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丽田园范文

美丽田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田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丽田园

第1篇:美丽田园范文

美丽田园

我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家乡景色吧!可你们知道我的家乡的田园风光是怎样的吗?让我们走进家乡的田园吧!

一天,我们回家乡,再回家乡的路程上,两旁有许许多多的嫩草,一望无际,可远远地看到一束束在点头哈腰的小花,红的、黄的、橙的、粉红的......五颜六色。

来到家乡,我就奔向农民伯伯工作的地方——田园。我来到田园门口,就见到每位农民伯伯或叔叔在工作,我走过去,问:“农民叔叔,这是我的田园吗?”农民叔叔一边微笑一边抚摸着我的头,说:“当然是了。”我不由自主地哇了一声,一片片像翠玉般的菜地展现在我眼中。绿油油的油菜中含着一朵亭亭玉立的小黄花;一棵棵“碧玉”破土而出;红彤彤的小蕃茄露出了笑脸,样子可爱极了;绿绿的节瓜挂在藤条上,一个个在欢笑着。构成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田园,让人留恋往返!

啊!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的田园!

第2篇:美丽田园范文

赵宇航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姥姥家玩。

一进入姥姥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分外妖娆、姹紫嫣红的小花园,有紫罗兰、月季、凤尾竹、牡丹、鸡冠花……色彩明丽,令人陶醉。这些品种的花,把姥姥家那简朴的小院增添了几分色彩。

进入大门,我的目光投到了一架高大粗壮的冬枣树前。原来,姥姥在打枣,我头顶便下了一场“枣雨”。我和妈妈用盆接了许多冬枣,洗净,咬上一口,又香又脆,又大又甜。真想多吃一些,可肚子已盛不下了。

姥姥又走到田园中间的大井前,打了一桶“饮料”,我喝了一口。“啊,真冰爽!”我惊叹道。呵,原来井和天然冰箱没什么区别。

吃饱了,喝足了,该来参观一下姥姥的田地了。姥姥的田地位于前院左上角和水井旁边。水井旁的田地全种的稻子,它们根粗杆状,挺拔在田地上,像一个个“钢铁战士”。左上角种着山药、葡萄和西红柿。

我在空地上与姥姥的小狗玩耍,沉浸在这快乐的海洋之中。可爸爸妈妈叫我,原来我们要回家了。

第3篇:美丽田园范文

清晨,一切都是雾蒙蒙的,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白纱。美丽的鲜花上都有一些小水珠,水珠晶莹透亮的,慢慢的从花朵上滚落下来。然而只听见一只鸡喔喔的叫一声,寂静的村庄野就开始热闹起来,休息了一夜的人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尤其是在中午的时候,天空万里无云,天空很是闷热,可不想早晨那么凉爽。而且知了在不停得叫着,好像在对热天气的不满。树木也无精打采的。鸟儿累了就停在树上歇着。

在黄昏的时候,天气野慢慢的变得凉爽起来,不想中午的时候。抬头看向天空,红彤彤的晚霞已经染红了大半边天,晚霞的形状好像一直猛兽在追赶一只猎物。而有的晚霞像是一匹正在飞奔的骏马,在自由自在的奔跑着。天空的颜色也是不停得变化着:深红.浅红.橘红.....仿佛像是个魔法师在精彩的表演。

第4篇:美丽田园范文

在江西省九江市贺家山陵园,有一座狗的坟墓,前面还立着一尊狗的雕像。这里埋葬的,不是哪个有钱人的爱宠,也不是功勋卓著的军犬或警犬,它只是一个老职工收养的一条流浪狗。但就是它,为了警示30多个准备吃剧毒狗肉的人,不惜舍弃幼子、以身尝毒,最终惨死。

2003年11月28日,九江市某工厂,有人从菜市场买回一条死狗。肉快炖熟了,香气四溢,把一群出生不久的小狗崽引进食堂。一个职工顺手夹了块肉给它们吃。忽然,狗妈妈赛虎冲过来,用双爪紧紧护住地上的肉,一改往日的慈爱,对孩子们凶狠急促地吼叫,不让它们吃。一条小狗试图走近妈妈撒娇,被她一掌掀出门外,其他的狗崽儿见状四散逃跑。

