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物流市场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物流市场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物流市场行业分析

第1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物流 市场行为 市场绩效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近年来的持续快速增长及其所积累的巨大经济总量,已产生了庞大的货物流量,并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潜在物流市场。面对大量跨国物流企业的快速涌入,推动我国物流业快速、健康、规范地发展,深入研究并提出改善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结构的策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我国物流产业SCP理论分析

SCP 产业组织理论框架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恩的《产业组织》一书中所论述的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体系,即市场结构(structure) 、市场行为(conduct) 和市场绩效(performance) 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逻辑作用关系。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存在两种相对应的假说:即共谋假说和有效结构假说。共谋假说强调市场结构是市场绩效的外生主导变量,即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继而决定市场绩效。有效结构假说强调市场结构是市场绩效的内生变量,即企业效率决定了市场结构。在公正、公平、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产业组织结构在SCP 三者互相作用、互相促进、良性发展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换代。

1.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结构

物流业的市场结构是指物流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物流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物流市场结构。物流市场结构分析的重点在于,根据物流产业内企业间及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分析竞争与垄断的关系。影响物流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度及市场壁垒等。

(1)市场集中度。我国物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普遍不大,单个公司所占市场的相对比重非常有限。在2005年至2008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25%左右的速度快速膨胀。2002年,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为1900 亿元, 2008 年,物流市场总规模已达到3750亿元。但是,在作为物流业中皎皎者的物流上市公司中,年营业收入排在前8家的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总和并不大。

(2)产品的差异度。近几年来,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目前中国物流企业所从事的业务领域明显单一,大多数企业仅限于低端的运输服务,2008年,我国80%的物流企业从事运输与装卸业务。而真正拥有庞大物流网络、先进设备及管理体制的物流企业还很少,目前仅有18. 3%的物流企业从事流通加工等增值物流服务业务。相对单一的物流业务特征使得众多物流企业在低端的物流服务领域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竞争的结果导致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

(3)进入壁垒。进入壁垒是指进入某一市场所遇到的各种障碍的总和。我国物流业的进入门槛很低,企业在注册成为物流公司时并没有特别的政策法规的限制,公司的启动成本也不高。

2. 我国物流业的市场绩效

物流业的市场绩效是指物流业中的主要企业在既定的市场结构下,其市场行为所导致或形成的该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益分配状态。本文主要从资产负债率、营业收入和利润率指标来评价我国物流业的运营绩效。

(1)资产负债比率状况。物流业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产业,物流企业成立的时间一般都不很长,多数企业的自有资产规模也不大,企业贷款的信用积累不足,因此,物流企业向银行融资一般比较困难,这使得我国物流企业的自有资金占有比例普遍较高。物流企业低资产负债率一方面使得该行业中企业的财务风险较低,但另一方面,使行业中资本的效率不高。

(2)营业收入状况。从总体上看,近几年物流企业的营业收入处于逐年增加的趋势,但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的大企业并不多。2008年,超过半数的物流企业的年营业收入在500 万至1000 万元之间, 该比例为50. 78%。年营业收入在500 万元以下的企业占14. 56%。我国上市物流企业中,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只有5家。

(3)物流业的利润率状况。尽管我国物流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但由于绝大多数企业所提供的物流服务多集中于低端的储运业务,使得储运服务的竞争异常激烈,而残酷的价格竞争方式更使行业的平均利润率低下。2008年, 利润率低于5% 的物流企业的比例高达47. 22%。而这仅是针对我国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调查数据。从我国营业收入排名前8位的上市物流企业看, 2005年至2008 年,这些企业的平均利润率在13. 4%。

3.结论及建议

我国物流业自发展之初就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扶植和保护,强大的政府导向带动了社会对物流业的重视,并推动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对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特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及改进措施:

第一,政府从市场结构入手,大力引导和扶植几家大型物流企业,通过并购等活动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并尽快形成为行业中的支柱型企业,以提高物流业的市场集中度,从而使该行业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二,制定相关政策法规,通过对物流行业的进入壁垒的调整,抑制低效的小规模物流企业过多、多滥地扩张。同时,鼓励物流企业进入高端物流市场展开市场竞争。

第三,引导物流企业通过技术手段的改进和管理水平、服务水平的提高,使物流企业从目前过于倚重价格竞争的状态,向着凭借核心竞争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良性竞争状态转化。

第四,推动制造企业的物流业务外包,进一步扩大第三方物流业的市场规模,这有利于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提高全社会物流活动的绩效。

参考文献:

[1] 支燕 刘秉镰:我国物流产业组织的特征分析[J].预测,2007,4:10-14

第2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SWOT法;第三方物流发展;市场竞争

SWOT法又被称为态势分析法,其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发展分析工作中的分析法。SWOT分析法能够帮助企业了解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制定出合理的企业发展战略计划。当前,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较为迅速,因此,有关企业可以采取态势分析法对自身的优(S)劣(W)势以及机会(O)与威胁(T)作出具体的分析,以便及时地调整发展计划,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1 SWOT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具体分析

1.1 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优势分析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内的物流行业便开始迅猛地发展。目前我国拥有数目众多的物流企业,其中民营物流企业以中通、圆通、百世汇通、申通以及韵达等为代表,而国有物流企业的领导者则有中国邮政、中海以及中远公司,上述公司都具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当前,我国的物流基地数量与规模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各大物流企业也有着较为成熟的物流理念。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展开[1]。

1.2 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劣势分析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也具有一些明显的劣势,例如我国的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的时间较晚,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缺乏足够的人才储备,在物流企业中,拥有较高教育水平以及专业素质的员工数量较少,物流保障团队虽初具规模,然而也存在知识更新速度较慢等缺陷。同时,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规模较小、服务较为单一、服务水平不高,且资金链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极有可能会被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淘汰。

1.3 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机会分析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较快且有着巨大的前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第三方物流费用在逐年大幅地增加,越来越多人们在网购或者运送货物时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也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的政策法规。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较多的发展机会,其发展态势较为乐观。

1.4 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威胁分析

有关方面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所面临的威胁。例如第三方物流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会带给商业、服务业、维修、信息技术、包装、租赁以及速递等方面一定程度的冲击。更为严峻的是,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众多国外的物流企业如联邦快递等进入到我国的物流市场,其明显引发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严重威胁着本土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生存发展。

2 关于促进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若干建议

2.1 政府应当完善有关政策,保障第三方物流的健康发展

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完善相关的物流政策,对行业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违法乱纪现象加以整治,并制定严格的惩罚机制,从而确保第三方物流市场的秩序处于稳定状态。除此之外,政府部门应当对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给予政策性的照顾,例如帮助其建设部分物流基础设施、放松其银行贷款,从而促进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使我国的物流市场呈现多元化、合理化的特点[2]。

2.2 高校应当加紧物流人才的培养工作

物流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需要众多的人才来保障自身的持续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人才储备状况较不乐观,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我国高校针对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乏善可陈。我国高校的物流人才培养工作起步较晚,且水平较低,因此,高校应当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了解物流企业对各式人才的需求,进而在实际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展开针对性、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人才是影响物流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高校在人才的培养工作上绝不能得过且过,应当投入专业的师资力量与硬件设备,从而达成为物流企业输送合格人才、间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

2.3 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加大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力度

基础物流设施的建设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良好运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各大物流企业的基础物流设施建设依然无法完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因此,有关的物流企业应当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进而保障物流的物质基础,以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政府应当积极为企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援助,例如采取降低物流企业银行贷款利息等措施来切实地帮助物流企业稳定资金链。

2.4 物流企业应当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我国许多行业正加紧信息化企业的建设力度,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不例外。物流是一个具有较强风险性以及不确定性的行业,而企业通过内部信息化建设,可以将自身发展的风险较低。例如,物流企业可以为每部物流车辆安装GPS定位系统,从而可以实现实时监控车辆状况的目的,促使物流流程更加顺畅可靠。另外,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还能方便管理者查看职工以及物流流程资料,其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企业的管理,进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3]。

3 结语

利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加以分析,能有效地找出市场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从而引导企业不断改进自身、积极引进人才、推广先进技术。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各个物流企业的的合理竞争与真诚合作,也离不开政府与人民的支持,笔者相信只要与物流市场有关的各方做好本职工作,我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呙建敏.我国第三方物流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4).

