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档案如何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档案管理;有效开展;方式
一、档案工作创新,要解决好四个关系问题
(一)创新与基础的关系
工作创新不是凭空想象,不是“空中楼阁”,创新必须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建国以来,我国档案工作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工作经验,档案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作体系,这些基础对我们今后的工作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是创新的根基,因此,创新绝不能抛弃这个基础,要在认真研究、总结过去的基础上,分析现在和将来的形势,在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
(二)创新与现实的关系
工作创新不能脱离实际。当前,档案工作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在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过程中,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档案工作还处于受多种条件限制发展较慢、社会档案意识不强、档案部门工作不到位、档案事业发展后劲不足状态。创新就要重视现实,面向未来,从实际出发,围绕如何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打好基础、快速发展上求突破。
(三)创新与学习、借鉴的关系
学习是创新的基础,借鉴是创新的阶梯,创新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目的。档案工作创新既要学习本行业专业知识,借鉴本行业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又要学习相关专业、其他行业知识,借鉴其他行业和专业创新方。
(四)创新与实践的关系
创新是事业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绝不能是虚无飘渺的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都要经过实践检验,凡是对事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创新,都要大力推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二、服务手段创新
(一)建立档案馆(室)网页,开展网上利用服务
随着档案馆(室)内部局域网的建立,档案部门将充分利用企事业单位的网站制作自己的网页,积极组织上网数据和信息,使档案管理服务系统联上企事业单位网站,实现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
档案馆(室)与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部门可加强密切配合,建立“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该中心设在企事业单位档案馆(室),是企事业单位信息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文件(档案)数据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网站内各单位的归档电子文件,并在网站上提供有限制性或非保密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服务,实现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共享。其优点是覆盖面广,内容丰富,利用率高。
(三)电子文件的自动上传收集
目前在单机上形成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工作,已成为档案管理部门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传统纸质档案收集有很大差异的是,许多电子文件的形成通过下载和上传就完成了,因此,档案部门可以改变传统工作模式,在网页上建立电子文件自动上传的工作窗口,在第一时间将其收集到,并在档案馆(室)的服务器上归档。
(四)开展在线服务
传统的档案利用方式,如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参加档案展览、阅读档案复制件或公布件,特别是到档案部门利用档案原件的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里必然要发生变化,至少是部分变化。社会的全面信息化改变了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使人们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希望通过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获得多种信息。因此,被动的、手工式的档案提供利用方式必然逐步被主动的、现代化的档案服务方式所代替。
三、拓展服务领域
(一)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多主体
由主要为企事业单位内的对象服务转化为社会全方位服务,已成为档案管理者的共识。这是因为档案部门既要面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一切社会活动中利用或可能利用档案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又要针对性地为特殊利用者提供特定服务。信息化社会中,人们对各类信息的需求日益迫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事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建设、行政管理活动变得越加复杂,越离不开信息服务。对档案信息的单一需求必然将被对档案、文件、图书、情报检索资料的综合需求所代替。
(二)兴办服务实体,发展档案产业
处于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的角度看,档案人员不再单纯是档案的保管员,还应是档案信息财富的拥有者和提供者;档案馆(室)也不再是单纯的收藏机构,还是档案信息的聚集中心、交流中心和信息技术的用户。知识经济时代档案馆(室)的改革创新方向就是走信息化道路,在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上,创建档案信息服务产业,建立以档案信息搜集、加工、贮存、检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工作实体。
(三)加强横向联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现状分析;措施探讨
0.引言
档案资料真实反映了事业单位发展历程与日常工作巨细,能够为事业单位行政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也能为基层政府的发展规划提供正确指导,是广大职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凭证。可见,档案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现实意义。鉴于这一职能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管理现状亟待改善,只有提高全员认识、加大投资建设、注重队伍素质,才能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为事业单位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
