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遗体告别仪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遗体告别仪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遗体告别仪式

第1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邻里乡亲、亲朋好友们:

您们今天不顾事务繁忙、不辞辛苦,一大早来到这里,与我们全家人一起向我母亲的遗体做最后一次的告别,我们心中充满感动。

我母亲是3月23日晚上10点带着对这个世界的留恋离开这个世界的。

家母勤俭善良,善与人处。临终前的日子里,一直在惦记她的亲人,念叨她的同事。 *玲姐、*华妹、*格妹、小倩、枝梅等这些细心的姐妹们每年的每一个节日,都去家里看望我母亲,对我母亲的关心比我们做子女的还要周全;*丽妹在我母亲身边5年多,一直像对待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照顾我母亲。您们把我的妈妈看成了自己的亲妈妈,我母亲也把您们看成了亲闺女。

在家母住院期间,我母亲生前所在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亲朋好友多次到医院看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小莉每天在中心医院为她送做好吃的、邻居周阿姨让自己的儿女带到中心医院陪我妈妈拉家常、南阳一高中吴阿姨像对待自己亲姐姐一样给我母亲洗脚捶背……我这个做儿子的,比之他们,真的感到惭愧和内疚。

子欲孝而亲不待。如果早知道母亲走得这么匆匆,我这个做儿子的,也不会只是在中午下班、晚上下班、假节日才去陪她。

从我母亲心脏停止跳动的那一刻一直到现在,母亲生前所在单位领导和同志们、邻里乡亲和亲朋好友们一直为她的后事跑前跑后,给予了热情的帮助,才使得我母亲的后事处理得十分顺利。我们全家人心存感激。如果有在天之灵,家母一定会感到幸福和满足,她一定会在九泉之下安然瞑目。

第2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关键词: 葬式 佛式 步骤 葬礼观

自古以来,日本就有“冠婚丧祭”这人生四大礼仪。所谓“冠婚葬祭”,指的是“元服”、“婚礼”、“葬礼”和“祭祖”四大仪式,这四大仪式中,葬礼更显得极其庄重严肃。葬礼习俗探其究竟,终是为了划清生与死的界限。死后的祭祀,可以说是一种哲学,抑或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一种人生观的具体表达,从而形成了丧葬文化。

现代日本多种宗教文化同时存在,与此同时,民间地方风俗还有残留。日本自古以来的信仰认为,肉体会随着时间腐烂至消失,而灵魂则会变成圣灵,永存不灭。从而也就有了在人们还活着的时候,或是肉体还没有消失殆尽的时候,给他们“招魂”这样的风俗。

现在,根据不同,葬礼的仪式有神式、佛式、基督教式、无宗教式等。葬礼在每个时代略有相同,本文以日本佛式葬礼为中心,对日本葬礼文化进行论述。

一、日本的丧葬制度

所谓丧葬制度,是指根据死者的家族或是当地的风俗而举行的葬法,包括服丧、葬礼、墓制等全部内容。它是根据各个民族的生活模式、宗教环境和信仰等种种变化复合而成的,也是各个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发展的产物,以祭拜祖先为中心的传统信仰,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制度氤氲化育出了内涵丰富的丧葬礼仪,同时又是宗法制度和相关文化精神在死亡问题上的反映。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前,日本古代的丧葬都是按照神道仪式举行的。从古代到镰仓幕府时代,民间盛行风葬,也就是将尸体放置于野外。如今日本现代社会却是火葬占主导地位。关于日本火葬的起源,根据《续日本纪》的记载,文武天皇4年(676年)3月,元兴寺僧人道昭举行了火葬仪式,这是日本文献资料中的最早记录。道昭是作为遣唐使曾在中国僧人唐玄奘门下研习佛法。他回国后云游四方,弘扬佛法,与此同时,宣扬火葬。除了僧人之外,最先接受并实行火葬的是天皇和贵族阶层。最先实行火葬的天皇是四十一代天皇持统天皇。

平安朝之后开始了佛式火葬。江户时代开始举行儒教式葬礼和佛教式的葬礼,但神葬只有神官世家被允许。德川家康是神葬的,这是他作为贵人的一个特例。神教禁忌死亡污秽之物,侍奉神的神官也从事葬礼仪式。神道式葬礼就托付给了神道教。神社的神官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是在大正以后的事。佛教葬礼仪式多,墓地和寺庙等只是一种附带形式。

儒者并不满意用佛教的方式祭奠死者,他们盛行自己儒教的葬礼仪式,不喜欢寺庙的墓地,于是建造了只属于儒者的墓地。在明治到大正年间,葬礼仪式和宗教的种类不断增加,连基督教也有专门的葬礼仪式。即便如此,从盛行神式葬礼的风潮开始,末端的神社不断增加且逐渐完工,再者儒教世家的后人形成了喜好神式葬礼之风。

而且,在基督教式葬礼的影响下,也出现了供花、献花圈等风俗习惯。大约在明治二十年间开始出现了葬仪社这样的服务行业,葬礼的一切事物,从帮忙选择道具的种类到下葬为止的一切工作,灵柩马车,灵柩自行车可由葬仪社负责。

明治十七年日本规定,人死后没有经过24小时严禁土葬和火葬,在大城市内禁止土葬,所有死者必须火葬。

尽管日本宗教形式丰富多彩,但是无论哪个宗教,都非常重视人死后的葬礼。庄严隆重的葬礼仪式在日本似乎被认为是挽救死者灵魂的最佳方式。

二、葬礼准备

人之初死,需要准备寒暄语、死亡通知书及丧主。丧主一般由死者家庭的户主承担,现在则是由死者生前关系最好的人承担。丈夫死亡的时候妻子就是丧主,妻子死亡的情况下则丈夫为丧主。如果配偶已死的情况,则由长幼顺序来定丧主。子女死亡则由父母双亲为丧主。但是,如果配偶为高龄者,而长子在社会上又有一定地位,那么这时一般由长子做丧主。就算是嫁出去的女儿有些情况也可为丧主。