小狗崽们离开后,赛虎对着地上的狗肉又连叫了几声,但几十个职工丝毫没有理会。赛虎有些急躁,来回绕圈子,对着锅里的肉继续吼叫。职工们以为赛虎想多要点肉,就又夹了几块给它。但赛虎将肉拢在爪子下后,还是不吃,仍旧一个劲地吠。于是,大家就懒得理它了。

赛虎见食堂里的人越来越多,而且都聚在锅边等着吃肉,开始对着锅拼命狂吠,声音一阵比一阵大,一次比一次凄厉。见众人还是没有反应,它猛地跳起来,发出绵长而凄凉的呜咽声。听到妈妈的哀嚎,四只小狗崽儿冲了进来。赛虎用湿润的鼻子挨个儿亲吻着每只狗崽儿,伸出粉红的长舌舔净最小一只幼犬身上的污垢,然后泪水长流。紧接着,赛虎又冲到最前面的人群里,用头撞击人们的大腿。可人们只惦记着锅里的美味根本没想去领会它的意思。

突然,赛虎坐在地上,一边流眼泪,一边凄惨哀叫。长嚎一声后,它将地上的三块狗肉全部吃了下去……不到十分钟,赛虎就在地上痛苦地翻滚、抽搐,然后七窍流血,含泪死去。

等待吃狗肉的职工们都惊呆了!

事后,经卫生防疫部门化验,这锅狗肉竟含有“毒鼠强”,剂量大得足以杀死一头壮牛。因为赛虎,30多人的生命才得以获救。

“我以前常听义犬救主的故事,以为那不过是传说,但这样的事竟然发生在自己身上。”三年过去了,刘师傅依旧万分感慨,“是赛虎救了大家。”

赛虎死后,他的主人付文启夫妇含泪把它葬在自家菜园里。九江市贺家山陵园总经理张宁抗知道赛虎的壮举后异常感动,主动提出把赛虎移葬到陵园去。

付文启夫妇很惊讶:“你这么抬举我们家赛虎,我们很感激你。但陵园是葬人的地方,怎么能葬狗呢?”张宁抗却认为:“天地万物,终归一死,能留下的只有精神,难道赛虎舍己救人的精神不足以令我们所有的人钦佩吗?”

随后,张宁抗出资,专门请人为赛虎选墓址、做棺材,并亲自撰写了碑文。2003年12月lO日,张宁抗请了四个工人,开着两辆汽车去为赛虎移葬。

2006年,张宁抗又特意为赛虎雕刻了石像,安放在墓前。

赛虎死后半年,其主人付文启也溘然长逝。按照付文启的遗愿,他也被葬在了贺家山陵园,离赛虎的墓不远。他的墓志铭上写着:“这里长眠的是一位善良的老人。一个潇潇细雨的日子,一只五个月大的小狼狗走进屋里,再也不肯离去。三年后,它救了三十条人命……今天,他静静地躺在这里,人们感激他――赛虎的主人。”

赛虎确实是自己走进付文启家的。1999年冬天的一个早晨,天蒙蒙亮,付文启推开家门,发现寒雨中站着一条瑟瑟发抖的小狼狗。见门开了,小狼狗径直走进去,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自然。

小狗很脏,付文启喂了它块面包后,就带它到工厂浴室洗澡梳毛。这期间,小狗一动不动地看着付文启,有时用小舌头亲热地舔舔他的手。梳洗完毕后,付文启发现它非常漂亮,活像一只小老虎,就给它取名“赛虎”。

第5篇:美丽田园范文

来到公园的大门口,看见“彩田公园”几个金色的大字。我们走在公园宽阔的路上,看见路的两旁有郁郁葱葱的树木和五颜六色的鲜花,每隔几米安装了精致的路灯,一路上能遇见成群结队欢笑的游人。

我们沿着斜坡往上走二百米,就来到了公园山顶的广场。广场上有一块空旷的一地供游人锻炼身体,周围的大树下有一排排供游人休息的长椅。右边有一个大水池,水池周围有四只人造的蜻石头青蛙,它们的嘴齐向水池中央,喷出长长的弧形水柱,好看的很。小朋友友们都喜欢坐在石头青蛙身上嬉水玩乐过一把瘾。

站在公园的山顶广场上,我们抬头往远处看,只看见蓝蓝的天空和一幢幢耸立的高楼大厦。

从广场向东沿着石梯小路走下来一百五十米,我们就来到了“儿童乐园”。乐园周围有许多栩栩如生的石雕:有孔雀、小鸟、鱼类、儿童等;墙上刻有蜗牛、飞船、花草等一幅幅精美的壁画;乐园里还有许多供儿童玩的健身器具,如飞行器、跑步机、荡秋千、跷跷板、还有螺旋滑板……公园的空气非常清新,我们玩累了,一阵阵微风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彩田公园共分五个区,“儿童乐园”是其中一个区,每个区之间是由公园的小路和花草树木连接为一个整体。公园集“休闲、娱乐、健身、环保、生态”等功能,不愧为一个五星期公园呀!

