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成语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语文课堂 教学氛围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通过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每个学生的文化素养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教育专家与心理学家都提出,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小学生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和需要;包括对学生独特个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又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心理学研究表明: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要求是学生与老师平等。学生有自己的权利、尊严、思想感情和需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思想感情和需要;包括对学生独特个的接纳和需要的满足,同时关注且给予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上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最关键的是师生间有对等交流的机会。教学课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反思目前课堂教学,民主平等的调子唱得很高,公开课、观摩课演得很有水平,而在这些课的背后――平时课堂上,仍然存在师生是主宰与服从的关系,学生不敢发表看法,尤其是与老师不一致的观点,课堂气氛紧张,怕老师者大有人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课,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回答得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老师不是表扬他勇于说不,敢于否定的勇气,而是强忍自己内心的不快,马上补充说出一个自认为是正确的答案。请问这种做法怎么会自由宽松?怎么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二、构建教与学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正有力地挑战教师的“一言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了自主学习的机会。分析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不难发现,在一部分课上,教师每节课都将学生几人分成一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块,不管上课过程中坐在课桌外侧的学生扭起脖子看黑板的字是否舒服,也不能有效关注智力发展较慢的学生此时此刻真实的心理需求与学习状态,只有轰轰烈烈的形式,没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只要让学生讨论起来,就能给领导与听课教师一个满意的交代。好像新课程目标就是为了让几位课程专家满意似的。我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先让小组成员独立思考,再说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我在教学《赠汪伦》时,让学生初步自我解释诗句意思后,我对小朋友说:“我看小朋友们哪个能发现小的问题,哪个能发现大的问题,如果谁提出的问题教师也回答不了,那我就拜他为师。”听了教师这一番充满激励的话语,小朋友个个小眼发光,纷纷埋头读书,思考问题。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了起来。“踏歌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呢?李白和汪伦的感情为什么这么深呢?几个问题后,再也没人举手了。我看没有提出有深度的问题,便鼓励说:“小朋友们真聪明,提出了一些好的问题,但我相信你们再读读诗,再思考思考、讨论讨论,可以提出更有水平的问题。”只见小朋友眉头皱了起来,又埋头默读起来,窃窃议论起来。五分钟后,班上的小手又举得更高了。“老师,为什么汪伦早不送晚不送,偏偏等到李白上船要走的时候才来送呢?”一个男孩好像发现了新大陆。“老师,一般人离别时都很伤感,为什么汪伦送李白时高高兴兴地踏歌相送呢?”一位女孩疑惑地问。这两个问题确实很有价值,他们发现书上写的与生活实际不同,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猜猜看,汪伦为什么等李白上船时再送?为什么汪伦要欢欢喜喜踏歌相送?同学们自发组成学习小组热烈地展开讨论、想象,发表“高见”。有的说:李白和汪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李白担心汪伦知道自己要走会伤心难过,因此不辞而别。汪伦知道后赶来相送。有的说:老师,可能踏歌相送是当地的风俗。我心花怒放,拍案叫绝。显然,合作学习使他们产生了灵感。
三、有效利用艺术且科学的评价语言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是显性的,可以被学生直接感知;有的是隐性的,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一方面,有效认知显性文化素材。显性文化素材是能够为学生感官所直接感知的感性材料,学生对此种素材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较快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有效认知。
例如,在必修二《成语:中国文化的微缩景观》一课的学习中,生活在美丽的乡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农村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扬长补短,在文化素养上弥补提升,假以活动组织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一定出色。其中汉语成语的五大方面的来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元素。成语来源所涉及的元典包括《论语》《孟子》《诗经》《史记》等,无不是中华传统经典名著。对成语的学习,不仅要知其意,更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另一方面,充分感悟隐性文化素材。高中语文课程具有其他基础课程所共有的知识性和工具性,同时又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重构性和生成性。语文课程的生成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感悟的提升,自主探究课文文本所隐含的文化素材,升华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
例如,在《说“木叶”》一文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木叶”这一意象,还要引导学生透过“木叶”这一古代文化意象的典型代表,充分感悟借物言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二、 整合多样化文化素材
文化从来都不是某一方面单独存在的,文化的传承是多样化、多角度、多方面的有机组合。语文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包含了多样化的文化素材,涉及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等多方面,这些文化素材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结合促进了整体文化传承的有序进行。教师在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多样化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整体感知和深刻体会。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贾府院落布局、建筑样式、雕刻装饰的描述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审美特点,并暗含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而对王熙凤、林黛玉等人的语言描写,府中长辈、晚辈之间称呼的描写,又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特点。对贾府迎客待人的礼制习惯、穿着佩戴的风俗习惯的描述,又体现了浓厚的社会、民俗文化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语言的不同描写特点,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多种文化元素,从整体上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 生活素材与教学相融合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素材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机整合,还要注重将生活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与教材中的文化素材相结合。生活化的文化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也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文化素材的感悟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文化、注重实践的良好品质。
