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潜移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我们讲为人师表,以全新的视野看教育,从全方位的角度审视自己,执着追求,精益求精,对自己要高标准和高境界。要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甘做红烛,乐做人梯,真正实现属于教师自己的主体价值。李岚清副总理指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影响学生一辈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真正为人师表。”教师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率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为人师表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爆发的内驱力不可估量。因此,为人师表是当好人民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二、身教重于言教 无声胜有声
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一所学校的校风校貌与教师的行为表现息息相关,一个教师的师德好坏对教风、学风影响极大。应该承认,目前,敬业乐教、无私奉献于教坛的教师是绝大多数,他们在工作台繁重,生活清贫的情况下以自身高尚的师德与良好的师表行为影响与培育了大量德才兼备的学生,的确令人可敬可贺,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存在,也有少数教师在改革开放特定环境中表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下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计得患失,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敬业爱岗,忠诚履职
具有敬业精神的教师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呕心沥血对工作一丝不苟,即使碰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也会想办法克服。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满意不满意,学生快乐不快乐,启发没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台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尽管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拮据,敬业者仍能以积极因素的心态饱满的热情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台。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确立。
2、近义词:耳濡目染、近朱者赤、潜移暗化、近墨者黑。
3、反义词:无动于衷、无济于事。
4、造句:
(1)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健康有益的活动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我们的性情。
(3)阅读书籍能使你的修养、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4)文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5)文艺作品的艺术性越高,对读者潜移默化的力量也越大。
“潜移默化,自我提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是“德育生活化”理念下的成功尝试。社会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为其可行性提供了客观理论依据。美国著名哲学家和教育家约翰·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说:生活即教育。中国古代社会重视社会道德环境及其德育功能,正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让学生生活在美、善的环境中,时时处处接受高尚道德、优秀传统的熏陶,使学生自然而然求真、向善、向美是德育工作者应该追求的境界。挖掘特色德育资源濡养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撬动德育,推行自主管理激活德育内驱力等,是“潜移默化,自我提升”德育模式的有效做法。
一、挖掘特色德育资源濡养学生
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就为学校自主开发校本德育课程提供了依据。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条件,充分利用特有的德育资源,创新德育形式,探索学校德育高效途径。
依托当地军民共建资源,开展高一新生全封闭式军训。如何上好开学第一课,一直是我校多年来的重要工作。近十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把高一新生的军训作为重要的一课,让学生们走进军营,与人民子弟兵近距离接触,以自己的方式诠释军训,从而受到全方位的洗礼。
军人是最能服从、最能吃苦、最有毅力、最讲团队合作的,我们希望学生具备这种精神,受益一辈子。鉴于学生的性格弱点会直接影响其学习成绩,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军训传递给学生一种全新理念与精神,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用军人的气质打造优秀的品质,净化其心灵。这使学生们领悟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有时,服从应是无条件的。
借助“鹤乡文化”举行高二特色成人仪式,激发学生社会责任感。齐齐哈尔市素有“丹顶鹤的故乡”之称,这里拥有着悠久、浓郁、高雅、卓越的鹤文化,鹤乡之子当鹤鸣九皋。我们把“鹤乡行”作为高二年级“成人”系列德育教育的重要一环,让18岁的花季少年增添了许多“厚重”,让学生走进广阔的芦苇荡,品味鹤舞九天的华彩,使他们爱家乡、爱自然的责任感得到瞬间升华。在打开父母的祝福信时,学生的心灵与飞鹤同舞,他们用感恩的热泪铭记可贵的亲情,在走过成人门时立下自己一生的誓言。成人与担当、感恩与奉献,一种责无旁贷、超凡脱俗的使命感在学生的心田流淌。
凭借杰出校友的启迪作用,引领高三学生志存高远。我校是航天骄子栾恩杰院士的母校。栾恩杰问天揽月,爱祖国、爱家乡,是我校特有的宝贵德育资源。我们以此为德育的突破口,宣传并学习栾恩杰事迹,建立栾恩杰实验室,培养学生的高远志向和勤奋刻苦的精神;同时,还让学生们积极参加全国航空模型公开赛,这使他们既能仰望星空,又能脚踏大地,使实践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
挖掘特色德育资源濡养学生是“潜移默化、自我提升”的基础。学校德育工作者充分发挥地域、历史等优势,积极挖掘自身所拥有的特色德育资源,深入发掘其内涵,努力探索德育新途径,助推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素养的完善与升华。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撬动德育
德育需要一种强大的思想精神来支撑。涉世不深的高中生不谙世事,极易被不良思想污染,但他们单纯,当有一种思想被他们认同,并长期受其熏陶时,他们就可能脱尘去染。
特色德育课堂之感恩家长会。我校高中三年的德育是成体系的,如高一是“感恩”系列,伴随着每年国庆节的到来,感恩家长会也会如约而至。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百善孝为先,知遇之恩不可忘,生命中有太多的感动,如果学生能够如数家珍,那么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懂得感恩父母、师长,回报社会与祖国,是大孝,更是大爱。我们要让学生在懂得在大爱中完善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的人。