彩田公园到期处都是美丽的景色,我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许多迷人的景点,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去细细地游赏。

第6篇:美丽田园范文

美丽的国色天香园

上个学期,我们全校师生去参观湛江的国色天香园。

一走进大门, 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黄色向日葵花,它们张着圆圆的脸蛋笑眯眯地望着太阳,好像在向太阳敬礼呢!我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了许多紫色的薰衣草,还看到了一片片红色、白色等不知名的花,漂亮极了。

啊!我喜欢美丽的国色天香园,它是花的海洋。

第7篇:美丽田园范文

春天来了!春姑娘悄悄地步入了我们的校园,慢慢地走进了校园的操场,给大地铺上了翠绿的地毯!

进入了操场,看见了同学们欢快的身影,同学们都在尽情的玩耍、嬉戏,整个操场洋溢着同学们的笑声!

操场左边的花坛里,小草探起头来,仿佛在问“美好的春天到了吗?”旁边的小花在梦中被惊醒了“,便跟着问”春姑娘,您来了吗?“”咳、咳、咳大榕树伯伯咳了几声,“”大榕树伯伯,大榕树伯伯,春天到了吗?“”当然到啦,是春姑娘把你唤醒的,你瞧,善良的春姑娘还为你们带来了礼物呢,你们自己瞧瞧。小草,春姑娘送了一件翠绿的新衣裳给你。小花,春姑娘送了一条粉红色的连衣裙给你呢。我真羡慕你们啊!“”大榕树伯伯,你还好意思说,春姑娘对您多好啊,把你的头发染成了绿色,让你变得更年轻,还送了一条深棕色的裤子给你呢!小草,你瞧,大榕树伯伯多英俊啊!“小花赞叹道。”孩子们,春姑娘来啦,她还为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礼物,我们应该感谢春姑娘啊。“大榕树伯伯说”谢谢春姑娘!“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道。

校园里的花草树木都在感谢着春天,也在茁壮的成长着,为我们的校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四年级:王一帆

第8篇:美丽田园范文

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特树种

哥斯达黎加西临太平洋,东接大西洋,因此我很幸运地见识了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美丽风光。碧海蓝天,一望无际,海水清且涟漪,海鸟自在飞翔,赤脚走在沙滩上,暖暖的海水轻拂着脚底,清新的海风吹起头发,闭上眼睛,呼吸着咸咸的空气,感受着大海的气息,说不出的惬意舒适。

这个美丽的热带国度,由于雨水充沛,森林覆盖率极高,哥斯达黎加这块神秘雨林,如今已成为世界上生物最多样化的地区之一,堪称动植物的天堂。该国的生物种类列表令人震惊:205种哺乳动物、850种鸟类、350种爬行两栖动物、1239种蝴蝶,超过9000种植物。

在哥斯达黎加绵亘无际的热带雨林中,每一种植物都拼尽全力地生长,争夺雨林中的每一寸地盘,以至于雨林中的植物长得异常茂盛,阳光很难透过重重树影照到地面。

这里的苔藓类植物和蕨类植物特别多,以大树为基础的共生植物更是多得出奇。它们有的寄生在大树树干上,从空气中吸取养分;有的坠下长根,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有的直接寄生在“寄主”体内;还有的干脆“绞死”寄主,再慢慢吸收其养分。

更有趣的是,因为这里接近赤道,一年“两季”(雨季和旱季)气温变化不大,加之毗邻的两个大洋又轮番提供降雨,所以雨林里的树木几乎全部呈现出一种奇异的特点――没有年轮。

哥斯达黎加雨林中的树木千奇百怪,其中不少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奇特树种,著名的牛奶树便是其中之一。只要在牛奶树的树干上横切一刀,乳白的树汁就会从切口流出来,并且味道也与牛奶极其相似,完全可以当作牛奶的替代品饮用。当地居民中有很多人种植牛奶树,一棵树每天能“挤”出约1斤植物“牛奶”。

