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语文素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语文素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语文素养论文

第1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先说第一个问题。在一定范畴里,“语文素养”和“语文素质”都指称语文教育的一种结果形态和存在(即通过语文课程达到我们希望在学生身上形成的东西),两个概念概括同一个对象及其本质属性,二者相互通用。但如果对这种结果形态进一步作生成上的分析,就会发现,“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虽然不便拆开,可是由动词性的词素“养”,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持续的自主发展作用,对应了叶老“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的“养成”思想。它的形成不是单纯“教”的结果,更不是一种终结状态,而是必须由学生自己借助语文课程将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内化成生命个体的一部分(如同父母给的手足之于生命),内化的过程伴随语文教育过程不断地进行下去。显然,从概念的周全性看,“语文素养”要比“语文素质”概括得更准确,更能揭示学生语文素养(或素质)生成的主要原因。从概念的统一性上看,“素养”“素质”在教育学概念系统内既是普遍概念又是单纯概念,可以自由组合或限制,形成各自的上位概念和下位概念。但在系统内的组合或限制必须保持意义上的同一和清晰。从形式逻辑角度观察,“素质”是上位概念,加上“语文”一词形成一个下位概念“语文素质”,它们是属种关系。如果说“语文素质”这个概念尚讲得通的话,那么相应类比,其他学科也来个“化学素质”“物理素质”或“数学素质”“历史素质”等等似乎也应讲得通,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看来,“语文”“数学”等概念所代表的学科相对于整个素质教育系统是部分之于整体的关系,概念处理时就不能将它们变成外延上的种属关系。“语文素质”字面意义的通顺,很容易造成它与“素质”概念种属关系的误解,破坏“素质”概念一以贯之的统一性。用“语文素养”作一个单独概念揭示语文学科的独特内涵,表示只反映一个独一无二的对象,避开其他学科类比,可以保证概念关系的统一。如果再纵向考虑到整个义务教育阶段之上还有一个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笼统用“语文素质”称之,还面临一个窘境:它们在层次上有没有区别?如有区别,在“语文素质”概念内部怎么区别?显然也有必要引进一个“语文素养”概念。总之,“语文素养”与“语文素质”这两个概念非常接近,区分不区分好像关系不大,但仔细研究,前者更周全更严密,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有助于认识的深入。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上文所说,我们将“语文素养”领会为语文课程实施中学生持续的语言文化内化过程和课程实施后在学生身上生成的某种结果的统一,这样理解的好处是过程和结果相整合,课程目标、实施、评价的侧重点都落在学生身上。但问题是“语文素养”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语文自身的内容要求怎么确定仍没有解决。结合语文课标来看,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既有不同时代普遍适用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不同时代作不同的规定,具体到语文课标就是业已确定的五个方面: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这五个方面与传统的“听、说、读、写”相比,合并了“听说”,加进了“综合性学习”,表明语文素养是一种综合性形态要求。因此,我们就可以把“语文素养”理解为: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汉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这样的界定可以得到现代课程论基本原理的支撑,也可以反映语文课程的基本走势。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注意普遍适用的基础。现代课程论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明确基础教育要为大众提供必需的语言、知识、价值观的课程,给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机会。所以非常强调课程对普通人的适用性。在经典课程理论家看来,课程设定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学生最终会把它作为大学阶段的主修专业,而是“这门学科对那些不会成为这个领域专家的年轻人的教育有什么贡献,对外行或一般公民有什么贡献”。美国20世纪90年代因提出“文化素养”观点而闻名的核心知识课程专家希尔斯(EDHirsch,Jr.)教授认为,学生们从学校获得的东西是人们具有的共同的“背景信息”,位于每个人拥有的日常知识水平之上,但位于一些专家学者拥有的高深水平之下,是“普通读者”所掌握的中间层次的文化知识。语文课标所规定的五个方面要求是一个现代中国人必需具备的,不具备就谈不上有发展机会。这意味着通过语文课程,学生要达到一定的对祖国语言文字认知、审美、感悟、运用的水平。

