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心理课程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课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课程论文

第1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隐性课程;心理方式;作用

隐性课程是建立在人们的认识是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就已对这个方面进行过探索。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洛扎诺夫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成功利用无意识心理活动,创立了“暗示教学法”。

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这一概念。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证明了它是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内学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关注和研究隐性课程,随着对隐性课程的深入研究,更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隐性课程广泛存在于学校之中,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隐性课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功能。隐性课程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潜力。作为隐性课程,不论以何种方式影响受教育者,都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人在作为隐性课程的文化环境、道德环境中生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受其感染、暗示,或对其进行模仿,实现着文化心理积淀[1]。

隐性课程的特征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决定了隐性课程的功能具有两面性,即正功能和负功能。如今,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使更多学者们把目光放到了如何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上。隐性课程是通过人类无意识、易受暗示等心理特性发挥作用的,这正是隐性课程正功能与负功能产生的内在机制。挖掘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方式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发挥隐性课程的正功能、避免负功能提供帮助。

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主要有感染、暗示、模仿、从众、内化。

一、感染

感染是个体在无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其他方式引起的与别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感染有两种形式:一是情绪感染,二是行为感染。情绪感染是指一群人的情绪统一起来,使个人放弃平常抑制其行为的社会准则,于是,每个人的行动便主要由自己的情绪发动。情绪感染在所有参与者都有相同的态度、信念和价值的情况下极易发生,它们会促进个体间的模仿过程。行动感染是指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向另一个人乃至许多人传播。隐性课程的感染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要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班风,离不开集体中各个成员的努力,每个成员的行为都在相互感染,不仅包括着情绪间的感染(“我是班级的小主人”观念在每个学生中形成),还包括行为的感染(课堂上积极回答问题、主动打扫教室、参加班级活动等等)。

尽管感染是在个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但是我们可以有意地通过具体活动或者情境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如舒适、整洁、安静的环境会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团结友爱、和谐融洽的人际环境,同时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其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美好的校园环境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而且能培养学生爱班、爱校、爱国的情感。通过组织课外活动、健康的文艺活动使学生从音乐、文学、影视等艺术活动中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品德情感。

二、暗示

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环境和人之间不断进行交流的一种形式。心理学研究表明,普通人群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较强的心理暗示接受能力。在某些信息的刺激和暗示下,人的潜意识中会在一定程度上不自觉地用这种信息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的接受暗示,对于处在成长期的中小学生来说,接受暗示的可能性就更大。在教育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可以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达到高速、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但是,暗示也是有两面性的,有些暗示是积极的,有些暗示则是消极的。对于个性心理还不成熟的学生而言,他们的可塑性极强,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暗示都很容易对他们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避免消极的暗示,采取积极的暗示。积极暗示有两个作用:一是对学生的优良品行起积极作用;二是对不良品行起到抑制克服作用。

与其他课程相比,隐性课程可以通过一系列间接的、不被人察觉的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发出信息,以此来调整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课堂教学中暗示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语言暗示。语言暗示是通过语言方式对学生加以暗示。在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语言往往含有丰富的信息,不管是音调的高低、还是语气的轻重和节奏的急缓,学生都可以从中获取某些暗示。(2)体态暗示。体态暗示是指教师用自己的眼神、表情、姿势、手势等非语言行为对学生加以暗示。体态暗示是最常用、最基本的暗示方法。适当的体态暗示能起到激励、调节的作用。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给以鼓励和赞许的眼光,减轻学生的紧张情绪,会让学生感受到莫大的鼓舞。(3)环境暗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充满暗示的环境中,在学校中学习的学生更是如此。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引导和刺激学生。教师通过创设特有的教学环境,能对学生提供积极的信息暗示,调动学生情绪。(4)自我暗示。根据暗示信息的来源,心理暗示可以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暗示、周围的环境暗示对学生施加影响的同时,还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如教师对学生语言上进行暗示,“你很聪明,你能行”,这种暗示就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暗示,学生就会认为:老师说我很聪明,看来我只要努力就能做到。正如美国学者卡尔•施米歇尔所言: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困难。但是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

三、模仿

模仿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刺激或影响而仿效其言行,并使自己的言行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两个层面。无意识模仿不考虑行为的原因和意义,在不知不觉中仿照别人的样子,是低层次的模仿。它可能是简单的瞬间动作,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长期活动。有意识模仿则是自觉地仿照他人的行为、动作进行活动,模仿者了解行为的意义,并经过一定的思考,这种模仿常常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去进行的,是积极的、高层次的模仿。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可以互相转化。模仿在儿童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上,特别是在儿童的动作、语言、行为习惯、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上起着重要作用。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么,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难受地逐渐消失。”[2]

隐性课程中包含的许多因素都可以影响学生的模仿,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勤于模仿,越是他们喜欢、崇拜、感兴趣的人,他们越容易模仿。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学生提供好的榜样来模仿,可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鼓励、引导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青少年学习模仿的榜样有很多,在学校里,教师和同学是离学生最近的榜样,他们的影响最直接、最有效。教师的言行常常比说教更能对学生产生巨大作用,他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相同的学习环境、相似的生活经历和相近的年龄,使得优秀生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这是最具有说服力、感召力的榜样。

例如,某校“你为小凯做些什么”的活动开展后,班上同学间的关系格外融洽,大家开始领悟到了“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深刻含义。有的同学说:“我们遇事应像雷锋那样先替别人着想,为别人做完一件好事之后才安心。”同学们的思想感情变了。近一年来,做值日不用老师带头,同学们就把教室和卫生区打扫得干干净净;周岩同学每天用墩布擦大厅,常常累得满头大汗;王洪同学的脚摔伤了,同学们自动组织起来用自行车接送他上下学;傅东升脚上长了个瘤子,不能上体育课,他就主动给上课的同学打洗脸水;一位老师患高血压病仍然坚持工作,同学们知道后便买来山里红悄悄地放在他的抽屉里。