内外并重的礼仪教育。我校政治教研室长期从事学生礼仪教育课题研究,并一直开设礼仪教育课,近两年又成立了学生礼仪社团,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教育使学生行为高尚,懂得与人交往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埋下美德的种子。
崇尚国学,打造书香校园。我校2009年建立了师表厅,把先哲孔子塑像迎进校园,营造浓厚的儒学氛围。每年教师节师生都要一起祭拜先师孔子雕像,齐读《论语》,举行《论语》读书汇报会,开设教师国学大讲堂,每周六还以班级为单位举行学生诵读经典汇报会。
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儒家文化深邃的思想内涵,主动汲取其中精华并自觉与自己的言行结合起来。当学生们知道这位“仁道”的启蒙者,为传播自己“仁”的思想主张曾经被困甚至绝粮,学生的心田中就会增加一份爱心与毅力,开始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努力奋斗;当学生们领悟了“天人合一”的精髓,就会少了一份任性与肤浅,多了些包容与顺从。
总之,弘扬优秀传统是“潜移默化、自我提升”的前提,它会帮助学生找到思想之根,会引领他们走向道德的巅峰。学校应该充分汲取经典精华,结合实际,古为今用,使当代德育再放异彩。
三、推行自主管理激活内驱力
自主管理是一种管理方式,是集体成员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进而实现自我提高、自我创新、自我超越,推动集体不断发展与前进的一种管理方式。
古人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当我们具备了良好品性,才可以去管理家、国及天下。修身是基础,治理家国是目的。在治理家与国的过程中又会常思己过、见贤思齐、三省吾身等,以继续提高自身品德修养。同理,今天的学生可以在具备一定道德等素质的前提下自主管理校、班及自我,在实践中继续提高道德水平。
学校推行自主管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方式。推行自主管理、激活德育内驱力是“潜移默化、自我提升”的关键;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学生的道德等各项素质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校近年来积极推进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形成了“学生会一班级一小组”这一纵向管理模式。校学生会负责领导监督各班每周的值周评比工作,值周班负责公平公正地填写各班纪律卫生评比版,成绩优秀的班级会获得流动周红旗。班级成立常务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班规、检查督促各小组评比。同时,还成立若干行政学习小组,各自有组名、组训、小组奋斗方向等,小组之间采用竞争晋级的激励机制,人人有担当,责任细化到人,制度细化到每一个角落,成绩优秀的小组会顺利晋级。
学生们自主管理学校、班级,民主制定班规,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英语节、艺术节等大型活动都交给学生自主操办,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等,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实践证明,将管理权交给学生,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优秀传统、美好德行的宝贵与重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汲取其中营养,自觉提高道德水平。
关键词:幼儿教育;习得;潜移默化;言传身教;文化熏陶;寓教于乐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133-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75
所谓习得,是指日常交际环境中通过自然地运用第一语言能力而逐步地、下意识地发展能力。相关心理理论研究通常将知识的学习过程划分为习得、保持、应用三个阶段。习得可理解为个人的心理内容、心理过程、心理状态或现象中“客体化的人类本质能力”的个人再生与变革。亦即,人类文化在被主体消化、积累、运用乃至创造性的发展过程中,人格的心理特性和心理构造得以发生、发展。它与学得的区别在于:学得注重人知识、技能、思想的提升,属于教育成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习得注重对综合素质的提升,属于潜移默化的结果,注重对人的深远影响。习得对人的影响更具长期性和稳定性,是提高公民自身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幼儿教育注重学得教育,忽视习得影响,导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应有的优雅气质和文化修养。因此,目前的幼儿园应注重习得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提升教师修养,以言传身教影响幼儿
教师不仅是知识文化的传播者、能力技巧的培养者,更是幼儿做人、做事的典范。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对外部的事物和人有着极强的模仿欲望,尤其是对自己老师的言行更是情不自禁地去模仿。因此,幼儿园应注重对教师的全面培训,尤其是常态下容易忽视的爱心、礼义、修养等方面的培训,让每个教师都能以温文尔雅的形象出现在幼儿面前,并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幼儿。比如,当幼儿帮助教师摞凳子后,教师应对其说“谢谢”;当教师的言行对幼儿不当时,教师一定要说“对不起”;当教师和幼儿谈心时,应蹲下身子,让幼儿感到教师对他们的尊重;当幼儿的诉求不合理时,教师要耐心解释原因,分析利害;当幼儿感到恐惧无助时,教师要以拥抱、抚慰等肢体动作让幼儿感到温暖和安全。
教师的这些行为不但会让幼儿感受到内心舒适,而且会潜移默化影响幼儿的言行举止。比如,师生共同就餐时,幼儿发现教师吃饭时专心致志,没有吧嗒嘴的习惯,将自己盛来的食物全部吃完,并将自己的餐具送回到餐车中。幼儿就会不自觉地去模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并自觉收拾自己的餐具。这一习惯会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长期保持,对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二、营造良好环境,以文化氛围熏陶幼儿
这里所说的环境,不仅指幼儿接触的那些静态的、呆板的物质环境,还包括所有能给幼儿感官刺激的人和事。因此,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既要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物质环境,还要营造温馨和谐的精神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幼儿感知学习环境、培养幼儿奇思妙想的第一场所。因此,幼儿园的环境设置要做到处处充满童真童趣,并具有文化内涵,让幼儿感到亲切、有吸引力,激励幼儿交流、互动、认知的欲望。比如,外墙和室内选择色彩鲜艳、内容丰富的图案,在让幼儿感到赏心悦目的同时,可激发幼儿积极愉悦的情感。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习惯和特点,适当增加一些文化元素,如将《三字经》《弟子规》中一些文字浅显、意义深刻的语句张贴于楼梯台阶、屋梁上,对幼儿进行耳濡目染的文化熏陶。
幼儿园还应提倡建立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教师之间,还是师生之间都要保持温馨和谐的关系。教师之间要和睦相处,为学生树立人际关系的榜样,让幼儿从教师身上学到与人相处的方式、方法。同时,教师应对幼儿表现出支持、尊重、接受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这是建立师生间积极关系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社会的基本条件。教师要善于理解幼儿的各种情绪情感的需要,对不同性格的幼儿一视同仁,让幼儿沐浴在教师爱的阳光之中,用爱心哺育幼儿的爱心,从而使幼儿的爱心逐渐形成、巩固,并得以传播。教师还要相信幼儿有自我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的能力,善于对幼儿的积极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和赞美,让幼儿从教师身上学会接受他人,尊重他人,赞美他人,进而形成宽容、健全的人格。
