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安全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药;合理规范;储存
中药是根据中药材按照中药的理论及方法进行炮制的,经过加工炮制后能直接作为临床用药,其是由中药材经过简单的工艺制成,与中药制剂相比,其是没有经过加工包装的,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临床用药,因此其管理水平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疗效及临床用药安全[1]。本文将对目前药房中药饮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合适的解决措施及管理策略。
1.依据中医用药规约来规范使用中药
1.1准确掌握中医处理中药原则
由于某些中药能散发特殊气味,或这些药材中含有吸潮性能或者防霉物质,因此可通过与这些药材共同放置以达到防虫、防霉的效果。如陈皮、山药、天花粉、白术等药材具有防虫蛀及变色的效果。龟胶、阿胶、鹿角胶与滑石粉共同存储能有效防止粘连。
1.2遵循中医用药方式
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性与味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自古以来,各种中药书籍都在每论述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这对于认识各种药物的共性和个性,以及临床用药都有实际意义。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是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因此,味的概念,不仅表示味觉感知的真实滋味,同时也反映药物的实际性能。
2.提升中药饮片质量,确保规范用药
2.1关注地道药材和采集加工工作,确保质量
现代药理学表明:中药材含有的成分在15°C至25°C的情况下较稳定。贮藏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药材产生不良的影响。温度低时会使得某些新鲜药材产生冻害,从而导致药材被冻坏;对于含水分较高的药材如甘草等药材应在干爽通风的库房中保存,库房的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其发生腐败。冰片是需要在低温下保存的药材,如果外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其发生升华影响其药力的发挥。
空气湿度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如果空气湿度较大就会使得微生物的繁殖能力增强。如霉菌的生长除了需要含有合适水分的中药外,还需要周围中的相对湿度适宜才能让其生长繁殖。如果外界湿度较大或空气较干燥时,微生物细胞中的水分将会通过细胞膜蒸发,使其技能下降从而导致细菌出现质壁分离而死亡。因此将空气中的湿度控制在75%以下将有效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的生长。
对于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药材应避免阳关的直接照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及氧气会导致中药成分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空气中含有大量的霉菌孢子,若这些真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面,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以及足够营养下会萌发为菌丝,从而将药材中有效营养物质分解,导致药材发生霉变。
2.2重视药材的品种鉴定,注意鉴别工作
中药的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以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中药。中药品种不真或质量低劣,会造成科研成果、药品生产和临床疗效的失败,轻则造成经济损失,重则误病害人,对此,李时珍早就有“一物有谬,便性命及之”的名言。
3.促进中药材的规范加工与炮制
3.1中药的规范加工是保证药效的关键
由于野生药材的成本较高,且野生药材种植时间较长,为了降低药材成本,目前很多药材是人工种植的。药材供应室为了能尽早获得收益而将种植药材的生长年限大幅降低,从而导致药材中有效成分在一定程度上下降,若长期服用则会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
3.2中药的有效炮制,是保证中药药效的关键
在药材炮制上应严格按照制作处方进行处理,应核实相应的剂量及看准药品名称,遵循先上后下的原则,逐样进行调配,中药饮片应分量包装,同时应标明使用方法,提醒患者。配制好饮片后,应仔细核查饮片配齐情况,检查剂量及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核查无误后根据患者的填写的个人信息核对发药,同时告诉患者药品的用量、使用方法及相关事项等。
3.3强化中医药相关人员的业务学习
3.3.1强化现有人才的培训
中药饮片的鉴别有多种方法,如通过饮片理化、性状、显微效果、大小、性状、颜色、气味、质地等进行鉴定,也可用功五官对药材进行鉴别。单纯依靠直观及经验ahi不足予准确鉴定药物的。通过对库管人员进行鉴定,能确保药材安全。
3.3.2落实“订单式”人才培养,增强中药人才储备
定期对有关人员开展培训工作,强化药剂师对药物使用方式及使用方法的了解,通过对其进行培训,让其了解中药使用及管理的重要性。
4.结语
中药贮藏及管理工作是否做好,直接关系到中药的临床疗效及药材的品质,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药材的品质,采取合适的保存方法,确保药材的效果。同时还应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让其拥有对药材管理的丰富知识,定期对中药进行检查,一旦出现霉变、虫蛀风化、潮解、变质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杨昀. 医院药房对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应用和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8):98
[2]黄剑臻. 谈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质量控制与管理[J]. 医学信息杂志,2003,16(4):224
[3]康雪莱. 医院药房的中药饮片管理[J]. 中国疗养医学,2008,17(7):334
[4]白淑芳,靳占芳.浅谈中药饮片的贮藏与保管[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5(2):320
[关键词]利奈唑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安全用药
[中图分类号] RR978.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6(c)-0078-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linezolid and analyze the safety of drug.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20 patients hospitaliz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anuary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22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inezolid during hospitalization.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with Linezolid were observed,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blood system and the drug withdrawal were analyze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the duration of medication was explored.Results In 220 patients,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d in 72 patients,and it resulted in discontinuation of the drug in 13 patients;there were no adverse reactions in 148 patien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of Linezolid was higher in men than in women.Elderly patients over the age of 70 tended to suffer from Linezolid adverse reactions.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blood adverse reaction was the inhibition of blood system,the obvious decrease of platelets,the obvious decrease of hemoglobin and the obvious decrease of neutrophils,and the inhibition of blood system wa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blood adverse reaction.The longer the treatment time,the higher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Conclusion Linezolid treatment can cause hematological adverse reactions in clinic,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pay att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in treatment and nursingof them.For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medical staff should be the right remedy to ensure that patients get an effective and safe treatment.
