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会议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有关颜色区分可以那样分
1、饱和度表 1黑蓝,2非常深棕,3深棕,4棕,5浅棕,6深金,7金,8浅金,9非常浅金,10最浅金。
2、色彩表 1灰,2绿,3黄,4橙,5棕红/棕红,6红,7紫,8蓝。
3、背景色表 1红,2红,3红,4红,5橙红,6橙,7橙黄,8黄,9非常淡黄,10最淡黄。
XDQB2002-001
一、工艺流程:
机械开挖人工修整(地基基槽验收合格基础施工基础验收合格)机械分层回填机械分层夯实人工表面整平。
二、操作要求:
1、施工中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2、在有地下管道、管线地段施工时,应事先取得该部门的书面同意,并在施工中采取措施以防损坏管道管线。
3、土方开挖应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同意,土方在定位放线完成并经复核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4、土方施工中,应经常测量和复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采用机械施工时,必要的边坡修整和边角修整,应用人工或小型机具配合进行。
6、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规划,并注意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
7、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应根据地质资料、挖方尺寸和防止地基土结构遭破坏等应用集水坑或井点降水。
8、井点降水工作结束后所留的井孔,必须用砂砾或填土填实。当设计对地基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回填。
9、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作成一定的坡势,以利泄水。
10、在基坑边缘堆放弃土时应保证挖方边坡的稳定。堆土至挖方边缘距离应根据挖方深度坡度和土的性质确定。
11、在边坡上发现土内有倾向于挖方的软弱夹层或裂隙面时,应通知设计单位采取加固措施。
12、当由于场地限制无法放坡开挖及紧邻建筑物时,应采取基坑支的措施;基坑的支护应进行设计后方可施工。
13、雨期施工或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封底时,可在基底预留150-300mm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挖除。
14、基坑(槽)底部的开挖宽度,除基础底部宽度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排水设施和支撑结构宽度。
15、开挖基坑(槽)不得超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
16、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超挖;并应有足够的光源保证安全施工。
17、临时截水沟至挖方边坡上缘的距离一般不少于3m,在平坦地坪开挖可采用挖临时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
18、基坑挖至设计基底标高后,项目经理(施工员)应会同勘察、设计单位和监理(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并及时填写地基验槽记录和汇签盖章。
19、回填土料不得含有树根、木板、草皮和纸屑等有机杂物,土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0、回填土时应按设计要求和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分层进行回填,并分层进行夯实,夯实应采用机械施工。
21、土方的开挖和回填均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办理《土方开挖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和《土方回填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三、允许偏差:
土
方
开
挖
实
测
允
许
偏
差
表(mm)
序号
项
目
国家标准允许偏差值
企业标准允许偏差值
1
基槽(坑)底面标高
+0、-30
+0、-30
2
基槽(坑)底面长度、宽度
-0
-0
3
边坡坡度
-0
-0
4
基槽(坑)底的表面平整度
±30
±30
土
方
回
填
实
测
允
许
偏
差
表(mm)
序号
项
目
国家标准允许偏差值
企业标准允许偏差值
1
基槽(坑)底面标高
+0、-30
+0、-30
2
基槽(坑)底面长度、宽度
-0
-0
3
边坡坡度
-0
-0
4
基槽(坑)底的表面平整度
在讨论会上,西南政法大学文学平博士阐述了他对“怀疑论与实践标准”这一问题的三个主要观点:第一,近代哲学首要问题就是处理怀疑论的问题,为人类知识寻求可靠的根基。但近代哲学经过漫长而艰苦的探索并没有到达目的地。第二,近代哲学家们没有为人类的知识提供一个确定性、可靠性的根基。马克思把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来探讨,马克思对知识是否具有确定性问题,诉诸实践论证,认为只有实践才能解决此问题。而传统知识论却把知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当作一个理论问题,而不是一个实践问题。这是马克思与近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差异。第三,随着近代科学知识的巨大发展和进步,人们把实践抬到了检验理论之对错的宝座,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如果把实践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来检验真理的真伪,那又用什么来检验实践的对错呢?实践本身要不要检验?实践的好坏对错由什么来检验?
