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保发言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这次,政府机构改革将市环保局列为市政府组成机构,市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我为市环保局局长,此时我深感责任重大。市环保局作为市政府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全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职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始终强化人大意识,积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环保目标,认真履责、依法行政、勤政为民、廉洁自律。在自己的任期内努力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执政能力。
我将始终根据形势发展,坚持自加压力、刻苦钻研、勤于思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经济、科技、环保、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水平,不断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总揽全局、抓好环保工作的能力。
二、围绕环保,忠实履行岗位职责。
我将始终保持积极进娶开拓创新的蓬勃朝气,按照“建设生态”的战略目标,在环保领域进行广泛 调研、深入实践,带领环保战线全体干部职工坚持高起点、高标准管理,严格履行环保监管职能,全力以赴抓好各项工作,努力推进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出实招、创新招、见成效。
三、行必责实,认真实践为民宗旨。
我将牢固树立“关注民生抓环保”的'理念,切实把维护广大群众合法的环境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对待和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尽力化解各类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四、依法行政,全力加强队伍建设。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要始终严格执行法律法规,落实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审议意见,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意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执法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在环保系统营造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着力培养一支政治可靠.、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的干部队伍。
五、廉洁自律,始终保持公仆本色。
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必须符合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必须合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必须体现环境保护自身特点与规律,必须遵循法治化建设的要求。由于国情和省情的差异性决定了环境保护道路的多样性,为此,××省的环境保护制度建设要从国情、省情出发,要遵循生态演变规律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要把发挥政府的作用与市场机制的作用结合起来,把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技术手段与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中把握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
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分类与框架构建
(一)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分类
从制度的属性来分,环境保护制度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约束制度组成。从制度的实施手段来分,环境保护制度分为强制性手段、选择性手段和教育手段3种。从制度的责任主体来看,环境保护制度主要包括针对政府环境管理主体的环境管理制度、针对企业环境治理主体的环境治理制度和针对公众环境监督主体的环境监督制度3类。
(二)环境管理主体的制度框架构建
1.完善环境管理体制
一是创立流域环境管理机构,增强环境管理的科学性、统一性。二是强化综合决策和协调体制,明确政府各部门的环境管理职能。三是延伸环保机构“触角”,完善基层环境管理体制。四是完善环境管理机关的内部行政体制。
2.完善环境保护制度供给机制
一是要切实发挥规划的引领和导向作用。二是要加快环境标准制订。三是要创新有效的环境政策。四是要不断完善××省环境保护地方法规规章体系。
3.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要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制,有效履行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与义务。强化外部监管,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约束机制建设,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
(三)环境治理主体的制度框架构建
1.强制性制度建设
企业(排污者)大都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而获取高额利润的有效途径就是降低生产成本。因此,要通过完善政府为主导的强制性制度,监督企业(排污者)依法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防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并转嫁给社会或其他治理主体。从预防性强制制度来看,预防性制度管理理念要从浓度控制和末端控制向总量控制和全过程控制转变。从制止性强制制度来看,主要包括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制度、污染限期治理制度、污染强制淘汰制度、重点监管区制度等。
2.激励性制度建设
要按照“排污要成本,治污有效益”的原则,制订一套以环境经济政策为主、非正式约束制度为辅的激励机制。就目前而言,一是要通过设立环境污染整治专项资金,调动企业治污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要建立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对企业实行环保信用管理;三是要结合污染减排的形势,研究提出排污交易的制度,研究和建立绿色金融、环境责任保险、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制度,促进资本市场的绿色化进程,保障环境治理主体的“治污收益”;四是要完善排污收费制度,真正体现排污收费的经济杠杆作用等。非
正式约束制度是企业(排污者)自我规范环境行为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等制度。在完善非正式约束制度方面,还应注重企业环保社会责任制度建设,研究制定相应的社会责任标准,逐步建立企业环保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强化媒体监督功能,促进和激励企业确立社会责任的意识。
3.惩罚性制度建设
惩罚性制度应包括宏观的环境政策调控和微观的具体环境侵权行为的惩罚。要从宏观角度形成全社会推进节能减排行动的宏观调控政策,从微观角度打击违法企业(排污者)故意对他人或公共环境利益造成损害的环境侵权行为,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提高环境违法成本,有效防止企业环境成本外部化。
(四)环境监督主体的制度框架构建
1.公开性制度建设
环境信息公开是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重要前提,要将信息公开的途径、形式和程序做出详细规定,使社会公众参与既名正言顺又有章可循。
2.参与性制度建设
要进一步拓宽环境保护社会公众参与的渠道,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环保部门依法决定相结合的环境行政民主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的内部决策规则和行政决策程序。
3.监督性制度建设
要加强社会公众、民间环保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监督性制度建设,对环境管理主体的不作为或作为显失公正的行为,对环境治理主体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危及环境安全等行为进行社会公众监督。另一方面,要积极推行与环境保护有关的非正式制度,完善有关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体系,特别是要进一步发挥媒体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和改善环境为荣,破坏和污染环境为耻”的良好氛围。