[Key words]Linezolid;Blood system;Adverse reaction;Drug safety
利奈唑胺是一N新型唑烷酮类药物,该类药物具有独特的抗病机制,不存在同其他药物交叉耐药的缺点,被广泛应用于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特别是对多种耐药性强的细菌引起的感染,治疗效果更显著[1-2]。但是随着临床应用的深入,因使用利奈唑胺不当导致患者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会危及其生命安全。本研究针对在我院住院由利奈唑胺引发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220例患者,观察患者使用利奈唑胺的血液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患者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及停药情况,探讨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用药时间的关系,旨在为利奈唑胺的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价值,避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服用利奈唑胺。其中,男性患者137例,女性患者83例,年龄36~88岁,平均(60.12±5.12)岁,体重61~70 kg,平均(67.12±4.79)kg。这些患者均经细菌学检查确诊出现感染,致病菌均为革兰阴性菌。
1.2方法
收集220例研究对象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等。分析患者的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并记录患者过往病史、利奈唑胺的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按照1~7、8~14、15~28 d三个时间段统计用药时间。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类型及由于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导致的停药患者的数量。利奈唑胺由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150223。
1.3血细胞下降标准
1.3.1血小板下降分度程度标准[3-5]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化疗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表现和分度标准将血小板下降程度分为以下5个等级。0度:≥100×109/L;Ⅰ度:(75~99)×109/L;Ⅱ度:(50~74)×109/L;Ⅲ度:(26~49)×109/L;Ⅳ度:≤25×109/L。
1.3.2血液系统显著异常的判断标准[6] 当基线水平(开始治疗前血小板检测值)正常时,血红蛋白计数小于正常低限(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75%,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小于正常低限的50%;当基线水平低于正常低限时,血红蛋白计数小于75%的基数值,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小于50%的基线值。
1.4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 18.0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利奈唑胺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率统计
利奈唑胺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2.73%,停药率为18.06%(表1)。
2.2利奈唑胺导致血液不良反应的年龄与性别分布
入选的患者年龄最小36岁,最大88岁。70岁以上的老年人易发生利奈唑胺血液不良反应,利奈唑胺发生血液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比例比女性高(表2)。
2.3 72例发生利奈唑胺血液不良反应患者的血小板下降程度情况
72例患者中,有47例(21.36%)发生血小板下降,分别为Ⅰ级28例,Ⅱ级8例,Ⅲ级6例,Ⅳ级5例。
2.4 72例患者中,血液系y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及停药情况
利奈唑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是血液系统受抑(表3)。
2.5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情况
治疗时间越长,患者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表4)。
3讨论
利奈唑胺是首个被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唑烷酮类抗菌药,于2000年美国第一次上市。因为此药的作用机制特殊,与其他药物没有交叉耐药性,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谱范围较广。临床统计数据显示[7-9],由革兰阳性菌所引发的院内感染程度越来越严重。利奈唑胺因其显著的优点,如抗菌活性大,组织浓度高,耐受性高等,被临床医师广泛应用于万古霉素耐药细菌导致的院内感染。但是临床实践结果表明[10-11],利奈唑胺在预防细菌感染的同时,也已发了一些常见的不良反应。胃肠道功能紊乱是利奈唑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在患者使用利奈唑胺4~6周后会出现可逆性骨髓抑制,使用6周以上可能会出现神经系统病变[12]。其中,因利奈唑胺引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患者一个主要临床症状是血小板减少。研究显示[13-15],血小板减少与免疫介导存在一定关联。患者体内血小板减少,但巨核细胞正常,免疫球蛋白的静脉滴注能有效缓解血小板下降。利奈唑胺引发血液系统不良反应的具体过程是利奈唑胺与血液中的血浆蛋白结合形成抗原,患者机体在抗原的进一步刺激下,产生特异性,导致血小板被破坏。高龄患者使用利奈唑胺更易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本研究针对在我院住院因服用利奈唑胺引起不良反应的患者,展开利奈唑胺用药安全性探讨。
本研究结果显示,220例患者均服用利奈唑胺患者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者共72例,导致停药患者13例。7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70岁以上老年患者更容易发生利奈唑胺不良反应;利奈唑胺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血液系统受抑较常见;治疗时间越长,患者血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越高,符合相关文献报道[16]。
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进行治疗时,治疗时间最好≤2周,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常规,如发生血常规不正常或有无出血倾向需要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措施,发生血小板降低需立即停止给药。研究表明,很多患者在停止使用利奈唑胺治疗后1~2周血小板会恢复正常。如果出现血小板降低,在停止使用利奈唑胺的同时,可以给予糖皮质激素,其可降低毛细血管渗透性,且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抑制抗体的产生,减低对血小板的破坏[17-18]。
综上所述,临床上使用利奈唑胺治疗会引起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中需要加强关注患者的治疗情况。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对症下药,确保患者得到有效安全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运彩,危天倪,都琪.2010-2012年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 14(1):15-17.
[2]刘旭,蔡芸,白艳,等.利奈唑胺对奴卡菌属感染中的应用文献计量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5):569-576.
[3]张永煌,张善堂,张蕾,等.重症感染患者血清中利奈唑胺的浓度测定与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 26(3):564-567.
[4]李佳,范玉华,廖丽雯,等.成人危重症患者利奈唑胺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36(9):743-747.
[5]洪明,郭宽鹏,张林.利奈唑胺治疗老年患者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6,15(8):599-602.
[6]王博雅,闫素英.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2):2-3.
[7]刘啸,王瑛瑛,罗刚,等.双利奈唑胺的合成与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4,39(12):911-913.
[8]呼铁民,王维兴,王昆鹏,等.神经内镜联合利奈唑胺在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重度颅内感染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6):692-695.
[9]李春杏,付强,朱珠.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脑脊液和胰液中利奈唑胺浓度[J].中国药学杂志,2015,50(4):357-361.
[10]李淑娟,马彦,张国斌,等.利奈唑胺在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J].中国药房,2015,26(17):2339-2341.
[11]李多云,余治健,徐俊,等.利奈唑胺w外诱导粪肠球菌耐药株23SrRNAV区基因突变位点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9(4):316-317,375.
[12]崔向丽,赵志刚.新型唑烷酮类抗生素利奈唑胺[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6):530-532.
[13]居艾提・色依提,崔云芝,多里坤・木扎帕尔.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的回顾性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4,32(6):559-561.
[14]高睿,张美兰,杜丽,等.利奈唑胺体外诱导粪肠球菌V区突变及耐药相关性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6, 38(8):824-828.
[15]郭蕾,程碧环,王增寿,等.利奈唑胺在连续肾替代治疗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 30(9):780-782.
[16]黄志雄,桑志培,曹海彦,等.利奈唑胺注射液中主要降解产物的合成[J].有机化学,2014,34(5):989-993.
[17]袁进.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1例[J].医药导报,2010,29(9):1244-1245.