雨林中还生长有世界上生长速度最快的树种――轻木。据说,当哥伦 布发现美洲新大陆之后,欧洲殖民者就争先恐后地派出军队占领美洲各地。来到哥斯达黎加的欧洲人惊奇地发现,在一条条奔腾咆哮的河流中,常常能看见七八个土著姑娘乘着一只小小的木筏,冒着惊涛骇浪漂流而下,木筏时而搏击在浪尖,时而没入水花之中,但始终不会沉没。惊诧万分的人们对木筏进行研究后发现,这是一种非常轻的木头,并为之命名为“轻木”。不过,哥斯达黎加当地人却将其称为“巴尔沙木”,意思是“筏子”。随后,轻木由西班牙人传入欧洲大陆,并逐渐遍及全世界。

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树种,每立方米轻木仅重115公斤,换句话说,一个正常的成年人可以抬起至少等于自身体积8倍的轻木甚至更多;而一根两米长、合抱粗的轻木树干,一个妇女可以轻松举起并疾驰而行。轻木的树干呈银灰色,树叶呈心脏形,交互生长在高处的枝条上。远远望去,这些轻木宛若身着银色紧身筒裙、撑着绿色油纸伞的妙龄少女,亭亭玉立。轻木的花朵很大,呈淡淡的黄白色,生长在树冠的顶层。花落之后便长出圆形的果实,里面储藏着淡红色或咖啡色的种子,种子表面覆盖着细细的绒毛,像棉花籽一样――这种种子纤维在商业上被称为草鸭绒,常作为床垫或坐垫的填充材料。

因为轻木密度小,重量极轻,所以它的浮力非常好,是制造救生圈和救生衣的绝佳材料。此外,轻木还有一个优点――生长迅速。现有资料表明,轻木是世界上最速生的树种之一,一年可以长高5~6米,直径增粗5~13厘米,只需三五年便可成材。一株10年树龄的轻木可以高达到16~18米,直径1.5~1.8米。

雨林里的蛙类天堂

进入雨林不久,正好下着小雨,雨滴轻轻打在雨衣上,打湿头发,漫山遍野的绿更加青翠欲滴,各种藤蔓植物自由生长,满眼满目的绿。空气清新,停下脚步好好做几个深呼吸,沁人心脾。被自然拥抱亲吻的感觉,徘徊林间,从肌肤到心灵都被自然洗涤了一番。

由于雨量充沛,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中汇聚了无数的小溪、河流,而溪流的两岸就成为了两栖动物――特别是蛙类繁衍生息的天堂。

在众多的蛙类品种中,丽红眼蛙是最有魅力的一种。近两亿年的生物进化将它塑造成了一个活泼亮丽的丛林精灵。丽红眼蛙有着动画角色一样的可爱面貌:它通体翠绿,背部有黑色的条纹,头上顶着一对宝石红色的大眼,还长着四只橙红色的脚丫。丽红眼蛙的瞬膜――又被称作第三眼睑――是一层额外的眼皮,既可以保护眼睛,又不会遮挡视线。在放大镜下,丽红眼蛙的瞬膜呈现出虎皮条纹的形状,既能将它们明艳的眼睛掩藏起来,又不会完全屏蔽视线,保持对捕食者的警觉。在特殊时期,丽红眼蛙惹人注目的大眼睛还可以起到惊吓捕食者的作用,给自己营造逃走的机会。

雨季是丽红眼蛙的繁殖季节。在雨季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池塘”边,平时住在树冠上的丽红眼蛙们唱起了情歌。雄蛙们相互扭打,抢夺地盘,然后趴到雌蛙背上,抢着为蛙卵授精。在一个个爱意荡漾的夜晚,雌蛙们背上驮着一只甚至两只求欢者整夜游荡,穿过郁郁葱葱的灌木,找到一个水流平缓的地方,产下闪闪发光的蛙卵。

蛙卵的孵化一般需要6天,而在这6天里,它们有可能遭遇到各种不测:蛇会吞下整堆整堆的蛙卵;黄蜂则会把单个蠕动的胚胎从卵壳里拽出来带 走……几乎一半以上的蛙卵都会成为这两种猎食者的美餐。不过,这些蛙卵也不会坐以待毙,它们有一种令人惊诧的本领――一旦遭遇猎食者的袭击,离开母体4天以上的蛙卵便能在几秒钟内孵化出来,然后沉入水中。