环境保护制度建设的四个重点
(一)加强和改进环保规划工作
要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健全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确保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一是统筹发展规划;二是实施空间区划;三是推进专项规划;四是制订区域规划。
(二)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建设与管理
要根据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制修订权限,从××省的环境特征、产业特点和环保工作需要出发,制定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环境质量、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及重点污染行业环境准入标准。主要包括:积极编制××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规划。提出××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计划,建立项目库,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确定2009~2012年××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修订目录。加强地方环境标准建设。一是环境质量标准建设;二是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三是其他环境保护标准建设。
(三)完善和创新环保政策
1.制定和完善环境管理政策
一是要全面推行规划环评;二是科学实施总量控制制度;三是严格落实环境管理责任制;四是完善污染减排制度;五是加快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六是强化交接断面水质管理制度;七是继续推进重点监管区制度;八是积极推进社会公众参与制度。
2.改革和创新环境经济政策
一是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二是探索建立排污总量指标的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三是规范和完善排污收费机制;四是建立和完善环境财税政策;五是探索完善绿色系列政策。
3.推进和落实环境技术政策
制定和完善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筛选适合××省的污染控制最佳可行技术,一批污染控制技术要求和工程技术规范;鼓励或限制发展的环境技术、装备目录。推行清洁生产审核,逐步健全鼓励企业持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的引导机制。推广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加强引导环境标志产品认证。
(四)完善和强化环保法规体系
在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框架下,通过立足××省省情与借鉴其他省份先进经验相结合,通过制定新法和修订现有法规规章相结合,进一步完善××省的环境保护地方法规规章体系。一是要重视环境法制基础和空白领域环保立法研究;二是多方法分层次推进人大环保立法工作;三是积极推进政府规章的制订。
环境保护制度实施的六大执行体系
(一)组织保障体系
要形成环境管理既统一监管又分工协作的部门协调机制,同时要建立健全责任分解,落实考核体系,完善责任追究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区域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充实环保工作力量;要进一步明确局内各部门的制度建设任务,做到各负其责。
(二)监测预警体系
近期要重点建设和完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应急预警体系、环境监测监控平台等,做到数据准确、传输及时、方法科学;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各类环境突发事件,使环境管理形成主动、事前、预防、积极的环保工作新格局,确保环境安全。
(三)技术支持体系
必须大力发展环境科学技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环境战略研究、环境政策和立法研究、环境应用科技和环境标准研究等方面,选择一些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省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加快推进环保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创新研究团队和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以技术创新促进制度建设。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成立由知名专家组成的××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建设智囊团,为××省环境规划、标准、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修订工作提供技术咨询。
(四)设施支撑体系
要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规划各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工业废水、工业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污泥等集中处理设施。加快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的一体化、标准化进程。
(五)执法监管体系
应重点针对××省环境执法面临的问题,加强环境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能力,健全完善环境执法监督体系,做到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力、高效运转,切实把环境保护纳入法治化轨道,维护环境保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严格落实环境保护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部门联合执法和重点环境案件移送督办机制,通过挂牌督办、事后督察、责任追究等措施,加大环境执法监察力度。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
环境影响评价在进行建设活动之前,对建设项目的选址、设计和建成投产使用后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提出防治措施,并按照法定程序进行报批的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法律手段。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调查清楚周围环境的现状,预测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和趋势,提出有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影响评价还可以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发展是科学的,对人类生存环境不产生大的负责影响。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环评人员,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工程中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去,科学、客观、公正地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切实把好环境保护的第一道关口,防止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失误。
一、环境影响评价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
从科学发展观与环保的历史渊源看,几十年前的世界环保主义思潮产生了国际三大可持续发展理念,而国际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中国科学发展观的依据之一。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从最初的项目环评到区域环评,再到现阶段的规划环评和战略环评,充分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环保意识的转变过程,从局部到区域,从近期到战略,从科学到更科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已成功我国项目审批的一项目重要的和基本的依据。
