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范文

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

第1篇: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范文

一、

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也是班级工作的重点。一个孩子的成长要具备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放在了首位,一个品德不好的人,智和体发展的再好,对社会也没什么好处。所以我们老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热爱祖国,增强集体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一个遵守纪律、团结向上、朝气蓬勃的集体。但是一个人的品德是从小时候在父母的教育下形成的,到现在已成了一个习惯,要把他坏品德改正是很难的。我们就必须每天都进行教育。

二、重视班委班风建设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要组织一个成功的班级,班主任首先要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乐意为同学服务的学生担任班队干部,进行培养和教育,使之成为同学的榜样,带动其他同学不断进取,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

(1)、培养班干部

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应该进行教育和培养。我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鼓励他们既要大胆工作,又要严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当然,选出的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因此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对班委会的工作要经常检查,而切要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既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给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还坚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组织他们学会制订计划及具体措施,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并加以改进,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及时阻止同学中的不良行为。而对于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决不姑息,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

(2)、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我组织了互帮互学活动。学习中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这样既能在班干部的常规管理上起到明显的效果,又能使同学之间养成团结友爱的习惯,在班级中形成团结友爱的风气,使班级成为一个大家庭。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的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但班级中也存在差的学生,在学习上总是不努力,无任你怎么教育他,他只是做他自己的。

四、关心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2篇: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范文

第一、常规教育方面

1、为了使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会充分利用班队会及晨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行为教育,并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我将在班级设立班干部监督岗,专门负责监督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并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一周的行为进行总结,通过监督岗的汇报,对表现不够好的学生,及时进行点拨、指导,加强教育。

2、合理利用升旗仪式、重大节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这学期举行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队会,使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同时,让学生在各种活动和劳动中学会合作,学会生活。

第二、班级纪律方面

一个班级,要想有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良好的纪律才行。因此,我将做了如下两方面的工作计划:

1、首先制定班规班纪,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办法。这样学生既感到有趣,又有动力,而且可以在不知不觉中遵守纪律。

2、课间纪律课间是学生轻松休息的时间,良好的课间纪律将会给整个校园带来活跃而轻松的气氛。然而,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就是解决课间纪律乱的法宝。我将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室开展每天十分钟“看报纸、看书”的活动,使学生既健体又受教育,并能通过看书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随时提醒学生要注意的危险活动和场地,寓教于乐。

第三、卫生方面

教会学生讲究卫生很重要。俗话说,病从口入。收拾好卫生,既能使身体健康,又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个人卫生工作计划:要求衣着整洁,做好;三勤,桌箱勤清,物品勤摆,两操勤做。

2、班级卫生工作计划:每天早、中、晚分派值日生清扫,设立卫生监督岗,进行检查与监督。对于主动、及时打扫卫生的同学或小组,进行奖励。

第四、班干部培养工作计划

班级管理光靠班主任一人来管理是不够的,而班干部却是班级管理的小助手。这学期我将主力培养几个能干的班干部协助老师管理本班事务,同时采取部分班干轮流制(比如组长),逐渐培养每个孩子的管理能力,使学生能在这样的过程中潜能能得到挖掘,使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合作和学会管理。

第五、其他综合方面

第3篇: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范文

本次调查采用2009年自编的《全国小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调查》问卷。此问卷经过2009年使用,课题组普遍感到问卷调查结果与最初假设和座谈的情况高度吻合,证明其信度、效度均可靠。全部定稿问卷包括99项测题,共分成思想政治、基本道德、心理健康、德育环境、热点问题等五个维度。心理健康维度主要从一般情绪状态、自我评价、人际交往、意志品质等方面考察。

本次调查对象总体为全国小学四年级和六年级学生。选取了江苏、山东、湖南、河北、四川、甘肃6个省份,包括12个市区和2个县城,最终共抽取25所小学、96个班、5236名学生。男生占48.8%,女生占51.2%,四年级占51.2%,六年级占48.8%。为了保证取样的代表性,采用四阶段、有目的、分层、整群抽样。为了保证在实际调查过程中调查指导语等施测环节的一致性,课题组聘请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2名研究生作为调查员,在调查前进行了专门的培训,并每人配备一份调查员手册备查。采用SPSS for windows11.5版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调查结果

1.小学生的一般情绪状态。(1)总体心境。小学生在回答“你现在生活得很愉快”时,回答“符合”和“比较符合”的分别占65.7%和28.7%;“不太符合”和“不符合”的分别占4.5%和1.1 %,表明绝大多数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或比较愉快,有不到一成的小学生生活得不太愉快或不愉快。经卡方检验,年级差异、性别差异及城乡差异非常显著(P

(2)烦恼状况。虽然小学生的总体心境是好的,但他们也有烦恼的问题。一半多的小学生有烦恼(55.4%),没有烦恼的小学生占四成多(44.6%)。小学生感觉最烦恼的问题的排序是:学习紧张压力大(22%);父母对我期望值太高(13.5%);同学中没友谊(7.0%);各种课外学习班太多(6.8%);家庭气氛紧张(3.3%);家庭经济困难(2.7%)。可见,学生最烦恼的问题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压力大、父母的期望值高、同学中没友谊。主要还是集中在学习方面、与父母关系方面和交友方面的问题。经卡方检验,城乡、年级差异非常显著(P

