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大学生消费调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消费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消费调查

第1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消费动机 消费支出 影响因素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经济生活的进一步改善和国民健身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体育的需求日益增多,体育消费已经成为现代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日趋变得平凡,他们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的体育消费群体,也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其体育消费具有自身的特点和问题。据统计①,“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超过2500万人,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22%,反映出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巨大进展”。在这样数字庞大的群体中,如何引导他们进行适当的体育消费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消费需求的增长,而不适当的体育消费则会加重家长的经济负担,也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研究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状况不但有利于掌握他们的体育消费行为与消费观,而且能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健康的体育消费,更能为其他高校的大学生建立理性的体育消费观提供参考依据。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南昌4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所被调查人员均从班级和各学生宿舍随机发放问卷,随机发放的本科生共200名(男115名,女85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查阅了有关大学生体育消费资料二十几篇和有关体育消费的相关著作。

2.2.2问卷调查法

以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动机、支出、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的认识制定专家问卷,对教授及资深老师确定的因素进一步在充分考虑操作性和有效性的基础上,最终形成经教授、老师认定目标明确、层次递进、良性互动的学生问卷。依据研究目的设计了针对性的调查表,共发放表格200份,回收195份,回收率为97.50%,有效文卷187份,有效回收率95.9%。

2.2.3访谈法

针对大学生体育消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咨询向专家进行咨询,了解学生体育消费情况。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常规的统计和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基本情况调查

3.1.1高校大学生生活费的支出

学生每月总的消费支出高低,对其消费项目,形式水平有制约作用。通过对4所高校187名大学生每月生活的实际开销的调查发现(见表1),高校大学生月平均生活费以401-700元居多,累计人数达87人,占被调查中的46.65%。其次是701-1000元,有52人,占27.78%。400元以内的居第三位,有43人,占22.99%。最少人数的是1001元以上的只有5人,占2.67%。可见高校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大部分是中层消费者。

3.1.2高校大学生体育实物消费的支出

3.1.2.1体育实物消费

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消费的实物产品,主要有运动服装、运动器材、体育保健品、运动饮料、体育邮票等。②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每学年)购买体育服装(包括鞋、帽、袜)所花费的金额居首位的是201-600元,有76人,占40.60%(见表2)。高校大学生(每学年)购买体育运动器材所花费的金额居首位的是200元以内,有93人,占49.73%。(见表3)

高校大学生在实物类的体育消费支出中,都集中在运动服装、运动鞋上,这些都与学生经济状况有直接关系,大部分学生的生活费用完全由家庭承担,其消费能力和自主性受到限制,因此他们把参加体育活动的必需品、运动服、运动鞋等的消费放在首位。

3.1.2.2体育信息类消费

体育信息消费指人们订购买体育报刊、杂志、书籍、体育音像制品获取体育信息的消费。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每学年)订购体育报刊、杂志、音像制品所花费的金额居首位的是100元以内的消费,有78人,占41.71%。(见表4)

体育劳务消费主要体现在俱乐部会费、培训班学费、观赏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而购买门票的费用等内容和形式上③。调查发现:高校大学生用于观赏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而购买门票的消费多数在100元以内有56人,占29.95%。有54.01%没有此项开支(见表5)。在对高校大学生(每学年)到健身场馆、参加体育培训班所花费的金额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大学生都集中在200元以内的消费档次上,共有61人,占32.62%;其次是201-600元的消费档次上,共46人,占24.60%;没有此项开支的有63人,占33.69%(见表6)。

从调查数据来看,随着大学生体育消费观念的转变和体育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体育劳务消费支出有增加的趋势。

3.2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

3.2.1经济收入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表中的统计结果看(见表7):有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是依据他们的经济收入而定的。认为学生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有109人,占58.29%认为体育消费品太贵,超出经济承受范围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有83人,占44.39%,很明显经济是影响学生体育消费最直接的因素。学生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家庭提供生活费来完成生活、学习及娱乐活动的各项消费的支出。在有限的经济能力下,有很多学生虽然有自己看中的体育商品,但因价格太高而忍痛割爱。

3.2.2体育锻炼兴趣与习惯是影响体育消费的因素之一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对体育没有兴趣的有30.48%,说明健身性体育消费观已在高校大学生中得到基本的建立,但这一部分学生也是需要进一步深化健康体育教育的重点所在。体育锻炼习惯是指主动、自觉地以体育运动为健身手段的一种有规律和经历的生活行为④。体育锻炼效果与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有着趋同关系,对体育消费的认识、体育消费水平有着显著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认为体育锻炼习惯能影响体育消费的有104人,占55.61%,说明很多大学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体育消费还不是我校大学生休闲方式的主流。

3.2.3体育基础设施的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占据首位的就是体育活动场所少,休闲娱乐单一,共有122人,占65.24%,这是由于高校体育场地建设速度远跟不上高校大学生的增长速度,使得体育运动场所严重不足。特别是大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项目的场地,如网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篮球场、健美操房等缺乏,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硬件设施的跟不上及可供选择的体育项目太少等,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制约了体育消费的活跃。

3.2.4学习任务繁重

调查结果显示(见表7),有59.89%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压力和时间安排。大学生开设的科目较多,学习任务繁重,特别是大学生很多时间都用于学习自己认为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参与体育消费方面的时间相对减少。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报考研究生,学习压力较大,体育消费时间变得更少。可见,学业忙也是影响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相对理性。他们大多数能控制自身的消费行为。

4.1.2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支出从实物消费逐步向劳务消费转化。

4.1.3经济因素、场地因素、学习任务、体育兴趣等仍然是制约大学生合理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4.2建议

4.2.1高校应从实际出发,建立良好的体育消费宣传体制,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平台,充分利用学校的报刊、广播、宣传栏、专家知识讲座等措施,正确引导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以使高校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体育消费观。

4.2.2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支出有了初步的增长,但是其消费支出仍处于较低水平状态。学校应注重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意识的培养,灌输强身健体的思想,积极引导大学生体育消费从传统的实物类体育消费向劳务类体育消费转变。

4.2.3完善体育锻炼设施,提供低价格的体育场所和器材,多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培训班但收费要在学生的经济承受范围之类。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情况,在周末期间可开展多样式的体育活动,引导高校大学生参加,促进学生体育消费。

注释:

①宗河.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教育报,2007-06-08,(6).