第3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解释了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工具的物流银行业务的特征与创新点,分析了我国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在探讨物流银行业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物流银行业务的特征与创新点。

物流银行业务的全称是物流银行质押贷款业务,简称物流银行,是指银行以市场畅销、价格稳定、流通性强且符合质押品要求的商品质押作为授信条件,运用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将银行的资金流与企业的物流有机结合,向公司客户提供集融资、结算等多项服务于一体的银行综合服务业务。

(一)物流银行业务的特征。1.物流银行业务的业务特征。物流银行业务是一般动产质押业务的升华,与一般的动产质押业务的业务特征相比,具有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远程化和广泛性的特点。标准化是指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标准都以国家标准和协议约定的标准由物流公司验收;规范化则指所有动产质押品都按统

一、规范的质押程序由第三方物流公司看管,确保质押的有效性;信息化的特点主要指所有的质押品看管,都借助物流公司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关业务管理人员都可通过互联网,检查质押品的情况;由于借助物流公司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确保了该行在全国各地开展异地业务,并能保证资金快速汇划和物流及时运送,因此,此业务具有远程化的特征;而广泛性是指该业务服务客户可是大、中、小型各类企业,既可以是制造业,也可以是流通业,总之只要这些企业具有符合条件的物流产品,银行都可以提供此项服务。2.物流银行业务的信用特征。物流银行业务能为需要资金的企业提供数倍于原有交易规模的信用额度,这种业务模式具有信用放大效应。如果按照一般的物流银行业务中的保证金比率为三分之一计算,对于一般的流通企业来说,物流银行业务可以使其销售额扩大了近50%,商品周转时间缩短三分之一左右;如果整个销售网络全面采用物流银行业务,对于生产商来说,将使其整体销售额扩大50%左右。3.物流银行业务的风险特征。物流银行业务的风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难测量性和难控制性的特点。这主要是由质押商品的授信条件本身所决定的。

(二)物流银行业务的创新点与银行风险。物流银行业务可为企业提供部分产品装卸、储存、运输、销售流通费用,而这些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50%,同时还会减少约占整个生产过程90%的物流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该业务打破了的传统思维方式,为商业银行获取更大的市场和利润回报提供了新的途径,同时也创新地引用物流(动产)质押来解决部分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因为物流银行业务服务的对象比较特别。物流银行业务的服务对象为缺少土地、房产等固定资产却拥有较多流动资产的企业,这类企业往往难以满足现行银行融资中的担保条件。物流银行业务相对于传统思维方式下的抵押贷款的不同之处也正是这项业务本身的创新点,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创新可以大大的降低银行资产的非市场风险。目前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大都存在着过分依赖大客户、贷款授信额度过于集中的问题,从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来看,这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无疑会给银行带来很大的市场和信用风险。以某上市银行为例,其最大的l0家客户贷款比率接近50%,年均比率高达61-8%,大大超出了中央银行指引标准。银行借助于物流企业的规范性和整体实力,开展“物流银行业务”业务,就能调整资产结构降低授信风险,确保贷款资金安全,而且银行还突破区域限制与外地的生产商发生联系,拓展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在此基础之上开拓和发展一批优质的新客户群体,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资产的收益性。

二、物流银行业务发展的前景。

(一)中小企业发展为物流银行业务发展带来的机遇。物流银行服务的对象中多数为中小企业,尤其是一些商贸企业,这些企业大都缺乏土地、厂房、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来抵押,因此难以满足贷款担保条件而常常遭遇融资困境,但他们拥有较多的诸如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或经销商品等流动性资产,而物流银行业务可以以此类资产为抵押为企业提高信用,甚至还可以把处于运输过程中的流动物资作质押,比如厂方发给经销商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整个都可以被质押。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对GDP和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已分别达到63%和74%,然而在全部信贷资产中,中小企业的比率尚不到30%,也就是说,国有部门利用了70%以上的银行信贷,而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却不到30%。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也为物流银行业务发展提供了机遇。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使得物流银行业务发展前景广阔。拥有目前全球最富有经济活力的物流区域和最大的消费市场,我国的物流市场潜力和发展都非常看好。我国当前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10%)高出1倍。世界500强中的400多家企业在华进行了投资,这其中90%左右的外资企业都选择了物流外包,占中国市场全部物流外包企业总数的70%。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对物流外包的认知和需求,都促使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不断呈现增长趋势。当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为600亿元人民币左右,预计今后几年年均增长率将达25%,良好的市场发展使得我国的物流银行业务前景广阔。

三、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作为我国金融产品创新的新突破,2004年6月物流银行业务被广东发展银行最早正式推出,这项业务在推出之时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全力支持,广东发展银行在全国10个城市进行了试点推广,其阶段性成果表明物流银行业务成为了受许多企业欢迎的一种有效的理财工具,在开展此项业务最初的半年间广东发展银行已向20多家企业提供了该项服务,业务总金额过40亿元。2005年广发银行通过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等物流公司,已与一汽贸易总公司、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有限责任公司、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和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集团)公司进行全面物流银行业务合作,支持了200多家经销商和10000名终端用户,并带来存款近20亿元。

在北方地区,自2004年山东省的烟台海通物流的一笔1500万元的仓单质押融资开始后,山东省的许多物流公司(中储青岛公司、中外运青岛公司、博远、环鲁、烟台海通、临沂立晨等公司)主动联系银行和客户,在银行的支持下物流银行业务得以展开,其中临沂立晨公司已为山东新光纺织、百华鞋业、华祥塑料、力健粮油、卡特重工、鲁南纸业等生产企业提供了物流金融服务,2005年融资额为1682万多美元,2006年上半年依靠“物流银行”业务的功能为生产企业融资2000万美元。

从全国来看,目前已经有多家银行开展了物流银行业务,走在该项业务最前沿的银行有:广发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他们为客户提供的动产质押融资的服务越来越多。总体上来说,我国物流银行业务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是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形成规模效应、非理性定价、操作不够规范、业务品种相对较少、服务意识淡薄,尤其是国有大银行对此项业务的重视不够。

四、我国物流银行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引导各类主体加入物流银行业务市场。各类金融机构应该在物流银行业务市场发展的战略分析上,根据自己面临的市场机会和威胁来比较分析自身发展该项业务的优劣势,不能盲目的开展和发展此项业务。从可提供物流银行业务的金融主体来看,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金融机构在物流银行业务上可采用积极的市场扩张战略。目前物流银行业务已经在国内货币市场开创了良好的局面,但提供此业务的主要金融机构为商业银行,而物流公司、担保公司、财务公司、投资公司、以及信托公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到此项业务的竞争中来,作为分食者的各类金融主体的增加将会使物流银行业务以更快的速度发展。

(二)物流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目前我国的仓单质押处于起步阶段,单项融资额过低导致银行、物流企业的操作成本升高,影响了银行和物流企业开展这项业务的积极性,这也就是目前市场竞争不激烈的原因所在。但是,随着苏州地区制造业和物流的发展,仓单质押的利润率肯定会提高,随着融资额的扩大,将会产生规模效应,效益将会逐步增加。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对于这项业务的贷方——中小企业来说,由于当前整个市场的信用体系仍然不健全,造成了抵押、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融资方式难以利用,所以质押监管对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在此情况下中小企业将愿意为仓单质押付出较高的成本,因此,目前采用积极扩张的营销策略有利于在该业务的起步阶段去撇取市场高利润和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银行业务,要以生产商、经销商和物流商的需要为中心构建市场平台,如何搭建自己的市场平台,则是银行必须在经营理念上重视的问题,银行还必须与物流企业保持良好的关系,山东省临沂立晨公司依靠“物流银行”业务融资2000万美元的出现就是在于银行做好了客户市场的拓展工作,和邻近地的物流企业保持了较好的合作关系。此外,银行必须设立科学的业务审批制度,广发行南京分行授信管理部强调“物流银行业务是一项新业务,为有效规避风险,银行对企业的审批相对严格”。但是这种审批制度的要求也不能过高,更不能对中小客户带有歧视性,审批要求和制度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在具体的业务审批中应该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反对一刀切的作风。

第4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国有物流 竞争 战略

一、物流相关概念

1.物流的概念

物流的概念并不是永恒不变的,随着时间的发展和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化,物流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本文引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提出的定义如下:物流管理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它对从起点到消费地的货物流和货物存储、服务及相关信息进行有效的计划、实施和控制,以满足顾客的需要。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应包括七项功能要素:运输、存储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和物流信息。

2.物流业态概念

第一方物流:是指制造业企业自营物流的一种模式。在这些企业中,产成品和原材料的物流都是由企业自己来实现,也就是企业自己组织运输车辆,规划运输方案,完成运输任务。主要指供应方。

第二方物流:是指商贸企业在购、销、存的过程中自身实现物流的运作。主要指需求方。

第三方物流::通过物流管理的企业(物流企业)为供应方和需求方提供物料运输、仓库储存、产品配送等各项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是处于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连接纽带,是中间流通企业。因此,第三方物流也叫合同制物流。