事实告诉我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引导学生学习英雄,就是使体现在榜样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同学自身的品质。这种转化尽管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采取生动的教育形式去诱发同学心灵深处潜在的上进因素,总是可以收到成效的[3]。

四、从众

从众是个体因受到群体的影响或刺激,引起自己在知觉、判断、意见和行为上的变化,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从众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因素、群体因素和刺激物因素。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程度决定了他们从众心理较强。对于青少年而言,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时时刻刻在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从众现象表现在学生中主要有:一是学习上的从众,如学生在一个班级中会受到这个班级学风的影响,学风好的会促使那些以前不努力学习的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二是生活上的从众,主要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如消费习惯,从名牌运动鞋和衣服、MP3、手机等在学生当中的受欢迎程度就可以看出学生们的消费倾向。同学之间过生日互请吃饭,送昂贵的生日礼物,尤其是在过洋节时送礼物等等这些现象早已在学生中间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三是行为习惯上的从众,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遵守校规校纪上,如考场上的作弊、上课迟到、课堂上说话睡觉,在我们看来只是个别学生的行为,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影响一大批学生。

隐性课程主要是通过集体的力量对学生产生影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集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建设良好的校风和班风,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和团结求实的学生集体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发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五、内化

内化是个体通过学习将社会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转化为稳定的心理品质的过程。

隐性课程实施的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把学校中习得的知识和经验、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转化成个人的观念、态度和价值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而在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的统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外部到内部的转化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人的内化反映到人的道德发展中就是指个体把一定的道德规范和观念纳入到自己的思想品德结构之中,使之变成自己的观点和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

内化的发生规律要求教育者制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特点。教育施加的影响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内化吸收才能成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内化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对于学校德育来说,内化是社会道德观念转变为个体思想品德的心理通道和中间环节,它不仅是受教育者主体作用的集中表现,还是学校德育目标是否实现的标志之一。因此,在德育中要加强对受教育者主体因素的研究,强调在德育实践中从受教育者实际出发,发挥主体的积极能动作用,因势利导,促其内化。

“学校的一切教育行为都不可避免会传授给学生好的或坏的价值观标准,无论是书本课程还是行为课程中的规则、角色和关系都或多或少地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品格具有潜在影响,且这种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问题不是怀疑价值观标准本身,而是怎么将这种教育做得更好”[4]。对隐性课程发挥作用的心理学方式的研究,让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更加注意隐性课程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积极促进隐性课程正面功能的发挥。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能大大增强隐性课程的渗透能力,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隐性课程中所传达的积极的信息。

学校应该注意营造出一个有利于学生接受隐性课程信息的良好环境。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其一,学校物质环境的建设,如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人性化的教学设施等。舒适整洁的校园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感到和谐宁静,陶冶他们的性情。其二,互动层面,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包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只有民主、完善的人际关系才有利于学生接受隐性课程传递的各种信息。其三,积极奋进的文化氛围,比如健康向上的校风、团结友爱的班集体气氛等等。积极的校风班风促使学生奋发向上,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到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在班集体中树立团结进取、友爱互助的风气。

参考文献:

[1]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2]苏霍姆林斯基.要相信孩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6.

第2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决定,心理教育以课程形式进入中学课堂,从根本上改变了较长时间以来心理教育在学校可搞可不搞和无合法地位、无明确要求、无具体措施的状况,使之进入合法、规范发展的轨道,它必将在形成、维护、促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上起到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课程的开设意味着心理教育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我国已经正式树立。

如何实施心理教育?十多年来各地探索出不少有效的教育途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研究成果中,不约而同地把专门课程放在各种途径的首位。首先,因为课程最能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学校心理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的以发展和预防为主的教育,目的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凭借课程有可能将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地实现。其次,从我国教师队伍的现状看,受过心理或教育专业训练的教师奇缺,短时间内对众多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又不大现实。而心理教育课程有专门的教材和翔实的教学指导用书,教师在学习一定的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经过培训、研讨、实践、总结、提高等一系列环节后,有可能把握心理教育课程的基本要求,因而是可行的。当然,专门课程也有其局限性,如难以顾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需要,但这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等途径弥补。

就心理教育课程的建设而言,选择初中年级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试行年级,是抓住了一个有利的教育契机。这是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一方面面对因青春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丰富而深刻的感受和体验,有诸多成长的烦恼;另一方面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刺激和诱惑,难免困惑茫然,不知所措。这一成长阶段的特殊性,使得个体这一时期的心理健康显得格外重要。尤其在此时,他们对于自我、对于他人、对于人际关系、对于社会生活表现出极其强烈的认知需求,这种自觉、主动的求知状态,也构成了教育上可遇而不可求的最佳教育契机。因此适时适宜地进行心理教育,能化被动防范为积极预防,达到促进受教育者心理健康的目标,十分有效地对个体的发展发挥作用并对其将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从课程改革的角度看,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无疑优化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和必要的补充。在课程结构符合社会需求、学科体系及学生发展三大要素中,如果说原有结构更注重前两个因素的话,那么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则是加强了学生自身发展的权重,三大要素逐步达到动态平衡。课程结构更趋合理,更符合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国是新生事物,其建设还刚刚开始,应当尽可能的借鉴国(境)外经验(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和应用国内研究成果,以便少走弯路。