例如,《离骚》一课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端午节的文化背景,离骚、屈原、端午节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将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与《离骚》中作者的情感表达相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古诗《春江花月夜》一文的学习中,由于诗作本身的古典文化气息,加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音乐感和画面感,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产生对唯美意境的沉思。教师在教授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引入课堂,为学生渲染出一种唯美意境与典雅音乐相结合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视听一体的文化熏陶中,更容易引发学生对诗作美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文化差异;成语;互译技巧
成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是人们在长期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千锤百炼创造出来的,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不同语言国家的文化差异。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所形成的地域不同,人民的生产方式不同,两国的历史条件、、风俗习惯不同,故而形成了英汉成语的迥异。从形式上看,英语成语至少是由两个以上的单词组成的,结构和形式不像汉语成语那么整齐。汉语成语绝大多数以四字格式出现,结构比较规律。从成语的字面意义看,英语成语和汉语成语既有相似或相同之处,也有相差甚远或截然相反的地方。英汉习语的翻译如果只注意对字面的理解,而忽略其文化内涵,就容易造成错误。
一、翻译技巧
1.直译法
成语如在意义和用法上与目的语对等或基本对等的可采用直译,原成语中的比喻或形象一致,翻译时可直接使用,只要意思清楚,读得上口,就能为外国读者所接受,还可以给读者一种生动感和亲切感。例如:From the continued existence of the old theory.“an eye for an eye”condemned to death over nineteen hundred years ago,but still dying very hard m this Christian Country.一句中习语an eye for an eye出自《圣经》的《旧约・出埃及记》第二十二章,这里直译为“以眼还眼”,符合原文也能被中国读者接受,这个习语已被汉语吸收并固定下来。汉语成语“跑了和尚跑不了庙”可以译为“The monk may run away,but not his temple”,既保留了形象,又简单明了。又如英语Unless you’ve an ace up your every,we are dished.一句中have an ace up to one’s sleeve是西方玩牌赌博时事先藏于袖中的“王牌”,此句可直译成“除非你手中藏有王牌,否则我们是输定了”。其他成语如: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To add fuel to the fire火上加油a drop m the ocean沧海一粟,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Misfortunes never come singly 祸不单行,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Reckless youth makes rueful age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直译加注法
有些成语直译后,仍不能把原意清楚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可采用直译加注释法。它们主要是一些具有文化含义的成语,翻译时多用加注或释义。例如:to shed crocodile tears.流鳄鱼眼泪――假慈悲。The apple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wall are the sweetest.隔墙的苹果最甜――这山看着那山高。Fish begins to stink at the end.鱼要腐烂头先烂――上梁不正下梁歪。The best fish swim(are)near the bottom.好鱼居水底――有价值的东西不能轻易得到。
3.借用法
由于文化背景不同,有的英语习语形象比喻与汉语成语不同,原文的形象有时不符合中国习俗,但都表达同一个含义,这种习语在翻译中可以借用。例如:Some prefer turnips and others pears.如果译为“有人喜欢萝卜,有人喜欢梨”。不太为中国读者所理解和接受,可以借用汉语的成语“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又如at(on)the Greek cal-ands.calends是古罗马人对每月的第一天的称呼,而在希腊古历中却没有calends这个概念,所以,如果说把事情拖到at(on)the Greek calends,那一定是永远别指望实现了,相当于汉语的“猴年马月”这种说法。其他成语如:
black sheep害群之马,to fish in the air水中捞月,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箭双雕,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大海捞针,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挥金如土。
4.意译
成语和一般词汇不同,有它独特的结构和表现形式,很多时候直译或借用结果会令人费解或造成误解时,就只能意译。例如英语成语the apple of the eye来源于《圣经》里“He kept him as the apple of his eye.”这句话,如果翻译成“眼中的苹果”,就不能反映出该习语的本意,可以根据意思,翻译成汉语的“掌上明珠”。Mary and her mother are as like as two peas.不能翻译成“玛丽和她妈妈像两颗豌豆一样”,而应译作“玛丽和她妈妈长得一模一样”。再如Let another’s shipwreck be your seamark.一句若把它译为“让别人的船只碎片作为你的船标”,则会使汉语读者误解英语习语的隐含意义,汉族人以陆地为生,因此把英语形象“船”替换成“车”,把它意译为“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语读者可以完全理解。而汉语成语“赔了夫人又折兵”来自三国典故,如果直接译为give one’s en-emy a wife and lose one’s soldiers as well.可能令外国人费解,因此可改译为suffer a double loss in stead of making a gain。其他成语如:to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胡思乱想,hit the nail on the head说得中肯,击中要害,to 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
5.直译意译结合
这种译法既能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同时又能明白清楚地表达寓意。例如:laugh off one’s head笑掉了牙,break the earth破土动工,wash off one’s hands洗手不干,Every flow has ns ebb.潮有涨
落日,人有盛衰时。There is n0 rose without a thorn.玫瑰皆有刺,乐中必有苦。(比意译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幸福。”简洁形象)
6.归化法
