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学散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最新范文 宗白华美的态度是超然的,又是世俗的。他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的人生和宇宙,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他从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世界,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国”就是这种描述的最景致的诗句。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悠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是不可能发现这种生动与清和的美的统一。而他似乎轻而易举地领悟到了美的神韵,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声光,色彩和形象中微妙精深的律动和气韵。
《美学散步》让我们体悟到中国画的“气韵生动,迁得妙想”之精髓。前者是说一幅画要涌动着宇宙万物的“气”的节奏、和谐,给人一种音乐感;而“迁得妙想”则是通往“气韵生动”的途径。所谓迁得妙想,就是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用本心去体味外物的内在精神,把自己的想象迁入内部,经过一番曲折,才可把握对象的真正特质和精神
《美学散步》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宗白华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最新范文
宗白华一生著述不多,虽与朱光潜先生是同时代的人,年纪相仿,但是他却不像朱光潜一样著述甚多,宗先生极少写作,《美学散步》是先生生前唯一一部美学著作。这部著作教给我们如何欣赏艺术作品,如何理解欣赏美及怎样建立审美态度。“美学散步”顾名思义,我们应当怀着一种轻松愉悦像散步一样徜徉肆恣,有感即发。我们可以一边散步一边享受宗先生在这部书里给我们搭建的亭台楼阁,花草树木。
1 用美产生的影响来表现美本身
宗先生翻译莱辛的《拉奥孔》里有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字,“凡是荷马不能按照着各部分来描绘的,他让我们在它的影响里来认识。诗人呀,画出那“美”所激起的满意、倾倒、爱、喜悦,你就把美自身画出来了。”举个例子,特洛伊战争是以争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海伦为起因,当海伦到特洛伊人民的长老集会面前,那些尊贵的长老们瞥见她时,一个对一个耳边说:“怪不得特洛伊人和希腊人为了这个女人这么久忍受苦难呢,她看来活像一个青春永驻的女神。”还有什么能给我们一个比这个更生动的美的概念,当这些冷静的长老们也承认她的美是值得这一场流了许多血,洒了那么多泪的战争呢?所以,有时候通过“美”周围的人事物衬托出来的美以及“美”自身给周围人事物产生的影响比直接描述‘美’更有渲染力和表现力。
2 诗和画的辩证关系
书中在《诗和画的分界》一章中提到:“诗和画各有它的具体的物质条件,局限着它的表现力和表现范围,不能相代,也不必相代。但各自又可以把对方尽量吸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来。诗和画的圆满结合(诗不压倒画,画也不压倒诗,而是相互交流交浸),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诗写的好自然而然就在我们心里描绘出一幅画,而一副好的画也是充满了诗意。
2。1 诗中有画的艺术意境
在我国古代抒情诗里有不少是纯粹的写景,描绘一个客观世界,不写出主题的行动,甚至于不直接说出主观的情感但却充满了诗的气氛和情调,如唐朝诗人王昌龄的《初日》:“初日净金闺,先照床前暖。斜光入罗幕,稍稍亲丝管。云发不能梳。杨花更吹满。”这诗里的境界很像一幅近代印象派大师的画,诗里并没有直接描绘这金闺少女,然而一切的美是归于这看不见的少女的,这是多么艳丽的一幅油画啊,在一个晨光射入的香闺,日光在这幅画里是活跃的主角,它从窗门跳进来,跑到闺女的床前接着穿进了罗帐,轻轻抚摸一下榻上的乐器,枕上的如云美发还散开着,杨花随着晨风春日偷进了闺房亲昵的躲上那枕边的美发上。这首诗虽写“无我之境”,而每句每字却反映出自己对物的抚摸,和物的对话,表现出对物的热爱,像这首诗里,纯粹的景就成了纯粹的情,就是诗。
2。2 画中有诗的艺术意境
德国近代大画家门采尔有这样一幅油画:那画上也是灿烂的晨光从窗门撞进了一间卧室,乳白的光辉浸漫在长垂的纱幕上,随着落上地板又返跳进入穿衣镜,又从镜里跳出来,抚摸着椅背,我们感到晨风清凉,朝日温煦。室里的主人是在画面上看不见的,她可能在屋角的床上坐着。门采尔这幅画全是诗,也全是画。画里本可以有诗。但若把画里的每个部分都饱吸进浓情蜜意那就成了画家的抒情作品。
虽说诗画相通相容但有相互独立,但个人总觉得诗比画更有意境,虽然诗歌不如油画那样光彩夺目,直射眼帘,但诗歌的这种看不见的意境更能丰富和加深情绪的感受。
3 美是客观存在的,我们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美从何处寻?如果我们的心灵起伏万变,经常碰到情感的波涛,思想的矛盾,当我们身在其中时,恐怕尝到的是苦闷,而未必是美。只有将你自己的心具体的表现在形象里,那是旁人会看见你的心灵的美,你自己也才真正的切实地具体地发现自己的心灵美。同样,你也可以发现美的对象,这“美”对于你是客观存在,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书中写到你的意志只能指使你的眼睛去看她或不去看她,而不能改变她。这就是美的客观性,我们认识到美的客观性了,就不要试图去改变她,徒劳无功,美不但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反过来,它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提高我们生活的境界和情趣。宗先生在书中说只有你把美表现出来别人才会发现你的美,无论是样貌还是心灵都需要表现出来才可以。只有善于发现美才能更好的把她表现出来。
书中在《美从何处寻》这一章节里提到一个女子郭六芳为自己家乡长沙作诗的事,她没有发现整天生活的地方有多么美,而当等到自己对自己的日常生活有相当的距离后,从远处来看,才发现家在画图中,融在自然的一片美的形象里。自己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能够把握它的美的形象,由此可见,有时候,发现美需要我们置身其外,就像“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样的道理。发现美表现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培养一种审美意识。
4 精神的淡泊对写作的重要性
在《论文艺的空灵与充实》中宗先生谈到,精神的淡泊,是艺术空灵化的基本条件。读到这里的时候,不禁触发了我多愁善感的神经线。现在的许多作家文艺工作者都过于功利化,置身语世俗之中无法自拔,再也不能像东晋陶渊明那样淡泊,现在的大多数人都是随波逐流,波纹怎么动,思想就怎么流,独到见解越来越少,使得当今文艺作品的价值倒是淡化了不少。
陶渊明的作品我们都爱读都爱看,那是因为他的作品纯粹,他个人精神上的淡泊名利,造就了艺术上的空灵化,因此才挥洒出那么多佳作,流传至今并广为传颂。如果一个人不受现实的束缚,怀着一份难能可贵的淡泊搞创作那才能扣动我们读者的心弦。产生历久弥新的感受。而不是给我们过眼云烟的感觉,连一点感受都产生不了。
5 芙蓉出水自然美才是真的美
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于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由此可见,对于错彩镂金的美和芙蓉出水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倾向于后者。
对于这两种美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后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且天然。举个最通俗的例子,若是眼前有两个美女,一个是天生丽质,一个用脂粉堆砌,想必大多数人都会更欣赏第一个没吧,因为她更真实更可爱。同样,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对比,我也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因为它淡雅简单,给人的美感更自然流畅,不着雕饰。
同样,在艺术中,我们更要着重表现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人格,而不是追求文字的雕琢。陶潜作诗和顾恺之作画都是突出的例子。王羲之的字也没有汉隶那么整齐,那么有装饰性,而是一种“自然可爱”的美。在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太多的浮夸雕饰美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的疲乏,而每当我们心烦意乱或生活压力大时还是会选择亲近自然来放松心情。观赏名山大川等美丽的自然风景来缓解情绪上的压抑。可见,芙蓉出水的自然之美相较于错彩镂金的后天之美更能赢得我们心灵的青睐。
6 整体感受