中国的环境问题从一定程度来讲更是一个大结构和大布局问题。单个项目的工艺技术都比过去更先进、更环保,但挤在一起是否合理?生态环境是否承载得了?这是规划环评要回答的问题,而我们现在的单个项目环评没有这个能力。为了从国家发展战略上推行科学发展观,我们正在积极争取规划环评的法规。
科学发展观和环保的社会关系社会公平正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环境公平和社会公平密切相关,环境的不公平必然加重社会的不公平。马克思说:“物与物关系的背后从来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用中国哲学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环保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二、公众参与是环境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我国环保领域第一部有关公众参与的规范性文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不仅从多个方面明确了公众参与环评的权利,而且规定了参与环评的具体范围、程序、方式和期限,这一制度的建立不仅充分体现了决策的民主性,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的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和决策的正确性。
公众参与是建设项目在立项阶段或前期准备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目前已将之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程序可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定的环保措施更具合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公众参与过程也体现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和有关部门对公众利益和权利(如居住权)的尊重,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然而,尽管我国对响评价工作中公众参与一直在进行研究并不断实践,但对于具体操作却没有详细规定,使得公众参与在实践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如何有效实施公众参与,即提高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显得十分必要。
“公众参与”从社会学角度讲,是指社会群众、社会组织、单位或个人作为主体,在其权利义务范围内有目的的社会行动。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是项目方或者环评工作组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使项目能够被公众充分认可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对公众利益构成危害或威胁,以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这里的公众系指一个或更多的自然人或法人。因此,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到:l、大多位于项目范围或位于项目的影响范围内直接受影响的人群,即预期要获得收益的人、承担风险的团体、利益相关团体;2、受影响团体的公共代表:国家和省政府的代表、地方官员、传统的当局人员、地方机构、私有行业代表;3、其他感兴趣的团体:环评中公众参与包括听取项目所在地区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群众团体、学术团体或居委会代表。征询受影响他们的意见,采纳他们的合理建议,重视公众参与的质量,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按照市人大常委会安排,**县人大常委会于200*年9月25日至26日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对**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调研。视察调研组听取了**县政府关于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深入到老县、长安等乡镇和部分重点企业进行了视察调研,召集主管部门和企业负责人分别进行了座谈,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实地视察、听取汇报、座谈等形式,代表们对**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提出了一些颇有见地的看法和建议。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现状及估价
近年来,**县认真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环保工业发展理念,加大工作力度,强力推进工业强县进程,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整体质量和竞争力,工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提供了强劲支撑。主要特点是:
(一)认识统一行动一致,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氛围基本形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立足**实际,确立了实施工业强县、推进环保工业进程的重大决策,不断解放思想,采取多种有效举措,干事创业,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各级干部合力促动、社会整体联动狠抓工业经济的新的工作格局。特别是在开展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以来,全县各级加快发展的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对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认识更加到位,抓工业、抓项目、抓发展的理念和共识已经形成,全县上下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形成了齐心协力抓工业、上项目的热潮。
(二)工业经济快速增长,成为**经济发展主导力量。工业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截止200*年,全县规模以上企业由200*年5户增加到12户,全县的工业总产值由4.2亿元增加到8.5亿元,年均增长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由1.52亿元增加到5.5亿元,年均增长65.5%,全县GDP中的工业比重逐步加大。上缴税收由822万元增加到2245万元,年均增长43.3%。初步形成了以康华公司为龙头的水泥建材业,以光大硅业、昊华和寅祥石材公司为龙头的矿产开发业,以女娲茶业、八仙腊肉等为主体的绿色食品加工业,以天宝、众鑫公司为龙头的医药化工业,以江河公司为龙头的水电开发业五大工业支柱。工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发展基础和环境正在改善,全县工业步入突破发展、成长提速的关键期。
(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经济结构逐步优化升级。**县按照发展环保工业的要求,坚持壮大规模与提升产业层次并重,促进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是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托茶饮、畜牧产业优势,努力提高加工工艺,创新品牌,在项目建设上给予重点扶持,先后建成了女娲茶业、八仙腊肉等一批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农业产业支持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反哺农业产业”的互动经济产业链。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加快矿产资源深加工项目建设步伐,推进矿产资源工业化升级,昊华钡盐、光大硅业等一批重点企业相继建成,促使矿产资源加工产值和附加值得到较大增加。三是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优势产业链得到延伸。通过近年来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市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县形成了建材、矿产、医药、食品、水电五大支柱产业,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招商力度不断加大,工业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年来,**县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以农业产业和五大工业为基础,围绕优化结构、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和改善投资环境,今年的重点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约为8.8亿元,其中:5个续建项目(10万头生猪定点屠宰及分割肉生产线、30万吨铅锌选矿厂、2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龙洞河电站、松鸦电站),6个新建项目(6000万条编织袋生产线、10万吨粗钡粉生产线、2万立方米建筑胶合板生产线、运动器材生产线、1200吨八仙腊肉加工生产线、1亿块免烧砖生产线),1个立项项目(工业结晶硅)。目前续建和新开工建设项目9个,完成投资4.7亿元。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陆续落户**,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后劲。