归化是语言形式上或者语言形式所负载的文化内涵倾向于目的语的翻译策略,指尽量将译语文化纳入译文读者的知识范围,“归化”的一般做法是抓住原文语用意义,从目的语中选取与原文语用意义相同的表达来翻译,将作者引向读者。表现在对原文的自由处理上,是将原文独具特征的东西采取“入乡随俗”的方法融化到目的语中的转换方法,以符合目的语读者兴趣。如中国自古以来主要靠牛耕,自然形成了对牛的热爱,认为牛是吃苦耐劳的象征。而英国古代以马耕为主,对马有深厚的情感,因此,在英国文化中用马喻指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汉语中“气壮如牛”、“鞭打快牛”等成语中的“牛”到了英语里就归化成horse(马),因此这两个成语应翻译为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英语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源自《伊索寓言》。有一家农户,养了一只鹅,每天都生一只纯金的蛋。农夫的妻子想把鹅杀掉,一次把金蛋全部弄到手,可是当农夫把鹅杀了,肚子里一只金蛋都没有。后来,这条习语用来形容那种“急于求成,贪得无厌,却一无所获”的愚蠢行为。这个成语如果翻译成“杀鹅取金蛋”,不符合中国读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因为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种吉祥之物,而鹅就是一种普通的动物,鹅蛋在中国人心目中远没鸡蛋重要。如果采取归化法,把此句译成“杀鸡取卵”,译文表达就比较符合中国人的习惯,读者就能很好地理解译文。再如Knowing fully well the importance Of the tournament.all the players pulled their socks up.(队员们十分清楚锦标赛的重要性,因此,人人精神振奋、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句中英语习语to pull one’s socks up意为“鼓起劲儿”,若按字直译为“挽起你的袜子”,虽然形象鲜明,但是读者对译语不好接受。因此,用“精神振奋、摩拳擦掌”使之归化到目的语的文化中,尽可能地缩小译语和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汉语文化 小学语文 新课程 文化视野
从教育角度分析,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必要工具。如针对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的学习中,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才能进一步了解知识内容和体系架构。小学阶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学生对语言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模仿力,因此也可以视为“启蒙教育”阶段。结合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存在过分强调知识点和考核成绩的弊端,尤其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缺乏和汉语言文化的融合,造成语文教学的孤立。在新课标内容要求下,亟待改善这一现状。以下笔者结合识字、阅读、口语和写作四方面内容,展开基于汉语文化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探索。
1、通过识字教学构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书写形式,不仅具有艺术造诣极深的书法形式,同时也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保存并至今沿用的表意文字。学习汉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学生语文素质的提升,也是建立在汉字掌握基础上的。
汉字的独立性很强,表现力丰富,每一个汉字都具有一个创造的故事,代表了深刻的文化含义。同时,汉字的发明也印证着中国人的智慧,对汉字的应用更表现出中国人的丰富情感,汉字能够触目会心、见形如义,是一种形入心通的文字,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虽然汉字的数量庞大,但构成汉字的基础部件确实很有限的,横竖撇捺折基本的笔画,演化为数量庞大、千变万化的汉字集合。数据显示,在常用的汉字当中,声符有400多个,而在这其中,大多数声符具有较强的构字能力。
因此,汉字的教学过程中本身也是体现中国文化的过程。小学教师应该从传承中华文明的角度出发,结合汉字的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将识字教学的文化功效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在讲解生字的过程中,可以引入汉字的解释、来源,通过故事性、趣味性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兴趣。生字和文化的结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加强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文化素养。
2、通过阅读教学构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背景下,要想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除了提升阅读量之外,还应该结合汉语文化的特点,实现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未必完全科学,不管编写得如何,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都应该保持一种审视的眼光,这样才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例如一些复杂的知识,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会进行简化,最典型的如古诗词,往往以四句形式出现,形成“绝句”(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作为教师应该主动进行阅读延伸;同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对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更需要清醒的认识到中华文化中存在的弊端,只有这样,才能够科学的取舍和正确的判断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显示的价值观,也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够将与时展相符的新文化理念传授给学生。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要充分结合汉语言中的独特品格开展教学,结合阅读内容的语境展开探索。如古诗词的阅读,除了欣赏韵律美、修辞美之外,还要深刻理解它的隐喻特征,使学生的知识面扩展,思维不断开阔,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获得成就感,从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3、通过口语教学构建新课程语文教学模式
口语,即表达能力考量的是学生利用书面语言(普通话)表达的能力,体现出语言的交流交际功能。就目前来说,汉语世界范围内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这也是新课程为何将口语交际教学当作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的主要原因。口语交际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与书面语言甚至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具有其特殊的形式和规则。
一方面,我国一直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国家,在人际交往中,中国人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说话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交流形式,但如何表达则体现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修养,口语体系中所容纳的知识非常广泛,不容忽视;另一方面,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口语交际中,中国人主张说话留有余地、退让、恭敬谦虚,反对不将情面、咄咄逼人。合理的利用汉语口语,可以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如风趣幽默、隽永真诚,凡此种种,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
4、结束语
总体而言,新课程实施以来针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动是巨大的,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汉语文化的作用,必然导致教学质量的大打折扣。笔者认为,必须运用汉语文化视野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在识字、阅读、口语和写作等教学环节中构建汉语文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程然,胡海舟.汉语文化视野中的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J].江苏教育研究,2010,16:18-20.