通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各方面的工作都已经全面展开,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干部围绕万元增收、旅游“二次创业”、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等重点工作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这是难得的发展好势头。与此同时,安全生产的任务也十分繁重,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安全生产“雪耻升位”的年度目标压力也就越来越大。因此,今天召开的安全生产例会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将会议精神贯彻到最基层,希望能够引起同志们的高度警觉、高度重视。
一、切实提高安全生产季度例会的质量和效果
今天各乡镇的参会情况很不理想,特别是羊角镇,秦勇副县长第一部分讲话都讲完了,还没有人参会。有些事可以上行下效,有些事是不能上行下效的,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比如说,市委、市政府针对县级可以开电视电话会,因为我们这批人受党的教育多年,对人生的体验更多,觉悟也更高,但乡镇不行,乡镇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了提高安全例会的质量和效果,在这里定下一个基调:原则上,今后的安全生产例会不再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召开。安全生产例会的这种电视电话会议形式是七、八年前创建的,现在应该加以改革。安全生产例会应该是开放式、流动式的分片区召开。安委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季度工作运行情况提交议题在例会上研究,每一次例会解决3至5个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方面的问题。
二、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性检查
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县监察局、督查室、县安监局和相关部门参加,对去年下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出台的安全生产的文件、规定的落实情况进行一次综合性检查。认真制定好检查方案,罗列出具体要求,检查的标准、方式、要求要“三统一”。然后分片区、分乡镇开展一次综合性检查。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明确到单位、到人,安全生产中是非界线决不能模糊。半个月之后,县政府常务会听取综合检查情况的汇报。
三、严防死守,重点把好安全生产四道关口
(一)道路交通安全关口。“3.20”事故的当天,市政府分管安全的刘学普副市长正在武隆检查工作,这件事根本不应该发生。该事故发生前,全县今年安全生产只死亡一个人,在去年的基础上是百分之百的下降。道路交通安全这道关口必须严防死守。严防死守,我们要坚持三条:严格例检,严格整治,严格执法。车站进出车辆要严格例检。严格地整治隐患。县交委向我汇报全县需要做100公里道路安全防护栏,才能消除很多道路隐患。我当即表态可以做,先把方案做上来,常务会研究了就实施。在生产大发展这个期间安全要大执法,安全生产领域特别是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执法一律要走高线,不许让任何人说情,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如果在执法上(来源:文秘站 )让一分,就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另外,乡镇的道路交通安全要切实加强。全县共聘请了108个交通协管员,全部安排在乡镇,要把这批人充分利用起来,要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手段,保证辖区不再出现大的交通安全事故。目前,这些交通协管员反映工资比较低,乡镇要研究与工作挂钩的补充措施,适当提高其工资标准。对于老百姓的安全宣传,一定要做到严厉的宣传,严格的宣传,铺天盖地的宣传。农用车、摩托车管理的主体是乡镇,管理村社道路的农用车、摩托车那就是乡镇的责任,一定要把这块管死。
(二)地质安全关口。3月26日在地环站开了地灾防治现场会,县国土房管局落实得较好。乡镇也是地灾防治的责任主体,很多乡镇都有a级监控点,绝大部分乡镇有b级监控点,所有的乡镇都有c级监控点。每个乡镇一定要落实值班队伍、值班制度、值班报告“三到位”的工作要求,从现在开始进入汛期的值班。
(三)建筑安全关口。市安监局指出我县安全生产工作最薄弱的环节在于建筑安全。县城乡建委没有设立建筑安全管理站,我给编办下了指令,同意成立建筑安全管理站。县城乡建委要把人员调配到位,一定要切实加强面上建筑安全的检测、监督、执法。
(四)矿山安全关口。矿山安全包括煤矿、非煤矿山的安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守住这道关口。去年我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得非常好,没有死亡一人,今年要继续保持这种良好的态势。非煤矿山安全这一块,也需要加强。
四、筹备“武隆交通安全月”活动
五月份是我县旅游的高峰,今年三、四月份各旅游景区就已经是人头攒动,五月份游客会更多。所以把五月份定为“交通安全月”,从现在开始抓紧筹备。通过开展这项活动,将规范性的、标准性的安全管理措施列入道路交通常态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举措,确保安全月活动能够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未来有潜力的创业项目
1.功能饮料
功能饮料市场,在过去一年不断有新玩家入局。由于其功能性和即时性需求,饮料市场可能在线上起量的囤货属性也比较难在功能饮料里发生,作为饮料品类中增速最快的细分品类,或许也能说明对饮料在线上起量的预期还没有很好的被满足。
2.商品房装修
潜在的客户和潜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3.婴儿用品
这算是非常暴利的行业了,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必需品
4.代餐食品
这一品类本来在小众硬核的健身人群中流行,因为大量种草进入消费者视野,同时新品牌们和创投圈的快速跟进,塑造了如今的热闹。新的产品、品牌塑造的新的供给,目前拉动了细分市场的需求。
5.果酒
在各类营销宣传内容的驱动下,果酒成了2020年格外受创投圈和媒体关注的品类,而且目前看来,新的产品和品牌正在教育没有足够消费习惯的消费者,交易额尚小,增速位于中游,有发展潜力但还没有完全平稳展现。
6.二次元服饰
当各行各业还在破产、自救时,二次元服装这个小众赛道似乎还在悄悄疯狂。不光是这个产业2020年规模达到169.57亿元,近年来,二次元服装赛道甚至被外界看做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生怕晚一点入局,这块饼就会被人吃光。
7.美容行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也是为什么这个行业这么多么年来屹立不倒的原因
8.睡眠科技
报告显示,全球“睡眠经济”的市场规模超过4320亿美元,并且仍在以每年6%以上的速度增长;而其中以床品、床垫、枕头和睡衣为主的“睡眠轻量品”就占到3000亿美元以上。消费升级和反复不退的疫情更是带动了海外线上家居消费的火热。
未来最赚钱的十大行业
1、互联网服务行业
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2、教育和培训行业
中国适龄劳动人口基数巨大,劳动力技术技能培养的需求也是巨大的,这个行业的潜力从新东方火热上市就可以看出端倪。
3、健康管理行业
未来趋势:根据日本卫生部公布的相关数据,在日本,每300人就拥有一名健康管理师或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的数量相当于临床医师的2.4倍。
4、旅游行业
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因此可以明确的是,市场对于旅游体验师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5、文化娱乐行业
以前一部大片,能赚个几百万都非常不容易。现在,一部成本几千万的小片,也能赚个十几亿票房。这个票房数字的背后,说明现在的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渴望。
6、生物医药行业
未来趋势:生物医药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制药技术将成为未来创新主动力,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对研发人员的薪酬策略上,也可以看到生物医药行业对研发人员的重视程度。
7、农业
从创业的角度看,我国农村过去几乎是一张白纸,由于新农村、新郊区建设的红火,带动了农民的需求和农村市场的兴旺,催生了大量创业机会,不仅农民创业热情高涨,而且吸引了城里人和大学生前去创业。
8、老年用品和服务行业
目前我国老年用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为每年6000亿元,但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有服务则不足1000亿元,供需之间的巨大差距让老龄产业“商机无限”。
9、智能家居
统计数据显示,智能家电就国内来言拥有着过亿的潜在客户,特别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年轻人,对智能家电的要求高,需求大,是最大的潜在客户群。
