的情况,这一项措施施工人员基本上都了解,但是容易产生麻痹心理而不能按制度执行,往往是做过几次没有异常后就嫌麻烦而不做了,结果有些工地出现了挖孔人员窒息的事故。人工挖孔作业一旦发生人员中毒、窒息等事故,必须在现场按应急措施规范要求实施抢救,根据情况及时送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并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劳动、卫生部门,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当遇到险情时,必须先断电、再立即向桩孔内连续送风,通风达到一段时间后(至少5min)才能够下到桩内救人,严禁野蛮施救。
3.3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1)在工程中常常使用潜水泵进行抽水,一般的预防触电的措施是抽完水后才允许挖孔,并且采用动作电流为15mA的漏电保护器。但是如果地下涌水量较大,工人挖桩时往往会一边抽水一边开挖。因为如果抽水时工人在桩外等候,待抽干水后再进入内挖桩,此时桩内的水又冒了上来,根本无法往下挖,这样施工就很容易触电。因此,为保证安全施工,解决挖土与抽水的矛盾,可用深水泵代替潜水泵抽水,因为深水泵抽水时是将抽水管伸到桩内抽水,管不带电,这样就可以边抽水边挖土。
(2)施工现场的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用电设备必须严格接地或接零保护且安装漏电保护器,各桩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0m以上,严禁拖地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采用护套等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孔内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孔中操作工应手戴绝缘手套,脚穿绝缘胶鞋。
3.4防止孔壁坍塌措施。
3.4.1在熟悉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开挖桩孔时原则上要设置砼护壁或钢护筒护壁,特别是直径在1.2m以上的桩孔。砼护壁每节高1m,厚约0.15m,可加配适量钢筋,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30。一般每天挖1m深立即支模浇筑快硬砼,第二天继续施工。
3.4.2扩底桩孔应做到:(1)当孔底扩头可能会引起孔壁失稳时,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后方可施工;(2)已扩底的桩孔,要及时浇灌桩身砼或封底,不能尽快浇灌砼的桩应暂时不扩底,以防扩大头塌方。
3.4.3人工挖孔桩开挖程序,当桩与桩之间的净距离不大于2.5米时,必须采用间隔挖孔方法,即跳桩施工,以减少水的渗透和防止土体滑移,防止在挖土或冲抓土成孔过程中因邻桩混凝土未初凝而发生窜孔现象。单桩挖孔应先中间后周边,并按设计桩径加2倍护壁厚度控制截面。
3.4.4孔内一般不宜放炮,以防震塌土或震裂护壁造成事故,根据地质状况需爆破的,严格执行有关的爆破规程。
3.4.5塌孔是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对工人的生命安全最大的威胁之一,其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如下。
(1)流砂导致塌孔。预防流砂最好的方法是选择枯水期进行施工,在多数情况下,采用人工挖孔桩的工程地下是没有承压水的,如果能避开雨季进行施工是很少发生流砂现象的。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表水丰富,土层有粉砂或细砂层时,则极易形成流砂,如不采取措施将导致护壁外的砂流失,导致井壁下陷或崩塌,所以在遇到流砂时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首先,将护壁减少到50cm一节,在开挖前用长1.5m~2.0m的钢筋每隔15cm 沿壁侧45°向孔周土体打入,然后用稻草塞住侧壁,使水能流出来而砂大部分流不出来。护壁砼的钢模可晚拆使护壁砼达到足够的强度,如水量较大时,护壁的钢模可不拆除,以增加护壁的刚度。
(2)护壁不放钢筋导致塌孔。据调查,这是导致塌孔的最主要原因。在护壁的设计上,有些设计人员认为可根据土质的情况决定是否配置护壁钢筋,这本无可厚非,但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比如在大雨之后就可能导致土压力增大而塌孔。所以,笔者认为,考虑施工环境的不确定性,护壁都应配钢筋。另外,在施工时,有的施工单位往往会提出,为以后基础梁施工时破护壁方便,在第一、第二节护壁不放钢筋,这也不妥,因为施工时的情况较复杂,有可能护壁旁堆土过多,或者运土或试验的机械进进出出都可能增大侧向土压力。