心理教育课程标准如何确定,能否沿用一般学科制订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这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实只要稍作比较就不难发现,心理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二者之间的差距是十分显著的。一般学科的科学性是由与之对应的科学体系作保证的,其真理性有普遍的社会承认及科学的权威性作基础,例如数学、物理学、历史学等,中学学科课程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基础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而心理教育课程则不同,首先它不是心理学课程,不以学习心理学基础知识为任务;它也不是为今后更为深入系统地学习心理学或相关科学奠定基础。倘若将此课程定位于心理学课,哪怕仅仅是普及性的,其直接后果也是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新的课程,无疑会增加学生的负担。其次,尽管心理教育课程在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应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诸多学科作为依据,但是直接出现在课程中的并非这些学科的直接结论和理论形态,而是经过处理的比较浅显实际、生活化的阐释和形态。课程的目的并非要学生通晓这些学科,而是利用有关的知识来维护、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再次,它不是独立于生活之外的某一门科学知识,而是有关对受教育者自身生活和成长中种种现象的探索,以及对他们形成健康心理的各种需要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门课程能否为学生所接受,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必须依赖和借助受教育者的主观体验,即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与课程内容之间的相似性联系来认同和接受它。因此,心理教育课程标准的建立不能沿用一般学科课程标准的逻辑体系,而应有新的思路。

既然心理教育课程不以传授某一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较为系统的知识为任务,那么依据什么来选择其课程的内容呢?我认为,应依据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帮助成长、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来确定课程内容。换句话说,什么因素对于受教育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最大,它就应当成为心理教育的主要内容,即心理教育应该是生活逻辑和问题逻辑的。具体地说,心理教育内容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一是学习一些涉及面广,程度比较浅,然而决非随意拼凑的有关知识,使学生能科学地认识自身的心理,建立起为他们所接受的规范和价值。二是掌握一些应付刺激、明确感受、澄清疑惑、处理问题的技能,使之能比较从容主动地应付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与发展方面遇到的问题。例如,初中生情绪变化多、幅度大,他们为此而困惑不安,不知如何分析和把握,往往被动应付,盲目地听任情绪的支配,有的甚至导致行为失当。心理教育一是要帮助他们认识人类丰富多样情绪的正常性,二是要帮助他们掌握一些化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的技能。对他们来说,知识的了解是必要的,而如何排解消极情绪的困扰则是更需要的,如掌握发泄愤怒的恰当方式,学会战胜挫折走向成功的方法,等等。总之,这些技能应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以个人经验为载体,根据中学生共同体验或普遍经历来选用。

技能虽建立在深厚的理论基础上,但教给学生时却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三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态度是对待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它包括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成分。”虽然一个人的态度更多的是以渐进方式在其生活经历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与解决知与不知的知识学习和会与不会的技能掌握相比,态度的培养比较困难,但仍然应该是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面对学生事实上已有的或正确、或错误、或正误相参的态度,可以通过课程,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他们形成开放的、积极的、正确的态度:正视身心变化,接纳自己,接纳他人,在较高水平上自觉地、积极地迎接来自自身和社会的挑战,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发掘心理潜能。

如果以上对心理教育课程内容的考虑是合理的话,那么在教学目标上也就不宜直接沿用学科教学中“识记”、“理解”这一类主要针对知识学习的基本要求,而应是心理教育在教学方式、方法方面不同于学科教学的特殊性提示和要求。不然的话,无论怎样强调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而最终任课教师还是会按学科课程的既定模式组织教学,即使是“应用”,也可能只是作业或考卷中将知识“生吞活剥”的书面应用,而少有个人的感受与体验。其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将仍然决定于按知识学习的要求组织的考试。最终出现成绩的好坏与学生个体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相关的尴尬局面,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心理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确定符合受教育者成长生活逻辑的编写线索和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从国外境外比较成熟的教材看,大致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北美地区此类课程为代表,以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为线索,侧重于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一条是以港台《辅导活动》为代表,以学生面对的社会适应、学习、择业三方面实际生活内容为线索,侧重于生活、学习、择业等方面的心理辅导。从实际效果看,各有千秋,均受到所在地学生的欢迎。从学段看,前者较适合于初中生,后者较适合于高中生。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教材,在表现形式上,均充分考虑到现代中学生的特点,设计新颖,版式活泼,画面生动,文字鲜活,学生爱不释手,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3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趋广泛,已经成为教师调动学生兴趣与思维、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效率、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以及教学中的实践与反思,力求阐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师生关系、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一些体会。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随着我国计算机的普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使我感受到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手段有效载体的重要,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获得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由“乐学”到“会学”,努力使教学充满情趣,各教学环节注重多媒体的应用,设计激情生趣的导课,创设教学情境是我的教学亮点;用心设计教学环节,努力让学生走人情境!努力使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是我的教学想法。随着新课程的教学,我在探索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尝试,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景,激发探索兴趣

“掌握知识获得实际技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复杂的认知活动,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这一活动的主要动力。”建构主义论指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实际证明,在导人环节,教师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的活动情景,能使学生处于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从而更为有效的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

二、任务驱动,明确探索方向

“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学生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探求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任务驱动法”使学生在完成一个个任务过程中主动地获得知识,逐步提高能力,实现学习目标。

在课堂上,当学生探索欲望被激发后,老师相机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对于任务目标的设计尤其重要,任务目标应该尽可能与日常学习生活或其他学科内容密切联系,那些仅仅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而设计的任务,学生的兴趣往往不大。提出任务后,再就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该任务展开思考,该任务主要讲的什么?完成该任务必须具备什么知识和技能,自己准备从哪些途径来获得这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该怎样办?这样一系列问题有利于学生弄清任务含义,并按照一条正确的思路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老师要针对各个学生的不同情况,纠正错误的理解和思路,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与技能。坚持这样,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有很大的益处。