2.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小学生在回答“你如何评价自己”时,回答“我真棒”的占24.4%,回答“我还行”的占69.9%;回答“我不行”的占5.7%,说明小学生对自己的评价绝大多数是适当的,但有不到一成的小学生自我评价不高,对自己的自信心不强。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具有城乡差异、年级差异(P

3.小学生的交往状况。小学生的交往情况从好朋友的数量以及交往方式两方面来考察。(1)好朋友的数量。小学生在回答“你的知心朋友”、“好朋友的数量很少”时,回答“是”的占32.8%;回答“否”的占67.2%。小学生的交往情况总体比较乐观,多数的小学生交往广泛,有多个知心朋友。但个别学生没有朋友也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注意。

(2)交往方式。小学生与别人的交往方式方面,在回答“在与别人交往时我是否主动”时,回答“主动找别人聊天”的占82.5%;“别人找我说话我才说”的占12.7%;“我经常独来独往、不与人聊天”的占4.8%。大多数的小学生交往方式是积极主动的,但有两成的小学生交往比较被动,甚至不愿意与人交往。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交往方式于年级、性别、城乡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

4.小学生坚持性发展状况。我们从坚持性来考察小学生意志力发展的状况。对小学生的坚持性是通过遇到难题时的表现来考察。在回答“当你下决心做一件事情时,是否会因遇到困难而难以坚持到底”时,回答“经常这样”的占13.3%;回答“有时这样”的48.1%;回答“从不这样”的占38.6%。可见,只有近四成小学生做事情遇到困难时能坚持到底,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力。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坚持性在城乡、年级、性别上存在明显的差异(P

5.小学生独立性发展状况。小学生的独立性是通过遇到难题时的表现来考察的。问小学生“当遇到一道很难的数学题时,你会怎样做”,回答“独立思考想办法解决”的占26.6%;回答“自己先想再问别人”的占45.9%;回答“问老师同学”的占26.7%;“放弃不做”的占0.8%。可见大多数小学生表现出较强的独立性,有近三分之一的学生的独立性水平有待提高。经卡方检验,小学生的独立性于城乡、性别、父母文化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讨论分析

从我们的调查结果看,虽然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1.大多数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或比较愉快,六成多小学生生活得很愉快,不到一成的小学生生活得不太愉快或不愉快;但也有五成多的小学生有烦恼。

虽然多年来一直强调素质教育,但有的学校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学校的中心工作仍然是“以追求升学率”为核心,所有的工作围绕升学进行,不断地加班加点、题海战术和上课外辅导班不但使学生身心疲劳,也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尤其城市的小学生表现尤为明显。在本次调查中城市学生在“学习紧张压力大”、“各种课外学习班太多”两个方面高于农村学生;由于六年级学生面临升学,因此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紧张压力大”、“父母对我期望值太高”人数要显著高于四年级。

家长的素质与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关。我们的调查表明,母亲文化程度越低,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孩子的学习压力越大,家庭气氛越紧张。有的家长往往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不但给子女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也容易造成子女的心理问题。

另外,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与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有关。“四、二、一”的教养模式,往往容易使孩子形成闭锁心理,由于从小缺乏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在大人的百般呵护中长大,他们自卑、排斥、怯懦,这些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与别人的交往,不善于与伙伴沟通交往,受了委屈只会独自生闷气,也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不到一成小学生自我评价过低,应引起高度重视。有的小学生的自我评价偏低,与繁重的课业负担、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手段、家长的文化程度有关。繁重的课业负担、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手段,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学校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分儿是学生的命根”的想法在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中已经形成定式;社会就业也只重文凭,轻能力。学校、社会给学生带来的种种压力,有的父母缺乏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使小学生逐渐失去自信,认为自己真的很差,什么都不如别人。

3.小学生的人际交往广泛,但近两成的学生交往比较被动,甚至不愿与人交往。学生的交往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一致,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文化程度高的父母在教育方式上更加科学和民主,对学生更加尊重和耐心,从而学生自我评价高,与人交往更积极和主动,反之,学生自我评价较低,自卑,与人交往较被动甚至不愿与人交往。

第4篇: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范文

夏令营活动的目的是为丰富广大学生的暑期生活,让学生了解丰富的地域文化和宣传文明,同时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四炮夏令营活动方案制定,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夏令营活动方案1

一、活动目的

篮球夏令营打造的是以篮球为载体的运动训练营,不仅让孩子可以得到在打篮球上的乐趣同时,会非常好的得到更多的身体训练。是一个迅速提升孩子身体素质的训练营。孩子也可以在训练营当中训练自己的自理能力,交友能力。

二、活动方式、特点

1、封闭营特点:完全封闭式的训练模式。一天两练。中间会有学习篮球于身体素质的训练知识。不仅仅是过来单纯的训练。让更多的孩子可以在这里找到互帮互助的感觉。让孩子学会自理能力。学会更多的生活能力。并可以锻炼领导能力。以更好更快的方式达到篮球技巧的训练,身体素质的训练。真正的了解集体生活可以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生活感悟。

2、走训营特点:进步在于每一天的累积,所以篮球身体素质训练,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会进步的非常快的哦。孩子每天参与一下篮球训练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学习了篮球技巧的同时,可以更好的养成坚持的品格。