2注重连贯统整。语文课程的功能或任务是多重的,过去概括语文课程的功能用到了“知识”“能力”“思维”“语感”“运用”“思想教育”“非智力因素”等多种术语,但没有一个能将语文课程的功能统摄起来,原因就是它们从外部将课程的内在连贯和统整分离开来。在现代课程论里,学科有三要素,“即学科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个体系所体现的思考方式,这个思考方式背后的伦理道德观念。这是三位一体的”。任何割裂都是对课程内在连贯的损害。此次语文课标设计思路之一,就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也就是要求学生能化语文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能力,化能力为德性。这需要有一个概念能将语文课程的内在连贯统整概括起来。“语文素养”恰好满足了语文课程发展的这种要求。它包括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等基本方面,即:基本事实(主要是语言文化的,如词汇的音形义、作家与作品等)、基本理论(概念、原理、法则,如语法、修辞、篇章)、基本方法(如学习语文的方法、品质)、基本运用(如语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等),因而能反映语文课程连贯统整的基本趋势。总而言之,“语文素养”及其命题的提出可以启发我们以课程论的眼光重新审视语文课程的价值和功能,调整我们的语文教学策略。从长远看,它有可能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架之一。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9页。

〔2〕参见泰勒著、施良方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1992年版,第20页。

第2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1.1开发视觉感知能力

现如今的科技依赖,使得多数学生错别字多,或者甚至只会打字不会写字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应该引起教育者们的重视与关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视觉素养材料,如PPT教学、动画教学等教学方式,将语文汉字的特点、组成与演化过程用PPT的形式表现出来,加深印象,提高兴趣,深刻理解。将词语的运用情境、成语的背后涵义、事物的前因后果等用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开发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让其感受到色彩、动画、汉字的魅力,加深主观映像。

1.2强调视觉分析能力

虽然多媒体教学已经广泛运用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但若只是简单的呈现情境,教师没有进行一定地引入和带领,学生很难运用自己有限的感知来对事物进行分析。视觉画面不仅代表文字,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态度和观念,一万个观众会有一万个不同的想法,未成年学生由于缺乏稳定的社会观和价值观,难免产生差异。因此要求教师运用高科技技术,在展现艺术作品或者视觉材料时,能够积极引导学生从正确的角度感受事物,打开他们的思维,从而培养他们对事物的分析和探索能力。

1.3提高视觉表达能力

知识的输入固然重要,但输出代表着旧知识的运用和新知识的产出,更是对教育者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们尽情表达自己对视觉素养材料的实际感知,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方法或者多种形式进行生动具体的表达,让输入的画面进入大脑,再用自己的印象表达出来,能够与老师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这样更加深了知识的记忆与理解,还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提高自信。

1.4激发创造潜能

视觉素养教育要求教师们能够利用视觉图像等材料,与知识点进行融合,调动学生大脑的主动思考,培养其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设定主题,引导学生对主题有关的视觉材料进行发散性联想,根据学生的联想回馈,引导其自主提问,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打开学生的思路,不限制范围,及时捕捉学生的创作灵感,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激发其创造潜能。

1.5灵活运用培养媒介

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培养媒介,给学生创造和发散的机会,同时也给他们犯错和探索的机会,给他们发挥才能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媒体和网络等多种资源,直观地展示教学材料,方便快捷地提供全方位的学习平台,展开综合性培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1.6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

视觉素养教育形式多样、轻松娱乐,不同于机械、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文化课程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多方位的能力。教师可以开展游戏、作品鉴赏、情景对话等形式,优化教学方法,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交流与分享,在这种平等、互助、合作的环境中得到应有的素质培养和智能开发,对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结束语

第3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关于教师知识素养的要求,于漪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杯水”的著名言论,后来的教育工作者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其拓展为了“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不息的小溪水”。无论是哪一种说法,皆是在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对于教师的重要性。由此可见,如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大量的知识积累与阅读是必要的,于漪老师教学的成功,离不幵她个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广的知识水平。魏书生老师能在今天雄踞教坛,也与他博大精深的知识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李镇西曾写道:“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这些阅读不但赋予我独立思考的信念,而且让我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俯撤语文教育。我越来越不愿意把自己当做文章学、修辞学、语言学、考试学的分析家,甚至只是教材与教参的熟练操作者,而首先是文明的传播者、思想的启迪者、人生的导航者。这些阅读与我的语文教育并非没有关联,相反它能直接让语文课变得丰满而有深度。”读书能使人不断地获得进步,在长期的文化经典阅读的影响下,其中的知识会沉淀内化为个人修养,达到提升个人气质的目的,一名具有广博知识文化素养的语文教师,他的身上一定会散发着一种诗意的语文味,这样的老师站在讲台上,其本身就是语文。