围绕以上观点,与会学者主要从“怀疑主义本身和知识的可靠性基础问题”、“实践概念”以及“实践标准”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多视野探讨。
西南政法大学的王贵明教授强调要注意区分两种怀疑主义,一种是方法论意义上的怀疑主义,一种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怀疑主义。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有学者充分肯定了怀疑主义的价值,认为文博士提出的问题对于我们今天处理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是非常有意义的。哲学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它就能实现新的理论创新。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创造性探究性能力培养
为了尽快适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实施的新教材、新标准的需要,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在兵团教委统一安排下,全兵团生物教师于10年7月在石河子大学生命学院多功能学术厅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新教材教学、教法培训。来自广东的几位名师教师倾囊相授,把各自在新教材教学中的经验和创新教法毫不吝惜的与全兵团生物教师分享。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在当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尤为迅速,成果显著,影响广泛而深远。如DNA分子结构和功能的揭示、体细胞克隆哺乳动物技术的突破、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干细胞研究的进展、脑科学的深入发展、生物工程产业的兴起等,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自1978年起,我国高中生物课程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适应时展的需要,《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吸纳现行高中生物学教育优点的基础上,更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多地反映生物科学和技术的新进展;更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
本次新教材培训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依据《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进行,培训学习内容如下:在培训中围绕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拔尖创新型人才","以学生为主,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氛围","保持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等主题,各教研组教师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本次的培训学习,教师们受益匪浅。接合培训学习笔者谈谈对所任生物学科的几点体会。
一、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认真学习和领会"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创造性的进行教学。其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让学生逐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以传递性知识为主的价值取向,改变以现成结论和多次反复训练为主的应试教育模式。这种教学过程不大关心知识是怎么来的,也忽视了知识之间的相互关联,更不关心知识对学生自身的现实生活、对社会生产发展有什么影响和和作用,降低了学科应有的价值,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新《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发掘学科的内在价值和工具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能力。教学过程中《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生物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必须向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和实践。
二、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在生物教学中充分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探究性学习的内容有:创设情景,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并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并撰写报告,进行汇报交流。在生物新课程改革中,要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到中心地位,所以教师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模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生物科学史
以往的生物教学中对生物科学史不够重视,新的高中生物课程在这方面有明显的改进,强调学习生物科学史能使学生沿着科学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很有意义的。因此,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对学科科学史的学习能使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学科认知结构,能使学生的理智过程和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四、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关注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与原大纲相比,新标准开始关注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不再一味注重理论的教授,更注重实效,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理解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认识并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农业科学、医药科学、环境科学及其它有关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当今,它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与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正在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高中生物课程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中的一个科目。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经济活动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能运用生物学知识的原理和方法参与公众事务的讨论,作出相关的决策,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和步入社会作好准备,这些都是旧课程中所没有的。
总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教师需要不断地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通过这一次的教师培训,教师学习和认识到的东西很多,为将来成为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Abstract
We have begun to actualize the controlling of standard cost from 2005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hospital’s cost accounting,improve the hospital’s income,and decline the patient’s expenditure.Namely:Establish the cost criterion,progress cost difference prompting,analysis and cost difference controlling etc,forming a suit of controlling system by feed former controlling,accounting function and feedback controlling of the cost.By circulating for one year,we have obtained favorable effects.