事业单位档案建设旨在能够更好地为广大职工与政府服务。实践中,大多事业单位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都涵盖了有如在领导干部组织与职工群众的支持下,利用完整、全面的档案信息为社会主义新事业单位建设加强宣传,为促进和谐事业单位发展提供可靠参考的资料;为单位建设发展理念的完善提供指导与借鉴;探索、构建和谐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基本体制,认清事业单位档案工作层等方面强化档案管理工作;帮助职工群众加强对社会主义新事业单位建设的认识,为当前和谐建设提供理论支撑,规范各部门档案管理的监督工作,以保障事业单位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发展。
2.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中常见问题
(1)档案管理配套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健全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必须配备完整且匹配的相应基础设施与监管机制,但当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档案管理软、硬件条件较差,有如档案柜架等基础设施的配备装具参差不齐,致使档案工作陷入被动局面。甚至部分基层档案室建设缺乏专项启动与维修资金,纸质档案资料在长时间的存放下出现霉变、虫蛀等现象,而就这一现象,由于资金的匮乏而使得电子化档案室或数字化档案室建设遥遥无期。另外,部分事业单位未设置档案管理机构,在进行档案资料查询与使用等程序操作时极为繁杂,加上专业管理人员的缺失,现有档案资料不能得到及时整理与妥善保管,形成档案信息完整性与安全性两相堪忧的局面。
(2)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就我国目前基层的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档案管理工作局限于行政管理阶层,对基层档案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存在部分领导对社会主义新事业单位建设认知偏差现象,比如只关注单位经济效益与发展前景,漠视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导致内部档案管理工作长期缺乏有序部署与严格管控,档案资料的收集归档不全、整理不规范、散乱等现象严重,继而造成大量资料信息在长期管理工作不当的前提下流失残损,难再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资料凭证。
(3)档案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据笔者于多地交流学习所获,当前大多基层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队伍普遍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现有任职工作人员部分从其他科室或部门抽调任职,或是部分未经正规业务技能培训的非专业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流程不熟悉,对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基本上都没有相对深入了解,很多情况下这一类档案管理人员是身兼多职,工作任务重但待遇低,从而丧失工作热情,同时也就难以为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人力与技术支持。
3.提升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效能的措施探讨
(1)健全档案服务体系,充分发挥档案作用。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标主要是能够使得单位内部档案得以科学、合理地使用,以期让档案管理工作能充分发挥在事业单位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并实现事业单位的和谐发展。由此,建立健全的档案服务体系建设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档案信息资源,优化事业单位工作的档案信息查询服务,最大程度的将程序便捷化、简易化;其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在公开部分档案资料的同时,严密布控档案信息的安全工作,让档案资源真正意义上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事业单位建设。
(2)转变过时思想观念,指正领导高度重视。工作实践中,笔者发现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首要局限点在于大众对档案管理观念的认知偏差。基于这一前提之下,单位各层应转变原有思想观念,从意识层面提高对事业单位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强化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事业单位档案工作中,深入学习国家与党的政策方针,狠抓各项任务落实,提高服务意识,改革以往被动工作格局,以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安全性与效益性为原则,以宣传栏、广播电视、网络等为宣传平台,以事业单位干部与广大基层群众为宣传对象,逐步强化相关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明确划分各级部门权责归属,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供全面保障。
(3)积极开展定期培训,强化管理人员素质。定期专业培训活动能够不断强化管理人员的基础理论知识,而只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充分了解到本职工作职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了解当前国内外档案管理最新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自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逐步提高专业技能,才能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须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体系得以不断完善,很大程度上要倚重于高素质的档案管理队伍。打造一支业务熟练、政治觉悟高的档案管理队伍,不仅要严格把关人才的筛选,还要在革新管理工作骨干思想观念的同时注重队伍年轻化建设,招用热爱档案工作、综合素质良好的青年基层工作人员投身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事业。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留住人才,首先必须为他们提供良好工作环境,落实正式编制,提高福利待遇,使人才能够专注于本职工作。除此之外,对于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也不可怠慢,明确培训目标,组织档案管理人员深入业务知识与相关法律的进修,相互交流工作经验与心得;在提高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还应要求相关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基本信息技术,为电子档案室、数字档案室建设与推广奠定技术基础。