[2]韩庆贵.基于汉语文化背景下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9:283-284.
[3]刘真,辛雅静.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汉语教学研究[J].学周刊,2012,04:9.
纵览我校的校园文化,可谓是经纬分明,纵横捭阖,充满浩然之气。以语文课程的视角透视我校的校园文化,所以就不会停留于对那些景观的表面解读,而是着眼于文化的浸润性和教化性。
一、 校园文化:彰显语文学科的基础功能
语文课程的性质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议,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不足以概括其课程的要义。通过校园文化,语文课程的性质昭然若示: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具备基础。
从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看,至少可以发现语文具备这些基础:一是叙述,用语言、文字、图片叙述各种知识、事件、人物;二是展示,校园文化建设中,将深奥的科技名词、原理,思维成果乃至多维空间的想象展示在各种墙面、雕塑、天花板、橱窗等载体上,没有语文介入的展示必然让人一头雾水;三是交际,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是在用各种图片、作品、册页、图案和环境来交流设计者的认知、思想,虽然是无声的,但是信息通过语言文字流动了起来,完成了交际活动。
二、 校园文化:构建一个“融合课程”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教育思想的外衣,其实是在构建一个跨越学科、时空、界别的新学科――这个学科不分文科理科,不分语数英,不分音体美等,这个学科是一种整体性的、高度融合的课程,这个课程包含在语文课程框架内――更准确地说是包含在语言符号内。基于语言的系统课程符合人的完整性。我校的校园文化包括如下项目:国际广场、群雕“舞动的青春”、雕塑“生命之钟”、雕塑“珍爱生命”、雕塑“同一首歌”、雕塑“赵小亭”像、文明系列浮雕、教学区文化走廊、爱心亭、慈湖、塔名、桥名、楼名、小亭纪念馆、黄蓓佳研究室、卢新华研究室、廉政文化陈列室、廉石、碑诗碑文等共计21处,贯穿人类历史和文化历史,而且在历史节点上有面的铺展。这些项目就如一个个课程项目,值得去阅读、思索和探究。而每一处文化布置又是独立的课程。
以群雕“舞动的青春”来说,其西为国际广场,其东为体育馆,其北为明德楼,与学校东北的运动场遥相呼应。群雕由5个真人大小的中学生立像和成弧形的正斜相间且高低错落有致的立柱组成。5组塑像共三女两男,其形态动作虽是写意,但各具情态。一位在画画,一位正捧读,一位在拉手提琴,一位在运球,一位在跳舞。走过这组雕像,我们似乎可以看到学生绘制的美丽画卷,似乎可以听到学生琅琅的书声,似乎可以欣赏到学生悠扬的琴声,似乎可以领略到学生在运动场上的龙腾虎跃,似乎可以看到学生优美的舞姿。整幅作品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气韵灵动。高低错落的弧形立柱,既像一幅半卷半舒的画卷,又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还似俯瞰的北京“鸟巢”体育馆,暗合美术、音乐和体育3门课程。
三、 校园文化:非连续文本的典范之作
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出的名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引起教师的较大关注。其实,纵观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就是十分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是间断性、横切性、主题性、实用性、知识性。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果以显性的符号、图片、文字等展示方式,截取人类认识世界的历史片段或精彩章节加以介绍和组合,阅读者驻足某一片段,都可以读懂。校园的雕塑类文化布置有“舞动的青春”、“生命之钟”、“珍爱生命”、“同一首歌”、“赵小亭”像、文明系列浮雕,每一个雕塑都是一个小主题的讲述。就拿“珍爱人生”来说,由一个2.5米高的仿真圆规和一个直径2米的不闭合圆环组成。圆规两腿张开,形似大写的字母“A”,是英文“积极、主动”一词“Active”的首字母;不封闭的圆环状似大写的“C”,是“中国”一词“China”的首字母。圆规,今为画圆的工具。但“规”亦有“法度、准则”“典范、风仪”“谋划”之义。
常用的“规矩”“规范”“规则”就保留了上述古义,人生短暂,成大事者, 首先必须认真规划好人生,明确人生目标,具有远大理想,否则将荒废学业,虚度人生;其次必须修身进德,优化品质,行为世范,做“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再次是避免人生少走弯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珍爱人生的重要方面就是要懂规矩,守纪律,不走错路,不进歧路,正道直行,才能把握人生,才会取得事业的成功。雕塑整体简洁、大方、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四、 校园文化:一直打开着的阅读窗口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的文化外衣,一直和读者心意互动。只要每个人愿意和文化布置发生交流,都可以从它们身上获得阅读的快乐。固态化的文化装置在眼睛和心灵共同开启之下发生深刻的会晤。每一个文化装置都值得阅读:一是读懂形象,二是读懂内涵,三是读懂延伸。以雕塑“同一首歌”来说,初读可见形象:7扇高低错落有致的门框,用波浪起伏的钢制“五线谱”连结成一个整体,“五线谱”上缀饰着英文字母和10个代表国家的国旗图案。但这并没有读懂它的文化意蕴,须要读懂内涵:这不是简单的门框,这是和平之门。7扇门框组成的走廊也不是普通的走廊,这是和平之路。“五线谱”也不是普通的“五线谱”,而是世界和平的华美乐章,而各个国家,都是这和平之歌中的一个个跳动的音符。雕塑名称为“同一首歌”。
如果继续阅读下去,就进入拓展性阅读:为什么有“和平鸽”?“五线谱”的来源?为什么一定要用7扇门做和平之门?“和平之歌”有哪些?再如“镭的母亲――居里夫人”头像,初读就是居里夫人,波兰裔法国籍女物理学家、放射化学家。其实还要思考:科学家何其多?为什么独独选择居里夫人?原来她是放射性现象的研究先驱,也是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还是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如果继续阅读下去,就进入拓展性阅读:居里夫人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她为什么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的人格有哪些令世人瞩目之处?于是就可以研究一下她学习的情况发现放射性元素的初衷、放射性理论的医学贡献,还可以阅读她的爱国故事,伟人们对她的评价……