第一方物流和第二方物流都属于自营物流。自营物流是指企业对物流服务,是以自我提供的方式实现的。

二、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状态分析

战略研究领域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认为,一个产业内部的竞争状态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作用力――潜在进入者威胁、替代品威胁、客户价格谈判能力、供应商谈判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在分析企业具体竞争战略之前,我们从五种竞争力入手,首先对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所处行业的竞争状态进行分析和总结。

1.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首先,物流行业的竞争结构。目前我国物流市场竞争格局主要表现为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民营中小物流企业和外资物流企业三足鼎立、互相竞争、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的特点是:优劣势各不相同,短时期内三者都无法形成单一的霸主地位;各自的劣势要转化为优势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各自的优劣势难以互补。

其次,国内物流行业需求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压力。概括地说,需求保持增长,则市场存在较大的扩张空间,从而可以缓和行业内竞争。目前,国内物流行业的巨大增量市场为业内竞争者提供了缓解在存量市场上恶性竞争的广阔空间。

2.供应商和客户的价格谈判实力

随着我国物流企业的增多,市场竞争的加剧,工、商企业作为客户方具有更加广泛的选择性。物流企业在为客户提供交易服务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客户个性化要求为其提供定制的物流服务,这样才能为客户创造营销价值。同时,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往往直接关系到工商企业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效率与效益,这就要求物流企业掌握客户的流程管理,做到时时信息共享,最后共同承担风险。这样一来,双方结成了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战略联盟关系。可见,物流企业与客户方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此消彼长的价格博弈关系,更多的是双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种客户关系为物流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争夺客户资源提供了取胜的战略发展方向。

3.替代品威胁

尽管在社会分工的趋势下,很多生产企业或零售企业以“外包”的形式选择了专业物流企业,一些知名工商企业依然在不遗余力地“自营”企业的物流体系。从理论上分析,“自营”替代“外包”是与经济发展的轨迹相背而驰的。工商企业“自营物流”无论从培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还是规模经济的角度都是没有优势的。当然,工商企业自营物流并不会在物流市场消失。一些具有特殊情况的企业还是适合自营物流的。

4.潜在进入者威胁

对于一个行业来讲,进入威胁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呈现的进入壁垒。我国的物流业总体来说是一种进入壁垒比较高的行业。它包括规模经济壁垒、必要资本壁垒、资源占有壁垒、产品差别、政策法规制度壁垒。对于从事综合性物业企业来说,规模、资本、资源都是市场进入的主要障碍,特别是在资源壁垒方面,企业在进入物流市场时,明显遇到一个物流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的困难。从物流企业的资本构成看,固定资产占绝大部分,这使物流行业成为一个进入成本高、退出成本也高的行业。对于从事专业物流的企业来说,公路运输和仓储是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两个领域,但它们对产品差异化的要求比较高。其他运输领域的进入壁垒比公路和仓储高,只是其他领域的进入对产品差别化要求相对较低。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中国的物流业总体上是一种进入壁垒比较高的行业。

三、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竞争战略

1.差异化集中战略

建立差异化集中战略是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在竞争市场上立足的正确之选。这里集中化强调利用企业的特长选择正确的目标细分市场;差异化强调利用企业的特色战胜细分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资源状况和运行能力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通过在该目标市场实施集中战略,企业能够划分并控制一定的产品势力范围。同时,通过目标细分市场的战略优化,企业围绕一个特定的目标进行密集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和客户,能够比竞争对手提供更有效的商品和服务,不仅获得稳定的业务来源,还带来更多同质客户的加入,这是以获得整个市场为经营目标的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优势。

2.品牌战略

物流企业的品牌是指物流供应商提供给物流需求商的一组特定的服务和利益。当物流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品牌战略应成为物流企业战略组合的核心。国有大型物流企业长期发展历史使之在品牌的知名度上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和巩固品牌的知名度将为国有大型物流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品牌策略要与公司整体战略相一致,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品牌建设应包括品牌形象的设计和推广、物流服务运作体系的完善和物流服务质量体系的建设三个层面内容。

品牌形象的设计和推广是品牌战略的初级阶段;完善的物流服务运作体系是品牌战略的基础;物流服务的质量体系是品牌战略成功与否的保障。品牌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品牌形象、运作体系和质量体系共同来打造。而企业品牌一旦建立,将成为企业在市场机遇中获胜的重要优势。

3.战略联盟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建立战略联盟作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通过对物流市场以及物流交易性质的分析,可知合作已经成为物流行业发展不可逆的趋势。面对强有力的外资物流巨头的竞争威胁,国有大型物流企业更应当及时认清形势,通过横向联盟及纵向联盟的方式,进一步增强自身优势,从而最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物流领域中,可供企业实践的战略联盟方式有以下三种:以达到规模经济为目的的集中制联盟,属于横向联盟范畴,是指伙伴公司为了开发、设计和营销共同的产品或服务而凭借类似的资产和能力组建的联盟;以开拓新市场为目的的市场渗透联盟,属于横向联盟范畴,是指伙伴公司为了充分利用彼此之间所存在的互补性,而在共同实施特定项目的时候凭借不同的资产和能力组建的联盟;与工业、商业企业长期结盟的供需联盟,属于纵向联盟范畴。这是物流企业与工业或商业企业在供需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长期的、稳定的、有计划的战略联盟关系。双方彼此满足对方需要,为实现共同的利益共担风险,是具有共同价值取向和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

4.人才战略

在长期的体制和机制的限制下,国有大型物流企业的人才问题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劣势。因此,国有大型物流企业迫切需要一种长效的人才机制,包括人才的选拔、培训、培育、留用和评价。国有大型物流企业在人才战略上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是面对物流高级管理人才稀缺的现实,把目光投向高校,通过校企联合,实施产、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使人才培养和业务发展相辅相成。应充分利用起高校的教育资源,使之成为企业选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二是建立完善的企业用人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国有大型物流企业要用独特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同时,国有大型物流企业要进行改革并建立相应的绩效管理机制,逐步取消以往国有企业中的等级晋升制度,改变工资报酬与职位挂钩的办法,将职工工资与所做贡献相联系;最后,通过优化业务流程,鼓励团队之间、员工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主人翁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水平,为顺利实现物流组织目标提供高素质的人力保障。

参考文献:

第5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SWOT分析;逆向物流;汽车行业;战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 F062.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05-0066-04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JL066)、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06C349)、湖南省社科基金(07YBB216)联合资助。

一、引 言

我国“十一五”规划的经济发展计划中重点提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观,其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协调一致。逆向物流的发展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它能有效的回收经济发展中的废弃物并对其进行再利用。同时,由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致使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废旧资源增多,企业原材料浪费严重,成本不断上升。因此,国内企业纷纷寻求降低产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减少环境破坏的经营方式。而逆向物流的出现及迅速发展能够解决企业成本上升的难题。所以,近年来逆向物流受到了国外物流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并且逆向物流战略已成为国外许多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逆向物流供给的高度不确定性、恢复运作和处理方式的复杂性和有效实施物流管理的困难性等特征[1],以及我国实施逆向物流存在的障碍等原因,可能会与企业业务发生冲突。同时还将会遇到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相矛盾等实际问题,从而增加了实施的难度。那么企业应该怎样进行逆向物流的战略选择?本文以我国汽车行业逆向物流为例,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企业逆向物流决策和实施的战略选择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参考方案,为我国汽车行业成功实施逆向物流提出建议。

二、我国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的现状及主要形式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一直以二位数的增长速度攀升,2002年、2003年还出现了“井喷”式的迅猛增长。预计未来十年,中国的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10%-15%的增幅。由此可见,中国汽车物流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目前,我国汽车企业都有自己的物流设施,其正向物流已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各汽车制造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对汽车正向物流都已比较关注。然而,汽车逆向物流服务仍处于分散、割裂、封闭和无序竞争状态。尽管逆向物流可以用得上汽车正向物流的部分设施,但逆向物流的特性使其在利用上与正向物流相互冲突,再加上企业的观念落后以及经济利益的驱动,使汽车逆向物流实施过程中重重受阻。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突出,资源利用的创新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只注重汽车的正向物流是不够的,汽车逆向物流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把其作为企业战略高度去思考。

汽车逆向物流是以满足顾客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是指汽车产品从下游(消费者)到上游企业的所有物流活动。本文所指的汽车逆向物流主要是指在汽车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逆向物流,其形式[2]主要表现如下:

1.汽车产品退货

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供应链管理,在汽车行业,成千上万个零件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是在本土生产的,绝大部分零件都是通过跨地域的物流活动进行供应的。如此大规模的生产和配送、运输以及存储等环节都可能会造成零件的缺陷与瑕疵,这其中不仅有人为因素,也有非人为因素。顾客购买到此类存在问题的汽车产品后,必然会对此类汽车产品进行退货。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04年全国投诉情况汇总》的统计数据表明,在2004年全国质量投诉中,汽车类投诉个案同比上升了31.6%,位居消费品类投诉增幅第二位。随着汽车消费者的购买行为逐渐成熟,退货行为必然会有增无减。

2.缺陷汽车产品召回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是由于汽车厂家在设计或工艺方面的原因,使得某一批次或型号的产品同时具有某种对消费者生命财产产生威胁或潜存威胁,汽车厂家必须把这批次或这个型号所有汽车进行召回处理(包括汽车厂家以有效方式通知制造商、修理商、车主等有关方面关于缺陷的具体情况以及消除缺陷的方法),消费隐患。2004年3月15日,我国正式颁布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据不完全统计,在《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公布二年多来,先后有15家国内外汽车厂家共召回60多万辆有缺陷的汽车产品。

3.报废汽车回收处理

废旧汽车回收处理是指汽车产品使用年限(8至10年)已到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得提前终结使用寿命而报废,出于资源再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原因必须对报废汽车进行处理达到再生利用之目的。

三、SWOT分析法综述

所谓SWOT分析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估,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分析方法。S(Strengths,优势)是指企业内部优势分析;W(weaknesses,劣势)指企业内部劣势分析;O(opportunities,机遇)是指市场机遇分析;T(threats,威胁)指市场威胁分析。综合起来,SWOT分析,就是市场的机遇风险和企业优势劣势分析。

SWOT分析法制定物流战略的基本思路是: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掌握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外部环境信息,即掌握企业的发展状况信息,特别是掌握市场发展的机遇和威胁;二是企业内部实力的信息,即掌握企业的资源状况,特别是掌握企业的优势和劣势[3]。然后以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分别面对市场的机遇与风险,用企业优势资源寻找发展机遇,避开企业劣势和环境威胁,寻找战略思路,就可以得出企业的多个市场切入战略方案,将这些方案进行分析对比,就可以选择制定企业物流发展战略。图1所示模型[4]是以企业内部条件分析为横轴,以企业外部环境分析为纵轴,分别组成、、、四个象限。

第象限:以企业的劣势资源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威胁,这是最没有希望取得成功的,企业要回避的业务领域,称为WT战略。第象限:以企业的优势资源面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威胁,第象限:以企业的劣势资源面对外部环境的有利机遇,这两个业务领域都是既有希望又有风险的业务领域,需要企业谨慎从事,要注意它们具体的相对大小和变化趋势,采取相应的策略,利用企业优势,回避风险,取得发展。这两个战略分别称为ST战略和WO战略。第象限:以企业的优势资源面对外部环境的有利条件和机遇,这是企业最有希望发展成功的业务领域,是企业需要优先考虑并极力发展的业务领域,称为SO战略。

SWOT分析法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找出市场机遇与威胁因素;

(2)分析企业的内部实力,找出企业的资源优势和劣势;

(3)列出备选战略方案;

(4)评估和比较备选方案;

(5)选择和确定战略方案。

四、我国汽车行业逆向物流的SWOT分析

1.我国汽车行业外部条件分析

市场环境条件,主要是指市场容量和市场规模的经济政治条件、交通、通讯、能源、地理条件等。在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寻找企业的发展机遇和潜在的威胁。

(1)外部机遇。1)政策的导向有利于汽车企业实施逆向物流。政府将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在“十一五”期间国家经济发展计划中,政府将大力扶持汽车制造业的发展),预计未来五年中我国汽车产销量将保持在每年20%-30%的增长速度,并且汽车物流收入相应呈现较快增长趋势。2)市场需求的扩大促使企业发展逆向物流。在当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条件下,逆向物流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物流业尤其是逆向物流业有具大的发展空间。3)较大的利润空间激励汽车企业发展逆向物流。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主题,汽车企业实施逆向物流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利用资源,降低企业成本;同时可以实现环保,提高汽车企业形象,增加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扩大产品市场份额,获得最大利润。 4)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汽车企业实施逆向物流提供良好的条件。

(2)外部威胁。1)我国加入WTO后,物流市场逐步对外开放,许多国外物流企业如UPS、联邦快递等都已进入我国,并开展物流业务,国内许多企业的逆向物流业务都外包给这些具有先进运作模式的物流企业。与国外相比,我国逆向物流企业,尤其是汽车行业在整体规模、运作效率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国汽车物流企业将面临国外物流企业的严峻挑战[5];2)由于环保法规的约束,汽车企业必须通过产品回收减少产品对环境的危害,以达到国家的环保标准。然而,汽车产品回收却不一定总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有时甚至亏损。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一些先进国家采取政府或行业协会补贴的办法促使汽车企业运作逆向物流业务。3)我国在物流业尤其是逆向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2.我国汽车行业内部条件分析

主要是企业的经营资源、战略能力和核心能力的分析,特别是企业的优势条件和劣势条件。

(1)内部优势。①我国汽车工业经过五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健全的汽车工业制造体系。②汽车制造商市场份额相对集中,前15家的产量占全部产量的82%;尤其是轿车生产厂的前10家的份额占全部产量的94%。这有利于逆向物流的实施。③汽车企业实施逆向物流战略,能减少最终废弃物的排放,树立企业在公众中的环保形象。同时,良好的逆向物流系统还能帮助汽车企业分析产品退货原因,为产品的改进设计提供反馈信息,设计出特色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因此,企业实施逆向物流,能塑造汽车企业形象,提高汽车企业的竞争力。

(2)内部劣势。①对逆向物流认识不充分。近年来,我国虽然有些汽车企业建立了回收部门或者逆向物流系统,但一直将逆向物流活动排除在企业经营战略之外,没有现代逆向物流理念,相当多的汽车企业视逆向物流为负担,将其支出作为企业的额外成本,开展逆向物流都是迫于法律法规的约束或者消费者的责难,没有充分认识到逆向物流的作用,没有能够给予充分的重视。②实施逆向物流成本较高。我国汽车企业目前还没有能够建立合理的逆向物流系统,在企业经营中没有足够重视逆向物流,相关的逆向物流经验和逆向物流运作模式比较薄弱,造成我国汽车企业逆向物流难以规模化实施。产品包装破损后条码或其他标识难以辨认,拣货和送货难度加大,增加了运输成本!仓储成本和处理成本,进而造成实施汽车逆向物流成本很高。③信息系统应用较少。发展汽车逆向物流系统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应用信息技术。新技术和尖端技术可以帮助汽车企业收集回收产品的信息,无形的信息流动与有形的产品其实是同等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汽车企业很少对逆向物流过程进行全程跟踪,信息系统的应用并没有普及到逆向物流的流程中来。缺乏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管理中的一个重大障碍。④既懂逆向物流专业技术又具有逆向物流实施经验的人才十分缺乏。

五、我国汽车行业逆向物流的战略方案

根据SWOT方法“领先内部优势,克服内部劣势,利用外部机会,回避外部威胁”的战略制定原则,将上述内外部分析结果利用SWOT模型组合成SO, ST, WO,WT四类战略。

1. SO战略方案(优势机遇战略)

(1)大力发展汽车制造业的逆向物流系统和服务,并把它当作重要的发展战略;

(2)开拓大规模的汽车逆向物流的市场,和多种类的逆向物流服务;

(3)由于投资环境良好资金比较充裕,并且国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规模大,若实施发展逆向物流能够很快形成有效竞争力。所以,完全可以自营开发,自营实施汽车企业逆向物流。

2. ST战略方案(优势威胁战略)

(1)在有限的范围内开拓逆向物流市场,尤其是汽车市场较集中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向更广的区域扩展;

(2)开展有限的逆向物流服务,不轻易扩展服务,但一旦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有潜在的市场需求就要果断地扩展业务;

(3)引进专业技术和专业人才,或者把部分逆向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弥补自身在技术上的缺陷。

3. WO战略方案(劣势机会战略)

(1)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逆向物流业务,避免激烈的竞争;

(2)由于自身在专业技术和人才上存在缺陷,加上外国汽车制造公司的不断加强的竞争,在物流这方面是很难与之抗衡,所以可以把逆向物流的实施完全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