②胡学明,尹长发.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3):91-93.

③李龙江,贾为华,胡学明,柏应娟.河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发展的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5,27,(4)11-13.

④陈秋丽,翟水保.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7,6,(22):70-71.

参考文献:

[1]宋亨国.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及其模式的确立[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7,27,(4):68-73.

[2]熊姿.衡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调查与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7,4,(4):149-153.

[3]王立小.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因素[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27-29.

[4]王格.江西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4):245-256.

[5]李宁.江西省大学生体育消费之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492,(3):155-156.

第2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论文摘要]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财商”,就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费项目。通过对我校各个学院的抽样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现象:(一)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在消费结构中发展资料占的比重呈扩大趋势。他们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学习条件,满足对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据本次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学中有1/2多数每学期在教育学习方面的投资在200元以内,而被调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学中则约有半数的同学在这方面的投资在400元以上。这说明刚入学的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为自己设定目的和计划的同时,投资比较谨慎;而大三的学生经过了两年多的大学生活,多数为自己设计了确定的目标(考研、攻读各种资格认证、英语过级考试等等),这些教育投资对他们就业及实现自我价值是必须的。(二)大学生也重视健康消费。调查的数据显示35.5%的男同学在每月的消费上注重营养消费,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占到42.2%。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30%的同学选择定期的体育锻炼,他们中有利用校内的体育资源的,也有参加校外休闲健身俱乐部的。大学生的健康消费也涵盖了运动器械用品、衣物等内容。(三) 消费呈现多层次化。月消费达到800元以上的占7.8%,低于350元的占15.9%,44.3%的学生月消费在350-500元之间,31.9%的学生月消费额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间。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层次分化比较分明,中间层次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既反映了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也说明了大学生的消费主体是趋向理性的。

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想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3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因此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更会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大学生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有调查表明学生手机拥有率不低于4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等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少数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2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250-35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23.7%的同学在350-45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6.7%的同学在500元左右“可以潇洒走一回”;有6.9%的同学在600元左右“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8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比较分明,

大学生的生活消费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8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问题是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构建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构建节约型的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俭、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当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转贴于

(二)教育学生要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科学的消费意识。引导他们在考虑个人消费时不忘光荣传统,科学规划安排,是个人消费标准与家情相适应。当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从不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市场这个角度看,需要鼓励人们积极、合理消费。如果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费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客观的分析社会上的消费主义现象,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作一个清醒的消费者。

第3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大学生消费行为心理

当代大学生已逐渐成为时代消费的风向标和主力军,加之社会、家庭以及学校等各方面力量的影响,造成了部分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缺失与不健全,导致了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消费攀比、冲动消费及过度消费等不良现象。本文就大学生消费心理及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成因以及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结合我校实际)

1.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结构调查

⑴学习支出。学习费用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在大学生中消费占很大部分,达到大学生日常总消费的半数以上,此部分消费相对比较稳定。学习支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交学校的学费和平时自己的学习材料及学习培训的费用。

⑵日常基本生活费用。大学生的基本生活费用主要包括吃、穿、住、行、用等几个方面。随着当今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随之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吃喝住行也趋向高消费方向发展,集中表现为恩格尔系数的明显下降。

⑶休闲娱乐消费。大学生消费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表现在一方面基本日常生活费用在大学生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学生用于精神享受等娱乐方面的消费正呈逐年上升趋势。

⑷人际交往费用支出。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平台,已不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同r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过渡桥梁。现代很多大学生都把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和培养人际交往关系作为大学生活必不可少的两大部分。

2.大学生消费的典型特点

⑴经济消费来源于父母。我国的高等教育为了对教学质量和校园进行更有计划的治理,对现阶段高等教育体制还采用比较封闭的治理模式,从而导致了大部分在校大学生不得不长期在校园进行文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无法从事复杂的社会工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做依靠家庭资助的方式作为自己的经济来源。

⑵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观察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消费逐渐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表现为部分家境优越的大学生出现了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的现象,而另一边家境一般的同学仍在勤工俭学,争取为家里减轻负担。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大学生消费水平差异过大,且向两极分化方向发展,这在我校也有明显的体现。

⑶务实与经验相结合。据了解新学子调查课题组在对大学价值取向的调查中列出了11种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最主要的成分:知识、友谊、爱情、地位、名誉、健康、金钱、权力、家庭、事业和理想。这些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学价值取向的实用性。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状况还带有明显的经验性。这些经验有的来自于父母,有的来自于集体生活或借鉴他人,亦或是自己已往的消费经验。

3.大学生仍然重视理性消费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部分的在校大学生计划上更倾向于把自己的钱花在饮食的营养搭配上,同时结合对身体健康及审美的需要,学校内设置的健身中心也很受学生欢迎,我们通过调查和访谈部分学生,发现半数学生选择定期进行身体锻炼。另外有三成的学生会相对稳定的通过书店或者网购的方式购买课外书或者专业书用于学习。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消费观念依然是理性消费,量入为出,合理规划投资自己。

4.大学生消费的多层次化

如今的大学生活已不再是单调的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式生活,因此大学生的消费呈现出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影音娱乐逐渐他们的消费热点。同时现在高校中流行“人际投资”暗地风靡,借助着所谓的“礼尚往来”,“人际投资”在大学校园中蔚然成风。

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的方法与途径

1.加强社会及舆论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的引导和教育

利用大众媒体的力量和公益广告及模范效应,不断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要发挥互联网的快捷性和实效性,引导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理念,发挥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时刻提醒大学生不要盲目消费、冲动消费,并且对拜金主义和挥霍无度的行为进行强烈批判,严格抵制腐朽的消费观念。

2.家长应重视子女的消费行为及方向

父母是子女经济的主要来源,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子女的消费是否健康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作为父母应该在平时生活中告诫子女,教育他们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应该买,但一些用于炫耀、不实用、可买可不买的奢侈品,是不应该在现在作为学生的身份购买的。此外,父母还应以身作则,为子女树立一个勤俭持家的榜样,父母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与心理,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对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有着积极的作用。

3.加强校园消费教育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成长的起点和主要地点,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消费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应该为在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切实提供一个平台,和有关部分联手治理好学校周围的消费环境,尽量避免出现低俗的娱乐消费场所,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4.大学生自我培养健康的消费理念

大学生在日常消费中应该坚持做到心中有售,量入为出,根据实际情况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水平,通过计划性消费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另外,鼓励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这一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方法来锻炼自己,既能体验赚钱的艰辛,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也能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消费习惯和观念。

参考文献:

[1]孔翔翊.试论大学生消费观的培养[J].科学教育论坛,2008(6).