三、借助传媒手段,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观看影像资料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手段。但是,目下流行的动画片,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熊出没》等,都是一种在“互相看不惯却又干不掉对方”的主线中进行发展的情节。它们给幼儿的感觉是敌对和较量,且有大量的暴力、残酷的元素掺杂其中,对幼儿习得的思想甚为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选择一些有意义的动画片让幼儿观看。如教师可结合幼儿喜欢看节奏鲜明的广告和动画片的特点,选择一些包含文明里礼貌、最守社会秩序、富有文化含义的公益广告以及一些气氛温馨和谐、主题积极向上的动画片,如《鼹鼠的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让幼儿在获得感官愉悦的同时,受到文明、文化、爱心和智慧的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幼儿形成健全的人格。
此外,教师还可以从以前广播中的幼儿节目中,选择一些知识性、文化性强的故事,为幼儿播放,让幼儿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和灿烂。
另外,教师还应和家长尽可能多沟通,让家庭熏陶和学校感染保持一致。教师还可以和家长一起搞一些亲自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情感体验,让幼儿在文明、文化元素的浸染中提升综合素质,从而为幼儿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运动队; 德育教育; 价值; 开展路径
引言
德育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对象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在教育实践开展的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同样在学校运动队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德育教育对提升运动训练的效果,促进运动员健康、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对运动队德育教育开展路径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抓好训练常规,实施运动队德育教育
训练课作为运动队日常教学和训练的实施阵地,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教练员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育环境、教学内容等制定切实的训练常规,并将这些日常训练的常规与运动队的德育教育工作结合起来,提升德育教育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帮助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例如:在运动队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和教练员要给学生指定队形与顺序进行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整齐、守纪等意识。在领取和使用训练器材的时候,要互相礼让,爱护训练所用的各种器材,以此来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热爱劳动的优秀品质。同样在运动队常规训练中,教师和教练员要给学生定制好严格的训练时间和考勤制度,以此来培养学生守时守信的良好品质。
2 借助教学训练内容,实施运动队德育教育
学校运动队项目是多样化的,丰富的训练内容和多样化的训练形式中蕴含着不同的德育教育内容。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和教练员要注重对教材的深挖和优化,探寻德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内容的契合点。以此达到教学训练内容育人的目的。例如在实施体操训练的时候,教师和教练员要求学生在统一口令的指挥下完成协调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组织性、激励性的培养。在进行武术教学与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和教练员要加大对我国优秀武术文化和武术精神的讲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同样在跳高、技巧类运动项目训练的时候 ,教师和教练员要注重培养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的能力,发展学生不怕吃苦、不怕脏的意志力。
3 依靠冠军力量,实施运动队德育教育
在学校运动队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体育冠军、体育明星对学生的激励作用的发挥。鉴于学生运动员的性格和年龄特征,其效仿和崇拜心理较强。因此,教师和教练员要善于和精于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通过张贴体育冠军照片、观看体育比赛颁奖视频、采访录等途径,创设利于学生运动员学习训练的环境。依靠冠军的影响力,来培养和发展学生运动员的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在运动队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空间。
4 利用体育游戏,实施运动队德育教育
运动训练过程中穿插体育游戏,一方面能够提升运动训练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促进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提升。同样体育游戏的过程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例如在竞赛类游戏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和教练员要教育学生发扬团结一致,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为了更好的发挥游戏对运动员德育促进的作用,需要教师和教练员做好游戏内容的选择和优化,在提升游戏开展适用性的基础上,强化游戏的趣味性与思想性。比如:在进行投掷训练的时候,可以将投掷的目标假设成敌人的军事目标等等,以此来发展运动员的爱国精神,更好的实现德育教育对运动员身心健康促进的目标。
5 利用偶发事件,实施运动队德育教育
在运动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偶发事件是经常会发生的。在遇到偶发事件以后,教师和教练员在科学处理偶发事件的同时,要抓住偶发事件对学生德育教育的价值,以此为契机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运动队长跑训练的时候,有个队员的鞋子掉了以后仍绕坚持跑完全程。针对这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和教练员要及时的提出表扬,并教育其他学生在做好训练准备的同时,学习这位同学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坚强意志。
6 以竞争意识的发展为目的,实施运动队德育教育