三、教学特色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游戏性、集体性、对抗性、观赏性及实用性为一身的体育运动,成为人们关注并参与的首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因为对篮球的执著与热爱,登上了篮球这个梦想的展台。

青少年时期是开发天分和挖掘潜力的黄金时机,也是身体增长和练好篮球基本功的时期。进行篮球运动不仅能使孩子增强体质,加快身高的生长,还能余释放孩子紧张繁重的学业压力,活跃大脑,提高学习效率;更能增长团结孩子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平衡训练

身体平衡训练是针对孩子的另一个重要的环节,身体平衡包含了身体协调,所以想在运动训练中有一个更好的提升,平衡训练是必备的训练之一,平衡训练课程是搭配在篮球训练课程当中的课程。是让孩子可以感受乐趣的环节。我们会利用一些小器械来辅助完成,让孩子们可以感觉到乐趣。

身体体能训练

一个好的体能是篮球本身的基础。新星篮球俱乐部的体能训练特色是由专人进行体能训练课程,通过大肌肉群的综合训练使孩子们在体能训练时不会觉得枯燥,同时可以很好的参与其中。体能是所有运动的基础,是孩子身体发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也是最重视的一块。

篮球训练一直倡导的是全面提升孩子身体素质与发育的理念去进行。所以会在基本的篮球训练当中穿插很多身体训练项目,小器械训练就是其中一个。

心里素质训练

目的就是发展孩子们的心里素质,让孩子在飞跃巅峰篮球训练当中不仅仅是来这里运动玩。而是真正的身心灵的训练。人们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也是一样打造的是一个全面的篮球训练营。训练方式是限定时间投篮,上篮,分组对抗的方式进行训练。让孩子可以在不知不觉间去体会。

分组对抗训练

分组对抗训练是篮球训练中常见的训练方式,分组对抗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团队意识,训练营经常会把篮球训练分成若干组进行比拼,让我们的孩子参与当中不仅仅是过来训练,可以培养更多的心里素质。

身体矫正训练

现在孩子的体姿体态问题困扰着家长。没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跟体姿体态也是有非常大的关系。由于孩子长的过快,或者平常学习习惯导致的驼背问题,脊柱测完问题都会得到非常大的改善。那训练营特别推出这样的课程来帮助孩子们可以在篮球训练的同时,把自己的身体姿态做一个调整。一套篮球训练下来孩子会有非常大的改变。

四、收费标准:(训练费、食宿费、服装费、保险费、旅游费、相关活动)

日期日程内容

备注第一天营员报到,整队并领取住宿用品及队服,安排入住。午餐后稍事休息,下午举办开营仪式,进行篮球技巧专项考评,并测试分组。

第二天手感练习,专项柔韧素质训练,传统扎实运球技巧,投蓝技术训练。

第三天专项灵敏素质素练,全新改良传接球技术(双手反弹传球、单手传球、双手接反弹传球、行进间传接球等),防守狙击战。

第四天专项速度素质训练,运球技术特训,运球突破技术(顺步突破、交叉步突破,急停急起,接传球突破)。

第五天专项弹跳素质训练,移动技术。

第六天专项耐力素质训练,蓝板技术(卡位、强抢、一传、由守转攻),得分手集训(勾手、低手、急停跳投、抛射、补蓝等)。

第七天花式篮球,专项力量素质训练,助攻技术的实战演练,三角进攻,攻防演练。

第八天分组对抗训练,6套小范围固定战术演练与实战、协防、补位、高质量掩护。

第九天整理内务,毕营仪式(学员表演、教练、学员、家长互动)。

封闭营安排

1、以上安排仅供参考,俱乐部会根据年龄、水平、时间等实际情况对以上安排做出合理科学的调整。

2、营区正常训练为上午2个小时训练,下午2个小时训练,其它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五、培训时间、地点

待定

六、入营注意事项

1.允许孩子携带少量零花钱(建议不超过__元)。IPAD,游戏机,高档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及贵重物品,请不要携带!(如有遗失,概不负责)

2.可携带暑假作业或课外读物,我们有专门的学习阅读时间。

3.运动服、运动鞋、游泳裤、游泳帽、拖鞋、洗漱用品(牙膏、牙刷、毛巾)、运动水杯、晾衣架、换洗衣物若干套;

4.请务必携带篮球(在篮球上标注名字),如已购买篮球,我们会在开营时发放,也可在现场购买。

夏令营活动方案2

为了丰富学生暑期生活,为了迎接下半年,__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在我校召开,暑假特地举办“七彩夏日,健康成长”为主题的二年级部分学生夏令营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尽量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有收益,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生活,拓展视野,增强体魄,锻炼意志,培养自强自立、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不断提高独立自主、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参加对象和名额

二年级学生。根据教师推荐、学校选拔二年级六个班__名参加“七彩夏日,健康成长”夏令营活动。

二、营员条件

1、对夏令营活动感兴趣的、有一定身体素质的二年级优秀学生参加。

2、组织纪律性强,家长支持。

3、时间:_月__日——__日

4、收费:仅收伙食费__元,教师辅导费全部由学校负担。

5、活动组织原则:以校为主、特色引领、多元选择。

6、活动内容:

暑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武术、游泳训练、经典诗文诵读、作文起步、优秀影视、硬笔书法、英语口语、暑假作业辅导等主题活动。

7、活动组织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建立暑期学生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暑期学生活动的研究、设计和管理。