(4)夯实管理工作基础,建立严谨规章制度。笔者认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要在提高认识、加强重视的基础上,加大建设资金的投入,为档案管理工作以专款专用、准确预算、恰当使用、详细记录、及时结算等位为准则设置专项资金,优化工作机构设置,在综合考虑实际情况与能力范围情况下,积极投建电子档案室或数字档案室,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事业单位档案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环节的安全便捷。此外,还应秉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与党的相关方针政策为依据,结合工作具体情况来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规范与奖惩机制,为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
进行档案管理,一个标准化的流程是十分必要的。一套科学、可操作性强、合理、适用的档案管理办法会减轻企业档案管理的难度,增强档案查阅、修改等工作的方便性。要对组织领导、职责分工、奖惩机制、岗位培训等等方面做出系统化、标准化的体制建立。对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分类、归档以及竣工后文件的编制、交接验收等提出具体要求。
2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工作及要求
多媒体工具的运用和标准化工作流程的的制定,提高了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效率,简化了档案查阅的复杂程度,但对于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对此我们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进行培训。
2.1建立学习考核制度
有效提高档案管理的准确性、全面性、真实性和完整性,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基础的电力工程建设知识,对多媒体工具的熟练运用以及标准化流程、步骤的熟练掌握,这离不开系统的培训与考核机制。首先,应制定档案室职员的学习规划,请专业的教师团体对档案员工进行培训,或科室内部培训。给科室员工制定详细的课程表、授课时间、及所学内容的规划,做到每一位职员都有学习新知识的机会与时间。其次,加强员工的考核机制。制定了职员的学习规划不代表职员能真正熟练掌握,因此需要我们建立考核机制,进一步激励职员学习的积极性。日常工作中做一些档案整理的实际操作练习,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并记录到员工绩效。对于学不会和不肯学,以及积极性不高学不好的员工进行有效处理。对档案室的管理人员也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提高员工积极性,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怎么处理学不会、学不好、不肯学的员工都需要管理人员进一步探索。
2.2提高电力企业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意识
档案管理对于电力设施的运行,改建,设备升级,企业自身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思想必须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头脑。对于企业经济效益来说,如何控制成本、减少开支、如何保障自身权益、做到账目透明、如何记录企业真实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等,电力建设工程档案提供了有效凭据。从电力设施的运行、改建、扩建等方面来说,电力建设工程档案提供了有效依据。只有从根本上认识了这一点,电力工程企业才会真正把电力工程的档案管理做好。电力工程的档案管理不是一个档案管理室就能做好的,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需要电力企业的负责人有效重视。必须在全企业树立这一思想,把这一思想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提高认识,还需要我们建立遍及全公司的档案管理网络。加强各施工单位、各合同方的深入、有效沟通,统一各单位档案管理的标准,步骤,要深入到每一个施工单位,每一个设备厂商,每一个材料供应商。在电力建设工程开始,就要统筹各方,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网络,细化责任到个人,定期核定审查各部分的档案管理进度,做到有效管理。对于不配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的部门,不配合电力工程档案管理程序的个人,做出有效处理,整顿。以推动电力工程档案的透明化和标准化。
2.3如何应对电力施工过程中的不同步
在电力工程进行中,各施工单位的工作进度,难易程度都各不相同,加之建设工期较长,施工单位众多,工期不能统一,无形之中给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增加了很多负担。面对这一情况,需要我们时时做好档案的收集、审定、整理、验收的相关工作,细化到每一工程,做到一工程一验收。时刻追踪各项工程的进展情况,档案的收集整理验收要与工程进度保持一致。从工程开始的建档,到工程进行中的档案整编验收,再到每项工程竣工时的审定整理,再到全部完工时的档案汇总整理与验收归类,这四个过程缺一不可,必须做到实时追踪、实时管理、把档案管理从以前的最后一个环节,贯彻到整个电力工程施工项目的始终。
3结语
关键词:出租车;档案管理;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F57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232-1
1 中国目前出租车情况