竞技运动的残酷性和目标性要求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加大对运动员竞争意识的培养。运动训练开展的大部分活动项目,都是为比赛等服务的。因此,在训练的时候,教师和教练员要善于和乐于寻求科学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运动员的竞争意识,抓住德育教育开展的时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学生面对两难或者多难情况的时候,教师和教练员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处理好纪律与自由、个体与集体、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以此来培养学生运动员良好的纪律性和自觉性,促进运动对训练质量和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的激励作用是运动队教学和训练效果提升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鉴于此,在学校运动队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和教练员要熟练掌握运动队德育教育的开展路径,在分析运动员性别、年龄、心理认知等特点的基础上,以集体教育、意志品质发展为目标,保证德育教育开展的常态化和高效化,以此来提升运动队训练的质量,为更好的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陈恺. 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如何与教学相互渗透[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 2010(05)
[2] 周道华,张光富. 试论学校体育与德育间的内在联系[J]. 湖北教育(教学版). 2007(10)
关键词:幼儿大班;语言教学;情感教育;渗透策略
德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情感教育又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幼儿教师要把情感教育渗透在幼儿教育教学过程的各个方面,让幼儿的思想道德品质健康地发展。毫不例外,在幼儿大班语言教学中,教师也要千方百计地渗透情感教育,让幼儿在学习简单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教育。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P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幼儿大班语言教学实际,简略论述一些幼儿大班语言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容,设计情感目标
制定明确而又贴切的情感教学目标是有效实施情感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制定清晰的情感目标,教师的教学才会紧紧围绕这一清晰的目标有序展开。在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把情感教育作为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一定要在课前深入透彻地挖掘教材内容,根据教材相关内容,结合幼儿的实际学情设计出明确而又贴切的情感教学目标。例如,教师根据《小熊过桥》这首儿歌设计了一份幼儿大班语言教案,儿歌以小熊这一幽默、憨厚、幼儿喜欢的动物形象为线索,采取拟人化的手法,通过明快的节奏向幼儿展现出了小熊过桥的心理活动。教师根据这一内容把这一课的情感教学目标确定为通过让幼儿感受小熊过桥时的心理变化,让幼儿懂得要勇敢、自信地克服困难。教师通过有的放矢地设计情感教育目标为对幼儿有效实施情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语言知识,感悟思想情感
语言不仅可以叙述曲折离奇的故事,还可以表露至真至深的思想;语言不仅可以描写宛如仙境的景色,还可以流露至纯至诚的情感……语言是魅力无穷、神奇无比的。毋庸置疑,学习基本语言知识是幼儿大班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在各种各样的语言中也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情感,语言是表露思想情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幼儿在学习基本语言知识的同时,感悟语言中所蕴含的各种思想情感。例如,在教学大班语言《秋天的雨》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让幼儿透过语言知识感悟思想情感。“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从这几句话中,幼儿在学习拟人化的描法的同时,还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黄色银杏树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从这几句话中,幼儿在真切体验小动物们在秋天的忙碌之乐、活动之美的同时,还能体会到作者对小动物浓浓的喜爱之情。幼儿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不仅扎实地学习了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真切地体会到了语言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教师通过让幼儿真切感悟思想情感为有效实施情感教育开辟了通畅的渠道。
三、联系实际生活,培育思想情感
从小培育幼儿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等良好的思想情感是幼儿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些良好思想情感的培育离不开扎实有效的幼儿语言教学,更离不开多姿多彩的实际生活。教师通过融入五彩缤纷的实际生活情景进行语言教学,必定会让幼儿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培育出良好的思想情感。因此,教师在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联系实际生活情景,培育幼儿良好的思想情感。例如,在开展幼儿园大班“反义词”语言活动的时候,教师通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让幼儿联系实际生活准确地说出了相应的反义词:大对小、冷对热、厚对薄、方对圆、粗对细、高对矮、上对下、胖对瘦、黑对白、哭对笑等。教师在让幼儿尝试说出反义词的过程中,有效地培育了幼儿积极动脑、勇于探索、敢于尝试的思想情感。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幼儿语言教学工作,不仅能够让幼儿轻松自如地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知识,而且能够培育幼儿良好的思想情感。教师通过让幼儿联系生活实际培育思想情感为有效实施情感教育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综上所述,在幼儿大班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细致地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要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为情感教育的渗透奠定基础;教师要引导幼儿扎实认真地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中的各种思想情感,为情感教育的渗透开辟途径;教师要引领幼儿准确贴切地联系生活实际,培育情真意切的良好思想情感,为情感教育的渗透搭建平台。总之,教师要潜移默化地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幼儿大班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对幼儿进行卓有成效的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顾绍艳.浅谈幼儿语言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读与写,2014(9).