除此之外,亲属都不在的情况下,也可由死者友人知己全权处理这些丧事。总之,丧主在葬礼仪式中占中心地位,但并不是由丧主负责丧礼的一切费用。丧主需要和近亲商量决定葬礼参加人员的名单及经费。

葬礼的规模根据死者家属的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交际范围而定,当然也可根据死者遗言的要求决断。另外,社葬、团体葬和无宗教葬等举行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葬仪一般在自己家里举行,当空间过于狭小的情况下,可以和葬仪社或负责人商量而定,只有守夜在自己家进行。

葬礼仪式,法律规定不管是火葬还是土葬,必须在人死后24小时之后进行。决定葬礼仪式在24小时之后的哪一天,当然也要考虑到远方的至亲和死者生前的友人的到达时间,还要考虑到死亡通知书传递的时间。在此基础上还要联系葬仪社,查询火葬场的情况,再决定葬礼的举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还要避开不能出殡的日子。

爱用品与宗教、宗派无关,只要放入死者生前喜欢的物品即可。也有葬仪,死了妻子的男人在棺材里放了一本《丝绸之路之旅》的书,后来一问,原来他们夫妇曾经约定等他们老了以后一起重走丝绸之路。这样看来,只要是死者生前所喜爱的物品就可放入棺材,但是金属制品一般不放入其中。

遗像是用来缅怀故人的,所以一般会选择死者或亲属较为中意的照片。尽可能是正面照,黑白照更符合葬礼的氛围。装饰遗像相框,要在相框上方系上黑色丝带。放入棺内的鲜花,一般选择死者生前中意的种类。

死亡通知书,市区政府和医院葬仪社有标准样本。拿到死亡通知书后,还要有医生在临终时到场并出具的死亡诊断书。死亡通知书上,记录死亡地点和死者的籍贯。

决定葬礼仪式举行的日期和地点后,就要印刷死亡通知书并发送,通知葬礼的日程和地点。通知书一般用黑色或是灰色的明信片印刷。死亡通知书的格式,前文、寒暄语都省略,直击主题。写明丧主和死者的关系,死者的姓名,死因,死亡时间,另有一些感谢生前照顾的寒暄语。之后就是葬礼的日程安排、地点,最后写上年月日及丧主的住宅地址和亲属的名字。

根据死者生前的地位和交际范围,除了死亡通知书之外,也有通过新闻向社会各界死亡消息的。

戒名也就是法名,一般是由死后念经超度的僧人来起,即便死者生前不是佛教信徒,也要为死后授予一个正式的法名,以示皈依佛门。源于此,日本佛教又被称为“葬式”佛教①,由此可见,日本人生前将自己的幸福寄托于神社,而死后安宁则托付给了寺庙。

三、佛式葬礼

1.临终

当医生宣告死亡的时候,要取“死水”给死者清洗遗体。所谓“死水”就是不流动的水,可以说是死者人生最后接触的水,这个水包含亲属对死者重返生命的愿望。最后的水,亲朋好友奔丧而至,一个接着一个在死者的脸上洒水,感悟悲伤。在方便筷的一端缠上脱脂棉,在死者生前喜欢的碗里倒入水,用水润湿死者的嘴唇作为一种告别仪式,此时不烧香。

遗体在入殓前会用微温的水擦拭全身,在医院里死亡的情况下都是由女护士代劳,而在自己家里,则以微温的水浸湿毛巾擦拭全身,在鼻孔、耳、等处都会用脱脂棉塞住,这些由媳妇、女儿、兄弟或是儿子来做,葬仪社的工作人员不再帮忙。在清洗完遗体之后,要将死者的两只手摆放于胸前,然后使其眼睛和嘴巴闭上。一般轻轻地将死者的上眼睑往下拨,把枕头稍稍垫高,让嘴唇向下颚靠拢不至于张开,还要在脸上轻轻地系上绷带。清洗的水称之为“逆水”,先在盆里放入水,再倒入热水,反之亦可。

死者的寿衣一般是白色的,白木棉的料子上印有经文的和服。经文根据宗教派别不同而各不相同。另有佛珠、绑手、绑脚、三角头巾、头陀袋、六分钱、袜子、草鞋等。还备有死者生前最喜欢的衣服,以及平日里穿的服装或新婚时的礼服,其袖子是不通的,意喻死者要历经长途旅行,一并放入棺内。

为死者整容,让死者面容平静。如上所述,这项工作只有参加擦拭身体的人和死者友人才有资格做。无论男女,头发须弄整齐,将死者的面容弄到与死者生前最接近的容颜。男性要刮胡须,女性要化淡妆,男女都要修剪手指甲和脚趾甲。亲属最希望的就是将死者的容颜尽可能弄到最美。

北枕是在确认生者死亡后的第一个仪式,就是将死者头朝北睡。这个习俗是由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圆寂时头朝北、面朝西而演变而来的。根据住宅的情况,如果很难做到头朝北,就可朝西。在遗体入馆之前,还要将遗体露在外面的那部分用酒精擦拭。入棺等手续,一般由死者亲属做,也可委托葬仪社帮忙处理。但是在医院里死亡的,则经常在这些手续之前就已经入棺。

在棺材的空处可以放入死者生前喜欢的物品、食品等。盖棺后,把棺材安置在祭坛,棺内要贴上事先在菩提寺的僧侣处获得的棺书,棺书一般为僧侣抄写的经文。

2.守夜

守夜一般从僧侣的到来开始,并按葬仪社的指示行事。根据空间大小、吊唁者人数,守夜仪式的进行顺序也有改变或省略的情况。守夜有两种形式:只有家人参加的临时守夜和接受正式吊唁的守夜。