(2)突出主题,讲求实效。围绕“七彩夏日,健康成长”主题,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在学生自愿、家长同意、保证暑期休息为主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精心设计方案,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不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严密组织,确保安全。学校把活动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制定详细、周密、安全的保障措施,严密组织,明确责任,确保万无一失。

夏令营活动方案3

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在启迪智慧、塑造高尚品格方面的积极作用,丰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引导广大青少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定于7月12日至8月6日在全省各级图书馆__书院举办20__年度公益国学夏令营活动。

一、活动主题

传国学新六艺,做儒雅好少年。

二、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积极举办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青少年夏令营、冬令营”,以及《关于促进文化教育融合发展的意见》“依托__书院,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国学夏令营、国学冬令营活动”等要求,通过广泛开展国学教育和特色文化体验,让广大青少年了解国学、认识国学、感受齐鲁文化魅力,增强自立、自信、自强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实现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

三、活动内容

按照国学教育与体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策划完善夏令营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各级图书馆尼山书院要积极整合本地文化资源,延请传统文化学者针对青少年学习特点开设国学课程。

重点围绕礼乐教化、经典传习、国学新知、道德实践、情操培养等内容,开展国学讲座、经典诵读、国学展示、绘本讲读等。

同时,结合地方特色设置体验课程,将“新六艺”与皮影戏、剪纸、泥人、传拓、射箭、古琴等传统技艺融入夏令营活动现场,让广大青少年现场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魅力。

各级图书馆__书院要合理安排时间,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可组织夏令营到济宁(__、邹城)进行现场授课。

四、有关要求

一是加强组织引导。

省图书馆__书院负责统筹各地夏令营组织开展相关事宜。各市文广新局要加强对本地__书院的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结合经典传习诵读、六艺体验、乡贤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内容开展相关活动。在教师遴选、活动安排上,要符合青少年活动特点和要求,对课程主题、活动内容严格把关。

二是增强安全意识。

认真制定安全应急预案,签订安全协议书,明确岗位职责。入营前要提醒营员家长为孩子做必要的身体检查。外出和活动期间,要责任到人,确保安全。

三是做好宣传总结。

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做好宣传工作,各地__书院网站、微博及时展现活动情况,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氛围。活动结束后,各市要认真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努力打造“图书馆+书院”模式亮点品牌。

夏令营活动方案4

一、组织单位:__

二、夏令营活动主题:我与奥运共成长

三、夏令营活动目的丰富:

广大中小学生假期生活,更好地培养教育学员自立自强、刻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让学员深入体验军旅生,学习中国英勇顽强的优良作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国防教育素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夏令营活动项目:

队列训练、军体拳、学条令、整理内容、唱军歌、编织草帽、转移阵地、紧急集合、夜行军、懂得避险、地震自救与救护常识、百米障碍、乘坐坦克、手榴弹投掷、CS彩弹枪对抗、打靶练习、战地野炊、军事录像、联欢晚会、军事拓展、军事游戏、登山、军舰、古炮台、军事博览中心、农家乐等。

五、夏令营活动类型:

1、自立型A营:参与性强,特别加强对学员日常生活自理、自立、沟通能力的培养,适合自理能力较低的学员。年龄要求:八岁以上的学员均可。

2、体验型B营、D营:训练强度较低、参与性较强,适合广大的学员。年龄要求:八岁以上的学员均可。

3、锻炼型C营:训练强度较强、训练内容丰富,增加两天军事拓展内容,特别增强彩弹枪对抗赛项目。本课程要求学员自身身体素质较好、自理能力较强、年龄要求十二岁以上。

六、夏令营活动时间:

1、A营:8天;B营:5天;C营:10天;D营:3天。

2、每期各营开班人数须在20人以上,人满随时开班。

七、备注事项:

1、学生要求年级在小学四年级到高一之间,秉着自愿的原则。

2、每天都提供凉茶或糖水、水果,为学员降暑。

3、特别注重营养搭配,每天提供鸡蛋、牛奶为学员加强营养。

4、为参加军事夏令营的学员提供军服和生活必须品、军营照。

第5篇: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范文

《国语・晋语》中提到:“善,德之建也。”“善”即“和谐”,它既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高尚的品德,又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德育承担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使命。让生态文明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关键是要提高人的素质和道德境界。近几年,嘉善县教育局在生态德育的基础上,将德育与地域文化――“善文化”相结合,努力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善的教育”,从而达到“学生善于学、教师善于教、学校善于管理”的“教育生态平衡”。

尚善

德育的灵魂就是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善”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精髓,更符合当今时代精神的要求,有引领道德价值取向的作用。“善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脑中有善的思想,崇尚善的行为,形成善的意识。嘉善县教育局结合本地德育资源,把课堂作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阵地,深化德育课程改革,开发了《善的教育》地方教材,作为小学四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有益补充,这也是一次将“善”的种子植根校园,播撒到孩子们心灵的有益尝试。各个学校结合自身实际,开发了一批优秀的传播“善文化”的校本课程。

在众江南古镇中,西塘镇的古人是最有公共设施意识的:西塘镇所有的角落,都以廊檐的方式连通起来,家家相连,店铺相通。西塘人就是以这样直观的方式,体现出“与人为善”的和谐社会精神。嘉善县第三中学坐落于西塘古镇中心,学校充分利用古镇的“善文化”育人元素,从古镇建筑、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甚至民间艺人上要资源,开设了“古韵熏陶”系列课程,包括:版画、陶艺、陶笛、古筝和速写等校本课程,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和亲身体验增强艺术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获得感受和谐生活、向往和谐生活和创造和谐生活的能力。