Key words
standard cost;hospital management;cost accounting;hygienic economic
摘要: 为加强医院成本核算、增加医院收入、减轻患者负担,我院于2005年开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即制定成本标准,进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和成本差异的控制;通过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一套成本控制系统。运行1年来,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 标准成本;医院管理;成本核算;卫生经济
近年来,医院的发展有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倾向,导致病人看病费用明显增加。“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对医院的全面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从全国现代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会议可知,当前医院成本管理的现状呈现以下特点:门诊、临床科室基本上是亏损的,经营成果好的医院亏损科室占79%,经营成果差的医院亏损科室占94%;医院的生存主要依靠药品和检查,但医疗成本高。因此,新的发展形势客观上要求医院强化内部经营管理,建立优质、高效、低耗和集约化的科学管理模式[1]。我院在成功开展《406医院三级成本核算办法》[2]、《合理用药评估办法》[3]和《合理检查评估办法》[4]的基础上,于2005年开始实施标准成本控制管理,即制定成本标准,进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和成本差异的控制;通过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的有机结合而形成一套成本控制系统。运行1年来,成效显著。现将我院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1 建立标准成本控制制度
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降低医疗成本。要控制医疗成本的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单病种控制。单病种控制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诊断,所以我院在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的同时,首先要明确诊断,以便对费用控制有一个很好的参照标准。
1.1 目的 医院依据标准成本来考核实际成本,把过去以考核医疗收入为主的核算模式变为以考核医疗成本为主的核算模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收费,从而有效地遏制“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1.2 相关指标 标准成本控制制度是指围绕标准成本的相关指标(如技术指标、作业指标、计划值等)而设计的,将成本的前馈控制、核算功能及反馈控制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控制系统。其主要内容包括成本标准的制定、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成本差异的控制3部分。
2 成本中心的成立
标准成本的首要问题便是制定成本中心,以衡量其绩效,分清各部门的责任。成本中心是成本收集的最小责任单位,它有3个特点:一是要确定责任区域,二是要在一定主管控制下,三是它成为最小成本责任中心。我院在开展三级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实施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因此,一级成本中心是医院,二级成本中心是科室,三级成本中心是单元(即医生组、护理组、检查诊室或个人)。成本中心按其功能区分为住院成本中心(临床科室)、门诊成本中心(门急诊诊室)、辅成本中心(辅诊科室)和管理性成本中心(机关部门和职能科室)。我院在考核标准成本时,主要考核三级成本中心,从而达到降低二级成本中心和一级成本中心的医疗成本。
3 标准成本制订
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在制订标准中,我们实行门诊与住院分开、药品与医疗分开、单病种分开的原则,不同病种制订不同的标准。因此,制订标准是标准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根据成本的形态划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我院在制订成本时,对单病种的变动成本分为药品消耗成本、辅诊检查成本和医疗服务成本;固定成本为医疗管理成本。因此,在制订单病种标准成本时,我们组织医院各科室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依据目前成熟的治疗方案提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专家组审定后,由核算部门根据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计算出各单病种的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由于医疗管理成本属于公共消耗成本,它由核算部门根据历史数据和病源结构直接计算而得。药品消耗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药品消耗量同这些药品的标准价格的乘积之和;辅诊检查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检查项目及次数同这些检查项目的内部转移价格的乘积之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是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其他医疗服务同其相应的内部转移价格的乘积之和。将药品消耗、辅诊检查和医疗服务的标准成本相加,即得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标准成本,再加上医疗管理的标准成本,即可得按全部成本法计算的单病种标准成本。在实际工作中,单病种标准成本制订还需要根据年度实际核算和成本差异揭示及分析进行合理调整。
4 标准成本差异的计算、分析和控制
4.1 成本差异计算 我院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以后,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细化。成本中心以单元为最小单位,成本对象以单病人为最小单位。在实施过程中,第一步,我们以单病人为起点,首先计算每一位患者实际发生的变动成本,即:根据患者药品的实际使用量和药品的标准成本计算药品消耗实际成本;根据患者实际做的检查和这些检查项目的内部转移价格计算辅诊检查实际成本;根据为患者提供的其他医疗服务和这些医疗服务的内部转移价格计算医疗服务实际成本。第二步,把患者进行分类汇总。把患者按科室和单元分类,按单病种进行汇总,汇总后,依据药品消耗标准、辅诊检查标准和医疗服务标准按单病种分别计算各成本中心的单病种的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和医疗服务标准成本。第三步,计算标准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各种成本差异应分别计算和归集,以便于分析、控制和考核各种成本指标。即:药品消耗差异=药品消耗实际成本-药品消耗标准成本;辅诊检查差异=辅诊检查实际成本-辅诊检查标准成本;医疗服务差异=医疗服务实际成本-医疗服务标准成本。
4.2 成本差异的揭示及分析
4.2.1 成本差异分为消耗差异(项目差异)和价格差异。
药品消耗差异=标准价格×(实际药品消耗-标准药品消耗)(式1)