(3)桩的检测、机械振动、车辆通行对护壁的影响。现在对桩基的检测常常采用深层压板试验,也就是在挖到持力层后对地基进行检测以确定地基承载力,这常常要用几十吨的配重压在被检测桩的桩侧,这就增大了护壁的侧压力。在挖好桩孔后,在对桩底进行超前钻检测时,放在孔壁外的电动机产生很强烈的振动,会对护壁造成很大的危害。由于施工场地的限制,施工道路往往距离边桩很近,车辆的通行产生的振动对护壁的安全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施工时针对以上塌孔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外,在下孔施工前、施工中还应观察护壁有无裂缝,如有裂缝,则应报告上级,待查明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_保安全后下方可继续施工。
3.5防止孔壁涌水措施。
(1)当相距10米以内的邻桩正在浇灌混凝土或桩孔积水很深时,要考虑对正在挖孔桩的危险影响,一般应暂停施工,人不准下孔。随时加强对土壁涌水情况的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采用潜水泵抽水时,基本上抽干孔中积水后,作业人员才能下至孔中进行挖土。地下水丰富时,可将中间部位桩孔提前开挖,汇集附近的地下水,用1~2台潜水泵将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作用。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孔洞使用的电动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防坠落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级上下。上、下孔洞必须有可靠的联络设备和明确的联络信号。
(2)孔内作业人员应勤轮换,连续作业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以防止疲劳引发安全事故。
3.6其它安全措施。
(1)施工时发现文物、古化石、爆炸物、电缆等应暂停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按规定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人工挖孔桩施工前,应针对现场工程地质、水文状况和设计要求编制切实可行而又安全合理的施工方案,配备必要的机具和电器设备,确保各种安全措施及时到位。我们重庆地区,在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之前,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工挖孔灌注桩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162号)和《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建发[2014]16号文件的要求,施工单位需要编制人工挖孔灌注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组织五个及以上的专家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才能够按照论证后的专项安全方案组织施工。
(3)实践证明,只要施工人员树立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到位,人工挖孔桩的这些常见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规范》DBJ50-200-2014.
关键词:LNG;气化站;工艺流程;安全措施
城市燃气是现代化城市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而LNG以其清洁、高效能、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目前已成为无法使用管输天然气供气城市的主要气源或过渡气源。LNG气化站又凭其建设周期短以及能迅速满足用气市场需求的优势,已逐渐在我区几个城市建成,成为永久供气设施或管输天然气到达前的过渡性燃气设施。LNG易燃易爆的特性又决定了其生产、经营、管理等一系列活动必须保证安全。
1 LNG简概
1.1 LNG的特性
①温度低,在大气压力下,LNG的沸点通常为-162℃,在此低温下LNG气态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
②LNG从液相变为气相时,体积会增大为600倍。
③天然气为易燃易爆气体,爆炸极限为5%~15%。
1.2 LNG的优点
①LNG在液化过程中已经脱除3H2O,重烃类、H2S等杂质,是最为清洁的能源之一,其燃烧尾气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
②LNG气源相对稳定。随着新疆广汇LNG于2004年投产,以及广东沿海LNG接收终端的建成投产,LNG供应在我国将形成西、南、中的供气格局。
1.3 LNG的危险性
①低温的危险性。LNG的储存和操作都在低温下进行,一旦发生了泄漏,会使相关设备脆性断裂和遇冷收缩,从而破坏设备,引发事故,并且低温LNG能冻伤操作员。
②火灾危险性。天然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5%~15%。如果存在火源,极易着火燃烧,甚至爆炸。
③对人体的危害。液体LNG蒸气无毒,但是如果吸进纯的LNG蒸气,人会迅速失去知觉,几分钟后死亡;当大气中氧的含量逐渐减少时,工作人员可能警觉不到而慢慢地窒息。
2 LNG气化站工艺设计
2.1 设计标准