【关键词】作文;教学;兴趣
Influences subtly, stimulates the student to write the interest
Zhao Wensheng
【Abstract】Thesis teaching, so long as stimulates student’s writing interest diligently, guides them to accumulate the source material, the grasping writing technique, the student can be familiar with the access, and deeply loved writing, writing has become student one item to demonstrate “the unique skill” eagerly.
【Key words】Thesis; Teaching; Interest
一般而言,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最难教的是作文;学生,最难写的也是作文。但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只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引导他们熟悉写作门径,热爱写作,就能让这个貌似“老大难”的作文都成为学生拿手的、急于展示的“绝技”。
1 在激情中培养学生对写作的爱好
教师对写作的爱好,是激发学生爱好写作的诱因。教师的写好,必然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的诸多写作方面的知识和形成的特殊能力,如在教学中如能做到信手拈来,嘻笑怒骂都可成文,那么教师的写作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引导将具有无可替代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教师对写作的爱好,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具有任何口头说教达不到的效果。同时,教师将自己在报刊上发表的文章在学生中传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一届新生,我都要向他们展示我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让他们感受到写作不是畏途,培养写作的欲望。每次考试,我都要和学生一起写下水作文,给他们以示范,“老师作文与你同行”,我在和同学们一次次的作文交锋中,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学生的水平都提高了。
教师充满激情的教学和对学生的不断激励,是激发学生写作的又一诱因。引导和激发学生激情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主要的是在于不断激励,多从正面肯定和激发学生。如从理想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成为“小作家”,在教学方面上,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消除学生的作文心理障碍,有效运用口头鼓励、课堂点评、成果展示等方法,真正实现让学生的写作激情充分燃烧,主动自觉地爱好写作。
在平时的周记和片断作文,我大胆地鼓励学生,只要符合本次作文要求,有一两个亮点,就可给满分,就要给A加,就要用激情的评语鼓励学生。学生在一次鼓励中,对作文的信心增强了,对写作文充满了期待甚至于渴望。
2 在阅读中“拾穗”写作技法
作文与阅读教学是密不可分的,老舍先生曾经把阅读和写作形象地比喻为“吸收与输出”的关系。学生生作文最大的障碍是知识和生活的积累少,作文的技巧更谈不上。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让学生在掌握阅读要求的同时,也要自然而然地进行作文训练。
在阅读中注重理解,首先是要让学生体会教材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初中生动稚纯法,情感丰富,对感性的教材最具人文的理解,也最容易接受人文精神的教育。无论从哪方面讲,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了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对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的学习。比如,字词的掌握,句子的通顺,文章结构的完整,真实具体的赢余方法,朴实简洁的文风等,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有独特的理解。
3 成功尝试中,学生的写作兴趣节节攀高
作文兴趣的培养不是凭空构建的,正如刚学会游泳或骑自行车一样,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只有通过一定训练量的习作练习,才有可能在不断的练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在学生负担不断增加的前提下,习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在适量的训练中产生兴趣,学生就会形成一种主动、自觉参与训练的心理动因,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循环状态,从“要我写作文”变为“我要写作文的”,到“我最能写作文”的境界。
4 多方积素材,让学生兴趣用作文来展示特长和知识
首先,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要善于观察、发现、捕捉,才能充实头脑,美化心灵,从而写出好的文章来。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等都是观察生活后写出的名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初一开始写日记,写周记,内容包括校园、家庭、社会,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各种景物,观察各种人和事并细心体会个人的感受,结果不少同学写出了好文章。
【摘 要】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如何建设凸显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我们以培养“健康活泼,个性发展”的阳光学生为目标,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微笑”的办学理念,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层面:传承“留痕”,寻一块“文化”之石;成效“留痕”,架一座“管理”之颍豢翁谩傲艉邸保铺一条“教学”之路;特色“留痕”,建一个“育人”之台;环境“留痕”,取一块“风采”之地。如今,微笑理念已潜移默化渗入了学校的每个角落,融入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关键词】 微笑;文化;学校;留痕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血脉,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根基,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目标、校风、学风、教风、校容校貌等的综合体现。纵观各类学校,校园文化千姿百态,众说纷纭,如何凸显本校的文化特色呢?我校经过多年的摸索探究,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微笑”的办学理念,立志培养“健康活泼、个性发展”的阳光学生为培养目标。如今,“微笑文化”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满意、社会的认可,并逐步内化为每位学生、教师的精神。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重视物质文化、管理文化、行为文化,而且重视精神文化。我校的“微笑文化”已然“留痕”,“微笑”的理念已经渗入学校的每个角落,融入学校的方方面面。
