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范文

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

第1篇: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隐喻 唐诗 花 隐喻特点

一、引言

人类对隐喻的研究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修辞学中隐喻一直被理解为辞格——比喻的一种,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1]。最早对隐喻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是亚里士多德,他对隐喻本质的认识是“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2]亚氏从修辞层面认识了隐喻。所以,长期以来传统的隐喻研究都把隐喻作为语言中的修辞手段来研究。

随着人类认知的不断发展,隐喻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完成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3]一书标志着隐喻进入认知领域,它明确指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不可或缺的认知工具,存在于人的思想行为中。此时的隐喻不单单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更是被看作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是由两个域构成的,一个是相对清晰的始源域和一个结构相对模糊的目标域。隐喻就是将始源域的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之上,让我们通过始源域的结构来构建和理解目标域。隐喻一般是从熟悉的、有形的、具体的、常见的概念域来认知生疏的、无形的、抽象的、罕见的概念域,从而建立起不同概念系统之间的联系[4]。隐喻的这种认知机制同样适合于诗歌现象。

隐喻是诗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精华[5],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莱士·斯蒂文斯说:“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澳尔特加·卡塞特说:“诗歌就是隐喻”,华兹华斯在《序》中说:“诗歌所能表达的根本对象是某种情感体验,主要是通过隐喻的功能。”由此可见,隐喻是诗歌的基本构成方式,创作诗歌离不开隐喻。

中国是历史上的诗歌王国,中国诗歌蕴含的优美和深远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思想的根基。我国古诗词所取得的辉煌与灿烂与隐喻的使用不无关系。从《诗经》到《楚辞》再到唐诗宋词,几乎每个时代的诗歌中都大量存在着隐喻现象,而“花”的隐喻占了较大比例,在古诗词中俯拾皆是,且隐喻丰富。本文仅对唐诗中“花”的隐喻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期对“花”在唐诗中的隐喻规律及特点进行简单归纳,文中涉及的语料均来自1983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

二、唐诗中“花”的隐喻认知解读

花作为一种植物,可以说是人们最多接触的植物之一,人们对其外表和特征比较熟悉,这成为关于“花”的隐喻的经验基础。

“花”这一意象常被诗人借用所以它大量存在于古诗词中,尤其是在唐诗中更是占有重要一席。本文通过对《唐诗鉴赏辞典》的查询,共收集到涉及“花”的隐喻的诗歌有270多首,对其目标域的分析归纳后发现,“花”的隐喻大致分为以下几类:隐喻时光流逝和人生短促;隐喻命运凄凉、内心孤独、失望的情感;隐喻离情别意、相思之情及归思;隐喻国家破败、荒凉等等。

(一)“花”隐喻时光流逝、人生短促或易逝的事物

1.感伤落花、抒发人生短促、红颜易老的无奈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一诗中多次提到“花”这一意象都有此含义。如其中最出名的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对比,而且强调了时光流逝的无情事实和听天由命的无奈情绪,真实动情,耐人寻味。翁宏《春残》中的“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既是春残,自然落花无数,而无数落花又很容易引起人们韶华易逝、青春难再之感。现在,这位女子,正当芳龄,却独立庭院,青春在消逝,欢娱难为继,她的命运和这春残的落花,不是一模一样吗?作者将落花与思妇互相映衬,倍觉凄然。

2.用“花”隐喻短暂易逝、难以持久或非常珍贵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人生、时光、还有很多短暂易逝但又弥足珍贵的东西,所以“花”的隐喻范围为适应创作的需求也有所扩展。例如在白居易《花非花》一诗中“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这里取喻于花、雾表明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金缕衣》一诗中“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用“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因此远远大于“及时行乐”这一庸俗思想本身,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层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又是多耐人寻味,多有艺术说服力!

(二)“花”隐喻命运凄凉、内心孤独、失望

司马札《宫怨》中“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这两句写落花,以花零落、随水流逝的景象,象征宫女青春空逝的痛苦与悲哀,借落花无情写出宫女对命运的感叹。宫花非不美,但年年自开自落,无人观赏,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流水逝去。在宫女看来,自己将孤独终老,无人问津这一凄凉的命运与这落花又何其相似!有些诗句借写“花”、“山”等自然景物的有情来反衬人的无情表达作者的失望、孤独之情。如,杜甫《后游》一诗中“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其含义是自从上次游览之后,美好的江山好象也在那儿“忆”着我,“等待”着我的再游;花也绽笑脸,柳也扭柔腰,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欢迎我再度登临。这两句明确地写出了此地山水草木都已对诗人有情,含蓄地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的,这透露了作者对人世间的失望之情。杜甫还有一首诗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发潭州》。其中的“岸花飞送客,樯燕语留人”两句赋予落花、飞燕以人的感情来“送客”、“留人”,这就有力地渲染了一种十分悲凉冷落的气氛,这种气氛生动地表现了世情的淡薄,人不如岸花樯燕;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辗转流徙、飘荡无依的深沉感慨。

(三)“花”隐喻离情别意、相思之情及归思

离愁别绪是唐诗的一个重要主题,那么用“花”来隐喻离愁别绪也属正常。“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是李白《灞陵行送别》中的诗句,与友人离别的愁绪就像古树无花的凄凉心境,写出了与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写女子相思的痴情,是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不同诗人写来就各有一种面貌。薛维翰《闺怨》:“美人怨何深,含情倚金阁。不笑不复语,珠泪纷纷落。”从落泪见怨情之苦。李白笔下的女子:“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长相思》)。也写掉泪,却以“代言”形式说希望丈夫回来看一看,以验证自己相思的情深。而孟郊的《怨诗》中“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死”构思更为奇特。诗中女主人公天真地说:试把我们两个人的眼泪,各自滴在芙蓉池中,看一看今夏美丽的莲花为谁的泪水浸死。显然,在她心目中看来,谁的泪更多,谁的泪更苦涩,莲花就将“为谁”而“死”。那么,谁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测定出来了。池中有泪,花亦为之死,其情之深真可“泣鬼神”了。这一构思使相思之情形象化。

曹松的《南海旅次》中“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形象地揭示出羁旅逢春的典型心境,把他对归思的抒写推向。句中以含苞待放的百花比喻处于抑制状态的归心,进而表现每到春天他的心都受到刺激,引起归思泛滥,那就象被春风催开的百花,竞相怒放,不由自主。

(四)用“花”隐喻国家破败、世事衰败的愁绪

唐诗中用“花”来隐喻“国破山河在,花落鸟空啼”愁绪的诗句非常之多,最为典型的就是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由于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以致原本无感情的“花”也流下了泪水。这里将“花”拟人化,也是一种隐喻。作者将自己的愁绪转嫁给原本无情感的“花”更加流露出作者对安史之乱带来的山河破碎、满目凄凉的无限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此句中将“草花”前面加上一个“野”字,这就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象。用“野花”的荒僻气象来隐喻世事的衰败,曾经的繁荣如今全都败落荒芜了。