五、 校园文化:提示语文能力的样板
我校的校园文化布置具有明显的系统性、条理性、板块化、主题性等特征。这就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某种支持:哪些语文能力才是必须的。
1.谋篇布局的能力
学校校园文化布置是一个大文章,这篇文章如何写,必须进行篇章结构的规划,何处安排雕塑,何处设计图片,何处建立展览……结构中贯穿的主线始终是“文化”;学校5座教学楼,均围绕一“德”字,分别为润德楼、弘德楼、明德楼、崇德楼和馨德楼,体现我校高度重视学生品德,誓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尚品质的文明人”的办学宗旨。润德即培养良好的品德。弘德即弘扬美好的品德。明德出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认同、践行和彰显美德之义。崇德,崇,推崇;德,道德,德行。崇德即推崇高尚的品格。馨德即美德。
学生公寓均围绕一“静”字,分别为静思楼、静观楼、静安楼和静定楼。公寓楼是学生休息安寝场所,首先要静。静思取“闲时莫论人非,静坐常思己过”。静观出自“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静定指意念集中,专注一境,凝神内敛,达到心如明镜止水,一尘不染的境界。静安出自《淮南子・人间洲》:“圣人深居以避辱,静安以待时。”综合楼有3座,分别名为格物楼、致知楼、知行楼。“格物致知”源自《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必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2.理解能力
要读懂校园文化布置的内涵必须从浅阅读开始逐步深入,一步步进入其核心区域,直到掌握其内涵。以学校的路名为例:学校有两纵一横,共3条主干道,分别命名为懿行路、弘毅路、嘉慧路。懿行,出自成语“嘉言懿行”。懿,美好、美德;行,品行、德行。《楚辞・九章・橘颂》:“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出自《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嘉慧:嘉,善、美。陆机《吴趋行》:“山泽多藏高,士风清且嘉。”慧:智慧、聪明。3条主干道的名称寄予了学校对莘莘学子的殷切期望,即,做一个有崇高理想,远大抱负的青年才俊,做有大智慧、大智谋,襟、大视野的国家栋梁,做有高尚情操、优良品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高洁之士。
3.提炼概括能力
(一)生存环境方面:有社会学家认为,民族的语言文化与本民族的人们的生存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英国,作为大西洋沿岸的一个岛国,四面环海,航海历史悠久,使得许多英语语言来源于海洋生活。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以及风土人情,各民族的语言恰好表现了该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2]。(二)方面:就语言文化的发展过程而言,宗教在该过程当中,也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不同的对语言和文化的发现的影响则也是不一样的。在中国,佛教在各宗教派当中占据核心信仰地位,已经存在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社会群体相信: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人类是由佛祖来主宰的。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更多的人还是信仰基督教的。《圣经》作为基督徒们的圣书,是西方国家文化艺术以及相应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基础。(三)思维方式方面:思维和语言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思维是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基石性机制,而思维又以一定的方式作为媒介,最终表现出来———以某一种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由此可见,思维方式的差异,是导致语言的差异的根本性因素。就拿我们汉民族来说,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者事实总是以最为直观的思维作为模版来加以记忆,又或者是复制,但是西方发达国家,则更多的会注重科学,通过理性来加以分析和实证,更多在乎的是培养本民族人民对于相对比较抽象的思维能力的运用。据研究分析,有这样一种说法:英民族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而我们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螺旋型的。同时,英民族的思维更偏重于抽象,而大汉民族更偏重于形象。这样的思维差异表达在语言文化上,就形成了这样的表现型的差异:汉语使用的一般性规律是:利用相对而言比较具体的、形象性的词汇,表达相对而言比较虚幻的概念,而英语的使用规律则更多的是擅长于用相对比较抽象性的概念来表达具体的事物,这样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会给语言文化带来风格迥异的影响。如:我们汉语表达一个人的心情:他听到这个噩耗时,犹如晴天霹雳,万念俱灰,感到自己一下子从峰巅跌到了山谷。(Whenheheardthebadnews,hesorrowedoutwithtears.)综合而言,英汉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构成和使用,甚至可能改变未来的发展趋向。因此,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过程当中,一方面要充分地重视语言知识本身的基本框架结构,另一方面,也不能忽略与英语语言文化教学内容有着密切关联的跨文化的社会文化类因素,最终最大程度地实现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完美结合,得到效益的最大化。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很微妙,它们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沟通的工具。”[3]人们通过对语言的学习,从而来获知整体的文化构架。对一个民族文化背景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想要全面并且准确地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明白,语言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种文化的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要时刻加强学生们的文化意识,使他们明白:语言的学习过程,其实也是文化的学习过程。