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

第1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教师个人教研活动总结范文1 真心的感谢教委领导给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半年来,我积极参加教研组的每一次主题活动,活动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或听课记录。全体数学教师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现从以下几方面谈谈自己在教研活动中的点滴感想:

感想一:实用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在实践与理论的交流中实实在在地展开,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专业修养的提升,更是促我成长的催进剂。让我在与同伴的研讨中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聆听别人课堂教学的同时收获着自己的课堂,收获着应对棘手问题的经验和方法,收获着太多太多的真知灼见。

感想二:细致

当开展课堂教研活动,每次课堂教学后,我们都进行评课研讨。在研讨中,每位教师都能够从细微处发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教研中,老师们提出了练习题设计的难易程度、练习题量的多少,创设情境应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年龄特点,课件的使用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注意技巧性……教学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在大家的言论中被提炼出来,使我们畅所欲言的时都能吸收他人的提问关键处,使我们听课、评课的水平再上一个高度。

感想三:努力

教研使我收获到的是要把自己放置到一个更宽广的教研空间,这样你才会发现你要学的还有很多,你才会进步。只有接触了优秀的教育理念,观摩了名师的课堂,多参加听课教研,你才会发现自己需要学习的很多很多,需要提高的更多更多,默默的告诫自己:努力和加油是现在必须做好的。

研究课作为我们打造优质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将不断促进我们在研究状态下实践工作的理念,逐步使我们的课堂生动精彩,使我们的课堂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我愿意多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能让我有尽快成长、提高的机会。

人无完人,但身为人师,我需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反思半年来的工作,自己感觉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难免还有缺陷,例如,期望值过高,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个别后进生的态度有时比较急躁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为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而努力。

努力的方向

1、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关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从容对待课堂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同时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2、课堂之外,多学习,多反思,多总结

在教学中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日渐成熟时不忘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实现实践与理论的相辅相成。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教学工作搞得更好。

下学期对教研活动的建议

在一学期忙忙碌碌的工作中,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等方面虽有了一定的收获和提高,但是也有不足和困惑之处:如何使教研活动中所体现的问题落到实处,即从发现存在的问题的层次提升到解决这类型问题的层面,同时逐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如何进行全面而有效的评价等问题。

教师个人教研活动总结范文2 在几年来大量调研听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阅读教学课堂上这些可喜变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另人担忧。

第一、对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理解不透

部分教师不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仅仅停留口头上,停留下在几个时髦的名词上,对这些新理念的实质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他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课堂教学因循守旧,死气沉沉。

第二、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准则与方向,但课堂上的有些现象显示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深入,不能正确理解课标精神,对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系统把握,以至教学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2篇:小学语文教研活动总结范文

孙鹏主任曾经说过:“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教师,如果教师的素质得不到提高,必然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所以大兴学习之风,提高教师的素质,既是课程改革的切入点,又是课程改革的落脚点。

(一)关注学习信息,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走出去”的机会。

(二)重视读书活动,使教师在“读”中“思”,“思”后“做”,提升思想业务水平

2006年下旬,学校按照市区要求,开展了干部教师读《北京教育丛书》,写读后感的活动。共有20位同志选择了与自己工作内容相关的书籍来阅读。大家边读教育名家的著作,边追寻他们的成长足迹,感受他们在课堂教学改革道路上艰难、执着的探索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体会他们超出常人的顽强毅力、锐意进取、超前理念、不懈尝试,在赞叹、钦佩他们教育睿智的同时,与教育名家一起迷惘、苦思、欣喜。可以说读《北京教育丛书》,我们经历的是教育灵魂的洗礼,是教育理念的更新,是先进的教育科研理论、科学有效的教育科研和教育教学方法的再次输入。在激动之余,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读后感,有真情实感,体现了真学习、真感受、真理解、真思考,为下一步学《丛书》用《丛书》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为使老师们更加广泛的阅读教育专业书籍,学校充实了教师阅览室藏书,自2012年1月起,学校拿出资金订了《小学语文教师》、《小学数学教师》、《江苏教育》等十几种教学专刊,几乎涉及所有学科。另外,区教科所等单位下发的科研课改书籍,也分散下发到各办公室特别是骨干教师手中,为大家学习提供了物质条件。