(五)用“花”隐喻喜悦、欢快之情

前面我们分析了在唐诗中常用“花”来隐喻一种凄凉、伤心的情绪那么与之相对的诗人们也常用春暖花开来隐喻欢快愉悦的心情。杜甫《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作者通过描绘了一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画面。在这首诗中诗人表露了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此外,窦叔向的《夏夜宿表兄话旧》中的“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用“夜合花”开来隐喻作者和表兄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之情。

(六)用“花”隐喻好看的女子

现在我们常用“如花似玉”来形容女子的姿容出众,而在唐诗中就已出现用“花”来隐喻好看的女子的例子。“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是李白《越中览古》中的诗句,“宫女如花”即隐喻像花一样美丽漂亮的女子,除此之外其《长相思》中“美人如花隔云端”直接写出隐喻“美人如花”。

(七)用“花”隐喻音乐

上面所述的“花”的六大隐喻都是在唐诗中比较常见,此外还有一种出现频率比较少的情况,即将“花”隐喻为音乐。郎士元的《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疑有碧桃千树花”以花为意象隐喻音乐。它意味着那奇妙的、非人世间的音乐,宜乎如此奇妙的、非人世间的灵境。它同时又象征着那笙声的明媚、热烈、欢快。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芙蓉泣露香兰笑”是从乐声(如泣如笑)着想进行隐喻的,李白《梅花落》中“江城五月落梅花”是以曲名为源域进行隐喻的。

三、唐诗中“花”隐喻的特点

(一)唐诗中“花”所隐喻的目标域多是比较抽象的事物

在《唐诗鉴赏辞典》收集到的270多首含“花”的隐喻诗歌中,大多数都是隐喻抽象的事物,只有8首是隐喻具体的人或事物,这与隐喻本身有着密切的联系。隐喻一般是用具体的、有形的始源域来映射无形的、抽象的目标域。

(二)唐诗中“花”所隐喻的目标域具有多样性[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事物之间的联系不断地被人们发现,而且人们也通过自己的丰富想象力不断建立各种事物的联系,同一个始源域可以映射不同的目标域。“花”这一事物既可隐喻比较抽象的情感如离情别意、归思,还可以用来隐喻客观事物如音乐、美人。由此可见其目标域是丰富的。

(三)唐诗中“花”所隐喻的抽象情感多与愁、思相关

根据上文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出唐诗中“花”所隐喻的抽象情感多与愁、思相关。在五类隐喻人的抽象情感的诗句里只有一类是映射喜悦欢快之情而其他四类虽然具体对象不同但都抒发了诗人的愁与思。之所以具有这一特点多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诗人们意气昂扬,希冀建功立业,体现出积极进取精神,但他们的仕途往往充满挫折,如韩愈、李白、杜甫等事业诸多不顺;后发生安史之乱社会动荡、战事频繁,因此诗人们的诗歌中体现出失望、忧愁的情绪也很正常,而且落花经常会使人引发出伤感的情绪那么借“花”来隐喻愁、思就不难理解了。

四、结语

隐喻不仅是语言中的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工具和结果,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隐喻对我们认识世界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的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7]诗歌与隐喻有着密切的联系,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唐诗中“花”的隐喻数量较多,且映射的目标域具有多样性。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莱考夫,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伦敦: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80.

[4]林丽君.唐诗中“草”的隐喻认知解读[J].山东社会科学,2010,(6).

[5]刘海波,段成.李白诗词中的概念隐喻研究[J].沈阳大学学报,2010,(1).

第2篇: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戈麦;诗歌;悲剧意识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农村向城市转型的起始时期。这种转型不仅是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转型上,作为上层建筑的价值和文化也在随之发生了改变。诗人戈麦正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转型的时代里。

戈麦是一个来自于东北农村的孩子,在北京求学的过程中会有格格不入的感觉。他发现人生活在时代中是如此的孤独,一切都只不过是从一个悲剧走向另一个悲剧没有尽头。这让诗人在人类生存的价值上产生了困惑。加之转型期里,在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后,使诗人在面对如何写作诗歌,是否要接受西方文化,如何把西方文化引进诗歌中等问题时,出现了文化选择的困惑。这都让诗人内心充满了极度迷茫和无能无力。这样的环境使得诗人滋生强烈的失落感,而这种失落感也正是其诗歌中悲剧意识的主要根源。

悲剧意识既是个人性的也是社会性的,戈麦的悲剧意识同样如此。它与诗人的人生体验、以及对东西方文化的研究探索是分不开的,更与其对生存价值的探寻和对个人理想的追寻密不可分。此外,戈麦诗歌中的悲剧意识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息息相关。正是这些要素共同造就了戈麦诗歌中的悲剧意识,使其悲剧意识形成一种独特精神气质,并通过作品传达出来。

戈麦诗歌中悲剧意识是由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形成的。戈麦的诗歌中所流露出悲剧意识,正映射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命运的呐喊与反抗,也从中引发人们对生存与价值的疑问。

一、宗教情怀

戈麦诗歌中有着明显的宗教情怀,主要表现在对痛苦的态度上。面对痛苦,戈麦并不拒绝它,而是通过苦难加深了对神灵的信仰。在他的心目中苦难是通往幸福的捷径,他相信通过宗教能够带领他获得幸福。

当时诗人的生活境遇十分的困难。在他的诗中也有着这样的倾诉:“生活制造了众多的厌世者/一代一代的/无休止的/敲打着饥饿的种。”(《生活》)好友西渡也有过相关的描述“他吃饭、抽烟的钱都是掐得很紧的。但到月底往往还是上顿不接下顿。”[1]当人们被现实打倒时,往往会去寻找精神上的寄托,宗教就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诗人希望宗教能将他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幻想能带上他通往神明的路。“扶正良知,信仰像一支光的影子拉长/航路如此清晰,尘世的珍珠和少女/像一朵朵光的/堆积在半个天上/厚重的云海,因陀罗的席子在渊壑之上悬浮。”(《佛光(一)》)①他心中有着这样的信仰,温暖的佛光照耀着他孱弱的心灵,他看破了世上的一切悲剧,祈祷神灵能带着他远离尘世的悲伤,在佛光普照的天路上有着简单而安详并远离悲剧的地方。