4. WT战略方案(劣势威胁战略)

完全不开展汽车企业逆向物流,因为一方面自身缺乏逆向物流技术和人才,另一方面国外汽车制造企业的竞争,使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很难与其抗衡。并且国内还没有相应健全的法律法规,这就更加增加了发展逆向物流能否成功的不确定性。

把以上方案进一步归纳为四种备选战略[6][7]:

(1)市场扩张战略:拓展大范围区域的逆向物流市场,并提供种类多样的逆向物流服务。完全由自己运行和实施逆向物流系统。

(2)市场维持战略:维持企业现有现状,在逆向物流市场上不做任何发展。

(3)有限开拓战略:短期内在有限的范围内开展逆向物流市场和提供有限的逆向物流服务,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公司的自身优势,同时回避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运营成本,目标是在长期的竞争中在更大的范围内稳步占领市场。

(4)服务延伸战略:只在小范围内发展逆向物流服务,并只提供有限的逆向物流服务。

六、结论(评价比较备选方案)

方案一,市场扩张战略。它抓住了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发挥企业自身的优势。但是对外部环境的威胁主要是国外汽车厂商的竞争和自身技术能力的薄弱,以及信息系统不健全的劣势估计不够,所以很可能在远距离、大范围的市场中出现无法运作和控制等风险。

方案二,市场维持战略。不开辟任何逆向物流市场和服务,这等于没有利用市场机遇。但是对于那些规模小、技术和资金都比较欠缺或者是那些刚步入汽车市场还缺乏足够经验的公司,在短期内也可以选择这种战略,以避免过高风险而走向失败。

方案三,有限开拓战略。这是一种比较稳妥和实际的战略,一方面能发挥我国汽车行业自身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可以在发展的前期回避激烈的竞争。在运作模式上为了降低成本,汽车企业内部汽车物流由制造商负责,汽车制造商的原材料、零部件,供应物流主要由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负责,汽车产成品的分销物流一部分由第三方物流公司负责,另一部分则由制造商自己完成。第三,企业制定了短期和长期的逆向物流发展目标,这样可以使企业稳步的占领市场,并且也避免了迅速失败或者是大规模失败的危险。所以,本文认为在现时期内这种战略是我国汽车行业中大多数企业发展逆向物流的最理想的选择。

方案四,服务延伸战略。只开展小范围短距离的逆向物流的服务,并完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首先,很明显如果按这样的战略发展很可能把市场和潜在的市场拱手让给国外的汽车制造企业。第二,假定就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没有抓住机遇扩大规模,行不成规模优势,最终还是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被淘汰。第三,完全把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当然在短期里可以很快出现效应,但是这种模式成本会很高企业在长期内很难支撑,并且这种完全外包的模式也缺乏灵活性。然而,对于那些具有一定规模,但在技术和经验上还比较欠缺的企业来说也是可以选择这种发展战略的。这样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拥有自己的市场,从而获得发展机会。

总之,汽车逆向物流是逆向物流领域的重要分支,它不仅强调对汽车召回、对汽车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更强调通过资源缩减、翻新、改制和再利用等方式,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汽车企业竞争力等目标,因而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汽车行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国家政府层面还是汽车企业都必须给予充分重视,实施汽车逆向物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孙林岩,王蓓.逆向物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机械工程,2005,16(10):928-933.

[2]李正锋.基于SWOT矩阵评析我国汽车企业逆向物流[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61-63.

[3]肖 娜.SWOT分析法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4,(1):57-58.

[4]Rogers D S,Tibben-Lembke R.An Examination of Reverse Logistics Practices[J].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1,22(2):129-148.

[5]胡树华,陈丽娜.我国汽车工业企业产品创新的战略模式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02,(3):3-7.

[6]姚加林,肖玉茗.基于SWOT分析法的我国铁路货运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1):106-108.

[7]蒋惠园,王晚香.内河航运SWOT分析与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武汉理工大学党报(社会科学版),2004,17(2):192-195.

Analysis of Rever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rategy Based on SWOT

――Taking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s An Example

Liu Yongqing,Luo Denghui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Xiangtan411201, China)

第6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相对于传统的数据库应用,大数据分析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价值密度低、处理速度快等特点,采用对所有数据进行收集、分类、处理和整理,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应用价值的信息。大数据时代给物流企业信息化带来的最大挑战,是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自身的物流服务水平。物流行业与材料供应商、产品制造商、批发零售商、消费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所涉及的数据量极大且具有一定经济价值。而应用大数据分析恰恰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高效的处理,得到准确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进作用。

2014年的“双十一”,淘宝物流的订单相比2013年同期接近翻了一倍,但是整个物流体系运作却非常顺畅,没有出现以往的爆仓现象。原因何在?整个“双十一”期间其商品及商品在页面上的位置,都依靠算法来筛选。大数据是变量,算法则是规则,设定什么样的规则,就收获什么样的结果。作为淘宝和天猫物流支撑体系枢纽的“菜鸟网络”,根据快递公司开放的物流数据,结合天猫和淘宝的买家预售、浏览、加入购物车、店铺收藏等行为,以及商家的备货数据,给物流合作伙伴提供数据预测。越来越精准的数据分析与预测,使快递公司在应对上更加准确和从容。

大数据的变革力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对已掌握信息的专业化处理和价值挖掘,并分析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等。而随着物流行业对大数据应用的逐渐深入,未来物流行业获取的数据已不只是行业内部信息,还包括大量的外部信息。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判辨,使得物流企业可以预测性地为每家客户量身定制个性化、差异化服务。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物流企业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目前,物流企业面对的是一个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许多运输空载的问题就是由于物流企业缺少通过数据分析和对未来市场做出预判,只看到眼前的业务增长就盲目增加运力和仓储面积。当市场出现萎缩、业务量下滑的时候就会产生大批的富余运力和空置仓库,从而导致物流企业的亏损。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物流企业就可以对未来市场和竞争对手的行为做出一定的预测,及时调整发展战略,避免盲目的资产投入,以减少损失。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物流企业增强客户的忠诚度。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分析客户的行为习惯可以将他们的市场推广投入、供应链投入和促销投入回报最大化。利用先进的统计方法,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用户的历史记录分析来建立模型,预测其未来的行为,进而设计有前瞻性的物流服务方案,从而整合最佳资源,提高与客户合作的默契程度以避免客户的流失。物流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大数据挖掘现有存量用户的价值,还可以通过数据更高效地获得新用户。大数据技术正革命性地改变着市场推广的游戏规则。通过推动信息交互,推送给客户服务调整、价格变化以及市场变化等信息,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变化。在互联网背景下营销将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也不再只是信息单向流通。更大的不同是,从接触客户、吸引客户、黏住客户,到管理客户、发起促销,再到最终达成销售,整个营销过程都可以只在信息交互中实现,通过了解用户行为进行精准营销。

大数据分析可以提高物流行业管理的透明度和服务质量。大数据分析通过物流信息交流开放与信息共享,可以使物流从业者、物流机构的绩效更透明,间接促进物流服务质量的提高。根据物流服务提供商设置的操作和绩效数据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并创建可视化的流程图和仪表盘,促进信息透明。有世界知名物流企业目前正在测试仪表盘,将其作为建设主动、透明、开放、协作型公司的一部分。公开物流质量和绩效数据,还可以帮助客户做出更明智的合作决定,这也将帮助物流服务提供方提高总体绩效,从而提升竞争力。

大数据分析可以优化物流企业盈利方式。通过建立物流行业网络平台和社区,平台可以产生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提供宝贵的数据并汇总物流行业客户的消费记录,进而进行高级分析,最终提高物流需求方和物流服务提供方的决策能力。平台的用户数据分析都是实时进行更新,以确保用户行为预测总是符合实际用户需要;同时,动态地根据这些行为预测来设计一些市场策略,市场扩张的速度将取决于物流行业大数据采集分析发展的速度。可以建立全国的客户数据库,提供准确和及时的物流信息咨询,将会大幅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盈利能力。

找准发力点

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拥抱大数据只是时间迟早而已。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如何快速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利用智能筛选分析技术挖掘隐藏在海量数据中的信息价值,来支撑和创新业务模式,将成为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大数据+物流配送方案优化”模式探索。大数据涵盖了许多高新技术,主要包括大数据存储、管理和大数据检索使用等技术。这些技术对物流行业发展的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采集信息端中的识别、定位和感知,传输信息中的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的应用和开发方面,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通过在这些环节中对大数据的充分利用,物流企业可有效管理公司员工,快速制定出高效合理的物流配送方案,确定物流配送的交通工具、最佳线路,并实时进行监控,以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和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给客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实现双赢。

