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企业概况
企业类型:
生产制造 零售 批发 服务 √农业
新型产业 传统产业 其他
以往的相关经验(包括时间):
本人在亚美皮箱公司(原第二皮件厂)工作32年。在企业中,在生产、供应销售、外经、多种经营等科室工作2---3年并在职。后在本厂门市部任经理5年。离场后,在民办企业主营生产销售5年。以后,由于其家人开办过汽车配件商店、美容美发院。
教育背景,所学习的相关课程(包括时间):
本人新华职工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二轻党校工业企业管理在职培训1年。外经、外贸专业培训半年。工业统计单科两门(均有证书)
三、市场评估
目标顾客描述:獭兔是皮肉兼用,经济价值高的食草小动物,其皮类似小獭。在当前保护野生动物行动下,世界上人们对皮毛服装需求已经转向,养殖动物需求量逐年增高。兔肉是绿色食品,具有"三高三低"的特点,即"高蛋白、高磷脂、高效化;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据说,吃兔肉有三大好处,老人益寿,预防心脑血管病;妇女们养颜、预防肥胖;小孩们益智、养脑。这些知识在国外营养学杂志和我国古代医书:李时珍 《本草纲目》中均有记载。
市场容量或本企业预计市场占有率:
獭兔皮出口为主。自2002年以来,有逐年上升趋势。仅河北省两大交易市场:肃宁县尚村镇、彝县尚史镇,每年成交量几百万张。每到旺季兔皮收购商全国各地到处采购。
兔肉在我国消费尚处在初级阶段。国外需求稳定增长。出口主要在山东省,内销市场东西南北需求都在增长。经济稳中有升唯独京津两地,兔肉消费市场尚未开发。本兔厂的产量在巨大市场需求中,微乎其微,供不应求。
市场容量或本企业预计市场占有率:
獭兔市场需求在一年中有季节变动。6、7、8月是淡季。每年9月以后至第二年5月是销售旺季。尤其是春季,是一年中价格较高的时候。年与年的需求量也有变化。一是与国际市场需求量紧密联系。二是与国内农村散户参与数量多少有关系。但总的看,近两年波动不大,尤其是对专业养殖场,兔皮收购商均采用优质优价优先的政策。
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主要是农村散户)
1.本人亲自干,不用担负别人工资,引自劳动力成本低。
2.兔饲料有一部分自产自用,不用资金采购,因此饲料成本低。
3.商品兔出售价格低。够成本,挣了工资就可以。
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
1.养殖时,不懂得或不舍得选用优良品种。
2.喂养时,不懂得或不舍得是用优质饲料或以次充好。
3.不懂得在养殖过程中更新换代,育种征集,使产品近亲繁殖退化。
4.产品的皮毛达不到优质。
本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主要优势:
1.有文化水平,学习科学知识,有与时俱进竞争意识。
2.了解市场、了解需求、销售终端化、不受当地市场价格限制。
3.科学方法、选种、引种、育种、使产品优质、优价。
4.能与大专院校科研专业人士合作,使起点高。
5.有一定资金实力。实行工厂化养殖,比较先进。
本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主要劣势:
1.劳动力成本高于农村散户。
2.饲料成本高于农村散户。
四、市场营销计划
1.产品
产品或服务主要特征
活体獭兔月令五月 体重五斤
2.价格(略)
3.地点
(1)选址细节:
地址面积(平方米)租金或建筑成本
河北省无极县黑程道乡北和庄村2200多平米土地大约4亩,每平米0.7元。建筑成本30万
(2)选择该地址的主要原因:
1、当地土地资源,相比较而言,较多,租用价格优惠。
2、当地多河道,水资源丰富。
3、与村、乡等政府有良好合作基础。
(3)销售方式(选择一项并打√
将把产品或服务销售或提供给: 最终消费者 零售商 √批发商
(4)选择该销售方式的原因:
獭兔养殖是这个行业中,产业链中的一个环节。目前,无论是规模,还是产量,都还太小。所以只能活体出售,卖给批发商。
五、企业组织结构
企业将登记注册成:
√个体工商户 已经商 有限责任公司
√个人独资企业 已在办 其他
合伙企业
拟议的企业名称:
企业的员工(请附企业组织结构图和员工工作描述数):
职务 月薪
业主或经理 谢勤 1500元
员工 4人 平均800元
企业将获得的营业执照、许可证:
类型 预计费用
省一级 执照 50元
在高级教育机构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创业教育是否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要,并为之努力,也就是说要认识到大学生是创业教育主置,要以此为标杆来进行培训和教育。而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研究人员表示,人的主体地位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基于实践活动的人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承认大学生作为创业教育的主体,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让每一位大学生都感受到自身被平等对待,并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需要设置合理的培训课程,将相关的工作重点转移到发挥大学生自主能动性上来。在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每一个节点,都要认识到每位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个体差异,而有这些差异而衍生出来的各种创业需要也是不同的。所以说,在进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这些不同的个体差异,通过对不同大学生对待创业的心理以及对创业工作的认识能力甚至大学生背后的家庭条件影响,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制定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具有个体差异特色的培训课程,实现分级教学、分层服务,让每一名大学生都能够感受到创业教育的独特魅力,从而确保大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并在这种环境中找到独立创业的精神力量。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原则
1.积极调动,教育引导与主体自觉相结合