有学者认为戈麦在面对自我的失望,乃至对整个时代的失望时,他才选择宗教做为皈依,然而宗教却并没有拯救他,“他只有痛苦地面对黑暗中的自己,靠自己的力量去洁净自己,去保护自己不受到屈辱。而诗人自我的避难所无非是想象力,和他诗歌的王国。”[2]戈麦在自己想象的界里遨游,以诗歌为城堡,在其间构建一些小小的美好。因此,在他那些悲伤的诗句中也会看到阳光的存在。他想象着上帝给予了吃不完的丰盛晚餐,美好的南方小站,美女的动人歌声。在这样的想象中,诗人心灵获得一点点的重生,但是现实又狠狠地把他打回原形了,如同“神在它们的体内日复一日培养的心机/终将在一场久久的酝酿的危险中化为泡影”(《如果种子不死》)。当孤单地面对幻想变成泡影之后,他发现自己更加的悲伤,那些美好只是幻象,只是他自己因信仰而生发出来的。这样的诗人更陷入绝望。

戈麦的诗歌中常会出现他对上帝的呼唤,“主啊,还要等到什么时辰/我们屈辱的生存才能拯救,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洗却世人眼中的尘土/洗却剧目中我们小丑一样的恶运。”(《我们背上的污点》)诗人呐喊着希望上帝能够拯救他,让他洗却心中的痛苦。但上帝似乎听不到他的呐喊,命运的枷锁始终让他揣不过气。“难以想象的是昨夜飞临的彗星/是雪,石头/是灾难之中摘菜豆子的姑娘。”(《难以想象的是》)他幻想着彗星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的天使,但是“今夜过后,你是燃烧于云层/还是穿越环形的大地,这是可怕的意念/在茫茫的寰宇之中我触及了/你一年一度的隐痛和焦虑。”(《彗星》)幻想的天使并没有带走他的悲伤,反而让他看到了上帝也是苦难的。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的,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心境,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因此,戈麦在苦苦追寻宗教护佑的过程中发现宗教并不是能解救他的主,他的阳光之路又慢慢遍布黑暗。“我的小天使走了,我的小木屋废了,我的小炉子被岁月封了,我的青春没了。我的小兄弟火了,我的小孔雀飞了,我的可爱的光阴的衬衫在电杆后一闪。”(《岁末十四行(三)》)他宗教的信仰也慢慢走向尽头、满含着悲剧色彩。

二、敏感特征

戈麦是一位带有神经质般敏感的人,强烈的洞察能力让他对实事看得过于清醒。当诗人幻想着“二十二颗秤杆上的银星,一边压着空心的数量,一边猜测二十二,很可能是一个命令的终点/我躺在床上反复考虑着它到底代表着什么。”(《二十二》)的时候,这些看似平凡的二十二颗秤杆上符号正与诗人二十二岁的年华相对应,这些秤杆引发了诗人敏感的思维,跳跃般反思着自己的人生历程。

对时光流逝地惋惜和哀叹是他敏感神经的具象呈现,“在时间消逝之前的那段时间/我一直梦到一个巨大的翅膀向我逼近/在我内心深处出现石子连续的敲击。一条夜间行走的蛇无意中撞见了自己的尾部/于是变得弯曲,像海洋的曲面/陆地在消逝过程中变成一枚致命的颗粒。”(《眺望时间消逝》)时光在他看来是流逝的,只能追忆的,那里没有欢声笑语,只有孤单和冷酷。在面对时间的消逝,戈麦是痛苦而悲伤的。他认为时间的尽头便是死亡,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他早已看到悲伤的结局,而一切都显得是那么的毫无意义。“在冬末的窗前/等待着时光流尽/泪水模糊的雪地/黑天使默然走过”(《流年》)时光一点一滴的流走,希望也随着破灭,等待诗人的只有黑暗与阴霾。

黄昏的来临正如时光的流逝,戈麦在诗歌中常会用到“黄昏”这一意象,一面他赞叹着“黄昏”,“你这所有白昼温暖的梦想。”(《献给黄昏》),另一面他又对黄昏充满恐惧,“三个黄昏/在门外叫喊/三个黄昏从窗外。伸进头来三个饿鬼”(《叩门》)。那种既向往又惧怕的矛盾心理正是诗人神经质般敏感所致。也由此可见诗人在呼喊“请交还我吧/一张通往夕阳的证件”(《记忆》)之时,并不是心甘情愿,也绝不是无病,而是生的无奈昭示着他走向黄昏。”[3]黄昏的晚霞照耀着诗人冷寂的内心,在几乎走向绝境的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但黄昏消失的时刻也正是黑暗来临之际,黄昏的美好也只是昙花一现。

戈麦本身的矛盾和敏感,使得他时常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又幻想着时光倒流,“王在沉思,是天堂还是地狱/时光倒流,一颗头颅跑回审判台上/野火从废墟的石头上燃起/幸存的人们重新向火灾深处走去/海水重新返回大地/松散的阳光流入一片广阔的空虚。”(《妄想时光倒流》)他在阴暗悲霾的境遇里又是如此渴望光明,渴望脱离苦难,渴望阳光的照耀,能驱赶空虚与阴霾。

但时光终究带走了这位年轻诗人,以一种悲伤的姿态。“海上,一只漂流的瓶子/我不知道它在海里漂到何时。”(《海上,一直漂流的瓶子》)戈麦就像这只漂流瓶一样在时光里穿梭着,哪里才是尽头,哪里才有属于他欢快的天堂,我们不知道。在戈麦看来“从死到生,仅一次距离”(《尝试生活》),光的流逝对于戈麦也只是一次从死到生的距离。

三、死亡意识

死作为生的对立面,对死亡的意识反映出人对生的自觉。在感性与理性的交汇下,只有死才能使其获得解脱,唤起人们的共同感和对时代的关注,让人们审视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曾说:“死亡是一门艺术,诗人的死实际等于诗人的再生。”戈麦在长久的内心隐痛和挣扎中终走向死亡和毁灭,这是由他的人生理想和对死亡的深刻理解和死亡意识决定的。戈麦死了但是他的诗歌却因此得到了升华。

有学者在解读戈麦死亡之谜时,有过如下阐述“自我命运及现实生活的无法把握、无法驾御使他产生一种强烈的虚无感。尽管每个人都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但每一个人又都程度不同地受到现实生活的制约,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仿佛与它签署了一份合同,他须靠自己一生不断的劳作来实现这份合同。这时,人就成了生活的奴隶而非主任。对此,戈麦有着独到而深刻的理解,‘累积病患者的需求’,‘像一笔坚硬的债,我要用全部的生命偿还’,然而‘偿还’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过程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这样,生命就要受到结算’《未来某一时刻自我的画像》活着对他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这就使他产生一种逃避现实生活的倾向。与现实的隔离使他成为一个‘厌世者’(1990年,他与西渡合作自印的小刊物《厌世者》)”[4]戈麦在逃避这个社会所有的苦难和悲剧,他绝望地呐喊着“好了。我现在接受全部的失败/全部的空酒瓶子和漏着小眼儿的鸡蛋/好了。我已经可以完成一次重要的分裂/仅仅一次,就可以干得异常完美。”(《誓言》)他带着对永恒生命的期待和决心走向死亡,他要进行一次涅,一次重生。他看到了“末日路上行人稀少”(《末日》),他“为最后的祝愿/在酒器中浸泡了你的青春”“趁今夜星光/我们拥入海底/海蛇尾随着我的背影/我的喜悦你细细地凝视。”(《衷曲》)诗人向死而生的欲望跃然纸间,他追逐着死亡的脚步,试图用死亡来叩响生命之门。