二、对学生要有发自内心的关爱

有人说,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老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这话一点儿也不假。对学生的关爱之心可以说是所有爱好教育事业的师者的共通之处。正所谓“亲其师”,方才能“信其道”,这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取得学生信任的精神桥梁,了解、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是教师宽广胸怀的表现,也是师生之间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必备条件之一。优秀的语文教师关心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水平,同时更关心孩子的身心是否健康成长,在这里于漪老师的一句“胸中有学生”,正是无数优秀语文教师内心的真实写照,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孩子身上倾注了无尽的师爱,关于为人师表,人格修炼的问题,于漪老师认为:“语文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细水长流地进行人格教育。”要知道语文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要使命,所以这要求语文教师更应该注重修炼自己的人格素养,显然,几乎所有的优秀语文教师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一直在自觉加强这方面的修养。魏书生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主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观念,认为‘‘苦行”是一种必要的幸福,这样既可以让人在理智上得到满足,也可以历练个人的意志,使人更加有毅力,更加坚定。

三、要勇于追求个性,从而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第4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目前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时高职生落入“一叶障目”的尴尬境地中。要想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进行文学常识传授

单从文学常识的内容来讲,这部分内容略显枯燥和单调,主要是一些作家的姓名、出生年月和主要作品等。但如果高职语文教师在这部分内容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使文学常识教学变得十分出彩。比如在讲授郭沫若《炉中煤》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告诉学生郭老先生创作这首诗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前期,那时候郭沫若还远在日本,但是国内的革命形势仍旧激荡着他的内心,使他在激动之下写下了这首诗。这种爱国精神对即将走上社会,开始人生新征程的高职生而言不无启示。如果实现“中国梦”,如何实现自身价值,是值得高职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2、开展文学诵读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过于重视文学诵读过程的知识化,即一味强调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要咬字清晰、注意断句。这种僵化的诵读方式难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甚至引发他们对语文的厌烦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静下心来诵读文学作品,促使学生徜徉在文字语言的魅力中,使学生日积月累,欣赏语文课文的独特之处,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以泰戈尔的《春天的遐想》为例,该文饱含希望与喜悦的情感,表达出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诵读,抓住“芊芊嫩梢”、“妙龄少女”、“亲姐姐”等重点词语,读出感情、读出节奏。若是在文章层次间遇到停顿之处,也要竭力做到语断意不断、音停情不停,带领学生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体会作者看到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愉快之情。

3、实施文学欣赏教学

高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或是赞美具有雄心壮志的英雄,或是描写秀美壮丽的风光,还有一些文章抒发人间的美好情感,这些都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欣赏的良好素材。在讲解完基本课文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就文章的某一段进行鉴赏,让学生就文章情感、文章内涵等问题展开讨论,在此过程中提升文学素养,提高文学鉴赏能力。比如巴金的《怀念萧珊》、高尔基的《鹰之歌》等课文都是值得学生用心鉴赏的好文章。文学是抒感、表达命运的特殊形式,学生可以不用囿于文章作者所搭建的框架,就文章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论对错,只要有独到之处,教师就应该给予表扬,激发学生的文学潜力。

二、结语

第5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中职学生;职业素养;能力培养;人文思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57-01

中职语文课程的任务是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因此,中职语文教学要体现专业特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强化就业功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形成全面的职业能力打好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地和专业相联系,以达到语文能力和专业知识的融合。中职语文教师要紧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这一教学目标,主动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

一、中职学生语文学习现状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如以前,其语文水平也是令人堪忧。相比普通高中学生,部分中职学生的语文知识基础较差,学习动力不足,对学习成绩没有过高的要求;同时,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人际交往能力也相对较弱。这些,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有着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中职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就当前中职学生而言,问题主要在于行为习惯、吃苦耐劳、与他人协作等方面。语文教学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在帮助中职学生积累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端正中职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中职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中职学生的就业与发展奠定基础。

二、语文教学与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中职学生提高职业素养,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语文教材潜在的资源。根据中职教材的特点,教师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的渗透,强化语文教学的应用性、工具性及人文性。