据统计,在中国城市出租车数量排名表中,依次为北京 6.3万辆名列第一。上海5万辆,天津3.5万辆,香港1.8万辆,武汉1.8万辆,沈阳1.7万辆,广州1.6万辆,哈尔滨1.2万辆,长春1.2万辆,西安1.2万辆,杭州1.16万辆,郑州1.1万辆,大连1万辆。万辆以下城市依次为南京9000辆,深圳8500,济南8500辆,成都8200辆,太原8200多辆,重庆8000多辆,济南7800辆,青岛7500多辆,昆明7000辆左右,长沙7000辆,石家庄6700辆,湛江4000多辆,温州3300多辆,宁波3300辆,苏州3200辆。如此众多的出租车,如何加强管理、如何建立数字化出租车档案,这对于规范出租汽车经营秩序、打击无证非法营运、减轻司机负担、建立行业稳定机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出租车行业面临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租车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我们国家档案学理论也处于始终不断的创新和建设之中,人们对档案的认识也有一个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改革、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尤其是计算机、互联网、智能通讯工具技术领域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存储已经告别MB量级、GB量级,正在挺进TB量级。如今以TB量级的存储硬盘已经被广泛应用,存储信息量正在以几何级数迅猛发展,尤其是云存储技术的广泛应用更为出租车档案管理数字化打开了方便之门。互联网技术已经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查询千里之外,甚至远隔重洋、万水千山之外的信息业可以信手拈来。如何适应信息化技术发展,不断创出租车新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充分发挥出租车档案的作用,促进经济建设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是每一个出租车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并且不断钻研的新课题。
出租车基数大,套牌、违规、违法经营在所难免,监管难度可想而知。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体制不顺、法规滞后、行业定位不清晰等原因,出租汽车行业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造成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影响了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造成,停运等问题接连不断,在网络上搜索“出租车停运”便可查询到数十起出租车停运、罢运事件,甘肃兰州市永登县发生上百出租集体罢运事件就是由于当地非法营运的“摩的”和出租车数量日渐增多,严重影响了合法出租车的收入。据参与罢运者反映,罢运前县城有700多辆非法营运的“摩的”和出租车。这些非法车辆和合法出租车争抢客源,展开低价恶意竞争,导致他们的收入大幅度下降,每天营业收入只有20元左右,只能维持基本生活。从事非法出租车营运的主要是县城一些私家车车主,他们为了补贴自己的用车费用,偷偷从事非法载客业务,营运时间和地点随时变换,即使被交通部门执法人员抓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也只能罚款了事,而不能吊销行驶证、驾驶证,起不到威慑作用。于是出现非法出租车被交通部门“抓了罚、罚了放”的恶性循环现象。
3 对出租车进行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全国具有合法运营手续的出租车110万辆,万辆以上的城市十几个,如此众多的出租车只靠管理人员路检、路查很难从根本上杜绝非法营运和套牌等违法违规现象,必须从建立出租车数字化管理档案入手,采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手段对出租车进行管理,出租车档案数字化管理是对现行档案管理模式的重大创新和改革,这项改革牵涉面广,数据量特别大,涉及历史档案堆积如山,如何对这些历史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存储,在档案数字化管理进程中如何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如何做好各种档案管理软件开发,如何实现纸质档案和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平稳过渡值得深思,改革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草率行事,必须积极稳妥的进行改革,确保出租车档案数字化改革实现新的飞跃。
4 数字化管理出租车的具体措施
4.1 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出租车档案数字化管理需要一大批熟练掌握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更新知识、更新技术、更新观念,在数字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扫描技术、数据库技术、OCR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存储等项技术领域进行重点培训,让专业技术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设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熟练掌握影音、图片编辑和保存,掌握档案管理数据库工作原理和应用。熟练进行档案数字化管理技术,为出租车档案管理创新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2 做好出租车档案数字化管理软件开发
众所周知,一款好的软件用起来得心应手,一款BUG过多的软件使用起来不仅麻烦,还容易造成数据丢失,微软公司(Microsoft)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软件Windows全球市场占有率一直遥遥领先的重要原因在于该公司在Windows操作系统软件研发过程中舍得资金投入,舍得重金聘请软件开发高技能人才。在出租车档案数字化管理软件开发问题上不要做无谓的盲目开发,实现出租车档案数字化管理软件开发一劳永逸。
4.3 确保数字化档案管理数据安全
【关键词】档案管理创新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档案作为公司一项宝贵的财富,已不再是简单的资料收集与保管,它已经成为公司前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公司档案综合管理如何与时俱进,怎样突破传统的思维和工作模式,进而增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的前瞻性,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档案管理现状
档案的形式多种多样,文书和技术资料等是档案的主要形式。文书档案包括文件材料、手稿、电报、书信、会议记录等一切书面材料,以及录音、录像、影片、唱片、照片、画片等形象化记录材料。技术档案主要是技术设计的图纸、数据、工艺流程、技术原理、设计方案和报告、技术说明书以及操作方法等。它们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服务性的特点。但长期以来,档案管理工作并未被部份公司重视,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档案管理概念模糊,造成不必要浪费
在档案及档案价值的理解和把握上趋于数量化、片面化,单纯地认为档案装订和归档应该多多益善,缺少对档案综合管理、利用的现实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的高效能考虑,尤其是在档案价值的鉴定上表现为概念模糊,操作混乱。比如个别单位为了应付归档任务,将大量的申报表进行装订、归档,造成了人财力的大量浪费。
(二)档案管理手段滞后,难达档案最佳效果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缩微技术的新型模式档案的大量出现,给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传统意义上的档案管理模式与信息社会化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利用计算机对信息资源进行智能检索、分析和处理等技术革新和普及工作亟待加强。如电子公文和电子信息如何高效、规范地收集、归档,尚需进一步探讨。为此就有个别公司更新了管理设备,但档案管理人员在具体工作中还是采用过去的工作方法,不能积极主动地适应现代管理方式,不思创新,做表面文章,结果把管理现代化搞成了表面化、庸俗化,严重影响了真正实现档案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二、新时代档案管理方面