[2]崔广新.加强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引导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8(1).

[3]闫瑛.当代大学生消费观研究评述[J].中国青年研究:社会综合版,2005(1).

第4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调查报告范本

首先,在学习方面,尽量考取一些资格认证,以备毕业后容易寻求工作。其次,积极参与学生会工作、社团活动,以及校外兼职工作,欲积累一定经验,因此这就保证了商家利用学生会大搞校内宣传,并充分利用兼职的高质量廉价劳动力成为可能。

㈡通过以上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和心理整体上是现实的、合理的,但离散趋势明显,个体差异大。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⒈大学生消费有其不理性的一面

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大学生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多数消费都是受媒体宣传诱导或是受身边同学影响而产生的随机消费,冲动消费。这也正是大学生消费示范效应的结果。拿手机产品来说,目前,有手机的大学生中,一部分有通信的需要,且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另一部分有通信需要,但是家庭经济条件负担不起的情况下趋前消费;还有一部分是既无通信需要又无家庭经济条件负担的奢侈消费。而奢侈消费则是由大学生消费的示范效应,攀比心理导致的。

⒉大学生对品牌的忠诚度很高

大学生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会相信自己的真实体验,如果使用某种品牌产品产生好的体验,就会坚持使用,从而逐步形成固定偏好,最终形成使用习惯,保持对此产品良好的忠诚度。比如洗发水,感性认识上的气味清香,质量好,效果明显,都会促使他们继续使用下去。

⒊大学生更侧重时尚性消费

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并敢于创新,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对企业而言,中国移动做的较好,他们借助流行时尚代言人周杰伦为m-zone加油助威,同时利用学生追求物美价廉的心理,推出学生卡,从而赢得不菲的业绩。

㈢给商家的一些建议:

⒈为避免各大院校统一购书乱收费之嫌,国家XX年明文规定,不强制学生通过学校渠道来统一购书,因此,绝大多数学生通过班级集体在外书店订购,价格按8.5折。我认为这便为书商、网络书店提供了良机,如果在开学之际,书商能够去各大院校通过学生会主动联系采购,并且能够折价更低一些,势必会赢利不菲并能最终实现学生、商家互利互惠。同样,各大网络书店在这方面也尚需改进,其渠道不够透明,信息不够明确,这便严重阻碍销售。

⒉通过调查,可看出大学生对日用品的消费尤其是洗发水的消费比例很大。各大洗发水商家应注意大学生这一特殊消费群体,并更侧重于自身产品的差异化,特殊化,比如生产有利于清醒大脑,集中精神的洗发品牌等等。

第5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消费水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群体随机抽样法抽取汕头大学2000年应届毕业生中不同专业、班级样本441名。以每月个人消费≤450元为低消费组,>450元为高消费组。低消费组128名(男80名,女48名),高消费组313名(男213名,女99名,不详1名)。应用症状自评量表对两组进行测试,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项因子分≥2分为阳性,并与全国常模比较。 结果 低消费组有心理问题10名(7.8%),其中男6名(7.5%),女4名(8.3%),性别无显著性差异(χ2=0.015,P=0.865);高消费组有心理问题38名(12.1%),其中男20名(9.4%),女18名(18.2%),性别差异有显著性(χ2=4.885,P<0.05)。两组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但低消费组敌对因子分低于高消费组(P

【关键词】 消费;大学生;心理健康;SCL90

Investigations of the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different consumptions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of university students in different consumptions. Methods 441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tested using the Symptom Checklist 90 (SCL90). Among them there are 128 subjects whose monthly inpidual consume ≤450 yuan(low consuming group, the male was 80 and the female 48) and 313 ones > 450 yuan(high consuming group, the male 213 and the female 99) . The SCL90 screening criteria for mental disorders were as follow: total score >160 ,the number of positive items >43 and the average score of any factor >2.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national norm. Results 10(7.8%) students in low consuming group were diagnosed as psychoproblem. The prevalence of the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was 7.5% (6 cases) and 8.3% (4 cases) respectively, which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 =0.015, P=0.865); 38 students were diagnosed as psychoproblem. The prevalence of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was 9.4% (20 cases) and 18.2% (18 cases) respectively, 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χ2 =4.885, P

【Keywords】 Consump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CL90

低消费大学生在毕业前不仅要处理经济困难的压力,还要应对完成学业及就业方面的压力,故在毕业前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汕头大学从1995年以来,对低消费大学生的教育已从经济上的资助和勤工助学,扩展到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作者对汕头大学应届毕业生进行了心理卫生调查,了解不同消费水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群体随机抽样法抽取汕头大学2000年应届毕业生中不同专业、班级样本441名。其中,男293名(66.4%),女147名(33.3%),不详1名;年龄20~26a,平均22.90±0.854 a。

1.2 方法 大学生每月个人消费≤450元为低消费组,>450元为高消费组。低消费组128名(男80名,女48名),高消费组313名(男213名,女99名,不详1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对入组者进行测试。以总分≥160分,或阳性项目数>43项,或任一项因子分≥2分即视为有心理问题,并与全国13地区1388名正常成人的SCL90常模进行比较。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处理,并进行t检验或χ2检验。

2 结果

2.1 心理问题检出率 低消费组有心理问题者10名(7.8%),其中男生6名(7.5%),女生4名(8.3%),性别差异无显著性(χ2=0.015,P=0.865);高消费组有心理问题者38名(12.1%),其中男生20名(9.4%),女生18名(18.2%),性别差异有显著性(χ2=4.885,P=0.027);两组总心理问题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χ2=1.754,P=0.185)。

2.2 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略)

注:*P

由表1可知:低消费组心理健康状况男女学生比较,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无显著性差异;高消费组女生的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恐怖因子分均高于男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

2.3 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略)

注:*P

表2显示:低消费组敌对因子分低于高消费组,差异有显著性;总分及其它因子分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常模,且差异显著。

