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大自然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大自然的资料

第1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我国旅游相关资料中给出的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的定义是,由旅游依托地核旅游目的地的大气、水体、土地、生物及地质、地貌等组合而成的综合体。对旅游者而言,它并不是直接的旅游对象或旅游吸引物,而只是一种起承载作用的外在环境或基础环境。因此,它往往不被旅游开发者所重视,但恰恰是它构成了旅游业生存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旅游业的成败兴衰。一些人则认为,旅游环境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调整、优化旅游经济系统结构与功能,保护、建设好旅游环境系统,把人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使旅游环境系统永远为人类旅游服务,并为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证。这些观点,都只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旅游的环境问题,忽视了旅游环境中的伦理问题。

罗尔斯顿的《环境伦理学》一书中提到,环境伦理学的基本主题是——环境保护运动的伦理根据究竟是什么。具体而言,我们对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保护自然存在物的义务是何种性质的。关于这一论题,有许多理论给予了解释。人类中心论(anthropocentrism)认为,人只对人自身(包括其后代)负有道德义务,人对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的义务,只是对人的一种间接义务。动物解放/权力论(animalliberation/rightstheory)认为,人不仅对自己负有义务,对动物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生物中心论(ecocentrism)认为,人的道德义务的范围并不只限于人和动物,人对所有的生命都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所有的生命都具备成为道德顾客的资格。生态中心论进一步把道德义务的范围扩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生态中心论大致包括以下三种观点,即大地伦理学、深层生态学和自然价值论。其中,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从传统的价值论伦理学出发,认为自然生态系统拥有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是客观的,不能还原为人的主观偏好,因而维护和促进具有内在价值的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是人所负有的一种客观义务。将环境伦理学与旅游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就演绎为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的伦理思考。

二、大自然所承载的旅游价值

根据罗斯尔顿对大自然所承载的价值描述,大自然所承载的主要旅游价值有以下几点:

1、旅游的生命支撑价值。无论是旅游者还是非旅游者,只要是人类,都存在于大自然的生命支撑系统之中。生态保护运动使我们认识到,文化受制于生态系统,人们在重建的环境中的自由选择仍然是大自然的受支配者。大自然是一个进化的生态系统,人类只是一个后来的加入者;地球生态系统的主要价值(good)在人类出现以前已经存在。大自然是一个客观的价值承载者,人类只是利用和花费了大自然多给予的价值。如果给旅游一个更为广泛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也同样具有生命支撑的价值。

2、旅游的经济价值。通过开发自然物,利用自然景观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使旅游者参与到旅游的活动中来,进行旅游消费。大自然为旅游活动提供了极大的经济价值。

3、旅游的消遣价值。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中,可以从大自然中获得惬意的、休闲的、具有创造性的感受。愉悦是旅游者对大自然的客观特征具有的感受。旅游者可以在大自然中寻找到更加真实、使他们感动的东西。

4、旅游的科学价值。一些旅游者,尤其是科学家们,在对大自然的探索中,去挖掘大自然的科学价值,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

5、旅游的审美价值。旅游者在异国他乡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人情,在对大自然的欣赏过程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美感,达到美的享受,获得愉快和休息,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世界。

6、旅游的历史价值。人类是一个历史存在,在另一种意义上,过去的遗迹又有极大的价值,它们可以帮助了解我们在大自然中的位置。正是这种驱动,使得一些旅游者进入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生命中的一种感动与领悟。

7、旅游的文化价值。大自然的一些景观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强烈地吸引着旅游者前去追求文化的熏陶,通过旅游活动,学习到各方面的知识,拓宽视野,开阔思路。

8、旅游的宗教价值。一些旅游者到宗教胜地朝圣、拜佛、求法、取经或宗教考察,在对大自然的沉思联想中产生了一些思想,如有关我们是谁且来自何方,关于生命和死亡的思想,关于在环境中我们如何适当的行动的思想。通过对这些价值的了解,我们可以认识到,价值具有客观性,不能把价值当作满足我们人类的一种偏好,而应该承认大自然旅游价值的客观存在,从而遵循大自然的法则。

根据上述思考,可以用图形表示旅游与旅游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旅游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相互摩擦

旅游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关系密切,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即在摩擦中彼此协调、存在、发展。旅游的动力主要来自于优美的自然风景和舒适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影响旅游者旅游的满足程度,破坏旅游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影响旅游业的发展。一方面,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保护旅游环境,可以实现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消极影响,即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环境产生的破坏和污染问题。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的状态对旅游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令人身心愉悦、非常舒服的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前来享受这种惬意与舒适,这样的环境还可以激发旅游者自觉的投入到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为友的情境之中;而一个破坏非常严重的自然环境肯定会让旅游者感觉不舒服,不仅会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有所损害,对于旅游者将来的选择和其他潜在旅游者的选择都会形成一种冲击,不利于旅游地长期的发展。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业的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其实是一种在摩擦中发展的关系,二者在摩擦中冲突,也必将在摩擦中演化出一种和谐的旋律。