档案管理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现代化的设备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及相关的社会环境等。要实现对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增强主观能动意识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技术信息飞速进步,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步成为日程工作非常重要和必须的。首先,各级部门应高度重视,层层抓落实,防止工作流于形式。增强全员参与档案工作的主观能动意识。组织人员到各征收单位指导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档案管理保证专人、专库、专款专用。其次,规范档案工作程序,完善管理制度。加大对档案工作的目标考核力度,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档案管理措施、标准,在规定时间内对各单位进行严格考评,把工作任务、责任量化、细化,分别交予相关单位领导、直接责任人。
(二)提升档案质量,增强价值意识
所有档案都有一定的价值,但不能保存所有档案。对有参考选用价值的档案文件进行收集、登记、归档,充分实现档案资源的保值增值。根据国家档案局信息化建设精神和自治区档案局制定的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部门关于档案室的信息资源建设质量、档案网络建设的标准也应加大工作力度,电子公文如何实现保值增值方面,应按照国家档案局颁布的《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办法,避免政出多门、责任不清现象发生。
(三)实现档案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加强档案管理单位和执行人员全员参与档案工作的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档案综合分析职能。加大对档案工作的投入力度、宣教力度、奖惩力度是体现服务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是硬件设施投入方面,建好、维护好档案室是保证档案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性工程。做好档案库房的温湿度等指标达到国家标准,保证档案保存的质量。在抓好人员服务上,应着重强调对档案工作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目标管理意识和奖勤罚懒原则,提高对档案工作的认知性、紧迫性和时代性,使档案人员最大范围地为档案工作站好岗、执好责,继而使档案工作最大限度地为中心工作铺好路、服好务。
二是要按照档案工作的规律和程序,指导、协调好各文书部门、业务部门的各种档案的立卷和归档工作。对档案进行集中统一管理,注重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必须抓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鉴定,统计、移交和利用等七个环节,尤其是要抓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抓好利用档案的环节,使其他环节又服从和服务于利用这一环节。
(四)档案团队建设,增强信息意识
优化人员结构,合理配置,是实现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因素。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公司对档案工作的投入较小,尤其是偏远地区过档案管理和计算机知识人员又极为短缺,在这种形势下,档案人才问题就显得更加突出。因此,档案管理系统要建立一支有较高政治品质、良好职业道德、渊博学科知识、具有高科技能力的档案干部队伍,任务还十分艰巨。
首先,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是推进档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方面,要以现代化的技术要求为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针对档案工作者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有步骤、有计划地对档案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从工作岗位和个人基础条件出发,突出重点,尽快解决档案人员的知识结构老化问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提高档案人员对相关学科如经济、管理、科技等知识的扩展能力。还要要求档案员不仅掌握计算机数据库的管理技术,还要熟悉档案室情况,及时跟踪、了解档案业务最新领域及其发展情况,使档案人员视野开阔、技术全面,整体素质显著提高,逐步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需要。
其次,作为档案工作者本身,要不断进行自我加压和充电。要在综合素养上下功夫,即具有能够敏锐地发现信息、确定何时需要信息、需要什么信息与检索、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及修养,增强信息意识,使自己不但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重点充实信息学、传播学、图书馆学、行政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相关知识,不断增加知识储备。
最后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实现其职能,只有察往才能知来,才有可能在遇到问题时做出正确决策,从这一意义上说,管好档案、用好档案,直接影响到公司的整套管理模式和理念。因此,让档案工作尽力为公司正常发展,做好系统信息化建设服务,是各公司必须坚决贯彻的档案工作方针,也是所有公司以适应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益发展的需要。
结论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是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必须,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容忽视。这些问题有些可以由档案部门自己解决,有的则需要积极争取,多方协调,甚至需要变动有关法规以适应形势的需要。还有一些问题则并非近期所能解决。我们应正视并想方设法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改革顺利进行。忽视这些问题,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定的麻烦,甚至导致改革事业的搁浅。
参考文献
[1]田晨毕小青—知识视角下的企业文档管理[J]—档案学通讯—2001(01)
[2]特里•库克—电子文件与纸质文件观念[J]—山西档案—1997(02)