诗人在自述中曾说自己“喜欢水,喜欢漫游”[5],他的很多诗题直接用“水”来命名或与“水”有关的,如《水》、《游泳》、《流动的河流》、《望见大海》、《渡口》等等。戈麦“把自己的肉身、灵魂、梦、诗歌、语言把拯救和沦落,把希望和幻灭,把喜悦和悲哀等全融进‘水’的流逝和动荡之中,赋予笔下的‘水’以丰富的涵义和变换的色彩。”[6]正是“水”的温柔抚慰着诗人躁动不安的心,诗人甚至觉得只有“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水中”(《一个人》)才是自由安全的。1991年9月24日,他选择了永远地生活在水中,在北京西郊万泉河里,在水的环绕下他以一种高傲地姿态,选择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

戈麦等不到上帝垂怜,等不到时光逆转,只能为自己选择生命的终结。在他在选择死亡的时候他像卡夫卡一样试图将自己的作品全部毁灭,他悲叹的说:“对于我/诗歌是/一场空”(《那些看不见的事物》)。这是近乎绝望的控诉,无助脆弱的内心暗示着他要离开的决绝。戈麦放弃通过诗歌来拯救社会,他想要死亡来警示世人。他的死亡也许并非悲剧,反而是某种形式的解脱,有着对未知的希冀。

四、结语

戈麦悲剧性的生命体验,及所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促使诗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戈麦诗歌中的悲剧意识主要表现在他的宗教情怀、敏感特征和死亡意识上。他以诗歌为工具,试图通过诗歌来找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诗人以生命为代价进行诗歌创作,并在这种生命叙事中将丰富的悲剧意识表达出来,这也许就是戈麦诗歌有独特魅力的所在。

注释:

①文中所引用戈麦的诗均选自戈麦诗全编[M]北京:三联书店,1999.

参考文献:

[1]西渡.死是不可能的.戈麦诗全编[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R知遥.宿命的呐喊和可谓的现实――戈麦诗歌的臆解[J].名作欣赏,2009.24.

[3]张文刚.戈麦诗歌中的“死亡”意象解读[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05.

[4]吕周聚.戈麦自杀的“内部故事”解读[M].阴山学刊,2005.04.

[5]戈麦.戈麦自述.戈麦诗全编[M].北京:三联书店,1999.

第3篇: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范文

1.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修睦《落叶》,全国卷)

2.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江西卷)

3.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梦江南》,江苏卷)

4. 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李纲《望江南》,福建卷)

5.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曹伯启《子规》,四川卷)

考生对“空”字的理解是否准确会影响其对诗歌内容和主题的把握,其中四川卷更是直接要考生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空”字。那么,诗词中的常见字“空”究竟有哪些意思,它们能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意。不妨对这个问题做个浅究。

一、 解为天空

诗词中有些空作名词,解释为天空,即我们仰望的苍穹。“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因为月光明亮,所以空中流动的白霜让人难以发现。这里的空就是指自然中的天空。“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晴朗的天空中一只鹤排云而飞,一翅冲天,流露出作者对秋景的喜爱与欣赏。“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青天碧落下孤帆在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不见,只有滚滚江水充满视野。以天空的辽阔衬出孤舟的渺小,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与离别的惆怅之情也自然显现。2012年全国卷所选的诗歌修睦的《落叶》中“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的“空”即为天空的意思:落叶或随流水而逝,或在暮色苍茫中在河边的上空飘零。修睦是位僧人,这里的“空”既有诗人对落叶身世的感叹,又有浓厚的禅意隐含其间,让人玩味不已。

二、 解为空虚

这里的空虚不是指精神上的无所依赖,不充实,而是指没有,不存在的意思。2012年福建高考卷所选的李纲的《望江南》中有“蓑衣时振玉花空”,身披蓑衣的渔翁在寒天雪地中垂钓,不时地振落身上的雪花,身上可得暂时的干净。这里的“空”即没有的意思。这句话表现出渔翁垂钓时的凝神与淡定。再比如陆游的《示儿》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里的“万事空”解释为什么也没有了。作者明明知道人死后什么都没有,换句话说他知道人活着的时候不必执着于外事外物,但还是因生前未能看见祖国统一而感到遗憾。作者浓厚的爱国深情通过明知是空却依旧执念这一矛盾很好地体现。与之相类似的词句还有“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临江仙》)。写人事的功过转瞬即逝,而自然却永恒不变。这里既有作者清醒的认识,又有作者对此认识之后的无奈与悲叹。

三、 解为空旷、空灵、空寂等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诗人们常用“空”字来状写自然景物,突显景物的幽深宁静、空明浩渺。唐代诗人王维,把“空”字的这一用法发挥到极致。《山居秋暝》中“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山”即幽静空寂之山,一个“空”字,写出了山中树木繁茂的景象,掩盖了人们活动的痕迹,表现诗人对雨后山中的空明洁净与清新宁静的喜爱之情。《鸟鸣涧》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句,诗人以“空”字不仅状写了春涧的幽静,也表现了诗人置身大自然中那种宁静悠闲的心态。他的《过香积寺》中“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用“空”字写香积寺水潭在暮色降临时的空明幽静,并由此景联想到一个佛教故事,心里不禁产生了“心如止水”“惟好心静”之情。王维中年信佛,诗中多禅意。而这些禅意多通过其诗中的“空”字体现一二。

以“空”形容某处景或某事物,如上述的空山,空潭,往往不是强调其中的景或事物稀少,而是强调自然景物或事物客观地存在,自在的状态,少有人的行踪。以“空”写自然的生机,以“空”展现自然的博大,以“空”显现自然的宁静悠远,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飞鸟、深潭,这一切清净、明媚,生机盎然,同时又是那么静谧、幽深,以至诗人最后心与境都归于空寂。若不是心中有禅意,胸中无世俗杂念,诗人是无法感知到自然的空灵之美的。

四、 解为白白地,徒然,只不过

“空”字解释为此意时的表现形式一般有两种:1.人+空+动作或状态;2.物+空+动作或状态。第一种形式一般表示人做出某种动作的徒劳无意。如“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表达了动作发出者的无奈,对于致使动作发出者的动作行为徒劳无意的人,则表达出抱怨或愤恨。第二种形式是某物做出的某种行为或呈现的某种状态,这种行为或状态人并没有发觉,或发觉了也没有给予重视,如“隔叶黄鹂空好音”表达对人事的悲叹与感慨。“空”解释为“白白地,徒然,只不过”时主要有以下几种情感表达:

1.表现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劝勉他人珍惜时光。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中作者以花朵凋零,只能徒然折枝来奉劝人们惜时。“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该句以白头时徒劳悲伤来启示人们惜时抗击敌寇,收复河山。一个“空”字,表现对现实中蹉跎岁月的行为的不满与哀痛。“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其中“空”字中有对魏万的谆谆教诲,也包含了了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2.表现对国事的担忧,对统治者不满的悲愤情绪。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诗人胸怀报国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年华老去。一个“空”字将诗人的哀伤愤恨之情和盘托出。“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频繁的战争牺牲了无数人的性命,换到的只有区区的蒲桃而已。“空”字也用于讽刺帝王的好大喜功。如:“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李商隐《马嵬》)“虎旅”虽“鸣宵柝”,却不是为了保卫皇帝和贵妃的安全,而是要发动兵变。这些“空”字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既悲又愤的情感。

3.表现英雄失意之悲与对怀才不遇者的同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黄莺隔叶,婉转鸣啼,可这好音却是徒劳的,因为无人来听。“空”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暗含了诗人对英雄事业未竟的同情和遗憾,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失落之情。“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元帝从图画里略识昭君,实际上根本不识昭君,所以造成了昭君葬身塞外的悲剧。昭君的魂魄只有在夜月中徒自归来。“空”字充满对君王不识的怨恨与无奈,这正是诗人有才不被任用的情感写照。

在今年高考语文试题中,江西卷、江苏卷、四川卷中的诗歌鉴赏题所选的诗词里的“空”都解释为“白白地,徒劳的”。“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秦观《江城子》)与“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梦江南》)里的“空”都表达了思妇对美好年华如水流逝而心上人却不在眼前的悲凉怅恨之情。

第4篇: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范文

黛玉,经历了亲情的丧失,从苏州的画舫,一个人默默地走出来,那是她孤身一个人面向尘世的开始,是去奔向苦难,还是找寻幸福?到底有多少人生遗落与苦难等待着她,不谙世事的她也许并没有想过。

黛玉,有着绝世的容貌,满腹的才情,两弯似蹙非蹙娥眉,有着似喜非喜含情默默的双眸;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谈笑间,也总是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映水,倩影袅袅婀娜,行动如一缕柔风,身姿盈弱,好似飘荡的拂柳,盛开满腹优雅若兰的心花,那份脱俗的美,犹如一缕馨香,如梦如烟,默默地装点着大观园的每一个景致。

黛玉,空灵如波,轻盈柔美似落叶,委婉含蓄,妩媚深情,愁煞身边人......

黛玉,是大观园里真正的诗人,她用诗造就了她的孤傲清高,忧郁脱俗气质。她用一颗诗心活在自己的真性情世界里,爱情是她生命的全部,她用情和爱浇灌着自己柔弱的生命,滋润着自己如花的灵魂。

黛玉,晓露轻愁,轻灵如斯,心里揣满清秀的诗句,还有对生活、对幸福的期待……带着天生的柔弱,还有多愁善感走向了她的人生之路。指尖微微的苦痛与得失,唯感心灵的孤单,默默地、无声地,瘦了河岸的古柳,惊了燕雀的嬉戏。生命中,两行清泪,那是尘世在向她诉说的怜悯。

黛玉,原本用一世的爱恋,洒一世的泪,接纳一生的苦难,只为用爱等了几世的宝玉,只为拥有这一生一世的唯一!只是不知道当所有的泪都流干之前,是否就已经用如此的专注和执着,默默地书写着内心的失落和悲伤?

有谁能知?黛玉的前世今生的爱恋,经历过多少个无尽的岁月的等待?我们也许看到的只是她的这一生。唯有尘世轮回的情缘才能做出准确的回答。等待的过程,那是几生几世漫长岁月锤成的一条期盼的长链,每一个环节都牵着青青翠竹上的斑斑痴心,漫漫情丝,缕缕情怀。我想,那份痛,也一样有着犹似面对长城的恸哭与悲切......

绛珠草,你既使泪流成河,情洒成海,动地感天,能赢得那一声倾情的呼唤吗?那盈盈走来的身影,几人能懂?

片片花魂遗落尘世,一朝飞鸟惊醒,那萦绕千年的情愫,回荡几世的情爱,在万般绝望的那一刻,都被你纤纤玉手举起多情的花锄,用你满心的情爱荡开一地感叹,挥洒满地哀愁,收却一片苦痛!

谁人能知,等待说爱的日子,等待相依相守的日子,就像无尽而漫长的黑夜,像山涧漫漫流淌的涓涓溪流,永无止境......直到你满颊红晕,泪流成河,只好用满腹的哀怨,撕碎那绢帕,连同那爱的魂魄,还有弄情的诗稿,一同撕碎并燃尽!

洞房,那是你渴望无数次的红烛,可它却变成了别人的新房;还有那期待一生常伴左右的君郎,到头来红烛高照的那一刻,却伴在别人的身旁?!

那个春日,花瓣飘零,人也飘零,情也飘零,爱也飘零……情与爱的馨香也随飘飞的花瓣,飞离尘世,香由风散,这个尘世,黛玉无形的情爱的遗失,有谁能懂?有谁能知?只有那满地零落的花瓣在默默地诉说……伴着那一声声诉说,黛玉那零落的心花随着花儿的凋落,也化作一怀愁绪,一切都成为尘世无限而遥远的梦......

流年似水,爱恋满心,在情爱遗失的那一刻,春尽了,爱没了,无尽的落花在园内的堆积,一如你不断积淀的愁绪。你用一生的清泪没有换回情爱的圆满,满心的渴盼与期望被那门地的世俗观念掩埋已尽!唯有依旧带着满眼的泪痕,扶着第一场春雨后湿漉漉的石级,默默独行于水城幽静宁谧的深巷,看着虚掩的木门,半闭的门扉,也静静地关闭了爱的心门……

黛玉,你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一切,解读着你的爱,我想,那是你心中的多少情思无处释然,只好用疑惑和挑剔掩盖心中哀愁。春来春往,花开花落,每朵花都懂你的心,每一个季节都用无尽的变化聆听你的心音,都让你哀伤无限,伴四季花香与尘世的轮回零落,解读命运给予你的不公和悲喜,多少次,你孤身一人,默默行走在大观园中,泪洒石阶,情动花容......

黛玉的身影是大观园中的最美,黛玉的情愁也是大观园中最惹人爱怜的情愁。每当看见黛玉提着花囊的纤弱身影出现在园中,就如听到她如泣如诉的低吟声,那份凄苦与哀怨就像要穿透冷月下落英缤纷的漫漫石阶,犹如看见两行悲戚的清泪无声的低落于苍苔下的花冢。试问,当你用一片情愁掩葬那片片花瓣,可有谁会为你埋葬你心灵凋零残败的爱的花瓣?写到此,我也不仅为黛玉泪洒潸然......