主要依据《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183―200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设计规范》GB50264―97。
2.2 设计参数
设计压力:LNG储罐设计压力为0.76MPa,调压器前管道系统设计压力为1.6MPa,调压器后管道系统设计压力为0.4MPa,紧急切断气动系统设计压力为1.0MPa。设计温度:液化天然气液相管道为-164℃,低温天然气气相管道为-164℃,天然气气相管道为-40℃。
2.3 LNG气化站工艺流程
LNG通过公路槽车或罐式集装箱车从LNG液化工厂运到用气城市LNG气化站,在卸车台用槽车自带的增压器给槽车增压,使槽车与LNG储罐之间形成一定的压差,利用压差将槽车内的LNG压入气化站低温储罐内储存。卸车结束时,通过卸车台气相管道回收槽车中的气相天然气。LNG气化时,储罐内少量LNG进入储罐自增压器,吸热相变后,气态天然气返回储罐,使得储罐内压力增大,储罐和管道形成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储罐内的LNG经管道进入空温式气化器。在空温式气化器内,LNG吸热发生相变,成为气体,在气化器的加热段升高温度,夏季气体温度最高达到20℃,冬季不低于-10℃,然后经降压(至0.4MPa)、计量、加臭后,送入城市中压输配管网为用户供气。
2.4 主要设备
①LNG储罐
储存量为1200m3以下的城市LNG气化站的储罐基本采用立式双层金属单罐,其内部结构类似于直立的暖瓶,内罐支撑于外罐上,内外罐之间是真空粉末绝热层,内层为耐低温的OCr18Ni9,外壳为16MnR。100m3立式储罐的内罐内径为3000mm,外罐内径为3200mm,公称壁厚10mm,罐体高度为15390mm,储罐几何容积为105.26m3。内罐设计温度为-196℃,工作温度为-162.3℃。
②空温式LNG气化器
储罐中的LNG经自带增压系统压入空温式气化器,通过空温式气化器将-162.3℃的液态天然气气化成低于环境温度10℃左右的气态天然气。气化器气化能力的选取宜按高峰小时流量的1.5倍值,气化器应一用一备。
③水浴式气化器
如果从空温式气化器出来的气体温度低于-10℃,就要启用水浴式气化器,把气体温度提高。
④空温式BOG加热器
空温式气化器可将BOG(Boil Off Gos,蒸发气体)升温至不低于5℃,然后直接进入管网使用。
⑤调压器、流量计、加臭装置
调压器的通过能力宜取高峰小时流量的1.2倍,设置一用一备,进口0.6MPa~1.0MPa,出口0.4MPa。流量计一般选择大流量的涡轮流量计,带有体积校正仪,设置一用一备。设置加臭装置是因为天然气本身无色无味,为了保证用户使用安全,在天然气泄漏时能够立即发现,宜在天然气出站前加臭,加臭剂应符合城市燃气使用标准。一般选用直流电磁驱动柱塞式隔膜计量泵,工作压力为0.4MPa,加臭剂量根据管道流量设计,加臭剂为四氢噻吩,包括计量泵、计量罐和一套控制系统。
⑥管材及阀门
气化站配管分为低温和常温两部分区域,空温式气化器前属低温区(-162℃)。低温工艺管道采用输送流体用不锈钢无缝纲管(GB/T14976-2002),材质为OCr18Ni9。常温工艺管道当管径≤DN200时,采用流体输送用热轧无缝钢管,材质为10#或20#钢(GB8163-99);当管径>DN200时,采用焊接钢管(GB/T3041-2001),材质为Q235A。紧急切断阀气动控制管路采用紫铜管和镀锌钢管。热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
工艺系统的阀门应满足输送LNG的压力和流量要求,同时必须具备耐-162℃的低温性能。
3 安全技术措施
3.1 LNG储罐的安全措施
①LNG储罐与站内、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防火距离必须达到规范要求;储罐之间的距离必须达到规范要求。
②储罐及连接部件的材质必须满足低温性能要求。
③储罐上必须设置紧急切断系统,以控制LNG的连续释放产生的危害。
④储罐应当设置高、低温紧急切断阀。
3.2 LNG涡旋现象的预防
①将不同产地,不同气源的LNG分开储存,可避免因密度差而引起的分层。
②如防止先后注入储罐中的LNG产生密度差,选择正确的充注方式。
③储罐中的进液管使用混合喷嘴和多孔管。
3.3 工艺系统安全措施
①在工艺设备上安装紧急切断系统。
②在LNG工艺装置区设燃气泄漏浓度探测器。
③低温设备及配件材料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④按规范建设消防给水系统,配备足够的灭火器。
⑤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气化站事故应急预案,对员工必须进行操作规程和常规事故处理方法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
结语
对于LNG的储运和气化供应环节,主要考虑的是安全问题,所以LNG气化站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的安全措施就是防止天然气泄漏、消除引发燃烧的基本条件以及满足LNG设备的防火及消防要求。只要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设计,按章运行,规范管理,制度健全并落实,LNG气化站还是很安全的。
参考文献:
⑴朱昌伟,马国光,李刚. LNG气化站的安全设计.