三、加强学科知识的整合,创设活泼生动的课堂

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学习一些单纯的知识,而是与其他学科相密切联系。无论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还是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最有效的载体就是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我们淡化学科性,强调综合性,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整合,在信息技术课中Word的教学中一定有语文学科的内容,在Excel的教学中一定有数学的相关知识,在PowerPoint的教学中一定有美术的相关知识,信息技术课可以以其他学科内容为载体才能使信息技术课上得生动活泼而不显得苍白枯燥。因此,学习时应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地整合,还应较多地联系生活、生产和科研实际。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课件或网络探究等新型教学模式,而且能够使教师、学生更清晰地认识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科学地调整实施教育信息化的策略,使教育信息化真正服务于促进学习,提高师生的教与学的质量。:

四、真正转变教师角色,真正体现学生主体

第4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一、初始阶段

1、分析情况

白居易曾经强调写诗是“功夫在诗外”。笔者认为学习历史知识也是这样的,可以在课外获得。因为,学生在课堂上所获得的历史知识毕竟是相当有限的,应该适当的补充,但该选取什么样的时间,什么样的内容,怎样补充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因为,我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行者,又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到底喜欢上,还有初中的历史充其量仅仅是个“副课”,总不能去挤占所谓的“主课”的时间吧。况且,在应试教育还是主流的情况下,如果我做得太过分了,学生的家长、学校的领导也不会容忍的。经过深思熟虑,笔者决定放手发动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2、把学生拉进来

在课堂上,讲完内容之后,我总留下一部分时间,我不会具体要求学生做些什么,我要看他们有什么可忙的。笔者发现许多同学就会各行其是:有的预习未学到的内容,有的问到一些课外的问题,还有的在翻阅报刊、杂志。这给我的启发很大:特别是那些报刊、杂志上有许多历史知识,很值得关注,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起来。于是,经过充分的酝酿,我推行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发一小本子给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历史图片,并且,每半个月交上来一次。但是,我又补充了一句,“同学们,我不勉强你们,你们可以自愿参加”。即便如此,许多学生还是唉声叹气,因为其他科目的作业已经足够多了。这我明白。

半个月后,历史课代表收集上来的作业充其量只有25%,这更加说明自愿是有原则的。我并没有批评未交作业的同学,而是认真的审阅了交上来的,精心挑选出完成较好的同学。当我把这些的作业,不,应该是“作品”展现在全班同学的眼前时,无论他们是故意的,还是诚心诚意的,都发出了赞叹声。从他们的眼神当中,我可以看出:同学们在惊叹、羡慕,感悟到历史原来是这么的丰富与多彩,这么的贴近生活……

等到下一次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交了作业,说明他们的参与热情明显地增强了。再来一次,这项活动已经得到绝大部分同学的认可,他们刚开始的观望、抵触的情绪已经荡然无存。我认为该实施第二阶段了。

二、指导阶段

虽然,初二的学生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他们对历史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肤浅的,这就需要有人来指引他们。当然,这个历史任务是历史老师的分内的事情了。资料是收集到了,可还需要条理化、系统化。笔者给学生详细地上了一课:资料是资料,而没有编排,那是不行的,我们也不能“大鱼、小鱼一线穿”,就得有轻、重之分,我列举出例子,可以像邬丽鹃同学那样,来给资料分类,这样才会条理清晰。我们身边不是有许多的课本吗,大家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书本编排都有一定规律,如书名、说明、目录、正文、甚至还有尾声。当然,我们不需要这样的详细,但最起码要有名字,目录和正文,以及出处呗。其中,最重要的是目录。目录要详细分类。这一点已经有许多同学已经做的相当好了,有的从一开始就给资料分类:人物、动物、植物……还有的是按照区域来分的:国外的、国内的、地方的,还有的按时间来分的: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当代的,这都可以。所以,同学们应该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的具体情况来分类。至于,名称吗,也可以酌情考虑的。例如,舒蕾钰的题名为“点心集”,就很别致,而且有新意和创意。这样,在我给出具体的意见后,学生们重新设计了自己的作业,使之面貌焕然一新。

三、升华阶段

第5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一、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将成为制约新课程实验的一个瓶颈。

新课程的理念一经推出,广受教师认同。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力图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握学生每一个发展的契机。令教师苦恼的是,在实际的课堂上又往往深受教案的束缚,常常有意或无意地围绕传递知识的框框转,不能按照新课程的理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就事论事。因此,教师如何在课程自由度比较大的空间,充分地展开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启蒙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需要我们去研究解决。

二、新课程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已开始困扰教师的具体实践。

在新课程实验的具体实践中,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有时课上到最兴奋的时候,师生互动热烈,学生生动活泼、情绪高涨,下课铃却响了,课无法结束,但又不得不结束,很“痛苦”;而有的课,不到20分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可又没到下课时间。这种课时内容安排的灵活性与传统课时时间固定性的矛盾经常出现。这除了编写教材时须考虑课时与内容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外,也对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提出了挑战:学校可否实行长短课时结合?因此,学校管理部门只有在人财物各层面和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需要。可以想像,从“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角度出发,一种没有统一上下课时间,没有铃声的学校可能会在实验区出现。