10、信息安全分析行业
[关键词]医用电气设备;电气安全检测;风险评估;检测周期
0前言
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医用电气设备进入医院临床诊断、治疗的各个领域,在医疗过程中,医用电气设备会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人体,从而存在电击风险。电气安全检测能够有效地减少或消除此类安全隐患,在医疗设备电气化程度普遍提高的情形下,其重要性日益突显[1-3]。1978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出IEC60601-1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标准,根据此标准,我国依照国情于1995年制定出GB9706.1医用电气设备安全通用标准[4]。该标准适用于医疗设备的设计和生产,检测参数多且没有统一的检测周期。为适应日益增多的医疗设备发展的需要,IEC制定了适用于医院在用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和维修后使用的电气安全检测标准IEC62353。其对检测的参数进行了简化,但依然没有统一的检测周期。目前欧美等国家的各级医疗机构已普遍使用该标准。2010年1月,中国卫生部医管司颁布《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后,国内的很多大中医院已依据GB9706.1开展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测,但检测的周期各不相同。笔者通过对国外相关标准的研究,结合国内多年电气安全检测数据的分析及统计,制定出一套较为简洁的符合国际规范的电气安全检测周期评估体系,供业内同行批评指正。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收集和处理
收集2006~2014年我院各种医疗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测数据原始文件(电气安全分析仪生成的.PS文件或经其随带软件直接转换来的.rtf文件),经过自行开发的一个翻译程序转换成.txt,然后统一导入数据库和电子表格来处理。并删除了数千组用序列号做唯一号的不规范数据,剩下7756组由资产号作为唯一号的检测数据用来分析。电气安全检测仪均采用德国SECUTESTPSI,每年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计量校准。
1.2评估方法
根据我院开展医用电气设备电气安全检测的经验和对7756组数据的分析,在循证检测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一个根据医用电气设备的功能、电气安全等级、故障危害、使用环境、使用频率、历史数据、制造商要求或法律法规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风险评估的表格,以确定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周期(表1)。每年通过该评估表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再次进行评估,确保当风险系数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检测周期。在评估表的设计过程中,参考了IEC62353-2014和国家医药行业标准YY/T0841-2011中有关医用电气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周期的建议[5-6]。1.2.1电气安全等级人体各部位对电流的承受能力各不相同,而医用电气设备因功能和原理的不同需与人体的不同部位接触,因此,对医用电气设备的电击防护程度和要求也不相同。由于直接流过心脏电流>10μA就会引起心室颤动,因此,可以直接用于心脏的CF型设备是对电击防护程度最高的,依次是BF型设备和B型设备。按医用电气设备应用部分类型设定的电气安全等级权重,见表2。1.2.2设备设计设备设计方面的因素主要是设备本身的散热方式,从理论上来说温度也是影响电介质强度的众多因素之一。按电气设备散热方式设定的设备设计权重,见表3。1.2.3设备功能设备功能主要是从该设备对病人的重要性来评估其风险程度,如风险程度最高的是生命支持设备和急救设备,为有效区分与病人接触的情况,特意将直接电气接触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按电气设备应用类型设计的设备功能权重,见表4。1.2.4设备故障危害设备故障危害主要考虑的是当该设备出现故障时可能给病人带来的伤害程度,伤害程度越大其权重因子就越高。按电气设备故障危害程度设计的故障危害权重,见表5。1.2.5使用环境(1)供电环境。医院中不同的供电环境对测量数据存在较大影响,不同型号设备的参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7]。因此,医用电气设备的电气安全要根据医院不同的供电环境来设定权重因子。如使用带隔离电源系统的手术室供电环境较好,电气安全的风险较低,而使用不间断电源(UPS)的设备通常因零地之间存在较高电压导致一定的电气安全风险。(2)使用环境。即使同一台医用电气设备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也会产生不同的电气安全检测结果,因为影响电介质强度的因素很多,包括电压、温度、湿度、时间、频率、波形等[8]。按供电和使用环境设计的权重,见表6。(3)溅入或渗入几率。每年都会发生因导电液体溅入而导致的电路故障甚至短路跳闸,因此应该赋予溅入或渗入几率高的设备以较高的风险权重(表7)。(4)设备的使用方式。移动式或便携式的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同的震动、碰撞,甚至跌落,使该设备的电气安全性能下降,因此分值较固定设备高(表8)。1.2.6使用情况同样一台设备在相同或相似的环境下使用频度越高,它的磨损就越大,机器的温度也相对较高,电气部分的老化程度也越大。因此,使用频度越高,设备的电气安全隐患就会越高(表9)。1.2.7设备故障发生频率设备的电气或电路部分故障通常都是由于外来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瞬间高电压使得电介质被击穿而失去绝缘性能,或因环境温度过高、机器长时间运行产生的热量得不到散发,电介质发生缓慢的化学变性,性能逐渐变差,最终失去绝缘能力。据此,设备的电气或电路部分故障越高,它的电气安全隐患就越高,该部分的权重分配,见表10。1.2.8电气安全检测结果对2006~2014年间记录的7756组电气安全检测数据的分析方法:①选择保护接地电阻、对地漏电流、单一故障漏电流作为电气安全分析的代表项目,分别设为i=1、2、3;②将每年的电气安全数据取平均值(指1年内电气安全检测次数超过1次的设备)dix;③取第二年的数据作为基准值di2,Fix=(dix-di2)/di2,式中Fix为第x年开展的第i个电气安全检测项目的变异系数;④将Fix≥1的电气安全检测数据认为是设备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产生了有意义的改变;⑤将F1x,F2x,F3x中所有≥1的数据里面删除重复部分后相加再除以当年(x)的检测总台数得到变异百分数,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当1台新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大约第2年达到老化后的稳定,而第5~6年出现1个较大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在远低于标准规定的上限值,因此,将表11中的N设为5年,认为5年内发生电气安全事件的概率很小,但是从第6年起应该关注电气安全性能。1.2.9同类设备事故案例若同类设备中曾发生过电气安全方面的事故,那么作为医学工程人员应该认真分析该类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方式,若与之前的事故设备类似,则应该提高一定的风险意识(表12)。1.2.10法律法规要求若国家或地方的法律法规要求某类设备需要定期开展电气安全检测,则应赋予一定的权重分值以引起必要的重视(表13)。
2结果
将表2~13的相关基础信息在初始化或评估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周期时录入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可自动计算该设备的评估分值并根据表1设置电气安全检测周期。在电气安全检测和维修医疗设备时,系统将根据检测和维修情况自动调整电气安全的检测周期,突出体现了循证对电气安全检测周期的影响(表14)。对常规的主流设备如呼吸机、麻醉机、电刀、心电图机、监护仪、微量注射泵、内窥镜系统、中频治疗机、血液透析机、电动手术床等32个种类的设备进行评估,结果发现电气安全的检测周期由原来平均需要10.875月延长到平均19.688月,工作效率提高了81%。
3讨论
采用该评估表进行评估,结果发现大部分医用电气设备的电气安全检测周期都得到了延长,不仅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了医工人员的工作效率,节约了人力、财力,同时引用多年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既有理有据地突出了重点风险安全,又关注了整体的风险因素,还能使检测周期得到及时调节,较好地解决了电气安全风险与人力成本之间的矛盾,达到了本研究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钱晓凌,陆敢杰,卢盛.医疗设备电气安全质量控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8):117,119.