“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了善,就不易生恶。”这是杜鹃小学《育善集》中的一句话。学校开设“育善课”,广泛动员师生积极参与,挖掘整理“善”的元素,收集师生的善言、善行,编写成了这本充满正能量的德育校本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而同时它又是人的个性的一个个别的特殊的方面。德育在注重人全面发展的同时也要尊重每个个体,注重个性发展。泗洲中学开设了16门社团活动课程,30门校本选修课程以及节典活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实行走班制和“积分制”评价,让学生在学校中有机会发挥自己的特长,发展自己的爱好,个性特点与共性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成为“弘毅、睿智、健硕、优雅、善群”的阳光少年!

此外,嘉善一中以袁了凡和陈龙正的事迹为素材,整理出了独具特色的善文化校本课程,干窑中学《不息的窑火》,嘉善实验小学的六旗引领下的励志教育系列课程,嘉善高级中学《善的故事》等,均从不同的角度和内容入手,教育学生知善、尚善,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为其一生的成长扎下坚实的地基。

育善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会用各自的方式来感知世界,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人生路上少走弯路,是每一位教师的使命。孙元菁老师是一位“有理科思维的文科班主任”,她在班级里推行植物领养活动,让孩子们领养班级里的植物,养护植物需要耐心和爱心,孙老师带领学生研究植物的习性,进行扦插、嫁接等“科研”活动;用班级鱼缸的废水浇灌植物,形成班级生态循环,还主动承担起了学校里的公共植物养护工作。学生们在养护植物的过程中形成了“爱植物,爱学校,爱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关注自身,思考自身;关注世界,思考世界。从一棵植物开始,学生开始关注身边的事,经常思考事情与事情之间的联系;对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有改进或优化的想法;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小到种花和学习,大到社会和国家,学生都有热情和能力去关注和思考。

德育是什么?最通俗的说,就是让学生能成为更好的人!好老师应该是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

小丁同学是个家庭情况十分特殊的孩子:与父亲前任妻子的孩子在同一屋檐下剑拔弩张地生活多年,父母又要离异。母亲对父亲薄情寡义的反复控诉和对他每况愈下的成绩的愤怒指责,让他成了一个桀骜不驯、极度情绪化的男生。在初三第一轮复习的紧要关头,小丁居然用打火机烧毁了自己的所有复习资料。嘉善县实验中学杨群英老师面对这个特殊的孩子时,运用了不一样的智慧:面对过于早熟却恨着父母的小丁,杨老师教育小丁直面问题,“你恨父亲吗?”“夫不为夫,父不为父,焉能不恨?但,子可为子?你身上流着父亲的血,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你的妈妈十五年甘心在家相夫教子到头来却成了弃妇!一个弃妇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儿子身上换来的却是儿子的怨恨!祥林嫂的喋喋不休让周围的每个人生厌甚至嗤之以鼻,但如果这‘周围的人’中也有他亲生的儿子那这实在就是可悲了。”“孩子,别怪老师今天的话直接而刺人,因为我觉得是清醒的时候了。其实妈妈更是可敬的。不是吗?无论你用多恶毒的话语去顶撞她,无论你用多怨恨的眼神去刺伤她,她对你的付出依然如故,无怨无悔。爸爸其实也并不可恨,他为家庭辛苦打拼多年且已双鬓染霜。他的选择或许是做孩子的你暂时无法理解的,但成人有成人的世界。我常告诉你们要为了理想前途而努力,而你不一样,你更要为了妈妈的付出而奋斗,因为现在你就是妈妈的全部!”三天后,小丁递给杨老师一封厚厚的信,其中有这样一些话:“老师,这一次的长谈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您长久以来的呵护和坚持。原来有一种师爱,叫直面惨痛,叫坚持到底。谢谢您,也请您继续相信我!”

教育是爱的艺术,面对令人头疼的学生,教师能否依然爱他到底,这就不仅需要韧性,而且更需要智慧了。教育应该是智慧与爱并行,让教育的智慧在坚持到底的爱中闪光!

2014年教师节,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笔者认为,教师的成长更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泗洲小学校长陈岳峰校长看来,激发教师的正能量,让教师真正爱上学校、爱上这份职业才是培养好教师的基础。所以陈校长选择了与教师独特的“对话”方式――为年轻教师开家长会。在“教师家长会”上,校长亲自为年轻教师的父母宣讲教师的责任、使命,以及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要具备的品德,让每个教师的父母及家人共同认识到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和重要性,共同监督教师的品行,共同见证教师的成长。这一做法,让教师们有了归属感,让更多的人爱上教师职业,更鼓励他们向着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好老师”目标不断前进。为了让教师在学校有“家”的感觉,每当教师过生日,陈校长还会送上亲自书写的、充满正能量的书法作品,每周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交流,舒缓工作压力,送上“心灵的鸡汤”。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把“传道”放在首位即说明塑造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是教师的首要任务。《资治通鉴》中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教师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只有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才能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心田。

扬善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在大的教育环境下,学校不再是一座孤岛,合理运用家庭、社会资源,对学校教育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其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