三、新课程注重方法的多样性与教学中个别学生掌握不扎实之间存在矛盾,能否解决这个矛盾成为新课程实验成败的关键要素。

新课程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而有可选择性,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答案不惟一而有开放性,这在很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发现,智力较好、反应较快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可能掌握了较多的方法,但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讲,很可能一种方法也没有掌握。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先进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后一类学生来讲,可否让其只掌握某一种较易的方法呢?可否给这些学生安排一些单独的辅导呢?我们认为,大面积、大规模的加班加点补课是绝对违背素质教育本意的,但个别的辅导应该大力提倡,这也是个别化教育教学的一种体现。

四、新课程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评价方式滞后之间存在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将成为新课程实验的核心环节。

新课程实验给实验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新变化,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上好每一堂课。但也不可否认,教师还是心存疑虑:新课程的实施,学生从课堂上的表现来看确实发展得很好,但考试成绩不好怎么办?如果考试,怎么考?考什么?像老教材老教法那么考,势必穿新鞋走老路。如果不考试或者改变了常规的评价方式,家长会怎么看?社会上对此又如何认识?教师心中没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层面的同志也在努力探索。应该承认,新课程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学校对学生评价方式滞后的矛盾是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不容回避的核心问题。

五、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沟通。

教师普遍认为,新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师对新教材编排体例的变化也有一些困惑,如一年级语文,让学生先识“红”字,再识“工”字,似乎不是由易到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一年级数学,应用题中较多的字学生不认识,似乎语文教材与数学教材的编写人员沟通不够,这种现象在不同出版社之间尤为突出。教材编写专家有什么特别的意图?教材能不能更多地使用图表和图像?能不能在数学教材中也用拼音呢?这迫切呼唤教材编写专家与一线教师的迅速沟通。

六、新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教材配套资源不足的矛盾,呼唤教材编写部门和一线教师共同努力开发课程资源。

第6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隐性语文课程;高职学生心理;作用

一、隐性语文课程的定义

隐性课程作为课程的下位概念,和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整体课程,它们是整体课程的两个方面或两个部分,其外延和内涵都不超出课程所规定的范围。

第一,隐性课程体现着教育的属性,是目的性,意图性和预期性的教育的过程。通常情况下,隐性课程处于一种潜在的状态,有非预期性的一面,但因为经过了教育者的规范计划,蕴含了教育者主观目的和意图,它的可预期性也是明显的。

第二,隐性课程是学生无意识的学习活动。对隐性课程来说,学生是隐性课程教育活动的主体,课程目的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学生主体性激发的状况,学生在隐性课程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教育性经验,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但对教育者来说,则是有意识施加的教育影响。

第三,隐性课程以非学术性知识为主,但也包含学术性知识。人的学习是一种伴随终生的不可割裂的整体行为,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不管是学术性的,还是非学术性的,很难区分知识获取的地点,也很难区分是显性课程给的或是在隐性课程中习得的。

综上所述,所谓隐性课程,就是在学校规定的传统学科课程之外,通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心理的教育性环境和进程。

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复杂的教育现象,在不同的具体学科课程教育中,又显示出不同的学科特色。隐性语文课程是隐性课程的下位概念,是隐性课程在语文学科课程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的语文特色。依据隐性课程的定义,隐性语文课程是建立在宏观隐性课程理论基础之上的,是指在学校规定的传统语文学科课程之外,通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心理的语文教育性环境和进程,包括传递给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一切学习情景和组织形态。

二、高职学生的心理特征

高职学生具备当代青年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如善于思考,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意识、批判性思维,情绪不稳定、情感世界敏感而丰富等等。然而,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高职学生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与其他高校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缺乏学习动力,目标模糊。

考入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经历了多次失败,目标感不强,所以导致学习动力不足。

第二、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严重。

大学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强烈的时期,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多,知识的扩充,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分析和评价逐渐显得客观和全面。但对于刚迈进校门的大学生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对自己的评价和分析常常不能适应角地位的改变。如原来的普高生一心向往本科院校,而实际却进入了职业院校,当看到其他同学因进入本科而欣喜时,自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

第三、对环境认识的偏差。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着一场新的社会文化的变迁,这场变迁带给人们一些现代社会新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于

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他们思想比较活跃,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不再为单一的价值观所束缚;但同时由于他们处在人生的转变期,心理上不够成熟,分辨能力的局限性很强,因此往往也会给他们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第四、依赖性过强。

这一代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环境普遍比较优越,他们的自我意识很强,个性也很强,独立性差,性格孤僻,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这也是导致心理不适的原因之一。

三、隐性语文课程对高职学生心理的作用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人际关系建设

笔者在担任教学工作的同时,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长期与学生打交道,分析学生心理,经常与学生沟通,注意充分发挥隐性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人际关系建设。

第一、在高校里,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的主体。隐性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同学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大学阶段,学生们离开父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生活。他们带着各自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来到大学校园,在新环境中相互交融、彼此撞击,不断地改变或矫正着旧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于学生们朝夕相处,他们从人际关系这个潜课程中学到的东西有时甚至超过了正式课程。

第二、师生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大学阶段,师生之间的接触虽然少于中小学阶段,许多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与学生打个照面,但大学生们也还是留心着教师出版的著作和论文,注意着教师的生活琐事,主动一些的学生甚至登门拜访。教师在课后与学生的交往,无论在做学问还是在做人方面,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绝招”甚至是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大学的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深入班级,多找学生谈心,了解和熟悉每个学生,体察学生的心理动态,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在关心和爱护他,在不断接触过程中,学生时刻感受着你的温暖,心理距离逐渐缩短,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思想的片面性也随之消除,师生的感情更加融洽,班级稳固向前发展。辅导员、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是隐性课程中的一种重要育人因素。我国古代教育家库孔子就特别强调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作学生的表率。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其人何?”当然,这并非说教师不要言教,而要特别强调身教的重要性,强调教育者的示范作用,使教育者成为学生敬慕的对象和效仿的榜样。辅导员、班主任只有拥有优良的个性品质和作风才能在学生当中起到表率作用。示范效应使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工作中起到潜在的感化作用,发挥正效作用。