辅诊检查项目差异=实际检查项目×标准价格-标准检查项目×标准价格(式2)
医疗服务项目差异=实际服务项目×标准价格-标准服务项目×标准价格(式3)
价格差异=实际消耗×(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式4)
4.2.2 成本差异的揭示 差异等于实际成本减标准成本,负差为有利差异,正差为不利差异。差异揭示出来后,应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标准不够准确造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实际生产操作或管理产生的。对于不够准确的要加以修订,对于由于生产操作管理产生的要具体进行分析。如我院2004年12月泌尿外科组的急性阑尾炎成本差异分析,按单例计算:药品消耗实际成本为1585元,标准成本为700元,药品消耗差异为885元;辅诊检查实际成本为499元,标准成本为250元,辅诊检查项目差异为249元;医疗服务实际成本为1755元,标准成本1700元,医疗服务项目差异为55元。分析其原因:药品消耗差异的产生是由于过多使用高档药品所致,按照专家提出的急性阑尾炎术后抗生素类药品一般用头孢三嗪钠比较适合,而当时泌尿外科组实际使用的抗生素类药品以头孢哌酮钠为主,这是形成药品消耗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而要求泌尿外科组改用头孢三嗪钠为主的治疗方案;辅诊检查项目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在检查项目选择上,有75%的患者进行了彩超检查,检查阳性率仅为62%,低于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中对三级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彩超检查阳性率≥70%的要求。进而要求对急性阑尾炎进行手术前,通过B超检查能够诊断的病例,不再进行彩超检查。医疗服务项目基本没有差异,基本说明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实践中得出这样一条经验:成本差异的分析一定要由成本中心的医生、护士、技师和卫生经济管理人员共同进行分析,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5 标准成本的控制
5.1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使成本管理与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提高了全员成本意识 对于变动成本,我们按单病种确定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进行监控;对于公共消耗成本,我们按单元(或科室)确定正常差异的合理范围进行监控。我们制订的合理范围为标准成本上限的10%,下限的25%。脱离标准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当脱离标准差异为负数时,我们认为标准成本控制合理,但负数超过15%时,我们必须提交专家组和医疗行政管理部门分析是否存在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问题;当脱离标准差异为正数且超过10%时,我们认为标准成本控制不合理,据此计算差异率,差异率=脱离标准差异/标准成本,把差异率作为质量考评的扣减权数,质量考评分总数为100分,如果某工作单元的质量考评分为98分,差异率为5%,质量考评最终分为98×(1-5%)=93.10分。根据三级成本核算的要求,单元超劳补贴=单元贡献×提成比(%)×考评分(%)。
5.2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能够找到成本管理的根源,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 实行标准成本控制制度后,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以专家制订的标准治疗方案予以指导,对实际检查、用药应以专家倡导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标准加以控制。为了提高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我们运用“例外管理原则”把控制重点集中在那些属于不正常的、不符合专家倡导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的关键性差异上。要追根寻源,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并及时反馈给专家组和医疗管理部门。专家组根据实际诊断和治疗情况,认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需要调整的,及时调整,并将新的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反馈给相应的工作单元和卫生经济管理部门。专家组认为单病种标准治疗方案符合实际诊断和治疗的,由医疗管理部门对其科室和工作单元迅速采取措施,及时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地评、管沟、室外台阶和散水等灰土地基(垫层)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采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物,使用前应先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含水量应符合规定。
2.1.2 石灰:应用块灰或生石灰粉;使用前应充分熟化过筛,不得含有粒径大于5mm的生石灰块,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2.1.3 主要机具有:一般应备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6~10mm和16~20mm两种)、标准斗、靠尺、耙子、平头铁锹、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坑(槽)在铺灰土前必须先行钎探验槽,并按设计和勘探部门的要求处理完地基,办完隐检手续。
2.2.2 基础外侧打灰土,必须对基础,地下室墙和地下防水层、保护层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时应及时修补处理,办完隐检手续。现浇的混凝土基础墙、地梁等均应达到规定的强度,不得碰坏损伤混凝土。
2.2.3 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时,施工前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经常保持在施工面以下0.5m左右,在3d内不得受水浸泡。
2.2.4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重要的灰土填方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5 房心灰土和管沟灰土,应先完成上下水管道的安装或管沟墙间加固等措施后,再进行。并且将管沟、槽内、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
2.2.6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如在基坑(槽)或管沟的边坡上每隔3m钉上灰土上平的木撅,在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质量并过筛灰土拌合槽底清理分层铺灰土夯打密实找平验收
3.2 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6~10mm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16~20mm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