守夜坐席顺序从祭坛的右侧开始依次为丧主、死者家属、亲戚。左侧则按僧侣、葬仪委员长、负责人、死者恩人、公司代表、友人等顺序就座。也有情况将死者的上司或恩人安排在首座的座次。

祭奠的人员一般不会穿着华丽的服饰而选择一般的服饰。在一定要穿丧服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过于夸张的服装,力求简单。女性一般身着黑色服饰,也可为藏青、灰色或紫色的连衣裙、西装,套装亦可,黑色鞋子。男性则为深色套装,搭配白色衬衫,领带、袜子和鞋子一律为黑色。

膝行膝退,正座状态,脚后跟向上,脚尖着地,双膝交互移动。这是日本自古以来的礼仪。

3.告别仪式

死者家属会在仪式开始前提早入场。在自己住宅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坐席顺序和守夜的情况一样。到了规定时刻,僧侣入场。司仪会邀请僧侣来到祭坛前,此时全体起立告别仪式正式开始,如果空间过于狭小,则为跪坐、低头姿势。

仪式正式开始后僧侣诵经超度亡灵。虽然葬仪的规模有别,但是一般诵经时间在20分钟到30分钟左右。在诵经时,葬礼参加者一律正座。为了不拖长时间,一般会在事前规定好时间,僧侣按此程序可适当调整诵经时间。

在诵经过程中也会有吊唁者来烧香。死者家属,亲族一定要回礼。之后,僧侣退场,最后的告别仪式结束。

通常死者家属、亲族、负责人都正装出席,其他人也可穿得稍微简略些。

4.出棺和火葬场的做法

告别仪式结束后,从祭坛里搬出棺材,以头朝北的方向打开棺盖,让死者家属见上最后一面。葬礼参加者要求再看一眼死者时,也会让他再见一面。之后钉棺,一般由葬仪社的人员完成,中途会让死者家属象征性地轻轻地敲上两下。钉子一定要用石头来敲,这是代表三界之川的石头。然后,丧主双手捧着死者的遗像,在亲人的帮助下将棺材送上灵车。此时要从脚的方向往灵车内搬运,而且搬运者一定要为男性,禁止女性搬运。

在火葬炉前进行遗体告别称之为“敛祭”②。“敛”就是收起收集的意思。把遗体放入火葬炉,在小桌子上摆放死者的灵位、遗像、蜡烛、鲜花等。在僧侣诵经过程中全体烧香,之后火葬炉点火起烧。家属亲戚等在休息室等候。期间,供应点心、酒水等候。火葬时间大约一个小时。

火葬结束后全体人员在火葬炉前集合,开始收集骨灰。在火葬炉的铁板上收集残留的烧骨和骨灰。这也要由全体人员参加,两人一组,用竹筷夹起烧骨放入骨灰盒。完成之后,骨灰盒放在用白布包裹的桐箱里。

5.回家后的法要和斋戒期满

告别仪式结束且出棺之后,葬仪社开始着手准备一些后续装饰和清洁工作。后续装饰就是在小桌子上摆放遗像、香、供品、烛台等,还有从火葬场出拿来的遗骨和牌位。僧侣、丧主、死者家属等回来之后,各自入席,僧侣诵经超度亡灵。小桌上的装饰要维持到七七四十九天的服丧期满后。

“头七”指死亡后的第一个7天。但是最近一般指迎接骨灰后的第一个7天,死者家属委托僧侣在头七那天诵经超度亡灵。之后丧主及死者亲属到祭坛烧香祭奠亡灵。有的从火葬场回来后省略了诵经烧香等仪式,直接进入斋戒期。

从火葬场拿着遗骨回来后要清洁。在自己住宅的大门前放一桶水,外出回来的人则要舀水洗手,然后还要在自己的身体上撒盐才可进入。这是为了达到驱邪、保持干净的目的。

头七过后,则意味斋戒期满,可以将生的食材酒水拿出来,慰劳那些帮忙的人,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丧礼参加者向过世家属提交的谢仪叫做香典。香典袋在便利店、文具店、超市、百货商店等都可以买到。香典袋是一种特制的纸袋,大小像信封,但不能邮寄。白事奠仪的袋子叫做“不祝仪袋”或“奠仪袋”,只有黑白色或灰白色。香典的金额根据与故人的关系决定。好朋友一般为五千到一万日元,也可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适当掌握。对送香礼钱的人,在葬礼完了以后,家属要给他们寄送感谢信,并回赠“谢礼钱”。“谢礼钱”的数量一般为对方送的香典钱的一半或三分之一。同时还要回送洗澡巾、被单、毛料、白布料、陶瓷、漆器、茶叶等礼品。

从佛教的生死轮回观来看,认为人死后七七四十九天就可以轮回转世为其他生物。或者用净土佛教的思维来考虑,人死的那一瞬间就在佛教净土之西方极乐世界再生了。但日本佛教又融入了传统的神道思想,认为人死后是有怨恨的,为了抚平这些怨恨情绪,冤魂必须祭奠供养。祭奠供奉法式分别是头七、五七、七七、百日、一周年忌日、三周年忌日、七周年忌日、十三周年忌日、十七周年忌日、二十三周年忌日、三十三周年忌日。这些祭奠都是通过佛教仪式完成的。三十三年忌日后的灵魂变成了“大和魂”,而大和魂又可称为“神”,这样就可以在神社祭奠亡灵。这种融合,使得佛教和神道教融成一体。但是明治之后佛教与神道分离,各自形成一套完整的葬礼形式。

四、结语

丧礼作为日本人接受死亡的一个文化流程,在现代社会仍然传承,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今的丧礼呈现多样化趋势。日本的传统丧礼是一个文化共同的象征,而现今葬礼的承办者却越来越倾向于个人化特征,同时葬礼也变得越来越表现逝者的个性。以前,如果对葬礼有什么不理解,就可以“咨询老人家”,而如今城市中的年长者对葬礼的风俗越来越生疏。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葬礼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举行葬礼的场所由文化共同体转变为专门从事丧葬事业的人、由共同体传承下来的各种风俗习惯渐渐变得支离破碎。主持丧葬仪式的人把从丧礼社团学习来的丧礼习俗规定告知死者家属,甚至把死者家人当做消费者,怀着这样一种心态举行告别会。

然而,无论传统葬礼如何简化,日本葬礼中佛教成分仍然处处可见,可以说佛教文化是日本传统文化的轴心。

注释:

①横山.ザ.葬式[M].京:日本通信社,1985:45-49.