2、健康学生意识,提高鉴赏能力

隐性语文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是双重的,既有积极作用的一面,又有消极作用的一面。要利用其积极的作用,化解或消除其消极的影响。隐性语文课程的消极作用带来的结果有时与学校和社会的期望不一致或者相反,与教育目标相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这些消极的、非预期的作用常会影响教学,影响显性课程的有效进行,影响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行为,有时甚至影响整个教育。因此,就学校来讲,要充分考虑到校园文化、管理体制、办学思想等对学生的影响,努力做到以优美健康的环境熏陶人,以良好的思想引导人,以适宜的制度规范人,以高尚的情感感染人。要正确认识隐性语文课程中那些消极的、非预期东西的存在,要进行认真研究和剖析,化解或消除其消极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要经常分析自身给学生可能带来的影响,如言行与举止、要求与期望、态度与情感、教态与风格等。如果其中有些影响是属于非期望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未来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隐性课程可能产生的结果,如果可能的话,将之明确地显现出来。一旦隐性语文课程围绕一定的目的被纳入整个课程体系之中,成为课程计划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但教师而且学生也会意识到其存在,就能利用其积极的作用,化解或消除其消极的影响,实现隐性语文课程的真正价值。

第7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有自己的“语文教育理论体系”和“学校语文知识体系”。一位语文界的专家曾说:“语文教学的效率问题表现在教学上,而根子往往在对语文的准确、深入的理解上”。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依据新课标、教材,从“语文的立场”和“语文的方向”的角度设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之前,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认真、深入研究学生实际,要深入钻研文本,与文本和作者对话,要根据新课标的学段教学特点,学生哪些容易接受、学生会遇到什么困难、学生会对哪些感兴趣、哪些环节适合什么学习方法来实现、哪些地方可以拓展延伸、哪些还要通过作业来补救。只有真正做到教学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真正体现因学定教,才能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二、找准衡量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标杆

语文课堂高效,最根本的是要先找准有效课堂的标杆是什么?衡量新课程的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就教学本身而言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方法上,看学生怎么学、会不会学;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还要靠个性化的思维过程,其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不仅是一种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三、探究实施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体现在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更多体现在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和学生学习创新上。如何将教师的课堂激情激发为学生的全面参与热情,如何处理一节课堂的“起、承、转、合”,则要求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灵活地对教材进行处理,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全面的语文实践,即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兴趣的培养。《论语六则》我这样说:“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的精神世界。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谁排在第一位?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们学《论语六则》的兴趣便浓了一些。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培养阅读兴趣。运用讲授引导、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成为与教材、教师、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主角;辅以教师艺术的提问、恰当的点评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当然根据不同类型的教材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善于抓住关键:识字与写字重在美育的熏陶和习惯的培养、阅读教学重在情感的激发和拓展延伸、写作教学重在生活的积累和准确的表述。总之,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能力提高,又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教育,既不能使工具性萎缩,又不能使人文教育空洞。

四、提供有效性课堂教学的必要保障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在课堂中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学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思的使命留给学生,提倡真正的教学民主,从而使师生的交流平等、积极、和谐、有效,要对学生进行艺术的点拨与激励性的评价。有效的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而更重要地是看在一段教学以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兴趣和成绩是很重要的两个维度,有效课堂评价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当然及时评价也起着很大作用,它能够促进有效的课堂生成,赞赏或批评,能促进情感的生成;点拨,能促进能力甚至智慧的生成。当学生茫无头绪时,能找到思路;当学生没有信心时,能重新唤起力量;当个别学生回答中的创造,转变为全班同学的财富;当学生细微的进步和变化,在老师的关注下保持进步并得以发展;当学生自己明白错误,并及时改正;当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所以我没要善于用赞美的语言激励学生,要善于用委婉的语言批评学生,要善于用形象的语言启迪学生打开思路。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语文成功的愉悦,萌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而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五、合作、讨论要有实效

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那么合作学习到底应该怎样进行才是有效的?首先,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适合合作学习的。课堂上教师要处理好合作讨论与传统教学的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个小小的合作学习环节,诱发学生交流和讨论。其次,在讨论过程中,讨论的主题是否具有挑战性决定着能否形成真正的交流。如果主题很枯燥,扩展的空间很小,用怎么讨论也知道答案,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反而会造成时间的浪费。第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读书,参与质疑解疑,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有创见性的体会和看法。为了不让后进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性。教师要对优等生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后进生提供帮助,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最后,教师也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参与小组学习,及时掌握学情,善于调控,捕捉学生在交流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疑难之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六、课程整合要优化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文教学革命的支柱。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必须和传统教学方法融为一体,多种教学媒体互相补充,协调统一,按教学的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才能发挥其优势,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使用媒体的目的明确。媒体呈现的内容是学生观察、理解、思考和记忆的材料。

(二)媒体出现的时机恰当。媒体的出现能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并且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

(三)媒体使用的节奏自然。出现的时间不能太短,也不能太长,一节课出现的媒体也不能太多。

(四)语言解说、非语言的体态交流与多媒体配合自如。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互相交映,互相整合的逐步深入,无疑是给语文这个交际工具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所以我们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角度出发,有机地利用信息技术与语学科整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8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1997年,南山实验学校在全国学科“四结合”教改试验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启动了小学语文“四结合”试验,开始了新型教学结构下创新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2001年11月,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场观摩交流会在南山实验学校举行。南山实验学校推出的10个优秀实验课赢得前来观摩的每一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的赞叹。

学生是最大的教育资源

年轻的南山实验学校时时有惊喜。青年教师余虹的小学二年级语文综合课《脱险的叶形鱼》,其新颖活泼让很多观摩教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她的学生那样率真自然,她的课堂那样活跃热闹。在她的课上,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了许多资料,然后给全班同学朗读;学生不时地把小手举得高高的,提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余虹微笑着,不断地夸孩子“你真聪明!”“你读得真棒!”