一、传承“留痕”――寻一块“文化”之石
在2014年12月30日的讲话中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述……把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成果传播出去。”一个“弘扬起来”,一个“传播出去”,也正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
1.弘扬起来。在近百年的办学历程中,我校逐步明朗并确立了“让每一个孩子微笑”的办学理念。尽管学校制订的三年规划实践了一轮又一轮,尽管学校的校长也实行了交流,我校的办学理念还是未变,学校的办学理念“不可任性”。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不忘一脉相传,新一轮校长总能很好地将“微笑”理念传承留痕,我们将继续把微笑理念代代传承下去。
2.传播出去。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探索中,我校逐步形成了“学生六项修炼、课程改革、微笑团队”等特色项目。在省、地级实验学校年会中,吸引了各界教育领导、教师同仁前来学校观看。他们对我校创办的特色文化校园赞叹不已,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都表示“让每一个孩子微笑”这个办学理念,旨在培养“活泼健康,个性发展”的阳光少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值得他们学习和借鉴。学校的文化建设在不断丰富、发展、充实。
如今,“微笑文化”已经内化为师生共同的精神享受,给师生的心灵留下深深的印记,对师生的人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成效“留痕”――架一座“管理”之桥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管理文化。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本,有高素养的老师培养高素质的学生,高素养的老师打造高品质的学校。教师是学校的主导力量,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在学校,每一个岗位,都有适合它的人。学校坚持用柔性管理来凝聚老师、用科学管理来激励老师、用精细管理来奖励老师、用民主管理来呵护老师,让全体老师能找到家的归属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柔性管理凝聚教师的向心力。“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抚摸,才使石子变得这般光滑剔透。”关爱是一种正确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是每位教师迫切的心理需求。学校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编制了“微笑管理手册”,坚持推行“情感”管理方式,体现人文关怀和教育发展的要求。
学校执行“两会”制度,暨行政会议和校务会议。“两会”制度正常化,学校各项工作常态化。每次会议,尽量缩短时间,精简琐碎事项,布置工作时重点突出,会议求质量、求效率。学校工会每学期都举办特色活动,教师们充分感受到学校这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潜移默化间凝聚了教师的向心力,老师间更加团结向上。
2.科学管理提高团队执行力。学校管理明确,设立层级管理,建立“三长工作制”(“三长”指年级段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逢重要会议,“三长”都要参与,在会上向管理者传达底层老师的想法和建议,学校会进行积极的采纳,并及时反馈。校领导班子隔周召开“行政会议学习会”。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取人所长,补己之短,提升了自身素质。这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方式,增强教职工的积极性、凝聚力,营造奋发向上、团结一致的氛围,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备支持。
3.精细管理推动校园发展力。学校制定《学校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每个学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依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管理举措等各方面提出严密、细致、具体可行的要求,做到职责明确、制度完善,在大力开展微笑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中,配好配齐各职能部门的人员。平时工作中积极探寻管理新机制,精细管理,落实每一个细节,努力实践“微笑管理”理念。
在微笑管理实践中,我们一直不懈创建“微笑团队”,尝试实行星级团队评比,大力表彰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先进部门和个人,以点带面,以优促差,细化目标要求,落实各项措施,以推动学校管理水平有序高效。
4.民主管理加强职工决策力。校务公开,确保教职工的知情权。尊重教师不能停留在口头和形式上,主要应体现在民主管理学校上。凡关系到政策、发展、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学校注重广泛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并向教职工公开,让教职工都能做个明白人,切实了解学校管理运作的全过程。
学校认真落实教代会制度。学校各级部门积极落实教代会的提案、建议。全体教工和热心的学生家长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参与学校管理,确保了学校决策科学、政令畅通、队伍稳定,教工的幸福指数高,微笑管理落到实处。
三、课堂“留痕”――铺一条“教学“之路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坚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探索自然、和谐的“微笑课堂”范式,积极推进校本课程,走出了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惜时增效、轻负高效”之路。
1.专家引领,受益匪浅。几年来,老师们积极探索“微笑课堂”的有效教学途径,努力让孩子们爱上课堂。为了丰厚教师的教学底蕴,提升教学质量,学校贴心地为全体教师创造各种“学习之旅”。教导处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获取最新资讯,汲取养分。活动回来之后,学校也会贴心地安排一次汇报交流活动,老师们把名师名范带回学校,与没出门的老师共享精髓,带动每一位老师成长。
学校还经常把专家“引进门”,给老师们讲座或课堂诊断,在与这些专家的交流互动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有请教问题的,有分享经验的,还有商讨对策的,思维碰撞,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有了专家的引领指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快了成长的步伐。