四、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的伦理思考

环境伦理的提出,为旅游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注入了新的力量,同时也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新的价值观。它对于重新塑造人与自然的新型关系,培养人类对其后代的生态责任感和生态伦理观,起到了显著的引导作用。对旅游者而言,旅游者应该正确对待旅游者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而要实现旅游活动融洽的氛围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旅游者应该首先从以下几点做起,确立新的符合道德规范的、彼此认同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旅游者之间的伦理关系。

1、确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环境道德观,爱护旅游生态自然环境。罗尔斯顿认为,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平等的道德原则,不要再以人为唯一的尺度,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道德对象由人扩展至自然界,承认自然界和人有同等的存在和发展的权利,强调人和自然的平等关系,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协调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给自然赋予应有的道德地位,建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平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

旅游活动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旅游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自然的掠夺与破坏则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对待自然界的态度,不仅仅是大自然的问题,而且具有社会性。旅游者应该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尊重大自然的价值,爱护自然生态环境,确立新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调节功能,合理协调旅游者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使旅游活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

2、树立人类生存与自然环境协调的理念,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在人与大自然之间,也就是人与人的生存环境之间,人虽然占主导地位,但是二者不应该是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而应该是相互协调的和谐关系。所以,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旅游的发展不但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要考虑下一代人以及他们子孙后代的需求,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而要顾及人类发展的未来利益。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以经济为准则,还应该以道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合理地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在旅游自然生态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同时避免资源浪费和破坏。

3、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自然生态环境道德观。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指出,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人类生存方式,不但体现在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为主的环境生活领域,更体现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道德价值观当中。所以,在旅游自然生态环境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这样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思维,即人与人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当前与未来的协调。所以,应该增加人们对旅游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影响的理解,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伦理观念,使人们建立起对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质量的保护意识。

4、对旅游活动的参与者加强环境伦理观念的教育。无论是旅游者、旅游企业,还是旅游目的地的居民,都会参与到旅游活动中来,所以应该对他们进行环境伦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真正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环境对于旅游活动的重大意义,从而能够以伦理道德观念来指导他们的旅游行为。

5、不仅要对自然生态环境采取伦理态度,也应该考虑人文环境的伦理。人文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是非常密切的,二者是一个综合体。人文环境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它的破坏会从另一个侧面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甚至影响旅游业的整体、长远发展。所以,把二者结合为一体,才可以说是真正把伦理融入了旅游的环境系统之中。

可以看出,解决旅游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变游客、当地居民、旅游从业者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认可,自觉遵守的环境伦理规范。只有从价值观上摆正了大自然在旅游活动中的位置,在旅游者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谊关系,旅游者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然,旅游者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过程中,才可以真正做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而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2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阅读视野;综合性学习;过程

引言

阅读是个人获得知识的一种最重要、最基本的途径。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阅读的兴趣,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综合性学习来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背景下,本文结合冀教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探讨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重要性。

一、新课标对小学生阅读的要求

根据2011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各个学段相对应的阅读要求不一样,毕竟不同的学段都是以相应的教学实情不同导致的,但是“总体目标与内容”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里要求需要学生结合自己实际,掌握一些多种阅读方法,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体验,通过文字语言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量是这么计算的:1-2年级不少于5万字,3-4年级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是不少于100万字。对于这些数字,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很好的去引导学生怎么去完成这些阅读任务,那么很明显大部分学生的阅读量会大打折扣。因此,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要完成这些阅读任务是很容易的,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经验还是具有可行性的,即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相结合。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

语文综合性学习怎么与阅读扯上关系呢?在这一节,探讨语文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么几句话值得我们注意。“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这几句摘自《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属于综合性学习(小学部分)的相关语句。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是针对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为了研究需要利用相关渠道去“搜集”、“查找”资料。这些查找资料前前后后就是学生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因此,在综合性学习中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

综合性学习不是简单的“找资料”的学习,简单理解为综合性学习是通过“查找”资料后经过“深加工后”采取口头或书面表达出来的一种学习。这些表达难道是简单随意的吗?答案是否定的!综合性学习最后一般需要综合性学习者自己表达这次学习的成果。因此,要想表达清楚自己在这次综合性学习过程的所获得收获,必须要对查找资料进行阅读的“深加工”。这个阅读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只有通过阅读的“深加工”才能很好的对查找资料进行分析、归类、归纳,从这些分析后的资料中形成相应的综合性学习成果。(小学1-2年级只要口头或者图文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3-4年级可以口头表达或者书面方式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5-6年级只能书面汇报综合性学习成果,即“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因此,综合性学习与阅读的关系有两点:一是对查找资料过程就是阅读过程的一个方面;二是阅读过程的“深加工”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

三、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表现举例

阅读可以增加我们的知识积累,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想象力,改善我们的思维品质,提升我们的创造能力。当前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辑排版采取专题模式编排的。这一节,笔者选取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为例,分析综合性学习对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影响。

(一)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大自然的孩子”综合性学习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有五篇关于自然的文章以及阅读链接“大自然的孩子”。这五篇的篇名为:《走进大自然》、《火烧云》、《会说话的草》、《诗的材料》、《金色的草地》。