二、强化质量意识

(一)教学质量监控常态化

1、有的学生审题不清,不能准确领会题目要求:有的学生抓不住文章主旨,答案要点不全;有的学生概括能力较弱,表达要点不清。建议在日常教学中还学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强化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研读,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2、有些学生还不能对短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语文学习能力较弱。建议进一步落实教材“兴趣先导学、会学习”的指导思想,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3、有些学生书信格式不正确,习作字数较少,对书面表达缺乏兴趣,对习作缺少自信。建议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展开校本教研,从兴趣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会上宋校长强调指出:本次抽测,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它给我们留下以下启示:重视、思考、行动(分析本班具体情况才能行动)、提升。具体指出:在语文阅读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大量适合的阅读文章;在数学方面,教师应在课尾设计能力题。卷面中,什么水平的学生要必会什么难度的题,老师要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本次会议,对全校老师的震动很大,引起了全体任课教师的广泛重视。大家统一思想:教学质量的高低不看是哪一位老师在教,而是要看教的过程是怎样的,引领着学生学的过程是怎样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过程关注到位,结果自然是会喜人的。

老师们关注课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关注预习、听讲、作业、单元测试的完成情况,把教学质量的监控分解到学生每一个学习环节里,并且通过各种方式把抓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要求传达给每位家长。并通过个人思考、集体教研、同办公室老师随时交流等方式,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各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绩。落实了教师个人监控重在平时考查,小型、分散、随堂,重在常态。

(二)关注特殊学生群体的学习质量的提高

按照上级要求,我校自2006年7月至9月期间,先后接收了“海青学校”和“希望小学”两所打工子弟学校共一百二十名外地在京务工人员子女转入(二至六年级)。这些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知识基础、学前教育、智力开发、家庭教育及其他行为习惯等方面的一切状况和我校原有学生相比,均表现出存在较大的问题和差距。面对上级的要求和转入学生的现状,我校领导和教师具有正确清醒的认识,进行了一系列确有实效的工作。

[NextPage] 1、思想动员,专业培训

在2006年8月28日的全体教师会上,教学主任提出五点建议:

(1)各科教师要摆平心态。“态度决定一切”。要勇敢地面对数量较大的学困生进入本班级这一现实,勇敢地面对这一新课题、新挑战,把它看成一个锻炼自我、挑战自我的机会。同时既要有克服困难的思想准备,又要有科学的思想、工作的方法。

(2)冷静、科学地分析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外来学生中,有多种因素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教材不一、教学要求评价标准不同、学习态度和习惯的培养欠缺、学前及上学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错误、学生本人存在智力障碍等等,填写教导处下发的学困生情况分析表。

(3)制定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辅导计划。在认真分析学困生情况的基础上,各科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辅导计划。并思考在班级学风建设方面如何开展活动树学习风气上升,助学习习惯养成。思考如何落实补课计划。

(4)认真落实补课计划,记好辅导记录。各科教师要在进行正常教育教学的同时,利用与学生面谈、家访、电话访问家长、讲解、学生之间结成互助对子等各种形式落实补课计划。

(5)在做此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经验,总结得失,及时记录整理,进行交流。

在学校的号召下,在正确认识的指导下,老师们认真撰写学困生情况分析(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共80余人次)和补课计划,并立刻进入计划实施阶段。在补课内容方面,为学困生提供五补:补基础知识,补学习方法,补学习习惯,补学习态度,补学习心理;为学困生的家长提供五帮:帮其建立家长要在家庭中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的意识,帮其了解正确的家教方法,帮其掌握与老师正确沟通的方法与内容,帮其面对经过师生双方艰苦的努力而收效甚微的困境,建立起审视鉴别子女学习能力的意识,帮其了解相关的途径和方法。

各科教师在为学困生补课这项工作中,他们少埋怨、多关心,投入了极大的热心、爱心、耐心、恒心,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体现了我校教师崇高的师德。仅有记录的补课就有300余人次。由于各科教师常抓不懈,既带动了学困生家长,使其初步建立起家校合作教育子女的意识,掌握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又带动了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在作业、学科知识竞赛、单元验收、期末检测中,都凸显出学习习惯、态度、能力等方面全方位的不同程度的进步。在本次语文、数学、英语期末验收中,除13位智力障碍、行为障碍学生外,全校学生()合格,合格率为()%。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出了贡献,向上级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以教学活动为载体、促尖子生和其他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提高

这次竞赛虽然是单项的,但它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的一个检验、挑战,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验了成功感,自信心又一次得到了提升。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供了平台,对学生长远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重视考务工作管理

