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园英语教案范文

幼儿园英语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幼儿园英语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幼儿园英语教案

第1篇:幼儿园英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 英语浸入式教学 实施方案 幼儿 第二语言教学

一、前言

浸入式(immersion)教学,通常都开始于儿童的幼儿园阶段,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儿童在园内的全部或一半时间内,被“浸泡”在第二语言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儿童,不但用第二语言讲授第二语言,而且用第二语言讲授部分学科课程。也就是说,第二语言不仅是学习的内容,而且也是学习的工具,从而实现了从传统的、孤立的外语教学向外语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的方向的转变。

二、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理论依据

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是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语言习得及语言学习的最新学说。研究证实,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是而且只能是通过自然的习得过程来获得第二语言能力。这种自然习得的能力,使语言学习者既可以获得接受性技能,即听和读;又可以获得产生性技能,即写和说。英语浸入式教学正是努力创造这种无意识习得产生的条件。这样,英语就作为学习其它学科的工具,语言能力的获得则是理解这些学科信息及内容的“伴随产品”。英语浸入式教学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理论层面考察,英语浸入式教学对儿童外语教学的理解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而语言又是相对抽象的知识。儿童外语教学需要具体情景的支撑,才能帮助儿童很好地理解语言本身。具体而言,儿童英语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语言的具体或模拟情境中进行学习,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在日常生活环境中进行学习。

英语浸入式教学,强调的是在与儿童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真实的、自然的学习和生活情境中获得第二语言。根据乔姆斯基儿童语言自然生成说,儿童具有获得语言的天赋能力,儿童的第二语言,可以不依赖于母语而直接获得。也就是说,儿童的英语教学可以直接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不必以母语为中介。

在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用英语面对儿童,不使用母语作解释。儿童在全面、完整的语用情景中,不仅学习语言内容而且感知语言的使用条件和环境。第二语言理论研究的成果也显示,儿童英语教学的效果与教师语言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丰富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教师输出的语言量越大,儿童获得语言的机会越多。教师输出的语言越丰富复杂,儿童获得语言的质量也越高。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尽量丰富儿童的语言环境,尽可能地让儿童“浸泡”在英语环境中,将英语既看成是教学的内容,又当成教学的工具,并在教学中不断强化儿童的英语反应,弱化其汉语反应,增强儿童的英语意识,那么,儿童就会逐渐地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三、浸入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在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教师关注的中心应当是让儿童在一种自然、逼真、轻松的英语环境中,从日常的口头交际开始,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学习一种全新的语言,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运用这种语言。除每天30分钟的英语课外,在其它课程的教学中也充分使用英语,尽可能使幼儿园英语活动的内容完全服务于幼儿园课程的整体安排,涉及幼儿园课程的所有内容。在确定了教学内容之后,充分利用各种动作、游戏、活动以及各种辅助教学形式(如实物、图片、录音机等)将其呈现给学生。

1.用英语组织日常教学活动

用英语组织的日常教学活动,是以各种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的事或物作为基本内容开展的主题活动。在本教学实验中,主要包括各类名词,如动物类、植物类、食物类、饮料类、颜色类等词和日常用语。在教学活动中,为儿童模拟一种真实的英语环境,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习得相关的英语。例如,在刚上课之后,儿童们突然听到有人敲门,于是任课教师手拿一个木偶小熊走到门口,大声说:“What’s your name?”门外的配班教师回答:“My name is Ma Li. May I come in?”任课老师边开门边说:“Ok,Come in please”。打开门之后,两位教师互说Glad to meet you以及Glad to meet you, too.这一过程可在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开展多次练习。