(1)在听说训练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是除应用文写作之外,中职语文应用性的重要体现。学会倾听,不仅是对他人尊重的表现,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善于倾听,不仅能让对方感觉到尊重和信任,同时也能及时分辨对方话语中的言外之意。良好的倾听能力,也为随之而来的口语表达即“说”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会话、复述、演讲、辩论、举荐等口语交际形式进行重点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求职应聘过程中口齿清晰、简洁明了、措辞恰当地凸显自身优势。

(2)注重阅读,更好地理解教材中传达的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认真解读课文主题,品味文章内涵,理解教材中传达的人文思想,帮助中职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中职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多数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语言千锤百炼,文采斐然可观,章法匠心独运。同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有些文章弘扬积极的人生观及价值观,比如《好雪片片》,让学生感受到人性的善良,以及人与人之间“明净的善意”;《一碗清汤荞麦面》教会学生不怕困难,团结奋进,艰苦创业。另外,语文教材中的名人故事,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资源。比如《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承受着病魔的折磨,却依然顽强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英国首相丘吉尔在《我的早年生活》中,坦承童年的种种挫折,却依旧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这些,都为中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语文教学,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3)加强语文写作教学,提高中职学生的写作能力。中职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往往是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充分重视写作能力训练。除了掌握记叙文、议论文等的写作技巧,还要重视应用文写作,因为应用文写作是中职生在职场中必备的岗位能力之一。应用文写作要求中职学生以生活实际应用为目的,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与真实思想,并按照惯用格式书写。当前,部分学生的写作意识越来越淡薄,微信、QQ等代替纸笔。运用这些现代化手段,使许多学生意识不到会在将来的职场中遇到种种问题。事实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的交流,仍需要落实在书面上,比如企业中的会议纪要、工作计划。近几年的企业调研也可以发现,具有较高写作能力的职校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中职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职业精神方面,用人单位希望学生认真负责,以德为本,诚实守信。良好的语文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学习与就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叶卫青.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职业素质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01).

[2]苏燕霞.中职语文专业化教学策略探讨[J].职业技术,2009(04).

第6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1.人文素养教育是新的医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医学模式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文精神对于救死扶伤的意义,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医学教育需要人文引领,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渗透于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质上是蕴含着丰富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要求的,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医学模式,体现了医学人文的回归,要将“以疾病为中心”的教育观念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从根本上对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也必然要求加强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2.医患关系的现状对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新要求

医学实践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就是医患关系。当前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过多依赖高科技设备,医患沟通面临诸多问题;医生本应是病人的守护神,却在某些情况下变成了病人憎恨的人,医学蕴含的人文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二、对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途径的思考

1.更新人文素养教育理念,营造良好校园环境

学校应该高度重视人文素养教育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将大学的人文素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校训精神的解读、校园文化的打造,在校园内弘扬“医乃仁术”、“救死扶伤”的人文精神。学校要通过政策上的引导,增强医学生学习医学人文知识的自觉性。通过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引导,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具有浓厚人文氛围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其人文素养的积累打造良好的平台。

2.教学改革,实现医学专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的融合

高校要结合自身实际,改革课程体系,修订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体现人文精神,融医学人文素养教育于专业教育之中。要更加注重人文课程的体系建设,使人文课程的教育更加系统。学校要进一步优化人文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得到启迪;同时,要更加注重医学人文核心课程的建设,出版高质量的人文医学教材。

3.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

国内医学院校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在教学内容上应保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讲授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分析和研究医学领域的人文社会实际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可以积极吸取PBL教学法的优点,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发挥多媒体功能。同时,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不要局限于课堂笔试答题,通过综合笔试、写作、参与讲座、教学、互动、研究项目,进行综合评价。