根据笔者教学研究,对这一单元学习,从对比角度是很好的学习方法。教师还没有正式上第一课时,笔者就拿一节课在本单元讲解时,然后就以“大自然”为话题。让学生对自然说一两句话,让他们对自然说的话可以口头表达也可以书面表达。喜欢在课堂上发言的孩子,我都让他们一一发言并适当给予评价。那些不善于课堂表达的学生在本子上写了很多关于自然的话语。快下课的时候,我布置这一周的学习任务有两个:(一)预习新课文,对比这五篇课文都分别写什么?这个任务需要每天都要预习;(二)对“大自然的孩子”阅读链接可以先去阅读,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网络,再找家人或朋友帮忙查找相关资料,看谁找得资料多,摘抄一些关于“大自然”的诗歌。这个任务可以在本单元学习期间完成,建议在周末或者晚上有空时间完成。

本来想到这些小孩子估计会去完成第一个任务,第二个任务一般很少人去做。可是,在我上完这一单元课程时,一些学生就给我拿出他的作业――任务二中的“大自然”的资料与诗歌。

我对学生的主动力很吃惊!一位成绩中等的学生说到:“语文老师,你布置的第二个任务,我是在我姐姐帮助下,我慢慢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听完这位同学的“成就”汇报,我很高兴,学生的学习力。在此,我想不用我介绍,正是有学生们自己的动手努力,自己在他人帮助下,懂得查找资料。理解所查找资料的文章,拓宽了学生阅读的视野。这就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给阅读带来的影响。

(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美的发现”综合性学习

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笔者利用共有的兴趣,引起学生们课外阅读的兴趣。同样有五篇课文及一个阅读链接组成一个专题单元。它们是《大海的歌》、《下雪的声音》、《秋色》、《桂林山水》、《古诗两首》及“美的发现”的阅读链接。由于这个单元虽然是与上一节相关的都是“大自然”的美,在讲授这一单元的课文我没有采取三年级的教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敏锐的直觉,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所学文章中的兴趣。以这单元课文为例,我给他们找兴趣――“美”的欣赏,简单介绍了如何欣赏这单元的美文。《大海的歌》可以欣赏海的惊涛拍岸的“声音美”,《下雪的声音》欣赏文章的“语言美”,《桂林山水》可以欣赏桂林山水的“图画美”,《秋色》可以欣赏秋景的“色彩美”。

笔者通过介绍这单元的“美”的兴趣,鼓励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美”,从而理解“美的发现”的主题。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构建阅读知识体系。

(三)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感恩的心”综合性学习

一首《感恩的心》引领学生走进爱的天堂,走进人间的温情。同样这一单元依次是《炊烟》、《赏花》、《地震中的父与子》、《新年礼物》、《古井》,这一单元一定要以“感情”入手,因此,学生在本单元的“感恩的心”的阅读链接中就不难理解。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我要求他们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以扩大其知识面,提高其阅读能力,在我的指导下有序地进行。

四、总结

综合性学习需要自主、探究、合作的要求,但是对于阅读而言,这是不矛盾的,本文只是借助综合性学习的学习过程体现的查找资料、整理资料需要阅读的过程。在文章结尾,选取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例子,从三个不同的教学方法探讨综合性学习与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关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第3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 自然价值 GDP主义 低碳经济

“自然价值”是为了应对生态危机而提出的新经济学念。20世纪中叶,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学术界提出“自然价值”的概念,并试图以它为基础建构一种新的经济学。

一、现代经济学否认自然价值

虽然东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出发点不一样.但都认为自然资源是没有经济价值的。这是现代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产生的一个理论根源。西方社会认为,自然资源是无限的,人类对它的使用非常方便.唾手可得.几乎不用费什么力气,因而是没有经济价值的.它的使用不计入成本、无须付费。东方社会则依据自然资源不是人类劳动的产品,认为它作为未经劳动作用的天然存在物,是没有经济价值的,它的使用同样可以不计入成本、无须付费。因此,东西方社会的经济活动.都认为自然资源没有经济价值,人们对它的使用时大自然的恩赐.自然资源作为大自然的“赠品”,对它的使用从来都是不用付费的。

依据这种理论,社会物质生产采用一种简便的生产方式。它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物”。这是一种线性非循环的生产方式.以排放大量废物为特征。据有关资料显示,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源只有约10%转变为产品,其余90%都作为废物排放掉了。因为它的前提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对它的消耗可以不计入成本,无须付费”。在否认自然价值的前提下,采用最简便、排放大量废物的生产工艺,这是现代生态危机的直接根源。

在人类经济活动中,由于认为自然资源没有经济价值,把它作为大自然的赠品,你可以开发利用,我也可以开发利用,实际上是你可以掠夺,我也可以掠夺.都无须付出代价,结果鼓励了资源的掠夺、浪费和滥用,从而导致资源枯竭和破坏,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严重因素。哈丁把这种现象称为“公有的悲剧。他形象地把地球比作公有草地,大家竞相在这里放牧,为了增加自己畜产品的收入,都拼命增加牛羊的头数,但是所有的人都不对恢复草地进行投资,由于长期的过度放牧,最后完全毁了这块草地。这是公有草地的悲剧。