可在最初,围绕这堂课展开的争论最多也最激烈。没有专门的识字练习,这还是语文课吗?学生那么活跃,课堂纪律如何保证?……但实践很快证明,孩子们上互联网查资料,认识的字非常多;孩子们爱提问,脑子转得飞快,学习效果非常好。

教育专家靳家彦听完这堂课,兴奋不已。他说,儿童就是天生的学习者、提问者。如果课前孩子有10个问题,下课时这10个问题都解决了,于是没有问题了,但这节课也许不是最好的课。余虹的课不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还突破了传统的孤立式教学,将识字、阅读、作文等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南山实验学校校长李先启常说,师生是共同学习的伙伴。在新的时代,学生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中的被动者,而是学习的主体。要牢固树立“生本理念”,使学生成为最大的教育资源。多年的“四结合”试验正在证明,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入手,创造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的理想切入点。

技术不再是计算机教师的专利

南山实验学校教改的步伐快而坚定。小语“四结合”试验启动后,多功能计算机室、校园信息网络系统相继建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走入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可是,我们学校的计算机专职教师很快就要‘没有饭吃’了”,南山实验学校副校长张鹏不无遗憾地说。南山实验学校不是在1998年就在全校各年级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由专职计算机教师来授课吗?原来,在试验中学校发现,由学科教师应用计算机和网络,围绕学科知识的一个主题组织学生学习,学生在包括学科知识、主体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计算机能力等许多方面的能力,都明显高于信息技术课单列的班级。于是,这启发了学校逐渐将信息技术课单列转向把信息技术课时直接安排给学科教师中的计算机“高手”,由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直接进行整合,以期获得更好的效果。

和深圳这个新兴城市一样,南山实验学校的教师也是朝气蓬勃的。他们大多30岁以下,来自大江南北,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学习和吸纳能力。经过几年的打造,全校教师对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掌握得游刃有余,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办公、查询、阅览和利用智能化平台备课。有90%的教师会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会在网上进行学术研究。教师们的课件在省市乃至全国的比赛中频频获奖,其中余虹的课件《公鸡与狐狸》还取得了全国CIETE教学软件评比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在教师们的悉心辅导下,学生们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得飞快。全校1700多名学生普遍会使用校园网,会利用网上资源。其中实验班和兴趣组的学生,每周有3至8课时的上机时间,他们学会了用计算机绘画、编辑电子小报,会做个人主页、班级主页。这些学生不但具有和同龄人相比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而且,他们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独立做事的能力,也明显超过对比班的学生。

7岁小学生的《新编三国演义》

如果告诉你,一个不到7岁的小学生就写出了万余字的文学作品,你会相信吗?在南山实验学校的校园网()上,记者就看到这样的景象: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在网上发表内容多样的日记、杂感、科幻作品和童话故事。其中有一位叫汤天的一年级小男孩,写了一万多字的《新编三国演义》,其文笔之流畅、想像之丰富,很难相信是出自于一个孩童之手笔。

其实连教师都没有想到,孩子们面对计算机会有那么强烈的写作欲望。起初,学生只是写出一句话、两句话的读后感,到后来平均每个孩子每天可完成100字到300字的写作练习,有些“高手”可一次完成近千字的习作。更可贵的是所有的写作活动都是学生主动、自觉地完成的。

Internet资源环境和交互工具,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表达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和良好的支持。孩子们最喜欢到校园网的童话频道、成语故事频道去阅读,然后利用网上的留言板,将自己想说的话、想写的内容随时贴到网上,教师可在留言板上对学生及时回复并加以鼓励。学生在公布自己作品的同时实现了自我展示,很有自豪感和成就感。

在南山实验学校,由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动,“发掘”出了很多像汤天那样在某方面有专长的孩子。李先启提出个性化教育“上不封顶,下保底”,允许有条件、有特长的孩子超前发展,同时也鼓励、带动一时还落在后面的孩子。

从语文到英语、数学……

小语“四结合”试验为探索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最佳的时机和空间,低年级识字教学模式、阅读教学模式、作文教学模式等全新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收益。敢于探索的南山实验学校又不失时机地将语文教学的经验推广到了其他学科中去。

教师们把互联网引进了英语教学,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活生生的英语。同时,又突破了“课上听讲、做笔记,课外复习笔记、写作业”的固有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在课外把英语当成一种娱乐和交流的工具来掌握。在学生眼里,英语课堂是轻松活泼的。教师徐阳杰在上《AnimalE-mails》一课时,首先指导学生上雅虎英文网站,然后选择“Greetings”(贺卡),再查找“Anyoccasion”(各种场景)中的“Animals”(动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卡片,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并充分发挥想像,再制作成英语电子贺卡发送给同学。这个学习过程,使得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既启发了创新意识,又提高了信息素养,培养了交际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差异,开发出数学计算机随机习题库,使学生在各自的起点上得到相应的训练,很好地解决了“吃不了”和“吃不饱”的难题,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得以实现。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品德、音乐、体育等学科教学中也得到了运用。音乐课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一把琴、一张嘴、一台录音机,学生也不再被动地接受枯燥的音乐理论、无休止的唱歌和听那些似懂非懂的音乐,而转变为主动参与体验、创造音乐的过程。每个孩子都能在音乐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9篇:心理课程论文范文