“大数据+互联网供应链”模式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物流业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大数据的使用将整个供应链系统的业务和管理流程进行再改造,从而提高客户体验。大数据时代的智慧物流有许多新的发展,但始终还是会围绕网络和流程这两个物流的基本问题发展的。数据挖掘和建模对企业流程的优化可以渗透到大部分环节,可以有效地提高物流企业作业的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提高资金的流动速度。小米科技公司与顺丰速运公司的合作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2014年4月8日,小米官网接受的订单数为226万单,当天发货订单20万单。顺丰的信息管理与小米的WMS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实现了实时对接,出仓订单一旦生产出来,数据会直接进入顺丰的系统,同时使用电子运单的方式,简化了交接手续和减少了中转次数,做到实时提货。

“大数据+物流个性化服务”模式探索。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是服务,充分利用物流业大数据,针对不同个体能够提供其最及时需要的服务。大数据让物流企业为每个客户量身定制符合个体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从而颠覆制造业和商业的既有模式。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掌握了数据就相当于掌握了机遇。通过打造物流数据应用平台,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数据仓库,使用数据挖掘等技术来筛选有效客户信息。在此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与分类等操作,并将信息共享给商务企业、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使整个供应链能够根据信息对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以此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服务,让消费者真正得到更多便利,从而提高客户满意度,给物流企业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大数据+物流信息化”模式探索。企业实现物流信息化,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工的误操作、提高拣选配送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通过计算机网络管理为基础的物流平台,突破原有的发展平台局限,整合公司资源,细化物流环节,规范业务流程,实现物流环节的高自动化、智能化,从而节省公司运营成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国物流发展不是很乐观,发展速度缓慢,难以实现规模化,但随着工业4.0和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我国应大力推动物流行业的互联网化发展,帮助物流企业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提高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以促进我国现代化物流的全面发展。另外,从行业协会和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角度还需成立数据管理相应的机构,制定相关流程、制度、规范。数据管理体系在投入运作前,必须进行需求分析、规划、设计,确保所设计的管理体系是切实可行的、能落地执行,给行业的发展带来质的改变。

物流新未来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下,物流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云计算、大数据及物联网等综合运用,这已成为大势所趋。未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它还将实现物流信息化、管理自动化(获取数据、自动分类等),将各智能终端与互联网连接,同时增加各物流终端的自动化程度,形成智能化、自主化的流程,减少人工干预等,形成网络集成管理、全方位的智能化功能等体系,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真正实现智能物流。

大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它给物流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合理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将对物流企业的管理与决策、客户关系维护、资源配置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物流企业最终成为数据驱动型企业,是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进一步发 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不论是优化现存的业务,还是发掘新兴业务模式,大数据和新的数据技术史无前例地为物流企业提供技术支撑。

第7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连地区;水产品;配送模式;优化策略

由于大连地区水产品配送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导致了水产品在运送到目的地后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不仅影响了水产品的销售,也对消费者自身的利益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优化水产品配送模式已经成为了目前大连水产品产业研究的重点,本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下展开对配送模式的分析,继而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推动水产品产业以及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产品特征分析

1.物料特征复杂。大连地区的水产品主要是以多种鱼,虾,蟹,贝,藻为主,是我国重点水产基地之一。由于众多的水产品具有明显的生物特性,造成了水产品物料特征复杂,物料形式多种多样,如蟹类、贝类水产品由于具有坚硬的外壳导致其呈现硬质固体形式;虾类水产品则呈现出了软质特征等形态特征。同时相应的水产品在良好的储存运输环境下气味呈现中性特征,如果未能够得到有效保管,则呈现恶性特征。在运输过程中,对于软质特性水产可以采取叠放的方式,而硬质则不可以采取此种办法,同时温湿度需求特征在-4℃至4℃之间,需求较为苛刻。

2.供应主体多为分散个体。大连地区水产品种类丰富,采取人工养殖方式成为了目前水产品供应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实际的养殖过程中受到环境、地理位置以及养殖条件的限制导致参与养殖的人数众多,造成了目前大连水产品供应主体呈现分散个体的现象,个体供应量较小,但是总体的供应量较大的特征比较明显,个体养殖以及捕捞者在水产品供应过程中经常出现交易对象频繁更换的现象,也成为了大连水产品供应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3.水产品易腐易损性。个体散户供应的水产品通常都是未经过加工的原始状态,在向客户供应的过程中才进行加工存储工作,在加工以及运输环节过程中,水产品由于具有较为繁杂的物料特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水产品腐蚀、破损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水产品数量巨大,供应具有时效性,因此其易腐易损性通常在短时间内发生,一旦出现腐蚀等现象容易在大面积范围内蔓延,对整体质量与经济收益影响较大,是目前物流运输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水产品产业进一步发展受到的较为严重的制约因素之一,其影响意义十分深远。

二、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现状

1.大连水产品市场成为了物流配送的主体。截至目前我国共有专业的水产品市场350余家,国家指定地点交易的市场20余家,水产品市场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市场为销售主体,水产品生产、加工、配送一条龙式交易体系,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大连水产品市场作为国家制定的水产品集散中心,已经成为了周边省市物流行业的主体客户,物流配送的触角已经延伸至多个内陆省份,客户遍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物流配送主体地位将随着时间的向前发展而得到不断的加强,物流行业围绕大连水产品市场打造专门的物流配送模式已经成为了物流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1]。

2.大连水产品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大连水产品市场在充分借鉴了国外相关市场的运转模式下,采用了竞拍制度以不断促进水产品产业的发展,市场体系得到了逐步的完善,价格也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杜绝了恶意竞争以及垄断发展情况的出现,为我国消费者提供了优质的水产品服务。市场的规范进一步促进了物流运输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促进了物流配送模式的不断深化挖掘,对现有设备进行及时更新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逐步实现我国水产品物流配送规范化发展。

3.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多样化发展。随着水产品市场的不断规范化发展,物流配送模式也在不断更新,目前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直接配送模式。直接配送模式是水产品供应商将客户需要的水产品通过物流配送直接送到客户手中,其主要的有点在于快速灵活,对客户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的满足。

(2)自营配送模式。水产品企业根据自身的配送需求组建物流配送机构,对其日常的运营管理采取直接领导的方式来合理分配水产品的配送,继而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收益的一种配送模式[2]。

(3)共同配送模式。共同配送模式是两个或多个有物流配送需求的水产品企业或个人相互合作对多个客户实施水产品物流配送的一种模式。

三、目前大连地区水产品物流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由于大连地区目前水产品多为散户分散供应,导致不同的物流企业间交流程度较低,对国家颁布的有利发展政策以及相关信息的共享程度较低,造成了物流行业发展规模及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整个大连地区水产品的供应能力,水产品的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继而影响了水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物流配送模式信息共享程度低在整个大连水产品物流配送行业中普遍存在,已经成为了限制物流行业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相关部门及企业自身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物流配送行业的发展规模及能力,推动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2.利益分配不均。物流配送行业间发展规模的差异导致了进行物流配送过程中所获取的经济收益差距较大,造成了整体行业发展失衡的现象。利益分配不均最容易产生的不良影响便是恶性竞争,以极低的价格来抢夺发展规模较大的客户,从整体上降低了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水产品在配送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质量问题,对水产品市场的发展以及客户自身需求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产生了一系列的经济纠纷,影响十分恶劣。

3.水产品供应主体合作较少,物流配送成本较高。大连地区目前水产品供应主要是以个体散户为主,大规模的生产企业还没有有效形成,造成了物流配送行业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奔波来收集个体散户手中的水产品,从而导致了收集以及配送过程中成本支出的飙升,对物流企业发展起到了比较严重的阻碍作用。物流行业配送成本的飙升必然导致水产品价格出现波动,从而影响整个水产品市场的价格,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3]。

4.配送作业环节衔接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物流配送企业在将水产品运送到客户手中时,往往会出现最后交接环节的问题,从而影响了水产品的质量,造成了较多的经济纠纷,就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物流配送过程中衔接方面出现了较大的纰漏,导致客户因为水产品质量问题而出现拒收的现象,而此种现象在我国物流配送成过程中比较常见,需要物流行业予以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解决。

四、优化物流配送模式策略分析

1.建立水产品信息化的网络服务体系。水产品信息化网络服务体系可以使物流企业对水产品供应者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协调工作,继而降低物流配送的成本,提高物流配送的工作效率与能力,是目前促进大连地区水产品物流配送行业快速发展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未来物流配送行业发展的趋势之一[4]。相关网络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通过当地政府进行相应的引导工作,将大连水产品市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不仅能够促进大连地区水产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也能加深政府职能部门在水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引导能力,提升大连水产品综合竞争能力。