在读这本书时,给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宗白华先生渊博的美学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最关键的还是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种精神不只是适用于艺术审美领域,而是适用于我们的一生,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都需要这种态度。白宗华先生把中国美学推向了极至,后人很难再出其右,但我们还应借着散步者的灵光走进茫茫的天地间不断求索,对于这样一位源生于传统文化、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深得中国美学精魂的大师以及他散步时低低的脚步声,在日益强大的现代化的机器轰鸣声中,也许再也难以实现了。就像编者说的那样,愿每一个心灵丰沛的人都能读一读她。
关于《美学散步》读后感最新范文
当我把《美学散步》从图书馆给借回来后,发现它的内容根本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全是专业术语而且文诌诌的学术著作,而是文辞优美、洋溢着艺术灵性和诗情的美学奇葩。
阅读这本书确实是一种享受,宗白华先生用他抒情的笔触、透彻的感悟引领读者体味中西艺术的精髓,待我们“散步”归来,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心灵和灵魂得到了很好的净化和升华。宗白华先生用自己的心灵和灵魂感受着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流畅美妙的文字将其诉诸笔端。在宗先生看来,散步是自由的,但并不因此就绝对是非逻辑的,亚里士多德在“散步”中建立了体系性思想,庄子在“散步”中领悟到了宇宙的玄妙,达·芬奇在散步中捕捉到了美的真谛。在各种美学现象和艺术门类之间,“散步”是梳理美学、艺术学思想、亲近艺术灵动的方法;在中西美学之间,“散步”是凸显中国传统美学个性精神的方式。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上网搜索过一些关于宗白华先生的信息,原来宗白华先生与朱光潜、蔡仪、高尔泰、李泽厚并称为中国当代五大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治学特点是不建体系,而是注重对艺术的直接感悟。就正如刘小枫对宗白华先生的评价那样:“作为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基本立场是探寻人生的生活成为艺术品似的创造,在宗白华先生那里,艺术问题首先是人生问题,艺术是一种人生观,艺术式的人生才使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思想生成和发展于中国面临军事和学术危机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古老的祖国既面临政治、军事的压力,又面临学术的危机。在排山倒海的“西化”风潮中,他并不随波逐流,坚持以中国传统的美学为根基,以西方思辨的成果为参照,凸显对中国古典美学的梳理和阐发。
他在用他自己的看法引导我们去欣赏中国的诗歌、绘画、音乐。他曾坐在《蒙娜丽莎的微笑》前默默领略了一小时,我不禁为宗先生对艺术对美近乎痴狂的态度而惭愧,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繁华社会中,已经很少有人可以有着这么平静的心态去欣赏艺术。我不但要吸取宗白华先生的美学知识,也要学习宗白华先生对待艺术的那种态度。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中,提到:“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内部有光彩,但是含蓄的光彩,但是这种光彩是极绚烂又极平淡。”由此可见,对于芙蓉出水的美和错采缕金的美,宗白华先生更加偏向于前者。
如果要我在这两种美中做选择,我也会选择前者,因为芙蓉出水的美真实而且天然。正如中国的水墨画和西方的油画相比,我更喜欢中国的水墨画的淡雅和简单,其实诗词画都类似,有时候太满了反而不妙,要懂得适当的留白才是高手。
宗白华先生在发现美的时候,态度既是超脱的,又是入世的,他为我们读者展示了一个极美的人生和宇宙,这里充满了亲切感和家园感,宇宙之大,无非虚实相生,美无处不在。宗白华先生从一丘一壑中发现了“宇宙是无尽的生命,丰富的动力学”。也发现了它是“平整的秩序,圆满的和谐”。英国诗人勃莱克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正是这种景致的准确描绘。
没有一种以天地为庐而又悠然自足的博大情怀,没有一种能澄清以观道的空明澄澈。宗白华先生如在拈花微笑间顿悟了一切灵光的高僧,中国美学遇到他真可谓幸运,他学贯中西,中国美学特色被熔炼出并标举,最终被贯入了一种深沉挚厚的生命意识。
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的源泉,没有心灵的折射是无所谓美的。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5--01
一、建筑的生命本质。
建筑的生命本质特征主要是从宗白华先生持生命本体论的这一观点进行分析。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之特点,一方不离实用,一方又为生命表现。” 这一观点恰恰充分体现了宗白华先生的生命本体论贯穿始终的美学思想。
宗白华先生建筑美学的生命本质论观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设计师和欣赏者之间的共鸣来赋予建筑物一生命气韵的空间。建筑设计者在对建筑设计创作时,表达着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思想,以建筑来彰显自己设计的生命力,展现自己设计的风采。在欣赏建筑的过程中,对于欣赏者来说,就是自己生命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同时也是和设计者共鸣的过程。宗白华先生认为,建筑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小自然,是人向大自然索要的一个人为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而是和大自然相通的、浑然一体的,是有生命的。它和人的生命一样,拥有着设计师和欣赏者赋予的特殊的思维。第二、结构形式是建筑艺术内容中最重要的因素,它是衡量一个建筑物是否优秀的必要条件,这种结构形式它不只是实现了人们眼前表面的“美”的价值,而且充分地表现了生命对美的向往与追求,给世人一种美的体验。第三、建筑艺术是表现的而并非模仿什么。表现一种设计师的理想、表现一种独特的思维,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生命意义,象征着一种生命的本质。包括建筑在内的所有艺术形态,都具有“形”、“ 景”、“情”这三种艺术表现结构。
二、建筑的自然意境。
翻开中国艺术之篇,你会发现中国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亲近自然,融于自然。
宗白华先生在他的文章中提道:根据《诗经》记载,周璇王先生的建筑艺术构思就像一只展翅飞翔的野鸡。这样形象的比喻,展现了建筑设计师对自然世界的喜爱或崇拜之情。“游、望、赏、居”是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在宗白华先生所强调的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之中,“居”作为最基础的建筑功能,而“游、望、赏、”这三种功能的寓意为:人生在世,赏游于大自然之中,自然闲适。把它们作为建筑艺术的基本思想,是要把世人在大自然之中游历的闲适之情与建筑艺术融为一体。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建筑也有心灵的“窗”,建筑中窗的设计,乃是人与自然相沟通的媒介,人身于建筑之中透过窗赏析大自然,与大自然相沟通,这一设计恰好体现出了建筑设计者想亲近自然,融于自然的设计思想。优秀的建筑设计,不仅仅只是体现出它最基础的功能―――居,还要使其融于自然。
三、建筑的空间之美。
建筑本是空间的一种艺术,早在20世纪20年代,宗白华先生就在一系列论文中提出:建筑艺术首要特质乃是空间,并且为建筑下定义为:“建筑是在自然空间中人为创造出来的若干个小空间,而这些小空间又组合成为一大空间的艺术”。我们可以在追溯建筑史到建筑空间论的发展之中,充分认识到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的空间之美这一理论的独特见解。
宗白华先生对建筑空间理论的独特认识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上。他认为:建筑就是一种创造空间的艺术,最初建筑的目的仅是为了居住,后来表现为建筑设计师的思想理念,建筑空间的每一个隔阂设计都充分体现着设计师的建筑设计理念。我们中国的园林建筑艺术乃是组织空间和创造空间的艺术表现,是建筑设计师按照自己的审美理念创造出来的空间。园林建筑设计注重空间的布置和设计,讲究虚实,强调隔通并济。