2.用英语组织的全身反应

詹姆士J.阿舍(James. J. Asher.)提出的全身反应方法要求,以听――做动作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教师用外语发出指示,不用母语解释,同时以自己的动作帮助儿童理解,儿童跟着完成动作,以此建立第二语言与身体运动之间的联结。(1)尤其在入门阶段,许多英语内容不仅要在观念上操作,也要在物质上操作,即把口耳手眼脚都动起来。(2)在课堂上,儿童会与教师合作完成一系列的活动,即教师说(动词或动词短语)――学生听――学生做动作。一般来讲,全身反应较多地使用祈使句,而且教师是贯彻活动的指挥者。例如,教师用英语说出以下的动词或短语,Touch your nose(摸鼻子)、pick up the book(捡起书)、open the door(开门)、Jump(跳)等,让儿童做出相应的动作。动作正确,则说明儿童能够听懂,掌握了它。这种语言学习活动的优点,在于充分考虑到儿童多动好动这一特点,在避免了死记硬背的英语学习的同时,增加了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对引发儿童听的兴趣和培养听的能力都会产生长远的影响.

3.用英语组织的体育游戏

在初期,儿童只需在观看教师示范的基础上,根据教师发出的英语指令完成相关的动作。待儿童理解并能使用这些表达之后,让他们结伴自主发英语指令完成动作。这样,儿童不仅得到体格方面的锻炼,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协调性和敏感性,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达到主动使用这些英语表达的目的。例如,每天在做早锻炼之前就可以用英语来组织。在最初阶段,教师的任务比较繁重,因为儿童对听英语口令不适应。不过,在大部分儿童能够听懂这些口令之后,教师可以选择一两位学得较好的儿童代替他们喊口令。这一活动方式的最终目的,还是使全班儿童不仅能够听懂,而且都会“发号施令”。这些口令包:It’time to do morning exercises,please go out and line up. Make one line/two lines. (现在是早操时间,请出去排队。请排成一队/两队。)Look forward! At ease. Attention. March in your place,right,left,right,left.(向前看。稍息!立正!原地踏步,一二一……). Look at me,boys and girls. Please do as I do(请看着我,跟我做).Let’s go back to the classroom(我们回教室吧).one by one,please no pushing. Please don’t be crowded.(一个接一个,不准推/挤)等。

四、结语

实验表明,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确很有成效,英语浸入式教学模式以类似母语习得方式开展的教学形式,不求“立竿见影”,而是“水到渠成”,在大量输入英语的环境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活动中,儿童能够理解英语,运用英语,生成英语,形成英语思维,使儿童在英语浸入式教育中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国扬,朱亚夫.外语教育语言学汇.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王才仁.英语教学交际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66.

第2篇:幼儿园英语教案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英语;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学龄前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学前教育专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众所周知,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是在幼儿阶段,因此,学前教育专业中针对幼儿的英语教育尤其受到了幼儿家长的重视。许多幼儿园都开办了英语课程,或者以双语作为自己的办园特色,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而高水平的师资是高质量幼儿双语教育的保证。要提高幼儿英语教学水平,就必须具有既掌握相当英语知识又懂得幼儿教育的师资,因此,这种社会发展的趋势对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在外语技能的培养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双语教师的英语发音必须准确、熟练、流利,而且符合英语国家的文化特点。幼儿园双语教师还要能比较自然、流利地使用英语组织幼儿的各类活动,使用的英语应当具有生活化、儿童化等特点,而不是生硬的课本式英语。虽然有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英语能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是学生仍然停留在哑巴英语水平阶段,英语听力和口语技能水平普遍偏低,发音不标准,不能用英语进行自由对话和交流,更不能进行完整的英语课堂教学。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积极主动性不强,而且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大大阻碍了学生毕业后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那么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能力变的异常重要。我们从下面几方面来培养学前教育学生的英语能力:

1 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

1.1 重视语音语调的教学

幼儿园英语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在这个时期,孩子所形成的英语发音习惯会对孩子未来的英语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英语教师尤其应该说一口标准的英语,在我们所接触的学生中,决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英语发音问题,而英语语音语调的练习对幼儿英语教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学习语音的主要方法是模仿,在平时练习时,在掌握48个音标发音规则的前提下,要跟着老师和磁带录音大声模仿,模仿时一定要注意语音语调,同时把自己的发音录下来与标准发音作比较,以便于找到自己发音出现的问题。同时要不断背诵英语短文,不断进行语言输入,只有经过足够的语言输入,学生才能脱口而出英语。