档案信息资源库,依托政府信息公开和现行公开文件,把与民生有关的各类档案,现行文件优先进行整理编目并提供利用。这次档案信息资源进社区活动提供的档案资源共有3个方面:一是政府公开信息。内容包括政府各级职能部门及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应向社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职责范围内办事服务事项的依据、条件,程序,标准、时限,需提交材料,表格、收费标准以及具体办事服务机构名称、办公地址、办理时间、咨询投诉渠道等;法律库,工作动态等。二是民生档案利用指南。包括青岛市和城阳区两级档案馆和机关涉及民生的各种门类档案的形成机构、档案内容,查阅方法、查阅地点,查阅时间、联系电话等。三是馆藏档案信息。包括青岛市和城阳区两级档案馆保存的建国后开放档案目录。
(青岛市城阳区档案局 许立强)
中国科学院档案数字化进馆项目通过验收
1新时期××(集团)公司生产经营格局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随着企业改制进程的不断深化,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特别是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煤炭资源整合和实施煤炭企业大集团战略指示精神,××煤业(集团)公司依靠煤炭资源优势,引进国内外资本和战略合作伙伴。××四矿以改扩建为主要项目与泰国万浦集团合资成立××中泰矿业有限公司;与美国新能源投资公司签定战略合作意向书和2×135mw综合利用热电项目意向书;出资参股了豫鹤同力水泥有限公司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工程项目、××兴鹤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00mw火电厂项目。围绕做强做大煤炭主业,加强外部煤炭资源整合。与香港富拉尔等四家公司合资成立“河南华安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设××煤电十一矿;整合了禹州市浅井乡振兴煤矿、荥阳王河煤矿、巩义谷山井等。这些工作,对公司矿井接替及煤炭主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资产结构也逐渐形成了多元化格局。
2企业多元化发展格局对档案工作产生的影响
2.1煤炭资源整合,需要对资源整合矿井进行探矿权、采矿权的变更,需要进行矿区勘查和矿井的扩能技改。这就必然形成大量的地质勘测资料和煤炭基本建设资料,如何管理好这些档案资料,是我们当前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课题。
2.2引进外资及对外投资合作建设新项目,企业的资产结构逐渐形成了多元化格局。企业资产结构的多元化格局,带来了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多元化。企业档案工作内容、档案管理体系均发生了新的变化。档案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成为目前档案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面对新形势,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关注和重点解决。
2.2.1煤炭资源整合后矿井的档案管理问题
由于煤炭资源整合的需要,××集团要向新整合矿井委派大批矿井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整合矿井办理探矿权、采矿权变更手续,对矿井进行改扩建。由于煤炭地下作业的特殊性以及五大自然灾害隐患(瓦斯、煤尘、顶板、水、火),决定了煤炭档案对煤炭生产安全有着特别的重要性。所以,整合矿井档案管理工作应当做在其他工作的前面,即从双方开始签定合作协议之日起,就应指定专门领导负责此项工作,设立档案室,配备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对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这样,才能保证资料的齐全完整,科学规范,为今后矿井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打好基础,为矿井投产后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2.2.2外国投资企业、出资参股企业的档案管理问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自身数据对管理的重要性,档案是直接形成的历史记录,是对原始数据的记录、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保存社会档案越来越复杂,档案行业管理越来越麻烦,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利用服务需要进一步探讨。
一、大数据时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据增长越来越快,人们生活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是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通过数据的集成共享交叉复用形成的智力资源和知识服务能力,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具有数量大、类型繁多、价值密度低、速度快时效高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现代大型企业,档案部门主管公司档案信息资料,将公司各单位部门信息统一管理,以便公司需要时快速找到相关信息,近年来随着电子文件的广泛应用,扫描图像、传真、电子表格、演示文档、照片、视频片段等非结构化数据直线上升,数字档案馆数据量直线上升,数据时代真正来临。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给档案服务带来的挑战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已由纸质档案发展到数字化阶段,档案馆作为保存档案、提供档案、为社会服务的文化机构,必然贮存大量的信息量,档案信息资源阶梯式增长,现有的档案工具手段已不能满足数字化档案管理,计算机数据库的应用顺势发展起来,提高档案资料管理的有效性,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数字档案馆藏量具有数据量大、媒体形式多的特点,给档案利用服务系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一)在海量数据中如何查询档案信息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库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文件数据信息量暴增,档案信息保存的文件相应增多,传统的手工著录、卡片检索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在档案信息数据处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文件找不到、查询性能低、甚至出现服务器不响应一系列难题,应用以往的查询服务方法已经赶不上大数据时展的步伐,计算机辅助档案资料管理变得更加便捷方便,但是在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不断推进,如何进行档案查询,尤其是近来档案数量的急剧增多,档案数据甚至出现胀库,档案查询检索性能下降,反应迟钝,如何精准的在海量数据中找到所需信息,是档案利用服务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在海量数据中如何抽取有用的信息