二、存在的问题
**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一是环保工作压力加大。近年来,**县在加快推进工业发展的同时,把环保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加大了环保工作力度,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大部分工业企业属于矿产加工业,矿产开发和加工造成污染、影响环境的现象还依然存在。二是对矿产资源不可再生性的意识有待增强。从视察情况看,资源浪费现象仍很普遍,如:矿山开采粗放、采富弃贫、野蛮开采;矿产加工企业规模较小,原矿外销比重大,税源流失;小水电开发,多数穿山引水截流,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三是部分开发加工企业的业主素质有待增强,环保意识亟待增强。
三、建议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视察组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加快发展环保工业理念不动摇。工业是带动三次产业的主导力量,是经济增长、财政增收和扩大就业的主渠道,发展环保工业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突破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因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领导,深化认识,群策群力谋划环保工业发展之路,继续坚持和不断完善扎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倾斜政策、资金、人力、精力,强力推进环保工业发展进程。
(二)进一步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环保工作。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不能因为要保护生态环境而延缓发展,也不能因为要发展经济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要把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为经济建设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环保责任制和考核体系,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分解落实好环保工作目标任务,搞好“一手监测、一手监管”,切实把环保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严把源头关口,严格控制新建、扩建、改建高耗能、高污染项目,把环保作为项目立项标准和备案的强制性门槛,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努力建设环保工业。
一、成绩与问题
自“六城联创”开展以来,我市的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并驾齐驱,羊山新区的路网、管网、电网已实现全覆盖,完善的基础设施为城市高起点、高节奏发展夯实了基础。新区的建成为旧城区的改造进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并成功实现了与旧城区的良好对接。旧城区改造以42条道路的集中整治为突破口,探索出市委、政府主管领导为路长的创新管理机制,随着条条道路的整洁、亮化,整治成果向背街巷、内河、公厕、门店全面延伸。旧城改造的节节胜利又为新区的篷勃发展铺平了道路,积蓄了能量。新区建设与旧城区改造的联动迅速改变了××往昔城市规模小,市容脏乱差的形象,城市建设进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城市功能全面提升。
目前城市建设取得的成绩也反映出过去工作的不足,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保持清洁的头脑,继续加大克难攻坚力度,巩固并扩大城市建设开发与整治成果。通过调查研究,本人总结出制约城市建设的几方面不利因素,并拟定了解决措施,努力为实现××城市建设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尽到建委人的职责。本人认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基础设施老化;
2.城市交通不畅;
3.社区服务功能不全;
4.水资源、能源浪费严重;
5.城市缺乏长效保洁机制。
二、问题根源
基础设施老化问题主要表现在旧城区的自来水管网、低压电网方面。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城市的扩容,城市居民数量的增加自然引起水、电需求的增大。目前保障旧城区的部分自来水管网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铺设,一直未得到及时的改造。受当时城区需水较小的影响,干管直径一般不超过15厘米,支管不超过8厘米,均为铸铁管。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许多旧城区房地产开发现场挖出的自来水管外层已严重腐蚀、剥落,而且水管内径因水垢的堆积严重萎缩。个别地段开挖前旧水管还在不停地渗水,尤其是水管接头处渗水更严重。就此问题,我向长期负责该项工作的同志请教,了解到目前全市自来水的利用率不足70%,其中旧城年久失修的水管渗水量占总渗漏量的90%以上。具体的测算方式是通过对全市自来水管网中各干管阀门处的水压与水厂出口总阀门的水压比较,进行换算得出的,数据的可靠性较高。
城市电网的线路、设备老化主要集中在低压线路与旧式变压器两方面,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的工厂及旧城背街巷。近年来,由于国企、集体企业的经营状况不佳,下岗职工多,企业负担过重,根本无力更换已严重老化的低压电线,更无财力淘汰高能耗、低效率的变压器。背街巷由于地处偏僻,当地办事处、居委会同样资金不足,只能看着外皮开裂的电线而叹气,同时又为附近居民的安全时刻提心吊胆。据了解,旧式油式变压器的电损耗是新式干式变压器电损耗的5倍以上,而且对环境的污染更严重。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旧式变压器渗漏的氯氟烃对温室效应的影响是二氧化碳影响的600倍。更新破旧电线,淘汰旧式变压器已迫在眉睫。
旧城区经过“六城联创”活动的开展,道路得到综合整治,市区交通堵塞现象明显改观,但仍有部分路口存在交通瓶颈现象。在上下班高峰期及重大节假日,××文化中心路口堵车较严重。由于××市区位于××区域的西部,东边八个县的车流基本从此处出入,交通繁忙。另外,该处是工区路与东方红大道的十字交叉口,东方红大道又是××旧城区一条路段最长,最繁华的主干道。再加上工区路与火车站相连,客流量大,车流量大,因此经常造成车辆拥堵。当时为了缓解交通堵塞,修建了转盘,但由于受四周建筑物影响,转盘功能并未得到很好发挥。因转盘自身占据了大量可使用面积,反而影响了车流的畅通。另一处堵塞较严重的路口是西关桥头,西关桥横跨师河之上,连接旧城与南岸行政区域。通往城内、城外的五条道路在此交汇,可路口面积不足900平方米。长期的车辆堵塞不仅加重了交警的负担,也积累了市民的埋怨。最近,在桥头又设置一半径5米小转盘,部分车辆被搞得晕头转向。规划车流的前提是使用空间与车流量相协调,路窄车多的情况下,路面交通怎么规划也解决不了堵塞的根本问题。诸如此类情况旧城区内还有几处,目前这些路口已经常堵车,今后××发展得更大,交通瓶颈难题如何解决?
社区功能不全问题主要表现在社区居民出行、购物、上学、就医不便,休闲、健身、环卫设施缺乏。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规划阶段不合理,在较大规模的居住区内或附近未考虑学校、医院、菜场等便民设施;另一方面是开发商唯利是图,不兑现承诺,取消休闲、健身、环卫设施,擅自超建住宅楼,从中非法谋利。形成目前许多小区居民每天必须步行到很远的菜市场购物,孩子上学每天要乘很远路程的车,打出租还要先步行一段路,家中有突发疾病的亲人因路途过远而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社区内不能散步、健身,门前垃圾成堆,污水横流。社区管理杂乱,无人组织社区活动,维护社区卫生与治安,从而埋下许多社会问题隐患。