这足否认自然价值的悲剧。

二、关于“自然价值”问题的思考

为了避免这一悲剧,学术界开始了关于自然界经济价值问题的思考,认为需要肯定自然价值.为自然资源消耗制定价格,实行付费使用自然资源的经济政策。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经济学家阿伦•康特尔认为,自然资源有经济价值,“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给资源制定价格,以便限制消费和给予保护”。

美国学者安德森发表《改善环境的经济动力》(1977)一书认为,需要为资源制定价格,在经济系统中的市场功能正常运行时,每种资源应用的价格等于生产该种资源所消耗的资源的价值。

贾里尼在《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1980)一书中,主张把海里的鱼的总量作为经济价值来计算。他认为,自然价值是“天赋遗产”,因为财富和福利是由自然的天赋遗产与人类努力的结合组成的。

美国学者克鲁蒂拉《自然环境经济学》(1975)一书中,把资源价值分为商品性资源价值和舒适性资源价值。

美国学者罗伯特•雷佩托发表《自然资源同样是生产性资产》(1989)一文,认为自然资源是经济资产,即生产性资产,它的价值不在于投资成本,而在于其所能产生的潜在收入。

美国学者罗尔斯顿在《生态伦理学是否存在?》(1975)一文中,提出生命和自然界是有价值的,包括它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人们要尊重生命和自然界,对生命和自然界讲道德。此后他发表一系列论文和著作,论证了自然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

中国学术界也大体同时展开有关自然界经济价值问题的讨论。笔者在《生态学中的价值概念》(1987)一文中,主张把“价值”和“功利”概念引入生态学的研究和实践,确认生命和自然界有经济价值,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消耗进行经济计算,并出版了《自然价值论》一书(2003)。

三、“自然价值”至今没有被现代主流经济学认可

第4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一、分析教材,挖掘环保素材

初中语文课文多是编者从古今中外名家名篇中精心筛选出来的文质兼备的佳作,即使现在新增的科普类文章中也有直接或者间接可以用来进行环保教育的好素材。综合现在的教材,其选文与环保教育密切相关的课文有三类:一是具有显性特征的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的说明及科学小品文章,如《大自然的语言》《奇妙的克隆》《生物入侵者》《看云识天气》《你一定会听见的》《月亮上的足迹》《绿色蝈蝈》《化石吟》《山市》等,这些文章重在介绍科学知识、阐释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体会到人类过度活动而造成环境污染的严峻现实,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二是具有隐性特征的环保教材,如《春》《济南的冬天》《从百草圆到三味书屋》《小石潭记》《望岳》《登飞来峰》《苏州园林》《紫藤萝瀑布》《海燕》等,教师在把握这些文章文学性的同时,可通过探讨试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美丽,感受自然赋予人类的丰富多彩,使他们产生对大自然的敬仰之情,激励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教师只要认真把握教材的时代脉搏,积极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结合,我们的语文课堂、教材都可以成为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的良好载体。

二、利用教材辅助系统,进行环保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除在教学中应该把握好进行环保教育的时机外,教材的助读系统也是教学中应该重点把握和运用的环保教育好载体。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安排了很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动植物的图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让在学生直观地感受自然、了解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将环保的主题渗透其中。如《月亮的足迹》一课后面的月球表面图片,从那一圈圈班驳的痕迹中,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更能让他们体会到大自然的脆弱;在课后的一些综合性学习材料中也有对环保教育很有价值的内容。如《感受自然》后面根据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去接近大自然,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敬畏生命》搜集资料,出一期关于“人与宇宙之秘”的期刊等。

三、抓住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最重要的载体,特别对初中生更重要,在他们正确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引导他们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思考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使命。

根据阅读课的特点,我们语文教师在提炼教材的同时要将环境教育有机地与语文教学相结合,避免机械地说教与课堂教学脱离。如《大自然的语言》文中的第一、二自然段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春天草木萌发,万物苏醒;夏天燕子翩然归来,果实孕育;秋天果实成熟,落叶纷飞;冬天衰草连天,风雪载途。一年四季,周而复始。教学时,就应该抓住描写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人们肆意踩踏草木,砍伐树木,乱扔垃圾,会是一幅什么景象?这就很容易将学生的思维带到环保主题上来;这样无形之中就使学生走近了环保,提高了环保意识。

在朗读课上教师应指导学生动情地朗读教材中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通过学生反复有表情地朗读,与文章产生共鸣,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如学习朱自清的散文《春》时,我们完全可以集审美教育与环境教育于一体,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美丽的画面,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使文中的人、情、景跃然纸面,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美,感受文中的“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又如教学的诗词《沁园春雪》,朗读时,要读出主席的豪情万丈、居高临下、意气轩昂,表现出作者伟大的胸襟和坚定的信心,这样才能领会作者选择这些自然景观的美处,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