中国目前的创业教育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开展并不普遍,由此导致的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象也不多件,因而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学生还是接受了传统的应试教育,没有进行自主创业的准备以及相关的专业技能,往往都是自毕业之后就去寻找工作,缺乏明确的目标与奋斗激情。所以说,在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机构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对创业教育接受的主体大学生进行全面和完善的引导,不断地强化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信心,想成他们自主创业的理念,吸引他们主动地思考未来的出路;同时,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他们对自身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明确自己下一步应该如何开展工作;最重要的是,让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够掌握一定水平的专业技能,只有基础工作做好,学生才有能力和自信去开展创业。
2.注重实效,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坚持知行统一,是关于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发展论以及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所规定的,对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具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仅仅具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并不一定能够掌握好该门技能,可能仅仅只是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习惯。某些行为习惯,需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接触和了解,才能在脑海中形成比较形象的思维,只有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实战能力的工作技能。
3.因材施教,共性指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
所谓因材施教,也就是按照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或者其他能力而采取的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因为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面对的事情不同,所获得的经历不同,也就拥有不同的能力。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个人情况,深入研究适合相对个体的教学手段,才能最大程度的趋利避害,使每一个学生都具备独立创业的水平和能力,反之,如果仅仅采取统一的培训方式,学生就无法根据教育内容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轨迹,在自主创业的过程中非常容易走弯路。所以说,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应该仅仅包含统一的就业指导,还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
三、德育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1.大学生创业教育环境陶冶模式
开展多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突显创业教育文化主题。活动是校园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东西,既承载和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传承和发展着校园文化的内涵。要在高校中广泛开展高品位的科技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使校园文化活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趣味性与感官的愉悦上,应结合科学特色、专业特色开展较高层次的学术文化活动,提倡有品位、高格调的科技创新活动,突显创业教育文化主题,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使校园文化活动更多地体现学术性、创造性和娱乐性的统一。一要以创业计划大赛为龙头,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如开展“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比赛"、“创业创意竞赛"、“电子设计大赛"、“商业计划大赛”、“企业管理案例分析大赛"等活动,集中展示学生的创造成果,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学习创业知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分析问题、沟通交流和组织管理能力,完善大学生的创业综合素质。这不仅以活动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新力更制造了鼓励创业的舆论环境。
2.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体验模式
首先,正确认识勤工助学。由于勤工助学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位置,导致了部分学生和学校对其社会属性的误读。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机构的不断发展,服务功能日趋完善,而此时勤工俭学的属性也有扶助贫困学生的单一属性转化为了社会实践以及提升学生工作经验、锻炼自我的一种手段,这对于高等教育机构的创业教育是一种有益的补充。所以说,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不断地拓宽学校内部和外部勤工助学的渠道,挖掘合适的资源,搭建校园内部的信息沟通网络,为更多有进行社会锻炼的学生提供更有有价值的岗位。其次,良好的社会实践机会能够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德育教育的课堂,对学生的培训和教育也较为有针对性,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创业以的灵感和技能。