1.2 加强英语口语对话表演练习

语言学习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是英语口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教师在学生英语语音发音标准的前提下,掌握大量句型,熟悉英语表达思想是方式,教师给出学生话题,让学生分组练习,要让学生站在讲台前给大家展示英语对话。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语感。

2 开展课堂模拟授课教学

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英语语音,口语技能和幼儿英语教学法所学内容之后,在课堂上模拟幼儿园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授课能力。要让学生学习如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进行备课。教师要向学生讲授英语课堂授课的过程和上好一节课的步骤,同时要指导学生写好英语教案,教师要把学生的教案收集起来认真批改和点评,指出学生教案的优点和缺点,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模拟授课。为了达到良好的授课效果,鼓励学生进行教具和课件的制作和运用,通过实物,模型,图片,手偶,幻灯片和多媒体软件,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幼儿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通过模拟授课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体会到课堂授课带给自己的收获和自己的不足,教师也要制定一套模拟课堂教学评分标准,在每一位同学进行模拟授课以后,根据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有哪些是值得继续发扬和提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同时帮助学生找出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学生在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好的授课方法,要及时总结,在全班推广,使同学们都能在模拟授课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3 学习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大胆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根据幼儿的特点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幼儿在情境中感知、在体验中积累、在互动中分享,呈现出“主动高效”的课堂效果。孩子的天性是爱玩,因此快乐、互动在儿童英语教学中就显的格外重要。在课堂上灵活的运用故事、游戏和歌曲是优秀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故事(story):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进行幼儿英语教学,把单词、句型放在生动的故事中,在听故事的同时听英语,在讲故事的同时学英语,故事中动人的情节吸引幼儿,同时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游戏(games):游戏可以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在娱乐中轻松的学会了英语;歌曲(song):幼儿通过听歌曲、唱歌曲、表演歌曲,可以再现知识点。运用这几种形式不仅丰富了课堂形式,而且体现了参与式教学法,让孩子们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指导者,参与者。下面介绍两种具体的方法:

3.1 情景剧教学

幼儿正处于好奇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一些童话故事很感兴趣,所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恰当运用一些生动的童话故事,他们的英语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和一个栩栩如生的童话形象成为好朋友,英语自然会得到提高。例如童话剧《Three Little Pigs 三只小猪》,我们首先完整地给小朋友们播放一遍影片,以生动的故事吸引同学的参与性,然后分别找一些小朋友扮演剧中的人物:猪妈妈、猪老大,猪老二,猪老三、大灰狼等,在小朋友们妙趣横生的表演中,小朋友们可以收获很多单词和简单的对话。

3.2 音乐,律动教学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外语时运用音乐、运动、节奏,可以使人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记忆的目的。在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音乐深受孩子们欢迎。将英语教学与幼儿喜欢的律动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有效方法。主要体现在“听”“唱””舞”三方面。“听”,在歌曲中辨别知识点,即教师将本课英语内容与恰当的歌曲结合,让幼儿在听歌曲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辨别知识点。“唱”,在学唱歌曲中掌握知识点。马克思曾经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也是全世界的通用语言;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难易程度适中的歌曲,在教幼儿学唱歌曲中,轻松掌握知识点。如:《Happy New Year》《Apple Tree》等歌曲,都可以运用在日常的教学中。“舞”,在舞蹈中巩固知识点,即将肢体语言与儿歌内容生动结合,通过形象的动作,优美的舞蹈表演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三种形式互相渗透、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突破英语口语障碍,努力学习英语教学法知识,运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舞蹈,美术技能不断培养自己的英语教学技能和技巧,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