我国是水资源、矿产资源极其匮乏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矿产资源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一半,节水、节能是每位公民的职责。××人均水资源储量低于全国水平,属于弱富水区。长期以来受旧生活习惯的影响,市民形成××不缺水意识,养成浪费水的坏习惯。走在街上,时常会发现水管破裂,水流从马路边上涌出,一淌就是一天或几天。如果漏水发生在背街巷或城乡结合部,那就可能会淌上十几天无人问津。华豫、平桥两家火电厂的冷凝水直接向内河排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热能损失。目前全国许多火电厂投入大量资金搞技改,推广余热、污水、废渣的循环利用,已收到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随便进入机关、宾馆、饭店等场所,不论春夏秋冬,空调、照明全天候工作的现象并非偶然,不仅造成大量宝贵能源的严重浪费,而且加重了环境污染。另外,建筑节能在我市刚刚起步,既有建筑改造工作尚未开始。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节能的建筑冬暖夏凉,能够大幅度降低采暖与制冷的电力消耗。经专家测算与统计,目前我国建筑物能耗已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百分之三十,随着城乡一体进程的加快,建筑能耗呈逐年上升势头。因此,国家及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大力倡导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
全市创卫已进入攻坚阶段,市民普遍反映城市更亮、更洁、更美了。全市各部门尤其是环卫部门为创卫工作付出了巨大投入,保洁工身穿黄马甲,昼夜在责任路段不停清扫。垃圾箱基本更换一新,并大量投放。但建筑工地车轮上的泥土,沿街早餐点扔的纸巾,马路市场的菜叶很快又污染了清洁的街道,随地吐痰与宠物粪便总是屡扫不绝。靠突击只能完成阶段性目标,要长久保洁,还得靠完善的市场机制,才能逐渐形成全体市民讲卫生的良好风气。
三、解决方案
针对基础设施老化方面的问题,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对全市的自来水管网、低压电网进行一次普查,登记造册。对自来水的漏水点用专门设备探测,及时修缮。对老化、破损电线及时更换,落后变压器进行报废或淘汰处理。根据调查结果,组织召开供水、供电部门专项会议,对责任单位实施目标管理,将改造任务分解,纳入年度考核范畴,并向全市公布,利于社会监督。改造资金可考虑从三方面解决,一是政府财政投入;二是自来水公司、电力公司的营运收益;三是用户分摊。改造应坚持高标准原则,低标准实际是投资浪费,高标准才是节约投资。总结我国城市建设的教训,许多城市扩、改建过程中出现部门协调不当,管线配套不全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管网的使用功能,而且增加了工程造价,同时给城市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采用综合管沟解决城市管线安装与维修的问题最为经济,仅是一次性投入较大。因此,不管是旧城管网改造或是新区的管网建设,政府要下大决心,建设直径不小于两米的综合管沟,各类管线集中入沟,人可进入管沟内安装或检修。如果资金困难,可分区域或分阶段实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综合管沟方案是治理管线干扰与维护困难的最佳选择,是统筹兼顾,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管网建设与改造中的具体应用。
城市交通不畅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旧城区的几个繁华路口,建议政府职能部门结合城市规划与目前交通流量,组织专家对路通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可行性方案。同时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必要时召开听证会,集众人智慧解决交通堵塞难题,将便民、利民的好事办好。真正做到解决城市交通瓶颈立足现实,放眼未来。切勿随意大范围拆迁或经常改变交通组织形式,防止由此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与投资的浪费。在城市交通状况调查中,本人了解到前一段时间,政府已加大投入,将连接师河两岸彩虹桥与民权大桥与滨河大道实现了互通连接,琵琶桥与滨河路的连接正在紧张施工,年底有望竣工。通过打通桥头阻塞,引导进旧城区车辆分流来治理东方红大道、申城大道的拥堵确实起到了药到病除的功效。东八县车辆进入旧城区目前已可从羊山新区各条道路分流,文化中心路口的堵塞症状已得到明显改善。但随着火车站改造工程的实施,该处的交通量将继续增加,仍然要时刻关注路口的交通状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城市交通服务城市居民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决社区功能不全的问题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现有社区规模进行调查,对各社区居民数量进行摸底,并对分布社区附近的医院、学校、菜市场的数量与规模进行了解,对它们容纳能力与辐射范围进行测算。同时可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进行民情调查,及时补充或增设公益事业设施,或扩充功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的基本要求。二是合理布局新社区,在新社区的规划选址上,注重其配套工程的同步建设,或测算附近公益事业的承受能力,通过外部利用与内部补充的方式保证社区居民乘车、上学、就医、购物的便捷。以上两方面措施的有效实施,才能真正体现政府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报告;环境会计理论
一、引言
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处理好企业当中经济效益、资源效益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环境会计所具有的职能即是帮助企业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环境会计工作即是现代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管理手段。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一般企业在保证环境不被污染、确保资源不被破坏的前提下去获取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进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开展环境会计工作能够有效处理转嫁给社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问题、有效遏制企业的短期行为、优化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促进企业承担其应有的环境责任,促进企业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战略的进程。
二、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会计报告概述
1.可持续发展概述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既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做到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的发展战略,而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人类尽可能的去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这属于生态环境效率问题。第二,尽可能的促使环境在各代人之间产生一种平衡,这就属于生态公平,属于社会方面的问题。所以可持续发展讲究的是促进人与自然间的和谐相处,是保证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等能够真正实现良性循环促使人类长期发展的保障。
2.环境会计报告概述
环境报告也称环境信息披露和环境信息公开等,主要是指政府或者是企业能够通过某种形式来向公众出相关的环境方面的信息,能够使人民群众充分的了解环境方面的具体状况,从而共享环境方面的信息,能够有效的激起人民群众对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和欲望,并对一些环境破坏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压力及束缚,最终保证社会经济和资源以及环境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并促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环境报告在其真正发展的过程当中是有财务报告附注、环境会计报告以及独立环境报告等形式,而其中的环境报告和环境会计报告则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形式。
三、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所存在的问题
1.环保认证信息披露不够全面
目前我国的企业在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的同时,只有极少数一些企业是通过了环境管理的认证体系,如今很多的企业,在对外的环境披露过程当中只是表明其是内部的环境管理是严格按照国际规定的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来实行的,并没有表明其是否通过了国际环境管理的认证。一般这些没有经过认证的企业都是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另外,我们国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缺少全面、系统性的环境信息指标。部分报告只是简单几句定性式地描述。有的甚至还未有一些必要的环境指标。侧重披露企业环境方针,未有实施后的成果数据,这些都直接会影响外部信息使用者评估依此企业的环境业绩,大大削弱了环境信息的披露作用。这就说明这些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环境的管理体系。