同时,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全程参与到活动中去,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在这个结合的过程中把之前所学知识找到合适的实验地点。再次,目前在各地广泛建立的大学生创业基地,在有效维护了国家资产不收损失的同时,也避免了投资方在组建基地时的资金投入面临风险。另一方面,基础设施良好的创业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了较为集中的创业辅导服务设施以及优越的师资力量,使得集群化的效果得到放大化,投资者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最后,国家和各级政府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出台了许多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的优惠政策。对打算创业的大学生来说,通过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了解这些政策,才能走好创业的第一步。
3.大学生创业教育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广泛采用的德育教育进入大学生创业培训教育的趋势,是将大量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带入其中,以求得到最为理想的教学结果。比如东北地区的吉林大学,他们就采用了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方式,邀请了很多大型外企的企业高管来到大学进行演讲。而这些企业的高管从第一线带来了创业、事业等方面的经验,同时与大学生分享了自身发展的轨迹,成功者的说教永远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正能量,这些不可多得的财富在演讲的过程中都可以被有心的同学所吸收接纳。其次课程设计要根据培养目标物化为课程计划和教材。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的形成、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的需要的校本教材,用以指导创业教育活动。这些手段为大学生的创业之旅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理念。同时,在这些充满了实践性的课程中,教师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增加具有互动性、交融性的课程,使得大学生的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大学生通过自身所学理论以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经验,独立或者组成团队形成活动策划方案,在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将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递进,通过合作过程中的交流,使单一的思考融入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理念,从而激发出更加合理和富有创造性的创业思路。
4.大学生创业教育激励保障模式
纪律一:对于创业者来说,重要的事情不是考虑成功,而是考虑失败。更重要的事情是不仅要考虑,而且要在物质上做准备。一帆风顺的创业很少,将成功当做“万一”,将失败当做必然,至少可以在心理上使你保持一个安然的态度,而安然的态度,是理智行动的前提。
创业纪律一条条,说起来多的是,能把你听得头痛。但大多数朋友创业起手之前,翻来覆去考虑的无非是一个问题,就是自己的创业到底是祸是福,到底能不能成功?有几成把握?在《科学投资》近6年来研究创业和对上万创业者进行跟踪观测的结果,发现对这个问题的考虑,导致两个后果,一个就是畏首畏尾,干脆不做了,担不起那个风险;要不然心想:就是碰到一些胆大的朋友,血气方刚管他的,先做了再说,要是成功了,那什么都不必说;万一失败了,大不了是回到从前。脑子里这样过一趟,就基本把失败的风险置于脑后,满脑子想得都是成功以后的如意打算,出国旅游,买好车,买靓房,送儿子女儿上贵族学校……反正世界上称心快意的事他都在心里过了一遍。
然而,做为创业者是不能这样考虑问题的。首先要考虑的是失败以后怎么办,而不是万一失败以后怎么办。这叫未虑胜,先虑败,就跟行军打仗一样,创业是一项高风险的活动,成功少而失败多。成功的甘露谁都能够畅然饮下,失败的苦汁却不是那样容易下咽,尤其是对于有家室的朋友来说,创业不应该是一项赌博,而是一项计划,是一个未雨绸缪,对结果已预先作出最坏打算的活动。
《科学投资》给各位的建议是,无论对项目如何有把握,至少应该给你和家人留出一年的口粮。这里的口粮,指的是家庭在一年中所需的各项费用,比如房租、水电、煤气、孩子上学的费用、家人看病的费用,以及其他的各项开支,尽可能把预算做得充足一点。如果你没有这样的实力,可以有两个办法,第一,先积攒钱,等钱攒够了再动手;第二,如果你不是每天非开车上班不可、每周非打一次高尔夫不可的人,那么,你可以不将享受型费用计算在内,但至少必须将你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活费用留足。最安全的办法,是提前将未来一年所必须交付的费用都先交付了,对于冲动型和热血质的创业者,这一条尤其适用。
我们看到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先是将创业计划看得千好万好,遍告亲友,让大家都等着看见你成功,看见你发财,然后兴冲冲上阵,才发现大势不妙,事情全然不同于想象;然后孤注一掷,但发现无力回天;最后灰头土脸败下阵来,老婆离婚了,孩子带走了,房子家产不是败光了,就是归了别人了。许多人的一生就这样完蛋了,然后一辈子生活在自我谴责和他人谴责的阴影之下。
《科学投资》在2004年第12期,报道过贵州省兴仁县的一个创业者陈正奎,他就是这样的情形,为了创业,房子卖了,妻子死了,女儿亡了。可以说为了创业,将一切的人生苦楚、人伦惨剧都经历了一遍。最后陈正奎是取得了创业的成功,成了一方的名人,但是代价未免太大了。不知道他心里是怎样考虑的,用这样的代价换取创业的成功合不合算?陈正奎妻子的死,就是因为他在事前对创业的风险缺乏足够准备――我们指的不是心理准备,而是行动上,尤其是物质上的准备,至少包括家人一年的花费。而他将所有的资金全部投入了自己的创业活动中,以致妻子罹疾,无钱医治。万般无奈中,善良的妻子竟然选择了自我了断,以不给他增加麻烦,为他节省一点儿医药费。后来在缺乏母爱的情况下,女儿的生活逐渐出轨,最终也跟随着母亲踏上了人生的不归路,真是令人痛断肝肠!