②株式会社.三省堂企画修部.代冠婚葬祭事典[M].京:三省堂企画,1990:272.

参考文献:

[1]小笠原清信.日本の礼法[M].京:社,1975.

[2]五来重.葬式と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3]酒井美子意.冠婚葬祭事典[M].京:梧桐院,1985.

[4]新谷尚纪.日本人的葬仪[M].京:纪伊国屋书店,1992.

[5]李广志.论近代日本人的生死观[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3(2):91-97.

第3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首先代表家母、姐姐及全家感谢大家前来参加先父的遗体告别仪式。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去年腊月廿六凌晨零点五十五分,父亲走完了他勤劳坎坷、谨小慎微、坦荡磊落的一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七十六岁。今天,我们在此举行告别仪式,寄托我们的哀思。

六十年前,十六岁的先父两手空空地随其兄长从孟山来到梁坡底,求学读书、恋爱结婚、生儿育女、务农劳作、接骨行医……承蒙梁坡底村几代人的关照、帮助和呵护,父亲得以度过了一段顺利、平安的人生岁月。就在父亲病重和治丧期间我们还得到了邻里乡亲们莫大的安慰和支持。这些,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

作为一位农民,父亲温良恭让、勤劳节俭,与世无争、与人为善;作为一名医生,父亲有求必应,不遗余力地为十里八乡的百姓解除病痛;作为一名家长,父亲树立良好的家风家教,对一双儿女言传身教。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同时也为失去这样的父亲而心痛。

而今,生死茫茫,阴阳两隔。我们再也听不到父亲的谆谆教诲,再也看不到父亲的音容笑貌,再也追不到父亲的脚步身影,再也见不到父亲的看病情景!如果有来生,我希望父亲还是一名老百姓的骨科医生,而我,下辈子转世还要做父亲的儿子,哪怕仅仅是能做父亲为他人疗伤止痛的一双手也心满意足!

逝者长已,来者可追!今后,我们将牢记家父遗训,秉承家父遗志,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白处世,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乐于助人,尽己所能地为家乡父老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以报答坡底村民的深情厚谊,以告慰先父的在天之灵。

第4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1、讣告(fù gào)也叫讣文,又叫“讣闻”,是人死后报丧的凶讯。“讣”原指报丧、告丧,也指死者亲属向亲友及有关方面报告丧事用的文书的意思,“告”是让人知晓,讣告就是告知某人去世消息的一种丧葬应用文体。

2、它是死者所属单位组织的治丧委员会或者家属向其亲友、同事、社会公众报告某人去世的消息。

3、讣告要在向遗体告别仪式之前发出,以便让死者的亲友及时做好必要的安排和准备,如准备花圈、挽联等。讣告可通过专业的网络媒体,还可登报或通过电台向社会发出,以便使讣告的内容迅速而广泛地告知社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借鉴诗词和散文诗是主持词的一种写作手法。在如今这个时代,主持词与我们不再陌生,你知道写主持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白喜事追悼会主持词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白喜事追悼会主持词范文1一、主持人宣布~同志(先生、小姐、女士)的追悼会开始。

介绍参加追悼会的单位领导,生前好友。

介绍送来花圈和换联等单位和来宾的名字。

对因故不能参加追悼会而采用其它方式表示哀悼的情况也要一并加以说明。

(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默哀3分钟。(奏哀乐)

三、单位(或直系亲属)致悼词。

四、家属致答谢辞。(直系亲属致悼词,不用作答谢辞)

五、向遗像三鞠躬。

六、向遗体告别。(奏哀乐)

追悼会主持词的关键,是要把悼词写好。悼词不能篇幅过长,一般以一千二百字以内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千。悼词内容要层次清楚,事迹突出。

白喜事追悼会主持词范文2一、主持人宣布傅~~同志的追悼会开始。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傅~~同志的追悼大会,

首先默哀3分钟。(奏哀乐)

二、介绍傅~~同志生平

傅~~同志,男,高小文化,19~~年农历八月初八日出生于~~省~~县~~镇~~村~~村民组中农家庭,曾担任过~~县~~镇~~村~~村民组会计、生产队长等基层职务四十余年。傅~~同志年轻时吃过很多苦头,他十五岁时失去父亲,母亲带着四个子女相依为命,拉扯长大成人,后来成家立业时,一生养育四个子女,并为子女日夜操劳,当子女们成家立业正值幸福生活时,自己却因疾病缠身,因病医治无效于公元20~~年~~月~~日,农历~~月~~,零点三十六分,驾鹤西游,享年73岁。

三、今天前来吊唁和出席追悼大会的嘉宾和亲友名单是(排名不分先后):名单内容略

在此,我代表傅~~同志治丧领导小组向傅~~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的哀悼;向前来悼念的嘉宾和亲友表示诚挚的谢意;向傅~~同志的孝眷表示亲切的慰问,请孝眷节哀顺变。

傅~~同志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热爱党、热爱祖国,勤勤恳恳做事、明明白白做人,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亲友、好会计、好队长、好同志,也使孩孙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好爷爷、好外公。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努力学习傅祥淑同志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作风的人格魅力。

傅~~同志您安息吧!