2.环境会计中环境业绩方面的指标表述简单
环境业绩是对企业环保活动成果进行的说明,是环境报告书的核心部分。环境绩效评价指标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从性质上分为:绝对指标、相对指标、指数指标、加总指标和加权指标。企业环境绩效是企业健康、绿色发展的评价标准,是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成果的体现。现阶段,部分企业对企业环境业绩的重视不足,缺乏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基于企业环境绩效的两个角度分析:财务角度分析和环境质量角度分析。企业没有有效地将环境会计工作实施到以提升环境条件、促进企业经济增长、企业效益提升带动环境质量工作的良性循环。本质上,企业落实环境业绩工作不够彻底。同时,企业相关环境的业绩数据存在问题,企业在对其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报告进行披露的过程中,表述不够系统、全面。这种虚假行为直接影响相关信息的真实度、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相应的环境战略决策,间接影响了环境信息披露的积极作用。
3.缺乏环境会计管理的人才
从理论的层面上来分析,财务会计人员通常主要是对会计信息的报告、收集、记录以及针对会计人员的管理等方面进行负责,具体负责的是对会计信息的整理、分析以及传递,这两者的分工职责较为清晰和明确。而且,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当中财务会计部门,其中多数担任普通财务会计的人员几乎都是一人兼两职,而且没有设置相关的、具有单独性质的财务会计管理方面的岗位。同时,我国部分从业人员对于环境会计核算缺乏一定的系统培训、学习,这就使得企业开展环境会计工作力不从心,对环境会计工作没有形成制度化,其信息披露工作过程中缺乏真实性、科学性的问题突出。企业环境会计是企业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新型学科。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结合丰富的实践,因此对环境会计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综合素质更加突出。目前,基于我国企业环境会计建设事业严重落后,缺乏良好的背景保障,导致相关企业管理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相关从业人员素质不够。因此,建立环境会计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主要是希望环境管理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专门的、专业的管理、财务、环境以及环境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方面的知识,需要将这些丰富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到实际,通过丰富基础专业知识、大量实践模拟,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综合职业素养。如今,我国环境会计管理方面的高素质人才普遍较少。环境管理会计人才的缺失直接影响了环境管理会计系统的构建和运行。
4.第三方的审计缺失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开展的环境会计报告工作没有经过第三方机构审核认证。虽然有一些环境会计报告中存在第三方的意见,但这些意见都很笼统,而且几乎都是那些非专业人士和政府部门的评论,这些都不足以说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数据的可信度。这样就会造成虚假信息四处传播,最终将造成人们对于企业所披露出来的环境会计信息产生严重的怀疑,这样不但造成了极大的社会舆论,同时也增加了企业内部环境会计人员的压力,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出现。
四、基于可持续发展促进环境会计的对策
1.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观念
首先,基于我国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落后的现实状况,强化政府在促进企业环境会计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政府提升企业开展环境会计工作的自愿性与积极性。其次,依靠政府的作用加强企业环境会计的国际经验交流,通过对世界先进经验、理论的研究,基于对我国基本国情的统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可持续发展体制,强化我国企业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观念的先进性。再次,进行积极的环境会计宣传,注重社会性的环保知识教育。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积极提升社会的环境意识是有效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改革的基础。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为基础,强化环境会计知识普及是亟待解决的基础性工作。
2.构建科学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
基于环境会计多学科结合的特殊性,注重学科交叉运用的理论研究,通过对环境、经济、会计、发展等交叉领域有机结合。基于环境会计的地域性,因地制宜的环境会计理论指导体系是其良好发展的开端,建立完善的环境会计知识体系,寻找适宜的计量方法,从而促进企业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体系解决实际企业实际面临的问题。
3.健全环境会计相关法律内容
健全企业环境会计法律内容,增加相关企业环境报告条款,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性”促进企业开展环境工作,落实好环境相关申报和登记工作。此外,法律中应注意三个问题:第一,法律控制的范围,所强制要求的信息披露范围不仅局限在企业的环境影响方面,同时要扩大到对社会方面的影响,和民众对于信息披露的权力。第二,法律条款要强制性要求企业向政府的有关管理机构报告环境相关信息。第三,促进企业环境信息的透明化进程,强化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权力。因此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法律的保障是最有力、最科学的方式。
4.强化环境会计人员核算培训
企业的管理者通常是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真正执行者,而真正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具体操作人员,则是企业内部的会计相关从业人员。所以,在真正贯彻以及执行信息披露工作时,企业应当主动公开和披露出环境信息当中的有效真实数据,同时还应当对相关的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保证其能够清晰准确的掌握主动公开和披露环境信息所要求的各项专业知识。所以在真正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过程当中,在对相关人员实施环境会计理论培训的同时,还要保证其能够清晰准确的掌握企业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工序。因此,高专业素养的环境会计人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结语
总而言之,可持续发展可以说是人类发展创新与变化的进步,由不同角度对企业内的环境会计核算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而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观念、战略以及理论认识,是环境会计产生、发展的原动力。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经营主体,所以一定要对此高度重视,要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背景下的环境会计理念,同时,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通过企业的环境会计手段,促使企业绿色生产的过程,同时把企业环境会计当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供力量。
参考文献:
[1]仇荣国,张建华.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演化博弈分析――基于媒体正面引导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4(10).12-16.