3.3 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2∶8或3∶7。基础垫层灰土必须过标准斗,严格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
3.4 灰土施工时,应适当控制含水量。工地检验方法是: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
3.5 基坑(槽)底或基土表面应清理干净。特别是槽边掉下的虚土,风吹入的树叶、木屑纸片、塑料袋等垃圾杂物。
3.6 分层铺灰土:每层的灰土铺摊厚度,可根据不同的施工方法,按表2-l选用。
灰土最大虚铺厚度 表2-1
项次
夯具的种类
重量 (kg)
虚铺厚度 (mm)
备 注
1
木 夯
40~80
200~250
人力打夯,落高400~500mm,一夯压半夯
2
轻型夯实工具
?200~250
蛙式打夯机、柴油打夯机
3
压路机
机重6~10t
200~300
双 轮
各层铺摊后均应用木耙找平,与坑(槽)边壁上的木撅或地坪上的标准木桩对应检查。
3.7 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
3.8 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墙角、柱基及承重窗间墙下接槎,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
3.9 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
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时,应先进行现场试验以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环刀取土的压实系数用dy鉴定,一般为0.93~0.95;也可按照表2-2的规定执行。
灰土质量密度标准 表2-2
项次
土料种类
灰土最小质量密度 (g/cm3)
1 2 3
轻亚粘土 亚 粘 土 粘 土
1.55 1.50 1.45
3.10 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3.11 雨、冬期施工:
3.11.1 基坑(槽)或管沟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
3.11.2 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
3.11.3 冬期打灰土的土料,不得含有冻土块,要做到随筛、随拌、随打、随盖,认真执行留、接搓和分层夯实的规定。在土壤松散时可允许洒盐水。气温在-10℃以下时,不宜施工。并且要有冬施方案。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l 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1.2 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
4.2.2 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2-3。
灰土地基允许偏差 表2-3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mm)
检 验 方 法
1 2
顶面标高 表面平整度
±15 15
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 施工时应注意妥善保护定位桩、轴线桩,防止碰撞位移,并应经常复测。
5.2 对基础、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以及从基础墙伸出的各种管线,均应妥善保护,防止回填灰土时碰撞或损坏。
5.3 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5.4 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并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土料种类、配合比、试验日期、层数(步数)、结论、试验人员签字等。密实度末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均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6.2 留、接槎不符合规定:灰土施工时严格执行留接槎的规定。当灰土基础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上下层的灰土接槎距离不得小于500mm。接槎的槎子应垂直切齐。
6.3 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垫层、基础拱裂。夯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
6.4 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标准斗,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5 房心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6.6 雨、冬期不宜做灰土工程,适当考虑修改设计。否则应编好分项雨季、冬期施工方案;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冻胀等质量返工事故。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施工区域内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7.2 地基钎探记录。
【关键词】海马大烩丸;薄层色谱法;工艺;人参;白芍
【中图分类号】R2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43-1
海马大烩丸是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生产的制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背椎炎,骨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为控制该制剂的质量,制定了质量标准,对急性子、海马、穿山甲、鹿角、黄柏、熟地黄进行了显微鉴别,对人参和白芍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通过对该院提供的三批样品进行检验,结果证明本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从而为该制剂的稳定性及可控性提供了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
Nikon SE显微镜,AEL-200电子分析天平。
对照品:人参皂苷Rb1对照品、人参皂苷Re对照品、人参皂苷Rg1对照品、芍药苷对照品,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薄层层析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生产;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纯化水。
1.2处方
海马5g、鹿角10g、穿山甲5g、威灵仙5g、急性子5g、熟地黄20g、白芍20g、当归20g、川芎10g、生晒参5g、秦艽10g、牡丹皮10g、地骨皮10g、黄柏5g、牛膝10g、青木香5g、龙血竭2g、细辛5g、肉桂10g、炮姜10g、吴茱萸5g。
1.3制备工艺
以上21味,龙血竭单独粉碎成最细粉,另20味粉碎成最细粉,上述两种粉末按等量递增法混匀,加入蜂蜡于适量粉末中,加热共熔,混匀,并与余下的粉末混匀,水泛丸,干燥,即得。
1.4质量标准的制订
1.4.1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辛。
1.4.2显微鉴别腺毛多见,横纹肌纤维较多,无定形碎块,淡黄色或黄色,不规则形碎块棕色,表面有细密的纵向纹理及点状孔隙及类圆形的骨陷窝。晶纤维鲜黄色。石细胞鲜黄色,大多呈不规则分枝状。薄壁细胞淡灰棕色,内含类圆形核状物。