像这样的案例可能有点极端,但是绝对不少见。还有些朋友可能事先计划得好好的,也在物质上做了一些准备和储备,但是到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了,为了将已经开头的创业事业进行下去,背着家人卖房子卖地,在农村可能还外带着卖粮食卖牲口,自己卖血的事情也不少见,最后闹得鸡飞狗跳。记者在安徽蚌埠采访的时候,就遇到过这样一位朋友,做一个项目6年都没有做成,家里值点儿钱的东西、能卖的东西全让他给卖光了。他的爱人非常通情达理,很理解他,对他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将家里的两间房子留下来,以便全家人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但是这位朋友竟然背着他的爱人,将家里最后的两间房子也给卖了。其实两间小平房并不值多少钱,顶多也就卖个三五万元,根本无济于事,但是人在那种疯狂的情形下,已经很难控制自己。最后是直到买主上门收房,他的爱人才发觉。当时一家人正围着桌子吃饭,他的爱人当场就将饭桌掀翻了,然后大哭一场,办了离婚手续,带着独生女儿离家出走,自己租房单过去了。现在这位朋友的境况依然很不好,项目是早已不做了,记者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一个饭店里替人帮工:择菜!不到40岁的人却满白头发,听老板给记者说他的故事,他站在旁边不住长吁短叹。
对于需要数年运作的项目,一年的生活储备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但是手中有粮,哪怕很少,总比一点儿粮都没有要好,而且《科学投资》一贯不主张缺乏经济实力和心理耐受力的中小投资者去从事这种需要冒极大风险的长线项目。投资者如果确实没有能力预先为自己和家人留出至少一年的生活储备,那么,我们建议这样的朋友最好去从事那些能够立即产生现金流的项目,简单地说,就是那些买进卖出的项目,等积聚实力以后,再去从事那些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投入,然后才能见到效益的项目。对于那些硬是喜爱长线项目,不喜欢零打碎敲的朋友来说,我们建议你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应注意选择那些可以中途停顿而不影响项目后继运作的项目,这样,当你的生活储备用完以后,你可以考虑暂时停下手中项目,重新去积聚储备,完成以后再回来继续从事你的项目。《科学投资》的建议是,如果项目运作了一到两年还没有眉目,还看不见成功的希望,同时,又没有其他的投资者对你的项目感兴趣,不可能通过融资或出售项目获取收益或化解风险,就赶紧放弃。谨防赌徒心理,总是幻想下一把一定能够糊牌,而且肯定能够糊把大的,结果一把又一把,直到弄得山穷水尽,无可奈何了,才去拿头撞墙。更不要相信什么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鬼话,韩信破釜沉舟,那是他被逼到了那个份儿上,没有办法了。对于我们来说,创业,是为了人生升级,让生活更美好,不是为了搏命,但凡还有一点办法,就千万不要逼自己走到这一步。
另一方面,正如三株公司的吴炳新所言,这个世界黄金铺地,机会有的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记住一件事情,创业或许是你一个人的事,但生活是全家人的事,不能为了你一个人的理想,而毁掉一家人的生活。再记住一件事,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值得用一家人和谐平安的生活去换取,如果再连累亲朋好友,就更不应该。
纪律二:先择业,再就业,再创业,而不是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不要被所谓的专家所误导,就创业者个人来说,所要负责任的对象和拿津贴的所谓专家希望负责任的对象完全不同。责任不同,看法当然也就不同;角度迥异,所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就迥异。在这方面,创业者需要有自己的分辨能力。
经济学家说,从现在起,往后的若干年,将是国内形成第4拨就业最的若干年。所谓就业,是比较客气的说法,其实说白了就是未来的若干年,将形成建国后的第4拨失业潮。这4拨就业潮,是从1978年知青返城算起的,那算是第一拨就业潮,然后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农民进城,然后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的国企改革,大量国企工人下岗,再接下来就是现在这一拨了,主力军换成了刚毕业即告失业的大学生。
面对这种情况,又有经济学家给大家伙儿做高参,提出两个办法,第一,改变就业观念,不要老是想留在中心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也不要老是想着往“高级衙门”或“高等企业”里面钻,应该有个工作就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第二个办法,就是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第一个办法,完全违背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社会学常识,所以不太行得通,花了老大的代价来宣传,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依然如故。第二个方法,则完全将程序弄错了,如果你不想将来自己创业,先就业还是先择业都无所谓,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自己创业,那程序一定是先择业,再就业,再创业,非如此,将来创业受挫折的几率就会大幅度提高。
择业的方向,就应该是自己将来预计创业的方向。选准了方向,然后通过给别人打工锻炼自己将来创业的能力。这里有几个条件可以为你选择就业方向做参考,首先必须考虑的是你的资源,你在学校学的是什么,衡量它的经济潜力和未来发展空间,如果觉得行,就应该紧抓不放。这里主要考虑了你的成本问题,花了那么多的钱,花了那么多的心血,读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或者读职高,读中专,刻苦学习本领,现在一走到社会上,就将它们全部放弃了,殊为可惜,而且也不是一个理智的经济人应该采取的方法。实际上在学校学的本领,或者在其他地方、通过其他途径学习的各种技术、技巧,建立的各项资源,应该是你未来创业的基础,所以也应该是你创业之前,为进一步锤炼本领,夯实基础,所应该选择的方向,换句话说,也就是你应该选择的就业方向。另一方面,考虑你周边的资源,有哪些是可以为你将来创业所利用,衡量它们的价值,那么,有助于与这些资源将来进行无缝连接的方向,就是你目前所选择的就业方向。