[2]童音音.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商场现代化,2014(24).32-33.
[3]刘海丹,李玉萍.中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45-55.
[4]魏蔷微.国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探究[J].中国商贸,2014(21).123-131.
[5]Ngwakwe, C. C.(2012), Rethinking the accounting stance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 Dev., 20: 28C41.
近年来,铁岭县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关键之举、重中之重,把招商引资作为头等大事、一号工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深入开展“六进”活动,全县营商环境总体持续向好。自开展优化营商工作以来,铁岭县公安分局党委高度重视、狠抓落实、全面攻坚、重点推进,深入贯彻《辽宁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会议》精神,多次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成立优化营商领导小组,县局局长、政委亲自挂帅,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工作,坚持以人民幸福生活为中心的思想,立足公安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导向,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辖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本职贡献,现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就优化法制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如下研讨工作。
要全面提升社会面管控,营造优质发展环境。一是建立快速处置圈机制。在全区建立1分钟、3分钟、5分钟接处警快速反应机制,构建起巡特警为主、派出所为辅的巡逻防控格局。对接报的扰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等报警、求助,快速受理、快速派警、多警联动、妥善处置。二是营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铁岭县公安分局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跟进市局“打击整治”工作,深入开展“全警联万企”“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深入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行动,全力打造安全稳定的治安环境。同时加强企业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强化治安巡逻,提升见警率、管事率,快速处置企业人员的纠纷警情。三是开展企业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加大企业涉稳风险排查,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场所安全隐患排查,完善应急预案,有效应对各类突发案事件。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最大限度消除安全生产隐患,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坚持属地属责、警种协同,对企业周边秩序进行集中整治,妥善化解各类涉企矛盾纠纷,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要增进警企联系,为经济发展打造和谐畅通的发展环境。一是要建立警企包联机制。要建立完善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坚持实行领导挂点联系、靠前服务,推行“一企一警”制度,将责任细化分解到位,定人员、定措施、定任务、定奖惩,全面开展服务企业发展各项工作。同时,将民警走访企业数量质量、企业对项目联系民警的知晓率、熟悉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确保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要完善走访联系制度。要将走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包保民警定期主动深入中小企业开展走访,了解企业对公安工作的需求,听取意见和建议,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作为油田环保工作人员,要增加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变“领导要我重视”为“我要领导重视”,多向领导宣传、反映和建议,逐步加深领导对环保工作的了解,做好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从而使领导加深对环保工作的了解、认识、理解、支持,只有这样,环保工作才会得到更加重视。油田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这一中心,要从简单投入型向效益型转化,让广大干部职工不但能看到环保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而且还要能看到其经济效益。要通过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油田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提高社会和企业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宣传重点单位、重点油田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举办油田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现场会等形式,认真总结推广有关单位和企业实实在在的做法和成功经验。
1 强化环境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油田企业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投入,除能带动相关环保产业的增长从而有利于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外,还有可能变被动为主动,实现有利于自身的发展。要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将有限的污染治理资金集中起来,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每年突出搞好一个或两个重点污染源的治理,条件允许再搞一些别的工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油田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持续长久发展。
1.1 保持环保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
机构稳定有利于管理关系的理顺,有利于管理措施的执行,人员稳定,有利于业务的熟悉和催进,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保持机构、人员稳定的同时,还要赋予环保部门相应的职能,以确保其工作的权威性。同时,要加强环保队伍建设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管理科学性,补充一些环保管理专业的大学生,把那些善管理、懂管理的人才提拔上来,以保持企业环保队伍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1.2 加强对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
目前,油田企业大多配置了一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有的处理量或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有的设施无法正常运转;对环保设施不加维护等,这些不仅浪费了企业宝贵的资金,而且影响了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把好工艺选择和设备订货关
环保产品和技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环保市场鱼龙混杂,特别是有些环保设备不是针对油田企业的具体特点而设计的,厂家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片面宣传或夸大处理效果,甚至用行贿的手段来推销产品。因此,油田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相关的调研考察活动,力争货比三家:比价格、比技术含量、比运行成本、比处理效果。有关技术工艺方面的专业问题也可向上级环保部门或环保科研机构进行咨询、请教。最终,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选择真正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工艺和设备。
1.4 加强治污设施的运行管理