4.加强教师人文素养培养,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第7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健康的体魄是生活、学习、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一切活动正常有效开展的前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教育的首要内容是健康,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既重视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又注重他们的心理健康。我们要培养幼儿体育活动兴趣,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耐心润泽,为幼儿可持续发展积蓄体能。为了增强幼儿体质,我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力求上好每一节健康课。为了吸引儿童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我精心设计户外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基本动作,训练他们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例如,我设计了一节“玩转垫子”游戏。我将幼儿分成每四人一组,每组四块方垫子。为了让孩子们得到充分锻炼,我除了提醒他们活动中注意安全之外没有提出其他过多的要求,让他们各小组自由发挥,利用垫子尽情游戏。孩子们开始时小心翼翼地站到垫子上感受它的柔软,接着,有的孩子就在垫子上跳跃,有的孩子在垫子上翻滚,有的孩子把垫子叠起来在上面纵跳,有的孩子把垫子排成一排,在垫子上连续跳,还有的孩子手拉着手合作跳。最后,我用录音机播放欢快的音乐,让孩子们跟随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在垫子上发挥想象,自由设计动作,尽情舒展活动。孩子们在有趣的垫子游戏活动中锻炼了跳跃、平衡等运动技能,训练了协调性和灵活度,发展了想象力和创造性。我除了利用健康课开展好体育活动,还组织做好上、下午的课间操,开展形式多样的户外体育活动,在各种活动中锻炼体质。除了幼儿身体素质的训练外,我还在活动中对他们进行讲究卫生、均衡营养的保健教育,对他们进行乐观合作的态度教育、勇敢坚强的意志教育。

二、潜心培育,涵养素养

美丽动人的鲜花无不经历阳光雨露的沐浴,鲜花盛开之前需要我们精心培育,给它浇水、施肥。我们要潜心培育幼儿这朵花蕾,为他们提供养料,促使他们更好地绽放。艺术素养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生重要素养之一,我们不能仅仅看重知识素养,更要关注幼儿阶段艺术素养的熏陶和积淀。音乐和美术是世上最美的花朵,散发迷人的芳香,也是幼儿阶段的艺术教育主要内容。我在平常的教学中,特别注重这方面的教学。例如,我在教学儿歌《小燕子》时,首先给孩子们播放了一段关于小燕子的视频,让他们感受小燕子的活泼可爱,然后组织孩子们戴上小燕子的头饰,扮演小燕子飞翔舞蹈、衔泥做窝,在角色表演活动中认识小燕子的美丽和勤劳。在接触感知小燕子后,我播放音乐让孩子们欣赏歌曲《小燕子》,最后,组织孩子们在一步步感受体悟中学唱歌曲,并且带领孩子根据音乐节奏律动。在丰富的活动中体验情感,培养幼儿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发展幼儿的艺术素养思维和创造性。我们还经常指导幼儿参加绘画、手工等形式的美术活动,为他们创设展示、交流作品的平台,帮助提高艺术表现的技能,涵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结语

第8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初带乒乓队时,我想,体育老师带学校的乒乓队是小菜一碟,多年的体育教学工作已不知带过多少队,如每年的田径队、学校的篮球队,小足球队等。参加过各种大小比赛,得过各种比赛奖状。可带学校的乒乓队还是第一次。但并自己的感觉带一个乒乓队是不成问题的。因为自己对打乒乓从小就感兴趣,在读书的时候曾得过校级乒乓比赛马的冠军。对带乒乓队是乐意接受的,也比较有信心。在订计划时还是保守一的争取第六名吧。

按计划第一步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选拔一批对打乒乓球运动员三十人。一到三年级为后备队员,六年级是毕业班站学生自己发展兴趣爱好,四到五年级为重点对象。每天进行二到三小时的训练。从发球、接球、拉、提到扣杀,对学生进行认真的指导。让学生掌握打乒乓球的技能技巧。通过近一学期的训练,学生乒乓球打得有板有眼,基本功比较扎实,老师们看了学生打乒乓球后都认为这些学生打得不错,很多老师都不是学生的对手,这些学生参加区比赛肯定会有成绩。由于老师的肯定,我对带乒乓队的信心更足了。