[2]张根荣,沈乐忱,何剑虎,等.医疗设备电气安全检测实践与结果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0):104-106,112.
[3]周鑫,潘克新,徐力,等.我院设备电气安全检测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医疗设备,2015,30(5):128-129,136.
[4]胡秀枋,邹任玲.医用漏电流自动检测仪的研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23(7):139-141.
[5]IEC62353Edition2.02014-09.Medicalelectricalequipment-Recurrenttestandtestafterrepairofmedicalelectricalequipment[S].
[6]YY/T0841-2011,医用电气设备周期性测试和修理后测试[S].
[7]严勇,韩宁,应俊.医疗设备通用电气安全检测数据的分析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10):22-24.
长春师范大学校医院,吉林长春 130032
[摘要] 目的 探讨滋阴清热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的影响。 方法 整群选择2014年3—10月该院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CVA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区分发作期与缓解期的病人,给予中医辩证分型治疗,对照组给予中成药治疗;两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咳嗽、咽痒、咯痰、气急等临床观察指标,检测患者血清ECP、IL-5的含量。结果 两组临床效果分析,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55%,与对照组比较*P=0.0241,χ2=5.091。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CP及IL-5水平比较,治疗组ECP、IL-5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减轻患者症状,降低患者血清ECP、IL-5水平。
[
关键词 ] 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白细胞介素-5;辩证分型治疗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8(b)-0163-02
[作者简介] 于晓利(1981,12-),男,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临床)。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 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性哮喘,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及呼吸困难症状[1]。但有气道高反应性,约占慢性咳嗽病因的25%~33.3%。CVA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滑肌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包括气道慢性炎症、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随病程延长而导致的一系列气道结构的改变,即气道重构[2-4]。由于CVA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临床若不进行有效控制可能发展成典型哮喘。加之临床抗生素与镇咳药的滥用,导致病情反复发作,治疗困难。该研究在2014年3—10月采用辩证分型法治疗CVA取得了较好的效果,ECP、IL-5水平下降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4年3—10月该院收治的CVA患者88例,使用CHISS统计软件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编号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18~65岁,平均(36.30±13.50)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4年。对照组44例,男性21例,女性23例;年龄19~64岁,平均(37.00±12.80)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6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参考中医诊断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医内科学》,具体如下:咳嗽,咽干咽痒,或呛咳阵作,声嘶,或胸闷气急,或夜卧咳剧,多呈反复性发作,无痰或痰少勃白或见夹血,舌红少苔,干燥少津,脉细数[5]。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辩证分型方法治疗,明确患者是在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对发作期的病人辩证分型,对寒喘病人采用温肺散寒、疏风解痉法治疗,给予小青龙汤,药物组成:麻黄、芍药、桂枝、甘草;对热喘病人采用清热泻火法治疗,给予白果定喘汤,药物组成:白果、黄岑、蝉衣、地龙、苦参。对缓解期病人采用益肺健脾方法治疗,给予参芪汤,药物组成:孩儿参、黄芪、白术、防风。对照组予具有滋阴清热功能的中成药,药物组成:黄岑、麦冬、知母、北沙参、芦根、连翘、生甘草。治疗组1剂/d,分两次服;两组均以5周为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临床控制:①临床控制:咳嗽完全消失,或偶有咳可自行缓解;①显效:较治疗前咳嗽明显减少,或偶有咳嗽,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缓解;③好转:咳嗽有所缓解,仍需支气管扩张剂;④无效:咳嗽无改善甚至加重[6]。
1.5 仪器检测
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空腹12 h于清晨抽静脉血3 mL,分离血浆,-20 ℃冷冻保存待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ECP,IL-5,检测仪器为芬兰Wellscan MK3全自动酶标仪,检测试剂盒由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开发中心提供。
1.6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①入组病例数共88例,对照组44例,治疗组4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②观察指标结果比较,见表1。
②两组治疗前后血清ECP及IL-5水平比较,见表2。
④安全分析。两组患者服药后尿、血、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等指标均较服药前无明显差异。该试验中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治疗组两例患者轻微腹泻,未停止治疗,3 d后症状自然消失。
3 讨论
“哮喘”在中医学中的含义比较广,医术载有“喉中水鸡声为哮”, “咳而上气为喘”。“邪实正虚、伏邪留恋”正是咳嗽、肺痹的基本病理特点。有文献报道[7]哮喘患者的痰液、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慢性炎症的严重程度与ECP的水平增高程度呈正相关。此外在免疫学中,IL-5主要由活化的肥大细胞和Th2细胞产生。IL-5是气道炎症的关键性调节因子,是调节EOS功能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因此血清ECP与IL-5水平同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重要检测指标。该研究证明咳嗽变异型哮喘应辩证分型治疗,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应分辨患者的发病时期,对缓解期的患者,应注扶正固本,益肺补肾,健脾化痰,以增加患者抵抗力。参芪汤可益气补肾,驱风固表,可有效地帮助患者恢复身体状况,增强自身抵抗力。对发作期的患者,应注意分辨患者是寒喘还是热喘,寒喘患者患病原因往往为体感风寒,宜采用温肺散寒,疏风解痉法给药。小青龙汤是治疗寒喘有名的古方,可止咳平喘,祛风化湿。但应注意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麻黄。热喘是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主要发病原因,阴虚内热,外感风邪往往引发热喘。在滋阴清热的同时也要注重祛风、固卫、益肺、补肾,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对照试验表明,采用辩证分型治疗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5%,明显高于采用滋阴清热法组的79.55%。该实验同时表明采用辩证分型治疗组ECP , 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改善程度明显优于滋阴清热组,辩证分型治疗组的临床观察指标也明显优于滋阴清热组。
谢民栋等[8]研究结果表明,滋阴清热方(黄琴、麦冬、知母、沙参等)较茶碱缓释胶囊可明显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症状,前者患者LFN-γ和IL-4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该实验采用辩证分型治疗法证明,辩证分型治疗比滋阴清热法有更广的试用范围,切疗效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马英琳. 61例哮喘患者5年后肺功能变化及中医辩证分析[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4:13.
[2] 牛宛柯.滋阴清热补肺益肾法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 17(32):62.
[3] 叶振宇.祛风补虚法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1,26(5):689.
[4] 马风桐.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治疗思路概况[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 27(10):79.
[5] 宋超一.滋肾养肺止咳汤治疗慢性咳嗽38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3):61.
[6] 张暮盈.止嗽散化裁治疗感冒后咳嗽63例[J].河南中医,2013,27(4):59.
[7] 舒晴 滋阴润肺针法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2013, 12(7):85.