2013年6月,嘉善县被确立为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单位,全县基本构建了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为主要平台,以覆盖城乡家庭教育站、村(社区)指导点为基本网络,以家长学校总校和各级各类家长学校为重要载体,以“善育善成”为基本内容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走进嘉善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环境温馨的大楼内设有教子有方大讲堂、心灵对话空间、智慧父母学堂、启航工作坊、健康成长训练营等多个功能区域,2012年,嘉善县教育局与妇联联合成立了嘉善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这里承载了全县层面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训、研究等功能。中心组建专业师资队伍,推出精品课程特色“菜单”,面向处境不利的儿童及其家庭开展家庭教育公益性项目,开办企业“15分钟微课堂”、社区“好习惯家长学校”,举行“阳光妈妈家园”行动等特色品牌,立足“善育善成”的家庭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在家庭中开展善的教育,积善心、说善言、做善人、行善事,并指导家长善于教育,教以孩子生活之道、待人之道、交友之道、读书之道……在善的哺育下成长、成人、成才!

嘉善县健全家庭教育工作网,出台了《嘉善县星级家长学校评估办法》和《嘉善县中小学、幼儿园星级家长学校评估标准》,各个学校积极响应,共同营造家校合力育人的良好教育生态环境。以嘉善高级中学为例,学校打开校门,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提出了“家长夜访”的管理模式,学生家长通过参与学校选修课程的实施、夜间巡查、学生公寓检查等具体性管理活动,享有对学校教育管理活动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学校以此为契机,组织学生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活动,即指导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开展对学生的教育活动,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一方面学校向家长们传达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另一方面,家长也向学校提供各种家庭教育的真实信息,以便学校和家长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达成共识,提高家庭教育的实效,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共同完成育人目标。

此外,干窑中学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对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活动,不断创新家长学校模式,把家长学校从学校搬到了村镇和大型企业里,由于当地大型企业有相当大数量的农村和新居民学生家长,这样一个简单的改变,大大拉近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家长们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同时,学校针对当地和学校实际编辑《家庭教育导报》,拓展了学校和家庭、社会沟通交流的渠道;通过校讯通平台推出了《家庭教育手机报》,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优秀书籍、网站,让家长更方便有效地开展自我学习。

第6篇:小学四年级德育总结范文

关键词:早期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盲目超前;心态平和;尊重年龄特征

中图分类号: G410 文献标识: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0)09-0040-04

近些年来,年轻的父母们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应当说这是好现象。但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注意,那就是:并不是说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是有利的。科学的适时的早期教育是有益的,不科学的任意超前的早期教育不仅是无益的,而且还是有害的,还不如让孩子按照他们的天性自由地发展。

一、早熟的果实既不丰满也不甜美

当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有一种思想倾向,就是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有的省市的“家庭教育大纲”甚至把“超前性”作为家庭教育的一个教育原则提出来。一些商家也迎合家长不正常的心态,乘机推波助澜,鼓吹什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就出现了任意超越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超前教育”,“超早期”进行一些行为能力训练,“超早期”进行智力开发。比如,在孩子能力还很差的时侯就进行某些“高难”动作的训练,刚出生几十天就教孩子练“迈步走路”;刚刚学会说话,就教孩子背唐诗、学外语;在孩子两三岁时就教孩子认字、算算术,四五岁时就把小学的算术、语文课本拿来教孩子“攻读”。有的人甚至主张把小学要解决的问题提前到3岁,比如“0岁识字,3岁扫盲”,等等。这是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做法。

我始终坚持这种看法,儿童从0岁到6岁之间,是身心发展相当迅速的时期。但要促使其发展,是有条件的。按照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格塞尔的思想,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成熟”,一个是“学习”。在两者之中,他是更着重于“成熟”。

他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行为或心理型式在环境影响下,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他有一个很著名的实验,就是“双生子爬梯”的实验。在这个实验中,其中一个双生子从出生后48周起,每天作10分钟爬梯训练,连续6周。到第52周时,他能熟练地爬上5级楼梯。在此期间,另一个双生子不做爬梯训练,而是从53周时才开始进行爬梯训练。但到两周以后,这第二个双生子不用旁人帮助,就可以爬到楼梯顶端。

由此,格塞尔得出的结论是: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格塞尔的这个实验表明,儿童的成长是受生理和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地任意提前训练,效果不见得更好,不见得有那个必要。不仅没有必要,还会给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负担,弄不好还可能影响儿童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有的家长对学龄前儿童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其愿望是指望孩子将来在进入小学以后,学习起点比别人高,能在学习的竞争中占有优势。提前一些进行教育和训练,可能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占有一些优势。但由于这种优势完全是靠人为的力量获得的,不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即或是有一些优势,但很可能只是一时优势,不见得能一直保持下去。

有这样一个研究很说明问题。那就是美国北卡罗米纳大学做过的一个实验:把175个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由父母按照一般条件进行教养;另一组则从3个月开始,就提前进行早期教育。之后,每15个月测验一次。他们发现,接受超前教育和训练的孩子智商平均高出15点。然而,并不能以此得出这种早期教育的优势能一直保持下去的结论。因为有些拥有这种优势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就逐渐地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养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上述两个实验告诉我们,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不见得是一件有益的事。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的人,自认为进行超前早期教育就一定会“早出人材”,出高水平的人材。这仅仅是一种良好的愿望,是一种推测而已,实际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伊捷斯说过:“儿童超过自己年龄的发展,对于判断其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不能提供可靠的依据;也不排除缺少早期发展,后来却发生跃进的可能性。”许多事实都已证明了这一点。