1.4.3人参的鉴别[2]取本品30g,研碎,加氯仿6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减压滤过,残渣挥去氯仿,加甲醇80ml,超声30分钟,减压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滤过,滤液用乙醚提取3次,每次20ml,弃去乙醚液,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加入1%NaOH洗涤2次,每次20ml,弃去碱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吸取上述2种溶液各4~6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醋酸乙酯-水(15:22:40: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1。
1.4.4白芍的鉴别[3]取本品30g,研碎,加乙醚6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残渣挥去乙醚,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减压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正丁醇饱和的水洗涤2次,每次20ml,取正丁醇液蒸干,加无水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吸取上述2种溶液2~4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2。
1.4.5稳定性试验取3批海马大烩丸,在常温条件下,留样观察12个月,分别于0、3、6、9、12个月,按所建立的质量标准对其性状、鉴别和微生物限度进行检测,结果均符合规定。
2讨论
(1)本制剂含有部分动物类药,存在较多的脂肪,蛋白质,氨基酸等杂质,故在人参薄层鉴别,先用氯仿除去脂溶性成分,再用乙醚,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杂质,使人参皂苷成分得到了清晰、集中的特征斑点。
(2)经过摸索采用氯仿-甲醇-醋酸乙酯-水(15:22:40:
10)10℃以下放置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各斑点分离较好,通过显色得到特征斑点。
参考文献
[1] 张贵君,徐国钧.常用中药鉴别大全[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9-000-01
合并财务报表一直被公认为会计界难题之一,2006年我国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随后又陆续出台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对原有合并报表方面的规定进行了修正和完善。根据有关规定,企业对其能够实施控制的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但是,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先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之后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按此规定,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应在合并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随着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变动相应调整增加或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在此基础上再编制抵销分录。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难度和工作量,尤其是在连续编制合并报表时,以前年度合并工作底稿的粗细程度及完整与否直接影响下年合并报表的编制质量,对合并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也允许企业直接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但对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如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并未作介绍。本文在不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进行权益法调整,而直接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进行介绍,希望给大家提供新思路和视角,并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负担。
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主要思路是,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无需进行权益法调整而直接将母公司的投资成本抵消子公司的实收资本(如果是折溢价购买,还须抵销资本公积),母公司的投资收益则按子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数抵销。少数股权权益及少数股东损益的确认则仍按照权益法的思路,按少数股东应享有被投资企业期末权益份额及当年净利润实现数分别确认。
一、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抵销处理
按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母公司账面的长期股权投资体现的是对子公司的投资成本,因此,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处理是,直接将母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对应的实收资本进行抵销,且以后年度相对保持不变。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按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成本数,借记:“实收资本”项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项目。
对于非全资子公司还应确认少数股东权益。按照少数股东享有被投资企业的权益份额确认少数股东权益,抵销时直接按被投资企业的具体明细权益项目的期末余额乘以少数股东持股比例得出。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借记:“实收资本”项目,借记:“资本公积”项目,借记:“盈余公积”项目,借记:“未分配利润”项目,贷记:“少数股东权益”项目。
二、投资收益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的抵销处理
母公司的投资收益按子公司宣告分派母公司的现金股利数进行抵销,如子公司当年未向母公司分派股利,则母公司无需抵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按子公司宣告分派母公司的现金股利数,借记:“投资收益”项目,贷记:“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项目。
对于非全资子公司还应确认少数股东损益。按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净利润的数额乘以少数股东持股比例确认少数股东损益,同时,按少数股东持股比例相应地应当将子公司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本年利润分配各项目的金额,包括期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和期末未分配利润的金额予以抵销。在合并工作底稿中借记:“少数股东损益”项目、借记:“未分配利润―年初”项目,贷记:“提取盈余公积”项目、贷记:“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项目、贷记:“未分配利润―年末”项目。