大观园中时光流逝,红楼之中,伊人之梦也许还会不断上演……。季节更替,时光如梭一如园外的世界。当园中繁华落尽,伊人杳去,是谁还在低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如此凄切,如此幽怨。

用佛的伦理来解释,黛玉,本是带着报恩的心愿来到人间;是她,手舞花锄,怜花葬花泣残红。

黛玉,带着满眼的新奇和满心的疑虑踏进似乎有着无限亲情的豪府,走进那个看似繁华,实则明争暗斗的大观园;

黛玉,才情四溢,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文思敏捷,满腹诗行,口齿噙香对月吟;

黛玉,一腔爱恋,一世情愁,伴着欢笑和泪水走过十八岁的人生;

黛玉,飘逸若仙,款款降落人间,在尘世寻到她前世今生等待和爱恋,却因为世俗的观念未能与她常伴一生,怀着无限的悲愤,情洒红尘,泪洒世间,魂归仙境;

不是吗?林黛玉后来的尘世间,也一样有无数痴情女子,一代一代生活在黛玉的悲情往事里,无限尘世,依然不断地上演着没有结局的“红楼梦”的悲剧......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那个满口诗香,手执罗帕轻掩朱唇的女子,那个被多少代人怜香惜玉、叹息垂泪的女孩,抑郁,唯美,寒冷而高贵,带着些许谈谈的凝愁,哀婉脱俗,用一颗零落的爱心等到了“一缕香魂随风散,三更不曾入梦来”。黛玉,带着对宝玉深沉的爱,还有绵绵的恨,带着一生都也流不尽的泪,她单薄枯瘦的身躯,已随飘扬的花瓣,漂泊到天的尽头,远去成灰,落地成殇。

第5篇: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范文

曲阜师范大学的文化底蕴很深,儿子考上了这所大学,我挺高兴的,可我知道妻子心里不满意,儿子心里不痛快。为了让儿子能够多了解一些孔子的伟大,以便以后能精辟的解读孔子思想,上个星期天,我带着妻子和儿子游览了孔府、孔庙和孔林。谁知道,这母子俩对“三孔”不感兴趣,像逛公园似的走马观花地玩了一天。看着母子俩连一点点人生感悟都没有,心里挺不是味的。

回家后,那几天我就琢磨着,妻子对儒家学说不感兴趣,还可以理解,因为这些年来,妻子的心里只有我和孩子,只有家里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可儿子生长在孔孟之乡,现在都已经高中毕业了,竟然对孔孟学说还如此陌生,这可怎么得了!不行,趁着儿子还没有到曲阜师范大学报到之前,再带母子俩到尼山书院和夫子洞去游览一番,继续实地启发儿子对孔子这个伟大历史人物的感性认识。

孔子一生宣传仁政德治的思想,其“仁者,爱人”的思想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折射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和实践,使教育平民化,使官学转化为私学,让平民教育成为了可能。

孔子礼乐御射书数的六艺教育,从古自今培育了无数英雄豪杰,他这面大旗至今仍然还是光芒万丈,照耀着人类。例如,美国人出版的《世界名人大辞典》、《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百人》,英国人编撰的《人民年鉴手册》一书当中,孔子均被列在了世界第一位。

尼山,位于曲阜城区东南三十公里处,原名尼丘山。尼山不算高,但周围五峰连峙,峦嶂相迭,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景色。尼山的东面,有常年不竭的智源溪,终年流水潺潺,即便是最寒冷的冬季,苍松翠柏也充满了勃勃生机。

尼山书院,坐落在尼山脚下。尼山书院与洙泗书院、石门书院、春秋书院并称为曲阜四大书院。中国的书院讲学之风主要是从宋代开始的。

公元1035年,苏州知府范仲淹将州学和孔庙结合在一起,创立了“庙学合一”。 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愿对尼山孔庙进行扩建。元朝初期,书院列入了全国官办系统。1336年,中书左丞王懋德奏请在尼山创建书院,并保举彭璠为山长,创建了尼山书院。元朝末年,尼山书院败落。1417年由五十九代衍圣公孔彦缙发起重修。1494年,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绪、四氏学学录孔公璜又再次修建。如今保存的尼山书院建筑是清朝道光年间所修建的庙宇。

以前那所独立的尼山书院,建在尼山孔庙东北的百余米处,独为一院。书院内有正房3间,东西厢房各3间,系当年讲学授业和纪念孔子的地方。1925年,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再度重修,除修复了尼山孔庙之外,又修复了尼山书院及颜母祠。

尼山书院,是中国古代众多书院中的组成部分,影响并不多么大,但因为它地处圣人故乡,与儒家创始人孔子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因此也就具有了一些独特之处。

尼山孔庙因孔子诞生于尼山而建,尼山书院又依尼山孔庙而建,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书院建于圣人的诞生之地。今天的尼山书院即尼山孔庙。

尼山书院周围有一千多棵桧柏,棵棵郁郁葱葱,树干笔直,树冠不大,形似毛笔,被人们称为文柏、笔柏。古朴的青砖灰瓦隐藏在尼山书院苍翠的树木中。

尼山书院共有院落五进,殿堂五十多间,正门名棂星门,棂星门前,立有“大明尼山书院”的石碑。二门名为大成门。寺庙主体建筑为大成殿,殿前有两庑各五间,殿的东、西各有掖门。殿后有寝殿三间,两庑各三间。东、西两侧门连接两旁跨院。东院前为讲堂,后为土地祠,西院东侧连接毓圣侯祠,单成一院。西侧为启圣王殿和寝殿,是供奉孔子父母的地方。寺庙内外有元、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石碑十余幢,是了解孔子出生地尼山及其建筑群历史沿革的重要资料。

尼山书院红墙金瓦,院内苍松林立,古木参天,绿苔满地,班驳的红漆木门掩住了一院的幽深,的确是一处修心养性,读书学习的好地方。

尼山书院东南不远处有一座四角飞檐的凉亭,相传两千多年前,孔子在这里东望沂水,触景生情,突感时光流逝,人生易老,不由自主地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人在此建亭纪念,故名观川亭。

夫子洞,是天然石室,又名坤灵洞,位于尼山孔庙东南崖下。洞里有一张天然石床,洞前立着一块刻有夫子洞三个大字的石碑。

夫子洞很小,也很普通,但传说却颇多。传说其一:孔子的母亲身怀六甲,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突然间肚子疼痛难忍,来不及赶回家,就近在夫子洞里生下了孔丘。孔子的父亲看着这个婴儿十分丑陋,以为是个怪物,便将这个婴儿放在了洞中,拽着妻子回了家。

初生的婴儿嗷嗷待哺,山上的一只母老虎听见了,便跑进洞里哺乳这个婴儿。当时正是秋高时节,洞里闷热,婴儿热得难受,哇哇大哭,就在老虎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老鹰飞进洞里用翅膀为这个婴儿扇风降温。当时在田地里干活的一些人,看到这种奇特的情景,以为洞里的婴儿是凤凰之子,于是民间就有了凤生、虎养、鹰打扇的故事。

那天上午,我和妻子站在夫子洞前照合影的时候,我的脑子里就琢磨着,春秋战国时期这样一个一出生就历尽艰险的婴儿,为什么能成为一个历史的巨人?那个阶段中国的思想界,为什么大师如云?人类社会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是正比的关系吗?中华民族的复兴中首先进行文化的复兴,是不是一个最佳的切入点?现今这个经济社会,还需要不需要孔子这样的思想家来滋养人们的灵魂?