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为了阐释建筑是空间的艺术这一美学理念,利用中国古典美学“借景”的理论,列举出多种园林建筑布置和创造空间的手法:远借、邻借、仰借、俯借、镜借等。总的指出,这些方法都是通过布局空间、组织空间来创造空间,然后拓展空间。这些手段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空间的美感,创造空间的意境。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应用 特点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增大课堂容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得以明显提高。但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多媒体的过分依赖或滥用现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意做到“三不”和“三需”。
一不:不要忽视对学生的文本教育
语文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学习语言,不用心去读,不潜心去体会,是不会有收益的。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刺激着学生的感官,却削弱了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有的老师教《空城计》时,找到《三国演义》电视剧,先是欣赏主题曲,再把“空城计”这一集让学生看一遍,这一节课就了事了,对文中诸葛亮表现出来的智慧却没有引导学生去体味。其结果是“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却空空洞洞。”上这样的课,学生怎么会有收获?“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永远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语言所蕴含的魅力是无穷的,是用多媒体等传媒难以形容和传达的。
所以说,我们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受领悟,真正吸取到艺术营养,仅通过多媒体并不能理解语言的深层内涵。
二不:不能扼制学生的想象能力
多媒体能够运用声像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把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示给学生。特别是学生所欠缺的那些经验情境,多媒体更能收到“百闻不如一见”的良好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凡事皆有个“度”,过度则会适得其反。一些意味无穷、意境优美的文章必须是通过品味、想象才能欣赏到其美的。诗歌教学就是如此。在让学生欣赏古诗时,如果不让学生通过对诗文的反复吟读、通过联想想象去获得审美愉悦,而是硬要把诗文制成笨拙的图像或动画,那么原本让人想象无穷的诗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
三不:黑板不能被取代
多媒体只是众多的辅助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不是唯一的教学手段,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并不能排斥传统教学手段,而要实现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互补。多媒体教学一页一页地来展现教学知识,具有瞬间可视性的特点,不便于学生的记忆和巩固。这时候,我们就要辅之于板书,板书虽然浪费时间,但相对来说具有较长久的可视性。一节课下来,学生可以清晰完整地看到全部的知识点,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回顾、记忆与总结,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整洁、漂亮的书写也是一种示范,毕竟书写文字也是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需:因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运用要坚持为学生的“学”服务,在课堂教学中永远只能是辅助位置,辅在学生经验的盲区、知识的盲点、思维的堵塞处、情感的模糊处,以起到启发、诱导、点拨、开窍的功效,追求点“石”成“金”的境界。有的教师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一味地追潮流赶时髦,不问内容,一律使用多媒体手段,这是不可取的。并不是任何课文都适合用多媒体来教学的,一般来说写景散文、歌吟名山大川、花木鸟兽的古诗文等是很适宜用多媒体来教学的,多数的议论文就不太适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因此教师不要迷信多媒体,认真钻研教材,大胆取舍,对不适宜用多媒体教学的课,就不要霸王硬上弓。
二需:课件制作需讲求简约、实用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大都以课件的形式出现,最好还是由上课教师自己完成,课件制作不能做得过分花哨,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在制作课件时要坚持以提升学生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道德情操为本,立足课文,课件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要为学生的学习铺路搭桥,使学生理解得清楚透彻,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需:多媒体教学需注重教师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合作者,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在运用多媒体学习时也要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性。要避免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者,学生成为课件的欣赏者,这样只能是由传统教学的满堂灌到现代教学手段下的满堂灌,同样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构建,在整个教学教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忽视,多媒体只起辅助作用,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他们自己去学习,避免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表现落后的教学思想。
多媒体教学是一把双刃剑,如若运用得当,就能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若过分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则是画蛇添足。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只有从语文学科的实际出发,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摆正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不一窝蜂地赶潮流,语文多媒体教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参考文献】
[1]朱桦主编. 中小学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培训实验教程. 2002.
关键词:“读”画 “说”画 “画”画
一、“读”画,读出大师的艺术情感
培养孩子的艺术感受力,需要让孩子与经典美术作品生活在一起,使其成为生活中的朋友,见面点点头,走过回回头,这样孩子与美的作品接触多了,起点也就高了,对美的视觉体验和选择也会更敏感。
在经典美术作品库中,每幅作品都有着自身的艺术独特性,要么侧重于色彩,要么侧重于线条,亦或是构图和情感等等方面。因此,我们在选择作品时要巧妙地引导幼儿来“读”画。如在欣赏毕加索的《梦》时,播放背景音乐《舒伯特小夜曲》,请孩子闭上眼睛,把自己假想为画中的妈妈,然后跟着老师说的话展开想象:“我躺在软软的沙发上……我很放松……我做了个梦……我梦见了……”通过这样的感受,孩子可以较快地进入角色,从而较快地理解作品。在欣赏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时,孩子可以通过人物的动作表情来感受人物的心情,从人物的所处的环境和色调、构图等方面感受作品的意蕴。
相信通过对各位大师名画的欣赏,超越了时间的距离,孩子们能与大师们的作品进行交流,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同时也提高了幼儿对大师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说”画,说出自己的艺术体验
1.我看到:这是最直观的感受,是视觉上的欣赏。主要引导孩子观察作品画面,从画面表现的景物、构图、主要的色彩、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等方面引导孩子整体了解作品,并有意识地观摩画面细节。
在欣赏《大碗岛的星期天》的时候,教师指出的主要问题是:“你看到了什么?”“这些人在干什么?他们有些什么样的姿态?”“你能猜出他们在什么地方吗?” “从画画上你能看出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吗?”