如今,档案管理用户已不满足于对数据及文件的利用,而是希望获得数据及文件隐含的知识,也就是说,现在档案管理的趋势是知识管理,档案利用服务也应由提供数据信息转变为知识供给,但知识不是简单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抽取和挖掘才能从中得到有用信息,在海量数据中,仅仅依靠人工挖掘信息已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如何提供给用户挖掘有用信息,依靠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挖掘,这是当前档案利用服务的任务。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利用服务的数据挖掘
(一)档案业务流程转变
传统的档案业务流程包括收集、整理、保存、利用,其中档案利用采用的原始数据,随着电子文件的广泛应用,档案数据信息量越来越大、媒体形式颇多,传统的档案流程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数据的使用,原始数据的利用比较困难,数据查询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及时响应,延误资料的使用,档案数据库需要更新,及时优化IT结构,在找寻档案数据前加入数据挖掘这一步骤,通过模糊识别对海量数据及多媒体数据进行筛选,方便用户在万千信息中找寻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优化数据查询性能,提高档案服务质量,这是解决档案利用服务的一条有效途径。
(二)数据挖掘的应用
怎样从大批量原始数据中筛选出有应用价值的信息,提供给不同用户作为参考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使得该问题得到解决。概括地说,数据挖掘便是从海量的、不完整的、效果差的、未经处理的数据中,提取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与知识的过程。一般数据挖掘种类划分为结构型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及文本数据挖掘等。数据挖掘应用于海量档案信息筛选过程中,简化了档案信心提取程序,提高了档案利用服务效率。文本挖掘是数据挖掘的基本构成部分,在数据提取过程中应用最广泛,因此被称作文字探勘、文本数据挖掘等,可简单地理解为文字分析,其目的就是经过文本处理后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有价值信息的提取一般分为两个步骤是分类与预测,文本挖掘就是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然后加上某些衍生语言特征或者消除杂音,随后插入到数据库中,形成结构化数据,最后完成评价与信息传递。“高品质”的文本挖掘一般是说某类组合的关联性、独特性与实用性。文本数据挖掘在众多基础领域普遍存在,例如数理统计、智能机器、声像数据转换,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利用文本信息筛选、文本划分、文本聚类、文本数据压缩、文本数据处理;文本挖掘应用最常见的领域包括信息访问(信息搜索、信息浏览、信息过滤、信息报告)、知识发现(数据预测、数据分析)。
(三)数据挖掘平台的应用
数据挖掘技术是保证大数据背景下档案服务的质量的有效途径,数据挖掘平台是文本智能数据处理中心,建立在独特地模糊识别及音视频识别技术之上,抽取其中内容进行挖掘,提供用户搜索应用服务,档案服务从数据的收集、挖掘及智能搜索等步骤实现,将数据结果显示在数据挖掘平台上。档案资源数据挖掘包括三方面,首先是对音视频内容的检索,自动识别关键帧,区分定位视频中的不同内容,提高视频处理的能力;其次是对语义的检索,这是常见的搜索方式,只需提供计算机识别的语言即可;最后是档案智能化辅助分类,从历史分类中提取档案分类,实现文献的自动分类,促进辅助分类的准确度,提高用户整理效率,支持多维度动态分类。文本数据处理层是建立数据挖掘平台的载体,其根本目的是以特殊的信息论及概率论的前提下的模式辨识技术和音视频辨识技术,提取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为外围提供搜索应用服务。所以,数据挖掘平台科通过采集数据、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智能搜索应用平台,将多类型数据在采集平台上完成层次化的数据采集。
论文关键词:档案管理;电力企业
电力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行业,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服务百姓民生等方面有着特殊的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档案包含的信息容量也越来越丰富庞大,电力档案巨大的利用价值也越来越被社会认识和发现。如何及时有效地管理并利用这一庞大的资源,更好地为电力工业的科学决策、生产经营和科学研究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服务,已成为电力档案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以下结合本企业档案管理,谈谈对电力企业档案现代化管理的认识。
一、企业档案管理概况
石狮电力公司于1988年10月成立,是全国首家由国家电网与地方政府联合投资的县级供电企业,担负石狮市行政区划范围全市的供用电管理和经营,属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直管单位。
经过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发展,企业档案从无到有,档案管理也经历了由原来抽屉木柜保存、部门兼职管理,逐步向现代企业档案管理过渡。目前,公司设立专门的综合档案室,配备了专职档案管理人员,对全公司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公司档案设备齐全,档案室配备了密集架、底图柜、空调、计算机、去湿机、复印机、温湿度测试仪、防磁柜、光盘刻录机等现代化管理设备,做到库房、阅览、办公三分开。档案室设有文书、合同、生产调度、科研、基建、设备、会计、声像、实物、招投标及人事等11大门类档案,库藏总量7447卷,其中永久1946卷,长期1404卷,短期4097卷。建立了档案门类齐全,管理制度健全的现代企业档案管理。1998年通过省级档案管理单位验收,2006年通过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国家二级标准验收。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深化应用,公司十分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应用。1998年,公司率先应用省电力公司计算机文档一体化管理软件,公文运转采用Notes系统、档案管理采用Oracle系统,系统从OA提取应归档的数据,按档案管理的标准进行数据处理,实现电子文件到电子档案信息的一体化管理。2005年,档案管理系统升级为“福建省电力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系统创新性地开发了全宗定制、门类定制等多种定制功能,创新性提出了“现行文件层、整编文件层和永久档案层”三层管理模式,建立了文件中心、整编中心、数档中心和控制平台,实现了信息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网络采集、整合、处理、归档全过程数字化。