2.加强产业化经营,缩小收入差距。产业化经营主要目标是将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整合,通过不断兼并重组工作来实现产业集群化经营,从而在总体上缩小了相互间的收入差距,继而从整体上带动了物流配送工作的效率,实现了物流配送行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拓宽了水产品物流配送网络和市场,最大化的发挥物流配送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政府应该加强此方面的工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以及经济效益良好的物流企业,对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经济收益低下的中小物流企业淘汰出去,规范市场化的运营模式,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从而缩小物流企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动整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5]。

3.构建大型物流配送中心,降低配送成本。物流配送产业集群化经营需要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来进行实际配送的指派工作,从宏观层面上实现物流配送众多企业的利益合理分配,促进物流配送行业收益最大化,杜绝恶性竞争现象的出现,有效降低了物流配送过程中成本的支出,推动了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发展步伐,继而利用物流配送工作带动大连水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打造我国东北地区最正规的水产品指定集散中心做出应有的贡献。

4.加强配送人员专业知识及技能,提高配送效率。针对物流配送衔接环节出现的问题,需要物流企业积极进行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将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物流配送知识与技能通过培训传授给配送人员,从根本上提高物流配送人员的专业技能,继而提高配送效率。同时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将员工的行为与责任相连接,促进员工的整体工作意识,保障日常配送工作能够有效进行,为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6]。

五、总结

通过对物流配送模式现状的深入分析,在总结了已有的资料基础上提出了

具有实践性的优化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实施来促进物流配送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从整体上带动大连水产品产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希刚,贺保华,周文远.大连水产品市场营销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12(05):325-326.

[2]万慧逵.水产品冷链城市配送系统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3]姜涛.山东半岛水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战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4]黄勇.基于安全与效率的武汉市水产品供应链结构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2.

第8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2014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在500家规模企业中,有106家企业计划购买冷藏车2845台,占总量的9.4%;有121家企业计划建库1357万吨,占总量的72%。可以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不过,冷库布局参差不齐现象,却成为冷链物流业前行的阻力。

冷链物流市场爆发

电子商务催生了冷链物流宅配市场的兴起,进而带动了冷链物流客户渠道的改变。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的客户群体可分为B2B和B2C两个市场。2014年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B2B占总体市场的3/4,B2C占总体市场的1/4。虽然B2C市场规模较小,但受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2012~2014年的3年间其年均增速达到80%~120%。由于冷链物流市场的整体发展、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提升、客户购买频次的增多,以及生鲜产品尤其是海鲜产品高达50%的毛利率的吸引,当前电商企业纷纷推出专业的生鲜产品品类,或是加大对生鲜产品品类的拓展力度。随着各大电商企业不断发力,预计到2015年年底,冷链物流中的宅配市场业务规模可以达到40亿元人民币。

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货品品类可以细分为蔬菜、水果、加工食品、速冻食品、禽肉水产及花卉产品等,还包括一些特殊商品,如医药产品。其中,水产品、医药产品等近年来发生的变化较大。从冷链物流行业整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看,2014年,水果和水产品消费量依然较大,多年来始终是重点货品品类,并且随着冷链物流行业成熟度的提高,其需求增速也在稳步提升。2014年,医药类产品的增长同样不容忽视。近几年由于医药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对经营设施、企业资质等严格审查,医药产品在冷链运输上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前100种最畅销药品中,有冷藏温控要求的药品已经占到45%。现在采用冷链物流的医药类产品主要是疫苗和血液制品。未来,诊断试剂这一市场将会进一步放开。从长期来看,随着种类的丰富,整个冷链物流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另外,价值链不断扩展延伸。冷链物流企业由单个环节服务领域逐渐向一站式综合领域扩展。与过去相比,综合型冷链物流供应商所占比例逐渐增大,企业在服务过程中逐渐向立体化、跨界方向发展。

冷链物流遭遇瓶颈

与发达国家冷链物流相比,我国现有冷链物流水平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制约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落后,分布不均,且功能失衡 目前我国冷藏保温车辆约7万辆,而美国已经拥有20多万辆;我国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按人均占有的冷库容积来说,我国仅是美国的1/5。此外,我国当前冷库结构不够合理,导致功能失衡,比如肉类冷库多,果蔬类冷库少;冷冻库多,保鲜库少;城市冷库多,农村冷库少;经营性冷库多,加工类冷库少;土建式冷库多,装配式冷库少;东部冷库多,中西部冷库少等现象明显。

冷链标准缺乏监管,企业执行力度差 据统计我国冷链相关标准已经超过200项,但所有这些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近几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委根据行业需要也制定了若干项冷链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如《冷链物流分类与基本要求》《食品冷链物流追溯管理要求》等,并进行了标准试点和宣贯工作,但是仅靠协会的力量是有限的。部分企业打着全程冷链的旗号,却经营着间歇性供冷,以此降低冷链物流的成本。发达国家对于冷链物流的重视已经上升到法律法规的高度。例如,欧美多国采用的《易腐食物国际运输及其特种运输设备协议认证》(简称ATP),其中对冷链运输和冷链设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一旦企业触碰法律,就将面临罚款与制裁。而我国目前还尚未有专门针对冷链物流的法律。

冷链理念薄弱,易腐食品安全意识不强 这既体现在行业层面,也体现在消费者层面。重视食品生产环节,而缺乏对于冷链环节的监管和追溯,是冷链理念不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美国农业总投入中,仅有30%用于生产,70%则用于产后的保鲜、运输和监管。虽然我国居民家庭易腐食品消费占比已经超过30%,但大部分消费者对冷链的要求或意识不强。

创新驱动冷链物流向前

今后冷链物流的发展,要进一步提高行业认识,采取一系列创新性措施,降低冷链物流成本、提高冷链运营效率,从而保证冷链市场平稳运行。

提高软硬件运用程度 以美国为例,美国冷链物流当前大力发展火车温控集装箱,也是基于考虑铁路网络的优势。而理想的冷链物流产业链应该是“产地预冷、冷链运输、市内配送中心、销售终端”四点一线,甚至可以直接从产地到终端。中间环节越少,成本越低,断链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政府可对产地冷库、市内配送中心等做好统一规划和标准,引导第三方冷链物流有序发展。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可在整个供应链中运用一套完整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S),对企业运输过程中涉及的订单处理、运输、配送、承运商管理、运力管理、返单管理、应收应付管理,以及退货管理等业务,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和监督。

跨界冷链资源整合不断创新 跨界冷链对市场的冲击能力、竞争能力和整合能力,是传统冷链物流企业所不具备的。需要通过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企业,与冷链物流企业及高新产业技术融合并跨界合作。在联合的基础上实现跨界多赢,才有可能创造出新的商业模式,带来行业新的发展机遇。

注重数据的收集分析 随着生产、运输及销售日趋智能化和大数据时代来临,数据收集及分析能力将成为冷链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谁的数据处理“跑”在前面,谁就是赢家。通过数据分析,冷链物流企业能更加清晰地决定供应链中的采购物、采购量、储存时间,以及消费地与需求量等。这样冷链物流企业就少了盲从,多了理智,在降低库存、节约人力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第9篇:物流市场行业分析范文

论文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功能体系

论文摘要:为建立起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定位的一套方法体系,并在此方法的指导下构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首先指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概念,接着对参与物流活动的各相关部门、单位的业务系统进行信息需求分析,以此为基础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进行总体定位分析,包括平台用户主体定位、服务市场类型定位、服务区域定位和服务功能定位;从而确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的功能体系,描绘出平台系统的功能蓝图。

我国物流业起步相对较晚,物流生产作业单位及中介服务组织在自身信息化建设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投入,生产效率有所提高。然而,由于在网络通信、协同作业业务规范和物流信息化政策法规等方面缺乏统一标准,物流系统整体协同作业效率并未大幅提高,数据处理重复进行,大量内容相同的单证在各自流转,信息分析加工成本高效率低,直接影响整个物流供应链的速度。物流生产作业单位,中介服务组织及政府执法监管部门迫切需要一个开放、标准、高效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规划、设计并实施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对于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供应链效率和加快现代物流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企业、工商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进行需求分析与系统定位,在于确定平台系统的总体定位、功能定位等总体性把握问题,这些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设计与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概述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为充分发挥物流系统功效,实现物流合理化、物流网络通达化、物流流动一体化、物流信息电子化、物流系统运行高效化运用系统工程技术、信息技术、管理科学技术,以物流信息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通信网络为依托、以资产为纽带,为实现最佳的功能结构和体系架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构筑起统一开放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需求分析