除了丽红眼蛙,雨林中还生长着一些如宝石般亮丽的剧毒蛙类,由于美洲本土印第安人会将 它们的身体分泌物涂抹在飞镖上制成毒镖,所以,这类含有剧毒的蛙就被命名为“毒镖蛙”。

整个毒镖蛙群体至少包含了100多个品种,毒性的程度也因不同种群、不同体色而存在差异。其中,金毒镖蛙就号称“世界上最毒的蛙类”,只需要136微克(一微克等于百万分之一克)的金毒镖蛙毒液就能使人类或者大型哺乳动物顷刻丧命,而一只小小的金毒镖蛙分泌的毒液就足以毒死10个人。

所有种类的毒镖蛙都喜欢把卵产在凤梨科植物附近,这样做的原因是凤梨科植物轮生的叶片能够构造出一个微型“水塘”,成为毒镖蛙蝌蚪天然的“育儿池”。

在繁殖时,雌性毒镖蛙会先把卵产在地上,之后雌蛙会一直在旁守护,直到蝌蚪孵化。为避免蝌蚪们自相残杀,雌蛙会将蝌蚪从地面分别背到一个个积水的凤梨“水塘”中,同时,还会排出未受精的卵给蝌蚪做食物。

尽管丽红眼蛙和毒镖蛙都堪称奇珍,但它们的名声始终不及另一种奇异蛙类――金蟾蜍。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曾经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雨林的某些特定地域。金蟾蜍的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种群因此而得名),而雌性皮肤则为黑底,并伴有深红色斑块。

人类最后一次见到活的金蟾蜍个体是在1989年――一只雄性金蟾蜍孤零零地守在池塘边等待雌性出现,但结果却令它失望。从1966年首次被发现,到1989年种群灭绝,金蟾蜍只在人们的视线中存在了20多年时间,如此的昙花一现,足以令人们对它们充满好奇。

由于金蟾蜍主要生活在地下,并且只在的季节现身,很难被人们看到。因此便有不少科学家认为金蟾蜍并没有灭绝,只是没有再被发现而已。但随着后来多次大规模搜索的失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终于将金蟾蜍从濒危物种列为灭绝物种。

鸟中“明星”绿咬鹃

哥斯达黎加是观鸟天堂,850种的数量甚至超过整个北美洲鸟类数量总和,堪称全世界观鸟密度最高的国家。凤头绿咬鹃、金刚鹦鹉、巨嘴鸟、蜂鸟等都是云林中的珍稀鸟类!这次我的行程也专门安排了若干国家公园观鸟行程,先后来到蒙特维尔德国家公园、卡拉拉国家公园、Selva生态研究站、托托盖若国家公园等热门观鸟地点。

哥斯达黎加热带雨林山峦起伏,林木在雨水的冲洗下显得更加苍翠。穿行其中,随处可见参天的古树、奇异的花草。繁茂的植物为鸟类提供了食物以及栖息地,所以这里也顺理成章地成了鸟类的乐园。鸟儿们在这里觅食、嬉戏、飞翔,无拘无束,自由自在。雄性白尾咬鹃会跳着各种欢快的舞姿吸引雌性同类,演绎出禽类的浪漫罗曼史;体型庞大的犀鸟飞翔时翅膀发出极大的声响,像天上刚过了一架飞机,当它停落在枝头时,不时地发出响亮而粗犷的鸣叫声,连续不断,如同马嘶一般。

然而,在哥斯达黎加雨林的众多鸟类中,最精美、最受人关注的“明星”就是绿咬鹃。来哥斯达黎加旅游,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因为在网上看到了它,凤尾绿咬鹃是鸟类中的明星。它的羽色是如此的艳丽,而身姿又是如此的优雅,漂亮的尾羽,实在很难想象大自然造物主能够创造出如此美丽的精灵。

它们是濒危物种,属于《华盛顿公约》附录第一类保护动物。凤尾绿咬鹃

有着极其华丽的外表,雄性绿咬鹃有平滑的长尾覆羽,如同凤凰一样的尾羽,常年栖息于森林和云林地带,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

那天,为了看到这种珍稀鸟类,在专业向导带领下直奔面积非常大的Los Quetzales国家公园,它位于哥斯达黎加中部,靠近首都圣何塞,是最新一批成为国家公园的自然和动物天堂。这里有着丰富的地貌和众多鸟类,其中明星动物自然是凤头绿咬鹃,很难想象世间竟有如此艳丽而优雅的鸟类,这也是极少数常年可以观赏到凤头绿咬鹃的保护区。