【关键词】 心内科; 临床用药; 安全; 护理
心内科患者常患多种慢性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给药方案复杂,护士从执行医嘱到实施治疗的任何环节如出现失误都可能引起不良事件发生,作为执行者与观察者,护士在临床安全用药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 心内科护士临床用药中存在的问题
1.1 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 口服药物未按时分发,特殊药物未按要求发放,床头桌有剩余药品。易挥发药物未按要求存放。治疗室温度与湿度过高使药物变质。药物存放于药杯中时间过长,造成污染。同种药物名称剂量不同。肌注药物配伍禁忌不明确时进行配伍。过早配置药物破坏了药物的密闭状态,增加了细菌繁殖的机会,也增加了差错事故发生率。同一注射部位反复注射,影响了药物吸收,降低疗效。公用药品常规检查不到位,存放条件不正确出现过期或变质,成为潜在发生事故的隐患。高危药品与普通药品未分开放置,科室存放药品过多,急救过程中易发生差错。静脉用药未根据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输液单无核对标识,巡视单记录与实际不符或漏记。治疗室在消毒后操作前空气菌落数能达到医院消毒卫生标准[1] ,违反操作规程,空气含菌量会随着护士不断进出治疗室不断增加,增加了输液反应。心内科输液组数多,但量少,护士为提高工作效率,将药物提前配好备用,影响了药物稳定性,易引起不良反应。液体中加入多种药物,当配伍剂量大,品种多,所含热源积累到一定量时,输入人体可发生热源反应。加药时,针剂外壁尘埃和微粒未擦净,或针剂消毒不当,碎屑被吸入药液,加药时针头如不锐将橡胶碎屑切下或在配药过程中注射器针头多次穿刺瓶塞,针头切下的胶塞,均可造成液体中不溶性微粒大量增加[2],护理人员静脉输液过程中手部不仅有微球菌属,棒杆菌属等条件性致病菌,还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所以重视手卫生是对患者生命安全负责[3]。如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易引起静脉炎,周围浅静脉药物性静脉炎的发生率高于中心静脉置管[4]。
1.2 人为因素 护理队伍年轻化,低年资护士缺乏慎独意识,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淡薄,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及敬业精神,工作中存在查对不严格,特殊药物指导不具体。护理人员对新药知识掌握不够,医院对药学知识培训力度不足。社会,媒体等对医疗机构人员缺乏公正的评价,医院生存环境不令人满意导致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科室公用药品多,未分类管理按要求放置。
2 临床用药安全管理措施
2.1 明确药品管理职责 护理管理人员应对护士进行药品管理培训,加强法律知识教育,强化法制意识,规范药品管理,科室指定护士参与管理,每月定期全面检查科内药品,明确每月必查的药品及每班必须交接检查的药品,所有药品保证按有效期先后顺序放置,并按照药品的性质选择不同的保存条件和环境,如遇光易变质的药品使用棕色容器或纸盒包装,如盐酸肾上腺素,氨茶碱,维生素类等,片剂,针剂使用原包装,建立药品检查记录本,加强护士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护士长不定时检查,与奖金挂钩,同时加强对新药知识的学习,建立药物说明说文件夹,随时学习,及时掌握药物知识。
2.2 简化公用药品,完善药物保管工作 科室应建立合理药品储存基数,分类定位放置,定期清洁,高危药品使用红色标识,毒麻分类放置和管理。从静脉输液的规范化,药物配置,输液速度监控等多方面对患者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常见的护理风险应急处理预案,特殊用药后的观察常规,制定用药实行双核对等制度,使护理人员有章可循,规范管理,降低用药风险[5]。
2.3 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培训 护士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护士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非技术上的原因和业务水平问题[6]。科室每月进行护理安全分析,提高护士对护理风险的评估和防范能力,建立奖励机制,加强护士间团结协作精神,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对患者病情,治疗,操作等主张多问一句话,多进行一次关注,有效唤起相互间有意注意,弥补工作中的漏洞,防范护理差错,避免视而不见,见而不知所以然的现象。通过互查与自查及不定时的抽查,护士长针对护理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每周总结,每月考评,以此激励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自律能力,加强慎独精神。
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特别是危重患者使用药物种类多,在用药过程中注意配伍禁忌,必要时开放2~3条静脉通路,注意液体输注前后的配伍禁忌,如丹参酮与左氧氟沙星,盐酸氨溴索等都有配伍禁忌,配伍后浑浊析出结晶可引起输液器头皮针阻塞。细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给药时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到分餐发药,餐前餐后分开发放,特殊药物详细交待,必要时当面服下,出院患者口服带药详细交待并列出出院带药用法,用量,加强患者童谣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外出患者应用温馨提示牌,静脉用药必须充分溶解,避免干粉残留和抽吸不尽,液体做到现用现配,尤其是抗生素,特殊用药过程中悬挂特殊药物标识牌,加强护士及患者的重视,输液卡实时记录,根据病情和液体要求调节输液滴速。工作中推行使用精密输液器,2000年国家要求输液器终端滤过器的滤除率应在80%以上,不但可以有效滤除不溶性微粒,而且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静脉炎和疼痛的发生,避免了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给患者带来的危害,保证了静脉输液的安全,精密过滤输液器纳污能力强,过滤精度高,微粒滤过率达95%,药物吸附率低,可有效阻止微粒对人体的危害[7]。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学习专科相关知识,提高对患者用药疗效的观察。因心内科突发事件多,应急患者多,抢救机率高,采取弹性排班,新老搭配,避免护士超负荷工作,最大程度的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工作效率,也体现人性化管理。
3 小结
安全用药是减少护理缺陷,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通过总结分析当前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本科室对心内科患者的安全用药从健全各项安全用药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入手,通过以上安全管理措施的落实,构建了安全的气氛,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心内科患者安全用药的重视程度,使护理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有效防范了护理差错。
参考文献
[1] 陈秋云,何锦文,黄赛玲.不同静脉药物放置环境药液质量的对比研究 [J].海峡药学,2010,22(1):23.
[2] 付艳红,路凤清.控制输液微粒的有效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59-160.
[3] 刘永华,祝洪珍,李红芹.静脉输液操作护理人员手部病原菌污染的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7(18):961.
[4] 赵晓辉,曹樱花.静脉输液治疗并发症及预防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36(15):39.
[5] 刘秀珍.临床静脉输液风险管理与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0,8(29):1231-1232.
[6] 吕彩霞.临床静脉给药中的安全隐患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8):3.