通过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公司建立了计算机档案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编制了档案案卷目录、分类目录、专题目录、全引目录等多种检索工具,实现了档案计算机网络检索。同时有效地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如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院工程竣工图纸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的无缝连接,及其电子文件的实时物理归档,极大地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为公司开展企业发展规划、运行分析、设备检查、勘测设计、工程施工、编史修志、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档案管理的存在问题剖析
电力行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行业,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力企业在档案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人为、技术及管理方在面的原因,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及今后电力发展的需要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不足。
(一)电力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电”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中国电力的大发展也就近几十年时间,一直以来,电力企业只注重加快电力工程的建设,而忽视了企业的档案建设。再加上部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自身就对档案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责任心不强,直接导致原有一些档案资料的缺失,电力企业库藏档案资源不够丰富,影响了日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档案服务和工作支持,使企业对于档案的需求和对档案的利用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二)企业档案管理与电力技术发展还不能有机融合
电力服务涉及千家万户,电力从生产、传输、运行,到销售、计量、使用、结算、管理是一个十分复杂繁琐的过程,为实现管理需要,电力企业建立了一系列各种专业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这些系统承载着大量的电力企业管理信息,并且随着电力的发展而快速的更新。但一些系统在先期开发时并未考虑与档案系统相融合,档案管理人员如果不进入到企业信息集成系统中去,则很难掌握到企业信息的核心部分或基本接收不到档案。
(三)企业档案管理现代化体制机制还不健全
电力企业内部分工较细,未形成档案管理部门与各业务部门工作的有效联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材料归档还比较难,导致电力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与其它工作相比相对滞后。
(四)档案队伍的素质与电力的发展还不相适应
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单位档案管理岗位属于人员安置型,造成目前电力档案队伍中整体素质不高,档案管理人员中缺乏既懂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又精通档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不能很好地适应档案信息网络化建设的发展需要。
三、如何加强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认识
(一)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领导重视是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要让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充分认识到企业档案是“企业知识资产和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需要人人参与的重要工作。要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计划上,摆上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职工岗位责任考核的制度中,对档案工作做到有领导分管,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使这项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二)管理机制健全是做好档案管理的保证
要按照国家档案局新颁发执行的《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结合电力企业档案工作的特点,制定并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并贯彻落实部门立卷责任制,切实将档案工作的“三纳入”、“四参加”、“四同步”纳入到企业各项工作流程,严格责任分工、规范过程管控、形成闭环管理。同时要建立档案管理机构负责,企业所有部门参与的档案管理领导机构,形成专兼职档案员相互配合、上下联系,部门和档案室相互贯通、左右协调、纵横结合的档案工作网络。
(三)融入企业主体,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优质服务
在电子环境中,如果档案人员不积极介入文件的形成和保管过程,文件很可能不存在或到少不可能被鉴定、保存、编目或者提供利用。新形势下,档案工作应积极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在产生电子文件的源头就行使档案的监督指导职能。在各个系统的设计和运行过程中就应主动介入,加入电子档案文件的鉴定、归档、保存、利用等档案管理内容。档案工作者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会运用专门的档案信息接收管理平台,要懂得如何控制和维护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可靠性和实时性,掌握电子档案信息的收集、管理。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中,人是最关键的因素,电力档案管理人员除了掌握归档和电力专业的基本知识外,还要了解一些文秘、历史学、目录学、社科情报等相关学科知识,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应具备有积极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处理业务水平的能力及应用现代手段的管理能力。所以企业必须将档案人员综合素质培养纳入单位人才培养计划,通过专业培训、继续再教育、进修学习等方式全面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提高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