下面举例说明:
例1:A公司于2010年12月31日取得B公司80%的股权,支付价款3000万元,取得该部分股权后能够控制B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A公司在个别资产负债表中采用成本法核算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假定A公司与B公司的企业合并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2010年12月31日,B公司股东权益总额3500万元,其中股本为2000万元,资本公积为500万元,盈余公积为400万元,未分配利润为600万元。
2010年A公司编制的抵销分录如下:
长期股权投资与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处理
1.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处理:
借:股本 1600(2000×8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00 【(500+400+600)*80%】
商誉 200(3000-3500×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
由于A公司对B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以后年度B公司发生的权益变动,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并不随之变动,因此长期股权投资抵消分录以后年度相对维持不变。
2.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处理:
借:股本 400(2000×20%)
资本公积 100(500×20%)
盈余公积 80(400×20%)
未分配利润 120(600×20%)
贷:少数股东权益 700
对于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以后年度随着B公司期末权益的变化而变动。
例2:沿用例1,2011年,B公司实现净利润200万元,提取法定公积金20万元,向A公司分派现金股利80万元,向其他股东分派现金股利20万元,当期B公司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100万元,无其他权益变动事项。
2011年A公司连续编制抵消分录如下:
1.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处理:
借:股本 1600(2000×8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200
商誉 200(3000-3500×8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000
此分录同2010年。
2.少数股东权益的抵销处理:
借:股本 400(2000×20%)
资本公积――年初 100(500×20%)
――本年 20(100×20%)
盈余公积――年初 80(400×20%)
――本年 4(20×20%)
未分配利润――年初 120(600×20%)
――本年 16(80×20%)
贷:少数股东权益 740
3.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
借: 投资收益 80
贷:利润分配――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80
4.少数股东损益的抵销处理: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120(600×20%)
少数股东损益 40(200×20%)
贷:利润分配――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20
提取盈余公积 4(20×20%)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理论;方法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目前我国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国对于测绘地理星系标准一致性的测试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地理信息的测绘中,不仅要加强一致性的研究,还要加强对于协调性的研究,整个测绘工程中如果标准之间不一致,就会影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导致测量出现错误。
一、一致性测试理论
(一)在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下,将被测标准与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协调一致应满足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方法实例化组成可执行测试套件)(ETS) ,由测试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与通信网络等构成被测系统(SUT) ,基于SUT执行ETS,形成一致性测试结果,并按照所规定的判定准则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形成一致性测试报告,以确定被测标准与现行测绘地理信息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原理如图1所示。
(二)根据GB/T1.1―2339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按结构划分为前言、引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档、术语和定义、正文和附录7大部分。标准按要素划分是由4类要素构成的: 资料性概述要素、规范性一般要素、规范性技术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所要关注的是被测标准的内容而非形式。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内容参考模型如图2所示。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的主要测试部分是规范性引用档、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规范性附录 4个部分,将这 4个部分与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相应内容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对比来判断被测标准的一致性。
(三)测试类型
参考ISO19135:2333《地理信息 一致性与测试》,并结合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内容,根据测试结果所能提供的一致性证明范围,将测试确定为2 种类型: 基本测试和能力测试。基本测试是提供与被测实现( IUT) 相一致的初步证明,是有限的测试,主要检测明显不一致的情况。基本测试作为初始步骤,用以决定是否进行能力测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基本测试的范畴主要包括:
1) 被测标准题目是否重复,检测与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题目的重复性;
2) 被测标准内容是否重复,检测与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内容的重复性;