同样,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语言之间,其实是存在有一定的共性的。共性在语言文化中占据了绝大多数,但这些共性都是不可取代差异的。由于各族人民的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地理环境、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这样使得它们在语言文化表达方式上的差异明显。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种积淀,它积淀着使用此种语言的那个民族,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底蕴,积淀着民族世世代代人的智慧,当我们使用本族语言的时候,由于婴幼儿时期的启蒙性学习,除非特别有人提醒,我们可能无法真正领悟到母语的博大精深,就像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呼吸,却往往忽略了空气的存在一样。外语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在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母语之后才开始学习的另一种语言,如果我们在学习的同时加倍地留心观察和欣赏此种语言所承载的异族文化,并且能够把它和母语所承载的本民族文化进行比较,对于两种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感悟就会得到大大加深,那么我们学好该门外语的兴趣和决心也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三、文化差异意识的树立
中国和英国都有着相对比较悠久的文化历史渊源,但是就不同民族而言,都有着他们不同文化差异的形成特征。一般来说,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有着两层相对而言较为深刻的含义:一层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共同拥有的概念层面的含义;另一层则是一个民族所特有的,并且只有在本民族范围内才能被人们所接受的运用层面的含义,该层包括它的文化意义。前一层产生文化的相似性,后一层则产生文化的差异性。民族与民族的文化之间必然会存在着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共通点,这些相同以及相似之处的产生,在学术上被称为是文化的偶合现象。主要原因是各个民族的人民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当中会产生相同或者相似的体验以及生活经历[4]。这种相同之处或者是相似的地方必然会被反映到语言当中。除去语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涵义以外,各国家的风俗习惯,各国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都形成了相对比较深厚的文化背景。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当中,为强化学生们的文化意识,必须要适时地向学生们介绍各民族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正常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还可以对日常生活的交往中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总结,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们跨文化交际的积极能动性。
四、针对英汉文化的差异对整个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新课程 语文教师 专业化发展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实问题
语文教师是一个古老而年轻的职业。但是,这一职业的专业化程度受到了最严峻的挑战。几乎所有老师都认为语文教学是最费工夫最难出成绩的学科,学生最不怕耽误的课是语文课,教师的上课效果与学生的考试成绩相关关系最小的学科是语文,学生课堂的认真程度与考试成绩相关性最小的学科还是语文,对学生中考成绩的预测最不准确最没有把握的是仍然是语文。
当人们面对语文教师的时候,首先怀疑他的价值。甚至有些人断言:语文老师都不中用,每次阅卷都要落后,而且不出成绩。因此,语文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尤其受到怀疑。难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激愤地说:“现在要找教语文的人还不容易?只要到随便找一个人来都行!”有语文老师说:“我愿意开学初学校把所有分工分好抓阄,抓到哪科教哪科。”由此可以看出,现实生活确实给语文老师带来了许多压力,以致不少语文老师有时会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
到了重视语文教师专业化建设的时候了。为什么医生越来越吃香?因为医生在不停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语文教师要真正重建自身价值,就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正如王荣生博士所说:“一度认为是最无专业性的语文教学,隐含着高度的专业要求。”
二、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
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当优先发展,超前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发展才有依托,才有保障。
从现代意义上讲,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教学工作意义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专业精神,提高专业修养,掌握规律,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这是教师在教育这一特殊岗位上充分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过程。