那天,尼山书院和夫子洞景点上的游人很少,比起曲阜城里孔庙的那种一天到晚车水马龙的情景简直是天壤之别。偌大的尼山,古老的尼山书院,仅有我们一家三口人和司机小邹在闲逛。

那天,更加令我失望的是,临要回家的时候,儿子就好像是从荒郊野外转了一大圈,累的没点精神,连句话也不说,无精打采地一头钻进车里,闭着双眼靠在车座背上打起盹来。

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回头看了儿子几眼,心里寻思着,这个孩子生长在人们不计后果发展经济,全民经商的年代,虽然弄不清楚社会上老虎成群,苍蝇成堆的根本原因,但耳闻目睹过一些老师理直气壮地让学生家长办些私事,事后给学生调调座位;逢年过节笑眯眯地收下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给的红包,在这种校风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幼小的心灵难免不滋长金钱主义至上的毒菌。唉!但愿儿子将来可别是一个没有生活念想,没有人生信仰,没有灵魂的人。

我这么寻思着时候,脑子里突然涌出了几句莫名其妙的诗句,便不由自主地信口吟哦起来。

回头看到地上的影子,

忽长忽短扭曲着心魔。

魂灵漂游到尼山书院,

面对圣人不知说什么。

心潮起伏步入夫子洞,

鹰打扇的传说在眼前。

漫山遍野到处是故事,

千年松柏寂静的语言。

观川亭里瞭望沂水河,

心里渐渐燃起一团火。

第6篇:感叹时光流逝的诗句范文

摘要:汤显祖的《牡丹亭》貌似一个大团圆的爱情故事,实则演绎的是一曲生命叩寻的悲歌,在生死选择之中、幽冥变幻之间闪烁着强烈的生命意识。这是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古老而又新鲜的生命哲学的解构,是对生与死的叩问和反思,具有理想主义的折光。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生命意识 理想主义

《牡丹亭》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一往情深、超越生死的“真情”和“至情”。其实,在《牡丹亭》貌似圆满的结局后面蕴含着浓厚的悲哀,因为“真情”的追求只能放在虚幻的梦境,“至情”的实现只能寄托于神权和皇权的干预。因此,《牡丹亭》演绎的是一曲生命叩寻的悲歌,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对爱的追寻中进行着对生与死的叩问和反思,思考着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

一、生命意识的觉醒和焦虑

在人类文明史上,生命问题是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因为世间万物无不表现出“恋”生“畏”死的本能。生死问题可以说是人类生存中最敏感又最永恒的主题,人们不断地思索、追问它的本质和意义,从而形成了亘古绵延的生命意识,它是人类哲学的核心和本质,也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一般而言,生命意识主要包括生命本体意识和生命价值意识两方面的意义,“前者是对生命本身性质的认识,后者则是对生命应有价值的把握和判断”。

《牡丹亭》演绎的是可以为爱而生,也可以为爱而死,生生死死、执着追求的爱情故事,在生死选择之中、幽冥变幻之间闪烁着强烈的生命意识。首先表现为杜丽娘生命中青春意识的觉醒。杜丽娘是一个花容月貌、锦心绣肠的青春少女,她出身名门,是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父母对她关爱有加但管束严格,就连白日打盹,衣裙上绣些成对的花鸟也不被允许,一心要把她培养成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淑女贤妇,以便将来嫁人后“知书知礼,父母光辉”。为了“收其放心”,杜丽娘的父母为她请了年已六十的腐儒陈最良为师,对她灌输封建礼教,讲解“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诗经》,但杜丽娘正当花样年华,心思细腻,情感敏锐,一登场,便吐出“娇莺软语,眼见春如许”(《牡丹亭·训女》)的内心独白,其中已隐含情思,可谓“开卷便见情语”。她的天性更是“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牡丹亭·惊梦》),认为自己的天然之美可使沉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她发现了自身的美,为其陶醉,充满自信,但又顾影自怜,不得开怀,只因这美丽的青春容颜“恰三春好处无人觅”。她厌倦了深闺闭锁的寂寞生活,尽管是“人立小庭深院”(《牡丹亭。惊梦》),却“平白地为春伤”(《牡丹亭·肃苑》)。这时,在封建礼教的禁锢和压抑下,杜丽娘的青春意识还处于一种朦胧的状态,但是大好的春光已激发了她郁闷的心灵,埋下了追求生命自由和生命理想的种子。

寂寞的环境、压抑的心绪、空虚的精神促使杜丽娘对生存现状产生了不满和怀疑,她在官衙里住了三年,却被禁锢在深闺之中,连后花园都没有去过。老师陈最良讲授《诗经》,强调的是其“思无邪”的思想性和“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教化作用,完全忽视了其丰富的情感内涵。而有一颗玲珑剔透之心的杜丽娘却没有遵从老师的教导,对于被正统经学家视为宣扬“后妃之德”的《关雎》篇,她有自己的理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优美动人的诗句引发了杜丽娘的情思,牵动了她的情肠,唤起了她青春的觉醒,使她不禁发出“关关的雎鸠,尚有洲渚之兴,何以人而不如鸟乎?”(《牡丹亭·肃苑》)的慨叹。这里,杜丽娘的情主要是一种追求人性解放的本能欲望,是对生命不得自由的痛苦追问,是对令人窒息的生命状态的反思。