细致地做好考务工作,是树立全过程质量管理意识的体现。2012年1月16日下班后,全校各科教师认真参加了本学期期末考试考务工作会。会上,教学干部对考试作息时间、监考老师做了详细地安排,对考场、监考老师、监考老师对学生宣读的内容、考试期间全校师生、阅卷、质量分析、待达标学生补课补考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将修改后的质量分析表发给语文、数学、英语教师。新表项目齐全,涵盖内容设计较为全面、科学,有利于各科教师通过填写质量分析,找到教与学的经验、问题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改进措施,最终提高教学质量。由于学校重视、准备充分,实施得力,使本次期末考试有关工作顺利完成。

三、加强过程管理

(一)聚焦课堂,引领课堂,在课堂教学研究中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为了引导全校教师研究课堂,我校于2006年10月19日——11月15日进行了研究课活动。活动分为动员、准备、正式授课、集体评课、反思总结五个阶段。在动员中,我们预计达到落实校本教研、锻炼两个队伍、提高三个能力的目的;提出了要集体作战,选好内容,定好方案,认真研讨,认真反思做好总结,做好每个细节的要求。希望老师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回顾活动全程,感到的确象我们预计的那样,是一次扎扎实实的校本教研活动。它的扎实通过以下两个特点得以体现。

[NextPage] 第一,吃透

教学设计——“吃透”两边

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和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只有很好地“吃透”两边,才能准确把握教学重难点,制定出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案。

备课前期,老师们能够认真学习教材、教参,使教学目标得以正确定位。如何使教学目标得到很好地落实?老师们在个人备课和教研组集体备课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已有学习经验、能力水平等,初步确定了所要向学生提供的教学环境、选择的学习资源、这些环境及资源的利用手段,等等。总之,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初,在对教材、学生有了一定了解的前提下,进行了充分的预设。

接着进入试讲研讨阶段。试讲,是进一步了解学生、发现学情、检验教案设计是否得当的必不可少的重要过程;而研讨,则是同伴互助中集体智慧的体现,是修正不当、全员提升的大好机会。因此,六位做课教师中有五位进行了试讲(当中还有老师试讲了两次),参与听课、评课的教师达20人次。大家各抒己见,既提出试讲中发现的问题,又同时提出修改建议。做课教师通过梳理这些宝贵的意见,最终形成新的、比较适合学生、有利于教学目标高效达成的教学策略。

第二,评透

接下来是正式上课、再研讨,反思、总结阶段。

根据统计,这轮课听课教师65人次,全校一线教师每人都按照学校要求参与听评课。其中,还有张小燕、吕文燕、纪雪静、刘颖、梁研、吕悦、刘艳等老师听了外组的课。三位领导全程参与听、评课。透过评课环节大家的表现,看出:第一,老师们十分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确,正如时下畅销的一本书的书名——《细节决定成败》。第二,每人都有不同的评课视角,善于捕捉闪光之处,也会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在大家评议基础上,我们已经看到六位教师呈现出的认真、比较全面的反思。听到组长和教导处针对活动进行的总结。因此,本次活动锻炼教师队伍、提高三个能力的目的已经初步达到。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体现了以下主要优势:

1、活动伴有思考性——做“有效”的活动

《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标准》强调的“活动”,突出的是“数学活动的外化”和“数学思维的内化”相互统一的教育观点。数学思考才是数学活动的本质。两节数学课分别力求以分苹果、分图形活动为载体,展示学生在10的加法和组合图形面积解题策略中的数学思考。语文课中,教师通过学生对“面对果皮,小动物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和“楚王是怎样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反击的?”这样的主要问题,引领学生展开对文本研读、理解的语文学习活动。

2、交流体现多向性——在交流中升华

交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六节课都努力提供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互动机会,学生在师生、生生的平等对话中形成全面、准确的知识结构,培养其有效表达自己想法、认真倾听、概括、吸收他人意见的能力,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地相互了解彼此见解,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使个人认知更丰富、深刻、全面。同时也在升华自我中师生共享那份自由、宽松交流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交流比较充分、多向、深入的如:解老师的音乐课;刘老师、夏老师的语文课;刘老师、闵老师的数学课。