说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业的提高、文凭的提高。因为学历不等于能力。周正逵先生有一段评论说得好:“解放前很多高水平的语文教师都没有高学历,像叶老、老舍、夏丏尊。现在全国语文界最耀眼的明星差不多都没有学历:东北魏书生是初中毕业,上海钱梦龙初中毕业,北京最有名的宁鸿彬是中师毕业。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师的素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教育部2002年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指出: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一简明的论述强调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主要指语文教师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
三、新课程下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要求的提出,对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我认为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主要条件是:1.风趣幽默。2.有文学才华。3.能让学生发表个人见解。4.善于把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5.备课时,先把自己当做一个学生理解课文,再看参考书。6.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自己尽量会背。因为每一个学生都不喜欢上课死气沉沉的语文老师,一上课就像进了教堂一样。课文本来挺感人的,可给老师一讲,就索然无味了。我总希望语文老师多点激情,多一点热情奔放或义愤填膺。
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最受学生欢迎?其实很简单,就是对课文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思想,能够不按教参讲课的老师,就最受欢迎。要求学生做到,自己必须做到,这才是有真本事的语文老师。
对于这些来自学生的要求,我们应该予以高度重视。作为新课程下的新一代教师,我们更应该听听学生的看法,了解学生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教师。语文教师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着眼于育人,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形成与发展。这其实是所有课程应共同遵循的教学原则,语文的工具特征使得语文课程广泛涉及伦理、道德、艺术、审美、情感、哲学、思想和科学等各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有必要,而且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注重积累。
包括文化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等的积累。语文教材涉及的知识面很广,几乎包含古今中外的文化常识。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厚积而薄发,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掌握教材,就要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储备。知识渊博的语文教师往往能够得心应手地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好和博览群书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学初中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时,教师如能顺手拈来一些关于云彩的民间谚语和描绘云彩的优美诗句,学生就能更好地消化课文内容,甚至模仿老师的做法,课后搜集新的言语和诗句。反之语文素养便成了空中楼阁。试想:不掌握一定量的汉字、词语、句式、篇章结构,就连最起码的阅读和写作也难以进行,何谈语文素养?可以说,没有扎实的积累,就当不好中学语文教师。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从整体看,本班属于前面优等生出色,后面后进生较多这种情况。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优等生能要求上进,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养成了主动阅读的好习惯,并有一定的语文素养,发展也比较全面。后进生还有个别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自觉做好上课准备,不能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听讲不够专心,课下阅读时间少,课外积累欠缺。
二、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成语故事等)。
三、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
1、生字新词和句子的学习
学生通过三年级的学习,已经逐渐趋向于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要自学生字新词和句子。因此,教师在生字新词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引导孩子利用课前的预习,大量地进行生字新词的自学,引导学生学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教给他们摘录和批注的方法,激发他们的摘录兴趣,最终培养他们的摘录习惯。 在课堂上的生字新词教学,应该尽量精简,只对较难或重点的生字新词进行分析和集体指导。另外,对于一些名言警句、谚语、古诗,教学时应该把握好教的度,引导孩子自觉积累。
2、重视阅读教学
四年级语文教科书的主体课文较之三年级来说,不如三年级多,不少课文篇幅也不如它们长,但是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对阅读的要求提高了。第二,语文体的中的阅读篇目增多了。第三,日积月累中还有不少的阅读内容。第四,教材旨在引导孩子搜集信息,从多种渠道学习语文。所以总起来看,四年级的教材阅读量还是很大的。另外,四年级上册课文的文化含量加大了,课文的内涵,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挖掘。
四年级的阅读较之低年级,更加系统,难度加大。这学期学生的自学水平应该能达到以下水平:
(1)会自己提出问题,提出比较有质量的问题。
(2)通过讨论,能纠正或完善自己的认识
(3)学会写摘录笔记和批注笔记。
(4)基本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尽可能地让学生快乐地写作,逐步养成自主修改的习惯,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