此外,《牡丹亭》的生命意识还表现为深沉的生命忧患意识,生命忧患是生命意识最突出的表现,在最基本的层面上就是对时问的忧患,通常表现为韶华易逝、生命短暂、人生不永的忧伤。杜丽娘对青春流逝、红颜难再怀着强烈的畏惧。“被诗章,讲动情肠”(《牡丹亭·肃苑》)后,杜丽娘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扩展,狭窄、阴冷而让人窒息的小庭深院再也关不住她渴望自由的身心,为了排遣愁闷,杜丽娘走出深闺,游览后花园。花园里繁花似锦,莺歌燕舞,各种生命争相绽放,焕发出勃勃生机,面对这满园春色,她不禁发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牡丹亭·惊梦》)的深沉感叹,为自己错过太多美好春色深深伤感,也为大好青春岁月无端流逝而忧伤,这是女主人公在春色感召下产生的心灵震颤,然而,正当她心旌摇荡、如痴如醉之际,她又看到园中的废井颓墙,不禁悲从中来:“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牡丹亭·惊梦》)热闹迷人的春色与破败荒废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强烈地刺激了她郁郁寡欢的心,强化了她幽然伤感的情怀,使她痛苦而焦虑,思绪翻腾,激动与伤感交织,想到三春好景无人赏,青春虚度似流水,美丽的青春只能在深闺中埋没,她不再是隐曲地表达内心的欲望,而是直接喊出自己的心愿:“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牡丹亭·惊梦》)这里,杜丽娘渴慕找到一个如意丈夫是自然的情感,是春光感召下爱情意识的觉醒,它虽然开始于生理自发的要求,是本能潜意识的反应,但这种要求一旦产生,便不可遏制,正是汤翁所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牡丹亭·题词》)而且这种时光流逝所带来的青春忧惧是那样强烈,时间的紧迫和焦虑最终让杜丽娘毅然地选择了死亡,在杜丽娘身染沉疴之际,春香曾劝慰她说:“姐姐宽心。你如今不幸,坟孤独影。肯将息起来,禀过老爷,但是姓梅姓柳秀才,招选一个,同生同死,可不美哉!”但杜丽娘的回答却是:“怕等不得了。”(《牡丹亭·闹殇》)她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来定格时间,留住青春。

二、生命理想的追求与实现

《诗经》的动人乐章唤起了杜丽娘青春的觉醒;百花争艳的美丽春色触动了她蛰伏已久的春情;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的时间焦虑引发了她的爱情意识,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杜丽娘的身边连一个恋爱对象也没有,她所能接触的男子只有自己的父亲和老师,整个社会环境如罗网般让人窒息。无形的压力笼罩着她,无法把握个人命运的伤感,无法实现自我愿望的无奈,深深地困扰着她,让她潸然泪下,声声悲叹:“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牡丹亭·惊梦》)这是对个体存在的生命状态的强烈不满,对生命不得自由的深层痛苦,对生命价值难以实现的巨大悲哀。这种生命意识是那样强大,令“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牡丹亭·题词》),任何阻力都挡不住追求的脚步,现实中难以实现,那就去梦中追寻,于是作者幻化出“心造的幻景”——梦境,梦中的杜丽娘在后花园梅树之下遇到了心仪的情人柳梦梅,与他缱绻相恋,在“牡丹亭畔,芍药阑边,共成云雨之欢”(《牡丹亭·惊梦》)。

梦境虽好,终有醒来的时候,冰冷的现实生活让她生趣了无,茶饭难咽,竟夜无眠,心心念念,眷眷于那“美满幽香不可言”的,想要把它找回来,她不要春香陪伴,独自来到花园,追寻梦的痕迹,可是“寻来寻去,都不见了”。无痕,寻之不得,杜丽娘的心在追寻中发出痛苦的:“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酸酸楚楚无人怨。”(《牡丹亭·寻梦》)寻梦是杜丽娘对生命理想和生命自由的有意识追求,是她实现生命价值的必由之路,在领略了梦中的甜蜜幸福之后,她再也回不到从前,甚至无法正常生活下去。无所发泄的痛苦和热情在压制中积聚了更大的力量,她渴望冲破一切现实的桎梏,获得身心的自由。当追求的力量与压制的力量强烈碰撞,形成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不可调和后,杜丽娘只有以生命相殉,郁郁而终。

杜丽娘的死,不是死于封建势力的直接迫害,而是死于心中觉醒的生命意识,执着的爱情追求。她的父母视她为掌上珍,心头肉,甚至不知她因何而病,只见她“长眠短起,似笑如啼,有影无形”(《牡丹亭·诘病》)。以为她游园时触污了柳精灵,侧犯了花神圣,为她延医诊治,求神问道。然而杜丽娘的病却不见好转,不痒不疼、如痴如醉中,如花容貌不多时便憔悴了。生命一天天衰弱,死亡一天天临近,杜丽娘却安然处之,她从容写就真容,吩咐春香藏在太湖石底,弥留之际留下遗言要葬在梅花树下,还嘱托春香照顾父母,而她则静静地迎接死神的到来,没有对生的眷念,也无对死的恐惧,在中秋的雨夜悄然而逝。

对于杜丽娘来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不得自由,宁死以往。这里,死亡不是结束生命的可怕存在,而是再次追求的新的开始,在西方蓝色文明与东方黄色文明的背景之下,人们对死亡的美学审视有所不同,西方更重视有限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视死亡为悲剧,而东方更多的是把死亡当作一种超越和逃避的手段,人们珍惜生命的同时更敢于直面死亡,有着“向死而生”的理性智慧和乐死的哲学倾向。所以,对杜丽娘而言,死亡并不是痛苦,而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机会,超越生命痛苦的出路,实现爱情理想的手段。

正是死亡使得杜丽娘能够超越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枷锁,使生命获得自由与幸福,即使身死为鬼,她也是一个“生生死死为情多”(《牡丹亭·魂游》)的鬼魂,念念不忘她的梦。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作为“鬼魂”的杜丽娘可以上穷碧落下黄泉,自由地追寻真爱,不再受人间礼教的束缚,她终于找到了梦中的爱人,“每夜得共枕席,平生之愿足矣”(《牡丹亭·幽媾》),实现了“身”的解放,但这还远远不够,杜丽娘追求的不仅仅是的满足,而是与柳梦梅两心相知、生死契阔的真爱,愿“作夫妻,生同室,死同穴”(《牡丹亭·冥誓》),从而获得“心”的彻底解放。然而可悲的是,这个愿望在现实世界中只能依赖于神权的调和与皇权的干涉,因此,杜丽娘的胜利是以作者梦幻的形式来实现的,连汤显祖也慨叹自己的“四梦”是“人知其乐,不知其悲”。

综上所述,杜丽娘因情而梦,因梦而亡,情之所至,死而复生,在生生死死只为情的追求中超越了现世生命的痛苦,实现了生命的自由和幸福。这是作者以浪漫主义的精神对古老而又新鲜的生命哲学的解构,具有理想主义的折光。

①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生命意识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②赵山林:《牡丹亭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③徐朔方笺校:《汤显祖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四十八卷。

参考文献:

[1]汤显祖.牡丹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徐扶明.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汤显祖著,翁敏华,尤华评点.牡丹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毛效同编.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上下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