机会终于等来了,我带领六男六女学生代表洪塘镇中心小学参加江北区小学生乒乓球比赛。学生第一次参加比赛,积极性比较高,在烈日炎炎的夏天我们来到了比赛地——宁波市江北区《惠贞书院》。一进门,看到《惠贞书院》的“风雨操场”上一字形排列着8张球台。早到的单位的学生已经在练习,熟悉一下场地、球台。但我们的学生都不愿去练习。没有办法,我自己只好拿起乒乓板,叫上几个学生进行热身练习。还没有练上一半学生,比赛就开始了,没办法只好让学生进入角色进行比赛。第一位出场的是我校的林将同学,这名学生打球的技术比较全面,进攻有特色,防守也较好,我想会进入个人前三名。在比赛中要将同学的技术明显好于对手。但第一局下来还是二分之差败于对手。在这场比赛中,发球失误较多,扣杀命中率低。针对这种情况,我指出了林将同学的缺点,望其在第二局比赛中能正常发挥水平,但在第二局比赛中结果还是一样,水平得正常的发挥,林将同学自己也眼泪汪汪的对人说:“任老师,我觉得这里的乒乓台子特别小,轻轻的一下乒乓球就出界,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没办法赢。”林将同学只得了个人第六名。如果林将同学按正常水平发挥,进入前三名是肯定的。其它同学的比赛情况也差不多,该赢的赢不了,该输的全输了,只有班长林佳璐同学发挥好一点,取得了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五个同学取得了个人第三到第六名的成绩。团体总分第七名。与团体总分第六名只有一分之差。如果水泵哪个同学发挥好一点,我校的团体总分就可以进入前六名。也算是完成了我的任务。第七名我真有点想不通,学生的技术确实不比别人差,如果每个同学都象林佳璐同学一样正常发挥的话,进入第二名都有可能。我的情绪十分低落,带着懊恼离开了《惠贞书院》。

第9篇:语文素养论文范文

关键词:语文素养;激发;教师自身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语文素养不仅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比较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还要表现为比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就是学生在生活当中运用语文能力和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这是根据素质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具体要求,是我们一线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

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语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做起。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觉学习语文的不竭动力。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个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它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期的、终身的。对于学生来说,能够得到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那才是最大的实益,终生受用的好修养。

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

任何学科都具有认知功能。认知包括知识和能力,认知功能就是获取知识和增强能力的功能。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有三方面:掌握语文本身的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获得语言能力。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学习能力。获得各种文化科学知识。这三项认知功能以第一项为基本认知功能,正因为有这项基本的认知功能,所以语文学科的认知功能具有再认知特点。一个学生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字、词、句、段、篇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读写能力,才能再认知。因为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不载负着一定文化、思想、感情的语文。语文学科是学习知识、提高认识、表达思想的工具,是青少年掌握文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工具。

读名著,会鉴赏

鉴赏阅读是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形式或风格进行鉴别、评价和欣赏。鉴赏与阅读中的理解是不同的,理解是对作品进行客观的分析与综合,他要求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肩上则带有评判性,他与鉴赏者本人的文学修养、知识水准、欣赏情趣有联系,表现出一定的个性色彩!鉴赏阅读是在正确来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高层次的阅读。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进行的鉴赏,都是在对作品的思想、观点、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有了准确的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鉴赏阅读能给学生以启迪

经典著作的阅读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文学类的经典书籍,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如何为学生提供宽阔而贴近实际的经典阅读平台,使他们在有限的阅读时间内对经典著作的阅读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精神养分,是一个值得老师、家长、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

语文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

知识素养: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强调基本学历的达标和文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今天,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为培养跨世纪的人才,切实实施素质教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并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更要拓宽视野,懂得学科以外的一些知识,如天文地理、政治哲学、军事科技、音乐美术等等,杂学博采,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教师。21世纪是信息时代,语文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敏感去接纳日新月异的信息潮流,并有机地融之于教学,传递给学生。

心理素养: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能及时捕捉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迅速捕捉有关教育教学的一切新变化。要能准确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发现他们在学习等方面的各种苗头,能因人而异,迅速把握学生的心理,并及时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其次,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想像力。要能凭想像描绘出文章的人物、情节等,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的想像力。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要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有色的语言,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打动学生的心灵:悲的地方,讲得学生落泪;乐的地方,讲得忍俊不禁;美的地方,讲得学生心向往之;丑的地方,讲得学生深恶痛绝。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声音宏亮、吐词清晰、咬字准确、发音规范、语速适宜、语调自然,还要讲究表达,或引章摘句,或自成妙语,或简洁凝练,或幽默诙谐。

树立爱心,沟通感情,推行人文关怀策略,实现师生关系的优化融合。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关心学生,主动亲近学生去理解他们,才能做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智力、体力兴趣爱好、特长等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因势利导。

激发兴趣,引起动机,激发兴趣策略,实现学习内因的最大调动。新课改倡导让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要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共同体。语文教学的这种变化都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从而让学生真正由受教育者变成学习者,让说教的语文课堂变成自己快乐的芳草园,从而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锦萍・新课程教学方略(语文)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5。

[2] 《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