反思是指“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照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是指“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认知方式、理解程度、思维过程等方面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以及对自己学习进度、学习心理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是有效主体参与的元认知特征,自我反思是主体意识发展的充分体现。

学习过程中,反思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许多教师都没有真正意识到。实际上,获得问题的一个解答结果与对问题解答过程进行反思、优化、推广的差别,就如同一个人偶然钓到几条鱼和通过这样的偶然机会去研究鱼的生活习性,并概括出什么时候可以在什么地方更容易钓到鱼的差别一样。一个人对解决问题的体验是有时效的,如果不及时进行总结,这种经验就会消退,从而也就失去宝贵的思想方法的训练机会,这是教学上的一种最大浪费。对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这是一个活动主体对自己活动过程的自我意识问题,学会了对自己的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和有效的自我调节,是思维成熟的标志。

为了提高数学学习效率,必须使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思维活动进行反思,对自己是怎样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应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技能和技巧,走过哪些弯路,从中获得哪些经验教训,进行认真的剖析,逐渐培养随时监控自己的数学思维活动的习惯。

1、理思维过程

学生解决问题时,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尝试错误”,再加上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不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为完成任务而解题,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解题是学好数学的必由之路,但是不同的解题指导思想会有不同的解题效果。养成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是具有正确的解题思想的体现。为提高解题质量和效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思想,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

例如:在学习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分书引入。学校新到一批图书,按5:4分配给五、六年级,五、六年级各分得多少本?“待学生交流,求出之后,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计算,在反思过程中考虑:(1)此类题有什么特点?(2)概括解题的思路。学生经过反思,明白了此类应用题的解题结构,建立起牢固的认知结构。

2、顾思维策略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根据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决定解题方法,这种方法是受具体情景制约的,如果不对它进行提炼、概括,那么它的适用范围就有局限,不易产生迁移。因此应在学习后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结合数学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在思维策略上回顾总结,分析具体方法中包含的数学基本思想方法,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数学思想方法。为了使解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反思问题设计时,就应该考虑让学生对具体方法进行再加工,提出提炼数学思想方法的任务。

例如:在“射线和角”的教学中,在初步认识角之后,我们设计了以下反思过程:

首先,出示下面的习题,要求学习判断,并说明理由。

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角,为什么?

(1)(2)(3)(4)(5)

学生凭着刚学的知识比较容易进行判断,加深了对角的认识。

然后,在学生判断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2)(3)(5)为什么不是角?(1)(4)为什么是角?最后学生在反思后就容易概括出角的概念,理解角的本质属性。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到,通过引导学生反思、总结、归纳,既使他们看到了自己思想的不全面,找到了差距,培养了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又使他们学习揭示概念的本质的一般思想方法,使学生切实体验了数学思想方法对解题的指导作用,这就超出了题目本身的意义。

同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让学生回顾本书课所学知识和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评价就是训练学生整理思维过程和思维策略,通过自我评价、自我赞赏,提高学习信心,逐步养成反思的习惯。

3、析问题本质

引导学生在解题后对问题的本质重新剖析,在将思维由个别推向一般的过程中使问题逐渐深化,使思维的抽象程度不断提高。

解决问题以后再重新剖析其实质,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抓住问题的实质,在解决

一个或几个问题之后,启发学生反思,从中寻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一般规律,可使问题逐渐深化,还可使学生的思维对抽象程度提高。例如在教学完“圆的认识”的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忆交通工具的车轮,反思与“圆的认识”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经过反思学生发现,所有的车轮都是圆的,都在利用“圆的认识”的知识,在同一个圆或等圆中,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才使车子滚动向前。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与生活,又可以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数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日常生活、理解周围世界。”

4、析解题方法

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满足于做出题目,而对自己的解题方法的优劣却从来不加评价,作业中经常出现解题过程单一、思路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这是学生思维过程缺乏灵活性、批判性的表现,也是学生的思维创造性水平不高的表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方法的优劣,优化解题过程,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通过这一评价过程,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多开端、灵活、精细和新颖的方向发展,在对问题本质的认识不断深化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以促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性强、着眼于相互联系的数学认知结构。

例如:解决应用题“某修路队修一条路,原计划每天修60米,7天修完,如果要提前1天修完,平均每天要比原计划每天多修多少米?”时,学生按常规的解法是“60×7÷(7-1)-60=10(米),”教师就可以启发学生反思“有没有其余的办法?”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探究出另一思路:原计划要7天修完,现在提前1天,只能用6天修完。那么原来第7天修的米数60米,放在前6天完成,这样只要用60除以6就可解决问题了。即:60÷(7-1)=10(米)。然后让学生进一步比较、反思两种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第二种方法的优势。

5、出错误成因

学生往往在学习基础知识时不求甚解,粗心大意,满足于一知半解,这是造成作业错误的重要原因,在解题完之后,学生往往忽视对结论的反思,出现结果不符合实际,数据出错等现象,特别是一些“隐性错误”发生频率更高。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设计教学情况,帮助学生从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剖析作业错误的原因,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新理解的机会,使学生在纠正作业错误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的本质,指导学生自觉地检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反思能力。

例如:有一个仓库,长50米,宽30米,高5米,里面放棱长为2米的正方体木箱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