3、设计具有开放性——在开放中展现

开放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动笔等丰富的活动过程中探求新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刘颖老师《分苹果》一课,教师说:“今天我们就来分苹果。两人合作,商量好都干什么,再开始。”学生利用一堆苹果图片和一张记录表研究10的加法;闵学晶老师《组合图形的面积》一课,教师在抛出“如果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办法?”之后,学生们开始了各种方法的猜想和验证。

4、学习内容、方式的呈现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在丰富中满足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活动所需的相关材料充足,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解朝辉老师的音乐课:在内容上提供上——关于舒伯特的相关内容,不论是教师提供的还是学生准备的,虽然内容、角度不近相同,但是都为理解这位大音乐家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在呈现方式上——学生演奏、文字介绍、放录音、学唱歌曲、幻灯片图文介绍……在角色方面——老师讲、学生听;学生讲、师生听;学生演奏、师生听;老师教、学生唱……刘云鹏老师的美术课《神气的小厨师》:通过幻灯片用食品色、香、味、形来展示美术作品的形、色、意,再将其融入美术元素。学生利用丰富的材料合作动手制作小小美食。

[NextPage] 5、课件利用具有必要性——在播放中激发、突破

所有课都在应该用时用课件,其利用具有必要性;同时课件的利用又起到了激发兴趣、解决重难点、拓宽眼界等作用。可以想象,老师们制作、修改这些课件所花费的心血和辛苦。

同样,此次活动中也有需要研究的问题。如:

1、如何更好地进行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如:背景一,学生合作效果欠佳;

背景二,师生、生生交流不顺畅(冷场),效果不理想;

背景三,教师提出的问题几个学生都说不出准确答案;

背景四,学生已经呈现出的内容教师怎样修改预设、自然生成;

背景五,课堂气氛沉闷;

背景六,学生回答问题出现目标偏离;

背景七,关于评价(关于教师评价语言、时机;评价方式、时机;生生评价方式、时机;家庭参与评价……)。

根据问题,我们引发的思考是——

教师能够高效能地调控课堂,固然需要深厚的教学积淀。积淀既来源于不断的理论学习,也来自于对小问题细处理的日积月累的教学实践。善于处理这些小问题,是教师将先进教学理念转化为优质教学行为的良好外显。建议在下一阶段,甚至下一学期或今后更长的时间里,各教研组注意收集课堂教学中您自己或他人出现的“尴尬”,从解决困扰我们的“小”问题入手,通过学习理论、研讨实例、尝试来试图解决,使课堂教学变得“畅通”、“有效”——尝试“行动研究”。

在活动总结会上,三位组长做了教研组活动总结,六位授课教师做了课堂教学反思,教学主任做了活动全面总结、研究课评价,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宋校长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活动目的达到,效果明显。老师群体得到提高,学生受益。校长特别引用叶澜教授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来提倡大家反思问题:分析、加工、改进设计,提倡大家进行行动研究。

按照中心要求,2006年10月19日,我校教学主任执教五年级数学《鸡兔同笼》,参加了“教学干部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之前,校长、两位主任和闵学晶、吕悦老师一起听课评课,充分发挥了集体教研作用。

(二)认真做好作业常规检查工作

四、提升科研水平

我校一贯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为指导思想。本学期,在科研方面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2、在宋校长的亲自关心与指导下,在两位教导主任的精心策划下,在吕文燕老师积极收集资料、认真布置版面、多次调整修改后,酝酿了近一个月的科研校刊《创新》杂志出版了。新出版的《创新》校刊,改版之后面貌一新。含“学校管理”、“课改园地”、“交流平台”、“校园简讯”等栏目。图文并茂,信息量大。2006年12月出版的这一期为总第六十六期。《创新》是我校教师科研课改工作的交流平台,也是对外展示的窗口。

本学期,我们除了做好以上四方面工作之外,还在网管张国松老师、六年级吕文燕、张艳老师的努力配合下,完成了六年级毕业班的信息采集、核对等有关工作。这项工作来得急,要求高。每次接到任务,我们都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会议,吃透精神与操作办法,抓紧实施。参与此项工作的领导和老师都是第一次接触毕业班工作,我们深知:毕业班工作牵扯着千家万户,对社会的稳定起着一定作用,所以我们能够不怕困难,不怕麻烦,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个环节。体现了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回顾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全校干部教师思想重视,行动积极。下学期,我们面临的任务是:

第一、修订完善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布置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具体要

求,改进教学检查方式,加强教学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