3 讨论

近几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报道较多[2~4],但对不同消费水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分析研究较少。本研究发现低消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仅为7.8%,高消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发生率为12.1%。尽管不同消费水平对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但在高消费组中,女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18.2%)显著高于男生(9.4%)。高消费组女生SCL90各因子平均分显著高于男生,但该组的所有因子分均接近或低于常模。上述现象提示,虽然女生各因子分在总体上不高,但这个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更明显的两极分化倾向,即与低消费组女生相比,高消费组女生存在更多的心理问题。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低消费大学生群体的敌对因子分显著低于高消费群体,这可能与汕头大学从1995年以来逐步完善了扶贫助困体系有关。学校通过组织贫困学生开展勤工助学,鼓励学生通过勤奋学习获得奖学金;给予临时困难补助;各学院设立的爱心基金资助;对存在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及心理干预等,缓解了低消费大学生的烦恼,降低了他们对周围人群及社会的敌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消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5]。由此可见,经济困难并没有加重低消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负担,反而锻炼了他们,使他们的心理变得更加成熟,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及各种冲动行为,减少了与同学之间的摩擦。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特殊群体的高消费女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1] 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 徐本华,庞彦翔.大学生人际信任与抑郁的相关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06

[3] 靳永萍,张红,阚春梅,等.护理本科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2):111

[4] 肖红,侯云.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4,10(4):262

第6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关键词: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在满足人们的基本消费之后以追求、发展和享受更高层次需要的消费行为,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向大学生。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了解和掌握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现状,为合理开发我市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引导大学生进行健康、合理的体育消费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周口市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在体育期刊中查阅有关体育消费方面的论文30余篇,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翔实的基础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本研究需要,共发放学生问卷800份,回收737份,回收率92.1%,其中有效问卷709份,总有效率为96.2%。

(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 13.0软件包对收集到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体育消费的界定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运动竞赛而对体育资料的使用和消耗。体育消费包括狭义的体育消费和广义的体育消费。狭义的体育消费即直接的体育消费,就是在参与体育活动和观赏运动竞赛过程中对体育服务产品及与体育消费直接有关的实物产品、精神产品的消费,如购买参观体育竞赛的门票,参加武术、健美操、气功、健身操等学习班的费用,个人购置的简易运动器材、服装等。广义的体育消费不但包含直接体育消费,还包含间接的体育消费,即为参加体育活动或观赏运动竞赛而需要外出旅行所支付的交通费、住宿费及购买食品、饮料等的费用。

2.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情况的调查

(1)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态度。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也与其体育消费的看法有关。价值观影响着人的行动,在体育消费方面的价值观也影响着大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消费。在对大学生体育消费态度的调查中,70.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值得的,其中男生占73.9%,女生占66.2%;28.1%的大学生对体育消费的态度集中在模糊的状态,其中男生占26.9%,女生占30.5%;只有4.8%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不值得的,其中男生占6.2%,女生占3.3%。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肯定态度, 也说明积极的体育消费观念已被大多数大学生所接受。

(2)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体育消费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为满足生活需要而消费各种体育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数量。它从量的方面反映个人体育消费在某一时间的水平。调查结果显示,周口市大学生每年参与体育消费活动中消费50元以下的男生为20.6%,女生为52.4%;消费在50~100元的男生为26.4%,女生为23.6%;消费在100~150元的男生为17.5%,女生为10.6%;消费在150~200元的男生为14.7%,女生为4.7%;消费在200元以上的男生为20.8%,女生为8.7%。这说明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大部分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为100元以下。

(3)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在对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价值取向的调查中发现,强身健体是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首要的价值取向(76.6%),其次是娱乐身心(64.4%)、兴趣的满足(50.6%)、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46.3%)、审美追求(19.1%)、追求时尚(10.5%)、其他(5.1%)。健康是维持人们正常生活、劳动及各种活动的前提,也是学业有成、事业有望、生活快乐的保证。“体育为健康”更为大多数学生所推崇,“花钱买健康”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新的消费理念。

(4)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体育消费结构是一定体育意识和消费层面的具体反映。体育消费结构可以归纳为实物型消费、运动型消费、观赏型消费和阅读型消费四种主要类型。实物型消费是指人们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消耗的实物产品,主要包括运动服装、健身器材等。运动型消费主要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提升自身素质而参加的各种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各种体育实践活动所支付的费用。观赏型消费主要指为了观赏运动竞赛、体育表演而购买门票的费用。阅读型消费主要指购买体育报纸、杂志等的消费。在对周口市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中发现,56.8%的大学生体育消费都是用于购买体育服装、体育健身器材等实物型消费;27.9%的大学生是用于购买体育报刊等阅读型消费;而用于运动型消费和观赏型消费的比例较小。虽然比例较小,但我们也看到一些大学生已经突破体育就是不花钱的观念,开始在科学健身上投资。如缴纳健身指导费用,租赁场地器材进行运动。这与现代社会上流行的“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和行为趋于一致。说明社会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以及对体育的认识也影响到了象牙塔中的大学生。

3.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处理我们发现,影响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经济条件(80.1%)、体育兴趣爱好(49.3%)、体育用品价格过高(45.6%)、学校场地器材不足(35.7%)等。

(1)经济条件。调查数据显示,经济条件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周口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城市,周口市大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费用主要靠父母的省吃俭用,因此,用于体育消费的部分自然很少。

(2)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某种活动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体育兴趣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人们对体育有兴趣时,就会表现出对体育运动的强烈关心,具体表现在对体育信息较为敏感、喜欢观看体育节目等。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体育兴趣浓厚的学生,其体育消费水平较高;体育兴趣不高的学生,其体育消费水平也较低。

(3)体育用品价格过高。体育消费品价格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对体育消费品价格高低的认定,主要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学生的经济承受能力;二是体育消费品本身的问题,质量好的价格高,价格便宜的质量又低劣,这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若要改变现状,必须在考虑学生经济能力的前提下,制造出物美价廉的体育用品。

(4)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缺乏。近年来,特别是周口市的

高校由专科升为本科和由中专升为大专,招生规模逐年加大,在校学生人数也逐年增多,而学校的场地数量有限,目前的体育场地设施已不能满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下降,客观上也制约了大学生的体育消费。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大多数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体育消费的动机比较明确,主要以强身健体为主。体育消费已成为周口市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的消费水平偏低。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实物性消费为主。经济条件、体育兴趣爱好、体育用品价格过高、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等是影响周口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2.建议

充分利用高校媒体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体育消费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引导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走上合理化、科学化的道路,从而促进体育消费的增长,优化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加大高校体育改革力度,进一步实施和完善体育教育俱乐部模式,营造良好积极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大学生把锻炼身体与娱乐、求知紧密结合起来,使体育消费活动取得最佳效果。加强体育文化教育,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消费观,让学生明白体育正成为现代文明社会人类健康体魄的唯一手段,明白众多体育锻炼有偿服务的道理,并跟上体育社交需花费的时尚潮流。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其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改善高校的体育设施,增设适合大学生兴趣爱好的体育项目,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健身场所。

作者单位:河南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于振峰,王庆伟,许高航,等.北京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1,(1):9-21.