四、利用课外实践,开展环保教育

语文教学课外实践包括作文教学和课外活动,作文教学属于语文的运用过程,它的实质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写作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再现他们的知识积累,抒发他们对生存环境的独特见解,达到教学目的。如通过对学生身边熟悉的花、草、树等物的观察,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对这些物的情感,从而深层次的挖掘他们心灵对自然界的认识和思考。

第5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生活素材 阅读 自然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065-02

作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帮助初中生凝练语言,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作文教学中,素材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只有用好素材才能丰富作文的内容,提升作文质量。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指导初中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素材的积累,并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习惯,以此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和质量。

一、重视阅读环节,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素材

语文作文课堂教学体系僵化的原因在于语文教师教学方式太多单一。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都会侧重讲解写作技巧和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并没有重笔墨讲解优秀作品中素材的运用,导致学生在写作时脑子里没有资料,无从下笔。于是学生开始抵触写作,抵触语文教学,严重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效率。所以,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语文教师需要为写作教学寻找素材,并在教学活动中指导初中生积累贴近自己生活的素材,使写出的文章更具有真实性,情感更丰富。

首先,语文教师可以把阅读和作文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在阅读中寻找生活素材。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备课的机会,深入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寻找与初中生生活的契合点,挖掘课文中隐藏的生活素材。这样,教师在挖掘生活素材之后可以以身示教,指导初中生从多方面入手积累生活素材。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散文《背影》一课时,教师可以从中挖掘几个关键词“亲情”“感恩”以及“回忆”,把这几个词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值得思考的故事。教师从《背影》中可以挖掘有关亲情的素材,并指导初中生把课文中的素材运用到与自己作文相符的情境中,丰富作文情感。

当然,通过阅读积累生活素材还需要教师拓宽初中生的阅读渠道,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积累素材,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手段。生活化的素材需要优美的语言点缀,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中还应该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词句。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积累素材的效率,又能让培养初中生的审美能力,让初中生感受到积累素材的快乐,把积累素材当作一项乐趣而不是一项工作。由此可见,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需要让学生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亲近大自然,在自然中积累生活素材

大自然是奇妙的世界,我们可以从大自然观察太阳的朝升夕落,感受四季轮回,品味鸟语花香。在初中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初中作文的内容都涉及到了大自然的风景、现象等。所以,教师需要在自然中积累生活素材,并借此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大自然中感悟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从大自然中挖掘教学内容可以使初中生接触更多的知识,为初中生展现不同的世界,让他们了解大地山川、河流树木的岁月更替。当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

为了给学生提供观察大自然的机会,语文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郊游,去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同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室外,延伸到大自然中,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从大自然中挖掘写作素材,丰富自己的作文内容。同时,教师还需要把大自然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利用与学生郊游的契机渗透课文知识,让学生在观察大自然景色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印象。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让初中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美,又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课文知识,以此提高学习效率。当然,深入大自然,感悟大自然的美最终是为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服务的。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初中生的所思所想,并结合客观实际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和任务,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高效完成任务。教师只有积极引导初中生留心观察事物,从大自然中寻找写作素材,才能提高初中生写作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效率。

三、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探寻生活素材

除了从阅读中和大自然中寻找生活素材之外,教师还应该指导学生从实践中积累生活素材,在生活中通过反思感悟,分析自己的不足,尽全力弥补自己的缺陷。生活为初中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语文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当中,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既能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又能感受到人情冷暖,是拓宽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的重要机会。为了贴合生活化积累素材的主题,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使活动内容与初中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收拾家务、帮妈妈做饭、关爱社区孤寡老人以及参加志愿者服务等实践活动,以此培养初中生的爱心,观察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在学生完成社会实践任务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把经历写出来,这样,学生在写作时会回顾自己一天的经历,既是一个重温幸福的过程,又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

总而言之,积累素材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要指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并通过积累素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质量。当然,教师还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空间和权利,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成长,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海.丰富学生作文素材之我见[J].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2013,3.

[2] 温耀林.初中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与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7.

[3] 温旭光.关于作文教学的浅层次研究[J].价值工程,2010,9.

第6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一)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统一的思想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他把人与自然界的对立同人的异化,人与自然界的本质统一同人的解放、同人真正地占有自己的本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把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人类的劳动实践活动把世界分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前提下,由于异化劳动的影响,自然不再与人的本质发生联系,而成为与人相对立的自然界,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由此也处于异化的形态中。

自然界与人的关系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人类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必备的物质生产和生活资料,这样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又将自己的意志和意愿强加给大自然,使人能够从大自然中直观自身。此时会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大自然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恰如当今出现的生态失衡问题。由此可见,马克思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上,明确表示了一种不同于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见解:自然向人生成的同时,人也应该向自然生成,二者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

(二)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与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内在关系

对于生态文明的思想,中国古代哲人也表达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思想。“天人合一”便是对此典型的表述,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生态文明观的主基调。“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周易?乾卦》中说:“夫大夫者,与天地合其德。”在这句话里,“大人”是指大人物、统治者,“合其德”便是指大人物应该合乎天地的“德”。此后,中国儒家和道家对此进行了继承和发展。从儒家和道家对“天人合一”的阐述中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思想:一是天与人应该是融为一体的,不应该相互对立。二是人应该遵从自然而生活,按照天的本性而行动。三是“天人合一”是人的最高的生存境界和人生理想。