在幼儿描述阶段,教师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讲述,让幼儿充分表达。只有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才可以用启发、提问的方式给予启迪,引导他们观察、想象并进一步地陈述清楚。
2.我觉得:从直观引申到理解,分析视觉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我们可以通过我感觉到、我好想听到、我可以闻到等适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形式带领孩子走进作品,加深幼儿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这一阶段也是教师指导的关键阶段。教师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也可以自己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幼儿反复多次地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让幼儿真正地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
3.我想到:结合观察体会,表达所思所想,也是审美判断形成阶段,这是活动的难点。
以《大碗岛的星期天》为例,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觉得这幅画美吗?”“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后,有什么感觉?”“这幅画在哪些地方最能吸引你?为什么?”这一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想法,尊重每一位孩子的观点,对有困难的孩子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还要为孩子语言表达搭建“基石”,让孩子有话说、能说好。
三、“画”画,画出自己的艺术感受
幼儿在欣赏之后不可能按照原画画下来。因此,我们要合理引导幼儿观察作品的构图、色彩等,感受其中的意韵,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1.将难点前置:有些作品内容复杂,在一个活动中进行全面的创作难度较大,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技能掌握水平,将内容分段,使创作的指向性更明确。
2.改变创作形式和作画对象:在欣赏过程中,有些作品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拘泥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无法创作,为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可以利用改变操作材料的形式,从另一途径帮助幼儿完成创作。
在欣赏梵高的《星月夜》,教师可以将画面进行分割,分成孩子人数的份数,每个孩子拿着原图上的一张纸片,模仿大师的笔触重现经典,最后作品的呈现就是另一幅孩子的“星月夜”,虽没有大师一样精致的笔触、细腻的情感但却有着孩子更灵动、更稚嫩的向大师致敬的精神。就是这样简单的操作过程,不仅让孩子感受了快乐,更是拉近了孩子与大师间的距离,这仅仅是源于简单地改变了创作形式和创作对象。
3.游戏化的作画过程:我们在创作活动中更注重孩子感受的过程,用孩子喜欢的能接受的方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情感和体验,这样的创作方式非游戏莫属。因此,让孩子和艺术玩玩花样成为了课题研究的“新宠”。
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在艺术上有修养的人。”经典美术作品教学旨在让幼儿感受作品与激发幼儿因欣赏而激起的创作欲望,鼓励幼儿敢于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感想,看到别人视而不见的事物,去想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培养了幼儿的艺术创新能力,从而采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江苏省无锡市爱尔艺术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关键词:信息技术;美术教学;兴趣;拓展;教学媒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320-01
所谓"美术教学三部曲",即导入阶段、探究互动阶段、总结评价和课后拓展阶段,这是每节美术课的三个必经阶段。信息技术的运用是当今教学手段的一项重大改革,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机遇。一节成功的美术课会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如何将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三部曲"有效地整合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前奏(导入阶段)――诱发兴趣,快乐学习
多媒体手段的直观性在教学中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若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媒体手段,发挥多媒体手段的趣味性使学生在直观形象中,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求知欲,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求新求异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增强多媒体手段的趣味性,把它作为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使学生更喜欢美术这门学科。例如《平面构成》一课,在备课时考虑到怎样上出新意,吸引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趣昧投影。为了使学生了解"构成"的含义,我打开投影仪双手放在上面,重叠、交叉、错叠后,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马头、老鹰,接着我拿出一些大、小不一的硬币、剪刀等实物,拼出了一朵花,一只蝴蝶,同学们发出了啧啧赞叹声,都想亲手试一试,于是我让大家用身边的实物如尺子、铅笔、橡皮……等用在桌子上拼一拼看看能"成"什么。
2.乐章(探究互动阶段)――循序渐进,画龙点睛
我们都知道,美术这一视觉艺术的特性已进一步确定了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梅洛?庞蒂认为:"艺术创造是一种运用物质媒体进行创造性知觉的活动,媒体的运用,带来了知觉的形式化,从而使知觉的意义得以扩展和丰富化地表现。因此,媒体是艺术创造和表现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探究互动阶段信息技术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探究互动阶段是一节美术课的灵魂,是课堂效率如何的关键。我认为应多方面利用好多媒体为自己的教学服务。
美术教学作为直观性很强的教学,教师的演示,能使学生倍感亲切,在演示中教师熟练地运用各种美术技巧,能使许多语言难以表达的东西一目了然,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也得到美的陶冶。在我的美术课堂中,多媒体成为了我的好帮手。例如,利用录像多方位、多视角展示手工制作的细节,将复杂冗长的制作过程变得步骤清晰、生动有趣;利用幻灯机和明胶片展示剪纸手法,让剪纸的一刀一剪一清二楚;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作业展评,采用放大、特写将学生作业通过屏幕展示给全体学生,克服了学生作业画面过小而无法组织全体学生同时欣赏、品评的缺憾;再利用黑板简明扼要地提示课的主题、重点、难点,给学生指明本堂课学习的方向,一举两得。
接下来就初二下半学期《变废为宝,因材施艺》的探究互动阶段我是如何设计的与同仁们进行交流。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在创作过程中,体现材料的肌理特点,依据各种废旧材料的特点,进行拼帖创作装饰画。基于此,在突破重点时我采用了图片的方法,因为常规手段很难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区分废旧材料装饰画的特点,运用图片形象地引导学生认知软质材料装饰画、硬质材料装饰画、综合性材料装饰画,并有针对性地介绍相应材料,这就在短时间内解决了教学重点,也为学生进行拼贴创作装饰画做好了物质方面的准备。同时出示以上相同图案的作品,但应用的是不同材料做成的装饰画,继而解决了教学难点的体现肌理特点,可谓一举两得。这个过程不仅实现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在互动中解决了重难点,真是画龙点睛之笔。
转接下来就是到底怎样制作一幅废旧材料装饰画,这是造型表现课必需的环节,教师要讲解好常用搓、割、粘等技能。因为常规手段很难让每位学生清晰地看清教师的制作程序,而且也会浪费学生的制作时间,播放事先准备好的视频,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在知识升华阶段可进一步欣赏经典作品,感受废旧材料装饰画的独特艺术之美。
比如让学生欣赏由各种材料制作而成的装饰画,并把装饰画的特点带到这些画面中去验证,另外注意每种材料所带来的质感美,一边欣赏一边让学生说出作品使用的材料名称和使用的效果。通过实践,这种效果非常好,学生学得起劲,教师也非常有成就感。
3.尾声(艺术资料信息的收集)――拓展延伸,开拓视野
关键词: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外语学习;激励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2—0018—03
一、外语学习动机现状
(一)外语学习动机的分类与研究
根据Gardner(1972)的理论, 外语学习动机类型可分为: 融入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是指个人学习外语时对语言本身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并希望可以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执有融入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外语时能体会到乐趣,不觉枯燥厌烦,更易于掌握外语。和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 是指学习者希望通过学习外语达到自己的目标,带有更多的功利性、实用性目的。另一对经典的概念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这两个维度一般被认为是对应的, 即融合性动机是内在动机, 工具性动机是外在动机( Chambers,1999: 52)。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从心理学领域引入了更多的动机因素,扩大了动机视角。概括说来, 心理学和应用语言学界已确认的主要动机因素有几大类: 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期望值和效价、目标定向、结果归因、学习目的、自信心和努力程度等(秦晓晴,文秋芳,2002)。
(二)中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因素组成
根据前人的研究,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偏重工具型,这与社会和学校对考试合格证书的盲目强调有关,使得很多学生把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作为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工具型动机的激励显得尤为明显。而内在动机更多的注重对语言及其文化本身的兴趣,表现在外语学习本身给他们带来的成就感、学习乐趣、满足对外语文化的好奇心等(秦晓晴,2002)。工具型动机往往止于通过考试或取得证书之后,然而外语的实际使用能力其实非常有限。只有从提高兴趣入手,以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为目标,加强融入型动机的激励才能为英语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应以多角度来实现动机的复合型激励,通过外部工具型动机激励转换为内部融入型动机激励。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意愿,英语学习才会有不竭的动力,而非止于工具性目的。