[2]何敏学,都晓娟.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3):29-31.

[3]夏强.大学生体育消费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3,(2):59-60.

[4]左新荣,等.大学生体育活动现状与体育消费结构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1).

第7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地迅猛发展和社会地不断进步,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而作为社会消费中重要群体的大学生,尤其是处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有其特有的消费理念。本文将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与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恋爱消费状况与行为特征,以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处理好恋爱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我院(右江民族医学院)地处“老、少、边、山、穷”的广西百色,在校大学生大多来自较不发达地区,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其恋爱消费的行为与心理合乎自身条件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我校医学生的恋爱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分析研究了其恋爱消费心理与行为的特征,以期得出我校大学生恋爱消费现状存在的弊病和非理性因素,探讨出相应措施和对策,希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处理好恋爱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1 基本数据分析

这次我们以问卷形式对位于民族地区的右江民族医学院的

部分本专大学生进行了恋爱消费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65份。其中男生112人,女生153人。有恋爱经历的占总数的65%。

1.1 月生活费 400元以下占54%;400~600元占39%;600~800元占5%;800元以上占2%。

1.2 经济来源 家庭给予占86%;课余打工占10%;勤工俭学占3%;奖、助学金占1%;其他则是0。

1.3 问卷调查

1.3.1 问题一:你的恋爱消费主要用于 饮食(38%);服装、日用品(15%);礼物(11%);通讯(23%);游玩(12%);其他(1%)。

1.3.2 问题二:如果你是男生(女生),在你看来恋爱消费的目的 取悦对方,巩固感情(25%);显示自己潇洒大方(必须的,没什么目的)(29%);其他(46%)。

1.3.3 问题三:你认为自己的恋爱消费合理吗 量入为出,合理(68%);不合理,但有能力接受(30%);难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费(2%)。

1.3.4 问题四:如果你是男生(女生),你怎样看待恋爱消费中的aa制 理所当然(58%);很没面子(认为是男生穷酸了一些)(28%);根本不能接受(14%)。

2 民族地区大学生的恋爱消费行为特征

2.1 消费形式多样化,总体消费结构趋同 当今的大学生恋爱方式不再只局限于花前月下,往返图书馆。总体来讲,学生恋爱消费主要在饮食和日常通讯方面。服装、日用品、礼物、游玩这四种消费基本均分比率,分别占到总数的15%、11%、12%。他们对自己的恋爱消费各有“偏好”,但是总的消费结构并无大的分别。

2.2 消费水平不高,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本次调查对象位于老区,当地的经济发展落后,故而消费水平不高。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人月均恋爱消费在50元以下的占48%,50~100元的为30%,100~150元的为10%,150元以上的仅占6%。大学生恋爱消费主要从月生活费中支出,扣除每月必须其实所剩并不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家庭经济大都不富裕,家庭所供给的生活费并不宽绰。在调查中月生活费在400元以下的占54%,即使在民族地区,四百元的生活费支出也会稍显紧张。我们通过学生访谈了解到,每年都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家庭经济拮据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这个比例在各个班级中大约占到了50%。经济制约成为恋爱消费直接的“关卡”。所以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就比一般大学生多了一份克制。

2.3 理性消费为主,但仍存在不合理因素 尽管在调查中68%的大学生自我评估恋爱消费是量入为出,合理,然30%的大学生也坦言在处理恋爱消费存在“不太合理,但有能力缓解”,2%的大学生感到“难以接受,是在超前消费”。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独立掌管自己的生活费多在上大学后才开始,他们中间很少有人会刻意培养和加强“财商”。部分同学经常没到月底生活费就已经用光了。情侣在一起消费的增加让两个人都感到有压力。可见大学生恋爱消费存在弊病。

3 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

恋爱消费一直是大学生日常消费的主战场。但对于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处于追求与现实相矛盾的这样一个特殊阶段,有其独特的恋爱心理。

3.1 家庭经济跟不上恋爱消费步伐,产生心理误区 今天的大学生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受到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1]时,如果自己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老师、家长的指导帮助,很容易出现相同的心理趋向,自卑、虚荣、把感情等同利益化等,正因为这些思想的作怪,他们在恋爱的过程中就很容易用金钱来衡量感情的好坏,然而我院大学生家庭状况普遍一般,这样就很容易出现“为爱缩紧裤带”的现象,甚至出现一些家庭比较困难的同学因为跟不上高消费恋爱的步伐而做出一些损人利己的事情来。从表面上看,恋爱消费是个人行为,但从更深的意义上说,这种消费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当今大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这种心理和意向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大学生对爱情浪漫的追求高,这就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爱情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矛盾。

3.2 大学生恋爱心理各异,消费易受群体影响 由于对自己的把持力不足,大学生的恋爱行为易在群体引力下走入误区。例如:(1)从众心理。进入大学,来到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由于种种原因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不自觉地希望寻求异性知己。尤其是看到身边双双对对的景象,“跟大流”心理也就无可厚非;(2)虚荣心理。有的大学生只顾追求物质追求,贪图一时享受,为搏红颜一笑出手阔绰、费尽心机。尤其是看到周围的恋爱轰轰烈烈的时候自己也想让制造点希奇的事情来炫耀一下,这样消费开支也就大大超支。(3)忧患心理。学生情侣在消费分担上存在着隐患。性别角色在恋爱中会得到强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认为aa制很没有面子或根本不能接受的人当中,很大一部分是男生。也许受传统思维观念的影响,很多人认为只要有男生在,就不会让女生买单,在恋爱中由男方买单更是人之常情,如果由女方买单,男生会被看不起。因此,虚荣心作崇,在外出消费时,男方就很容易成为买单者。此外,当和对方闹别扭的时候,许多同学通常通过买礼物来为自己弥补错误,从而使开支又 大大提高。