煤气与热力,2007.7
⑵吴创明. LNG气化站工艺设计与运行管理.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隐患;措施
中图分类号:TN91 文献标识码:A
1、网络安全的现状
现今互联网环境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安全问题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1.网络犯罪成为集团化、产业化的趋势。从灰鸽子病毒案例可以看出,木马从制作到最终盗取用户信息甚至财物,渐渐成为了一条产业链。
1.2.无线网络、移动手机成为新的攻击区域,新的攻击重点。随着无线网络的大力推广,3G网络使用人群的增多,使用的用户群体也在不断的增加。
1.3.垃圾邮件依然比较严重。虽然经过这么多年的垃圾邮件整治,垃圾邮件现象得到明显的改善,例如在美国有相应的立法来处理垃圾邮件。但是在利益的驱动下,垃圾邮件仍然影响着每个人邮箱的使用。1.4.漏洞攻击的爆发时间变短。从这几年的攻击来看,不难发现漏洞攻击的时间越来越短,系统漏洞、网络漏洞、软件漏洞被攻击者发现并利用的时间间隔在不断的缩短。很多攻击者都通过这些漏洞来攻击网络。
1.5.攻击方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低。
1.6.DOS攻击更加频繁。对于DoS攻击更加隐蔽,难以追踪到攻击者。大多数攻击者采用分布式的攻击方式,以及跳板攻击方法。这种攻击更具有威胁性,攻击更加难以防治。
1.7.针对浏览器插件的攻击。插件的性能不是由浏览器来决定的,浏览器的漏洞升级并不能解决插件可能存在的漏洞。
1.8.网站攻击,特别是网页被挂马。大多数用户在打开一个熟悉的网站,比如自己信任的网站,但是这个网站已被挂马,这在不经意之间木马将会安装在自己的电脑内。这是现在网站攻击的主要模式。
1.9.内部用户的攻击。现今企事业单位的内部网与外部网联系的越来越紧密,来自内部用户的威胁也不断地表现出来。来自内部攻击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变成内部网络的一个防灾重点。
2、计算机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Internet 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加强,随之而来的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据美国FBI 统计,美国每年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75 亿美元。而全球平均每20 秒钟就发生一起Internet 计算机侵入事件。在Internet/Intranet 的大量应用中,Internet/Intranet 安全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在一个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大量信息在网上流动,这为不法分子提供了攻击目标。他们利用不同的攻击手段,获得访问或修改在网中流动的敏感信息,闯入用户或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窥视、窃取、篡改数据。使得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活动日益增多。
一般认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和拒绝服务攻击三个方面。黑客攻击早在主机终端时代就已经出现,随着Internet 的发展,现代黑客则从以系统为主的攻击转变到以网络为主的攻击。新的手法包括:通过网络监听获取网上用户的帐号和密码;监听密钥分配过程,攻击密钥管理服务器,得到密钥或认证码,从而取得合法资格;利用UNIX 操作系统提供的守护进程的缺省帐户进行攻击;利用Finger 等命令收集信息,提高自己的攻击能力;利用SendMail,采用debug、wizard 和pipe 等进行攻击;利用FTP,采用匿名用户访问进行攻击;利用NFS 进行攻击;通过隐藏通道进行非法活动;突破防火墙等等。目前,已知的黑客攻击手段多达500 余种。拒绝服务攻击是一种破坏性攻击,最早的拒绝服务攻击是“电子邮件炸弹”。它的表现形式是用户在很短的时间内收到大量无用的电子邮件,从而影响正常业务的运行,严重时会使系统关机、网络瘫痪。
3、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措施
计算机网络安全从技术上来说,主要由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多个安全组件组成,一个单独的组件无法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性。目前广泛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数据加密技术、防病毒技术等,主要的网络防护措施包括:
3.1.物理安全技术
物理安全是指通过物理隔离实现网络安全,是指内部网络间接地连接在Internet 网络。物理安全的目的是保护路由器、工作站、网络服务器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搭线窃听攻击。只有使内部网和公共网物理隔离,才能真正保证内部信息网络不受来自互联网的黑客攻击。此外,物理隔离也为用户内部网划定了明确的安全边界,使得网络的可控性增强,便于内部管理。
3.2.病毒防范技术