我们深入云林徒步寻找,但是折腾了2个多小时,硬是没有见到绿咬鹃的踪迹,倒是看到不少蜂鸟。这里是典型的云林地貌,海拔相对比较高,可能前一分钟还有阳光,一片云过来,顿时阴冷下来。不过在大自然中观鸟最大的特色和乐趣就在于不确定性,到处有惊喜。

为了安抚有些沮丧的众人,午饭时候我们的专业鸟导卡拉没有闲着,她和其他向导以及当地居民咨询探讨可能出现的位置。突然得到线报,在一处农庄附近出现了绿咬鹃的踪迹,赶紧驱车前往。

经过了1公里的上坡下坡路以后,终于来到了绿咬鹃喜欢觅食的大树前,那艳丽的绿色叉尾终于出现在了我们面前。说它是明星鸟一点不过分,这雄鸟长得也太好看了:全身亮丽的绿色羽毛和环境绿色完全不同,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其胸口的羽毛则是更为艳丽的红色,反差极大,还有那标志性的长尾,几乎是体长的2倍以上,太绚丽了!我们在保持十多米距离的情况下观赏拍摄了近一个小时,绿咬鹃也是非常“配合”,首战告捷!

第9篇:美丽田园范文

珍贵的世界遗产名录

1997年12月4日,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上,批准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典型例证的“苏州古典园林”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年后的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会议上,又通过把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和退思园作为“苏州古典园林”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园林是一种很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954年,国际园景建筑家联合会在维也纳召开第四次大会,英国造园学家杰利克G.A.Jellicoe在致词中说,世界造园史三大流派是中国、西亚和古希腊。这三处古老的地区,都曾经产生过灿烂的古代文化。园林从诞生一开始,就包含着人类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上对它的需求,在它逐渐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园林物质建构和文化内涵始终是融为一体的。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遗产,不仅是世界造园的范本,而且延续至今,一直影响到当代社会的物质需求和人文精神需求。

在世界园林史上,东西方造园艺术胚胎的形成时间大致相似。到公元1―2世纪中国西汉和罗马帝国时期,在罗马和长安,规模宏伟的帝王御苑和私家花园相继出现,这是一个人类史上从思想到物质都高度文明发达的时代。作为一种物质存在,园林本身是一种很脆弱的文化载体。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战争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千年历史,沧海桑田,世界三大造园体系中令人注目的园林实体遗存已经不多。仅以中国为例,曾经显赫一时的六朝园林、唐宋园林大多都已不存在。即使明清时期北京的三山五园等皇家园林,也仅晚清重修的颐和园等数座幸存。因此,在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中,目前保存完好的苏州古典园林尤其显得珍贵。

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底蕴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苑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苏州2000年来绵延不断的造园历史,典型地展现了中国园林史的一个缩影,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这方面来说,苏州古典园林是与西方造园体系并驾齐驱的东方园林的主要代表,是世界园林发展的主要渊源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的产生和发展,不是一种孤立和静止的物质现象,而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物质文明和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等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是苏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主要元素之一。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遗产类型,它的建构内涵覆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众多方面,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结构完整、保存完好,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建筑学、造园学、植物学、水利学、环保学等学科的物质构件,也是研究和了解历史、社会、人文、美学、哲学、民俗等文化形态的重要参照物,还是研究和了解中国园林文化对世界、特别是东亚地区文化影响的难得的实物活化资料。

苏州古典园林的“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宇宙观和文化理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结晶,是全人类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苏州是一座具有2500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地处长江下游的太湖之滨,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十分优越。自公元前514年春秋吴国在此建立都城以来,一直是中国南方地区经济和文化中心,工商繁荣,人文荟萃,尤其在园艺、建筑、工艺美术和绘画方面,水平高超,名家辈出。特别是在明清之际,不管是当政在位或是下野退休的官员,还是知识分子,都是这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他们对优美人居环境、物质自然环境和人文精神环境的追求,从物质到精神两个层面上都为园林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和人文条件。而文人和画家参与造园,或构思、或设计,使苏州园林饱含着典型的文人气息,诞生了一种别开生面的园林文化体系,承载了大量有形和无形中国传统文化信息。