4 思考和建议

加强大学生包括恋爱在内的消费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处理好爱情和学业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大学教育重要内容,同时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敏感话题。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是同龄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负民族地区发展的重任,均衡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对他们来说尤其不能疏忽。作为大学生,加强对爱情的认识,理解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消费观、理财观是提高修养的“必修课”。引导健康的恋爱消费理念,需要集合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4.1 普及高校开展对民族大学生恋爱消费的教育和引导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他们科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但我们了解到,目前针对大学生恋爱消费引导的课程相对缺少,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对于恋爱消费没有明确理解。开展校园互动交流活动,开设理财的讲座,增设学生勤工俭学岗位,这些都将为大学生提供一个更理智的消费环境。

4.2 积极融入社会角色,加强大学生自我定位和理解 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学习。由于长时间厚此薄彼,养成了大学生缺少对社会的认知与适应。绝大部分大学生的生活支出来自于家庭供给,所以他们在支配经济的能力上尚欠缺,在恋爱消费的掌控上尤显薄弱,恋爱消费的目的和具体安排对于大部分大学生而言都是模糊的。身为一名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普通的社会成员,在消费上应当遵循量入为出,统筹规划的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既能促进大学生合理消费,又能使大学生对于爱情有正确的理解。恋爱消费并不是大学爱情的“新衣”,它只是正常生活的一部分。真正做到科学消费,关键在于大学生始终不忘自身角色,加强个人修养的提高,提高约束力和判断力。

第8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Abstract: Undergraduates, as a special group of contemporary society, have great effect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mer culture. Currently, the problem of unreasonable consumption is very serious.It is the basic countermeasures of leading the undergraduates to do scientific, reasonable and healthy consumption to strengthen the education of consumer concept and financial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create positive consumer culture, and form a joint force of guiding students' healthy consumption.

关键词: 大学生;消费行为;消费观念;引导

Key words: undergraduates; consuming behavior; consumption concept; leading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85-02

0引言

大学生是社会消费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其消费观念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关注大学生的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帮助大学生树立起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规范他们的消费行为,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可以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合理使用有限的经济收入,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笔者选取陕西四所地方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8份,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基本反映出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状况,在分析大学生消费误区及其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进行教育引导的对策。

1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

1.1 消费结构分析在大学生的消费领域中,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基本生活和学习方面的消费;休闲娱乐消费和人际交往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变化发展迅速,日益呈现出新的特点;通讯消费上涨较快;健身、美容和考证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点。

1.1.1 基本生活消费大学生基本生活费在静态上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而在动态上呈逐年递增趋势。调查表明大学生用于基本生活方面的月消费在300-500元的占72.6%,500-800元占15.6%, 800-1000元的占8.7%,1000元以上的占3.1%。

1.1.2 学习消费学习消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学费。本科生3500元/年,专科生4000元/年,艺术类7000元/年。②杂费。主要集中在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和考研复习资料,以及购买报纸、休闲刊物等,约500元/年。③考证消费。随着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应用型人才的走红,各种“考证热”成为大学校园的消费新热点,包括为考证而支付的辅导材料和辅导班费用,一般开支超过1500元。另外,“律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另一些“考证热”也日见升温。④电脑消费。约7%学生拥有电脑,一台新电脑的价格一般在3500-5000元,而二手电脑则为几百元到1500元左右。

1.1.3 休闲娱乐消费西部地方院校大学生休闲娱乐消费的主要内容是上网、打台球、遛旱冰、周边旅游消费等,约1000元/年。

1.1.4 人际交往消费①人情消费。主要是过生日、当了学生干部、入党、评奖学金、比赛获奖请客送礼等。所有调查对象都有此项消费,一般每年在500元左右。②感情消费。调查显示,60%以上的在校大学生谈过恋爱,支出每年平均超过600元,有的高达数千元,而且出现女生恋爱支出超过男生的情况。恋爱费用的来源为:从生活费中支付、自勤工俭学收入、奖学金。大多数是从生活费中支付,这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的看法有关。

1.1.5 通讯消费学生公寓安装了电话,98%的学生拥有手机,与亲人沟通和朋友聊天是学生交流的基本方式,通讯消费一般每月50元左右。

1.1.6 减肥、健身、美容美发消费由于爱美和专业、就业的需要和时尚导向,部分女大学生为了保持身材苗条通过药物或健身减肥,为了追求淑女形象美容;个别男生为了保持身体强壮购置健身器材健身;追求时尚烫发染发等。这类消费每月50元左右的占50%,50元到100元的占26.3%,100元到200元的占15.5%。在200元以上的占8%,且人数费用呈增长趋势。

1.2 消费行为特点

1.2.1 消费结构成明显多元化趋势除生活消费外,休闲、人情等消费构成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内容,这是当今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们的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在大学生生活观念上的反映,他们的消费走向多样化是必然的。

1.2.2 消费呈现阶段性特征随着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其消费也呈阶段性:大一学生主要侧重于学习、娱乐休闲、文体活动等消费;大二逐渐转向学习消费,参加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等;大三大四的消费主要集中于就业或准备考研等。

1.2.3 消费不够理性大学生没有经济来源,经济独立性差,消费没有基础,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生自主消费经验少,不能理性地对消费价值与成本进行衡量,没有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媒体宣传诱导或同学影响而产生随机消费、冲动消费、攀比消费、奢侈消费。

1.2.4 热衷于追求时尚大学生对潮流有敏锐的领悟力,关注流行,追逐时尚,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进入网络电子时代,包里有银行卡、信用卡、上网卡、电话卡、公交卡、就餐卡等等,被称为“卡一族”。二是喜欢最新潮的物件,MP4、手机、电脑成为消费中较大的一项开支。三是广告影响明显,尤其是各类明星代言的品牌深受亲睐,调查显示,76.5%的大学生对消费对象的选择来自广告。