3) 被测标准范围是否清晰,检测与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的关系。
能力测试是检验必选能力及在实现一致性声明(ICS) 中被确定由IUT 支持的那些可选能力,尽可能地提供全面的测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能力测试就是对被测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档、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规范性附录 4个部分的具体指标、要求和方法等进行测试。能力测试宜在被测标准规定范围内尽可能进行详细的测试。
(四)测试范围
我国按照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化的内容和需要,已构建了统一、结构化的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规定了体系中系列标准的范围,明确了标准之间的关系。标准一致性测试就是在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下的各标准之间的测试。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如图 3 所示。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分为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其一致性测试只针对技术标准进行。其中,定义与描述类属于基础标准,主要包括参考系、分幅与编号、分类代码、数据字典、图式、术语等; 获取与处理类属于工艺标准,主要包括大地测量、航空航天摄影测量、遥感、地图编制与印刷、数据库建设、测绘仪器、其他测绘等; 检验与测试类属于检验标准,主要包括成果与产品检验、仪器检验、软硬件与环境测试等; 成果与服务类属于产品标准,主要包括数
据成果与产品、地图成果与产品等。在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过程中,首先要
确定被测标准在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中的位置,明确其与现行行业标准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被测标准与基础标准之间的一致性测试,第二部分是被测标准与关联标准( 工艺标准、检验标准、产品标准) 之间的一致性测试。只有对这两部分都进行了一致性测试,才是完全的一致性测试,所得的结果也才全面、完整和可靠。
二、一致性测试技术方法
(一)测试方法
一致性测试依据观察结构的透明性方式可分为白盒测试、黑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3 种测试方法,任何工程产品都可以使用这 3 种方法之一进行一致性测试。一致性测试依据测试结果的肯定与否定可分为验证测试和证伪测试,还可依据测试速度分为自动测试和人工测试。
黑盒测试从产品功能角度进行测试,无需理会产品的内部特性是否符合要求; 是站在用户立场上进行的测试; 如果规格说明有误,将无法发现; 它是不充分、不完整的测试。白盒测试从产品内部结构和逻辑角度进行测试,能够对内部特定部位进行覆盖测试; 不需要顾及其外部功能是否实现; 它是一种较为充分和完整的测试方法。灰盒测试介于这二者之间。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它检测标准与标准之间一致性实现的程度,需要对标准结构的 4个部分进行测试,因此必须把被测标准拆解,测试其内部具体的指标、要求、方法、规则以及实现形式等是否与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规定相一致。所以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属于白盒测试。
验证测试可以对一个实现的一致性进行严格的正确性证明,因此建议尽可能使用该方法进行一致性测试。然而,由于技术与经济等原因,大多数标准的规模与复杂性经常导致使用正确性证明方法是不现实的,因此,证伪测试也已成为一致性测试可接受的方法。证伪测试是根据一项标准,为一个实现开发特定的测试集合或套件,以检测该实现中的错误的一种方法。与正确性证明方法不同,证伪测试不能保证一个特定的测试套件能够覆盖一项标准的全部内涵。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针对具体的指标、要求、方法等制定相应的测试套件,检测与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不一致的内容,因此,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适合采用证伪测试方法,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复合方法。
当前,一致性测试通常采用软件系统来进行,即自动测试的方式。但是,标准的描述内容往往用自然语言,这些语言在语法一致性上容易做到,而语义一致性却不容易达到。这时自动测试将过于复杂,需要结合人工进行测试。但是,人工测试存在工作量大、速度慢、测试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多等问题,因此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客观性,需要尽量采用自动测试,人工测试只在自动测试无法进行时使用。同时,为提高测试的客观性,人工测试时需要有明确的判定准则。
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内容可大致分为 、 类: 指标类、描述类、图片类、表格类和公式类。其中,指标类和表格类主要是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中关于精度指标或技术指标的具体数值,可使用自动测试;描述类、图片类和公式类主要是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中关于定义、术语方面的描述,如流程、示例等涉及的图片和计算方法涉及的公式等,需辅以人工判断。一致性测试方法见图 4。
图 4一致性测试方法
(二)标准拆解
标准一致性测试对被测标准的内容进行测试,是决定该标准与相关联的现行标准之间符合程度的符合性测试。因此测试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被测标准和现行标准。被测标准决定测试的内容,现行标准提供测试范围和测试用例的判定准则。现行测绘地理信息标准的对象众多,标准内容多种多样、覆盖面广,利用其作为测试范围确定依据和测试用例判定准则应依赖于对标准的形式化描述。最常用的也是最成熟的形式化方法为树表结合表示法( TTCN) 。标准通常呈树状结构,内容形成层次结构,同层内容之间通过节点连接,因此,现行标准的TTCN描述可通过标准拆解来实现,将标准按层次进行拆分,按章、条、段、列项的层次拆分成“标准树”结构,如图5 所示。
“标准树”中列项为最小不可再拆分单位,赋予具体数值作为测试基础,形成可执行测试套件 ETS,将其以XML 语言录到SUT,作为测试的数据库。同样,被测标准根据相关联标准的必选要求和ICS, 声明的可选要求进行拆解,形成 XML 文档,作为测试准备。
(三)测试的框架
依据以上对于标准一致性测试理论以及方法的描述,与相关国际的标准相结合,构成了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的测试框架,如图6所示。
将现行标准和被测标准中的技术要求按图5 拆分成“标准树”,由键( 关键词) 和值构成,转化为XML形式,并将现行标准录入数据库; 然后将拆解完的被测标准与数据库中相关标准进行比较,通过自动测试和人工辅助检测约束性内容是否一致,并记录检测结果,最终形成测试报告。
结 语
综上所述,对于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的测试不仅有利于整个测试的统一协调性,还有利于提高标准的质量以及标准的使用性。
参考文献
[1]赵鑫,邓国庆,段怡红等.测绘地理信息标准一致性测试研究――理论与技术方法[J].测绘标准化,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