二、英语学习动机的复合型激励
Dornyei(2001) 提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研究结果显示, 教师自身的行为被认为是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最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最优化的教学情境:从教师自身出发要准备丰富的课堂内容,涉及合理的教学活动,最大化的利用好教材,同时要积极搜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料作为课堂内容的补充,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最大化地接受鲜活的语言素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教学手段上,要改变单一的、传统的课堂讲授,发挥多媒体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优势,为学生打造真实的视听情境,发挥生生互动的良效影响,通过积极的同学带动课堂氛围,感染消极学习态度的同学,并通过老师有意识地鼓励,激励其参与课堂的动机,从融入课堂开始达到融入性动机的激励。此外,教师要帮助学生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以目标为导向监督和帮助学生实现目标,并不断给予积极的强化,使学生在不断获得的成就感中增加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发挥融入型动机的激励作用。
三、复合型激励课堂教学模式
(一)I came:有备而来
课前的准备是课堂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前提。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这里的“准备”是多方面的:包括教师的准备也包括学生的准备;既准备知识,也准备情感。我们称之为“备知识”和“备情感”。
“备知识”包括教师的备课,也包括学生的课前预习与准备工作。对于教师来说,充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准备好与课程相关的丰富的外语素材才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其对英语语言所承载的文化的兴趣,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单纯的语言教学往往是学生留下语言就是一种工具的印象,为其工具性目的而学习,难免枯燥无味。而在感受文化的基础上的语言学习则使英语学习更像是一种文化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语言;与此同时,学生也要做好课堂和课程要求的课前准备工作,如上节课后作业的完成、课前的充分预习等。学生的“备知识”能有效消除部分学生的“语言焦虑”(英语使用焦虑和英语课堂焦虑)。秦晓晴(2002)在研究中指出外语学习同样涉及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学生在课堂上还需要心理安全感,否则就会产生强烈的焦虑感,而不积极地响应教师。在本研究的学生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如果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就会对课堂授课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课堂焦虑,影响课堂的听课效果,且无法很好的配合老师的课堂活动,也无法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感,既无法实现认识需求也无法实现情感需求。那么激励学生的融入性动机更是无从谈起。可见“备知识”乃是“有备而来”的第一步。
“有备而来”不仅仅是课前预习书本的内容,而且还要做好情感的预热,准备好一种积极的参与课堂的态度。“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心理状态, 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 认知活动自动停止, 即使不停止, 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的效果”(郭书彩,2002)。因此,一种积极的学习情感的准备,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至关重要的。 “备情感”也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教师的情感状态对于学生的情感状态是有直接影响的,或者可以说,教与学双方相互影响。对于教师来说,每堂课前都要储蓄好上课的情绪,不能把负面的情绪带到课堂上,要保持饱满的热情,更要以情动情,感染学生的情感。对学生来说,也要以良好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去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切实做到“我来了(I came)”而非“人在心不在”。学生积极情绪的调动很大程度上要从教师有意识地去激发开始,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以真诚、接受、同情、理解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起有效的情感交流,他们就会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进而表现出异常积极的学习情绪。事实上,二语动机研究也开始关注亲和驱力在二语学习中的作用(Brown 1994,and etal)。“从需要动机理论来讲,学生情感方面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之后,才能满足与外语学习直接相关的认知需要”(秦晓晴,2002:75)。
(二)I saw:心存目想,积极参与
“I saw”强调的不仅仅是“看”而是指学生全方位感官的调动和积极的身体力行的参与实践。要让学生做到“I saw”,首先教师要提供可“看”的对象,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教学内容上来说,除了教材,教师要力求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现时代的丰富的语言资源。还要利用好多媒体和网络所能提供的丰富的视听资源。从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随着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 英语学习不再只有传统的课堂讲授,我们要利用好电脑、多媒体网络、语音室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响应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倡导,设置合理性、趣味性、参与性高的课堂活动。此外,还要努力营造一种自主、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改变老师“一言堂”的现象,帮助学生转变观念,即课堂不是老师独角戏的舞台,而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中学习,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和交流的能力,实现融入型动机的激励。高一虹等(2003)研究表明,“教学情境的改善对中等投入的学生影响最大,课程、教师、教材等情境因素对英语学习有直接、近距离的影响。”而实际上,教学情境对于所有的学生都有一定影响。华惠芳(1998)就曾指出,“当教育环境提供了一个富有挑战性、刺激性和自主性的氛围时, 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息”。因此, 英语教师要善于充分利用情境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大量丰富真实语言材料的刺激下,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做课堂的“参与者”要心存目想,积极参与。调动学生全方位的感官,做到:耳听、眼观、口说,动手、动脑、用心。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对自己说,“I saw”,而不是课堂上走马观花,授课内容如过眼烟云,很快就抛到脑后。
(三)I conquered:实现目标,积累信心
研究表明,无论是近期目标还是远期目标都对动机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且远期目标大于近期目标,说明确定远期目标的学生比确定近期目标的学生更有努力的动力(秦晓晴,文秋芳,2002)。Ames( 1992) 等人认为, 掌握目标能引导学习者的注意力方向和努力方向,使之坚持从事与目标相关的活动, 并促使学习者根据任务难度寻求相关的行动计划或任务策略。
首先,确立具体可行的目标。教师应提出明确的学体目标和阶段目标, 并帮助学生确立适合自己切实可行的阶段目标和总体目标。阶段目标的实现会使他们产生成就感, 使他们的成就感得到满足,并能够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由目标外在动机激励到学习者兴趣内在动机的转化。
其次,教师要善用积极的教学评价。根据强化理论, 教师和家长的奖励和鼓励、学生课堂上的良好表现和好的考试成绩都能起到积极强化的作用,这种强化如果多次出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逐渐达到固化动机的作用(秦晓晴,2002)。强化理论认为, 奖赏能导致积极的情感, 惩罚则导致消极的情感。因此,教学评价应以鼓励、表扬为主。
再次,帮助学生总结归因。归因指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对原因分析并找出错误原因的心理过程。归结为老师,教材等非个人因素为外归因,归结为自己不够努力等内部原因,称为内归因。据研究,把错误作内归因,则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其更加努力学习,作外归因,则使学习动机下降( 秦晓晴,2002)。因此,作为老师,应在理解的前提下,要适时引导学生多做内归因,调整学习态度,提高学习动机。
整个学习过程从确立阶段目标开始,通过努力在不断的实现目标中,获得积极的强化,确立更高的学习目标。对学习过程出现的挫折要及时总结归因,积极调整,然后向目标的实现努力,最终进入目标实现后的良性循环。当我们实现自己的每个目标时,可以骄傲的对自己说“I conquered”!
四、结束语
以往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中提出的教学启示和反思较多, 而对外语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具体可行的办法和建议却较少(王晓,张文忠,2005:63)以上论述旨尝试从具体课堂教学模式出发,通过教师多渠道、多方法、多策略的引导和工具性激励,深入到内部动机激发,发挥工具型动机与融入型动机的复合型激励作用,提高外语学习的兴趣,以期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长效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Ames, C.Classrooms, Goals, Structures, and Student Motivation [J].Journal of Ed ucational Psychology,1992(84).
[2]Brown, H. 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3]Chambers, G. N. Motivating Language Learners[M].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9.
[4]Dornyei Z.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5]Gardner R.C,Lambert W,E.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Ianguage Iearning[M].Rowley Mass: Newbury House,1972.
[6]高一虹等.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关系——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研究,2003(01).
[7]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03).
[8]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01).