在现代化的办公环境中,几乎所有的计算机用户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计算机病毒危害。计算机病毒其实也是一种可执行程序,除了自我复制的特征外,很多病毒还被设计为具有毁坏应用程序、删除文件甚至重新格式化硬盘的能力。由于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有不可估量的威胁性和破坏力,因此,计算机网络病毒的防范是网络安全性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在网络中,计算机病毒的爆发对用户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网络配置病毒防护系统必不可少。常见的网络反病毒技术包括预防病毒、检测病毒和消毒三种技术。
3.3.防火墙
防火墙是一种隔离控制技术,通过预定义的安全策略,对内外网通信强制实施访问控制,常用的防火墙技术有包过滤技术、状态检测技术、应用网关技术。包过滤技术是在网络层中对数据包实施有选择的通过,依据系统事先设定好的过滤逻辑,检查数据据流中的每个数据包,根据数据包的源地址、目标地址、以及包所使用的端口确定是否允许该类数据包通过;状态检测技术采用的是一种基于连接的状态检测机制,将属于同一连接的所有包作为一个整体的数据流看待,构成连接状态表,通过规则表与状态表的共同配合,对表中的各个连接状态因素加以识别,与传统包过滤防火墙的静态过滤规则表相比,它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和安全性;应用网关技术在应用层实现,它使用一个运行特殊的“通信数据安全检查”软件的工作站来连接被保护网络和其他网络,其目的在于隐蔽被保护网络的具体细节,保护其中的主机及其数据。
3.4.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
与防火墙相比,数据加密与用户授权访问控制技术比较灵活,更加适用于开放的网络。用户授权访问控制主要用于对静态信息的保护,需要系统级别的支持,一般在操作系统中实现。数据加密主要用于对动态信息的保护。对动态数据的攻击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对于主动攻击,虽无法避免,但却可以有效地检测;而对于被动攻击,虽无法检测,但却可以避免,实现这一切的基础就是数据加密。数据加密实质上是对以符号为基础的数据进行移位和置换的变换算法,这种变换是受“密钥”控制的。在传统的加密算法中,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是相同的,或者可以由其中一个推知另一个,称为“对称密钥算法”。这样的密钥必须秘密保管,只能为授权用户所知,授权用户既可以用该密钥加密信急,也可以用该密钥解密信息,DES 是对称加密算法中最具代表性的算法。如果加密/解密过程各有不相干的密钥,构成加密/解密的密钥对,则称这种加密算法为“非对称加密算法”或(称为“公钥加密算法”,相应的加密/解密密钥分别称为“公钥”和“私钥”。在公钥加密算法中,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可以用公钥加密信息,再将密文发送给私钥拥有者。私钥是保密的,用于解密其接收的公钥加密过的信息。典型的公钥加密算法如RSA 是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加密算法。
3.5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设计与配置的,一种能够及时发现并报告系统中未授权或异常现象的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计算机网络中违反安全策略行为的技术。入侵检测技术是一种主动保护自己免受黑客攻击的网络安全技术,它提供了对网络内部攻击和外部攻击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入侵。
3.6漏洞扫描技术
漏洞扫描是指对电脑进行全方位的扫描,检查当前的系统是否有漏洞,如果有漏洞则需要马上进行修复,否则电脑很容易受到网络的伤害,甚至被黑客借助于电脑的漏洞进行远程控制。所以,漏洞扫描技术对于保护电脑和网络安全必不可少,而且需要定时进行一次扫描,一旦发现有漏洞就要马上修复。有的漏洞系统自身就可以修复,而有些则需要手动修复。
3.7安全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制定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保证。同时,要不断地加强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规范化管理力度,大力加强安全技术建设,强化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网络内使用的IP 地址作为一种资源以前一直为某些管理人员所忽略,为了更好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应该对本网内的IP 地址资源统一管理、统一分配。对于盗用IP 资源的用户必须依据管理制度严肃处理。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可靠得到保障,从而使广大网络用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小结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我们的利益息息相关,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问题,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因此,完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涛.网络安全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2]何莉,许林英,姚鹏海.计算机网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