如果你觉得实在没有把握,感到迷惘,对自己当前所拥有的资源,将来能够应用的外部资源难以做出评价,那么,比较简单的方法,也是绝对不会做无用功的方法,就是去做业务员。从市场营销的岗位做起,是一定不会犯错误的。《科学投资》曾经做过统计,在我们的读者中,从业务员也就是市场营销人员起步的创业者,创业的成功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其他人员创业的3年存活率,不超过25%,比率几乎是3倍。这有其内部的原因,因为市场营销人员一肩担两头,一头担厂家,一头担市场,直面客户,所谓做生意,无非也就是打通两头,疏通一脉。打通两头:一头打通生产,一头打通销售;疏通一脉:即通畅的渠道。一脉无阻,两头皆通,生意不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所以,这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另一方面,成功的市场营销人员,几乎等同于半个社会活动家,他们接触的面最广,有机会结识的人最多。21世纪什么最重要?不是人才,而是人脉。在这一点上,《天下无贼》电影中看似无所不能的黎叔完全定义错误,所以,像黎叔这样的人,也就是看上去像个聪明人,实际上只是假聪明。我们将来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就应该做一个真正的聪明人。如果你将来真的想自己创业,《科学投资》在这里给你一个建议,就是如果现在有两个工作机会摆在你的面前供你选择,一个是做业务员,搞市场营销,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看上去辛苦无比,拿得又少;一个是坐办公室,成天风吹不着,雨淋不着,太阳也晒不着,看上去很轻松,工作非常体面,拿得薪水又比市场营销人员高,那么,我们建议你选择第一个机会,而不要选择第二个机会。除非你坐办公室拿的薪水,10年下来足可以供你吃喝一辈子,或者你坐办公室是当领导,否则,办公室是一个毁人的地方。现在人的职业生命越来越短,10年以后,坐办公室的你有80%的机会会成为平庸,而每天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的人,却有80%的机会事业蒸蒸日上。这一点不用多说,看看你周围的那些“前辈”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在这一点没有疑义以后,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有时候记者在外面讲课,和青年朋友交流,他们总是会问起一个问题,就是“我应该先进大公司,还是应该先进小公司?”记者留意一些“创业专家”的意见,大多是建议将来想自己创业者,先进入一个小公司,后进入一个大公司,理由是,小公司人少,常常是一个“职当多面”,有利于培养一个人多方面的才能,而创业是要运用多方面才能的。这一个意见表面上不错,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锻炼,如果你发现自己不适合创业怎么办?这时候就会面临一个职业的风险。尤如现在社会招工,除了应聘者最好不要超过35岁这样一个莫名其妙却被众多招工单位奉为圭臬的规定外,另一个就是应聘者最好“师出名门”。才走向社会的人,最好是北大、清华,甚而是哈佛、斯坦福之类的名校毕业生;已经在社会上历练过一段时间的人,最好是在如IBM、惠普之类的世界500强工作过,最不济也应该是在如联想、海尔之类的国内名企工作过,否则,应聘者的竞争力就会遭到巨大挫伤。所以,对于人生尚难以定性的青年朋友来说,凡事都应留有余地,为自己留下退路。这是我们建议你就业时先尽量选择大公司的理由,亦是《科学投资》基于社会现实为读者设身处地的考量。
名校和大公司的资历是无可替代的,怎样评论它们的重要性都不过分,它将会是你未来能够自由畅行于社会的个人名片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像唐骏、高耀群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吃香,走到哪里都有巨多的拥趸,一则固然是由于他们的能力,同样也是由于他们的资历,他们在微软、惠普这样的国际性大公司,都曾经做出过值得炫耀的成绩。在这方面,更有说服力的是护士出身的吴士宏,吴士宏的故事众所皆知。同时大公司、大机构运行的正规性,亦不是小企业、小机构可以望其项背的。在人生定性和定位的过程中,努力进入大公司、大机构,可以使你在人生成形的时候,得到一个正确的模板,有这种理性的模板做约束,可以使你未来的人生不致于偏离轨迹太远。
大公司、大机构的毛病就是比较刻板,而且分工细致,各司其职,使一个人很难得到全面的锻炼,这会极大妨碍他们将来的创业活动。所以,为了将来更加成功地创业,你还需要有一段小公司、小机构的经历。《科学投资》的建议是,先大公司、大机构,后小公司、小机构,然后自己创业,同时,在行业方向上,努力保持其连贯性。如果你不想让自己将来的创业冒太大的风险,我们建议你遵循这一路线。对于大公司、大机构,原则是先进去,再考虑具体岗位。如果你不是具有特别的打算,或者受到自身条件约束,那么,进入大公司、大机构,我们同样建议你先从业务员做起,这也是进入大公司、大机构相对机会较大的途径。《科学投资》比较反对的是,没有任何工作经历,没有任何社会经历和社会经验,就奢谈创业。确实,我们在这方面看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比如大学生创业,但是我们看到失败的案例更多。从《科学投资》长期研究创业和进行创业培训,通过连续性的现场调查所积累的数据统计,从《科学投资》所拥有的资料看,两者几乎不成比例。所以,这样的故事,你拿来励志可以,如果拿它们来做自己效行的榜样,我们劝你慎重,这是在自讨苦吃。
纪律三:如果要对所有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就其重要性作出一个综合评分,相信人际关系和人脉网络一定能够排在第一位,其它皆仅能居于其次。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将来的创业活动做准备,那么,我们建议你从广交朋友做起。广交朋友不是朋友,为商业活动而交朋友,你要注意“三原则”和“一核心”。
我们已经说过,21世纪人脉最重要,人才居于其次。人脉为什么重要?因为你不是生活在深山大岭中,周围没有其他人,依靠自给自足就足够。如今的社会,依靠单打独斗已经很难成就事业,在创业过程中,你经常会需要别人的帮助。而如果要别人帮助你,至少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当你需要时,你知道谁能够帮助你;第二,当你找到能够帮助你的人时,还需要那个人愿意帮助你。当你需要时,能不能找到可以帮助你的人,和找到了可以帮助你的人时,别人愿不愿意帮助你,这就要看你的人脉,换句话说,这时候就要看你平时的为人,做人是不是做到了位。做人是不是做得到位,要看你平时是不是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或者索取的多而付出的少。当别人有需要时,你总是乐意及时伸出援手,甚至无需别人开口,你的支持就已经到位,你这样做人就算做到了位。宋朝有位朱熹,是个大理学家,也可以说他是个腐儒。不过他有一首诗《观书有感》,有两句非常不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说的正是做人的真谛,也是所有人际关系的惟一核心:交换――物质的交换和非物质的交换。明白了这一点,你就算行船入了港湾,随后的事不过是纲举目张而已。