纵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观,它既与马克思生态文明观有着相通相融的地方,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想材料。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的冲突本质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利益博弈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相伴而生的,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引起学者的争论。人类中心主义是在现如今生态学出现之后,被研究学者们用来指称近现代西方主流哲学文化的一种说法。它之所以不断受到生态学者的批评,就在于它是使生态危机不断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中心主义主观的剥离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自然存在的唯一价值不过是供人类利用和使用。自然因而沦为人类实现其价值的附属物,是人类统治的对象。非人类中心主义则强调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大自然有其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轨迹,并不受人类统治,但是会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两种思想在不断的对立中进行着利益的博弈,本质则是人类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发展。两者冲突的根源在于到底应该是自然为人类服务,还是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主客”二分的世界观与可持续发展

要阐述“主客”二分的世界观,首先要弄清楚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谓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所谓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是人的意识活动之外的一切物质运动的总和。“主客”二分的世界观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首先,主观世界实质上是被人的头脑所反映并转换为观念形式的客观世界,在内容上源于客观世界,两者具有同构性。其次,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再者,二者其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和客观的关系。人类必须谦卑地放下身段,摒弃“统治客体”的主体思想,在满足自身实际需要的程度上来改造和利用“客体”。如果人类的索取和需要超过了“客体”的负荷能力,那么发展就变得没有意义了。

(三)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与自然界客观发展的对立

按照西方传统哲学,自然是人之外并与人相对而存在的自然界,是机械的、物理的、没有生命的自然界,是决定论、还原论意义上的自然界。但是人作为有生命的个体,必须通过自己的劳动实践活动从大自然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也就是说,人类要实现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就必须让自己的实践活动和大自然的发展协调统一。大自然有着自身发展和运动的轨迹,有着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人也只是大自然其中的一部分。但是,人毕竟是目的性存在,不是被动的受造物,这就需要使自己的目的合于自然目的。如此,必然会在人与自然的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产生对立。如果人类一味的和大自然进行抗争,最终的结果是谁都不可能得到发展。最好的选择就是在对立中寻找统一,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科学原则,是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是与时俱进的发展观,集中体现了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科学发展观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自然关系的和谐与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观之上,建设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任务。毫无疑问,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体现,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二)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使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新模式,大幅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排放,可以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修复脆弱的生态环境。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总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资源消耗将更少,环境污染将更低,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更大。

(三)重视环境文化的培育

由于生态意识淡薄,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与生态文明相悖的不良习惯。仅仅依靠机制、体制和法制的强制规范,往往力有未逮,难以使生态文明成为人们自觉的价值观,必须在建立健全机制、体制和法制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西方生态文明发展的经验,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于我国现实生态危机的分析和反思,大力培育环境文化。

第7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30-01

互文阅读是比较阅读方法的一种,主要是以教材文本为核心,将与教材文本类似或者相近的体裁、主题或语言等资料进行整合,让学生通过比较、感悟、品析,获得阅读教学的最大效益。互文阅读不是群文阅读,不要求学生对阅读篇数的叠加,而是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对相关文本资料进行分割、重组、融合,最终生成课堂教学精彩。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在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基础上,浅析互文阅读的三种教学策略。

一、有效链接,在互文阅读中凸显对比

从文本主题、语言形式、表达手法等角度来看,文本是由不同元素构成。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目标、课堂实际以及学生知识储备情况等,对需要进行互文阅读的文本素材以及相应资源进行充分整合。教师引导学生熟悉文本资源,然后呈现相关联的课外资源,让学生自行链接阅读、对比辨析进行内化,准确把握训练重点。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有几篇关于“教师”主题的课文,即《莫泊桑拜师》《理想的风筝》《孔子游春》等,教师在引导学生依次熟悉文本内容后,可以组织互文阅读,对这几篇课文进行有效链接整合,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析,挖掘文本内涵,从而深入把握文本主题。学生从中了解三篇课文介绍了哪三位老师,分别写了三位老师的哪些事情,三位老师有什么个性特征,文本中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试着进行总结概括等。这样教学,重点抓住三篇课文中“教师”的主线,以问题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链接,并通过对比辨析让学生的思维得以快速运转,这样不仅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辨析能力,还生成了课堂教学的精彩。

二、学会勾连,在互文阅读中相互印证

苏教版语文教材以单元为主题,把在文本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有一定联系的文章编排在一起,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与编者进行对话,从全册、各个单元的高度出发,对文本教学进行前后勾连,并借“此”文对“彼”文进行感悟理解,对文本内容进行整合解读并进行有效迁移,实现由“扶”到“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大自然的文字》属于科普文,内容通俗易懂,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准确把握文本主题。《观书有感》属于古体诗,学生对诗中内容大多能够理解,但对于其中的道理,即用“自然景色”喻意读书的道理,在理解上会有一定的难度。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前后勾连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互文阅读,有效突破古诗教学难点。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在学生熟悉《大自然文字》这一课后,教师进行引导:“你们知道古代人是怎样了解大自然的文字的吗?文学家朱熹就是个中高手,他也写过关于大自然文字的一首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学习。”学生进行勾连体会,明白了诗人表面上是写诗人观池塘,实际上写的是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这样教学,找准教学切入点进行前后勾连,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之间的关联点,实现从“扶”到“放”自主学习的过程。