学龄前阶段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放任自流,任其自由发展,不进行必要的培养教育,那是不好的。极不可失,时不再来。应当抓紧及时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但不能任意超前。太随意、太超前了,从近期的眼前的效果看,是令人振奋的。但最终的结果,不见得也同样令人满意。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恐怕哪个家长也不愿意培养出“既不丰满也不甜美”的“早熟果实”。

二、任意超前的智力开发得不偿失

进行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是有可能促使儿童身心早期发展的。但应该特别的慎重,不能草率,不能盲目,不能“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能“单打一”,不能只进行“一半的教育”。如果在某一个方面强迫他们学习、掌握超越他们年龄阶段的东西,尤其是过早地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可能会收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那是片面的发展,往往会破坏儿童和谐发展的正常进行。

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发展课题。人为地“一相情愿”地加速或强化某个方面的发展进程,对心理发展水平和能力尚很有限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只能是以牺牲、丧失或抑制他们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这是得不偿失的,很不合算的。从长远看,从儿童一生的发展来看,肯定是有害的。

我们应当明白,人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是孤立的,各方面的素质不是隔离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各方面的素质只有和谐发展才能获得长足发展,不和谐的发展,就是畸形发展,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近来,我国的杭州大学和日本的大阪教育大学、筑波大学,联合进行的中日两国幼儿“认知能力”比较研究,对中国和日本的3岁至7岁的儿童认知能力测查结果表明:在总共18类指标中,中国儿童分辨数的概念、分类、时间、序列等能力,都比日本孩子强;而在运动、组合、容积、空间转换等方面,则日本孩子要强。

我们知道,人的左右大脑有所分工。一般来说,左大脑分管推理、语言、数字等抽象思维,右大脑则分管形体、空间、画面、想象等形象思维。左右大脑均衡发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才能使人的智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次测查结果,充分暴露出当前中国对幼儿进行的早期教育中存在一些误区。主要问题是:对幼儿过早地进行以数字、文字为主的所谓“早期教育”,而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空间转换、形体感知、想象力和创造力,结果使其左脑的智力发展比右脑发展超前,从而影响了幼儿大脑的左右均衡、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较强,而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弱。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历史根源的。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对一个孩子是否聪明的评价标准,往往是看其认字的早晚,认字的数量多少,会不会数数,会不会算算数,等等。把在学龄前就能“熟背唐诗三百首”、“会加减乘除”的幼儿,看作是“神童”。许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孩子只有学习认字读书、算算数才是“正经事”;而自从孔夫子那时就片面地认为“勤有功,戏无益”,一句“丧志”的话,就把儿童最正当的行为“游戏”、玩耍的价值完全否定。

近些年来,中国有些人迎合中国做父母的的这种心理,推出了许多以认字、算算数为主要内容的所谓“神童培养方案”,把这种偏向推向了极端,致使许多孩子对数字和汉字的认识,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严重忽视了对幼儿画图、动手能力的培养,使中国儿童动手能力等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同龄儿童。这种状况如果不及时纠正,将有可能导致孩子今后左右脑智力的畸形发展,而这种畸形发展则会大大限制孩子整体智力的发展水平。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据中国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对中国儿童联合调查表明,幼儿对数的概念接受多了,往往较难适应以后正规的教学程序。许多“神童”上学以后成绩并不突出,就充分说明了这 一点。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是一个长时期的发展过程。人材的成长,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早期教育和早期智力开发是重要的,但不能任意夸大它的作用。不充分估计它的地位和作用,会使人们忽视,错过发展的良机;但任意夸大它的地位和作用,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会出现“强人所难”的训练和“掠夺性”的智力开发。

中国过去有这样一个成语:“杀鸡取卵。”比喻只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甚至损害长远利益。现实生活中,为了要早一点儿得到鸡蛋,不惜把鸡给杀了,“开膛破腑”,取出鸡蛋。当然,这种蠢事,一般人们是不会去做的。

但是,在孩子的教育上,却有不少这种急功近利的类似的现象。比如,任意进行超前教育和训练,训练孩子掌握这个年龄阶段难以做好的动作,教孩子学习掌握他们这个年龄阶段不能理解和接受的知识,这无异于“杀鸡取卵”。这是有害无益的做法,必须加以纠正。

做父母的是有责任有义务创造条件促使儿童身心的发展,但同时也有责任有义务呵护他们的童心、童趣,保留他们“固有的东西”,遵循他们成长的自然要求,在自由自在的玩耍中成长,在无忧无虑地生活中谋求自身的发展,学会生存。而不是“自作聪明”地、“一意孤行”地做“拔苗助长”一类的蠢事。

一个人成材,是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哪个阶段的培养教育和训练都是重要的。不能哪方面的教育和训练都要抢乘“头班车”。现在,国际教育理论界达成的共识是:人从出生到65岁之间,都是发展智力的有效时机。当今世界上,人们越来越推崇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而不是“早期教育决定论”。