陈瑞福原来只不过是北京郊区的一个农民,后来因为看见国内照相、摄影用灯光器具有市场,就一头扎入了这个行业。当时没有多少人做这一行,很快他就赚到了第一桶金,日子过得虽然不错,但也就是个小门脸,小打小闹,客户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照相馆。他总想将事业做大,可是满北京又有几家照相馆呢?而且一家照相馆能用多少灯光器材?采购量都十分有限,同时竞争对手却越来越多。他想,使用摄影灯光器材最多的第一是电视行业,第二是电影行业。他很想进入这两个行业,知道一旦进入了这两个行业,他发达的机会就来了。可是掰着手指头算来算去,也想不起在这个行业认识哪一人。电影、电视行业的圈子看起来开放,实际比较封闭,和其他文化事业一样,讲究圈子文化,没有人领路,他一个外人根本就甭想打进去。这时候他想来想去,终于让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到北京广播学院去上学,读那种进修性质的研习班。他想,北京广播学院是国内广播、电视界人才培养的头一块招牌,国内广播电视界让人数得出名字的人大多是从北广毕业的。那么,肯到那儿进修,上成人班、脱产班的人,肯定也得多少跟广播电视这个行业有点儿联系,而且肯定都是些混得有一定名堂,混得相当不错的人,否则,一个人如果活得连柴米油盐都顾不上,谁还有心思上什么北广进修呀。如果能跟这些人建立联系,就等于一下子与一大堆电影制片厂、电视台拉上了关系,那么他的摄影灯光器材到时候还怕没有生意可做?结果一进去,果然发现全班同学基本都是各地电视台的领导。陈瑞福又很会做人,手面上很大气,很快就在同学中赢得了不错的口碑。以这些同学为核心,通过涟漪式扩展,陈瑞福很快就在电影圈、电视圈建立了一张庞大的人脉网络。依靠这张人脉网络的帮助,陈瑞福的事业蒸蒸日上,甚至可说是一飞冲天,星光照相器材很快就变成了星光摄影器材,北京星光照相器材厂很快就变成了北京星光影视设备集团。
这以后陈瑞福又采取了一招更绝的,就是与北京广播学院(现在改名中国传媒大学)合作,创设了一个新的专业,命名为“星光影视灯光专业”。这是国内有史以来在大学里设立的第一个影视灯光专业,由陈瑞福的星光集团提供资助,包括对校方的资助和对该专业学生的资助。毕业的学生,星光集团留一部分,其余的都被分配到各地的电视台。因为这是全国第一个影视灯光专业,所以,这些学生分配到各地电视台以后,很快都受到重用,成为电视台专业用光和灯光设备采购方面的主角,包括中央电视台都是这样。因为雨露行之于前,子弟兵们茁壮成长以后,当然是吃水不忘挖井人,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星光就这样将国内影视灯光设备市场的大头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的手里。陈瑞福这一招在市场竞争策略上叫做釜底抽薪,在人脉网络建立上叫做反弹琵琶,就是发掘潜力股,将一些目前尚不够资格成为自己伙伴的人,通过投入、培养,使之最终能够成为自己的关系伙伴,为我所用。
人脉关系建立有7个重点:1、父母;2、兄弟姐妹;3、同学;4、战友;5、同事;6、老乡;7、工作中建立和结识的其他人员。7个重点呈环形向外扩展,越往前越可靠,越往后关系越疏松。除了父母和兄弟姐妹以外,最重要和最容易建立稳固关系,并最有可能发展成自己社会关系网络一部分的就是同学,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亨、大老板、事业有成的人士不辞辛苦,每到周末就往大学校园里赶,参加各种培训班、学习班、讲习班、研修班的原因,除了学知识外,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为了建立关系网络,培养人脉。
记者有一次在沈阳某大学演讲,讲完以后回答听众的提问。有一名大学生就问:“×老师,我想将来自己创业,你觉得我现在应该从哪些地方做起?我现在应该如何为自己将来的创业活动做准备?”记者的回答是,你先把你同寝室几位同学的关系搞好。早晨早点儿起来,为起不来的同学打好早饭;为寝室的暖壶灌好水;不要因为晚上你想睡个好觉,而有同学吵着你就出言不逊或给人脸色看;不要因为几块钱的奖学金或者当班干部、入党入团之类的事情与同学闹矛盾。各种成人班的同学关系或许马上就能够用得上,投入马上就会有产出,效益立竿见影,因为他们都是带着资源而来,需要做的只是资源对接。大学同学的关系或许一时未必能够用得上,所以引起许多大学生朋友的懈怠,对此不以为意。其实在10年、20年以后,其中的许多关系你肯定可以用得上,到时候你再想去疏通这些关系就晚了,这就叫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没用。
王焕现在是上海马道极限运动俱乐部的老板,是这个极限运动俱乐部的创始人。王焕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说自己从2001年进入上海同济大学起,就积极参加了学校几乎所有能够参加的学生组织,如学生会、社团联、社管会……并在这些组织中努力耕耘。“我得到了原先没预料到的收获,那就是丰富的人脉资源。在同济大学,当时基本上没有谁比我认识的人更多了。”在此以后,王焕又积极将他的人脉网络向学校以外扩展,通过为各类公司当兼职推销员,结识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人。通过这些活动,王焕既锻炼了自己的才能,又建立了丰富的人脉。在这一切的努力之后,当他在大三决定自己创业时,在同济大学内成立马道极限运动俱乐部,轻而易举就获得了成功,仅个人年收入就超过30万元。《科学投资》不支持大学生创业,那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果每一个大学生都有王焕这样的脑子,在创业之前,都肯于并且善于做好这些创业前的重要准备工作,第一,努力锻炼各方面的能力;第二,努力建立关系网络,准备支持者、追随者与必要时的扶持者队伍;第三,耐心寻找机会,决不耽于幻想。那么,我们认为大学生创业就是一件值得支持的事情,创业成功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就像王焕同学一样,该做的都做好了,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科学投资》积极主张创业者在创业之前,努力建立自己可资利用的人脉关系,这是因为创业往往是一个群体性的活动,从来没有人能够把自己封闭起来,不与社会接触就能够创业成功,所以,创业者经常需要别人的帮助。有钱不如有人,这是《科学投资》的意见。
作为一个创业者,平时就要注意广结善缘。人际关系三原则,或者说建立可靠人脉网络的三条准则,第一是对等,第二是递进,第三是转换,其核心则是交换。这些话有些朋友不爱听,但它却是事实。所谓对等,就是身份、地位、阅历都差不多的人更容易相互投契,这叫同声易相应,同气便相求;所谓递进,就是社会人群除了现实分工的不同,确实还存在着社会阶层的差异。根据各人所拥有的财富、可调配的资源、所处的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陆学艺将当前中国社会人群由高到低共划分为10个社会阶层。虽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处于相对下层的朋友就永远只能跟自己同一阶层的朋友交往建立联系。我们看到的是,只要我们努力,我们的财富会增加,我们拥有的资源会增多,每个人都存在着由社会阶层划分中的相对下层向上攀援的机会,你有“资格”或别人认为你有“资格”与之交往并与之建立密切关系的对象,亦会随之逐步“升级”。刘永好卖鹌鹑时,和他成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后,有机会结交到的对象肯定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时易势移,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所以说人要有上进心,作为一个创业者更要有上进心。