三、引导归纳,在互文阅读中进行总结

相比较而言,教材文本一般都是情感比较真挚、冲突比较明显,文本之间必然有着共性的联系。教师在互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抓住文本的共性特点进行概括归纳,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或者习得方法,在理解文本的同时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几篇课文,即《半截蜡烛》《卢沟桥烽火》《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虽然都是以战争为题材,但写作技巧迥然不同。在互文阅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如了解三个故事产生的背景;紧扣情节尝试分析,寻找共性;感悟人物写作技巧,尝试多种角度描写身边的人物等,以便学生及时总结、发现规律,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这样教学,有效串联文本,学生在差异阅读中进行归纳,总结其共性特点,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

第8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一、 活动背景:

1、汇爱志愿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关注脑瘫患儿,改变社会对残疾人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错误认识及号召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参与到关爱残疾人的公益事业中去。

2、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春的活力感染着我们,春的明媚熏陶着我们。被禁锢了一冬的孩子们迫切地想要走出家园,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

二、活动目的

1、春暖花开的五月,带着孩子们去植物园踏青,让他们亲身感受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体验自然的美,享受身心的愉悦。

2、提高社会对脑瘫患儿的关注度,号召社会各界来关注这类社会弱势群体,履行社会责任,树立和提高企业形象,真正做到“让我去爱而不为感激,让我去做而不为赏赐,让我尽力而不为纪念,让我尽苦而不为关注”,促进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3、宣传爱心助残的理念,扩大汇爱志愿服务队的影响力,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促进校园公益事业的发展

三、主办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爱心助残”党员示范岗汇爱志愿服务队

四、协办单位

安庆市广播电视台天天直播栏目

安庆师范学院校报、龙山青年

安庆师范学院老校区敬敷餐厅

安庆市爱心出租车队

五、活动主题:

爱心助残,汇爱同行,春色游园,拥抱自然

六、活动时间

2013年4月15日-5月1日为活动准备时间

2013年5月5日(“春色游园,拥抱自然”活动时间)

七、具体安排

前期安排

1.前期宣传:宣传海报

2.踩点:在活动举办前一两个星期,安排部分人员去莲湖公园查看,以便后期活动时具体安排活动进程。

3.方案制定:踩点后对公园园环境及周边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就需要对活动的具体方案进行制定,如:人员安排、活动内容、游园路线、应急预案等

活动时间 2012年5月5日

活动地点 安庆市菱湖公园及安庆皖江广场

活动准备

(1) 外联部拉赞助 。

(2) 负责人确定活动路线。(详见附件1)

(3) 专人联系媒体部门,像“第一时间”、“安庆电视台”等,在活动当日进行拍摄和宣传。

(4) 各小组组长联系服务对象家长,取得家长同意。

(5) 由各组组长通知参加各组组员活动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以及准备工作。查文顺组由张媛媛负责,余玉玉辅助;朱成组由孙婷婷、韦林森负责;金雨辰组由佘梦萍、高靖负责;李声根组由卞跃清负责;吴云组由狄倩负责;徐维组由方森林负责。

(6) 召开本小组会议,确定本小组人员在活动中的工作,安排好活动中的互动项目。

(7) 确定时间通知汇爱负责人和各志愿者

具体安排

(1) 本小组提前1小时到服务对象家中,带好服务对象外出用品,检查服务对象健康状况良好。与小组成员商量活动中具体细节。

(2) 按预定路线出发前往公园,带好孩子们需要的东西,像一些水、伞、零食等

(3) 小组签到,确认人员到齐后,开始活动,强调活动规则及现场纪律。

(4) 活动过程中,注意服务对象体力,适时休息,活动中拍照留念,与周围人群互动。

(5) 午餐安排:方案一:在园内烧烤,烧烤时注意安全问题 方案二:与老校区志愿者联系,中午在老校区食堂就餐 方案三:自己准备一些食品

(6) 回到公园点到,送服务对象回家,活动结束。

各小组自行回校。

应急预案

(1) 如果下雨,则推迟活动时间

(2) 如果太阳过烈,可以转换地点,菱湖公园树木较多,阴凉地方多。

八、活动经费预算

来回车费 : 600元

午餐费用: 200元

宣传资料制作: 100元

总计:800元

九、 活动意义:

此次活动使同学们能更加深入的了解残疾人的生活和现状,激发友爱帮助之情;弘扬人道主义、宣传残疾人事业、倡导团结互助和平等友爱良好社会风尚,促进创建和谐社会;使更多的人了解汇爱,了解脑瘫这个特殊群体,以汇集爱心扶孤助残!