[关键词]德塞尔托;日常生活;实践;审美生存
[作者简介]张荣,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哲学硕士,贵州兴义562400
[中图分类号]B5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1-0055-03
米歇尔・德塞尔托(Michel De Certeau,1925―1986),法国著名社会理论家和历史学家。他善于洞察一些重要的细节和不太引人注意的材料,把理论的触角延伸到日常生活普通人的生存策略之中,1980年出版代表作《日常生活实践》,被称为“毫无拘束的智慧”、“我们这个时代最大胆、最神秘、最敏锐的头脑之一”。英国“布兰克威尔读本”(Blaekwell Reader)将他与维特根斯坦、巴赫金、阿多诺、卢卡契、杰姆逊等人一起同列为当代“杰出思想家”,20世纪60年代后欧洲出现的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
近年来,国内对德塞尔托的研究刚刚起步,还停留在作品翻译和零星的介绍层面,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兴起,文艺学、美学界已逐渐意识到德塞尔托也是一位承袭西方的美学家,他“建立了日常生活中反理性的社会学”,认为日常生活中存在着支配性的绝对权力,在规训机制的重重压制下,人可以通过“抵制”战略战术、“散步”审美体验、“消费”另类生产等“遁逃术”来求得审美生存、“人诗意的栖居”。
第一种遁逃术:“抵制”战略战术
德塞尔托把日常生活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并趋向于从“实践”中看待它,在他的理论视野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抵制”战略战术,被视为其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第一种遁逃术。德塞尔托说,“一个社会是由一定的实践来构成的”,要理解这个社会,理解这个社会中的人,就要了解这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了解这个社会的生活实践。
在德塞尔托看来,日常生活存在着支配性的绝对权力,就像是一个生存的战场,人生活于其间,生存就是战争。人在规训机制的重重压制下,出于求生的本能,人会孕生出“抵制”(resistance)。抵制是人生存的普遍方式,是一种生活的实践,日常生活的实践就是作为实践主体人相应于具体环境、具体规训机制而进行的一种“使用者的运作方式”,特指“弱者”在错综复杂的特定环境中,充分利用“强者”或“专有”(proper)强加给他们的限制,在各种规训机制里寻求到的个人审美生存。为此,他专门列举了日常生活中被法国雇员称之为“假发(la perruqne)”的抵制例子:“‘假发’是指一些雇员表面上为雇主工作,实际上却自己干活。它跟小偷小摸不同,因为工作的原材料价值并没有被偷走,它也有别于矿工请假,因为雇员事实上在现场干活。‘假发’现象形形,简单可以有如秘书在上班时间写情书,复杂的亦可发展到木匠‘借用’车床为自家客厅打造一件家具。不论雇主是严加惩罚还是‘充耳不闻’,装作没看见,对此现象,不同国家表述也各不相同,但‘假发’现象无疑是越来越普遍的。”德塞尔托把雇员工作的环境称之为“战略”(strategy)的场所,它是“受到他者权力迷惑而不可见的约定俗称的一种自身位置”、“政治、经济、科学的理性就建立在这个模式的基础上”的,而把雇员在战略间隙借助“假发”战术,“成功地将自己置于周围的既定规训之上”、“既不离开势力范围,又能得以避让规训机制”称之为“战术”(tactic),它“是一种可以计算的行为,由于缺乏一个特殊的自己的地方而被确定的”,是对种种规训机制可能性的运用,譬如随机应变、装神弄鬼、乔装改扮、虚张声势等。由此,“抵制”战略战术“是一种‘被压制者’在‘压制者’建立的秩序内部面前所表现的一种机智的把戏,是高于对手的一种作战艺术,是猎人的诀窍,是变动的,令人愉悦的,充满诗意的探索与研究”。
可见,日常生活实践的“抵制”理论凝聚了德塞尔托日常生活美学的精髓,凭借这种“抵制”战略战术,人在各种规章制度面前寻觅到属于自己的生存手段,一定程度上避免和缓解了主体人被既定规训机制的彻底压制,为人打开了一扇通往创造、通往平静、构建自身审美生存空间的大门。
第二种遁逃术:“散步”审美体验
日常生活对于德塞尔托不只是生存的战场,更多的还应是一个意味着多种可能性的城市空间。德塞尔托认为,城市是由“可见的城市”和“隐喻的城市”组成的,城市空间是人的生存、文明与建筑的复杂载体,人与城市有着特殊的紧密联系,人在城市空间生活,总在不停寻觅属于自己的空间,寻找他想要的意义,寻求一种生命的解脱和自由自在的状态。为此,德塞尔托继而提出“散步”,认为“散步于城市”(Walking in the city)是集行动与隐喻于一身的行为,在嘈杂的城市空间中,“散步”变得富有诗意,是一个在“战略”性统筹的规律性城市环境中走出一种“异质性”的自我空间和自我轨迹的过程,是一种多元态的文化实践,是一种弥漫在城市中的诗意与审美体验。
德塞尔托说,日常生活的“故事始于地面,始于芸芸众生的脚步”,脚步能赋予城市意义的真正力量。人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特定环境和空间里“行走、散步或‘橱窗观望”’,“将搅乱和打碎稳定的城市秩序,创造出观察、窥看城市的机会。散步开辟了新的空间,创造出传奇和故事……更重要的是,散步让稳定的城市秩序生发出自己的空间和意义。……步行在城市中,人与周遭世界相互作用,他/她就在世界中,或者准确地说他/她占有了城市空间,并转化为自己的空间,在城市空间里散步模糊了空间的界限,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和故事,这种对空间的转化改写了覆盖在稳定空间之上的秩序符号”[41(r97)。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是利用了自己的脚步对城市空间进行了诠释,人在城市空间穿梭、散步,将散碎的街道联系在一起,连接起来的故事就构成了一个可以不断增加或删减的开放空间,这个空间是综合了视觉、听觉、触觉等元素在原有空间的基础上开辟出的新空间,它更趋向于一种人与空间的动态平衡,体现了文明冲突下城市生存的日常审美观,城市空间也在这种平衡互动中赋予了人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使散步者感受到城市的诗意特征和审美化。同时,德塞尔托还认为“散步行动能勾起它所忽略的整体和联结部分,可以选择性的穿越空间和分裂时空”,人在“散步”时,通过脚步在城市间游走,可以任意组合眼前的景观,也可以将心灵的感觉放大、扭曲、擅改,并综合自身的“视觉、听觉与感觉”将与之相关的过去粉碎甚至通过记忆的层叠、杂化来积极参与建构城
市空间,就像某一处的细微景象会唤起散步者的记忆一样,人在散步中获得审美愉悦,人在自我空间得到自由的确认,得到心灵的审美体验,成为审美经验与记忆的投射。
可见,德塞尔托的“散步”审美体验是一种日常生活深处的美学,“散步”为人提供了不一样的生存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考心灵、身体和城市之间关系的理论视野,通过心灵与城市的交融,人在城市空间成为了自身命运的真正主人,成为了富有创造性的独具自由个性的个人主体,人也在现实生活困境中追求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一种后现代的审美生存方式。
第三种遁逃术:“消费”另类生产
德塞尔托将“遁逃术”进一步拓展和升华,他在揭示生产环节的“抵制”战略战术时,发现使用“假发”之类的概念和方式去抵制日常生活实践,多少带有消极的色彩。同时他也注意到蕴含在消费环节的“抵制”战略战术,消费者并不是被动的、消极的,他们可以发挥主动性,有选择地对消费者进行再生产和控制来满足自己的兴趣,即“消费”的另类生产(another production,caUed consumpu,tion)。
德塞尔托说:“任何地方都暗示着消费的无所不在,因为消费是通过使用方式,而并非用产品来显示自己的。”既然说日常生活是生存的战场,那么消费者作为消费流通系统中的环节,有选择性地将产品进行改造,满足个人兴趣和审美需求,实质上是一种个人化的生产。德塞尔托在分析消费方式时,认为“如何使用了那些图像”比“电视传播的图像和看电视的时间(行为)”更为重要。他说,“对电视传播的图像以及人们用多少时间来看电视进行分析时,应该补充进行一种研究一文化消费者在这段时间里用这些图像都‘制作’(make)或者‘干’(dose)了些什么。同样要研究的还有消费者对城市空间、从超级市场买来的商品、报纸传播的故事和传奇等等商品的使用(USe)”。对德塞尔托来说,这种“商品的使用”是另类的生产,因为“消费”的另类生产“并不是自己固定的产品,它也不是用自己的产品来证明自己的‘生产’。相反,这个证明来自消费者如何使用支配性的经济秩序来提供给他的那些产品”。由此,他又特意列举出了房客与房东在“租用房屋和房屋使用”的实例。房东拥有房屋的所有权,房客得到的是房屋的使用权,房东和房客在签定租赁合约后,除了收缴房租之外,房东是不能随便进入已经租出的房屋的。这时,房客就可以行使“使用但不必拥有的权力”,通过自己的“使用”,完全按照自己的审美需求和兴趣爱好来布置房间,从家具的选择、搭配以及摆放全由自己做主,最大限度地打上自我的标签。可见,“消费”的另类生产可视为是德塞尔托日常生活实践“抵制”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如果说“假发”的抵制略带消极的色彩,那么“消费”的另类生产是更为积极主动的“抵制”战略战术。消费者实施“抵制”战略战术的手段是丰富的,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消费者的生产实践也一样。德塞尔托的“消费”的“另类生产”理论隐藏于形形的日常生活实践中,也是针对“战略”的特定意图所作的反应,既接受着规训机制的压制,又偷偷摸摸、无声无息地突破了这种规训机制的防范,灵活随机地实施多种战术来达成新的创造,并且随时随地准备改头换面,准备制造。于是这种“制造的艺术”可以总结为“运作(making-d0)”、“现用手头材料”(briocolage)等抵制战术。消费者正是凭借这种“消费”的另类生产,控制消费和重新塑造自己的消费方式:一方面消费者有充分的权利按照自己的心情、爱好、兴趣和感觉对产品进行改制、创造、组合来达到自己的使用意图和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商品不再是必须由消费者原模原样接受下来、中规中矩按照说明书来使用的物件,而成为了消费者手上的某种生产资料。德塞尔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其他的一些“遁逃术”,如“居住、晃荡、说话、阅读、采购,以及烹饪等,都是制造出这种战术诡计和惊奇效果的活动”,因此我们说德塞尔托的“消费”的另类生产”是他日常生活美学的核心,通过日常生活中种种创造性的实践来证明人的主体性地位,来证实人并未完全受到束缚和禁锢,这是一种深度的审美生存。