进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需求分析是要明确平台的服务功能与性能要求,也是建设完善且可操作性强的平台的基础与先决条件。物流活动参与者对信息平台建设有不同的需求,应从不同角度分析、识别各类用户的真实需求情况,识别用户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础需求,明确用户显在与潜在的需求,从而明确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特征应体现平台所在地区、城市的现代物流的特点,可以总结出具有如下基本特征:①跨组织协作性;②层次性;③开放性;④动态性;⑤网络化等;而这些基本特征决定了要建立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进行需求分析时,需要全面反映需求的多目标性、复杂性和用户群体思想。

从行业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物流相关各单位部门的业务系统进行分析,识别系统各用户主体的关系和信息需求,考虑其期望的服务和需要平台提供的服务,综合各相关单位对信息平台建设的各方面要求,由此来最终确定信息平台所应具有的基本信息与功能。

2.1业务系统分析

由于参与物流活动的单位较多,主要考虑企业和政府两大方面。

1)企业。从事有关物流活动的企业的业务涉及市场调查、生产计划、采购、定购、运输、仓储、运输、销售、反馈等环节,其中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市场信息、货物信息、资金信息和单证凭据的流动。

2)政府。政府是物流行业的管理者,主要物流行业的规范,对相关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进行分析,监督物流市场情况,并制定政策、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各管理部门需完成的诸如接受或检查企业的申请,对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等活动从系统的角度分析,第3方物流与工商企业物流、政府主管部门的信息系统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宏观物流与微观物流的运作关联性、互动性以及相关信息的共享性。

2.2信息需求分析

从物流企业、工商企业、政府部门3方面调研分析信息需求情况:

1)物流企业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公共物流基础设施资源信息,车辆和驾驶员信息,物流市场需求信息资源,物流业务运作信息资源,其他物流咨询服务等信息资源。

2)工商企业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物流供应商的资料,物流业务交易管理,货物跟踪及其他增值服务等。

3)政府部门对物流信息服务的要求。区域物流运行基本数据处理,物流企业信息,区域物流资源整合支持功能,区域物流分析及规划支持等。

2.3信息需求特点

物流信息的需求情况和需求特点决定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体系。综合各方面对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需求,有以下特点:

1)物流系统内外信息的依赖性。物流企业对公共物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网络等外部信息具有很大的依赖性,要求公共信息平台的存在,以提高物流信息获得性和减少信息成本。

2)物流信息需求的差异性。物流企业、使用外购物流的客户和政府主管部门对物流信息的需求是不同的,其差别主要体现在:时间差异性、内容差异性和程度差异性。

3)物流信息交换的复杂性。集成物流服务涉及客户在内的多个经营主体,各主体经济关系、技术应用、企业文化及信息系统模块的差异性,导致了物流信息交流的复杂性。数据交换是在不同企业、不同隶属关系管理体制下,采用不同运行模式在不同的系统间运行的,各系统的数据结构、存储形式和接口协议不一样,对物流数据共享、物流资源整合带来困难。

4)物流数据共享的有限性。部分物流企业对其特定用户是按封闭系统运行的,物流内部信息与外部共享范畴非常有限。

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总体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代表了现代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方向,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在市场定位、经营模式、盈利模式、经营策略和发展方向上,需要深刻分析和全面规划。

3.1平台用户主体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必须依靠提高市场主体档次来提升市场层次品位和实力规模,公共信息平台应该成为企业物流交易和运行平台,其平台用户主体应该定位于大中型物流企业、大中型生产制造和商业批发企业,提高平台进入门槛。大中型生产制造和商业批发企业对物流服务的要求是个体货运人员和小型货运企业所不能满足的,所以不能较轻易地找到合适的物流合作伙伴,因此客观上也需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作为市场中介。而大型物流企业实力雄厚,技术先进,对客户的物流需求规模和收益回报要求高于其他货运从业者,同样需要利用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覆盖率和概念内涵扩展优势来寻找商机。

3.2平台市场类型定位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是运用了信息技术的虚拟市场,需要借鉴传统货运市场的成功经验,实现市场功能的跨越,因此发展公共信息平台上的特色专业市场是重要思路。从货物类型角度,可以发展钢铁、煤炭、电子产品、农产品等专门货品市场;从物流功能类型角度,可以发展联合运输、多式联运、航运、配送、仓储等功能型市场等。进行市场细分以后可以大大提高物流交易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能把信息流与物流有效的结合起来,在通关、质检、结算等诸多环节利用信息网络优势,缩短物流时间和降低物流费用。

3.3平台服务区域定位

物流只有紧密依靠区域产业经济,才能创新优势、巩固阵地,公共信息平台只有抓住区域物流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才能吸引客户,实现自身应用价值。不同的经济区域需要不同特色的物流服务,如海港需要航运物流、保税仓储加工物流,而内陆需要汽车、铁路运输物流、转关物流,特色经济区需要煤炭物流、粮食物流、水果深加工物流,等等。缩小公共信息平台服务区域,使定位更加明确,服务更有针对性,能够争取到地方物流供需客户,有效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3.4平台服务功能定位

在平台的服务功能定位中,整体考虑服务功能的相互支撑作用,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平台系统;同时,必须要有相应的辅助手段、配套体系,使平台逐步良好运行起来。可积极利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等多科信息化成果,将市场监督管理、法律、银行、公证等多种交易服务引入公共信息平台,从而增强市场功能、完善市场机制、建立诚信体系,从而确立市场优势。

4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体系定位

确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体系,不仅要考虑成熟的市场支持功能定位,还应该考虑新业务培育的功能定位和未来业务支持功能定位。

4.1平台功能体系总体定位

平台功能体系总体定位:以数据获取、整合和共享为核心,以信息安全为基础,面向决策支持、面向公众服务。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信息采集、信息融合、信息存储、信息共享及信息,为企业提供公共信息,满足和适应企业信息系统多种功能的实现;促进企业群体间协同经营机制和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为支撑政府部门间行业管理、市场规范管理等交互协同工作机制的建立及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提供多样化的物流信息增值服务。

4.2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基本功能定位

在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对功能总体定位进行扩展,应实现如下基本功能:

1)物流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物流企业与客户要对各种信息作全面了解和动态跟踪,通过平台将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在一定范围内对各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2)社会物流资源的整合。对社会物流资源进行重组,提高物流资源配置的合理化,提高社会物流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产品运营成本和运输周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3)政府管理部门间、政府与企业问的信息沟通。规范和加强政府的宏观决策和市场管理,提高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作的协同性,提高物流业行业管理、发展与规划的科学性,提高现代物流整体运作效率、服务质量、信息化建设水平;为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提供平等发展的舞台与空间。

4)现代物流系统运行的优化。通过平台减少物流信息的传递层次和流程、提高现代物流信息利用程度和利用率,以最短的流程、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费用完善物流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全社会物流系统运行的优化,有效地降低物流成本。

5)优化供应链。对现代物流市场环境快速响应,形成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固定电子物流和移动电子物流2种模式共同支撑的平台体系结构;解决行业问信息互通、企业问信息沟通、企业与客户问信息交流,使现代物流信息增值服务成为可能,从根本上提升现代物流的整体服务水平。

4.3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统功能设计

物流信息公共平台的核心功能部分是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和数据交换处理系统,还应该有车辆管理系统和诚信管理系统,在此,我们初步介绍前两者。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基本功能是互相支持、紧密联系的,形成一个有机平台系统整体。

4.3.1公共信息服务系统

公共信息服务系统汇接全市各相关行业、各种物流运作设施以及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它既是全市物流信息资源的汇接中心,也是国内外了解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窗口。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应主要包括如下功能:①门户网站功能;②公共信息与查询功能;③交易服务功能;④相关部门服务功能;⑤用户信息服务功能。

4.3.2数据交换处理系统

数据交换处理系统担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公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中转、发送,以及不同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数据规范、格式转换等功能。数据交换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功能:

1)数据格式转换功能。通过数据规范化定义,支持各类不同格式和系统之间数据的转换与传输,实现各常见数据库、Web数据、文本、图像等多种格式之间的自定义相互转换。

2)实现物流电子商务中交易双方的无缝对接功能。在交易双方进行询报价、网上磋商、订单签订等活动中,传输和转换数据,并确保交换数据的可读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3)作为ASP服务管理平台,为物流企业提供信息系统支持服务的功能。采取完全托管或部分托管的方式,实现ASP服务的应用与物流信息平台的平滑衔接。

4)与其他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连接和数据交换的功能。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网络互联和数据转换功能,建立与其他城市和地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系统互联与信息共享。

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