1.2.5 消费差异明显由于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不同,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也不同。一是个体消费差异大,高消费与贫困生同时出现在大学校园,调查显示,21.5%的学生月支出不足500元,同时有3.1%的学生月支出1000元以上。二是在社会活动消费和业余爱好消费方面,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差异也很明显。三是性别差异,男生每月伙食支出比女生多100―200元,人际交往支出一般要比女生高,而女生在化妆品、服饰上的支出则比男生要多一些。四是年级差异,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消费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主要是人际交往消费、恋爱消费明显增多,特别是毕业生就业求职方面的消费和聚餐消费明显增加。

2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及原因

通过以上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消费存在以下误区:

2.1 炫耀攀比消费受社会不良消费观念的影响,加之自身的不成熟,大学生炫耀性非理性消费行为时有发生。一些学生追求的不是物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要向他人传达某种优越感,因此,在消费过程中不顾自己的支付能力,出现炫耀攀比消费现象。

2.2 个性时尚消费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阶段,面对不断增多的消费品以及导购广告,很多大学生在消费时并不太注重产品的功能,而更多追求的是商品的独特性和时髦性。

2.3 盲目消费当代大学生大多数从小生活无忧,再之生活经验有限,消费随意性强,缺乏独立生活应有的理性和冷静,消费计划不明确,见着好看或好玩的就买,往往是有钱时就花,前松后紧。

2.4 过度人情消费大学生正置青春年少,生活丰富多彩,喜爱交友,但有些大学生没有正确把握人际交往原则,靠消费来维系人际关系。不顾自身实际,人情消费已成为很多大学生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并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

通过调查和与学生的交谈,造成大学生消费误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家庭教育的缺失。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父母对子女是否进行相关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以后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但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方式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3.2%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进行过相关消费、理财方面的教育指导,偶尔指导的43.6%,很少指导的33.2%。一方面,由于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孩子接触金钱,而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孩子缺乏经济意识,盲目消费,不会理财。另一方面,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更多扮演的是一个有求必应的角色,自己再苦再累也不愿亏了孩子,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感恩教育,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的劳动成果,助长奢侈浪费。②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市场日益繁荣,为大学生的消费扩大了范围、拓展了空间。另一方面人们生活方式、观念发生的巨大变化,大大刺激了大学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经济的迅速发展、消费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的自发性导致大学生消费行为非理性因素的增多。③大学生自身尚未构建合理的消费观念。当代大学生从整体上讲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和创伤,强调个性化,忠于自己的心理感受,容易盲目消费、超前消费及品牌消费,如一些学生“有钱就有面子” 的观点,试图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④同龄群体的影响。同龄群体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兴趣爱好、对着装发型的看法等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如某一时期大学生中流行染发,看着自己周围的同学都染了,认为可以彰显自己的个性,于是很多同学都跟着染。

3引导大学生正确消费对策建议

3.1 加强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由于理财教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教育中都是非常薄弱的环节,加强大学生理财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迫切,应将消费观念教育及理财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第一,把消费观念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范畴。如在人生目的、人生责任、人生价值的教育中渗透消费观念教育,强调适度消费,反对无度消费,高消费、超前消费;强调勤俭节约这一传统消费美德,反对享乐主义消费观,强调理性消费, 反对盲目攀比、盲目从众的病态消费:强调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消费,反对和杜绝违德违法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消遣性消费等等。帮助大学生正确处理经济能力与个人发展的关系、消费与节俭的关系、顺境与逆境的关系、个人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等。第二,利用选修课或通过专题讲座的方式,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教师或者校外专业人士,开展投资理财基本知识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金钱,提高其正确运用金钱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记账和编制预算等基本的理财知识,增强大学生的理财能力,指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第三,利用学生会组织,定期开办一些小市场,让学生把不需要的文具、工艺品、书籍等拿到这里出售、交流,培养商品意识和商品经济概念。第四,鼓励学生外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使其切身感受到金钱的来之不易,以及帮助别人的快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第五,根据情况设立各种消费咨询与指导部门,对学生的日常消费提供咨询和指导,培养科学理财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消费。

第9篇:大学生消费调查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状况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6-0134-02

当前,大学生消费受到了社会各方面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之间的矛盾使得其消费状况呈现了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而他们的收支状况和经济意识也不同程度地反映着他们的实际生活和自我评价水平,所以正确认识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提出相应的消费教育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一、大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分析

笔者对石河子大学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9份,剔除废卷(包括漏卷以及不按要求作答的),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大一学生15人,占15.79%;大二学生28人,占29.47%;大三学生34人,占35.79%;大四学生18人,占18.95%。问卷主要选取了最基本和最常见的消费项目,设计题目 25 项,就大学生消费的总体状况、主要消费行为、消费态度等进行了调查。

(一)大学生消费概况

1.大学生消费支出的来源

调查数据显示,有92.63%大学生消费支出最主要的来源是家庭供给,另有6.31%的学生依靠学校的奖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来维持学业,只有1.05%的学生依靠自己劳动,满足上学所需费用。

2.大学生月消费水平

调查发现,有44.21%的大学生月消费额在300―500元,36.84%的学生在500―800元,6.32%的困难学生每月消费额甚至不足300元,而另有12.63%的学生每月消费额高达800元以上。可见,大学生群体中的消费水平差距较大。

在每月消费使用情况的调查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大学生通讯、上网的费用和服装、鞋帽化妆品的费用,分别占到了每月消费总额的68.42%和57.89%。

3.大学生主要消费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有90.53%的大学生选择现金消费,7.37%的学生选择信用卡消费,另有2.11%选择网络消费。虽然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更多的人愿意尝试“刷卡消费”和“网银支付”这样比较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但传统的现金消费依然是大多数学生经常采用的消费方式。

(二)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行为

1.手机消费

调查结果显示,33.68%的大学生每月手机花费控制在50元以下,45.26%的学生在50―100元之间,有21.05%的学生此项花费超过100元。每月高额的话费超出了学生的支付能力,致使大部分学生不得不节省其他项目开支或向父母索要。

2.上网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62.11%的学生有自己的私人电脑。有38.89%的学生平均每月上网消费在2O―50元之间,11.11%的学生在50―100元之间,另有8.33%的学生此项花费高达100元以上。这其中大部分支出是一种无意义且有害的消费行为,也造成时间的极大浪费。