《科学投资》经常接到各种各样的读者来信,其中有很多是诉说自己过去风光时、成功时,朋友是如何前呼后拥。现在落魄了,从前的朋友又是如何见面不理人,过去好到睡则同床、卧则共榻的朋友,现在觑面不识,甚至比不上过路之人,因此充满抱怨。其实遇见这种事情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人生本来如此,锦上添花的事常见,雪中送炭的事罕闻。你应该庆幸,对方没有落井下石就算不错。如今的电话大王、侨兴老板吴瑞林,当年还有过带着全家人乘月黑风高“出逃”的经历呢。当年他初获创业成功,那也是风光无限,万民拥戴的,后来因为受骗,第一次创业中途折戟,于是一夕间人情大变。连上小学的儿子、女儿都跟着受欺负,头天坐第一排的,第二天就被调到了最后一排,所以吴瑞林感慨世态炎凉,这就是人际关系的第三原则――转换。所以,当你遭遇不幸时,不要去抱怨过去的朋友不来帮你。在这种情况下,帮你是人家的人情;不帮你是做人的本份,明白了这一点,你就会变得心平气和了。许多人因为这些事产生一个错误的看法,认为交朋友没有用。不是交朋友没有用,而是你自己没有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你认为自己有用,你的朋友才会认为你有用,在困难的时候,不如意的时候,更是如此。所谓天助自助者,朋友愿意帮助的人,也是那些遭遇不幸后,能够自强不息的人,谁会愿意帮助那些一旦遭遇挫折,就躺到别人怀里,时时刻刻不忘提醒别人记住自己当年给予的恩惠,哭着喊着要别人“了帐”的人呢?后来吴瑞林东山再起,成了电话大王,成为国内几乎所有富豪榜的上榜富豪。他一靠自己自强不息,二靠朋友帮助。朋友愿意帮助他,是因为看见他落难后仍旧自强不息。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不要颠倒了关系。
创业很少有一帆风顺的,起起落落,波波坎坎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正确看待人际关系,正确认识“商业性”人脉关系的本质,把握其建立、巩固、发展、波折起伏的过程与规律,是创业者成功创业的必修课。朋友不是一杯酒,朋友它是一只船。造船有学问,行船更有学问。
纪律四: 中国人讲中庸之道,讲默默者存,这很不利于我们的创业。如果未来准备自己创业,就应该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在朋友圈子里、在行业圈子里、在社会上树立名声,建立品牌。一个人拥有了品牌,创业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2005年以来,网上搞怪的事情一下子多了起来。先有芙蓉姐姐、芙蓉哥哥,再有梨花体诗人、诗人,现在又有大男人在网上遍发自己的“玉照”。这些从前匪夷所思的事情,现在差不多经成了网络上的日常景观。更有所谓的雕塑家,塑两个超女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他知道这件事情很敏感,知道很多人对超女有看法,知道这样做一定会引起舆论的注意,并且一定知道“主流”意见是反对,甚至加上谩骂和对创作者的人身攻击,为什么还要这样做?目的无非是一个,就是为了出名。而出名不过是表面现象,根本目的还在于出名后面的经济利益。如芙蓉姐姐一出名,原来不名一文,后来一段时间出场费就达到一两万元。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厦门大学的易中天以前写过那么多的书,在市场上毫无反应,自从上了中央电视台一讲座,马上“Fans”云集,原来不为人注意的学问,现在一卖就是500万元(据有媒体统计,通过拍卖《品三国》这部书的书稿,易中天至少收入500万元)。因为中央电视台实在太有名,按央视名主持白岩松的说法,就是放条狗到中央电视台,每天让它按时露面叫两声,这条狗也马上就会变成名狗,价值千金,何况易中天是真的有学问。但是易中天的经历证明,在我们这个时代,光知道积累学问,不知道制造个人名声,即便你满腹经伦也是换不来经济利益的。
对于易中天的因势利导,大发其财,《科学投资》没有看法,这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人人向往,人如果有本事,都应该照着去效仿,因为易先生赚钱有其基础,十年寒窗,一朝梅花吐蕊,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对于其他朋友,以搞怪形式出名,然后希图博取名后利益,我们认为也无可厚非,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做法,只要不超乎法律规范,民主社会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独立选择。
然而,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我们建议你最好不要通过这种搞怪的方式出名。名,有好名,有坏名;有恶名,有善名。现在我们都讲究品牌,公司讲究企业品牌,个人讲究个人品牌。品牌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知名度,一个是美誉度。如易中天,通过自己的渊博学识,打出了知名度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当的美誉度,像这样的就可以称之为品牌。建立在品牌基础之上的利益获得,如果是品牌拥有者不过为己甚,希望在短时间内泽而渔,并且注意对品牌的维护,不断通过各种方式巩固和扩大品牌的影响力,相信他的利益可以长期收获下去,易中天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仅有知名度,而没有美誉度,是不能称为品牌的,所获利益也一定是短暂的,如芙蓉姐姐暂时的热闹之后,即迅速归于沉寂,现在还有谁想得起曾经有个芙蓉姐姐?还有谁肯像杭州某公司、重庆某公司一样,为请芙蓉姐姐露面掏个一两万元的出场费?许许多多像芙蓉姐姐一样,希望通过搞怪方式出名然后获利的朋友,将来面临的情况肯定与芙蓉姐姐一样。
《科学投资》的建议是,创业者应该向易中天学习,而不应该向芙蓉姐姐、芙蓉哥哥学习。创业者在为自己未来的创业活动做准备时,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应该竭尽全力建立个人名声。我们指的是好名声,品牌意义上的名声。在朋友圈子里、在单位、在行业中、在社会上建立好的个人名声,树立个人品牌形象,对于创业者未来的创业活动,将会起到莫大的帮助作用。
在天津武清区豆张庄,有一名创业者张红艳,是做草皮生意的,很多京津两地的绿化商甚至宁肯多花钱,都一定要用张红艳的草皮。作为一个女人,张红艳在村子里同样是一呼百应。原因就在于,张红艳在村民中、在行业圈子里拥有非常好的名声。在一个传统上由男人把持的行业里,张红艳轻而易举地打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显得鹤立鸡群。