2.同舟共济,互磨助长。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磨课”,为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学校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建立“理论学习、集体备课、主题教研、反思交流”等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教导处经常开展年级组、教研区及市级三级教研活动。每位执教的老师课前都精心准备,与同级段的老师多方交流、探讨,经过多次磨课才上出精彩一课、每位磨过课的老师功力都见长,大家纷纷表示虽然磨课的过程很辛苦,但却有很多收获,痛并快乐着。
3.春风化雨,多元评价。老师们的教学评价也是服从和服务于课程改革的,教学评价标准关注学生的学习,注重体现学校的“微笑”办学理念。几十年来,学校逐渐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方式。学校要求将课堂教学评价的目光从单一地观察课堂转向关注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反思三个阶段,进行全程性评价;将观察课堂的目光由单一地关注教师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状况,包括W生在课堂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进行全面性评价,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体系,以此促进师生微笑发展。
4.校本课程,彰显风采。为了彰显“让每一个孩子微笑”的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在强化基础课程的原则上,以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突破口,整合开发出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在多年的实践中,学校坚持可持续发展、培养兴趣为主和轻负高效三项原则,创新校本课程的活动方式,利用优质师资资源,为每个孩子创设适合的教育。学校组建了多个“微笑社团”,分课程开展活动,努力实践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
每个社团在每周三下午都有一个小时的活动时间,我们称之为“快乐星期三”。操场上,教师训练认真到位,学生练习积极投入,展现出一派生龙活虎景象;教室内外学生吹、拉、弹、唱好不热闹,整个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学生快乐学习,个性得到发展,微笑“留痕”于孩子们的学习中。
四、活动“留痕”――建一个“育人”之台
没有丰富的校园活动,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新课程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校的“育人活动”为学生创造了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是校园微笑文化活动的亮点。
1.课外阅读润人生。为落实新课程标准,营造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普及推广人文知识,加强文学宣传力度,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全校33个班级全部建立了图书角。学校专门为学生开辟了一块静心阅读的场所――“悦读里”。
学校的“悦读里”犹如儿童的天堂,一经出现就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课余时间,操场上少了追逐打闹的身影,孩子们纷纷和书交上了朋友。每天课间、中午、下午休息期间,人人手捧一本书,专心致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时的孩子们是最美的,图书角、“悦读里”,犹如一把金钥匙,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往科学知识殿堂的大门,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
2.阳光体育亮童年。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突出三个特点:一是领导重视;二是形式多样,学校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并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发了比较适宜学生的体育活动及特色拉丁舞的训练;三是卓有成效。在全体师生的密切合作下,我校的阳光体育活动成绩斐然。
阳光体育活动,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今,漫步校园随处可以看到孩子们生龙活虎、无拘无束的快乐活动场面,微笑“留痕”在活动中。
五、环境“留痕”――取一块“风采”之地
我校在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方面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十分注重微笑文化对学生的潜移默化作用。几年来,学校的校园环境焕然一新。2011年开始,学校着手对整个校园进行全新的规划和设计,极力让每一处建筑都成为教育的阵地,释放出文化的能量,让有形的校园成为一笔无形的资产和一本活的教科书。
1.楼道长廊浸书香。学校围绕微笑教育主题,创设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给学生一种良好的环境熏陶。楼道上,精心布置着体现学校办学风格、育人目标的师生作品和名言警句。底层廊道的“悦读里”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阅读港湾,学生在这里阅读喜爱的书籍,清幽的环境,精美的布置,学生往往置身其中而流连忘返。
以书激趣,以书培智,以书养性,以书育人,建设师生精神家园,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广大教师一同畅游书海,同读百家经典,丰富教师内涵,推动专业成长,共做幸福教师。
2.殷切期盼了无痕。学校广场的风采墙,风光无限好。这里聚集着学校获得的各类奖杯和荣誉,凝聚着所有师生的心血和汗水。
墙上,“唯有努力,才显人生价值!”这几个字格外醒目,这是校长对全校师生的寄语。在这里仿佛看到了学校的发展与变迁,在这里仿佛感受到了学校的热情和温暖。“聆听寄语”虽然只是一块风采,却深深地刻画在每一位老师的心中,体现了无痕教育的魅力。
3.蒙以养正润心田。学校墙体上的图案,浓缩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微笑”。围墙上的设计更是富含深意,学校以“微笑”为内涵,提出“仁、义、礼、智、信”的品德教育目标,并将其浓缩成“礼、俭、诚、律、孝、志”六字刻在中厅的木凳上。六字目标,道出了每个学段学生品德养成的精髓,成为孩子们的行为准则,时刻勉励学生向前进。
一所学校文化的规划与建设,显示出这所学校办学的境界与品位。学校微笑文化的建构过程,使学校文化得到了深度挖掘。干部队伍、教师队伍得到了系统培训,教师思想得到进一步统一,教师的努力方向和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也得到进一步明确。我们迈出了微笑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步。
先生说过,“文化是要各方面平均发展的,不是畸形的。文化是活的,是要时时进行的,不是死的,可以一时停滞的。”我们倡导“让微笑文化留痕”,倡导在传承中发展并创新。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学校的方方面面增值更明显,即:学生、教师、学校在微笑文化的引领下改变更多,获得更多,发展更多,将来受益更多。
【参考文献】
[1][美]麦迪克劳德.微笑管理[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11月.