3.日常人情交往

调查发现,31.58%的学生每月聚餐请客的消费在50―100元之间,18.95%的学生在100―200元之间,另有7.37%的同学在此方面的月均消费额高达200元以上。与此同时,60%的学生在别人请自己消费的条件下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请。这种互相的请客吃饭形成了一种不合理的消费循环,最终成为学生无奈但又必不可少的消费项目。

4.恋爱消费

调查发现目前谈恋爱的大学生占到了调查总数的47.37%。其中有26.67%的恋爱学生每月的恋爱消费在50―100元,31.11%的恋爱学生在100―200元,另有24.43%的恋爱学生在此方面的消费高达200元以上。这样无计划的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良好消费习惯的养成。

5.学习消费

调查数据显示,有43.16%的大学生每学期此方面的消费在50―200元之间,有13.68%的学生在200―300元之间,有超过1/3(35.79%)的学生在50元以下,而在300元以上的仅占调查学生总数的7.37%。

二、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交际消费偏高,学习费用不足

大学生交际消费主要包括手机,电话消费,网络消费,同学、朋友交往人情消费以及恋爱消费等方面。从大学生消费现状来看,近半数的学生每月手机花费在50―100元之间,更有部分学生高达100元以上;有近2/3的学生在宿舍内配置了电脑,近20%的学生每月上网花费超过50元;有25%以上的学生每月的人情消费高达100元以上,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别人请自己消费的条件下表示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回请;有一半多的恋爱学生每月恋爱消费高达200元以上。与此同时,大学生用于自身发展性学习的投入是不足的,有超过1/3的学生每学期用于学习方面的消费不足50元。综上,这种高额且不科学的消费行为不仅超过了大学生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且影响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良好的消费习惯的养成,应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存在非理性消费

许多大学生在消费时凭感觉、好恶或心血来潮随意进行,普遍存在冲动消费的现象。有些学生易受外界诱惑,如过于轻信广告,面对有奖销售、打折等商家的促销手段把持不住,引发不必要的消费行为。有些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受心情影响比较大,表现为用消费这一行为来调节自己的心情。在对大学生“是否经常用购物来调节自己的心情”进行调查时发现,有50.53%的学生选择了“很符合”和“比较符合”。这种冲动性消费还表现为群体的消费行为,如同宿舍的或是关系较好的几个同学经常会一起消费,女生较男生表现更为明显。

由于受到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双重影响,大学生这一特殊的消费群体中还普遍存在“面子消费”问题。在对大学生“别人都有我没有,我会觉得没有面子”的消费态度调查中,有48.42%的学生选择了“很符合”和“比较符合”。这种不够理性的消费行为,往往会形成相互攀比盲目跟风的现象,不利于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树立。

(三)理财意识和能力薄弱

调查发现,一直没有记账习惯的学生占48.42% ,而一直保持记账习惯的学生仅占10.53%。在大学生消费计划性调查中,44.21%的学生消费计划时有时无,不能很好的坚持,而真正消费有计划的学生仅占14.74%。可见,当前大学生缺少科学地制定自己的消费计划,很少考虑如何将每月有限的生活费用合理安排,使钱的效能在自己身上发挥到最大等问题,消费技能中较重要的科学理财意识和能力也较薄弱。

三、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的建议

在有关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大学生消费过程受家庭消费习惯影响的占调查总人数的27.37%,受流行消费趋势影响的有16.84%,受校园周边环境影响得有23.16%,受到身边朋友消费习惯影响的有32.63%的学生。因此,在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方面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

(一)优化大学生消费的社会环境

1.营造全社会科学合理的消费氛围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重点要优化社会舆论环境,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倡导的科学理念在舆论的作用下得到广泛地宣传,成为大学生的精神动力和判断事非的标准,为营造大学生的消费氛围创造条件。在学校这一社会小环境中,教职工们应当率先垂范,用自身健康消费理念和合理的消费行为对身边的大学生以积极的消费引导。

2.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学校应主动和政府相关管理部门联手对校园周边环境做必要的整顿,关闭那些不健康、低品位的消费场所;合理布局可以满足大学生基本消费需求的营业点,如超市、文印社、学习用品店、餐馆等,并严格依法管理,使大学校园周边真正成为优美的学习、生活校园环境的延伸。同时,在学校各校区的环境建设中,可设计一些宣传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语言标牌、人物雕塑等,用优秀文化传统陶冶学生,促进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形成。

(二)重视家庭消费教育

家庭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节约、反对浪费,以自身“勤俭节约”的言行影响子女的消费观念,给子女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经济供给上,父母应坚持适度原则,把对子女的爱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要试着以各种途径让子女明白父母挣钱的不易。作为父母也应主动加强同学校的联系,积极关注学校学生的正常消费水平以及子女在校消费的大致情况,了解他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以便对消费中的不良倾向及时予以纠正或制止。

(三)加强学校教育的引导

1.开设大学生科学消费指导课程

在学校设置的公共选修课中,可以适当增设关于大学生科学消费、科学理财方面的指导课程。消费教育课程应以消费观教育和消费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消费知识教育和消费技能教育为主体。理财教育应主要包括理财价值观的教育、理财基本知识的传授、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

2.丰富大学文化生活

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大学生课余生活的注意力,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其不良消费的时间和空间。学校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强化校园文化氛围,如举办以科学消费为主题的讲座、演讲、辩论及其相关社团的文体活动。另外,也可通过多种宣传方式,如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等传播媒介进行直观形象的消费宣传,树立正确的消费舆论和导向。

(四)掌握科学理财的知识和技能

当前,社会舆论中的一些负面思想如“会花钱才会赚钱”、“超前消费也是一种时尚”等,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因此,大学生应自觉树立科学消费理念,提高自身文明、健康消费的认识。尝试参加一些投资理财方面的实践活动,如模拟公司、模拟家庭,在实际操作中深入掌握理财知识和技能,用所学的理财知识来控制自己的消费结构。另外,还应养成记账的习惯,经常性对自己的消费情况作以分析,找出不合理的消费及其诱因,并在以后的消费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收稿日期:2011-06-29

作者简介:马萍(1982-),女(回族),新疆阜康人,讲师,硕士,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张倩(1986-),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

参考文献:

[1] 卢嘉瑞,吕志敏,等.消费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1-124.

[2] 行岁锋.解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观[J].中国经贸导刊,2010,(9):35.

[3] 吕亚虎.高校在大学生消费教育中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