您的精神永垂不朽!

傅~~同志治丧领导小组

四、请家属,长子致答谢词

五、现在,向傅~~同志遗像三鞠躬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六、现在,向傅~~同志遗体作最后的告别。(奏哀乐)

白喜事追悼会主持词范文3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朋友们!

风木悲伤,典范长存。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同志。

哀慕有余恸,瞻依无尽时;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同志追悼会现在开始。

第一项全体肃立,默哀,鸣炮奏哀乐——默哀毕。

第二项:介绍参加追悼会和敬献花圈的单位和个人,他们是:~~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有限公司党委,~~技术有限公司业务与软件产品线,~~技术有限公司语音软件产品部,~~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就业管理局、社会保险管理局、医疗保险管理局、事业单位保险管理局、农村养老保险管理局、劳动监察大队、~~区文联、作家协会、老年书画协会、~~柑橘协会,~~区房产管理局,~~区人防办,~~区委党校等单位和团体;~~技术有限公司职工服务中心~~~女士一行~人,~~昌市政协副主席~~~先生、粮食局副局长~~~先生、工商局副局长~~~先生、~~市城市管理办公室正厅级退休干部~~~先生,~~区正县级退休干部~~~,副县级退休干部:

〔名单酌情一一予以介绍〕

等;~~~生前在~~初~中、大学同学,~~~岳父母及姑、舅、姨、表弟妹们,~~~父亲~~~先生工作过的区委政研室、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系统及区直有关部门的领导同志们,二高校友会、市文联、区文联、区老年书画协会的领导和同志们,~~~先生在~~的战友,~~~母亲~~~女士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及~~卡社区的邻居们,~~~的叔、姑、舅、姨等长辈及弟妹、表弟妹们。

第三项:请~~~生前的好友、同学~~~先生介绍~~~同志生平。

第四项:请~~技术有限公司业务与软件产品线干部部~~~良先生致悼词。

第五项:请~~技术有限公司代表、员工服务中心主任~~~女士讲话。

第六项:请~~~的表弟~~~先生讲话。

第七项:请~~~的堂妹~~~女士讲话。

第八项:向遗体三鞠躬。

第九项:向遗体告别,绕灵一周,瞻仰遗容,鸣炮奏哀乐。

痛心伤永逝,挥泪忆深情;刚正炳千秋,丹心照日月。追悼会到此结束。

白喜事追悼会主持词范文4破碎的镜子,难圆的梦。离别的亲人,难续的情!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大家晚上好!今天是~~老大人与世长辞的日子。在此,我们东方演艺公司受贵俯的邀请。带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前来。在此,我代表我们全体演员向~~老大人的仙逝表示沉痛的哀悼!并向前来悼念的每一位亲朋好友表示最诚挚的敬意!

~~老大人于20~~年~~月~~日离开我们!享年~~岁!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世间难免有生,有死,有分,有合。尽管~~老大人离我们远去,可他的音容,笑貌却永远留在我们及他儿孙们的心中。~~老大人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勤俭持家的一生!他把他的一生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养育他的这片热土。并在这片热土里立下了不朽的丰碑!生如春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这也正是~~老大人一生的光辉写照!

在此,也希望孝子贤孙们节哀顺便。把悲伤和痛苦化作动力,来继承~~老大人生前未完成的遗志,把府上发扬光大!我也相信~~老大人在天之灵也会保佑所有的亲朋好友,一生平安!万代富贵!

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的~~老大人,在天堂的路上一路走好,一路平安!

下面我宣布今天为~~老大人的追悼仪式正式开始;

第一项 响鸣炮奏哀乐!

第二项 全体来宾起立面向亡灵三鞠躬

第三项 主孝代表讲话

第四项 ~~总管讲话

下面有我们的男名歌给大家带来一首父亲,让我们的歌声伴随着在天堂的~~老大人不孤单,不寂寞。也送给普天之下的父亲,母亲们愿他们晚年幸福!

白喜事追悼会主持词范文5(一)入场(背景音乐《君莫思归》)

司仪:仪式开始前,为保持灵堂的庄严和肃穆,请带手机的同志暂时关闭手机,吸烟的同志暂时熄灭烟头,谢谢您的合作!

司仪:家属请到灵堂左侧就位!(礼仪人员引导家属就位)

司仪:请~~~先生生前所属单位领导和亲朋好友随礼仪人员到灵堂前方就位!(礼仪人员引导亲朋好友到领导的后面就位)

(二)由司仪宣布~~~先生的追悼会现在开始;

司仪:寒风冷雨暗云天,寿星陨坠起寒烟,驾鹤西归魂不返,人生在世今成梦。本司仪宣布~~~先生的遗体告别仪式现在开始!

(三)默哀、奏哀乐(《天空之城》);

司仪:请全体肃立,默哀!哀毕!

司仪: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聚集在这庄严肃穆大厅举行一个既俭朴又隆重的告别仪式,衷心送~~~先生最后一程。

(四)敬献花圈(篮)

司仪:敬献花圈花篮的单位及个人有:~~~协会、~~~俱乐部、~~~协会会长等

(五)由~~~先生致悼词;

司仪:生如夏花之灿烂,逝如秋叶之静美,~~~先生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激励着我们永不放弃。

下面有请~~~协会会长致悼词!

(六)司仪代读唁电、唁函;

(七)由家属致答谢词;

司仪:逝者已矣,请家属致答谢词。

(八)全体肃立,向~~~先生遗体行三鞠躬礼;

司仪:别让泪水打湿前行的路,我们能做的只有坚强,现在请全体肃立,向~~~先生遗体行三鞠躬礼以表达我们的哀思!

(九)来宾绕灵一周,瞻仰~~~先生遗容,慰问家属(奏哀乐);

(十)自由悼念,做最后的挽别;

司仪: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同事、朋友们前来参加~~~先生的追悼会,使今天的追悼会特别隆重,谢谢大家!