四年级在作文教学上,仍然要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不以字数、文体、要点来局限孩子,而是以是否很好的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作为评价的依据,让老师的限制少一些,要求低一些,给学生一个更宽松地写作要求,实际上就给了他一个更为广阔地写作天地,要学生打好作文基础,避免到了高段还在句段的通顺上伤脑筋,希望学生写出的作品不拘一格,有自己的童真、自己的个性、甚至于自己的思想。为了让学生愿意写、有的写,
五、 后进生的转化
1、多与后进生交流,了解学困原因,从心里树立“和自己比”的信念。
2、利用课余时间多给后进生辅导,降低学习目标。
关键词: 跨文化交际 语用失误 称呼语
中俄两国文化交流不断增多,对俄汉称呼语的语用失误研究,有利于促进两国跨文化交际成功进行。俄罗斯学者С.Г.Тер-Минасова认为跨文化交际即代表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的交际(Тер-Минасова2000:10)。我国学者贾玉新认为:“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信息发出者和信息接收者)之间的交际。”(贾玉新,1997:23)
文章主要以利奇G.Leech的“礼貌原则”、列文森等人的“面子理论”及詹妮・托马斯等人的语用失误理论为基础,对中俄文化交流过程中称呼语方面语用失误进行研究,分析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称呼语遵循礼貌原则。研究俄语称呼语分析其语用失误,不能忽略俄语称呼语的社会和文化属性。俄语称呼语具有以下属性:社会象征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称呼语可以按词性划分为代词性称呼语和名词性称呼语两大类,代词性称呼语,俄语中典型的语用失误主要表现在ты(你)和вы(您)的用法上,忽视这两个词的文化性和民族属性,易引起语用失误,造成交际误会。名词性称呼语是文化差异最大、使用最复杂的一种称呼形式,它主要包括:专有名词称呼语、亲属称呼语、职位称呼语等(王金玲,2006:39-42)。例如мама、妈妈、РозаАндреевна、小张等。对比中俄名词性称呼语和俄语称呼语可知,汉语称呼主要说明彼此间的关系,亲属、师生之间均要呼出辈分、职务等。汉语中的这种语言习惯与俄语有很大不同,在俄语中,用于表现说话者和受话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用名、父称、姓不同组合方式及小名来表现的,很少出现如汉语中代表受话者地位的词。在中俄跨文化交往的过程中,语用失误对于交际有着重要影响。分析可知,产生语用失误的原因主要是语用负迁移和文化差异。
语用负迁移,主要是指人们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将本国表达方式、语言的使用习惯迁移到跨文化语境当中,产生语用失误,导致相互无法正确理解的交际障碍。如在俄罗斯文化中,学生对老师称呼“преподаватель”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应当称呼其名和父称,在中国文化中则恰恰相反,对老师直呼其名则是不恰当礼貌的行为。
文化差异也是造成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中国文化属于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儒家的孔孟之道是各朝君王推崇的主要治国思想,对中国人的价值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俄罗斯,东正教对其历史、文化、思想观念产生深远的影响。正是由于两国之间深层文化的不同,使中俄两国礼貌用语的构成和使用上存在差异,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常出现语用失误。
从价值观念上来看,在中国文化当中推崇集体思想,重视集体利益及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在几千年的传统社会发展历史当中,中国人形成了强烈的等级意识和家族理念。虽然现在已经进入现代社会,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但是这种较强的尊卑长幼的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仍然植根于人们的价值理念当中。这种社会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尊重,在现代中国形成了一套约定俗称的礼貌用语体系。最典型的称呼语如“王老师”、“张局长”、“舅妈”等。
俄罗斯文化当中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较多,较为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个体的独立和个体的平等。这些价值观念在称呼语中也得到很好的体现,如老师在称呼学生的时候用“вы”,体现出师生之间的平等意识;在工作时,同事之间称呼名和父称,很少使用带有表示职业性质的名称。
以上这些在价值观方面的差异是导致中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语用失误的重要原因,价值观念的不同只是文化差异的一部分,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用失误有待我们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针对上述原因,本文主要提出以下策略:
1.了解俄罗斯国情和文化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往者要全面了解俄罗斯的国情知识,以利于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可从书本、俄罗斯人日常对话及报刊等途径学习俄罗斯人的称呼语文化。
2.强化元语用意识
俄语学习者从学习的初期就要不断强化元语用意识,注意俄语称呼语的正确表达方式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现象,这就对俄语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
3.加强俄语姓名学及称呼语的相关研究,国内针对称呼语,尤其是姓名学的研究相对较少,需要我们不断挖掘俄语姓名及称呼语的文化内涵。
文章主要对中俄交往过程中称呼语的语用失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避免中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称呼语语用失误的策略:全面了解国情知识、强化元语用意识和加强姓名学等相关研究。
参考文献:
[1]Тер-Минасова С.Г.Язык и межкультурная коммуника
ция[M].М.:Слово,2000.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