关键词:部队食品安全;管理;食品检测;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01.6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近年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频发生,其数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如2001年发生在浙江省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块”案件;重庆市“毛发水”酱油事件;广东省劣质大米案件;江西省河豚鱼中毒案件;内蒙古死因不明羊肉案件;天津市输液瓶灌装酱油案件;江西省病死猪肉加工食品案件;重庆市非法加工伪劣食品案件;因使用“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广东省信宜县百余人中毒案件;再到前几年的孔雀石绿、苏丹红、大头婴儿、三氯氰胺案件等等。此外,涉及到因假酒、农药残留、食品或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导致人员死亡和大批人员集体住院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但这一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大约为20~40万人。食品安全的复杂性、隐蔽性和危害性日益突出,食品安全事件不断曝光,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也使部队官兵饮食保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部队食品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后勤业务部门和广大官兵的重视。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条件影响,部队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漏洞和隐患。对此只有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形成合力,加强管理,才能确保“官兵”饭碗安全。
二、部队食品安全面临的问题
(一)官兵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由于部队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直按照自我保障模式组织伙食,多数官兵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对食品安全知识知道不多,认为食品安全就是就是“吃的卫生”,具有相对较高的耐受能力,缺乏自我保护,微小症状不易受到重视,与我国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还不相适应。
(二)食品采购人员安全检查意识不强。
部队食品是有生活服务中心、司务长、炊事员等后勤人员采购。这些人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的食品检验、检疫知识学习和资格认证,导致食品检验记录在本子上,落实在形式上。
(三)卫生防疫队伍不稳定。
部队基层卫生防疫专业队伍缺编,人员不稳定,没有专职防疫医师,大都有临床医师兼任,缺乏平战时卫生防疫专业知识,工作指导不得力,仅局限灭鼠灭蝇,不能进行食品取样检验;不少基层单位检疫设备少,无法进行水质测量和食品卫生检疫。
(四)基础卫生设施建设不规范。
不少基层部队的生活卫生设施陈旧,垃圾场无密闭设施,不能做到日产日清,致使蚊,蝇等不到有效的清除。多数单位只注重官兵宿舍,文体娱乐,荣誉室等场所的建设,对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关注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营区的环境卫生质量。
(五)食品检验制度落实不严。
部队在抓食品卫生中,有时存在领导强调抓一抓,上面检查了查一查,出了问题管一管,重营区,轻野战条件下的食品安全,重经济效益、轻隐患问题排查,重关键环节,轻平时人才培养等现象。
(六)食品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部队食品安全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科学的运行管理机制,表面上管的单位很多,有战勤、卫生、军务、防疫、服务中心等部门,职、权、责不够分明,联合统管、依法管理的运行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导致食品安全隐患预防,排查不及时,不深入。
(七)检验排查手段较为简单。
目前部队配发了食品检验检疫箱,但懂操作化验的人员很少,并且只有这一种单一仪器,食品检测验收主要依赖地方质检和卫生部门,立足自我完成检查验收的手段和能力较弱,一般的检查验收只是通过表面现象观察和经验来判断。
三、加强部队食品安全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加强官兵健康教育。要把培养官兵良好的文明卫生素养,增强自我防病能力作为健康教育的目的。采取广播,录像,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组织学习《部队卫生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法》等法规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知识竞赛,围绕“饮食卫生制度的标准,基本常识和基本操作等方面展开。同时重点加强对食品采购、运输、储存、加工制作、食堂卫生管理等教育。在宣传教育中要统一组织,统一考核,确保工作的落实,从而促进官兵良好饮食卫生习惯养成。
(二)是加强卫生防疫专业队伍的培养。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作为技术骨干,派出进修和短期预防医学培训为搞好部队饮食卫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指导,同时要加大投入,配备必要的卫生防疫设备,以保证饮食卫生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主副食验收要“六看”。即看经营者是否有营业执照,资格是否合法;看食品包装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产品标准号等内容;看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或失效日期,注意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限:看产品标签,注意区分认证标志:看食品的色泽,不要被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食品所迷惑;看散装食品经营者的卫生状况,注意有无健康证,卫生合格证等相关证照,有无防蝇防尘设施。
(四)是落实安全制度是“关键”。坚持把严格落实饮食安全制度作为伙食保障的关键环节来抓,针对部队的实际采取抓预防、查隐患、堵源头的方法,及时对供应商进行调查走访,经审查合格后方可签订食品供应协议。坚持每周对饮用水质进行化验,坚持周期性对食物留样、餐具消毒、食品采购索证、流水洗菜等规章制度,从而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五)是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官兵“盘中餐”进行监督。借助远程可视系统和局域网,通过内部信息监控中心,直接抽查,对饮食卫生进行严格监督。同时加强疫病防控教育,从食品和饮食习惯上杜绝疫情传入。
(六)是发挥群众监督作用。食品安全涉及每个官兵的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抓好食品安全是官兵共同的责任,因此在挑选担任司务长,给养员等人选时,应选择责任心强,思想觉悟高的士官担任,发挥一线安全员的作用。从而共同搞好食品安全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利,王岳.部队基层饮食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利福霉素钠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2(b)-0012-03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Rifamycin sodium in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of patients with tuberculous meningitis by HPLC-MS/MS.Methods Column was XTerraRMS C18(4.6 mm×100.0 mm,3.5 μm).Mobile phase was Ammonium acetate (0.01 mol/L)-Methanol(10:90).Flow rate was 0.4 ml/min.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 was used by HPLC.Results The linear ranges of 0.4-4.0 μg/ml (r=0.9997) was better;Detection limit was 100 ng/ml.Conclusion The method is simple,rapid,accurate,and it can be used for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Key words]HPLC-MS/MS;Tuberculous meningitis;Cerebrospinal fluid;Rifamycin sodium
结核病,又称痨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它曾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并夺取数亿人的生命。自1944年发现链霉素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及1962年利福霉素应用于临床以来,异烟肼等大量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开创了以利福霉素、利福平、异烟肼为主的结核化疗时代,并使流行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结核性脑膜炎(tubercular meningitis,TBM)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是结核病中最严重的一种,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并发症,最终引起患者死亡或遗留严重后遗症[1]。