从苏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虽然苏州园林因功能区分有“衙署园林”、“寺庙园林”、“山庄园林”、“第宅园林”等,但它的设计建造总是有较为固定的原则,总是以水、石、植物、建筑作为建造要素,它不仅有起居休憩的功能,其宗旨是给城市居民提供具有自然要素的生活空间,即使是在城市中,也要常常和自然亲近,享受到自然美景即不出城市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达到享受“天堂”之乐的境界。假如把自然、理想理解为“天”,把城市生活理解为“人”,那城市中具有自然要素的理想环境就是“天堂”,就是“天人合一”;苏州园林所展现的是具有自然物质的环境,而追求的是现实世界的升华理想,生活的现实和生活的理想相结合,仅此一点,苏州园林跨越了现实和理想的距离,实现了现实和精神的结合,对人类居住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古人的理想中,天堂也是现实的。古人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天堂想象成四季不败的鲜花绿树,有昼夜变化的山林野趣,它是一种极舒适、极方便的居住环境,开门就踏进现实,是车水马龙;关门就自成一体,鸟语花香。物质与精神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无论是在造园思想上,还是在造园的实践中,都体现了“天堂”理念和“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的精神追求。

诗画的山水演义

园林的类型再多,但都十分重视与自然的融合,布局需要因地制宜,建筑要求适度和谐,景观设计追求天然形胜。在一个不大的空间中,建筑、山水、植物相得益彰,虚实疏密、在达到功能的同时,天、地、人保持着平衡、适度、和谐的关系。历史上数以百计的苏州古典园林,形成了苏州整个城市“园林化”的特征,也因此影响和塑造了苏州城市的格调、品位和气质,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对于当今的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无疑仍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江南私家园林,从魏晋(公元420―589)开始,趋向“文人化”的道路。经过近千年的演化,寄情山水,成为文人士大夫普遍的雅好,山水诗、山水画也成了文人诗、画永恒的主题,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山水诗画的创作运用在造园中,成为文人写意山水园林。明清两代,位处长江三角洲的苏州一带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经济发达,手工业、商业十分繁荣,城镇建设空前发展,居住环境进一步得到关注,第宅园林的建造达到了新的高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苏州的绘画、书法和其他艺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名家荟萃,高手辈出。园林兼容文学、绘画、书法、工艺等多种艺术形态,形成了具有苏州园林艺术特征的一门新的艺术形态――在模拟的自然环境中,以山水为源,以诗画为本,展现写意的山、写意的水、展现立体的诗、立体的画,但这山水,这诗画已经是文人的再创作,是文人心中的山水诗画,带有鲜明的个人艺术审美倾向。

苏州古典园林,其本质功能是中国江南地区私家住宅的附属部分。江南物质丰富,天然风景秀美,除原住民外,每逢战争,总有大批的北方世族阖家逃难至此。北方世族大多接受上等文化教育,原来仅为居所附属建筑空间的园林逐渐发展为居所组合空间,发展为良宅的标志,并形成精神理念,形成独立的建筑艺术体系。在精神上,它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望和对生活质量的执著追求,在这种愿望和追求的趋导下,园林逐渐建造得美轮美奂,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人居环境。

按史书记载,苏州城已经存在了2500多年。今天能够真正领略古城风貌的历史实物是成于南宋(1229)的石刻“平江图”,图上有组成城市形态的街巷河道、各类建筑、仓署寺庙等,还显著地标出了园林和风景区的名称和位置,如南园、沧浪亭。在清代名画《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则以写实的方法,生动地描绘了城市中的园林风光和人们在园林里的生活状态。园林存在于苏州古城内,历史上不仅在街坊林立的市井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自然风光,而且还保存了能自行进行循环的生态环境,如宋代沧浪亭(世界遗产)建造时保持了“草树郁然、崇阜广水”的景象;明代前期的东庄,实际上是一座庄园式园林;明代中后期所建的拙政园,依然保持了唐代的“不出郛郭、旷若郊野”景观现象;清代的环秀山庄假山,模拟城西大阳山堆叠而成。

有学者对历史记载进行统计,明代后期苏州城内私家住宅中有园林270多座,如以苏州古城14.2平方公里计算,平均每0.053平方公里即有一座园林,由此可想见,即使它属私家性质,但它的绿化功能却超越了私家所有,起到了调节苏州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成为公众共享。因此,历史为苏州戴上“园林城市”的桂冠,是名副其实的。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