总之,德塞尔托的“遁逃术”是长期关注细微日常生活实践、空间实践以及对普通人消费观直接关怀的结果,他侧重于发掘存在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层面的审美感受、审美生存,分别用“抵制”战略战术、“散步”审美体验、“消费”另类生产来求得人的主体性地位、自由创造和审美生存,最后达到“人诗意的栖居”。这对深刻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美学、空间美学,以及引导我们走出现实生存困境、创造美好生活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Jeremy Ahearne Miehd de Certeau:Interpmtatzon and ItsOther[M].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6).
[3]Michel de Certeau,Heterologies:Discourses on the Other[M].Uit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Mississippi River,1986.
关键词:美学;教学设计;新建;生命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2
正文:
一、固本归元:精神家园的构建
教学设计最早不是起源于西方,近代的研究成果却要归功于西方。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些理论以及基本思想都受到西方的影响。但在本土发展过程中,却具有很大中国特色。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的师生共建,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课堂一下变得活跃起来。特别是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媒介的引入,受到学生老师的大力追捧。然而,随之也产生一种误解,以为有技术的手段支持,教学设计就是先进的科学的设计。
分析教学设计存在的误区
1.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
有些教师认为教学设计就是写教案最多也就是在教案的基础上把一些地方写得详细些,把内容弄得精彩些教学设计不是写教案是以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分析教学需求为基础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为目的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对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2."上不去"与"下不去"的困境
笔者这里提到"上不去"即指的是缺乏兴趣,"下不去"则是脱离实际。很多教师有时设计极佳的课,上起来效果却不怎么理想,原因是自己忽略了最重要的对象--学生。忽视了学生心理特征,认知及其生活环境的分析。当学生认为所教授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没多大联系,自己也不是很感兴趣的时候,就会采取被动的接收方式,就像一台机器,没有自己的思考。教学设计中,优秀的老师能不断从一楼到顶楼去,又能回到一楼。一方面有理论的高度,另一方面又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联系生活,激发的他们的兴趣。
3.封闭式问题与开放式问题
传统的教育,习惯封闭式问题的设计,这样既节约时间,又能具有很明显的效果,此外,还便于对学生成绩的测量。但是,封闭式问题有一个很大弊端就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容易使学生忽视自己在课堂中的地位,误认为教学就是教师教授,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已。开放式问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但是却比较耗时,难以测量。这就是两个问题方式的矛盾之处。
4.技术主义主导的教学设计观
技术主义的教学设计认为教学资源越现代化,越技术化,教学达到目标和教学的效果就越好。于是,教学设计的魅力就逐渐淹没在技术更新,现代化的交点中去了。而它真正的魅力其实在于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只有选择最合适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策略,而不是最先进的教学技术资源。
小结:这些问题都是偏离教学设计的本位的具体体现,并且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时候应当回归应有的精神家园,引导学生走向生命的本体和家园,使学生不断发展自己,不断自我发现,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使人对生命本身无限热爱。
二、以生命体验为核心的设计美学
1、好的教学设计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心灵的美化:塑造特定人格的重要手段
基于审美体验的教学设计,目的是通过课堂把生活中美的体验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心灵得到提升,获得寻求真善美的无穷力量。众所周知,对美的一种欣赏和感悟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对美的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够在美的事物中感受生命的喜悦。
心灵的净化:达到心灵健康的必由之路
审美体验给以人的审美,能愉悦人的心灵,使人在闲暇消遣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是情感获得宣泄,心灵归于平静,灵魂得到净化。
席勒说:"美始终是快乐的,自由的。"
2、重塑基于美学意蕴的教学设计观
重视教学设计中的美学意蕴,具有多方面原因。具体来说,它强调了教学目的不仅是侧重知识的培养,更多的是一种审美世界观的培养。也就是说,我们特别强调的是一种对美感知的态度。所谓态度,是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当前是人的素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
美的态度,是从仅仅重视知识的传递,转向对人的情感生成的重视的过程。由此,我们开始对有限知识的获取转向了无限生命的理解中:把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连为一体;由仅仅重视技能的倾向转向关注人的整体生命存在。
3、教学设计的要求与具体步骤,以初中语文课文《散步》为例
(1)分析特征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青春期阶段,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学生在这个年龄期间,亟待成人的正确引导,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于美学意蕴的教学设计就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选择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智力和各种才能的发展。
(2)设计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首要环节,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方向。目标制定具有的全面性,合理性,功能性。
《散步》总目标:感受人间的亲情的美,升华到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
教学内容是我们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选择的是莫怀戚的《散步》,仅有800字,但意蕴丰厚,耐人寻味。亲情和责任是我们人生中必须经历和承担的重要"人生体验"。教育最根本的目的也就是要培养人不断地领悟世界的意义和人本身存在的意义,体验就是人对生命的把握,生命体验是教学过程审美模式建构的核心。
(3)媒体与资源
媒体与资源的选择核心就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具,这也是我们一直提倡的设计观--没有最先进的资源,只有最合适的资源。优秀的教师,即使是简单的教具也能设计出丰富的课堂。在《散步》这篇课文中,我选择的教具有,
音频:《回家》萨克斯mp3,《散步》配乐朗读mp3
多媒体:PPT放映
常规教具:课本,黑板,粉笔
(4)策略与过程
教学策略的实施是教学设计有效性的重要步骤,教学策略的实施即是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因课制宜策略,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作制定。
直观教学法:它以形象性,真实性直接与感性相联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与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要目的。上课初,边播放背景音乐《回家》萨克斯mp3,边出示PPT上的文字,并在黑板上板书"散步"。在柔和的的音乐、深情的导入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到散步的意境中来,为文本的情感解读作铺垫。