司仪:请家属绕灵一周,做最后的挽别。

(十一)司仪宣布追悼会结束。

白喜事追悼会主持词范文6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以及~~~先生生前的家属,同志们,朋友们:

你们好!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来参加~~~先生的告别宴。~~~老先生于20~~年~月初~中午11时47分与世长辞,享年~~岁。

~~~先生(简单介绍生平)

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所有的来宾朋友,向~~~老先生的家属表示深切的慰问,请节哀顺变。

为了感谢大家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先生的家属在此向所有的来宾朋友致以三鞠躬,表示感谢。

第6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关键词] 仪式;真实性;仪式的作用;葬礼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7-170-2

从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开始,“过百岁”、“过生日”、“婚礼”、“葬礼”等仪式就伴随着我们。那么我们不禁要思考,仪式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它究竟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

仪式研究,是人类学领域内的一个经典话题。长期以来,这一概念被人类学的各理论流派不断的界定,但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彭兆荣在《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一文中指出,在目前的人类学仪式研究中,基本存在两种取向。一是对古典神话和仪式的诠释,另一种则是对仪式的宗教渊源和社会行为的探讨,即将仪式视为特定的宗教行为和社会实践。然而在做中国的仪式研究时,我们首先要清楚的一点就是,在当下的中国社会中,多数的仪式是和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是一种社会秩序和语言规范。并且,在对仪式的概念进行界定时,一定要考察仪式的起源。

在考察仪式的起源时,就拿葬礼仪式来说吧,部分人类学家在论述葬礼的起源时,往往引入了宗教中“灵魂”等概念。然而,据史学家考证,在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农业经济的出现,人类逐渐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以亲情和血缘关系为基础,聚族而居,形成了原始的氏族制社会。在氏族社会里,族群成员之间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前提下,联系日益紧密。这时,氏族内亲人的死亡就对氏族内其他成员有着较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情感方面。此时氏族成员采取了墓葬的方式来保护亲人的遗体;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亲人的遗体将野兽引来,这是一种自然发展的结果。据统计,在当年的氏族公社社会中,一个族群的人数大约有150人左右,而当时的平均寿命约为30岁。这就可以推算出每一个族群每年的平均死亡人数为5人。在这种每年平均死亡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表达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和其他情感寄托,在墓葬的过程中必然会加入一些仪式的成分(如动作、语言等),而这些多种多样的动作或者语言随着时间的演变,逐渐被规范并发展成一套较为固定的仪式。由此可知,仪式的产生是有其目的性和合理性的,同时也具有真实性的一面,即是为了满足人们某一种需求而诞生的。至于仪式在之后的发展中逐渐抛弃其真实性而转为一种更具象征意义的内涵是有其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但是即使在当下生活中的仪式也并没有完全抛弃它的真实性,真实性依旧是作为仪式的内涵而存在着。

James L・Watson在他的《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基本形态、仪式次序、动作的首要性》一文中在论述到丧葬仪式时提到“动作比信仰更重要――只要是恰当的进行仪式,参与者对死亡或来生的信仰,也都变得不太重要”。其实就是对仪式逐渐失去其真实性的一种侧面反映。但是事实确实如此吗?还记得看过一部叫做《父后七日》电影,影片讲述了一个从彰化县北上工作的青年返乡奔父丧七日的故事,以黑色幽默手法展现出道教与台湾丧葬习俗。女主角阿梅在父亲过世的七天内,回到了台湾中部的农村里,准备父亲的葬礼,也见识了传统庸俗繁琐的丧葬仪式、匪夷所思的迷信风俗。但最令笔者感到惊讶的是死者亲属竟然雇佣了与死者毫无关系的专门从事哭丧工作的人来参加葬礼!七日的葬礼结束后,阿梅在封存了丧父的伤痛和对父亲的思念之后,准备独自一人回到自己的城市继续生活工作。然而,却在返程途中的机场停留时,压抑了许久的思念之情如山崩海啸般袭来,遂止不住留下了热泪。从电影中,也可以看出,丧葬的仪式逐渐变成一种固定化、程序化的工作,仪式正在失去其内在的真实性。但是女主角阿梅最后的眼泪说明了,丧葬仪式并没有失去其最初的目的性和真实性,只不过在现实紧张的生活节奏中,这种真实性逐渐被忽视而已,或者说这种真实性被赋予另一种意义。

还是再拿葬礼仪式作为例子来说吧。几乎任何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喜欢葬礼,既然人人都不喜欢,那它为什么还要存在呢?汤永隆认为,“因为亲人的逝去使人们需要一个场合宣泄悲伤。”死亡绝对是一个不受欢迎的词,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死亡又是一种常态,任何人都不可避免的会突然遇到死亡。因此不管是谁,对于死亡的仪式和葬礼的流程都不会感到陌生。虽然各地方的葬礼的仪式和丧葬风俗并不一样,但不管是哪种丧葬仪式,都有守灵、祭拜等的告别仪式。生者可以通过这些仪式,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并与逝去的亲人深深道别。因而丧葬仪式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时间和空间,让生者可以沉浸在过往的回忆中,宣泄自己的情感,寄托自己的思念。但是即使活着的人们再怎么哭泣,甚至哭到虚脱,这都是一种宣泄,是一种摆脱过去、接受新生活过程中免不了的痛苦。