[2]黄进.论校园文化的创新性与实践性[J].江苏高教,2002(6).
[3]郭婵英.现阶段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2007(33).
[4]孟静.学校文化建设:现代学校发展的新趋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何长平.现代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事情是这样的:周四上班的时候,班里实习的小马老师告诉我,昨晚大自习下课后,她去班里拿一本落下的书。谁知一推开门,她看到,在昏暗的教室里,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正抱在一起接吻。眼前的这一幕让她尴尬地落荒而逃。
听完小马老师的讲述,我很震惊,学生居然在教室里做这种事!我赶忙问小马老师是否看清了学生的长相,得到的答案却是否定的。但从小马老师的描述中,我逐渐锁定了几个可疑对象。于是,我心里开始盘算怎么“收拾”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孩子。
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找这几个可疑对象谈话,争取在小范围内解决问题。但转念一想,如果我判断失误,冤枉了学生,造成的伤害将很难挽回,想想还是作罢吧。那要不利用讲话课进行教育吧。台词我都想好了:同学们,你们都长大了,在学校要注意个人形象,尤其女生要学会自尊自爱。但很快,我的想法又被同事们否定了。大家认为,我若在班里泛泛地进行批评教育,学生就都会认为你没说他,所以效果一点都不好。那该如何是好,我有些迷惘了。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在周五的班会课上,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讲给班里的同学。我认为,既然班里出现了问题,我就没有必要闪躲,我要相信孩子们,要和他们一起解决问题。班会上,我认真的把那晚发生的事向大家和盘托出。讲完,我暗暗观察这几个孩子的变化,还真让我看出了一些眉目。那个男生和女生,与我的眼神相遇时,竟有了躲闪。虽然只是一瞬间,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我突然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对的,因为我既想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又想保护他们的自尊心。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教育的前提应该是爱孩子。
因为这次的班会课有了一点收获,所以我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我决定把怎样对待早恋的问题好好探究一下。于是我广泛看书、上网,查找了一系列关于处理早恋问题的素材。我把这些资料编订好,做成了一个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当我在班里公布,这个月的系列主题班会命名为“谈‘情’说‘爱’”时,整个班都沸腾了。
第一次班会课,我给大家播放了一个法治宣传片《苦涩的青春》。视频里发生的一幕幕因早恋而引发的悲剧,让同学们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看完视频,我组织大家进行讨论。我鼓励大家畅所欲言,最后和同学们一起得出了如果男女生不当交往,不但会影响学习,甚至还会危及生命安全的结论。
接下来,我又组织同学们准备一次名为“爱情向左,我向右”的主题班会。大家集思广益,搜集了很多素材。班长还精心制作了课件。两位主持人落落大方,分别设计了什么是早恋、早恋有哪些特点,早恋有哪些危害,怎么正确对待早恋等环节。看着同学们打开心扉,畅所欲言,我终于舒了一口气。我相信,以后在我们班,早恋不再是我和同学们刻意回避,讳莫如深的敏感话题了。其实对于学生的教育,有时我们不妨说清、说透,可能效果会更好。班会课结束时,我即兴做了打油诗送给大家“天涯何时无芳草,何必非要现在找。本来学业就很累,况且年龄又很小”。
我趁热打铁,周末又请全班同学在教室里看了一场名为《青春派》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高三毕业生居然和黄晶晶因早恋而产生的一系列事情,非常切合我们高中生的生活实际。观看影片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学生们由最初不时哈哈大笑,到表情认真,以至于到最后的一本正经。也许是学生们真的受到了触动,看完后,我让大家写观影感受,大家都写得格外认真。有谈同学情的,有谈父母和孩子感情的,也有谈男女生感情的,同学们各抒己见,争相表达自己的看法,气氛异常活跃。我认真倾听每个人的发言,惊叹学生的变化。最后,我做了活动小结:早恋是一朵玫瑰花,我们不能只闻到了它的芳香,却忽略了它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