(4)后期总结

1.计算活动总经费

2.总结活动经验和不足

安庆师范学院“爱心助残”

汇爱志愿服务队

2013年5月

附件一:

游园活动安排(初定)

8:30负责接送孩子的各组志愿者到达孩子家里,等待出发

9:30预计抵达皖江公园(广场)大门(其中,不需接送孩子的志愿者自行乘坐公交车于8:45抵达安庆师范学院老校区门口,由前期踩点人员带领到达皖江广场。)

9:30-11:00皖江公园游玩,包括放风筝等活动

11:40抵达老校区敬敷餐厅就餐

13:00抵达菱湖公园,为文顺庆生

之后,各组带孩子们玩一些安全的娱乐设施等

15:30活动结束,安排志愿者送孩子回家,其他志愿者自行回家

17:00各组组长统计志愿者是否都已安全回校,并向负责人报告

18:00重新确认一次,确定无误后,此次活动结束

附件二:

其他事宜说明

1、人数要求:每组至少有五个以上志愿者负责陪护孩子

2、根据天气,若有变化,则活动顺延(外联部需要和赞助单位保持沟通,确保所有事项有序进行)

3、关于和沐阳之家康复中心沟通,由狄倩、佘梦萍负责协调。

4、关于发信息通知以及回校人数统计由方雅萍负责。

5、关于交通出行问题以及赞助单位问题由古庆负责跟进。

6、关于前期准备工作应于4月28日前基本结束。

7、关于各项任务人员安排,可以互相合作,相互调剂。

第9篇:关于大自然的资料范文

一.追问教学问题设计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儿童天生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因此,只要我们的教学问题设计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他们就能投入到对文本的学习中来。例如,对学生喜欢的科普类说明文,许多老师往往不喜欢上,原因之一就是学生不喜欢教师设计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体验不到教学的成就感。久而久之,此类文章的教学形成了一种不良循环――课前学生喜欢,学着学着便开始讨厌这篇文章了。那么,怎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呢?

其实,只要我们在备课时想一想:学生喜欢自己是以什么角色学习这样的文章,这种教学的尴尬就可以避免。例如,苏教版第九册第二单元,主题为“自然的奥秘”,安排了四篇课文,结合不同文本的特点与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让学生改变角色学习这几篇文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让学生当小小朗诵家,学生读书热情高涨,读出了大自然的热情友好,以及探索自然的快乐无畏。

《装满昆虫的衣袋》题目新颖特别,含义深刻。“满”写出了昆虫之多,而衣袋装满昆虫极为罕见,也好玩无比,文章“眼睛”本身就充满了许多悬念,自然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并产生许多联想:或唤起自己捕捉昆虫的难忘回忆;或想起关于昆虫的难忘记忆;或想起关于昆虫的有趣故事;或引发玩耍昆虫的强烈愿望;或生发对昆虫的美好向往。这样从题目入手,不仅能唤起小学生急于阅读文章的欲望,产生阅读期待,而且便于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的优美和童年的情趣。《变色龙》让学生当一回“变色龙”,介绍一下自己的特点。学生介绍得声情并茂,有的除了介绍书中有关变色龙的知识外,还从课外书中查阅了资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金蝉脱壳》一课则让学生读读,演演金蝉脱壳的过程,亲身去体验一下,在体验中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整节课学生兴味盎然,学得自然是津津有味。

二.追问讲解提升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用教材教,而不是只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教师开始引入一些整合过的课外内容。这当然是没错的,但备课时我们恰恰忘了,对这些整合的资料,学生感兴趣吗?例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一位教师课文学完之后,问学生:“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问题一出,学生面面相觑,不得要领。我在执教这一课时,吸取这位教师的教训,学到最后,又回到课题上来。“《装满昆虫的衣袋》不仅仅装着昆虫,它还装着 ”让学生填写说话。诸如“还装着法布尔和昆虫的深情”“还装着他对昆虫的热爱”“还装着他对事业的不懈追求”“还装着他对科学世界的无尽的好奇和永远的探索”“还装着他对科学的坚持不懈和执著追求”等答案异彩纷呈。这种整合过的内容自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感兴趣课堂效率也就高了。

三.追问教学语言是否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学生喜欢清新如风的教学语言,不喜欢艰涩难懂的教学语言;学生喜欢诗意唯美的教学语言,不喜欢故作高深的教学语言;学生喜欢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不喜欢铺排烦琐的教学语言。当我们为了一句苦苦觅得的过度语而激动时,要问问自己,这样的语言学生能听懂吗?例如,苏教版第一册第七课《秋姑娘的信》一文,有位教师在执教时,准备得很充分,导语设计得很美像一首诗。她说:“小朋友们,信像一条纽带,维系着你我;信像一座桥梁,传递着你我之间友谊;它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漂洋过海,可以……”说了一大堆,学生坐不住了,有一位小朋友不等老师发挥完,便迫不及待地说:“老师我想知道,秋姑娘的信是写给谁的?”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恰恰说明了,这位教师的语言不符合一年级小朋友的认知特点,他知道什么是“维系”?什么又是“时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