一个人成材,也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某“一个”因素决定的。家长在培养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哪一个阶段都不能忽视,哪一个方面素质的发展也都不能忽视,都不能偏废。应当持续不断地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应当全面地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

三、出现任意超前教育倾向的社会原因

当前,社会上出现这种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倾向,不是偶然的,它是一定客观环境的产物。

早在“美苏两霸”对恃的那个年代,就有一种说法:就是国家实力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美苏两国为了增强竞争实力,早在30年前就“不约而同”地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重点也都是“不约而同”地加大早期教育改革的力度。在学龄前阶段,就开始进行高难度的教育,高强度的训练,把3到6岁才该训练的内容,提前到0到3岁进行,把许多小学的教育教学内容,提前到学前阶段。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美国是布鲁姆,在前苏联则是赞可夫。

他们都认为,早期教育决定人一生的发展水平,甚至决定人一生的社会成就。然而,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实验后,他们又是“不约而同”地总结了教训:经过实践,他们都认为按照这种“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进行早期教育的改革,从眼前的效果看是好的,但从长远效果看却是不好的。因为它打乱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秩序,对提高儿童青少年的身心素质是不利的,使儿童青少年缺乏发展的“后劲儿”。也就是说,缺少自我发展的能力。于是,先后都早已放弃了那种盲目的教育改革实验。

就在人家放弃了这种改革实验的时侯,我们国家开始实行工作着重点的转移,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视知识,重视人材,逐步形成了社会舆论。在这种环境里,广大家长望子成龙之心十分急切。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长期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想迅速传到了中国,它正好迎合了中国家长急切的望子成龙之心。于是,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就在中国开展起来。

我们应当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同时,也要汲取外国失败的教训。使人不可思议的是,人家通过实践已经否定了的东西,我们又要重新再做一遍。

“早期教育决定论”的思潮,之所以能在中国盛行,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的子女越来越少,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普及,家里只有这“独一无二”、“绝无仅有”的一个孩子,家庭和家长的全部期望都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望子成龙心切,都希望把自己的子女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庸中佼佼者”,这是“早期教育决定论”盛行的温床。

另一方面,我们国家有些丧失学者良心的所谓“专家”,在经济利益地驱动下,不负责任地宣扬、鼓吹,极力夸大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的作用,推出种种没有经过实践证实的什么早期智力开发“工程”、“方案”,曲意逢迎那些望子成龙之心过切、心态不大正常的家长。这是很不应该的。而我们有些年轻父母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甚至达到了“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程度,很容易轻信那些很诱人、但并不科学的早期智力开发“工程”、“方案”之类的东西。

世界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是非常重视早期教育,也都论述过早期的重要意义。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一个孩子到4岁时,其智力发展了50%。另外的30%到8岁时发育完成,其余的20%到17岁时完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是5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儿童出生后头3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俄国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甚至说过:“婴儿生下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晚了两天了。”

问题是如何理解这些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的话。我以为,这些都是针对传统的忽视早期教育的现象,采取了有一定夸张成分的说法,是“矫枉过正”,不能过于“较真”。如果真的是“5岁以前就完成了90%的教育”,“3岁就是人的一生”的话,那么,小学、中学、大学教育岂不成为可有可无、多此一举的事了?终身教育不就更属于“画蛇添足”了?况且,他们所强调的早期教育,绝不仅仅指的是早期智力开发,更不是人们所理解的“认字”、“算算数”之类,而是身心的全面发展。就像巴甫洛夫所说出生3天以后开始进行教育就已经“晚了两天了”,可以肯定地说,他绝不是指的是“认字”、“算算数”之类。

急功近利的超前教育,也是现代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反映。过去的古典教育,是“重义轻利”;现代教育与此恰恰相反悖,是“重利轻义”。这种偏向,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就出现了。英国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罗素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有预见性地指出了现代教育的这种偏向。“重利轻义”的功利化倾向,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上去了,道德水平下来了”。

多少年来,人们培养教育子女,目的就是升学、就业,只要是对升学、就业有用处的,就下工夫、下本钱,尽可能提前培养训练;对升学、就业没有直接好处的,就放任不管。也就是说,只考虑培养孩子“成材”,不大注重教育孩子“做人”。不仅在外国是这样,近些年来在我们中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试想,不会“做人”,又怎么能成材呢?即或是有很高文化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要是不会“做人”的话,不能融入社会群体,社会根本不接纳他,那么,他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到哪里去发挥呢?

四、克服早期家庭教育功利化的倾向

家庭教育过于功利化的倾向,不仅反映在学龄儿童的教育上,更反映在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上。其表现主要是在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只进行“一半的教育”。就是重视智育忽视德育、重视知识学习忽视能力培养、重视书本知识忽视生活知识、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重视记忆忽视思维能力培养、重视特长培养忽视全面发展、重营养忽视体育锻练、重视生理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等等。

另一个方面,就是急功近利的早期教育和超前的智力开发。以牺牲、丧失其他方面的发展为代价,对孩子进行超越他们年龄阶段的教育和训练,过早地进行专门化的训练,不能达到切实提高孩子素质的目的。这不仅对孩子的发展不利,对我们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是不利的。

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教育,还是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从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实际水平,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这样做,表面看似乎是“太慢”了。其实,教育从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地、扎扎实实地进行的。这样做,肯定是会从根本上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素质,提高孩子自我发展的能力,对孩子一生的发展是有好处的。