潜在课程教学:教育环境美(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教师美(语言美,仪表美,人格美),教育氛围美,教育节奏美,教育机智美都是栉风沐雨式地影响着学生,而它的作用渗透到德育与智育中,以美益德,以美促智就是其体现。具体到我们这个课堂来说,教学开始前,营造出一种环境氛围,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得到感性的召唤。通过欣赏音乐《回家》,学生的心灵得到颤动,产生对家庭的一种归属感和向往。这些变化都是一种无法言语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还有教师的语言与机智,都是在对学生一种美的引导。我们教学的目的在训练学生语言欣赏的能力,进而思维的发展,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情感认知的建立。
(5)反馈与评价
通过反思促进教学设计,反思可以更好地分析和审视自己的教学。这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它既能优化教学设计,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回家》练习:爱是要表达出来的,现在你也许有满腔的话语想对自己的亲人说,请以"亲情"为话题,写一段60字左右的温馨小语,回家后深情地诉说给你的亲人听,(投影示)。
语文课的学习,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更多的是情感的传递。华东师大中文系钱谷融教授,他曾在《文学概论》中就指出"文学是人学",即文学最大的价值是教会人们怎样做人。所以,语文课中的思想和情感的价值是及重要,不能忽视的。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语文教育:审美教育与感性开拓
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信息网络千变万化,教学理念日新月异,教学设计尤为重要。更新知识,提高素质,把新的教学方式融入教学当中,把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很好地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学生学习语文体验成功享受快乐做到设计有价值教学有效果课堂有效率。
因此,语文教学中选择和应用视觉图像帮助学生学习,必须有条件。.挖掘语文教学的文化内涵,音乐,多媒体设计历史情境,再现历史人物的对话,使语言,场景,文化意蕴有机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课件中设计图像,价值取向定为有利于学,让学生自己在言语理解,言语表达的过程中对图像进行选择和改造
语文美育,艺术与语文教育的融合。艺术是一种十分轻松的方式,每个人对艺术都有一种本能的喜欢和欣赏。把艺术和语文教育相结合,重视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和审美新机制的建构。此外,对语文语言基于美的一种欣赏,也使学生学习古代语言由一种被动,变为积极主动的自觉,从一种抵触变为一种愉悦。
参考文献:
[1]李忆凡盛群力.凯尔切尔曼"面向教师的教学设计模型"要义[J].课程教学研究.2013年第4期
[2]于春燕王文丰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M].沈阳:辽宁师大出版社,2002.
设计并不是现代的产物,因为设计所蕴含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早在人类文明的滥觞期就本质地出现了,人类生活的本身可以说都是设计的结果,都是一个个设计的不断完善。伴随着中华文明一起成长、成熟的中国传统绘画,和设计理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现代设计的视觉来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设计因素,对中国画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意境的设计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中国画的意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也就有着自己独特的设计理念。孔子说:“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南北朝时期画家兼理论家谢赫提出的“气韵生动”,①都是认为艺术不仅是为了绚丽炫目,更是修养气质的全面体现,是一种心灵的真实抒发。
所以中国画不仅摹形状物,以形象美感动人,更寄托着历代艺术家或清幽淡雅或超脱高逸或雄浑磅礴的主观审美意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说:“艺术家的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鹫飞鱼跃、活泼生动、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②这就是一种对意境美的理想设计,中国历代画家们就通过各种学识、修养、品德的磨砺来实现这种对中国画艺术精神的设计。
宗白华先生把构建意境的基本因素归为“简、情、远、静、玄”③五个方面,在艺术家的主观创造性上,“简”为凝练,“情”为性情,“远”为空灵,“静”为心境,“玄”为玄妙。倪云林山水的虚静、梁楷泼墨的狂放、陈洪绶人物的古拙,既是艺术家的个性抒发,更是意匠独具的意境设计。这种个性化的意境处理使中国画从对客观自然的模仿中解放出来,获得创作上的自由、精神上的升华,正是设计思维的一种体现。
二、绘画程式的设计
学习中国画的经典教材——清代的《芥子园画谱》中说:作画“唯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④ 作画的“规矩”也就是指绘画过程中的程式,比如用笔、勾线、应色、调墨的先后顺序、调配方法、搭配形式、内在联系,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主观配置,有一定的套路。不同的配色方法、笔墨组织和画面的分割可以形成千姿百态的艺术效果,创造出丰富的个性风格,表达艺术家独特的设计构思。所以使用中国绘画材料特别讲究作画程式的设计,恣意妄为就缺少了中国画的韵味和意趣,与西方的水彩水粉画区别就不大了。这种绘画程式在中国画中的不可或缺,一方面是艺术精神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画不以描摹自然为目的,强调性灵的自我抒发,所以绘画程序的主观性也就较强。另一方面是中国画的材质所决定的,因为中国画的绘画材料很特殊,墨是世界上颗粒最细的颜料,色彩是从天然的植物或矿物中提取的,宣纸有着独特的浸晕效果,要充分发挥这些材质的优势,必然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绘画程序。而且在掌握基本的程式后,画家们往往会形成一套自己的绘画程式,也就是自己的作画秩序,这种创造性又推动了中国画的绘画程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三、绘画语言的设计
如果说中国画是一种创造性的精神产物,那么这一艺术内涵所衍化的外在形式——绘画语言也是艺术家主观设计的结果。如人物画中的十八描:高古游丝描、马蝗描、琴弦描等,对自然形态的线形进行归纳和总结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绘画语言,这些线描语言不仅表形而且达意,艺术家的个性在线条的游走中或浑厚或深沉或飘逸或妩媚,因而具有了一种主观的设计、创造性。再如山水画中的十八皴,也是提炼了各式各样自然山石树木的肌理效果,北方山水的壮丽有了大斧劈、小斧劈皴,南方山水的清秀就有了披麻皴、解索皴,在山水符号的选择和运用上,既有艺术家真实的山石体验,更是设计理念的升华。所以在中国画创作中,绘画语言的主观设计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绘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这也是中国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在各种时代风云、艺术潮流的风起云涌中独树一格的内在推动力。
总之,这种创造性的设计思维方式贯穿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始终,现代设计的理念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再也不能漠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这些设计理念。用发展的眼光来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创造性的设计因素,不仅有利于科学、系统、客观地对中国传统绘画规律进行研究,廓清中国画中模糊的概念,还可以改革中国画教育模式,为中国传统绘画真正融入现代语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注释:
①《古画品录》谢赫,引自《汉魏六朝书画论》第301页,潘运告编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②《美学散步》第121页,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③《美学散步》第119页,宗白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④《芥子园画传学画浅说》引自《中国古代画论类编》第174页,俞剑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中国画论辑要》 周积寅著,江苏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2]《美学理论》(德)阿多诺著,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中国古代画论类编》 俞剑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