若没有这些告别仪式让人们将心中的苦闷、悲痛等负面情绪发泄出来,生者更容易一蹶不振或颓废沮丧。记得曾经有这样的一个例子,一个人在亲人的葬礼上负责全部的组织工作,从开始到结束,一直保持着理智,将一切都安排得井井有条,然而过后的几年,他再也没有走出这个困境去,一直没法快乐起来,同时也没有找到新的朋友,与老朋友也渐渐疏远,生活过得很痛苦。在这个例子中,真的就是如James L・Watson所说的“动作比信仰更重要”吗?这个可怜的人全程参与了仪式,做到了丧葬仪式所要求的全部动作,然而他以理性压抑自己的感性,在仪式过程中没有投入感情,以至于他被这份负面情感困住。他抛弃了仪式中的真实性,仅仅为了完成仪式而行动,背弃了仪式真正的内涵,进而影响到了以后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生活中的仪式不仅仅是一套动作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它内在的真实性和目的性使它的存在满足了部分人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

“中国社会里有一套正确的、与人生周期相配合的仪式动作。其中婚礼和葬礼是主要的生命周期仪式,是普通大众按着认可的仪式程序,投入文化整合的进程”。文化整合功能确实是仪式的一个社会功能,但却并不是最重要的,更为重要的是仪式对于社会整合和维系社会稳定的作用。我们在这里就婚礼上的仪式展开讨论,结婚,是人生中除了出生和死亡,最重要的一个转折。中西方的传统婚礼仪式不尽相同,相互借用对方的婚礼仪式也不是什么稀罕事了,比如,在中国有些地方,既坐婚车,又拜天地,最后还相互套戒指……但不管在仪式上有多大的不同,仪式中人们对新人表达的美好心情却是一样的。而婚礼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一对新人当众确认自己的情感、履行自己的义务、承担起自己的誓言和婚姻的责任、坚定双方“照顾对方一生一世”的信念。当新人们经历过许多繁琐的婚礼仪式之后,终于可以走到一起,就像是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圆满一样,这时候不管是新郎还是新娘,都会对婚姻产生一种神圣感。从理论上来说,婚礼的仪式越是繁琐,这种心理强化的作用就越强,将来在一起走得更远的机会也就越大。但现在部分年轻人流行的“裸婚”主义,却使我对他们婚姻的未来产生疑虑。没有经过繁琐仪式的考验,如此轻易的就结婚了,那离婚是不是也就更加随意呢?另外,婚礼有其收获祝福、感恩、寄托希望的深刻含义,新人们不应被“形式主义”和“收钱”的现实看法所左右,忽视婚礼作为一个仪式的真实性和其自身作用。

不仅仅是那些重要的大型仪式可以起到整合、维系社会的作用,一些生活中的小仪式,比如过年前打扫房间、年终例会等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过年前的全家大扫除往往意味着将去年的“晦气”和不好的东西全部赶走,以此迎接一个新的开始。定期全家大扫除,这样的仪式能带来更为生机勃勃的家庭氛围。年终例会则是因为在社会竞争的压力之下,一个企业“总结过去、畅想未来”的需要。总结过去不仅仅是为了看到之前工作不足之处,更多的是为了看到之前的成绩,坚定信心,给一年的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畅想未来,则是期待新的一年中,工作有新的突破。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每一个仪式都有它的内在作用,一个仪式如果没有达到其最终的目的,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被逐渐削弱,其自身的真实性也就无从谈起,从而变成一种虚伪的真实。一个不具有真实性内核的仪式是不会存在的。就像在科技还不发达的旧时代,人们请神汉巫婆为自己或亲人治病,而在如今这种现象却很少见了。究其原因在于,古时的人们多认为疾病是超出自己能力掌控的存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而人们都有对未知的恐惧感,因此古人对疾病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并急需一个仪式来化解心中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并寄托尽快康复的美好愿望。而在科技进步以后,疾病的病理被科学所解释,人们认识到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我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并不是一种超自然现象,更与鬼神无关。因此这种不确定性被打破,与驱魔类似的仪式再也无法起到最初的作用,仪式的真实性被否认,这种仪式也就逐渐走向消亡。所以说,一个没有真实性的仪式是不会一直存在的,仪式的作用和它内在的真实性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笔者认为,现存的仪式都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或建立一套秩序以维持社会稳定,或是某一群体内的一种认同方式……有作用的仪式都有其真实性,然而由于部分仪式因为已经内化于心,成为一种惯例或习惯,所以其真实性被少数人所忽视,但并不是说这种真实性就不存在。但如果绝大多数人都否认了某类仪式的作用,那这类仪式的真实性也就逐渐消失,比如说,如果所有人都认为婚礼仪式是一种“走过场”,并且在仪式中没有寄托深刻的情感和意义,那最终这种仪式只能面临消亡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华琛(James Watson).中国丧葬仪式的结构――基本形态、仪式次序、动作的首要性[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4).

[2]秦淮.时尚婚礼的文化解读[J].兰州学刊,2012,(5).

[3]薛亚利.价值的工具――仪式的意义指向[J].民俗研究,2011,(3).

[4]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J].民族研究,2002,(2).

[5]张亚旭.职业哭灵人的再现[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2.

第7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海员工会、交通部:

7月26日海全会字第137号、交海劳(58)字第71号函悉。

关于从事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的工种的划分,我部同意你们的意见,即主要港口装卸工人、蒸汽机船舶生火及潜水员,按照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第二条(二)项(实施细则草案第5条)规定办理。