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是应用现代分析技术测定患者体液中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浓度,以优化设计或调整给药方案,以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疗效,减免毒副作用的药学技术方法[2]。TDM是近代临床药物治疗划时代的重大进展之一,也是结核化疗中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血药浓度监测只是TDM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拟建立测定抗结核药物利福霉素在TBM患者脑脊液中浓度的方法并进行分析,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以避免药物过量引起的不良反应及药物不足导致的治疗失败,也为今后其他项目(尿药浓度、痰药浓度、胸腹水药物浓度等)的TDM工作提供依据。
1仪器与材料
质谱仪:美国AB公司API3200LC-MS/MS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LC-2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大气压化学电离源[3];流动相为醋酸铵(0.01 mol/L)-甲醇(10∶90),醋酸铵、甲醇为色谱纯,利福霉素c为标准品。
2方法与结果
2.1分析条件
2.1.1液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沃特世公司C18柱,标准:4.6 mm×100.0 mm,3.5 μm;流动相:0.01 mol/L的醋酸铵-甲醇(10∶90);流速:0.4 ml/min;柱温:室温。
2.1.2质谱条件 减簇电压(DP):95 V;碰撞室入口电压(CEP):20 V;Q1入口电压(EP):8.0 V;碰撞室出口电压(CXP):20 V;离子源电压(IS):5500 V;碰撞电压(CAD):8.0 V;离子源:APCI,ESI;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温度(TEM):500℃;气帘气(CUR):20 psi;GS1:50 psi;GS2:50 psi;MRM:719.9/688.2,CE:35 V;MRM:719.9/660.1,CE:40 V;MRM:719.9/295.0,CE:62 V[4-6]。
2.2溶液制备
2.2.1利福霉素钠标准储备液制备 称取利福霉素钠对照品0.010 03 g,置100 ml量瓶中,配制为100.3 μg/ml的溶液。
2.2.2利福霉素钠工作溶液制备 取利福霉素钠标准储备液, 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水(50∶50)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0.03 μg/ml的工作溶液。取10.03 μg/ml的利福霉素钠工作溶液1 ml置100 ml量瓶中,加甲醇-水(50∶50)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100.3 ng/ml的工作溶液。
2.3样品的来源和制备
2.3.1样品的来源 TBM患者脑脊液:2016年1~6月在内蒙古第四医院住院的TBM患者,住院期间行腰椎穿刺术取脑脊液。
2.3.2样品的制备 取患者脑脊液1 ml置15 ml塑料离心管中,精密加甲醇-水溶液(50∶50)4 ml,涡旋3 min,溶液经微孔滤膜(0.45 μm)过滤后,供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7]。
2.4 LC-MS/MS的条件
2.4.1 LC-MS/MS的条件选择 筛选不同的液相色谱柱及色谱、质谱条件[8-11],最后确定为“2.1”项下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检测利福霉素钠,应用“2.1”项下的色谱-质谱条件进行分析。
2.4.2标准曲线 取2 μg/ml的标准溶液,分别进样1、2、4、5、6、8、10 μl,用“2.1”项下的LC-MS/MS条件进行测定,得到定量离子对719.9/688.2的峰面积。以测定浓度(X,μg/ml)为横坐标与峰面积(Y,counts)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线性方程为Y=5.22e+004X-1.52e+003(r=0.9997)。结果见表1、图1,提示利福霉素钠在0.4~4.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4.3检测限 将100 ng/ml的利福霉素钠工作溶液进样5 μl,得信噪比S/N=3.6,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0 ng/ml。
2.4.4精密度试验 将利福霉素钠制成0.4 g/ml的标准溶液6份,分别通过“2.1”项下的方法检测,得到的峰面积分别为19 754、18 965、20 038、18 997、19 765、18 661(RSD=2.9%),方法精密度较好。
2.4.5稳定性试验 将0.8 μg/ml的利福霉素钠标准溶液分别于0、1、4、8、12、24 h分别进样5 μl。采用上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条件进行分析,得到峰面积分别为38 970、41 120、40 665、38 385、38 100、36 919(RSD=4.1%),显示利福霉素钠在24 h内稳定。
2.4.6实际样品的测定试验 以时间(min)为横坐标,以响应浓度(cps)为纵坐标,分别做阴性对照色谱图及利福霉素钠对照品色谱图,分别见图2、3,应用本方法测定6例不同TBM患者脑脊液中利福霉素钠的量分别为0.51、0.43、0.40、0.68、0.35、0.28 μg/ml。
3讨论
利福霉素为半合成的广谱抗菌素,它对分枝杆菌,特别是对结核菌有强力的抑菌作用。利福霉素行静脉注射或局部应用效果较好,口服几乎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药代动力学方面,单次静脉滴注利福霉素钠0.5、1.0、2.0 g后的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28、46、90 mg/L,1 h后即下降至50%左右。每6小时静注利福霉素钠0.5 g,稳态血药浓度为36 mg/L。血浆蛋白结合率
同时,利福霉素的杀菌能力与药物在病灶区域的浓度有密切关系,但其具有肝脏毒性、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症状、血小板减少症和变态反应等严重的毒副作用[14]。因此,本课题通过监测生物体液中药物的浓度,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尽量减少毒副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液质联用技术在分析药物及其在各种复杂生物基质(全血、血浆、尿、胆汁及生物组织)中的代谢产物时,由于其选择性强、灵敏度高,不仅可以避免复杂、繁琐、耗时的样品前处理工作,而且能分离鉴定以往难于辨识的痕量药物代谢产物,尤其是串联质谱(MS/MS)的应用,通过多反应监测(MRM),可以大大提高分析的专一性,改善信噪比,提高灵敏度,从而快速、方便地解决问题[15]。
本研究采用液质联用的方法对TBM患者脑脊液中利福霉素进行检测,具有方法灵敏、准确、稳定性好等优点。脑脊液中药物浓度监测只是TDM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通过建立结核药物监测的方法并进行药动学分析,以制订合理的给药方案,为今后其他药物治疗学监测工作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梁莉,刘丽蓉,乐军,等.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组学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3863-3866.
[2]黄亮,张伶俐,李幼平,等.国内外治疗药物监测指南现状的循证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6,16(4):451-459.
[3]AB公司食品安全分析及应用技术专辑[Z].2013:23-70.
[4]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二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496-500.
[5]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与药品检验仪器操作规程(2005年版)[M/CD].北京:中国医药科技电子出版社,2005:231-235.
[6]韩峰,周亚丽.中成药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的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51-52.
[7]杨晓萍,张晓惠,黄艳萍,等.RAM-HPLC在线富集技术检测脑脊液中利福平的浓度[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5, 35(11):1628-1632.
[8]张晓东,朱叶青,朱慧珍.LC-MS/MS法y定牛肉中玉米赤霉醇的残留[J].北方药学,2008,5(3):13-15.
[9]郑国钢.雷米普利胶囊的质量、稳定性及生物等效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10]刘晓茜,姚亚敏,马芳,等.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利福布丁[J].华西药学杂志,2012,27(2):184-186.
[11]谢英新,王丰.HPLC-MS联用技术在药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药,2007,5(19):495-496.
[12]罗忠枚,夏小冬,崔玉彬,等.利福霉素类抗生素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2,37(4):308-311.
[13]杨玉.利福霉素和利福平[J].江苏医药,1975,2(127):46-52.
[14]王延涛,李爽,夏玉朝,等.利福霉素的研究新进展[J].当代医学,2016,22(6):16-22.
[15]刘祥东,梁琼麟,罗国安,等.液质联用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J].药物分析杂志,2005,25(1):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