我们在前面提过建议,希望创业者先择业、再就业、再创业,先大机构、大企业,再小机构、小企业。之所以劝朋友们遵循这样的一条创业道路,除了从积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角度考虑,我们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创业者能够借助就业单位的光环,迅速建立个人在朋友圈子里、在行业中、在社会上的良好名声,树立个人品牌。如果你去问问唐骏、高耀群这些成功的创业者,我们相信他们也会提出同样的建议。实际上,任何为别人工作都是短暂的,能够随时被别人拿走的东西都不能算是自己的财富,哪怕唐骏、高耀群、吴士宏都做到了职业经理人中的顶级岗位,但是他们还是不能避免被别人拿掉他们的宝座,甚至连一点反抗的力量都没有。只有个人品牌是持久的,只要你不愿意,别人就拿不走。所以,对于目前正在为别人打工,而将来准备自己创业的人,《科学投资》有两个建议:第一,尽心竭力为你的“东家”服务,表现出你最大的能力,这是职业道德,也是你建立个人品牌的基础;第二,在为“东家”服务的同时,抓住一切机会,建立个人在行业里、在圈子中的名声,擦亮个人的金字招牌。在这个年代,只知道埋头拉车,不知道抬头看路,只知道鞠躬尽瘁,追求默默者存,显然已经行不通了。
连2006年最受欢迎的国产电影《疯狂的石头》里,那个满嘴方言的小偷都知道“班尼路,牌子货”,穿在身上很得劲儿。记者在采访中接触过许多史玉柱的经销商,听到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只要是史玉柱做的,我们就有信心;跟着史总做,没有错。所以尽管史玉柱从来没有做过网络游戏生意,但是大型网络游戏《征途》一经推出,仍旧有那么多经销商趋之若鹜,这就是品牌的力量。
一个人,从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到拥有个人品牌,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在最短时间内建立个人品牌,为自己将来的创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科学投资》建议未来的创业者从现在开始做好三件事,第一,打好个人基础,修炼个人本领,像易中天就是一个“有本领”的人,中国的历史学家很多,详知三国历史的专家、学者、民间研究家更是多如牛毛,但是能将三国历史讲得这么栩栩如生,这么深入浅出,老小咸宜的,举国也就易中天一人。这是树立个人品牌的前提;第二,寻找一个好的平台,要想扬名四方,就应该站到高山上吹喇叭,如果你只知道站在山谷里吹喇叭,最多也只能是孤芳自赏;第三,通过合理的途径,抓住一切机会为自己扬名立万,像孔子一样,驾着马车四处跑宣传自己,肯定不如易中天在中央电视台做讲座来得轻松,也更加有效。总之,一个有本领的人,加上一个能够发挥自己本领的平台和积极的自我宣传,以及无信不立,让人们欣赏你,尊重你,信赖你,像史玉柱一样,你就能成为一个拥有个人品牌的人。能够成为一个拥有个人品牌的人,你的创业活动还没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纪律五:创业需要多方面的能力,有些人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可能是天生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创业的能力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不断的自我修炼才能够获得。对于创业者来说,分辨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我们已经说过,一个人要想在行业内、在社会上为自己建立个人品牌,本领是基础。这里所说的本领含义很广,既包括一个人的技能,亦包括一个人的才能,即经营管理的能力、处事的能力、应付紧急情况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科学投资》一贯主张,技能可以学习,才能可以修炼。才能的修炼是一件长期的事情,这里仅说技能。
对于一无资金,二无可靠社会关系的创业者来说,创业时最可倚恃的莫过于个人超卓的技能。技能的获得可以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从各种渠道拜师学艺,一是随时随地留心观察。
深圳市众鑫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陈子良,是农民子弟,出身贫寒,只念到小学毕业,现在要找到一个起点比陈子良更低的创业者,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按理说,像这样一个人,要么就是在家种一辈子的地,要么就是出来给人家做打工仔,每年赚个三瓜两枣,勉强养家糊口,除非出现奇迹,比如买彩票中了大奖,几乎难有改变个人命运的可能。然而陈子良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先是他在老家看到长途司机赚钱多,自己就借钱考了驾驶执照,然后又借钱买了辆二手的中巴车,开始跑长途运输,稍有积蓄后,他又觉得在家乡的这口小池塘里再挣也有限,想着深圳的人多,赚钱应该相对比较容易,自己又有驾驶汽车的本领,在深圳恐怕不难找口饭吃,卖掉汽车一鼓作气跑到深圳,在深圳南油集团远东工具有限公司找到了一份驾驶员的工作。这过程中,他看见公司的业务员赚钱比较多,又向公司提出,希望提拔自己当业务员。担心公司不同意,他就提出在为公司做驾驶员的同时,兼职做一些业务员的工作,可以不要报酬,他只是想多学点本事。有这样好的事情,公司当然同意。因为驾驶员兼业务员的工作,使他经常有机会陪客人吃饭,他发现深圳有很多客家菜馆的生意非常好,自己是客家人,知道客家菜并不难做,留心观察后,他又发现开饭馆的程序其实挺简单,自己完全可以操作。于是辞去了南油公司的工作,用自己的积蓄加上借贷,一共凑了4.5万元,租了间铁皮屋,在深圳开了一家客家菜馆,当起了老板,那时是1995年。到2000年,他发现到深圳打工的家乡人越来越多,有非常多的人是在深圳的各个电子工厂打工,再一打听,发现其时的电子工厂简直是暴利。于是他不停地请在深圳各家电子工厂的老乡吃饭,向他们打听电子工厂的运作程序,发现深圳大多数的电子厂都只是做来料加工,工艺上非常简单,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唬人。于是他卖掉生意兴旺的客家菜馆,又拉了几个在电子工厂打过工的朋友,一起成立了一家电子来料加工厂,经过五六年的发展,当年的小工厂变成了现在的深圳市众鑫科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拥有员工800多名。当年洗脚上岸的贫寒农家子弟,如今也变成了出有豪车居有大房的千万富翁。
陈子良的创业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修炼个人技能、锻炼个人才能的过程,由小到大,不急不躁,步步为营,终于修得了正果。对于起点不够理想的朋友,这是一条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