关于本人工资的计算问题,我们认为:没有固定计时工资标准的港口装卸工人的“本人工资”,仍应按照退休实施细则(草案)第25条规定办理;船员的“本人工资”不应包括船岸差额。

第8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15岁那年,萧淑芳经由她的叔父―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萧友梅推荐,进入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学习。3年后萧淑芳作为旁听生进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学习油画和素描。

师从徐悲鸿期间,萧淑芳和吴作人是同班同学。那时的吴作人留给萧淑芳仅有的印象是“十分腼腆”。每晚在明灯高悬的画室里默默地画画儿,“不爱理人,给人一种高傲之感。”不久,二人各自去国外留学,就此分离。直到1946年,上海美术作家协会举办的画展开幕那天,吴作人作为组织者迎接参展画家时,才与当时在上海市立专科学校担任美术教师的萧淑芳再次相见。

经历了17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两位老同学见面倍感亲切。为此,吴作人特地作了一首题为《胜利重见沪上》的诗:“三月烟花乱,江南春色深。相逢情转怯,未语泪沾襟。”

两年后,两人喜结连理。徐悲鸿、廖静文担当他们的证婚人。徐悲鸿还画了一幅水墨画《双骥图》当作贺礼。《双骥图》的画面上是一对昂首飞奔的骏马,斜首顾盼,腾空飞跃,寓意二人在今后漫长而曲折的人生道路上比肩奋进。

从1948年到1997年,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吴作人和萧淑芳始终牢记恩师的厚望,“互相切磋、互相帮助,互敬互爱。”

在吴作人去世前一直生病卧床的6年中,萧淑芳从为他穿衣、洗脸、洗澡、喂饭到推着轮椅陪他散步,始终在他的病榻前守候,连心爱的画笔都未曾拿起。她笑着说:“为他作出牺牲,我心甘情愿。”

第9篇:遗体告别仪式范文

2011年12月21日凌晨3时,诗人、文学家、画家木心先生在家乡乌镇过世,享年84岁。

时隔三天,24日清冷的早晨,我和朋友驱车赶往乌镇参加木心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和追思会。到了桐乡殡仪馆,一条长长的黑色横幅张挂在告别大厅门口,虽距仪式正式开始尚有一小时左右,而悼念者纷纷赶来,已有百人之多,皆面色肃穆凝重。木心弟子陈丹青一袭黑衣,双眼或因睡不好而略见浮肿,走进走出忙着招呼前来悼念的各位相识与不相识的友朋。

耳边持续响起的是木心生前钟爱的古典音乐,莫扎特、贝多芬、肖邦。音乐婉转,时间流转。犹忆2006年1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木心第一本在国内出版的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画家陈丹青肃立2小时,恭谨而恭敬地谈论他尊称为师尊的,彼时大陆仅少数人无人知晓的木心,随后各大媒体亦纷纷跟进绍介。

一时间,人人争读木心,更争问 “木心是谁”?

1927年2月14日,木心生于乌镇,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世家子弟,与作家茅盾为远方叔侄,童年木心经家人引荐这位返乡做小说的名家,饱览了茅盾收藏的各种典籍,叔对侄讲你看过比没有看过还要新。194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攻油画,略感刘海粟的陈旧,遂转去杭州国立艺专追随林风眠先生。建国后,任职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参与人民大会堂及历届广交会设计工作,亦任《美化生活》期刊主编。1971年,木心在“”期间被捕入狱,囚禁18个月,从14岁起创作的100多个短篇和8个中篇悉数抄没,在狱中亦秘密写作,成稿66页。1980年起始有画展在美日举行。1982年为了一偿瞻仰西方艺术的夙愿,年过50的他毅然去美国,来到纽约。次年乃积极重拾旧业创作散文与小说。1984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推出“木心散文个展”特写专刊,1986年5月纽约《中报》副刊《东西风》发起“木心的散文专题讨论会”,再度掀起海外华语文坛的文学狂飙。台湾洪范、圆神、远流、元尊等出版社争先出版木心小说、散文、诗篇等12集。

跨入两千年,木心复投入绘画事业,筹备三年,举办了“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览。于耶鲁博物馆隆重开幕,辗转芝加哥、夏威夷及纽约,佳评迭出激赏不穷,最后此33幅作品悉为耶鲁大学博物馆典藏,其画册获评五星,畅销而长销。

终于,2006年9月,在国外践行了个人艺术理想的木心应家乡乌镇的盛情邀请荣归故里,自此定居。广西师大出版社迄今已出版木心著作近二十种并画册一种,其迥然出尘、拒斥流俗的创作风格在在引起读者强烈注目。

木心散文文字亮丽鲜明,语法曲折有力,于人于事于物时有超越寻常的体察和出人意表的见解。析史、刺时、剖物、衡人,皆指涉广袤而不堕琐小,归复中外佳文载道的正路与大路;而如音乐“叙事曲”的木心小说在在与习见习知的小说迥异。举凡现代风情的心理传奇、古典历史的机巧翻新、悼亡伤逝的感怀叙事,愚氓孽债的卑琐纪实,俱为木心轻拢慢捻纳入笔端,温存不乏冷峻地搜启人性与世界的幽秘暗影。

然而,事实上,文学界与学术界迄今未见与木心文学创作相对应相对等的回应和解读。甚至当其推出之始,即有不少侧目与争议,或谓少有可观,或谓言过其实,最常见的状况却是文学界几乎对木心集体噤声集体回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心是生错时代的人,他的美学观念在这个时代并不能畅通无阻。木心不比李白、苏轼乃至鲁迅、张爱玲,上述几位定义时代的大人物即便同样人生坎坷遭际崎岖,但他们每一个和时代的关系都比木心和谐得多。说的明白点,他们与时代还能作一夕谈。

今天的问题是,荒败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个持续发生作用的生态。在这样的生态中,不论木心多么伟大,都是孤例。而更尴尬的后果是,即便大家知道木心的好,也愿意去他的艺术世界坐一坐,但是很难奏效。从这角度说,木心是奇花异草,他的艰难在于要和一个荒败得生机勃勃的时代搏斗。木心的创作,与传统那么亲近,从未隔绝,但现在的时代是和传统隔绝的,所以即便大家交口称赞,这种称赞更多的是缺乏理解的称赞,而非充满称赞的理解。因此在木心被集体性故意忽视、被戏剧性搁置的文学景观背后,分明可见当下整体文化状况的普遍荒歉,至于更深在的主因,不消我辈多言,木心本人看得分明,那是“内心的枯萎”,终致其益显孤响乏应。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