油田企业中存在的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现象,也有不少是企业自身管理不善造成的。由于污染治理设施操作不当、管理人员环境保护知识缺乏或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原因,使得设施大多是随机运转或定式运转,加上缺少对治污设施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检查,结果往往是机照转、污照排、费照缴,不仅达不到治污的目的,而且还要搭上一笔不小的运行费用。
企业首先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可采取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手法,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其次要提高设备操作,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开展业务培训充分发挥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使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再就是开展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活动,因地制宜,群策群力,保证最佳运行效果。
1.5 加强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
油气企业体制改革,对环保工作来说是个挑战,但同时也是个机遇。企业可以通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查,去掉一部分污染重,能耗高的产业和产品,选上一批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无污染或是轻污染的新项目,从治理污染向减轻污染发展,从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发展,从而达到减轻环境污染,减少企业负担的目的。油田企业要不断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理论、新方法,加快环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企业要尽量做到以废治废,变废为宝,综合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实现清洁生产,提高经济效益。
2 油田现场施工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2.1 油田建设施工应当做好合理规划
在油田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及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要对油田建设施工的地点和区域进行可行性论证及合理规划,不仅要详细分析拟施工现场及其周围的植被排列和分布情况,还要认真评估该区域生态环境的结构,有选择性地占用土地,尤其是临时用地的占用,一定要做好切实规划,清楚、明确地划分可临时占用的土地,不得任意占用区划范围之外的土地摆放施工机具设备以及工程建设。
2.2 管道铺设应当做好地表回填工作
对于地表的开采,进行挖掘作业时应该确保分层挖且分层回填,尽量保持地表土壤原有的组织结构,避免对整个土壤体系的破坏,对地表植被则是尽量的保护,不要轻易破坏其生存环境,也不轻易采伐植被。施工完成后要把地表填平,使其与周围地表高度一致。
2.3 有效处理井区建设的泥浆及环境污染
井区建设必须进行洒水作业,以免产生大量粉尘污染空气、形成泥浆。同时,对于钻井过程中盛放废泥浆的泥浆池应该进行防渗处理,并在施工结束后按相关规定及时做好废泥浆的固化及盖土填埋,防止人员和机械的不慎落入。此外,在靠近居民区进行井区建设时,尽量不要在夜间施工,如果工作能采用人工作业则首选人工作业,防止机械噪音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干扰。在使用噪声源较大的器械时应该采取减震、降噪处理,避免环境噪声污染。
2.4 强化治理施工现场排放的各类废弃物
油田施工产生的各种废水、废液应及时入罐,以便再次使用或同废泥浆一起进行无害处理。对于施工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应在施工工作日结束后运送到相关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场内进行处置。此外,油田企业应该不断的进行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创新,加快环保科技成果的转化,减少废气排放,实现清洁生产。
3 结论与认识
由于油田企业的迅速发展必将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质,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是难免的,也是矛盾的,但是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当油田企业大发展的同时,如果不断加大油田企业环保的投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则不但不会加重环境污染,反而还减轻环境压力。油田企业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是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
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牢固抓住学习这条主线。只有不断学习,吃透吃准并掌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宗旨,才能更好地驾驭科学发展,实现科学发展;才能科学地解决实际问题,少走弯路,增强科学发展的现实能力;才能谋长远,看大局,树立大目标,为谯城快速崛起、跨越式发展进良言、献智策,把我们的家园建设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双型”社会。不难想象,如果一个连科学发展观基本涵义都不去学习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人,怎能保证在实践中不偏离科学发展的航道,怎能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二要摒弃保护环境就会阻碍经济发展的迂腐思想,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助理念。经济发展是第一要务,环境保护是基本国策,两者同属于发展的范畴。但一谈到环境保护,有人就认为我们在打压经济发展的大好势头。有这种认识的人不但在社会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就是在政府机关里也占有很大的比例,甚至在我们环保工作者队伍里也有苟同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发展实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而环境保护课题却是近几年才起步的新生派,各方面的力量和设施建设依然十分薄弱,到目前为止连思想观念上的认识问题还没有解决好。让我们睁开眼来看一看近三十年来经济发展的环境现状吧:盘亘我区腹地的母亲河——涡河,近十余年来一直在低吟着苟延残喘,鱼虾难活,生机不现;纵贯城区的宋汤河治理前,河床干瘪,满身疮痍,垃圾遍地,臭气弥漫,治理后,虽有好转,但再也难现花儿俏、鱼儿跳、鸟儿叫的景观。亳宋河、小洪河、惠济河、大杨河、包河等血脉水体又怎样呢?也许在这里我们还闻不到它们发出的异味,而生活在它们附近的老百姓提起它们是不高兴的,已经流传有这样的说法,“六十年代洗衣做饭,七十年代浇花种菜,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身心危害”。进入新世纪又如何呢?部分河水连灌溉都不能了,更有甚者连触摸到都会中毒。这些现状不令我们触目惊心吗?我的感觉是太可怕了!我们还要这样无动于衷地生活、发展下去吗?我们不能再犯糊涂、做傻事了。我们应该警醒,这样的发展决不是科学发展,这样的发展决不是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再继续充当“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掠夺者。因此,我们要通过科学发展观活动,把思想从“要发展就会造成环境损坏”的惯性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互助理念,用相对统一的辩证思维,统筹环境与经济的科学发展,解决思想根源存在的问题,促进谯城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为谯城快速崛起提供环境保障。
三要身体力行,付诸行动,从点滴小事做起,落实科学观。当前我区的环境现状已经十分令人堪忧,我们在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的情况下,决不能再输掉环境资源,我们的起跑线本来就相当底,我们再也输不起,也没有输的资格。我们一定要展示后发优势,科学谋划,在环境保护方面,倡导“身体力行,从我做起”,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为此我倡议,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及今后请大家努力做到:
注意节约用水,平时要关闭水龙头,做好水的二次或多次利用;
注意节约用电,养成随手关闭电器、切断电源的节电习惯;
不购买一次性口杯、碗筷等物品,减少资源浪费;
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等材料;
无特殊情况,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
爱护绿化花草树木和野生动物;
多使用有绿色标志产品;
多参与植树造林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